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1 圆的认识(一)第1课时公开课教学设计
六年级【数学(北京版)】圆的认识(第一课时)-1教学设计
课程基本信息课例编号学科数学年级六学期第一学期课题圆的认识(第一课时)教科书书名: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六年级上册出版社:北京出版社出版日期:2014年7月第1版2020年7月第7次印刷教学人员姓名单位授课教师指导教师学习目标学习目标:1.通过画、剪、折、量等动手操作活动,认识圆的各部分名称与特征,体会“一中同长”。
2.在观察、比较等数学活动中认识圆,发展推理等能力和空间观念。
3.在自主活动中认识圆,体验探究数学问题的乐趣。
学习重点: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认识圆,并掌握圆的特征。
学习难点:理解圆的本质特征“一中同长”。
教学过程时间教学环节主要师生活动3分钟一、发现生活中的圆活动一:发现生活中的圆1.找一找生活中的圆生活中,你见过哪些物体的外形是圆的?观察下面图片,你发现了什么?举例:生活中有很多圆,建筑中天坛底座的外形是圆的,光盘的外形是圆的。
教师:我们发现生活中到处都是“圆”,这节课我们来进一步认识圆。
2.从实物中抽象演示:从实物图片中抽离出来轮廓。
我们知道圆是由曲线围成的封闭平面图形。
活动二:游戏中认识圆同学们在玩套圈的游戏,规则是这样的,在操场上放一个标杆,参加游戏的同学要站在离标杆3米的地方投掷,看谁投得准。
1.提出探究问题提出问题:参加游戏的同学分别站在哪儿才比较公平呢?探究提示:请同学们在纸上标出参加游戏的同学可能会站的位置,先在纸上画个小圆点代表标杆的位置,用图上1厘米表示实际的1米。
2.出示研究作品生1:画出距离标杆3厘米的3个点。
生2:画出距离标杆3厘米的4个点。
生3:画出距离标杆3厘米的8个点。
师:像这样还可以画出哪些点呢?师:请你闭上眼睛想一想,如果我们把所有的点都画出来,会形成一个什么图形?3.感知圆的形成我们把刚才画点的过程记录下来,连续看一看。
你们有什么发现?动画演示:点越来越多变成圆的过程。
师:和你想的一样吗?点越来越多变成了圆。
得到直径的长短。
问题:能不能用尺子直接测量?方法二:先用直尺紧贴着硬币的下方,再用两把直角三角板的一条直角边夹住硬币,另一条与直尺重合。
圆的认识教学设计公开课(1)
一、圆的认识教学设计二、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根据生活实际,通过观察、操作、自学教材等活动认识圆,掌握圆的特征,了解圆的各部分名称并能用字母表示对应的名称。
(二)过程与方法了解可以应用不同的工具画圆,掌握用圆规画圆的方法,会用圆规正确地画圆。
运用画、折、量等多种手段,理解同圆或等圆中半径和直径的特征和关系。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对圆的了解,进一步体会数学和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提高数学学习的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圆的各部分名称和特征,用圆规正确地画圆。
教学难点:归纳并理解半径和直径的关系。
三、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学具(圆规、尺子、剪刀、绳、钉子、各种物体表面有圆形的实物等)。
四、教学过程(一)情境创设,揭示课题1.谈话引入。
教师:我们学过的平面图形有哪些?(1)学生回忆交流:有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圆……(2)今天我们要更深入地来认识“圆”。
(板书课题:圆的认识。
)2.列举生活实例。
教师:在生活中,圆形的物体随处可见。
(1)展示教材图片:从奇妙的自然界到文明的人类社会,从手工艺品到各种建筑……到处都可以看到大大小小的圆。
(2)教师:你能说说自己所见过的圆吗?(学生列举回答。
)【设计意图】通过简短的“平面图形有哪些”的谈话直接引出课题,简洁明了,同时无形中也巩固了“圆是平面图形”这一知识点;学生对圆已有一定的认识,因此通过主题图欣赏生活中的圆,让学生找找自己生活中见过的圆,使学生对圆有了初步的了解,激发了进一步学习圆的兴趣。
(二)利用素材,尝试画圆 1.尝试运用不同的工具画圆。
教师:如果请你在纸上画出一个圆,你会怎样画?预设:(1)利用圆形的实物模型的外框画圆;(2)用线绕钉子旋转画圆;(3)用三角尺;(4)用圆规……2.运用圆规画圆。
(1)认识圆规。
课件出示圆规图片,帮助学生认识圆规。
圆规的组成:一只“带有针尖的脚”,一只“装有铅笔的脚”。
(2)用圆规画圆。
学生自己尝试画圆,边尝试边小结方法:定好两脚间的距离——把带有针尖的脚固定在一点上——把装有铅笔的脚旋转一周,就画出一个圆。
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上册1.1《圆的认识(一)》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上册1.1《圆的认识(一)》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圆的认识(一)》是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的第一课时内容。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有:圆的定义,圆的半径,直径,圆心,圆的对称性,以及圆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
这些内容是学生对圆的基本认识,为以后学习圆的进一步知识打下基础。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几何知识,对图形的认识有一定的基础。
但是,对于圆的特殊性质,如对称性和周长、面积的计算,可能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和思考,理解圆的特点和性质。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理解圆的定义,掌握圆的半径、直径、圆心等基本概念,了解圆的对称性,学会计算圆的周长和面积。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讨论等方法,提高自己的几何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培养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合作和探究的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圆的定义和性质2.圆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实例,引导学生理解圆的定义和性质。
2.操作教学法: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掌握圆的半径、直径等概念。
3.问题驱动法: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究圆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方法。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圆规,直尺,圆形的实物,如硬币、圆桌等。
2.课件:圆的定义,圆的性质,圆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方法的动画演示。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生活实例,如硬币、圆桌等,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什么是圆?圆有什么特点?2.呈现(10分钟)通过课件,呈现圆的定义和性质,如圆心、半径、直径等概念,以及圆的对称性。
同时,让学生实际操作,测量硬币的半径和直径,加深对圆的理解。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分组讨论,如何计算圆的周长和面积。
每组给出一种方法,然后全班交流,总结出计算圆的周长和面积的公式。
4.巩固(10分钟)利用练习题,让学生巩固圆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方法。
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学生解决问题。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第一单元第1课时《圆的认识(一)》北师大版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第一单元第1课时《圆的认识(一)》北师大版在教授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圆的认识(一)》这一课时,我以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圆的概念、掌握圆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方法为主要教学目标。
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教材第1页至第3页,涉及圆的定义、圆心和半径的概念,以及圆的周长的计算方法。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能够理解圆的基本概念,掌握圆的周长的计算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和动手操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是让学生理解圆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方法,教学重点则是让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更好地进行课堂教学,我准备了PPT、圆的模型、直尺、圆规等教具,以及练习题和学习记录表等学具。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我通过展示一些生活中常见的圆形物品,如自行车轮、地球仪等,让学生观察并思考圆形的特点。
2. 概念讲解:接着,我利用PPT展示圆的定义,让学生理解圆心和半径的概念,并通过圆的模型进行直观演示。
3. 周长计算:我讲解圆的周长计算方法,即C=2πr,同时利用PPT展示计算过程,让学生跟随讲解进行随堂练习。
4. 面积计算:我接着讲解圆的面积计算方法,即A=πr²,同样利用PPT展示计算过程,让学生跟随讲解进行随堂练习。
5. 例题讲解:我选取了一道典型例题进行讲解,让学生通过例题理解圆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方法。
6. 随堂练习:我设计了几个有关圆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题目,让学生独立完成,以检验他们的学习效果。
六、板书设计我在黑板上设计了一个简洁的板书,包括了圆的定义、圆心和半径的概念,以及圆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公式。
七、作业设计我布置了一道有关圆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题目,要求学生回家后独立完成,并写下解题过程。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在课后,我进行了教学反思,认为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整体良好,但仍有部分学生对圆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方法掌握不够熟练。
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圆《圆的认识(一)》教学设计(公开课教案及学习任务单)
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圆《圆的认识(一)》教学设计2. 再画几个填圆心的位置不同而半径相同的圆3. 通过画圆反思圆心和半径的作用 同而半径相同的圆。
引导学生进行反思。
活动意图说明:引导学生思考:改变圆的位置,实际上是改变圆心的位置;变化圆的大小,实际上是变化圆的半径,使学生在理解概念之后,能够灵活运用。
环节五:巩固练习(指向目标1、2、3) 一、细心填写: 1、圆是平面上的一种( )图形,将一张圆形纸片至少对折( )次可以得到这个圆的圆心。
2、在同一个圆或相等的圆中,所有的半径长度都( );所有的直径长度都( )。
直径的长度是半径的( )。
3、画一个直径4厘米的圆,那么圆规两脚间的距离应该是( )厘米。
4、( )决定圆的大小;( )决定圆的位置。
5、在长8厘米,宽6厘米的长方形中画一个最大的圆,圆的半径( )厘米。
1.鼓励学生独立完成。
2.组织学生全班交流。
3.在学生展示汇报时,有困难的地方及时指导。
活动意图说明:在练习过程中巩固圆的认知,进一步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作业设计】1.P3 1、2、3题完成在数学书上,第1题与同桌相互说一说2.判断圆有无数条直径,无数条半径,直径是半径的2倍。
( ) 【板书设计】圆的认识(一)【教后反思】第一单元圆《圆的认识(一)》学习任务单(作业设计)直径(d )无数条 圆心(O )决定圆的位置半径(r )无数条 半径(r )决定圆的大小学习内容圆的认识(一)(第1课时)学习目标1.学生认识圆,知道并能说出圆的各部分名称;掌握圆的特征,理解和掌握同一个圆里半径和直径的关系。
2.学生通过分组学习,动手操作,主动探索等活动,学生拥有用圆规画圆的作图能力,学生观察、分析、抽象等思维能力。
3.学生的操作能力及空间想象能力进一步提升,感受数学与生活密切相关。
学习资源多媒体课件,圆规,圆形纸片随堂记录学习过程环节一:问题情景导入2.一些小朋友像图中这样站立进行套圈游戏,比谁能套中小旗。
圆的第一课时的优秀教案
圆的第一课时的优秀教案圆的第一课时优秀教案教学目标1.学生能理解圆的定义,掌握圆的特性。
2.学生能学会画圆,并且能使用圆规正确地画出指定大小的圆。
3.通过对圆的探索,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和动手能力,同时培养他们的团队协作精神和创新意识。
4.学生能体会到圆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提高对数学的兴趣。
教学内容1.圆的定义和特性。
2.如何使用圆规画圆。
3.圆的应用实例。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圆的定义,使用圆规画圆。
难点:理解圆的特性,如半径、直径等。
教具和多媒体资源1.黑板和粉笔。
2.投影仪和教学PPT。
3.圆规和纸质教学材料。
教学方法1.激活学生的前知:通过提问学生之前学过的平面图形,与圆进行对比。
2.教学策略:采用讲解、示范、小组讨论和实践活动相结合的方式。
3.学生活动:小组内讨论圆的特性,动手画圆,找寻生活中的圆。
教学过程1.导入:序言导入,用一段描述圆的美丽和普遍性的文字,引起学生的兴趣。
2.讲授新课:讲解圆的定义,特性,示范如何使用圆规画圆。
3.巩固练习:让学生在纸上使用圆规画圆,然后标出半径和直径,小组内进行讨论。
4.归纳小结:总结圆的特性和画圆的方法,同时让学生分享他们找到的生活中的圆。
评价与反馈1.设计评价策略:通过观察学生的实践,口头答题和小组报告进行评价。
2.对学生进行口头反馈,告诉他们哪些地方做得好,哪些地方需要改进。
作业布置1.在家画出5个大小不同的圆,并标出半径和直径。
2.找寻家中5个与圆有关的物品,描述它们与圆的关系。
3.思考:为什么自然界和日常生活中,圆这么常见?写下你的想法。
教师自我反思今天的课堂互动如何?学生对圆的理解如何?在画圆的过程中,学生是否遇到困难?在未来的教学中,哪些地方可以进行改进,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圆的知识?。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圆《圆的认识(一)》示范公开课教学设 计
圆的认识(一)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学习目标描述:结合生活实际和丰富多彩的活动,在观察和操作中体会圆的结构特征。
在画圆的过程中,理解同圆中半径、直径以及直径和半径之间的关系,体会圆心和半径的作用,会用圆规画圆。
2.学习内容分析:学生已经认识了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等平面图形,圆与这些图形属于两类不同性质的图形。
虽然圆对于六年级学生来说是司空见惯的,但是他们仅仅感知了圆这个图形的形状特征,并不认识圆内在的本质特征,也就是圆的结构特征。
为了帮助学生认识圆,教科书设计了由具体到抽象的几个层层递进的认识活动:首先围绕套圈游戏公平性问题的探究产生圆,体会圆的优越性及共特征;在此的基础上,探究如何画圆,进一步认识圆的特征;在画圆的基础上,明晰组成圆的要素,体会圆心和半径的作用;然后结合“车轮为什么是圆的”这个问题进一步认识圆区别于其他图形的本质特征。
3.学科核心素养分析:能用圆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简单现象,感受数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圆的美,同时感受数学是一种过程、一种文化。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在观察和操作中体会圆的特征,知道半径和直径的概念。
2.难点:圆的特征的认识及空间观念的发展。
三、教学过程教学目标教学活动设计意图效果评价导入新课师:人们在生活中经常可以看到圆,圆和以前学过的图形有什么不同呢?课件出示:学生独自观察,然后自由说说。
学生:以前学过的长方形、正方形等平面图形都是由线段围成的图形,而圆是一种曲线图形。
师:古希腊数学家曾经说过:在一切平面图形中,圆是最美的。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走进圆的世界,一起来认识圆。
借助生活中的物品引出图形——圆,进而揭示新课,为后续学习新知做铺垫,感知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教师观察学生的活动参与程度和提取已有知识经验的能力,给予及时的鼓励与表扬。
板书课题:圆的认识(一)观察思考任务一:套圈游戏的公平性课件出示:师:这些小朋友是怎么站的?在干什么?学生:大家站成了一条直线,在玩套圈游戏。
小学数学《圆的认识》优秀教学设计(5篇)
小学数学《圆的认识》优秀教学设计(5篇)学校数学《圆的熟悉》优秀教学设计1一、课题引入1、课件出示:圆这样一个圆让你联想到生活中的什么物体?〔月饼、月亮、硬币、钟面……〕2、老师也收集了一组,瞧〔出示图片〕连大自然对圆也是情有独钟!〔观赏〕3、有什么感受?难怪2000多年前,宏大的古希腊数学家毕达哥拉斯在讨论完大量的平面图形后,发出这样的感慨:在一切平面图形中,圆最美。
4、圆看起来很美,到底是什么内在缘由使得圆看起来那么美?如今就来讨论圆的神秘。
二、在画圆中,解读“圆”的概念1、师:你能试着在纸上画一个圆吗?预设:利用圆形物体描圆;利用工具画圆〔有小孔的木条、绳子、圆规〕假如有同学用物体描圆,师则引导假如我们身边没有这些圆形物体,你预备怎么办?同学一下子想不出来,则课件出示:有小孔的木条、绳子。
2、同学说说利用工具怎样画圆,可以请同学演示。
3、其实,许多同学知道还有特地的工具:圆规,请同学们用圆规在纸上画圆。
大胆地猜一猜,这些同学之所以没能胜利地用圆规画出一个圆,可能在哪儿出问题了?4、师:刚刚我们用圆规画圆、用绳子画圆,工具不一样,画出来的却都是圆。
这是什么道理?〔预设:都绕了360度;都有一个中心点;两者画圆的原理是一样的。
运动时与中心点的距离是一样的。
〕5、看到们画的这么好老师也想画一个圆,师作图,〔老师画完半个圆后,停下。
〕想象一下,照这样画下去,会画出一会儿凹、一会儿凸的平面图形吗?预设:由于圆规两脚间的距离没有变;就是从这儿〔手指圆上的点〕到这儿〔手指圆心〕的距离没有变。
只要距离不变,就不会画出一会儿凹、一会儿凸的平面图形了。
6、自学圆的各部分名称及关系,生看书自学反馈给黑板上〔或自己画的圆画出一条半径、直径,再标上字母〕7、同学画制定的圆:分别画r=2cm,d=2cm的圆三、在运用中体验圆与半径、圆心的关系让大家在一张正方形纸上画一个最大的圆,怎么画?同学思索后动手操作、反馈预设:同学有不胜利的作品,则让大家一起分析;有胜利的作品让他说方法。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第一单元第1课时《圆的认识(一)》北师大版
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1课时《圆的认识(一)》教学设计师:我们已经认识了圆,那么你能想办法画一个圆吗?反馈:可以用圆形物体直接描圆。
师:这是一个好办法,想想还可以怎么做?学生到黑板上演示:师:还有吗?课件出示:师:有了这三种工具,你能画出圆吗?反馈:绳子的两端分别系上图钉与铅笔,然后固定图钉,铅笔绕着图钉旋转一圈。
师:这样画圆有什么需要注意的地方吗?引导学生得出:需要注意两点:一是图钉固定的这一点不能动;二是线绳必须始终拉紧。
师:这种方法适合画特别大的圆,比如体育老师画跑道。
这几种画圆的方法都有自己的局限性,如果我想在白纸上画出大小不同又非常标准的圆又怎么办呢?同桌互相说说,然后集体反馈。
学生:可以用手画。
学生有点犯难。
学生独自思考,然后尝试。
鼓励学生用多种方法画圆,充分感受用圆规画圆的优点,进而激发了学生尝试用圆规画圆的热情。
课件出示:师介绍圆规:圆规有两只长脚,一只脚装有尖针,另一只脚装有铅笔芯,两只脚的一端用螺丝交在一起,这样圆规就能张开或收拢,画出大小不用的圆。
师:想想怎样用圆规画圆呢?根据学生的回答,课件出演示画圆的过程:师:那么画圆时需要注意什么呢?引导学生得出:画圆时,圆规的针尖不能动、圆规两脚距离不能变。
师:拿出圆规,在练本上画圆,思考:圆规的“针尖”和两脚张开的距离各起什么作用?引导学生认识:圆规的“针尖”决定了圆的位置,两脚张开的距离决定了圆的大小。
师:在圆中,每一部分也有自己的名称。
学生自由说说。
学生:可以借助圆规。
学生:一只脚固定在一个点上,另一只脚绕着这个点旋转1圈,就画出一个圆。
学生自由说说。
学生初步认识圆规,老师介绍圆规的构造,让学生知道圆规的构造原理与使用方法,为后面的画圆做准备,同时也感受到方法的相似之处。
反馈:圆的大小与圆的半径(r)或直径(d)有关;圆的位置与圆心(O)有关。
六、试一试师:车轮为什么是圆的?同桌合作做一做,想一想。
课件出示:合作提示:1.分别用硬纸板做成下面的图形,代替车轮。
小学数学《圆的认识》优秀教学设计(通用11篇)
小学数学《圆的认识》优秀教学设计小学数学《圆的认识》优秀教学设计(通用11篇)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可能需要进行教学设计编写工作,教学设计是对学业业绩问题的解决措施进行策划的过程。
那么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小学数学《圆的认识》优秀教学设计,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小学数学《圆的认识》优秀教学设计篇1教学目标1.使学生在观察、操作、交流中认识圆的各部分名称与感受圆的基本特征,会用圆规画指定大小的圆;能应用圆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2.活动中进一步积累认识图形的学习经验,增强空间观念,发展数学思考。
3.进一步体验图形与生活的联系,感受平面图形的学习价值,提高数学学习的兴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
重点难点1.认识圆的各部分名称。
2.感受圆的基本特征。
3.会用圆规画指定大小的圆。
教学难点:应用圆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教学准备:课件、各种不同的含有圆形的实物、剪刀、直尺、圆规。
教学过程教学例1。
(一)感知生活中的圆。
听,一滴雨水滴在平静的水面上,荡起一层层涟漪,看,是什么形状?出示图片,问:这些物体上也都有圆,谁来指一指。
生活中哪些地方还能看到圆?圆在生活中随处可见,扮演着重要角色。
有必要进一步研究——圆(二)自主画圆。
先请你想办法画出一个圆,并在小组里交流你是用什么画的?(三)交流感受。
你觉得圆和以前学过的平面图形有什么不同?二、圆规画圆,认识圆的各部分名称。
教学例2。
(一)圆规画圆。
1.认识圆规。
如果要画一个更大、更小或指定大小的圆,借助你手里物品上的圆还行吗?得有一个能调节大小的画圆工具——圆规。
谁能给大家介绍介绍它?2.尝试画圆。
你能试着用圆规画一个圆吗?试试看。
(师同步在黑板上画圆)3.展示作品,归纳画法。
(1)展示完美作品。
问:你是怎样用圆规画圆的?课件出示画圆步骤:①把圆规的两脚分开,定好两脚间的距离;②把有针尖的一脚固定在一点上;③把装有笔尖的一只脚旋转一周。
公开课之《圆的认识》教案
公开课之《圆的认识》教案一、教学内容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圆的基本概念,了解圆的直径与半径的定义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2. 培养学生运用圆的周长和面积公式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交流和合作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圆的定义、直径与半径的概念、周长和面积公式的运用。
难点:圆的周长和面积公式的推导及灵活运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黑板、粉笔、圆规、直尺、剪刀、彩纸。
学具:每人一份圆的模型、练习题。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观察周围生活中存在的圆形物体,如硬币、圆桌、地球等,引导学生发现圆形的特点。
2. 圆的定义:通过圆规画圆的过程,引导学生理解圆的定义,即到一个固定点距离相等的所有点的集合。
3. 直径与半径:介绍直径和半径的概念,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理解直径是穿过圆心,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半径是连接圆心和圆上任意一点的线段。
4. 圆的周长:引导学生通过实际测量和计算,探究圆的周长与直径的关系,得出周长公式C=πd。
5. 圆的面积: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切割圆形的纸片,观察和计算面积,引导学生发现圆的面积公式A=πr²。
6. 例题讲解:运用圆的周长和面积公式解决实际问题,如计算一个直径为10厘米的圆的周长和面积。
7. 随堂练习:让学生运用圆的周长和面积公式,计算不同直径和半径的圆的周长和面积。
六、板书设计圆的定义:到一个固定点距离相等的所有点的集合。
直径:穿过圆心,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
半径:连接圆心和圆上任意一点的线段。
周长公式:C=πd面积公式:A=πr²七、作业设计1. 请用圆规画一个直径为10厘米的圆,并测量其周长和面积。
答案:周长约为31.4厘米,面积约为78.5平方厘米。
2. 计算一个半径为5厘米的圆的周长和面积。
答案:周长约为31.4厘米,面积约为78.5平方厘米。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观察生活实物,引入圆的概念,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掌握圆的定义、直径与半径的概念,以及圆的周长和面积公式。
小学六年级数学《圆的认识(一)》公开课教学教案
小学六年级数学《圆的认识(一)》公开课教学教案小学六年级数学《圆的认识(一)》公开课教学教案一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圆的认识(一)》,在课本的2——5页。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结合生活实际,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认识圆,并认识到“同一个圆中半径都相等、直径都相等”,体会圆的特征及圆心和半径的作用,会用圆规画圆。
过程与方法:结合生活实际,通过观察、操作、想象等活动,认识圆及圆的一些特征,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情感态度价值观:结合具体的情境,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能用圆的知识来解释生活中的简单现象。
教学重点:在观察和操作中体会圆的特征,知道直径和半径的概念。
教学难点:用圆规画圆。
课前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感知圆师:我本想让大家做一个套圈游戏,但对于大家站在什么位置参与游戏更公平,老师一直没有想好,请大家帮我参谋一下。
(课件出示三种游戏方式,触控笔画出同学与小旗标志之间的距离。
)导入:为什么圆会有这么大的优点呢?让我们一起来探寻圆的奥秘吧! 板书课题:圆的认识学生对于三种游戏方式进行评价,并说原因。
二、互动探究认识圆1.欣赏图形。
(课件出示生活中的圆,同时用触控笔“抽”出圆形)师:圆和以前学过的图形有什么不同呢?(出示以前学过的图形)(出示一个椭圆和一个凹凸不平的圆)问:这是圆吗?为什么?2.尝试画圆。
(1)(实物投影仪出示学生画出的失败作品和成功作品)师:猜一猜,为什么有些圆会“咧着嘴”呢?(2)(实物投影仪)老师示范画圆。
3.认识圆各部分的名称。
老师在白板上用圆规、直尺等工具演示画圆、圆心、半径、直径及用字母表示的方式。
4.探究圆的特征。
(1)画:在刚才自己画的较成功的一个圆中继续画3条半径、3条直径。
想:a.在同一个圆里可以画多少条半径,多少条直径? b.在同一个圆里半径的长度都相等吗?直径呢?怎么发现的?(2)画:a.以点A为圆心画两个大小不同的圆;b.在另外一个地方画两个半径都是2厘米的圆。
《圆的认识(一)》基于标准的教学设计
《圆的认识(一)》基于标准的教学设计教材来源:小学第二学段《数学》教科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年审定。
教学内容来源: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圆》。
教学主题:圆的认识(一)课时:共7课时,第1课时授课对象:六年级学生设计者:杨增辉/郑州市惠济区铁炉寨小学目标确定的依据1.课程标准相关要求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课程内容的选择要贴近学生的实际,有利于学生体验与理解、思考与探索。
圆的本质特征是圆到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点的集合。
为更好地渗透圆的本质特征,便遵循“借助生活经验—利用动手操作—解释生活现象”的线索,通过套圈、画圆、讨论和感受来分层次感受圆的本质特征。
2.教材分析本单元是在学生已经直观地认识了圆的基础上,第一节内容通过“套圈”游戏情境,引导学生思考哪一种方式更公平,借助学生的生活经验,使学生初步感受圆的本质特征及圆与正方形的不同。
在此基础上安排“画圆”活动,在学生探索如何画圆及亲自动手画圆的过程中,体会圆的本质特征,目的是让学生在进一步巩固用圆规画圆的过程中,认识到同一个圆中半径与半径、直径与直径的关系,并且感受到圆心和半径对确定圆的位置和大小的作用,这实际上是对圆的本质特征的又一次体会。
3.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学生在第一学段和生活中直观地认识了圆,对本节课的学习起铺垫作用,六年级的学生思维较为活跃,敢于表达自己的想法,课堂上组织对圆的半径与直径的关系探讨,以及半径和圆心作用时,学生可以畅所欲言,顺利达到对圆的本质特征的再认识。
教学目标1.结合生活实际,在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中,经历认识圆的过程。
知道圆各部分的名称,了解“同一个圆中半径都相等、直径都相等”,体会圆的特征及圆心和半径的作用,会用圆规画圆。
2.结合具体的情境,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能用圆的知识来解释生活中的简单现象。
3.对周围环境中与圆有关的事物有好奇心,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
评价任务1、知道圆各部分的名称,了解“同一个圆中半径都相等、直径都相等”,体会圆的特征及圆心和半径的作用,会用圆规画圆。
北师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圆第1课时--圆的认识(一)优质教案
圆的认识(一)教课目的1.知识与技术:(1)掌握圆的特色。
(2)会用圆规等工具画圆。
2.过程与方法:在想象与考证、察看与剖析、着手操作、合作交流等活动发展空间观点。
3.感情、态度与价值观:在问题解决过程中,不停探究事物的本质特色和事特的合理性。
教课要点:经过着手操作认识圆,掌握圆的特色。
教课难点:会用圆规画圆。
教课准备:圆的模型、圆规、三角板教课过程:一、引入课1.“察看与思虑一”:出示实物图。
2.这些物体有什么特色?指引学生发现:它们都是圆形。
3.板书课题:圆的认识(一)二、探究新知1.“察看与思虑二”(1)这些小朋友是怎么站的?在干什么?你对他们这类弄法有什么想法吗?(2)假如大家是这样站的,你感觉公正吗?为何?获得:大家站成正方形时,因为每人离目标的距离也不同样致使也不公正。
第1页共3页(3)为了使游戏公正,你们能不可以帮他们设计出一个公正的方案?(学生思虑)学生想到圆后,出示第三幅图,发问:为何站成圆形就公正了呢?(4)上边我们接触了三种图形 ----- 直线、正方形、圆。
此中圆是有点特别的,你能谈谈圆与正方形等图形的不一样之处吗?举出生活中看到的圆的例子。
2.画一画(1)你们谁能画出圆来吗?着手试一试。
(2)谁来展现一下自己画的圆,并谈谈你是如何画的?画的时候要注意什么?(3)思虑:以上这些画法中有什么共同之处?注意的问题你是怎么想到的?(固定一个点和一个长度,引出圆心和半径)3.认一认(1)教师边画圆边讲观点。
重申:圆心是一个点,半径和直径是线段。
(2)半径和直径的辨识4.画一画,想想(1)画一个随意大小的圆,并画出它的半径和直径。
(2)按要求画圆:画两个半径都是 2 厘米的圆。
5、议论:圆的地点和什么相关系?圆的大小和什么相关系?三、稳固练习1.指出以下圆中哪条是半径哪条是直径?第2页共3页2.随意画一个圆,并在这个圆中画一条半径和直径四、总结全课经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学到了哪些相关圆的知识?五、作业在平面上先确立两个不一样的点 A 和 B,再画一个圆,使这个圆同时经过点 A 和点 B(就是这两个点都在所画的圆上),这样的圆能画几个?(提升题)板书:圆的认识——平面曲线图形圆心( o)圆中心一点确立圆的地点半径( r)线段连结圆心到圆上随意一点确立圆的大小长度都相等〈在同一个圆里〉直径( d)线段经过圆心两头都在圆上长度都相等〈在同一个圆里〉半径和直径的关系d=2rr=d/2第3页共3页。
【教学方案】圆的认识(第1课时) 教学设计
圆的认识第一课时圆是在学生认识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等多种平面图形的基础上展开,也是小学阶段认识的最后一种常见的平面图形。
低年级教学中虽然也出现过圆,但只是直观认识。
本单元有圆的认识、圆的周长和圆的面积。
在六年级下学期,我们还将学习圆柱和圆锥的知识。
从教材的编排体系可以看出,圆是一种曲线图形,而我们前面学习的是直线图形,所以圆的教学是学生认识曲线图形的开始。
不论是内容本身,还是研究问题的方法,都有很大的变化。
教材通过对圆的研究,渗透了曲线图形与直线图形的内在联系,体现了“化圆为方”、“化曲为直”的转化思想。
另外,还加强了动手操作,为学生的自主探索留下了很大的空间。
1. 学生在画圆的过程中,认识圆,掌握圆的各部分名称。
2. 初步学会用圆规画圆,培养学生的作图能力。
3. 通过动手操作、实验观察探索出圆的特征及同一个圆里半径和直径的关系。
4. 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抽象、概括等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在动手操作中掌握圆的特征,学会用圆规画圆的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圆上的概念,归纳圆的特征。
相应课件、圆形实物、硬币、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学具、剪刀、圆规等。
一、复习导入1.出示课件,说出你认识的图形。
2.出示第57页主题图,谈话:从图中你能找出什么图形?3.揭示课题: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从精巧的手工艺品到气势宏伟的各种建筑,到处可以看到大大小小的圆。
今天我们就来研究圆。
二、探索新知1.画圆(1)你能想办法在纸上画一个圆吗?(2)学生利用生活的物品或工具来画圆。
课件出示画图方法。
2.把画出来的圆剪下来,折一折,说说你的发现。
(1)学生操作:让学生把在纸上画好的圆剪下来,对折,打开,再换个方向对折,再打开,反复折几次,折过几次后,你发现了什么?(2)集体交流:折痕相交于一点,交点位于圆中心。
(3)讲解:圆中心的一点叫圆心,用字母O表示。
(4)画一画,认识圆的直径和半径。
a.学生沿折痕画一画,发现这条线段通过圆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内容: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圆的认识(一)第1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给合生活实际,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认识圆,掌握圆的特征,会用圆规画圆。
2、在画圆的过程中,理解同一个圆中半径、直径以及直径与半径都的关系,体圆心和半径的作用。
3、通过观察、操作、想象等活动,发展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
1.在观察、操作中体会圆的特征。
知道半径和直径的概念。
教学难点:能运用圆规熟练准确的画圆及半径与直径的关系。
教具准备:(圆规、直尺、课件)
学具准备:(圆规、直尺)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同学们,你们玩过套圈游戏吗?说一说游戏规则是怎样的?学生结合生活实际回忆套圈游戏的规则。
请同学们看一看在套圈游戏中常用的三种方式,你认为哪种方式更公平?为什么?今天我们就来研究圆的特征。
板书:圆的认识二.新课教学
(一)观察思考,初步体会圆的特征。
1、(ppt呈现教材套圈游戏中的第一幅图)这些小朋友是怎么站的?你对他们这种玩法有什么想法吗?如果你是这5位小朋友中的一员,你会选择站哪个位置?(从公平性上考虑得到:大家站成一条直线时,由于每人离目标的距离不一样导致不公平。
)
2、(ppt呈现教材套圈游戏中的第二幅图)如果大家是这样站的,你觉得公平吗?为什么?得到:大家站成正方形时,由于每人离目标的距离也不一样导致也不公平。
3、(ppt出示第三幅图)如果大家是这样站的,你觉得公平吗?提问:为什么站成圆形就公平了呢?(每人离目标的距离都一样)
4、上面我们接触了三种图形-----直线、正方形、圆。
其中圆是有点特殊的,你能说说圆与正方形等图形的不同之处吗?举出生活中看到的圆的例子。
5、师小结:通过刚才的比较我们发现圆是由一条曲线围成的封闭图形,圆上任意一点到圆的中心的距离都相等。
(二)画圆
1、如果现在老师要求你画一个圆,你能自己马上想到办法画一个圆吗?动手试一试。
2、谁来展示一下自己画的圆,并说说你是怎样画的?画的时候要注意什么?其他同学有想法可以补充。
(手画圆法、系绳画圆法、圆规画圆法、实物画圆法、)
3、思考:圆规是画圆的专用工具,我们通常用圆规画圆。
请大家想一想以上
这些画法中有什么共同之处?(固定一个点和一个长度,引出圆心和半径)(三)、认一认,想一想
圆各部分的名称半径和直径之间的关系
1、教师示范画圆,边画边讲概念。
引出圆心、半径、直径等要素名称,概念讲解一定要结合图形。
强调:圆心是一个点,半径和直径是线段。
2、半径和直径的辨认.ppt
3、探索半径和直径之间的关系:
用圆规画一个任意大小的圆,并画出半径和直径。
并让学生思考以下两个问题:在同一个圆中可以画多少条半径,多少条直径?
同一个圆中的半径都相等吗?直径呢?直径与半径之间有什么关系?
(四)、画一画,想一想。
圆的大小和位置与什么有关?根据要求画一画。
1、以点A为圆心画两个大小不同圆。
2、画两个半径都是2厘米的圆。
3、交流:把自己画的圆面积在小组内交流。
你们画的圆的位置和大小都一样吗?知道为什么吗?得出:圆的位置和圆心有关(即圆心决定圆的位置),圆
的大小和半径有关(即圆的半径决定圆的大小)。
三.课堂练习
1.基础练习,练一练p3(1—3题)
第1题:人们在联欢时,会自然地围成圆形,为什么?想一想,说一说。
第2题:画一个半径是1.5cm的圆,并用字母O,r,d ,标出它的圆心、半径和直径。
第3题:填空。
(通过计算,进一步巩固半径和直径的关系。
)
2、变式练习,填一填。
⑴如图,小兰从A点经过O点到B点上学,小美从C点经过O点也到B点上学,他俩上学的路程一样远吗?
3.拓展延伸练习
下图是由三个等圆组成的平面图形。
依次连接三个圆的圆心,所围成的是一
个三角形,这个三角形三个内角各是多少度?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五、板书设计
圆的认识(一)
在同一个圆内,有无数条半径,长度都相等,有无数条直径,长度都相等。
半径是直径的一半,直径是半径的2倍。
圆心确定圆的位置,半径决定圆的大小。
六、课堂检测题:
1、填空。
(1)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 )最长。
(2)从圆心到圆上任意一点的线段的长度都( )。
(3)时钟的分针针尖转动一周所形成的图形是( )。
(4)圆心决定圆的(),半径决定圆的()。
(5) 在同一个圆,有()条半径,有()条直径,所有的半径的长度都(),所有的直径的长度都(),直径的长度是半径的(),半径的长度是直径的()。
2、判断题
(1)通过圆心的线段是这个圆的直径。
()
(2)圆心到圆上任意一点的距离都相等()
(3)直径是一个圆内最长的线段。
( )
(4)圆规两脚间的距离是3厘米,画出的圆的直径是3厘米。
( )
(5)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是直径。
()
(6)所有圆的直径都相等,圆的半径也都相等。
()
1、画图。
⑴画一个直径是4cm的圆,并用字母O,r,d ,标出它的圆心、半径和直径。
⑵在正方形内各画一个最大的圆。
(拓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