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数学:动物幼儿园
小班数学教案动物上幼儿园
![小班数学教案动物上幼儿园](https://img.taocdn.com/s3/m/05c91d8e0d22590102020740be1e650e53eacf46.png)
小班数学教案动物上幼儿园教学目标:1.认识和了解不同的动物名称;2.培养幼儿对动物的兴趣;3.通过观察和比较,锻炼幼儿的分类能力;4.引导幼儿在游戏中学习数学概念。
教学准备:1.幼儿故事书:《小熊维尼》、《丑小鸭》等;2.一些动物玩具:熊、鸭、猫、狗、猪、鱼等;3.图片或卡片:包含各种动物的图片或卡片。
教学过程:1.导入(触发幼儿兴趣,调动幼儿探索欲望)教师可以读一本故事书,如《小熊维尼》或《丑小鸭》,然后与幼儿一起谈论书中的动物。
教师可以问一些问题,如:“你们最喜欢书中的哪个动物?”“你们为什么喜欢它?”“你们还知道哪些动物的名字?”引导幼儿积极参与讨论。
2.探索与分类(培养幼儿的观察和比较能力)教师将一些动物玩具放在桌上,让幼儿观察和比较这些动物。
教师可以依次拿出一个动物玩具,然后问幼儿:“这是什么动物?”“你们还有其他同样的动物吗?”“你们注意到了什么相同或不同的地方?”引导幼儿通过观察和比较,探索动物的特征和区别。
3.游戏活动(将数学概念融入游戏中)3.1动物猜猜猜教师用图片或卡片展示一些动物,只显示部分特征或轮廓,然后让幼儿猜这是什么动物,并解释他们的答案。
例如:展示一张只显示尾巴的动物图片,然后问:“这是什么动物?你们认为是什么?”引导幼儿通过观察和推理,猜测动物的种类。
3.2动物叫声大比拼4.巩固与展示(巩固幼儿对动物的认识)教师可以让幼儿分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个动物,然后用纸板和彩色纸制作属于自己的动物标志。
每个小组在标志上绘制自己选定的动物图案,并写上动物的名字。
然后,每个小组依次展示自己的成果,并分享他们对动物的认识和感受。
教师可以给予鼓励和肯定的评价。
5.结束(总结课堂学习内容,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教师可以总结课堂上所学的内容,例如:“今天我们一起探索了不同的动物,你们对哪个动物印象最深?为什么?”然后,教师可以鼓励幼儿继续关注和学习关于动物的知识,并为他们在学习中取得的进步给予肯定和鼓励。
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15篇)
![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15篇)](https://img.taocdn.com/s3/m/084bf0663d1ec5da50e2524de518964bcf84d223.png)
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15篇)二、小动物吃东西---能手口一致的.数数.1、小朋友你们看有哪些小动物来了呀?(猫、兔、狗、猴)2、他们分别都来了几只呢?3、小动物肚子饿了,请小朋友帮忙分下东西,要求一只小动物吃一个东西(请个别幼儿操作)教师小结:一只小动物吃一个东西,几只小动物就吃几个东西。
三、小动物旅行------用对应方法比较两组物体的数1、小动物都非常感谢你们,说你们真棒,没有给他们分错东西让他们每个人都吃到了。
2、现在别的小动物听说你们这么能干都想请你帮忙,你瞧这群小动物想去旅行也来找你们了。
(1)出示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图片上有些什么内容。
(2)引导幼儿观察图片上小动物和车子的数量。
(3)请幼儿想一想、说一说你要让这些小动物都坐什么车去?你为什么要这样安排呢?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9【活动目标】1、观察发现物体间隔排列的规律,并能按一定的规律进行物体排序。
2、会用语言表述自己的活动过程,体验操作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教具:用红花和绿叶排列成一一、一二、二二规律的不同材料制作的花环3个。
录音机、PPT、场景布置(花园),轻音乐。
学具:长条纸若干,每张纸上分别用不同颜色的花黏贴(绘画,印画)2组规律。
各色花若干,颜料,瓶盖,蜡笔。
【活动过程】一、春天的礼物1、师:春天来了,我们一起去花园里游玩吧。
(PPT出示花园的场景及欢快的音乐,边唱边跳进入)花园里有好多花啊!春天真美呀,我们坐到小椅子上去休息一会吧。
2、师:这是春姐姐送给我的礼物,花环,好看吗?(纸质黏贴花环)3、师:我们一起来看看花环上都有些什么呢?(师拿下花环,放置于黑板上)花环上有些什么?这些花是什么颜色的?谁来说一说。
我们一起来看看它们是怎么样排队的,先是__,再是__,原来它们是一个隔着一个,一一对应排列的。
4、师:春姐姐也想给每个小朋友们送一个花环,但是春姐姐还没来得及做完,(出示黏贴花环)它们又是怎样排队的呢?__颜色接下来是什么啊?我们啊发现了它的规律,原来它们是按照一朵红花两朵粉红色花排列的,那接下来要贴什么颜色的花啦?贴的时候要把花环上的双面胶撕下来,放到空的盒子里,把小花贴在有双面胶的地方。
幼儿小班数学活动设计教案:乐享动物游戏
![幼儿小班数学活动设计教案:乐享动物游戏](https://img.taocdn.com/s3/m/4229e552a200a6c30c22590102020740be1ecdc1.png)
开场白在幼儿园,数学是孩子们最基础、也最重要的学科之一。
培养孩子对数学的兴趣和习惯非常重要,而小班的幼儿正处于好奇、充满好奇心和好动的年龄阶段。
为了让幼儿们在尽情玩耍的同时更好地学习数学,本文将为你介绍一种数学活动设计教案——乐享动物游戏。
一、活动目标通过游戏形式,让幼儿了解动物的名称、颜色、数量、大小等基本概念,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数学思维能力,同时增强幼儿的观察力和记忆力。
二、活动准备工作1. 准备各种大小、形状、颜色不同的动物卡片若干,如龙、猴子、兔子等,每个动物都有对应的名字卡片。
2. 将各种动物卡片投影到幼儿园的大屏幕上,供幼儿观看。
3. 准备一个大型的游戏棋盘,可以在教室的地面上画出来。
棋盘上需要标出不同颜色的区域,以方便孩子们玩游戏时使用。
4. 准备一个转盘或是其他随机选择器,用于确定下一步学习内容。
5. 为了方便幼儿学习,游戏现场需要准备一些互动道具(如手指谜语、小动物音效等),这些道具不仅可以引发幼儿的好奇心,也能让他们更加深刻地了解动物的形态以及相关的语言表达。
三、活动流程1. 游戏开始前,教师需要向幼儿介绍本次活动涉及到的基本概念及游戏步骤,并针对不同年龄层次的幼儿提供不同难度的问题。
2. 教师会用随机选择器选择一种动物翻译,让孩子们猜测它的名字、颜色、大小、甚至是声音,每次随机选择的音效加深幼儿对声音的印象,同时也提高孩子们对于动物的认识。
3. 幼儿们会根据自己对动物卡的了解,一起把对应的动物卡片放置到相应的颜色区域内,这时幼儿就需要运用自己的观察力和记忆力来确定正确的答案。
4. 游戏的任务,除了猜测每一种动物的正确属性外,孩子们还需要做到数量统计、大小对比等习惯,从而培养他们初步的数学思维能力。
5. 在游戏过程中,教师可以辅助幼儿们进行相应问题的讨论和解答,并在解答正确的情况下给予鼓励和奖励,以更好地激发孩子们学习数学的兴趣。
四、总结通过乐享动物游戏这项全新的数学学习形式,幼儿们可以在快乐的游戏中更好地学习数学。
幼儿园小班数学《数学森林》教案
![幼儿园小班数学《数学森林》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157b58227f21af45b307e87101f69e314332fad6.png)
幼儿园小班数学《数学森林》教案教案名称:幼儿园小班数学《数学森林》一、教学目标:1. 让孩子们初步理解数字的概念,能够认识和说出1-5的数字。
2. 通过游戏的形式,让孩子们体验到学习数学的乐趣。
3. 培养孩子们的观察力和注意力,提高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
二、教学准备:1. 教学用具:数字卡片(1-5),动物图片(5种),画有树木的背景图。
2. 故事绘本:《数学森林》。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教师播放一段有关森林的视频或图片,引发孩子们对森林的好奇心和兴趣。
然后引入故事绘本《数学森林》,引导孩子们进入数学的世界。
2. 学习数字:(1) 教师展示数字卡片,让孩子们认识和说出1-5的数字。
(2) 教师将动物图片放在黑板上,每种动物的数量与数字相对应,让孩子们通过数动物的数量来巩固对数字的认识。
3. 数学游戏:(1) 教师在画有树木的背景图上贴上数字卡片,让孩子们按照数字去寻找相应的动物并粘贴上去。
(2) 教师提出问题,例如:“有多少只猴子?”“哪种动物最多?”等,让孩子们通过观察和思考来回答。
4. 总结回顾:教师带领孩子们一起回顾今天所学的内容,鼓励他们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
四、教学评价:1. 观察孩子们在课堂上的表现,看他们是否能正确识别和说出1-5的数字。
2. 在数学游戏中,看孩子们是否能通过观察和思考来解决问题。
五、家庭作业:请家长在家帮助孩子复习今天的所学内容,并鼓励他们在生活中寻找和使用数字。
六、教学反思:通过对本节课的教学,我深感寓教于乐的重要性。
只有让孩子们在游戏中学习,才能真正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同时,我也意识到,作为教师,我们不仅要教会孩子们知识,更要培养他们的观察力、注意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有趣的动物园小班数学教案
![有趣的动物园小班数学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b15b6839178884868762caaedd3383c4bb4cb4d2.png)
有趣的动物园小班数学教案【导言】在幼儿园的数学教学中,教师需要结合幼儿的实际情况和兴趣点,以有趣的教学内容吸引幼儿的注意力,激发他们对数学的兴趣。
本文将围绕有趣的动物园主题,为小班幼儿(3-4岁)设计一节数学教案,旨在培养幼儿的数学思维和观察力。
【一、教学目标】1. 通过观察和描述,培养幼儿的细致观察和描述能力;2. 引导幼儿了解简单的形状,并能将其应用于实际情境中;3. 通过数数和比较大小,培养幼儿对数字的认知和理解;4. 培养幼儿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提高幼儿的社交能力。
【二、教学准备】1. 教学素材:动物园图片、卡片(标有不同形状的图形)、数字卡片、小动物玩具、物品比较示范卡;2. 教学工具:黑板、彩色粉笔、量角器。
【三、教学过程】1. 热身启动(5分钟)教师与幼儿打招呼,进入课堂气氛。
让幼儿一起模仿不同动物的声音,激发幼儿的兴趣。
教师给幼儿出示动物园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图片中的动物,让幼儿进行简单的描述。
例如:“你看到了什么动物?它是什么样子的?它有几条腿?”3. 学习形状(15分钟)教师出示不同形状的卡片,例如圆形、正方形、三角形等,并向幼儿介绍这些形状的名称。
教师鼓励幼儿观察校园中的形状,例如教室的门是矩形的,窗户是正方形的等。
4. 形状游戏(15分钟)幼儿分小组,教师将动物园中某个动物的形状写在黑板上,让幼儿猜猜是哪种动物。
例如,“这个动物的脸是一个圆形,大家猜猜是什么动物?”然后让幼儿展示相应的动物玩具。
5. 数数比大小(20分钟)教师给幼儿出示数字卡片,让幼儿依次数数。
之后,教师通过物品的比较示范卡,让幼儿进行不同物品数量的比较,如“请比较一只猴子和两只猫哪个多?”鼓励幼儿按照正确答案演示。
6. 小动物游戏(15分钟)教师将动物园中的小动物玩具放在一只包装盒中,幼儿轮流摸出一个动物,然后描述它的特征。
其他幼儿根据描述猜测是哪只动物,并找出相应的图卡。
教师与幼儿复习今天所学的内容,询问一些问题,如“我们今天学习了哪些形状?”“我们还学会了什么?”【四、教学总结】通过本节课的数学教学,幼儿在观察和描述动物的过程中培养了细致观察和描述能力;通过形状游戏,幼儿了解了简单的几何形状,并能将其应用于实际情境中;通过数数和比较大小,幼儿巩固了对数字的认知和理解;通过小动物游戏,幼儿锻炼了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以动物为主题的小班数学教案
![以动物为主题的小班数学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b2f3cb05ff4733687e21af45b307e87100f6f867.png)
小班数学教育是幼儿教育中十分重要的一环,因为它关系到每个孩子未来数学学习的基础。
对于小班数学的教学,老师需要精心设计教案,使之富有趣味性和教育性。
在这里,我们采用“动物”为主题,为小班数学教学设计一套教案。
一、教学目标:1.能够辨认出不同的动物形态。
2.学会用基本形状组合出小动物形态。
3.通过小动物形态组合,加深对于数学基本形状的理解。
4.学习简单的几何概念。
二、教学内容:1.认识不同的动物及其特征(大小、形状、颜色等)。
2.练习用基本形状组合成各种小动物。
3.通过在动物形态中识别出基本形状,理解其几何性质。
4.练习在不同空间中进行定位和方位判断,例如:上、下、大小、左、右。
三、教师活动:1.引导孩子看动物图画,询问他们认识多少种动物。
2.介绍一些动物形态,并通过图例描述动物形态的基本特征。
3.以三角形、矩形、圆形等为基本形状,组合成一些小动物形态,例如:小狗、小猪、小鸟等。
4.教育孩子使用比较词汇,例如:大、小、高、短等,描述不同动物的特征。
5.让孩子通过观察动物的位置,进行方位判断和定位。
四、学生活动:1.观看动物图画,认识不同的动物。
2.利用基本形状,组合出小动物形态。
3.描述不同动物形态的特征。
4.在动物形态中寻找基本形状,并理解其几何概念。
5.定位和判断动物的位置。
五、教学评价:1.检查孩子是否能辨识不同动物的形态。
2.检查孩子是否理解简单的几何概念,并使用基本形状组合出小动物形态。
3.检查孩子对于方位和定位是否有一定的了解。
4.评价孩子的语言表达和描述能力,例如:使用比较词汇描述动物的特征。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孩子的情感体验,并创造有趣的氛围。
例如,可以让孩子参与到小动物的组合中,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好奇心。
此外,教师也应该注意评价孩子的学习成果,及时纠正错误,鼓励发言和互动,让孩子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
以“动物”为主题的小班数学教学可以让孩子在充满趣味性的环境中学习基础数学知识,同时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动手能力,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成就感。
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3篇
![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3篇](https://img.taocdn.com/s3/m/caaf28a46429647d27284b73f242336c1eb93082.png)
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接下去铺什么活动目标:引导幼儿能发现物体的排列规律,知道接下去该铺什么。
提高数数的兴趣和积极思维的能力。
乐意参与活动,体验成功后的乐趣。
活动准备:小房子图片(3张),小动物图片(兔子。
熊。
刺猬),幼儿操作卡片以及各种图形,地板块。
活动过程:开始部分:1.用讲故事的方式引出课题森林里住着3只小动物,他们呀非常非常的贪玩,每次一跑出去玩就不知道回家了,每次他们妈妈都是东找西找的,有好几次都急的哭了,可是这3只小动物啊,还是不知道改正这个错误。
有一天,他们又跑出去玩了,到了晚上还是没回家,他们的妈妈又着急又生气,怎么找也找不到他们。
这件事情啊,被森林里面的智慧爷爷知道了,非常生气,于是,智慧爷爷就告诉了这3只小动物,"你们不听妈妈的话,每次出去玩都不知道回家,你们做错了事情,还不知道悔改,那就要受到惩罚了,我已经把你们回家的路给没收了,每条路只留了前面几块砖,除非你们找出规律并且正确的剩下的砖铺对了,才能再回到家里"3个小动物一听,就嗷嗷大哭起来,这可怎么办啊,后悔自己没有听妈妈的话早点回家,他们呀就做在一起想啊想啊,想怎么把回家的路铺好,聪明的小兔子想啊想,想啊想,终于想出来了,找出了规律并且把砖铺好了,可是小熊和小刺猬伤透了脑筋也想不出来,一直在嗷嗷的哭着,他们哭着哭着就走到了我们小二班,小熊和小刺猬一想,小二班的小朋友都是非常聪明的,就想请你们来帮帮他们回到家,小朋友愿意帮忙吗?基本部分:1.启发幼儿观察小路,并发现小路的排列规律①请幼儿观察小兔铺的小路,让幼儿讨论其规律是什么(发现砖是一个红的,一个黄的排列规律)②再请幼儿集体帮助小熊铺路。
先观察:颜色一样,形状不同的排列,讨论一下后面应该怎么排,请幼儿讨论,并且集体说出来(如果小熊的路铺对了,就把小熊换成微笑的,如果不对,还挂着哭着的小熊)2.请幼儿操作帮助小刺猬回家(每个小朋友发一个操作卡)(水彩笔)①教师指导②请幼儿说出你是怎么铺的。
小动物骑轮车-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
![小动物骑轮车-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9a1f3db25ff7ba0d4a7302768e9951e79b8969bb.png)
-学生将在实践中掌握轮车数量和颜色的相关知识,提高他们的动手操作能力。
2.过程与方法:
-学生将在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活动中,培养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学生能够通过自主学习和思考,提高他们的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生将在实际操作中,培养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
-通过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3.课后拓展应用
教师活动:
-布置作业:根据“小动物骑轮车”课题,布置适量的课后作业,巩固学习效果。
-提供拓展资源:提供与“小动物骑轮车”课题相关的拓展资源(如书籍、网站、视频等),供学生进一步学习。
-反馈作业情况:及时批改作业,给予学生反馈和指导。
学生活动:
教学方法与策略
1.教学方法
针对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学习者特点,我选择以下教学方法:
(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动的故事情节和有趣的活动,创设情境,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感受和理解数学知识。
(2)游戏教学法:设计富有挑战性和趣味性的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动手能力。
(3)分组合作教学法: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在小组活动中互相交流、合作,培养他们的团队精神和沟通能力。
3.针对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可以设计更多有趣的思考问题和实践活动,激发学生的思维,引导他们发现和总结规律。
作业布置与反馈
作业布置:
1.数量和颜色练习:要求学生在家中找一些物品,数一数它们的数量,并辨别它们的颜色,然后记录下来。
2.轮车制作:让学生用纸和剪刀制作一个小轮车,然后在班级展示自己的作品。
3.数学故事创作:要求学生根据本节课学习的内容,编写一个关于小动物骑轮车的数学故事,并朗读给同学听。
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小动物在哪里》含反思
![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小动物在哪里》含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c4b7d7bfb9f67c1cfad6195f312b3169a451eae5.png)
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小动物在哪里》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材第三章《可爱的动物》,详细内容为“小动物在哪里”。
通过引导幼儿观察、寻找隐藏的小动物,培养幼儿的空间方位感和对动物特征的认知。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能够通过观察、寻找,找出隐藏的小动物,提高幼儿的空间方位感。
2. 培养幼儿对动物特征的认知,学会用简单的词语描述动物。
3. 培养幼儿合作、分享的良好品质,增强幼儿的团队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让幼儿学会观察、寻找隐藏的小动物,提高空间方位感。
难点:引导幼儿用简单的词语描述动物特征,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课件、小动物玩偶、动物卡片、藏宝箱等。
2. 学具:画纸、画笔、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1)教师出示藏宝箱,引发幼儿兴趣,告诉幼儿箱子里有小动物玩偶。
(2)教师请幼儿闭上眼睛,将小动物玩偶藏在教室的某个角落。
(3)请幼儿睁开眼睛,寻找隐藏的小动物。
2. 例题讲解(1)教师出示PPT课件,展示不同的小动物和它们的特点。
(2)教师引导幼儿观察、讨论,学会用简单的词语描述动物特征。
(3)教师带领幼儿根据提示,找出隐藏在教室里的小动物。
3. 随堂练习(1)教师发放动物卡片,让幼儿根据卡片上的特征,找出对应的动物。
(2)幼儿两人一组,互相描述对方的动物卡片,猜一猜是什么动物。
(1)教师邀请幼儿分享寻找小动物的过程和心得。
(2)教师对幼儿的表现进行点评,给予鼓励和表扬。
六、板书设计1. 《小动物在哪里》2. 内容:(1)小动物玩偶(2)动物特征描述(3)寻找隐藏的小动物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出你最喜欢的小动物,并简单描述它的特征。
2. 答案: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让幼儿在寻找小动物的过程中,提高空间方位感和对动物特征的认知。
但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幼儿用简洁的词语描述动物特征,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优质课模板《给小动物拍照》
![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优质课模板《给小动物拍照》](https://img.taocdn.com/s3/m/2b3bb31d326c1eb91a37f111f18583d049640ff6.png)
《给小动物拍照》一、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让幼儿能够通过观察,认识不同的动物,理解数字1-5的含义。
2.技能目标:培养幼儿的点数能力,提高幼儿的手眼协调能力。
3.情感目标:激发幼儿对数学活动的兴趣,培养幼儿的爱心和合作精神。
二、教学重点1.认识1-5的数字,理解其含义。
2.学会点数,能正确地给小动物拍照。
三、教学难点1.让幼儿能够独立完成点数任务,正确给出拍照数量。
2.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能够发现小动物的不同特点。
四、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小动物图片、数字卡片、照相机玩具、绳子。
2.环境准备:将教室布置成一个小动物园,挂上各种小动物的图片。
五、教学过程1.导入教师带领幼儿进入教室,引导幼儿观察教室的布置,激发幼儿的兴趣。
提问:“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地方吗?这里都有哪些小动物?”2.活动一:认识小动物教师逐一出示小动物图片,让幼儿说出小动物的名字。
引导幼儿观察小动物的特点,如颜色、形状等。
3.活动二:认识数字1-5教师出示数字卡片,让幼儿说出数字的名字。
引导幼儿理解数字1-5的含义,如“1”代表一个,有两个小动物就是“2”。
4.活动三:给小动物拍照教师出示照相机玩具,告诉幼儿今天我们要给小动物拍照。
教师示范如何给小动物拍照,如:“我要给小猫拍一张照片,需要1个镜头,给它拍2张照片,就需要2个镜头。
”引导幼儿按照数字卡片的提示,给小动物拍照。
5.活动四:游戏环节教师将小动物图片挂在绳子上,让幼儿用照相机玩具给小动物拍照。
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幼儿的错误,鼓励幼儿独立完成任务。
教师邀请幼儿分享自己的拍照成果,让幼儿说出自己给哪些小动物拍了照片,拍了多少张。
六、教学反思1.通过本次活动,幼儿对数字1-5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能够理解其含义。
2.幼儿在给小动物拍照的过程中,提高了手眼协调能力,培养了观察能力。
3.教师在活动中要关注每一个幼儿,引导他们积极参与,确保活动的有效性。
4.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继续设计类似的活动,让幼儿在游戏中学习数学知识。
2023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_3
![2023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_3](https://img.taocdn.com/s3/m/bf9ea6fc85254b35eefdc8d376eeaeaad1f316ef.png)
2023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2023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1活动目标1、按大小特征排序并进行相应的匹配。
2、体验数学集体游戏的快乐.活动准备皮球大小各1个,图片,幼儿操作材料人手一份.活动过程一、引题(出示大熊和小熊)师:今天老师请来了两位客人,你们瞧!他们是谁啊?出示图片(小熊大熊)两只熊哪里不一样?你们能猜出谁是大熊谁是小熊啊!为什么? (大熊要大,小熊要小)师:你们都认识了这两位客人了,你们怎么跟他们打招呼啊?(大熊好,小熊好)二、实物直观比大小师:大熊和小熊想来做运动带来了一个球 (出示大皮球).你们说这个球应该给谁呢?你们觉得这个球是大球还是小球啊?为什么?我再拿来一个球,现在请你来比一比,哪个球大,哪个球小?你们是用什么办法比出来的呀?(小结):原来,我们可以用眼睛看的方法比较出大小,一个东西是不能比大小的,只有找个好朋友跟它一起比,两件东西一起比才能知道谁大谁小.(目测法)三、幼儿实物探索师:两只熊啊,今天还带了很多东西我们一起去看看?有什么呀?请你找出大的东西用手上的贴贴纸贴在它身上.教师和幼儿边说边检验.四、按大到小排序师:你们的小眼睛真灵,现在我要加大难度靠考考你们,咦?又滚来一个球,现在三个球请你说说看哪个最大哪个最小?请个幼儿来从大到小来排排队,再请个幼儿从小到大排排队.五、分辨图片大小师:两只熊非常开心又来了一只熊,她来了,现在请小朋友说说哪个熊最大,哪个熊最小?请幼儿从大到小排序. 三只熊现在要去动物园找朋友做游戏.看是什么动物?你能给三只熊找到相应的好朋友吗?为什么?小结:大熊要找大的动物做朋友,小熊要找小的动物做朋友,剩下来的动物就可以和中间的熊做朋友了.六、幼儿操作,检验师:动物园里还有很多其他的动物都已经放在你们的小凳子底下了,你们拿出来看看,请幼儿举起手中大的动物摇摇,再举起最小的动物摇摇(幼儿上来粘贴)现在请你们帮他们找朋友吧.师:你们看,大熊中熊,小熊他们的朋友可真多啊,我们来看看这些动物是不是他们的好朋友?(比对大小,如发现错误,请幼儿指出纠正)2023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2活动目标:1、感知4以内物体的数量,并手口一致地点数4以内实物并说出总数。
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小动物找家
![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小动物找家](https://img.taocdn.com/s3/m/a38522de6394dd88d0d233d4b14e852458fb39dd.png)
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小动物找家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小动物找家活动目的:1、能根据小动物生活特性进展分类,感知初步的交集概念。
2、体验数学活动中操作的快乐。
活动准备:大的动物卡片一套,集合、交集底板一份(老师用)小的动物卡片、交集、集合底版人手一份(幼儿用)浆糊活动过程:一、观察动物的卡片认识动物老师:今天,有很多小动物要和我们交朋友,请你看看说说它们是谁?(集体答复)提问:你知道它们住在哪里的吗?(请23个幼儿答复)老师总结:有的小动物是住在水里的',还有些小动物是住在陆地上的。
二、游戏:给小动物找家老师:这些小动物想请小朋友帮个忙,把它们送回自己的家。
1、出示集合操作卡老师讲解操作卡:红色的长方形是住在水里的动物的家,绿色的长方形是谁的家呢?猜猜看,真聪明,是住在陆地上的动物家里。
2、操作要求(1)将小动物送到自己的家中去。
(2)不搬椅子,轻轻的走到桌子旁边,操作好后回到自己的小椅子上做好。
3、幼儿操作,老师对个别幼儿进展指导。
4、讲评重点:(1)集体验证,看看是否有幼儿摆放错误。
(2)展示不同摆放的结果。
提问:为什么有的小朋友将青蛙送到水里的家,有的小朋友将青蛙送到陆地上的家。
(请幼儿说说摆放的理由。
) 引导幼儿发现小青蛙即可以住在水里也可以住在陆地上的。
小结:瞧,小青蛙最特别,它有两个家,和其他动物有些不同,它既可以生活在水里也可以生活在陆地上,那么,把它放在哪里最适宜呢?引导幼儿大胆讨论各种方法。
三、认识交集,感知交集。
1、出示交集。
老师:老师也有个好方法,看这个集合图和刚刚那个集合图有什么不一样?(有合在一起)小结:原来中间的这个小图形也有两个家,即住在红色长方形里,又住在绿色长方形里。
我们将这个小图形叫做交集。
2、引导幼儿理解图中交集的意思。
老师:猜猜看这个交集里会是谁的家,为什么?3.、幼儿再次操作 (在交集底板上操作)4、小结你们帮这些小动物都找到了家,谢谢你们。
也请小朋友们回家多观察,多发现,理解不同小动物的生活习性。
小班数学教案动物分类
![小班数学教案动物分类](https://img.taocdn.com/s3/m/89f14c5977c66137ee06eff9aef8941ea76e4b09.png)
小班数学教案动物分类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小班数学活动指导手册》第三章“生活中的数学”,主要围绕“动物分类”这一主题展开。
详细内容包括:引导幼儿观察、了解各种动物的外形特征,学会按一定标准对动物进行分类,并能用简单的语言描述分类过程。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能够观察并描述各种动物的外形特征,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
2. 帮助幼儿掌握按一定标准对动物进行分类的方法,提高他们的逻辑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幼儿合作、分享的良好品质,增强他们的团队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让幼儿理解并掌握按一定标准对动物进行分类的方法。
教学重点:培养幼儿观察、描述动物外形特征的能力,以及合作、分享的良好品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各种动物玩具、图片、分类板、磁性贴等。
2. 学具:画纸、画笔、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带领幼儿参观幼儿园的“小小动物园”,引导幼儿观察各种动物的外形特征,并提出问题:“你们发现这些动物有什么不同?”2.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展示动物图片,讲解按一定标准对动物进行分类的方法,如按颜色、形状、大小等。
3. 随堂练习(10分钟)幼儿分成小组,根据教师给出的标准,对动物玩具进行分类,并用简单的语言描述分类过程。
4. 小组讨论与分享(5分钟)各小组展示分类结果,分享分类过程中的发现和感受,教师给予鼓励和指导。
六、板书设计1. 板书动物分类2. 内容:按颜色、形状、大小等标准对动物进行分类的方法。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幼儿回家后,观察家里的玩具、书籍等物品,进行分类,并与家长分享分类过程。
2. 答案:无固定答案,鼓励幼儿用自己的方式描述分类过程。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教师应关注幼儿在课堂上的参与度,观察他们在分类活动中的表现,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
2. 拓展延伸:引导幼儿关注生活中的分类现象,如超市的商品分类、家里的物品分类等,让幼儿在实际操作中巩固所学知识,提高他们的数学素养。
小班数学活动《动物幼儿园》
![小班数学活动《动物幼儿园》](https://img.taocdn.com/s3/m/000bb2136d175f0e7cd184254b35eefdc8d315d9.png)
小班数学《动物幼儿园》
一、设计意图
《动物幼儿园》是个非常有趣的绘本故事:动物幼儿园里本领最大的鳄鱼老师通过各种办法教小动物们学会分清前后。
《指南》指出,小班幼儿能感知物体基本的空间位置与方位,理解上下、前后、里外等方位词。
因此,我选择了这本绘本故事,通过生动有趣的故事内容,帮助幼儿学会分辨物体的前后位置。
二、活动目标
1.分辨物体前后位置,并使用前后方位词描述。
2.在活动中体验探索的快乐,激发参加数学活动的兴趣。
三、活动重难点
分辨前后位置。
四、活动准备
多媒体课件、动物图片贴纸
五、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激发兴趣,导入活动
教师出示多媒体课件,出现森林,引出动物幼儿园,激发幼儿兴趣。
(二)基本部分
1.出示螃蟹、小蛇、变色龙,引起幼儿的好奇心,激发幼儿探索兴趣。
2.认一认,玩一玩。
通过游戏找出前后位置,激发幼儿的探
索兴趣。
(1)帮老师找前后。
(2)老师随时变换位置,幼儿找一找前后。
(3)和小椅子玩前后游戏,说一说前后。
3.通过讲述多媒体课件,了解螃蟹、小蛇、变色龙的典型特征,分辨动物的前后位置,并说说其方法。
4.听口令,找前后。
(1)请三个幼儿。
朝着老师排排队,老师喊口令:“谁在前,谁在中,谁在后”,幼儿找到位置,并说出自己所在的位置。
(2)角色找前后:分配幼儿一人一个角色(螃蟹、小蛇、变色龙),鳄鱼老师喊口令,幼儿在相应的位置排队站好。
三、结束部分
小动物们,我们一起开着小火车去森林幼儿园里继续学习吧!。
小班数学活动《动物幼儿园》教案
![小班数学活动《动物幼儿园》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f52bf52ee3bd960590c69ec3d5bbfd0a7956d59a.png)
小班数学活动《动物幼儿园》
一、教学内容:小班数学活动《动物幼儿园》
二、教学目标:
1.能正确感知3以内的数。
2.学习按要求进行匹配,感受数学活动的乐趣。
三、教学准备:
白板课件。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能安静的观察老师的示范并乐意参加操作活动。
五、教学方法与手段:游戏法、多媒体教学法、示范教学法等。
六、教学过程
七、教学反思:
活动中我将小动物依次出场环节与为小动物找妈妈环节设计制作成白板课件。
其中运用到听叫声猜动物,学动物跳、叫等方式引出动物并数数,根据动物
的相应特征找出画面中隐藏的妈妈们的方式,让幼儿在白板课件的帮助下,通过听、猜、找等游戏手段,让幼儿在玩中学,充分享受数学活动带来的乐趣。
而将给小动物喂食环节设计成幼儿动手操作,并安排在利用白板课件的两环节之间,做到动静结合,合理分配。
将不同食物依次送给不同的动物吃,并能边送边讲述,符合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也能让幼儿从中得到辨别与表述的提高。
通过这次活动使我意识到,在活动的设计和执行过程中,应坚持以孩子为主体,充分相信每位幼儿都蕴藏着巨大的潜力。
在活动中还应提供自由、宽松、和谐的环境,引导幼儿主动探索认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中获得新知识。
幼儿园小班数学活动教案五篇
![幼儿园小班数学活动教案五篇](https://img.taocdn.com/s3/m/7ae7820c02d8ce2f0066f5335a8102d276a2612c.png)
【导语】数学能为幼⼉动⼿、动⼝、动脑,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创设情景,®⽆忧考⽹为⼤家准备了以下内容,希望对⼤家有帮助。
幼⼉园⼩班数学活动教案⼀:交替排序 活动⽬标: 1、学习将两种实物有规律地交替排序,对应匹配,感知序列。
2、正确感知5以内数量的多、少和⼀样多。
3、能正确使⽤单位量词“根”、“只”、“条”、“头”。
4、培养幼⼉对数字的认识能⼒。
5、培养幼⼉⽐较和判断的能⼒。
活动准备: 1、教具:⼤象5只、⾹蕉5根、⼩狗4只,⾻头4根,⼩猫3只,⼩鱼3条,青蛙5只,荷花5朵,标记图⼀张。
2、学具:幼⼉⽤书33、34页。
活动过程: 1、集体活动 (1)、依样接放,交替排序。
出⽰标记图和4只交替排序的⼤象和⼩狗,引导幼⼉观察⼤象和⼩狗的排列规律,说说:图上有什么?它们是怎样排队的? 出⽰2只⼤象和2只⼩狗,引导幼⼉帮它们排队,请个别幼⼉来操作,边排边说:⼀只⼤象排在⼩狗的后⾯,⼀只⼩狗排在⼤象的后⾯……最后,从前往后说⼀说:它们是怎样排队的? (2)对应匹配⾷物。
出⽰⾹蕉和⾻头图⽚,让幼⼉看图说说:这⾥有什么?谁来把它们送给⼤象和⼩狗,边送边说:××,我送你⼀根什么,….. 请个别幼⼉在⿊板上操作,学习正确运⽤量词。
2、操作活动。
(1)、第⼀、⼆、三组。
排序匹配活动。
观察标记图上的动物,学习依样接着摆放动物,再对应匹配⾷物,⿎励幼⼉边操作边说。
(2)、第四、五、六组。
依样排序。
观察标记图上的图⽚,请你依样排列。
观察实物数量,画出相应数量的短线或⼩圈,记录实物数量。
3、活动评价。
4、展⽰幼⼉活动材料,请幼⼉说说他市怎样排卡⽚的,体验有规律的序列。
幼⼉园⼩班数学活动教案⼆:夹⼼饼⼲ 活动⽬标 1.感知饼⼲的不同形状,获得对图形的初步概念。
2.⾃制夹⼼饼⼲,体会与朋友互赠礼物并⼀同品尝的乐趣。
3.培养幼⼉⽐较和判断的能⼒。
4.引发幼⼉学习图形的兴趣。
幼儿园小班数学《动物数数乐》教案
![幼儿园小班数学《动物数数乐》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4530405c0a4e767f5acfa1c7aa00b52acfc79c99.png)
幼儿园小班数学《动物数数乐》教案标题: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动物数数乐》一、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数字1-5的概念,能够正确识别和读出这些数字。
2. 通过游戏的方式,提高幼儿对数字的兴趣,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注意力。
3. 培养幼儿的团队协作能力,提升他们的社交技巧。
二、教学准备:1. 动物卡片(数量为1-5),每个数字对应一种动物,如1只兔子、2只鸭子、3只小狗等。
2. 数字卡片(1-5)。
3. 幼儿每人一个小篮子,用来收集动物卡片。
三、教学过程:1. 导入部分教师引导:“今天我们要去动物园玩,你们知道动物园里有什么动物吗?”鼓励幼儿积极发言,引发他们对活动的兴趣。
2. 学习数字教师展示数字卡片,逐一介绍数字1-5,并带领幼儿一起念读。
然后,将对应的动物卡片与数字卡片配对,让幼儿理解每个数字代表的数量。
3. 游戏环节(1) "找朋友"游戏:把数字和动物卡片混在一起,让幼儿找出数字和对应的动物,放入自己的小篮子里。
(2) "我是小侦探"游戏:教师随机抽取一张动物卡片,让幼儿根据卡片上的动物数量,找出对应的数字卡片。
4. 总结部分教师询问幼儿在活动中学到了什么,鼓励他们分享自己的学习体验。
同时,教师可以总结数字和数量的关系,加深幼儿的理解。
四、教学延伸:在日常生活中,教师可以引导幼儿观察身边的物品,比如水果、玩具等,让他们尝试数数,进一步巩固数字的认知。
五、教学反思:教师应关注每个幼儿的学习情况,对于掌握不好的幼儿,要给予更多的指导和帮助。
同时,也要注意调整教学方法,以满足不同幼儿的学习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