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幼儿教师资格证《综合素质》考点:教育观

合集下载

教师资格《幼儿综合素质》最新考点:教育观

教师资格《幼儿综合素质》最新考点:教育观

教师资格《幼儿综合素质》最新考点:教育观教师资格《幼儿综合素质》最新考点:教育观想要考教师资格的考生需要注意了,今年的《幼儿综合素质》考点有些改动。

以下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教师资格《幼儿综合素质》最新考点,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教师资格《幼儿综合素质》最新考点:教育观(一)素质教育概述1.素质教育的内涵关于素质教育的含义,教育部(原国家教委)《关于当前积极推进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中作了明确解释:“素质教育是以提高民族素质为宗旨的教育。

它是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规定的同家教育方针,着眼于受教育者及社会长远发展的要求,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宗旨.以注重培养受教育者的态度、能力,促进他们在德智体等方面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为基本特征的教育。

”素质教育从本质上来说,就是以提高国民素质为目标的教育。

2.素质教育的特点(1)全体性素质教育是面向每一个受教育者、以每一个受教育者为对象的教育,它面向每一个学生,旨在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发展。

素质教育既不是精英教育.也不是精品教育,它是大众化的教育。

它要面向每一位适龄学生,使每个学生都在他原有的基础上有所发展,都在他天赋允许的范围内充分发展。

素质教育的全体性要求学校及教师关心每一位学生素质的培养和提高,不能因种族、家庭、经济、智力及教育者主观好恶等因素的影响,将一部分学生排除在素质教育之外。

坚持素质教育的“全体性”的主要意义在于:第一,保证使接受教育成为每一个人的权利和义务。

接受教育是每一个儿童最重要、最根本的权利。

第二,保证整个民族的文化素养在最低可接受水平之上,杜绝新文盲的产生,中小学教育应为提高全体人民的基本素质服务,推进国家经济发展与民主建设。

第三,为贯彻社会主义“机会均等”原则,为每个人的继续发展提供最公平的前提条件。

素质教育的最终目标是为未来的合格公民奠定素养基础。

(2)基础性素质教育是一种注重打基础的教育。

正因为素质是反映人的身心发展水平最基本的特征和品质,并制约着人的意识、态度和行为,所以素质培养必须从最基本的基础方面做起。

幼儿园教资三观

幼儿园教资三观

幼儿园教资三观
1.师德观:幼儿园教师应该具有高尚的师德观,热爱幼儿并关心他们的成长,尊重幼儿的个性和特点,注重培养幼儿的自信心和自主性,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做到言传身教,为幼儿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2. 教育观:幼儿园教师应该具有正确的教育观,注重幼儿的全面发展,重视幼儿自主学习,注重培养幼儿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同时也要注重幼儿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

教师应该通过多种方式,为幼儿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帮助幼儿体验和探索世界,引导幼儿积极向上地学习和成长。

3. 爱国观:幼儿园教师应该具有正确的爱国观,注重培养幼儿的国家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教师可以通过讲述国家历史、文化传统、民族英雄等方式,引导幼儿了解国家的发展和变化,培养幼儿的民族自豪感和归属感。

同时,教师还应该注重幼儿的社会情感教育,引导幼儿关爱他人、尊重他人,培养幼儿的公民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 1 -。

《幼儿园综合素质》第一章 职业理念知识点

《幼儿园综合素质》第一章 职业理念知识点

第一章职业理念第一节教育观1.教育观的概念:是指人们对教育者,教育对象,教育内容等教育要素及其属性相互关系的认识,还有人们对教育与其他事物相互关系的看法2.教育观的核心:教育的目的(确定正确的教育观,需要正确认识教育的发展规律,正确认识教育活动的各种内部关系)3.素质教育的内涵:(1)是依据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求,(2)根本目的:以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3)根本特征:以尊重学生主体和主动精神,注重开发人的智慧潜能,形成人的健全个性的教育(4)根本宗旨:提高国民素质(5)两个重点: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6)三大要义:面向全体,全面发展,主动发展A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素质教育不同于应试教育,倡导人人有受教育的权利,强调在教育中每个人都得到发展。

B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倡导的是在教育中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充分的,全面的发展。

全面发展是理论依据,实施素质教育必须坚持德智体美和劳动技术教育并举,促进学生生动活泼的发展C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每一个学生都有其个性,教育要尊重并充分发展学生的个性D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育:培养新一代人才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素质教育的时代特征创新教育是核心,是旨在激发学生创新意识,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教育4素质教育的特点:全体,全面,基础,主体,发展,合作,未来5.素质教育的目标(1)总目标:全面提高国民素质(2)具体目标:A促进学生身体的发展B促进学生心理的成熟化C造就平等的公民D培养个体的生存能力和基本品质E培养学生自我学习的习惯,爱好和能力F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G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态度6.幼儿教育的重要性和意义(1)体上:促进幼儿生长发育,提高身体素质(2)智上:开发幼儿智力(3)德上:促进人格健全(4)美上:培育美感,促进创造力和想象力的发展(5)劳上: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健康和谐发展,为适应学校生活做准备7.幼儿教育的特点:(1)生活化幼儿园课程应该具有浓厚的生活化特征,课程内容应该源于幼儿生活,并贯穿于幼儿生活(2)游戏化游戏符合幼儿的年龄特征,能够满足幼儿的身心发展需求,也是幼儿的基本活动形式和学习方式(3)活动性因为幼儿的行为性和形象性的认知方式和认知特点,使得幼儿园课程必须以幼儿主动参与的教育性活动为其基本的存在形式和构成成分(4)保教结合性学龄前儿童的教育都是保教合一的前提下进行的,保中有教,教中有保(5)先导性和启蒙性幼儿教育的启蒙性应该与学生的现实发展联系起来,启于未发,适时而教,循序渐进8.幼儿素质教育的实施方法和途径(1)树立正确的素质教育理念与办园目标(2)提高院长和教师队伍的水平(3)将素质教育落实到教学之中(4)在日常生活中逐渐培养幼儿的素质(5)幼儿园、家庭和社会互相配合(6)加强教育改革、完善课程设置9.学前教育观的树立(1)热爱儿童:是儿童正常发展的重要前提条件(2)尊重儿童:信任儿童,尊重隐私,鼓励儿童,帮助儿童建立信心,保护儿童自尊心,杜绝体罚儿童(3)全面教育儿童:德智体美诸多方面的教育相互渗透,相互结合,彼此相互联系,相互制约(4)寓教于活动之中:为儿童提供操作活动,游戏活动,教学活动,观察,散步娱乐等方面活动的机会,潜移默化教育儿童(5)教育要儿童化:教育要符合身心发展的规律,做到儿童化,不能“小学化”“成人化”(6)多种教育形式相结合学前教育活动的成功有赖于全班集体活动,组活动和个人活动的相互结合,相互补充(7)因材施教学前教育应该根据每个儿童的具体情况施于教育,扬长补短,发展儿童的兴趣爱好,促进儿童更好的成长(8)争取家庭配合要调动家长在儿童成长发展中的积极性,才能保证学前教育作用的全面发挥.第二节儿童观1.“育人为本”的儿童观以幼儿为主体,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培养社会主义所需要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1)幼儿是发展中的人,要用发展的观点认识幼儿:①幼儿的身心发展是有规律的,发展具有方向性顺序性连续性阶段性和不平衡性②幼儿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③幼儿是处于发展初期的幼稚个体④幼儿的发展是全面的发展(2)幼儿是独特的人:幼儿是一个完整的人,幼儿是独一无二的人(3)幼儿是学习的主体,是具有能动性的教育对象,其主观能动性主要表现在:独立性选择性调控性创造性自我意识性(4)幼儿是权利的主体:幼儿和成人一样彼此平等,幼儿作为拥有权利主体,并且作为权利主体的特殊性2.“育人为本”的儿童观在保教实践中的应用(1)以幼儿的全面发展为本,用全面的眼光看待幼儿①以幼儿的个性为本②要在以幼儿为本的基础上,给予充分的指导,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培养幼儿,遵循幼儿个性发展规律(2)公平公正地对待幼儿①不因性别,民族,地域,经济状况,家庭背景等歧视幼儿②做到自觉学习,提高修养③建立平等的师幼关系④公正无私,一视同仁,尊重个体差异⑤实事求是,奖罚分明⑥面向全体,点面结合(3)给幼儿提供多样的发展机会,因材施教,促进幼儿的个性发展①实现角色转换②深入研究幼儿③构建独特环境④利用儿童的思维方式与强项(4)设计丰富多样的保教活动①保教活动的设计原则:教育性,思想性,趣味性,实践性,渗透性②保教活动的内容设计:启蒙性,生活性,参与性,游戏性,情境性等③保教活动的形式设计:集体活动,小组活动,个人活动(5)树立全心全意为幼儿服务的意识①服务于幼儿的身心,提高其身心素质②服务于幼儿的学习③服务于幼儿的生活④服务于幼儿的终身发展,使教育成为促进幼儿可持续发展的手段,增强幼儿的适应能力第三节教育观1.新课程倡导的教育观(1)现代教师角色的转变①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来看,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②教学与研究的关系来看,教师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③教学与课程的关系来看,教师是课程的开发者和建设者④学校和社区的关系来看,教师是社区型开放的教师(2)现代教师教学行为的转变①对待师生的关系来看,强调尊重,赞赏②在对待教学关系上,强调帮助,引导③在对待自我上,强调反思④在对待与其他教育者的关系上,强调合作2.教师专业发展的概念:即教师专业成长3.教师职业专业化的条件(教师的专业素养)(1)教师的学科专业素养①精通所教学科的基础性知识与技能②了解所教学科相关的知识③了解学科的发展脉络④了解学科领域的思维方式和方法论(2)教师的教育专业素养①具有先进的教育理念②具有良好的教育能力③具有一定的研究能力(3)教师的人格特征①积极乐观的情绪②豁达开朗的心胸③坚韧不拔的毅力④广泛的兴趣(4)教师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①忠诚于人名的教育事业②热爱学生③团结协作精神④良好是师德素养4.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容①专业理想的建立②专业态度和动机的完善③专业知识的拓展和深化④专业能力的提高⑤教师的专业人格⑥专业自我的形成5.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①师范教育②入职培训③在职培训④师徒结对⑤同伴互助⑥自我教育6.教师专业发展的阶段(1)“自我更新”取向的教师专业发展阶段教师专业发展分为“非关注”阶段、“虚拟关注”阶段、“生存关注”阶段、“任务关注”阶段、“自我更新关注”阶段(2)福勒和布朗关于教师成长的阶段①关注生存阶段②关注情境阶段③关注学生阶段7.终身学习的必要性8.终身学习的意识①又不断学习的意愿②安排出一定的学习时间进行学习③把学习与工作改进、生活改进等联系起来④掌握学习的方法和技术,提高学习的效率9.教师终身学习的内容①学会学习②通晓自己所学的学科,成为学科专家③学习有关教育的学问④学习信息技术10.教师终身学习的方法①参加系统的终身学习②参加校本学习③参加各类成人教育④借助媒体学习11.教师终身学习在教学中的作用①提高课堂教学效率②满足教学发展的需要③带动学生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

综合素质考点教育观

综合素质考点教育观

综合素质考点教育观综合素质考点教育观是基于对学生全面发展的认识和教育实践的需要,对教育目标、内容、方法和评价做出的理论规定。

它突出了综合素质教育的核心,旨在培养具备综合素质的人才。

本文将围绕综合素质考点教育观进行论述,并探讨其对学生发展的影响。

一、综合素质考点教育观的内涵与目标综合素质考点教育观将教育的目标定位为培养具备全面发展的人才。

这里的综合素质包括智育、体育、美育、劳育和品德教育等多个维度,旨在培养学生成为具备多种能力和素质的人才,以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需要。

在综合素质考点教育观下,教育的内容呈现多样化。

学生不仅要学习传统的学科知识,还需要锻炼身体、培养审美素养、掌握劳动技能和塑造良好品德。

教育的方式与方法也更加多样化,强调个性化发展和能力培养。

评价方面,注重综合素质的全面评价,不仅仅看学科成绩,还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表现。

二、综合素质考点教育观对学生发展的影响1. 促进全面发展:综合素质考点教育观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不再将学生仅仅定义为学习机器。

学生在综合素质考点教育观下有更多的机会去发展自身的多种能力和潜能,充分展现自己的优点和特长。

2. 培养创新能力:综合素质教育强调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在过去,教育往往只关注知识的传授和灌输,而综合素质考点教育观下,鼓励学生积极探索和创新,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思维。

3. 培养社会责任感:综合素质考点教育观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在综合素质考点教育观下,学生通过参与社会实践、志愿服务等活动,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使他们具备为社会发展作出贡献的能力。

4. 增强自信心与抗挫能力:综合素质考点教育观重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注重激发学生的自信心和抗挫能力。

这样的教育模式能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使他们对自己有更多的认同感和自信心,也能更好地面对挫折和困难。

通过以上论述,我们可以看出,综合素质考点教育观是一种非常有益的教育理念。

它能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培养创新能力、增强社会责任感、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抗挫能力。

最新教师资格证《幼儿综合素质》知识点-教育观

最新教师资格证《幼儿综合素质》知识点-教育观

教师资格证《幼儿综合素质》知识点:教育观一、选择题下列对素质教育的理解,存在片面性的是( )。

a.促进学生专业发展b.尊重学生个性发展c.教育面向全体学生d.引导学生协调发展【答案】a如果你感觉整本书都是考点,可能你需要一套网校课程,让名师帮你划重点!如果你感觉教材学不完,知识考点记不住,多半是没找对学习方法。

233网校推出多层次多种辅导方案,高效通关从选课报名开始。

去选课>>【解析】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

a选项只促进了一方面的教育,存在片面性。

二、材料分析题一天,一位老师给学生上科学课,主题是“寻找有生命的物体”。

老师安排学生去校园里甚至校外的大自然里寻找有生命的物体,并做下记录。

走出课堂的孩子们显得很兴奋,不久一位同学跑过来说:“老师,我捉到一只蚂蚱。

”其他同学也围过来看,突然,一个同学说:“这是只公的。

”围观的同学哄堂大笑。

老师问道:“你怎么知道的?”“我观察的,公蚂蚱有劲,跳得高。

”他自信地说。

这是孩子最直接的推理,确实难能可贵!老师及时表扬道:“你真是一个小生物学家,科学就是提出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希望你能认真研究一番。

”孩子认真地点点头,就在这时,一位同学跑过来告状:“一个同学把蚂蚱踩死了。

”老师很快意识到这是一个绝好的教育机会。

他走过去,看见几个同学正在气呼呼地责备那个同学。

这位老师说:“一个蚂蚱也是一个有生命的物体。

我们应该爱护每一个有生命的物体。

我相信,这位同学一定是无意踩死的。

这样吧,老师提一个建议:不如挖一个坑,把他安葬了吧!”于是,在学校的草地上,举行了一个特殊的“葬礼”。

可以说在这潜移默化中,学生对生命的理解和珍惜,会比多少遍说教都来得有效!问题:试从教师职业理念的角度,评析老师的教学行为。

【参考答案】这是一堂非常成功的科学课。

从教师职业理念的角度,该老师的教学行为体现了素质教育的教育观、学生观和教师观。

综合素质考点:教育观

综合素质考点:教育观

一、素质教育的内涵【口诀:提素个性创两全】素质教育是指一种以提高受教育者诸方面素质为目标的教育模式。

它重视人的思想道德素质、能力培养、个性发展、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教育。

(1)素质教育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2)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人人有受教育的权利。

正面表现:无偏见;关注所有学生;平等的受教育机会反面表现:分重点班非重点班;优生与差生;只关注某个学生或某些学生(3)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

正面表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课程均衡配置反面表现:唯分数论;唯成绩论;主科与副科(4)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学生具有个别差异性。

正面表现:发现、发展学生特长;因材施教反面表现:忽视差异性,扼杀独特性(5)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育(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的核心)正面表现:鼓励创新,带学生去实践;激发学生想象力和创造性反面表现:灌输式教学,扼杀学生想象力二、育人为本”的儿童观一、新课改的教学观【口诀:学习过人】(1)教学从“教育者为中心”转向“学习者为中心”:“一言堂”转为“多言堂”。

正面表现:学生参与教学,学生主体,自主、合作和探究反面表现:传统教学,满堂灌(2)教学从“教会学生知识”转向“教会学生学习”: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正面表现:注重学习方法传授、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反面表现:只注重知识本身(3)教学从“重结论轻过程”转向“重结论的同时更重过程”:经历学习过程。

正面表现:重视学习过程、教师主动为学生创设学习过程反面表现:只要求掌握知识,不注重学习过程、重成绩(4)教学从“关注学科”转向“关注人”:以人为本正面表现: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人格培养反面表现:只关注学生成绩,忽视情感培养考题再现1.某初中二年级班主任王老师,同时任教本班英语学科,为了提升班级平均英语成绩,总是借着“辅导学生”的幌子,任意占用音体美等学科的时间,王老师的做法( )。

幼儿-教师资格-综合素质之三观

幼儿-教师资格-综合素质之三观

幼儿教师资格综合素质之三观综合素质的三观问题分别包括了教育观、学生观、教师观,在出题的过程中,一般以以下几种方式考查大家:1.请从教育观/教学观/教师观/学生观的角度分析一下该老师的教育教学行为是否合理。

2.在题干当中没有明确指令,而是以职业理念的内容为题干,让同学们从职业理念的角度去评价该老师的教育教学行为。

一、素质教育观的内涵素质教育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育。

素质教育的出现就是为了纠正应试教育的弊端,教师不应只关注学生的成绩,还应该关注学生的整体发展。

素质教育还要求我们要考虑到全体学生,不仅仅是优等生的教育。

所以,只要案例中出现了教师能够关注到所有学生,并且允许学生发挥自己的特长,同时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都可以从我们素质教育观的内涵入手。

二、“以人为本”的学生观学生是发展的人、学生是独特的人、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

首先,“以人为本”的学生观告诉我们,学生是发展中的人,是有巨大发展潜能的,是一直处在变化的过程中的。

我们可以容错,就是意味着教师是允许学生犯错的,也是能够原谅学生犯错的。

其次,学生的独特的人,是与成人不一样的,我们不要用衡量成人的标准去对待学生。

最后,学生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不以教师的意志为转移的。

在案例分析题当中,看到以上几个方面出现了,均可以选择“以人为本”的学生观进行做答。

三、教师观从教师角色转变来看,教师应该是学生学习和发展的促进者、教师应该是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教师应该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教师应该是社区型的开放教师。

从教师行为转变来看,在对待师生关系上,教师观强调尊重、赞赏。

在对待教学上,教师观强调帮助、引导。

在对待自我上,教师观强调反思。

在对待其他教育工作者上,教师观强调合作。

我们应试教育下的师生关系一直是教师是主导,在对待教学上,一直强调灌输,而新教师观却强调引导学生,做学生学习的促进者。

教师资格证教育观的基本内容

教师资格证教育观的基本内容

教师资格证教育观的基本内容一、教师资格证教育观的基本内容咱都知道哈,教师资格证里的教育观那可是相当重要滴。

1. 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这就是说呀,不管这个学生是啥样的,是成绩好的呢,还是成绩差一点的,是调皮捣蛋的呢,还是特别听话乖巧的,都得一视同仁地接受教育呢。

不能说只关注那些成绩好的学生,把其他学生就给忽略掉了。

就像一个班级里,每个学生都是一颗独特的小星星,都有发光的权利,老师得让他们都有机会在教育的天空里闪耀。

2. 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啥叫全面发展呢?可不是光看成绩哦。

学生除了学习知识,还得在品德、身体、审美、劳动技能这些方面都得到发展呢。

比如说,不能只让学生天天埋头做题,还得让他们去参加体育活动,锻炼好身体;要培养他们的品德,让他们懂得尊重他人、诚实守信;还要让他们接触艺术,有一定的审美能力,知道啥是美啥是丑;劳动技能也不能少呀,学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甚至还能做点小手工啥的。

3. 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每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呀,都有自己的个性。

有的学生可能对画画特别感兴趣,有的学生可能就喜欢唱歌跳舞。

那教育就得尊重这些个性差异,不能把所有学生都按照同一个模子来培养。

如果一个学生特别有音乐天赋,那就可以给他更多的机会去学习音乐、发展音乐才能,而不是强迫他去做他不喜欢的数学题之类的。

4. 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育现在这个时代呀,创新可太重要了。

不能老是让学生死记硬背那些知识,得让他们学会自己思考,提出新的想法。

而且实践能力也不能少,光有理论知识可不行,得让学生动手去做。

就像做科学实验,让他们自己去探索,在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这样才能培养出真正有能力的学生。

教师资格证考试综合素质知识点教育观

教师资格证考试综合素质知识点教育观

教师资格证考试综合素质知识点教育观
教育观是教师综合素质考试中一个重要的知识点,涉及到教育理念、教育方式、教学方法等方面的内容。

一个教师对于教育的认识和观念
会直接影响到他的教学风格和教育效果。

因此,有必要对教育观进行
深入了解和学习。

首先,教育观是指教师对于教育的基本看法和认识。

教育是一种有
目的的社会现象,是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塑造人格的过程。

教育观
是教师对于教育目的、教育方法、教育对象等方面的认识和看法。


同的教育观会导致不同的教育方式和效果。

其次,教育观不是固定不变的,它会随着时代的发展和个人的成长
而不断变化。

一个优秀的教师应该具有积极的教育观,关注学生的全
面发展,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教师应该不断学习和
提升自己,以适应不同学生的需求和社会的变化。

最后,教育观还包括对待学生的态度和方法。

教师应该尊重学生的
个性差异,因材施教,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潜力。

教育并非简单的
灌输和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和思维能力,培
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终身学习能力。

综上所述,教育观是教师综合素质考试中的重要知识点,对于提高
教师的教学水平和专业素养具有重要意义。

只有不断学习和深化对教
育观的理解,教师才能更好地履行自己的教育使命,为学生的成长和
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希望广大教师能够重视教育观,不断提升自己
的教育水平,为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

幼儿园教资教育观

幼儿园教资教育观

幼儿园教资教育观幼儿园教育是儿童教育的起点,也是培养孩子综合素质的基础阶段。

幼儿园教资教育观是指幼儿园教师对幼儿园教育目标、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的认识和理解,是指导幼儿园教育实践的理论依据和指导原则。

幼儿园教资教育观的正确与否直接影响幼儿园教育的效果。

本文将从培养幼儿综合素质、关注幼儿身心健康、激发幼儿学习兴趣和重视幼儿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探讨幼儿园教资教育观。

幼儿园教资教育观应注重培养幼儿的综合素质。

幼儿园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孩子的健康、智力、美感、劳动等方面的综合素质。

教师应以启发幼儿的学习兴趣为出发点,通过游戏、活动等形式,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表达能力等。

同时,要注重培养幼儿的团队合作意识和社会交往能力,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创造力,使他们具备适应社会的能力。

幼儿园教资教育观应关注幼儿的身心健康。

幼儿期是儿童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教师应关注幼儿的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

在日常教育中,要注意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提供丰富多样的游戏和活动,促进幼儿的身体发展和心理健康。

同时,要加强对幼儿的情感关怀,培养幼儿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帮助幼儿建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

幼儿园教资教育观应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幼儿园教育应以幼儿的兴趣为导向,通过丰富多样的教学活动,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教师要注重观察幼儿的兴趣爱好,根据幼儿的特点和需求,设计有趣的教学内容和活动,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使幼儿在愉悦的氛围中主动参与学习,培养他们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幼儿园教资教育观应重视幼儿的社会适应能力。

幼儿园是幼儿从家庭走向社会的重要过渡阶段,教师应注重培养幼儿的社会适应能力。

在幼儿园教育中,要注重培养幼儿的自理能力,教会他们与他人和谐相处的技巧,培养他们的社交能力和合作精神。

同时,要通过开展社会实践活动,让幼儿亲身体验社会生活,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幼儿园教资教育观是指导幼儿园教育实践的理论依据和指导原则。

教师资格考试之幼儿综合素质职业理念考点归纳-教师观

  教师资格考试之幼儿综合素质职业理念考点归纳-教师观

教师资格考试之幼儿综合素质职业理念考点归纳:教师观第三章教师观考点归纳1.了解教师专业发展的要求。

2.具备终身学习的意识。

3.理解教师职业的责任与价值,具有从事幼儿教育工作的热情与决心。

重点提示一、教师专业发展概述1.教师专业化的含义专业化是指一个普通的职业群体在一定时期内不断努力探索,不断走向成熟,逐渐建立起专业标准,成为专门职业,并获得相应的社会地位的过程。

教师专业化是按照一定的专业标准,通过一系列的措施和途径,使教师职业由现在的半专业化、准专业状态或"形成中的专业",逐渐转变发展为专业状态。

教师专业化是教师个体专业水平提高的过程与教师群体争取教师职业的专业地位而努力奋斗的过程。

2.幼儿教师的素质我国《幼儿园工作规程》规定,幼儿教师应当"热爱幼儿教育事业,爱护幼儿,努力学习专业知识和技能。

提高文化和专业水平,品德良好,为人师表,忠于职责,身体健康".其大致可总结为思想品德与职业道德素质、身心素质和能力素质三个方面:(1)对于一个幼儿教师来说,忠诚于社会主义教育事业,是最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思想品德素质,是幼儿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

(2)幼儿教师应具有宽阔、慈爱的心胸,稳定的情绪,丰富的感情,活泼开朗的性格,良好的行为习惯等。

(3)作为幼儿教师,其最基本、最重要的任务是促进幼儿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有效地、高质量地与幼儿相互作用的知识、技能和能力是教师必备的素质。

3.幼儿教师必备的能力幼儿教师在进人工作岗位前需要经过专业的教育学、儿童心理学、教学法和弹、唱、讲、画技能的学习,真正步入工作岗位后还需具备班级管理能力、人际沟通能力、教育实践能力、个人学习与提高能力等多种能力。

具体来说,~名合格的幼儿教师需要具备以下能力:(1)教育计划制订能力。

(2)班级组织和管理能力。

(3)行为观察和指导能力。

(4)沟通能力。

(5)研究总结与自我反思能力。

二、终身学习1.终身学习的概念终身学习是指社会每个成员为适应社会发展和实现个体发展的需要,贯穿于人一生的、持续的学习过程。

幼儿综合素质教育观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幼儿综合素质教育观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幼儿综合素质教育观的基本内容是什么幼儿综合素质教育观是一种教育理念,旨在培养幼儿全面发展和全面素质提高。

这一教育观的基本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个体发展的关注幼儿综合素质教育观注重每个幼儿个体的发展,认为每个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有着独特的个性、兴趣和潜能。

教育者应该根据幼儿的不同特点,提供适合他们个体发展的教育环境和教育方式。

个体发展的关注体现在课程设置上,不仅关注知识的传授,还注重培养幼儿的创造力、思维能力、动手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等多方面的素质。

2.综合素质的培养幼儿综合素质教育观强调培养幼儿的全面素质,而非单一能力或知识的培养。

综合素质包括智育、德育、体育和美育等多个方面的素质。

幼儿教育应该注重培养幼儿的认知能力、道德品质、身体素质和审美能力等,使其在各个方面都得到全面发展。

3.启发式教学的实施幼儿综合素质教育观主张采用启发式教学方法,鼓励幼儿通过主动探究和实践来获得知识和经验。

教育者应该给予幼儿足够的自由和空间,引导他们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培养他们的创造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启发式教学能够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培养幼儿的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

4.情感教育的重视幼儿综合素质教育观强调情感教育的重要性。

幼儿时期是情感发展的关键时期,情感的培养影响着幼儿的心理健康和人际关系。

教育者应该注重培养幼儿的自尊、自信、社会适应能力等情感素质,让幼儿学会关心他人、理解他人和与他人和睦相处。

5.兴趣引导的教学方式幼儿综合素质教育观倡导以兴趣为驱动,通过发掘和培养幼儿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和动力。

教育者应该了解幼儿的兴趣爱好,为幼儿提供各类丰富多样的学习资源和活动,让幼儿能够在感兴趣的领域中进行深入学习和探索。

幼儿综合素质教育观的基本内容是:注重个体发展,培养综合素质;实施启发式教学,重视情感教育;以兴趣为导向,引导幼儿主动参与学习。

这一教育观的实施有助于幼儿全面发展,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师资格证考试《幼儿综合素质》历年核心考点-教育观

教师资格证考试《幼儿综合素质》历年核心考点-教育观

教师资格证考试《幼儿综合素养》历年核心考点:教育观教师资格证考试《幼儿综合素养》历年核心考点:教育观一、素养教育观的定义和内涵素养教育观是与应试教育观相对的一种教育观,是把教育活动目的指向素养人的全面素养的教育观。

素养教育观认为,教育活动应当指向人的整体的、全面的素养开展,使人的整体品质、全面素养得到提升。

即先天的生理素养及后天环境和教育妨碍下开展起来的心理素养和社会文化素养的全面开展。

(1)素养教育以提高国民素养为全然宗旨(2)素养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3)素养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开展的教育(4)素养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开展的教育(5)素养教育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育二、国家实施素养教育的全然要求1.面向全体2.促进学生全面开展3.促进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4.促进学生生动、爽朗、主动地开展5.着眼于学生的终身可持续开展三、学校教育中开展素养教育的途径和方法(一)深化教育改革,为实施素养教育制造条件课程改革是教育改革的核心。

新课程改革提出了六项具体目标:1.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根底知识与全然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2.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

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并设置综合课程,以习惯不同地区和学生开展的需求,表达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3.改变课程内容难、繁、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开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根底知识和技能。

4.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同意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

提倡学生主动参加、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猎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5.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开展、教师提高和改良教学实践的功能。

教资-综合素质 一、教育观

教资-综合素质   一、教育观

一、教育观一、素质教育的内涵:1.素质教育是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

提素2.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

个性3.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

创4.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

两5.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育。

全二、新课改背景下的教育观:6.教学从“以教育者为中心”转向“以学习者为中心”。

学7.教学从“教会学生知识”转向“教会学生学习”。

习8.教学从“重结论轻过程”转向“重结论更重过程”。

过9.教学从“关注学科”转向“关注人”。

人三、教育观材料题答题模板:(总-分-总形式回答,答3-4点)总-开头模板1.材料中,教师的行为是正确的。

某某老师的教育行为是恰当的,体现了素质教育的理念,值得我们学习。

2.材料中,教师的行为是错误的。

某某老师的教育行为是错误的,违背了素质教育的理念,值得我们反思。

3.材料中,教师的行为有对有错。

某某老师的教育行为有可取之处,也有不当之处,需要我们辩证去看待。

分-分论点模板1.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

教育中应该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发展。

材料中老师(......),体现了老师能够面向全体学生/没有做到一视同仁。

2.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

教育中不能只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还要培养学生其他方面的能力。

材料中,老师(......),促进了/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3.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

教育中要考虑到学生的个性差异,发展学生的特点和特长。

材料中,老师(......),促进了/不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

4.素质教育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育。

教育中教师要支持学生的新想法,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材料中,老师(......),体现了/不利于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5.新课改背景下的教育观要求教学从“以教育者为中心”转向“以学习者为中心”。

既教师要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材料中,老师(......),调动了/未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教师资格证考试综合素质知识点教育观

教师资格证考试综合素质知识点教育观

教师资格证考试综合素质知识点教育观教育观是教师职业发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涉及到教师对于教育理念、教学方法、学生发展等方面的认知和态度。

教育观的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教师的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效果。

因此,在教师资格证考试中,综合素质知识点中的教育观是重点考察内容之一。

本文将就教师资格证考试综合素质知识点之教育观进行探讨。

教育观是教师的重要思想理念,是教师职业精神的基石。

一位合格的教师应当拥有正确的教育观。

首先,教师应具备以学生为本的教育观。

学生是教育的主体,教师应当始终以学生为中心,关注学生的学习和成长。

其次,教师应坚持素质教育的教育观。

素质教育要求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能力,注重学生的德、智、体、美等多方面的培养。

再次,教师应秉持个性发展的教育观。

每个学生都是独特的个体,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帮助他们发展潜能,实现个人价值。

教育观还涉及到教师的教育方法和教学策略。

一位合格的教师应具备多元化的教育方法,能够根据学生的不同需求灵活运用。

首先,教师应注重启发式教育。

启发式教育注重启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独立思考能力。

其次,教师应倡导探究式学习。

学生通过自主探索,主动参与学习,提高自主学习和问题解决的能力。

再次,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学习方法和学习策略,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学习观念和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果。

教育观还涉及到教师对学生的发展和成长的认知。

教师应该了解学生的成长规律,关注学生的身心发展,帮助他们健康成长。

首先,教师应重视学生的情感发展。

学生在情感上的健康发展对于其整体成长至关重要,教师应关注学生的情绪变化,及时给予关怀和引导。

其次,教师应关注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学生需要学会与他人相处、合作,教师应注重学生的社交能力培养。

再次,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人格养成。

教师在学生的人格养成中起到重要的引导作用,应注重学生的道德教育和性格塑造。

总之,教育观是教师资格证考试综合素质知识点的重要内容,它关系到教师的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效果。

教资科一综合素质-教育观

教资科一综合素质-教育观

综合素质——职业理念之教育观一、素质教育的产生与发展我国素质教育的概念最早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提出。

素质教育的初衷在于纠正应试教育的现象,把教育目的重新指向人本身,指向人的整体的全面的素质。

1993年,《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强调“中小学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

”1999年,《关于深化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标志着素质教育观已经形成了系统的思想。

200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标志着素质教育已经上升到法律层面,成为国家意志。

二、素质教育的实质(一)素质教育的内涵【全面生动可持续、全体个性社新践】1.素质教育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

2.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地、生动活泼地、可持续发展的教育。

3.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

4.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

5.素质教育要着力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二)素质教育的外延1.纵向:贯穿各级教育(幼儿、小学、中学、高等教育)。

2.横向:贯穿各类教育(普通教育、职业教育)。

3.社会:贯穿学校、家庭和社会。

三、开展素质教育的途径1.宏观层面:国家政策1.中观层面:课程改革新课程改革的教学观【学习过人】:(1)教学从“以教育者为中心”转向“以学习者为中心”;(2)教学从“教会学生知识”转向“教会学生学习”;(3)教学从“重结论轻过程”转向“重结论更重过程”;(4)教学从“关注学科”转向“关注人”。

1.微观层面:学校(1)学校管理者转变教育观念;(2)开展校外、课外活动;(3)做好班主任工作。

四、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区别●教育对象应试教育面向少数学生,忽视大多数学生;素质教育面向全体学生。

●教育目的应试教育偏重知识传授,忽视德育、体育、美育、心理教育和生产劳动教育;智育、德育、体育、美育、心理教育和生产劳动教育全面进行。

●能力培养应试教育只重视技能训练,忽视能力培养;素质教育重视各种能力的培养。

幼儿园教师资格考试《综合素质》必背知识点

幼儿园教师资格考试《综合素质》必背知识点

幼儿园教师资格考试《综合素质》必背知识点对于想要成为幼儿园教师的朋友们来说,通过幼儿园教师资格考试是至关重要的一步。

在《综合素质》这一科目中,有许多关键的知识点需要牢记于心。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梳理一下这些必背的知识点。

一、职业理念(一)教育观1、素质教育是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的教育。

2、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不能只关注少数优等生。

3、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不能只重视智育,而忽视德、体、美、劳等其他方面的发展。

4、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要尊重每个学生的独特性,因材施教。

5、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育,鼓励学生积极探索、勇于创新。

(二)儿童观1、幼儿是发展中的人,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幼儿。

2、幼儿是独特的人,每个幼儿都有自己独特的个性和特点,不能一概而论。

3、幼儿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他们是学习的主体,教师要尊重幼儿的主体地位,充分调动幼儿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三)教师观1、教师是幼儿学习的引导者、支持者和合作者,要为幼儿的学习和发展提供帮助和指导。

2、教师是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要根据幼儿的特点和需求,积极参与课程的设计和开发。

3、教师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要不断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4、教师是社区型的开放教师,要积极与社区合作,共同促进幼儿的发展。

二、教育法律法规(一)教育法律法规基础知识1、了解教育法的体系,包括宪法中的教育条款、教育基本法、教育单行法、教育行政法规、地方性教育法规等。

2、掌握教育法律关系的构成要素,包括主体、客体和内容。

(二)教师的权利和义务1、教师享有的权利,如教育教学权、科学研究权、管理学生权、获取报酬待遇权、民主管理权、进修培训权等。

2、教师应履行的义务,如遵守宪法、法律和职业道德,为人师表;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遵守规章制度,执行学校的教学计划,履行教师聘约,完成教育教学工作任务;对学生进行宪法所确定的基本原则的教育和爱国主义、民族团结的教育,法制教育以及思想品德、文化、科学技术教育,组织、带领学生开展有益的社会活动;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促进学生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制止有害于学生的行为或者其他侵犯学生合法权益的行为,批评和抵制有害于学生健康成长的现象;不断提高思想政治觉悟和教育教学业务水平。

幼儿综合素质三观必背

幼儿综合素质三观必背

幼儿综合素质三观必背
幼儿综合素质三观必背有:素质教育观、教师观、学生观。

1、本质教育是以进步国民本质为根本宗旨的教育。

2、本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为适龄儿童供给相等教育,为进步全民族本质打下根底)。

3、本质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开展的教育(提出教育要使学生德、智、体、美等全面开展的教育)。

4、本质教育是促进学生特性开展的教育(特性指喜好专长,社会需求各式各样的人才,不能否定他们的天分,不能“一刀切”)。

5、本质教育是以培育立异精力和实践才能为要点的教育。

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
1、每个学生都是独立于教师的头脑之外(不以教师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不能把自己个人意识强加于与学生)。

2、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应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3、学生是行为主体学生为自己的行为负责。

记忆口诀:两独(独特的人、独立意义的人)一发(学生是发展的人)。

教师资格证考试幼儿综合素质历年核心考点学习教育观

教师资格证考试幼儿综合素质历年核心考点学习教育观

优选文档一、素质教育观的定义和内涵素质教育观是与应试教育观相对的一种教育观,是把教育活动目的指向“素质”——人的全面素质的教育观。

素质教育观以为,教育活动应该指向人的整体的、全面的素质发展,令人的整体质量、全面素质获取提高。

即天生的生理素质及后天环境和教育影响下发展起来的心理素质和社会文化素质的全面发展。

(1)素质教育以提高公民素质为根本主旨(2)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3)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4)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5)素质教育是以培育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要点的教育二、国家实行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1.面向全体2.促进学生全面发展3.促进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育4.促进学生生动、开朗、主动地发展5.着眼于学生的终生可连续发展三、学校教育中展开素质教育的门路和方法(一 )深入教育改革,为实行素质教育创建条件课程改革是教育改革的中心。

新课程改革提出了六项详尽目标:1.改变课程过于侧重知识教授的偏向,重申形成踊跃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取基础知识与基本技术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2.改变课程结构过于重申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

整体设置九年一向的课程门类和课时比率,并设置综合课程,以适应不一样地区和学生发展的需求,表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3.改变课程内容“难、繁、偏、旧”和过于侧重书籍知识的现状,增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优选终身的基础知识和技术。

4.改变课程实行过于重申接受学习、照本宣科、机械训练的现状。

倡议学生主动参加、乐于研究、勤于着手,培育学生采集和办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5.改变课程议论过分重申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议论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课实践的功能。

6.改变课程管理过于会合的情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

教师资格《幼儿综合素质》考点——教师观

教师资格《幼儿综合素质》考点——教师观

教师资格《幼儿综合素质》考点——教师观一、教师专业发展的要求(一)树立正确的专业意识专业发展意识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在动力。

专业发展意识意味着人不仅能把握自己与外部世界的联系,而且具有把自身的发展当做自己认识的对象和自觉实践的对象,并能构建自己的内部世界。

只有达到这一水平,人才在完全意义上成为自己发展的主体。

也就是说,教师首先要意识到对学生学业评价不只是关乎学生的发展,也关乎着自己的发展,关乎着自己的职业幸福感等。

新课程下的学生学业评价需要教师有更强的专业意识,要不断地把自己当前的教学与过去相比较,并从中找到存在的不足和取得的进步:与其他教师相比较找出存在的差距,以便更好地规划自己未来几年专业发展的方向:要总结过去的教育教学经验和成就,对于自己当前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也要能够做出客观和理性的分析,在规划将来的发展时要着重于对教育教学改革和发展前沿的问题有一个较为准确的把握。

(二)拓展专业知识专业知识是一个合格教师的必备条件,它关系到学生能够从教师那里学到什么以及如何学的问题。

教师一般都负担某一学科或某一专业知识领域的教学工作。

掌握这一学科或专业领域较全面和坚实的知识,是对一个教师的基本要求。

但是由于时代的飞速发展,教师的“一碗水”、“一桶水”水平显然不能胜任今天的工作。

如教师首先必须优化自己的知识结构,具备当代科学与人文的基本知识,拓展自己的知识基础,丰富自己的精神生活,同时也帮助保持教学的时代性,为评价学生提供更为广泛的视界。

其次,教师在教育理论方面丰富自己的知识素养。

掌握学生及其具备的知识,了解学生的身心发展状况,知晓学生能力的发展规律,能诊断学生学习困难和特殊学习的需要。

这些知识的储备,有利于教师正确、有效地对学生的学业进行评价。

再次。

教师还具有与教师的职业生活相关的课程、教材与教学设计等方面的知识,它直接可以运用于课堂生活。

为具体的教育情景提供有效的策略指导。

(三)提高专业能力教师的专业能力指教师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课堂教学与反思的能力,包括教学能力和教学反思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幼儿教师资格证《综合素质》考点:教育观(一)素质教育概述1.素质教育的内涵关于素质教育的含义,教育部(原国家教委)《关于当前积极推进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中作了明确解释:“素质教育是以提高民族素质为宗旨的教育。

它是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规定的同家教育方针,着眼于受教育者及社会长远发展的要求,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宗旨.以注重培养受教育者的态度、能力,促进他们在德智体等方面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为基本特征的教育。

”素质教育从本质上来说,就是以提高国民素质为目标的教育。

2.素质教育的特点(1)全体性素质教育是面向每一个受教育者、以每一个受教育者为对象的教育,它面向每一个学生,旨在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发展。

素质教育既不是精英教育.也不是精品教育,它是大众化的教育。

它要面向每一位适龄学生,使每个学生都在他原有的基础上有所发展,都在他天赋允许的范围内充分发展。

素质教育的全体性要求学校及教师关心每一位学生素质的培养和提高,不能因种族、家庭、经济、智力及教育者主观好恶等因素的影响,将一部分学生排除在素质教育之外。

坚持素质教育的“全体性”的主要意义在于:第一,保证使接受教育成为每一个人的权利和义务。

接受教育是每一个儿童最重要、最根本的权利。

第二,保证整个民族的文化素养在最低可接受水平之上,杜绝新文盲的产生,中小学教育应为提高全体人民的基本素质服务,推进国家经济发展与民主建设。

第三,为贯彻社会主义“机会均等”原则,为每个人的继续发展提供最公平的前提条件。

素质教育的最终目标是为未来的合格公民奠定素养基础。

(2)基础性素质教育是一种注重打基础的教育。

正因为素质是反映人的身心发展水平最基本的特征和品质,并制约着人的意识、态度和行为,所以素质培养必须从最基本的基础方面做起。

应当指出,素质教育是立足于从本质的方面去影响人、培养人,注重引起人的深层变化、基本特征和品质的形成,而不是追求那些表面的、形式的变化。

例如,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的培养,不能仅仅停留在学生的道德认识,而要引导学生完成从知、情、意到信、行的转化,并将其逐渐固定下来,形成品质,成为学生个人的信念和个性特征。

素质教育特别注重的是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一般能力的掌握与培养,为受教育者素质的进一步发展奠定基础。

坚持素质教育的“基础性”的主要意义在于:第一,一个人只有具备了良好的基本素质,才有可能实现向较高层次的素质或专业素质的迁移。

第二,人类蕴含着极大的发展自由度,这就是人的可塑性。

自由度越高,可塑性越强;反之亦然。

第三,从教育控制论的意义上讲,教育是一种人为的、优化的控制过程,以便受教育者能按照预定目标持续发展。

(3)发展性素质教育是发展性教育,它不仅注重受教育者现在的一般发展,重视受教育者现在的一般发展对于未来的发展价值和迁移价值,而且重视直接培养受教育者自我发展的能力,使受教育者学会学习,培养受教育者终生学习的能力和信息加工能力。

从本质上说,“发展性”符合“变化导向教育观”的趋势,即把适应变化、学会变化作为教育的重要目标,从接受教学(教师奉送答案)向“问题解决”(教师引发思考)转变。

教师从鼓励者、促进者、沟通者、帮助者和咨询者等角色中发挥作用。

(4)全面性所谓“全面性”,是指素质教育既要实现功能性的目标,又要体现形成性的要求,通过实现全面发展教育,促进学生个体的发展。

因为,素质教育应该是完善意义上的教育,它是指向全面基本素质的教育。

素质教育中的“全面发展”有两个方面的具体规定性。

第一,针对一个个体来说,它是“一般发展”和“特殊发展”的统一;第二,针对班级、学校乃至整个社会群体而言,它是“共同发展”和“差别发展”的协调。

全面发展既要讲共同性,又要讲个别性,它决不排斥有重点地发展个人的特殊方面,允许在一个群体中各个体之间有差别地得到发展。

全面发展实际上就是“发展”。

(5)未来性所谓“未来性”是指素质教育立足于未来社会的需要,而不是眼前的升学目标或就业需求。

一般来说,教育具有较强的惰性和保守性,它总是在努力使年轻一代学会老一代的思维、生活和工作方式,因而人们在批评现代学校教育体系的局限性或弊端的时候,往往批评它是根据“昨天”的需要而设计的。

素质教育就是要改变教育的惰性和保守性,它的目标是使年轻一代适应未来发展的需要。

3.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区别(1)应试教育应试教育是指一种偏重于通过考试成绩来衡量学生水平的教育制度,它以应付升学考试为目的,是教育T-作所存弊端的集中表现。

它以升学率的高低来检验学校的教育质量、教师的工作成绩以及学生学业水平。

其教育模式与考试方法限制了学生能力的充分发挥,其评价学生的方式太过单一,限制了很大一部分学生进一步深造的机会。

(2)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区别①从指导思想上看:应试教育是为了应付升学考试,是以追求升学率为目的的教育,它唯分是举,限制了不擅长考试但有能力的人进一步发展,容易出现“高分低能”现象;素质教育是为了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也就是为了全面提高国民的素质,是一种与应试教育相对应的教育,它为广大学子继续深造提供了广泛平台。

②从教育目的上看:应试教育是为适应上一级学校的选择需要,以应试训练为目的的教育;素质教育则是根据社会进步和人的发展需要,使学生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生活、学会健体、学会创造和学会审美的教育。

③从教育对象上看:应试教育面向少数人而忽视多数人,是重在“提高”的淘汰式的“英才教育”;素质教育则面向全体,是莺在“普及”,促使每个学生充分发展的“通才教育”。

④从教育内容上看:应试教育完全围绕应试要求,考什么就教什么、学什么,轻“德”、缺“体”、少“美”、砍“劳”,是一种不完全的畸形教育;素质教育则是使受教育者在德、智、体、美、劳多方面都得到发展的教育。

⑤从课程结构上看:应试教育是单一的学科课程,且只重视少数所谓的“主科”,轻视所谓的“副科”;而素质教育则以现代课程理论为指导,把课程分为必修课、选修课和活动课程等几个板块,把它们都纳入课表,作为正式课程平等对待,有的学校还十分注意开发“隐性课程”,如:环境教育、校风建设等。

⑥从学生课业负担上看:应试教育为了应付中高考,作业较繁重,较多采用“题海战术” 和机械记忆,而忽视学生对知识的真正理解和掌握;而素质教育则要求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严格按教育教学规律办事。

仅以作业为例,内容适度,形式灵活,不仅重视巩固性的书面作业,还要设计富于个性和创造性的活动作业、口头作业、行为作业,并把课外阅读纳入培养健康个性的工作之中,以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⑦从师生关系上看:应试教育迫使教师“选择适合教学的学生”,强调师道尊严,师生之间是一种管与被管、教与被教、灌与被灌的关系;素质教育则强调尊师爱生,师生民主平等,双向交流。

要求教师尊重、理解、信任、鼓励、扶植每一个学生,教师选择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应有发展的教学艺术。

⑧从教育方法上看:应试教育实行的是学生被动学习,死抠书本,脱离实际的教育;素质教育则是重视双基、发展智力、培养能力,使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得到发展的教育。

⑨从教学途径上看,应试教育把课堂和书本作为教学的途径,不同程度地脱离社会、脱离实际;而素质教育为了培养学生适应社会、适应生活的新型素质,要求实现教育的社会化,建构学校与社会的“双向参与”机制.使得教学途径增多,教育视野广阔,有利于从狭隘的完全同升学“指挥棒”对口的自我封闭中解脱出来,实行开放式的现代教育。

⑩从评价标准上看,应试教育以“分”为导向,以“率”为标准,以“考”为法宝,并以此来评价学校、教师和学生,实行的是僵化、死板的“一刀切”教育;素质教育则确立社会实践的评价,淡化分数的警告、惩戒作用,把学生的差异作为资源潜能优势,实行的是使学生个性健康、完善发展的教育。

从以上几方面的比较中可以看出,应试教育只注重应试的功利,不关心人的全面发展;不是创造适合学生的教育,而是塑造适合“教育”的学生。

“应试教育”在教育对象上的局限性,在教育内容上的片面性,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对广大中小学生的素质提高和健康成长影响较大,必须加快落实素质教育的步伐,促进广大学生乃至整个国民素质的提高。

(二)素质教育的实施途径与方法1.国家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1)着眼于民族素质的提高这是国家实施素质教育的根本宗旨。

一个民族素质的高低决定了其发展的潜力及其所能达到的高度。

素质教育旨在通过对受教育者进行各方面的教育,从而提高其综合素养和生存技能,进而促进整个国民素质的提高。

只有整个民族的综合素养提高了,才能实现整个国家的可持续发展和繁荣富强。

(2)着眼于可持续发展学生是国家和社会发展的后备力量,是未来社会建设的主力军。

只有通过素质教育把学生教育好,让他们真正掌握知识和技能,才能为国家和社会的发展提供后续力量,从而实现国家的可持续发展。

(3)着眼于全体学生的各方面素质的提高学校必须贯彻落实教育方针,把培养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全面发展作为教育目标,因为只有这样才能适应21世纪新经济时代的需要以及社会进步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

未来的社会是一个多元化的社会,学生只有德才兼备,综合发展,才能适应这种多元化的需求。

(4)着眼于学生的主动发展、创新发展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一个缺乏创新的民族是一个没有希望的民族,创新教育对我国21世纪的发展至关重要。

素质教育必须把创新教育和基础知识教育结合起来,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能力。

(5)着重于在教师引导下,实现学生主动、活泼的发展,以实现学生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的统一素质教育不但要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而且要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同时,根据学生的个性特征和兴趣爱好,因材施教,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学科专业知识,充分发挥出学生的个性特长,为学生个人能力的充分发挥创造良好的条件,从而实现人人都能尽其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