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生物总复习教材考点梳理七上第单元生物圈中的

合集下载

七年级上册生物期中复习必背知识点

七年级上册生物期中复习必背知识点

七年级上册生物期中复习必背知识点七年级上册生物期末复提纲第一章生命的世界1.生物圈:地球上所有生物生活在地球表面的一个“薄层”里,这个“薄层”叫做生物圈。

它包括大气圈的下层、岩石圈的上层和整个水圈。

生物圈的范围以海平面为标准,向上10千米,向下11千米。

2.生物多样性:生物多样性包括物种多样性、遗传(基因)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

生态系统是在一定地域内,由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形成的一个统一整体。

生态系统的类型有森林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荒漠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湖泊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等。

生态系统中包括生产者(植物)、消费者(动物)和分解者(细菌、真菌),以及非生物成分,如阳光、空气、水、温度、湿度和生存空间等。

3.生物的特征:生物具有应激性、生长和繁殖、新陈代谢等特征。

应激性指生物在遇到外界刺激时能够作出的规律性反应。

生物通过生长使体形增大、体重增加,产生后代的过程称为繁殖。

生物需要营养物质、需要排出体内的废物、需要呼吸等,这些是新陈代谢现象。

其他特征包括遗传和变异、适应性等。

新陈代谢是生物最基本的特征,根据以上特征可以区分生物和非生物。

4.环境对生物的影响是生态因素。

生态因素包括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

非生物因素包括阳光、空气、水、温度、湿度、生存空间等。

生物因素指生物对生物的影响,包括捕食关系、竞争关系、互助关系和共生关系。

5.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具有普遍性和相对性。

保护色、警戒色、拟态等是生物适应环境的表现。

生物在适应环境的同时也影响环境,如绿色植物可以降低温度、增加大气湿度、调节气候等,蚯蚓还可松土,而蝗虫则会啃食庄稼等。

第二章探索生命1.科学活动的内容:科学活动包括观察、调查、实验、查阅文献资料和相互交流等。

2.生物学的发展历程:生物学的发展历程包括描述性生物学阶段、进化性生物学阶段、实验生物学阶段和分子生物学阶段。

描述性生物学阶段以林奈与生物分类为代表,进化性生物学阶段以达尔文与生物进化论为代表,实验生物学阶段以哈维与血液循环的发现为代表,分子生物学阶段则以美国的沃森与英国的克里克发现了DNA双螺旋结构为代表。

生物初一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中考复习知识点

生物初一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中考复习知识点

生物初一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中考复习知识点一、选择题1.“万物生长靠太阳。

”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与能量的转化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太阳能是地球上所有生物所需能量的最主要来源B.绿色植物能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C.动物所需能量直接或间接来自绿色植物D.微生物所需要的能量直接来自于太阳能【答案】D【解析】【分析】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的流动,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是生态系统的两个基本过程,它们将生态系统的各种成分联系成了一个统一的整体。

【详解】生物进行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量是呼吸作用分解有机物释放的光合作用储存的能量,都最终来自太阳,A正确。

生产者即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把太阳能固定在它们所制造的有机物中,太阳能就变成了化学能,输入到了生态系统的第一营养级,B正确。

太阳能是一切能量的来源,在生态系统中只有绿色植物才能进行光合作用固定太阳能。

因此动物所需能量直接或间接来自绿色植物,C正确。

大多数微生物靠分解动植物遗体获取能量,D错误。

【点睛】解题的关键是理解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的流动。

2.极地狐和大耳狐耳朵大小明显不同,造成这一差异的环境因素是()A.阳光B.温度C.空气D.水【答案】B【解析】【分析】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叫生态因素,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

非生物因素包括:光、温度、水、空气、土壤等。

生物因素是指环境中影响某种生物个体生活的其他所有生物,包括同种和不同种的生物个体。

【详解】极地狐耳朵小,可以减少热量的散失,保持体温,适应寒冷的极地环境。

大耳狐,耳朵较大可以增加热量的散失,降低体温,适应高温的环境。

因此,极地狐的耳朵大小、形状与大耳狐相比存在明显的差异,造成这一差异最主要的非生物因素是温度有关。

故选B。

【点睛】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运用所学知识对某些自然现象做出科学的解释。

3.下图中的动物③与动物②之间的关系是A.捕食B.竞争C.合作D.互不影响【答案】A【解析】【分析】【详解】本题考查的是生物和生物之间有密切的联系。

2019最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中考考点精华识记(思维导图版)

2019最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中考考点精华识记(思维导图版)

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第一章认识生物知识导图精华识记一、生物的共同特征:①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②生物能进行呼吸(但不一定需要氧气)③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即排泄)④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⑤生物能生长和繁殖⑥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⑦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二、生物学研究的基本方法:1.观察法:科学观察可以直接用肉眼,也可以借助放大镜、显微镜、望远镜等仪器,或利用照相机、摄像机、录音机等工具,有时还需要测量。

观察要有明确的目的,要全面、细致和实事求是,并及时记录下来。

2.调查法:调查时首先要明确调查目的和调查对象,并制定合理的调查方案;有时因为调查范围很大,需要选取一部分调查对象作为样本,并如实记录,对调查结果要进行整理和分析,有时还要用数学方法进行统计。

3.生物学部分发展历程:拉马克首次提出“生物学”这个科学名词;林奈统一生物命名法:双名法;达尔文创立生物进化论:自然选择学说;哈维发现了血液循环;沃森和克里克发现DNA分子的双螺旋结构;2010年初,美、德、法、英、日、中等国科学工作者共同宣布,已经初步弄清了人类基因组图谱。

第二章了解生物圈知识导图精华识记一、生物与环境的关系1.环境对生物的影响:(1)生态因素包括非生物因素(光、温度、水、空气、生存空间等)和生物因素:指影响某种生物生存的其他生物。

(2)生物与生物之间,最常见的有捕食、竞争、合作(如蚂蚁、蜜蜂)、共生(如珊瑚虫和藻类植物)、寄生等关系。

2.探究实验过程: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等3.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实验。

鼠妇适于生活在阴暗的环境中。

(1)设计对照实验的原则:控制单一变量。

(实验过程中唯一不同的条件称为变量)。

(2)实验过程中如何排除偶然因素的影响?设计重复实验4.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性是普遍存在:荒漠中骆驼(适应干旱)、荒漠中骆驼刺(适应干旱)、旗形树(适应风)、海豹的皮下脂肪(适应寒冷)、5.生物对环境是有影响的:植物的蒸腾作用可以增加大气的湿度;蚯蚓使土壤疏松,还可以增加土壤的肥力;植物可以防风固沙、保持水土;千里之堤,溃于蚁穴等。

七年级生物上册《期中复习》知识点梳理

七年级生物上册《期中复习》知识点梳理

七年级生物上册《期中复习》知识点梳理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一、生物特性:1、生物都能呼吸2、生物都需要营养物质3、生物都能排出体内废物;4、生物都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映;5、生物都能生长和繁殖;6、具备共同构造基本,除病毒外,都是由细胞构成;二、生物分类按照形态构造分:动物、植物、其它生物;按照生活环境分:陆生生物、水生生物、空中飞翔生物;按照用途分:家禽、家畜、作物、宠物;三、生物圈是所有生物家1、生物圈范畴:大气圈底部:可飞翔鸟类、昆虫、细菌等水圈大部:距海平面 150 米内水层岩石圈表面:是一切陆生生物“立足点”2、生物圈为生物生存提供了基本条件:阳光、空气、水分、营养物质、适当温度、一定生存空间3、环境对生物影响(1)非生物因素对生物影响:阳光、空气、水分等【光对鼠妇生活影响实验】探究过程、对照实验设计(2)生物因素对生物影响(生物之间关系):最常用是捕食关系,尚有竞争关系、合伙关系4、生物对环境适应和影响生物对环境适应 P19 例子生物对环境影响:植物蒸腾作用调节空气湿度、植物枯叶枯枝腐烂后可调节土壤肥力、动物粪便改良土壤、蚯蚓松土5、生态系统概念:在一定区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统一整体叫生态系统。

一片森林,一块农田,一片草原,一种湖泊,等都可以看作一种生态系统。

6、生态系统构成:生物某些: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

非生物某些:阳光、空气、水等。

7、植物是生态系统中生产者,动物是生态系统中消费者,细菌和真菌是生态系统中分解者。

8、物质和能量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

营养级越高,生物数量少;有毒物质沿食物链积累。

9、生态系统具备一定自我调节能力。

在普通状况下,生态系统中生物数量和所占比例是相对稳定。

但这种自动调节能力有一定限度,超过则生态系统会遭到破坏。

10、生物圈是最大生态系统。

人类活动对环境影响有许多是全球性。

11、生态系统类型: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生态系统、淡水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都市生态系统等12、生物圈是一种统一整体:注意 DDT 例子课本 26 页。

生物初一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中考复习知识点

生物初一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中考复习知识点

生物初一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中考复习知识点一、选择题1.如图是四种生物所含有机物重量的比例且该四种生物构成一条完整的食物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若某一难分解有毒物质进入食物链,则丁含有的有毒成分总量最多B.丁的个体数量一定比甲的个体数量多C.该食物链可以表示为丙→乙→甲→丁D.在短时间内,如果乙的数量增加,甲与丙数量也会增加【答案】B【解析】【分析】(1)有毒物质随食物链不断积累,所以营养级别越高,体内积累的有毒物质越多。

(2)在一定区域内,各种生物之间由于食物关系所形成的联系叫做食物链。

在食物网中,一种生物常以多种生物为食,同一种生物又常常被多种消费者取食,各种生物因食物关系而彼此联系起来,当某一种生物大量减少或消失时,其他生物就直接或间接受到影响。

(3)在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进行并逐级递减,由于呼吸作用分解有机物,动植物的遗体中的有机物也会被分解者分解,所以沿着食物链,生物体内有机物的总量逐级递减。

【详解】A.在该食物链中,丙处于的营养级别最高,因此在某一有毒物质进入该食物链,则体内含该有毒物质最多的是丙,故A错误。

B.丁所含有机物重量的比例比甲高,所以丁的个体数量一定比甲的个体数量多,故B正确。

C.从图中可以看出四种生物所含有机物的总量有多到少依次是:丁、甲、乙、丙,因此四种生物构成的食物链是:丁→甲→乙→丙,故C错误。

D.在一段时间内,如果乙的数量增加,丙会因食物的增多而数量增加;同时乙以甲为食,乙数量增加,甲的数量会减少,丁因缺少天敌数量可能增加,故D错误。

故选:B。

2.诗词歌赋是我国传统文化瑰宝,许多诗词蕴含着生物学知识。

下列诗句能体现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的是A.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B.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C.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D.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在自然界中动物、植物的遗体、遗物不会一直保留着,因为大量的腐生细菌、真菌等会把动物、植物的遗体遗物分解成二氧化碳、水和无机盐等,归还土壤,供植物重新利用,可见它们作为分解者促进了自然界中的物质循环。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中考生物总复习知识点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中考生物总复习知识点

中考生物总复习教案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第一章认识生物复习要点:一.生物学: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二.生物的特征:1.生活需要营养①植物吸收外界的H2O、CO2、无机盐,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

②动物以植物或别的动物为食获得营养。

2.生物能进行呼吸绝大多数生物需要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

3.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①动物出汗、排尿、呼出气体;②植物通过落叶的形式4.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具有应激性)5.能生长和繁殖①蘑菇等真菌——孢子②植物(高等—种子,低等—孢子)③动物(卵生、胎生)6.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

7.除病毒外,生物体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食物链:在生态系统中,不同生物之间由于吃与被吃的关系而形成的链状结构叫做食物链。

2.食物链正确的判断依据:(1)箭头指向吃者(捕食者);(2)食物链的开始即第一营养级一定是生产者植物,其它都是动物;(3)食物链中没有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4)箭头表示吃与被吃的关系箭头由被捕食者指向捕食者。

如:草→兔子→狐狸→狼食物网:在一个生态系统中,往往有很多条食物链,它们彼此交错连接形成食物网。

3. 生态系统特征:(1)生态系统中,正是由于食物链和食物网的存在,使各种生物的数量不断变化,但是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是相对稳定的,这说明生态系统都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

(如生态系统中某一种生物的数量不会无限的增加。

)(2)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可以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并逐级递减。

(食物链和食物网是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和能量流通的渠道,是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

)(3)有毒物质会通过食物链不断积累,危害生态系统许多生物。

P27 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问题:什么样的生态系统不容易被破坏?(生物种类多,生态系统结构复杂的)五.生态系统的类型1、森林生态系统——绿色水库(自动调节能力最强,最复杂)2、草原生态系统——畜牧业的生产基地3、海洋生态系统——占地球表面的70%(最大的生态系统)4、淡水生态系统——包括淡水水域和淡水生物5、湿地生态系统——地球之肾6、农田生态系统——人的作用非常突出7、城市生态系统——以人为核心,是信息集散地第二单元生物体的结构层次第一章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复习要点:一、练习使用显微镜1、显微镜的结构:目镜、镜筒、转换器、物镜、载物台、遮光器、反光镜、粗准焦螺旋、细准焦螺旋、镜臂、镜柱、镜座。

2024年北师大版中考生物总复习考点梳理七年级上册第1单元认识生命第1章生命的世界 第2章探索生命

2024年北师大版中考生物总复习考点梳理七年级上册第1单元认识生命第1章生命的世界 第2章探索生命
北师版
2.生物学的研究对象是生命现象 生物学是研究生物的⑧形形态态、结构、分类、⑨生生理理、遗传和变异、进化、 ⑩生态的科学,是自然科学中一门以⑪实验为基础的基础科学。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2024版 生物 北师版
知识点 5:生物学研究的基本方法 1.①实实验验法法是现代生物学研究的重要方法。生物学研究还有许多其他方 法,如观察法、调查法、比较法、文献法等。 2.实验法研究的一般步骤:(1)发现并提出问题→(2)收集与问题相关的 信息→(3)②作作出出假假设→(4)设计实验方案→(5)③实实施施实实验验并并记记录录→(6) 分析实验现象→(7)④得得出出结结论论。
因素
实例
水分 荒漠中的骆驼刺根系发达
阳光 春兰秋菊;葵花朵朵向太阳
温度 南橘北枳;香蕉只能在热带地区生存
空气 动植物时时刻刻都在呼吸
土壤 生活在贫瘠土壤中的植物植株矮小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2024版 生物 北师版
(2)生物因素:生物彼此之间的相互影响。
关系
解读
实例
种内 ③互互助助 同种生物之间相互协作
2024版 生物 北师版
七年级上册 第1单元 认识生命 第1章 生命的世界
第2章 探索生命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2024版 生物 北师版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2024版 生物 北师版
知识点 1:生物多样性
①物种多样性:生物包括植物、动物、真
菌、细菌和病毒等
生物多样性③②生遗遗态传传系多统样多性样:性决:定生物物种圈多是样地性球上最
如海葵 和蟹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2024版 生物 北师版

部编版初中生物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笔记重点大全

部编版初中生物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笔记重点大全

(名师选题)部编版初中生物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笔记重点大全单选题1、要提高一个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下列方法中最有效的是A.减少分解者的数量B.增加消费者的数量C.增加生态系统中生物的种类和数量D.减少生产者的数量答案:C分析:在一般情况下,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即生态平衡;这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生态系统中生物的种类和数量越多,食物链和食物网越复杂,自动调节能力就越强,生态系统靠自身的调节能力维持相对稳定,但是这种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

A.由分析可知,生态系统调节能力的大小取决于它自身结构特点,但生态系统的资源和空间是有限的,所以,其自动调节能力也是有限的;一般来说生态系统中生物的种类和数量越多,食物链和食物网越复杂,自动调节能力就越强,生态系统靠自身的调节能力维持相对稳定,反之,调节能力就小,所以要提高一个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是增加生态系统中生物的种类和数量,而不是减少分解者的数量,A不符合题意。

B.由分析可知,生态系统调节能力的大小取决于它自身结构特点,但生态系统的资源和空间是有限的,所以,其自动调节能力也是有限的;一般来说生态系统中生物的种类和数量越多,食物链和食物网越复杂,自动调节能力就越强,生态系统靠自身的调节能力维持相对稳定,反之,调节能力就小,所以要提高一个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是增加生态系统中生物的种类和数量,而不仅是增加消费者的数量,B不符合题意。

C.由分析可知,生态系统调节能力的大小取决于它自身结构特点,但生态系统的资源和空间是有限的,所以,其自动调节能力也是有限的;一般来说生态系统中生物的种类和数量越多,食物链和食物网越复杂,自动调节能力就越强,生态系统靠自身的调节能力维持相对稳定,反之,调节能力就小,所以要提高一个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增加生态系统中生物的种类和数量是最有效的,C符合题意。

D.由分析可知,生态系统调节能力的大小取决于它自身结构特点,但生态系统的资源和空间是有限的,所以,其自动调节能力也是有限的;一般来说生态系统中生物的种类和数量越多,食物链和食物网越复杂,自动调节能力就越强,生态系统靠自身的调节能力维持相对稳定,反之,调节能力就小,所以要提高一个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是增加生态系统中生物的种类和数量,而不是减少生产者的数量,D不符合题意。

(最新)2021年中考复习---《生物和生物圈》知识点梳理

(最新)2021年中考复习---《生物和生物圈》知识点梳理

七年级上册教材知识梳理第一单元第一章认识生物【考点一】生物具有哪些共同特征?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绿色植物从外界吸收水、无机盐和二氧化碳,通过光合作用制造自身所需要的葡萄糖、淀粉等有机物;动物不能自己制造有机物,它们以植物或别的动物为食,从中获取营养物质。

2.动物能进行呼吸注:绝大多数生物需要吸入_______,呼出__________(有氧呼吸)特:乳酸菌、蛔虫等生物不需要氧气,进行无氧呼吸3.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排泄)如:人可以通过_____、______和_____等方式排出废物;植物的落叶能带走一部分废物。

区分“排泄”和“排遗”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应激性)如:猎豹发现猎物迅速追击,羚羊发现敌害迅速奔逃;葵花朵朵向太阳;“应激性”≠“反射”:应激性是生物共有的特征,反射只是具备神经系统的生物所具有的特征。

5.生物能生长和繁殖如:“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6.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7.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病毒属于生物的原因?病毒体内含有遗传物质,具有遗传变异的特性;最主要的原因是病毒能快速繁殖后代。

【考点二】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1.观察法:2.调查法(人口普查;森联资源清查;某种遗传病的调查)调查时,首先要明确调查目的和调查对象,并制定合理的调查方案;调查范围很大时可以选取一部分调查对象作为样本,选取样本时一定要做到随机取样,避免主观因素的影响;调查过程中要如实记录,对调查结果进行整理和分析,有时还要用数学方法进行统计。

调查分为全面调查和抽样调查两种。

3.实验法4.抽样检测法:测定种子的发芽率5.推测法6.比较法【考点三】生物的归类方法1.根据形态结构: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2.根据_________:可分为陆生生物和水生生物等3.根据用途: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初中七年级(初一)生物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考点整理

初中七年级(初一)生物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考点整理

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第一章认识生物一、考试说明要求1. 说出生物的基本特征2.掌握科学探究的一些基本方法二、考点梳理、例题及解答考点1:生物的特征:核心概念解读及答案1.生物的生活需要。

生物一生中要不断从外界获取有机物和无机物来维持生存。

2.生物能进行,大多数生物要吸入,呼出二氧化碳。

3.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动物通过出汗,排尿,呼气排出。

植物通过落叶排出。

4.生物能对作出反应,生物能对环境中刺激做出一定反应。

5.生物能,生物能由小长大,生物体发育到一定阶段,可以繁殖下一代。

6.有现象;生物亲子间有相似性,亲子间和子代个体间也有差异性7.从生物体的结构来看,除外,生物都是由构成的;8.从与环境的关系来看,生物既受环境的,又能环境。

答案:1营养;2呼吸,氧气;3废物4外界刺激;;5生长和繁殖;6遗传和变异;病毒,细胞;7影响,适应和影响例题1:(2010·安庆中考)下列有关生物共同特征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B.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C.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D.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解答:选B。

本题考查生物的主要特征。

生物的特征主要有(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2)生物能进行呼吸。

(3)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

(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5)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6)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所以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是不正确的。

变式训练:(2012年东营)广利河作为连接黄河和渤海、贯穿东营市中心城区的主要河流,经过近几年的综合治理,成为美化环境、造福群众的靓丽风景。

在显微镜下观察一滴广利河的水,发现有一些能运动的绿色颗粒,下列不能作为判断这些小颗粒是生物的依据是( C )A.有细胞结构B.有应激性C.体小且为绿色D.能生长繁殖考点2:科学探究的一些基本方法1.观察法:科学观察有明确的目的,要全面,细致,实事求是,并及时记录,有一定计划,进行思考,进行交流。

重点知识梳理-2023-2024学年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

重点知识梳理-2023-2024学年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

7年级生物上册重点知识梳理第一章认识生物第一节生物的特征知识点1 科学观察知识点2 生物的共同特征第一章认识生物第二节调查周边环境中的生物知识点1调查知识点2生物的归类第二章了解生物圈第一节生物与环境的关系知识点1 生态因素环境中影响生物的生活和分布的因素叫生态因素。

生态因素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

知识点2 非生物因素光、温度、水等。

知识点3 生物因素1.定义: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

2.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关系知识点4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1.生物对环境的适应2.生物对环境是有影响的,例如:蚯蚓在土壤中活动,可以使土壤疏松;大树下比较凉爽等。

3.生物必须适应环境才能生存下去,生物在适应环境的同时,也在影响和改变着环境。

二者的相互作用共同造就了欣欣向荣的生物圈。

知识点5 科学探究与对照实验1.科学探究过程2.对照实验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

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第二章了解生物圈第二节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知识点1 生态系统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的整体。

知识点2 生态系统组成关键提醒: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之间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

知识点3 食物链和食物网1.食物链在生态系统中,不同生物之间由于吃与被吃的关系而形成的链状结构。

规律技巧:食物链的书写:食物链的起始环节是生产者,其次是植食性动物,然后是肉食性动物,中间用箭头连接起来,箭头指向捕食者。

食物链中不包含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

2.食物网在一个生态系统中,往往有很多条食物链,它们彼此交错连接,形成食物网。

3.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就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

当人类排放的有毒物质进入生态系统,有毒物质会通过食物链不断积累,最终威胁人类自身。

知识点4 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是相对稳定的,这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但这种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

新人教版中考生物复习第七单元生物圈中生命的延续和发展

新人教版中考生物复习第七单元生物圈中生命的延续和发展

新人教版中考生物复习第七单元生物圈中生命的延续和发展第一章生物的生殖和发育一、植物的生殖1.有性生殖:由两性生殖细胞结合形成的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生殖方式。

例如:种子繁殖(通过开花、传粉并结出果实,由果实中的种子来繁殖后代。

)(胚珠中的卵细胞与花粉中的精子结合成受精卵→胚→种子)2.无性生殖: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的生殖方式。

例:扦插,嫁接,压条,组织培养无性生殖繁殖速度快,可以在短期内获得大量性状一致的植株。

3.嫁接的关键:接穗与砧木的形成层紧密结合,以确保成活。

二、昆虫的生殖和发育1.变态发育: 在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过程中, 幼虫与成体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差异很大,这种发育过程叫变态发育。

2.完全变态:受精卵→幼虫→蛹→成虫。

举例:家蚕、蜜蜂、蝶、蛾、蝇、蚊3.不完全变态:受精卵→若虫→成虫。

举例:蝗虫、蝉、蟋蟀、蝼蛄、螳螂注:若虫身体较小,生殖器官没有发育成熟。

4.蜕皮:若虫在逐渐长大过程中,当外骨骼限制身体长大时,就脱掉原来的外骨骼。

三、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1.两栖动物: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经过变态发育,此后营水陆两栖生活,用肺呼吸,同时用皮肤辅助呼吸,这样的动物叫做两栖动物。

如:娃娃鱼(大鲵)、青蛙、蟾蜍、蝾螈。

2.变态发育:受精卵→蝌蚪→幼蛙→成蛙。

3.特点:卵生,体外受精,水中发育。

4.雄蛙鸣叫:吸引雌蛙前来抱对。

5.雌雄蛙抱对:提高精子与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的机率。

四、鸟的生殖和发育1.过程:求偶、交配、筑巢、产卵、孵卵、育雏。

2.特点:卵生,体内受精,体外发育。

3.鸟卵的结构:一个卵黄就是一个卵细胞,胚盘里面含有细胞核。

卵壳和卵壳膜——保护作用;卵黄——营养作用;胚盘——胚胎发育的场所;卵白——含有营养物质和水分,起营养和保护作用;受精卵的胚盘将发育成雏鸟。

第二章生物的遗传和变异1.遗传:是指亲子间的相似性。

2.变异:是指亲子间和子代个体间的差异。

七年级上册知识梳理备战2024中考生物教材知识强梳理(人教版)

七年级上册知识梳理备战2024中考生物教材知识强梳理(人教版)
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
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细胞是生物体结构与功能的基本单位。
考点二: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P12

响生
非生物因素 光、温度、水、空气等生态物 生 存 的
因 素
生物 生物间 因素 的关系
捕食关系 竞争关系 合作关系

寄生关系

知识梳理 考点二:生物与环境的关系P16-17
七年级上册生物学 知识梳理
复习:第一单元
生物和生物圈
P4考点一:生物的特征——(一需一有四能)
吃谷粒 要呼吸 呼出二氧化碳
受到惊吓会飞走 会生蛋孵小鸟 一窝小鸟毛色不同
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生物能进行呼吸 生物能排出身体产生的废物 (植物落叶;动物排汗、排尿、呼吸) 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生物能生长繁殖
( 右下方 )移动。 5、低倍镜换成高倍镜 :视野( 变暗)、体积( 变大)、数
目( 变少 )。 6、目镜倍数越大,长度( 越短),物镜倍数越大,长度
( 越长)。 7、光线弱时,用( 大 )光圈,( 凹 )面镜
P42 制作植物细胞临时装片七步骤:
擦 滴 撕 展 盖 染吸
P46 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七步骤:
擦 滴 刮 涂 盖 染吸
材料要求: 薄而透明 绘图要求: 较暗部分用铅笔细点表示
细胞核 细胞膜 液泡 线粒体 叶绿体
细胞质
细胞壁
植物细胞模式图P45
动物细胞模式图P48
相同点: 都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细胞质里都含有线粒体。
不同点: 植物细胞有细胞壁、液泡,绿色部分有叶绿体;
动物细胞没有细胞壁、液泡和叶绿体。
P50 细胞的生活
有机物:糖类,脂质,蛋白质等 1. 细胞中的物质

七年级生物上册-【核心记背册】备战中考生物核心考点精华必背

七年级生物上册-【核心记背册】备战中考生物核心考点精华必背

班级 姓名备战2023年中考生物核心记背册第一单元 生物和生物圈1.生物的特征(1)一需: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能进行呼吸;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 能生长和繁殖; 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 有细胞构成(除病毒外) 2.科学探究(1)一般包括的环节: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交流。

(2)常用方法:观察法(观察猩猩和昆虫的生活习性)、调查法(抽样调查、人口普查)、实验法、比较法(研究化石)等。

(3)对照试验的设计原则:单一变量原则,即除了实验变量不同,其他条件都相同。

3.生物的归类方法(1)按照形态结构特点,将生物分为动物、植物、其他生物;(2)按照生活环境,将生物分为陆生生物和水生生物等;(3)按照用途,将生物分为农作物、家禽、家畜和宠物等。

4.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1)环境影响生物①非生物因素:光、温度、水分、空气等; ②生物因素:影响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

生物之间有捕食关系、竞争关系、合作关系、共生关系。

(2)生物适应环境:仙人掌叶片呈针状、骆驼 刺根系非常发达、海豹皮下脂肪很厚等。

(3)生物影响环境:大树底下好乘凉,蚯蚓能疏松土壤,“千里之堤,溃于蚁穴”等。

5.生态系统的组成(1)生态系统中各组成部分图示:生产者:绿色植物消费者:各种动物分解者:腐生的细菌和真菌6.食物链(1)组成:生产者和消费者;不包含分解者和非生物成分。

(2)书写: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三级消费者→…→最高级消费者。

①起于生产者,终点是最高级消费者。

②箭头指向捕食者。

③如:草→鼠→蛇→鹰。

(3)食物链中各种生物数量的变化:一般情况下,营养级越低,生物数量越多。

易错字梳理:竞.争 捕.食 变异. 食物链. 生物圈. 能量流动.. 物质循环..(2 (3)二有(2)四能(4)有毒物质的积累:有毒物质也会通过食物链不断积累。

营养级越高,有毒物质沿食物链积累越多(富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