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的分配制度,分配原则,与分配政策
我国初次分配的原则和结构分析
我国初次分配的原则和结构分析作者:郑志国来源:《江汉论坛》2022年第06期摘要:我國初次分配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多种分配方式,分配依据是人们的劳动贡献和提供生产要素的贡献,一般通行同等贡献获得同等收入的分配原则。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按劳分配是通过商品交换来实现的,主要以价值或货币形态分配劳动者创造的增加值,由人们根据自己的需要到市场购买消费品,因此,按劳分配一般是由企业或用人单位来组织实施,同质同量劳动获得同量报酬原则在企业层面就是同等业绩获得同等工资。
我国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体现在劳动贡献是消费品分配的主要依据,国民总收入大部分用于实行按劳分配。
如果把劳动者报酬和工资性收入全部视为按劳分配所得,那么它们分别占初次分配总收入和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大部分,这都可以视为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在分配结构上的表现。
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应当改进国民总收入和初次分配收入项目核算方法,防止资本侵蚀劳动报酬,抑制国际资本对中方收入的挤压,进一步提高企业生产一线工人的工资水平。
关键词:按劳分配原则;初次分配;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生产要素;国际资本中图分类号:F0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854X(2022)06-0005-07我国初次分配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多种分配方式,分配依据是人们的劳动贡献和提供生产要素的贡献,通行同等贡献获得同等收入的原则。
如何更好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多种分配方式,调动广大劳动者和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通过高质量发展来增加财富总量和促进共同富裕,这是值得深入研究的问题。
①一、初次分配的同等贡献获得同等收入原则一个国家的初次分配对象用现行指标核算是国内生产总值或国民总收入,从企业层次看则是一定时期创造的增加值。
依据人们的劳动贡献和提供生产要素的贡献来分配,必须使收入和贡献相称:对劳动者实行同质同量劳动获得同量报酬原则,对生产要素实行同质同量要素获得同量收入原则。
因为劳动贡献和一般生产要素贡献通常不能用同一标准来考核,所以这两类贡献与各自收入的关系有差异。
社会主义分配制度
(3)是由我国现行的生产力水平决定的,是 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的客观要求。
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水平还较低, 要采取一切可能的措施,调动一切积极因素, 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促进生产力的发 展。实行按生产要素分配有利于兼顾投资者、 经营者、劳动者各方面的利益,从而调动全 社会参与生产的积极性,促进生产力的快速 发展。
实践证明,坚持现行的分配制度和分配方式,激 发了社会成员积极投身国家建设的热情,对加快 经济发展和实现共同富裕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
现行分配制度的重要性
①按劳分配的重要性(意义)﹢②按生产要 素分配的意义
注意: 1、公有制下,个人收入的取得可分为按劳分配所得和非按 劳分配所得 2、生产要素参与收益与两极分化 生产要素参与收益可以促使效率提高,会造成社会成员之 间的收入差别,但不会导致两极分化。 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消灭剥削,消 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结合起来,允许生产要素参与收 益分配,有利于优化资源配置,提高经济效率,促进经济 发展,但也会造成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差别。 按生产要素与收益分配,是依法实施的。我国保护合法收 入,允许并鼓励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参与收益分配,并 对收入差距过分悬殊进行调节;取缔非法收入,整顿不合 理收入,调节过高收入,使收入差距趋向合法化。这就有 效地防止了两极分化。 由此可见,按生产要素分配在国家的宏观调控下,不会导 致两极分化。
二、我国现行分配方式存在的必要 性
一)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 配方式并存的制度,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具 有客观必然性。 1、由我国现阶段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的 生产决定分配,我国现阶段生产力总体水平低,存在发展不平衡 和多层次的状况,不可能实行单一的分配方式,这是坚持以按劳 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 分配结合起来的最终原因。 2、由我国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所有制结 构决定的 在我国现阶段,生产资料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是 国民经济的主体。因此,按劳分配也必然成为分配方式的主体, 但在公有制经济之外,还存在着多种非公有制经济,使个人的收 入来源多样化。因而,也就必然会存在多种非按劳分配方式。
简述我国的生产资料所有制与分配制度
我国的生产资料所有制与分配制度既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基础和保障。
以下将从生产资料所有制和分配制度两个方面分别进行阐述。
一、生产资料所有制1. 国有制国有制是指生产资料归国家所有的所有制形式。
在我国,国家保持对国有企业的所有权,这是社会主义国家的特点之一。
国有企业是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基础和物质支撑,对国民经济的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
2. 集体所有制集体所有制是指生产资料归集体所有的所有制形式。
在我国,集体所有制以农村集体经济为主体,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又一重要组成部分。
农村集体经济是我国农村经济的基础和农民裙众的集体财产,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3. 个体所有制个体所有制是指生产资料归个人所有的所有制形式。
在我国,个体所有制以个体户、个体工商户等形式存在,是我国农村经济中的一种重要成员。
个体所有制在我国经济中占据一定比重,是我国经济制度的一个重要方面。
二、分配制度1. 劳动报酬制度我国劳动报酬制度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即个人按照其参加社会劳动的数量和质量所取得的收入成果的大小而获得相应的报酬。
这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一个基本原则和体现。
2. 福利分配制度我国福利分配制度是指国家对公民的基本生活和社会保障所进行的分配制度。
国家通过税收和社会保障等手段,保障公民的基本生活和发展权益。
这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3. 等额调节分配制度我国等额调节分配制度是指国家对财富和收入进行一定的调节和分配。
国家通过税收政策和财政政策等手段,对财富和收入进行一定的调节和分配,实现社会的公平和正义。
这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又一重要组成部分。
以上就是我国的生产资料所有制与分配制度的简要介绍。
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保障了生产资料的公有制和分配制度的公平公正,为我国的经济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和保障。
希望通过不断的改革和完善,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可以更好地适应我国经济发展的需要,推动我国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和繁荣。
2019-2020年高考政治二轮复习 专题2 分配制度与财政税收教案
2019-2020年高考政治二轮复习专题2 分配制度与财政税收教案【考点透视】一、个人收入的分配1、分配制度①我国的分配制度是什么,为什么实行这一制度。
②按劳分配:基本内容和要求、地位、实行的原因及意义。
③其他分配方式:内容;重点把握按生产要素分配——劳动、资本、技术、管理和土地等;理解其必要性和现实意义;④结合十七届四中全会允许农民以以多种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属于按生产要素分配,分析这一要求的意义。
2、分配原则——效率与公平的原则:①把握效率与公平的含义;②理解二者的关系,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二者既具有一致性,又存在矛盾;③正确处理初次分配与在分配的关系:十七大的新表述——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
④区分我国的分配制度、分配原则和具体的分配政策。
⑤结合当前我国采取的减免城市义务教育学杂费、关注民生的具体措施等,分析我国维护正义,注重公平。
二、国家收入的分配1、财政收入与支出①构成:财政收入分为税收、利润、债务和其他收入;财政支出包括经济建设支出、科教文卫事业支出、行政管理和国防支出、社会保障支出、债务支出。
②影响财政收入的主要因素:经济发展水平和分配政策。
其中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是基础性的。
③财政收支关系的三种情形。
2(1)表现:①财政与基础设施工程:体现国家财政集中力量办大事,具有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
②财政与宏观调控:通过对财政收支水平的调控促使经济平稳运行,通过财政手段促经济经济社会的发展。
③财政使人民生活有保障:三项具体表现。
④结合采用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保增长、调结构、促消费”等重大大事件,分析财政的巨大作用。
(2①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比较表③结合国内形势,分析当前国家财政政策的运用与扩大内需的关系等。
三、征税和纳税1、税收及其种类①税收的含义、与财政收入的关系;②税收的特征及相互关系;③种类:增值税和个人所得税;要重点把握这两类税的作用。
二轮复习3
专题三 收入与分配
一 构 建 知 识 体 系
按劳分配(含义、原因、意义) 个人收入分配 按个体劳动所得 其他分配方式 按生产要素分配—贡献 福利性分配 决定 直接影响
效率—促进发展 关系 原因 措施 收入 提高效率、促进公平
生产
反作用
收入分配
公平—相对平等
财政 国家收入分配
支出
作用 税收及种类 依法纳税 含义—基本特征 种类—增值税、个税 作用 公民的基本义务 违反税法行为
国民收入的再分配是在全社会范围内进行的。 再分配是指在初次分配的基础上,政府通过税收、政策、法律 等措施,调节各收入主体之间现金或实物的分配过程。
四.热点问题
1. “积极的财政政策”“稳健的货币政策” 2.党的十八大中提到的关于收入分配制度改革 问题,现实生活中的收入差距过大问题(基尼 系数)实现国强到民富的转变。 3.关于医疗体制改革,南水北调工程等民生工 程考查财政的作用 4.增值税改革,房产税试点,结合我国个人所 得税起征点的调整和税率的变化,考查个人所 得税的作用及计算方法。
坚持社会主义分配制 度;提高“两个比 重”,实现“两个同 步”;再分配中通过 财政、税收等完善社 会保障体制,促进社 会公平。
高考链接
(2012高考江苏卷10)如图2所示,有利于实现社 会结构由“金字塔型”向“橄榄型”转变的措施是 ①改革税制增加社 会各阶层收入 ②不断加强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 ③提高初次分配中劳动报酬比重 ④逐步增加社会公共物品的供给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关系
税收
二.重难点突破
重点1 按劳分配、按个体劳动者劳动成果分配和按劳动要素分配 按个体劳动者劳动成果 分配 个人占有生产资料 个体劳动者 扣除成本和税款后直接 归劳动者所有
探索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所有制结构和分配制度
探索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所有制结构和分配制度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马克思主义的一种理论概念,是指在社会主义国家中,由于生产力水平的限制以及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国家需要在长期的历史阶段内逐步过渡到最终实现共产主义的阶段。
在这一阶段中,社会主义国家的所有制结构和分配制度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影响着整个社会的发展方向和发展速度。
本文将探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所有制结构和分配制度,以及它们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作用和意义。
一、所有制结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所有制结构是指生产资料的所有者和经营管理者。
在这一阶段,国家和集体是社会主义国家的两种基本所有制形式。
国家所有制是指国家对生产资料的所有权,即由整个国家全体人民共同拥有和管理。
集体所有制是指劳动群众集体所有的生产资料,包括农村的集体经济组织和城市的集体所有制企业。
这两种所有制形式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共同构成了社会主义国家的所有制结构。
在国家所有制方面,社会主义国家通过国有企业实现对生产资料的国家所有。
国有企业是社会主义国家的重要经济基础,是国家履行宏观调控职能的重要工具。
国有企业的利润归国家所有,用于国家建设和社会福利事业,从而实现了资源的社会公平分配和再分配。
在集体所有制方面,农村的集体经济组织和城市的集体所有制企业通过集体经济组织和劳动合作组织实现对生产资料的集体所有。
集体所有制是劳动人民自己的所有制,是社会主义国家的重要经济基础,有助于发挥劳动人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在所有制结构方面,社会主义国家需要综合考虑国家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的相互关系,做到既保持国有经济的主导地位,又充分发挥集体经济的作用,促进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的良性互动和有效联动,实现国家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的有机结合。
二、分配制度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是指国家对社会收入和社会财富进行合理分配的制度。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义国家需要通过分配制度实现社会财富的公平分配和再分配,促进社会公正和社会稳定。
我国的分配制度,分配原则,与分配政策
1)我国的分配制度是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把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体现“提高效率、促进公平”的原则。
我国的分配政策是坚持共同富裕的前提下,允许和鼓励一部分地区和个人通过合法经营和诚实劳动先富起来,带动其他地区和个人致富;政府要加强对收入分配的调节,提高低收入者的收入水平,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
(2)我国目前的分配制度坚持效率与公平的原则。
按劳分配、按个体劳动者劳动成果分配、按生产要素分配,个人收入均与其在经济活动中的贡献挂钩,体现了效率原则;按劳分配中的劳动者共同劳动、平等分配的社会地位,按生产要素分配中生产要素投入的机会均等、规则平等,则是公平原则的体现.
(3)我国的分配政策坚持了兼顾效率与公平的原则。
既允许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体现效率原则;同时又通过先富带后富,国家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控制收入差距,防止两极分化,体现了公平原则.。
走向共同富裕的道路
6、共同富裕不同阶段的表现是 什么?
①改革开放以来,广大中西部地区根据 自己的条件发挥资源优势的同时,在各 方面支持了沿海地区先发展起来。
1984年,中共中央决定进一步开放沿海 14个港口城市:大连、秦皇岛、天津、 烟台、青岛、连云港、南通、上海、宁 波、温州、福州、广州、湛江、北海。 它们与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四个经 济特区及海南岛由北到南连成一线,成 为中国对外开放的前沿地带。
• 4、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 下岗职工再就业、扶贫帮困加大收入 分配调节力度,国家采取这些措施的 最终目的是为了( ) C • A、加强经济建设 • B、深化改革开放 • C、实现共同富裕 • D、提高综合国力
• 5、目前,我国社会主义分配原则是 ( A ) • A、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 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相结合 • B、按资分配 • C、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 同发展 • D、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 存
多项选择
1、下列选项中,有关共同富裕的理解, 正确的有( BCD ) A、共同富裕就是同等富裕、同时富裕 B、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 C、共同富裕是让一部分人先富,先富带 动后富,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D、不同的发展阶段,共同富裕有不同的 内容,当前东部地区要积极支持中西部 建设
2、2004年,我国国民经济增长速度达 到9.5﹪,国内生产总值超过13.65万 亿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突破1000美 元。这表明( AB )
• 3、面对良好的创业条件,我们应 该如何做?
• ①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我 们创业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 ②作为个人,我们应该抓住有利条件, 发挥自身才能,积极进取,努力创业, 实现自我价值,为国家的经济发展作 出贡献。
知识点1-我国的收入分配制度及其理论依据
我国的按劳分配制度及其理论依据
【典型例题】
3、坚持与完善绩效工资制度是事业单位工资制度改 革最重要的指导思想,其原因在于它( ) ①符合社会主义劳动的性质与特点 ②是对平均分配的根本否定 ③能维护分配公平,促进效率提高 ④是个人消费品分配的原则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我国的按劳分配制度及其理论依据
【典型例题】 【解析】本题考查收入分配的有关知识。在我国, 劳动还只是谋生的一种手段,必须通过公平的收入 分配来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①③正确;②④与题干不构成因果关系。
【答案】C
我国的按劳分配制度及其理论依据
【典型例题】
4、在收入分配问题上,效率和公平的关系是既对立 又统一的。其统一性体现在( ) ①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基础 ②公平是提高效率的保证 ③公平就是效率 ④效率高一定会带来社会的公平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知识点—— 我国的按劳分配制度
及其理论依据
我国的按劳分配制度及其理论依据 【知识点解析】
按劳分配为主体 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1、分配制度 (1)生产决定分配,生产资料所有制决定分配方式。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 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决定了必须实行按 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我国的按劳分配制度及其理论依据
【典型例题】
1、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和政策调 整大体经历了破旧,打破平均主义——立新,效率 优先,兼顾公平——调整和完善,更加关注社会公 平三个阶段。这一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 A.经济全球化趋势不断深化 B.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不断完善 C.我国的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 D.共同富裕根本目标的客观要求
中国分配制度
请问,您们知道我昨天晚上是几点睡的吗?呵呵,如果老师没有在这个地方,或许还真会有人暴怒说道:“管我毛事”。
没错,我几点睡觉不管大家的事,但我下面要讲的东西一定和大家紧密相连。
那好,我下面就简单的讲一下分配制度的概念解析,国家近30年来分配制度的发展历程,以及我的一点小小的感悟。
或许你又忍不住要问,人生幸福不幸福那要看有没有一个漂亮的媳妇,一个能干的爱自己的好老公,一个舒适的小窝和一辆能够载着全家一块旅游的小车吧。
呵呵,你说的也没错,因为你说的是结果,而我谈的是过程。
那好,下面咱们继续废话说起分配制度,我想大家不会陌生的。
或许有人会说,关于分配制度的事情有很多的,昨天老板给我发的工资发少了,这一定是分配制度不合理。
也或许有人会说,我周末加班了可是老板没有给我加班费,这也一定是分配制度的问题。
工资发少了,如果公司的工资制度是底金加奖金再加上补助的话,我想可能是你那天一不小心吸了一根烟被监控到了吧,亦或许是你工作完成不到位呢?没有加班费,首先你要看看是公司要求加班还是你主动加班的,要是你主动加班的话,老板说不定会你给发额外奖励的,但是在公司没有要求的情况下加班是没有加班费的,其次,即使真是公司要求加班的,那也是国家法律落实不到位,公司侵犯了你的合法利益,你完全可以向上级反映嘛。
你可能忍不住要问,为什么不是公司分配制度的问题呢。
首先,关于公司收入分制度的制定那可不是轻而易举的,或许制定过程和制定一部法律一样繁琐。
其次,公司的分配制度针对的不是一个人而是针对全体员工来说的,如果大家都说不合理那才真的不合理啊。
不知道你有没有发现,很多工作了很多年的员工,虽然每年的工资也在涨,但是有一点,基本工资基本上没有变,变得就是分红增多了,为什么呢?简单一点来说,你可以这样理解,基本工资就相当于国家的宪法,定好的就是定好的,而红利就相当于依据宪法而制定的法律,这种法律是要适应社会的发展的,不合理的法律就会被再次修订的。
《走向共同富裕的道路》教案
《走共同富裕的道路》教案[课标依据]:理解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造福于人民的必要性,体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分配制度;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动竞相迸发,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
能力目标:结合我国生产力水平、教育科学文化水平、地理位置等方面的情形,体会共同富裕是一个先富带后富、共奔富裕路的过程,从有利于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体现社会主义优越性两个方面,体会“在分配中,既要提倡奉献精神,又要落实分配政策”的辩证统一性。
情感价值观目标:从促进生产力发展、发挥社会主义优越性的角度,认同“确立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财富的创造和社会的发展有赖于劳动、知识、科技等角度,培养“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重点: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2、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
难点:1、共同富裕是一个过程;2、社会主义的分配原则;3、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蔚然成风,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也将充分涌流。
[教学过程设计]导入新课:教师问:“同学们,你们现在享受国家财政补贴的免除杂费和学费了,你知道国家是从哪个地区开始实行这一政策的吗?东部地区还是西部地区呢?”——学生回答“西部地区。
”教师:其实这些年国家为了进行西部大开发是竭尽所能斥巨资而为之。
比如:投资262亿元建青藏铁路,计划投资403亿建重庆轻轨,以及打算重拳出击,在川、滇西部的横断地区打造世界级的大型水电站群落。
等等……在国家的大力扶持下,这些西部的经济增长率每年高于8.5%。
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国家建西部大开发的目的是什么呢?——发展西部经济,使东、西部人民共同富裕,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走向共同富裕的道路”这一课题。
我国的分配制度是什么和为什么实行这种分配制度
1.我国的分配制度是什么和为什么实行这种分配制度?答:我国的分配制度是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实行按劳分配,是由我国显示的经济条件决定的。
生产资料公有制是实行按劳分配的前提;社会主义公有制条件下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物质基础。
2.按劳分配的原因?答:社会主义条件下人们劳动的性质和特点,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直接原因。
3.多种分配方式有哪些?答:①按劳分配②按个体劳动者的劳动成果分配③按资本、技术、信息、管理、土地、劳动等生产要素分配4.社会公平的措施?答:①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题,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为我国实现社会公平,形成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提供了重要的制度保证。
②保证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占合理比重,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占合理比重是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举措。
③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是实现社会公平的另一重要举措。
5效率与公平的关系及如何处理?答:关系: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效率与公平具有一致性。
一方面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前提。
社会公平的逐步实现只有在发展生产力,提高经济效率,增加社会财富的基础上才有可能。
没有效率作为前提的基础和公平,只能导致平均主义和普遍贫穷。
另一方面公平是提高经济效率的保证,只有公平分配才能维护劳动者权益,激发劳动者发展生产,提高经济效率的积极性。
效率与公平分别强调不同的方面,二者又存在矛盾。
处理: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既要提高效率,又要促进公平。
我国人口众多,人均自然资源想多匮乏。
发展经济必须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提高资源利用率。
同时,要将收入差距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使分配的结果能促使人们奋进,使社会具有生机和活力。
6. 国家财政的作用?答:①国家财政是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
②国家财政具有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
③国家财政具有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的作用。
7.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答:税收收入。
初中政治与我国有关的制度有哪些
初中政治与我国有关的制度有哪些我国的基本制度主要有基本政治制度、基本经济制度、基本分配制度,这三个都是中考政治的考点,要做好复习的准备哦!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初中政治与我国有关的制度,欢迎大家阅读参考,我们一起来看看吧!初中政治知识点:分配制度我国的基本分配制度是: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按劳分配:①实行按劳分配的前提:在公有制经济内部;②含义:即按照劳动者提供的劳动数量和质量进行个人收入分配。
③决定按劳分配的因素: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者按劳分配取得的收入,不仅取决于个人提供的劳动量,还取决于所在企业的经济效益。
④按劳分配收入形式有:国有企业、城镇集体企业职工的工资、奖金和津贴,实行家庭承包责任制的农民在完成承包合同上规定的上缴任务后获得的收入等。
其他分配方式有:①按个体劳动者的劳动成果分配:如开小商店获得的税后收入②按生产要素分配收入:A、劳动要素:如:私营企业职工和外资企业职工的工资收入B、资本要素:私营企业主雇佣一定数量的劳动者,纳税后获得的收入;社会成员把节余的钱存入银行,或者购买国债、企业债券、股票所获得的利息、股息和红利;购买奖券中奖获得的收入等;C、管理要素:私营企业和外资企业的高层管理者获得的高额收入;D、技术要素:被聘请担任私营企业和外资企业的技术顾问获得的收入E、土地要素:出租房屋获得的租金分配原则是什么:确立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
分配中应注意的问题是什么:在分配中,既要提倡奉献精神,又要落实分配政策;既要反对平均主义,又要防止收入差距悬殊。
法律保护一切合法的劳动收入和合法的非劳动收入:合法的非劳动收入:如:社会成员把节余的钱存入银行,或者购买国债、企业债券、股票所获得的利息、股息和红利;购买奖券中奖获得的收入;出租房屋获得的租金等;合法的非劳动收入:如:贪污受贿、制假售假、偷税漏税等。
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内容:由社会保险、社会救济、社会福利和社会优质四个个部分组成,其中社会保险是社会保障制度的核心。
高考政治二轮专题复习课件:专题三 收入、分配和财税
真题回眸
1.(2014· 四川卷)M村在确认村民的土地经营权等权属后,
将1 000亩土地的经营权流转给 T公司,用于种植蔬菜和花 卉,每户村民按850斤大米(约1 400元)/亩×年的标准领取租
金。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D )
①村民获得租金是因为土地与资本和劳动结合创造了价值
栏 目 链 接
感 悟 高 考 3 . (2014· 广东卷 ) 假定某国的失业率和通货膨胀率处
在图中
栏 目 链 接
的X点,如果实行扩张总需求的政策,一般来说,该点短 期内可能趋向( )C
感 悟 高 考 A.X1 B.X2 C.X3 D.X4
解析 “ 实行扩张总需求的政策 ” 意味着增加市 场上的货币供应量,故短期内可能的趋向是提高 通货膨胀率和同时降低失业率,故排除A、B、D
第一部分 专题三
高频核心考点整合 收入、分配和财税
考向指南 2015年高考,我国的收入分配制度、分配原则、分 配政策、效率与公平的关系、财政的作用等仍可能是高考
命题关注的重点知识,选择题和主观题仍可能是高考命题
采用的基本形式,考生要结合热点材料重点分析我国的收 入分配制度、分配原则、分配政策、财政的作用等问题。
栏 目 链 接
③禁止非法垄断及非法竞争行为
④逐步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平均化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感 悟 高 考 解析 “提高劳动报酬在再分配中的比重”,不能 解决上述“三大差距”,故①应排除。“逐步实现
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平均化”错在“平均化”的说法,
故④应排除。②③则属于其合理措施,应选。
三项,选C项。
栏 目 链 接
感 悟 高 考
4.(2014· 北京卷)“自动稳定器”是一种经济调节机制,具
初三政治知识点关注经济发展与实现我们的共同理想
初三政治知识点关注经济发展与实现我们的共同理想经济发展是我们国家的大计,也是我们每个人都需要努力的一部分目标,我们的共同理想就是中华民族的共同理想,小编在这里整理了相关资料,希望能帮助到您。
初三政治知识点关注经济发展1.三步走的战略和两个100年目标第一步:从1981年到1990年,国民生产总值翻一番,解决人民温饱问题。
第二步:到20世纪末,国民生产总值再翻一番,人民生活走到小康水平。
第三步:到21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走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基本实现现代化。
建党100年:建成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建国100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基本实现现代化。
2.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什么?确立的原因、公有制包含的内容。
基本经济制度: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确立的原因:是由我国社会主义性质和初级阶段国情决定的。
公有制的内容:公有制经济不仅包括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还包括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
(公有制的地位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3.国有经济的含义、地位、作用含义: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归全体人民共同所有的公有制经济。
地位:国有经济是国民经济的主导力量。
原因:(1)国有经济拥有雄厚的经济实力和先进技术设备;(2)积聚着我国最先进的生产力;(3)控制着国民经济的命脉;(4)担负着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产品的生产和流通的重要任务。
作用:对于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增强我国经济实力,国防实力和民族凝聚力,具有关键性作用。
4.集体经济的含义、作用、地位含义:生产资料归一部分,劳动者共同所有的一种公有制经济。
地位:公有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作用:广泛吸收社会分散资金,缓解就业压力,对发挥公有制经济的主体作用,有重大意义。
5.非公有制经济的地位、作用地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作用:对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加快生产力发展有重要作用。
6.国家对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的政策公: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
我国的分配制度是什么
我国的分配制度是什么我国分配制度的原则是什么分配原则:确立劳动、资本、知识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
分配制度: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意义:(1)改变了以往的“大锅饭”做法,有利于发挥收入分配的激励作用,极大地调动人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2)有利于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充分发挥人才的作用,促进国家和社会的发展。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在对所有制结构进行改革的同时,对分配制度也进行了改革与调整。
主要是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允许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带动和帮助后富,逐步实现共同富裕。
我国的分配制度分配制度中国现行的分配制度是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生产资料所有制结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的发展水平;社会主义社会人们劳动差别的存在决定了我国现阶段的分配结构。
同时也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
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表现在:一是全社会范围的收入分配中,按劳分配占最大比重,起主要作用;二是公有制经济范围内劳动者总收入中,按劳分配收入是最主要的收入来源。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按劳分配具有如下特点:除了按劳分配以外,其他分配方式主要还包括按经营成果分配;按劳动、资本、技术、土地等其他生产要素分配。
按劳分配与按劳动要素分配不同,按劳分配只能在社会主义公有制范围内分配。
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实质上反映出劳动、管理、资本、技术、土地等各种生产要素,都按贡献参与了收益分配。
其中按劳分配为主体反映了劳动要素是各种生产要素中最受重视的部分。
分配原则合理的收入分配是社会公平的重要体现,在分配时,既要反对平均主义,又要防止差距悬殊,体现公平正义,既要提倡奉献精神,又要落实分配政策,体现公平正义。
按劳分配按劳分配是指凡是有劳动能力的人都应尽自己的能力为社会劳动,社会以劳动作为分配个人消费品的尺度,按照劳动者提供的劳动数量和质量分配个人消费品,等量劳动获取等量报酬,多劳多得,少劳少得,不劳动者不得食。
我国三次分配制度
我国三次分配制度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我国的三次分配制度是指国家对全国居民的收入进行分配的三个环节:市场分配、政府再分配和个人再分配。
这一制度是我国经济发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实现社会公平、提高公民生活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在市场分配环节,居民通过参与市场经济活动,以劳动力和资本为基础,通过劳动、投资等方式获取收入。
在这一过程中,各个市场主体根据自身的劳动生产力和资源配置情况,获得相应的经济收益。
市场分配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基础,大大激发了人们的生产积极性和创造力,有利于形成有效的资源配置和完善的产业链条。
在市场分配中存在着很多问题,比如贫富差距过大、收入分配不均等等。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国实行了政府再分配制度。
政府再分配是指国家通过税收、转移支付等手段,对社会收入进行再分配,以达到调节社会收入分配不公平的目的。
政府再分配通过税收调节个人和企业的收入,通过社会保障体系提供基本生活保障,通过福利政策改善弱势群体的生活状况。
政府再分配不仅有利于缩小贫富差距,提高社会公平,还有利于增加社会福利,促进社会稳定。
我国政府一直致力于建立健全的社会保障体系,制定各种扶贫政策,积极推动收入再分配,极大地改善了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人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除了政府再分配,个人再分配也起着重要的作用。
个人再分配是指家庭和个人在拿到收入之后,根据自身的需求和生活方式对收入进行再分配。
比如个人之间的亲朋好友间的互助、家庭成员之间的经济支援等。
通过个人再分配,可以更好地满足个人和家庭的生活需求,增加了社会的凝聚力。
我国的三次分配制度是相互衔接、互为补充的。
市场分配是经济活动的基础,政府再分配是调节分配不公平的手段,个人再分配是人际关系的延伸。
这三个环节共同构成了我国分配制度的基本框架,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保障。
第二篇示例:我国的三次分配制度是指国家对社会总收入进行分配的过程中,将社会总收入分为工资收入、利润收入和财产收入三个部分进行分配的制度。
大学分配工作制度
大学分配工作制度是中国高等教育体系中的一项重要政策,旨在为毕业生提供公平、公正、公开的就业机会,促进高校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紧密对接。
本文将从大学分配工作制度的概念、意义、现状、原则、程序和保障措施等方面进行阐述。
一、大学分配工作制度的概念大学分配工作制度是指高校在毕业生就业工作中,依据国家就业政策和社会需求,通过科学的选拔、评价、推荐等环节,将毕业生分配到合适的工作岗位的一种制度。
这一制度体现了国家对高校毕业生的关爱和培养,旨在为毕业生提供更好的发展空间,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二、大学分配工作制度的意义1. 保障毕业生就业权益。
大学分配工作制度确保了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的公平竞争,避免了家庭背景、人际关系等因素对就业的影响,使毕业生能够凭实力获得合适的岗位。
2. 优化人才配置。
通过科学的选拔和评价,大学分配工作制度有助于将毕业生分配到与其专业、能力相适应的工作岗位,提高人才利用率,促进社会经济发展。
3. 促进教育改革。
大学分配工作制度对高校教育质量和人才培养方向提出了更高要求,促使高校关注社会需求,调整专业设置和教学内容,提高教育质量。
4. 维护社会稳定。
大学分配工作制度有助于缓解毕业生就业压力,减少就业难题,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三、大学分配工作制度的现状当前,我国大学分配工作制度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国家政策引导。
国家出台了一系列就业政策,如鼓励毕业生到基层、西部、艰苦地区就业,支持创新创业等,为毕业生提供更多就业机会。
2. 高校选拔评价。
高校通过举办招聘会、组织面试、考核专业技能等方式,选拔适合岗位需求的毕业生。
3. 毕业生自愿择业。
毕业生根据自身兴趣、专业特长和市场需求,自主选择工作岗位。
4. 社会参与。
企业、政府、社会组织等积极参与毕业生就业,提供更多就业岗位。
四、大学分配工作制度的原则1. 公平竞争。
大学分配工作制度要求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遵循公平竞争原则,严禁舞弊、关系户等现象。
2. 双向选择。
我国分配结构
在由国家参与的再分配中 在由国家参与的再分配中,要加强 再分配 政府对收入分配的调节, 政府对收入分配的调节,提高低收 入者的收入水平,调节过高收入, 入者的收入水平,调节过高收入, 取缔非法收入。 取缔非法收入。通过完善税收和社 会保障制度等, 会保障制度等,把收入差距控制在 一定范围之内,防止两极分化, 一定范围之内,防止两极分化,实 现合理的公平分配, 现合理的公平分配,以兼顾各阶层 各方面群众的利益, 各方面群众的利益,特别是保障低 收入者的基本生活。 收入者的基本生活。 再分配注重公平 公平, 再分配注重公平,有利于保持社会 稳定。 稳定。
3.在按生产要素分配中,如何看待劳动、 在按生产要素分配中,如何看待劳动、 在按生产要素分配中 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参与分配? 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参与分配?
(1)按生产要素分配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 ) 济的客观要求。 济的客观要求。生产要素所有者凭生产要素 在生产中发挥的作用活得自己相应的收入, 在生产中发挥的作用活得自己相应的收入, 能调动劳动者和各种生产要素所有者的积极 提高生产要素的使用效率, 性,提高生产要素的使用效率,促进经济的 发展。 发展。 (2)按生产要素分配会导致社会成员之间的 ) 收入有较大的差距。因此,必须采取措施, 收入有较大的差距。因此,必须采取措施, 依法保护合法收入,取缔非法收入, 依法保护合法收入,取缔非法收入,整顿不 合理收入,调节过高收入, 合理收入,调节过高收入,防止两极分化
洛溪大桥
奥体中心内由霍英东捐资兴建的英东游泳馆
千万港元重奖奥运健儿
(3)兼顾效率与公平,必须正确处 兼顾效率与公平,
初次分配注重效率与再分配注重公 注重效率 注重 理初次分配注重效率与再分配注重公 平的关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我国的分配制度是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把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体现“提高效率、促进公平”的原则。
我国的分配政策是坚持共同富裕的前提下,允许和鼓励一部分地区和个人通过合法经营和诚实劳动先富起来,带动其他地区和个人致富;政府要加强对收入分配的调节,提高低收入者的收入水平,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
(2)我国目前的分配制度坚持效率与公平的原则。
按劳分配、按个体劳动者劳动成果分配、按生产要素分配,个人收入均与其在经济活动中的贡献挂钩,体现了效率原则;按劳分配中的劳动者共同劳动、平等分配的社会地位,按生产要素分配中生产要素投入的机会均等、规则平等,则是公平原则的体现。
(3)我国的分配政策坚持了兼顾效率与公平的原则。
既允许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体现效率原则;同时又通过先富带后富,国家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控制收入差距,防止两极分化,体现了公平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