“许衡,字仲平”阅读答案及翻译
《许衡不食无主之梨》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许衡不食无主之梨》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篇一:文言文许衡不食无主之梨单元测试高中文言助读:许衡不食无主之梨许衡①字仲平,怀之河內②人也,世为农。
幼有异质,七岁入学,授章句,征询其师曰:“读书何为?”师曰:“取科第耳。
”曰:“如斯而已乎?”师大奇之,每授书,又能征询其旨义。
久之,师谓其父母曰:“儿悟非凡,他日必有大过者,吾非其师。
”随辞去,父母强之不能止。
如是者凡更③三师,稍长,嗜学饥渴,然遭乱世,且贫无书。
尝从日者④家见《书》⑤疏义⑥,因请寓宿,手抄归。
既逃难徂徕山⑦,始得《易》⑧王辅嗣说。
时兵乱中,衡夜思昼诵,身体而力践之,言动必揆⑨诸义而后发。
尝暑中过河阳,渴甚,道有梨,众争取而啖之,衡独危坐树下自假设。
或征询之,曰:“非其有而取之,不可也。
”人曰:“世乱,此无主。
”曰:“梨无主,吾心独无主乎?”【注释】①许衡:元初大臣。
官至集贤大学士。
②怀之河內:怀,怀州。
治所在河内(今河南沁阳)。
③更:换。
④日者:古时称占卜的人。
⑤《书》:也叫《尚书》,《书经》。
中国上古历史文件和追述古代事迹的汇编。
相传是孔子编选而成。
⑥疏义:指为古书旧注所作的阐释。
⑦徂徕(cúlái)山:山东泰安境内。
⑧《易》:《周易》的简称,儒家经典之一。
通过八卦的方式意味天、地、雷、风、水、火、山、泽八种自然现象,揣测自然和社会的变化。
⑨揆(kuí):揣度。
【译文】许衡字仲平,是怀州河内人,祖辈世代务农为生。
许衡年幼的时候就显露出与众不同的天赋,七岁进入小学,教师教他认字写字,他征询他的教师:“读书的目的是什么?”教师说:“为中举。
”许衡说:“仅仅就为了这个吗?”教师对他暗暗称奇。
每次教师给他讲解书籍,他总是征询教师其中的微言大义。
时间长了,教师对他的父母说:“这个小孩特别聪明,悟性又特别好,总有一天,他会超过一般人,我当不了他的教师”。
因而就辞职离开了,父母尽力挽留他,也不可以留住。
像如此总共换了三位教师,许衡慢慢地长大,他热爱读书如饥如渴,然而身处混乱时代,而且贫穷,家中没有书。
古诗许衡,字仲平,怀之河内人也,世为农翻译赏析
古诗许衡,字仲平,怀之河内人也,世为农翻译赏析文言文《许衡,字仲平,怀之河内人也,世为农》选自初中文言文大全,其古诗原文如下:【原文】许衡,字仲平,怀之河内人也,世为农。
幼有异质,七岁入学,授章句,问其师曰:“读书何为?”师日:“取科第耳!”曰:“如斯而已乎?”师大奇之。
每授书,又能问其旨义。
久之,师谓其父母日:“儿颖悟不凡,他日必有大过人者,吾非其师也。
”遂辞去,父母强之不能止。
如是者凡更三师。
稍长,嗜学如饥渴,然遭世乱,且贫无书。
既逃难徂徕山,始得《易》王辅嗣说。
时兵乱中,衡夜思昼诵,身体而力践之,言动必揆诸义而后发。
尝暑中过河阳,渴甚,道有梨,众争取啖之,衡独危坐树下自若。
或问之,日:“非其有而取之,不可也。
”人日:“世乱,此无主。
”日:“梨无主,吾心独无主乎?”转鲁留魏,人见其有德,稍从之。
居三年,闻乱且定,乃还怀。
凡丧祭娶嫁,必征于礼,以倡其乡人,学者浸盛。
家贫躬耕,粟熟则食,粟不熟则食糠核菜茹,处之泰然,讴诵之声闻户外如金石。
财有余,即以分诸族人及诸生之贫者。
人有所遗,一毫弗义,弗受也。
姚枢尝被召入京师,以其雪斋居衡,命守者馆之,衡拒不受。
庭有果熟烂堕地,童子过之,亦不睨视而去,其家人化之如此。
甲寅,世祖出王秦中,思所以化秦人,乃召衡为京兆提学。
秦人新脱于兵,欲学无师,闻衡来,人人莫不喜幸来学。
郡县皆建学校,民大化之。
世祖南征,乃还怀,学者攀留之不得,从送之临潼而归。
中统元年,世祖即皇帝位,召至京师。
未几,衡谢病归。
至元二年,帝以安童为右丞相,欲衡辅之,复召至京师,命议事中书省。
阿合马为中书平章政事,领尚书省六部事,因擅权,势倾朝野,一时大臣多阿之,衡每与之议,必正言不少让。
俄除左丞,衡屡入辞免。
帝久欲开太学,会衡请罢益力,乃从其请。
八年,以为集贤大学士,兼国子祭酒,亲为择蒙古弟子俾教之。
衡闻命,喜曰:“此吾事也。
国人子大朴未散,视听专一,若置之善类申涵养数年,将必为国用。
”时所选弟子皆幼稚,衡待之如成人,爱之如予,出入进orG退,其严若君臣。
许衡字仲平文言文翻译
许衡字仲平文言文翻译许衡原文许衡字仲平,怀之河内人也。
尝暑中过河阳,渴甚,道有梨,众争取啖之,衡独危坐树下自若。
或问之,曰:“非其有而取之,不可也。
”人曰:“世乱,此无主。
”曰:“梨无主,吾心独无主乎?”译文许衡字仲平,是怀州的河内人。
他曾经在酷暑的时候路过河阳(今河南孟西县),当时非常口渴。
道路旁有一棵梨树,人们都争着摘梨吃,只有许衡一个人正襟而坐在树下,安然如常毫不动心。
有人问他(为什么不摘梨吃),他说:“不是自己的东西却去拿,是不可以的。
”那人说:“现在世道这么乱,这梨树没有主人了。
”许衡回答说:“梨没有主人,难道我的心也没有主人吗?”字词翻译怀之河内:怀州的河内。
尝:曾经。
中:路过。
争取:争相摘取。
危坐:正襟而坐危:正。
自若:安然如常、毫不动心。
啖:吃。
或:有人。
非其有取之,不可也:不是我拥有的东西去拿来是不可以的。
其:代词,自己。
吾心独无主乎:我的心难道没有主人吗?独,难道,反问语气词。
人所遗,一毫弗义弗受也:别人赠送的东西,即使是一丝一毫,不合乎义也不能接受。
遗,赠送。
其:自己。
过:经过。
河阳:古县名,今河南孟州市西。
许衡主要成就许衡是中国十三世纪杰出的“思想家、教育家和天文历法学家”,是元代初期的名臣,也是一位著名的学者。
他鉴于当时干戈扰攘,民生凋敝的势态,一再向元世祖建议要重视农桑,广兴学校,以“行汉法”作为“立国规模”。
他说:“古今立国规模,虽各不同。
然其大要,在得民心。
而考之前代,北方奄有中夏,必行汉法,乃可长久。
故魏、辽、金能用汉法,历年最多。
其他不能用汉法者,皆乱亡相继。
史册具载,昭昭可见也。
”从而可知,许衡的政治理想是要实行儒家的仁政以获得民心。
至于获得民心的关键,则在于实行“汉法”。
由于这一“立国规模”的确定,中原广大地区社会秩序得到恢复,生产得到发展,人民生活得到安定。
许衡还与刘秉忠、张文谦等一起定官制、立朝仪,对元初政局稳定、经济生产的恢复起了积极作用。
许衡长期担任国子监祭酒,主持教育工作,承宣教化,不遗余力。
“许衡,字仲平,怀之河内人也,世为农。幼有异质,七”阅读答案及考点分析
“许衡,字仲平,怀之河内人也,世为农。
幼有异质,七”阅读答案及考点分析“许衡,字仲平,怀之河内人也,世为农。
幼有异质,七”阅读答案及考点分析许衡,字仲平,怀之河内人也,世为农。
幼有异质,七岁入学,授章句,问其师曰:“读书何为?”师曰:“取科第耳!”曰:“如斯而已乎?”师大奇之。
每授书,又能问其旨义。
久之,师谓其父母曰:“儿颖悟不凡,他日必有大过人者,吾非其师也。
”遂辞去,父母强之不能止。
如是者凡更三师。
稍长,嗜学如饥渴,然遭世乱,且贫无书。
既逃难徂徕山,始得《易》王辅嗣说。
时兵乱中,衡夜思昼诵,身体而力践之,言动必揆诸义而后发。
尝暑中过河阳,渴甚,道有梨,众争取啖之,衡独危坐树下自若。
或问之,曰:“非其有而取之,不可也。
”人曰:“世乱,此无主。
”曰:“梨无主,吾心独无主乎?”转鲁留魏,人见其有德,稍从之。
居三年,闻乱且定,乃还怀。
凡丧祭娶嫁,必征于礼,以倡其乡人,学者浸盛。
家贫躬耕,粟熟则食,粟不熟则食糠核菜茹,处之泰然,讴诵之声闻户外如金石。
财有余,即以分诸族人及诸生之贫者。
人有所遗,一毫弗义,弗受也。
姚枢尝被召入京师,以其雪斋居衡,命守者馆之,衡拒不受。
庭有果熟烂堕地,童子过之,亦不睨视而去,其家人化之如此。
甲寅,世祖出王秦中,思所以化秦人,乃召衡为京兆提学。
秦人新脱于兵,欲学无师,闻衡来,人人莫不喜幸来学。
郡县皆建学校,民大化之。
世祖南征,乃还怀,学者攀留之不得,从送之临潼而归。
中统元年,世祖即皇帝位,召至京师。
未几,衡谢病归。
至元二年,帝以安童为右丞相,欲衡辅之,复召至京师,命议事中书省。
阿合马为中书平章政事,领尚书省六部事,因擅权,势倾朝野,一时大臣多阿之,衡每与之议,必正言不少让。
俄除左丞,衡屡入辞免。
帝久欲开太学,会衡请罢益力,乃从其请。
八年,以为集贤大学士,兼国子祭酒,亲为择蒙古弟子俾教之。
衡闻命,喜曰:“此吾事也。
国人子大朴未散,视听专一,若置之善类中涵养数年,将必为国用。
”时所选弟子皆幼稚,衡待之如成人,爱之如子,出入进退,其严若君臣。
许衡字仲平阅读答案
许衡字仲平阅读答案【篇一:许衡不食无主之梨阅读答案】许衡①字仲平,怀之河內②人也,世为农。
幼有异质,七岁入学,授章句,问其师曰:“读书何为?”师曰:“取科第耳。
” 曰:“如斯而已乎?”师大奇之,每授书,又能问其旨义。
久之,师谓其父母曰:“儿悟不凡,他日必有大过者,吾非其师。
”随辞去,父母强之不能止。
如是者凡更③三师,稍长,嗜学饥渴,然遭乱世,且贫无书。
尝从日者④家见《书》⑤疏义⑥,因请寓宿,手抄归。
既逃难徂徕山⑦,始得《易》⑧王辅嗣说。
时兵乱中,衡夜思昼诵,身体而力践之,言动必揆⑨诸义而后发。
尝暑中过河阳,渴甚,道有梨,众争取而啖之,衡独危坐树下自若。
或问之,曰:“非其有而取之,不可也。
”人曰:“世乱,此无主。
”曰:“梨无主,吾心独无主乎?”【注释】【译文】许衡字仲平,是怀州河内人,祖辈世代务农为生。
许衡年幼的时候就显露出与众不同的天赋,七岁进入小学,老师教他认字写字,他问他的老师:“读书的目的是什么?”老师说:“为考试中举。
”许衡说:“仅仅就为了这个吗?”老师对他暗暗称奇。
每次老师给他讲解书籍,他总是问老师其中的微言大义。
时间长了,老师对他的父母说:“这个孩子很聪明,悟性又非常好,总有一天,他会超过一般人,我当不了他的老师”。
于是就辞职离开了,父母尽力挽留他,也不能够留住。
像这样总共换了三位老师,许衡渐渐地长大,他酷爱读书如饥如渴,然而身处混乱时代,而且贫穷,家中没有书。
曾经跟随一个算卦的人到他家去,见那人家有《书》(疏义,对经的注释),于是就请求住在他家里,用手抄好后才回家。
后来逃到徂徕山,才得到易王辅嗣说的《易经》。
当时正在兵荒马乱之中,许衡日夜思考背诵,身体力行去实践,一言一行必要合乎礼仪,然后才行动。
曾经在夏天经过河阳,许衡口渴极了,路边有梨树,大家争着摘梨吃,许衡独自端正地坐在树下和平常一样。
有人问他为什么不吃,他说:“不是属于我的东西却去拿,这是不对的。
”别人说:“世道这么乱,这些梨早没有主人了。
“许衡,字仲平,怀之河内人也,世为农”阅读答案附翻译
“许衡,字仲平,怀之河内人也,世为农”阅读答案(附翻译)“许衡,字仲平,怀之河内人也,世为农”阅读答案(附翻译)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4—7题许衡,字仲平,怀之河内人也,世为农。
幼有异质,七岁入学,授章句,问其师曰:“读书何为?”师日:“取科第耳!”曰:“如斯而已乎?”师大奇之。
每授书,又能问其旨义。
久之,师谓其父母日:“儿颖悟不凡,他日必有大过人者,吾非其师也。
”遂辞去,父母强之不能止。
如是者凡更三师。
稍长,嗜学如饥渴,然遭世乱,且贫无书。
既逃难徂徕山,始得《易》王辅嗣说。
时兵乱中,衡夜思昼诵,身体而力践之,言动必揆诸义而后发。
尝暑中过河阳,渴甚,道有梨,众争取啖之,衡独危坐树下自若。
或问之,日:“非其有而取之,不可也。
”人日:“世乱,此无主。
”日:“梨无主,吾心独无主乎?”转鲁留魏,人见其有德,稍从之。
居三年,闻乱且定,乃还怀。
凡丧祭娶嫁,必征于礼,以倡其乡人,学者浸盛。
家贫躬耕,粟熟则食,粟不熟则食糠核菜茹,处之泰然,讴诵之声闻户外如金石。
财有余,即以分诸族人及诸生之贫者。
人有所遗,一毫弗义,弗受也。
姚枢尝被召入京师,以其雪斋居衡,命守者馆之,衡拒不受。
庭有果熟烂堕地,童子过之,亦不睨视而去,其家人化之如此。
甲寅,世祖出王秦中,思所以化秦人,乃召衡为京兆提学。
秦人新脱于兵,欲学无师,闻衡来,人人莫不喜幸来学。
郡县皆建学校,民大化之。
世祖南征,乃还怀,学者攀留之不得,从送之临潼而归。
中统元年,世祖即皇帝位,召至京师。
未几,衡谢病归。
至元二年,帝以安童为右丞相,欲衡辅之,复召至京师,命议事中书省。
阿合马为中书平章政事,领尚书省六部事,因擅权,势倾朝野,一时大臣多阿之,衡每与之议,必正言不少让。
俄除左丞,衡屡入辞免。
帝久欲开太学,会衡请罢益力,乃从其请。
八年,以为集贤大学士,兼国子祭酒,亲为择蒙古弟子俾教之。
衡闻命,喜曰:“此吾事也。
国人子大朴未散,视听专一,若置之善类申涵养数年,将必为国用。
《许衡不食无主之梨》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许衡不食无主之梨》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篇一:文言文许衡不食无主之梨单元测试高中文言助读:许衡不食无主之梨许衡①字仲平,怀之河�娶谌艘玻�世为农。
幼有异质,七岁入学,授章句,问其师曰:“读书何为?”师曰:“取科第耳。
”曰:“如斯而已乎?”师大奇之,每授书,又能问其旨义。
久之,师谓其父母曰:“儿悟不凡,他日必有大过者,吾非其师。
”随辞去,父母强之不能止。
如是者凡更③三师,稍长,嗜学饥渴,然遭乱世,且贫无书。
尝从日者④家见《书》⑤疏义⑥,因请寓宿,手抄归。
既逃难徂徕山⑦,始得《易》⑧王辅嗣说。
时兵乱中,衡夜思昼诵,身体而力践之,言动必揆⑨诸义而后发。
尝暑中过河阳,渴甚,道有梨,众争取而啖之,衡独危坐树下自若。
或问之,曰:“非其有而取之,不可也。
”人曰:“世乱,此无主。
”曰:“梨无主,吾心独无主乎?”【注释】①许衡:元初大臣。
官至集贤大学士。
②怀之河�龋夯常�怀州。
治所在河内(今河南沁阳)。
③更:换。
④日者:古时称占卜的人。
⑤《书》:也叫《尚书》,《书经》。
中国上古历史文件和追述古代事迹的汇编。
相传是孔子编选而成。
⑥疏义:指为古书旧注所作的阐释。
⑦徂徕(cúlái)山:山东泰安境内。
⑧《易》:《周易》的简称,儒家经典之一。
通过八卦的形式象征天、地、雷、风、水、火、山、泽八种自然现象,推测自然和社会的变化。
⑨揆(kuí):揣度。
【译文】许衡字仲平,是怀州河内人,祖辈世代务农为生。
许衡年幼的时候就显露出与众不同的天赋,七岁进入小学,老师教他认字写字,他问他的老师:“读书的目的是什么?”老师说:“为考试中举。
”许衡说:“仅仅就为了这个吗?”老师对他暗暗称奇。
每次老师给他讲解书籍,他总是问老师其中的微言大义。
时间长了,老师对他的父母说:“这个孩子很聪明,悟性又非常好,总有一天,他会超过一般人,我当不了他的老师”。
于是就辞职离开了,父母尽力挽留他,也不能够留住。
像这样总共换了三位老师,许衡渐渐地长大,他酷爱读书如饥如渴,然而身处混乱时代,而且贫穷,家中没有书。
《许衡不食无主之梨》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许衡不食无主之梨》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篇一:文言文许衡不食无主之梨单元测试高中文言助读:许衡不食无主之梨许衡①字仲平,怀之河內②人也,世为农。
幼有异质,七岁入学,授章句,问其师曰:“读书何为?〞师曰:“取科第耳。
〞曰:“如斯而已乎?〞师大奇之,每授书,又能问其旨义。
久之,师谓其父母曰:“儿悟非凡,他日必有大过者,吾非其师。
〞随辞去,父母强之不能止。
如是者凡更③三师,稍长,嗜学饥渴,然遭乱世,且贫无书。
尝从日者④家见《书》⑤疏义⑥,因请寓宿,手抄归。
既逃难徂徕山⑦,始得《易》⑧王辅嗣说。
时兵乱中,衡夜思昼诵,身体而力践之,言动必揆⑨诸义而后发。
尝暑中过河阳,渴甚,道有梨,众争取而啖之,衡独危坐树下自假设。
或问之,曰:“非其有而取之,不可也。
〞人曰:“世乱,此无主。
〞曰:“梨无主,吾心独无主乎?〞【注释】①许衡:元初大臣。
官至集贤大学士。
②怀之河內:怀,怀州。
治所在河内〔今河南沁阳〕。
③更:换。
④日者:古时称占卜的人。
⑤《书》:也叫《尚书》,《书经》。
中国上古历史文件和追述古代事迹的汇编。
相传是孔子编选而成。
⑥疏义:指为古书旧注所作的阐释。
⑦徂徕〔cúlái〕山:山东泰安境内。
⑧《易》:《周易》的简称,儒家经典之一。
通过八卦的形式象征天、地、雷、风、水、火、山、泽八种自然现象,推测自然和社会的变化。
⑨揆〔kuí〕:揣度。
【译文】许衡字仲平,是怀州河内人,祖辈世代务农为生。
许衡年幼的时候就显露出与众不同的天赋,七岁进入小学,老师教他认字写字,他问他的老师:“读书的目的是什么?〞老师说:“为中举。
〞许衡说:“仅仅就为了这个吗?〞老师对他暗暗称奇。
每次老师给他讲解书籍,他总是问老师其中的微言大义。
时间长了,老师对他的父母说:“这个孩子很聪明,悟性又非常好,总有一天,他会超过一般人,我当不了他的老师〞。
于是就辞职离开了,父母尽力挽留他,也不能够留住。
像这样总共换了三位老师,许衡渐渐地长大,他酷爱读书如饥如渴,然而身处混乱时代,而且贫穷,家中没有书。
《许衡不食无主之梨》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许衡不食无主之梨》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篇一:文言文许衡不食无主之梨单元测试高中文言助读:许衡不食无主之梨许衡①字仲平,怀之河內②人也,世为农。
幼有异质,七岁入学,授章句,问其师曰:“读书何为?”师曰:“取科第耳。
”曰:“如斯而已乎?”师大奇之,每授书,又能问其旨义。
久之,师谓其父母曰:“儿悟不凡,他日必有大过者,吾非其师。
”随辞去,父母强之不能止。
如是者凡更③三师,稍长,嗜学饥渴,然遭乱世,且贫无书。
尝从日者④家见《书》⑤疏义⑥,因请寓宿,手抄归。
既逃难徂徕山⑦,始得《易》⑧王辅嗣说。
时兵乱中,衡夜思昼诵,身体而力践之,言动必揆⑨诸义而后发。
尝暑中过河阳,渴甚,道有梨,众争取而啖之,衡独危坐树下自若。
或问之,曰:“非其有而取之,不可也。
”人曰:“世乱,此无主。
”曰:“梨无主,吾心独无主乎?”【注释】①许衡:元初大臣。
官至集贤大学士。
②怀之河內:怀,怀州。
治所在河内(今河南沁阳)。
③更:换。
④日者:古时称占卜的人。
⑤《书》:也叫《尚书》,《书经》。
中国上古历史文件和追述古代事迹的汇编。
相传是孔子编选而成。
⑥疏义:指为古书旧注所作的阐释。
⑦徂徕(cúlái)山:山东泰安境内。
⑧《易》:《周易》的简称,儒家经典之一。
通过八卦的形式象征天、地、雷、风、水、火、山、泽八种自然现象,推测自然和社会的变化。
⑨揆(kuí):揣度。
【译文】许衡字仲平,是怀州河内人,祖辈世代务农为生。
许衡年幼的时候就显露出与众不同的天赋,七岁进入小学,老师教他认字写字,他问他的老师:“读书的目的是什么?”老师说:“为中举。
”许衡说:“仅仅就为了这个吗?”老师对他暗暗称奇。
每次老师给他讲解书籍,他总是问老师其中的微言大义。
时间长了,老师对他的父母说:“这个孩子很聪明,悟性又非常好,总有一天,他会超过一般人,我当不了他的老师”。
于是就辞职离开了,父母尽力挽留他,也不能够留住。
像这样总共换了三位老师,许衡渐渐地长大,他酷爱读书如饥如渴,然而身处混乱时代,而且贫穷,家中没有书。
《许衡不食无主之梨》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许衡不食无主之梨》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篇一:文言文许衡不食无主之梨单元测试高中文言助读:许衡不食无主之梨许衡①字仲平,怀之河內②人也,世为农。
幼有异质,七岁入学,授章句,问其师曰:“读书何为?”师曰:“取科第耳。
”曰:“如斯而已乎?”师大奇之,每授书,又能问其旨义。
久之,师谓其父母曰:“儿悟不凡,他日必有大过者,吾非其师。
”随辞去,父母强之不能止。
如是者凡更③三师,稍长,嗜学饥渴,然遭乱世,且贫无书。
尝从日者④家见《书》⑤疏义⑥,因请寓宿,手抄归。
既逃难徂徕山⑦,始得《易》⑧王辅嗣说。
时兵乱中,衡夜思昼诵,身体而力践之,言动必揆⑨诸义而后发。
尝暑中过河阳,渴甚,道有梨,众争取而啖之,衡独危坐树下自若。
或问之,曰:“非其有而取之,不可也。
”人曰:“世乱,此无主。
”曰:“梨无主,吾心独无主乎?”①许衡:元初大臣。
官至集贤大学士。
②怀之河內:怀,怀州。
治所在河内(今河南沁阳)。
③更:换。
④日者:古时称占卜的人。
⑤《书》:也叫《尚书》,《书经》。
中国上古历史文件和追述古代事迹的汇编。
相传是孔子编选而成。
⑥疏义:指为古书旧注所作的阐释。
⑦徂徕(cúlái)山:山东泰安境内。
⑧《易》:《周易》的简称,儒家经典之一。
通过八卦的形式象征天、地、雷、风、水、火、山、泽八种自然现象,推测自然和社会的变化。
⑨揆(kuí):揣度。
许衡字仲平,是怀州河内人,祖辈世代务农为生。
许衡年幼的时候就显露出与众不同的天赋,七岁进入小学,老师教他认字写字,他问他的老师:“读书的目的是什么?”老师说:“为中举。
”许衡说:“仅仅就为了这个吗?”老师对他暗暗称奇。
每次老师给他讲解书籍,他总是问老师其中的微言大义。
时间长了,老师对他的父母说:“这个孩子很聪明,悟性又非常好,总有一天,他会超过一般人,我当不了他的老师”。
于是就辞职离开了,父母尽力挽留他,也不能够留住。
像这样总共换了三位老师,许衡渐渐地长大,他酷爱读书如饥如渴,然而身处混乱时代,而且贫穷,家中没有书。
许衡《许仲平义不苟取》原文及翻译译文
许衡《许仲平义不苟取》原文及翻译译文《许衡《许仲平义不苟取》原文及翻译译文》这是优秀的文言文翻译译文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1、许衡《许仲平义不苟取》原文及翻译译文许衡《许仲平义不苟取》原文及翻译许衡原文许衡字仲平,怀之河内人也。
尝暑中过河阳,渴甚,道有梨,众争取啖之,衡独危坐树下自若。
或问之,曰:“非其有而取之,不可也。
”人曰:“世乱,此无主。
”曰:“梨无主,吾心独无主乎?”译文许衡字仲平,是怀州的河内人。
他曾经在酷暑的时候路过河阳(今河南孟西县),当时非常口渴。
道路旁有一棵梨树,人们都争着摘梨吃,只有许衡一个人正襟而坐在树下,安然如常毫不动心。
有人问他(为什么不摘梨吃),他说:“不是自己的东西却去拿,是不可以的。
”那人说:“现在世道这么乱,这梨树没有主人了。
”许衡回答说:“梨没有主人,难道我的心也没有主人吗?”字词翻译怀之河内:怀州的河内。
尝:曾经。
中:路过。
争取:争相摘取。
危坐:正襟而坐危:正。
自若:安然如常、毫不动心。
啖:吃。
或:有人。
非其有取之,不可也:不是我拥有的东西去拿来是不可以的。
其:代词,自己。
吾心独无主乎:我的心难道没有主人吗?独,难道,反问语气词。
人所遗,一毫弗义弗受也:别人赠送的东西,即使是一丝一毫,不合乎义也不能接受。
遗,赠送。
其:自己。
过:经过。
河阳:古县名,今河南孟州市西。
2、《聊斋志异·义犬》原文及翻译译文《聊斋志异·义犬》原文及翻译聊斋志异原文:潞安①某甲,父陷狱将死。
搜括囊蓄,傅百金,将诣郡关②说。
跨骡出,则所养黑犬从之。
呵逐使退。
既走,则又从之,鞭逐不返,从行数十里。
某下骑,乃以石投犬,犬始奔去。
视犬已远,乃返辔(pèi)疾驰,抵郡已暮。
及扫腰橐(tuó)③,金亡其半,涔涔(cén)汗下,魂魄都失,辗转终夜。
候关出城,细审未途。
又自计南北冲衢(qú)④,行人如蚁,遗金宁有存理!逡巡至下骑所,见犬毙草间,毛汗湿如洗。
许衡,字仲平阅读答案
许衡,字仲平阅读答案在学习、工作生活中,我们总免不了要接触或使用阅读答案,借助阅读答案我们可以更好的领会题意和知识点,有助于个人提升。
大家知道什么样的阅读答案才是好的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许衡,字仲平阅读答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许衡,字仲平阅读答案1许衡,字仲平,怀之河内人也,世为农。
幼有异质,七岁入学,授章句,问其师曰:“读书何为?”师曰:“取科第耳!”曰:“如斯而已乎?”师大奇之。
每授书,又能问其旨义。
久之,师谓其父母曰:“儿颖悟不凡,他日必有大过人者,吾非其师也。
”遂辞去,父母强之不能止。
如是者凡更三师。
稍长,嗜学如饥渴,然遭世乱,且贫无书。
既逃难徂徕山,始得《易》王辅嗣说。
时兵乱中,衡夜思昼诵,身体而力践之,言动必揆诸义而后发。
尝暑中过河阳,渴甚,道有梨,众争取啖之,衡独危坐树下自若。
或问之,曰:“非其有而取之,不可也。
”人曰:“世乱,此无主。
”曰:“梨无主,吾心独无主乎?”转鲁留魏,人见其有德,稍从之。
居三年,闻乱且定,乃还怀。
凡丧祭娶嫁,必征于礼,以倡其乡人,学者浸盛。
家贫躬耕,粟熟则食,粟不熟则食糠核菜茹,处之泰然,讴诵之声闻户外如金石。
财有余,即以分诸族人及诸生之贫者。
人有所遗,一毫弗义,弗受也。
姚枢尝被召入京师,以其雪斋居衡,命守者馆之,衡拒不受。
庭有果熟烂堕地,童子过之,亦不睨视而去,其家人化之如此。
甲寅,世祖出王秦中,思所以化秦人,乃召衡为京兆提学。
秦人新脱于兵,欲学无师,闻衡来,人人莫不喜幸来学。
郡县皆建学校,民大化之。
世祖南征,乃还怀,学者攀留之不得,从送之临潼而归。
中统元年,世祖即皇帝位,召至京师。
未几,衡谢病归。
至元二年,帝以安童为右丞相,欲衡辅之,复召至京师,命议事中书省。
阿合马为中书平章政事,领尚书省六部事,因擅权,势倾朝野,一时大臣多阿之,衡每与之议,必正言不少让。
俄除左丞,衡屡入辞免。
帝久欲开太学,会衡请罢益力,乃从其请。
八年,以为集贤大学士,兼国子祭酒,亲为择蒙古弟子俾教之。
《许衡不食无主之梨》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许衡不食无主之梨》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篇一:文言文许衡不食无主之梨单元测试高中文言助读:许衡不食无主之梨许衡①字仲平,怀之河內②人也,世为农。
幼有异质,七岁入学,授章句,问其师曰:“读书何为?”师曰:“取科第耳。
”曰:“如斯而已乎?”师大奇之,每授书,又能问其旨义。
久之,师谓其父母曰:“儿悟不凡,他日必有大过者,吾非其师。
”随辞去,父母强之不能止。
如是者凡更③三师,稍长,嗜学饥渴,然遭乱世,且贫无书。
尝从日者④家见《书》⑤疏义⑥,因请寓宿,手抄归。
既逃难徂徕山⑦,始得《易》⑧王辅嗣说。
时兵乱中,衡夜思昼诵,身体而力践之,言动必揆⑨诸义而后发。
尝暑中过河阳,渴甚,道有梨,众争取而啖之,衡独危坐树下自若。
或问之,曰:“非其有而取之,不可也。
”人曰:“世乱,此无主。
”曰:“梨无主,吾心独无主乎?”【注释】①许衡:元初大臣。
官至集贤大学士。
②怀之河內:怀,怀州。
治所在河内(今河南沁阳)。
③更:换。
④日者:古时称占卜的人。
⑤《书》:也叫《尚书》,《书经》。
中国上古历史文件和追述古代事迹的汇编。
相传是孔子编选而成。
⑥疏义:指为古书旧注所作的阐释。
⑦徂徕(cúlái)山:山东泰安境内。
⑧《易》:《周易》的简称,儒家经典之一。
通过八卦的形式象征天、地、雷、风、水、火、山、泽八种自然现象,推测自然和社会的变化。
⑨揆(kuí):揣度。
【译文】许衡字仲平,是怀州河内人,祖辈世代务农为生。
许衡年幼的时候就显露出与众不同的天赋,七岁进入小学,老师教他认字写字,他问他的老师:“读书的目的是什么?”老师说:“为中举。
”许衡说:“仅仅就为了这个吗?”老师对他暗暗称奇。
每次老师给他讲解书籍,他总是问老师其中的微言大义。
时间长了,老师对他的父母说:“这个孩子很聪明,悟性又非常好,总有一天,他会超过一般人,我当不了他的老师”。
于是就辞职离开了,父母尽力挽留他,也不能够留住。
像这样总共换了三位老师,许衡渐渐地长大,他酷爱读书如饥如渴,然而身处混乱时代,而且贫穷,家中没有书。
《许衡不食无主之梨》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许衡不食无主之梨》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篇一:文言文许衡不食无主之梨单元测试高中文言助读:许衡不食无主之梨许衡①字仲平,怀之河內②人也,世为农。
幼有异质,七岁入学,授章句,问其师曰:“读书何为?”师曰:“取科第耳。
”曰:“如斯而已乎?”师大奇之,每授书,又能问其旨义。
久之,师谓其父母曰:“儿悟不凡,他日必有大过者,吾非其师。
”随辞去,父母强之不能止。
如是者凡更③三师,稍长,嗜学饥渴,然遭乱世,且贫无书。
尝从日者④家见《书》⑤疏义⑥,因请寓宿,手抄归。
既逃难徂徕山⑦,始得《易》⑧王辅嗣说。
时兵乱中,衡夜思昼诵,身体而力践之,言动必揆⑨诸义而后发。
尝暑中过河阳,渴甚,道有梨,众争取而啖之,衡独危坐树下自若。
或问之,曰:“非其有而取之,不可也。
”人曰:“世乱,此无主。
”曰:“梨无主,吾心独无主乎?”①许衡:元初大臣。
官至集贤大学士。
②怀之河內:怀,怀州。
治所在河内(今河南沁阳)。
③更:换。
④日者:古时称占卜的人。
⑤《书》:也叫《尚书》,《书经》。
中国上古历史文件和追述古代事迹的汇编。
相传是孔子编选而成。
⑥疏义:指为古书旧注所作的阐释。
⑦徂徕(cúlái)山:山东泰安境内。
⑧《易》:《周易》的简称,儒家经典之一。
通过八卦的形式象征天、地、雷、风、水、火、山、泽八种自然现象,推测自然和社会的变化。
⑨揆(kuí):揣度。
许衡字仲平,是怀州河内人,祖辈世代务农为生。
许衡年幼的时候就显露出与众不同的天赋,七岁进入小学,老师教他认字写字,他问他的老师:“读书的目的是什么?”老师说:“为中举。
”许衡说:“仅仅就为了这个吗?”老师对他暗暗称奇。
每次老师给他讲解书籍,他总是问老师其中的微言大义。
时间长了,老师对他的父母说:“这个孩子很聪明,悟性又非常好,总有一天,他会超过一般人,我当不了他的老师”。
于是就辞职离开了,父母尽力挽留他,也不能够留住。
像这样总共换了三位老师,许衡渐渐地长大,他酷爱读书如饥如渴,然而身处混乱时代,而且贫穷,家中没有书。
《许衡不食无主之梨》阅读答案(附翻译)
《许衡不食无主之梨》阅读答案(附翻译)
许衡不食无主之梨 许衡①字仲平,怀之河內②人也,世为农。幼有异质,七岁入学, 授章句,问其师曰:“读书何为?”师曰:“取科第耳。” 曰:“如 斯而已乎?”师大奇之,每授书,又能问其旨义。久之,师谓其父母 曰:“儿悟不凡,他日必有大过者,吾非其师。”随辞去,父母强之
①许衡:元初大臣。官至集贤大学士。②怀之河內:怀,怀州。
我当不了他的老师”。于是就辞职离开了,父母尽力挽留他,也不能
第1页共3页
本文格式为 Word 版,下载可任意编辑
够留住。像这样总共换了三位老师,许衡渐渐地长大,他酷爱读书如 饥如渴,然而身处混乱时代,而且贫穷,家中没有书。曾经跟随一个 算卦的人到他家去,见那人家有《书》(疏义,对经的注释),于是 就请求住在他家里,用手抄好后才回家。后来逃到徂徕山,才得到易 王辅嗣说的《易经》。当时正在兵荒马乱之中,许衡日夜思考背诵, 身体力行去实践,一言一行必要合乎礼仪,然后才行动。曾经在夏天 经过河阳,许衡口渴极了,路边有梨树,大家争着摘梨吃,许衡独自 端正地坐在树下和平常一样。有人问他为什么不吃,他说:“不是属 于我的东西却去拿,这是不对的。”别人说:“世道这么乱,这些梨 早没有主人了。”许衡说:“梨没有主人,难道我的心也没有主人吗?”
3.聪明过人 抄书读书 身体力行 赞颂许衡好读书而且严格修身 的精神。
第3页共3页
许衡字仲平,是怀州河内人,祖辈世代务农为生。许衡年幼的时 候就显露出与众不同的天赋,七岁进入小学,老师教他认字写字,他 问他的老师:“读书的目的是什么?”老师说:“为考试中举。”许 衡说:“仅仅就为了这个吗?”老师对他暗暗称奇。每次老师给他讲 解书籍,他总是问老师其中的微言大义。时间长了,老师对他的父母 说:“这个孩子很聪明,悟性又非常好,总有一天,他会超过一般人,
许衡文言文翻译
原文:许衡,字仲平,安定人也。
性刚毅,好学不倦。
弱冠之年,已通经史,遂游太学,从刘因学。
因言:“子之学,志于道,行于仁,成于文,而其德器宏矣。
”衡闻之,益自砥砺。
元世祖召见,问以治道。
衡对曰:“为治之道,必先得人心。
人心既得,然后可以言治。
”世祖悦,曰:“善。
”遂命衡为太史令,进阶右谏议大夫。
衡在史职,勤于职务,不敢懈怠。
每至岁终,必亲自考校史册,必至详审而后已。
其治史,不徇私情,不阿谀权贵,以直道事君,以诚信待人。
由是,史官咸服其公,人皆称其直。
及为谏议大夫,益见重于朝廷。
每有政事,必先咨询衡,然后施行。
衡以直言敢谏,时人皆称其刚直。
尝有一事,朝廷欲行之,衡以为不可,极言其害,卒以罢。
由是,朝廷皆敬重衡,不敢轻忽。
一日,世祖问衡曰:“卿何不助朕为政?”衡对曰:“陛下圣明,臣何敢当此任?臣但知守道,以辅陛下耳。
”世祖笑曰:“卿言是也。
”遂不复问。
衡在位,勤于政事,未尝一日懈怠。
尝有大臣私谒,欲求一美官,衡拒之曰:“吾不为官,但为道耳。
”大臣怏怏而去。
衡以清正廉洁,人皆敬之。
一日,衡于朝堂之上,见一贫士,衣衫褴褛,衡叹曰:“士之贫,吾之过也。
”遂命赐以金帛,以助其生计。
时人皆称衡为仁者。
衡在位,历仕三朝,皆以直道事君,以诚信待人。
其德行,为世所称。
及致仕,朝野皆送之,人皆曰:“许公之去,吾辈之幸也。
”翻译:许衡,字仲平,是安定人。
性格刚毅,好学不知疲倦。
弱冠之年,已经通晓经史,于是游学太学,跟随刘因学习。
刘因说:“你的学问,志在追求道德,行为遵循仁义,成就于文采,而且你的品德和器量宏大。
”许衡听了这话,更加自我勉励。
元世祖召见许衡,询问治国之道。
许衡回答说:“治国的道理,必须先赢得民心。
民心既得,然后才能谈论治国。
”世祖非常高兴,说:“说得好。
”于是任命许衡为太史令,晋升为右谏议大夫。
许衡在史官职位上,勤于职责,不敢懈怠。
每到年底,必定亲自审查史册,一定要详细审查才肯罢休。
他编写史书,不徇私情,不阿谀权贵,以正直之道侍奉君主,以诚信待人。
《元史·列传第四十五》原文及翻译
《元史·列传第四十五》原文及翻译《元史·列传第四十五》原文及翻译许衡,字仲平,怀之河内人也,世为农。
幼有异质,七岁入学,授章句,问其师曰:“读书何为?”师曰:“取科第耳!”曰:“如斯而已乎?”师大奇之。
每授书,又能问其旨义。
久之,师谓其父母曰:“儿颖悟不凡,他日必有大过人者,吾非其师也。
”遂辞去,父母强之不能止。
如是者凡更三师。
稍长,嗜学如饥渴,然遭世乱,且贫无书。
既逃难徂徕山,始得《易》王辅嗣说。
时兵乱中,衡夜思昼诵,身体而力践之,言动必揆诸义而后发。
尝暑中过河阳,渴甚,道有梨,众争取啖之,衡独危坐树下自若。
或问之,曰:“非其有而取之,不可也。
”人曰:“世乱,此无主。
”曰:“梨无主,吾心独无主乎?”转鲁留魏,人见其有德,稍从之。
居三年,闻乱且定,乃还怀。
凡丧祭娶嫁,必征于礼,以倡其乡人,学者浸盛。
家贫躬耕,粟熟则食,粟不熟则食糠核菜茹,处之泰然,讴诵之声闻户外如金石。
财有余,即以分诸族人及诸生之贫者。
人有所遗,一毫弗义,弗受也。
姚枢尝被召入京师,以其雪斋居衡,命守者馆之,衡拒不受。
庭有果熟烂堕地,童子过之,亦不睨视而去,其家人化之如此。
甲寅,世祖出王秦中,思所以化秦人,乃召衡为京兆提学。
秦人新脱于兵,欲学无师,闻衡来,人人莫不喜幸来学。
郡县皆建学校,民大化之。
世祖南征,乃还怀,学者攀留之不得,从送之临潼而归。
中统元年,世祖即皇帝位,召至京师。
未几,衡谢病归。
至元二年,帝以安童为右丞相,欲衡辅之,复召至京师,命议事中书省。
阿合马为中书平章政事,领尚书省六部事,因擅权,势倾朝野,一时大臣多阿之,衡每与之议,必正言不少让。
俄除左丞,衡屡入辞免。
帝久欲开太学,会衡请罢益力,乃从其请。
八年,以为集贤大学士,兼国子祭酒,亲为择蒙古弟子俾教之。
衡闻命,喜曰:“此吾事也。
国人子大朴未散,视听专一,若置之善类中涵养数年,将必为国用。
”时所选弟子皆幼稚,衡待之如成人,爱之如子,出入进退,其严若君臣。
许衡字仲平文言文翻译
许衡字仲平文言文翻译许衡原文许衡字仲平,怀之河内人也。
尝暑中过河阳,渴甚,道有梨,众争取啖之,衡独危坐树下自若。
或问之,曰:“非其有而取之,不可也。
”人曰:“世乱,此无主。
”曰:“梨无主,吾心独无主乎?”译文许衡字仲平,是怀州的河内人。
他曾经在酷暑的时候路过河阳(今河南孟西县),当时非常口渴。
道路旁有一棵梨树,人们都争着摘梨吃,只有许衡一个人正襟而坐在树下,安然如常毫不动心。
有人问他(为什么不摘梨吃),他说:“不是自己的东西却去拿,是不可以的。
”那人说:“现在世道这么乱,这梨树没有主人了。
”许衡回答说:“梨没有主人,难道我的心也没有主人吗?”字词翻译怀之河内:怀州的河内。
尝:曾经。
中:路过。
争取:争相摘取。
危坐:正襟而坐危:正。
自若:安然如常、毫不动心。
啖:吃。
或:有人。
非其有取之,不可也:不是我拥有的东西去拿来是不可以的。
其:代词,自己。
吾心独无主乎:我的心难道没有主人吗?独,难道,反问语气词。
人所遗,一毫弗义弗受也:别人赠送的东西,即使是一丝一毫,不合乎义也不能接受。
遗,赠送。
其:自己。
过:经过。
河阳:古县名,今河南孟州市西。
许衡主要成就许衡是中国十三世纪杰出的“思想家、教育家和天文历法学家”,是元代初期的名臣,也是一位著名的学者。
他鉴于当时干戈扰攘,民生凋敝的势态,一再向元世祖建议要重视农桑,广兴学校,以“行汉法”作为“立国规模”。
他说:“古今立国规模,虽各不同。
然其大要,在得民心。
而考之前代,北方奄有中夏,必行汉法,乃可长久。
故魏、辽、金能用汉法,历年最多。
其他不能用汉法者,皆乱亡相继。
史册具载,昭昭可见也。
”从而可知,许衡的政治理想是要实行儒家的仁政以获得民心。
至于获得民心的关键,则在于实行“汉法”。
由于这一“立国规模”的确定,中原广大地区社会秩序得到恢复,生产得到发展,人民生活得到安定。
许衡还与刘秉忠、张文谦等一起定官制、立朝仪,对元初政局稳定、经济生产的恢复起了积极作用。
许衡长期担任国子监祭酒,主持教育工作,承宣教化,不遗余力。
《元史许衡传》原文及翻译
《元史许衡传》原文及翻译《元史许衡传》原文及翻译翻译文言文要做到“信、达、雅”三个字。
“信”是指译文要准确无误,就是要使译文忠于原文,如实地、恰当地运用现代汉语把原文翻译出来。
“达”是指译文要通顺畅达,就是要使译文符合现代汉语的语法及用语习惯,字通句顺,没有语病。
接下来小编为你带来《元史许衡传》原文及翻译,希望对你有帮助。
许衡,字仲平,怀之河内人也,世为农。
幼有异质,七岁入学,授章句,问其师曰:“读书何为?”师日:“取科第耳!”曰:“如斯而已乎?”师大奇之。
每授书,又能问其旨义。
久之,师谓其父母日:“儿颖悟不凡,许衡日必有大过人者,吾非其师也。
”遂辞去,父母强之不能止。
如是者凡更三师。
稍长,嗜学如饥渴,然遭世乱,且贫无书。
既逃难徂徕山,始得《易》王辅嗣说。
时兵乱中,衡夜思昼诵,身体而力践之,言动必揆诸义而后发。
尝暑中过河阳,渴甚,道有梨,众争取啖之,衡独危坐树下自若。
或问之,日:“非其有而取之,不可也。
”人日:“世乱,此无主。
”日:“梨无主,吾心独无主乎?”转鲁留魏,人见其有德,稍从之。
居三年,闻乱且定,乃还怀。
凡丧祭娶嫁,必征于礼,以倡其乡人,学者浸盛。
家贫躬耕,粟熟则食,粟不熟则食糠核菜茹,处之泰然,讴诵之声闻户外如金石。
财有余,即以分诸族人及诸生之贫者。
人有所遗,一毫弗义,弗受也。
姚枢尝被召入京师,以其雪斋居衡,命守者馆之,衡拒不受。
庭有果熟烂堕地,童子过之,亦不睨视而去,其家人化之如此。
甲寅,世祖出王秦中,思所以化秦人,乃召衡为京兆提学。
秦人新脱于兵,欲学无师,闻衡来,人人莫不喜幸来学。
郡县皆建学校,民大化之。
世祖南征,乃还怀,学者攀留之不得,从送之临潼而归。
中统元年,世祖即皇帝位,召至京师。
未几,衡谢病归。
至元二年,帝以安童为右丞相,欲衡辅之,复召至京师,命议事中书省。
阿合马为中书平章政事,领尚书省六部事,因擅权,势倾朝野,一时大臣多阿之,衡每与之议,必正言不少让。
俄除左丞,衡屡入辞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许衡,字仲平”阅读答案及翻译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4—7题。
许衡,字仲平,怀之河内人也,世为农。
幼有异质,七岁入学,授章句,问其师曰:“读书何为?”师日:“取科第耳!”曰:“如斯而已乎?”师大奇之。
每授书,又能问其旨义。
久之,师谓其父母日:“儿颖悟不凡,他日必有大过人者,吾非其师也。
”遂辞去,父母强之不能止。
如是者凡更三师。
稍长,嗜学如饥渴,然遭世乱,且贫无书。
既逃难徂徕山,始得《易》王辅嗣说。
时兵乱中,衡夜思昼诵,身体而力践之,言动必揆诸义而后发。
尝暑中过河阳,渴甚,道有梨,众争取啖之,衡独危坐树下自若。
或问之,日:“非其有而取之,不可也。
”人日:“世乱,此无主。
”日:“梨无主,吾心独无主乎?”
转鲁留魏,人见其有德,稍从之。
居三年,闻乱且定,乃还怀。
凡丧祭娶嫁,必征于礼,以倡其乡人,学者浸盛。
家贫躬耕,粟熟则食,粟不熟则食糠核菜茹,处之泰然,讴诵之声闻户外如金石。
财有余,即以分诸族人及诸生之贫者。
人有所遗,一毫弗义,弗受也。
姚枢尝被召入京师,以其雪斋居衡,命守者馆之,衡拒不受。
庭有果熟烂堕地,童子过之,亦不睨视而去,其家人化之如此。
甲寅,世祖出王秦中,思所以化秦人,乃召衡为京兆提学。
秦人新脱于兵,欲学无师,闻衡来,人人莫不喜幸来学。
郡县皆建学校,民大化之。
世祖南征,乃还怀,学者攀留之不得,从送之临潼而归。
中统元年,世祖即皇帝位,召至京师。
未几,衡谢病归。
至元二年,帝以安童为右丞相,欲衡辅之,复召至京师,命议事中书省。
阿合马为中书平章政事,领尚书省六部事,因擅权,势倾朝野,一时大臣多阿之,衡每与之议,必正言不少让。
俄除左丞,衡屡入辞免。
帝久欲开太学,会衡请罢益力,乃从其请。
八年,以为集贤大学士,兼国子祭酒,亲为择蒙古弟子俾教之。
衡闻命,喜曰:“此吾事也。
国人子大朴未散,视听专一,若置之善类中涵养数年,将必为国用。
”时所选弟子皆幼稚,衡待之如成人,爱之如子,出入进退,其严若君臣。
课诵少暇,即习礼,或习书算。
以疾请还怀。
十八年,衡病重。
已而卒,年七十三。
怀人无贵贱少长,皆哭于门。
四方学士闻讣,皆聚哭。
有数千里来祭哭墓下者。
4、对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衡独危坐树下自若危:高处 B.家贫躬耕躬:亲自
C.人有所遗遗:馈赠 D.俄除左丞,衡屡入辞免除:授职
5、下列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许衡为教化百姓所做努力的一项是:
①每授书,又能问其旨义②凡丧祭娶嫁,必征于礼
③郡县皆建学校,民大化之④必正言不少让
⑤会衡请罢益力,乃从其请⑥课诵少暇,即习礼
A.①②⑥ B.②③⑥ C.②③⑤ D.③⑤⑥
6、下列对文中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错误的一项是
A.许衡出身于世代农家,有与众不同的气质,七岁上学时,就表露出对单纯读书做官不以为然的态度,其不凡的颖悟力,使几任老师都感到难以胜任对他的教学。
B.许衡具有很强的自律意识,一次酷暑天外出,别人都摘路旁的梨吃,唯有许衡毫无所动:许衡做事又严格遵从礼法,姚枢上调京师,要把原住宅让他住,他坚辞不受。
C.许衡曾担任京兆提学,其间,各地郡县纷纷建立起了学校,百姓因此大受教育感化。
后来当许衡离职还乡时,学生们依依不舍,一直将他送到临潼才回来。
D.许衡后来被任命为集贤大学士,兼国子祭洒,皇帝亲自选拔蒙古子弟让他进行教育,他既严格要求,又爱之如子。
后来当他因病去世,这些学生纷纷哭拜在他的灵前。
7、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世祖出王秦中,思所以化秦人,乃召衡为京兆提学。
国人子大朴未散,视听专一,若置之善类中涵养数年,将必为国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