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三第四章复习

合集下载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第四章复习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第四章复习

章末综合检测卷(四)(时间:45分钟,分值: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60分)气候生产潜力是指一个地区光、热、水等要素的数量及其配合协调程度。

下图示意中国东北地区玉米气候生产潜力的空间分布。

读图,回答1〜2题。

加1揄1 •影响甲处等值线向北凸出的主要因素是()A. 纬度位置B.大气环流C.地形因素D.海陆分布2. 在中国东北地区,与玉米气候生产潜力空间变化规律基本一致的指标是()A. > 10C积温B.日照时数C.太阳辐射量D.年降水量解析:第1题,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理解气候生产潜力的概念,并且能够把影响气候生产潜力的因素与图示地区的自然环境特征结合起来。

从材料中可知,气候生产潜力的大小取决于光、热、水等要素的数量及其配合协调程度,而图中显示甲处大于同一纬度的两侧,结合东北地区的自然环境特征可知,甲处位于东北平原,两侧分别是大兴安岭和长白山地,显然平原地区的光热资源优于山地。

第2题,由图可知,玉米气候生产潜力空间变化规律是由南向北逐渐递减,这与东北地区》10C积温的空间变化规律一致。

日照时数、太阳辐射量主要受纬度位置、白昼的长短、天气状况的影响。

东北地区受地形和海陆位置的影响,年降水量从东南向西北递减。

答案:1.C 2.A《黑龙江日报》2011年10月29日讯:“北纬48°以上不能种水稻”一一在我省水稻生产上,这是尽人皆知的权威定论。

然而,在这个秋季,定论被彻底打破。

记者从黑龙江省农委获悉,在该省北部地区逊克县、嫩江县、孙昊县进行水稻高产试验,取得显著成绩,最高亩产达到600公斤以上。

结合下图回答3〜4题。

水稻优势区域布局示意图3.黑龙江省在北纬48。

以上县区种植水稻并获得高产原因与下列哪个因素无关( )A. 改良耕作技术 B .科技投入培育良种 C.全球气候变暖 D .机械化水平高4•我国水稻种植纬度是世界上最高的,主要得益于 ( )A. 科技水平最高B. 土壤肥沃C. 夏季风带来良好的水热条件D. 地形平坦开阔解析:第3题,结合水稻生长习性和纬度位置判断答案。

高中必修三生物第四章复习

高中必修三生物第四章复习

第4章种群和群落从个体水平看,生物能通过自身的调节作用维持稳态,完成生长、发育和繁殖等生命活动。

而在自然界,任何生物都不是孤立存在的。

在一定的自然区域内,同种生物的全部个体形成种群;同一时间内聚集在一定区域中的各种生物种群的集合,构成生物群落。

[个体是组成种群的基本单位]第一节种群的特征一、调查种群密度的方法种群在单位面积或单位体积中的个体数就是种群密度。

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

(用到种群密度:农林害虫的监测和预报、渔业上捕捞程度的确定……)Ⅰ估算的方法:样方法(估算种群密度最常用的方法之一是样方法:在被调查种群的分布范围内,随机选取若干个样方,通过计数每个样方内的个体数,求得每个样方的种群密度,以所有样方种群密度的个体数的平均值作为该种群密度估计值。

)①步骤:随机选取若干个样方→计数每个样方内的个体数,求得每个样方的种群密度→所有样方种群密度的平均值。

②取样关键:随机取样用样方法调查草地中某种双子叶植物的种群密度1.为什么不用单子叶植物调查而用双子叶植物调查?答:因为单子叶草本植物常常是丛生或蔓生的,从地上部分难以辨别是一株还是多株。

二双子叶草本植物则容易辨别个体数目。

单子叶植物的叶片一般呈条形或披针形,叶脉一般是平行脉,双子叶植物的叶脉一般是网状脉。

2.常用的取样方法:五点取样法和等距取样法计数方法:①样方内的全部计数②位于样方边线上的,只计相邻两边及其夹角上的个体,计左上,不计右下Ⅱ估算的方法:标志重捕法[所得的种群密度会偏大](许多动物的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大,不宜用样方法来调查它们的种群密度。

常用的方法之一是标志重捕法。

也就是在被调查种群的活动范围内,捕获一部分个体,做上标记后再放回原来的环境,经过一段时间后进行重捕,根据重捕到的动物中标记个体数占总个体数的比例,来估计种群密度)①步骤:捕获一部分个体→做上标记后再放回原来的环境→一段时间后重捕→根据重捕到的动物中标记个体数占总个体数的比例,来估计种群密度②适用范围: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大的动物。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第四章知识点汇总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第四章知识点汇总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第四章知识点第四章种群和群落1、种群特征增长型年龄组稳定型衰退型性别比例1)种群密度a、定义:在单位面积或单位体积中的个体数就是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逐个计数针对范围小,个体较大的种群;b、计算方法:植物:样方法(取样分有五点取样法、等距离取样法)取平均值;动物:标志重捕法(对活动能力弱、活动范围小);计算公式:N=M×n/m。

估算的方法昆虫:灯光诱捕法;微生物:抽样检测法。

2)出生率、死亡率:a、定义:单位时间内新产生的个体数目占该种群个体总数的比率;b、意义:是决定种群密度的大小。

3)迁入率和迁出率:a、定义:单位时间内迁入和迁出的个体占该种群个体总数的比率;b、意义:针对一座城市人口的变化起决定作用。

4)年龄组成:a、定义:指一个种群中各年龄期个体数目的比例;b、类型:增长型(A)、稳定型(B)、衰退型(C);c、意义:预测种群密度的大小。

5)性别比例:a、定义:指种群中雌雄个体数目的比例;b、意义:对种群密度也有一定的影响。

2、种群密度的测量方法:样方法(植物和运动能力较弱的动物)、标志重捕法(运动能力强的动物)3:种群:一定区域内同种生物所有个体的总称群落:一定区域内的所有生物生态系统:一定区域内的所有生物与无机环境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生物圈4、种群的数量变化曲线:①“J型增长”a、数学模型:(1)Nt=N0λ(2)曲线(如右图)b、条件:理想条件指食物和空间条件充裕、气候适宜、没有敌害等条件;时间c、举例:自然界中确有,如一个新物种到适应的新环境。

②“S型增长” a、条件:自然资源和空间总是有限的;b、曲线中注意点:(1)K值为环境容纳量(在环境条件不受破坏的情况下,一定空间中所能维持的种群最大数量);(2)K/2处增长率最大。

➢大多数种群的数量总是在波动中,在不利的条件下,种群的数量会急剧下降甚至消失。

➢研究种群数量变化的意义:对于有害动物的防治、野生生物资源的保护和利用、以及濒临动物种群的拯救和恢复有重要意义。

必修三复习第四章区域经济发展

必修三复习第四章区域经济发展
2015-2-6
农业的区位选择
• 农业区位选择的因素要考虑哪些?
原理探索
科技、
综合分析 抓住主导因素 农业的区位选择, 实质就是对农业土 地的合理利用。 因地制宜、因时制宜
农业的区位选择--高考链接
B
2.如今北方市场上随处可见荔枝的原因 是( ) A.交通条件和食物冷藏、保鲜技术的发 展 B.荔枝的种植区位范围扩大到了北方 C.大部分荔枝是北方温室里种出来 的 D.我国北方市场对荔枝的需求量变大了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美国通过大量技术投入和大规 模专业化生产,成为世界最大的大豆生产国和出口国。 巴西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种植大豆,在积极培育优良品 种的同时,鼓励农民组建农场联合体,实现了大豆的规 模化生产与经营。目前,巴西的大豆产量、出口量仅次 于美国。中国曾是世界最大的大豆生产国和出口国,近 些年大豆的质量下降(品种退化,出油率低),生产成本 较高,成为世界最大的大豆进口国。据此完成
第四章区域经济发展
归纳总结-迁移运用
南乐职业中专--张雅玲
教学目标:
• 迁移运用学会分析 • 1、农业选择的区位因素 • 2、工业选择的区位因素
2015-2-6
新疆长绒棉
2015-2-6
新疆长绒棉的地理条件
光照充足,土地资源广阔 自然条件:
(地广人稀),山麓地区有 高山冰雪融水可供灌溉(灌 溉水源充足)。 社会经济因素: 历史悠久, 市场广阔, 交通相对便利, 政策扶持
工业区位选择的因素
• 工业区位选择的因素要考虑哪 些?201-2-6工业的区位选择条件
• 自然条件:地理位置、地形、水源 • 社会经济因素:市场、交通、劳动力 、技术、政策、原料、燃料、个人 偏好、历史基础
2015-2-6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择性必修第3册 第四章 生物大分子 本章复习提升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择性必修第3册 第四章 生物大分子 本章复习提升

本章复习提升易混易错练易错点1 糖类的概念、分类与性质1.(北京石景山高二上期末,)关于糖类的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从分子结构上看,糖类可定义为多羟基醛、多羟基酮和它们的脱水缩合物B.淀粉不能发生银镜反应,说明其分子中没有醛基C.向20%蔗糖溶液中加入稀H2SO4,水浴加热,再加入银氨溶液,然后水浴加热未出现银镜,说明蔗糖一定未水解D.纤维素是多糖,属于天然高分子化合物,不溶于水和一般的有机溶剂2.(山西晋城一模,)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制糖的国家之一,人体所需70%左右的能量由糖提供。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公元674年,我国发明的用黄泥浆使红糖脱色的方法,是利用了黄泥浆的吸附性B.唐朝大历年间,四川遂宁出现用甘蔗制取冰糖的工艺,冰糖的主要成分是葡萄糖C.饴糖是以米(淀粉)和麦芽经过糖化熬煮而成的糖,饴糖就是葡萄糖D.“床头冬酿压琼浆”中的“冬酿”指的是蜂蜜,蜂蜜中几乎不含单糖(葡萄糖和果糖)易错点2 混淆蛋白质的盐析与变性3.()下列不涉及蛋白质变性的是( )A.用酒精(体积分数为75%)消毒B.用福尔马林浸泡动物标本C.在鸡蛋清溶液中加入醋酸铅溶液,有沉淀析出D.在鸡蛋清溶液中加入饱和硫酸钠溶液,有沉淀析出4.()蛋白质是组成细胞的基础物质,没有蛋白质就没有生命。

人体内的血红蛋白、绝大多数酶都是蛋白质。

一些可溶性的重金属盐(如含Cu2+、Ba2+、Ag+等的可溶性盐)与蛋白质作用会使蛋白质变性,从而丧失其生理功能,严重时会危及生命。

因此,可溶性重金属盐为有毒物质。

根据上述所给信息,回答下列问题:(1)CuSO4、AgNO3、Ba(NO3)2、AgCl四种物质中,无毒的是。

(2)在医疗上用X射线检查胃肠疾病时,让病人服用硫酸钡(俗称钡餐),而不能服用碳酸钡,其原因是人体胃液中含有一定量的,与碳酸钡反应后,产生了一定量的能使人中毒的氯化钡,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3)若因氯化钡中毒,下列方案中可作为最佳解毒措施的是。

高中生物必修三第四章族群和生态圈知识点

高中生物必修三第四章族群和生态圈知识点

高中生物必修三第四章族群和生态圈知识点1. 族群的定义- 族群指的是生态学中相同物种的个体在同一地区共同生活的群体。

在一个族群中,个体之间存在着密切的相互关系。

2. 族群的结构- 族群的结构包括数量、密度和分布等方面。

- 族群数量指的是该族群中的个体数量。

- 族群密度指的是单位面积或单位体积内的个体数。

- 族群分布指的是该族群在一定区域内的空间分布情况。

3. 族群的增长与减少- 族群的增长与减少与出生率、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等因素有关。

- 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迁入率大于迁出率时,族群数量增加。

- 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迁入率小于迁出率时,族群数量减少。

4. 生态圈的概念- 生态圈指的是一个生态系统中生物群落和非生物因素相互作用的总体。

- 生态圈包括生物圈和非生物圈两部分。

5. 生态圈的层次结构- 生态圈的层次结构包括个体、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等。

- 个体是生物界中最基本的单位,是生态圈中个体数量的统计单位。

- 种群是同一物种个体的总体,是生态圈中物种数量的统计单位。

- 群落是由多个物种组成的生物群体,是生态圈中群落数量的统计单位。

- 生态系统是由生物圈和非生物圈组成的相互作用的整体。

6. 生态圈的能量流动- 生态圈中的能量流动是通过食物链和食物网来进行的。

- 食物链是描述生物之间能量传递关系的链式结构。

- 食物网是由多个食物链组成的复杂网络。

- 能量在生态圈中通过生物的摄食和代谢产生、传递和消耗。

以上是高中生物必修三第四章族群和生态圈的一些基本知识点,希望对你有帮助。

高中生物必修三第四章复习课件

高中生物必修三第四章复习课件

(三)群落的结构
(四)群落的演替
二、重点知识回顾
(一)种群的特征 1.调查种群密度的方法 五点取样法 等距取样法
⑴.样方法 主要用于植物 在被调查种群的分布范围内,随机选取若干个样方,通 过计数每个样方内的个体数,求得每个样方的种群密度, 以所有样方种群密度的平均值作为该种群的 种群密度估 计值 ⑵.标志重捕法 用于动物 在被调查种群的活动范围内,捕获一部分个体 ,做上标 记后再放回原来的环境,经过一段时间后进行重捕,根 据重捕到的动物中标记个体数占总数的比例,来估计种 群密度。
标记个体数/种群数量=重捕标记数/重捕个体数
请根据调查某双子叶草本植物种群密度的过程,回答下列问 题: (1)样方法调查时,取样的关键是要做到随机取样,不能 掺入主观因素。常用的取样方法有五点取样法和等距离取样法 _ _, 其中 五点取样法_(方法)适用于调查地块的长与宽相差不 大的地块。 (2)调查不同的植物类型时样方面积应该不同,如调查乔 木种群密度时样方面积要比调查草本植物种群密度时的样方 面积 大 _。 (3)在样方中统计植物数目时,若有正好长在边界线上的, 样方相邻的两条边及其顶角上的 只计算_ _个体。 (4)若某长条形地块长、宽为100m×50m,如果要等距抽 取10个样方,则抽样时相邻样方的中心距离为 10m _。 若调查中小样方为1m×1m,对某种植物种群调查的结果为: 12、18、16、16、15、13、15、11、13、13,则所调查种 群的密度为 约14株/m2 _。
研究实例
细菌每20min分裂一次
研究方法
观察研究对象,提出问题
在资源和空间无限多的环 境中,细菌种群的增长不 会受种群密度增加的影响
提出合理的假设
Nn
, N代表细菌数 量,n表示第几代

高一物理必修三四章知识点

高一物理必修三四章知识点

高一物理必修三四章知识点第一章:力和压强1. 力的概念和分类:- 力是使物体发生变化或者改变运动状态的物理量。

- 力可以分为接触力和非接触力两类。

- 接触力包括重力、弹力、摩擦力等。

- 非接触力包括引力、电磁力等。

2. 力的作用效果和叠加原理:- 力的作用效果包括使物体产生加速度、改变物体的形状或者大小。

- 多个力作用于同一物体时,可以根据叠加原理将它们合成为一个合力。

3. 力的单位和测量:- 力的单位是牛顿(N)。

- 常用的力的测量工具是弹簧测力计。

4. 压强的概念和计算:- 压强是单位面积上的力的大小。

- 压强的计算公式为P = F / A,其中P表示压强,F表示力,A表示面积。

第二章:力的作用和相互作用定律1. 牛顿的三定律:- 第一定律:一个物体如果没有外力作用,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的状态。

- 第二定律:F = m * a,其中F表示力,m表示物体的质量,a表示物体的加速度。

- 第三定律: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且作用在不同的物体上。

2. 惯性和马斯克一体性原理:- 惯性是指物体保持静止或匀速运动的性质。

- 马斯克一体性原理是指多个物体如果没有外力作用,它们的加速度相等,且相对位置保持不变。

第三章:机械能及其守恒定律1. 动能和势能:- 动能是运动物体由于速度而具有的能力。

- 势能是物体由于位置或形状而具有的能力。

2. 机械能守恒定律:- 在没有非保守力(如摩擦力、空气阻力等)的情况下,机械能守恒。

- 机械能守恒定律可以表示为 E1 = E2,其中E1表示系统的初始机械能,E2表示系统的最终机械能。

第四章:机械功和功率1. 功的概念和计算:- 功是力在物体上所做的作用,用于衡量力对物体的影响。

- 功的计算公式为W = F * s * cosθ,其中W表示功,F表示力,s表示力的方向上的位移,θ表示力和位移之间的夹角。

2. 功率的概念和计算:- 功率是单位时间内所做的功。

- 功率的计算公式为P = W / Δt,其中P表示功率,W表示功,Δt表示时间间隔。

人教版 必修三 第4章末复习总结 课件

人教版 必修三 第4章末复习总结 课件
上 页
下 页
知识网络构建
专题归纳整合
章末综合检测
第 四 章 区 域 经 济 发 展
年均温高; 【答案】 (1)年均温高;年较差小。 答案】 年均温高 年较差小。 (2)共同点: 年降水总量较少 ; 降水季节分配不均。 共同点:年降水总量较少;降水季节分配不均。 共同点 不同点: 调入区春季升温快, 不同点:图1调入区春季升温快,蒸发强烈,春季 调入区春季升温快 蒸发强烈, 降水少,降水年际变化大; 2调入区夏季降水少 调入区夏季降水少, 降水少 ,降水年际变化大;图 2调入区夏季降水少, 地 处背风坡,加剧干旱。 处背风坡,加剧干旱。 (3)小麦 水果 小麦
下 页
知识网络构建
专题归纳整合
章末综合检测
第 四 章 区 域 经 济 发 展
经 济 历史文化 资源优势 带
劣势
优势产业 发展引擎
上 页
文化底 崇尚商贸; 崇尚商贸; 制造、 制造 、 产业链、 产业链、 蕴吸引 IT制造、 CEPA、 开放的市 力不大; 电子、 大珠三角、 珠 制造业发 力不大; 电子、轻 大珠三角、 场观念; 场观念; 缺资本、 工制造、 产业升级、 三 达;外贸 缺资本、 工制造、 产业升级、 思维活跃; 思维活跃; 角 发达; 农业、 发达;港 技术密 农业、轻 珠港澳大 市场触觉 口集群 集型产 纺 桥 敏锐 业
上 页
下 页
知识网络构建
专题归纳整合
章末综合检测
(4) 第 四 章 区 域 经 济 发 展 劳动力条件 劳动力丰富 劳动力素质高 经济条件 市场需求更大 工业高度发达
下 页
甲区域
乙区域
上 页
知识网络构建
专题归纳整合
章末综合检测

4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第四单元科普文复习课件

4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第四单元科普文复习课件

勾当(ɡōu dānɡ) 嚼舌(jiáo)
C.汲取(jí)
调剂(tiáo jì)
天赋(fù)
长史(zhǎnɡ)
D.陡峭(dǒu qiào) 消融(rónɡ)
惬意(qiè)
垓心(ɡāi)
解析:B项中“勾当”应为“ɡòu dànɡ”。
2.下列各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 ) A.兴高彩烈 缅甸 嬉闹 撕打 B.得意洋洋 汲取 睚眦 天赋 C.比比皆是 反馈 端倪 锻炼 D.各执己见 陡峭 悬崖 纷纭
jimào 广袤
xuàn 晕眩
jí 汲取
zhào 召唤
zhàn 颤栗
yín 无垠
xiān 纤细
qì 默契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有错误的
一项是( B )
A.嬉闹(xī)
坠地(zhuì)
聒噪(ɡuō zào) 懵懂(měnɡ)
B.默契(qì)
衔恨(xián)
chà 惊诧
字音
lán 斑斓
huán 撒手人寰
yān 湮没
zhuàn xǐ
杜撰
畏葸不前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B )
A.斑斓(lán) 震惊(zhèn) 撒手人寰(huán) B.目眩(xuàn)畏葸(sī) 孜孜不倦(zī) C.怪诞(dàn) 湮没(yān) 自鸣得意(míng ) D.遐想(xiá) 杜撰(zhuàn) 惊诧不已(chà)
动物游戏之迷
现 象
(1-4)举例说明动物的游戏行为。
—— —— ——
特 (5-8)说明动物游戏的基本类型。 征 原 (9-14)概述动物游戏的目的性研究。 因
(15)说明要完全揭开动物游戏之谜还需 总 要深入研究。 结

必修三第四单元复习课

必修三第四单元复习课

5.下列物理学成就取得的先后顺序,正确的是 ( )。 ①经典力学的创立 ②匀速运动和匀加速运 动概念的提出 ③广义相对论 ④狭义相对 论 ⑤量子论 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④③⑤ C.①②⑤④③ D.②①⑤④③
6.被西方教会势力指责为“意在扰乱对神 的信仰,企图毁灭上帝”,而中国启蒙 思想家严复则认为“其彰人耳目,改易 思理,甚于奈端(牛顿)氏之天算格致” 的学说是( )。 A.日心说 B.进化论 C.量子论 D.相对论
相对论、量子论和经典力学的关系
相对论否定了经典力学的绝对时空观,但 并非全盘否定牛顿力学。
牛顿力学反映的是宏观物体、低速运动的 客观规律,而相对论反映的是物体高速运动的 客观规律,量子论反映的是微观世界的客观 规律,它们是对牛顿力学的继承和发展,而 非简单否是 进化论(科学)?
电子计算机
问题探究
古代中国的科技曾长期领先世界,但明末
(17世纪)以来却长期落后于西方。 从中世纪挣脱出来的西方科技从17世纪开始 获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领先于世界。 问题:以中国为参照,探讨近代以来西方科 技得到发展的原因?

提示:从社会发展、思想基础、教育制度等角度去思 考。
1. 资本主义的发展对科技知识的需求, 这是近代自然科学创立、发展的社会前提。 2. 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为 近代自然科学的诞生和发展奠定了思想基础。 3. 欧洲先进国家保护、奖励科技发明, 改革教育制度和专利制度,推动了近代科学 的发展。 4.科学家努力探索,促进了科学的发展。
7.1819年瓦特去世,时人对他发明的蒸汽机有这样的赞 颂:“它武装了人类,使虚弱无力的双手变得力大无 穷,它为机械动力在未来创造奇迹打下了坚实的基 础。”以下有关瓦特蒸汽机问世的意义的说法正确的 有( ) ①解决了工业发展中的动力问题 ②揭开了工业革命 的序幕 ③推动人类社会由此进入“蒸汽时代” ④ 打破了中世纪田园生活的恬静──历史跨进一个新的 时代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 ①②③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劳(2动) 力
和资源密集 型产业比重下降,技术、 知识密集
型产业比重上升。
2.国家的 对外开放政策。 3.良好的区位:毗邻 港澳 ,靠近东南亚,有利于接受 港澳产业的 扩,散参与 广泛的国际分。工 4.全国最大的 侨乡 之一。
二、工业化与城市化的推进 1.工业化进程呈现两个发展阶段
主导产业: 劳动密集 优点:一些工厂迅速成为 国内 同类 (1) (1979~1990年) 缺点:吸引的外资额及 工业增加的值增 长相对较慢
草 原
耕还林、还草工程,大力 发展生态农业和
牧和围栏限牧工程实施, 集约化草食性
区 舍饲畜牧业
发展
畜牧业
区域
发展方向
发展重点
以 森林保育 为核心,半山
特色经济作物为主,实
区实现“ 立体开”发,
山区
现由原料型生产向原料
山区发展特色农业和特产
及产品加工 并举的转变
品配套加工业
一、对外开放的前沿
1.发达国家和地区的产业结构调整 (第1)二 产业比重下降,第三 产业比重上升。
产业升级
2.问题 生态环境 问题日趋严重
3.对策 (1)产业结构调整:发展 重工业 和机械制造业,推动产业
升级。 (2)构建大珠江三角洲城市群:构建以 香港 、广州、深圳为核 心的大珠江三角洲城市群。(2)
面临问题: 政策 优势不明显,劳动力成
(1990年以后) 本低的优势逐渐丧失,需进行产业升级
2.城市化 (1)现状:我国城市分布最为 密集 的地区之一。
城镇 数量 (2)表现
城市 规模 迅速扩大
三、问题与对策
受地区 产业基础 和市场腹地的限制,
1.问题产生的原因
缺乏合理的 规划与管理
一、地理条件 1.东北地区的范围:包括黑龙江、吉林 、辽宁三省和 东部内。蒙古自治区
2.自然条件 (1)气候条件
气候类型: 温带湿润、半湿润季风气候特点:
冬季寒冷,夏季
,温雨暖热
同期
农作物易受低温冷害的影响
(2)地形: 高原 、平原和山地,地形单元完整,为农业 多种经营 提供了条件。
(3)土壤:黑土、 黑钙土 广泛分布,土层深厚,有机质 含 量高,有利于农业生产。
4.不同区域发展方向及重点
区 域
发展方向
发展重点
平 原
面向国内,强化商品粮 、 ①提高 产品质量和竞争力; 豆等大宗农产品生产,确 ②加快发展农产品加工业;
区 保国家粮食需求
延长产业链条;③建设 绿色食品基地
围绕 生态建设 和增加农牧
人工草地
西
强化
建设,发展
部 民收入两大主题,结合退 草业经济,推动退耕、退
3.社会经济条件
重要的 工业 交通发达,有利于发展 外向型 开发较晚,人口密度较低
二、农业布局特点 1.划分依据:气候、地貌、 植被 和土壤等农业生产
自然条件 的差异及农业生产方式的不同。
2.三大农业生产区
(1) 农业区
分布:主要为松嫩 平原、三江平原和辽河平原主 要粮食作物: 玉米、大豆、小麦、水稻等
(2)林业和特产区:主要分布在 大小兴安岭 和长白山区。 (3)畜牧业区:主要分布在 西部高原 、松嫩平原西部及部 分林区草地。
三、大规模专业化生产——商品粮基地建设 1.地位:全国最大的、比较稳定的商品粮基地;三江平原是 我国粮食商品率最高的商品粮生产基地。
大规模 机械化 2.突出特点
地区专业化 生产
四、农业发展方向 1.存在的问题及后果:人口激增,高强度的 农林 开发,
造成土地的不合理利用,导致农业 生态环境 退化。
2.发展原则:从改善农业 生态环境 入手,坚持开发、利 用与 治理、保护相结合,坚持经济效益、 生态效益的统
一。 3.发展方向:建设成为我国最大的 绿色食品 基地和高水
平的农业专业化 区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