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月曾经照李白》导学案 董勇钢

合集下载

李白诗导学案

李白诗导学案

编制:贾永洁 赵石磊 审核:刘晓萍 使用时间:2019年12月6日 班级: 小组: 姓名: 教师评价: 编号:15 冠盖满京华,斯人独憔悴——李白诗导学案【学习目标】1.能初步了解李白的生平事迹及其人格魅力。

2.能借助注解鉴赏本专题中李白的代表作品。

3.初步体会李白诗歌“豪放飘逸”的美学特点并对其内涵有所了解。

【学习方法】1.反复诵读,读出审美体验。

大胆朗诵。

2.查阅资料,揣摩诗歌表达技巧,背诵诗歌。

【课前预习案】 【自主学习·整体感知】 1. 背诵《梦游天姥吟留别》,感受诗中的梦境部分,找出其中的表现手法,并分析其作用。

2. 《送友人》 (1) 表达游子不忍离去,故人恋恋不舍的句子: (2) 与“夕阳古道无人语,禾黍秋风听马嘶”的意境有相似之处的句子: 3.《月下独酌四首(其一)》 (1) 李白自斟自饮,却营造了三人对酌的场景的句子: (2) 诗人的放歌和跳舞得到了回应的句子: (3)李白沉醉酒月,纵情欢愉,忘情遨游,相约银河,却透露出人世间的孤独苦闷的句子: 4.阅读《李白小传》,把自己幻想成李白,酝酿情感,设计动作情节,朗诵《将进酒》。

【课堂探究案】 【 合作探究·研读剖析】 探究一:清人沈德潜在《唐诗别裁》中评价《梦游天姥吟留别》时说:“诗境虽奇,脉理极细。

”请诵读全诗,想象奇妙瑰丽的诗境,梳理诗歌的情感脉络。

探究二:诵读《月下独酌四首(其一)》,想一想,诗人是怎样紧扣“独”字来抒情写怀的?探究三:诵读《送友人》,说说诗人是如何借助物象来表达“游子意”“故人情”的。

探究四:明人徐增在《而庵说唐诗》中评价《将进酒》道:“太白此歌,最为豪放,才气千古无双。

”你读了之后,是否同意?说明理由。

【知识链接】李白小传 李白就是一个普通人,一个有才华的普通人,去掉诗的李白,就是你我的一生,我们在年轻时努力钻营,以求闻名于天下,在遇见困难后也会心灰意冷,归而寻找田园。

人到中年后,也会在宗教里寻求安慰。

古诗文鉴赏导学案

古诗文鉴赏导学案

古诗文鉴赏导学案一、啥是古诗文鉴赏?嘿,你知道古诗文鉴赏就像一场穿越时空的旅行吗?就好比你走进了一个古老的世界,那些诗人、词人就站在你面前诉说着他们的喜怒哀乐。

比如李白的“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你看,他多孤独啊,只能和月亮、影子一起喝酒。

这就是古诗文鉴赏的魅力,能让你感受到古人的情绪,就像你和他们是老朋友一样。

二、为啥要学古诗文鉴赏?你可能会想,学这个有啥用啊?这就大错特错喽!古诗文就像一座宝藏,里面藏着无尽的智慧。

你想想,要是你能理解古人的想法,那你就像拥有了一个超级大脑。

就像杜甫的诗,“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他那种忧国忧民的情怀,难道不震撼你吗?学会鉴赏古诗文,就等于打开了一扇通往伟大灵魂的大门。

三、导学案的第一个宝藏:字词理解在古诗文鉴赏的导学案里,字词理解可是个关键。

这就像拼图,每个字词都是一块小拼图。

要是一块拼错了,整个画面就不对了。

就拿“停车坐爱枫林晚”里的“坐”来说吧,它可不是坐下的意思,而是“因为”。

你要是不懂这个,那对这句诗的理解可就差远了。

所以啊,一定要把字词这块基石打牢。

四、意象——古诗文中的神秘密码意象可神奇了,就像一个个神秘的密码。

你知道“柳树”在古诗文中常常代表着离别吗?就像王维的“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那青青的柳树,就暗示着朋友即将分离。

你要是掌握了这些意象,就像拥有了一把打开古诗文世界的钥匙,多酷啊!五、鉴赏诗歌的韵律美诗歌的韵律美就像音乐一样动听。

你听啊,“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

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白居易写得简直绝了。

那种韵律,就像你在听一场美妙的音乐会。

你在鉴赏古诗文的时候,可不能忽略了这一点。

要是忽略了,就像吃饺子没蘸醋,总觉得少了点啥。

六、了解作者背景很重要你要是想真正读懂一首古诗文,就得了解作者的背景。

这就像你要了解你的朋友一样。

比如说辛弃疾,他一生都渴望收复失地,他的很多词都充满了这种壮志豪情。

李白诗歌导学案

李白诗歌导学案

课后答疑【“品读与探讨”指导】1.最能展示李白这首诗歌奇妙瑰丽诗境的是描写梦境的那一段(从“我欲因之梦吴越”至“恍惊起而长嗟”):飞渡镜湖,湖月照影,谢公宿处,渌水荡漾,猿猴啼鸣,半壁海日,空中天鸡,于岩万转,迷花倚石,熊咆龙吟,层巅惊栗,云青青,水澹澹,好一派使人迷往且又使人惊骇,亦真亦幻的奇妙境界。

如果说前面仅仅是诗境的奇异的话,那么接下来则是转入了光怪陆离,梦境也随之进入到高潮。

暮色幽深,丘峦崩摧,訇然中开,青冥浩荡,金台银台,日月照耀,霓为衣,风为马,纷纷云君,虎鼓瑟,鸾回车,真可谓目不暇接、惊心炫目的瑰丽世界。

2.杂言和七言乐府歌行以及楚辞句式的使用对表达这种诗歌境界能起到错综参差,节奏徐疾多变,奔放而不流易的效果。

清沈德潜《唐诗别裁》说:“读李诗者当于雄快之中,得其深远宕逸之神,才是谪仙人面目。

”3.诗中的月、影、我是“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的“朋友”关系。

但诗人却是认真的,希望“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因此月亮是知友,是良伴,可以随意约请。

明月伴他饮、伴他歌、伴他舞,把明月、身影当同伴邀请,分明是孤单的却又如此热闹,这不是癫狂的形象,而是深刻地揭示诗人内心的孤独感,极奇妙的想像和极孤独的感觉相辅相成。

社会人生中找不到“有情游”,这“无情游”的珍贵,更衬托出他对现实的不满。

1.《送友人》一诗充满了诗情画意,情意缠绵,动人肺腑。

这一艺术效果的取得,在于诗人成功地使用了对比手法。

如“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青山”对“白水”,“横”对“绕”,“北郭”对“东城”。

青山有情,横亘于北郭,似在挽留友人。

白水有意,环绕东城,不肯遽去。

两相对比,尽显朋友分别之情。

青山白水,如此佳景,又与下文的“孤蓬万里”相对比,凸显朋友情谊的美好。

又如“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浮云漂浮不定,比喻游子的居无定所的漂泊生活;与落日依依的故人之情形成对比,更显朋友相聚的珍贵。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人与马相对比,马犹如此,人何以堪?2 此题的回答可以因人而异,只要言之成理即可。

梦游天姥吟留别导学案

梦游天姥吟留别导学案

梦游天姥吟留别导学案概述:梦游天姥吟留别是唐代文学家李白所创作的一首诗歌。

本导学案将通过分析梦游天姥吟留别的诗意以及李白的创作背景,帮助读者深入理解该诗的意境和表达手法。

导学目标:1. 理解梦游天姥吟留别的情感表达和意象描绘。

2. 掌握李白的创作背景,了解他的诗歌创作风格。

导学内容:梦游天姥吟留别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

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

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渡镜湖月。

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

谢公宿处今尚在,渌水荡漾清猿啼。

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

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

千岩万转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

熊咆龙吟殷岩泉,栗深林兮惊层巅。

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

列缺霹雳,丘峦崩摧。

洞天石扇,訇然中开。

青冥浩荡不见底,日月照耀金银台。

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

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

忽魂悸以魄动,恍惊起而长嗟。

惟觉时之枕席,失向来之烟霞。

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成蹉跎。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导学过程:1. 首先,我们来分析梦游天姥吟留别的情感表达和意象描绘。

本诗以梦游天姥为主题,通过诗人的凭空梦游和体验,展示了种种奇幻的景象。

天姥山由于其高耸峻拔的山势,使得五岳失色;天台的高度达到四万八千丈,令人感叹。

诗中的景象以倒东南倾为概括,描绘了天地之巨大和人类微小的对比。

湖月的照影和送别的情景,营造出一种幽远的诗意氛围。

2. 其次,我们需要了解李白的创作背景,以了解他的诗歌创作风格。

李白是唐代最著名的浪漫主义诗人之一。

他的诗歌多表达了自然景色的壮丽、人生离愁别绪的情感以及对于人世间万事万物的思考。

而梦游天姥吟留别正是李白创作风格的典型代表之一,展现了他对自然和人生的独特感悟和情感表达。

现在,我们来总结一下学习的内容:1. 梦游天姥吟留别描绘了天姥山和天台的奇幻景象,以及湖月照影和送别的情景。

2. 通过分析李白的创作背景,我们了解到他的创作风格以及他对自然和人生的独特感悟。

《李白》诗歌赏析导学案

《李白》诗歌赏析导学案

《李白》诗歌赏析导学案李白,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誉为"诗仙"。

他的诗歌热情奔放,形象生动,引人入胜。

本文将通过对李白的几首代表作的赏析,探索他诗歌艺术的独特魅力。

一、《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静夜思》是李白最著名的短诗之一,也是他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

这首诗通过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出诗人在寂静的夜晚中怀念故乡的情感。

诗人以晴朗的月夜为背景,通过对床前明月的描绘,唤起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给人以宁静之感。

二、《蜀道难》噫吁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

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

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

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

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

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

问君西游何时还?畏途巉岩不可攀。

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

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

《蜀道难》是李白一首长篇抒怀之作,反映了历史上修建蜀道的艰辛与困难。

诗中通过具体的描绘,展现了蜀道的险峻与壮美。

诗人以雄浑激昂的语言,表达了对历史遗迹的怀念之情,同时也表现出对生命的豪迈与不屈。

整首诗气势磅礴,表现了李白诗歌的壮丽气魄。

三、《将进酒》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将进酒》是李白的另一首代表作,以豪放洒脱的语言,歌颂了人生短暂而应该尽情享受的主题。

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14课《诗词三首》导学案

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14课《诗词三首》导学案

14 《诗词三首》导学案(一)行路难学习目标1.学习有关作者的文学常识。

2.领会诗句的含义,感知诗中塑造的艺术形象。

3.背诵积累诗词名句,领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4.推敲品味诗歌的语言,领会诗歌的韵律美和意境美。

【了解文学文化常识】1.作者作品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盛唐诗人,有“诗仙”之称。

李白是继屈原之后我国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

其诗想象丰富,夸张奇特,形成了飘逸、奔放、雄奇、壮丽的风格。

有《李太白集》。

2.知识链接鉴赏诗歌的一般步骤:1、读懂大意;2、知人论诗;3、领悟情感;4、赏析技巧【掌握基础知识】1.读准字音金樽zūn 珍羞xiū投箸zhù心茫máng然冰塞sè川垂钓diào碧bì溪上歧qí路云帆fān 济jì沧cāng海2.词语解释。

(1)行路难:选自《李白集校注》,乐府《杂曲歌辞》调名,内容多写世路艰难和离别悲伤之意。

(2)金樽:古代盛酒的器具,以金为饰。

清酒:清醇的美酒。

斗十千:一斗值十千钱(即万钱),形容酒美价高。

玉盘:精美的食具。

珍羞:珍贵的菜肴。

羞:同“馐”,美味的食物。

直:通“值”,价值。

(3)投箸:丢下筷子。

箸(zhù):筷子。

不能食:咽不下。

茫然:无所适从。

(4)太行:太行山,在现在山西、河南、河北三省交界处。

【整体感知】1.句子翻译金杯里装的名酒,每斗要价十千;玉盘中盛的精美菜肴,珍贵值万钱。

我心情愁烦放下杯筷,不愿进餐,拔出宝剑环顾四周,心里是多么的茫然。

想渡黄河,冰雪堵塞了这条大川;要登太行,莽莽的风雪早已封山。

吕尚垂钓碧溪,闲待东山再起;伊尹做梦,他乘船经过日边。

世上行路啊多么艰难!多么艰难!眼前歧路这么多,我如今身在何处?相信总有一天,乘长风破万里浪的时机定会到来,到那时,高高挂起云帆,在沧海中勇往直前。

2.总体分析(1)(2)句:心事重重,四顾茫然;(3)(4)句:面对佳肴,食不下咽。

李白诗 导学案 学生版

李白诗 导学案 学生版

郓城县实验中学高二二部语文学案备课人楚孔磊审核人于长河时间:2015.03编号:NO.4课题梦游天姥吟留别学习目标1、认识李白,了解李白诗歌深远的影响和意义。

2、熟悉诗人当进的写作心境,体悟诗歌所表现出的复杂的思想情绪。

3、在朗诵中体会诗歌丰富的想象和天马行空的行文气势。

学习重难点鉴赏“梦游”的意境,初步体会李白浪漫主义创作方法的基本特点。

自学导航一、知人论世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著名诗人。

他一生中最重要的活动,大体上是在唐玄宗开元、天宝这四十多年中。

历史上称这个时期为“开元盛世”,是唐代社会最繁荣的时期。

他怀着“济苍生”、“安社稷”(这是他一直都没有放弃的一个信念)的政治思想,希望能有一番作为。

天宝二年,由朋友吴筠推荐,李白被唐玄宗召入长安,做了翰林供奉(皇帝的文学侍从官)。

这时他已四十二岁了,满以为可实现自己的政治思想,但因玄宗沉溺于声色,只把他看作词臣,并不重用;李白不肯与权贵同流合污,又因醉中命宠臣高力士脱靴,得罪京城权贵,在宦官权贵的谗言中伤下,使他只居住了一年多,次年便被赐金放还。

由布衣而卿相的梦幻就此破灭。

政治上的失败使他心情非常苦闷,也使他认清了封建统治者的荒淫腐朽。

被排挤出长安的第二年,即天宝四年(745)年,他与杜甫、高适游山东;李白准备由东鲁(今山东)南游吴越(今江苏南部),在兖州话别,行前写了这首向朋友表明自己心情的诗。

二、积累点滴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天姥()瀛洲()剡溪()渌水()木屐()殷岩泉()栗深林()水澹澹()扉()訇()鸾()觉时之枕席()2、解释下列加点字的意思。

烟涛微茫信难求()越人语天姥()云霞明灭或可睹()势拔五岳掩赤城()我欲因之梦吴越()脚著谢公屐()迷花倚石忽已暝()熊咆龙吟殷岩泉()栗深林兮惊层巅()初读感知一、整理文章结构(用原文填空)1、入梦的原因:2、由现实转入梦境的过渡句是:3、由梦境转入现实的过渡句是:4、揭示全诗主题的两句诗是:二、全诗可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第1段):第二部分(第2段):第三部分(第3段):文本探究探究一、诵读并分析第1段(开头至“对此欲倒东南倾”)思考1、既然题为“梦游天姥”,为何开篇要“谈瀛洲”?思考2、本段诗人用什么手法来表现“天姥山”的神奇与高大?探究二、分析并诵读第2段,填写下列表格。

《 静夜思》导学案

《 静夜思》导学案

《静夜思》导学案同学们,咱们今天要来一起走进一首特别有名的古诗——《静夜思》。

先来说说这首诗的作者李白吧。

李白可是唐朝的大诗人,被人们称为“诗仙”呢!他写了好多好多厉害的诗,《静夜思》就是其中一首。

咱们来读一读这首诗:“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读起来是不是感觉特别顺口呀?那咱们来仔细琢磨琢磨这首诗。

“床前明月光”,想象一下,在一个安静的夜晚,你躺在床上,突然看到从窗户透进来的明亮月光,那光芒洒在地上。

“疑是地上霜”,这时候呀,迷迷糊糊的你可能会错把那月光当成地上的白霜。

这里诗人用了一种特别巧妙的写法,把月光比作霜,让咱们一下子就感受到了那种清冷的感觉。

“举头望明月”,诗人从恍惚中清醒过来,抬起头看向那明亮的月亮。

这一抬头,心里的思绪就更多啦。

“低头思故乡”,最后低下头,开始思念起远方的家乡。

不知道同学们有没有过这样的经历,在一个特别安静的晚上,自己一个人的时候,心里就会想起家来。

我就有过一次这样的体验。

有一回我出差在外地,晚上住在一个陌生的酒店里。

那天晚上外面特别安静,月光透过窗户照进来。

我躺在床上,看着那月光,一下子就想起了自己温暖的家,想起了爸爸妈妈做的热乎饭菜,想起了和家人一起度过的快乐时光。

那一刻,心里真是五味杂陈,特别想家。

咱们再来说说这首诗的意境。

整首诗就像一幅画一样,有床、有月光、有抬头看月的诗人,还有诗人心中深深的思念。

通过简单的几句话,就把那种在寂静的夜晚,因为看到月光而引发的思乡之情表现得淋漓尽致。

那同学们,咱们来想一想,李白为什么会在这个时候特别想家呢?是因为他一个人在外漂泊太孤单了?还是因为看到这明亮的月亮,就想起了家乡同样明亮的月光和那些熟悉的人和事?接下来,咱们试着背诵一下这首诗,感受一下诗人的心情。

然后,大家可以闭上眼睛,想象自己就是李白,在那个安静的夜晚,体会那种深深的思乡之感。

最后,希望同学们通过学习这首《静夜思》,能够更加珍惜和家人在一起的时光,也能体会到古诗的美妙之处。

17 《记承天寺夜游》 导学案 董勇钢

17 《记承天寺夜游》 导学案 董勇钢

姚村一中八年级语文导学案
课题:17 记承天寺夜游
主备人:______ 授课人:______ 备课组长:_________ 领导审核:_______ 八年级____班学生:________ 学习时间:_____年_____月_____日【学习目标】
1、多角度多层次理解文章的中心。

2、树立乐观旷达的人生观、积极的心态。

【写作背景】
元丰二年七月,御史李定等摘出苏轼有关新法的诗句,说他以诗讪谤,八月,将他逮捕入狱,这就是有名的『乌台诗案』。

经过长时间的审问折磨,差一点丢了脑袋。

由于范镇、张方平等的营救,案件惊动两宫,十二月作者获释出狱,被贬谪到黄州任团练副使,但不得『签书公事』,也就是说做着有职无权的闲官。

【学习过程】
一、整体感知、初读课文,先默读,然后大声朗读,用原文回答下列问题。

1.什么时间?
2.什么地点?
3.什么人物?
4.为什么会夜游?
5.为什么到承天寺去?
二、小组合作,快速翻译课文。

1、念无与为乐者
2、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3、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

三、小组讨论,深入文本
1.作者为什么要夜游承天寺?
2.找出本文写景的句子,说说写出了景物的什么特点?
3.作者写竹柏的用意是什么?
4.怎么理解闲人的含义?
5.“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15 《 诗人谈诗》 导学案 董勇钢

15 《 诗人谈诗》 导学案 董勇钢

姚村一中“三主六步”导学案课题:《诗人谈诗》科目:语文导学案设计:李荣芳审核领导:王芸____年级____班______组学生_______ ____年____月_____日学习目标:1、品析原诗,读出自己独特的感受和认识。

2、理解评论,学习如何表达自己阅读诗歌的感受。

学习重难点:1、阅读欣赏《一个深夜的记忆》感受诗人抒发的感情,并思考一些诗句的内涵。

2、体味诗“宁静而深沉的意境”。

课前预习:1、了解文学的四大体裁。

诗歌、小说、戏剧、散文。

2、了解诗歌的特点。

诗歌是一种最为精粹的文学种类,它是文学之王。

在文学的大家族中,它的历史最为悠久,它的传播范围也最为广泛。

只有学会了领会、感受、体悟诗歌,才算是学会了欣赏文学,才算是与文学结下不解之缘。

3、借助资料了解作者曾卓。

曾卓,当代诗人。

其诗富有感情,有较深的内涵,诗风朴实、醇厚。

代表作有《门》、《悬崖边的树》、《老水手的歌》等,尤其《老水手的歌》为作者的抗鼎之作。

鲁蔾,现代作家。

历任天津市文联主席、作协主席,中国作协第四届理事。

从1932年开始发表作品,著有诗集《醒来的时候》、《锻炼》、《鹅毛集》、《红旗手》等,还发表过小说、寓言等作品。

4、给加点字注音。

门槛()曙光()乍然()眺望()旷野()弓弦()山峦()笼罩()5、反复诵读诗歌,体味身处黑暗的他对光明的渴求。

师生双边活动:1、反复诵读诗歌。

2、先不看作者的评价,把自己对诗的感受、体会、心得甚至困惑,用随文批注式写在书旁。

3、小组交流。

①同学之间把自己的理解互相交换,互相评价。

②把你们组的集体智慧展示给同学们。

4、有没有那位同学的意见在小组内未得到认同,但现在心里仍然有些不服气的?可以将你的观点说给大家听一听吗?5、小结:对同学的评价做出点评归纳总结。

6、读曾卓的评论。

①把你认为与作者的见解不同的可以拿来共同鉴赏。

②将自己的见解与作者的评价比较,看看自己与作者相差多少,相同的是哪些,哪些不及作者,哪些自己的理解不够准确,加以纠正。

2016届高考语文第一轮复习教案:古代诗歌阅读2(李白) 安乡一中 龚德国

2016届高考语文第一轮复习教案:古代诗歌阅读2(李白)   安乡一中  龚德国

课题古代诗歌阅读课型新授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结合教材突破高考诗歌复习的难点,掌握诗歌解题规律和方法。

过程与方法难点突破和专题复习相结合,使用多媒体进行教学。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意识。

教学重点熟悉高考古诗阅读的方法和技巧,掌握诗歌解题规律和方法。

教学难点教学过程:第二课时一.难点突破:(断句和翻译)陈藩愿扫除天下藩年十五尝闲处一室而庭宇芜岁父友同郡薛勤来候之谓藩曰孺子何不洒扫以待宾客藩曰大丈夫处世当扫除天下安事一室乎勤知其有清世志甚奇之。

(1)断句藩年十五,尝闲处一室,而庭宇芜岁。

父友同郡薛勤来候之,谓藩曰:“孺子何不洒扫以待宾客?”藩曰:“大丈夫处世,当扫除天下,安事一室乎?”勤知其有清世志,甚奇之。

(2)翻译陈藩十五岁的时候,曾经独自住在一处,庭院以及屋舍十分杂乱。

他父亲同城的朋友薛勤来拜访他,对他说:“小伙子你为什么不整理打扫房间来迎接客人?”陈藩说:“大丈夫处理事情,应当以扫除天下的坏事为己任。

不能在乎一间屋子的事情。

”薛勤认为他有让世道澄清的志向,与众不同。

二.专题指导(一)温故知新《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七上)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龙标:今湖南黔阳,唐时甚僻。

诗中指王昌龄,古人常用官职或任官之地的州县名来称呼一个人。

左迁:古尊右卑左,即贬官。

子规:即杜鹃鸟。

五溪: 唐人所说的五溪指辰溪、酉溪、巫溪、武溪、沅溪,当时属于黔中道,在今湖南西部和贵州东部。

夜郎: 汉代我国西南地区少数民族曾在今贵州西部、北部和云南东北部及四川南部部分地区建立过政权,称为夜郎。

唐代在今贵州桐梓和湖南沅陵等地设过夜郎县。

这里指湖南的夜郎(在今新晃侗族自治县境,与黔阳邻近)。

李白当时在东南,所以说“随风直到夜郎西”。

1.理解性背诵:(1)《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借景抒情蕴含飘零之感、离别之恨、迁谪之远的诗句是: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初中古诗李白教案

初中古诗李白教案

初中古诗李白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掌握李白的生平简介,理解古诗《静夜思》的字词句意,体会诗人的情感。

2. 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默写、讨论等方式,提高学生对古诗的理解和鉴赏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古诗,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1. 理解古诗《静夜思》的字词句意。

2. 体会诗人的情感。

三、教学难点1. 诗句中关键字词的理解。

2. 诗人情感的把握。

四、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a. 介绍李白生平简介。

b. 提问:同学们对古诗有什么印象?今天我们要学习一首李白的古诗《静夜思》。

2. 学习古诗(15分钟)a. 朗读古诗,让学生感受诗的韵律美。

b. 讲解古诗字词句意,重点解释关键字词。

c. 讨论诗人情感,引导学生体会诗句中的思乡之情。

3. 应用拓展(15分钟)a. 让学生默写古诗。

b. 让学生谈谈自己对诗句的理解,分享感受。

c. 进行古诗知识问答,巩固所学。

4. 小结(5分钟)a. 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古诗《静夜思》的字词句意和诗人情感。

b. 强调热爱古诗,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意义。

5. 作业布置(5分钟)a. 让学生回家后向家人分享所学古诗,增进家人间的交流。

b. 让学生选择一首自己喜欢的古诗,下节课分享。

五、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发现学生在理解古诗字词句意方面存在一定困难,因此在教学中要注重关键字词的讲解,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诗句。

同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朗读习惯,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

在应用拓展环节,可以适当增加古诗知识问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总体来说,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较好,达到了预期目标。

六、板书设计静夜思床前明月光(关键字词:床、明月光)疑是地上霜(关键字词:疑、霜)举头望明月(关键字词:举头、明月)低头思故乡(关键字词:低头、思故乡)教学反思:在板书设计中,将古诗《静夜思》的字词句意以关键词的形式呈现,有助于学生理解和记忆。

在教学过程中,可以结合板书,引导学生关注关键字词,深入理解诗句。

【问题】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第30课诗四首问题生成课导学案新版新人教版

【问题】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第30课诗四首问题生成课导学案新版新人教版

【关键字】问题《诗四首》姓名课题课型时间梁彩星《诗四首》问题生成课学导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并熟练地背诵诗歌。

2.领会诗词的意境美,语言美,体味诗歌的内涵。

3.培养热爱祖国古代文化的思想感情,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学导重点及方法1.领会诗词的意境美,语言美,体味诗歌的内涵。

2.培养热爱祖国古代文化的思想感情,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问题预设1.《归园田居》为世人展现了一副归隐田园后的惬意生活场景。

请用简洁生动的语言描绘“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中所展现的画面。

2.“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中说道:衣裳沾湿了不值得惋惜,只要不违背自己的意愿就行了。

如何理解“愿”字的含义。

3.苏轼曾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使至塞上》这首边塞诗,就为我们展现了一副塞外风光图。

用简洁的语言描绘“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所展现的画面。

4。

颈联“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中的“直”、“圆”两字用的十分传神,请说说它们的好处。

过程时控学导内容设计情境创设出示问题2若让同学们看着菊花像一个人,同学们想到的第一个人是谁?可能你会想到你身边的人,你的爸爸妈妈,或者爷爷奶奶等等。

这因为你知道他们当中可能有人生活里爱养花。

但若让你想一个诗人的话,相信大家想到的肯定是陶渊明。

我们学过“晋陶渊明独爱菊”,因此也知道了菊花象征了他高洁傲岸的情操。

但今天我要说的是,除了菊花,陶者的这种品质在很多方面都会有体现,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他的几篇诗歌,再去体会诗人的悠闲惬意但同样高洁的品质。

自学指导10诗歌的语言非常具有意境美。

下面请大家结合导读单,再一次的走进文本,朗读课文。

并且注意提出自己的问题。

1.要求学生有反复的朗读。

圈点勾画重点字词和句子。

2.提示学生记录自己的问题。

3.巡视课堂。

在自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自学状态。

重点关注那些学习习惯不太好的学生,提醒他们尽快进入自学状态。

讨论指导8讨论要求提示:学科长组织,将讨论重点放在单子的第二题和第四题上。

四川省岳池县第一中学七年级语文上册15古代诗歌四首导学案(新版)新人教版

四川省岳池县第一中学七年级语文上册15古代诗歌四首导学案(新版)新人教版

学习目标1、朗诵并背诵这四首古代诗歌。

2、培育感悟古代诗歌内容的能力。

3、品尝诗歌的境界。

使用说明与学法指导1、理解诗的主要内容,培育热爱中国文化精华的思想感情,提升文化品位和审美感情。

2、仔细达成预习自测,将预习中不可以解决的问题标志出来。

3、小组合作研究,古诗的境界。

共同达成讲堂训练。

学习要点1、朗诵并背诵这四首古代诗歌。

2、感悟古代诗歌的内容。

学习难点品尝诗歌的境界。

第一课时学习小目标 :1、朗诵并背诵《观沧海》、《次北固山下》。

2、培育感悟古代诗歌内容的能力。

3、品尝诗歌的境界。

学习要点:感悟古代诗歌的内容。

学习难点:品尝诗歌的境界。

课前预习教材助读1、走进作者(1)曹操(公元 155 年 -220 年 ,65 岁),字孟德,东汉末年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及诗人。

一名吉利,乳名阿瞒,沛国谯郡(今安徽省亳州市)人。

出生于一个显赫的宦官家庭。

家中长子,曹操的祖父曹腾,是东汉末年宦官公司十常侍中的一员,汉相国曹参的后代。

父亲曹嵩,是曹腾的养子。

因家庭的关系曹操自幼便有时机接触官宦子弟。

往后的强敌袁绍亦是曹操年少时朋友。

曹嵩的身世,当时就搞不清楚,因此陈寿称他:“莫能审其生出本末” ,但也有人以为他是夏侯氏之子。

曾先后任司隶校尉、大司农、太尉等官。

(2)王湾生卒年不详,唐朝诗人。

作为开元初年的北方诗人,来往于吴楚间,被江南清丽山川所倾倒,并遇到当时吴中诗人俊秀诗风的影响,写下了一些歌唱江南山川的作品,《次北固山下》就是此中最为有名的一篇。

2、认识背景(1)《观沧海》是曹操的名篇,是他征乌桓时所作。

公元207 年,曹操亲率大军北上,追歼袁绍残部,五月誓师北伐,七月出卢龙寨,临碣石山。

他跃马扬鞭,爬山观海,面对洪波涌起的海洋,触景生情,写下了这首壮丽的诗篇。

(2)诗人此次路过北固山去游吴中,但见船下江水潮平岸阔,头顶南雁北归,触发了心中情思,于是写下这首传世佳作。

3、文体知识(1)对于汉乐府诗。

汉代乐府诗一般无标题,《观沧海》这个题目是后代加的。

28《咏月诗两首 》导学案

28《咏月诗两首 》导学案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静宁西南),隋末其先人流寓碎叶(今吉尔吉斯斯坦北部托克马克附近)。幼时随父迁居绵州昌隆县(今四川江油)青莲乡,二十五岁起“辞亲远游”,仗剑出蜀。天宝初供奉翰林,因遭权贵谗毁,仅一年余即离开长安。安史之乱中,曾为永王璘幕僚,因璘败系浔阳狱,远谪夜郎,中途遇赦东还。晚年投奔其族叔当涂令李阳冰,后卒于当涂,葬龙山。唐元和十二年(817),宣歙池观察使范传正根据李白生前“志在青山”的遗愿,将其墓迁至青山。有《李太白文集》三十卷行世。
二、自主探究
第一课时
(学习《月下独酌》)
美读诗歌,理解诗歌大意。
1、学生自由朗读,注意字音、重音和节奏。
2、指明学生朗读,正音正字。
3、听教师示范朗读诗歌,体会诗歌的韵律美。
4、学生有感情地齐读诗歌。
5、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现。通过这几遍朗读,同学们了解到诗歌的大意了吗?
6、释义
独酌:既:
不解:月徘徊:
3、诗人对于这轮明亮的圆月有着怎样的情感?
明确:
4、诗中为什么要提到后羿?
明确:
5、诗人这样喜爱圆月,为什么还要写月由圆到蚀呢?
四、基础训练
古朗月行
李白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白云端。仙人垂两足,桂树何团团。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蟾蜍蚀圆影,大明夜已残。羿昔落九乌,天人清且安。阴精此沦惑,去去不足观。
D、全诗在描写中不断提出假设和疑问,想象奇特,并顺势表达自己无限的忧愁和伤感之情。
2、请根据相关资料,解释以下几组传说(或神话、典蟾蜍:
⑷后羿射日:
3、有人说这是一首托物言情的政治讽刺诗,你从哪些句子看出这一点?你认为本诗的主旨是什么?
五、能力提升

八年级语文上册30诗四首导学案新人教版

八年级语文上册30诗四首导学案新人教版

30 诗四首同窗们,一个人的性情修养和想象力的培植主若是凭借什么?是诗歌。

“文章合为时而著,诗歌合为事而发。

”朗诵诗歌,咱们能够从心灵里感受诗人的所思、所感,朗诵诗歌能够让咱们的心灵插上翅膀,朗诵诗歌能够使咱们的心灵取得美的熏陶。

读熟一首诗,在休闲时刻里吟诵一下,就像唱歌一样,心灵上能受益无穷。

今天就让咱们一路去走近陶渊明、王维、李白和陈与义四位大诗人的心灵吧!1.有情感地朗诵并熟练地背诵这四首诗。

2.体味语言,体味诗歌的内涵。

3.培育学生酷爱祖国古代文化的思想情感,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乐趣。

第一课时赏读《归园田居》《使至塞上》一、新课导入在《桃花源记》中,咱们结识了山水田园诗人陶渊明;其实,在山水田园诗的创作中,与陶渊明齐名的还有王维。

“不为五斗米折腰”的陶渊明让人钦佩,被苏轼盛赞“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王维更教人推崇。

这节课,咱们将随陶渊明一路去观赏田园,随王维一路去观赏边塞风光。

二、自学指导(一)——预习与交流1.朗诵诗歌,圈点课文生字词。

理荒秽.(huì) 荷.锄归(hè)使至塞.上(sài)逢候骑..(hóu jì)燕.然(yān)2.听教师朗诵诗歌,用“/”划分朗诵停顿。

归园田居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使至塞上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3.高声朗诵诗歌,明白得诗歌重点词语。

(1)古今异义衣沾不足..惜(古义:不值得;今义:不充沛,不够。

)但.使愿无违(古义:只,只要;今义:表转折,可是。

)(2)一词多义长:道狭草木长(长zhǎng 动词,生长)长河落日圆(长cháng 形容词,与“短”相对,“长河”指的是黄河)4.作者链接陶渊明(365-427),东晋(朝代)闻名诗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姚村一中语文导学案
课题明月曾经照李白
主备人董勇钢使用人时间
学习目标(重△难※)1.了解李白生平及特点。

2.学会分析古诗主旨。

△※
学习内容:
1.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教材:《峨眉山月歌》
2.课外拓展:《宫中行乐词·其四》《月下独酌》《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陪族叔刑部侍郎晔及中书贾舍人至游洞庭五首•其二》
峨眉山月歌李白
1.明作者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

唐代杰出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

与杜甫齐名,世称“李杜”。

其作品风格豪放飘逸,想象奇特。

2.明背景
此诗写于李白初离蜀地赴长江中下游的舟行途中,峨眉山是蜀中大山,也是蜀地的代称。

李白是蜀人,因此峨眉山月也就是故园之月。

3.明节奏:为本诗划分节奏。

4.明意境:试着用优美的语言翻译全诗。

5.明主旨:
方法:1.表现手法或语言特点。

常见表现手法:欲扬先抑,以小见大,以动衬静,动静结合,虚实结合、托物言志,借景抒情,以乐衬哀、想象,曲笔、对比。

语言特点:(胃有噗通声)委婉含蓄、幽默风趣、朴实自然、通俗易懂、生动形象、
2.描绘了什么画面或过程。

3.抒发什么情感或志向(可以从题目、序注、人物、关键词、意象角度把握)句式:本诗________(运用的表现手法或语言特点),描绘了______________
的画面(景象、过程),表达了作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情感或志向)。

6.再明作者——月中窥人
这首诗写李白_____(动作)月,月中一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李白。

宫中行乐词〃其四李白
玉树春归日,金宫乐事多。

后庭朝未入,轻辇夜相过。

笑出花间语,娇来竹下歌。

莫教明月去,留著醉嫦娥。

1.玉树春归日:玉树影斜,日暮下朝之时
2.金宫:宫中
3.后庭:后宫
4.朝:白天
5.辇[niǎn]:皇帝和皇后所乘的代步工具,为人所抬,类似轿子。

1.本诗写了一个什么样的画面?
2.请查找写作背景,结合人物或诗中关键字或关键词分析本诗主旨。

月下独酌李白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
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1.独酌:一个人饮酒。

2.无相亲:没有亲近的人。

3.“举杯”二句:我举起酒杯招引明月共饮,明月和我以及我的影子恰恰合成三人。

4.既:已经。

5.不解:不懂,不理解。

6.徒:徒然,白白的。

7.将:和,共。

8.及春:趁着春光明媚之时。

9.月徘徊:明月随我来回移动。

10.影零乱:因起舞而身影纷乱。

11.同交欢:一起欢乐。

12.无情游:月、影没有知觉,不懂感情,李白与之结交,故称“无情游”。

13.相期邈(miǎo)云汉:约定在天上相见。

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李白
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

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

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

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1.宣州:今安徽宣城一带。

谢朓(tiǎo)楼:又名谢公楼,在陵阳山上。

饯别:以酒食送行。

校(jiào)书:官名,掌管朝廷的图书整理工作。

叔云:李白的叔叔李云。

2.长风:远风,大风。

3.此:指上句的长风秋雁的景色。

4.酣(hān):畅饮。

高楼:指谢朓楼。

5.蓬莱文章:借指李云的文章。

建安骨:指刚健遒劲的诗文风格。

汉末建安(汉献帝年号,196—220)年间,“三曹”和“七子”等作家所作之诗风骨遒上,后人称之为“建安风骨”。

6.小谢:指谢朓。

这里用以自喻。

清发(fā):指清新秀发的诗风。

发:诗文俊逸。

7.俱怀:两人都怀有。

逸兴(xìng):飘逸豪放的兴致。

壮思:雄心壮志,豪壮的意思。

8.揽,摘取。

9.称(chèn)意:称心如意。

10明朝(zhāo):明天。

散发(fà):去冠披发,指隐居不仕。

这里是形容狂放不羁。

古人束发戴冠,散发表示闲适自在。

弄扁(piān)舟:乘小舟归隐江湖。

扁舟:小舟。

陪族叔刑部侍郎晔及中书贾舍人至游洞庭五首〃其二
南湖秋水夜无烟,耐可乘流直上天。

且就洞庭赊月色,将船买酒白云边。

1.晔[yè]:李晔。

肃宗乾元二年(759)秋,刑部侍郎李晔贬官岭南,行经岳州(今湖南岳阳),与诗人李白相遇,时贾至亦谪居岳州,三人相约同游洞庭湖,
2.耐可:哪可,怎么能够。

3. 赊:赊欠。

4.白云边:白云深处,极言湖面之壮阔。

从以上几首诗中任选一首,补充横线内容:
这首诗写李白_____月(用原文回答),月中一个_______________的李白,我从_______________(具体内容)可以看出来。

附文:李白人物生平
早年天才
李白出生于长安元年(701年),聪明过人,好剑术,喜任侠,18岁隐居戴天大匡山读书。

辞亲远游
开元十二年(724年),李白24岁。

离开故乡而踏上远游的征途。

再游成都、峨眉山,然后舟行东下至渝州(今重庆市),724写下了《别匡山》、《峨眉山月歌》、《渡荆门送别》。

随后出蜀远游,725年写下《望天门山》。

726年写下《静夜思》、《秋夕旅怀》。

728年写下《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蹉跎岁月
开元十八年(730年),李白三十岁。

曾多次拜见本州裴长史,因遭人谗谤,于近日上书自白,终为所拒。

初夏,往长安,谒宰相张说,又曾谒见其它王公大臣,均无结果。

开元十九年(731年),玄宗多任宦官,尤宠高力士,时四方表奏,皆先为高力士所决。

十月,玄宗驾幸洛阳。

李白三十一岁。

穷愁潦倒于长安,自暴自弃,与长安市井之徒交往。

西游献赋
开元二十三年(公元735年),玄宗又一次狩猎,正好李白也在西游,乘机献上《大猎赋》,希望能博得玄宗的赏识。

是年,李白进长安后结识了贺知章和卫尉张卿,并通过张卿向玉真公主献了诗,由此,他一步步地接近了统治阶级的上层。

供奉翰林
天宝元年(公元742年),玄宗看了李白的诗赋,召其入宫,一步登天的李白吟出《南陵别儿童入京》大笑而去。

玄宗降辇步迎,“以七宝床赐食于前,亲手调羹”。

问当世事务,李白对答如流。

玄宗令李白供奉翰林,踌躇满志的李白写下《塞下曲六首》,满以为可以大展宏。

然而此时的唐玄宗已经不是励精图治的开元皇帝了,李白发现自己只是一个给皇上写诗文娱乐的文学弄臣而已,失望的李白看惯了统治者的纸醉金迷,对御用文人生活日渐厌倦,天宝二年743年初春,玄宗于宫中行乐,李白奉诏作《官中行乐词八首》、《清平调》。

此后的李白,始纵酒以自昏秽。

玄宗呼之不朝。

尝奉诏醉中起草诏书,引足令高力士脱靴,宫中人恨之,谗谤于玄宗,玄宗疏之,赐金放还,自此,李白政治理想彻底破灭,开始云游四海,留下了《月下独酌》、《独坐敬亭山》、《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梦游天姥吟留别》等诗篇。

安史入幕
天宝十四年(公元755年),安史之乱爆发,李白与妻子宗氏一道南奔避难。

至德二年(757年),,李白57岁。

投奔永王李璘,永王擅自引兵东巡,野心渐露,兵败。

李白被牵连入狱。

溘然长逝
乾元二年(759年),关中遭遇大旱,朝廷大赦天下,李白重获自由。

随即顺长江疾驶而下,途中写下《早发白帝城》。

李白应友人之邀,与被谪贬的贾至泛舟赏月于洞庭之上,写下了《陪族叔刑部侍郎晔及中书贾舍人至游洞庭五首》。

762年李白去世。

关于李白之死,历来众说纷纭,总体可以概括为三种死法:其一是醉死,其二是病死,其三是溺死。

第一种死法见诸《旧唐书》,说李白“以饮酒过度,醉死于宣城”;第二种死法亦见诸其他正史或专家学者的考证之说。

说当李光弼东镇临淮时,李白不顾61岁的高龄,闻讯前往请缨杀敌,希望在垂暮之年,为挽救国家危亡尽力,因病中途返回,次年病死于当涂县令、唐代最有名的篆书家李阳冰处;而第三种死法则多见诸民间传说,极富浪漫色彩,说李白在当涂的江上饮酒,因醉跳入水中捉月而溺死,与诗人性格非常吻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