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应急管理规定大全
安全应急设施使用管理规定(3篇)
第1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安全应急设施的管理和使用,提高应急响应能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各级各类企事业单位、公共场所、居民住宅区等使用安全应急设施的单位和个人。
第三条安全应急设施是指为应对突发事件、灾害事故而设置的各类设施设备,包括但不限于消防设施、应急救援设施、应急照明设施、应急广播设施、应急通讯设施、应急疏散设施等。
第四条安全应急设施的使用管理应当遵循以下原则:(一)安全第一、预防为主;(二)统一规划、合理布局;(三)规范管理、高效运行;(四)责任明确、保障有力。
第二章设施管理第五条各单位应当建立健全安全应急设施管理制度,明确设施管理责任人和责任部门。
第六条安全应急设施的管理内容包括:(一)设施设备的采购、安装、验收、维护、保养、报废等全过程管理;(二)设施设备的性能检测、试验、评估;(三)设施设备的操作培训、演练;(四)设施设备的运行监控、故障排除;(五)设施设备的应急物资储备、调拨、使用。
第七条安全应急设施设备应当符合国家、行业相关标准和规定,并具备以下条件:(一)具有生产许可证、产品质量合格证;(二)符合国家、行业相关技术标准;(三)经检验检测合格;(四)具有完善的使用说明书、操作规程。
第八条安全应急设施设备的使用单位应当建立设施设备档案,详细记录设施设备的采购、安装、验收、维护、保养、试验、评估、运行、故障排除、报废等全过程信息。
第三章使用规范第九条安全应急设施设备的使用应当遵循以下规范:(一)设施设备操作人员应当经过专业培训,取得相应资格证书;(二)操作人员应当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不得擅自改变设施设备的功能和使用方式;(三)设施设备应当定期进行检测、试验、评估,确保其性能符合规定要求;(四)设施设备出现故障或者异常情况时,应当立即停止使用,并及时报告相关部门;(五)设施设备的使用过程中,应当注意安全防护,防止发生意外事故。
安全生产应急管理规定
安全生产应急管理规定安全生产应急管理规定是指为了防范和应对突发事故,保障工人员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提高企事业单位安全生产能力,制定的应急管理制度。
下面我将介绍安全生产应急管理规定。
一、应急组织架构企事业单位应当建立健全应急管理体系,明确应急组织架构,明确各级应急责任人的职责和权限,以及各部门的协作配合机制。
二、应急预案制定企事业单位应当根据自身的特点和风险情况,制定应急预案。
预案内容包括:应急组织机构、应急措施、应急资源准备、应急演练等。
三、应急设施建设企事业单位应当根据自身的特点和风险情况,建设必要的应急设施,包括消防设施、安全设备等。
并定期进行设施设备检查和维护,确保其正常运行。
四、应急培训和演练企事业单位应当定期组织员工进行应急培训和演练,提高员工的应急响应能力。
培训内容包括:应急措施、应急救援知识、应急技能等。
五、应急资源储备企事业单位应当根据自身的特点和风险情况,储备必要的应急物资和设备,确保在发生突发事故时能够及时应对。
六、信息报送和共享企事业单位应当建立健全信息报送和共享机制,及时向主管部门报送相关信息,以便主管部门能够及时采取措施。
七、事故调查和分析发生突发事故后,企事业单位应当立即启动事故调查工作,并进行事故分析,找出事故原因,总结教训,采取措施避免再次发生类似事故。
八、责任追究对于安全生产责任不落实、违反安全生产规定和程序,导致事故发生的企事业单位和责任人应当依法追究责任。
以上就是安全生产应急管理规定的主要内容。
通过建立健全应急管理制度,企事业单位能够提高应对突发事故的能力,确保员工的安全和财产安全。
同时,这也是一种法制化的管理措施,能够推动企事业单位改善安全生产现状,加强安全生产管理。
安全生产应急管理规定
安全生产应急管理规定
根据安全生产应急管理规定,现就规定如下:
1. 生产单位应当建立健全应急管理制度,确保生产过程安全。
2. 生产单位应对可能发生的事故进行风险评估,并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
3. 应急预案应包括事故应对机制、预警系统、应急救援队伍等内容。
4. 生产单位应开展安全生产应急演练,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5. 生产单位应加强对员工的安全生产培训,提高其安全意识和应急能力。
6. 生产单位应配备必要的应急救援装备和设施,确保应急救援工作的顺利进行。
7. 生产单位及相关部门应加强信息共享与沟通,提高应急指挥的效率。
8. 相关部门应定期对生产单位进行安全生产应急管理的检查和评估。
9. 生产单位应及时上报相关事故信息,并按照相关规定进行调查和处理。
10. 对于未能按照规定进行安全生产应急管理的单位,相关部门应依法进行处罚。
以上规定立即生效。
企业安全生产应急管理九条规定安全生产
企业安全生产应急管理九条规定1、安全生产事故应急管理工作,遵循哪些原则?安全第一,以人为本”的方针和“四不放过”原则。
在处理事故时,当发生人身伤亡事故时,要首先救治伤员,然后才保护财产;处理正在发生的事故时,要把保护人的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要在确保人身安全的情况下,采取措施.管理工作内容概括起来叫做“一案三制”。
“一案”是指应急预案,就是根据发生和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事先研究制订的应对计划和方案。
应急预案包括各级政府总体预案、专项预案和部门预案,以及基层单位的预案和大型活动的单项预案。
“三制”是指应急工作的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和法制。
一要建立健全和完善应急预案体系。
就是要建立“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预案体系。
所谓“纵”,就是按垂直管理的要求,从国家到省到市、县、乡镇各级政府和基层单位都要制订应急预案,不可断层;所谓“横”,就是所有种类的突发公共事件都要有部门管,都要制订专项预案和部门预案,不可或缺。
相关预案之间要做到互相衔接,逐级细化。
预案的层级越低,各项规定就要越明确、越具体,避免出现“上下一般粗”现象,防止照搬照套。
二要建立健全和完善应急管理体制。
主要建立健全集中统一、坚强有力的组织指挥机构,发挥我们国家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形成强大的社会动员体系。
建立健全以事发地党委、政府为主、有关部门和相关地区协调配合的领导责任制,建立健全应急处置的专业队伍、专家队伍。
必须充分发挥人民解放军、武警和预备役民兵的重要作用。
三要建立健全和完善应急运行机制。
主要是要建立健全监测预警机制、信息报告机制、应急决策和协调机制、分级负责和响应机制、公众的沟通与动员机制、资源的配置与征用机制,奖惩机制和城乡社区管理机制等等。
四要建立健全和完善应急法制。
主要是加强应急管理的法制化建设,把整个应急管理工作建设纳入法制和制度的轨道,按照有关的法律法规来建立健全预案,依法行政,依法实施应急处置工作,要把法治精神贯穿于应急管理工作的全过程。
企业安全生产应急管理九条规定
企业安全生产应急管理九条规定
企业安全生产应急管理九条规定
1. 构建安全意识:企业应加强员工的安全意识教育和培训,使其形成自觉的安全意识,认识到安全生产对企业和个人的重要性,积极参与到安全生产中。
2. 安全责任制度:企业应建立健全安全责任制度,明确各级管理人员的安全生产责任,落实到每个员工和岗位,确保每个人都对自己的安全行为负责。
3. 风险评估与预防:企业应进行全面的风险评估,分析潜在的安全风险和隐患,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预防和控制,减少事故的发生。
4. 安全设施和装备:企业应配备齐全的安全设施和装备,包括消防设施、安全防护设备等,保障员工的安全。
5. 应急演练:企业应定期组织应急演练,培训员工的应急反应和处理能力,增强员工的应变能力和自救互救能力。
6. 安全生产监管:企业应加强内部安全生产监管,建立监督检查和事故报告制度,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和解决,确保安全生产的持续稳定。
7. 安全生产宣传教育:企业应加强安全生产宣传教育,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技能,宣传安全知识和经验,培养员工的安全
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8. 管理人员的安全素质:企业管理人员应具备较高的安全素质,熟悉国家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标准,能够独立完成相关的安全管理工作。
9. 定期安全检查和评估:企业应制定定期的安全检查和评估计划,对企业的安全生产情况进行全面的检查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解决。
企业安全生产应急管理的规定是企业安全生产的基础和保障,只有严格遵守这些规定,加强安全生产管理,才能确保员工的生命安全和企业的正常运作。
安全部安全生产与应急管理规定
安全部安全生产与应急管理规定一、总则安全部安全生产与应急管理规定(下称《规定》)是为了加强安全部门的安全生产工作,提高事故预防和应急管理水平,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本《规定》适用于所有安全部门及其所属单位和从事安全生产工作的人员。
二、安全生产责任1. 安全部门领导应当履行安全生产的第一责任人职责,确保本部门的安全生产工作落实到位。
2. 安全部各级负责人应当制定安全生产责任制,明确各岗位的安全生产责任,并定期进行检查和评估。
3. 安全生产责任制应当明确各级人员的安全生产职责,并对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和评估,发现问题及时进行整改。
三、安全生产措施1. 安全部门应当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管理制度,明确各项管理规定和操作规程,保证安全生产工作的有序进行。
2. 安全部门应当定期进行安全生产培训和演练,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3. 安全部门应当配备必要的安全设备和防护装备,确保员工的人身安全和生产设备的正常运行。
4. 安全部门应当建立完善事故隐患排查制度,定期开展隐患排查,并及时消除隐患。
5. 安全部门应当对事故进行严格的调查和分析,总结经验教训,及时改进安全管理工作。
四、应急管理1. 安全部门应当制定应急预案,明确各类事故和灾害情况下的应急处置措施,确保能够迅速有效地应对突发事件。
2. 安全部门应当组织应急演练,提高员工的应急反应能力和危险情况下的自救互救能力。
3. 安全部门应当配备必要的应急救援装备和设施,确保在突发事件中能够及时救援和抢险。
4. 安全部门应当与相关部门建立紧密的应急联络机制,实现信息的快速传递和资源的共享。
五、安全监督检查1. 安全部门应当配备安全监督检查人员,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和隐患排查,及时发现和解决安全生产问题。
2. 安全部门应当接受上级安全监管机构的监督和检查,配合做好相关工作并及时整改落实。
3. 安全部门应当及时报告和上报重大安全事故和突发事件,协助相关部门进行调查和处理。
安全生产应急管理规定安全生产
安全生产应急管理规定1、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管理办法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的管理,完善应急预案体系,增强应急预案的科学性、针对性、实效性,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和国务院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以下简称应急预案)的编制、评审、发布、备案、培训、演练和修订等工作,合用本办法。
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务院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第三条应急预案的管理遵循综合协调、分类管理、分级负责、属地为主的原则。
第四条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负责应急预案的综合协调管理工作。
国务院其他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按照各自的职责负责本行业、本领域内应急预案的管理工作。
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应急预案的综合协调管理工作。
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其他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按照各自的职责负责辖区内本行业、本领域应急预案的管理工作。
编制第五条应急预案的编制应当符合下列基本要求:(一)符合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和标准的规定;(二)结合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实际情况;(三)结合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的危(wei)险性分析情况;(四)应急组织和人员的职责分工明确,并有具体的落实措施;(五)有明确、具体的事故预防措施和应急程序,并与其应急能力相适应;(六)有明确的应急保障措施,并能满足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的应急工作要求;(七)预案基本要素齐全、完整,预案附件提供的信息准确;(八)预案内容与相关应急预案相互衔接。
第六条地方各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应当根据法律、法规、规章和同级人民政府以及上一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的应急预案,结合工作实际,组织制定相应的部门应急预案。
第七条生产经营单位应当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和《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结合本单位的危(wei)险源状况、危(wei)险性分析情况和可能发生的事故特点,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
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工作规定
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工作规定一、总则1.为了加强企业的安全生产工作,提高应急管理能力,确保员工的生命财产安全,制定本规定。
2.本规定适用于我企业所有员工和相关单位。
3.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工作必须遵循国家和地方的法律法规,并结合我企业的实际情况制定实施。
二、应急管理体制1.企业应根据法律法规的要求,建立健全应急管理组织机构,明确责任人员的职责和权限。
2.应急管理组织机构应定期召开会议,研究安全生产工作,并制定应急管理方案。
3.按照岗位划定责任区域,明确各责任人员的职责,并组织培训和演练,确保员工熟悉应急处置流程和方法。
三、应急预案1.企业应编制安全生产应急预案,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订和完善。
2.应急预案包括突发事件的识别、报告、初步处置、应急救援、后续处理等流程。
3.应急预案应向员工进行宣传,定期举行演练,提高员工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四、应急物资1.企业应根据实际情况,配备必要的应急物资,保证员工在突发事件中的生命安全和基本生活需求。
2.应急物资的选择和管理应符合相关标准和要求,确保其有效性和可靠性。
3.应急物资应按照规定的时间和要求进行检查和维护,及时补充和更新。
五、应急培训1.企业应定期组织员工进行应急培训,提高员工的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2.应急培训应包括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流程、器材使用方法、逃生自救等内容。
3.企业应建立应急培训档案,记录员工接受培训的情况,并定期进行评估和总结。
六、应急演练1.企业应定期组织应急演练,检验应急预案的有效性和员工的应急处置能力。
2.应急演练应围绕不同类型的突发事件进行,涵盖不同岗位和责任区域。
3.应急演练应评估和总结,及时修订和完善应急预案。
七、应急事件报告1.员工在发现突发事件时应及时报告上级,采取必要措施进行初步处理。
2.企业应建立有效的报告机制,确保信息的畅通和准确性。
3.应急事件的报告应包括事件的类型、地点、时间、伤亡情况等详细信息,以便进行应急救援和后续处理。
安全应急预案管理条例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安全管理,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社会稳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等法律法规,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条例适用于我国行政区域内各类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和公共场所的安全应急预案管理工作。
第三条安全应急预案管理工作应当遵循以下原则:(一)预防为主、防治结合;(二)统一领导、分级负责;(三)快速反应、协同应对;(四)科学评估、持续改进。
第四条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加强对安全应急预案管理工作的领导,建立健全安全应急预案管理机制,确保应急预案的制定、实施和评估工作落到实处。
第二章安全应急预案的制定第五条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和公共场所应当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制定安全应急预案。
第六条安全应急预案应当包括以下内容:(一)应急预案的编制依据和适用范围;(二)应急组织机构及其职责;(三)应急响应程序;(四)应急处置措施;(五)应急物资和装备保障;(六)应急培训和演练;(七)应急信息报告和处置;(八)应急预案的修订和废止。
第七条安全应急预案的编制应当符合以下要求:(一)科学合理,符合实际;(二)内容完整,条理清晰;(三)措施具体,可操作性强;(四)具有前瞻性,能够应对突发事件。
第八条安全应急预案的编制应当经过以下程序:(一)成立应急预案编制小组;(二)开展调研,收集资料;(三)制定应急预案初稿;(四)征求相关部门和单位意见;(五)修改完善应急预案;(六)经单位主要负责人批准后公布实施。
第三章安全应急预案的实施第九条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加强对安全应急预案实施情况的监督检查,确保应急预案的落实。
第十条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和公共场所应当将安全应急预案纳入日常管理,组织开展应急培训和演练,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第十一条应急预案实施过程中,出现以下情况之一的,应当启动应急预案:(一)发生突发事件;(二)可能发生突发事件;(三)应急预案规定需要启动的情形。
安全生产应急管理规定(3篇)
第1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安全生产应急管理,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社会稳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我国境内各类生产经营单位、政府相关部门以及相关社会组织。
第三条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应当遵循以下原则:(一)预防为主、防治结合;(二)统一领导、分级负责;(三)依法管理、规范操作;(四)快速反应、协同应对;(五)科学决策、精准施策。
第四条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工作的领导,建立健全安全生产应急管理体制机制,完善应急预案体系,加强应急队伍建设,提高应急能力。
第五条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建立健全安全生产应急管理组织体系,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制定应急预案,开展应急演练,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第六条政府相关部门应当依法履行安全生产应急管理职责,加强对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工作的指导和监督。
第二章应急预案第七条生产经营单位应当根据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
第八条应急预案应当包括以下内容:(一)应急预案的编制依据和适用范围;(二)应急组织机构及其职责;(三)事故风险辨识和评估;(四)应急响应程序和措施;(五)应急物资和装备保障;(六)应急培训和演练;(七)应急信息报告和发布;(八)应急终止和善后处理。
第九条应急预案应当定期评估和修订,确保其符合实际情况和法律法规的要求。
第十条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将应急预案报所在地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备案。
第三章应急组织与职责第十一条生产经营单位应当设立应急组织机构,明确应急组织机构负责人和成员的职责。
第十二条应急组织机构负责人职责:(一)组织制定、修订应急预案;(二)组织实施应急演练;(三)组织开展应急培训和宣传教育;(四)组织协调应急物资和装备的保障;(五)组织开展应急信息报告和发布;(六)组织开展事故调查处理和善后工作。
第十三条应急组织机构成员职责:(一)负责应急组织机构日常运行和管理;(二)参与应急预案的编制、修订和演练;(三)负责应急物资和装备的储备和管理;(四)负责应急培训和宣传教育;(五)负责应急信息报告和发布;(六)负责事故调查处理和善后工作。
安全生产应急管理规定
安全生产应急管理规定安全生产应急管理规定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对生产安全事故的预防和应急处置工作,保障职工的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维护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和《企业安全及应急管理规定》的有关规定,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所有企事业单位以及其他组织,包括生产、经营、服务、教育、科研等各类机构,以及国有、集体、外资、合资、民营等各类所有制形式的企事业单位。
第三条生产安全应急管理工作是指对生产安全事故进行预防、应急处置和事后救援工作的全过程管理。
第四条生产安全应急管理工作的目标是:提高对生产安全事故的预防、减轻事故损失和保障生命财产安全的能力;快速、有效地组织应急处置和救援工作;不断改善应急管理工作水平和能力。
第五条生产安全应急管理工作应遵循以下原则:综合性、预防为主、维护稳定、公开透明、分级负责、法律依据、科技支撑。
第二章生产安全应急预案第六条所有企事业单位应制定和实施生产安全应急预案,预案内容应包括应急组织机构、应急资源、应急预警、应急处置、应急救援等相关内容。
第七条生产安全应急预案应每年至少进行一次演练和修订,并在演练和修订后的一周内报送相关部门备案。
第八条生产安全应急预案的演练应包括预案执行、资源调配、沟通协作等内容,演练时间、地点和演练内容应事先通知参与演练的人员。
第九条生产安全应急预案的修订应及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对预案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应及时予以整改。
第十条生产安全应急预案的修订应由责任人负责,涉及重大改动的应报送相关部门备案。
第三章应急救援力量建设第十一条各单位应建立健全应急救援队伍,明确队伍的组织体系和工作职责。
第十二条应急救援队伍应进行定期的培训和练习,提高应急救援能力。
第十三条各单位应配备适量的应急救援设备和器材,保证在发生事故时的快速反应和处置能力。
第四章应急管理措施第十四条各单位应建立健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制度,及时发现和处理各类事故隐患。
第十五条各单位应加强对生产过程中的风险评估和管控,采取必要的措施确保生产作业的安全。
安全生产应急管理规定安全生产
安全生产应急管理规定安全生产一、总则安全生产是企业的生命线,关乎员工的安全和生命财产安全。
为了提高企业应对突发事件和事故的能力,保障安全生产环境,制定本《安全生产应急管理规定》。
二、应急预案1.编制应急预案企业应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要求和实际情况,制定完善的应急预案。
应急预案应包括各类应急情况的应对措施、责任分工、沟通联络等内容。
2.测试和演练定期组织应急演练,以验证应急预案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演练结果应及时总结,对应急预案进行修订完善。
三、应急救援1.应急设施按照安全生产要求,企业应建立应急救援队伍,配备相应的应急救援设施和器材,并确保其正常运转和维护。
2.人员培训对应急救援队伍成员进行安全培训,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定期组织模拟训练,增强救援人员的应急反应能力和专业水平。
四、事故报告与调查1.事故报告对发生的安全事故,企业应按照规定,及时报告给有关部门,并做好相应的记录和资料保存。
2.事故调查对发生的安全事故进行调查,分析事故原因,并制定相应的措施,以避免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调查报告应及时提交相关部门并存档备查。
五、隐患排查与整改1.定期检查定期组织对企业安全生产环境进行全面检查,发现安全隐患及时整改,确保隐患不漏掉、不积压。
2.隐患整改对检查中发现的安全隐患,企业应制定整改方案,并按时进行整改,确保消除隐患的同时,提升企业的安全管理水平。
六、安全宣传教育1.宣传活动企业应定期组织安全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紧急情况处理能力。
2.技能培训对员工进行相关安全生产技能培训,如逃生自救、急救知识等,提升员工的安全防范能力。
七、监督检查与处罚1.监督检查有关部门会定期对企业的安全生产情况进行监督检查,企业应积极配合并提供相关资料。
2.违规处罚对发现的违规行为,有关部门将依法做出相应的处罚,并要求企业限期整改。
八、附则本《安全生产应急管理规定》自颁布之日起生效。
企业应按照规定,认真履行安全生产责任,确保生产过程中的安全和稳定。
安全员应急管理规定(3篇)
第1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应急管理,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保障员工生命财产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企业安全生产应急管理九条规定》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本企业实际情况,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本企业所有涉及安全生产的部门和岗位,包括但不限于生产、仓储、运输、维修、服务等部门。
第三条企业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应遵循“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快速反应、协同应对”的原则。
第二章组织机构与职责第四条企业应设立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应急管理的组织、协调、监督和检查工作。
第五条应急管理工作领导小组由以下人员组成:1. 组长:企业主要负责人,负责全面领导应急管理工作。
2. 副组长:分管安全生产的副总经理,负责日常应急管理工作。
3. 成员:各部门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技术人员等。
第六条应急管理工作领导小组的主要职责:1. 制定和修订企业安全生产应急预案。
2. 组织开展应急演练,提高员工应急能力。
3. 负责应急物资的采购、储备和更新。
4. 负责应急信息收集、分析和上报。
5. 组织开展事故调查处理,落实事故责任追究。
6. 定期检查、评估应急管理工作,提出改进措施。
第三章应急预案第七条企业应根据风险评估结果,编制安全生产应急预案,包括综合预案、专项预案和现场处置方案。
第八条综合预案应包括以下内容:1. 应急组织机构及职责。
2. 应急响应程序。
3. 应急处置措施。
4. 应急物资和装备保障。
5. 应急信息报告和处理。
6. 应急撤离和救援。
7. 应急终止条件。
第九条专项预案应根据不同风险类型编制,包括但不限于:1. 火灾事故应急预案。
2. 交通事故应急预案。
3. 化学品泄漏应急预案。
4. 地震、洪水等自然灾害应急预案。
第十条现场处置方案应根据具体岗位和作业环境编制,明确应急处置流程和措施。
第四章应急演练第十一条企业应每年至少组织一次综合应急演练,每半年至少组织一次专项应急演练。
安全应急条例几条规定(3篇)
第1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生产安全事故应急管理工作,提高应急救援能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社会稳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等法律法规,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条例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所有生产经营单位及有关人员密集场所的生产安全事故应急管理工作。
第三条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建立健全安全生产事故应急管理体系,明确应急组织机构、职责分工、应急响应程序和保障措施,确保应急管理工作高效、有序进行。
第四条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加强对安全生产事故应急工作的组织领导,制定应急救援预案,组织开展应急救援演练,提高应急救援能力。
第二章应急组织与职责第五条生产经营单位应当设立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救援组织,负责本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工作的组织、协调和实施。
第六条应急救援组织应当包括以下人员:(一)应急指挥部成员,负责全面协调、指挥应急救援工作;(二)应急指挥部办公室成员,负责应急救援工作的日常管理、信息收集、传递和处理;(三)专业技术救援人员,负责现场救援、事故调查、事故处理等技术工作;(四)后勤保障人员,负责应急救援物资、设备、车辆等后勤保障工作。
第七条应急救援组织应当明确各成员的职责,确保应急救援工作有序进行。
第八条应急救援组织应当与当地人民政府及有关部门建立应急联动机制,实现信息共享、资源共享和力量互援。
第三章应急预案第九条生产经营单位应当根据本单位实际情况,制定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明确事故类别、应急响应级别、救援力量、救援措施等内容。
第十条应急预案应当包括以下内容:(一)事故类别及可能发生的次生、衍生事故;(二)应急响应程序及响应级别;(三)应急救援组织及职责;(四)救援力量及装备;(五)救援措施及保障措施;(六)应急演练及评估。
第十一条应急预案应当定期修订,确保其适应实际情况的变化。
第四章应急响应第十二条发生安全生产事故时,生产经营单位应当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组织开展应急救援工作。
应急管理九条规定
预防为主
该企业重视生产安全,采取多 种措施预防事故发生,如定期 检查设备、培训员工等。
责任明确
企业明确各部门和员工在应急管 理中的职责,确保在事故发生时
能够迅速响应并有效处置。
案例二:某企业应对生产事故的应急管理
总结词
预防为主、快速处置、责任明 确
快速处置
一旦发生生产事故,企业立即启 动应急预案,组织专业人员迅速 控制事故现场,防止事态扩大。
预警机制不健全
预警信息发布和传递渠道不够畅通,预警响应措施不够及时和准确。
培训演练不到位
应急培训和演练工作不够到位,导致应急处置能力不足,人员素质有 待提高。
分析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预案体系不完善
部分地区的应急预案体系尚不健全,预案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有待提 高。
资源整合不充分
各部门、各单位之间的资源整合不够充分,导致应急响应过程中出现 协调不力、资源浪费等问题。
3
中国政府高度重视应急管理工作,制定了一系列 法律法规和政策措施,不断完善应急管理体系。
背景介绍
1
近年来,全球范围内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 卫生事件等突发事件频发,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安 全带来了严重威胁。
2
为了应对这些突发事件,各国政府纷纷加强应急 管理体系建设,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3
中国政府高度重视应急管理工作,制定了一系列 法律法规和政策措施,不断完善应急管理体系。
预警机制不健全
预警信息发布和传递渠道不够畅通,预警响应措施不够及时和准确。
培训演练不到位
应急培训和演练工作不够到位,导致应急处置能力不足,人员素质有 待提高。
对未来应急管理工作的展望和建议
加强预案体系建设
进一步完善应急预案体系,提高预案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定期进行评估和修订。
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规定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我单位安全事故应急管理,提高应对突发安全事故的能力,最大限度地减少安全事故造成的损失,保障员工的生命财产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我单位实际情况,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我单位所有部门、岗位和员工,以及其他相关方。
第三条安全事故应急管理遵循以下原则:(一)预防为主,防治结合;(二)统一领导,分级负责;(三)快速反应,协同应对;(四)以人为本,减少损失。
第二章组织机构及职责第四条成立安全事故应急指挥部,负责全单位安全事故应急工作的领导、协调和指挥。
第五条应急指挥部下设以下工作组:(一)应急指挥组:负责应急工作的组织、协调和指挥;(二)现场处置组:负责现场事故的初步处置和救援;(三)医疗救护组:负责伤员的救治和救护;(四)信息保障组:负责应急信息的收集、报告和发布;(五)后勤保障组:负责应急物资、设备、人员等的调配;(六)宣传报道组:负责应急工作的宣传报道。
第六条各部门、岗位负责人为本部门、岗位安全事故应急工作的第一责任人,负责组织、协调和落实本部门、岗位的应急工作。
第三章应急预案的编制与实施第七条应急预案应根据我单位实际情况,参照国家和地方有关法律法规,结合事故类型、危害程度、影响范围等因素编制。
第八条应急预案应包括以下内容:(一)事故类型及危害程度;(二)应急组织机构及职责;(三)应急响应程序;(四)应急物资和装备;(五)应急通信保障;(六)应急培训和演练;(七)事故信息报告和发布;(八)应急终止。
第九条应急预案应定期修订,根据实际情况变化及时更新。
第十条应急预案实施过程中,应严格按照预案要求,确保应急工作的有序进行。
第四章应急响应第十一条发生安全事故时,应急指挥部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组织开展应急响应。
第十二条现场处置组应迅速到达事故现场,根据预案要求进行初步处置和救援。
第十三条医疗救护组应立即对伤员进行救治和救护,确保伤员生命安全。
应急管理九条规定
应急管理九条规定是指《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应急管理的决定》(简称《九条规定》),该规定于2006年12月实施,全文共计____字,下面是该规定的内容:《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应急管理的决定》(简称《九条规定》)为了加强应急管理工作,提高应急管理能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根据《中国共产党章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决定制定本决定。
第一条整体要求加强党对应急管理工作的领导,形成党委统一领导、政府部门协调配合、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应急管理工作格局。
坚持防范为主、综合治理的原则,做到预防、准备、响应、恢复有机统一。
第二条总体目标确立本决定目标是:建立健全应急管理体系,提高应急管理能力,形成完善的应急管理法律法规体系和政策措施,建立规范、高效的应急管理机构和队伍,实现对灾害事故的及时、科学、有效处置,最大程度减少灾害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第三条组织领导各级党委和政府要高度重视应急管理工作,建设健全应急管理领导体制,落实应急管理的组织领导责任。
要加强党委的领导,形成党委统一指挥、政府部门协调配合、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应急管理工作格局。
第四条法律法规制定健全应急管理有关法律法规,加强现有法律法规的修订工作。
要加强对法律法规实施的监督和检查,确保应急管理工作符合法律法规的要求。
第五条机构建设建立健全应急管理机构体系,完善应急管理职能部门之间的协调配合机制。
要加强对应急管理机构的人员培训和队伍建设,提高应急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
第六条应急准备各级政府要加强应急准备工作,制定健全应急预案,提高防灾减灾能力。
要建立完善应急物资储备体系,提高应急物资的储备数量和质量。
第七条信息化建设加强应急管理信息化建设,提高信息系统的建设和运行水平。
要建立健全应急信息发布机制,提高信息的及时性、准确性和权威性。
第八条国际合作积极开展国际应急合作,加强应急管理的国际交流与合作。
要加强与国际组织、国外政府和相关机构的合作,共同应对跨国灾害和事故。
安全防范与应急管理规定
安全防范与应急管理规定为保障工作场所和居民生活环境的安全,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和应急处理水平,制定并执行安全防范与应急管理规定。
第一部分:安全防范规定一、安全责任1. 各相关单位和个人必须认识到安全是第一位的原则,严格遵守安全制度和规定。
2.明确各级安全责任人,并负责制定并执行本单位的安全管理制度。
3.提供安全教育培训,加强员工和居民的安全意识和知识,提高应急响应能力。
4.强化安全考核,建立安全事故报告与处理制度。
二、安全风险评估与控制1. 定期进行安全风险评估,及时发现和排除安全隐患。
2.建立健全安全预警机制,提高应对风险的能力。
3.配备和维护各类消防设施,确保其正常使用。
4.制定并执行安全用电管理制度,防止电气火灾事故。
三、安全巡查与监测1.建立定期巡查制度,对工作场所和居民区域进行巡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2.安装并维护安全监测设备,监测空气质量、水源和噪音等因素,确保环境安全。
第二部分:应急管理规定一、应急组织与领导1.明确应急管理组织架构,并配备专业应急管理人员。
2.建立应急预案,包括各类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措施和责任分工。
3.定期进行应急演练,提高应急响应机制的有效性。
二、事故应急响应1.建立事故报告与应急通报制度,及时上报和传达相关信息。
2.明确事故应急响应流程,确保快速反应和有效处置事故。
3.配备应急救援装备和器材,提高应急处理能力。
三、舆情和信息管理1.建立公众信息发布渠道,及时发布应急通知和信息。
2.加强舆情监控和处理,避免谣言和不实信息的传播。
四、事后处置与复原1.做好事故调查和处理,分析事故原因,采取措施防止再次发生。
2.组织受灾区域的紧急救援工作,保障受灾人员的生命安全。
3.组织灾后整治,修复受损设施,恢复正常生活秩序。
结语:本规定的出台旨在确保工作场所和居民生活环境的安全,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和应急处理水平。
各单位和个人应严格执行规定,并不断加强安全意识和应急响应能力,共同营造安全稳定的工作和生活环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安全应急管理规定大全 This manuscript was revised by the office on December 10, 2020.甘肃万胜矿业有限公司甜水堡二矿应急救援管理制度汇编甘肃万胜矿业有限公司甜水堡煤矿编制2017年4月十八日实施目录五、预防性检查1八、应急工作4九、应急演练与评估5十、队伍规定7十一、应急投入保障8十二、物资装备1十三、档案2十四、责任追究与奖惩4十五、其他7一、工作例会为更好的学习、贯彻,加强工作,提高人员管理水平,及时准确的指导和解决中存在的问题,确保矿井生产,特制订工作例会。
一、会议时间:每月月底组织一次工作例会,并制订工作例会。
二、组织单位:安监科三、主持人:矿长四、参加人员:矿长、总、机电矿长、后勤矿长、基建矿长、工会、通风副总、生产副总、安监科、工程技术科、机电科、调度室、综合办、物资供应部、财务部、各区队负责人。
五、会议内容1、传达上级部门有关管理工作的文件,会议精神。
2、通报矿井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
3、由安监科对一个月来管理工作进行汇报。
4、对本阶段管理工作进行,对下月管理工作做出具体安排。
六、会议要求1、与会人员必须按时参加会议,如遇特殊情况不能参加应向主持人请假。
2、与会人员手机必须设为震动,并做好会议记录。
3、安监科负责点到,做好会议记录,并形成会议纪要。
4、要求各分管领导、业务科室及相关人员认真落实会议精神及内容,切实落实岗位责任制。
5、无顾不参加会议每次罚款100元,迟到罚款50元。
6、各项罚款交矿财务部,财务部出具票据。
7、本2017月1日起开始执行。
二、职责履行情况检查为贯彻“第一,预防为主”的,规范公司应急,提高应对风险和防范的能力,保障职工的健康和生命,最大限度的减少财产损失、环境损害和社会影响。
根据矿实际情况制定本。
1、应急坚持“以人为本,减少危害,居安思危,预防为主,统一领导,分级负责,职责明确,快速反应”的原则,2、应急管理分“预防、准备、响应和恢复”四个过程。
主要内容包括:应急管理组织体系,管理、应急培训、应急演练、应急物资保障等。
3、成立以矿长为组长,主管生产副矿长为副组长,安监科长、各生产部室负责人为成员的应急检查领导小组。
应急检查办公室设在安监科,并负责日常管理。
4、生产的编写与修订。
公司应急领导小组负责的编制、修订。
要符合《矿井编制》,并保持与上级部门的衔接。
根据国家及实际演练情况,适时修订《》,做到科学、易操作。
5、应急检查。
根据年度,每季度至少安排一次全面检查,对各项设施、通讯设备,救援物质储备,救护队人员配备等进行检查。
并做好检查记录。
三、重大隐患排查与治理为了认真贯彻落实集团公司及上级有关部门关于重大生产隐患排查治理的有关规定,有效防范和遏制重特大的发生,积极推进本质型矿井建设,特制定本。
一、成立重大隐患排查治理领导组:组长:矿长副组长:矿长成员:调度室、安监科、通风队、工程技术科、综合办及各业务科室、各区队的主要领导。
二、重大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原则:以消除重大隐患和推进本质型矿进建设为目标,以建立健全重大危险源监控机制和重大隐患排查治理机制及分级管理责任制为手段,坚持“全面排查、分轻重缓急治理,解决与监管并重,程序化管理”的原则,突出当前、着眼长远、统筹安排、加大投入、严格考核,全力解决当前防治水、供电、小煤窑管理等方面威胁矿井的重大隐患问题。
三、矿井重大安全隐患认定、排查治理的责任划分:1、矿井是重大安全隐患认定排查的责任主体,矿井的第一主要负责人是重大安全隐患认定排查治理的第一责任者,对重大安全隐患的认定、排查治理负全面责任。
2、矿井各分管领导是本系统重大安全隐患认定排查治理的主要责任者,负责本系统重大安全隐患的认定及排查治理工作。
3、矿井安全生产口各业务科室的科长是本专业重大安全隐患认定排查治理的具体责任者,负责本专业范围内的重大安全隐患的认定,方案论证、工程、设备选型,并按安排认真组织实施,科室其他管理人员按照矿井安排和科室业务分工,负责本岗位范围内隐患认定和排查治理。
4、安全矿长对全矿井重大安全隐患的认定及排查治理负全面监督把关责任,具体负责重大安全隐患的统计、汇总、建档、上报,并按照计划安排对各项重大隐患的排查治理,进行过程监管和结果验收考核。
5、矿井财务部负责重大安全隐患排查治理所需费用的核算统计、上报,并按照集团公司下达的安全费用计划对各项设备工程实行“三定”逐月逐季进行统计通报并考核。
6、各施工单位对施工的重大安全费用工程,负责施工过程中的,并按照“三定”要求,按时、保质、保量完成施工任务。
四、考核兑现办法:由安监科牵头,对列入矿井安全费用计划的隐患排查治理项目实行责任考核,对全年安全费用项目以业务分管为主,合理分工做到人人头上有指标,并实行“三定”,按期按质按量完成的给予奖励。
四、重大危险源检测监控目的:加强安全生产管理,消除安全隐患范围:矿区、施工作业区职责:机关各部室、生产区队及各科室一、安监科职责1、必须组织或聘请有资质人员按规定对我矿重大危险源定期进行检测、评估;2、安监科对重大危险源的管理负有检查、督查的职责。
二、生产单位1、生产单位负责人直接对重大危险源实施管理并对管理结果负责;2、具体管理依照《重大危险源监测监控》执行实施。
3、建立健全物质资料,要求配置相应的应急器材。
4、根据矿《应急》对重大危险源紧急进行抢险救灾实施及日常演练。
5、每年不得少于一次举行安全、消防应急演习活动。
三、科、室、队组每月不得少于一次进行专项安全综合检查。
四、队组对生产装置的日常巡回检查记录要及时。
员工必须按规定进行巡回检查,同时队组的安全教育学习每月不得少于八次,并建立学习记录台账。
五、凡进入重大危险源区域作业人员,必须经过上岗培训并取得合格证才能进入工作岗位,区域内所有设施的更改需要生产部按程序审核同意方可实施,外来人员要有专人陪同方可入内。
六、安全员对区域内的消防器材及应急物资的完好率负责,采取定期检查和抽查相结合,保障设施正常运转使用。
七、运输物资需采用有危险品运输资质的单位承运,进入本公司重大危险源区域的运输车辆必须戴上阻火器方可入内。
八、根据具体要求和国家有关规定,在重大危险区域内安装有4路可燃性气体报警器,对重要岗位进行实时监测。
九、对于在日常工作中发现的隐患,通过整改避免发生的,单位将给予奖励100—500元,对于在安全检查中发现问题的,将责令限期完成整改并进行公示,对苗头知情不报者将给予处罚。
五、预防性安全检查为强化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基础工作,加强矿山队伍建设,现就队伍开展预防性安全检查工作提出如下指导意见:一、指导思想和工作目标1.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继续深入开展“安全生产年”活动,按照“预防与应急并重,常态与非常态相结合”的工作要求,充分发挥队伍在预防性安全检查、重大隐患排查中的作用,促进安全生产状况持续稳定好转。
2.工作目标。
通过组织应急救援队伍开展预防性安全检查,促进各类风险隐患的深入排查治理,超前防范;各级队伍根据所在区域主要风险隐患和重大危险源特点,熟悉救援环境,开展有针对性的应急演练,提高应对和处置突发事件的综合能力。
二、组织和实施预防性安全检查工作由安全培训部会同其他业务科室共同完成。
各部门要针对矿区内存在的重大危险源状况,制定并下达年度预防性检查,每年至少应组织2次预防性安全检查活动。
安监科要定期组织队伍定期性开展预防性检查,建立队伍开展预防性安全检查工作的考核、考评,完善工作机制,交流工作经验,并对在预防性安全检查工作中作出突出贡献的集体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
预防性安全检查的具体工作由队伍实施。
队伍应根据集团公司相关部门下达的年度预防性安全检查,制定本队预防性安全检查实施方案。
要按照实施方案,做好与日常值备班工作的统筹安排,适时开展预防性安全检查工作。
三、检查的范围和重点内容1.检查范围。
预防性安全检查的范围包括:我矿井上下各类重大危险源,以及矿山周边区域可能面临的问题。
2.检查重点内容。
重点检查矿井系统是否合理,设施是否完善,设备是否完好及矿井反风演习情况;火区管理情况和防灭火的落实情况;水害防治措施的制定与执行情况。
四、工作要求1.各科室要充分认识队伍开展预防性安全检查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加强对队伍开展预防性安全检查工作的组织领导,主要负责人要亲自研究部署,指导队伍有序、有效地开展好此项工作。
对存在安全隐患的部门,要下达整改指令,督促其及时整改落实。
对检查中发现的重大隐患,要登记建档,明确专人跟踪督办。
2.各科室要自觉接受和积极配合队伍对本单位的安全检查,主动提供有关安全生产的资料和规章,对队伍的检查不得拒绝和阻挠。
对查出的问题和重大隐患要制定整改措施,明确整改时间,落实整改责任和资金,及时解决问题和消除隐患。
3.队伍要通过开展预防性安全检查工作,熟悉我矿生产和救援环境,了解企业的主要隐患和重大危险源及其应急,有针对性地研究和制定科学的与处置方案,配齐相应的装备,开展演练,不断提升应对各类突发事件的综合救援能力。
4.各科室要认真研究和队伍开展预防性安全检查工作的经验和存在的问题,逐步规范和完善检查的内容、、程序和方法,不断提高预防性安全检查的效果。
六、应急宣传教育为增强职工安全意识和自我防护素质,提高我矿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主要内容切实加强对应急管理宣传教育工作的组织指导,充分发挥各业务科室的作用,深入开展应急管理宣传教育活动,大力提高职工的公共安全意识和自我防护素质,提高我矿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保障职工生命安全和我矿财产安全。
1、以应急为核心,做好的宣传和解读工作矿有关部门要结合实际,深入我矿面临的安全形势,做好应急管理工作;宣传的主要内容和处置,落实预防为主的方针,加强演练,不断完善应急。
具体有:(1)围绕应急进行深入宣传。
各部门要采取积极有效措施,认真贯彻落实应急的做法,切实做好应急管理工作的情况。
(2)进行典型的宣传。
一是选择有代表性的典型,对全国煤矿成功应对突发事件、以及在应急处置中涌现出的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进行宣传报道。
二是介绍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正反两方面,提高职工应对突发事件的综合素质。
同时,中使用的处置手段、采用的应对措施等,进一步提高应对和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和水平。
2、以应急知识普及为重点,增强职工的预防、避险、自救、互救和减灾等能力,进一步宣传普及、灾害知识和自救互救知识。
3、以专题宣传活动为载体,增强职工安全意识。
(1)开展公共安全主题宣传活动。
(2)宣传普及应急管理知识。
(3)结合我矿应急能力建设进行宣传。
二、工作要求1、主动开展应急管理宣传教育工作要落实责任。
(1)制订宣传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