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物理学中的反演问题
地球物理反演技术的原理与应用
![地球物理反演技术的原理与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0423356f7275a417866fb84ae45c3b3567ecdd09.png)
地球物理反演技术的原理与应用地球物理反演技术是一种利用地球物理学原理和数据来研究地球结构和物理性质的方法。
它通过观测不同物理现象的数据,并将这些观测数据与理论模型进行比对,从而推断地下地质结构和属性的技术。
本文将介绍地球物理反演技术的原理和常见的应用领域。
一、地球物理反演技术的原理地球物理反演技术的原理主要基于物理学原理,包括电磁学、重力学、磁学、地震学和地热学等。
具体原理如下:1. 电磁学原理:电磁法反演技术利用地下不同电性介质对电磁场的响应特性来识别地下结构。
该方法可以通过测量地下电磁场的参数(如电阻率、电导率和介电常数)来推断地下岩石类型、孔隙度和流体性质。
2. 重力学原理:重力法反演技术基于地球重力场的变化来推测地下物质的密度分布。
地球上不同密度的岩石体会造成地球重力场的微小变化,通过测量这种变化,可以揭示地下岩石体的类型和分布。
3. 磁学原理:磁法反演技术是利用地下岩石的磁性来推测地下结构。
地球上的磁场会受到地下岩石的磁性影响,通过测量地球磁场的变化,可以了解地下岩石类型和分布。
4. 地震学原理:地震法反演技术是利用地震波在地下传播的特性来推测地下结构。
地震波在地下不同介质中传播时,会发生折射、折射、散射等现象,通过记录地震波的传播速度和幅度变化,可以计算出地下岩石的速度和密度分布。
5. 地热学原理:地热法反演技术是利用地球内部热流传递的特性来推测地下热流分布和地下岩石的导热性质。
地下不同介质的导热性质不同,通过测量地球表面的地温和热流分布,可以推断地下岩石的导热性质、岩石类型和介质性质。
二、地球物理反演技术的应用地球物理反演技术广泛应用于地质勘探、环境监测、灾害预警和能源开发等领域。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应用领域:1. 矿产勘探:地球物理反演技术在矿产勘探中具有重要作用。
根据地球物理反演技术可以获得的电阻率、重力梯度、磁场强度等信息,可以推测地下的矿体分布和性质,指导矿产资源的开发和勘探。
地球物理反演方法及优劣分析
![地球物理反演方法及优劣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2d1497b49f3143323968011ca300a6c30c22f1f9.png)
地球物理反演方法及优劣分析地球物理反演是一种通过观测地球物理场的响应来推断地下介质结构和性质的方法。
地球物理反演在地质勘探、环境研究、灾害预测等领域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地球物理反演方法,并分析它们的优劣势。
1. 重力法重力法是一种通过测量地球物体潜在能的分布来推断地下密度结构的方法。
重力法具有简单、直观、非侵入性的优点,在海洋和陆地上都可应用。
然而,重力法对密度分布变化较小的地下构造敏感性不高,精度受地形影响。
此外,重力法对地下界面的分辨率较低,难以分辨细小结构。
2. 震电阻抗法震电阻抗法是一种通过测量地震波在地下传播的速度和衰减来推断地下介质的电阻率结构的方法。
震电阻抗法在勘探深层、辨析地下岩石类型等方面具有优势。
然而,震电阻抗法对电阻率界面明显的区域辨识度较高,但对电阻率变化较小的结构分辨率较低。
此外,震电阻抗法对最低频率的信号需高信噪比,仪器设备较为复杂。
3. 电法电法是一种通过测量地下电场、电位差和电流等信息来推断地下的电阻率结构的方法。
电法具有分辨率较高、不受地形影响的优势,适用于地下水、矿产资源、环境污染等的勘探。
然而,电法在复杂多层介质的情况下存在解耦问题,且对电阻率的分辨率随探测深度增加而下降。
4. 磁法磁法是一种通过测量地磁场的强度和方向变化来推测地下岩石磁性结构的方法。
磁法适用于勘探地下矿产、火山活动等。
磁法对磁性较强的物质敏感,但对非磁性物质的响应较弱。
此外,磁法的解释也受到磁化方向不明确和磁异常的干扰。
5. 地震反射法地震反射法是一种通过测量地震波在不同介质之间反射和折射的现象来推断地下介质结构的方法。
地震反射法是勘探石油和地表下岩石结构的常用方法。
地震反射法具有高分辨率、多参数的优势,可以提供地层的结构、速度、岩性等信息。
然而,地震反射法对地下介质的反射界面明显的要求较高,且受到地震波传播路径的限制。
总的来说,每种地球物理反演方法都有其适用的场景和局限性。
地球物理反演总结
![地球物理反演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50bb43feb9f67c1cfad6195f312b3169a451ea36.png)
地球物理反演总结一、名词解释(30)二、简答(30)三、综述(40)第一章正问题:给定一个问题,寻找答案反问题:给定一个答案,寻找问题适定性问题:解一定存在;解的唯一性;问题发生一些小的变动仅导致问题的解发生小的变动非适定性问题:解不一定存在;解可能不唯一;问题中小的变动导致问题解较大变动正演问题(正问题):已知模型m,求解数据d的过程反演问题(反问题):已知数据d,求解模型参数m的过程地震反演(SeismicInversion):把常规的界面型反射剖面转换成岩层型的测井剖面,将地震资料变成可与测井资料直接对比的形式,实现这种转换的处理过程叫地震反演。
地震反演在石油勘探开发中的应用:1、微构造识别;2、岩性预测;3、储层参数评价4、流体识别(烃类检测)地球物理反演:根据各种位场、地震波、地球自由振荡、交变电磁场、以及热学的地球物理观测数据去推测地球内部的结构形态及物质成分,定量计算各种有关的物理参数地震勘探中应用最广的反演问题是地震波阻抗反演,地震波阻抗反演是储层地球物理研究的最基本的处理技术之一,通过地震波阻抗反演把常规的界面型地震反射剖面转换成岩层型的伪测井剖面,因而使地震资料转变成可以与钻井资料直接对比的剖面形式,可以说波阻抗反演是地震资料处理的最终处理结果。
地震反演的目的:根据地震资料,反推出地下介质的波阻抗、速度和密度等岩石地球物理参数的分布,估算储层参数,并进行储层预测,以便为油气田的勘探和开发提供可靠的基础资料。
第二章地震正演定义:地震正演是根据设计的地质模型,选择速度、密度、波松比等地层参数,用某种方法求得地震响应,通过与实际剖面对比,合理解释复杂的地质现象。
地质模型:物理模型、数值模型算法原理:褶积模型、绕射迭加模型、射线追踪模型、波动方程模型地震物理模拟:在实验室内将野外的地质构造和地质体按照一定的模拟相似比制作成物理模型,并用超声波或激光超声波等方法对野外地震勘探方法进行模拟的一种地震模拟方法。
地球物理反演方法的分析与评价
![地球物理反演方法的分析与评价](https://img.taocdn.com/s3/m/76cf7d3300f69e3143323968011ca300a7c3f65a.png)
地球物理反演方法的分析与评价地球物理反演是通过测量地球物理场并运用数学模型来推断地下结构的一种技术。
为了获得准确的地下信息,科学家们不断改进和发展不同的反演方法。
本文将对几种常见的地球物理反演方法进行分析与评价。
1. 介电常数反演方法介电常数反演方法是一种通过测量电磁场数据来推断地下介电常数分布的方法。
该方法适用于地质勘探、环境监测等领域。
通过分析电磁场数据的变化,可以推断地下的介电常数分布情况,进而了解地下的岩石性质和地形特征。
这种方法具有较高的分辨率和准确性。
2. 地震波反演方法地震波反演方法是一种通过测量地震波数据来推断地下介质的方法。
地震波波形在不同介质中传播的速度和路径都有所不同,通过分析地震波数据的变化,可以推断地下的物理性质和结构。
地震波反演方法适用于地震勘探、地震灾害预测等领域。
这种方法可以提供较准确的地下结构和地质信息。
3. 重力反演方法重力反演方法是一种通过测量地球重力场数据来推断地下密度分布的方法。
地下的密度分布会对地球重力场产生影响,通过分析重力场数据的变化,可以推断地下的密度分布情况。
重力反演方法适用于矿产勘探、地下水资源调查等领域。
这种方法具有较高的分辨率和准确性。
4. 电磁法反演方法电磁法反演方法是一种通过测量地下电磁场数据来推断地下电导率分布的方法。
地下的电导率分布与地下的水分、岩石性质等因素有关,通过分析电磁场数据的变化,可以推断地下的电导率分布情况。
电磁法反演方法适用于水资源调查、矿产勘探等领域。
这种方法可以提供较准确的地下电导率信息。
5. 时间域反演方法时间域反演方法是一种通过测量地球物理场数据的时间变化来推断地下结构的方法。
该方法适用于地壳运动监测、地震预测等领域。
通过分析地球物理场数据的时间变化,可以推断地下的结构和变化情况。
时间域反演方法具有较高的分辨率和准确性。
综上所述,地球物理反演方法是研究地下结构和物性的重要手段,不同的反演方法适用于不同的领域和问题。
地球物理反演的原理与方法
![地球物理反演的原理与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3fce2f9729ea81c758f5f61fb7360b4c2e3f2adc.png)
地球物理反演的原理与方法地球物理反演是一种通过地球物理观测数据来推断地下介质性质和结构的方法,它在地球科学研究、资源勘探和环境监测等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本文将介绍地球物理反演的原理和常用的反演方法。
一、地球物理反演的原理地球物理反演的原理基于地球物理学中的物理规律和数学原理,通过分析和处理地球物理观测数据来推断地下介质属性。
主要涉及的物理量包括地震波传播速度、电磁波传播速度、重力场和磁场等。
1. 地震波原理:地震波是在地震或人工激发下,传播到地下并在介质中传播的波动现象。
地震波的传播速度与地下介质的密度、速度、衰减等有关,通过地震波的观测数据可以反演地下介质的速度结构。
2. 电磁波原理:电磁波是由变化的电场和磁场相互作用产生的波动现象。
地下介质的电磁性质会对电磁波的传播速度和衰减造成影响。
通过电磁波在地下的传播特性,可以反演地下介质的电阻率、磁导率等物理属性。
3. 重力场原理:重力场是由地球引力场和地壳、岩石体积密度变化所引起的。
重力场的测量数据可以反演地下介质的密度分布和构造特征。
4. 磁场原理:地球磁场的强度和方向受到地下岩石体磁性和磁化程度的影响。
通过采集和处理地磁场观测数据,可以反演地下介质的磁性特征。
二、地球物理反演的方法地球物理反演的方法主要包括正问题和反问题。
正问题是在已知地下介质模型的情况下,计算预测地球物理观测数据。
反问题则是根据地球物理观测数据,反推出地下介质模型及其属性。
1. 正问题方法正问题方法是在已知地下介质模型的情况下,通过物理规律和数学计算,推导出对应的地球物理观测数据。
常用的正问题方法有有限差分法、有限元法和射线追迹法等。
这些方法可以模拟地震波、电磁波、重力场和磁场等在地下介质中的传播过程。
2. 反问题方法反问题方法是通过分析和处理地球物理观测数据,推断地下介质的属性。
反问题的核心是求解最优化问题,即通过最小化目标函数来获得最佳的地下介质模型。
常用的反问题方法包括反演算法和数据处理技术。
地球科学中的正反问题
![地球科学中的正反问题](https://img.taocdn.com/s3/m/da48f08602d276a200292e87.png)
一、什么是正演问题和反演问题在地球科学中,有两大问题是离不开的,正演问题和反演问题。
由物理定律根据给定物理模型的参数计算出数据的问题是正演问题。
而由观测数据通过适当的方法计算物理模型参数来重建物理模型的问题是反演问题。
由卫星云图预报天气、由遥感影像估计粮食产量都是正演问题。
从思路上而言,正演问题比较简单。
如果给定物理模型的系数,由物理定律能够计算出与观测数据相比对的理论数据。
在模型比较精确的情况下,正演一般能够获得比较好的效果。
当然,反演问题也在多个领域有应用,这里可以给出很多实例,比如太阳的内部结构探测、储油层厚度的估计、莫霍面深度的推断、核幔边界形态的分析等等。
由于我们不单对模型系数不清楚,甚至有时对物理模型本身都不甚清楚,所以我们可以断言反演比正演问题将面临更多更大的困难。
根据百度百科,正演问题(direct problem)定义:在地球物理磁法勘探的理论研究中,根据磁性体的形状、产状和磁性数据,通过理论计算、模拟计算或模型实验等方法,得到磁异常的理论数值或理论曲线,统称为正演问题。
反演问题(inversed problem)在磁法勘探理论研究和解释磁测成果时,根据磁异常特征,确定磁性体的形状、产状及其磁性等,称为“反演问题”。
这个概念给的范围太狭隘,就简单的地磁勘探而已,所以仅作为参考。
二、哪个先提出来现在有一个逻辑问题,是先有正演问题还是先有反演问题?似乎直观上先有前者,然而我认为,对大多数问题,尤其是系统复杂的问题,应当是先有后者。
科学研究的先驱们没有今天的人有这么好的条件,不可能通过课堂学习系统地掌握成体系的知识,也没有条件去图书馆查阅资料,更不用说利用检索工具搜集信息了,他们掌握的资料和信息是极其的贫乏的。
当先驱们涉足新的研究领域时,是没有经验可循的,也没有什么物理模型可以利用。
他们看到的是规律或者说模型所呈现出来的现象,他们的任务是找出规律、建立模型,这个任务本身就是反演问题。
地球物理反演研究的方法与技术
![地球物理反演研究的方法与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4ea58f1d302b3169a45177232f60ddccda38e6e7.png)
地球物理反演研究的方法与技术地球物理反演是一种通过观测和分析地球物理现象来推断地下结构和性质的方法。
反演研究的目标是揭示地下地球的内部构造,了解地球的演化历史以及地质过程。
本文将介绍常见的地球物理反演方法和技术,包括重磁法、地震波形反演、物性反演和电磁法反演。
一、重磁法反演重磁法反演是利用地球重力和地磁场的测量数据来推断地下物质分布和性质。
地球重力和地磁场是地下物质分布的重要指示器。
通过收集地面上的重力和磁场测量数据,可以建立数学模型,通过反演算法推断地下物质的密度分布和磁性特征。
重磁法反演的关键是建立准确的物理模型和有效的数学算法。
建模过程中需要考虑到地球重力和地磁场的多种因素对测量数据的影响,例如地形起伏、地表岩石性质、地下岩性边界等。
反演算法的选取也是关键,常用的反演算法包括正则化方法、模型约束方法和优化算法等。
二、地震波形反演地震波形反演是利用地震波传播过程中测量到的数据来推断地下介质的性质。
地震波在地下介质中传播时会发生折射、反射和散射,通过记录地震波的到达时间、振幅和频谱等信息,可以重建地下介质的速度和密度模型。
地震波形反演的核心是通过正演模拟和反演算法来寻找最优的地下模型。
正演模拟是利用地球物理波动方程对地震波在地下介质中的传播进行模拟,通过比较模拟波形和实际观测波形的差异来获得地下介质的模型参数。
反演算法的选择取决于地下介质的复杂程度和数据的可靠性,常用的反演算法包括全波形反演、走时反演和频率反演等。
三、物性反演物性反演是指根据物理计量描述地下介质性质的参数,如电阻率、介电常数、磁化率等,通过测量数据推断地下介质的物性分布。
常见的物性反演方法包括电法、电磁法和磁法等。
在电法反演中,通过测量电场和电流数据,利用欧姆定律推断地下介质的电阻率分布。
电磁法反演是利用地球磁场和电磁感应现象推断地下介质的导电性和磁化性。
磁法反演是利用地磁场测量数据推断地下介质的磁性特征。
物性反演的关键在于建立合理的物理模型和有效的数据处理方法。
地球物理反演原理与方法的综述
![地球物理反演原理与方法的综述](https://img.taocdn.com/s3/m/29074b74a22d7375a417866fb84ae45c3b35c238.png)
地球物理反演原理与方法的综述地球物理反演是一种通过测量数据,利用物理定律和数学模型来推断地下物质结构的方法。
它在地球科学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可以用于勘探矿产资源、地下水资源、地质构造和地壳运动等方面的研究。
地球物理反演的原理和方法多种多样,本文将对其中的一些主要方法进行综述。
地球物理反演的原理基于物理学和数学的基本原理,通过测量地下的物理场参数(如重力场、地磁场、地电场等)或地震波的反射、折射特征,利用物理定律建立数学模型,通过求解逆问题来得到地下物质的空间分布和性质。
常见的物理场参数反演方法包括重力反演、磁法反演、电法反演等,而地震反演是地球物理反演中最常用的方法之一。
地震反演是一种通过测量地震波在地下的传播路径和速度信息,推断地下介质的物理性质的技术。
它广泛应用于地球深部结构、地震震源机制、地震风险评估等领域。
地震反演的主要方法包括走时层析、波动方程反演、全波形反演等。
走时层析方法是一种常见的地震反演方法,它通过分析地震波到达的走时信息,来推断介质的速度分布。
波动方程反演和全波形反演则是基于波动方程和地震波记录数据来求解介质参数的反演方法,它们能够获得更为精细的地下介质结构和物理性质信息。
重力反演是利用地球的重力场变化来推断地下密度分布的方法。
通过测量地表上的重力场数据,并建立重力场与地下物质密度分布之间的数学关系,可以进行重力反演计算。
常见的重力反演方法包括正演模拟法、梯度反演法和全合成反演法等。
磁法反演是利用地球的磁场变化来推断地下矿产或地质构造的方法。
通过测量地表上的磁场数据,并建立磁场与地下物质磁化率或磁导率分布之间的关系,可以进行磁法反演计算。
常见的磁法反演方法包括正演模拟法、梯度反演法和全合成反演法等。
电法反演是利用地球的电场变化来推断地下电性分布的方法。
通过测量地表上的电场数据,并建立电场与地下物质电阻率分布之间的数学关系,可以进行电法反演计算。
常见的电法反演方法包括两极化法、多极化法和工程法等。
当前地球物理学发展中的若干问题
![当前地球物理学发展中的若干问题](https://img.taocdn.com/s3/m/a228030959fb770bf78a6529647d27284b7337c2.png)
以下是当前地球物理学发展中的若干问题:
1.地震预测:尽管地球物理学在地震预测方面取得了一些进展,但是仍然面
临许多挑战。
地震的发生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因此准确预测地震仍然是一
个难题。
2.地震反演:地震反演是一种重要的地球物理学方法,可以用来研究地球内
部的结构和性质。
然而,地震反演存在一些困难,如信号的噪声和不确定
性等。
3.地球内部结构:尽管地球物理学在研究地球内部结构方面取得了很多成果,
但是仍然有许多问题需要解决。
例如,地球内部的边界和物质的状态等问
题。
4.地球磁场:地球磁场对地球生命的维持和人类活动的影响非常重要,但是
我们仍然不完全了解地球磁场的生成机制和变化规律。
5.地球表层变化:随着人类活动的加剧,地球表层的变化越来越快。
因此,
研究地球表层的变化和其对环境和人类的影响也成为了地球物理学的一
个热点问题。
地球物理学研究中的反演方法
![地球物理学研究中的反演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c713f689f021dd36a32d7375a417866fb84ac03c.png)
地球物理学研究中的反演方法地球物理学研究是一门涉及地球内部结构和物质组成的学科,从事这项研究需要掌握一定的物理知识和专业技能,而反演方法则是地球物理学研究的重要工具之一。
反演方法是指根据测量得到的地球物理数据,推算出地球内部结构和物质组成的过程,是一种重要的物理数学分析手段。
在地球物理学研究中,常用的反演方法包括地震层析成像、电磁场反演、地磁场反演、重力反演等。
本文将就地球物理学研究中的反演方法进行阐述。
一、地震层析成像方法地震层析成像方法是一种通过地震波传播路径来推断地球的三维结构的方法。
地震波可以沿着曲折的路径穿过地球中的各种物质,而当地震波沿着不同的路径传播时,它们会受到不同的影响,如反射、折射、散射、压缩等,根据这些影响就可以推断地球内部横截面的结构。
地震层析成像方法主要包括射线追踪、全波形反演和双向波路径方法等。
二、电磁场反演方法电磁场反演方法是一种通过测量地球表面或近表面电磁场的变化来推断地下物质电导率的分布状况的方法。
电磁场反演方法主要包括电阻率层析成像、磁化率层析成像、电场、磁场重力反演等。
三、地磁场反演方法地磁场反演方法是一种通过测量地球表面或近表面磁场的变化来推断地下物质磁性的分布状况的方法。
地磁场反演方法主要包括磁性层析成像、重力反演等。
四、重力反演方法重力反演方法是一种通过测量地球表面或近表面重力值的变化来推断地下物质密度分布状况的方法。
重力反演方法主要包括引力异常反演、引力梯度反演、重力谱反演等。
总之,地球物理学研究中的反演方法是一个复杂的科学体系,需要将物理学、数学、计算机科学等多个学科融合在一起,才能够高效地推算出地球内部结构的分布情况。
虽然反演方法在地球物理学研究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是它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例如测量误差、相位问题、非唯一性等问题都会影响到反演结果的准确性。
因此,在进行地球物理学研究的过程中,需要结合多种反演方法,将不同的地球物理数据综合起来,才能获得更加准确和完整的地球内部结构信息,为地球科学研究提供更加可靠的数据支撑。
地球物理学中的地震波传播与反演
![地球物理学中的地震波传播与反演](https://img.taocdn.com/s3/m/2751c3b170fe910ef12d2af90242a8956becaa3c.png)
地球物理学中的地震波传播与反演地震波是地震发生时产生的波动,是研究地震学的基础。
地震学家借助地震波的传播与反演,可以了解地下构造的情况,进而研究地震活动与岩石物理性质等问题。
本文将从地震波的传播机制、地震波反演理论及方法等方面探讨地球物理学中的地震波传播与反演。
一、地震波的传播机制地震波的传播引起了地壳中的微小变形和位移,导致地震波在地球上传播。
地震波主要分为纵波和横波两种,纵波又叫P波(Primary wave),横波又叫S波(Secondary wave)。
P波是一种纵波,具有直线传播、传播速度快、能穿透岩石和液态物质的特点;而S波是一种横波,具有像水波一样的传播方式、传播速度慢、只能穿透固体岩石等性质。
地震波在地壳中传播的速度与介质的密度、压缩模量以及剪切模量等因素密切关联。
另外,地震波的传播速度受到地壳中不均匀性的影响,地壳中有不同密度的层次,地震波通过不同密度层次时会出现反射、折射等现象,使得地震波路径发生曲折,从而研究地壳结构时要对这些影响因素进行较为精细的考虑。
二、地震波反演理论与方法能否将地震波数据反演成有关介质结构的有用信息,是地震勘探、地球物理勘探中常常需要考虑的问题。
地震波反演的基本思想是借助地震波在地下介质中传播的情况来推断地下介质的物理参数。
通常情况下,为了研究介质的速度、密度、弹性模量、剪切模量等参数,需要通过处理地震波在地下的传播路径和传播时间,从而反演得到介质的物理结构。
地震波反演的方法有很多种,主要包括正演法、反演法和拟合法。
正演法指利用已知参数的介质来计算地震波在介质中的传播规律。
反演法是利用地震波在介质中所传递的信息,探索出地下介质的物理参数。
拟合法主要是利用地震波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随深度分布变化的规律来拟合地下介质的物理结构。
在地震波反演中,数据处理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地震波的反演可以通过复杂的图形工具和数学模型来完成。
比如从地震带上提取的地震记录中得到横波和纵波,分别对横波和纵波进行分析、处理,再分别反演有关介质信息。
学习地球物理学中的反演方法
![学习地球物理学中的反演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3ffe752e5e0e7cd184254b35eefdc8d377ee1479.png)
学习地球物理学中的反演方法地球物理学是一门关于地球内部结构和物质性质的科学,它的研究对象主要包括地球的物理场、地形地貌、地质构造、地震和地热等。
其中,地球物理探测技术是地球物理学的基础和核心,而反演方法则是解决地球物理探测中重要问题的关键。
反演方法作为地球物理探测中常用的一种技术手段,其主要目的就是通过已知的观测数据来还原出地下物质的分布与性质。
通俗的说,反演方法可以通过计算和比对不同的物理场数据,来得到地质构造和物质性质上的某些特征。
比如,地震地质学中研究地震能量的释放来源和传播方式,就需要通过对地震波的反演来确定地震能量释放的深度、震源位置和波形等信息。
反演方法在地球物理学中的应用广泛,具有较高的实用性和效率。
而在进行反演方法学习和应用时,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一、理论形式分析反演法是一种数学问题,因此其理论和方法也受到数学理论和方法的影响。
为了理解和应用反演方法,理论形式分析是非常重要的,可以充分揭示反演方法的数学基础和物理意义。
在理论形式分析中,需要了解反演理论的基本概念和分析方法,包括反演的线性性和非线性性、反演误差与正则化技术等。
在地球物理反演中,涉及到反演过程中的各项物理量、模型参数和误差等信息,因此还需要掌握科学计算和随机统计等数学方法。
二、应用领域分析地球物理学是一门涵盖广泛的学科,其应用领域多种多样。
因此在学习反演方法时,也需要针对不同的应用领域进行研究和分析。
比如,在地震地质学中,需要应用地震波的反演方法,从而确定地震波传播的路径和速度、地震的震源位置和深度、地震波的反射和透射等现象;而在地热领域中,则需要应用含水层的反演方法,对地下含水层的温度、水压力、渗透性和水层厚度等进行反演,以便确定地下水资源和热能资源的储量和性质等。
三、具体方法分析在具体方法的分析中,需要了解反演算法的特点、适用范围和参数设置等。
比如反演算法中的梯度下降法、共轭梯度法、拟牛顿法等,都有不同的反演效果和适用范围。
地球物理反演
![地球物理反演](https://img.taocdn.com/s3/m/2222a829a9114431b90d6c85ec3a87c240288a30.png)
地球物理反演地球物理反演是指利用地球物理探测技术所采集到的数据,通过一系列计算方法,将地下物质的分布、性质等信息推断出来的过程。
地球物理反演在石油勘探、地质灾害预测、地下水资源评价等领域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本文将系统介绍地球物理反演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一、地球物理反演的基本理论地球物理反演的基本理论是反演理论和数值方法,其中反演理论指反演问题的数学模型和算法,数值方法是指计算机数值求解的算法和程序。
1. 反演理论地球物理反演的本质是通过观测数据来反推地下的物理参数,如密度、电阻率、速度等。
反演问题本质上是一个反常问题,即从一组有限的数据中,推断出无限的未知参数。
反演问题的本质在于需要设计一种数学模型,可以使得从有限的数据中推断出未知参数的过程成为可能。
反演理论的核心是反演算法的选择、计算步骤以及参数的确定。
反演算法是反演理论的核心,它从相当于观测数据的测量数据出发,将输入的数据转化为各个层面分布的模型,并由此推断出地下物体的分布特征和属性信息。
2. 数值方法反演理论通常采用一系列数值方法来求解关于物理模型参数的方程。
数值方法是一类基于计算机数字计算的算法,可应用于许多数学问题的解决。
数值方法的关键是计算过程中的精度保持和误差控制。
常见的数值方法包括有限元法、有限差分法、迭代法等。
这些数值方法在地球物理反演中,选择合适的方法解决反演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二、地球物理反演的基本方法地球物理反演的基本方法包括物理方法、统计方法和优化方法。
1. 物理方法物理方法主要是基于大量实验和理论分析,将地下物质的物理属性和地球物理反演中的响应关系联系起来,从而实现地下物质的表征和剖析。
物理方法主要包括电法、声波法、重力法和磁法等方法。
其中,电法以测量地下电场的强度、方向、相位和变化率等信息为基础,推算出地下电阻率的分布。
声波法则是基于弹性波在地层传播的特性,将地层中的物理参数映射到到波传播的速度和振幅等反射波信息中,从而推算地下物质的层位、厚度、速度等物理特征。
地球物理反演方法及应用领域综述
![地球物理反演方法及应用领域综述](https://img.taocdn.com/s3/m/fc62b87d5627a5e9856a561252d380eb62942320.png)
地球物理反演方法及应用领域综述地球物理反演方法是指通过对地球内部的物理性质进行探测,提取地下结构和性质的方法。
地球物理反演方法广泛应用于地质勘探、环境保护、自然灾害预测等领域。
本文将介绍地球物理反演的基本概念、常用方法和应用领域。
一、地球物理反演的基本概念地球物理反演指的是根据地球内部的物理性质,通过观测和分析,推断其结构和性质的过程。
地球物理反演的基本原理是从地球表面测量数据反推地下的物理性质,如密度、速度、电阻率等。
常用的地球物理反演方法包括重力反演、磁力反演、电磁法反演、地震反演等,它们各自具有不同的应用场景和优缺点。
二、地球物理反演的常用方法1. 重力反演:重力反演是利用地表重力场数据来推断地下物质密度分布的方法。
通过收集地球重力场的数据,并应用物理模型和数学算法解析这些数据,我们可以获得地下密度的三维分布。
重力反演在油气勘探、矿产资源评价和地下水研究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
2. 磁力反演:磁力反演是基于地球磁场的测量数据来推断地下物质磁性分布的方法。
通过分析地磁数据,我们可以了解地下岩石的磁性特征和结构。
磁力反演在矿产勘探、地质调查和环境监测等方面有重要的应用。
3. 电磁法反演:电磁法反演是利用地球表面电磁场数据来推断地下物质电性分布的方法。
不同频率的电磁场对地下物质的响应不同,通过分析这些响应,我们可以推断地下的电性结构。
电磁法反演在矿产勘探、地下水资源调查和环境工程等方面有广泛的应用。
4. 地震反演:地震反演是通过地震波在地下的传播和反射特性,推断地下岩层的速度和结构的方法。
地震反演在油气勘探、地质灾害预测和地下水资源评价等领域被广泛应用。
三、地球物理反演方法的应用领域1. 资源勘探:地球物理反演方法在石油、天然气、矿产等资源勘探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通过对地下结构和性质的研究,可以有效地指导勘探活动,寻找潜在的资源储量。
2. 环境保护:地球物理反演方法可以用于环境监测和污染治理。
通过对地下水、土壤和岩石等的特性进行反演,可以评估环境污染的范围和程度,为环境保护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地球物理反演基本理论与应用方法
![地球物理反演基本理论与应用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c692a78a680203d8ce2f247d.png)
地球物理反演基本理论与应用方法目录第一章地球物理反演问题的一般理论1-1 反演问题的一般概念1-2 地理物理中的反演问题1-3 地球物理反演中的数学物理模型1-4 地球物理反演问题角的非唯一性1-5 地球物理反演问题的不稳定性与正则化概念1-6 地球物理反演问题求解思考题与习题第二章线性反演理论及方法2-1 线性反演理论的一般论述2-2 线性反演问题求解的一般原理2-3 离散线性反演问题的解法思考题与习题第三章非线性反演问题的线性化解法3-1 非线性问题的线性化3-2 最优化的基本概念3-3 最速下降法3-4 共轭梯度法3-5 牛顿法3-6 变尺度法(拟牛顿法)3-7 最小二乘算法3-8 阻尼最小二乘法3-9 广义逆算法思考题与习题第四章完全非线性反演初步4-1 线性化反演方法求解非线性反演问题的困难4-2 传统完全非线性反演方法4-3 模拟退火法4-4 遗传算法4-5 其他完全非线性反演方法简介思考题与习题第五章位场勘探中的反演问题5-1 位场资料反演中的几个基本问题5-2 直接法求位场反演问题5-3 单一和组合模型位场反演问题5-4 连续介质参数化的线性反演问题5-5 物性分界面的反演问题思考题与习题第六章电法勘探中深曲线的反演6-1 直流电测深曲线的反演6-2 交流电测深曲线的反演思考题与习题第七章地震勘探中的反演方法7-1 地震资料反滤波处理7-2 波阻抗反演7-3 地震波速度反演7-4 其他地震反演思考题与习题参考文献。
地球物理学中的反演方法
![地球物理学中的反演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ba2797b685868762caaedd3383c4bb4cf7ecb7cc.png)
地球物理学中的反演方法地球物理学是研究地球物理性质与过程的学科,其研究内容涉及地球内部构造、地球大气、海洋、磁场等方面。
反演方法是地球物理学中一种重要的研究手段,可以通过对地球物理资料进行处理,推断地下物质的性质及分布,为地质勘查和资源开发提供基础支撑。
1.反演方法的基本原理反演方法是地球物理学中一种从观测数据推导模型的过程。
它依赖于数值计算、数学统计和物理学等多个领域的交叉,在地球物理研究中具有广泛的应用。
在反演过程中,我们通过对观测数据进行处理,得到地下物质的分布、形态、性质等信息,这些信息对于地质矿产勘查、环境监测、天然气水合物等领域的开发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反演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2.重力反演方法重力反演是利用重力勘探技术直接测得的数据,在数学模型的基础上推导出地下密度横向变化的反演方法。
当地质体密度与周围地质体密度差别较大时,可通过重力勘探测绘出一些密度异常分布。
在重力勘探的过程中,测量出来的物理参数为每乘方米的引力加速度值,此种方法经过了很长时间的发展和研究,具有广泛应用的可能性。
3.电测深反演方法电测深反演是指利用电磁物理原理的一种非侵入性测试方法。
在测量时,会将电极插入地下,将浅层电阻率变化的趋势转化为测量信号,然后通过数学模型进行反演。
电测深反演方法可以用于研究地下水、地下金属、矿床、石油和天然气等资源的分布,对于环境科学研究也具有一定的应用。
4.磁测深反演方法磁测深反演法是研究矿产资源的一种非常有用的方法。
在矿产地勘察中,该方法用于探测地下深部的矿藏。
磁测深反演法利用源场位置提取和数学推导求解来重建矿体,同样可以根据磁异常反演得到矿藏的分布和性质特征。
5.地震反演方法地震勘探是研究区域地质构造和确定各种地下物质在深度上的分布、性质和联系等方面非常重要的非侵入性探测技术之一。
地震反演法是利用地震波在地下不同介质中传播的速度和能量衰减规律,对其反演出地下介质的物理特性及构造轮廓。
地球物理正演与反演
![地球物理正演与反演](https://img.taocdn.com/s3/m/d72473ee10661ed9ad51f3e6.png)
反演理论方法
稀疏脉冲法原理
稀疏脉冲反演假定实 际反射可以认为是由 一系列大脉冲里夹杂 有小脉冲背景.
稀疏脉冲反演假定 只 有大脉冲有意义.该方 法通过检查地震道来 寻找大脉冲的位置.
稀疏脉冲法
反演理论方法
稀疏脉冲法原理
稀疏脉冲反演 每次建立反射序列 为一个脉冲. 增加 脉冲直到地震道 被足够准确地进 行反演
PY地震剖面与地质模型
速度分析
CDP叠加
PY地质模型与其地震响应
为什要进行地震反演?
• 在时间域中的褶积就 是频率域中的乘积.
• 从右图中可以看出,子 波的作用是将地震频 谱中高频和低频都消 除了.
• 理论上讲,反演就是试 图将这些失去的频率 区域进行恢复.
为什要进行地震反演?
低频 测井资料中所包含的频带范围 高频 地震资料中所包含的频带范围
• Tesseral 2-D 包含四个主要的功能块: • Model builder — 模型建立器 • Computation Engine — 计算引擎 • Viewer — 浏览器 • Processing Block — 处理软件包
正演理论方法
• 地震正演过程
如果我们已知地下的地质模型,它的地震 响应如何?通过模拟野外地震采集,得到单炮 记录,再通过速度分析、动校正、叠加、偏移 得到合成剖面这一过程就是正演。
反演理论方法
• 递推法与稀疏脉冲反演法主要是利用反褶积方 法来恢复反射系数序列,由经过标定的反射系 数序列递推出相对波阻抗,然后加上从声波测 井和地质模型中得到的低频分量,最终得到反 演波阻抗。这两类方法的主要缺陷是选择可靠 低频信息较为困难,由反射系数递推波阻抗过 程中误差积累快,当反射系数存在较大误差时, 递推出来的波阻抗剖面会面貌全非。
地球物理反演的基本原理与方法
![地球物理反演的基本原理与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72adceb7f71fb7360b4c2e3f5727a5e9856a27fc.png)
地球物理反演的基本原理与方法地球物理反演的基本原理与方法是地球科学领域中一种重要的研究手段,用于以间接的方式揭示地球内部结构和性质。
本文将从基本原理、主要方法和应用领域三个方面来介绍地球物理反演的基本原理与方法。
首先,我们来讨论地球物理反演的基本原理。
地球物理反演是基于观测数据与数学模型之间的关系建立的。
观测数据包括地震波形、地电场、磁场等等,这些数据记录了地球内部物理场的变化。
而数学模型是通过假设和理论推导得到的,描述了地球内部的物理过程和参数分布。
地球物理反演的基本原理就是通过解析观测数据与数学模型之间的耦合关系,推断出地球内部的物理过程和参数分布。
其次,我们来介绍地球物理反演的主要方法。
常见的地球物理反演方法包括正问题求解和反问题求解。
正问题求解是指已知模型参数,根据地球物理理论和数学方法计算出模拟观测数据的过程。
反问题求解则是指根据观测数据推断出地球内部的物理过程和参数分布的过程。
其中,地震反演是地球物理反演中最常见的方法之一。
地震波在地球内部的传播受地球结构的影响,通过分析地震波在不同站点的观测数据,可以推断出地球内部的速度结构、介质的衰减性质、地震源的位置和能量释放等信息。
地震反演方法包括走时层析反演、频率域反演和全波形反演等。
电磁反演是另一个常见的地球物理反演方法。
地球内部的电磁场受到地下电阻率分布的影响,通过测量地电场和磁场的变化,可以推断出地下电阻率的空间分布。
常用的电磁反演方法包括电阻率层析反演、大地电场正演和反演以及磁场正演和反演等。
另外,重力和磁力反演也是常见的地球物理反演方法。
地球内部的密度和磁性对地球重力场和磁场的分布有着显著影响。
通过测量重力场和磁场的变化,可以推断出地下的密度分布和磁性物质的分布。
重力和磁力反演方法包括重力异常反演、磁力异常反演、重力梯度反演和磁力梯度反演等。
最后,我们来探讨地球物理反演的应用领域。
地球物理反演广泛应用于石油勘探、地震监测、环境地质和地质灾害研究等领域。
地球物理学中的反演问题
![地球物理学中的反演问题](https://img.taocdn.com/s3/m/aff33e026edb6f1aff001fd4.png)
地球物理学中的反演问题1、介绍物理科学的一个重要的方面是根据数据对物理参数做出推断。
通常,物理定律提供了计算给定模型的数据值的方法,这就被称为“正演问题”,见图-1。
在反演问题中,我们的目标是根据一组测量值重建物理模型。
在理想情况下,存在一个确定的理论规定了这些数据应该怎样转换从而重现该模型。
从选择的一些例子来看,这样一个存在的理论假定了(我们)所需要的无限的、无噪声的数据是可以获得的。
在一个空间维度中,当所有能量的反射系数已知时,量子力学势能可以被重建[Marchenko,1955; Brurridge,1980]。
这种手法可以推广到三维空间[Newton,1989],但是在那样的情形下要求有多余数据组,其中的原因并不是很理解。
在一条一维的线上的质量密度可以通过对它的所有本征频率的测量来构建[Borg,1946],但是因为这个问题的对称性,因而只有偶数部分的质量密度可以被确定。
如果(地下的)地震波速只和深度有关,那么根据地震波的距离,运用阿贝尔变换,这个速度可以通过测定震波的抵达时间来精确构建[Herglotz,1907;Wiechert,1907]。
从数学上看,这个问题和构建三维空间中的球对称量子力学势是相同的[Keller et al.,1956]。
然而,当波速随着深度单调增加时,Herglotz-Wiechert的构建法只能给出唯一解[Gerver and Markushevitch,1966]。
这种情况和量子力学是相似的,在量子力学中,当电势没有局部最小值时,径向对称势只能被唯一建立[Sabatier,1973]。
(量子力学相关概念不熟悉,翻译起来有点坑~~)图-1尽管精确非线性反演法在数学表达上是美妙的,但它们的适用性是有限的。
原因有很多。
第一,精确的反演法通常只在理想状态下适用,这在实际中可能无法保持。
比如,Herglotz-Wiechert反演假定了地下的波速只依赖于深度并且随着深度单调增加。
地球物理勘探中的反演算法研究
![地球物理勘探中的反演算法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622ba6163d1ec5da50e2524de518964bcf84d233.png)
地球物理勘探中的反演算法研究地球物理勘探是利用地球物理学原理,在地下探测物质成分、构造和性质的一种地质勘探方法。
地球物理勘探主要包括地震勘探、电磁勘探、重力勘探、磁法勘探等。
而反演算法则是地球物理勘探中的一种重要工具,其通过观测数据悟出地下介质的物理性质,成为地球内部结构解释、发现矿区的方法之一。
地球物理勘探和反演算法的目的在于获取地下介质的物理性质,但这一过程的实现却非常困难。
地球物理探测数据通常是以空-时点的形式提供,或者说只能提供一些带有噪声的“片段”,比如在地震勘探中,我们只能从地震波的传播带上获取有限的数据,而在电磁勘探中,我们只能从局部地面上获取时变电场和磁场数据等等。
如何从这些数据中解决地球内部物理性质的反演问题,是反演算法研究中所面临的关键性问题。
反演算法的基本思想是基于已有数据(观测值),推导未知量(成像结果)。
具体地说,它可以分成三个主要的步骤:正演建模、反演算法选择和反演结果解释。
正演建模是指根据已知的介质模型和物理方程,求解出理论数据;反演算法选择是指从已知的反演算法中选取最佳方法,使得反演结果在一定条件下最优;反演结果解释则是指对反演后得到的结果进行解释、分析,判断其有效性和可靠性程度。
在反演算法选择的层面上,反演的数学模型通常为非线性模型,而非线性开创了大量的难题,使得在反演算法选择时我们需要考虑到诸多问题。
比如,我们需要选择符合数据精度要求、在数据不完备时有合理的鲁棒性的算法,在探测范围内没有便宜与偏差,并且在计算量上要有所考虑等等。
除此之外,反演算法的选择与具体的数据类型、数据精度等有着密切的关系。
考虑到这一点,我们需要将反演算法分类,在不同的应用场合下选取适合的算法。
目前工程中经典的反演算法包括梯度算法、全波形反演算法、射线追踪算法等,而约束反演和辅助反演算法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在梯度算法中,我们通过梯度向量对模型进行迭代,不断地优化目标函数。
通常情况下,梯度算法需要经过重复的反演步骤,直至达到预定的目标函数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球物理学中的反演问题1、介绍物理科学的一个重要的方面是根据数据对物理参数做出推断。
通常,物理定律提供了计算给定模型的数据值的方法,这就被称为“正演问题”,见图-1。
在反演问题中,我们的目标是根据一组测量值重建物理模型。
在理想情况下,存在一个确定的理论规定了这些数据应该怎样转换从而重现该模型。
从选择的一些例子来看,这样一个存在的理论假定了(我们)所需要的无限的、无噪声的数据是可以获得的。
在一个空间维度中,当所有能量的反射系数已知时,量子力学势能可以被重建[Marchenko,1955; Brurridge,1980]。
这种手法可以推广到三维空间[Newton,1989],但是在那样的情形下要求有多余数据组,其中的原因并不是很理解。
在一条一维的线上的质量密度可以通过对它的所有本征频率的测量来构建[Borg,1946],但是因为这个问题的对称性,因而只有偶数部分的质量密度可以被确定。
如果(地下的)地震波速只和深度有关,那么根据地震波的距离,运用阿贝尔变换,这个速度可以通过测定震波的抵达时间来精确构建[Herglotz,1907;Wiechert,1907]。
从数学上看,这个问题和构建三维空间中的球对称量子力学势是相同的[Keller et al.,1956]。
然而,当波速随着深度单调增加时,Herglotz-Wiechert的构建法只能给出唯一解[Gerver and Markushevitch,1966]。
这种情况和量子力学是相似的,在量子力学中,当电势没有局部最小值时,径向对称势只能被唯一建立[Sabatier,1973]。
(量子力学相关概念不熟悉,翻译起来有点坑~~)图-1尽管精确非线性反演法在数学表达上是美妙的,但它们的适用性是有限的。
原因有很多。
第一,精确的反演法通常只在理想状态下适用,这在实际中可能无法保持。
比如,Herglotz-Wiechert反演假定了地下的波速只依赖于深度并且随着深度单调增加。
地震层析成像显示这两点要求在地幔层都不满足[Nolet et al.,1994]。
第二,精确反演方法常常很不稳定。
Dorren et al[1994]已经清楚地展示了Marchenko方程解中这种不稳定性的存在。
然而,第三个原因是最根本的。
在很多反演问题中,我们要确定的模型是空间变量的一个连续函数。
这意味着该模型有无穷多的自由度。
然而,在实际实验中,能够用来确定模型的数据数量通常都是有限的。
通过变量的简单计算表明这些数据不能承担足够的信息来唯一确定模型。
在线性反演问题的背景下,Backus 和Gilbert[1967,1968]提出了这一观点,之后Parker[1994]也提出来这点。
这个问题对于非线性反演问题同样相关。
在实际实验中有限多的数据可以用来重建具有无穷多自由度的模型这样的事实必然表明反演问题不是唯一的,在这个意义上讲,有很多模型同样可以很好地解释这些数据。
因此,从数据反演中得到的模型不一定等于我们想要的真实模型。
这意味着图1中展示的反演问题的观点太简单了。
对于现实问题,反演实际上包含两步。
用m表示真实模型,d表示数据。
由数据d我们得到一个估计的模型m~,这一步称为估计问题(estimation problem),看图2。
除了估计一个和数据一致的模型m~,我们也需要探究估计模型m~和真实模型m具有什么关系。
在评价问题中,我们会确定估计模型获得了真实模型的哪些性质以及附带了哪些误差。
这部分讨论的实质就是反演=估计+评价。
当我们作出一个物理解释却不承认模型中存在误差的事实以及有限的精度,这是没有多少意义的[Trampert, 1998]。
图-2通常来说,有两个原因可以解释为什么估计模型跟真实模型不同。
第一个原因是反演问题的非唯一性,这使得一些(通常是无穷多的)模型满足这些数据。
从技术上来讲,这个模型因为模型空间的不充分取样所以零空间存在。
第二个原因是实际数据(以及物理理论比我们想要的更频繁)总是受到误差的污染,所以估计模型也受到这些误差的污染。
所以模型评价有两个方面,非唯一性和误差传播。
模型估计和模型评价对于具有有限自由度的离散模型和具有无穷多自由度的连续模型在根本上是不同的。
而且,模型评价的问题只有在线性反演问题上得到很好的解决。
因此,离散模型和连续模型的反演是分开处理的。
线性反演和非线性反演的情况也是分开处理的。
在第2节将讨论有限数量模型参数的线性反演。
在第3节中将推广为处理带有无穷多自由度的连续模型的线性反演问题。
实际上,很多反演问题都不完全是线性的,但是这些问题常常可以通过做一些适当的近似来线性化。
在第4节中将推导出单次散射近似。
这种方法形成了运用于反射地震学中的成像工具的基础。
Rayleigh原理将在第5节介绍,它是关于线性化的,构成了使用正则模态频率对地球结构进行反演的基础。
地震波传播时间层析的线性化方法是基于Fermat原理的,这将在第6节介绍。
非线性反演问题要明显难于线性反演问题。
第7节将会说明非线性可能是不适定性的一个来源。
目前,对于非线性反演问题的评价问题还没有令人满意的理论。
在第8节将会介绍三种可用于非线性评价问题的方法。
然而,这些方法没有一个是非常令人满意的,表明非线性反演理论是一个有重要研究挑战的领域。
2、解有限的线性方程组在前面的章节中讨论过,反演问题将有限的数据映射到一个模型上。
在地球物理学大多数实际应用中,该模型是空间坐标的一个连续函数,因此具有无穷多的自由度。
我们暂时忽略这点并假定该模型的特征可以由有限个参数确定。
我们将回到这些模型的重要情形,在第3节中这些模型会是无限维的。
2.1 线性模型估计对于一个有限维的模型,模型参数可以规定为向量m,类似地,数据可以规定为向量d。
矩阵A通过乘积Am将数据关联到模型上。
这个矩阵常常被称为理论算子。
确实,在给定的问题上,它包含了我们选择给模型的所有物理和数学信息。
实际上,这些数据包含了误差e ,因此记录的数据和该模型的关系应该是:e Am d += (1)有一点需要经常注意的是,我们对于包含在模型向量m 中的模型参数的选择有某种武断性。
例如,若想要描述地球的密度,我们可以选择一个模型,在该模型中,地幔和地核具有均匀密度,在这种情况下存在两个模型参数。
或者,我们可以把大量定义在球体上的特征方程中的地球密度展开,比如描述横向变化的球谐函数以及描述深度方向变化的多项式,这种情况会有更多的模型参数。
在同一个模型上的这两种不同参数化方法对应于不同的模型参数m 和不同的矩阵A 。
这个例子表明模型m 不一定是真实的模型,但是对模型参数的选择通常包含了对于所能构建的模型的等级的限制。
以下我们将把m 认为是真模型,虽然对于它的定义存在很多困难。
由记录的数据我们得到模型的一个估计。
因为这个估计实际上跟真模型是不同的,我们用m ~来表示估计模型。
有很多方法来设计一个逆运算将数据映射到估计模型上[e.g. Menke,1984;Tarantola,1987;Parker,1994]。
无论选择什么估计量,从数据到估计模型之间最一般的线性映射可以写做d A mg -=~ (2) 算子g A -称为矩阵A 的广义逆。
一般来说,数据的数量不等于模型参数的数量。
因此,A 通常是一个非方阵矩阵,所以它的正常逆矩阵是不存在的。
随后我们将说明广义逆矩阵g A -如何来选择,但目前g A -并不需要作详细说明。
被估计模型m~与真模型m 之间的关系遵循如下表达式(将等式(1)代入等式(2))e A Am A mg g --+=~ (3)矩阵A A g -称为精度矩阵(resolution kernel ),这个算子被定义为A A R g -≡ (4)表达式(3)可以写成下列形式来进行解释误差部分有限分辨率e A m I A A m m g g --+-+= )(~ (5) 在理想情况下,估计模型等于真模型向量:m m=~表示我们选择的参数(列在向量m 中)可以被相互独立估计。
等式(5)中最后两项分别解释了估计模型中的模糊度(blurring )和伪差(artifacts )。
m I A A g )(--描述了估计模型向量的元素是真模型向量不同元素的线性组合。
我们只能取得模型估计中的参数平均值和模糊度,因为我们无法映射出最完美的细节。
在理想情况下,这一项是为零的,此时A A g -等于单位矩阵。
由(4)可知,对于完美解决的模型参数,精度矩阵为单位矩阵,即I R = (6)如前所述,通常定义向量m 的模型参数的定义存在某种歧义。
精度算子告诉了我们在估计过程中我们可以独立获得的模型参数的程度。
但是,精度矩阵并没有完全告诉我们估计模型和真实的潜在物理模型之间的关系是什么,因为它没有考虑模型参数的选择对于在估计过程中能够得到的模型的限制程度。
表达式(5)中的最后一项描述了误差e 是怎样映射到估计模型上去的。
这些误差并不确知,否则它们就能从数据中减去。
因为数据中存在误差,所以需要一个统计分析来描述估计模型中的这些误差。
当数据j d 不相关且有标准差j d σ,则根据数据误差传播,模型估计i m ~中的标准差i m σ表达为22)(∑-=j d g ij m ji A σσ (7)理想上来看,我们希望同时获得:一个完美的精度,以及不存在误差的估计模型。
不幸的是,实际上这是不可能实现的。
比如,使用广义逆阵0=-g A 完全抑制了误差传播。
这导致(荒谬的)估计模型0~=m,这样确实不受误差的影响。
但是,这个特殊的广义逆阵对应的精度矩阵是0=R ,显然这和理想的精度矩阵I R =相去甚远。
因此,实际上我们需要在误差传播和精度限制之间找到一个可接受的平衡点。
2.2 最小二乘估计我们现在来考虑这样的情况:独立数据的数量多于未知数的数量。
在这种情况下,等式Am d =不总是对任意给定的模型m 都满足,因为数据向量中包含的可能误差使得方程左右矛盾。
例如,我们来考虑下面的问题。
我们有两个物块质量分别是1m 和2m 。
第一个物块的称重得出1千克质量。
某人测量第二个物块,结果得出2千克质量。
接下来,某人把两个物块放在一起称重,结果发现总质量是2千克。
这个问题中测量的结果可以用下列方程组表示111==d m222==d m (8)2321==+d m m相应的矩阵A 表示为⎪⎪⎪⎭⎫ ⎝⎛=111001A(9)显然,这个方程组是不能满足的。
不可能第一个物块质量是11=m ,第二个物块的质量是22=m ,而它们的质量之和221=+m m 。
显然测量中存在误差,但是没理由舍弃三个方程中的一个而去支持另外两个。
图3(略)生动地阐述了这个问题。
在)(21,m m 平面中,三个方程对应三条实线。
三条线不相交于同一点表示这个线性方程组存在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