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幼儿教师资格证《综合素质》考点:教育观

合集下载

2023年下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幼儿《综合素质》考前必背10页纸

2023年下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幼儿《综合素质》考前必背10页纸

2023年下半年教资考试幼儿《综合素质》考前必背10页纸

第一部分:必背考点

【必考点1】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教育观(需要理解记忆,选择题必考,材料分析题考的概率 1/3。)

1.面向全体。教育关注所有学生,无偏见、机会平等,不忽视差生贫困生。

2.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不以某个方面优劣排序,不仅仅只重视学习成绩,只重视主科,只重视特长。

3.促进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鼓励学生探索实践、激发学生想象力、肯定学生的新颖想法,不忽视学生好奇心、创新、实践,忌只给标准答案。

4.发展学生的主动精神,促进幼儿个性健康发展。允许自主探索发现、自主思考,发挥特长、因材施教;不可填鸭式教学、“一刀切、一锅煮”、抹杀学生个性。

5.着眼于学生的终身可持续发展。教是为了不教,教育不仅要让学生学会,更要让学生会学,不仅要教给学生知识,更要给学生打开知识大门的钥匙。

记忆口诀:双全双发展,创新与实践。

【必考点2】儿童观(需要理解记忆,选择题必考,材料分析题考的概率 1/3。)

(一)育人为本的儿童观(背会)

1.儿童是发展的人。

(1)儿童的身心发展具有规律性;(2)儿童具有巨大的发展潜

能;(3)儿童身心发展具有快速性、幼稚性和全面性。

2.儿童是独特的人。

(1)儿童是一个完整的人;(2)儿童是独一无二的人。

3.儿童是学习的主体,是具有能动性的教育对象。儿童是受教育的对象,但在教育活动中的主观能动性和自我教育的可能性。

记忆口诀:育人为本在发展,具有能动且独特。

(二)全面发展的儿童观

1.幼儿体育(基本动作、卫生习惯、安全教育)

教师资格考试《综合素质》《教育知识与能力》知识点

教师资格考试《综合素质》《教育知识与能力》知识点

教师资格考试知识点集锦

综合素质

+

教育知识与能力

重点整理归纳

《综合素质》知识点

第一章:职业理念

一、教育观

1、素质教育:素质教育是依据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以全面提高全体学

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尊重学生个性,注重开发人的身心潜能,注重形成人的

健全个性为根本特征的教育。

2、为什么要实施素质教育?

(1)实施素质教育是落实“科教兴国”战略的需要;

(2)实施素质教育是当今国际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共同趋势;

(3)实施素质教育是我国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要;

3、素质教育的要求:

(1)德育为先(2)能力为重(3)全面发展

4、如何开展素质教育

(1)素质教育目的融入各教育环节;(落实到每一堂课,乃至教学的每一个环节)

(2)构建对接社会现实的课程体系;(与生活、生产实际和社会发展相联系的学科内容)(3)启迪学生自主学习;(全方位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4)充分发挥教师的正能量;

(5)创新素质教育教学模式;(建立多层次、多样化的教学模式)

二、学生观

1、我国所倡导的学生观:以人为本和全面发展

2、什么是“人的全面发展”

人的道德、体力和智力的全面、和谐、充分的发展。

3、为什么人要全面发展? (基本内容)

(1)人的发展与社会生活条件紧密联系;

(2)传统分工导致人的片面发展;

(3)科技革命为人类准备了全面发展的物质基础;

(4)社会主义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制度条件;

(5)人的全面发展建立在人的劳动活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

(6)人的全面发展的唯一途径是教育与生产相结合;

(7)人的全面发展包括人的素质和个性的全面发展。

教师资格证考试《综合素质》必背知识点(2023年最新版)

教师资格证考试《综合素质》必背知识点(2023年最新版)

综合素质必背知识点

一、素质教育的内涵

简记:(提素个性创两全)

1.素质教育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

2.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

3.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

4.素质教育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

5.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教育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育。

二、教学观

简记:(学习过人)

1.教学从“教育者为中心”转向“学习者为中心”。

2.教学从“教会学生知识”转向“教会学生学习”。

3.教学从“重结论轻过程”转向“重结论的同时更重过程”。

4.教学从“关注学科”转向“关注人”。

三、教师观

简记:(促建研开)

新课改倡导的教师观主要涉及到以下几方面内容:

1.从教师与学生的关系看,教师应该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

2.从教学与研究的关系看,教师应该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

3.从教学与课程的关系看,教师应该是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

4.从学校与社区的关系来看,教师应该是社区型开放的教师

四、教师行为转变

简记:(赞助饭盒)

1.在对待师生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尊重、赞赏;

2.在对待教学上,新课程强调帮助、引导;

3.教师在对待自我上,新课程强调反思;

4.在对待与其他教育者的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合作。

五、学生观

简记:(以人为本)

学生观是指教育者对学生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的性质、地位、特征和具体实践活动的基本看法与认识。坚持以人为本,必须以学生作为教育活动的出发点。以人为本学生观的核心是“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

1.学生是发展的人

第一,学生的身心发展是有规律的。

第二,学生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

第三,学生是处于发展过程中的人。

2.学生是独特的人

幼儿园教资教育观

幼儿园教资教育观

幼儿园教资教育观

幼儿园教育是儿童教育的起点,也是培养孩子综合素质的基础阶段。幼儿园教资教育观是指幼儿园教师对幼儿园教育目标、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的认识和理解,是指导幼儿园教育实践的理论依据和指导原则。幼儿园教资教育观的正确与否直接影响幼儿园教育的效果。本文将从培养幼儿综合素质、关注幼儿身心健康、激发幼儿学习兴趣和重视幼儿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探讨幼儿园教资教育观。

幼儿园教资教育观应注重培养幼儿的综合素质。幼儿园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孩子的健康、智力、美感、劳动等方面的综合素质。教师应以启发幼儿的学习兴趣为出发点,通过游戏、活动等形式,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表达能力等。同时,要注重培养幼儿的团队合作意识和社会交往能力,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创造力,使他们具备适应社会的能力。

幼儿园教资教育观应关注幼儿的身心健康。幼儿期是儿童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教师应关注幼儿的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在日常教育中,要注意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提供丰富多样的游戏和活动,促进幼儿的身体发展和心理健康。同时,要加强对幼儿的情感关怀,培养幼儿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帮助幼儿建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幼儿园教资教育观应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幼儿园教育应以幼儿的兴趣为导向,通过丰富多样的教学活动,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和主

动性。教师要注重观察幼儿的兴趣爱好,根据幼儿的特点和需求,设计有趣的教学内容和活动,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使幼儿在愉悦的氛围中主动参与学习,培养他们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幼儿园教资教育观应重视幼儿的社会适应能力。幼儿园是幼儿从家庭走向社会的重要过渡阶段,教师应注重培养幼儿的社会适应能力。在幼儿园教育中,要注重培养幼儿的自理能力,教会他们与他人和谐相处的技巧,培养他们的社交能力和合作精神。同时,要通过开展社会实践活动,让幼儿亲身体验社会生活,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教师资格《幼儿综合素质》命题点:教育观

教师资格《幼儿综合素质》命题点:教育观

教师资格《幼儿综合素质》命题点:教育观

第一章职业理念

第一节教育观

命题点1:国家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

2010年7月,《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公布,把国家教育的战略主题确定为:“坚持育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时代要求,其核心是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重大问题,重点是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着力提高学生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

国家教委(即今教育部)《关于当前积极推进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1997年10月)中规定:“素质教育是以提高民族素质为宗旨的教育。它是依据《教育法》规定的国家教育方针,着眼于受教育者及社会长远发展的要求,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宗旨,以注重培养受教育者的态度、能力,促进他们在德智体等方面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为基本特征的教育。素质教育要使学生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劳动、学会生活、学会健体和学会审美,为培养他们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奠定基础。”

(一)素质教育的特点

1.全体性

美国当代著名教育家布卢姆曾经指出,教育者的基本态度应是选择适合儿童的教育,而不是

选择适合教育的儿童。素质教育作为一种以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的教育,是与应试教育的“选拔性”和“淘汰性”相对立的。素质教育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个学生都具有作为新一代合格公民所应具备的基本素质。素质教育的全体性要求:一方面必须使每个学生在原有基础上都能得到应有的发展;另一方面必须使每个学生在社会所要求的基本素质方面,达到规定的合格标准,使每个学生都成为合格的毕业生。

教育观的基本内涵

教育观的基本内涵

教育观的基本内涵

1.教育的本质和目的:教育的本质是人的全面发展,教育的目的是培养有全面素质和创新能力的人才。

2. 教育的方法和手段:教育的方法和手段应当符合人的本性和人的发展规律,采用因材施教、因地制宜、启发式教学等多种方法。

3. 教育的内容和课程设置:教育的内容和课程设置应当贯彻素质教育的理念,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4. 教育的评价和考核:教育的评价和考核应当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的发展,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法,不仅注重考试成绩,还要关注学生的社会实践和创新能力等方面。

总之,教育观是教育工作者和教育管理者必须认真思考和深入研究的问题,只有建立正确的教育观,才能实现教育的有效运行和教育目标的有效实现。

- 1 -

教师资格证考试《幼儿综合素质》历年核心考点-教育观

教师资格证考试《幼儿综合素质》历年核心考点-教育观

素质教育观是与应试教育观相对的一种教育观,是把教育活动目的指向“素质”——人的全面素质的教育观。素质教育观认为,教育活动应当指向人的整体的、全面的素质发展,使人的整体品质、全面素质得到提升。即先天的生理素质及后天环境和教育影响下发展起来的心理素质和社会文化素质的全面发展。

(1)素质教育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

(2)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

(3)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

(4)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

(5)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育

二、国家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

1.面向全体

2.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3.促进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4.促进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

5.着眼于学生的终身可持续发展

三、学校教育中开展素质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一)深化教育改革,为实施素质教育创造条件课程改革是教育改革的核心。新课程改革提出了

六项具体目标:

1.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2.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并设置综合课程,以适应不同地区和学生发展的需求,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3.改变课程内容“难、繁、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4.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中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综合素质》高频考点背诵口诀(全)

中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综合素质》高频考点背诵口诀(全)

中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综合素质》高频

考点背诵口诀(全)

中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综合素质》高频考点背诵口诀(全)

一、教育观

1.素质教育观

素质教育的宗旨是提高国民素质,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和个性发展,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口诀:“提素”“个性”“创”“两全”。

2.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

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是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要求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全面发展,适应时代要求,强调学生个性的发展。口诀:全面建设个性接班人。

3.新课改的教学观

新课改的教学观强调教学从“教育者为中心”转向“研究者

为中心”,从“教会学生知识”转向“教会学生研究”,从“重结论

轻过程”转向“重结论的同时更重过程”,从“关注学科”转向“关

注人”。口诀:四个转向。

二、学生观

学生是发展、独特、具有独立意义的人。口诀:二独一发。

三、教师观

1.教师角色的转变

从教师与学生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学生研究和发展的促进者;从教学与课程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从教学与研究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从学校与社区的关系看,

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社区型的开放教师。口诀:“促进”“研究“开”“社区”或四者一社区。

2.新课改教师角色的转变

教师应该是学生研究的促进者,教育教学的研究者,课程的开发者和研究者,社区型的开放教师,以及终身研究的践行者。口诀:五者一社区。

3.教师行为转变

新课程强调教师要尊重和赞赏师生关系,帮助和引导学生的研究,反思自己的行为,以及与其他教育者合作。口诀:你我他它。

幼儿教师资格证《综合素质》考试大纲

幼儿教师资格证《综合素质》考试大纲

《综合素质》 ( 幼儿园) 考试大纲

一、考试目标

主要考查申请教师资格人员的下列知识、能力和素养:

1 .具有先进的教育理念。

2 .具有良好的法律意识和职业道德。

3 .具有一定的文化素养。

4 .具有阅读理解、语言表达、逻辑推理、信息处理等基本能力。

二、考试内容模块与要求

(一)职业理念

1 .教育观

理解国家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

掌握在幼儿教育中实施素质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理解幼儿教育作为人生发展的奠基教育的重要性及其特点,能够以正确的教育价值观分析和评判教育现象。

2.儿童观

理解“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

理解“育人为本”的涵义,爱幼儿,尊重幼儿,相信每一个幼儿都具有发展潜力,维护每一个幼儿的人格与权利。

运用“育人为本”的幼儿观,在保教实践中公正地对待每一个幼儿,不因性别、民族、地域、经济状况、家庭背景和身心缺陷等歧视幼儿。

设计或选择丰富多样、适当的保教活动方式,因材施教,以促进幼儿的个性发展。

3.教师观

了解教师专业发展的要求;

具备终身学习的意识。

理解教师职业的责任与价值,具有从事幼儿教育工作的热情与决心。

(二)教育法律法规

1.有关教育的法律法规

了解国家主要的教育法律法规,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幼儿园工作规程》等。

了解《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 年)》的相关内容。

了解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的相关内容。

2.教师权利和义务

熟悉教师的权利和义务,熟悉国家有关教育法律法规所规范的教师教育行为,依法从教。

教师资格证考试《幼儿综合素质》历年核心考点-教育观

教师资格证考试《幼儿综合素质》历年核心考点-教育观

教师资格证考试《幼儿综合素养》历年核心考点:教育观

教师资格证考试《幼儿综合素养》历年核心考点:教育观

一、素养教育观的定义和内涵

素养教育观是与应试教育观相对的一种教育观,是把教育活动目的指向素养人的全面素养的教育观。素养教育观认为,教育活动应当指向人的整体的、全面的素养开展,使人的整体品质、全面素养得到提升。即先天的生理素养及后天环境和教育妨碍下开展起来的心理素养和社会文化素养的全面开展。

(1)素养教育以提高国民素养为全然宗旨

(2)素养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

(3)素养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开展的教育

(4)素养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开展的教育

(5)素养教育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

教育

二、国家实施素养教育的全然要求

1.面向全体

2.促进学生全面开展

3.促进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4.促进学生生动、爽朗、主动地开展

5.着眼于学生的终身可持续开展

三、学校教育中开展素养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一)深化教育改革,为实施素养教育制造条件课程改革是教育改革的核心。新课程改革提出了

六项具体目标:

1.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根底知识与全然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2.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并设置综合课程,以习惯不同地区和学生开展的需求,表达课程结构

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3.改变课程内容难、繁、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开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根底知识和技能。

教师资格证笔试:《综合素质》重要考点记忆口诀整理

教师资格证笔试:《综合素质》重要考点记忆口诀整理

教师资格证笔试:

《综合素质》重要考点记忆口诀整理

一、教师职业理念(5个“观”)

该模块会出一个材料分析题,因此我们需要掌握3个“观”:教育观、学生观、教师观;了解2个“观”:评价观、教学观。下边一一说一下:

1、教育观

我国当前的教育观是指“素质教育观”,因此素质教育观的内涵成了我们必须要理解到位的内容:

1.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

2.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

3.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

4.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育

5.素质教育是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的教育

(口诀:提速个性创两全)

2、学生观

1.学生是一个完整的生命个体——要乐观估计学生的天性,多看优点,会赞美

2.学生个体之间存在很大的差异性——用发展的观点认识学生,悦纳错误、多宽容

3.学生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要相信学生、多期望

4.学生的成长需要人文的关怀——要认识到学生是人,爱护尊重,讲民主

(口诀:王冠人不差钱)

3、教师观(“2”个转变)

(一)教师角色的转变

1.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

2.教师应该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

3.教师是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

4.教师应是社区型的开放教师

(口诀:三者一开放)

(二)教师教学行为的转变

1.在对待师生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尊重、赞赏、民主、互助、教学相长

2.在对待教学上,新课程强调帮助、引导启发

3.在对待自我上,新课改强调反思和终身学习

4.在对待与其他教育者的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合作

(口诀:教师在教学中注重与自我、学生、同事的关系)

4、评价观

1.评价目的是促进发展

2.评价内容多元化

教师资格证教育观

教师资格证教育观

教师资格证教育观

教师资格证体现了政府对教师队伍建设的高度重视,是保证教师队伍专业化、职业化的重要举措。获得教师资格证,不仅意味着教师具备了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基本素质,更体现了一种教育理念和教育观念。

1. 教育者的理念

教师作为教育的实施者,应该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教育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品德修养、创新精神和终身学习的能力。教师应该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用爱心、耐心和智慧引导学生成长。

2. 终身学习的理念

当代社会知识更新速度加快,教师必须具备终身学习的理念。教师不应停留在已有的知识水平上,而应该主动学习新知识、新理论、新方法,与时俱进,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只有这样,才能适应教育发展的需求,为学生提供优质的教育服务。

3. 职业操守的理念

教书育人是神圣的事业,教师应该树立高尚的职业操守。教师不仅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更要具备良好的品德修养,以身作则,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教师应该热爱教育事业,尊重学生,关爱学生,为学生的健康成长付出努力。

4. 专业发展的理念

教师是一个专业化的职业,需要不断学习和提高。教师应该主动参与各种培训,掌握先进的教育理论和方法,提高专业素养。同时,教师还应该勇于反思和改革,不断总结和创新教学实践,推动教育事业不断发展。教师资格证不仅是一个职业资格,更蕴含了宝贵的教育理念和教育观。拥有教师资格证的人,应该以此为契机,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不断完善自身素质,为教育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幼儿园教资三观

幼儿园教资三观

幼儿园教资三观

幼儿园教资三观

幼儿园教资三观

幼儿园教资三观指的是幼儿园教师的价值观、职业观和教育观。作为一名幼儿园教师,必须具备正确的三观才能更好地为幼儿提供优质的教育服务。

价值观是指教师对人生、社会、教育等方面的认知和判断。幼儿园教师应该具有正确的价值观,坚持以人为本、关注幼儿成长,秉持尊重、关爱、公正、诚信等核心价值观,引导幼儿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职业观是指教师对自己从事的职业的认识和态度。幼儿园教师应该具有高度的职业责任感和敬业精神,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能力和素质,不断反思和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和方式,为幼儿的发展提供最好的教育服务。

教育观是指教师对教育的理念和方法的认识和看法。幼儿园教师应该坚持以儿童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关注幼儿的个体差异,采用多元化的教育方法和手段,为幼儿提供全面、科学、有趣的教育环境和体验,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总之,幼儿园教资三观是幼儿园教师必须具备的核心素质,只有具备正确的三观,才能更好地为幼儿的成长和发展提供优质的教育服务。

- 1 -

新整理教师资格证《幼儿综合素质》考点:教育观

新整理教师资格证《幼儿综合素质》考点:教育观

教师资格证《幼儿综合素质》考点:教育观教师资格证考试《幼儿综合素质》历年核心考点

教育观

一“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

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学说是我国确立教育目的的理论依据。

人的全面发展是指人的劳动能力,即人的体力和智力的全面、和谐、充分的发展,还包括人的道德的发展。

人的全面发展的基本内容:

1.人的发展同其所处的社会生活条件是相联系的

2.旧式分工造成了人的片面发展

3.机器大工业生产提供了人的全面发展的基础和可能

4.社会主义制度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社会条件

5.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途径

二、“育人为本”的儿童观

1.儿童是发展的人

(1)儿童的身心发展具有规律性(2),i1童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

2.儿童是独特的人

(1)儿童是一个完整的人(2)j1童是独一无二的人

(3)儿童期有自身的价值

3.儿童是学习的主体,是具有能动性的教育对象

4.儿童是权利的主体

(1)儿童和成人具有平等的地位和相同的价值(2)儿童作为权利主体拥有权利(3)儿童作为权利主体,具有特殊性

三、教育公正与幼儿的共同发展

1.教育公正的幼儿发展观

2.有差异幼儿的共同发展

性别差异、民族差异、地域差异、家庭背景差异、身心发展水平差异。

幼儿教师资格证《幼儿综合素质》黄金考点汇编(2023年版)

幼儿教师资格证《幼儿综合素质》黄金考点汇编(2023年版)

《综合素质》(幼儿园)

考点汇编

目录

第一模块职业理念 (1)

专题一教育观 (1)

一、单项选择题考点 (1)

考点1:素质教育的内涵和基本要求 (1)

二、材料分析题模板 (1)

考点2:主观题突破——教育观 (1)

专题二儿童观 (2)

一、单项选择题考点 (2)

考点1:全面发展 (2)

考点2:身心发展规律性 (2)

考点3:“育人为本”的儿童观 (3)

二、材料分析题模板 (3)

考点4:主观题突破——儿童观 (3)

专题三教师观 (4)

一、单项选择题考点 (4)

考点1:教师职业的劳动特点 (4)

考点2:教师职业素养——知识素养 (5)

考点3:福勒和布朗的教师成长的三阶段理论 (5)

考点4:终身学习 (5)

考点5: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师观 (5)

二、材料分析题模板 (6)

考点6:主观题突破——教师观 (6)

专题四教师职业理念 (8)

考点:主观题突破——教师职业理念 (8)

第二模块教育法律法规 (9)

考点1:《教育法》 (9)

考点2:《义务教育法》 (10)

考点3:《教师法》 (11)

考点4:《未成年人保护法》 (12)

考点5:《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 (15)

考点6:《宪法》 (16)

考点7:《儿童权利公约》 (17)

考点8:《幼儿园工作规程》 (18)

第三模块教师职业道德 (20)

一、单项选择题考点 (20)

考点1:《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2008年修订)》 (20)

考点2:职业本质与道德本质 (21)

二、材料分析题模板 (21)

考点3:主观题突破——教师职业道德 (21)

第四模块文化素养 (22)

教师资格证《幼儿综合素质》知识点教育观

教师资格证《幼儿综合素质》知识点教育观

教师资格证《少儿综合素质》知识点: 教育观

一、选择题

以下对素质教育的理解,存在片面性的是()。

a.促使学生专业发展

b.尊敬学生个性发展

c.教育面向全体学生

d.指引学生协调发展

【答案】 a

假如你感觉整本书都是考点,可能你需要一套网校课程,让名师

帮你划要点 ! 假如你感觉教材学不完,知识考点记不住,多数是没找

对学习方法。 233 网校推出多层次多种指导方案,高效通关从选课报名开始。去选课 >>

【分析】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促使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促使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 a 选项只促使了一方面的教育,存在

片面性。

二、资料剖析题

一天,一位老师给学生上科学课,主题是“找寻有生命的物体”。老师安排学生去校园里甚至校外的大自然里找寻有生命的物体,并做下记录。走出讲堂的孩子们显得很喜悦,不久一位同学跑过来说:“老师,我捉到一只蚂蚱。”其余同学也围过来看,忽然,一个同学说:“这是只公的。”围观的同学哄堂大笑。老师问道:“你怎么知道的?”“我察看的,公蚂蚱有劲,跳得高。”他自信地说。这是孩子最直接的推

理,的确难能难得 ! 老师实时夸奖道:“你真是一个小生物学家,科学

就是提出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希望你能仔细研究一番。”孩子仔细地址点头,就在这时,一位同学跑过来起诉:“一个同学把蚂蚱踩死了。”老师很称心识到这是一个绝好的教育时机。他走过去,看见几个同学正在气呼呼地责怪那个同学。这位老师说:

“一个蚂蚱也是一个有生命的物体。我们应当爱惜每一个有生命

的物体。我相信,这位同学必定是无心踩死的。这样吧,老师提一个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幼儿教师资格证《综合素质》考点:教育观

(一)素质教育概述

1.素质教育的内涵

关于素质教育的含义,教育部(原国家教委)《关于当前积极推进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中作了明确解释:“素质教育是以提高民族素质为宗旨的教育。它是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规定的同家教育方针,着眼于受教育者及社会长远发展的要求,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宗旨.以注重培养受教育者的态度、能力,促进他们在德智体等方面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为基本特征的教育。”素质教育从本质上来说,就是以提高国民素质为目标的教育。

2.素质教育的特点

(1)全体性

素质教育是面向每一个受教育者、以每一个受教育者为对象的教育,它面向每一个学生,旨在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发展。素质教育既不是精英教育.也不是精品教育,它是大众化的教育。它要面向每一位适龄学生,使每个学生都在他原有的基础上有所发展,都在他天赋允许的范围内充分发展。素质教育的全体性要求学校及教师关心每一位学生素质的培养和提高,不能因种族、家庭、经济、智力及教育者主观好恶等因素的影响,将一部分学生排除在素质教育之外。

坚持素质教育的“全体性”的主要意义在于:第一,保证使接受教育成为每一个人的权利和义务。接受教育是每一个儿童最重要、最

根本的权利。第二,保证整个民族的文化素养在最低可接受水平之上,杜绝新文盲的产生,中小学教育应为提高全体人民的基本素质服务,推进国家经济发展与民主建设。第三,为贯彻社会主义“机会均等”原则,为每个人的继续发展提供最公平的前提条件。素质教育的最终目标是为未来的合格公民奠定素养基础。

(2)基础性

素质教育是一种注重打基础的教育。正因为素质是反映人的身心发展水平最基本的特征和品质,并制约着人的意识、态度和行为,所以素质培养必须从最基本的基础方面做起。应当指出,素质教育是立足于从本质的方面去影响人、培养人,注重引起人的深层变化、基本特征和品质的形成,而不是追求那些表面的、形式的变化。例如,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的培养,不能仅仅停留在学生的道德认识,而要引导学生完成从知、情、意到信、行的转化,并将其逐渐固定下来,形成品质,成为学生个人的信念和个性特征。素质教育特别注重的是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一般能力的掌握与培养,为受教育者素质的进一步发展奠定基础。

坚持素质教育的“基础性”的主要意义在于:第一,一个人只有具备了良好的基本素质,才有可能实现向较高层次的素质或专业素质的迁移。第二,人类蕴含着极大的发展自由度,这就是人的可塑性。自由度越高,可塑性越强;反之亦然。第三,从教育控制论的意义上讲,教育是一种人为的、优化的控制过程,以便受教育者能按照预定目标持续发展。

(3)发展性

素质教育是发展性教育,它不仅注重受教育者现在的一般发展,重视受教育者现在的一般发展对于未来的发展价值和迁移价值,而且重视直接培养受教育者自我发展的能力,使受教育者学会学习,培养受教育者终生学习的能力和信息加工能力。

从本质上说,“发展性”符合“变化导向教育观”的趋势,即把适应变化、学会变化作为教育的重要目标,从接受教学(教师奉送答案)向“问题解决”(教师引发思考)转变。教师从鼓励者、促进者、沟通者、帮助者和咨询者等角色中发挥作用。

(4)全面性

所谓“全面性”,是指素质教育既要实现功能性的目标,又要体现形成性的要求,通过实现全面发展教育,促进学生个体的发展。因为,素质教育应该是完善意义上的教育,它是指向全面基本素质的教育。

素质教育中的“全面发展”有两个方面的具体规定性。第一,针对一个个体来说,它是“一般发展”和“特殊发展”的统一;第二,针对班级、学校乃至整个社会群体而言,它是“共同发展”和“差别发展”的协调。全面发展既要讲共同性,又要讲个别性,它决不排斥有重点地发展个人的特殊方面,允许在一个群体中各个体之间有差别地得到发展。全面发展实际上就是“发展”。

(5)未来性

所谓“未来性”是指素质教育立足于未来社会的需要,而不是眼前的升学目标或就业需求。一般来说,教育具有较强的惰性和保守性,

它总是在努力使年轻一代学会老一代的思维、生活和工作方式,因而人们在批评现代学校教育体系的局限性或弊端的时候,往往批评它是根据“昨天”的需要而设计的。素质教育就是要改变教育的惰性和保守性,它的目标是使年轻一代适应未来发展的需要。

3.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区别

(1)应试教育

应试教育是指一种偏重于通过考试成绩来衡量学生水平的教育制度,它以应付升学考试为目的,是教育T-作所存弊端的集中表现。它以升学率的高低来检验学校的教育质量、教师的工作成绩以及学生学业水平。其教育模式与考试方法限制了学生能力的充分发挥,其评价学生的方式太过单一,限制了很大一部分学生进一步深造的机会。

(2)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区别

①从指导思想上看:应试教育是为了应付升学考试,是以追求升学率为目的的教育,它唯分是举,限制了不擅长考试但有能力的人进一步发展,容易出现“高分低能”现象;素质教育是为了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也就是为了全面提高国民的素质,是一种与应试教育相对应的教育,它为广大学子继续深造提供了广泛平台。

②从教育目的上看:应试教育是为适应上一级学校的选择需要,以应试训练为目的的教育;素质教育则是根据社会进步和人的发展需要,使学生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生活、学会健体、学会创造和学会审美的教育。

③从教育对象上看:应试教育面向少数人而忽视多数人,是重在“提高”的淘汰式的“英才教育”;素质教育则面向全体,是莺在“普及”,促使每个学生充分发展的“通才教育”。

④从教育内容上看:应试教育完全围绕应试要求,考什么就教什么、学什么,轻“德”、缺“体”、少“美”、砍“劳”,是一种不完全的畸形教育;素质教育则是使受教育者在德、智、体、美、劳多方面都得到发展的教育。

⑤从课程结构上看:应试教育是单一的学科课程,且只重视少数所谓的“主科”,轻视所谓的“副科”;而素质教育则以现代课程理论为指导,把课程分为必修课、选修课和活动课程等几个板块,把它们都纳入课表,作为正式课程平等对待,有的学校还十分注意开发“隐性课程”,如:环境教育、校风建设等。

⑥从学生课业负担上看:应试教育为了应付中高考,作业较繁重,较多采用“题海战术” 和机械记忆,而忽视学生对知识的真正理解和掌握;而素质教育则要求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严格按教育教学规律办事。仅以作业为例,内容适度,形式灵活,不仅重视巩固性的书面作业,还要设计富于个性和创造性的活动作业、口头作业、行为作业,并把课外阅读纳入培养健康个性的工作之中,以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⑦从师生关系上看:应试教育迫使教师“选择适合教学的学生”,强调师道尊严,师生之间是一种管与被管、教与被教、灌与被灌的关系;素质教育则强调尊师爱生,师生民主平等,双向交流。要求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