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法制史》题库

合集下载

中国法制史习题集及参考答案

中国法制史习题集及参考答案

中国法制史习题集及参考答案第一章中国奴隶制法概述一、填空题1、我国奴隶社会法律规范的两种基本形式是()和()。

2、宗法制度是在原始社会后期的父权家长制基础上演变而来的一种以()为纽带、以()统治为核心的综合性的社会制度。

3、据商代资料,商代中期以后,主要是实行兄终弟及或父死子继,并出现了()继承制。

二、判断题1、夏礼和殷礼无论在内容和形式上都以神为核心。

()2、中国法起源于贵族与平民的斗争与妥协。

()3、中国奴隶制时代的礼起源于原始氏族的祭祀活动。

()三、简答题:1、试述西周的宗法制度。

2、简述西周的继承制度。

第二章中国奴隶社会的立法一、填空题1、春秋时期正式公布的成文法有郑国()、晋国()和邓析的竹刑。

2、中国法制史上第一部正式公布的成文法典,是郑子产所铸的()。

3、第一次礼法之争的焦点是为国以礼还是()的问题。

二、名词解释1、铸刑书2、铸刑鼎3、竹刑三、简答题试述春秋时期成文法的公布及意义。

第三章中国奴隶制时代的法律制度分论一、判断1、所谓“三不去”包括有所取无所归不去、前贫贱后富贵不去、与更三年丧不去。

()2、三不去制度的立法精神,是为了保护妇女的权益。

()3、奴隶制五刑包括自由刑。

()4、西周的民本思想是以人为本。

()二、名词解释1、以德配天2、明德慎罚3、出礼入刑4、五刑5、六礼6、同姓不婚7、五过之疵8、五声听狱讼三、简答题1、简述西周礼与刑的关系。

2、怎样理解“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3、简述西周的婚姻制度。

4、简述西周诉讼审判制度的主要内容。

第四章中国奴隶制时代重要法制人物点评简答题1、简述周公在中国法制史上的地位。

2、论孔子的法律思想在中国法制史上的地位。

第五章中国封建制法概述一、填空题1、礼与法的关系问题的实质,是儒家所提倡的()法律规范与法家所倡导的()法律规范的矛盾与协调问题。

2、西汉时代的“引经决狱”打开了法律儒家化的开端,东汉时代的以经注律开辟了法律儒家化的新途径,魏晋时代的()完成了法律儒家化的过程。

中国法制史试题及答案完整版

中国法制史试题及答案完整版

中国法制史试题及答案完整版中国法制史试题及答案<一)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中国法最早的一个主要形式是战争中的______________。

2、西周中期,穆王命吕侯制作了《______________》。

3、春秋时期,楚国的最高司法官称为______________。

4、战国时期,______________“改法为律”。

5、湖北云梦睡虎地秦墓中大量的记载秦法律令的竹简是在__________年发现的。

6、汉代规定:“天子诏所增损,不在律上者为______________”。

7、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逐渐形成了____________省制,作为中央中枢机构。

8、唐朝给授农民土地的法律称为______________。

9、金太祖建国之初,在法制上主要采用女真_____________法,而无成文法。

10、元朝设置______________,作为地方最高行政机构。

11、明朝简化税制“____________法”是中国赋役制度史上的重大变革。

12、清朝将“六科”并入都察院,合称“__________”,使监察机构一体化。

13、《资政新篇》是______提出的带有一定资本主义色彩的太平天国后期纲领性文件。

14、1906年,清政府制度了《__________》,就大理院和京师审判组织加以规定。

15、《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改《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组织大纲》的总统制为______________制。

16、北洋政府奉行______________应先于普通法原则。

17、南京国民政府立法在形式上实行______________级立法体制。

18、1934年1月对《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进行了必要的修改,最主要的是增加了“同______________巩固地联合”的内容。

19、抗日民主政权保障人权条例规定,除______________以外,任何机关团体不得进行逮捕、审问、死刑。

20、解放战争后期,人民审判机构的体制不断完善,审判机构一律改称______________。

(完整版)中国法制史题目及答案

(完整版)中国法制史题目及答案

中国法制史题目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4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政确的答案,并将其号码填在题干后的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30分)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4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政确的答案,并将其号码填在题干后的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30分)1.传说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法官是()。

A.蚩尤B.皋陶C.共工D.黄帝2.中国古代法制的雏形形成于( )。

A.夏B.商C.周D.秦3.夏朝法律的总称是()。

A.肉刑B.夏政C.禹刑D.五刑4.夏朝中央最高司法官叫()。

A.蒙士B.大理C.大司寇D.小司寇5.夏启夺取政权后将所征服的地域划分为()。

A.九牧B.九州C.九鼎D.九洲6.最早出现的军法出现在()。

A.《礼记.王制》B.《左传》C.《尚书.甘誓》D.《尚书.汤誓》7.夏启作为夏朝第一个帝王,打破了传统的禅让制,确立了()。

A.王位世袭制B.皇帝世袭制C.爵位世袭制D.总通世袭制8.我国首次制定赎刑是在()。

A.夏B.商C.西周D.秦朝9.“禹刑”最先见于()。

A.《史记》B.《左传》C.《尚书》D.《竹书记年》10.夏朝的“五刑”有墨、劓、膑、宫和()。

A.罚金B.杀C.鞭刑D.徒刑11.夏朝中央监狱的名称是()。

A.圜土B.夏台C.畿内D.社12.夏朝法的主要形式是假借天意发布的()。

A.王命B.天命C.禹刑D.礼仪13.《五刑》又称为()。

A.汤刑B.甫刑C.赎刑D.正刑14.关于《五刑》的起源,最早见于()。

A.《尚书.大传》B.《尚书.尧典》C.《尚书.甘誓》D.《尚书.汤誓》15.“威侮五行,怠弃三正”是夏启讨伐有扈式时发布的()。

A.习惯B.战争动员令C.祭祀D.礼仪16.炮烙之刑出现于()。

A.夏朝B.西周C.春秋D.商朝17.商朝假托天意断罪、具有一定司法权的人是()。

A.商王B.贵族C.卜者D.掌戮18.商朝已较通行的古老的五刑是( )。

A.孥戮、劓殄、炮烙、剖心、人殉B.断手、刖、劓、宫、大辟C.墨、劓、刖、宫、大辟D.醢、脯、劓、墨、大辟19.商朝法制的指导思想和基本特点是()。

中国法制史试题及答案

中国法制史试题及答案

中国法制史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中国最早的法律文献是哪部?A.《周礼》B.《九章算术》C.《程虚中山法书》D.《唐六典》答案:A2. 关于汉代的法律体系,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 汉代以律令为主,罚则较重。

B. 汉代倡导法治理念,重视制度建设。

C. 汉代取消了“众刺”的刑罚。

D. 汉代法律制度没有得到较大发展。

答案:B3. 清朝刑律体系中规定的重要刑罚有:A. 鼻割、耳割、流放。

B. 鞭刑、钉耳、流放。

C. 宫刑、流放、笞刑。

D. 凌迟、受刑。

答案:D4. 北洋政府时期的《中华民国刑律大纲》对哪个领域的法律提出了较多的规范和完善?A. 财产犯罪B. 人身安全犯罪C. 道德犯罪D. 反动活动答案:B5. 中国现行刑事诉讼法第一次全面修订是在哪一年?A. 1979年B. 1996年C. 2012年D. 2018年答案:C二、简答题1. 简述战国时期的法家思想及其影响。

答案:战国时期的法家主要代表人物是韩非和商鞅。

他们强调法律的严明和严厉执行,主张以法治国。

法家思想的主要特点包括重视刑罚的威慑作用,提出“赏罚分明”、“轻重明白”等原则,强调法律的公正和权威性。

法家思想对中国法律制度的形成和发展起到了积极推动的作用,对后世的法治理念产生了重要影响。

2. 简述明清时期的法律特点。

答案:明清时期的法律体系以明代的刑律为基础,并在清代进行了进一步的继承和发展。

明清时期的法律特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法律体系逐渐完备,刑律编纂较为系统。

其次,法律执行方式多样,包括官制、厂刑和民间习惯等。

再次,明清时期的法律注重治安和社会秩序的维护,对财产犯罪和人身安全犯罪进行了严厉打击。

最后,明清时期的法律制度对一些先进的刑法理论进行了吸收和借鉴,如儒家的“仁政”思想和西方的启蒙思想等。

3. 简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刑法发展历程。

答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刑法经历了多次修改和修订。

其中,1954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是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部刑法典,对战争罪和经济犯罪进行了规范。

中国法制史试题及答案

中国法制史试题及答案

中国法制史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中国古代最早的成文法典是:A. 汉谟拉比法典B. 秦律C. 唐律疏议D. 法经2. 秦朝实行的法律制度是:A. 法家思想B. 儒家思想C. 道家思想D. 墨家思想3. 汉朝时期,法律体系中最重要的法律是:A. 九章律B. 汉律C. 唐律D. 宋律4. 唐朝时期,法律体系的名称是:A. 九章律B. 唐律疏议C. 宋律D. 大明律5. 宋朝时期,法律体系中最重要的法律是:A. 宋律B. 大明律C. 唐律疏议D. 九章律6. 明朝时期,法律体系的名称是:A. 大明律B. 唐律疏议C. 宋律D. 九章律7. 清朝时期,法律体系的名称是:A. 大清律例B. 大明律C. 宋律D. 唐律疏议8. 中国古代的“五刑”指的是:A. 笞、杖、徙、流、死B. 笞、杖、徒、流、死C. 笞、杖、徒、徙、死D. 笞、杖、徒、流、死9. 清朝末年,中国开始借鉴西方法律体系,制定的第一部近代法律是:A. 大清律例B. 大清民律C. 大清刑法D. 大清新律10.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第一部宪法颁布于:A. 1949年B. 1954年C. 1956年D. 1978年二、填空题(每题1分,共10分)11. 中国古代的“三法司”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 秦朝的法律制度以________为主导思想。

13. 唐朝时期,法律体系的编纂者是________。

14. 宋朝时期,法律体系中最重要的法律是________。

15. 明朝时期,法律体系的编纂者是________。

16. 清朝末年,中国开始借鉴西方法律体系,制定的第一部近代法律是________。

17.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第一部宪法的颁布标志着中国法制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18. 古代中国的法律体系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

19. 法律的基本原则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中国法制史最新完整

中国法制史最新完整

中国法制史一.单选题1. 夏朝的法律总称为A. 禹刑B. 汤刑C. 九刑D. 吕刑2. 嫡长子继承制度确立于A. 夏朝B. 商朝C. 西周D. 春秋3. 西周时期的借贷契约称为A. 傅别B. 质剂C. 左券D. 合同4. 春秋时期,邓析私造的刑书称做A. 竹刑B. 刑书C. 刑鼎D. 爰书5. 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比较系统的封建法典是A. 唐律B. 法经C. 秦律D. 汉律6. "式"作为一种法律形式最早出现于A. 秦朝B. 西周C. 汉朝D. 唐朝7. 秦王嬴政统一六国后,在秦朝确立了A. 国王制度B. 皇帝制度C. 君主立宪制度D. 分权制度8. 东汉时尚书台下设六曹,"主断狱"的是A. 三公曹B. 二千石曹C. 民曹D. 五曹9. 汉初以黄老之学为法制指导思想,主张是A. 德主刑辅B. 礼法并用C. 约法省刑D. 专任刑罚10. <晋律>共分为A. 九篇B. 十八篇C. 十二篇D. 二十篇11. 唐代中央最高审判机关是A. 御史台B. 大理寺C. 刑部D. 中书省12. 明律关于化外人的刑法适用原则是A. 属人主义B. 属地主义C. 属人与属地结合D. 无明文规定13.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的政权体制是A. 责任内阁制B. 总统制C. 君主制D. 君主立宪制14. "袁记约法"中参政院是一个A. 立法机关B. 行政机关C. 司法机关D. 总统咨询机关15. 西周时期民事诉讼被称为A. 讼B. 狱C. 傅别D. 质剂16. 西周初期土地实行A. 私有B. 国王所有C. 宗族所有D. 君臣共有17. 中国历史上,"改法为律"的是A. 李悝B. 商鞅C. 韩非D. 子产18. 汉代<九章律>的制定者是A. 萧何B. 赵禹C. 张汤D. 贾谊19. <北齐律>中的"重罪十条",同隋唐律中的"十恶"从罪名上看,最大区别是A. "叛"换成了"不睦"B. "反逆"换成了"不睦"C. "降"换成了"不睦"D. "不义"换成了"不睦"20. 唐高宗时期的重要立法活动是制定了A. 唐六典B. 开元律C. 贞观律D. 永徽律21. 宋代在法制指导思想上强调A. 立法贵乎中B. 重义轻利C. 重利轻义D. 禁止谈判22. 中国古代经济立法最活跃的朝代是A. 唐朝B. 宋朝C. 西周D. 明朝23. 明朝时国家的最高审判机构是A. 大理寺B. 刑部C. 都察院D. 内阁24. 太平天国初期的纲领性文件是A. 姿政新篇B. 天朝田亩制度C. 十款天条D. 太平刑律25.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的司法机关是A. 中央审判所B. 司法部C. 法院D. 大理寺二. 多选择1. 旧五刑包括A. 墨C. 宫D. 刖2. 春秋时期,反对郑国\晋国公布成文法的有A. 孔子B. 子产C. 叔向D. 邓析3.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新确立的制度有A. "八议"B. "官当"C. "重罪十条"D. "准五服以治罪"4. 清代针对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的主要立法有A. 西藏通例B. 苗例C. 蒙古例D. 大清律例5. 西周时期婚姻成立的条件有A. 六礼B. 父母之命C. 媒妁之言D. 同姓不婚6. 秦朝的法律形式有A. 律B. 令C. 式D. 科7. 1911年公布的<十九信条>A. 缩小了皇权B. 扩大了皇权C. 缩小了国会权力D. 扩大了国会权力8. 春秋时期楚国先后制定了A. 仆区法B. 宪令C. 被庐法D. 茆门法9. 汉朝的<九章律>在<法经>的基础上增加了A. 户律B. 兴律C. 职制律D. 厩律10. 西周时期的王命具有法律效力,形式有B. 诰C. 命D. 诏11. 汉代用于打击镇压农民反抗的罪名有A. 大逆无道B. 群饮罪C. 首匿罪D. 通行饮食罪12. 唐律有关贵族官员犯罪减免刑罚的规定有A. 八议B. 请C. 减D. 免罪13. 清末预备立宪的活动主要有A. 筹建咨议局B. 筹建资政院C. 颁布<宪法大纲>D. 颁布<十九信条>14. 中国的法形成的特点有A. 礼法结合B. 早熟性C. 维护专制王权D. 刑事法规发达15. 抗日民主政权的婚姻法所基于的原则是A. 男女平等B. 父母主婚C. 婚姻自由D. 一夫一妻16. 秦代连坐的范围有A. 室家连坐B. 什伍连坐C. 军伍连坐D. 官吏连坐17. 秦律规定,定罪量刑时加重处罚的有A. 集团犯罪B. 累犯C. 过失D. 共犯18. 唐律对当时周边国家产生了巨大影响,包括A. 日本B. 朝鲜C. 印度D. 越南19. 抗日民主政权的司法体制特点包括A. 司法行政与审判合一B. 审检合一C. 审检分立D. 司法行政与审判分立20. 人们一般认为汉律共计60篇,是由以下哪些法律构成A. 九章律B. 傍章律C. 越宫律D. 朝律21. 战国时期,新兴地主阶级的法制指导思想是A. 一断于法B. 刑无亲疏C. 重其轻罪D. 亲亲,尊尊22. 清朝的会审制度包括A. 热审B. 朝审C. 秋审D. 大审23. 宋代增设的新刑罚有A. 枭首B. 折杖法C. 刺配D. 凌迟24. 唐代的御史台包括A. 殿院B. 察院C. 台院D. 都察院25. 抗日民主政权刑罚制度中附加刑有A. 死刑B. 拘役C. 罚金D. 没收财产。

中国法制史试题

中国法制史试题

中国法制史试题中国法制史试题(⼀)⼀、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个选项是符合1、唐朝中央最⾼审判机关是()A、刑部B、⼤理寺C、都察院D、御史台2、差遣制度最早开始于()A、唐朝B、宋朝C、元朝D、清朝3、宋朝的刑罚制度,基本上是沿袭了唐代的五刑,但是《宋刑统》创制了()A、凌迟B、折杖刑C、刺配刑D、充军4、宋朝民事案件的终审机关是()A、刑部B、皇帝C、户部D、礼部5、我国历史上第⼀部由朝廷刊版印⾏,发⾏全国的封建法典是()A、《唐六典》B、《宋刑统》C、《明⼤诰》D、《清会典》6、我国历史上最早确认⼥⼦继承权的是()A、唐朝B、西夏C、元朝D、宋朝7、宋代出现的我国最早的⼀部⽐较完整的法医学专著是()A、《春秋诀狱》B、《者狱龟鉴》C、《棠阴⽐事》D、《洗冤集录》8、我国历史上第⼀部⽤少数民族⽂字印⾏的法典是()A、《重熙条制》B、《天盛改旧新定律令》C、《皇统制》 D《泰和律义》9、元朝确⽴的⽴法指导思想是()A、集权中央B、附会汉法C、重奠治国D、参汉酌⾦10、元朝中央最⾼⾏政机关是()A、枢密院B、宣政院C、中书省D、军机处⼆、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8分)在每⼩题所列出的选项中⾄少有两个或两个以上1、宋朝的“两府”是指()A、中书省B、内阁C、枢密院D、⼤理寺2、宋朝选任官吏的途径主要包括()A、纳捐B、互推C、科举 D恩荫3、元朝将当时在中国境内的居民分为()A、蒙古⼈ B南⼈ C、⾊⽬⼈ D、汉⼈4、下列属于明朝会官审录制度的有()A、⼤审B、热审C、秋审D、圆审5、清朝的科举考试每三年⼀考,分为()A、乡试B、省试C、会试D、殿试6、清政府为了加强对少数民族地区的管辖,制定了⼀系列的专门法律,其中包括()A、《蒙古律例》B、《回律》C、《⾄正条格》D、《番例条款》1、在宋代,各路所设提点刑狱司,不是⼀级审判机构,⽽是中央派出的监督机构,负责复查地⽅审断案件。

《中国法制史》网上考试题库【勿删】

《中国法制史》网上考试题库【勿删】

答案 B
15.战国时期,史称“改法为律”这是( )。 A.李悝 B.商鞅 C.韩非 D.吴起 答案 B
16. 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较系统的,并为以后历代法典滥殇的封建法典是( ) A.《大府之宪》 B.《宪令》 C.《法经》 D.《竹刑》 答案 C
17.秦朝强制男性犯人修筑城墙一类的劳役,女性犯人服舂米的劳役,这种刑罚称( ) A.司寇 B.罚作 C.鬼薪白粲 D.城旦舂 答案:D
33.汉代下诏“除肉刑”,是汉武帝改革刑制的一次措施。( 错) 34.皇帝亲自录囚,始于汉武帝。( 错)
第三章 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法律制度
一、单项选择题 29.中国古代社会中第一部儒家化的法典是 A.《九章律》 B.《傍章》 C.《泰始律》 D.《唐律疏议》 答案 C
30.封建“五刑”和“十恶”最早规定于 A.《北齐律》 B.《晋律》 C.《唐律疏议》 D.《开皇律》 答案 D
第二章
春秋战国时期、秦朝、两汉的法律制度
一、单项选择题 12.春秋时期,首次公布成文法典的国家是 A.郑 B.晋 C.齐 D.楚 答案:A
13.战国时期,提出“刑无等级”法治主张的是 A.韩非 B.商秧 C.李俚 D.吴起 答案:B
14.《竹刑》是郑国大夫( )私自编撰的。
A.子产
B.邓析
C.赵鞅
D.赵盾
D.券书
7.西周的婚姻管理机关是( A.媒氏 B.司徒 C.司约 答案 A
)。 D.司土
8. 西周的买卖契约叫( )。 A.质、剂 B.傅别 C.合同 答案 A
D.契约
9.赎刑作为一个制度始于 A.夏 B.商 C.西周 D.春秋 答案:C
10.下列哪一项不属于西周“七出”的内容
A.盗窃
B.淫

中国法制史试题及答案

中国法制史试题及答案

中国法制史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1. 中国古代最早的成文法典是:A. 汉谟拉比法典B. 秦律C. 周礼D. 唐律疏议2. 以下哪部法律是中国古代法律体系中最早的刑法典?A. 汉律B. 唐律疏议C. 宋刑统D. 明律3. “五刑”在中国古代法律体系中指的是:A. 笞、杖、徒、流、死B. 笞、杖、徒、死、罚金C. 笞、杖、徒、流、罚金D. 笞、杖、徒、流、迁徙4. 清朝末年,中国法制开始现代化改革的标志性事件是:A. 康熙字典的编纂B. 光绪皇帝颁布《新刑律》C. 慈禧太后颁布《大清律例》D. 光绪皇帝颁布《大清会典》5. 以下哪个不是中国古代的法律思想流派?A. 儒家C. 道家D. 墨家6. 秦朝的法律体系中,哪一项是其特有的刑罚制度?A. 宫刑B. 劓刑C. 车裂D. 凌迟7. 明朝时期,哪一部法律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以“律”命名的法律?A. 大明律B. 明律C. 明会典D. 大明会典8. “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人”这一原则在哪个朝代得到体现?A. 商朝B. 周朝C. 秦朝D. 汉朝9. 以下哪个不是中国古代的司法机构?A. 御史台B. 刑部C. 都察院D. 礼部10. “以德治国”是哪个朝代的治国理念?A. 秦朝B. 汉朝D. 宋朝答案:1. D2. A3. A4. B5. D6. C7. A8. B9. D10. B二、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 简述中国古代法律的特点。

2. 阐述明清两代法律制度的异同。

3. 描述中国古代法律思想的演变过程。

4. 简述中国古代司法审判的程序。

三、论述题(每题15分,共30分)1. 论述中国古代法律与儒家思想的关系。

2. 分析中国古代法律制度对现代法制建设的影响。

四、案例分析题(每题20分,共20分)某朝代,一官员因贪污受贿被查,根据当时的法律,他将面临哪些可能的刑罚?请结合当时的法律背景进行分析。

五、论文题(20分)请以“中国古代法律与现代社会的联系”为题,撰写一篇不少于1500字的论文。

中国法制史试卷10套

中国法制史试卷10套

中国法制史试卷10套中国法制史试卷(共10套)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

1、最早记载的军法出现在()。

A、《尚书•汤誓》B、《尚书•甘誓》C.《左传》D.《礼记•王制》2、“法律答问”作为一种法律形式始于()。

A、汉朝B、战国C、秦朝D、春秋3、西周法官在审判中判断当事人陈述真伪的方式叫做()。

A、“五刑”B、“五听”C、测罚D、测立4、XXX在定罪量刑时有区分故意与过失的规定,故意犯罪称为()。

A、眚B、不眚C、端D、不端5、秦朝刑罚中的“具五刑”是指()。

A、一种死刑C、一种赀刑B、一种作刑D、一种自由刑6、《开皇律》确立下的封建制五刑指()。

A、墨、劓、膑、宫、大辟B、笞、杖、鞭、流、死刑C、笞、杖、徒、流、死刑D、笞、鞭、徒、耐、死刑7、汉朝废除人肢体的肉刑的刑罚改革始于()。

A、XXXB、华文帝C、汉景帝D、XXX8、XXX被正式作为封建制后期的法定死刑,始于()。

A、XXX、五代C、元D、明9、“诸断罪而无正条,其应出罪者,则举重以明轻;其应入罪者,则举轻以明重”是唐律中有关()的划定。

A、类推B、法律适用C、法律解释D、自由裁量10、将传统的篇目初次改为名例、吏、户、礼、兵、刑、工各律的是()。

A、《唐律疏议》B、《元典章》C、《大明律》D、《大清律例》11、西周时期,以“誓”、“诰”、“命”等形式发布的、具有最高法律效力的是()A.刑书B.礼制C.XXXD.《吕刑》12、宋朝的基本法典不称律,而称为()。

A、条格B、刑统C、条法事类D、通制113、中国历史上最后一部以刑为主、诸法合体的法典是A、《大清律集解附例》B、《大清律例》C、《大清新刑律》D、《大清会典》14、下面对于明清时律与例的关系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律与例都是国家的重要法律规范,都对社会关系起到调节作用B、例即“条例”,在明清时期是律外一种制订法,实质上是判例法C、律是国家最根本标准,例是对律文的补充,是以律为根蒂根基和按照的D、在司法实践和一些具体问题中,存在“以例破律”的现象15、1906年,清当局改刑部为法部,主要职责是()。

中国法制史习题

中国法制史习题

文档从网络中收集,已重新整理排版.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中国法制史习题前百一、问答题1.中国法制史的研究对象是什么?2.中国法制史的基本发展线索及基本特点是什么?二、论述题1.学习中国法制史的意义是什么?第一章中国法律的起源和夏商法制一、选择题1.讨伐有扈氏时发布战争动员令《甘誓》的是()。

A.周武王B.秦始皇C.黄帝D.夏启2.夏朝的法制观是()。

A.奉"天"罚罪B.威侮五行C.禹刑D.“昏、墨、贼、杀”3.“昏、贼、贼,杀”是夏朝法律内容,其中“杀人不忌为()”。

A.昏B.杀C.墨D.贼4.中国古代以羞辱、恐吓为特征的象征性惩罚称为()A.象刑B.赎刑C.鞭刑D.流刑5.商朝的王位继承制先后实行了()。

A.禅让制B.父死子继B、兄终弟及D.嫡长继承制E.遗嘱继承制二、问答题1.简述中国法的起源。

2.什么是《禹刑》、《汤刑》?3.夏商时期的刑法原则主要有哪些?4.什么是奴隶制五刑?三、论述题1.试述夏商法制中的神权法思想。

第二章西周的法制一选择题2.《吕刑》的制定者是()。

A.李悝B.商鞅C.邓析D.吕侯3.汉代学者认为西周已经对民、刑诉讼作了一定区分。

根据这种见解,西周时,民事诉讼称为()。

A.质齐UB.傅别C.狱D.讼4.西周时期全面负责中央司法事务的是()。

A.司寇B.小司寇C。

大司寇D。

士师5.赎刑作为一个制度始于()。

1格式已调整,word版本可编辑.文档从网络中收集,已重新整理排版.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A.夏朝B.商朝C.西周D.春秋6.西周的主要立法有()。

A.《工律》B.《誓命》C.《吕刑》D.《九刑》E.《九章律》二、问答题1.什么是宗法制?其内容和影响是什么?2.西周礼与刑的关系是什么?3.西周刑法的主要原则有哪些?4.什么是"五听"?三、论述题1.试述西周的法制指导思想。

2.什么是“礼”?西周礼的实质是什么?第三章春秋战国的法制、选择题1.我国古代首次公布的成文法是在()。

中国法制史试题5套及答案

中国法制史试题5套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每小题1分,共50分)1.为讨伐有扈氏而发布战争动员令《甘誓》的是( )A.黄帝B.启C.汤D.周武王2.赎刑作为一个制度始于( )A.夏B.商C.西周D.春秋3.西周在王位继承上实行( )A.兄弟相宗制B.嫡庶继承制C.嫡长子继承制D.父死子继制4.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较系统的,并为以后历代法典滥觞的封建法典是( )A.《大府之宪》B.《宪令》C.《法经》D.竹刑5.依秦律,发布反对或推翻秦朝统治的言论则构成( )A.以古非今罪B.妄言罪C.非所宜言罪D.怨望诽谤政治罪6.增设加役流作为死罪的减刑的是( )A.《开皇律》B.《贞观律》C.《武德律》D.《永徽律》7.北宋末年查检无主田收归国有的法律,称为( )A.屯田制B.限田制C.均田法D.公田法8.现存关于遗嘱继承的最早的法规是唐代制定,宋代沿用的( )A.《户令·应分条》B.《户绝法》C.《丧葬令》D.《户绝条贯》9.在元朝建立前后的立法活动中,被《新元史·刑法志》称为元朝“一代法制之始”的是( )A.《大札撒》B.《条画五章》C.《至元新格》D.《大元通制》10.元代死刑定制为( )A.绞、斩二等B.斩、陵迟二等C.绞、斩、陵迟三等D.绞、斩、枭首、陵迟四等11.元代地方官吏自行编制的一部法律汇编是( )A.《元典章》B.《至元新格》C.《大元通制》D.《经世大典》12.《大明律》最后完成于( )A.洪武元年B.洪武七年C.洪武二十二年D.洪武三十年13.明朝统治者为加重对官吏贪赃受贿罪的处刑,在明律中特设“受赃”一卷于( )A.《吏律》B.《刑律》C.《礼律》D.《名例律》14.文学评论家金圣叹死于( )A.科场案B.哭庙案C.明史案D.字贯案15.太平天国后期的纲领性文件是( )A.《天朝田亩制度》B.《太平刑律》C.《资政新篇》D.《太平条规》16.将死罪按是否秋后处决分为斩立决、斩监候、绞立决、绞监候始于( )A.唐朝B.宋朝C.明朝D.清朝17.以下哪项不是《大清新刑律》中规定的刑种( )A.罚金B.遣刑C.拘役D.无期徒刑18.清末设立的咨议局,依其章程规定,其性质是( )A.地方议会B.各省采取舆论之所C.地方行政管理机构D.中央咨询机构19.以根本法的形式彻底否定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所规定的民主共和制度,而代之以袁世凯的个人独裁制度的是( )A.《中华民国宪法草案》B.《中华民国约法》C.《中华民国宪法》D.《训政时期约法》20.南京国民政府的普通法院实行( )A.三级三审终审制B.三级二审终审制C.四级三审终审制D.四级四审终审制21.中国古代法制的雏形形成于( )A.夏B.商C.周D.秦22.商朝已较通行的古老的五刑是( )A.孥戮、劓殄、炮烙、剖心、人殉B.断手、刖、劓、宫、大辟C.墨、劓、刖、宫、大辟D.醢、脯、劓、墨、大辟23.西周的买卖契约称为( )A.质剂B.傅别C.合同D.券书24.春秋时期法律制度的重大改革就是各诸侯国公布了成文法,这些成文法的中心内容是( )A.保护私有财产B.保护公有财产C.保护工商业D.保护周王的土地所有权25.商鞅变法时期,为改变秦国父子无别、同室而居的旧习俗,颁布了( )A.《垦草令》B.《为田开阡陌令》C.《分户令》D.连坐法26.秦朝的法律形式有( )A.律、令、比、式B.律、令、科、比C.律、令、式、课、程D.律、令、格、式27.汉《九章律》是在《法经》六篇的基础上增加了《户律》、《兴律》和( )A.《具律》B.《盗律》C.《杂律》D.《厩律》28.曹丕称帝时,以书中监、令为长官,始设( )A.尚书省B.中书省C.门下省D.尚书台29.《晋律》颁行后,张斐、杜预两大律学家为之作注,经朝廷批准颁行天下,称为( )A.《法律答问》B.《大杜律》C.《小杜律》D.《张杜律》30.将《新律》之《刑名》篇分为《刑名》与《法例》两篇的律典是( )A.《九章律》B.《晋律》C.《北魏律》D.《北齐律》31.南朝规模最大的一次立法活动是( )A.宋对律、令、科的修撰B.齐对律、令、科的修撰C.梁对律、令、科的修撰D.陈对律、令、科的修撰32.以“法令明审,科条简要”而着称的律典是( )A.《新律》B.《泰始律》C.《北齐律》D.《大律》33.首创流刑五等之制,并为后世所沿用的律典是( )A.《新律》B.《泰始律》C.《大律》D.《北魏律》34.隋朝的律有《开皇律》和( )A.《大律》B.《泰始律》C.《武德律》D.《大业律》35.唐律中大致相当于现今刑法总则篇的是( )A.《名例》B.《刑名》C.《法例》D.《具律》36.宋代颁行的条法事类流传至今的是( )A.《淳熙条法事类》残本B.《淳礻右条法事类》残本C.《庆元条法事类》残本D.《淳化条法事类》残本37.元代地方官吏自行编制的一部法律汇编是( )A.《至元新格》B.《大元通制》C.《经世大典》D.《元典章》38.为防止臣下结党营私,明律专门设立( )A.“谋叛”罪名B.“奸党”罪名C.“盗贼窝主”罪名D.“谋反”罪名39.中国法制史上最后一部以“令”为名的法典为( )A.《武德令》B.《开皇令》C.《大明令》D.《大清令》40.清朝绝大多数文字狱判刑且都是比照( )A.谋反B.谋叛C.谋大逆D.内乱41.在清朝,地位进一步上升种类繁多、实用性强,成为主要法律形式的是( )A.律B.例C.会典D.诰42.太平天国的刑罚简单而残酷,包括( )A.笞、杖、死刑B.廷杖、死刑C.发遣、充军、死刑D.枷、杖、死刑43.《宪法重大信条十九条》公布于( )A.1908年B.1909年C.1910年D.1911年44.《大清民律草案》仿照的是( )A.法国式民法B.德国式民法C.英国式民法D.美国式民法45.南京临时政府在总统之下设法制局,负责起草重要法令,其主持人是( )A.宋教仁B.孙润宇D.雷奋 D.马君武46.北洋政府的刑法典是( )A.《暂行新刑律》B.《暂行刑律》C.《中华民国刑法》D.《暂行现行刑律》47.在南京国民政府的法律体系中,所占比重很大、地位极隆的是( )A.民法B.刑法C.诉讼法D.行政法48.《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颁布于( )A.1927年B.1929年C.1930年D.1931年49.抗日民主政权边区、县的最高权力机关是( )A.全国工农兵代表大会B.参议院C.全国人民代表大会D.参议会50.《中国土地法大纲》规定:专门审理违抗、破坏土地改革案件的机构是( )A.人民法院B.人民法庭C.农民法庭D.农民代表大会二、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五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二至五个正确的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分别填在题后的括号内,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

(完整word版)中国法制史复习题

(完整word版)中国法制史复习题

中国法制史复习题(课程代码362144)一、单项选择题1、夏代奴隶制国家的第一个国王是( )。

A.尧B.禹 C. 启 D. 周公2、春秋期间在晋国铸刑鼎的是( )。

A. 赵鞅B.叔向 C. 郑驷颛 D. 子产3、战国早期魏国的李悝拟订的一部封建法典,叫做( )。

A.仆区法 B. 法经 C. 秦律 D. 盗法4、西周期间,法官在审问中要察言观色,注意当事人的表情,这种审问方法被称为()。

A.五刑B.五听C.五行D.九刑5、清代每年复审各省极刑案件的司法制度叫做()。

A.秋申 B. 大审 C. 热审D.朝审6、元朝由地方官吏自行编制的一部法律汇编是()。

A.《大元通制》B.《泰和律》C.《元典章》D.《至正条格》7、鸦片战争后清代的特意负责司法行政的机关是( )。

A.刑部B.大理寺C.法部D.大理院8、旧中国草拟的第一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刑法典是( )。

A.《中华民国约法》B.《清会典》C.《暂行新刑律》D.《大清爽刑律》9、南京公民政府的立法机关是( )。

A.大理寺B.法部C.立法院D.国务院10、1946 年 5 月 4 日党中央公布指示,改减租减息为充公地主土地,这个指示即为()。

A.《陕甘宁边区施政纲领》B.《人权条例》C.“五四指示”D.《中领土地法纲领》11、中国古代第一部刊版印行的封建法典是( )。

A.大统式B.至元新格C.元典章D.宋刑统12、上请原则开始于以下哪个皇帝在位期间?( )A.秦始皇B.汉高祖C.汉宣帝D.隋文帝13、中国古代强迫男性犯人修建城墙等劳役、女性犯人服舂米劳役的刑罚是( )。

A.鬼薪白粲B.城旦舂C.复作D.作如司寇14、北宋初年推行的刑罚制度方面的一项新规定是( )。

A.折杖法B.贼盗重法C.重法地法D.刺配之刑15、唐太宗时增设的、作为对某些极刑犯宽宥办理的流三千里并劳役三年的刑罚叫( )。

A.刺配B.流刑C.充军刑D.加役流16、唐朝对大案、疑案常由大理寺、刑部和御史台长官共同审理,称( )。

《中国法制史》题库

《中国法制史》题库

《中国法制史》题库《中国法制史》题库中国法制史题库(一)一、单项选择题:(10×1=10分)1 我国古代将刑事、民事案件区分为 ( )A、眚与非眚B、傅别质剂C、狱讼D、钧金束矢2 封建制五刑最初确立于 ( )A、春B、汉C、隋D、唐3 “婚姻六礼”按顺序应为 ( )A、纳采、问名、纳币、纳吉、请期、亲迎B、问名、纳采、纳币、纳吉、请期、亲迎C、纳采、问名、纳币、纳吉、请期、亲迎D、问名、纳采、纳吉、纳征、请期、亲迎4 唐朝法律形式为 ( )A、律令格式B、律令科比C、律典疏例D、律令敕例5 《名例律》的最早确立在 ( )A、北齐律B、北周律C、北魏律D、隋律6 秦朝以身高为标准确定刑事责任,其中女子承担刑事责任应为身高 ( )A、四尺B、五尺C、六尺D、六尺五寸7 元朝由地方官抄集的法律汇编是 ( )A、大元通制B、风宪宏纲C、元典章D、至元新格8 宋朝理雪的时效为 ( )A、一年B、二年C、三年D、五年9 规定新疆管理的特别法规在清朝是 ( )A、番例B、西宁番子条例C、理藩院则例D、回疆则例10 清末时地方“议会”被称为 ( )A、众议院B、资政院C、咨议局D、参议局二、多项选择题:(10×1=10分)1 夏朝给予重惩的犯罪有 ( )A、昏B、墨C、贼D、杀2“三不去”的内容包括 ( )A、与更三年丧B、前贫贼后富贵C、有所娶无所归D、妻子患病3 战国时期楚国的立法有 ( )A、铸刑书B、仆区法C、茆门法D、铸刑鼎4 秦朝的羞辱刑为 ( )A、髡B、耐C、完D、赀5 属于汉律六十篇的组成有 ( )A、朝律B、越宫律C、傍章律D、九章律6 唐律规定共犯中的首犯为 ( )A、造意者B、家长C、监主D、化外人7 元朝的立法有 ( )A、《至元新格》B、《元典章》C、《至正条格》D、《大元通制》8 明朝除五刑外又增加了 ( )A、充军刑B、枷号刑C、剌配刑D、廷杖9 适用少数民族地区的专门法规有 ( )A、《蒙古律例》B、《西藏通制》C、《苗例》D、《回疆则例》10 《大清商律草案》除总则外还包括 ( )A、商行为B、公司律C、票据法D、海船律三、名词解释:(5×4=20分)1 《临时约法》2 九刑3 七出4 阿党附益5 张杜律四、简答题:(6×5=30分)1 如保评价《法经》的本质。

中国法制史试题题库

中国法制史试题题库

一、填空题:1、夏朝的五刑是指墨刑、劓刑、刖刑、宫刑、大辟。

2、西周时期主要的刑罚有五刑、圜土之制、嘉石之制、赎刑、流刑等。

3、西周时期买卖契约称为“质剂”,西周时期借贷契约称为“傅别”。

4、秦朝主要的法律形式有律、令、式、法律答问、法律文告、程、课、廷行事。

5、秦朝的诉讼形式有官纠和民举。

6、秦朝的中央司法机关主要是丞相、御史大夫和廷尉。

7、简述汉朝的法律形式律、令、科、比。

8、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法律形式有律、令、格、式。

9、公元569年,北齐后主都下诏废除宫刑。

10、自魏明帝(曹魏)时起,采纳卫觊建议,首次在廷尉中增设律博士一职,负责教授法律,培养司法人员,成为我国最早设置的专门从事法律教育的机构和官员。

11、唐朝《贞观律》增设加役流刑,作为宽恕死刑的办法。

12、《唐律疏议》是由唐律律文和疏议两部分组成。

13、唐代的继承分宗祧继承和财产继承。

14、唐代的诉讼有两种方式举劾和告诉。

15、唐代检察机关御史台分台院、殿院、察院,各司其职。

16、唐代的审判制度开始实行审判回避制度和证据制度。

17、唐代还建立了同职连署制度,要求有关的官员共同审案判决,共同承当错判的责任。

18、《宋刑统》成为我国历史上第一部刊版印行的封建法典。

19、元朝中央司法机关设刑部、御史台、宣政院和大宗正府。

20、元朝设宣政院为全国最高宗教管理机关与宗教审判机关。

21、元代最高军事机构枢密院,有断理狱讼的审判权。

22、明代废除宰相制度,设内阁大学士辅助皇帝。

23、明代科举考试内容的重要变化即八股取士制度的确立。

24、明代对于官吏的考核分考满与考察两种。

25、在清代,为了管理蒙、会、藏少数民族事务,设立专门管理机关理藩院。

26、在清代,选任官吏除科举外,还有由皇帝直接任用的叫“特简”,有大臣互推任用的叫“会推”。

27、清代康熙年间对职官的考绩实行“京察”和“大计”两种方法。

28、清代契约的形式有红契和白契。

29、太平天国运动在土地所有权上实行耕者有其田的制度30、清末修律的指导方针是参考古今,博辑中外。

司法卷一:中国法制史试题及答案(题库版)

司法卷一:中国法制史试题及答案(题库版)

司法卷一:中国法制史试题及答案(题库版)1、名词解释“留养承嗣”正确答案:是雍正年间制定的制度。

即死刑犯为独子,而祖父母、父母年老无人奉养,经皇帝批准,可以改判重杖一顿枷号示众三个月,使其能免除一死,侍奉祖父母、父母。

(江南博哥)2、填空题《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组织大纲》规定的政体是总统制;《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的政体是()。

正确答案:责任内阁制3、名词解释特种刑事法庭正确答案:1928年南京国民政府一成立即颁布《特种刑事临时法庭组织条例》在各省市设立“特种临时地方法庭”,在首都设“特种刑事中央临时法庭”,分别审理反革命案件和土豪劣绅案件的第一审和上诉审。

4、单选西周初期统治者提出"以德配天"的政治法律主张,进而提出"慎刑"的主张,强调的是:()A.明法慎刑B.明礼慎罚C.明德慎礼D.明德慎罚正确答案:D参考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西周时期的法制指导思想。

为谋求长治久安,周初统治者继承了夏商以来的神权政治学说。

同时,为了修补神权政治学说中的缺漏,并确定周王朝新的统治策略,周初统治者(一说周公姬旦)进一步提出了"以德配天,明德慎罚"的政治法律主张。

这种"明德慎罚"的主张要求统治者首先要用"德教"的办法来治理国家,也就是通过道德教化的办法使天下人民臣服。

在适用法律、实施刑罚时应该宽缓、谨慎,而不应一味地用严刑峻法来迫使臣民服从。

"明德慎罚"的具体要求可以归纳为"实施德教,用刑宽缓"。

其中"实施德教"是前提,是第一位的。

周初统治者将"德教"的具体内容逐渐归纳成内容广博的"礼治",即要求君臣上下、父子兄弟都按既有的"礼"的秩序去生活,从而达到一种和谐安定的境界,使天下长治久安。

因此,本题的正确选项为D项。

中国法制史试题及答案

中国法制史试题及答案

中国法制史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中国最早的成文法典是什么?A. 汉谟拉比法典B. 法经C. 唐律疏议D. 明律答案:B2. “法家”学派的代表人物是谁?A. 孔子B. 老子C. 韩非子D. 墨子答案:C3. 秦朝统一六国后,采取的法律制度主要是以哪一部法典为基础?A. 汉律B. 秦律C. 魏律D. 隋律答案:B4. 唐朝时期,法律制度达到了相对完善的阶段,其中最著名的法典是什么?A. 唐律疏议B. 大明律C. 大清律例D. 宋刑统答案:A5. 宋朝时期,对法律制度进行了大量的修订和补充,其中最著名的法典是什么?A. 宋刑统B. 大明律C. 大清律例D. 唐律疏议答案:A6. 明朝时期,法律制度进一步发展,其中最为人所熟知的法典是哪一部?A. 大明律B. 大清律例C. 唐律疏议D. 宋刑统答案:A7. 清朝的法律制度中,最具代表性的法典是哪一部?A. 大清律例B. 唐律疏议C. 大明律D. 宋刑统答案:A8. 中国古代的“五刑”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笞刑B. 杖刑C. 徒刑D. 死刑答案:D9. 在中国古代法律中,关于土地所有权的法律规定主要体现在哪个朝代?A. 秦朝B. 汉朝C. 唐朝D. 明朝答案:C10. 中国近代第一部具有宪法性质的法律文件是什么?A. 临时约法B. 钦定宪法大纲C.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D. 中华民国宪法答案:C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比较完整的封建法典是________,它标志着中国古代法律制度的初步形成。

答案:汉律2. 中国古代法律中,对于官员的监督和考核制度被称为________。

答案:御史监察制度3. 在唐朝,由宰相主持修订的法典是________,它对后世的法律制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答案:唐律疏议4. 明朝时期,为了加强对地方的控制,设置了________,作为中央政府的派出机构。

答案:布政司5. 清朝末年,为了适应社会变革的需要,进行了一系列法律改革,其中最著名的法典是________。

中国法制史试题库试题

中国法制史试题库试题

《中国法制史》试题库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每套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0套试题,共100个单项选择题。

1.下列哪一选项不属于我国西周婚姻制度中婚姻缔结的原则?()A.一夫一妻制B.同姓不婚C.“父母之命,媒妁之言”D.“七出”、“三不去”2. 郑国执政子产于公元前536年“铸刑书”,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公布成文法的活动。

对此,晋国大夫叔向曾写信痛斥子产:“昔先王议事以制,不为刑辟,惧民之有争心也……民知有辟,则不忌于上,并有争心,以征于书,而徼幸以成之,弗可为矣。

”关于“不为刑辟”的含意,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A.不制定法律B.不规定刑罚种类C.不需要判例法D.不公布成文法3.《法经》在中国法律制度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

下列有关《法经》的表述哪一项是不准确的? ()A.《法经》为李悝所制定B.《盗法》.《贼法》两篇列为《法经》之首,体现了“王者之政莫急于盗贼”的思想C.《法经》的篇目为秦汉律及以后封建法律所继承并不断发展D.《法经》系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成文法典4.汉武帝时,有甲.乙二人争言相斗,乙以佩刀刺甲,甲之子丙慌忙以杖击乙,却误伤甲。

有人认为丙“殴父也,当枭首。

”董仲舒引用《春秋》事例,主张“论心定罪”,认为丙“非律所谓殴父,不当坐”。

关于此案的下列哪种评论是错误的? ()A.“论心定罪”是儒家思想在刑事司法领域的运用B.以《春秋》经义决狱的主张是旨在建立一种司法原则C.“论心定罪”仅为一家之言,历史上不曾被采用D.“论心定罪”有可能导致官吏审判案件的随意性5.汉代齐太仓令获罪当处墨刑,其女缇萦上书请求将自己没为官奴,替父赎罪。

这一事件导致了下列哪一项法律制度改革? ()A.汉高祖规定“上请”制度B.汉文帝废除肉刑C.汉文帝确立“官当”制度D.汉景帝规定“八议”制度6.关于唐律中五刑,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A.笞刑羞辱刑流放刑经济刑死刑B.笞刑徒刑流放刑株连刑死刑C.笞刑杖刑徒刑流刑死刑D.杖刑徒刑流刑肉刑死刑7.南宋庆元年间,某地发生一桩“杀妻案”。

大学《中国法制史》试题库及答案

大学《中国法制史》试题库及答案

唐朝法定的徒刑分为()。

收藏A.六等B.五等C.四等D.三等回答错误!正确答案: B夏朝出现了一种制度,可以用财物折抵刑罚,这种制度叫做()。

收藏A.圜土B.赎刑C.禹刑D.甘誓回答错误!正确答案: B马锡五式审判发生于收藏A.解放战争时期B.井冈山时期C.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D.延安时期回答错误!正确答案: D与共产党人的婚姻法主张不一致的是收藏A.男女平等B.保护婚约C.一夫一妻婚姻自由回答错误!正确答案: B清朝第一部颁行全国的法典是收藏A.大清律集解附例B.大清律集解C.刑部则例D.大清律例回答错误!正确答案: A关于宋代法律和法制,下列哪一选项是错误的?收藏A.宋仁宗朝敕、例地位提高,“凡律所不载者,一断于敕、例”B.《宋刑统》为我国历史上第一部刊印颁行的法典C.宋建隆四年颁行“折杖法”D.宋代法律因袭唐制,对借与贷作了区分回答错误!正确答案: A编敕作为一种重要的法律形式形成于?收藏A.宋代B.明代C.唐代D.隋代回答错误!正确答案: A下列不是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法律内容的主要发展表现的是收藏A.一夫一妻官当人律C.官当人律D.八议人律回答错误!正确答案: A被称为“司法独立”第一案的是收藏A.姚荣泽案B.苏报案C.宋教仁案D.秋瑾案回答错误!正确答案: A元代笞、杖刑的尾数为( )收藏A.5B.7C.8D.6回答错误!正确答案: B《宋刑统》是按照()模式编纂而成的一部封建法典?收藏A.律B.律例合编C.律疏D.刑律统类回答错误!正确答案: D我国古代第一部正式公布的成文法典是()收藏A.法经B.铸刑鼎C.秦律D.汤刑回答错误!正确答案: B清末变法修律过程中制定的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独立的刑事诉讼法典草案是()?收藏A.《暂行诉讼律》B.《刑事、民事诉讼法草案》C.《刑事诉讼律草案》D.《民事诉讼律草案》回答错误!正确答案: C列哪一个法律文件是中国近现代历史上第一部宪法性文件?收藏A.《重大信条十九条》B.《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C.《中华民国约法》D.《钦定宪法大纲》回答错误!正确答案: D共产党人第一部宪法性文件是收藏A.五四宣言B.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C.解放区大纲陕甘宁宪纲回答错误!正确答案: B宋朝基本法典是()收藏A.宋律B.武德律C.元典章D.宋刑统回答错误!正确答案: B在清末法制变革中起到重要作用的法学家是:收藏A.张之洞B.杨鸿烈C.张嘉风D.沈家本回答错误!正确答案: D夏朝有“昏、墨、贼,杀”的制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法制史》题库(一)一、单项选择题:(10×1=10分)1 ( )A、眚与非眚B、傅别质剂C、狱讼D、钧金束矢2 ( )A、春B、汉C、隋D、唐3 ( )A、纳采、问名、纳币、纳吉、请期、亲迎B、问名、纳采、纳币、纳吉、请期、亲迎C、纳采、问名、纳币、纳吉、请期、亲迎D、问名、纳采、纳吉、纳征、请期、亲迎4 ( )A、律令格式B、律令科比C、律典疏例D、律令敕例5 ( )A、北齐律B、北周律C、北魏律D、隋律6 ( )A、四尺B、五尺C、六尺D、六尺五寸7 ( )A、大元通制B、风宪宏纲C、元典章D、至元新格8 ( )A、一年B、二年C、三年D、五年9 ( )A、番例B、西宁番子条例C、理藩院则例D、回疆则例10 ( )A、众议院B、资政院C、咨议局D、参议局二、多项选择题:(10×1=10分)1 ( )A、昏B、墨C、贼D、杀2“三不去”的内容包括 ( )A、与更三年丧B、前贫贼后富贵C、有所娶无所归D、妻子患病3 ( )A、铸刑书B、仆区法C、茆门法D、铸刑鼎4 ( )A、髡B、耐C、完D、赀5 ( )A、朝律B、越宫律C、傍章律D、九章律6 ( )A、造意者B、家长C、监主D、化外人7 ( )A、《至元新格》B、《元典章》C、《至正条格》D、《大元通制》8 ( )A、充军刑B、枷号刑C、剌配刑D、廷杖9 ( )A、《蒙古律例》B、《西藏通制》C、《苗例》D、《回疆则例》10 ( )A、商行为B、公司律C、票据法D、海船律三、名词解释:(5×4=20分)12345四、简答题:(6×5=30分)123?45五、论述题:(2×10=20分)12中国法制史题库(二)一、单项选择题:(10×1=10分)1( )提出的。

A、夏B、商C、西周D、春秋2 ( )A、嘉石之制B、圜土之制C、居作之制D、罚作之制3 ( )A、《法经》B、《汉九章》C、《唐律疏议》D、《宋刑统》4 ( )A、《关市律》B、《效律》C、《金布律》D、《傅律》5 ( )A、律令格式 B C、律令科比 D、诏制律例6 ( )A、杂法B、具法C、网法D、捕法7 ( )A、同类相犯各依本俗法 B C、依津拟断 D、以其本国法拟断8 ( )A、大理寺B、刑部C、廷尉D、都察院9赖和班禅买童转世专门法规是 ( )A、《西藏章程》B、《西藏通制》C、《西藏禁约十二事》D、《礼部则例》10 ( )A、大清律例 B C、大清现行刑律 D、大清新例律二、多项选择题:(20×2=20分)1 ( )A、当事人的盟誓B、傅别C、质人D、五听2 ( )A、改法为律 B C、奖励军功 D、取消“刑不上大夫”的特权3 ( )A、买卖契约B、雇佣契约C、借贷契约D、租借契约4 ( )A、荐举B、征召C、考试D、任子5 ( )A、战俘B、罪犯C、隶臣妾D、人臣妾6 ( )A、群饮罪B、首匿罪C、通行饮食D、见知故纵7 ( )A、征召B、辟举C、任子D、察举8 ( )A、商人B、官吏C、奴婢D、赘婿9 ( )A、《新律》B、《泰始律》C、《北魏律》D、《北齐律》10 ( )A、《州郡令》B、《尚书官令》C、《军中令》D、《邮传令》三、名词解释:(5×4=20分)12345四、简答题:(6×5=30分)123因。

456五、论述题:(2×10=20分)12中国法制史题库(三)一、单项选择题:(10×1=10分)1 ( )A、嘉石B、圜土C、D、虎2 ( )A、四尺B、五尺C、六尺D、六尺五寸3布遭到了反对,其中孔子反对的公布成文法的邦国是 ( )A、晋国B、鲁国C、郑国D、楚国4 ( )A、乏徭B、逋事C、傅别D、傅籍5 ( )A、诉B、告诉C、告劾D、弹劾6 ( )A、宫刑B、斩右趾C、加役流D、充军7 ( )A、御史大夫B、御史台C、都察院D、监察院8 ( )A、十九信条B、钦定宪法大纲C、临时约法D、中华民国约法9 ( )A、《南京条约》B、《望厦条约》C、《虎门条约》D、《中关五口通商章程》10 ( )A、大清刑事诉讼律B、大清刑事民事诉讼法C、法院编制法D、大理院审判编制法二、多项选择题:(10×1=10分)1 ( )A、大案奏裁制 B C、鞫谳分司制 D、理雪制度2 ( )A、《皇统制》B、《续降制书》C、《泰和律义》D、《泰始律》3 ( )A、蒙古B、色目C、汉人D、南人4 ( )A、《至元新格》B、《大元通制》C、《条画五章》D、《元典章》5 ( )A、养老B、年限C、出舍D、归宗6 ( )A、包银B、俸钞C、两税D、丝料7 ( )A、“胡党案”B、“蓝党”案C、空印案D、郭桓案8 ( )A、《大诰》B、《大明律》C、《大明令》D、“教民榜文”9 ( )A、奸党罪B、交结近待官员罪C、大臣专擅选官罪D、文臣不得封公候罪10 ( )A、肃政廉访司B、御史台C、都察院D、六科给事中三、名词解释:(5×4=20分)12345四、简答题:(6×5=30分)12革。

3456五、论述题:(2×10=20分)12中国法制史题库(四)一、单项选择题:(10×1=10分)1 ( )A、西周的礼B、唐律疏议C、宋刑统D、汉九章2 ( )A、眚B、眚C、终D、非终3作为一项平抑粮价的变法措施是由 ( )A、商鞅提出B、子产提出C、李悝提出D、叔向提出4 ( )A、顾山B、嘉石制C、罚作D、城旦舂5 ( )A、北周律B、北魏律C、北齐律D、晋律6 ( )A、九篇B、十二篇C、十八篇D、二十篇7 ( )A、唐六典B、政典C、大明会典D、大清会典8 ( )A、大浩B、条法事类C、重法地法D、编敕9 ( )A、大元通制B、至元新格C、至正条格D、元典章10 ( )A、请求判决B、请求上诉C、请求复审D、请求宣判二、多项选择题:(10×1=10分)1 ( )A、作淫声异服奇技奇器B、行伪而坚C、析方破律D、假于鬼神、时日、卜筮2 ( )A、嫡长子继承制B、小宗服从大宗C、周王既是天子又是家长D、亲亲尊尊3 ( )A、废世卿世禄B、尽地力之教C、善平籴D、制定《法经》4 ( )A、全家连坐B、什伍连坐C、军队连坐D、官吏间连坐5 ( )A、出界B、事国人过律C、非正D、阿堂6 ( )A、齐衰B、斩衰C、大功小功D、缌麻7 ( )A、创设加役流B、三复奏变为五复奏C、改兄弟连坐的范围D、明确比附原则8 ( )A、一月B、二月C、三月D、六月9 ( )A、雍正会典B、乾隆会典C、嘉庆会典D、光绪会典10 ( )A、罚金B、拘役C、有期、无期徒刑D、死刑三、名词解释:(5×4=20分)12345四、简答题:(6×5=30分)123?4?56?五、论述题:(2×10=20分)12?中国法制史题库(五)一、单项选择题:(10×1=10分)1 ( )A、夏法B、夏刑C、禹刑D、汤刑2 ( )A、官刑B、政典C、王制D、甘誓3 ( )A、成劾B、读鞫C、乞鞫D、讼狱4楚国制定的有关隐匿亡人的法律被称为 ( )A、被庐之法B、常法C、仆区法D、茆门法5 ( )A、废徭B、乏徭C、逋事D、荒阅6 ( )A、法家思想B、儒家思想C、黄老思想D、理学思想7 ( )A、北魏B、唐朝C、隋朝D、宋朝8 ( )A、不睦B、不义C、不道D、恶逆9 ( )A、大清律例B、大清律集解C、大清现行刑律D、大清新刑律10 ( )A、宋刑统B、法经C、汉九章D、唐律疏议二、多项选择题:(10×1=10分)1 ( )A、“男女同姓,其生不蕃” BC、嫡长子的继承权D、一夫一妻多妾制2 ( )A、“尽地力之教”B、“善平籴”C、“明法审令”D、制定《法经》3 ( )A、《秦律十八种》B、《秦律杂抄》C、《法律答问》D、《封诊式》4 ( )A、具五刑B、族诛C、枭首D、醢脯5 ( )A、轻徭薄赋B、约法省刑C、明德慎刑D、德主刑辅6 ( )A、绞B、斩C、腰斩D、弃市7 ( )A、死刑复奏制B、大理寺的设置C、律博士的设置D、准五服以制罪8 ( )A、八议B、请、减C、赎D、官当9 ( )A、禁榷B、抽分C、博买D、收市10 ( )A、蒙古B、色目C、汉人D、南人三、名词解释:(5×4=20分)12345四、简答题:(6×5=30分)123456五、论述题:(2×10=20分)12中国法制史题库(六)一、单项选择题:(10×1=10分)1 ( )A、恶而掠美B、贪以败宫C、杀人无忌D、汝不恭命2 ( )A、商朝B、战国时期C、春秋时期D、西周时期3 ( )A、饮食B、祭祀C、军事D、刑杀4 ( )A、决事比B、春秋决狱C、廷行事D、封诊式5 ( )A、15岁B、20岁C、23岁D、25岁6 ( )A、晋律B、魏新律C、北齐律D、大统式7 ( )A、《大业律》B、《开皇律》C、《贞观律》D、《永徽律》8 ( )A、禁榷法B、市易法C、市舶条法D、商贾法9 ( )A、至元新格B、大元通制C、至正条格D、元典章10 ( )A、充军B、枷号C、廷杖D、夹棍二、多项选择题:(10×1=10分)1 ( )A、奴隶B、兵器C、牛马D、珍异之物2 ( )A、告劾B、纠举C、公室告D、非公室告3 ( )A、秦律18种B、秦律杂抄C、法律问答D、封诊式4 ( )A、律B、令C、科D、比5 ( )A、与更三年丧者B、前贫贱后富贵者C、有所娶无所归者D、不可共粜盛者6 ( )A、男子B、造意者C、家长D、监监部主7宋代在刑罚制度方面的主要变化表现为实施 ( )A、折杖法B、凌迟C、廷杖D、刺配8 ( )A、《雍正会典》B、《乾隆会典》C、《嘉庆会典》D、《光绪会典》9 ( )A、债权B、物权C、亲属D、继承10 ( )A、晋律B、开皇律C、大业律D、武德律三、名词解释:(5×4=20分)12345四、简答题:(6×5=30分)12?34?56?五、论述题:(2×10=20分)12中国法制史题库(七) 一、单项选择题:(10×1=10分)1原则最早提出在 ( )A、夏朝B、商朝C、西周D、春秋2 ( )A、圜土制B、嘉石制C、靡胥制D、梏摹制3 ( )A、律令格式B、律令科比C、敕令格式D、例全科比4 ( )A、曹魏律B、晋律C、北魏律D、南陈律5 ( )A、唐六典B、明会典C、清会典D、元典章6 ( )A、唐律B、汉律C、法经D、刑鼎7 ( )A、工律B、田律C、均工律D、效律8 ( )A、质剂B、傅别C、券书D、卷契9 ( )A、番例B、盛亲定例C、回疆则例D、保甲条例10 ( )A、刑部B、法部C、大理院D、大理寺二、多项选择题:(10×1=10分)1 ( )A、辞听B、色听C、气听D、目听2 ( )A、贾弃B、张斐C、杜预D、刘劭3 ( )A、谋反B、弃城C、恶逆D、不道4 ( )A、断例B、指挥C、申明D、看详E、诰谕5 ( )A、六部尚书B、左都御史C、大理寺卿D、通政史6 ( )A、律B、令C、例D、会典7 ( )A、原例B、增例C、钦定例D、事例81906年五大臣回国后,上书建议进行预备立宪,认为立宪的好处是 ( )A、皇位永固B、外患渐轻C、内乱可弭D、君主立宪9 ( )A、流刑B、死刑C、杖刑D、笞刑10 ( )A、松岗义正B、法律馆C、礼学馆D、志田钾太郎三、名词解释:(5×4=20分)12345四、简答题:(6×5=30分)123要内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