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航测数字化成图的工作流程及要点
利用测绘技术实现航空摄影测量的流程与要点
![利用测绘技术实现航空摄影测量的流程与要点](https://img.taocdn.com/s3/m/6ecc68cd7d1cfad6195f312b3169a4517723e531.png)
利用测绘技术实现航空摄影测量的流程与要点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测绘技术在各个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其中航空摄影测量技术是其中的重要一环。
航空摄影测量技术通过航空摄影和测绘方法相结合,能够高效快速地获取地表地物信息,广泛应用于地理信息系统、城市规划、地质勘探等领域。
本文将介绍利用测绘技术实现航空摄影测量的流程与要点。
首先,航空摄影测量的流程分为航空摄影准备、航空摄影、航测数据处理三个阶段。
航空摄影准备阶段包括航空摄影任务规划、飞行任务准备和航空摄影设备检查等工作。
在航空摄影任务规划中,需要确定航拍区域和飞行高度,设计飞行线路和拍摄间隔等参数。
飞行任务准备包括飞行计划制定、飞行器准备和飞行员培训等工作。
航空摄影设备检查主要是对航空摄影设备进行检查,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航空摄影阶段是通过载荷搭载设备对目标区域进行航空摄影,在保证安全飞行的基础上,采集高分辨率的航空影像。
航测数据处理阶段主要包括航摄数据传输、存储和管理、数据预处理、数据匹配与定位、数据制图等工作。
其次,实现航空摄影测量的关键要点包括航空摄影设备的选择与调试、航拍参数的确定与校正、航测数据的处理与分析、数据制图与精度控制等。
在航空摄影设备的选择与调试中,需要根据具体的航拍任务需要选择适用的航空摄影设备,并进行设备的调试和测试,以保证设备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航拍参数的确定与校正是保证测量精度的重要环节,包括飞行高度、拍摄间隔和相机内外方位元素的测定等。
航测数据的处理与分析主要包括图像预处理、相对定向、绝对定向、数字高程模型的生成等工作。
数据制图与精度控制则是将测量数据转化为地图产品的过程,需要进行制图投影转换、边线检查和精度评定等工作,确保制图产品的质量。
在航空摄影测量过程中,还需要注意一些常见的问题和挑战。
首先,航拍区域的选择应考虑地物分布的均匀性和多样性,以满足后续的测绘需求。
此外,飞行高度和拍摄间隔的确定应综合考虑地形复杂性和摄影目的等因素。
测绘技术中的航测摄影测量流程详解
![测绘技术中的航测摄影测量流程详解](https://img.taocdn.com/s3/m/f3c67f4ef56527d3240c844769eae009581ba237.png)
测绘技术中的航测摄影测量流程详解测绘技术是一门以获取、处理和表达地理空间信息为目标的科学与技术。
在现代测绘技术中,航测摄影测量是一种常用和有效的方法。
本文将详细探讨航测摄影测量的流程。
第一步:规划航线在进行航测摄影测量时,首先需要进行航线的规划。
航线的规划是根据测绘目标的特点和要求来确定的。
规划航线时需要考虑各种因素,如航速、航高、航向等。
航线的规划既要保证测绘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又要考虑实际操作的可行性。
第二步:选择摄影设备在进行航测摄影测量之前,需要选择适合的摄影设备。
选择摄影设备时需要考虑传感器的类型、像素分辨率、焦距等因素。
目前常用的航测摄影设备有航空相机和无人机相机等。
根据实际需求和条件选择适合的摄影设备能够提高测绘的效果。
第三步:飞行摄影飞行摄影是航测摄影测量的核心环节。
在飞行摄影过程中,摄影设备以一定的航高和航速进行拍摄。
航摄的航高、航向和侧摄角度等参数是根据不同的测绘目标确定的。
通过快速连续的拍摄,可以获取连续的航空像片。
第四步:像片选择与整理在完成飞行摄影后,需要对获取的航空像片进行选择和整理。
首先需要选择出质量较好、覆盖范围较广的像片作为分析和测量的依据。
然后对选出的像片进行编号和整理,以方便后续的处理和分析工作。
第五步:像片扫描与数字化像片扫描与数字化是将实物像片转为数字化数据的过程。
通过像片扫描仪,可以将航测像片变为数字图像,然后通过数字化软件对图像进行处理和分析。
数字化的过程中需要进行边缘线判野、点位点标定等步骤,以获取像片上各点的坐标和高程信息。
第六步:解析平差与测绘数据处理解析平差是根据像片上的控制点和物点,通过测量原理和数学模型,计算得出物点在地面上的坐标和高程。
解析平差需要根据像片上的连续点、异高点和像间交汇等特征进行计算。
解析平差结果是后续测绘数据处理的基础。
第七步:地物提取与图像配准地物提取是根据像片上的图像特征,通过人工或自动化的方法进行物体的识别和提取。
地物提取的结果可以用于制图和地理信息系统等应用。
航测作业技术流程
![航测作业技术流程](https://img.taocdn.com/s3/m/ab7a03cd192e45361166f548.png)
航测各阶段任务流程一、前期技术准备项目合同签订以后,技术管理人员应该到测区完成两个任务。
第一项任务是了解甲方需求,完成工程的技术交底.现场进行踏勘,了解当地的人文地理环境、气候情况、交通状况、地质地貌特点、地物复杂程度等,并和用户进行技术上的沟通,确定所要使用的坐标系统、中央子午线、投影面高程、高程系统、基本等高距、图幅分幅规格及图号编排、数据格式等,并询问用户有无规范之外的特殊要求。
第二项任务是收集已有成果及图件,为工程技术设计提供资料。
同时向用户收集有关资料:测区基本用图(1:10000、1:50000地形图)测区范围、已有控制点成果(平面控制点和高程控制点)、点之记。
随后即可编写技术设计书。
二、航摄技术设计书与航空摄影有关资料收集到受益后,摄影公司即可编写航摄技术设计书,根据工程任务挑选合适的摄影仪器,按照合同要求选择合适的摄影比例尺对整个测区进行航空摄影,获取合格的航空摄影像片.三、航测内外业技术设计书根据现场踏勘及技术沟通情况,并依据合同内容,技术科应尽快编写内、外业技术设计,确定整体施工方案,及时安排外业队外出测区作业,这样才能尽快拿出外业成果,提交内业工序作业,这样也才能够保证工期。
应该优先完成外业设计,内业设计在内业开工之前完成即可.1 / 6四、航测外业航测外业主要包括基础控制测量、像片控制测量、像片(纸图)调绘、碎部测量(野外补充测量).外业成果是整个航测工程的基础资料,外业成果的可靠与否直接影响整个工程的质量,一定要严格按照技术设计作业。
1、基础控制测量一般情况下,测区已有高等级的控制点数量有限,分布也不是很均匀,难以满足航测成图要求,这就要求适当加密一些基础控制点,在此基础上再进行像片控制测量和碎部测量。
目前基础控制测量主要采用GPS快速静态定位方法或光电测距导线测量。
测量完后一定要认真检查原始观测记录手簿,没有错误方可进行计算,一定要确保测量成果的精度合乎规范要求。
2、像片控制测量像控点包括平高点、平面点、高程点三种.要建立立体模型,必须以像控点为基础,因此像片控制测量是内业采集的重要依据。
航测数字化地形图测绘技术流程探讨
![航测数字化地形图测绘技术流程探讨](https://img.taocdn.com/s3/m/2cc7eed8360cba1aa811dac1.png)
航测数字化地形 图测绘技术流程探讨
邓 福 军 王继 红
f 6 )
摘要: 在 各项 工程建 设 、 城 乡规 划 、 市政建 设 、 公 共 管理等 领域 , 需要 用航 测法测 制 比例尺地 形 图, 目 前许 多勘 测部 门对数 字化 地形 图航测 成 图 技 术要 求不 一。 如何 在 源头把握 测 图质量 , 从做 好测 量人手 , 探 讨 了航 测地形 图的现 状和技 术流程 , 期 望更好 地为勘 测部 门施测提 供借 鉴 。 关键词 : 数字化 地形 图 航 测 测绘 现状
中 图分类 号: P 2 3 1 . 5 文献标识  ̄ O - s : A 文章编 号: 1 0 0 7 — 9 4 1 6 ( 2 0 1 3 ) 0 9 . 0 2 0 8 - 0 1
1数字化地形图测 绘现状分析
( 1 ) 野外数字化测图。 在 野外现场测量 , 使用全站仪, 用数字化方 式采集到的地 形数据 并绘制成地 形草 图之后 , 在室内将数字化的地 形数据 自动传 输到电脑上 , 利用相关的软件进行管理 图幅 、 高 线生 成、 图形编 辑 、 处理 图廊整 饰与接边 、 数据格 式转换的地形 数据处 内业加密点和地物点在作业依据 中的规定对 附近测 区的控制 理, 输出或储存最终的数 字地形成果。 ( 2 ) 航空摄影的测量 。 航空摄影 平面位置 中误差 , 高程 中误差 以及注记点, 等高线对 附近野外控 的测量是利用飞机从高空获取测量区的航 摄像片 , 并在野外进行实 点 , 最大误差取2 倍 中误差 为限差 。 地像 片的联测和调绘 , 可获得测 区像控 点的坐标 、 高程和相关地物 制点 的高程 中误差要求要符合 , 2 . 4航 测 内业地 形 图测 绘软 件 平 台技 术 方法 情况, 再利用专业航测仪器 或航 测数字 化的软件 从航拍影像 中, 获 该方法 比较适宜采用空 中三角软件平 台为O RI MA; 立体测 图 得地形 的信息形成相关的数字化地形 图。 通过航空摄影测量制作大 e o wa y E d i t 为数据整理和编辑平台 , 主要的航 测内业 数 比例尺地形 图中的直观 、 真实 、 准确精度 比较高 , 可 以大大的减少 了 软件 主要G X4 D P S 和G e o wa y D P S 为平 台, 以Au t o C AD 2 0 0 4 的} . 野外测量的工作量 , 并提高 了成 图的效率 。 但是现有的航测数字化 据 采 集 以J wg 最为 终转换格 式。 采用AD S 8 0 的影像数据进行 空三加密 时, 应 软件, 制作成图精度要求较高的1 : 1 0 0 0 测 图、 1 : 5 o o o  ̄ 0 图时 , 其精度 d O S 辅助空中三角测量的方法 。 所获取 的曝光点在航空摄影时 的 比传统 的 白纸测 图精度低 。 ( 3 ) 数字化 内业测 图。 主要是 通过 常规 的 用P P S 数据为WG S 8 4 坐标系 , 并且像控点 的成 果数据要求 同时提供 方法来产 白纸地 形图或利 用原有 的地 形图资料 , 使用的原始数 据 , G S 8 4 坐标和为地 方独立坐标的两套坐标系 。 在立体下先通过影像 然后通过数字化仪或 扫描 仪数 字化 的地 形图矢量化软件加上生成 WG 判读进行地物矢量要 素的采集 , 接着采用外业调绘和全站仪相结合 电子地 图。 白纸测图内业数字化的优点是对于作业员专业素质要求 进行地物要素 的调绘主要是修测、 补测 、 补调以及属性 ,最 不高 , 生产成本 和降低设备 投资成本 , 能够最大限度地利用现有 的 的方法 , 后在 内业进行数据整理和属性编辑 , 输出符合设计要求和 图式的图 地形 图数据 , 它 的缺 陷是 准确 精度 低。 形数据 。 2航测数字化地形圈测绘技术流程 2 . 5航 测 的 主 要技 术 流 程 2 . 1航 测的像 控 点测量 在O RI MA平台下进行G P S 辅助空三加密 , 由于摄站 点和空 中 根据航 测测量的特点和技术流程 , 像控点要沿测区布设均匀 。 控 制点需根据要 求来布设 : 1 : 1 0 0 0 地形 图测 绘的精度要求 的基 础 上, a 像控点 的影像 目标应清晰及容 易判断读懂 , a 像控 点尽 可能的 选在地物 的几何 点上 , 以避免在测区的角落 , 交叉上选点 ・ 隙 控点 刺 孔的大小 应该 根据“ 航摄外业规范 ” 的要求 , 不能太模糊或超大 , 以免导致在 内业无法准确观测 , c 像控点的整饰应参照“ 航摄外业规 范” 来操作。 平高像控点 的平面坐标用G P S 静态 测量 , G P S 测量等测 量方法 。 G P S 静态测量 采用E  ̄G P S 网, 需要一个控制点作为检核 : 平 面 图一般布成 网状成片的要有重合 的检查 点, e 像片控 制点的高程测 量: 像 控点的开始算 点都有可能是各种级别的三角点、 G P S 点, 同时 要注意 坐标系统的准确无误 。 高程控 制点及平高 控制点高程 测量的方法 , 主要 采用测 图水 准、 光 电测距高程导线测量或G P S 一 一 RT K测量 。 测图的水 准须起始 于水准点 、 经水准连测的G P S 点等的外水准点 。 采用水准一次读数 的 单面的标尺读数至厘米 。 使用仪器时前后 的视距应尽量相等 , 水准 仪的角不得大于2 O ; 测量仪器标 尺不能超过2 0 0 m; 附合水准路线 的 长度不大于5 k m, 高程闭合的差数不大于 ±0 . 2 m。 光电测距 高程 导 线垂直角必须对 向观测 , 直返觇高差不大于 土0 . 0 4 S i n , 路线总长度 不大于5 k i n , 闭合差不能超过 土 0 . 2 m。 利用G P S -R T K 测量时, 起算 的高程点精度不得低于 四等 , 至少 采用三个高程 点 , 其他的余残差 不高于 ±8 c m。 2 . 2航 测测 量 注记 点 建筑面积铺 平道路 , 广场, 大型水泥地 板, 其从外业测量 的高程 G P S 采用WG S 8 4 坐标来采集 的数据 , 空三加密成果也为WG S 8 4 坐 标系 。 航测 内业恢复立体像对后应该通过b u r s a 七参数转换 , 将立体 像对转换到用户坐标 系, 进行 影像 匹配获取D E M、 D O M, 最后进行 矢量数据 的立体采集 。
航测各阶段任务流程
![航测各阶段任务流程](https://img.taocdn.com/s3/m/d27321c33c1ec5da51e2700b.png)
一、前期技术准备项目合同签订以后,技术管理人员应该到测区完成两个任务。
第一项任务是了解甲方需求,完成工程的技术交底。
现场进行踏勘,了解当地的人文地理环境、气候情况、交通状况、地质地貌特点、地物复杂程度等,并和用户进行技术上的沟通,确定所要使用的坐标系统、中央子午线、投影面高程、高程系统、基本等高距、图幅分幅规格及图号编排、数据格式等,并询问用户有无规范之外的特殊要求。
第二项任务是收集已有成果及图件,为工程技术设计提供资料。
同时向用户收集有关资料:测区基本用图(1:10000、1:50000地形图)测区范围、已有控制点成果(平面控制点和高程控制点)、点之记。
随后即可编写技术设计书。
二、航摄技术设计书与航空摄影有关资料收集到受益后,摄影公司即可编写航摄技术设计书,根据工程任务挑选合适的摄影仪器,按照合同要求选择合适的摄影比例尺对整个测区进行航空摄影,获取合格的航空摄影像片。
三、航测内外业技术设计书根据现场踏勘及技术沟通情况,并依据合同内容,技术科应尽快编写内、外业技术设计,确定整体施工方案,及时安排外业队外出测区作业,这样才能尽快拿出外业成果,提交内业工序作业,这样也才能够保证工期。
应该优先完成外业设计,内业设计在内业开工之前完成即可。
四、航测外业航测外业主要包括基础控制测量、像片控制测量、像片(纸图)调绘、碎部测量(野外补充测量)。
外业成果是整个航测工程的基础资料,外业成果的可靠与否直接影响整个工程的质量,一定要严格按照技术设计作业。
1、基础控制测量一般情况下,测区已有高等级的控制点数量有限,分布也不是很均匀,难以满足航测成图要求,这就要求适当加密一些基础控制点,在此基础上再进行像片控制测量和碎部测量。
目前基础控制测量主要采用GPS快速静态定位方法或光电测距导线测量。
测量完后一定要认真检查原始观测记录手簿,没有错误方可进行计算,一定要确保测量成果的精度合乎规范要求。
2、像片控制测量像控点包括平高点、平面点、高程点三种。
测绘技术航测数据处理步骤
![测绘技术航测数据处理步骤](https://img.taocdn.com/s3/m/80cadd4626284b73f242336c1eb91a37f011324e.png)
测绘技术航测数据处理步骤测绘技术是应用于地理空间数据的获取、处理和分析的科学技术。
在现代的地理信息系统中,航测数据处理是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
本文将介绍测绘技术航测数据处理的步骤,涵盖了数据获取、预处理、处理和结果验证的过程。
1. 数据获取航测数据是通过航空器(如飞机、无人机等)进行空中摄影或激光扫描来获取的。
航测数据的质量对后续的处理和分析非常关键。
因此,在数据获取过程中,需要选择合适的航测仪器和设备,并确保设备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此外,还需要考虑天气条件、摄影位置和高度、相机参数等因素,以获取清晰、准确的航测数据。
2. 预处理预处理是指对航测数据进行初步的处理和整理,以提高数据的质量和准确性。
预处理的主要步骤包括镜头畸变校正、图像配准、影像融合等。
镜头畸变校正可以通过数学模型来纠正航测图像中的畸变,提高数据的准确性。
图像配准是将不同时间或不同传感器获取的图像进行几何校正,以便后续的比较和分析。
影像融合是将多个传感器获取的图像融合在一起,提供更全面、准确的信息。
3. 数据处理数据处理是测绘技术航测数据处理的核心步骤。
在数据处理过程中,需要借助计算机和相应的软件工具进行。
数据处理的主要目标是提取和分析航测数据中的地理空间信息。
具体的处理步骤包括数字正射影像生成、数字高程模型建立、三维重建等。
数字正射影像是根据航测数据生成的无畸变、无遮挡的正射投影影像,可以作为地图制图和空间分析的基础。
数字高程模型是基于航测数据生成的地形表面模型,可以用于地形分析和地貌研究。
三维重建则是根据航测数据生成的三维地理实体模型,可以用于城市规划、环境评估等领域。
4. 结果验证结果验证是对处理后的数据进行质量检查和验证。
通过与实地调查、地面测量等方法进行对比,可以评估航测数据处理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结果验证的主要目标是发现潜在的误差和不确定性,并进行相应的修正和调整。
此外,根据用户的需求,还可以进行数据精度分析和有效性评估,以确保处理后的数据符合要求。
航测作业流程
![航测作业流程](https://img.taocdn.com/s3/m/d3780406b207e87101f69e3143323968011cf4cc.png)
航测作业流程航测作业流程是指利用航空器进行测量和记录数据的过程。
航测作业常用于地理测绘、资源勘探、环境监测等领域。
下面将为大家介绍一下典型的航测作业流程。
首先,航测作业前需要进行详细的计划。
这包括确定测区范围、制定测区分幅和飞行计划,并对飞行器、传感器及测量设备进行检查和测试。
在确定飞行计划时,需要考虑飞行高度、航线设置、航速等因素,以确保数据采集的准确性和全面性。
接下来是航测作业的实施阶段。
在飞行器起飞前,应对飞行器进行检查和调试,确保其状态良好。
然后,根据飞行计划,飞行员将飞行器带入预定的测区,并按照设定的航线进行飞行。
同时,传感器将记录地面上的数据,并将其传输到数据存储设备中。
在航测作业的过程中,需要注意保持飞行器的稳定,避免飞行器受到气流等外界因素的干扰。
此外,还需要定期检查传感器和测量设备的状态,确保其正常运行。
在整个作业过程中,相关人员需要进行实时监控,以确保数据的质量和完整性。
完成航测作业后,接下来是数据处理和分析阶段。
首先,需要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校正和处理,以消除仪器误差和环境影响。
然后,根据测量目的,对数据进行分析和解译,提取出需要的信息和特征。
最后,将处理后的数据制成地图或其他形式的产品,用于相关领域的应用和研究。
需要注意的是,航测作业的流程可能因不同的具体项目而有所差异。
在实际作业中,应根据具体需求和条件进行相应的调整和改进。
同时,航测作业中需要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和安全规定,确保作业的安全性和合法性。
总之,航测作业流程包括计划、实施、数据处理和分析等阶段。
通过科学的规划和准确的数据采集,航测作业可以为地理测绘、资源勘探等领域提供有价值的数据支持。
同时,作业过程中也需要注意保证数据的质量和安全,以确保作业的顺利进行。
数字化测图的作业步骤
![数字化测图的作业步骤](https://img.taocdn.com/s3/m/aa9726202af90242a895e5a2.png)
数字化测图的作业步骤河南黄河水文勘测总队2003年8月数字化测图的作业步骤草图法数字化测图就是外业采用全站仪进行碎部点测量并记录到仪器内存中(或传入电子记录),同时根据实地情况采用测点代码或编号法画出草图,将外业采集的碎部点数据传输到计算机后,根据外业所画草图采用测图软件将测点连线编辑成图。
根据我单位的实际作业情况,并结合TOPCON GTS 211D 全站仪和南方CASS4.0测图软件,对草图法数字化测图的作业步骤作一阐述。
1.外业数据采集图根平面高程控制测量完成后,进行外业数据采集作业,就是采用全站仪测碎部点并记录在仪器内存中,同时根据碎部点点号在实地画出草图。
以TOPCON GTS 211D 全站仪为例,具体的操作步骤如下:1.1准备工作:在测站点上安置好仪器并量取仪器高后,按键打开仪器,进行水平和竖向转动,使仪器进入正常测量模式:*1)要创建一个新文件或直接输入文件名,可按F1(INPUT)键,然后键入文件名。
*2)当一个文件已被选定,则在该文件的左边显示一个符号“*”。
*3)按F2(SRCH)键,可查看箭头所标定文件的数据内容。
1.2测站设置:测站点的设置有两种方法:直接由键盘输入和利用内存中的坐标数据来设定。
下面以直接由键盘输入为例介绍设置测站的步骤。
1.3定向设置:后视点定向角的设定方法有三种:1)直接键入后视点坐标;2)直接键入设置的定向角;3)利用内存中的坐标数据设定。
下面以直接由键入后视点坐标为例介绍定向设置的步骤。
注:*1)每次按F3键,定向设置方法就在输入定向点点号PT、坐标NEZ、方位角AZ之间转换。
*2)必须首先照准定向点,再确认输入定向点坐标。
1.4数据采集:2.数据传输外业数据采集完成后,要通过数据电缆将外业所测的碎部点数据自全站仪传输至计算机并以数据文件的形式保存。
2.1计算机接受数据的操作步骤:首先进入南方CASS4.0软件系统,执行“数据处理→数据通讯→GTS-200/300→微机”菜单命令,如下图所示:执行数据处理→数据通讯→GTS-200/300→微机菜单命令,屏示如下:(1)通过点击可以改变存储数据文件的路径(目录);(2)在栏中输入传输的数据所要存储的文件名(缺省文件后缀为DAT)。
探索大比例尺航测数字化成图方法
![探索大比例尺航测数字化成图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355184c105087632311212f0.png)
探索大比例尺航测数字化成图方法摘要:近年来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建筑乃至城市规划得到了极大的进步,因此航测数字成图为城市规划乃至大比例成图起到了极大的帮助,本文通过对某镇进行大比例尺调绘成图,分析了大比例尺航测数字化成图方法,供大家参考。
关键词:某镇;数字线画图;航测调绘随着社会经济不断发展和科学技术不断进步,测绘技术水平迅速提高,测绘行业在国民经济建设中的地位显得极为重要。
航测以其具有宏观、快速、准确、现势性等特点,为高质量、高效率测制大比例尺地形图奠定了基础。
在进行大量地籍测绘工作时,摄影测量方法是一种经济合理的好方法,而航测数字线画图外业调绘成图是大比例尺航测制图过程中十分关键的一环。
1区域概况本文涉及位置在河北廊坊市西北部的某镇,隶属廊坊市广阳区,西部和北部与北京大兴区的朱庄乡、采育乡、安定乡接壤,东距廊坊市区12公里。
京山铁路、廊京路、万桐路、采信路横贯某镇全境,交通便利。
某镇域面积为89.2平方公里,耕地面积4675.82公顷。
2理论方法步骤2.1外业实地核实测量2.1.1现状地物地貌要素的核实确认。
根据内业完成的数字线画图对内业判读的现状地物地貌要素进行核实和确认。
对内业已经确认、直接标绘上图的地物地貌要素,需外业核实确认,对内业不能确定的地物地貌要素,需外业实际调绘上图。
主要包括:居民地及垣栅;工矿建(构)筑物;交通及附属设施;管线及附属设施;熟悉及附属设施;境界;地貌地质;植被;地理名称及注记。
2.1.2新增及变化地物的补测和判绘。
在外业调查中,发现实物与数字线画图不一致的地方,确定为新增或变化地物,对其进行补测和判绘。
对新增变化地物的补测可采用GPS、全站仪等全野外测绘的方法进行实地补测,补测的原始数据进行保存,补测的内容做好记录;对新增变化地物的判绘是根据相关地物的位置关系,确定新增及变化地物的图上位置,并判绘上图。
2.1.3房檐改正。
航空摄像时从空中获取影像,但是在图像上只有房顶的多边形信息,要得到房屋基地多边形,必须要进行房檐改正。
航测数字地形图编辑工作重点概述
![航测数字地形图编辑工作重点概述](https://img.taocdn.com/s3/m/e3c941f9856a561252d36ffa.png)
航测数字地形图编辑工作重点概述作者:敖崎连来源:《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4年第05期摘要:在数字化成图的工作当中,航测数字地形图编辑的工作是其中一道比较重要的工序,而航测数字地形图编辑的工作质量对于最后的成图质量就会产生比较重要的影响。
本文主要就是对航测数字地形图编辑的工作重点进行了一些简单的介绍,其中主要包括了工作的流程以及一些注意事项等。
关键字:数字化成图;地形图编辑;航测;质量随着计算机技术越来越普及、信息时代的到来以及电子化测量仪器的使用,使得现在的地形测量正在向着数字化和自动化转变。
在数字化成图的工作当中,航测数字地形图编辑的工作是其中一道比较重要的工序,它的质量好坏就会对最后的成图质量产生比较严重的影响,本文主要就是结合一些实际工作经验,对航测数字地形图编辑的工作重点进行探讨。
一、数字地形图编辑工作的重要意义数字地形图的编辑工作是在数字地形图绘制工作过程当中的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
地形图所要涉及到的内容是非常多的,在绘制的时候除了用各种线条、颜色以及符号来表示不同的内容之外,还必须要用数字和文字来说明一些要素的数量、性质、名称等特征。
在进行航测数据的采集过程当中,因为有遮挡物或者是阴影,难免会出现一些遗漏的地貌、地物或者是个别地物的定位达不到相关的精度要求,图面就很难达到美观和清晰;而对于一些植被来说的话,无法进行相关的数据采集,有时候也无法确定它们的相关属性;对于房屋来说的话,建筑物的材料以及房屋的层数都是需要外业的工作人员在进行二次外业来调绘定性;而有一些地貌和地物在拍摄的时候可能已经发生了一定的改变。
二、编辑工作前的一些准备数字地形图的编辑工作是整个航测过程当中比较重要的一个部分,和最后成果的质量有比较直接的关系。
在编辑某一测区的地形图之前,应该要做好以下几个事项:首先,工作人员应该要对这个测区的具体情况有一定的了解,主要就包括了对一些已有资料的收集和分析、学习技术设计书以及实验高效的编辑方法方式等。
数字化测图的作业步骤
![数字化测图的作业步骤](https://img.taocdn.com/s3/m/aa9726202af90242a895e5a2.png)
数字化测图的作业步骤河南黄河水文勘测总队2003年8月数字化测图的作业步骤草图法数字化测图就是外业采用全站仪进行碎部点测量并记录到仪器内存中(或传入电子记录),同时根据实地情况采用测点代码或编号法画出草图,将外业采集的碎部点数据传输到计算机后,根据外业所画草图采用测图软件将测点连线编辑成图。
根据我单位的实际作业情况,并结合TOPCON GTS 211D 全站仪和南方CASS4.0测图软件,对草图法数字化测图的作业步骤作一阐述。
1.外业数据采集图根平面高程控制测量完成后,进行外业数据采集作业,就是采用全站仪测碎部点并记录在仪器内存中,同时根据碎部点点号在实地画出草图。
以TOPCON GTS 211D 全站仪为例,具体的操作步骤如下:1.1准备工作:在测站点上安置好仪器并量取仪器高后,按键打开仪器,进行水平和竖向转动,使仪器进入正常测量模式:*1)要创建一个新文件或直接输入文件名,可按F1(INPUT)键,然后键入文件名。
*2)当一个文件已被选定,则在该文件的左边显示一个符号“*”。
*3)按F2(SRCH)键,可查看箭头所标定文件的数据内容。
1.2测站设置:测站点的设置有两种方法:直接由键盘输入和利用内存中的坐标数据来设定。
下面以直接由键盘输入为例介绍设置测站的步骤。
1.3定向设置:后视点定向角的设定方法有三种:1)直接键入后视点坐标;2)直接键入设置的定向角;3)利用内存中的坐标数据设定。
下面以直接由键入后视点坐标为例介绍定向设置的步骤。
注:*1)每次按F3键,定向设置方法就在输入定向点点号PT、坐标NEZ、方位角AZ之间转换。
*2)必须首先照准定向点,再确认输入定向点坐标。
1.4数据采集:2.数据传输外业数据采集完成后,要通过数据电缆将外业所测的碎部点数据自全站仪传输至计算机并以数据文件的形式保存。
2.1计算机接受数据的操作步骤:首先进入南方CASS4.0软件系统,执行“数据处理→数据通讯→GTS-200/300→微机”菜单命令,如下图所示:执行数据处理→数据通讯→GTS-200/300→微机菜单命令,屏示如下:(1)通过点击可以改变存储数据文件的路径(目录);(2)在栏中输入传输的数据所要存储的文件名(缺省文件后缀为DAT)。
浅谈用航测数字化成图方法绘制1:500地形图要注意的问题
![浅谈用航测数字化成图方法绘制1:500地形图要注意的问题](https://img.taocdn.com/s3/m/2f0667df76a20029bd642d91.png)
简述用全数 字摄影测量 系统( v i r t u o zo ) 进行 1 : 5 0 0地形 图采集 需要注意 的问题 。
【 关键词 】 摄影测量; 数字化成 图; 方法
随着科学技术 的不断发展 .测绘技术也发生 了翻天覆地 的变 化 . 判断清楚的植被可加注植被符 号。 从仪 器设备 、 作业方法 、 技术手段到产品形式等 . 都得到快速发展 。在 2 . 地 貌 的采 集 航 空摄影测量学方面 . 地 形图的成 图方 法已从模拟摄 影测量 、 解 析摄 地貌表示的是 自然地貌 .地貌的采集是用 高程点和等高线表示 。 影 测量发展到 目 前 的数字摄影测量 。 航空摄影数字化测图是数字摄影 采集高程点时 . 要注意特征点的采集必须 到位。 山区的特征点分布在 测量技术的具体应用。摄 影测量 较之其他测量手段具 有成 图速度快 , 山脊、 山谷 、 山顶 、 鞍部 、 沟底 等 , 渠、 堤等线 状地物相交处 , 路 口、 坑底 成本低 , 误差均匀 , 外业 工作量 小等优点 , 在城市建设 等方面发挥着重 等 明显地物点和地形变换处应优先选取。 高程点要按距离要求 均匀分 要作用。 布。 打坎的高程点时 . 要保证 坎上、 坎下都要有点 。 采集梯 田坎高程点 航空 摄影测 量指 的是在 飞机上 用航 摄仪 器对 地 面 连续 摄 取像 时 , 由于梯 田部分不用走等高线 , 梯 田部分的高程点要适 当打密些 . 以
2 0 1 3 年2 1 期
科技 一向导
◇科 技论坛◇
浅谈用航测数字化成图方法绘制 1 : 5 0 0 地形图要注意的问乡建设规划设 计院
【 摘
辽宁
沈阳
1 1 0 0 1 5 )
要】 摄影测量较之其他测量手段具有成图速度快 , 成本低 , 误 差均匀, 外业工作量 小等优点 , 在城 市建设等方 面发挥着重要 作用。 本 文
航测数字化(1:500-1:2000)成图规程
![航测数字化(1:500-1:2000)成图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38715955f12d2af90242e6ee.png)
航测数字化(1:500-1:2000)成图规程编写单位(盖章):编写人:年月日审批意见:审批人:年月日目录一、接收任务 (2)二、资料分析 (2)三、项目设计 (2)四、航飞摄影 (2)五、基础控制 (3)六、像控测量 (7)七、调绘补测 (8)八、空三加密 (11)九、立体采集 (13)十、数据编辑 (16)十一、数字高程模型 (18)十二、数字正射影像 (19)十三、检查验收 (21)十四、项目总结 (21)十五、成果提交 (22)一、接收任务通过投标及市场开拓获得项目,接受客户的委托。
二、资料分析将客户提供的资料进行整体的分析,例如已知点资料,作业范围,作业要求等。
三、项目设计按照客户的最终目的进行整个项目作业流程的设计,流程如下:项目概况-已有资料情况分析-作业内容-作业依据-精度指标-航空摄影-基础控制-水准测量-像片控制-调绘补测-空三加密-立体采集-数据编辑-数据入库-数字高程模型-数字正射影像-检查验收-项目总结。
四、航飞摄影1、参数的设定:地面分辨率、相机焦距、像片的要求、照片的存储和包装;2、航空摄影的实施:航摄前准备工作、航空摄影的实施、质量控制和检查;3、摄影质量控制措施:飞行质量控制措施、摄影质量控制措施、航摄结束飞机返场后,摄影员要采用飞行管理软件,立即对获取的摄站点GPS坐标数据作技术处理,当天评价飞行质量,若有不合格航线立即组织补飞。
存储航片影像数据的介质在做妥善包装后,当天由专人护送至基地做数据后期处理,数据处理中心在第二个飞行日前将航片数据质量检验报告送交现场人员,以便及时修改作业方案;4、成果资料的检查;5、安全生产的风险规避;五、基础控制1、控制网的布设:埋石尺寸、选点埋石:平面控制网按E级GPS点进行布设观测,E 级GPS 控制网在国家四等及其以上等级大地点基础上,按点对布设成由三角形组成的多边形网。
2公里左右布设有一对相互通视的 E 级GPS 点,实际埋设时可以采用手持GPS 测定距离,以保证 GPS 点对的距离;GPS点选择在相对固定位置,E级GPS点的布设,需满足后续像控测量、施工设计、风机位测量建设要求且最终不少于20个。
1:500数字化测图的流程及质量要求
![1:500数字化测图的流程及质量要求](https://img.taocdn.com/s3/m/212814c6b52acfc788ebc9b3.png)
1:500数字化测图的流程及质量要求摘要:随着工程建设的快速发展,提出了更高水平的工程测量要求,以有效提高测量质量。
掌握数字测绘技术在工程测量中的应用,可以有效地提高工程测量的精度和效率,为工程建设打下坚实的基础,促进工程建设的不断发展。
关键词:1:500;数字化测图;质量要求前言随着数字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中国步入了数字信息化时代,数字技术应用范围更为广泛。
在测绘领域里数字测绘技术顺应而生。
它采用的是全数字化操作,对各种测量数据可以更加有效进行处理,并提高测量的精度,扩展测量的功能范围,使测量结果更加全面而准确。
1数字化测图技术1.1概念分析数字化测绘技术在地籍测量中的应用,带来了积极的意义,在科学技术快速发展计算机等先关技术不断进步的背景下,基于一些先进的测量仪器和测量技术的应用,地籍测量也在不断地向着信息化数字化的方向发展,而数字化的测绘技术也就被提出,实现了自动化、数字化的发展,具有高精度的发展优势。
在20世纪的五十年代,美国就开始了制图自动化的研究,在后来,自动制图已经实现,一些发达国家建立了自动制图系统。
在20世纪后期,数字摄影测量实现了数字化的发展,并结合计算机技术实现数字处理。
在20世纪末,数字化测量技术就得到应用。
数字测图技术,把采集到的各种的有关的土地信息转化为数字形式,然互通过接口传输给就计算机进行处理,最后得到丰富的电子地图。
数字化测图技术的过程是自动化的,能够自动的进行记录、解算、内业数据自动的处理、自动成图而且还能自动的绘制图,基本上整个都是自动进行,不需要太多的手动操作。
而且成图也就属于数字化的,可以对其进行修改和更新,精度也非常的高。
1.2数字化测图技术的特点1.2.1相比较传统的测图技术,数字化测图的实现了自动化、劳动量明显减小,数字化测图技术在实际的应用中,具有实践操作优势,能够在户外作业下进行数据的采集,而且对于多采集到的数据能够自动完成记录,然后在于计算机相连接,能够快速的完成传输。
航测内业作业流程
![航测内业作业流程](https://img.taocdn.com/s3/m/a3bb25ce770bf78a652954d1.png)
航测内业作业流程
1, 导入控制点,检查控制点精度,发现有问题点应及时上报处理。
2, 按分图的先后顺序出边,也可自行协商好。
3, 浏览整幅图,估算完成时间。
4, 画像对线,按照相交取中线原则。
并在20层注记像对号。
5, 地物按照先难后易的顺序进行,遇到电杆应先画(按照电力线的方向,找出本像对全部电杆)。
6, 房屋一般不综合取舍,按照先高后低绘制。
不同层、不同性质房屋要分开表示。
看不清楚及被遮挡地物用40层打“A”。
7, 道路按照宽度区分开,相交处过渡自然。
统一规定分层如下:附:小路1m以下
不依比例尺乡村路1~1.5m
依比例尺乡村路 1.5~2.5m
大车路 2.5~4m
等外公路4~10m
等级公路10m以上
8, 池塘、双线渠画内测上沿线,双线河流按摄影时水位线表示。
9, 地类界,区分不同植被、闭合表示,不同比例尺取舍合理。
10, 等高线要套合,首曲线和计曲线之间尽量套合。
11, 高程点,道路每隔一段距离一个点,交叉口及拐弯地方打点。
12, 打开网格,每个网格按照规定尽量均匀分布。
13, 提交检查数据前先自查一遍。
14, 提交最终数据前检查接边,删除与本图无关图层。
航测数据处理流程
![航测数据处理流程](https://img.taocdn.com/s3/m/70a76756dcccda38376baf1ffc4ffe473368fdeb.png)
航测数据处理流程航测数据处理是航空摄影测量的重要环节,是将通过航空摄影测量获取的飞行图像数据转化为具有可操作性的地图和空间数据的过程。
航测数据处理主要包括图像质量控制、摄影测量解算、正射校正、数字高程模型生成以及数据融合等多个环节。
本文就航测数据处理流程进行详细介绍。
一、航测数据处理流程概述航测数据处理流程通常包括数据预处理、图像匹配、通条解算、正射纠正、高程模型生成、数据融合等多个步骤。
整个流程可以分为如下几个环节:1、数据预处理:数据预处理主要是为了提高数据质量,包括数据分类、整边校正、影像增强、降噪等。
数据预处理可以优化摄影测量后的数据质量,提高空间数据的精度和可靠性。
2、图像匹配:图像匹配是将航拍飞行图像通过自动图像匹配软件生成几何位置之间的对应关系。
图像匹配能够实现对周围环境的三维信息和几何结构分析,从而为后续工作提供数据基础。
3、通条解算:通条解算是指通过基于像对几何关系对所有图像块进行比对计算,以得到它们之间的三维空间相对位置的过程。
在通条解算阶段可以根据像对的特征实现点提取、匹配和筛选,并生成相应的几何模型。
4、正射纠正:正射纠正是指将采集到的图像几何校正并映射到实地坐标系上的过程,从而实现像素到地面的映射关系。
正射纠正的主要目的是消除图像的倾斜和形变,提高空间数据的精度和空间精度。
5、高程模型生成:高程模型生成是指将航测数据通过数字方法融合,形成真实世界中具有高程信息的三维模型的过程。
高程模型生成可以通过数字表面模型饱和模型、数字高程模型等方式实现高度信息提取。
6、数据融合:数据融合是指将多源数据包括军测、货车生产、土地测量等在内融合在一起,生成综合的地理信息数据库的过程。
数据融合包括各种空间数据的深度和信息整合,提供更高质量的数据输出产品。
二、数据预处理数据预处理是为了提高数据质量,可以包括数据分类、整边校正、影像增强、降噪等。
在数据预处理中,还需要实现数据的图像筛选、质量控制和标定。
数字化测绘的步骤与要点
![数字化测绘的步骤与要点](https://img.taocdn.com/s3/m/11cbc775842458fb770bf78a6529647d2728340b.png)
数字化测绘的步骤与要点数字化测绘被广泛应用于各个行业,包括城市规划、土地管理、工程建设等领域。
它通过将地理信息转化为数字形式,能够提供更加精确和高效的数据,为各项工作提供支持和指导。
本文将探讨数字化测绘的步骤与要点,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一技术。
一、数据准备在开始进行数字化测绘之前,首先需要准备相应的数据。
这包括地理信息数据、测量数据、遥感数据等。
地理信息数据可以从地图、卫星图像、航空影像等多种渠道获取,而测量数据则是通过实地测量或使用全球定位系统(GPS)获得。
遥感数据则通过卫星或无人机获取,可以提供更广阔的地理信息。
数据准备阶段的要点在于确保数据完整、准确且有效。
二、数据处理数据处理是数字化测绘的关键步骤,它包括数据的清理、配准、筛选和校正等操作。
数据清理指的是检查和修正数据中的错误和异常值,以确保数据的质量。
配准是将不同源的数据进行准确的对应和匹配,以获得完整的地理信息。
筛选和校正是对数据进行筛选和修正,以提高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数据处理阶段需要运用专业的软件和工具,并严格按照相应的标准和规范进行操作。
三、数据分析完成数据处理后,接下来是进行数据分析和解读。
数据分析可以帮助识别地理信息中的模式和趋势,从而为决策提供参考。
数据分析可以采用统计分析、空间分析、模型构建等方法。
例如,通过统计分析可以发现某地区的建筑密度、人口分布、土地利用情况等,以指导城市规划和土地管理。
空间分析可以帮助确定地理信息的空间关系和相互作用,为地震监测、环境保护等提供支持。
模型构建则可以通过建立数学模型,预测未来的地理信息变化。
四、数据可视化数据可视化是数字化测绘的重要环节,它将处理和分析后的数据转化为易于理解和使用的图表、图像或动画。
数据可视化通过图表、图像和动画等方式,将复杂的地理信息呈现出来,使其更具直观性和可视化特点。
数据可视化可以采用地图、图表、图像处理软件等绘制和呈现数据。
例如,可以通过地图将土地利用、道路网、水系等信息呈现出来,通过图表和图像可以展示数据的趋势和关联性。
如何进行航测数据处理和制图方法
![如何进行航测数据处理和制图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624a45b6a1116c175f0e7cd184254b35eefd1a9d.png)
如何进行航测数据处理和制图方法导语航测数据处理和制图方法是航空摄影测量的核心环节,它涉及数据收集、数据处理与分析以及制图输出等多个步骤。
本文将为大家介绍如何进行航测数据处理和制图的方法。
一、航测数据处理方法1. 数据收集航测数据的收集主要通过航空摄影测量方式完成,常用的有航空摄影机和激光雷达。
航摄仪器会通过航空器进行数据的采集,包括高分辨率影像数据和三维坐标数据。
激光雷达则可以获取地表的点云数据,包含地理位置和高程信息。
2. 数据预处理在进行数据处理前,需要进行数据的预处理工作,以保证数据的质量和可用性。
这包括对影像数据进行几何和辐射定标,对点云数据进行噪声和异常值的去除等。
同时,还需要对不同数据源的数据进行配准,以保证数据的一致性。
3. 数据处理与分析在数据处理的过程中,可以利用计算机软件进行影像几何纠正、数字高程模型的生成和配准、三维地物的识别与提取等操作。
此外,还可以进行遥感影像的特征提取、变化检测等分析。
二、航测数据制图方法1. 影像制图影像制图是将航测数据转化为可视化的影像产品。
通过影像处理软件,可以对原始图像进行色调、对比度、亮度、锐化等调整,以改善影像的可视化效果。
而在航测制图中,还需要将地物特征进行解译,绘制出道路、河流、建筑等地物图示。
2. 数字高程模型制图利用航测数据中的高程信息,可以生成数字高程模型(DEM)来描述地形的三维特征。
数字高程模型可以通过图像插值方法生成等高线图,并利用渲染技术生成地形、山体的真实立体效果。
同时,还可以基于DEM数据进行坡度、坡向等地形参数计算,生成地形分析图。
3. 三维模型制图航测数据中的点云数据可以用于三维地物的建模与制图。
通过点云数据处理软件,可以将点云数据转化为三维模型,包括建筑物、地形等。
通过纹理映射技术,可以给模型添加材质,增强真实感。
三维模型还可以进行虚拟漫游、显示观测分析等操作。
结语航测数据处理和制图方法是航空摄影测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可以为地理空间信息的获取和分析提供支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试论航测数字化成图的工作流程及要点
发表时间:2015-11-17T17:14:34.497Z 来源:《基层建设》2015年14期作者:马成
[导读] 青海省第二测绘院青海西宁 810000 航测数字化测图首先在内业全数字摄影测量工作站上建立立体模型进行数据采集,然后外业调绘修补测。
青海省第二测绘院青海西宁 810000
摘要:本文主要分析了航测数字化测图的主要优势,论述了航空摄影测图的工作要点,同时提出了航测数字化成图的工作流程及要点,仅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航测成图;数字化;工作要点;工程流程
1、航测数字化测图的主要优势
1.1 在测量的过程中使用了大量的先进技术和仪器,所以可以实现更高的自动化强度,也就能够避免传统的手工统计环节导致的信息流失和测量误差,大大的提高了测图的准确性。
从工作人员的角度上看,采用先进的仪器和技术,不仅节省了外业作业的工作时间,还降低了工作强度,有利于改善工作人员的工作环境。
1.2 精度高。
传统的测图的方式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导致测量结果存在较大的误差,尤其是各种视距误差、方向误差以及刻绘误差等,但是数字化测图的实现就克服了这些缺点,因为其测量方式的特殊性以及技术的准确性,使得在测图的过程中有效的避免了因为展点、刺点、刻绘导致的测图变形的情况,所以大大的提高了测图的精度。
1.3 信息量大。
数字化测图的特点决定了其不受比例尺的限制,也就有效的扩大了其信息量的范围,并且还可以实现对所获数据的分类存放,基本上可以实现对房屋、道路、水系、电力线、通讯线、管道、植被、地貌、高程注记点、名称注记等信息的整齐分类和储存,大大的提高了测图结果的可用性。
1.4 信息存贮、传递方便。
数字化测图的成果结果是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储存的,不仅可以储存在磁盘、光盘中,还可以以计算机文件的形式进行灵活的传输和保管,大大的降低了图纸的保管的成本。
1.5 便于成果更新。
数字化测图的成图的结果是通过点和线的方式来存储的,所以在对图纸进行更新的过程中,也只需要通过对相关的信息的编辑即可实现,提高了测图的成果的变更的灵活性。
1.6 能满足各种不同的用图需要。
计算机与显示器、绘图仪联机时,可以显示或绘制各种比例尺的地形图、专题图,以满足不同用户的需要。
数字地图可以直接作为内业数字编图的原始资料(只需复制一套即可用来编图),还可以作为GIS 的重要信息源。
2、航空摄影测图的工作要点
航空摄影是测绘1:500比例尺线划图和正射影像图的前提工作,考虑到成图比例尺的需要,兼顾测量区域的地形地貌条件,摄影比例尺为1:2000。
2.1 航线按图幅中心线敷设,要求一张航片覆盖一幅图,航向重叠60%-65%,旁向重叠30%-35%。
2.2 一个航摄分区,航线飞行方向为东西方向,航片最大倾角小于2°,旋偏角小于7°。
2.3 航线两端过渡片的像主点应落在成图图幅的图廓线和测区的边界线之外,过渡片与中心片应具有正常的航向重叠。
2.4 航摄分区的平均高度平面,按分区的高点平均高度加低点平均高度的1/2求得。
2.5 同一条航线相邻航片的航高差不得超过20m,最大航高与最小航高差不得大于30m,摄影分区内实际航高与设计航高之差不得大于50m。
2.6 实际航迹线偏离图幅中心线或设计航迹线不得大于1/5图廓长度,航线弯曲度应小于3%。
3、航测数字化成图的工作流程及要点
数字化地形图的作业过程包括航空摄影、野外等级控制测量、像片控制点空三加密、地形图数据采集、地形图外业调绘、地形图数据编辑等。
3.1 航空摄影、野外等级控制测量、像片控制点空三加密工作要点
①航空摄影在专用飞机上安装航空摄影机,通过对该测区的连续摄影,以获取航空摄影像片资料。
②影像扫描完成以后开始像控点的布点,采用平高区域网布点,在受限制的地形处应采用不规则区域网布点。
③像控点的选刺,为使布设的控制点尽量公用,左右相邻区域控制网间公用点的点位距像片边缘距离不小于1.5cm,离方位线不小于5cm,当旁向重叠较小使相邻航向点不能公用时,分别布点,像控点应选在影像清晰的明显地物点,接近政教的线状地物交点,地物拐角或固定的点状地物上,并选择最清晰的一张作主刺片。
④像控点联测,像片控制测量的实施工作至关重要,直接影响着内业加密和立体测量的精度,像片联测可采用GPS全球定位系统及RTK方法进行施测,这样所有的平面点和高程点都可作为平高点使用。
提高航测测图数学精度,最重要的是保证像控点的测算精度。
3.2 数据立体采集要点
①能快速在大范围内进行点位三维坐标测定;②不受地面通视条件约束来进行方便的观测;③大量减少了野外的工作量;④能顾及大气折光差,地球曲率及底片变形等系统误差的影响。
随着解析空中三角测量的不断研究、发展、改善,它不仅在测绘部门,而且在国民经济和科研领域都将成为点位坐标测定的重要手段。
数字化成图内容:一般包括居民地、工矿设施、交通、管线、河流、境界、地貌、植被等地的采集。
全数字化摄影测量必须依据立体模型、全方位、全要素采集数据,城市测量由于有较高等建筑物遮挡,给内业测图带来一定的困难,为了减少外业工作量,应尽量测定可见建筑物的外轮廓线,以便外业补测。
高程测量因立体模型和摄影季节不同,有的采集并不理想,因此应采用外业测定各地块代表性高程并结合内业采集高程加以修正,保证图面高程注记的精度。
3.3 地形图的调绘要点
外业调绘对地形图的精度和属性有着最直接的关系,调绘人员持初编图到实地按规范、图示、技术设计书的要求,对图上地物逐一定性,对摄影后新增地物进行补测,其中包括对电信及相关设施的调查,其设施的定位可采用GPS定位或全站仪定位。
另一部分包括对地名、小区名称、单位名称、道路名称、河流名称及流向、管线性质及输送方向、境界归属、独立地物、的判定、植被种类的区分等加以补调。
房檐的改正时关系到整图精度的一项硬指标,因采集时所测房屋的外轮廓,所以要求调绘人员对每一房屋的房檐都要到实地量测,确
保地物的平面精度符合规范要求。
3.4 地形图的编辑要点
此项工作利用立体采集的三维数据及外业调绘的资料,根据技术设计书要求进行标准地形图的处理工作,包括对各个要素相对关系的处理,对外业调绘各项数据进行编辑处理,对各种属性的参加,数据分层,线型编码,线条接缝,数据接边等项工作的处理,在整个地形图编辑过程中。
地物编辑时一项相当重要的一个环节,要处理好各地物间要素的点、面、线关系,面状要素要封闭(如房屋、湖泊、水库等),线状要素要连续(如铁路、河流),线状要素要相交(如相同属性或不同属性),端点要严格相交到同一点,不能悬挂。
等高线应能真实表示地貌特征,等高线走向分明,表示合理,线条圆滑,不能抖动,不能有断点,要处理好等高线与陡崖、陡坎、冲沟、河流、道路等关系,要标示等高线高程注记及示坡线,做到线划流畅,图上美观。
在编辑过程中,各项注记保证正确,逐一各种注记的摆放位置,尽量不要压盖地物及地形。
3.5 地形图的输出要点
经编辑后的地形图再经过自检、互检及技术人员百分之百的检查合格后,内容符合成图要求后就可进行图纸输出。
4、结束语
总之,随着信息技术、模式识别、计算机视觉等学科在测绘领域的广泛应用,特别是在城镇大范围的地籍图测绘中,航测数字化测图己经得到了普遍的应用。
航测数字化测图首先在内业全数字摄影测量工作站上建立立体模型进行数据采集,然后外业调绘修补测。
这种方法如果使用得当,可以节省大量的外业工作时间,节约成本,提高工作效率。
参考文献:
[1] 宋子柱,孙忠才,李厚宝等,地籍测量[M],北京:中国大地出版社,2007
[2] 宋其友,数字地籍测量[M],北京:策划出版社,2008
[3] 蒋辉,数字会测图技术及应用[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