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过滤(1)
过滤
• d10 —— 通过率料重量10%的筛孔粒径
d 80 k80 d10
• d80
—— 通过滤料重量80%的筛孔粒径
d (1) d10反应细颗粒尺寸; 80反应粗颗粒的尺寸。
(2) K 80 愈大,粗细颗粒吃醋相差愈大,颗粒愈不均匀, 不利于过滤和冲洗。因为顾虑是滤层含污能力减小; 反冲洗时,为满足颗粒膨胀要,细颗粒能被冲出滤 池,若为满足细颗粒膨胀要求,粗颗粒将得不到很 好的清洗。
流线 杂质颗粒
滤料
拦截
沉淀
惯性
扩散
水动力
图17-2 颗粒迁移机理示意
(2)颗粒粘附 粘附作用是一种物理化学作用。当水中杂质颗 粒迁移到滤料表面上时,则在范德华引力和静电力 相互作用下,以及某些化学键和某些特殊的化学吸 附力下,被粘附于滤料颗粒表面上,或者粘附在滤 粒表面上原先粘附的颗粒上。 粘附的作用力:范德华力、静电力、化学亲和 力及混凝颗粒的吸附架桥作用。
滤层的截污能力沿深度的变化见下图
滤料层含污量变化
• 曲线与坐标 轴所包围的 面积除以滤 层总厚度即 为滤层含污 能力。 滤 层 深 度 cm
截污量(g/cm3)
单层 滤料
无 烟 煤 石 英 砂
石 英 砂
双层 滤料
下层滤料的截污能力尚未得到全部发挥,过滤停 止原因: 由于反冲洗的水力筛选作用,造成沿滤层深度方 向滤料粒径逐渐增大,表层滤料粒径小,孔隙率 最小,吸附表面积最大;下层滤料粒径大,孔隙 率大,吸附表面积小。 在过滤时,表层滤料孔隙率最小,吸附表面积 最大吸附杂质最多,杂质主要截留在滤料表层。 过滤一段时间后,表层滤料的空隙将逐渐被杂质 堵塞,使过滤阻力剧增,当过滤水头达到一定时, 产水量急剧下降。 严重时,滤层表面受力不均匀,而使滤膜产生 裂隙,致使大量的水将从裂隙中流出,造成裂隙 中流速过大,而使出水水质恶化,过滤被迫停止。
0814土木工程(市政工程)、0859土木水力(市政工程)2020年硕士复试指导
土木工程(市政工程)、土木水利(市政工程)2020年硕士研究生招生复试指导科目代码:12702科目名称:市政工程根据教育部关于加强硕士研究生招生复试工作的指导意见及学校有关要求,土木工程(市政工程)、土木水利(市政工程)学科2020年硕士研究生招生复试指导确定如下。
复试由笔试和面试两部分组成,外国语听力考试在面试中进行。
复试的总成绩为350分,其中笔试200分,面试150分。
第一部分:复试笔试科目一、考试要求:笔试二、考试主要内容:1)排水工程(第三版上册)孙慧修主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6.06a.第一章:排水系统概论b.第二章:污水管道系统的设计C.第三章:雨水管道系统的设计2)排水工程(第四版下册)张自杰主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0.06a.第2章:水体污染及其自净b.第3章:污水的物理处理c.第4章:污水的生物处理(一)d.第5章:污水的生物处理(二)e.第6章:污水自然生物处理f.第7章:污水的深度处理与回用g.第8章:污泥处理h. 第11章:工业废水的物理处理i.第12章:工业废水的化学处理j.第13章:工业废水的物理化学处理3)给水工程(第四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a.第1章:给水系统b.第3章:给水系统的工作情况c.第5章:管段流量、管径和水头损失d.第6章:管网水力计算e.第13章:地表水取水构筑物f.第15章:混凝g.第16章:沉淀和澄清h.第17章:过滤i.第21章:水的软化j. 第24章:循环冷却水水质处理三、试卷结构:a)考试时间:180分钟,满分:200分b)题型结构a: 简答题(50分)b: 叙述题(120分)c:与课程设计有关的题(30分)四、参考书目1、排水工程(第四版上册);孙慧修主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6.062、排水工程(第四版下册);张自杰主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0.063、给水工程(第四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4、水质工程学;李圭白,张杰主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5、水处理工程设计计算(第一版);韩洪军、杜茂安主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03第二部分:面试主要内容复试面试重点是考核学生的创新意识,脚踏实地的工作作风,特殊技能,表达能力,综合素质等方面。
第17章总需求及答案(1)
第17章总需求及答案(1)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总需求(总供给)曲线可由个别商品的需求(供给)曲线加总而得B.新古典理论的总需求曲线和凯恩斯主义的总需求曲线均由IS-LM 模型导出C.新古典理论的总需求曲线上各点的弹性相等D.凯恩斯主义的总需求曲线上各点的弹性相等2.价格水平上升导致()A.实际货币供给下降,LM曲线左移B.实际货币供给下降,LM曲线右移C.实际货币供给上升,De曲线左移D.实际货币供给上升,LM曲线右移3.总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的原因在于()A.国外需求与价格水平呈反方向变动的趋势B.消费需求与价格水平呈反方向变动的趋势C.投资需求与价格水平呈反方向变动的趋势D.以上几个因素都存在4.其他条件不变时,()因素引起AD曲线左移。
A.价格水平下降B.政府支出减少C.税收减少、D.名义货币供给增加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一般而言,在生产函数中所有投入要素的数量均可变动B.在有关总需求和总供给的研究中,常使用资本量不变的总量生产函数C.充分就业量即所有劳动力都得到工作时的总就业量D.在有关总需求和总供给的研究中,常使用就业量不变的总量生产函数6.新古典总供给曲线的基本假设有()A.劳动力市场存在着工会对劳动力供给的一定程度的垄断B.劳动者存在“货币幻觉”C.货币工资率具有拖下刚性D.劳动供给和需求均可立即对工资率的变化作出反应7.在()的情况下,总供给水平与价格水平同向变动。
A.劳动供给和劳动需求均立即对价格水平的变动作出反应B.劳动供给立即对价格水平的变动作出反应,而劳动需求则不作反应C.劳动需求立即对价格水平的变动作出反应,而劳动供给则不作反应D.劳动供给和劳动需求均对价格水平的变动不作反应8.长期总供给曲线垂直的前提假定是()A.价格不变B.收入不变C.生产函数不变D.不存在货币幻觉9.假设已实现充分就业,且总供给曲线为一垂线,则税收减少会导致(A.实际产出水平和价格水平上升)B.价格水平上升,而实际产出不变C.实际产出上升,而价格水平不变D.实际产出水平和价格水平均不变10.假设已实现充分就业,且总供给曲线为一垂线,当名义货币供给增加20%时,()A.价格水平不变B.利率增加C.名义工资增加20%D.实际货币供给增加20%11.假设已实现充分就业,且总供给曲线为一垂线,当政府支出增加时,()A.利率增加,且产出的组成发生改变B.实际货币供给增加,且产出的组成发生改变C.对实际货币供给及产出的组成均无影响D.对利率及产出的组成均无影响12.在新古典理论的总供给曲线分析中,如已实现充分就业,则名义货币供给增加时,()A.实际货币供给增加,且产出的组成发生改变B.对实际货币供给及产出的组成均无影响C.实际产出同比例增加D.利率降低,产出的组成发生改变13.假设已实现充分就业,且总供给曲线为正斜率,则税收降低会增加()A.价格水平和实际产出B.名义工资和实际工资C.实际产出,但对价格水平无影响D.价格水平,但对实际产出无影响14.假设已实现充分就业,且总供给曲线为正斜率,则政府支出减少会降低()A.产出和价格水平B.均衡的产出和实际工资水平C.均衡的产出和实际利率水平D.以上均有可能15.假设已实现充分就业,且总供给曲线为正斜率,则总需求曲线左移会降低()A.实际工资、就业量和实际产出B.名义工资、就业量和实际产出C.劳动生产率和实际产出D.劳动需求、就业量和实际工资二、名词解释1、总需求2、总需求函数3、总需求曲线4、总供给函数5、宏观生产函数6、潜在就业量(充分就业量)7、充分就业均衡8、长期总供给曲线9、古典的总供给曲线10、短期总供给曲线三、问答题1.假设某国某年的潜在GNP为500亿元,该年的均衡产出同样是500亿元。
给水工程17-18课时 过滤1 讲稿
设为二级反应,r(Ci)=-kCi2,则
2、完全混合连续式反应器( CSTR型) 物料衡算式为:
按稳态考虑,即
,于是:
设为一级反应, r(Ci)=-kCi,则
因
,故
3、推流式反应器( PF型) 现取长为dx的微元体积,列物料平衡式:
稳态时,
,则
x=0,Ci=C0;x=t,C=Ci,积分上式得
要求,提高滤速,发展为快滤池,滤速可以达到8~10m/h。
但经过自然沉淀的水再经过快滤池的过滤,出水浊度一般
达不到用户的要求,因此,快滤池前必须有化学预处理。另外由于滤
速的加快,滤层堵塞快,一般只能运行10个小时左右,清洗砂层成为
一个问题,反冲洗技术的发展,为快滤池的应用扫除了障碍,在城镇
水厂中使用的慢滤池逐渐被快滤池所代替。
运行可靠,运行和维护费用低;
进水为自然沉淀后的水,一般不需要化学预处理;
1~3个月后堵塞,需将表层的砂刮走,重新形成滤膜,并重
新补砂,添加新砂,操作麻烦;
寒冷季节时其表层容易冰冻。
表17—1 现代慢滤池的适用的进水条件与出水水质
适用的进水条 件
出水水质
细菌的去 除效率
颗粒物去除 效率
浊度10ntu以
2.慢滤池的工作过程 慢滤池的工作经历两个阶段: 滤层的成熟期:新投入运行的滤池,出水混浊,1-2个星期后,
滤层表面生长一层致密的滤膜,出水变得清澈。滤膜是被截留的杂质, 以及在其中藻类、原生动物、细菌等微生物生长繁殖的结果。滤层表面 生成滤膜的过程,称为滤层的成熟过程。
过滤期:在过滤期间,水中的杂质被截留在滤膜上,使滤膜的阻力 增大。当滤膜的阻力增大到使滤速减小时,停止过滤,人工将表层1~ 2cm的含泥膜砂层刮去,再进水进行过滤,进入下一个周期。 工作原理
用人单位劳动防护用品管理规范
用人单位劳动防护用品管理规范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用人单位劳动防护用品的使用和管理,保障劳动者安全健康及相关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等法律、行政法规和规章,制定本规范。
第二条本规范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等用人单位的劳动防护用品管理工作。
第三条本规范所称的劳动防护用品,是指由用人单位为劳动者配备的,使其在劳动过程中免遭或者减轻事故伤害及职业病危害的个体防护装备。
第四条劳动防护用品是由用人单位提供的,保障劳动者安全与健康的辅助性、预防性措施,不得以劳动防护用品替代工程防护设施和其他技术、管理措施。
第五条用人单位应当健全管理制度,加强劳动防护用品配备、发放、使用等管理工作。
第六条用人单位应当安排专项经费用于配备劳动防护用品,不得以货币或者其他物品替代。
该项经费计入生产成本,据实列支。
第七条用人单位应当为劳动者提供符合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的劳动防护用品。
使用进口的劳动防护用品,其防护性能不得低于我国相关标准。
鼓励用人单位购买、使用获得安全标志的劳动防护用品。
第八条劳动者在作业过程中,应当按照规章制度和劳动防护用品使用规则,正确佩戴和使用劳动防护用品。
第九条用人单位使用的劳务派遣工、接纳的实习学生应当纳入本单位人员统一管理,并配备相应的劳动防护用品。
对处于作业地点的其他外来人员,必须按照与进行作业的劳动者相同的标准,正确佩戴和使用劳动防护用品。
第二章劳动防护用品选择第十条劳动防护用品分为以下十大类:(一)防御物理、化学和生物危险、有害因素对头部伤害的头部防护用品。
(二)防御缺氧空气和空气污染物进入呼吸道的呼吸防护用品。
(三)防御物理和化学危险、有害因素对眼面部伤害的眼面部防护用品。
(四)防噪声危害及防水、防寒等的听力防护用品。
(五)防御物理、化学和生物危险、有害因素对手部伤害的手部防护用品。
(六)防御物理和化学危险、有害因素对足部伤害的足部防护用品。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17章第1节电流和电压和电阻的关系 (共31张PPT)
并在1827年将 研究结果总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为:
导体中的电流,跟这段导体两端的
电压成正比,跟这段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公式: I = 变换公式:
U
R
U=IR
R=
U I
I(A) 单位:U(V)
R(Ω)
1、有人根据公式R=U/I跟公式I=U/R在 形式上相似,说“电阻R跟电压成正 比,跟电流成反比”。你认为这种说 法对吗?为什么?
力提高三类群体在社会中的和谐度。 1、救助困难群众。要在原有基础上, 进一步 构建好 以 最低生活保障和灾民救助制度为基础, 以医疗 、教育 、住房 、
例4、读出下列各图的示数: 甲 1.6V ,乙 12.5V 。
例5、使自由荷定向移动形成电流的原因是:( C )
A、电量 B、电流 C、电压 D、电路是通路
电压表的使用规则是:①电压表要并联在电路 中;②、要使电流从“+”接线柱流入,从“一” 接线柱流出;③、要使被测电压不超过电压表 最大量程(如无法确定电压大小,应先选用大 量程)。④、可以把电压表直接接到电源的两 极上。
电阻
电路中的用电器对电流具有阻碍作用, 我们用电器的电阻值表示电器对电流的 阻碍作用的强弱。
欧姆定律发现初期,许多物理学家不能正确 理解和评价这一发现,并遭到怀疑和尖锐的批评。 研究成果被忽视,经济极其困难,使欧姆精神抑郁。 直到1841年英国皇家学会授予他最高荣誉的科普利 金牌,才引起德国科学界的重视。
人们为纪念他,将测量电阻的物理量单位以欧 姆的姓氏命名。
欧姆研究了 I R
U
欧姆定律:
答:不对。因为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 性质,它只跟导体的材料、长度、 横截面积和温度有关,跟电流、电 压无关。
第17章第1节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优秀教学案例(第2课时)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生物
一、案例背景
本节课的主题是“第17章第1节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是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生物的第二课时。在上一课时中,学生已经对动物的基本特征和分类有了初步的了解。在此基础上,本节课将引导学生深入探讨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包括维持生态平衡、促进物质循环和帮助植物传粉、传播种子等。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和分析现实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了解动物在生态平衡中的地位。
2.运用实验方法,让学生亲身体验动物在物质循环中的作用。
3.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公共表达能力。
4.引导学生运用生物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对动物的关爱之情,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观念。
5.教学内容与过程设计合理:导入新课生动有趣,讲授新知详细清晰,学生小组讨论紧密结合,总结归纳全面深入,作业小结切实可行,整个教学过程设计合理,条理清晰,使学生在有序的学习过程中掌握了知识,提高了能力。
这些亮点体现了本节课在教学设计、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等方面的优秀表现,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学习效果提供了有力保障。同时,这些亮点也展现了作为一名特级教师的深厚教学功底和对学生的关爱与责任心。
(三)小组合作
1.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鼓励每个成员发表自己的观点和见解,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公共表达能力。
2.设定小组合作任务,如共同设计保护动物的计划,要求学生在完成任务过程中充分运用所学知识,提高他们的实践操作能力。
3.引导学生进行小组内部分工,充分发挥每个成员的优势,培养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和沟通能力。
2.培养学生勇于探究、敢于创新的精神,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第17章 制剂分析概论-知识点3制剂中常见附加剂的干扰与排除
符合质量标 准的原料药
赋形剂、稀释剂 稳定剂、防腐剂、着色剂
不同制剂
原料药的分析通常只需要考虑药物的理化性质 药物制剂的分析除了要考虑药物的理化性质, 还要考虑附加成分的干扰,及排除干扰的方法。
一、片剂附加成分的干扰与排除
片剂是药物与辅料均匀混合后压制 而成的片状或异形片状的固体制剂
原料药溶解于注射用水(油)中,配制成一定浓度 的溶液,再经过滤、灌封、灭菌等工艺制成
各种附加成分 pH值调节剂:酸,碱
保证稳定性 减少刺激性
渗透压调节剂:氯化钠
增溶剂:钙盐,苯甲酸苄酯
抗氧剂:亚硫酸钠等 止痛剂:苯甲醇(防腐剂) (一) 抗氧剂的干扰与排除 抑菌剂:三氯叔丁醇,苯酚 (二) 溶剂油的干扰与排除
Mg2 HClO 4 g.HAc Mg HClO 4
1. 提取分离法 样品有机溶剂硬药脂物酸溶镁解蒸分干离
排除干扰 2. 加入掩蔽剂 硬脂酸镁 草酸 g.HAc MgC2O4
的方法
硬脂酸镁 酒石酸 g.HAc
3. 改用其它方法 硬脂酸镁无紫外吸收 UV法
1. 干扰配位滴定法
测定结果偏高
Mg2 EDTA-2Na EDTA Mg 2Na pH≥9.7
1. 选用合适的pH 排除干扰
pH<9 Mg2+不与EDTA反应 pH>12 Mg2+ Mg(OH)2
的方法 2. 加入掩蔽剂 酒石酸 pH 6~7.5
2. 干扰非水碱量法
测定结果偏高
排除干扰的方法: 改用其它方法测定,HPLC
(二) 溶剂油的干扰与排除
脂溶性药物,如甾体激素类用植物油做溶剂 油中杂质甾醇、三萜类有UV吸收
第17章 制剂分析概论-知识点4-制剂的常规检查
《中国药典》口服普通片为主,另有含片、舌下片、 口腔贴片、咀嚼片、分散片、可溶片、泡腾片、阴道片、 阴道泡腾片、缓释片、控释片与肠溶片等
外 观: 完整光洁、色泽均匀 硬 度: 符合脆碎度检查法要求
常规检查项目:重量差异、崩解时限、其它检查
符合规定
(3) 仅1片<Q -10% 另取6片复试:12片中 仅2片<Q -10% 平均溶出量≥Q
符合规定
(三) 释放度的测定
释放度 是指口服药物从缓释制剂、控释 制剂、肠溶制剂以及透皮贴剂等,在规定条 件下释放的速率和程度
《
方法 中
国 药 典 》
第一法 用于缓释和控释制剂的测定 第二法 用于肠溶制剂 第三法 用于透皮贴剂
计量型二次抽检法 方法: 取供试品10片(个),分别测定以标示量为
100的相对含量X,求 X S A
X X1 X2 ... X10 10
i1
(X X)2
S n n 1
A 100 X
3. 含量均匀度检查结果判断标准
(1) A + 1.80S ≤ 15.0 (2) A + S > 15.0
糖衣片包衣前检查;薄膜衣片包衣后检查
注 小剂量片剂“含量均匀度检查法”
(二) 崩 解 时 限 检 查 固体制剂在规定的介质中崩解溶
散至≤2mm的碎粒(或溶化、软化)所需时间的限度; 反映药物被释放的速度,保证生物利用度
(1)检查方法 6片 同时时测定
不合格时另取6片复试
(2)规定
升
素片 ≤15′
符合规定 不符合规定
(3) A + 1.80S > 15.0 且A + S ≤ 15.0
排水工程课件 17过滤
3.解决的办法:
(1)增加砂层上的水深;
(2)滤池出口位置等于或高于滤层表面。(虹吸滤池和 无阀滤池所以不会出现负水头现象就是这个原因)
一旦出现负水头现象,首先必须停池。
(五)改善滤池过滤过程的途径
1.反粒度过滤
设滤料的粒径循水流方向逐渐减小,使水流经过粗滤
料,再经过细滤料,既所谓“反粒度”过滤。
通过实验Ht与t一般呈直线关系。(见下图)
值为图最中大H时m的ax为过水滤头水损头失损增失。
设计时应根据技术经济条件
决定,一般为1.5~2.0m。
图中T为过滤周期。如
果不出现滤后水质恶化等情
况,过滤周期不仅决定于最
大允许水头损失、还与滤速
有关,设滤速v ‘ >v,其清洁
砂层水头损失为H0 ‘一方面 H0 ‘> H0 ,同时单位时间内
之间粘附作用的结果。
水中的悬浮颗粒能够粘附与颗粒表面上,涉及两个问题:
第一、被水流夹带的颗粒如何与滤料颗粒表面接近或
接触,
第二、它们接近时依靠那些力的作用,使它们粘附于滤 料表面上。
(一)颗粒迁移
在过滤过程中,滤层孔隙中的水流一般属层流状态。被水流夹带的颗粒
将随水流流线运动,它之所以会脱离流线而与滤料表面接近,完全是一种物
的滤池得想办法防止树叶等杂物堵塞孔眼。方法是可行的,
但有各种各样的问题,没有得到推广。
3、双向流过滤
水从上、下进入,而从中间引出,由正向流和反向流
组成,解决 了滤料的悬浮问题,由于有上向流,同样的缺
点而没有推广。
4.双层、多层滤料过滤
双层滤料,上层采用的是重力较小的无烟煤,下层采用的是重
力较大的石英砂,在反冲洗后要保持分层状态,不混杂。
新人教版九年级上物理第17章第1节《电流与电压和电阻的关系》 (共28张PPT)
课 知识点一: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关系的
堂
方法——控制变量法
知 知识点二:欧姆定律:一段导体中的电流,
识
跟这段导体端的电压成正比,跟
回
这段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顾
谢谢
不习惯读书进修的人,常会自满于现状,觉得再没有什么事情需要学习,于是他们不进则退。经验丰富的人读书用两只眼睛,一只眼睛看到纸面上的话,另 一眼睛看到纸的背面。2022年4月11日星期一2022/4/112022/4/112022/4/11 书籍是屹立在时间的汪洋大海中的灯塔。2022年4月2022/4/112022/4/112022/4/114/11/2022 正确的略读可使人用很少的时间接触大量的文献,并挑选出有意义的部分。2022/4/112022/4/11April 11, 2022 书籍是屹立在时间的汪洋大海中的灯塔。
九年级上册物理人教版
第十七章 欧姆定律
第1节 电流与电压和电阻的关系
观察
思考 一、观察以下实验并思考
现象:用两节电池供电时,灯泡发光更____; 分析:灯泡两端的电压升高,灯泡中的电流
随之_______。
观察
思考 二、观察以下实验并思考
电流与电阻有关。电路中电阻增大,电路中的 电流反而_______。
依次记下电流表的示数,把数据记录在表格中。
实验 数次 1
2
3
电压 u/V 2V
4V
6V
电流I/A
0.4A
0.8A
1.2A
3、分析数据,得出结论
当电阻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跟它 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4、本实验中滑动变阻器的作用是什么? 改变导体两端的电压
实验二:控制电压一定,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
化工原理单元操作——过滤原理及设备
化工原理单元操作——过滤原理及设备一.过滤原理(1)过滤是利用可以让液体通过而不能让固体通过的多孔介质,将悬浮液中的固、液两相加以分离的操作。
(2)过滤方式①滤饼过滤过滤时悬浮液置于过滤介质的一侧。
过滤介质常用多孔织物,其网孔尺寸未必一定须小于被截留的颗粒直径。
在过滤操作开始阶段,会有部分颗粒进入过滤介质网孔中发生架桥现象,也有少量颗粒穿过介质而混与滤液中。
随着滤渣的逐步堆积,在介质上形成一个滤渣层,称为滤饼。
不断增厚的滤饼才是真正有效的过滤介质,而穿过滤饼的液体则变为清净的滤液。
通常,在操作开始阶段所得到滤液是浑浊的,须经过滤饼形成之后返回重滤。
②深层过滤颗粒尺寸比介质孔道小的多,孔道弯曲细长,颗粒进入孔道后容易被截留。
同时由于流体流过时所引起的挤压和冲撞作用。
颗粒紧附在孔道的壁面上。
介质表面无滤饼形成,过滤是在介质内部进行的。
(3)过滤介质①织物介质:即棉、毛、麻或各种合成材料制成的织物,也称为滤布。
②粒状介质:细纱、木炭、碎石等。
③多孔固体介质(一般要能够再生的才行):多孔陶瓷、多孔塑料、多孔玻璃等。
二.过滤设备——板框过滤机(1)结构与工作原理:板框过滤机由多块带凸凹纹路的滤板和滤框交替排列于机架而构成。
板和框一般制成方形,其角端均开有圆孔,这样板、框装合,压紧后即构成供滤浆、滤液或洗涤液流动的通道。
框的两侧覆以滤布,空框与滤布围成了容纳滤浆和滤饼的空间。
悬浮液从框右上角的通道1(位于框内)进入滤框,固体颗粒被截留在框内形成滤饼,滤液穿过滤饼和滤布到达两侧的板,经板面从板的左下角旋塞排出。
待框内充满滤饼,即停止过滤。
如果滤饼需要洗涤,先关闭洗涤板下方的旋塞,洗液从洗板左上角的通道2(位于框内)进入,依次穿过滤布、滤饼、滤布,到达非洗涤板,从其下角的旋塞排出。
板框过滤机如果将非洗涤板编号为1、框为2、洗涤板为3,则板框的组合方式服从1—2—3—2——1—2—3之规律。
组装之后的过滤和洗涤原理如图所示。
6过滤
序号 1 2 3 4 5 形状描述 圆球形 圆 形 已磨蚀的 带锐角的 有角的 球度系数 1.0 0.98 0.94 0.81 0.78 形状系数 1.00 1.02 1.06 1.23 1.28 孔隙率 0.38 0.38 0.39 0.40 0.43
类别 粒径(mm) dmax=1.2 dmin=0.5 无烟煤 dmax=1.8 dmin=0.8 石英砂 dmax=1.2 dmin=0.5 无烟煤 dmax=1.6 dmin=0.8 三层滤料 石英砂 dmax=0.8 dmin=0.5 重质矿石 dmax=0.5 dmin=0.25
滤料级配与滤速
1-进水总管;2-进水支管;3-清水支管;4-冲洗水支管;5-排水阀; 6-浑水渠;7-滤料层;8-承托层;9-配水支管;10-配水干管; 11-冲洗水总管;12-清水总管;13-冲洗排水槽;14-废水渠
快滤池:滤速10m/h以上,先决条件是先投加混凝剂。
2.工作过程
由过滤与反冲洗两部分组成。
3.滤速 滤速是指单位时间、单位过滤面积上的过滤水量, 单位为m3/(m2.h)或m/h。 4.工作周期 从过滤开始到冲洗结束的一段时间称为快滤池的 工作周期。从过滤开始到过滤结束称为过滤周期。 滤池的工作周期为12~24h。
表17—1 适用的进水条件 浊度10ntu以下 总大肠菌类10~1000个/100mL 藻类不太多 10000人以下的给水处理 现代慢滤池的适用的进水条件与出水水质 出水水质 小于1.0ntu 总大肠菌类<1 个/100mL 细菌的去除效率 细菌总数99% 能去除逗号弧菌 (Vibrio comma) 颗粒物去除效率 2.7~7m 99% 7~12m99.9% 较大颗粒99%~99.9%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17章 第1节电流 和电压和电阻的关系(含答案)
(新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17章第1节电流与电压和电阻的关系(含答案)1.某同学在探究“电流跟电压、电阻的关系”时,根据收集到的数据画出了如图所示的I-R图像,下列结论与图像相符的是:CA.电阻一定时,电流随着电压的增大而增大B.电阻一定时,电压随着电流的增大而增大C.电压一定时,电流随着电阻的增大而减小D.电压一定时,电阻随着电流的增大而减小2.小军采用如图的电路,研究“通过某导体的电流与它的电阻关系”,他分别用5Ω和10Ω的电阻做两次实验,当完成第一次实验后,小军将A、B两点间的电阻R由5Ω更换为10Ω,闭合开关后,滑动变阻器应该BA.保持变阻器滑片不动B.将变阻器滑片向右移动C.将变阻器滑片向左移动D.更换阻值更大的滑动变阻器3.如图所示是甲、乙两电阻的电流与电压关系的图像,现将甲、乙串联后接在电压为4.5V的电源两端。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CA.甲的阻值是乙阻值的两倍B.通过乙的电流是甲的电流的两倍C.乙两端的电压是甲两端电压的两倍D.甲的电功率是乙的电功率的两倍4.某导体中的电流与它两端电压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CA.当导体两端的电压为0时,电阻为0B.该导体的电阻随电压的增大而减小C.当导体两端的电压为0时,电流为0D.当导体两端的电压为2 V时,电流为0.6A5.某同学在探究“电流跟电压、电阻的关系”时,根据收集到的数据画出了如图所示的图象,下列结论与图象相符的是CA.电阻一定时,电流随着电压的增大而增大B.电阻一定时,电压随着电流的增大而增大C.电压一定时,电流随着电阻的增大而减小D.电压一定时,电阻随着电流的增大而减小7.在研究“—定电压下,电流与电阻的关系”时,电路图如图2所示。
电源电压恒为4.5V,滑动变阻器上标有“10Ω 1.5A”字样。
在a、b两点间先后接入不同阻值的定值电阻,闭合开关,移动滑片P,使电压表示数为2.5V,读出电流表的示数。
当20Ω的电阻接入a、b间时,电压表示数始终无法达到2.5V,其原因可能是AA.20Ω的电阻阻值太大 B.电源电压4.5V太低C.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太大 D.控制电压为2.5V太高8.小波同学为了探究电流跟电阻的关系,在如图所示的情况下,将A 、B 两点间10Ω的电阻更换为20Ω的电阻,闭合开关后,下一步的操作应当是BA. 记录电流表和电压表的示数B. 将滑动变阻器向右移动C. 将滑动变阻器向左移动D. 适当增加电池的节数9.某同学在探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其电压的关系时,将记录的实验数据通过整理作出了如图所示的图像,根据图像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BA .通过导体a 的电流与其两端电压成正比B .导体a 的电阻大于b 的电阻C .当导体b 两端电压是1V 时,通过b 导体中的电流为0.1AD .将a 、b 两导体串联接在电压为3V 的电源上时,通过导体的电流为0.2A10.在研究“一定电压下,电流与电阻的关系”时,电路如图所示。
建筑给水排水工程试题库:第17章 过滤(1)
第17章过滤一、单项选择1、全部滤池中的1个或2个停产检修或反冲洗时,若过滤流量不变,其他滤池的滤速称为()。
a、正常滤速b、强制滤速c、反冲洗流速d、反冲洗强度答案:b2、除无阀滤池外,滤池的分格数一般不得少于()。
a、2格b、4格c、3格d、5格答案:b。
为避免滤池中的一个冲洗时对其余各格滤池滤速的过大影响,除无阀滤池外,滤池分格数一般不得少于4格。
3、无阀滤池()。
a、可以单独运行b、不能单独运行c、只能单独运行d、必须2个同时运行答案:a。
无阀滤池可以单独运行,也可以2个或3个同时运行。
若水厂中有2个或3个无阀滤池时,一般使2个(个别为3个)相邻滤间的水箱连通共用。
4、滤池应按()来考虑冲洗设备的能力。
a、夏季温度b、冬季温度c、15℃d、20℃答案:a。
夏季水温高,水的粘度变小,相同反冲洗强度下,滤层膨胀度减少。
为达到同样的膨胀度,夏季的反冲洗应变大,因此滤池应按夏季水的温度来考虑冲洗设备的能力。
冬季时可适当减少冲洗强度,以节省反冲洗水量。
5、滤池应按正常情况下的滤速设计,并以检修情况下的()校核。
a、反冲洗强度b、滤池膨胀率c、强制滤速d、过滤水量答案:c。
要掌握强制滤速的概念,它是判断滤池设计是否合理的重要依据。
6、在普通快滤池中常有穿孔管大阻力配水系统,这种系统的主要作用是()。
a、达到过滤水在整个滤池面积上均匀分布b、达到过滤水在整个过滤周期内等速过滤c、达到反冲洗水在整个冲洗时间内均匀出流d、达到反冲洗水在整个滤池面积上趋于均匀分布答案:d。
滤池配水系统的作用既有过滤时均匀集水,也有反冲洗时均匀分布反冲洗水。
由于反冲洗时流速很大,若能使反冲洗水在整个滤池面积上趋于均匀分布,则在过滤时就可达到过滤水在整个滤池面积上均匀分布,均匀集水。
7、大阻力配水系统滤池冲洗水的供给方式可采用冲洗水泵或高位水箱。
当采用冲洗水泵时,水泵的流量应按冲洗()滤池考虑,并应备有机组。
当采用冲洗水箱时,水箱的有效容积应按单个滤池冲洗一次所需水量的()计算。
八年级生物上册 第17章 第1节 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问题:
1、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收获到什么?
2、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还有什么困惑不解的地方?
听老师的点评,修正自己的结论。
(意图:听老师的总结,使学生形成动物和环境一致和谐发展的观点)
学生谈自己的收获,困惑。
(意图:学生相互解惑,对学生本身就是提高的过程。)
动物又是怎样获得生活必需的物质和能量呢?
教师小结:生物圈中的动物必需直接或间接地以绿色植物为能量来源,通过消耗绿色植物合成的有机物来维持生活,所以,动物是生物圈中的消费者。板书:(一、动物是生物圈中的消费者)
动物都是直接以植物为食吗?观看38页图17-1,根据食性,动物可以分为哪些种类?你能举出例子吗?
板书:植食动物(鹿、兔、蚜虫等)
肉食动物(虎、狼、瓢虫等)
杂食动物(棕熊、鸡、人等)
学生观察、思考共同讨论回答问题。
(意图:以学生已掌握的植物光合作用的知识递进式的引导,过渡合理。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学生阅读教材,归纳总结,举例说明。
(意图:让学生看教材,学到新知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动物是食物链的结构成分
像大田坡鹿自然保护区一样,在一定自然区域内生活着许多植物和动物,它们之间有着什么样的关系呢?
出示教材38页图17-2.同时出示问题:
1、蝗虫和草、蝗虫和青蛙、青蛙和蛇、蛇和鹰之间是什么关系?
2、这种关系可以形成什么?
3、由此可以看出动物在食物链结构中有什么作用?
教师小结:板书(动物是食物链的结构成分)
观看图片。思考讨论回答问题。
(意图:通过图片的出示,培养学生的感性知识,再由感性知识上升到理性知识。)
学生上讲台写出图17-2的食物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 普通快滤池工作过程: ① 过滤 ② 冲洗
1 6 2 11 10 5 4 12 14 7 8 9 13
3
图17-1 普通快滤池构造剖视图(箭头表示冲洗水流方向)
1-进水总管;2-进水支管;3-清水支管;4-冲洗水支管;5-排水阀; 6-浑水阀;7-滤料层;8-承托层;9-配水支管;10-配水干管; 11-冲洗水总管;12-清水总管;13-冲洗排水槽;14-废水渠
拦截
沉淀
惯性
扩散 水动力
(2)颗粒粘附 当水中杂质颗粒迁移到滤料表面上时,则在 范德华引力和静电力相互作用下,以及某些化学 键和某些特殊的化学吸附力下,被粘附于滤料颗 粒表面上,或者粘附在滤粒表面上原先粘附的颗 粒上。
因此,粘附作用主要决定于滤料和水中颗粒的表面 物理化学性质。未经脱稳的悬浮物颗粒,过滤效果 很差,这就是证明。基于这一概念,过滤效果主要 取决于颗粒表面的性质而无须增大颗粒尺寸。
������ ������ 筛滤作用的强度,主要取决于表层滤 料的最小粒径和水中悬浮物的粒径,并与过滤 速度 有关。 ������ ������ 悬浮物粒径愈大,表层滤料和滤速愈 小,就愈容易形成表层筛滤膜,滤膜的截污能 力也 愈高。
2、重力沉降 ������ ������ 原水通过滤料层时,众多的滤料表面 提供了巨大的不受水力冲刷而可供悬浮物沉降的 有效面积,形成了无数的小“沉淀池”,悬浮物 极易在此沉降下来。 ������ ������ 重力沉降强度主要与滤料直径和过滤 速度有关。 ������ ������ 滤料愈小,沉降面积愈大,滤速愈小, 则水流愈平稳,这些都有利于悬浮物的沉降 据估计,1m3粒径为0.5mm的滤料中就拥有400m2 不受水力冲刷而可供悬浮物沉降的有效面积
17.2 过滤理论
粒状介质过滤机理 ������ ������ ������ ������ 1、阻力截留 2、重力沉降
������ ������
3、接触粘附
1、阻力截留
������ ������
阻力截留或筛滤作用
������ ������ 当原水自上而下流过粒状滤料层时,粒 径较大的悬浮颗粒首先被截留在表层滤料的空隙 中,从而使此层滤料间的空隙越来越小,截污能 力随之变得越来越高,结果逐渐形成一层主要由 被截留的固体颗粒构成的滤膜,并由它起主要的 过滤作用。
滤料组成 类别 单层石英砂 滤料 粒径 (mm) dmax=1.2 dmin=0.5 无烟煤 dmax=1.8 dmin=0.8 石英砂 dmax=1.2 dmin=0.5 无烟煤 dmax=1.6 dmin=0.8 三层滤料 石英砂 dmax=0.8 dmin=0.5 重质矿石 dmax=0.5 dmin=0.25 不均匀系数 K80 <2.0 <2.0 厚度 (mm) 700 300~400
滤料混杂时对过滤有何影响,有两种观点: 1.煤—砂交界面上适度混杂,可避免交界面上积聚过 多杂质而使水头损失增加较快,故适度混杂是有宜的。 2. 煤—砂交界面不应有混杂现象,因为煤层起截留大 量杂质作用,砂层起精滤作用,而交界面分层清晰,起 始水头损失将较小。 实际上,煤—砂交界面上不同程度的混杂是难免的, 只要不大于 5cm左右就可以。 另外,选用无烟煤时,要考虑煤的流失问题,在生产 上此问题较严重。
严重时,由于表层滤料的“筛滤”结果,形成滤膜, 使过滤阻力剧增。其结果,在一定过滤水头下,滤速 将急剧减小,或滤膜产生裂缝时,大量水流将自裂缝 中流出,造成局部流速过大而使杂质穿透整个滤层, 出水水质恶化。 这时尽管下层滤料还未发挥它们应有的作用,过滤也 将被停止。
1)滤层含污能力:是指工作周期结束时,整个滤 层单位体积滤料中所截留的杂质量,以g/cm3或 kg/m3 计,显然含污能力大,表明整个滤层所发 挥的作用大。
相反如果悬浮颗粒尺寸过大或滤层空隙尺寸减小时, 表层机械筛滤作用也不能完全排除,但反而会引起 表面滤料孔隙堵塞,这种现象并不希望发生。
������ ������ 在实际过滤过程中,上述三种机理往往同时 起作用,只是依条件不同而有主次之分。
������ ������ 对粒径较大的悬浮颗粒,以阻力截留为主, 由于这一过程主要发生在滤料表层,通常称为表面过 滤。
直接过滤特点: 1.工艺简单; 2.混凝剂用量少;
3.易于处理低温低浊水。
17.3 滤料和承托层
17.3.1 滤料 滤料的要求: 1. 具有足够的机械强度,以防冲洗时滤料产生磨 损和破碎现象; 2. 具有足够的化学稳定性,以免滤料与水产生化 学反应而恶化水质。尤其不能含有对人类健康 和生产有害物质; 3. 具有一定的颗粒级配和适当的空隙率。 4. 滤料应尽量就地取材,货源充足,价廉。
脱附力
3 Fa3 2
F3 Fs2
随着过滤时间延长,滤层 中杂质逐渐增大,以至最后 粘附上的颗粒,将首先脱落 下来,或者被水流夹带的后 续颗粒不在有粘附现象,于 是,悬浮颗粒便向下层推移, 下层滤料截留作用渐次得到 发挥。
F2
Fa2 1 F1
Fs1
Fa1 滤料
图17-3 颗粒粘附和脱附力示意
滤料表层孔隙率较小(分层作用),杂质主要截留在 滤料表层。下部滤层的截污能力还未得到充分发挥, 由于水头损失的提高,过滤就得停止,导致滤料层截 污能力低。
������ ������ 对于细微悬浮物,以发生在滤料深层的重力 沉降和接触粘附为主,称为深层过滤。
(3)滤层内杂质分布规律 与颗粒粘附同时,还存在由于孔隙中水流剪力 作用而导致颗粒从滤料表面上脱落趋势。粘附力和 水流剪力相对大小,决定了颗粒粘附和脱落的程度。
Fs3
过滤开始阶段,滤层比较 干净,孔隙率较大,孔隙流 速小,水流剪力Fs1较小,因 而粘附力作用占优势。
截污量(g/cm3)
单层 滤料
无 烟 煤 石 英 砂
滤 层 深 度 cm
石 英 砂
双层 滤料
2)常见滤料组成: 单层滤料滤池 多层滤料滤池 均质滤料滤池
无烟煤
无烟煤
石英沙
石英沙
石榴石
(a)
(b)
(c)
图17-5
几种滤料组成示意
均质滤料
(4)直接过滤 原水不经沉淀而直接进入滤池过滤称“直接过滤”。 一般原水浊度较低,在100度以下采用。 直接过滤充分体现了滤层中特别是深层滤料中的接 触絮凝的作用。
水中的悬浮颗粒能够粘附于颗粒表面上,涉及两个 问题:
第一、被水流挟带的颗粒如何与滤料颗粒表面接近 或接触,这就涉及到颗粒脱离水流流线而向滤料颗 粒表面靠近的迁移机理。
第二、当颗粒与滤料表面接触或接近时,依靠那些 力的作用使它们粘附于滤料表面上。这就涉及粘附 机理。
(1)颗粒迁移 在过滤过程中,滤层孔隙中的水流一般属 层流状态。被水流夹带的颗粒将随水流流线运动, 它之所以会脱离流线而与滤料表面接近,完全是 一种物理的力学作用。一般认为有以下几种作用 引起:拦截、沉淀、惯性、扩散和水动力作用等。
为此,常需求出滤料等体积球体直径,求法是:将滤料样品过 筛后,再将筛用力振动几下,又会落下一些颗粒,这些颗粒恰 是通过筛孔的最大颗粒。从此中取出若干在分析天平上称重并 数出颗粒数,按下式求出等体积球体直径d0。
6G d0 3 n
G (3)滤料孔隙率的测定: m 1 V
一般所用石英砂滤料的孔隙率为0.42左右。
流线 杂质颗粒
滤料
拦截
沉淀
Hale Waihona Puke 惯性扩散水动力
图17-2 颗粒迁移机理示意
当颗粒尺寸较大时,处流线中的颗粒会直接碰到滤料 表面产生拦截作用; 颗粒的速度较大时会在重力的作用下脱离流线,产生 沉淀作用; 颗粒具有较大惯性时也可以脱离流线与滤料表面接触 (惯性作用); 颗粒较小时,布朗运动较剧烈时会扩散至滤料表面 (扩散作用); 在滤料表面附近存在速度梯度,非球体颗粒由于在速 度梯度作用下,会产生转动而脱离流线与颗粒流线接 触(水动力作用)。
直接过滤两种方式
原水加药后直接进入滤池过滤,滤前不设任何絮 凝设备,成为“接触过滤”。
滤池前设一简易微絮凝池,原水加药混合后先经 微絮凝池,形成粒径相近的微絮粒后即刻进入滤 池过滤,称“微絮凝过滤”。 滤前是否设置微絮凝池,目前还有不同看法,应根 据具体水质条件决定。
采用直接过滤工艺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以上这种情况的出现,主要决定于煤砂的重度 差、粒径差,砂的粒径级配、滤料的形状、水 温及反冲洗强度。
煤砂在反冲洗以后,所以能够分层,主要原因是两种 不同比重的滤料在反冲洗上升水流中所形成的两种悬浮 体比重不同所致。 (煤——水混合体,砂——水混合体)。
比重大的趋向下层,比重小的趋向上层,反冲洗一旦 停止,两种滤料便保持分层状态。如果两种滤料形成的 悬浮体比重相同,则将造成混杂。 (根据经验)最粗的无烟煤与最细的石英砂粒径之比 在3:4之间,可保持良好的分层状态,但交界面处一定 的混杂也是难免的。其混杂厚度在5cm左右,对过滤效 果并无影响。
(4)滤料形状:
同体积球体表面积 颗粒实际表面积
根据实测滤料形状对过滤和反冲洗水力学特性的影响得出, 天然砂滤料的球度系数一般宜采用0.75~0.80。
(5)双层或多层滤料级配:
序号
1
2 3
形状描述
圆球形
圆 形 已磨蚀的
球度系数
1.0
0.98 0.94
孔隙率
0.38
0.38 0.39
4
5
带锐角的
80 100 80 60 60 40 20 40 20 10
通过筛孔砂量(%)
0 0.2 0.4 0.55 0.6 0.8 1.0 1.1 1.2 1.34 1.4 筛孔孔径(mm) 1.6 1.8 2.0 2.2 2.4
图17-11 滤料筛分曲线
在科研上进行研究时存在以下缺点: 1.筛孔尺寸未必精确; 2.未反应滤料颗粒的形状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