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明本土东部起源说新证─在“东亚文化交流和典籍翻译”国际研讨会上的讲演
《当代学术:中国文明起源新探》札记
《当代学术:中国文明起源新探》读书笔记目录一、内容综述 (2)二、本书概述 (3)1. 作者及其观点介绍 (4)2. 书籍内容与结构 (5)三、关于中国文明起源的传统观点 (6)1. 黄河流域中心起源论 (7)2. 多元起源论 (8)3. 其他传统观点概述 (10)四、新探索与发现 (11)1. 新材料的应用与发现 (13)2. 新技术的推动作用 (14)3. 研究方法的创新与实践 (15)4. 新的观点和理论模型构建 (17)五、本书关于中国文明起源的独到见解与分析 (18)1. 从考古学角度探讨文明起源 (19)2. 环境因素在文明起源中的作用 (21)3. 人文社会因素的分析与解读 (22)4. 与其他文明的交流与互动研究 (23)六、书中论点与实证的关联分析及其价值评估 (25)1. 论点与实证的相互支撑关系解析 (26)2. 论证逻辑严密性的评价 (27)3. 研究成果的创新性与价值评估 (28)七、本书引发的思考及启示意义 (30)1. 对当前学术研究的启示意义 (31)2. 对未来研究方向的展望与思考 (32)3. 对自身研究兴趣和方向的启发与影响八、不足之处与争议点分析34一、内容综述《当代学术:中国文明起源新探》是一本关于中国文明起源研究的学术著作,通过对该书的阅读,我对其中所探讨的内容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本书首先概述了中国文明起源的研究背景和意义,强调了对于中华文明起源的探讨不仅仅关乎历史的追溯,更是对民族文化、人类文明的深入研究。
作者通过对考古发现、文献记载、人类学理论等多方面的综合分析,对中国文明的起源进行了全面而深入的探讨。
书中详细阐述了中国文明起源的多元性和复杂性,作者通过对不同地区的文化遗存、石器工具、陶器艺术等的研究,揭示了中华文明起源的多元性特征,即多个文化区域在各自的发展过程中相互影响、融合,共同构成了中华文明的丰富内涵。
作者也指出了中国文明起源的复杂性,即受到自然环境、社会经济、政治制度、文化传统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
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第一课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 15ppt[优秀课件资料]
树苗如果因为怕痛而拒绝修剪,那就永远不会成材。生活的激流已经涌现到万丈峭壁,只要再前进一步,就会变成壮丽的瀑布。生命很残酷,用悲伤让你了解 什么叫幸福,用噪音教会你如何欣赏寂静,用弯路提醒你前方还有坦途。山涧的泉水经过一路曲折,才唱出一支美妙的歌通过云端的道路,只亲吻攀登者的足 迹。敢于向黑暗宣战的人,心里必须充满光明。骄傲,是断了引线的风筝,稍纵即逝;自卑,是剪了双翼的飞鸟,难上青天。这两者都是成才的大向你的美好 的希冀和追求撒开网吧,九百九十九次落空了,还有一千次呢。只有创造,才是真正的享受,只有拼搏,才是充实的生活。激流勇进者方能领略江河源头的奇 观胜景忙于采集的蜜蜂,无暇在人前高谈阔论有一个人任何时候都不会背弃你,这个人就是你自己。谁不虚伪,谁不善变,谁都不是谁的谁。又何必把一些人, 一些事看的那么重要。有一种女人像贝壳一样,外面很硬,内在其实很软。心里有一颗美丽的珍珠,却从来不轻易让人看见。人生没有绝对的公平,而是相对 公平。在一个天平上,你得到越多,势必要承受更多,每一个看似低的起点,都是通往更高峰的必经之路。你要学会捂上自己的耳朵,不去听那些熙熙攘攘的 声音;这个世界上没有不苦逼的人,真正能治愈自己的,只有你自己。时间会告诉你一切真相。有些事情,要等到你渐渐清醒了,才明白它是个错误;有些东 西,要等到你真正放下了,才知道它的沉重。时间并不会真的帮我们解决什么问题,它只是把原来怎么也想不通的问题,变得不再重要了。 生活不是让你用来 妥协的。你退缩得越多,那么可以让你喘息的空间也就是越少。胸怀临云志,莫负少年时唯有行动才能解除所有的不安。明天的希望,让我们忘记昨天的痛! 如果你不努力争取你想要的,那你永远都不会拥有它。过去属于死神,未来属于你自己其实每一条都通往阳光的大道,都充满坎坷。所有的胜利,与征服自己 的胜利比起来,都是微不足道。我已经看见,多年后的自己。自信!开朗!豁达!努力的目的在于让妈妈给自己买东西时像给我买东西一样干脆。被人羞辱的 时候,翻脸不如翻身,生气不如争气。成长道路谁都会受伤,我们才刚刚起航,必须学会坚强。每个人都是自己命运的建筑师。在成长的过程中,我学会了坚
亚洲文明史纲:文明互鉴的东方智慧
这本书强调了亚洲文明的连续性和传承性。作者通过对历史文献的梳理,揭示 了亚洲文明的连续性。例如,在中国的历史上,尽管经历了多次朝代更迭和外 来入侵,但中华文明的传承并未中断,而是在不断演变中得以延续。亚洲其他 地区的文明也具有类似的连续性和传承性,这使得亚洲文明成为世界上最古老、 最丰富的文明之一。
亚洲文明史纲:文明互鉴的东方智慧
读书笔记
01 思维导图
03 精彩摘录 05 目录分析
目录
02 内容摘要 04 阅读感受 06 作者简介
思维导图
本书关键字分析思维导图
亚洲
这些
智慧
东方
通过
智慧
发展
文明
东方
文明 文化
不同
亚洲
作者
方面
科技
人类
社会
展示
内容摘要
内容摘要
《亚洲文明史纲:文明互鉴的东方智慧》是一本旨在全面阐述亚洲文明的综合性著作。作者以广 阔的视野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将亚洲各国的历史、文化、艺术、科技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浅出的阐 述,展现了东方智慧的独特魅力。 书中第一章讲述了亚洲的早期文明,包括中国、印度、波斯、阿拉伯等文明古国的起源和发展。 作者详细介绍了这些文明的诞生地、文化传承和宗教信仰,以及它们在科技、艺术、哲学等方面 的成就。这些早期文明为后来的亚洲文明奠定了基础,影响了整个东方世界的文化走向。 第二章则聚焦于中世纪时期的亚洲,探讨了伊斯兰文明、佛教文明和儒家文明等不同宗教和哲学 体系的相互交融和影响。作者通过对中世纪时期的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环境的分析,揭示了 这些文明在相互碰撞和交流中如何形成独特的亚洲文化。 第三章重点介绍了近代亚洲的变革和发展。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
这是《亚洲文明史纲:文明互鉴的东方智慧》的读书笔记,暂无该书作者的介绍。
新民说 海外中国学丛书 中心与边缘:东亚文明的互动与传播
读书笔记模板
01 思维导图
03 目录分析 05 精彩摘录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目录
02 内容摘要 04 读书笔记 06 作者介绍
思维导图
本书关键字分析思维导图
东亚
多角度 宗教信仰
中国 越南
东亚
诠释
边缘
中华
力作 新加坡
东亚
中心
信仰
文明
历史
儒家
活动
东南亚
内容摘要
传说与真实:中国文化在东南亚——从郑和下西洋说起 文武兼备——论中国历史上文武二圣的崇祀及其在东亚的传播 社群流徙与信仰迁移:新加坡的安溪移民与城隍庙的分灵活动 儒家礼仪的道教化——新加坡庙宇的祭孔活动 宗教景观的转变与新加坡的妈祖信仰 儒家童蒙教育的现代价值——从《弟子规》在新加坡的推广说起 儒学的普世价值与国民教育——新加坡的经验 儒家思想与海外华人社会
谢谢观看
读书笔记
这是《新民说·海外中国学丛书 中心与边缘:东亚文明的互动与传播》的读书笔记模板,可以替换为自己的 心得。
精彩摘录
这是《新民说·海外中国学丛书 中心与边缘:东亚文明的互动与传播》的读书笔记模板,可以替换为自己的 精彩内容摘录。
作者介绍
这是《新民说·海外中国学丛书 中心与边缘:东亚文明的互动与传播》的读书笔记模板,暂无该书作者的介 绍。
著名明史专家李焯然先生新力作,多角度展现东亚文明的互动与传播。所涉儒家思想、宗教信仰、中华典籍 在“汉文化圈”的传统与现状,无不发人深省。
目录分析
丛书总序
序:中心与边缘·分 歧与认同·离散与聚
合
上篇东亚文明的互动 与传播
有关中国文化的对外汉语课文初级
有关中国文化的对外汉语课文初级1. 中国的地理位置中国位于亚洲东部,地跨东经73°33′-135°05′,北纬18°10′-53°23′之间。
东临东海和黄海,南濒南海,西邻巴基斯坦、印度、尼泊尔等国,北连蒙古、俄罗斯等国。
2. 中国的历史悠久中国拥有悠久的历史和文化传统,尤其以长城、秦始皇兵马俑等世界知名的文化遗址和宝贵的古代典籍著称。
中国历史可以追溯到约5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
3. 中国的四大发明中国古代有四大发明,即造纸术、印刷术、指南针和火药。
这些发明对人类的科学技术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4. 中国的节日文化中国有许多传统节日,如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
这些节日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体现了中国人民的传统习俗和价值观念。
5. 中国的饮食文化中国的饮食文化独特丰富,有八大菜系,如川菜、粤菜、湘菜等。
中国菜以色香味俱全、讲究制作工艺和食材搭配而闻名于世。
6. 中国的传统艺术中国传统艺术包括京剧、曲艺、民乐、中国画等。
这些艺术形式经过漫长的发展已成为中国文化的瑰宝,吸引着世界各地的人们。
7. 中国的文化礼仪中国有丰富的文化礼仪,如尊老爱幼、尊师重道、宴会礼仪等。
这些礼仪在中国人的日常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体现了中国人的传统美德和敬重他人的态度。
8. 中国的传统医药中国传统医药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之一,历经数千年的实践,形成了独特的理论体系和治疗方法,对世界医学健康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9. 中国的传统服饰中国传统服饰有汉服、旗袍、唐装等。
这些服饰在设计上注重细节和色彩的搭配,体现了中国人对于美的追求和传统文化的尊重。
10. 中国的传统节庆活动中国的传统节庆活动有舞龙舞狮、灯笼节、舞狮、舞龙等。
这些活动在庆祝节日、婚嫁、开业等场合中被广泛使用,寓意着吉祥和喜庆。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PPT教学课件
(二)尧舜禹的禅让 1.尧舜时期:五帝中最后两位尧、舜,可能是中原地区的部落 联盟首领。尧年老时,根据_推__举__和他对舜的考察,由舜继承其 位。这种做法称为“禅让”。 2.“万邦”时代:考古学证明,大约相当于五帝后期的龙山文化 时代,中国大地上邦国林立,史称“_万__邦__”时代。有些邦国都城 规模较大,_阶__级__阶__层___分化比较明显,有专家认为其具备了国 家的初始形态。
知识点三 商和西周
(一)商朝的国家治理 1.商朝的建立:汤灭夏后建立了商朝。 2.迁都于殷:商朝的都城多次迁移,后来定于殷,所以商朝也 称_殷__朝___。
3.殷墟文化 (1)甲骨文:考古学家在河南安阳一带发现殷墟遗址,在遗址出 土的大批龟甲、兽骨上刻有文字。这些文字被称为“甲骨文”, 主要是商人刻写的__占__卜__记录。甲骨文是一种成熟的文字,经 历了很长时间的发展演变。 (2)殷墟还出土了许多青铜器。
第1一课单元中华从文中明华的文起明源起与源早到期秦国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
的北京人。 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
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 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
(2)生产与生活:从事渔猎和采集,过着__群__居__生活。元谋人、 第一1课单元中华从文中明华的文起明源起与源早到期秦国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
第一1课单元中华从文中明华的文起明源起与源早到期秦国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 第1一课单元中华从文中明华的文起明源起与源早到期秦国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
北京人已经学会__用__火__。
(二)新石器时代 1.概念:距今约 1 万年前,中国进入新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 是指以__打__磨__结__合____的方法制作石器的时代。 2.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存 (1)生产与生活特点:人们已经开始大量使用__陶__器__,开始从事 原始农业,饲养家畜,生活逐渐稳定。 (2)文化遗存特征:分布广泛,奠定了多元一体的发展基础。
中国文明本土东部起源说新证——在“东亚文化交流和典籍翻译”国际研讨会上的讲演
中国文明本土东部起源说新证——在“东亚文化交流和典籍
翻译”国际研讨会上的讲演
方汉文
【期刊名称】《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卷),期】2012(031)002
【摘要】作者提出的"中国文明本土起源说"认为中国文明的起源为本土的龙山文化即所谓的东夷,从城邦起源与文字起源的比较文明角度论证了,中国东部城邦与古代陶文是中国文明建立的标志。
考察了东部古代帝王的西迁过程,指出陶文成为甲骨文字的前身,为争论已久的中国文明起源讨论提出了新的证据与说法。
【总页数】7页(P44-50)
【作者】方汉文
【作者单位】苏州大学比较文学研究中心,江苏苏州215123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K21
【相关文献】
1.实学·湘学·东亚文明--第八届东亚实学国际研讨会综述 [J], 陈力祥
2.皮影戏“西汉起源说”新证 [J], 刘得腾
3.新世纪、新景象、新视野--在第十二届世界华文文学国际研讨会闭幕式上的讲演[J], 饶芃子
4.恩格斯陶器起源说新证 [J], 刘敦愿
5.中国农业历史学会第四届理事会常务副理事长王汝锋同志在“中国农业历史学会第十次学术研讨会暨第四次东亚农业史国际研讨会”上的讲话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中华文化与东亚文明的关系
中华文化与东亚文明的关系中华文化是一种世界上最古老、最具有影响力的文化,起源于中国古代人民的创造性活动。
中华文化中包含了许多世界上最伟大的文化遗产,如诗歌、绘画、音乐、戏曲、哲学、科学等等。
而东亚文明则是指东亚地区的文化和文明,包括中华文化、日本文化、韩国文化、蒙古文化等等。
从历史上看,中华文化与东亚文明有着紧密的联系和影响,不仅促进了东亚地区的文化繁荣,也为世界文化的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首先,从古代开始,中华文化就对东亚地区的文明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早在几千年前,中国周边地区的诸多民族就与中华文化交流互动,其中最为著名的就是中韩、中日的文化交流。
在交流过程中,中华文化以其优美的文字、细腻的艺术和深厚的哲学思想感染着周边各族,融合进入了这些地区的文化之中。
如唐代诗歌和宋代戏曲的传播,不但促进了中国文化的发展,也对日本、韩国等地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其次,在近现代时期,中华文化与东亚文明之间的交流和互动更加密切。
在近代历史中,中国曾经历了一段颠沛流离的时期,从太平天国运动到鸦片战争、义和团运动,再到如今的现代化建设,中国一直处于不断变革的过程中。
在这个过程中,中华文化对东亚地区的文化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和作用。
近代以来日本文化的诞生便深深融合了中华文化的精髓,如世界闻名的和风、优美的茶道、日本古武术,都是给世界留下的宝贵的文化遗产。
最后,中华文化与东亚文明之间的联系不仅局限于文化领域,也在经济、政治和社会等各个方面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
在当前全球化的大趋势下,东亚地区作为全球著名的经济中心,各方面的合作和交流日益增多。
其中,中华文化作为东亚地区的文化瑰宝,以其丰富的内涵和多元的表现形式,不仅为东亚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巨大动力,还在反映和引领社会趋势、促进国际文化交流等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比如,以“一带一路”为代表的中国倡议,致力于加强沿线国家的经济和文化联系,为推动东亚地区的和谐发展和国际合作提供了新的动力和可能。
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3《文化交流与传播》综合测试
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3《文化交流与传播》综合测试注:以下为高中课本《文化交流与传播》的内容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6小题,共48分)1.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淀着多样、珍贵的精神财富,如求同存异、和而不同的处世方法,文以载道、以文化人的教化思想,俭约自首、中和泰和的生活理念等。
这些都集中体现了中华文化的()A.传统美德B.核心思想C.人文精神D.教育理念2.17、18世纪,一些西方传教士将儒家经典如《大学》、《礼记》、《中庸》、《论语》、《孟子》、《周易》、《书经》、《孝经》、《诗经》、《春秋》、《礼记》等翻译为西文出版。
这些书籍的出版()A.推动了欧洲的宗教改革运动B.促进了儒学在西方的传播C.使18世纪的欧洲成为“中国之欧洲”D.催生了大批的启蒙思想家3.西周时期,“和”与“序”是两种重要的价值追求,《礼记》中说:“和,故百物皆化;序,故群物皆别。
”由此可见,西周时期对“和”“序”的追求A.推动了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B.促成了家国一体的政治架构C.有助于秩序构建和社会和谐D.反映出官僚政治的基本特点4.妈祖信仰原本是我国东南沿海地区的海神信仰,1405年琉球国建立妈祖庙,17世纪日本长崎建立妈祖庙,而后泰国、缅甸乃至整个东南亚地区相继出现规模不同的妈祖庙。
据此可知,妈祖信仰的传播A.加强了中外经济文化联系B.扩大了中原文化的影响力C.源于海上丝路的不断拓展D.巩固了“朝贡贸易”体系5.人类最初的文明分别出现在西亚的两河流域、北非的尼罗河流域、南亚的印度河和恒河流域、中国的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以及欧洲巴尔干半岛南部和爱琴海地区。
这些文明的共同特点是()A.都有高度发达的农业经济B.都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文化C.都建立了中央集权的帝国D.都建立了政教合一的体制6.下表是地理自然环境与对应区域文明发展的表现,据此分析,早期人类文明地理自然环境区域文明发展的表现尼罗河的定期泛滥,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尼罗河提供了连通上下埃及的交通条件需要精确计算泛滥日期,埃及进行天文学研究,制定了世界上第一部太阳历。
东亚文化的渊源与演化
东亚文化的渊源与演化东亚文化是指中国、日本、韩国等地区的传统文化。
虽然这些文化各有特色,但归根结底,它们都源自同根,相互影响,演化出了各自独特的文化形态。
渊源东亚文化的渊源可以追溯到公元前3000年左右的史前时期。
那时的东亚地区出现了许多文化,如中国的仰韶文化、龙山文化,日本的弥生文化等。
这些文化共同体现了当时东亚地区的人们对自然、生命、神灵等的认识和表达方式。
公元前221年,秦朝统一中国,建立了统一的政治体系,也标志着东亚地区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
在此基础上,中国的封建制度逐渐完善,儒家思想得到广泛传播,成为东亚地区的文化基础。
同时,佛教也从印度传入中国,日本,韩国等地,与本土文化相互交融,形成了独特的艺术和哲学。
演化东亚文化的演化,是一个不断融合,创新,传承的过程。
在各种文化的交汇中,东亚的文化传统得到了不断的发展和创新。
这一过程始终是一个开放的,有交流的文化体系。
在不同的地区,东亚文化逐渐分化出各自的特色,如中国的汉族文化、蒙古族文化、藏族文化等,韩国的汉拿文化、朝鲜传统文化、现代文化,日本的和文化、武士文化等。
虽然它们有各自的特点,但根本渊源是相同的。
在文化交流不断深入的今天,东亚文化的演化仍在继续。
现代科技的发展,给东亚的文化产业带来了新的机遇,如华语流行音乐,日本动漫,韩国电视剧等,以此为基础的文化产业正在迅速兴起并有着不可忽视的地位。
同时,越来越多的人相互了解,通过各种途径获得有关东亚文化的信息和知识,也为文化交流打下了基础。
而在文化产业的基础上,东亚各国也加强了文化交流,提高了文化自信。
各国之间也有着越来越多的文化交流活动,如中国的文化展览、日本的文化节、韩国的传统文化体验活动等等。
结语东亚文化的渊源和演化,是一个源远流长的历史长河。
在今天的文化交流和融合中,我们应该更好地加强交流,传承和发扬文化传统,而不断创新,把东亚的文化传统发展成为更加繁荣、多元,有世界影响力的文化体系。
中国与东方头朝东的历史渊源
中国与东方头朝东的历史渊源从古至今,中国文化与东方文明始终保持了紧密的联系。
早在5000多年前的龙山文化时期,中国的祖先就开始建立起自己的文明,他们创造了农业、文字、纸张和印刷等重要发明,这些发明不仅深刻影响了中国历史,也对东方文明的发展有着巨大的影响。
汉字是中国文化的代表,也是东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汉字经过漫长的演化与发展,成为了中国及其周边地区的主要文字。
同时,汉字也是日本、韩国等国家的主要文字之一。
由于中国古代文化的辐射作用,许多汉字还传入了越南、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地,这些地区的文化和语言也深受中国文化的影响。
中国的道家思想、儒家思想和佛家思想成为了东亚文明中的重要思想体系。
儒家思想旨在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追求个人真正的实现。
佛教强调超脱个人,追求普世和谐与人性解放。
道教走其独有的道路,主张无为而治,顺应天地自然之道。
这些思想不仅对中国的文化与哲学有着深远的影响,也与朝鲜、越南、日本等东亚国家的思想文化密不可分。
中国历史上多次兴衰交替,而在中国的发展史中,东亚的文明始终是重要的参考和借鉴对象。
早在秦汉时期,中国便开始向东方周边吸纳文化,比如汉朝的丝绸之路即是往返于东亚和中亚之间,也是中国周边国家相互交流的重要通道。
从此,中国的艺术、技术、手工艺品等传统文化开始向周边国家传播,逐渐成为东亚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可以说,中国与东方文化紧密联系是历史洪流中的必然。
古代中国创造性地发明了许多东西,比如古代造纸术、火药、指南针,在交流中不断发扬光大,影响了周围国家的文化发展。
另一方面,东方文化也对中国文化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比如中国诗歌风格就在唐诗时期借鉴了印度、波斯的文化特色,丰富了自己的文学创作。
因此,深度发掘中华文化和东亚文明的渊源,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华文明发展的历史与现实,同时也有助于推动东亚的文化交流和合作。
中华文明的本土多元说
中华文明的本土多元说中华文明的本土多元说中华文明,亦称华夏文明。
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之一,也是世界上唯一没有中断的文明。
一般认为,中华文明的直接源头有三个,即黄河文明、长江文明和北方草原文明,中华文明是三种区域文明交流、融合、升华的灿烂果实。
产生中华文明的重要因素非黄河和长江莫属了。
在黄河流域产生的农业文明,受到历史时期自然地理因素的影响,不断向长江流域农业文明过渡、发展。
长江流域农业文明是黄河流域农业文明的继承和发展。
黄河流域早期农业一般主要是种植粟,长江流域农业主要是种植水稻。
“中华”一词,源远流长,寓意颇深。
追溯起来,它是公元300年魏晋时期钟信“天人合一”观念的哲人从“中国”和“华夏”两个名称中各取一字复合而成的。
“中”侧重自然(天),寓意天下之中;“华”侧重民族(人),寓意为华夏族群(汉族的前身)。
因此,“中华”是一个自然与人和谐统一的伟大实体,寓意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们的美好心愿。
当前,中国境内古人类学的材料已相当丰富和系统,旧、新石器时代的考古发现在中华大地上已是“遍地开花”。
这些系统而又丰富的发现,文化性质明确,内涵清楚,相互关系也易于得到证明,用来与中国文献记述的远古神话传说互相印证,已经充分证明了中华文明起源具有鲜明的本土特点和多元特点,以及新石器时代以来由多元向一体发展的特点。
传统史观认为,中华民族是从黄河中下游最先发端,而后扩散到边疆各地,于是有了边裔民族。
这就是本土起源说中的一元说。
一元说的论点已被半个多世纪以来的考古发现所推倒,中华文明不是从黄河中下游单源扩散至四方,而是呈现多元区域性不平衡发展,又互相渗透,反覆汇聚与辐射,最终形成为中华文明。
黄河中下游有东西相对的两个文化区,黄河中游区,以渭、汾、洛诸黄河支流汇集的中原为中心,北达河套及长城沿线,南接鄂西北,东至豫东,西抵黄河上游甘青接壤地带。
南头庄文化以下,有磁山文化(公元前6100至6100年)、裴李岗文化(前6200至前5500年)、大地湾(下层)文化(前5900至5300年),仰韶文化(半坡类型和庙底沟类型,前5000至前3000年),中原诸龙山文化(前2900至前2000年)继之。
中华文化“西来论”不容忽视
中华文化“西来论”不容忽视中国神话和传说表明,靠女娲挥洒泥浆制造出来的民众相当愚钝,样样依靠帝王和圣人教导,让我们想到后者是外来人,从而引出“中国文化西来说”。
很显然,“下愚”需要“上智”教导,“上智”却是“外教”。
今天的国足就是一例,从诞生之日起就离不开外国教头,输了球就怨外教,换外教,今天甚至连主将也由外国人充当。
扩大开来,政治理论(社会主义)、经济体制(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和科学知识哪样不是外来的,100多年前黑格尔就说过,中国人笨到连份历法都编制不出来。
不服气——要争口气不是不可能,像搞经济那样,从现在起埋头苦干,创造出自己的特色文化产品出来,让世人折服,从文化输入国转为文化输出国。
“西来论”最早的发起人是法国汉学家德基尼(Joseph de Guignes),他在1758年发表了“中国人为埃及殖民说”的演讲,从汉字与古埃及象形文字之相似入手,考证出埃及人迁居中土之具体年代为公元前1122年,“吾于是深信中国之文字、法律、政体、君主,甚至于政府中大臣及全部帝国均源自埃及。
而所谓中国古代史实即埃及史。
”前苏联学者瓦西里耶夫(Л·С·Васильев)1974年在《古代中国文明的起源问题》中将这一事件描述为:在公元前2000年左右,先后有两批来自西方或西北方的部落进入中国黄河流域,前者带来了青铜冶炼技术、饕餮纹饰、以狗为牲等文化因素,从而产生了早殷文化,奠定了中国文明的基础;后者又带来了象形文字、天文历法以及养马、战车等等,因而产生了殷代晚期文化。
从此,中国文化的内部进化的规律,才明显地超过外部接触与文化借用的作用。
(深圳大学:《中国文化与中国哲学》,三联书店,1987年,p72)俄罗斯学者有这种想法一点也不奇怪。
俄罗斯的文字(库里尔文)和宗教(东正教)就是外来的,彼得大帝(Peter the Great)还搞了个全盘西化运动,接着是德国人的“外嫁女”叶卡特林娜二世(CatherineⅡ)长达30多年的西式统治,俄罗斯现代文化整体就是“西来”的。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PPT课件
周朝的科技与艺术成就评价
古代科技成就 据《史记》记载,公元前2070年,黄帝发明了指南车,这是我国最早的导航工具。 同时,商朝人发明了青铜器,夏朝人发明了陶器,这些发明都极大地推动了我国 古代科技的发展。 古代艺术成就 据《诗经》记载,早在西周时期,我国就已经有了丰富的诗歌创作,如《关雎》、 《桃夭》等。同时,商朝人创作了《商颂》,夏朝人创作了《大禹治水》,这些 作品都是我国古代艺术的瑰宝。
对夏朝社会风貌的描绘
夏朝社会等级森严
• 据《史记·夏本纪》记载,夏朝实行世袭 制,分为王、侯、伯、子、男五个等级。 其中,王是最高统治者,享有最高权力。
夏朝农业发达
• 根据《史记·夏本纪》和《尚书大传》等 古籍记载,夏朝时期农业生产发达,农 作物种类丰富,如稻、麦、黍、稷等。 此外,夏朝还发展了灌溉技术,使得农 田产量大增。
不同阶段文明的特点对比分析
夏商周文明
夏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商朝是第二个, 周朝是第三个。这三个朝代在政治、经济、文 化等方面都有显著的发展。
远古文明
远古时期,人类开始使用石器和木器,并 发展出原始社会。
不同阶段的特点对比
远古文明以狩猎采集为主,夏商周文明 则逐渐向农业和手工业过渡,同时出现 了城市和文字。
04
周文化的创新与变革
VIEW MORE
周朝政治体制的建立及其特色
远古文明 据考古学家发现,中华文明起源于距今约5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 夏商周政治体制 夏朝建立后,实行世袭制;商朝时期,实行分封制;周朝时期,实行 宗法制和分封制相结合的政治体制。
周朝的社会结构与文化特征
远古文明 据考古学家发现,距今约700万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晚期,我国黄河流域出现了原始农耕文明。 夏商周社会结构 夏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分为夏、商、西周三个时期。其中,商朝是奴隶制社会,西周则是分封制社会。 文化特征 夏朝时期的青铜器和陶器,反映了当时人们的生活方式和审美观念。西周时期的礼乐制度,体现了儒家思想的影响。 周朝的建立 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率领周军在牧野之战中打败商军,商朝灭亡,建立周朝。
高一历史必修2019中外纲要上 第1课中华文明的起源和早期国家 知识点
高一历史必修2019中外纲要上第1课中华文明的起源和早期国家知识点古老而璀璨的中华文明,是世界上最早的文明之一。
它渊源流长,源远流长,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内涵。
本文将从中华文明的起源和早期国家两个方面进行论述。
一、中华文明的起源中华文明的起源可以追溯到距今约5000年左右的新石器时代晚期。
那个时候,人类从原始社会逐渐进入部落社会,并开始农业生产,以种植谷物为主要经济活动。
农业的发展使得人类开始定居下来,形成村落,村落之间开始有了交流和合作。
在这个时期,人类开始发展出一种符号文字,用于记录和交流信息。
这就是中国古代的象形文字,也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之一。
当然,那个时候的文字还非常简单,并且只有特定的人才能够识读和书写。
此外,中华文明的起源还与华夏族的崛起有着密切的关系。
华夏族是中国最早的一个部落,它们生活在黄河流域,主要以农业为生。
在不断的生产实践中,华夏族逐渐发展出了先进的农业技术,提高了农业产出,推动了社会的进步发展。
二、早期国家的形成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的社会逐渐由部落社会向国家社会发展。
而这一时期的早期国家,主要是指夏、商、周三个朝代。
首先是夏朝。
夏朝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朝代,它的创立者是禹。
据史书记载,夏朝的国君都是姓夏氏,因此夏朝也被称为夏氏王朝。
夏朝时期,国家政权开始崛起,并在黄河流域扩大其版图,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其次是商朝。
商朝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二个朝代,它在夏朝灭亡后登上历史舞台。
商朝最著名的特点是商代青铜文化的兴起,青铜器成为商朝统治者的象征,并被广泛应用于礼仪、祭祀和战争。
在政治方面,商朝实行周天子和诸侯之间的封建制度,确立了国家的统一和稳定。
最后是周朝。
周朝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三个朝代,也是中华文明的发展阶段中最重要的一个朝代。
周朝的国君采取了“天子、诸侯、卿大夫、士农工商”四等级的社会阶层划分,实行封建制度,并成为中国古代社会的基石。
此外,周朝对于文化发展和思想进步也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儒家学说、道家思想等都在这个时期得以形成和发展。
文化外译与传播研究路径探索——“中华文化翻译与国际传播”高端研讨会述评
第25卷第2期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Vol.25No.22024年3月Journal of Yanshan University(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Mar.2024文化外译与传播研究路径探索中华文化翻译与国际传播 高端研讨会述评汪宝荣,谭震林(杭州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浙江杭州311121)㊀[收稿日期]㊀2023-12-20㊀㊀[基金项目]㊀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 中国特色社会翻译学理论建构与实践研究 (22BYY013)阶段性成果㊂㊀[作者简介]㊀汪宝荣(1968 ),男,浙江绍兴人,翻译学博士,杭州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谭震林(1998 ),男,重庆荣昌人,杭州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硕士研究生㊂[摘㊀要]㊀近年来,国内的中华文化译介与传播研究趋热,成果较丰富,但有待加强和推进㊂对近期举行的一次全国性专题研讨会上的重要论文进行述评,由此管窥㊁分析本领域研究最新进展和存在的不足,发现当前研究聚焦于理论建构㊁中华典籍和中国文学经典的翻译与传播㊁受众接受等,但研究取向上存在三个突出问题,即普遍重翻译,轻传播;重传播结果,轻传播过程;讨论传播效果却缺乏可靠的接受研究㊂进而探讨社会学㊁传播学和综合路径应用于本领域研究的潜力,指出社会学路径和传播学路径较为成熟,但拓展和改进的空间还很大,综合路径尚有待探索,有望取得重要突破㊂[关键词]㊀中华文化;译介与传播;社会学路径;传播学路径;综合路径[中图分类号]B244㊀[文献标识码]A㊀[文章DOI]10.15883/j.13-1277/c.20240207708一㊁引言近年来,国家层面进一步推动中华文化 走出去 ,使得中华文化译介与传播研究趋热㊂许钧曾呼吁学界 积极响应国家的战略需求,对中国文学文化在国外的译介与传播展开多方位研究 [1]117㊂本研究所称 中华文化译介 包括国外的主动译介和国内的对外译介㊂ 译介与传播 或 翻译与传播 这一表述在国内学界沿用已久,最早由谁提出已无从查考,但1997年北京语言大学举办的 翻译研究与文化传播 国际研讨会,可能是国内最早以此为主题的学术会议㊂此后,国内多次召开相同主题的研讨会,影响最大的当属2018年浙江大学主办的 新时代中国文学译介与传播 高峰论坛㊂其策划人许钧把 译介 与 传播 并列自有其考虑㊂有学者如此分析两者的关系:译介涵盖翻译与推介,推介指有关机构或个人发起翻译出版项目,向目标读者推介作家作品㊂译介是译作得以传播的手段和过程性行为,传播是译介后的一种手段和过程性行为,也是译介的目标,而成功的传播又能推动更多作品的译介[2]71㊂笔者据此推测,许钧意在强调译介与传播是不同手段和过程,当前尤其要加强传播研究㊂为了交流分享最新研究成果,促进中华文化译介与传播研究, 中华文化翻译与国际传播 高端研讨会于2023年9月在杭州举行㊂会议由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社会翻译学专业委员会主办,杭州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承办,‘外国语“‘上海翻译“‘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翻译季刊“‘外国语文研究“‘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科版)“等杂志社协办㊂正式参会代表60余人,其中大会发言14人,分论坛发言32人㊂本文对紧扣会议主题的重要参会论文进行述评,由此管窥本领域研究新进展,剖析存在的不足,进而讨论有待拓展78㊀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4年和探索的研究路径㊂二㊁本领域研究新进展及不足㊀㊀(一)宏观探讨与理论建构周领顺开创的译者行为批评理论 专注于译者意志性㊁译者的身份和角色行为之于译文质量的影响,属于翻译内外相结合㊁译者行为和译文质量评价相结合㊁规定和描写相结合的翻译社会学研究 [3]4-5㊂他在主旨发言中着重剖析了译者行为过程中的角色化现象,认为这有助于译者在 讲好中国故事 和传播中华文化的实践中为自己准确定位,译者行为批评理论把译者角色化纳入视野,突破了传统的文本中心视域固守结果的局限,既能解释翻译过程中的现象,也能有效地指导翻译实践㊂周领顺的理论是自成一格的社会学路径翻译研究,对于中华文化译介与传播研究有独特的应用价值㊂胡安江探讨中国文学国际传播的现实困局与理论建构㊂他指出,唯有坚持 多元参与㊁协同共治 的认识论和 有破有立㊁融创结合 的方法论,打破学科机制壁垒,大力推动学界与业界的融合,深度提炼中外普适性学术话语,把 国际传播学 设立为一级交叉学科,积极构建基于实践的学术话语体系,方能走出现实困局,建构中国文学国际传播理论范式㊂胡安江洞悉中国文学对外译介与传播 投入巨大㊁收效欠佳 的现实和理论话语弱势,认为理论建构应建基于实践,坚持借鉴有普适性的国外理论与自创学术话语并举㊂这关涉目前国内学界争论中的理论建构的向度问题,其观点值得重视㊂吕世生剖析了中国文化 走出去 翻译实践的独特性及对 译出 研究的启示①,认为 译入 译出 这对概念表面上关乎翻译方向,实质上涉及中西文化关系与翻译实践之间的联系:19世纪中期到改革开放前的 译入 以 师法 西方文化为基本目标,1949年以来国家机构外译的目标则是弘扬中华文化和建构中国文化身份㊂接着他引入 文化生命体 概念,指出文化的遗传㊁变异㊁排斥和接受是文化生命属性的具体表现,即一种文化为了保持自身的稳定性,往往排斥外来文化,同时,接受异质文化是本文化可持续发展的必然条件;由于目标受众对我方的 译出 一般是被动需求, 译出 文本往往受到排斥,因此翻译时需要降低甚至消解源文本的异质性,方能提高目标受众对译文的接受度㊂该假说与张西平提出的 文化需要论 [4]颇相似,但立论依据新颖,颇具启迪意义㊂(二)中华典籍翻译与传播魏泓指出,一些汉学家倾向于对中国史学典籍进行深度翻译(又称 厚翻译 )②,认为这种翻译模式能产出内容更深广㊁影响更深远的学术性译本,有助于促进西方对中国史学及中国古代方方面面的研究,全面建构中国形象,促进中西文明交流和互鉴㊂以上观点虽有积极意义和一定说服力,但作者没有探讨此类厚翻译文本的传播过程,对其传播效果的论断则缺乏依据㊂对研究者来说,除了关注翻译模式,还应考察出版㊁传播㊁接受等译后过程,才能有效评估传播效果㊂厚翻译适用于学术性译本,以学者㊁专家㊁学生等专业读者为主要受众,且大多由西方学术性(大学)出版社出版,如倪豪士(W.H.Nienhauser,Jr.)的‘史记“英译本由美国印第安纳大学出版社出版,其影响一般局限于小众读者圈㊂与之形成鲜明对照的是不提供脚注和评述的译本(可称作 薄翻译 ),如华兹生(B.Watson)的‘史记“英译本,因其流畅可读,一直深受广大读者欢迎[5]㊂由此可见, 厚翻译 和 薄翻译 能满足不同读者群的需求,都有助于推动中华文化 走出去 ,只是 文化保真 的程度有所不同㊂吕霄霄从几位重要的西班牙语诗人的作品入手,分析了‘易经“ 言象意 思想对西语诗歌的影响,发现该思想在西语世界传播和接受的过程中,经历了文化过滤,产生了文化变异,从而促使西语文学文论新质的产生,获得 进入他国化 的成熟形态㊂这一发现本身很重要,表明‘易经“在西语世界产生了实质性影响,但它如何通过有关个人和机构的译介进入西语世界,即其译介与传播的过程,无疑同样重要,应在分析传播结果前进行梳理㊂中华典籍外译一般有较长的历史,因此不少国内典籍翻译研究者采用翻译史研究方法,包括皮姆(A.Pym)提出的 翻译考古 历史批评 成因分析 三步法[6]4-6㊂尽管皮姆主张用社会学的研究方法来研究翻译史[7]viii-ix,但他注重翻译史实及其成因和译作产生的影响,对过程分析相对忽略㊂这应是目前典籍翻译研究对译介与传播过第2期汪宝荣等㊀文化外译与传播研究路径探索79㊀程关注不足的一个原因㊂(三)中国文学经典翻译与传播古典诗词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目前国内翻译研究者大多关注诗歌形式和意旨㊁文学意象等的再现和传递等翻译问题,较少考察传播效果㊂魏家海分析了宇文所安(S.Owen)对杜甫诗歌中民俗文化的翻译,发现译者 以形象传真为主,以形象变异为辅 来重构中华文化形象[8],认为这种翻译模式类似民族志书写,进而提出建构 民族志翻译理论 的设想,以推动中华文化对外传播研究㊂需要指出的是,民族志(ethnography)本身不是理论,而是一种社会科学中最常用的㊁以实地调查(参与观察)为主的研究方法,法国社会学家拉图尔(tour)和卡隆(M.Callon)的行动者网络理论即建基于民族志[9]6-7㊂民族志注重整体概观一个文化社群的制度和风俗,实录观察到的社会行为和活动㊂魏家海把杜甫诗歌译者宇文所安比作 民族志书写者 ,确属洞见㊂其实,早有西方学者把民族志喻为 文化翻译 [10]㊂民族志和翻译均以文化再现为主要任务,民族志学者因而被视为文化阐释者[11]170㊂一些国外学者已将民族志应用于翻译研究中,特别是用于考察翻译过程及其涉及的社会行动者,但翻译学者对这种研究方法的探讨还很少[11]170㊂民族志的方法适用于研究在世的译者及其他行动者的翻译行为和活动,以及我国外文局㊁外交部等政府翻译机构的运作机制和方式,或将带来研究上的突破㊂孙今怡从翻译地理学视角入手,发现葛浩文在翻译莫言小说‘蛙“时对原作的空间角色㊁空间焦点㊁空间视角进行调适,进而参照认知绘图理论,指出葛浩文基于自身与莫言的地理空间认知地图异同,采用还原生态属性㊁重塑社会属性㊁重组精神属性等翻译手段,重绘了英文读者能接受和认同的 高密东北乡 ㊂该个案研究表明葛浩文的译文成功再现了莫言原作的地理空间布局,同时为批评或描述中国文学译作提供了新的理论视角㊂孙今怡最后指出,英文读者或许能解读出高密的自然地理风貌和莫言敬畏自然的态度,但一定程度上无法共情莫言对高密古老传统的依恋和反思㊂英文读者 无法共情 一说指译作传播和接受的结果,不能仅靠研究者的主观判断,还须利用统计调查㊁问卷㊁访谈㊁焦点小组等研究方法加以证实㊂(四)社会学路径的翻译研究汪宝荣回顾了国内的社会学路径翻译研究取得的成绩,检视了国内翻译研究者应用社会学理论和研究方法时的一些突出问题,包括对理论本身断章取义㊁不求甚解,运用不完整㊁不到位,未用社会学的实证研究法等③,最后指出:社会学路径翻译研究旨在描述译作在目标文化中的功能和影响,特别适用于中华文化译介与传播研究;已有社会学路径翻译研究多聚焦于文学场域(系统),尤其是中国现当代文学外译,较少研究古典文学和典籍的译介与传播,以口译㊁外宣翻译㊁视听翻译为选题的更少见,今后应重点研究这些课题㊂徐敏慧基于卡隆提出的 转译四步骤 ,即明确问题㊁利益赋予㊁招募㊁动员[12],以 武侠世界 ()网站合作翻译古龙小说‘天涯明月刀“为例,分析了翻译行动者网络建构的四个步骤,指出依托网络运作的合作翻译模式不仅高效,能吸引忠实的粉丝读者和合格译者,而且实现了译者与读者的即时互动,有利于翻译文学作品的快速㊁高效传播㊂现有研究大多关注纸质书 翻译 出版 传播 模式,徐敏慧的个案研究无疑是选题上的突破㊂笔者最近注意到,俞川运用民族志方法分析了 译言网 (www.yeeyan. org)的合作翻译模式和过程[13]㊂这两项研究主要关注翻译过程,如能加上传播过程和结果分析,将是完整的译介与传播研究㊂‘葵晔集“(Sunflower Splendor:Three Thousand Years of Chinese Poetry)为中国古今诗词曲英译选集,由知名美籍华裔学者柳无忌㊁罗郁正合作编选,1975年由印第安纳大学出版社和纽约铁锚出版社(Anchor Books)同步出版㊂该集子选诗近千首,来自美国㊁加拿大有关院校的50多位东亚研究专家和学者参与翻译㊂目前国内学界对这本重要选集的关注和研究甚少[14]㊂段自力运用行动者网络理论,尝试分析该翻译出版项目是如何启动和完成的,指出柳㊁罗先后任教于印第安纳大学东亚系并任系主任,其文化资本和社会资本确保他们能 招募 众多同行加入翻译行动者网络,并获得大学出版社的出版合同㊂他进而分析柳㊁罗的双文化背景和学者身份如何影响他们拟定的中诗英译原则:用地道的英语保留汉语语法和风格上的主要特征,但不强求再现韵式㊂该个案研究突破了 谁来译㊁译什么㊁怎么译 的惯常模式,令人80㊀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4年信服地解释了一个翻译出版项目的实施过程,可惜的是对‘葵晔集“的传播过程和结果着墨不多㊂(五)受众接受研究译作一经出版并进入传播渠道后,就有了产生何种影响的问题㊂影响研究的一个重要切入点是受众接受㊂耿强基于亚马逊海外用户评论,尝试考察中国图书的国际传播,指出现有研究往往以源语导向为原则提出问题,考察单一作家㊁作品或译作在图书销售平台上的传播,无法从整体上获知亚马逊形塑的中国形象㊂他结合远读和细读的方法,用自然语言处理的远读工具揭示亚马逊消费者评论数据中有意义的语义型式,然后运用语料库手段对数据进行细读,通过分析元数据和评论数据,揭示这些数据传播了哪些内容㊁海外用户对中国的认识及其蕴藏的主导性话语观念㊂网络评论作为当下普通读者记录阅读痕迹的主要方式,成为用于检验翻译传播效果的受众接受研究的重点㊂赵朝永以‘金瓶梅“英译本读者接受为个案,利用Python自然语言处理技术对译本读者在西方主流图书社交平台上的评语㊁评论数量趋势㊁星级评价等进行分类整理,运用情感分析技术挖掘读者对不同译本的情感态度,并提取主题词以剖析普通读者对译本的关注维度,最后借助语料库分析工具检索各维度关键词,全面细致地考察了‘金瓶梅“的几个英译本在英语世界的传播和接受㊂耿㊁赵聚焦于国外大众读者对中国图书的评价;运用先进的数字人文技术,充分发挥量化分析工具的优势;质性分析与量化分析相结合,试图揭示真实的传播内容和效果,包括国外受众对中国文化的认知㊂中华文化国际传播不应只面向小众的精英读者,而应走进大众读者的心中,让他们理解和接纳中国文化的价值观[15]5-6㊂由是观之,两位学者的研究对象㊁内容和方法颇具启迪意义㊂综上所述,以上学者围绕 中华文化译介与传播 这一主题,探讨了理论建构问题,提出了假说,采用了新颖的研究方法,不乏洞见和新见,有的更是高屋建瓴㊁富于启发㊂同时不难发现个案研究中的三个突出问题:普遍重翻译,轻传播;重传播结果,轻传播过程;讨论传播效果却缺乏可靠的接受研究㊂叶会㊁马萧梳理分析了2008 2018年中国知网收录的中国文化外译研究文献,也指出三个突出问题:研究内容上普遍重 译 轻 介 ,理论视角单一且陈旧,研究链条缺失即只关注翻译维度,忽视了传播维度[16]㊂这与笔者的发现大体吻合㊂当前中华文化翻译与传播研究普遍重翻译㊁轻传播,首先是因为传播研究难度大,其次是因为采用的研究路径较传统㊁单一,或研究方法有待更新和多样化㊂三㊁研究路径反思与展望为推进中华文化译介与传播研究,有必要拓展和探索以下三个研究路径㊂(一)社会学路径根据霍尔姆斯(J.Holmes)的构想,翻译社会学(又称社会翻译学)旨在 描述译作在接受者所处的社会文化语境中的功能 , 着重探讨哪些文本在何时何地被翻译及其产生的影响等 [17]72㊂这与中华文化译介与传播研究的对象和目标不谋而合㊂目前翻译社会学 三足鼎立 ,即描述性社会翻译学㊁文化产品翻译社会学和基于行动者网络理论的社会翻译学并存,每个分支都有相关理论和研究方法支撑[18]㊂沃尔夫(M.Wolf)认为,描述性社会翻译学包括行为者社会学㊁翻译过程社会学和译作社会学[19]13-18,分别研究翻译与传播的行为者(译者㊁出版商㊁编辑㊁评论人㊁读者等)㊁过程㊁产品及其功能和效果,涵盖了中华文化译介与传播研究的微观和中观分析㊂国内已有相关研究聚焦于译者和产品(译作),对其他行动者和翻译与传播过程的关注不足㊂文化产品翻译社会学把翻译图书视为文化产品,着重研究各国翻译图书的国际流通㊁传播和出版策略等[20]230㊂这种宏观分析在国内尚阙如,可用于探究我国 译入 图书与 译出 图书的逆差㊁中国文学文化 走出去 效果欠佳的症结与对策等重要问题㊂基于行动者网络理论的社会翻译学有两个研究进路㊂一是以该理论为分析工具,如张莹剖析了熊式一英译‘王宝川“的过程及其成功的动因[21],骆雯雁考察了韦利(A.Waley)‘西游记“节译本的生产和传播过程[22]㊂二是比泽兰(H.Buzelin)提议的综合分析模式㊂她认为拉图尔的理论能弥补布迪厄(P. Bourdieu)场域理论之不足,将两者加以整合,能有效分析人类和非人类行动者构建的翻译与传播网络及过程[23]㊂参照比泽兰的提议,汪宝荣提出了中国文学 译介与传播行动者网络模式 [2]95-105,已被冯正斌[24]㊁汪晓莉[25]㊁姚伟[26]㊁王海珠和王洪第2期汪宝荣等㊀文化外译与传播研究路径探索81㊀涛[27]等应用于个案研究中㊂这类研究正在改变对其他翻译行动者和翻译与传播过程重视不足的现状㊂值得指出的是,最近欧美翻译学界将吉登斯(A.Giddens)的结构化理论和高夫曼(E.Goff-man)的符号互动论[28]引入翻译研究中,而国内翻译学界尚未作出反应,需及时跟进介绍和借鉴运用㊂再者,鉴于目前本领域的研究方法需要更新和多样化,应加大问卷调查㊁访谈㊁实验㊁参与观察(民族志)等的运用力度㊂另外,西方理论未必都适用于解释中国的翻译实践,自创中华文化译介与传播理论将是推进国内研究发展的一个重要进路㊂(二)传播学路径与长期以来社会学界几乎不关注翻译一样,传播学界也很少研究翻译问题,但这并不妨碍国内的翻译学者应用传播学理论④㊂吕俊率先提出要从传播学视角研究翻译的主体㊁客体㊁载体和受体[29]㊂目前国内翻译学界应用最多的是拉斯韦尔(sswell)的 5W 即五个传播要素模式[30],借用其他传播学理论的则较少,如叶会㊁马萧参照马莱兹克(G.Maletzke)的系统模式,构建了中国文化外译传播模式[16]㊂基于拉斯韦尔模式,尹飞舟㊁余承法㊁邓颖玲析出了用于分析翻译传播过程的线性模式㊁循环模式㊁系统模式和社会模式[31]34-49,属于 翻译传播学 的标志性成果㊂该线性模式参照了拉斯韦尔模式,所作修正主要是加入了第六要素即译者㊂由于原模型为简单㊁粗糙的链式结构,忽略了受众反馈和社会因素对传播过程的制约[16],笔者认为该模式要真正发挥分析效力,尚需厘清六个要素的交互或联结机制,如 主体 (发起者)如何选定 客体1 (原作), 客体1 (原作)如何联结到译者, 客体2 (译作)如何进入传播渠道,等等㊂此外,还应把影响传播效果的翻译策略和出版策略考虑进去㊂循环模式在线性模式的基础上加上了受众反馈,其理据是 传播的效果主要通过受体的反馈体现 [31]42㊂由于没有说明受众反馈用哪些指标衡量,且受体直接反馈给主体(发起者)在真实语境(包括口译)中罕见,其分析效力有所减弱㊂系统模式在循环模式的基础上加入各种影响因素,能描述和阐释各传播要素的互动,包括对翻译策略选择的影响㊂其不足仍是一味强调 受众反馈 ,对实际传播效果及其测量则语焉不详㊂社会模式在系统模式的基础上加入政治㊁经济㊁教育㊁法律等社会因素,以便考察 社会因素对翻译传播的影响 ,以及翻译传播如何 影响译语社会的政治㊁经济㊁教育㊁科技和 促进文化传承 [31]47-48㊂前者强调意识形态㊁翻译文学在目标语文学场域中的位置等对翻译与传播的影响,其灵感显然来自描述性翻译研究路径;后者旨在探究翻译与传播的社会功能,与翻译社会学的研究目标相契合㊂上述四种翻译传播过程分析模式层层推进㊁逐步改进,以社会模式为最佳,但仍有待修正完善⑤,其根源在于拉斯韦尔模式本身的缺陷㊂传播学路径无疑适用于中华文化译介与传播研究,但目前国内学者提出的翻译传播过程模式有待修正完善,同时应积极引入适用的传播学理论,如英国学者霍尔(S.Hall)的意义编码/解码政治学分析模型[32]㊂(三)综合路径采用综合路径的方法论依据是三角验证(tri-angulation)原理,即 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路径来研究一个问题,以增强人们对研究结果的信心 [33]㊂传统上,三角验证与研究方法和研究设计联系在一起㊂美国学者邓津(N.K.Denzin)将其传统含义拓展,区分了数据㊁研究者㊁理论㊁方法的三角验证㊂方法的三角验证指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方法(如问卷调查和观察)来收集数据,理论的三角验证指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理论视角来解释和分析数据[34]㊂建构主义社会学学者批评指出,三角验证原理的预设是用不同方法获得的两组数据可以比较,且两者的分析效力相当㊂但同时他们也承认三角验证有助于增加研究的丰富性和复杂性,从而提升研究报告的可靠性和说服力[33]㊂单一研究路径难免存在理论㊁概念㊁研究方法上的局限,采用综合路径或能提升研究结果的可靠性和说服力㊂在综合路径探索方面,至少有三个可选方案:两个研究路径之间㊁同一研究路径内部㊁两个理论或分析模式之间的三角验证㊂其一,可同时基于传播学路径和社会学路径分析同一组数据,对翻译与传播的过程和结果进行交叉阐释㊂如研究结果相似或相近,说明最终结论较可靠,但未必无懈可击;不然则说明两个研究路径的分析效力不对等,需对解释力较弱者做出修正㊂。
2020高考历史热点小专题:古代中外文明的交流与互鉴
古代中外文明的交流与互鉴【热点剖析】一、中国古代“东学西传”1.秦汉文明:中华文明开始走向世界(1)表现①铁器、丝绸和养蚕缫丝技术以及铸铁术、井渠法、造纸术先后西传。
②制铁技术和铁犁牛耕技术、水利工程技术分别传往日本、朝鲜和越南。
(2)影响:以秦汉文明为中心的东亚文明和以罗马为中心的西方文明的首次交往,促进了中外经济文化交流和世界文明的进步。
初步确立了中华文化在世界文化系统中举足轻重的地位。
2.隋唐文明:基本形成了中华文化圈的总体格局(1)表现:儒学的传播;造纸术8世纪传到中亚,后经阿拉伯人传到非洲和欧洲。
(2)影响①地位:全面繁荣、博大精深、承前启后、源远流长、影响深远。
②对新罗、日本、印度、大食的影响。
3.宋元文明:西传促进了欧洲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的过渡(1)表现①活字印刷术,西传埃及和欧洲,印刷术变成新教的工具,成为科学复兴的手段。
②指南针应用于航海事业,南宋时经阿拉伯人传入欧洲。
③火药在南宋时经阿拉伯人传入欧洲,促进了欧洲冶金业的发展,瓦解骑士阶层。
(2)影响:促进了欧洲从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的过渡。
二、中国历史上“西学东渐”1.明清时期的“西学东渐”(1)途径:随着耶稣会传教士的到来进入中国。
(2)表现:传播基督教教义;也大量传播了科学技术。
如当时传教士利玛窦带来西方的科技著作,把西方的天文、数学、地理、绘画、音乐等方面著作介绍给中国。
(3)影响:西学传入,对当时中国的影响主要集中在天文学、数学和历法方面,由于只在少数士大夫阶层中流传,没有能够很好地普及。
2.近代的“西学东渐”(1)阶段①从鸦片战争后到甲午战争:主要学习以“船坚炮利”为核心的西方物质文明。
②从甲午战争后到五四运动前:主要学习以政治制度、思想文化为核心的西方精神文明。
(2)表现: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
(3)影响:在中体西用思想的指导下,中国近代化开始起步。
前期主要局限于“器物”层面,在洋务运动后期,出现了倡导政治体制变革的早期维新思想及康梁维新思想,中国近代化出现了由“器物”层面向“制度”层面过渡的迹象。
中国文明本土东部起源说新证——在“东亚文化交流和典籍翻译”国际研讨会上的讲演
是一 些 西方 学者 所坚 持 ,认 为世 界文 化 只有 一 个 中心起 源 , 这个起 源 一般 是西 方 的希 腊或 是 某地 。 而 东方 的文 化都 是从 西方 传播 而 来 的 。这种 谬 论
的。首 先是 在河 南 、 陕西 发展 起来 的仰韶 文化 , 然
后才 是河 南 龙 山文化 ,与龙 山文 化几 乎 同 时的 是 1 6 — 9 5年在 甘肃 临洮 马家 窑一 家坪遗 址 。从 92 16 瓦
一
、
“ 唯传 播 论 ” 中 国文 明“ 来 说 ” 与 西
文化起 源研 究 中 , 当重要 的是 反对所 谓 “ 相 唯传 播论 ” 这种 理论 目前 主要 ,
收稿 日期 : 0 1 1 2 2 1 -1 — 2
基金项 目: 文系作者所主持 的国务 院侨办课题 ( 目号 : Q Y 0 13 ) 本 项 G B 2 10 0 与江苏省 哲学社
21 0 2年 3月
重 庆 文 理 学 院 学报 ( 会 科 学 版 】 社 J u n l f o g igUn v ri f rsa d S i c s o il ce c s d t n o r a n q n i e s y o t n ce e ( c i e i o ) o Ch t A n S aS n E i
文化。
点。 不 同地 区、 同文化 的人 们 , 历 史前进 到 类 不 在
似 阶段 时 . 会有 相 同或相 似 的 工 艺和 美术 的创造 ,
不可把 这种 现 象一律 视 为传 播 的结 果 ,否 则就 会
导 致 错 误 的 推 论 。同 时 又 必 须 承 认 . 代 人 民 的 活 古
西边 的马家 窑遗 址 。可 以说 明这 种 彩 陶文 明正 是 从 河南 、 西发 源 , 陕 然后 西 向甘肃 , 成 了马 家 窑 、 形 半 山和 马厂 三大类 型 。以后 继续 向宁夏 、 疆等 地 新 扩散 , 直达 新疆 的 和 阗 、 山 、 皮 沙雅 、 犁 等地 。时 伊 间是 大 约公元 前 50 0年 到 10 0年 间 。 0 0 笔 者认 为 : 国文化 是独 立起 源 的 , 的源 头 中 它 就 是 中国东 部 的龙 山 文化 。 就 是所 谓 的“ 夷 ” 也 东
中国文化史题库(附答案)
中国文化史题库(附答案)1.中国的“国”,最早出现的时代是?周朝2.初义“中国”的引申义.诸夏列邦国境之内中等之国中央之国3.古代印度称中国为“支那”,“支那”的意义是:文物之国4.“中华”一词,最早出现的时代是:魏晋南北朝5.“中华民族”一词,最早出现在:晚清6.“文化”一词的含义是:人文化成,文治教化7.“文化”获得现代义,开始于哪个国家:日本8.“文化”作为内涵丰富的多维概念被众多学科所探究、阐发,开端于哪一地区?近代欧洲9.一般认为广义的文化包括几个层面:物质、精神、制度、行为10.中国文化史上属于东西文化交汇及现代转型期的是:明末至今11.从体质人类学考察,黄种人属于:蒙古人12.新石器时代的重要标志。
人来开始使用磨制石器,此外农业、养畜业和陶器制作出现13.龙山文化又称什么文化?黑陶文化14.中国原产的作物是:包括谷物蔬菜油料纤维果木在内的诸多农业品种(P36)15.对“龙”的崇拜属于什么崇拜?图腾崇拜16.上古时期的中国人由几部分构成?华夏、东夷、XXX。
17.XXX和XXX属于什么集团的首领?XXX(XXX)18.中国历史上的小康时代从什么时候开始?XXX传子之后19.具有“人文初祖”佳誉的人物是XXX20.三皇五帝时代属于什么期间?传统视野中的黄金时代21.青铜器中的酒器包孕?P52第二行22.青铜器中的乐器包括?P52第五行23.我国历史上三代文明一般指哪三代?夏商周24.夏商周断代工程的启动时间是:1996年25.金文是什么形式的文字?镌刻在铜器上的铭文26.“五礼”的是:吉礼、嘉礼、XXX、军礼、凶礼27.儒家人生涵养“六艺”:礼、乐、射、御、书、数28.古代婚礼提亲的时候,礼物中一定要有什么?29.目前为止,我国出土最大型制的青铜器是:司母戊鼎30.“民族”一词中的“族”字,原义为:XXX(箭头)31.老子的学说中包含的哲学思想是:“无为”P69与自然32.战国时期具有主观唯心主义思想的思想家是:XXX33.战国思想家中认为“人性恶”的是:XXX34.在(西晋)XXX时期,XXX不准在盗墓时发现战国时竹简,包括《纪年》《师春》《易经》等重要典籍,对中国学术的发展影响甚大,这批古书被称为“汲冢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文明本土东部起源说新证———在“东亚文化交流和典籍翻译”国际研讨会上的讲演方汉文(苏州大学比较文学研究中心,江苏苏州215123)【摘要】作者提出的“中国文明本土起源说”认为中国文明的起源为本土的龙山文化即所谓的东夷,从城邦起源与文字起源的比较文明角度论证了,中国东部城邦与古代陶文是中国文明建立的标志。
考察了东部古代帝王的西迁过程,指出陶文成为甲骨文字的前身,为争论已久的中国文明起源讨论提出了新的证据与说法。
【关键词】中国文明起源;西来说;东部起源说;陶文;甲骨文字中图分类号:K2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8004(2012)02-0044-07收稿日期:2011-11-22基金项目:本文系作者所主持的国务院侨办课题(项目号:GQBY2011030)与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项目号:10WWB002)的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方汉文(1950-),男,陕西西安人,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比较文学学科理论代表人物,中国比较文明学奠基人,主要从事比较文学、世界文学与比较文明的研究。
Vol.31No.22012年3月第31卷第2期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Journal of Chongqing University of Arts and Sciences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Mar.2012中国文明是世界最古老的文明之一,关于它的起源与演变历来有多种说法,特别是全球化时代中,各个民族文明的起源与发展特性正在引起广泛而持久的关注,中国文明当然是关注的焦点之一。
19世纪以来,关于中国文明从“西方而来”的说法(简称西来说)与中国本土独立起源是完全对立的看法。
中国学者看法也不相同,以钱穆等学者提出的“西部说”在国内外有较大影响。
笔者在近年出版的几部比较文明文化学论著中提出了“中国文明东部独立起源说”,在国际学术界特别是欧美学术界引起一定的关注,国际比较文明学会报导了这种说法并且进行了评论。
在此次我们亚洲的学术会议上,笔者将以现代文明研究方法来阐释这一理论,相信借助亚洲的语言文字与历史文明的历史联系,会得到国际学者更多的关注。
一、“唯传播论”与中国文明“西来说”文化起源研究中,相当重要的是反对所谓“唯传播论”,这种理论目前主要是一些西方学者所坚持,认为世界文化只有一个中心起源,这个起源一般是西方的希腊或是某地。
而东方的文化都是从西方传播而来的。
这种谬论在考古与历史学界影响很大,极容易混淆视听,特别是对于从事比较研究。
中国考古学家李学勤先生曾经指出:在这种比较研究上,应该反对唯传播论的观点。
不同地区、不同文化的人们,在历史前进到类似阶段时,会有相同或相似的工艺和美术的创造,不可把这种现象一律视为传播的结果,否则就会导致错误的推论。
同时又必须承认,古代人民的活动范围每每胜过今人的想象,文化因素的传播会通若干环节,达到很遥远的地方。
这里要求实事求是,也就是真正科学的态度。
[1]从18世纪之后,特别是启蒙主义者之后,西方的欧洲中心主义再度兴起,相当多的西方学者用唯传播论来解释文化起源。
其中最为突出的是“中国文明西来说”,早在1758年法国东方学家约瑟夫·德·基尼(Joseph de Guignes)就说中国文字是从埃及文字而来的。
其后的汉学家们更是荒谬,先后提出了所谓中国人是“巴克族的迁移”(参见特林·德·拉克帕里的《中国文明西方起源论》);中国文化是两河文化发展来的等(参见牛津大学的巴尔《中国人与苏美尔人》)。
前苏联的一些学者也在其中推波助澜,他们提出的“外来信息决定论”也是唯传播论的变种。
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所谓“中国彩陶文化西来说”。
这是瑞典人安特生等人所提出的一种说法。
1921年在河南渑池县仰韶村发现新石器晚期遗址,其中出土的陶器是彩陶,表面是红色的,并且经过了磨光,上面有几何纹和绳纹等彩绘,这就是仰韶彩陶文化。
安特生认为这种文化发生于公元前2500年左右,是来自中亚的安诺和特里波,是一种外来的文化,不是中国本土的创造。
中国学者当即依据历史事实对这种理论进行了驳斥,苏秉琦的《关于仰韶文化的若干问题》(《考古学报》,1965,1)、安志敏的《略论我国新石器时代文化的年代问题》(《考古》,1972,6)、笔者的《陶泥文明》(山东画报出版社,2008年)都以无可辩驳的事实说明:在中国中西部发现的古代文化,不是从西向东,而恰恰相反,是从东向西发展的。
首先是在河南、陕西发展起来的仰韶文化,然后才是河南龙山文化,与龙山文化几乎同时的是1962-1965年在甘肃临洮马家窑-瓦家坪遗址。
从时间上来看,龙山文化中的陕县庙底沟明显早于西边的马家窑遗址。
可以说明这种彩陶文明正是从河南、陕西发源,然后西向甘肃,形成了马家窑、半山和马厂三大类型。
以后继续向宁夏、新疆等地扩散,直达新疆的和阗、皮山、沙雅、伊犁等地。
时间是大约公元前5000年到1000年间。
笔者认为:中国文化是独立起源的,它的源头就是中国东部的龙山文化,也就是所谓的“东夷”文化。
考察文明起源的标准历来有分歧,一般来说,最重要的因素有古代城市(邦)的建立,这就表明民族与国家意识的建立。
同时还有独立的语言文字系统建立、冶炼业(又分为冶铁技术与青铜冶炼二种)的发明等多种。
关于中国青铜文化作为中国文明起源的特征,郭沫若与张光直的两部同名著作《青铜时代》已经作出了彪炳史册的贡献。
我们在此谨以前二种主要依据进行简单考察,可以看出中国文明起源于本土东部的历史。
二、中国龙山城邦群发现的文明起源意义龙山遗址的发现有一个至关重要的贡献:中国古代城邦国家的发现。
20世纪90年代,在中国山东省大部分地区与江苏省的徐海地区、黄淮河大平原上,东夷城邦群被挖掘出来,一个密布的古国区域呈现于世,改变了中国无古代城邦的说法,使东方的古代城邦与西方互相映照。
中国古代小说《水浒》中有一段令人难忘的描写:行者武松在阳谷县景阳岗上赤手空拳打死一只吊睛白额大虎,然后来到阳谷县城官拜都头,故事中的地名景阳岗也声名远扬。
20世纪90年代,在山东省西部的阳谷县张秋镇以北的东沙村景阳岗发现了古代文明遗址,为了纪念英雄人物武松而修建的庙旁竟然是5000年前龙山文化古代城市国家的所在地。
这个颇具传奇意味的考古故事,也为沉埋已久的中国古代东夷城邦国家甚至世界东方城邦国家的历史开创了新的篇章。
这是一座巨大的古代城池,采用台城形式,所谓台城,是这样一种筑城模型,城市建筑在高台之上,从城外看,城墙高耸,在城内则是四周高地环绕。
城垣内侧成缓坡,墙基内高外低。
在城垣外挖斜壁沟或半斜壁沟形基槽,而城门的形状是斜坡形。
很明显,这种城池易守难攻,具有重要的军事意义,是古代城池的典型形态。
龙山文化中也有为数不多的直立城垣式的城市,这种城的内外是水平的。
景阳岗古城总面积38万平方米,分为西南与东北两个台基,西南为大台基,东北为小台基,结构复杂,有可能是设计者区分不同的城区,划分宫殿与平民居住区的意图。
城墙采用板筑与堆筑相结合的方式,取土方便,建筑牢固,是古代建城术中的杰作。
与世界各国的历史名城一样,这座古城是长期分阶段建筑的,不同历史时期中,城围不断扩大,最终成为今日的规模。
城中灰坑与灰沟密布,表现出居民数量相当多,有多种复杂的生活需求。
城中出土了大批陶器和石器、骨器、角器和蚌器等,陶器种类丰富,有黑陶与灰陶,也有少量的红陶和褐陶,还有白陶鬶等器物。
推测其用途,除了生活必需之外,明显与宗教祭祀方面有关,这也说明当时城邦社会生活已经进入相当高的阶段。
与世界同时代的城邦相比,景阳岗和龙山文化诸城邦都有过之而无不及。
古代西方地中海文明的历史名城特洛伊是荷马时代最大的城邦之一,德国考古学家亨利·谢里曼(Heinrich Schelie -mann )成功挖掘这座神话中的古城,特洛伊Ⅱ城的直径不过为175-190米,城墙用巨大的石头砌成,分为内外两院。
根据西方考古学家的研究,其二期年代大约是公元前2700年到公元前2400年,可以说与景阳岗古城基本相近。
两相比较,景阳岗城的规模远远超过特洛伊城。
其实,景阳岗古城并非最早发现的东夷古城邦,只不过此前的发现并未公布,不为世人所知而已。
早在20世纪30年代,中国考古学家就在山东历城县龙山镇发现城子崖遗址,这也是龙山文化名称的来源。
经过多年发掘,最终确定,城子崖确实是一处龙山时代的古城。
这座古城呈方形,是中国古代城郭的基本形态,东西455米,南北540米,面积约为20万平方米。
城有南北门,有道路通达。
这座城也是台城,城垣外侧高7米,内侧高4米,城顶到壁根高2米多,城基宽约14米,城顶宽7米。
从宏观来看,龙山文化在鲁西地区形成了一个大型的古代城邦群,城邦林立,类似于古代希腊爱琴海地区。
这个城邦群的城邦大小不同,可以分为两种,第一种是中心城式,即以城邦为中心来统治周边乡村,这是都邑郡县式政治的特色,但是不同于其他地区的非城市化管理模式。
第二种是都市型、较大的城市区域,成为后世大都世的一种特点。
这样,东夷古城聚落的基本特点也就相当清楚了,集中分布的城邦是其最主要的特色。
根据现有的挖掘结果,龙山文化是中国也可能是世界上同时期最大的城邦群。
山东、江苏和安徽的龙山文化遗址总数达到1500处左右。
有学者估算其总人口达到40万左右,其中万人以上的大型城邦或是聚落,可能有50多处。
新石器时代的世界文明中,这种大型的城市聚落并不多见,与龙山文化相近的有南亚哈拉巴、爱琴海文明与苏美尔人时的西亚。
如果从城邦的集中、城市形态的多样性、人口总数等方面而论,可能龙山文化仍是位居前列。
图1景阳岗古城遗址图②图2特洛伊城Ⅰ、Ⅱ期简图③城邦历来被认为是西方民族国家的前身,希腊城邦是国家政治、经济和行政的中心,工商业主与手工业者集中于城市,居民数量多,文明程度相当高。
城邦作为西方古代国家的典型形态,体现了社会生产与分工的形成,宗教、社会政治与行政专业管理机构独立存在,为人类社会文明进一步发展创造了条件。
长期以来,一些西方学者总是将西方城邦认为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
现代考古学彻底粉碎了这一谬误。
中国龙山城市文化群的发现,证明中国古代国家形态不但存在,而且年代并不晚于西方。
三、中国甲骨文与东部陶文关系的解码东夷城邦古国是太昊与少昊的居住地(徐旭生先生曾经解释:大皞或作太昊,实即大皞,少皞或作少昊,实即小皞[2]),归属于有虞氏。
根据《左传》等史书记载,太昊封地在现今河南淮阳的陈地,其子孙封地“任、宿、须句、颛臾”,正是在山东济宁、东平、曲阜等地。
古史与神话中的颛顼、帝舜、帝喾、帝俊、后羿等人都属于这个民族。
山东地处中国大地东面,是最早看到日出的地方,大海无际,“日月之行,如出其中,星汉灿烂,如出其里”,东海之民先得渔盐之利,无论是晒盐或是出海,太阳的作用都至关重要,所以日神崇拜在这里盛行是有原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