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熹与王阳明的格物致知

合集下载

诠释与建构:朱熹和王阳明知行观的比较研究

诠释与建构:朱熹和王阳明知行观的比较研究

诠释与建构:朱熹和王阳明知行观的比较研究李训昌【摘要】通过对经典的诠释,朱熹与王阳明建构了具有不同理论视野的哲学体系.若单就知行关系而言,王阳明知行本体、知行合一说对朱熹知先行后、行重于知、知行并进的继承要大于批评;若关联本体论、工夫论而言,王阳明对朱熹知行观的批评则要大于继承.朱熹和王阳明知行观的比较研究,能进一步透显理学与心学的理论宗旨和理论特色,深化对理学与心学的理解.【期刊名称】《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年(卷),期】2013(035)003【总页数】4页(P101-104)【关键词】朱熹;王阳明;知行观;比较研究【作者】李训昌【作者单位】南开大学哲学院,天津30007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B244一、对知、行范畴的界定和使用对知、行范畴的界定和使用,朱熹和王阳明不尽相同。

如对《中庸》“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的解释,朱熹认为:学、问、思、辨,所以择善而为知,学而知也。

笃行,所以固执而为仁,利而行也。

程子曰:“五者废其一,非学也。

”[1]48王阳明则认为:笃者敦实笃厚之意,已行矣,而敦笃其行,不息其功之谓尔。

盖学之不能无疑,则有问,问即学也,即行也;又不能无疑,则有思,思即学也,即行也;又不能无疑,则有辨,辨即学也,即行也。

辨即明矣,思即慎矣,问即审矣,学即能矣,又从而不息其功焉,斯之谓笃行。

非谓学、问、思、辨之后而始措之于行也。

[2]45-46在朱熹和王阳明的解释中,《中庸》学、问、思、辨、行五目在知、行范畴上的归属并不相同。

以朱熹而言,学问思辨属知,是致知;笃行属行,是力行。

因此,在朱子哲学中,知、行关系一般表现为致知与力行[3]365。

以王阳明而言,学问思辨“敦实笃厚”即是行,而知则主要是指对良知本体的证悟,即学问思辨的“能”“审”“慎”“明”处,如他说“良知之外,别无知矣”[2]71、“良知之外,岂复有加于毫末乎?”[2]46与朱熹相比,王阳明一方面窄化了知的范围,另一方面则扩大了行的范围。

朱熹王阳明格物致知思想差异研究

朱熹王阳明格物致知思想差异研究

朱熹王阳明“格物致知”思想差异研究“格物致知”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种重要思想,最早来自于《礼记·大学》。

在后来的发展过程中,人们对“格物致知”这一思想进行了深入的挖掘和研究,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两位学者就是朱熹和王阳明。

朱熹与王阳明在“格物致知”的理解与实践上有着许多的差异,本文将对两人的这些差异进行探讨。

一、《实践方法的不同朱熹认为,“格物”是通过发现事物的规律来加深对人生规律的认识,这需要通过“观察”和“分析”来实现。

而王阳明则认为,“格物”需要通过实践充实自己的经验以及不断思考来实现。

朱熹认为,“分析”是解决问题的最好方法,他提出了“致知格物”的方法,即通过对事物的观察和分析,来加深对人生规律的认识,进而“致知”。

他认为只有通过分析和推理,才能得到真正的知识。

而王阳明与朱熹在实践方法上有所不同。

王阳明认为,“格物”不仅包括思考和理智活动,还包括认识洞察和身体经验。

他提出了“良知即格”的理论,认为良知与创造素材或观察分析并不独立,良知其实是可以通过身体的经验来识别和发掘真理的。

他引用了一只砚台的例子,认为“看那个大小、扁高、上下阴阳,捻塞井盖的是用松精塞的”这一认识过程需要通过“摸拟”来完成。

二、《规律认识的不同朱熹和王阳明在“格物”中所关注的是不同领域的规律,他们在对于这些规律的认识上也有着不同的看法。

朱熹关注的是自然规律,他认为通过对于自然规律的研究可以了解人生规律,从而实现“知行合一”。

他强调通过自然规律的观察和分析来探讨人生规律。

而王阳明则注重的是人之间的规律,他认为通过交往和沟通可以更好地了解人生规律,通过“格物”的实践来发现真理,从而实现“致良知”。

三、《“致良知”的不同理解在“格物致知”思想的进一步发展中,朱熹和王阳明都提出了“致良知”的观点。

但是两位学者针对“致良知”的理解存在一定的差异。

朱熹认为,“致良知”是通过“格物”来“致知”,从而提高自己的道德水平。

他认为只有通过对于事物的观察和分析,才能找到真理,从而提升个人修养。

格物致知读后感(精选10篇)

格物致知读后感(精选10篇)

格物致知读后感《格物致知》是一本我很喜欢的书,不论是在阅读过程中还是读后的感想中都让我感受到了很多。

作为一位普通的读者,我觉得自己在这本书的影响下收获了很多。

这本书是唐朝大文学家、哲学家王阳明的著作。

他在这本书中提出了“知行合一”的思想,旨在通过观察身边事物来认识问题、探索事物的本质,从而把这些认识融入到实践中,实现知行合一,最终达到人生的境界。

在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感受到了王阳明的深邃思考和严密逻辑,他的理论思想非常精致,让我受益匪浅。

他通过亲身实践带来的感悟,表达了自己的读书之道和格物致知的方法。

他主张通过观察身边的事情来思考,从而获得更多的认识和体验,这样的具体化的思考方式让我非常有感触。

在具体的阅读体验中,我通过反复品味和琢磨。

这本书的语言即晦涩又深奥,需要我反复的阅读才能深刻理解。

我认为这正是这本书的魅力所在,它需要读者进行深层次的思考和领悟,这一方面对于提升读者的思想素养非常有益。

读完这本书之后,我仿佛有一种新的感悟和理解在我身上深深生根,那种境界和修养让我愈发敬佩王阳明先生的思想。

这本书的重要性体现在几个方面。

首先,它引领我们重新思考人生的目的和价值,体现出一种超越现实和追寻真理的精神。

其次,它的阅读间接地让我深刻感受到王阳明强大的智慧和人格,从而提高了我对于道德修养和道德格局的认识。

此外,这本书还以一种新颖的方式来展现哲学思想,对于我学习和研究哲学方面也带来了极大的启发。

最后,我想说的一点是,在这本书的基础上,我也有了一些自己的想法。

比如我认为,在当今社会的背景下,如果能够将格物致知的精神落到实际行动上,就会受到社会更广泛的认同。

另外,我也认为这本书可以用更多的途径去传播和推广,例如通过让公众更多地了解这本书、设置相关的讲座和讨论,来让大众更好地了解和感受这本书的内涵。

总之,此次读王阳明老师的书《格物致知》,让我体会到了深刻的思考和高贵的品德所带来的震撼力,也让我明白到人生的真正意义在于实践和追寻内心的本心。

朱熹王阳明格物致知思想之比较-- 兼论阳明学与朱子学的关系

朱熹王阳明格物致知思想之比较-- 兼论阳明学与朱子学的关系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L anzhou U niv .(Social Sciences )1998,26(1):84~90 V o l.26 N o .1 1998P 84-90 朱熹、王阳明格物致知思想之比较Ξ——兼论阳明学与朱子学的关系陈声柏(兰州大学哲学与社会学系硕士研究生,兰州 730000)内容摘要 对“为学之方”的重视是宋明理学的一贯传统。

朱熹和王阳明关于这一点的思考集中体现在他们各自的“格物致知”思想里。

本文旨在通过王阳明与朱熹“格物致知”思想的比较,以期置其于王阳明思想形成的历史进程中说明阳明学与朱子学的关系。

关键词 格物致知 心 理 即物 致良知中图法分类号 B 24417,24812“格物致知”语出《大学》,《大学》本是《小戴礼记》中的第42篇,它的基本内容为“三纲领”、“八条目”,《大学》在儒家经典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同样,“格物致知”思想在朱子学和阳明学中也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格物致知”作为一种修养功夫,是为学之始,是至圣人之下手处。

孝宗即位,语求直言,朱子上封事说:“帝王之学,必先格物致知,以极夫事物之变,使义理所存,丝悉毕照,则自然意诚心正,而可以应天下之务。

”①王阳明也说:“防于未萌之先,而克于方明之际,此正《中庸》‘或慎恐惧’、《大学》‘致知格物’之功,舍此之外,无别功矣。

”②可见,在对格物致知修养方法的重视上,朱王是完全一致的。

但是,关于格物致知在《大学》中的地位以及对其思想的理解上,朱王又存在重大差异。

朱子认为,《大学》全文没有出现对格物致知的解释是“阙文”造成的,解释诚意的传文没有出现在八条目中应有的位置上,是由“错简”造成的。

于是朱子在《大学章句》中一方面作了一个“格物致知传”来弥补所谓阙文造成的不连贯,一方面把传文中诚意的解释移到正心之前。

王阳明则一反朱子的作法,认为既无阙文,也无错简,悉从旧本,以此来摆脱朱子的补传及其对格物致知的解释,以便把格物致知纳入心学体系的解释。

朱熹王阳明“格物致知”思想差异研究

朱熹王阳明“格物致知”思想差异研究

103朱熹王阳明“格物致知”思想差异研究周 昊(西北政法大学,陕西 西安 710199)摘 要:“格物致知”是中国哲学的一个重要的思想概念,就不同时代对其不同的诠释而言,其中最具代表性和比较性的就是宋明时期理学家朱熹和心学家王阳明对其的阐释,二者在存在着一部分内在的继承关系的背景下,最终走向了截然不同的发展路径。

本文将以本体论、功夫论、知行观三个维度为出发点,探究朱熹和王阳明在“格物致知”思想最终发展的成果上产生差异的原因,把视角放在当时的历史进程中,来更好地理解二者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

关键词:格物致知;心;理;致良知从汉代《大学》中总结出三纲八目以来,“格物致知”在后来的学术史中,就作为中国哲学的一个重要概念而历代相传相解。

客观的来说,自明清时期理学产生,程朱和陆王虽同为在宋明理学内部的唯心主义阵营的代表,但在思想上却充斥着激烈的对抗,而这种“理”与“心”的交锋,在丰富了宋明理学内涵的基础上,促进了其各自的思想在各个范畴和概念类的多元化。

因而朱熹和王阳明作为在“理学”和“心学”上的集大成者,他们的部分思想一方面针锋相对,一方面,则又处处可见其批判和继承,这一点在二者对于“格物致知”思想的不同诠释上体现的尤为显著。

一、朱熹对“格物致知”的诠释“格物致知”作为中国哲学的一个重要概念,它最早是出现在《大学》,在汉唐诸儒以及新儒学思潮的进一步发展后,逐步确立了《大学》的核心地位,从《大学》开始,“格物致知”也作为三纲领八条目中的内容,被正式提出,成为儒家对于理想人格的最终确立标准里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而朱熹对其也是十分关注。

他在《大学章句集注》中将大学分为经传两部分,又对“格物致知”做了一个基本的解释,即天下万事万物都有一“理”字,日积月累的向外探求实践,以至其极,经年累月后,一旦融会贯通,便能通晓天地之间的全部奥妙。

把“格物致知”从文本上拆分来看,“格物者,格,尽也。

须是穷尽事物之理,若是穷得两三分,便未是格物,须是穷尽得到十分,方是格物。

朱熹和王阳明在“格物致知”解释上的根本区别

朱熹和王阳明在“格物致知”解释上的根本区别

朱熹和王阳明在“格物致知”解释上的根本区别作者:卓涵来源:《青年时代》2019年第16期摘要:格物致知是儒家思想中的一个重要概念。

朱熹和王阳明,作为宋明理学两大对峙学派的代表人物,对格物致知的解释截然不同。

朱熹注重在事物上求理求知,而王阳明注重致本然之良知于事物。

正是这种不同,导致了程朱理学和阳明心学在治学路径上的方向差异。

关键词:朱熹;王阳明;格物致知;致良知朱熹和王阳明是双峰并峙式的宋明理学大师,但两人的学问宗旨有根本不同,尤其在“格物致知”的解释和发挥上,两人的区别最为明显,造成了后世不同的治学方向。

一、朱熹对格物致知的解释:格物穷理“格物致知”语出《大学》。

《大学》云:“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

致知在格物。

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

”[1]朱熹惟恐人们理解不透,对于“格物致知”做了详解:“所谓致知在格物者,言欲致吾之知,在即物而穷其理也。

人心之灵莫不有知,而天下之物莫不有理,惟于理有未穷,故其知有不尽也。

是以《大学》始教,必始学者即凡天下之物,莫不因其已知之理而益穷之,以求至乎其极。

至于用力之久,而一旦豁然贯通焉,则众物之表里精粗无不到,而吾心之全体大用无不明矣。

此谓物格,此谓知之至也。

”[2]朱熹认为道理散见于事物上,需要今日格一物、明日格一物,格尽天下万物,大道才能贯通。

但,朱熹的观点其实是有违儒家之道、孔孟之训的。

儒家正统观点是良知天赋。

孔夫子虽然很少言天道和性,但他的言行是绝对支持后来的孟子的良知天赋说的。

孔子曰:“吾有知乎哉?无知也。

有鄙夫问于我,空空如也。

我叩其两端而竭焉。

”[3]孔子坦陈他并非生而知之者。

可为何一问便知,并非他事先花了很多精力储备了大量知识和技能,而是因为他有“一以贯之”的道,即良知。

孔夫子有一颗尊崇周公的诚心,所以,遇到祭祀周公这类事情,他会主动去学习祭祀周公的礼仪。

农夫问他事情,能就着事物的本末,逐步启发农夫,自己也逐渐明白了事理。

二、王阳明对格物致知的解释:致良知于事事物物与朱熹不同,王阳明则说:“致知,致吾心之良知于事事物物。

比较朱子与王阳明的“格物”义(一)

比较朱子与王阳明的“格物”义(一)

比较朱子与王阳明的“格物”义(一)1.朱子由横摄系统所开出的格物义儒家所言“内圣之学”的本义,是相应于道德的本质,自觉地作道德的实践,以至充其极地建立道德人格,在有限的生命中,发展成为无限而圆满的生命进程,此即由实践踏上成圣成贤的阶梯。

道德的本质根源于“仁义内在”的本心自己,在自觉、自发、自律地自定道德律令,所以,“内圣”是内在于个人自己,能自觉地作圣贤工夫(道德实践),以发展完成自己的德性人格,润泽生命。

朱子的修养工夫方法为“横摄系统”。

“横摄系统”是道德的根源并非来自本心的“内在道德性”,道德的动力不在本心,而由认知心分析、观察客观事物所得的知识,是直线分解之思考方式。

这样的思维方式是在同一界域中,横向地摄取知识。

由认知心去认识客观的理的主客认知关系,以认识论的方法讲道德,认识论的方法是以知识作媒介,即从主客对立的能所关系。

朱子继承程伊川训解仁是性理,在析心与理为二的前提下,理是超越而永恒的形上义;而心与情是气,气是实在而活动的形下义。

即性心情是形上、形下二分;心能统摄性情(如下图),上贯性而具众理。

由于心与理分开为异质,心只在后天的实然气化层面,心既不能存有地内具众理,道德实践必依待后天工夫,在喜怒哀乐未发之时,以敬意来涵养此心,(涵养须用敬,进学在致知),此是后天综合义,而不是孟子言“仁义内在”,性是先验统合义。

性(形上、普遍)心情(形下、具体)在《朱子文集》答黄道夫书中,朱子说:天地之间,有理有气。

理也者,形而上之道也,生物之本也。

气也者,形而下之器也,生物之具也。

是以人物之生,必禀此理然后有性,必禀此理然后有形,虽不外于一身,然道器之间,分际甚明,不可乱也。

(注一)朱子以为天地之间理气是二分的,理是形而上的,气是形而下的。

人的性是理,人的心是气。

朱子所说的“心”,可参考《朱子语类》中几节记录,问∶“灵处是心,抑是性?”曰∶“灵处只是心,不是性。

性只是理。

”又云∶所觉者,心之理也;能觉者,气之灵也。

浅议二程朱子阳明对“格物致知”的不同理解

浅议二程朱子阳明对“格物致知”的不同理解

浅议二程朱子阳明对“格物致知”的不同理解“格物致知”作为“三纲八目”中的重要概念,源出于《大学》。

二程训“格”为“至”,程颐认为心物在格的过程中深融为一,而在程颐看来,格致不外乎“穷理”而已。

朱熹和王阳明也将《大学》纳入自己的理学和心学的体系,并对格致提出自己独到的见解。

通过比较三者对“格物致知”的阐述来揭示其在思想理论基础、所格之物与知的对象、格致方法、格致目的这四个方面的不同理解。

标签:二程;朱熹;王阳明;格物致知;不同理解二程对“格物致知”的基本含义、格物穷理的范围、方法和目的做了明确规定,为朱子“格物致知”说提供了重要的思想来源。

朱熹反对把“格物”理解为“来物”(人所面对的事物)[1],因而朱子的“物”不仅涵盖一切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又包括心理现象和道德行为。

他认为格物是即物、穷理、至极。

而阳明先生则对弟子黄以方说:“我解‘格’做‘正’字义,‘物’做‘事’字义”[2]。

阳明先生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发挥,提出了“格其心之物”的“格物致知”说。

一、思想理论建立的基础不同宋代思想界学派众多,正如程颢所说:“人执私见,家为异说”[3]。

因而二程兄弟的“格致”思想直接来源于《大学》和《中庸》,并在二人所构造的“天理”的基础上展开对“致知在格物”的论述。

程颢与程颐认为“致知格物”之所以可能的理论来源之一即“命、理、性、心”的同一性。

二程认为:“在天为命,在义为理,在人为性,主于身为心,其实一也。

”而二人又通过对《中庸》“天命之谓性”思想的吸纳提出良知良能“自家元足”,认为人能够以“思”来“穷理尽性以至于命”。

朱子对“格物致知”的解释,以《大学·格物外传》为代表,据朱熹说,这篇《补传》是“窃取程子之意”而精心构思、字斟句酌写成的。

可见其思想在很大一部分吸收了二程兄弟的思想。

例如朱子讲:“格物者,格,尽也,须是穷尽事物之理。

若是穷得三两分,便未是格物,须是穷尽得十分,方是格物”。

其实训“格”为穷,本是程颐的创造,但是“即物而穷其理”却是朱熹对“格物”做出的创造性的解释。

格物致知的解释

格物致知的解释

格物致知的解释格物致知是中国古代儒家思想中的一个重要概念,乃儒家专门研究物理的学科,已失佚,源于《礼记‧大学》八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所论述的"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相关内容,欢迎大家阅读!词语释义实事求是“格物致知”包含现在所说的“实事求是”精神,但是,其内涵远比“实事求是”丰富。

现今流行观点和朱熹观点的差异,乃是在关于「致知」的解释。

朱熹所谓的「知」是知性─包含了智慧与知识─而现代流行观点的「知」只是指知识,这种观念变异可能是由于现今社会流行唯物论观点所产生的影响。

虽然朱熹乃是儒学史上承先启后的一代大儒,但他对于「格物致知」的观点之所以在后世成为主流,并非是因为获得后世儒家学者的普遍赞同。

事实上,朱熹学说在南宋当时还因政治党争而被斥为「伪学」,而后世的许多儒家学者也更大力批判朱熹对于「格物致知」的学说观点。

但因为朱熹的《四书集注》在元朝中叶就被官方采用为科举取士的应试准则,而自从明太祖开始独尊朱熹学说为《四书》上的唯一官方思想权威以后,朱熹学说更是成为明清两代历时五百余年在科举应试上的官方教条观点。

因而朱熹在「格物致知」上的观点也就在数百年的官方教条权威下,成为后世社会上的普遍流行观点。

所以在清末的洋务学堂中,就把物理、化学等学科称为「格致」,即「格物致知」的简称。

格物:用一定的框框将物体约束。

对于人来说,生存于社会用法律约束,归依佛门是接受戒律,日常生活符合规矩。

都是格物。

致知:是获得完善的知识。

明白本来面目。

格物致知:人在一定的规矩里生活学习,而后对周围的人事物产生完善的了解和体会。

【格物致知】是事物发展的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

就像种子必须先被埋在土里不动,种子才会慢慢地吸收营养后生根发芽一样。

从必然王国,进入自由王国。

先必须如此,而后才能一定如此!源于对【格物】的错误理解,以至于不少人,盲目追求西方的所谓自由,不愿意接受约束,而导致【知而不致】,不求甚解,不可不察!综述「格物致知」的真正意涵,已是儒学思想史上的千古之谜。

《王阳明正传:唯心有物》读后感5400字

《王阳明正传:唯心有物》读后感5400字

《王阳明正传:唯心有物》读后感5400字(最新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学校: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读书笔记、读后感、读书心得、读书体会、观后感、故事大全、名言警句、作文大全、演讲致辞、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reading notes, reading experience, reading experience, reading experience, reading experience, stories, famous sayings, essays, speeche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 want to understand the difference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the sample essay!《王阳明正传:唯心有物》读后感5400字《王阳明正传:唯心有物》读后感5400字王阳明. (1472.10.31–1529.1.9)理学要格物致知,即是要从外面格,找道理,而心学是心即理,不用向外求,吾性自足!但还要在事上练。

格物致知《现代汉语词典》解释为穷究事物的原理法则

格物致知《现代汉语词典》解释为穷究事物的原理法则

格物致知":《现代汉语词典》解释为:穷究事物的原理法则而总结为理性知识."格物致知"一词出自《大学》.格,至也.物,犹事也.致,推极也,知,犹识也.格物致知是儒家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哲学概念.北宋朱熹认为,"致知在格物者,言欲尽吾之知,在即物而穷其理也."这是朱子对"格物致知"最概括、精确的表述.推极吾之知识,欲其所知无不尽也.穷至事物之理,欲其极处无不到也.对于朱熹的的解释,我们的理解是,格物就是即物穷理,凡事都要弄个明白,探个究竟;致知,即做个真正的明白人,为人行事决不湖涂.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x0d“格物致知”出自于儒家的经典《大学》.大学被后世儒者认为是儒家的入门篇.但这个“入门”不是从初级到高级的过程,而是说《大学》是儒家学问的概括.而“格物致知”,就是儒家全部学问的基点.\x0d因为“格物致知”有如此的地位,所以由古至今,对这个问题讨论不己.因此,也就产生了多种解释,有说“格物致知”就是“格心”,近代佛教有些大德也持此说;有说“格物致知”是客观唯心主义,方法上是唯物,本体上是唯心;当然也有说,格物致知是唯物主义观点.其实这些论辩,都涉及到一个根本的问题,“格物致知”的出发点是什么?\x0d要想知道“格物致知”的出发点,就得先了解《大学》的宗旨是什么.纵观《大学》,它是对儒家的概括,但是,这个概括也是某种角度的概括,《大学》强调的重点,是“仁”的推广,“大学”就是太学,太学就是“极致”之学的意思,极致什么呢,是“天道化度于天下”,这就是大学的极致.而推行天道(明明德于天下),关健要了解天道的体是明德,所以,讲格物致知,它的体是明德,这是《大学》一篇重点.\x0d也就是说,通过格物而致明德.格物致知是一个方法.\x0d到了明儒王明阳那里,格物致知就不是一个方法了,他经过“格竹子”,认为格外物根本不对,所以直究心源,提出“知行合一”的著名论断.说,格物就是了达自心,性德本具.这是他的证悟.此说一出,立刻被主流儒士目为异端.\x0d事实上,二者辩诤是没有什么必要的.就本体论而言,二者所说是一事.不过在逻辑上,二者是迥然的不同.首先王阳明对于“格物”的理解与前人不同.他认为格物是追究具体事物自身的道理,这个观点就是一切物有自性,这是他思维的起点.按照这样的理解,当然“格物”是不能格出心体来的.所以他最终得出的结论,虽然是以批评朱熹的观点为依止,而事实上与程朱理学并没有本质的不同.程朱理学的观点是通过格物而显映心体.\x0d 因此,王阳明讲出的“知行合一”,由于不把“格物致知”作为方法,而作为事实上的本体了,那么,目之为异端也不为过.因为按照王阳明的逻辑,要明明德于天下,则先要悟道,然后推仁于世.可是如果是这样,那还格什么物啊,这岂不是一悟即了吗?根本不必有“格物致知”这种先后顺序了.所以王阳明实际是推翻了《大学》的逻辑,也就是说,他的意思虽然有一定道理,但是他释解经文是错误的.这实际也是他自相矛盾之处.后来讲学,经常遇到这个问题,比如说讲孝道,过去的儒士认为,要格孝道这法,然后明心,《论语》也说这是君子之本,就是说这里面有因有果,孝是因,明德是果.可是按王阳明的说法,只要“明心见性”,自然懂得孝道之法,为解释道理,他就说人性本善.这里面的逻辑就不清楚了,有一点硬撑的感觉.同时,也有人问他,如果是这样,那初学人怎么办呢?这时他又回到日常的具体修行上来了——所以最终他也不能离开日常的渐修,而这正是程朱释“格物致知”的要点.\x0d对于“格物致知”的解释,还是以程朱为准比较妥当.当然朱熹有些解释,也确实有一种心外求法的感觉,但问题还不是太大,因为他提倡理,这个“理”虽然本质上是神道理智化,但大体上仍属心法的范畴.\x0d“格”字的意思在上古时候很多,一说是“来、至”的意思,段玉裁《说文解字注》说这个意思是由“木长”这个本义衍生的.“木长”与“长木”的意思有一点区别,段玉裁说,木长是说木的丰美.这里面有赞的意思.所以这里引申出来的“来、至”,有一种积极的意思在里面.《书·舜典》说“光被四表,格于上下”取的就是这个意思.\x0d另外,格也有“纠正”的意思,《论语·为政》说“有耻且格”.这里侧重心性上的修养,王阳明实际取的就是这个意思,他说“格”就是“格除”,“格物”就是“格除”心中之物.\x0d根据儒家的思想,“格物致知”的格,实际是“明通”的意思.参究外事,明通心体.这是修心的根本方法,无论是儒家,还是佛教,都用这个方法修心.这里的物,含“物”意,也含“事”意.王阳明因为当时对“物”理解太狭隘,所以走上岐路.《孟子正义·尽心上》注云:“事也”,《周礼·地官·大司徒》“以乡三物”,《礼记·月令》“兼用六物”,皆注为“物,犹事也.”而且,这个物,还包含事物的本质内容.《易·家人》:“君子以言有物”,就是取的这个意思.\x0d物,就是与“我”相对的存在.《易·系辞下》:“近取诸身,远取诸物”.那么修心养性,本来是自心的事,为什么要谈到他物呢?这是因为早期儒家就认为,天道“广大悉备”,及于人,就于人心有关了.也就是说,事物外相虽然不是心本身,但事物的“理”(本体)却是心.这个心到宋儒说为“理”,到王阳明说为“良知”.人的心与外物息息相关.所以“非礼勿视,非礼勿听”,就是“格物致知”.\x0d佛教讲不净观,也是先修外在的不净观想,以去除内心的贪执.如果修不净想只是在表相上,意识分别上产生一个不净的观念,而对于自己的贪性本身认识不足,事实上也就无法住于禅定,那么这个不净观就不成功.“格物致知”的道理是一样的.象王阳明那样,辛苦地去格竹子,累得病了,最后仍然一无所获.\x0d对于“格特致知”分歧的产生,我认为是对于人性的认识(或者说是立论)的不同造成的.后世许多儒士,尤其是王阳明,与早期儒家有一些不同.最早的儒家认为“明明德”是一个学习的过程,孟子以降,明明德则是一个“发现本来善性”的过程,也就是说,前者认为“明德”是学习的果,后果认为“明德”是性之本善.这个观点的不同,最终导致了对“格物致知”解释的不同.\x0d我倾向于前者,认为,“明明德”是指的学习与学习的结果,觉得这样更符合孔学的原意.性之本善固然也有道理,但性之本善是不能孤立讲的,讲性之本善,一定与学习有关,否则讲一个性之本善,等于没讲.\x0d所以,格物致知,是讲学习,诚心正意(中庸正道),是学习用于心,修身齐家,是学习用于行,治国平天下,是学习用于大道——新民、至善、明明德于天下.这是儒家仁义的全体思想.\x0d若此,天下何思何虑!。

朱熹、王阳明格物致知思想之比较兼论阳明学与朱子学的关系

朱熹、王阳明格物致知思想之比较兼论阳明学与朱子学的关系

朱熹、王阳明格物致知思想之比较兼论阳明学与朱子学的关系一、本文概述在中国古代哲学思想中,朱熹和王阳明的格物致知理论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这两位思想家分别代表了宋明理学的两大流派——朱子学和阳明学,他们的思想对于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旨在比较朱熹和王阳明的格物致知思想,并进一步探讨阳明学与朱子学的关系。

朱熹作为宋代理学的集大成者,其格物致知论主张通过格物(即研究事物之理)以达到致知(即求得道德认知)的目的。

他认为,通过对事物的深入探究,人们可以逐步把握宇宙间的普遍规律,进而实现道德的自我完善。

朱熹强调知识的积累和道德的修养是相辅相成的,二者共同构成了其格物致知理论的核心。

王阳明则提出了与朱熹不同的格物致知观。

他主张致良知,即认为每个人心中都有一种本然的良知,这种良知是道德的源泉。

通过反省内心、致良知,人们可以直接把握道德真理,而无需通过繁琐的格物过程。

王阳明的致良知理论强调了道德主体的能动性和内在性,与朱熹的格物致知论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本文将从多个方面对朱熹和王阳明的格物致知思想进行比较,包括他们对格物与致知关系的理解、对道德认知的来源和方法的看法等。

通过比较,我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这两位思想家的哲学观点及其差异。

本文还将探讨阳明学与朱子学的关系。

尽管朱熹和王阳明在格物致知理论上存在分歧,但他们的思想在某些方面也存在共通之处。

通过对阳明学与朱子学关系的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发展脉络及其内在逻辑。

本文旨在通过对朱熹和王阳明格物致知思想的比较以及对阳明学与朱子学关系的探讨,揭示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丰富内涵和独特魅力,为现代哲学研究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启示。

二、朱熹的格物致知思想朱熹(1130-1200),字元晦,号晦庵,是南宋时期著名的理学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也是唯一一位非孔子亲传弟子而享祀孔庙的学者。

在朱熹的哲学体系中,格物致知思想是其理学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理解朱熹的哲学思想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朱熹与王阳明思想的异与同

朱熹与王阳明思想的异与同

朱熹与王阳明思想的异与同
朱熹与王阳明都是中国哲学史上的重要思想家,他们的思想虽
有一些不同,但也有一些共同点。

1. 异:
(1)“知行合一”与“致良知”:朱熹认为,知识的目的在于
实践,即通过学习来达到对生活的改善。

他提出了“知行合一”的
思想,即知道的东西应该被付诸实践。

而王阳明则提出了“致良知”的思想,其中“良知”被认为是每个人本质的知识和道德力量,因
此我们应该通过自我反省来发掘和利用它。

(2)“格物致知”与“心学”:朱熹主张“格物致知”,认为
通过观察和实践来领悟天地万物的本质和规律,从而升华自己的智
慧和道德。

而王阳明则主张“心学”,强调通过反省内心来了解自
己和外界,从而最终达到智慧和道德的提升。

2. 同:
(1)道德思想:无论是朱熹还是王阳明,他们都十分重视道德
教育和道德修养。

在他们的哲学体系中,道德是基础,思想体系的
核心也是牢固的伦理基础。

(2)人类本质:朱熹和王阳明都强调了人类的天性和本质,认
为人类天生具有道德敏感性和能力,需要不断地培养和发展。

总体而言,朱熹和王阳明在哲学思想上虽然存在一定的差异,
但其价值和意义都得到了广泛的认同。

王阳明提出的“格物致知”是什么意思?

王阳明提出的“格物致知”是什么意思?

“格物致知”是中国明代思想家王阳明提出的一个重要哲学概念,意为通过观察和实践,认识事物本质,从而获得真正的知识。

这一概念是王阳明思想中的核心,也是中国传统哲学中的重要思想之一。

“格物”指的是通过实践和观察,探究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在王阳明看来,人们不能仅凭空想和理论来认识世界,只有通过实践和观察,才能真正了解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他提倡人们要亲自去实践,去观察,去体验,去感受,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来认识世界。

“致知”则是指通过实践和观察获得的知识,可以帮助人们认识自己和世界,从而实现心灵的升华和人生的价值。

王阳明认为,人们应该在自己的内心深处寻找真正的知识和智慧,而不是仅仅依靠书本和外在的知识。

他认为,只有通过实践和观察,才能真正了解自己和世界,才能获得真正的知识和智慧。

他提倡人们要“内圣外王”,即在内心中追求真正的道德和智慧,在外在世界中实现自己的价值和使命。

“格物致知”不仅是王阳明思想中的核心,也是中国传统哲学中的重要思想之一。

它强调了实践和观察的重要性,提倡人们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来认识世界。

它也强调了内在修养和外在实践的重要性,认为人们应该在内心深处寻找真正的智慧和道德,同时在外在世界中实现自己的价值和使命。

“格物致知”是一种追求真理和智慧的哲学思想,它强调了实践和观察的重要性,提倡人们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来认识世界。

它也强调了内在修养和外在实践的重要性,认为人们应该在内心深处寻找真正的智慧和道德,同时在外在世界中实现自己的价值和使命。

这一思想不仅对中国传统哲学有着深远的影响,也对现代人们的生活和思考方式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

王阳明提出的“格物致知”是什么意思?

王阳明提出的“格物致知”是什么意思?

“格物致知”是王阳明提出的一种哲学思想,意为通过观察事物的本质,从中领悟道理,进而实现自我完善和提高。

这一思想在中国古代哲学中占有重要地位,被誉为“心学”的代表之一。

在现代社会,这一思想仍然具有重要的意义,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自己和世界,提高个人素质和社会价值。

格物致知是一种通过观察事物本质来认识世界的方法。

王阳明认为,人们通过感知事物的表面现象,往往不能真正了解它们的本质和真相。

只有通过深入观察和思考,才能发现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从而领悟其中的道理。

例如,我们可以通过观察自然界中的万物,发现它们之间存在着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关系,从而领悟到“天人合一”的道理。

同样,我们也可以通过观察人类社会中的各种现象,发现它们之间存在着种种规律和内在联系,从而领悟到“仁义礼智信”的道理。

这种通过观察事物本质来认识世界的方法,不仅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自己和世界,还能够启迪我们的思维和创造力,促进社会进步和发展。

格物致知是一种通过自我反省来提高个人素质的方法。

王阳明认为,人们往往容易陷入自我封闭和自我满足的状态,失去了对自己和世界的真正认识和理解。

只有通过反省自己的思想和行为,发现其中的错误和不足,才能够不断地完善自己,提高个人素质和社会价值。

例如,我们可以通过反省自己的行为,发现自己的缺点和弱点,从而找到改进和提高的方向。

同样,我们也可以通过反省自己的思想,发现其中的偏见和狭隘,从而拓展自己的视野和思维方式。

这种通过自我反省来提高个人素质的方法,不仅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自己和世界,还能够促进个人成长和社会进步。

“格物致知”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哲学思想,它不仅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自己和世界,还能够提高个人素质和社会价值。

在现代社会,我们需要不断地运用这种思想,通过观察事物本质和反省自己,不断地完善自己,提高个人素质和社会价值。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和变化,为人类的进步和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王阳明提出的“格物致知”是一种通过观察事物本质和反省自己来认识世界、提高个人素质和社会价值的哲学思想。

王阳明的“去人欲而存天理”及其与朱熹理欲论之比较

王阳明的“去人欲而存天理”及其与朱熹理欲论之比较

王阳明的“去人欲而存天理”及其与朱熹理欲论之比较作者:乐爱国来源:《安徽师范大学学报》2020年第02期关键词:王阳明;去人欲而存天理;朱熹;理欲论摘要:王阳明的“去人欲而存天理”来自朱熹的“存天理,灭人欲”,且二者又存在诸多差异,主要有三:其一,朱熹讲“性即理”,既讲人之性又讲物之性,并且认为人、物之性都是禀赋天理而来;与此不同,王阳明讲“心即理”,以为天理即人之道心,人之良知。

其二,朱熹认为,“存天理,灭人欲”首先在于“即物而穷其理”“格物致知”,然后“为善以去恶”,从而“克尽己私,复还天理”;与此不同,王阳明反对朱熹所谓“即物而穷其理”之说,认为“去人欲而存天理”只是就心上讲求,“存天理”只在于“去人欲”。

其三,朱熹认为,“存天理”与“灭人欲”是先后不同且又相互统一的两种工夫;与此不同,王阳明认为,“去人欲”与“存天理”是同一的,“去得人欲,便识天理”,并且特别强调去除人欲。

然而,他们都讲天理与人欲的对立,要求去除人欲,因而又是一致的。

中图分类号:B24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1-2435(2020)02-0046-08Wang Yangming’s Theory of “Removing Human Desire and Preserving Nature” and Its Comparison with Zhu Xi’s Theory of Reason and DesireLE Ai-guo1,2(1. Zhuzi Institute,Shangrao Normal University,Shangrao Jiangxi 334001,China;2. Department of Philosophy,Xiamen University,Xiamen Fujian 361005,China)Key words:Wang Yangming;removing human desire and preserving nature;Zhu Xi;theory of reason and desireAbstract:Wang Yangming’s theory of “removing human desire and preserving nature” comes from Zhu Xi’s theory of “preserving heavenly principles and destroying human desire”,but there are many differences between them. First,Zhu Xi says that “human nature is principle”,which emphasizes both human nature and material nature,and believes that they come from heavenly principles;unlike this,Wang Yangming says that “human mind is principle”. That is to say,heavenly principles are man’s Tao mind and conscience. Secondly,Zhu Xi believes that “preserving heavenly principles and destroying human desire” lies first in “absorbing the truth from things”,and then “eliminating evil by doing good”,th us “conquering selfishness and restoring heavenly principles”. Unlike this,Wang Yangming opposes Zhu Xi’s so-called “absorbing the truth fromthings”,believing in “removing human desire and preserving nature” is merely to do in mind ,and as long as human desire is removed,human nature can be preserved. Thirdly,Zhu Xi believes that “preserving heavenly principles” and “destroying human desire” are two different and unified efforts. Unlike this,Wang Yangming believes that “removing human desire” and “preserving nature” were the same,and particularly emphasized “removing human desire”. However,they all advocate the opposition between heavenly principles and human desire,demanding the removal of human desire,so they are consistent.對于王阳明,刘宗周说:“先生教人吃紧在去人欲而存天理,进之以知行合一之说,其要归于致良知。

论王阳明《传习录》中对朱熹解读《大学》的质疑

论王阳明《传习录》中对朱熹解读《大学》的质疑

2020-07文艺生活LITERATURE LIFE论王阳明《传习录》中对朱熹解读《大学》的质疑何珊(苏州科技大学,江苏苏州215009)摘要:朱熹注《大学》一直被学者所认同,但王阳明在《传习录》中对朱熹注解的《大学》产生质疑。

他的质疑主要体现在对于朱熹改动《大学》行文次序,将“格物致知”作为《大学》的核心以及朱熹对“亲民”的改动。

王阳明对朱熹的《大学章句》的质疑与他的思想体系分不开,王阳明在重新诠释《大学》的基础之上建构了其心学的理论结构,他对于《大学》的质疑之中体现了他的“心即理”和“知行合一”的思想。

关键词:王阳明;朱熹;《传习录》;《大学》中图分类号:B248.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20)21-0007-02一、前言《大学》原本是《礼记》中的一篇,早期的中国思想家并没有认识到《大学》的重要性。

到了宋代,儒者开始重视和推崇《大学》,二程开启了改定《大学》文本的先河。

朱熹在《四书章句集注》中对《大学》进行了文本顺序上的改动,并对《大学》依据“格物致知”、“即物穷理”做了注释。

之后朱熹的《四书章句集注》成为官方考试的教科书,朱熹对于《大学》的注释一直被人们所认同。

早年的王阳明也是朱熹理学的拥护者,但是经过七日格竹的失败,以及龙场悟道事件,他对于朱熹的“格物致知”产生了怀疑,在《传习录》中对朱熹《大学》中的很多注解提出不同的见解。

二、对于朱熹改动《大学》文本的质疑朱熹在二程的基础之上对于《大学》原有的内容和次序进行了改动。

首先,朱熹分经别传,将《大学》分为右经一章和右传十章。

朱熹在《四书章句集注》中提到,经只有一章,是孔子的原话,而曾子述之。

传文一共有十章,则是曾子的意思而他的弟子们记录的。

朱熹认为第一章的“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是大学的三纲领,“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大学的条目。

其次,朱熹认为《大学》提出了一整套由格物致知、诚意正心而后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为学进德之序,所以将之后的章节按照解释右经的内容重新编排次序。

格物致知的典故

格物致知的典故

《格物致知的故事》
小朋友们,今天我来给你们讲一个有趣的故事,叫“格物致知”。

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个叫王阳明的人。

他为了弄明白竹子的道理,就坐在竹子面前,一直盯着竹子看,想要看出个究竟。

可是看了好几天,啥也没看出来,还把自己累病了。

还有一个叫朱熹的人,他说要通过研究各种事物来获取知识。

比如说,他会仔细观察一朵花,看看它的颜色、形状、香味,然后思考为什么花会是这样的。

小朋友们,虽然这些故事有点难懂,但是就是告诉我们要多观察、多思考哟!
《格物致知的故事》
小朋友们,咱们接着讲“格物致知”的故事。

你们看,有个小朋友想知道为什么风筝能飞起来。

他就自己做了一个风筝,然后一次次地去放,观察风筝在不同的风里是怎么飞的。

最后他明白了,原来是风给了风筝力量。

再比如说,有个小姐姐好奇为什么月亮会有变化。

她每天晚上都去看月亮,还看了很多关于月亮的书。

最后她知道了月亮变化的秘密。

这就是格物致知,通过观察和研究来明白道理。

《格物致知的故事》
小朋友们,“格物致知”还有好多好玩的故事呢。

有个小弟弟想知道为什么泡泡能飘起来,他就自己用肥皂水做泡泡,然后观察泡泡在空中的样子。

还有个小妹妹想知道为什么小鸟会唱歌,她就经常去树林里听小鸟叫,还模仿小鸟的声音。

小朋友们,咱们在生活中也可以多这样做,就能学到很多很多的知识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朱熹与王阳明的格物致知
“孔孟朱王”,朱熹和王阳明是与孔子孟子并列的人物。

王阳明的王学是直接在批判朱熹的朱学基础上建立的。

这似乎必须提及那个有名的“庭前格竹”的故事。

据王阳明的《年谱》记载,他二十一岁时“一日思先儒谓‘众物必有表里精粗,一草一木,皆涵至理’。

官署中多竹,即取竹格之。

沈思其理不得,遂遇疾。

”王阳明在读了朱熹的书后,首先进行了“格竹”行动,但终于失败,导致他对朱熹的学说产生了怀疑。

现代人已经很难理解其中的一些词语了。

“格物致知”语出《大学》,可以解释成分析研究事物的原理以掌握事物的本质规律。

朱熹“格物”思想中的“物”,是指事物,“物,犹事也”,指天下万事万物。

朱熹“致知”思想中的“知”,是知识的意思,“知,犹识也”,是指包括知识的知和道德的识两部分。

朱熹的格物致知的途径包括直接地“接物”穷理,亦即身体力行去研究事物的规律,或间接地从书本上读书穷理,获取前人的经验和知识。

王阳明思想的“格物”之物指心之物,所谓“无心外之理,无心外之物”,在王学的体系里,一切物质化的东西都内化于心了,格物便是格心,是去恶归善,去人欲存天理。

王阳明认为“知”就是“良知”,即人的良心。

在王阳明的格物致知思想里,格物即是致良知,两者完全是一回事。

知行合一,是王学思想的基石。

在俺看来,“格竹”行动的失败,在于王阳明把探察外界客观事物的规律误认为探讨自己内心的道德了。

俺显然更倾向于接纳朱熹的格物致知思想,对于客观规律的获取,需要积极的详尽的观察与研究,而不仅仅是作理论上的内心的思考。

但俺也承认,俺更喜爱王阳明的学说,因为在王学中你能发现具有现代意义的独立的个体性的“自我”。

王阳明建立王学,乃是有感于当时理学已经进入末流,乡愿之辈横行,将那个社会闹得没有天理可言。

对于普通百姓而言,如何在这样一个无天理的社会中,找到个体的安身立命之所呢?王阳明的答案是“致良知”:我们只有求之于自己的良心;每个人都有良知,只要你能确保你的行为选择是具有道德意义的,你又能按你的选择去实施你的行为,你就可成为圣人。

王学的有趣之处,在于强调个人的独立精神,这与朱熹崇尚个体需要遵从社会伦理道德与法规是相悖的。

朱学与王学的互相消长,关乎明清两朝的兴亡。

顾炎武以为王学是明亡的罪魁祸首,“以一人而易天下,其流风至于百有馀年之久者,古有之矣,王夷甫之清谈,王介甫之新说,其在于今,则王伯安之良知是也。

”而清末的“乱党”孙中山黄兴等人均信服王阳明的学说。

今日而言,考察个性自由与社会本体、与国家政权间的关系,仍然是很微妙的事,我们
或许还能嗅出几分朱学或王学的味道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