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dmfupb学业水平测试地理(必修)考点细化

合集下载

学业水平考试地理必背知识点

学业水平考试地理必背知识点

学业水平考试地理必背知识点
以下是学业水平考试地理必背的知识点:
1. 世界各洲的地理位置和面积大小,人口、气候和自然地理特征。

2. 地球的形状、大小和结构,包括地球的内部结构、板块构造和地震、火山等自然灾害。

3. 主要自然地理现象和过程,如气候、水文、土壤、植被、动物群落等。

4. 中国的地理位置、面积、人口、气候、自然地理特征和分区划分。

5. 中国的自然资源和经济地理特征,如农业、工业、旅游、交通等。

6. 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的地理位置、面积、人口、气候、自然地理特征和分区划分。

7. 全球化和地球村的概念,以及其对地理环境和人类生活的影响。

8. 各种地图的制作和使用方法,如普通地图、地形图、气候图、人口密度图等。

9. 地理信息系统(GIS)的基本原理和应用,以及其在社会和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10. 当前全球性的环境问题,如气候变化、水资源短缺、生物多样性减少等,以及应对这些问题的方法和措施。

高中地理学业水平测试知识点

高中地理学业水平测试知识点

高中地理学业水平测试知识点高中地理学业水平测试知识点的文档地理学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覆盖了自然、社会、经济等多个方面的知识。

高中地理学业水平测试是对学生在这个学科上掌握程度的一次综合性评估,它所测试的知识点既包括地理学的基础概念和方法,也包括地理现象和问题的综合性理解和分析能力。

下面,我们具体分析一下高中地理学业水平测试的知识点。

一、基础概念和方法:1.地球和地球环境。

包括地球的形状、旋转和公转、各自然环境的特点与相互关系等方面的知识。

2.地球的大气层和天气。

包括大气层的组成、性质和功能、常见气候类型的形成原理和地理分布等方面的知识。

3.地球表层和地形地貌。

包括地球的构造和地貌类型、地球表层的资源和环境问题等方面的知识。

4.地球上的生物和生态环境。

包括生态系统的组成、相互作用和演替等方面的知识。

5.地球的人口和人文环境。

包括人口增长与人口迁移、城市化进程和环境问题等方面的知识。

二、地理现象和问题的理解和分析:1.自然环境下的现象和问题。

包括气候变化、自然灾害、生物多样性和环境污染等。

2.社会与经济环境下的现象和问题。

包括城市化进程、交通运输与通讯、贸易与发展等。

3.地理现象和问题的综合性分析。

要求学生综合运用地理学的基础概念与方法,对具体现象和问题进行综合的审查与分析。

以上是高中地理学业水平测试的知识点总结。

需要注意的是,这一测试所涉及的知识点具有多维度的体系结构,涵盖的知识点细节非常丰富。

在备考中,学生除了要牢记基础概念和方法,还应结合已经学过的具体现象和问题,积极思考分析、综合运用。

同时,考试中要注意时间规划,准确把握题意,尽量进行答案的全面解析和严格验证。

高中地理学业水平测试考点解读高一下

高中地理学业水平测试考点解读高一下

高中地理(必修)学业水平测试内容解读地理 2主题一:人口的增长、迁移与容量考点1:知道不同人口增长模式的主要特点及地区分布。

1、人口增长在不同发展阶段的主要特点。

图2-1 人口增长阶段划分示意图不同发展阶段的人口增长的特点比较表(1)发展中国家:如尼日利亚、印度等国①人口增长特点: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

②人口问题的表现:a、人口出生率高,自然增长率快;b、青少年儿童比重过大。

③人口问题的影响:a、加大对经济、就业、资源和环境等方面的压力;b、人口增长惯性大。

④解决人口问题的途径:计划生育;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的素质。

(2)发达国家:如美国、日本、西欧各国等①人口增长特点: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

②人口问题的表现:a、人口增长缓慢;b、人口老龄化等。

③人口问题的影响:a、劳动力不足;b、青壮年社会负担过重。

④解决人口问题的途径:采取鼓励生育的政策,接纳来自海外的移民。

(3)中国:20世纪70年代以来,由于大力开展计划生育工作,基本实现向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的转变。

3、(冲A要求)说明人口增长不同阶段,人口年龄结构有什么差异。

(图2-2)图2-2加速增长阶段:年轻型增长减速阶段:成年型低速增长阶段:老年型考点2:结合实例,分析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

1、人口迁移:指人口在地区之间迁入或迁出,而发生居住地的永久性或长期性改变的人口移动现象。

2、影响人口迁移的原因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分为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如图2-3所示。

现代社会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是社会经济因素。

图2-33、人口迁移是各种拉力和推力共同作用的结果:(1)推力因素:原定居地的不良环境,如气候恶劣、人口过多、食品供应短缺、居住条件差、就业困难、环境污染、宗教迫害、战争等;(2)拉力因素:吸引人们迁往新定居地的因素,如适宜的气候、廉价的土地、较多的就业机会和较高的收入、良好的教育条件、理想的生活方式、稳定的社会环境、新兴产业的发展、资源的开发等。

高中地理必修学业水平测试复习要点

高中地理必修学业水平测试复习要点

13.常见内 外力作用形 成的地貌图
【考点】解释不 同地貌的成因
2.黄赤交角 与二分二至 日地球的位

【考点】认识黄赤交角;地轴 与地球公转轨道夹角;判断节 气;画出公(自)转方向;判 断近日点、远日点;太阳直射 点及其移动方向;正午太阳高 度;昼夜长短
3.大气受热 过程图
【考点】认识各种辐射名 称;大气削弱作用;大气 保温作用;大气逆辐射; 大气能量的直接来源、根 本来源;判断多云和晴朗
10.洋流模式 图
【考点】熟练画出洋流模式图;判断寒暖流,并解 释理由;辨别大陆两岸或大洋两岸洋流类型;解释 洋流对气候,环境,渔场,航行的影响
11.地质构造 图
A:背斜 B:向斜 C:断层 (地堑) D:断层 (地垒)
【考点】地质构造名称;地貌名称;判断背斜向斜的根本依据;解释背斜成山、向斜 成山、背斜成谷、向斜成谷的原因;如何寻找水、石油、天然气;隧道、大坝的建设 选址
【考点】水循环的三种类型 的名称;水循环的各个环节 名称;人类干扰最大的环节; 调节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的 措施;水资源调配对调入区 的有利影响;水循环的意义
9. 岩石圈物 质循环图
①冷却凝固 ②外力作用 ③变质作用 ④重熔再生
【考点】熟练画出岩石圈物质循 环图;三大岩石的名称;相互转 化的作用;沉积岩中可寻到化石
12.自然带分 布图
【考点】三大地域分异规律的名称,主导因素,表现明显的地区(纬度);记住常见气 候类型下的自然带(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地中海气候); 立体农业(山地垂直地域分异规律);山地自然带复杂程度取决于基带纬度和山体的相 对海拔高度;山地垂直地域分异规律与由赤道向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相似。
季风

2024年高中地理学业水平考试地理知识点

2024年高中地理学业水平考试地理知识点

2024年高中地理学业水平考试地理知识点2024年高中地理学业水平考试地理知识点一、地理学基本概念1、地理学:是一门研究地球及其自然现象、社会和经济等方面的学科,旨在揭示地理环境的规律及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2、地理信息系统(GIS):是一种集成了地理空间数据和信息系统的技术,可用于存储、管理、分析和显示地理信息。

二、地球的基本知识1、地球的圈层结构:包括地壳、地幔、外核和内核等圈层。

2、地球的自转和公转:自转产生昼夜交替现象,公转产生四季交替现象。

3、地球的纬度、经度和海拔高度:用于描述地球表面的位置和方向。

三、自然地理环境1、气候:主要受到纬度、海拔、地形和洋流等因素的影响,有热带、温带和寒带等不同类型。

2、水文:河流、湖泊、海洋等水体在地球表面分布,形成不同的水文环境。

3、植被和土壤:受到气候和地形等因素的影响,有不同的植被类型和土壤类型。

4、自然地理区域:根据自然环境的相似性和差异性,划分为不同的自然地理区域,如山脉、河流、湖泊等。

四、人文地理环境1、人口分布:人口分布不均,主要集中在亚洲、非洲和北美洲等地区。

2、城市化:城市数量不断增加,城市化进程加速。

3、经济发展: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经济发展水平存在差异。

4、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产生影响,如土地利用、资源开发等。

五、地理环境问题1、环境污染: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等环境问题日益严重。

2、生态破坏:森林砍伐、水资源短缺、生物多样性减少等生态问题日益突出。

3、资源短缺:土地资源、水资源、能源等资源面临短缺问题。

4、自然灾害:地震、洪水、台风等自然灾害对人类社会造成严重影响。

六、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1、概念:可持续发展是指在满足当代需求的同时,不损害后代满足需求的能力。

2、重要性: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协调,保障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3、措施:采取环境保护措施,节约资源,促进绿色发展,减少人类活动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以上是2024年高中地理学业水平考试的重要知识点,同学们在学习过程中需要注重理解和应用,以便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

高中地理学业水平考试知识点总结

高中地理学业水平考试知识点总结

高中地理学业水平考试知识点总结(理科)必修1(自然地理)【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1、天体系统的级别:总星系——银河系(河外星系)-—太阳系——地月系2、地球上生命存在的条件:①稳定的太阳光照条件②比较安全的宇宙环境③日地距离适中,地表温度适宜(平均气温为15度)④地球的质量和体积适中,地球能吸引大气形成大气层(氮、氧为主)⑤形成并存在液态水3、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1)太阳活动的标志:黑子、耀斑(2)影响:影响电离层,干扰无线电短波通讯;产生“磁暴”现象和“极光”现象;影响地球气候.4、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①昼夜交替:昼半球和夜半球的分界线一一晨昏线(圈)-—与赤道的交点的时间分别是6时和18时——太阳高度是0度——晨昏圈所在的平面与太阳光线垂直;②地方时差:东早西晚,经度每隔15度相差1小时.③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偏移:赤道上不偏,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

偏向力随纬度的增大而增大。

5、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1)昼夜长短的变化:①北半球夏半年,太阳直射北半球,北半球各纬度昼长夜短,纬度越高,昼越长夜越短。

夏至日--北半球各纬度的昼长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北极圈及其以北的地区,出现极昼现象。

②北半球冬半年,太阳直射南半球,北半球各纬度夜长昼短,纬度越高,夜越长昼越短.冬至日—-北半球各纬度的昼长达到一年中的最小值,北极圈及其以北的地区,出现极夜现象。

③春分日和秋分日,太阳直射赤道,全球各地昼夜等长,各为12小时。

④赤道全年昼夜平分。

南半球的情况与北半球的相反。

(2)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同一时刻,正午太阳高度由太阳直射点向南北两侧递减,夏至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正午太阳高度由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此时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各纬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南半球各纬度达最小值。

冬至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正午太阳高度由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此时南回归线及其以南各纬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北半球各纬度达最小值.春分日和秋分日,太阳直射赤道,正午太阳高度自赤道向两极递减。

地理学业水平测试知识点总结

地理学业水平测试知识点总结

地理学业水平测试知识点总结一、地球与地图1. 地球的形状、运动及其影响- 地球的赤道半径、极半径和平均半径- 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周期、方向及产生的地理现象(昼夜更替、季节变化、地球五带划分)2. 地图的基本知识- 地图的定义、分类(自然地图、社会经济地图)- 比例尺的概念、计算和应用- 地图上的方向表示、图例和注记3. 地图的阅读和解读- 等高线、等深线的含义和判读- 地图上识别地形、地貌的基本方法- 地图的综合应用能力二、自然地理1. 大气和气候- 大气层的组成、大气压力和风的形成- 气候类型、气候带的分布特征- 气候变化及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2. 水文循环和海洋地理- 水文循环的过程及其地理意义- 河流的特征、流域划分和河流地貌- 海洋与陆地的相互作用、海岸线的变化3. 地质作用和地貌- 地质时代和地壳运动- 内外力地质作用及其对地貌的影响- 地震、火山等地质现象的成因和分布4. 生物地理和生态系统- 生物群落的类型和分布- 生态系统的组成、功能和平衡- 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的影响三、人文地理1. 人口与城市- 世界人口分布的特点和影响因素- 城市化的过程、特点及其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 人口迁移的类型、原因和影响2. 经济地理- 农业、工业、服务业的地理分布和特点- 交通运输的地理意义和网络结构- 区域发展差异和协调发展策略3. 文化地理- 文化景观的类型和特点- 文化传播的方式和影响- 旅游地理资源的评价和保护四、地理信息技术1. 遥感技术- 遥感的基本原理和应用- 遥感图像的解译和分析2. 地理信息系统(GIS)- GIS的基本概念、功能和组成- 空间数据的采集、处理和分析- GIS在城乡规划、环境保护等领域的应用五、地理实践活动1. 地理实验和观测- 地理实验的设计、实施和分析- 地理观测的方法和技能2. 地理调查- 调查方法的选择和实施- 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分析3. 地理研究- 地理问题的提出、分析和解决- 地理研究报告的撰写和交流以上总结了地理学业水平测试的主要知识点,涵盖了从基础知识到地理实践活动的各个方面。

【学业水平测试】地理必修复习提纲人教版(详细)解读

【学业水平测试】地理必修复习提纲人教版(详细)解读

地理必修一复习提纲天体系统5、太阳系行星运动特征:同向性、共面性、近圆性6.八大行星: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火星与木星之间有小行星带)哈雷彗星76年回归一次7.地球的特殊性在于有生命的存在条件:(1)自转周期适中,日地距离适中则温度适中(2)质量体积适中则存在大气层(3)有液态水8、地球能量的主要来源:太阳辐射(以电磁波的形式);来源于太阳内部的核聚变地表太阳辐射能由赤道向两极递减太阳辐射能1、维持地表温度,2、促进生物、水、大气运动,3、为地球提供光热资源,4、生物生长发育的基础5、矿石燃料形成基础6、生产生活能量来源日冕太阳大气:光球↑温度越高↑越暗↓厚度越来越薄色球9、太阳活动:(1)耀斑(色球爆发):色球层;最激烈的显示(2)黑子:光球层:周期是11年(3)黑子耀斑数量同时起落,黑子、耀斑越多,太阳活动越强,体现了太阳活动的整体性。

10、太阳活动的影响:1、对电离层:干扰无线电短波通信;2、对磁场:产生极光和磁暴;3、对气候:与降水有一定关系;4、与自然灾害有关2、晨昏线:(要懂得画图)晨昏线平分赤道即昼夜平分3、北京时间:东八区的区时;120o的地方时。

伦敦为0区。

地方时的计算:每差15o =1小时(每1o=4分钟),向东就加向西就减。

4、二分二至图:(边看图边记) (1)冬至:(12月22日) A 、北半球:昼短夜长;(南半球:昼长夜短)B 、正午太阳高度以南回归线为中心向南北两侧递减(南回归线上:H=90o)C 、北极圈及其以北:极夜;南极圈及其以南:极昼D 、南回归线及其以南:H 达一年当中最大值; 北半球则是H 达一年当中最小值E 、南半球的白昼是一年当中最长(北半球白昼一年当中最短)(2)夏至:(6月22日) A 、北半球:昼长夜短;(南半球:昼短夜长)B 、正午太阳高度以北回归线为中心向南北两侧递减(北回归线上:H=90o)C 、北极圈及其以北:极昼;南极圈及其以南:极夜D 、北回归线及其以北:H 达一年当中最大值; 南半球则是H 达一年当中最小值E 、北半球的白昼是一年当中最长(南半球白昼一年当中最短)(3)春分、秋分:(3月21日,9月23日) A 、全球昼夜平分;B 、正午太阳高度角以赤道为中心向南北两侧递减;C 、晨昏线与经线圈重合(4)地转偏向力:北右南左8地球的圈层结构岩石圈:软流层上的地幔和地壳;软流层位于上地幔,是岩浆发源地生物圈:大气圈底部、水圈全部、岩石圈上部莫霍界面:地壳和地幔的分界线;古登堡界面:地幔和地核的分界线横波传播介质:固体纵波介质:固液气12、了解地球外部圈层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8、地球能量的主要来源:太阳辐射(以电磁波的形式);来源于太阳内部的核聚变1、描述大气与地面的热量传递过程(图)红线短波,黑线长波2、太阳辐射是短波辐射长波辐射:大气逆辐射和地面辐射(大气的直接热源:地面辐射)。

2022高中地理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必修一重点知识点归纳总结(复习必背)

2022高中地理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必修一重点知识点归纳总结(复习必背)

必修一知识总结第一单元宇宙中的地球1.1宇宙中的地球1、常见的天体类型:恒星(闪烁的恒星)、星云、行星、卫星、彗星等,其中恒星和星云★2、天体系统的层次:总星系、银河系、太阳系、地月系(地球、月球)3、太阳系八大行星由近及远:水星、金星、地球、火星(小行星带)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类地行星巨行星远日行星★4、地球的特殊性——生命的存在地球上宇宙环境①稳定的光照条件生命物质②安全的空间运行轨道:大小行星绕日公转方向一致,几乎在存在的条件同一平面上,各行其道,互不干扰自身条件①适宜的温度日地距离适中;地球公转,自转周期适中②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地球质量体积适中③液态水来自地球内部1.2太阳对地球的影响1、太阳大气的成分主要是氢和氦;太阳辐射能量来源是核聚变反应。

★2、影响太阳辐射的因素:纬度、天气(气候)、地形例如:为什么青藏高原,四川盆地是中国年太阳辐射最大,最小的地方?青藏高原(拉萨)海拔高,大气稀薄,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晴天多,光照时间长。

四川盆地(重庆、成都)云雾天气多,日照时间短。

3、太阳活动(太阳大气的变化)主要类型:黑子—出现于光球层,耀斑—出现于色球层;黑子和耀斑是太阳活动的重要标志;活动周期约为11年★4、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①影响大气电离层,干扰无线电短波通信②扰动地球磁场,产生磁暴现象③两极地区产生极光④地球上水旱灾害、地震等自然灾害的发生与太阳活动有关1.3地球的运动一、地球运动的一般特点1、地球自转与公转的运动规律2、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关系———黄赤交角(赤道平面和黄道平面的交角,目前是23º26')意义: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的移动(1回归年约为365日5时48分46秒)★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夏至,直射北回归线;冬至,直射南回归线;春秋分,直射赤道。

)★3、地球公转过程中两分两至点的判断依据:看日地球心连线和赤道的位置关系——连线在赤道以北说明太阳直射23°26′N,则地球处于公转轨道上的夏至点;连线在赤道以南说明太阳直射23°26′S,则地球处于公转轨道上的冬至点;顺着地球公转方向,其它两处分别为春分和秋分。

地理学业水平测试必修3知识点清理

地理学业水平测试必修3知识点清理

地理学业水平测试必修3知识点清理必修三是高中地理学科中的重要内容,它涵盖了大地、气候、生态环境等多个主题。

下面是对必修三知识点的详细总结和解释。

一、地球的内部结构1.地球的内部构造:包括地核、地幔和地壳,地核又分为外核和内核。

2.地球的岩石圈:由地壳和上部地幔的部分组成,是地球最外层的固体壳层。

3.地质构造:主要包括构造、地貌、岩石和矿产等四个方面。

二、大气圈和水圈1.大气圈的结构:包括对流层、平流层、臭氧层和间歇层。

2.气候要素:主要包括温度、湿度、气压、风速和降水量等。

3.气候区划:按照气候要素的空间分布和特点,将地球划分为不同的气候区域。

三、地球的水资源1.水资源的分布:地球上水资源的分布与地理因素有着紧密的关系,主要受制于地理位置、地形、气候等因素。

2.地下水:是地球上最重要的淡水资源之一,主要储存在地下岩石层中。

3.水循环:水在地球上由地面蒸发成气态水蒸汽,然后升华到大气中,形成云层并降水到地面,形成径流或渗入地下。

4.地球的主要湖泊和河流:主要有五大洲的湖泊和河流。

四、生态环境和资源利用1.生态系统:指由生物群落与其非生物环境相互作用所形成的动态系统。

2.生物多样性:指地球上生物物种的多样性,反映着生态系统的复杂性和生态平衡的稳定性。

3.研究技术:主要包括生态学调查方法、生态普查技术、生态监测方法等。

4.资源利用与环境保护:介绍了人类对自然资源进行利用时应注意的环境保护措施,以及常见的环境污染问题。

五、全球环境问题1.全球气候变化:主要指全球变暖现象,由于人类活动引起的大气中温室气体浓度的增加,导致地球平均温度上升。

2.陆地退化与荒漠化:主要指因为人类的不当利用,引起土地退化和土地荒漠化的现象。

3.环境污染问题:污染主要包括水污染、大气污染和土壤污染。

4.生物多样性丧失:指由于人类活动和自然因素引起的物种灭绝和生态系统退化。

以上是对必修三地理学知识点的详细总结和解释,希望对你备考地理学业水平测试有所帮助。

地理学业水平测试知识点总结

地理学业水平测试知识点总结

地理学业水平测试知识点总结必修一第一单元地球的宇宙环境第 1 节地球的宇宙环境一、宇宙的组成物质---- 天体类型多样,包括星云、恒星、行星、卫星、彗星、流星体、星际物质等。

其中,恒星和星云是最基本天体。

二、天体系统的层次概念: 距离相近的天体因相互吸引而相互饶转, 构成不同级别的天体系统天体系统太阳系银河系级别: 总星系其他恒星河外星系地月系其他行星系三、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1.太阳辐射能量来源于太阳内部的核聚变反应2.对地球的影响A. 太阳直接为地表提供光能和热能,维持地表温度,为生物繁衍生长、大气和水体运动等提供能量。

B. 太阳能为人类生产生活提供一种新能源四、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1.太阳大气分层与太阳活动(如图1-1 )太阳活动的类型较多,其中最主要是黑子和耀斑,周期约为11 年。

2.太阳活动的影响(1)原因:太阳活动强烈时,产生的短波辐射和粒子流对地球电离层、地球磁场和地球大气状况均有影响。

(2)表现扰动电离层, 影响无线电短波通信产生磁暴 , 极光太阳黑子的活动周期与不同纬度地区年降水量变化周期相关五、地球(一)普通性1.地球在太阳系中位置地球是太阳系中八大行星之一2.表现(1)从运动特征看,地球与其他行星绕日公转①方向一致,轨道近似圆形②轨道面几乎在同一平面上(2)从结构特征看,地球与水星、金星和火星有许多相似之处。

(二)特殊性1.表现:地球是太阳系中唯一存在生命的天体。

3.存在生命的条件和原因(1)宇宙环境:①安全的宇宙环境②稳定的太阳光照(2)自身条件①日地距离适中,地表温度适宜,地表水多以液态存在;②体积和质量适中,引力能使大量气体聚集形成地球大气层,经漫长演化形成以氮和氧为主;③自转和公转的周期适中,使地表温度的日变化和季节变化幅度都不太大,有利于生物的生长发育。

第2 节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一、地球的自转2.方向:自西向东从北极上空看呈逆时针方向旋转从北极上空看呈顺时针方向旋转。

高中地理必修2学业水平测试内容解读

高中地理必修2学业水平测试内容解读

高中地理〔必修2〕学业水平测试容解读1.20世纪以来特别过去100多年人口增长迅速的原因:〔理解记忆〕过去100多年,伴随着生产工具和社会生产力等方面的进步,人类对自然环境开发利用和改造的围不断扩大,对各种灾害和疾病的防御能力也不断提高,使人类对自然环境的利用和适应性不断增强,死亡率进一步降低。

2.结合实例,说明不同地区人口增长的主要特点。

〔1〕、某个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的数量受人口自然增长率和人口基数大小共同影响。

〔2〕、兴旺国家和开展中国家人口变化比拟:〔理解记忆〕兴旺国家保持较低水平增长缓慢原因社会保障制度健全,生育观念的转变等比拟稳定,一些国家的人口数量还会逐渐减少俄罗斯、德国、日本,出现了劳动力短缺的问题,需鼓励生育或接纳移民。

开展中国家水平较高人口增长很快,世界新增人口中,开展中国家占到80%以上原因:政治上的独立,民族经济的开展,医疗卫生事业的进步,人口死亡率下降人口增长开场趋于缓慢,很多国家实施人口控制措施中国、印度、巴基斯坦〔3〕、人口增长模式由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三个指标构成。

〔记忆〕公式: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4〕、三种人口增长模式特点〔记忆〕人口模式特点原始型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传统型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现代型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5〕、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记忆]人口增长模式是由原始型向传统型,继而向现代型转变。

转变的因素:生产力水平、国家政策、社会福利、自然环境、文化观念〔6〕、大局部兴旺国家〔欧洲、北美为代表〕为现代型,大多数开展中国家为由传统型转向现代型的过渡阶段,中国为现代型,世界为由传统型转向现代型的过渡阶段。

3.结合实例,说明不同时期、不同地区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1〕、人类社会早期,自然原因是主要原因。

〔2〕、古代农业社会,原因是土地的开垦,躲避战乱、灾荒、迫害等。

〔3〕、15-19世纪,原因是1、地理大发现;2、新航路的开辟;3、资本主义的开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懒惰是很奇怪的东西,它使你以为那是安逸,是休息,是福气;但实际上它所给你的是无聊,是倦怠,是消沉;它剥夺你对前途的希望,割断你和别人之间的友情,使你心胸日渐狭窄,对人生也越来越怀疑。

—罗兰高中地理(必修1)学业水平测试内容解读一 宇宙中的地球1.了解不同级别的天体系统,说明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天体系统的结构:地球 月球其它行星系其它恒星系河外星系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是太阳系中八大行星之一。

按距太阳由近到远顺序排列,八大行星依次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2.知道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理解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条件和原因。

地球的普通性:地球的运动特征和其它行星无多大的差别,具有同向性、共面性、近圆性,质量、体积等特征和类地行星无多大差别。

地球的特殊性:地球是太阳系中唯一有生命存在的天体。

存在生命的条件和原因如下表所示。

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条件形成生命条件的原因宇宙环境太阳光照稳定太阳从诞生至今没有明显的变化安全的宇宙环境 行星绕日公转有同向性共面性近圆性的特征,各行其道互不干扰 自身条件日地距离适中使得地面有适宜的温度,水以液态存在。

地球体积质量适中形成大气层(保温、保护)自转公转周期适中, 使地球表面温度的日、年变化都较小,适合生物生长3.了解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

(1)太阳辐射维持着地表的温度,是促进地球上水、大气运动和生物运动的主要动力; (2)太阳直接为地球提供光热资源,地球生物生长发育离不开太阳(生物生长发育的源泉); (3)煤、石油是地质历史时期生物固定积累的太阳能(矿物燃料形成的基础); (4)太阳辐射能是我们日常生活和生产的主要能量来源(生产生活的能量来源)。

银河系地月系太阳系总星系4.了解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太阳活动主要表现为光球层上的黑子和色球层上的耀斑。

一般以太阳黑子数的增减作为太阳活动强弱的主要标志,其最明显的变化周期约为11年。

(1)对电离层的影响,干扰无线电短波通讯(2)对磁场的影响,产生极光和磁暴现象(3)对气候产生影响,与降水量有一定的关系,但是没有特定关系。

5.知道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方向、周期和速度。

比较项目地球自转地球公转示意图方向自西向东,从北极上空看呈逆时针,从南极上空看呈顺时针。

自西向东,从北极上空看呈逆时针,从南极上空看呈顺时针。

周期(1)自转3600,周期为23时56分4秒(2)昼夜更替周期为24小时(1)恒星年,365天6时9分10秒。

(2)回归年,365天5时48分46秒。

速度(1)角速度,除极点为0外,其它各点均相等,为150/小时。

(2)线速度,自赤道向极点逐渐减小为0。

位于近日点(1月初)时速度快,位于远日点(7月初)时速度慢。

6.理解黄赤交角的地理意义。

黄赤交角是黄道平面与赤道平面的交角,目前为23026′,在数值上与地轴的倾角互余。

由于黄赤交角的存在,地球上的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作周年回归运动,移动情况如图所示:由于直射点的回归运动导致了不同地点的正午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的季节变化,进而形成了四季。

7.理解昼夜更替和地方时产生的原因,能够进行简单区时计算。

(1)昼夜更替的成因:一个不发光不透明的球体,同一时刻太阳只能照亮地球的一半。

由于地球不停地自转,就产生了昼夜交替现象。

昼夜交替的周期是一个太阳日,即24小时。

(2)地方时的成因:地球自西向东自转,不同的经线有不同的时刻,东边地点的时刻总是早于西边,这就产生了地方时,同一条经线上的地方时相同。

(3)全球按国际规定划分为24个时区,每个时区跨15个经度,各时区均以本时区的中央经线的地方时作为标准时间,相邻两个时区相差1小时。

求区时:第一步:求时区差,关于时区差,若两地同在同东时区或同西时区,则求时区差用减法,若两地位于东西十二时区两侧,则求时区差用加法。

第二步:求区时,东加西减8.了解四季更替的现象,解释四季形成的成因。

地球公转产生的正午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的时间变化使地球表面的能量分布也具有周年变化的规律,从而产生了四季的变化。

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分布规律:太阳直射点上最大为900,由直射点分别向南、向北逐渐递减。

昼夜长短的纬度变化规律:春、秋分日全球昼夜相等;赤道上昼夜长短无变化,全年昼夜相等;春分→夏至→秋分:由南向北昼越来越长,夜越来越短,南极附近有极夜现象,北极附近有极昼现象,夏至日时极昼、极夜范围最大,到达极圈;秋分→冬至→次年春分:由南向北昼越来越短,夜越来越长,南极附近有极昼现象,北极附近有极夜现象,冬至日时极昼、极夜范围最大,到达极圈。

9.知道地球的圈层结构,了解各圈层的主要特点。

地球的圈层结构重要特点外部圈层大气圈大气圈的主要成分是氮和氧,是地球生命生存的基础条件之一。

,大气密度随着高度随高度的升高递减。

水圈水圈由液态水、固态水和气态水组成,还可分为海洋水、陆地水、大气水和生物水,其中陆地水与人类关系最为密切。

生物圈生物圈中的生物广泛分布于地壳、水圈和大气圈中,是地球生态系统中最活跃的因素。

内部圈层地壳由岩石组成,厚薄不一,大陆部分较厚,大洋部分较薄地幔地幔中有一软流层,可能是岩浆的主要发源地。

软流层以上的地壳和上地幔顶部被称为岩石圈。

地核外核呈液态或熔融状态,内核呈固态。

二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1.知道岩石圈的三大类岩石,了解地壳内部物质的循环过程。

(1)岩浆岩是岩浆沿岩石圈的薄弱地带侵入或喷出地表,冷却凝结而成。

(2)沉积岩是裸露岩石在外力作用下固结作用而形成。

(3)变质岩是生成的岩石在一定的温度和压力下变质而成。

(4)从岩浆到形成各种岩石,又到新岩浆的产生,就构成了地壳物质循环。

(必修1P78 图)2.了解褶皱、断层的特点及其地表形态。

地质构造对地形的影响褶皱背斜:岩层向上拱起,岩层中间老两翼新一般:背斜成山;向斜成谷特殊:背斜顶部受到张力被侵蚀成谷地;喜马拉雅山阿尔卑向斜:岩层向下弯曲,岩层中间新两翼老向斜槽部受挤压物质不易被侵蚀反而成山岭。

斯山断层大的断层常形成谷地或陡崖。

上升岩体形成断块山,下降岩体形成谷地或低地华山庐山泰山渭河平原汾河谷地3.结合实例,说明流水、风力、冰川等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塑造。

分布区作用形式侵蚀地貌沉积地貌主要在湿润、半湿润地区流水沟谷、瀑布、峡谷,如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地表形态冲积扇、冲积平原、河口三角洲干旱地区风力风蚀蘑菇、风蚀洼地、黄土高原的形成沙丘、沙垄高纬度、高海拔地区冰川U谷、冰斗、刃脊、角峰4.了解大气的受热过程太阳辐射是地球最主要的能量来源。

大气的受热过程可以用下图表示,此过程中大气对太阳辐射具有削弱作用,对地面具有保温作用。

太阳辐射中的可见光的绝大部分可以到达地面。

5.理解大气保温作用的基本原理地面的长波辐射除少部分透过大气外,绝大部分被对流层中的水汽和二氧化碳吸收,使大气增温。

大气同时向外辐射长波辐射,其中大部分朝向地面,称为大气逆辐射。

从而补偿了地面辐射损失的热量,对地面起到保温作用。

6.结合实例,说明大气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必修1 P32图2.3)热力环流是由于地面冷热不均而形成的空气环流,它是大气运动最简单的形式。

地面冷热不均→大气垂直运动(热的上升,冷的下降)→水平方向上气压产生差异→水平气压梯度力→大气水平运动(水平方向上气流由高压流向低压)。

地面冷热不均是根本原因,水平气压梯度力是直接原因。

在自然界中,常见的热力环流形式有山谷风、海陆风、城市风等。

(要能画出方向) 7.结合实例,说明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及移动规律。

由于太阳辐射对各纬度加热不均,全球近地面形成七个气压带、六个风带(0 3 6 9 低高低高, 低压高压相间叉,一撇一捺向低压)(必修1 P37图2.10)气压带和风带随着太阳直射点的季节移动而移动,就北半球而言,大致是夏季北移,冬季南移。

8.理解季风环流的形成原因。

季风环流是全球性大气环流的重要组成部分,人们将盛行风向随季节作有规律变化的风叫做季风,全球季风环流以亚洲东部和南部最为典型,图见必修1P41地区 季节 风向 形成原因特征 东亚冬季西北季风海陆热力差异寒冷干燥夏季 东南季风 高温多雨 南亚冬季东北季风(海陆热力差异)温和干燥夏季西南季风(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东南信风向北越过赤道偏转成西南风炎热多雨9.结合实例,说明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和移动规律及其对气候的影响。

一般地说,高气压带气流下沉,气候干燥,低气压带气流上升,降水较多;由较低纬度流向较高纬度的风带,气流较湿润,由较高纬度流向较低纬度的风带,气流较干燥。

而由于气压带、风带的移动会使同一地区的气候呈季节性变化规律。

气候类型 大气环流状况气候特征 热带雨林气候 常年受赤道低压带控制 全年高温多雨 温带海洋性气候 常年受西风带影响终年湿润气温年变化小 地中海气候 夏季受副热带高压控制,冬季受西风带影响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热带、亚热带、温带季风气候夏季盛行来自海洋的偏南风,冬季盛行来自大陆内部的偏北风10.结合实例,说明锋面系统的特点及其对天气的影响。

11.结合实例,说明低压、高压系统的特点及对天气的影响。

气旋、反气旋是对天气系统气流状况的描述,低压、高压是对天气系统气压状况的描述。

实际上气旋就是低压系统,反气旋就是高压系统。

低压(气旋)、锋面类别图示过境前天气过境时天气降水位置举例 冷锋暖气团控制:晴;气温高、气压低阴天、下雨、刮风、降温锋后 寒潮;夏我国北方暴雨,一场秋雨一场寒暖锋冷气团控制:晴;气温低、气压高连续性降水 锋前一场春雨一场暖高压(反气旋)系统的特点与天气12.知道水循环的概念。

水循环是指自然界的水在地理环境中通过各个环节循环运动的过程。

水循环按其发生的空间范围不同,可分为海陆间循环、海上内循环、陆上内循环。

13.了解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结合实例,说明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水循环的主要环节有:蒸发、降水、水汽输送、地表径流、下渗、地下径流、植物蒸腾等。

台风登陆属水汽输送环节,江河入海属地表径流环节,跨流域调水是人类改变了地表径流。

外流河参与了海陆间循环,内流河(如塔里木河)只参与了陆上内循环。

水循环的地理意义:⑴使各种水体处在不断更新状态 ⑵维持了全球水的动态平衡。

⑶促使自然界的物质运动 ⑷是海陆联系的纽带 ⑸塑造地表形态。

14.了解洋流的概念及类型(寒流、暖流)。

海洋中的海水,常年比较稳定地沿一定方向作大规模的流动,称为洋流。

根据水温状况,洋流分为暖流和寒流。

温度较流经海区水温高的是暖流,较流经海区水温低的是寒流。

15.归纳世界洋流的分布规律,结合实例说明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必修1P61 北半球环流方向为8,南半球环流方向为0洋流分布规律:①中低纬度海区形成以副热带高压为中心的大洋环流,北半球为顺时气流(气压)状况气流的水平运动方向 中心气流及天气状况 实例气旋(低压中心)北半球按逆时针方向、南半球按顺时针方向由四周向中心辐合中心气流上升,多阴雨天气台风反气旋 (高压中心)北半球按顺时针方向、南半球按逆时针方向由中心向四周辐散中心气流下沉,多晴朗天气北方秋高气爽, “伏旱”天气针,南半球为逆时针;②北半球中高纬度海区形成以副极地低压为中心的逆时针大洋环流;③南纬40°附近海域形成环球性西风漂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