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下文言文定稿
小学文言文100篇(定稿)
孟武伯问:“子路仁乎?”子曰:“不知也。”又问,子曰:“由也,千乘之国,可使治其赋也,不知其仁也。”“求也何如?”子曰:“求也,千室之邑、百乘之家,可使为之宰也,不知其仁也。”“赤也何如?”子曰:“赤也,束带立于朝,可使与宾客言也,不知其仁也。”
【注释】①宰:家臣、总管。古代县、邑一级的行政长官。卿大夫的家臣也叫宰。②赤:公西赤,字子华,生于公元前509年,孔子的学生。③赋:兵赋,向居民征收的军事费用。
【解读】仁者的志向
这则短文很有意思,也很让人感动。师徒几人闲来无事,孔子便让自己的弟子谈谈志向。性急的子路首先表态,直言不讳,接下来是一向谦恭的颜回。两位弟子谈完自己的志向,子路便让老师也谈谈志向。孔子很坦率,把自己的志向和盘托出。整个场面温馨动人,精彩传达出师徒三人的鲜明个跬和亲密无间的情感。
这三人的志向各有不同,概括起来,可以说子路的志向是“义者之志”;颜回的志向是“谦者之志”,而孔子的志向则是“仁者之志”。他们的志向,既有相同点,又有不同点。相同之处在于,三人的志向都是积极向善、有益于社会大众的高尚志向:不同之处在于,三人的志向有高低深浅之分。
志向最高远的是孔子。仔细品味孔子的话,我们就会发现,他的修养已经超越了“外物”和“自我”两个层面,达到了泛爱无私的仁道境界。他的目光既没有关注外在的一切事物,也没有关注个人的得失,而是落在对社会大众的关怀上。这种情感,就像阳光雨露,温暖和滋润着世间万物,而不求一点回报,这就是“仁”。所以我们说,孔子之志乃是“仁者之志”,孔子志向之高远,修养之深湛,是子路颜回远远不及的。
【注释】(1)侍:服侍,站在旁边陪着尊贵者叫侍。(2)盍:何不。(3)轻字是衍文,即古文在传抄过程中误增的字。(4)伐善:夸耀功劳。伐:夸耀。(5)施劳:施,表白。劳,功劳。(6)少者怀之:让少者得到关怀。怀:关怀,照顾。①季路:即子路。
文言文翻译实用技巧(定稿)
地名
官名
与现代汉语义同
译:赵惠文王十六年,廉颇作为赵国的 将领征讨齐国,大败齐军,夺取了阳晋,被 封为上卿,他凭借勇气闻名于诸侯各国。
删除没有实在意义、也无须译出的文言词。如:
①句首发语词。②句中停顿或结构作用的词。 ③句末调节音节的词。 ④偏义复词中的衬字。 1.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2.臣之壮也,犹不如人。 3.可以解燕国之患,而报将军之仇者,何如? 4.且君尝为晋军赐矣。 5.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翻译方法点津
第一招第一式:
凡人名、地名、官名、国号、年号、 帝号、书名、度量衡单位等专有名词或 现代汉语也通用的词,翻译时保留不变。
赵惠文王十六年,廉颇为赵将伐齐,大破 之,取阳晋,拜为上卿,以勇气闻于诸侯。 请问:上面句子中哪些内容是直接保留的?
人名、年号
人名
赵惠文王十六年,廉颇为赵将伐齐,大破之, 取阳晋,拜为上卿,以勇气闻于诸侯。
文言文翻译的方法指导
发语词
夫大国,难测也,惧有结伏构焉助词《曹刿论战》
臣之壮也,犹不如人。
停顿助词
可以解燕国之患,而报将军之仇者,何如?
且君尝为晋君赐矣。
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句末语气词
衬字
1.将古词换作现代词; 2.通假字换成本字; 3.词类活用词换成活用后的词; 4.将单音词换成双音词。 换言之,留的留下,删的删去,其他的都是 “换”的对象了,这是字词翻译的重点所在。
樊哙曰:“今日之事何如?”良曰:“(事)甚急” 。 2.省宾语:以相如功大,拜(之)为上卿。 3.省谓语:一鼓作气,再(鼓)而衰,三(鼓)而竭。 4.省介词:晋军(于)函陵,秦军 (于)汜南。 5.省量词:口技人坐屏障中,一(张)桌、一(把)椅、 一(把)扇、一(把) 抚尺而已。
八年级下册语文书文言文(实用6篇)
八年级下册语文书文言文(实用6篇)八年级下册语文书文言文第1篇原文余幼时即嗜学。
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
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
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既加冠(guān ),益慕圣贤之道。
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
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
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chì)咄(duō),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sì)其欣悦,则又请焉。
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qiè)曳(yè)屣(xǐ),行深山巨谷中。
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jūn)裂而不知。
至舍,四支僵劲(jìng)不能动,媵(yìng)人持汤沃灌,以衾(qīn)拥覆,久而乃和(hé)。
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
同舍生皆被(pī)绮(qǐ)绣,戴朱缨(yīng)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xiù),烨(y è)然若神人;余则缊(yùn)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
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盖余之勤且艰若此我幼年的时候就特别喜爱读书学习。
但是家里贫穷,没办法买书来看,常常向有藏书的人家借,用手亲自抄录,算好约定的日子归还。
(即使)天气非常寒冷,砚台里的水结成了坚硬的冰,手指冻僵不能弯曲伸直,也不停止抄书。
抄录完毕,跑着送过去,不敢稍微超过约定的期限。
因此人们都(愿意)把书借给我,我因此能够读到各种各样的书。
已经到了成年,(我)更加仰慕圣贤的学说,又担心自己无法和才学渊博的老师、有名望的人交流。
我曾经奔向百里之外,手捧着经书向当地有道德有学问的前辈请教。
前辈德高望重,(向他求教的)学生挤满了他的屋子,(他)没有稍微把话说得柔和一点,也没有把脸色放温和一些。
欧阳定稿文言文翻译
原文:欧阳公晚年,文章益奇,故其诗亦奇。
吾观其诗,有如泉涌,有如虹贯,有如风行水上,有如电掣星驰。
其诗之妙,莫可名言,盖其心灵手巧,神采飞扬,情态万千,变化无穷。
翻译:欧阳修先生晚年,其文章愈发奇特,因此他的诗作也颇具特色。
我看他的诗作,宛如泉水涌动,犹如彩虹横贯天空,又似风吹水面,电闪星驰。
他的诗作之妙,难以用言语形容,大概是因为他心灵手巧,神采飞扬,情感丰富,变化无穷。
欧阳公尝言:“文章之道,在乎立意,不在词藻。
”其意谓文章之关键在于立意,而非辞藻。
是以欧阳公作文,往往以意为主,辞藻为辅,故能意境深远,耐人寻味。
翻译:欧阳修先生曾言:“文章之道,在乎立意,不在词藻。
”他的意思是说,文章的关键在于立意,而不在于辞藻。
因此,欧阳修先生在写作时,总是以立意为先,以辞藻为辅,所以他的文章意境深远,令人回味无穷。
欧阳公作文,讲究结构严谨,层次分明。
其文如画,如诗,如歌,如舞,让人读后如饮美酒,回味无穷。
故其文风清新脱俗,独树一帜。
翻译:欧阳修先生作文,注重结构严谨,层次分明。
他的文章犹如一幅画,一首诗,一支歌,一段舞,让人阅读之后,如同品尝美酒,回味无穷。
因此,他的文风清新脱俗,独树一帜。
欧阳公作文,善于运用比喻,以形象生动地表达自己的思想。
如:“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此句以月亮比喻飞天镜,以云彩比喻海楼,形象生动,意境深远。
翻译:欧阳修先生作文,擅长运用比喻,以形象生动地表达自己的思想。
例如:“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这句话用月亮比喻飞天镜,用云彩比喻海楼,形象生动,意境深远。
总之,欧阳定稿以其独特的文风,深邃的内涵,成为我国文学宝库中的瑰宝。
阅读欧阳定稿,不仅可以领略到我国古代文学的精髓,还能陶冶情操,启迪智慧。
愿读者在品味欧阳定稿的同时,也能从中汲取营养,丰富自己的人生。
“文言文翻译”方法定稿定稿
译:有朝一日您死了,长安君在赵国凭什么使自己安 身立足呢?
委婉的译法:古人为了避粗俗、避忌讳、图吉利或出
于外交的需要,有时故意不直陈其事,把话说得很含
蓄,这就是委婉。翻译时应还原其本来的意思。
大家好
33
翻译下列句子:
1.秦时明月汉时关 。
译:秦、汉时的明月,秦、汉时的关隘 。
2.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
译:做官的人见识浅陋,不能做长远的打算。
借代:代酒,可译为“酒 2.沛公不胜杯杓[sháo],不力能”辞
译:沛公承受不住酒力,不能前来告辞。
大家好
32
翻译下列句子:
委婉:发动战争
1.季氏将有事于颛臾(zhuān yú)。(《论语》)
译:季氏将要对颛臾发动战争。
委婉:指地位尊贵人物的死
2 .一旦山陵崩,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
好的风气和沿袭好的习大俗家好。
20
删除没有实在意义、
也无须译出的文言词语。具体情况: ①句首发语词。②句中停顿或结构作 用的词。③句末调节音节的词或语气 词。④偏义复词中的衬字。
大家好
21
翻译下列句子: 结构助词,主谓之间取消
11..师师道道之之不不传传也也久久矣矣 句子独立性,删去
语助,句中表停顿,以舒缓语气, 删去
意译 项王、项伯坐在西面;亚父坐在北面,——亚父就是范增; 沛公坐在南面;张良陪同坐在东面。
从高考的特点与考查要达到的目的看,文言文翻
译: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大家好
17
二、文言文翻译方法:
留
删
换
调
补
字
变
大官职名、年号、国号等专门称谓。 ㈡度量衡单位、数量词、器物名称。 ㈢古今意义相同的词。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文言文重要内容总结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文言文重要内
容总结
本文档总结了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所学的文言文重要内容。
以下是重点内容的概述:
单元一:《卧病书屋》
- 描写了司马光卧病在床时的坚持和奋发求学的精神。
- 引导学生了解了古代的文学典籍《资治通鉴》,并对其重要性有了认识。
单元二:《论语》选读
- 简要介绍了孔子及其学说的特点,让学生对孔子的思想有了初步了解。
- 选取了《论语》中的一些片段进行解读,引导学生思考现实生活中的道德问题。
单元三:《平原作战》
- 通过讲述陆游在战场上的生活和战争经历,展现了他的爱国情怀和忠诚精神。
- 引导学生反思战争对人民生活的影响,培养对国家安全的重视和珍惜和平的意识。
单元四:《读赋得古原草堂重建》
- 介绍了文学家王安石的生平和他对古代文学的研究与创作。
- 引导学生欣赏王安石的古韵文学作品,并启发他们对古代文化的思考。
单元五:《水浒传》选读
- 通过选读《水浒传》中的故事,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学的兴趣和阅读能力。
- 引导学生了解中国古代社会的人物、事件和价值观。
单元六:《沁园春·长沙》
- 介绍了文学家的生平和他对祖国的深情。
- 解读了《沁园春·长沙》这首诗歌的意境和表达,让学生领略独特的文学风格。
以上是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文言文重要内容的总结。
这些内容涵盖了古代文学、思想、历史等多个方面,帮助学生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并培养他们的阅读和思考能力。
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文言文归纳
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文言文归纳
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文言文内容主要包括三篇文章:《王莽篡汉》、《赋得古原草送别》和《滕王阁序》。
《王莽篡汉》是一篇叙述历史事件的文章,讲述了王莽篡夺汉朝政权的过程。
文中描绘了当时社会的动荡和人民对于王莽政权的不满,以及王莽篡位后的种种不幸遭遇。
《赋得古原草送别》是一篇描写草原景观的诗歌,描绘了辽阔的草原风光以及人们对离别的感伤之情。
通过对大自然景色的描绘以及对别离的悲伤感受的抒发,表达了人情与自然的交融与变幻。
《滕王阁序》是一篇赞美文,表达了作者孟浩然对于滕王阁的景色和豪壮气势的赞叹之情。
文中描绘了阁楼的壮丽景色以及过往名士的卓越才华,以此表达了作者对传世之作和英才的敬佩之情。
这些文章在语言表达和文化背景等方面都具有一定的难度,需要深入理解其中的意义和表达方式,进一步提升阅读理解和文言文分析能力。
文言文翻译定稿hy
③补充省略句中的主语、谓语、宾 语和介词等。 例11:曰:“独乐乐,与人乐乐, 孰乐?”曰:“不若与人。” 译文:(孟子)问:“一个人欣赏 音乐快乐,和别人一起欣赏音乐也 快乐,哪一种更快乐呢?”(齐宣 王)回答说:“(一个人欣赏音乐) 不如和别人(一起欣赏音乐快 乐)。”
④补充行文省略的内容,如关联词 语等。 例12: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 而在己为有悔。 (而不至)
主要方法有直译和意译两种。 直译:要求原文字字在译文中有着落,译文字字 在原文中有根据,句式特点、风格力求和原文一致。 意译:译出原文大意。
见一狞鬼, 面翠色, 齿巉巉如锯, 铺人皮于 看见一个恶鬼,脸翠绿色,牙齿锐长像锯子,把人皮铺
换 换 留 换 换 留 换 换 换换 留 调留
榻上, 执彩笔而绘之。 已而 在床上,(鬼手)拿彩色的笔在人皮上画,一会儿(画
例6: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 出入与非常也.
译文:(我)派遣将领把守函谷 关的原因,是(为了)防备其 他盗贼进来和意外的变故啊。
2、留(保留法) 保留古今意义完全相同的专 有名词,如国号、年号、帝 号、官名、地名、人名、朝 代名、器物名、书名、度量 衡单位等。
翻译下列句子,注意翻译的方法。 1、庆历四年春,藤子京谪守巴陵郡。 庆历四年的春天,藤子京被贬官到巴陵郡做太守。
把下面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薛谭乃谢求反,终身不敢言归。
译文:薛谭于是(向老师)道
歉请求返回,一生不敢再提回 家的事了。
请你来当解题者 文言文翻译的“五字法”
翻译句子,指出用了“五字法”的哪一方法。
父卒,家故多资,悉散以赒乡里!
父亲去世,家里本来有很多财物,他都散发出去来周济 乡里。 而其父正以疾废于家,处士供养左右十余年。 并且他父亲因为有病躺卧在家,连处士在他父亲身边 侍奉十几年。
庖丁解牛(定稿)
• 牛的骨节有间隙,而刀刃没有厚度;用很薄的 (刀刃)插入有空隙的(骨节),宽宽绰绰地, 对刀刃的运转必然是有余地的啊!因此,十九年 来,刀刃还像刚从磨刀石上磨出来的一样。虽然 这样,每当碰到(筋骨)交错聚结的地方,我看 到那里很难下刀,就谨慎地产生戒备,目光因 (此)而集中在那里,动作也因(此)缓慢下来, 动起刀来非常轻。豁啦一声,(牛的骨和肉一下 子)解开了,就象泥土卸落在地上一样。(我) 提着刀站起来,为此举目四望,为此心满意足, (然后)把刀拭擦干净,收藏起来。” 梁惠王说:“好啊!我听了厨师丁的一席话, 懂得养生之道了。”
朋 春 仲 乃 道
从 往 曰 放
于 冬 老 老
桓 反 马 马
)
(
给下面一段文字加上标点符号,然后在括 号里写上一个成语来概括它的意思。用“/” 断句,限6处。 管 仲 隰(xí)朋 从 于 桓 公 而 伐 孤 竹 / 春 往 冬 反/ 迷 惑 失 道 / 管 仲 曰 /老 马 之 智 可 用 也 /乃 放 老 马 而 随 之 /遂 得 道 老马识途
形容对自己的现状或取得的成就非常得意。 切中肯綮:指击中问题的关键。
“为”字的用法和意义
• 庖丁为文惠君解牛(介词:替、给) • 吾见其难为,怵然为戒(前一个:动词,解,对 付;后一个:?动词,产生/介词,对/因为) • 视为止,行为迟(两个“为”同义,都是介词: 因为) • 提刀而立,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满志(两个 “为”同义,都是介词:因为)
• 17.鲁迅在文章结尾提出的“挖”,包含哪些 深意?(6分) • 题目分析: • 全文找之后会发现,只有最后一个自然段提到 了“挖”,所以答题区间确定是最后一段。 • 答题思路: • 找到最后一段,然后逐句搜索信息点,分条 列出,可得答案。 • 标准答案: • 1、“挖”是“自求多福”之道;2、“挖”与 “捧”一样费力,但结果大不相同;3、强调 “挖”是因为当时多数人还未摆脱“捧”的惰 性。
八年级下册语文优秀文言文精选
八年级下册语文优秀文言文精选八年级下册有许多优秀的文言文,学习文言文可以让我们更了解中国传统民族文化的沉淀和积累,也有利于我们修养心性。
今天小编就和大家一起分享有关于八年级下册的优秀文言文精选,希望大家喜欢!《岳阳楼记》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属予作文以记之。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前人之述备矣。
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若夫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
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
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是进亦忧,退亦忧。
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
噫!微斯人,吾谁与归?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醉翁亭记》环滁皆山也。
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
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láng yá)也。
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chán chán),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
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
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
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zhé)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fēi)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
文言文几种常见的句式定稿
文言文几种常见的句式定稿: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今王鼓乐于此。
傅说举于版筑之间。
宋人有闵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
天下之不助苗长者寡矣。
祭祀以时,然而旱干水溢,则变置社稷。
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
鱼不可脱于渊。
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
故往贷粟于监河侯。
逆旅人有妾二人。
夫奚说书其不义以遗后世哉?
冀君实或见恕也。
某则以为受命于人主,议法度而修之于朝廷。
君实实责我以在位久,……
明于治乱,娴于辞令
信而见疑,忠而被谤
众人皆醉而我独醒,是以见放。
夫圣人者,不凝滞于物。
何故怀瑾握瑜,而自令见放为?
……者,皆好辞赋而以赋见称。
数十年竟为秦所灭。
人情有所不能忍者,匹夫见辱……。
语文八下文言文
语文八下文言文《论语》是儒家经典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记录而成。
《论语》以言行举止、修身养性、治国安民为主题,包含了孔子的思想精华和价值观念。
其中的“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等名言至今仍为人们所传颂。
通过研读《论语》,我们可以了解到孔子对于教育、治理社会、修身养性的见解和要求,体会到“仁、义、礼、智”等儒家核心价值观。
《孟子》是孟轲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所编纂的著作,被誉为“儒家四书”之一。
《孟子》以“性善”为主题,强调人性本善,提倡以仁爱之心待人。
其中“君子有三乐”、“民之所欲也,斯与之施也”、“仁者,不待于其身而后非人也”等格言,影响深远。
通过研读《孟子》,我们可以了解到孟子对于修身养性、政治治理、国家兴衰等方面的思考和见解,领悟到“仁”、“义”、“礼”等儒家传统美德的真谛。
《史记》是司马迁撰写的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包括了帝王、政治、军事、制度、风俗等方方面面的内容。
《史记》以其宏大的史料、严谨的考据、瑰丽的文辞而闻名于世。
其中的“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为人臣者,当如谏下执事”、“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等名言,体现了司马迁的杰出史学功底和文学造诣。
通过研读《史记》,我们可以了解到中国古代历史的发展脉络和社会风貌,领略到司马迁的文史精华和笔触之妙。
《诗经》是中国古代最早的诗歌总集,包括了风、雅、颂等诸多类型的诗歌,以其音韵优美、意境深远而备受称赞。
《诗经》代表了中国古代文学的鼎盛时期,被誉为“中国古代文学宝库”。
其中的“采菽采菽,薄言采之”、“静言思之,躬自修之”、“嘘精竟不能”等古体诗篇,展现了鲜明的时代风貌和感人的情感表达。
通过研读《诗经》,我们可以领略到先贤们的诗意华章和情感抒发,感受到古代诗歌的独特魅力和流传价值。
综上所述,通过研读《论语》、《孟子》、《史记》、《诗经》等经典文言文,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和欣赏中国古代文学的精华之处。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文言文原文、翻译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文言文原文、翻译第一篇: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文言文原文、翻译三峡郦道元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分,夜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译文:从三峡七百里中,两岸高山连绵不绝,没有一点中断的地方;重重的悬崖,层层的峭壁,如果不是正午和半夜,就看不见太阳和月亮。
到了于夏天江水漫上丘陵的时候,下行和上行的航路都被阻绝了。
有时遇到皇帝有命令必须急速传达,早晨从白帝城出发,傍晚就到了江陵,这两地可是相距一千二百多里呀!即使骑上快马,驾着风,也没有这样快。
到了春天和冬天的时候,雪白的急流,碧绿的潭水,回旋着清波,倒映着各种景物的影子。
高山上多生长着姿态怪异的柏树,悬泉和瀑布在那里飞流冲荡。
水清,树荣,山高,草盛,真是妙趣横生。
每逢初晴的日子或者结霜的早晨,树林和山涧显出一片清凉和寂静,高处的猿猴放声长叫,声音持续不断,异常凄凉,空荡的山谷里传来猿叫的回声,悲哀婉转,很久才消失。
所以三峡中的渔民唱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两岸连山,略无缺处两岸都是相连的高山,没有中断的地方。
略无,毫无。
阙,通缺。
亭午,正午。
夜分,半夜。
曦,日光,这里指太阳。
襄,上。
沿,顺流而下。
溯,逆流而上。
奔,飞奔的马。
疾,快。
素湍,白色的急流。
回请,回旋的清波。
绝巘,极高的山峰。
清荣峻茂,水清,树荣,山高,草盛。
晴初,天刚晴。
霜旦,下霜的早晨。
属引,连接不断,属,动词,连接。
引,延长。
答谢中书书陶弘景[原文]: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晓雾将歇①,猿鸟乱鸣。
【原创】文言文全解全析八年级下册书稿
|与朱元思书【知·作者与作品】1.作者简介吴均(469~520年),又作吴德,字叔庠,吴兴故鄣(现在浙江安吉)人。
南朝梁时期的文学家、史学家。
好学有俊才,其诗文深受沈约的称赞。
诗文自成一家,长于描写山水景物,称为“吴均体”,开创一代诗风。
梁武帝天监初年,为郡主簿。
天监六年(506年),被建安王萧伟引为记室。
临川王萧宏将他推荐给武帝,很受欣赏。
后又被任为奉朝请(一种闲职文官)。
欲撰《齐书》,求借齐起居注及群臣行状,武帝不许,于是私撰《齐春秋》,称梁武帝为齐明帝佐命之臣,触犯武帝,书焚,并被免职。
不久奉旨撰写《通史》,未及成书即去世。
卒于普通元年(520年),时年五十二岁。
著有《齐春秋》三十卷、《庙记》十卷、《十二州记》十二卷、《钱塘先贤传》五卷,注释范晔《后汉书》九十卷等,惜皆已亡失。
现存诗《行路难》《从军行》等。
2.作品透视本文选自《艺文类聚》(中华书局1982版)卷七。
吴均生活的魏晋南北朝,政治黑暗,社会动乱。
因而,不少知识分子便通过遁迹山林、避世隐居、寄情山水来排解心中的苦闷。
“与”。
给。
“朱元思”,吴均的好朋友。
“书”,信函。
《与朱元思书》是吴均写给他的朋友朱元思的一封书信。
本文与一般书信不同,没有客套的问候语和日常事务的叙述,是一篇讲述行旅所见的写景的小品文。
文章不是单纯的写景,而是寓情于景。
【赏·主旨与亮点】1.文章主旨本文叙述作者乘船自富阳至桐庐途中所见,描绘了这一段的山光水色,它创造出一种清新自然的意境,使人读后悠然神往。
文章表现了作者高雅的志趣,高洁的情怀,也反映出当时一部分的士大夫、文人流连光景的生活情趣和回避现实的清高隐逸的思想。
流露出作者对追求名利之徒的蔑视,含蓄地传达出作者爱慕美好自然,避世退隐的高洁之趣。
2.文章亮点①形声兼备。
文章时而山水之形显露画面,时而鸟禽之声喧于卷幅,形声兼备,意舒情畅,“急湍甚箭,猛浪若奔”状波翻浪滚之形,闻震聋发聩之声;“好鸟相鸣,嘤嘤成韵”摹鸟语啁啾之声,宛见群鸟相欢之景。
欧阳定稿文言文
欧阳定稿文言文
在中国古代,欧阳修是一位卓越的文学家和政治家,他的文学作
品被誉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作为北宋中期的官员,他在政务和文
艺方面都表现得十分出色。
据说他刻苦勤奋,重视精益求精的精神,
以此成为了当时公认的文学大师。
欧阳修在政治上有着深远的影响,其中最著名的就是他的“新法”改革。
这是一种包括治理及其他政治方面的改革计划。
新法使得他成
为了一名具有争议性的政治家,但是这一计划同样在中国历史上留下
了长久的印记。
欧阳修的文学作品具有广泛的主题和形式。
他的诗歌和散文作品
经常表现为清新,精巧和典雅,这些文学作品深刻地反映了他的处世
智慧。
此外,欧阳修还以其《醉翁亭记》和《秋声赋》等著名散文作
品而闻名于世。
这些作品并不仅仅是视觉上的享受,同时他们也表现
了欧阳修的思想视野和人性思考。
在人生的不同阶段,欧阳修的思想与理念不断的变化,这是他晚
年著作《生民之乐》其中一个重要观点。
书中他提出命运,道德和人
性诸多问题,使人们深入了解我国传统文化的稳定性和持续性。
更重要的是,欧阳修从来不断发掘自己的潜力,并深入研究自己
对历史,文学和伦理学的独特见解。
他的追求和超越的精神,不仅仅
表现在他的作品中,他的思想和理念同样在当今社会中发挥着重要的
启发和指导作用。
因此,我们可以说欧阳修是中国文学史上具有重大影响力的人物之一。
他既是一位传奇人物,同时也树立了一个榜样,鼓舞了更多后人不断追求知识和进步,并以其理念作为今天社会的指导准则。
文言文中常见的词类活用定稿
在学习过程中,把你遇到的词类或用的句子填入相应的表格
活用类型
使动用法(谓语动词具有使宾语怎么样的意思)
意动用法(谓语动词具有认为宾语怎么样的意思。意动用法只限于形容词和名词。动词没有意动用法。)
名词用作动词
名词作状语(现代汉语中只有时间名词能够做状语,但是文言文中普通名词也可以做状语。名词作状语的作用很多,有的还有修辞色彩)
及物动词也有少量的使动用法,从结构上讲都是动宾结构,区别只是语意上的。而且有可能伴随读音的变化。
形容词用作使动,它使宾语动,是使宾语所代表的人或者事物成为这个名词所代表的人或事物。
主观上认为宾语具有这个形容词的性质、状态。
把宾语所代表的人或者事物看做这个名词所代表的人或事物。
名词作状语在形式上和主谓结构相同,区别在于名词作状语的句子往往在这个名词前面还另有一个主语。
类型
动词的使动用法
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名词的使动用法
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名词的意动用法
名词的使动和意动用法也是名词用为动词,但是在文言文中更多的则是名词用为一般的动词。词义往往会有些变化。
语法现象说明
动词的使动用法,一般只限于不及物动词。不及物动词本身不能带宾语,如果后面带了宾语,可能会是使动用法。
表示方位的名词或者处所的名词用作状语表示谓语动词所代表的动作行为发生的方位或处所。
表示工具的名词作状语,表示动作行为发生时所凭借的工具或依据。
表示对人的态度
表示比喻
填空
八年级下册文言文6篇
八年级下册文言文6篇
篇一:《过秦论》
秦观《过秦论》是北宋末年政治家、文学家秦观所写的一篇议论文章。
文章以史论为基础,批判当时社会的弊端和政治的腐败,同时表
达了对国家兴衰的忧虑和对社会变革的期望。
篇二:《陋室铭》
刘禹锡《陋室铭》是一篇描写自我修身和追求内心宁静的哲理文章。
作者以描述自己简陋的住所为切入点,通过对比形势,表达了舍弃物
质追求精神境界的主张。
篇三:《岳阳楼记》
范仲淹《岳阳楼记》是一篇景观游记,通过对岳阳楼的描述,揭示
了作者对政治局势的忧虑和对民生的关怀。
文章以壮丽的自然景色为
背景,以文化名胜为注脚,探讨了社会动荡和国家兴衰的原因。
篇四:《菊花》
文天祥《菊花》是一首咏菊诗歌,通过对菊花的描写和联想,展示
了作者坚强的意志和不屈的精神。
诗歌以菊花作为写作对象,通过对
其坚毅品质的讴歌,鼓励人们在逆境中坚持不懈。
篇五:《牧童诗》
元稹《牧童诗》是一首哲理抒情诗,通过牧童的形象,揭示了生活
真善美的珍贵性。
诗歌以描写牧童生活为线索,以自然景观为背景,
表达了对纯朴生活和美好情感的向往。
篇六:《鸟鸣涧》
苏轼《鸟鸣涧》是一首景观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表达了对
闲适自在生活的向往和对人生短暂的思考。
诗歌以涧中鸟鸣为切入点,通过对宛如桃花源般的美好环境的描绘,传达了对宁静生活的嚮往和
珍惜。
注:以上文章题目为示例,具体的格式和内容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
调整。
八年级下册文言文原文及翻译
八年级下册文言文原文及翻译八年级下册文言文原文及翻译(通用6篇)八年级下册文言文原文及翻译篇1《与朱元思书》吴均原文: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欲忘反。
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译文:没有一丝儿风,烟雾也完全消失,天空和群山是同样的颜色。
(小船)随着江流飘行,时而偏东,时而偏西。
从富阳到桐庐一百来里(的水路上),奇山异水,独一无二。
水都是苍青色,千丈之深的地方也能看到底,水底的游鱼和细小的石子也能看得清清楚楚。
湍急的江流比箭还要快,那惊涛骇浪势若奔马。
江两岸的高山上,全都生长着苍翠的树,透出一派寒意。
(重重叠叠的)山峦各仗着自己的地势争相向上,仿佛要互比高远,看谁爬得最高,伸得最远,由此而形成无数的山峰。
(山间)的泉水冲击着岩石,发出泠泠的响声;美丽的鸟儿彼此嘤嘤地叫着,十分和谐。
蝉不停地叫着,猿不停地啼着。
看到这些雄奇的山峰,那些极力攀高的人就平息了自己热衷于功名利禄的心;看到这些幽深的山谷,那些忙于世俗事务的人就会流连忘返。
树枝纵横交错挡住了上面的天空,虽在白昼,林间仍显得昏暗;在枝条稀疏的地方,有时还能见到阳光。
八年级下册文言文原文及翻译篇2《马说》韩愈原文: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翻译:世上有了伯乐,然后才会有千里马。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湍急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比喻
动
(略)
小结:以上是文章的第二部分。这部分以简练传神 的笔法从静态和动态两方面描写富春江的异水。水 清,水急都突出了“异”之特点。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
形容词活用为动词, 向高处和远处伸展。 凭借
使人看了有寒意的树, 形容树密而绿
山水名诗选 你在课外还读过哪些描写山水的古代诗词,请你 写出你喜欢的两句。 本文和《三峡》同是写山水的精品游记,试与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三峡》作比较阅读,写出两者相映照的句子。 山随平野尽,江如大荒流。 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陵,其间千二百里,虽 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重岩叠嶂,隐天避日, 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 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条交映,有时见日。——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 猿则百叫不绝。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五柳先生
陶渊明,名潜,字元亮,东 晋浔阳柴桑人,著名诗人。其中 成就最高的是田园诗,故有“田 园诗人”之称。东晋末年,社会 黑暗,风气污浊,很多人不择手 段追名逐利,社会上充满着虚伪 与欺诈。陶渊明做过几任小官, 因对官场不满,辞去官职,归隐 田园,过着俭朴的生活。他隐居 农村后,自号“五柳先生”,亲 身从事耕种,和农民交朋友。其 诗多歌颂优美的自然景色和淳朴 的农村生活。
疏通课文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 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 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
羡慕 喜欢 了解得很透彻
因,就。以(之)为,用……作为
什么地方,许,处所。
不知道
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领会意旨
•
五柳先生不知道是什么地方的人,也 不清楚他的姓名和表字。因为住宅旁边有 五棵柳树,就用它做了自己的号。他安安 静静的,很少说话,不羡慕荣华利禄。喜 欢读书,不过分在字句上下功夫,每当对 书中意旨有所领会的时候,就高兴得连饭 都忘了吃。
“反”通“返”,返回 “转”通“啭”,鸟叫 声 风烟俱净(消净、消散,形容词作动词) 任意东西(向东向西漂流,名词作动词) 皆生寒树(使人觉得有寒意,形容词作动词) 互相轩邈(向高处和远处伸展,形容词作动词)
横柯上蔽(在上面,名作状)负势竞上(向上,名作动), 猛浪若奔(飞奔的马,动作名)
• 一词多义: 天下独绝(绝妙),百叫不绝(停止) 古今异义:
读第3段,思考:作者从哪两个方 面描写奇山?作者有什么感受?
1、视觉 夹岸高山 皆生寒树 负势竞上 互相轩邈 争高直指 千百成峰 泠泠的泉声 嘤嘤成韵的鸟声 千转不绝的蝉声 百叫无绝的猿声
息心忘反 蔑视功名
2、听觉
爱慕美好 的大自然、 避世退隐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 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 ,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 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 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
八下文言文复习
疏通文意: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
全,都 (乘船)随着江流飘荡。 从,顺、随
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
名词活用为动词, 向东向西 表约数,“左右”。 独一无二
异水,天下独绝。
译文:
没有一丝儿风, 烟雾也完全消失。 天空和群山是同样 的颜色。(我乘船) 随着江流飘荡,时 而向东,时而向西。 从富阳到桐庐一百 来里(的水路上), 奇山异水,独一无二。
不满官场的追腥逐臭 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 不肯“为五斗米折腰” …… 写下了表达理想和志 趣的名篇佳作《桃花 源记》、《五柳先生 传》和它的姊妹篇 《归去来兮辞》, 《归园田居》《饮酒》 等。
• 自传,传记文的一种,是叙
述作者自己生平经历的文章。 一般来说,自传要介绍自己 的姓名、出生年月、地点、 家庭情况、籍贯、年龄、性 格爱好及思想发展等等
• 判断句:先生不知何许人也
• 状语后置句:不戚戚于贫贱
• 省略句:闲静少言
主要方面
籍贯姓字
思想性格 志趣爱好
相关文字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 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 闲静少言,不慕荣利;曾不吝情去留; 忘怀得失。 好读书,不求甚解;性嗜酒;常著文章自 娱。(三大爱好:读书、饮酒、写文章)
生活状况
环堵萧然,不蔽风日; 短褐穿结,箪瓢屡空。
2.为什么自号“五柳先生”? 体现了他怎样的精神风貌?
因为宅边有五柳树,可见家居 环境清静、淡雅、简朴 由环境可见他淡泊的志趣、 不慕荣利的生活态度。
3.如何理解“不求甚解”? 文中含义:读书只求领会意 旨,不在一字一句的解释上过 分下功夫。 今义:只求懂得个大概, 不求深刻了解(含贬义)。 读书目的,不是追求名利, 是求得精神享受和安慰,寄托 感思。
赞曰:黔娄之妻有言:“不戚戚 传记结尾的评论性文字 忧愁的样子 于
心情急切的样子 这句话 说 贫贱,不汲汲于富贵。”其 言
同类 就是; 这个人 复指代词,这 来 以……为乐 酒杯 兹若人之俦乎?衔觞赋诗,以乐 句末语气词,相当于“吧”等 其志。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
民欤?
• 赞曰:黔娄的妻子曾经说过:“不为贫贱 而忧愁,不热衷于发财做官。”这话大概 说的是五柳先生一类的人吧?一边喝酒一 边吟诗,为自己抱定的志向而感到无比快 乐。他大概是无怀氏时候的百姓,或者是 葛天氏治下的百姓吧?
中考试题回放
1.本文先勾勒出富春江沿岸“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的景色特点,再细致描绘了水之游、水之口、山之 口、山之口,让人们充分领略寓春江山水的雄奇秀 美。(5分) 2.文中画线的句子抒发了作者 的情感,含蓄 地表达了作者 的人生态度。(4分)
1奇山异水 天下独绝 急 高 险(峻;峭;陡) (每空1分,共5分。最后两空中“山”的特点若答“多”者 也可得分) 2.热爱(赞美)大自然美好景色 淡泊名利,向往宁静闲适生 活
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
特别喜欢 有时; 摆酒 亲戚朋友 到,往 就 舍不得 期望
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 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
已经, ……以后 竟不
• 他有嗜酒的天性,家里穷,经常没有酒喝。 亲戚朋友知道他有这种嗜好,有时摆了酒 叫他来喝。他一来就要喝得尽兴,希望一 定喝醉。喝醉了就回家去,并不装模作样, 说走就走。
牛刀初试
1、解释下面句子中划横线的字。 (1)任意东西 (2)水皆缥碧 向东向西漂流,名词作动词 青白色
(3)经纶世务者 筹划、治理 (4)窥谷忘反 (5)横柯上蔽
看到; 通“返”,返回
树木的枝干
(6)皆生寒树 使人看了感到有寒意,形容词作动词
2、翻译下列句子
(1)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没有一丝风,烟雾都消散了,天空和群山是同样的颜色。
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 ,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
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小结:此为文章的第 三部分。这部分以细 腻的笔触详写了富春 江夹岸的奇山,并抒 发了人在此山中的感 受。在这里,作者既 从侧面烘托出山水之 美,也抒发了对追求 利禄之徒的蔑视之情, 含蓄地流露出爱慕美
好的大自然、避世退 隐的高洁志趣。
4.喝酒为什么要“期在 必醉”? •借酒醉获得心灵的平静 •体现了他的率真洒脱的 天性
结 构
1. 总写: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2. 具体写:“异水”
1. “清” (千丈见底、直视无碍) 2. “急”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3. 具体写:“奇山”
1. “看” (高山,寒树,横柯,疏条) 2. “听” (泉响,鸟鸣,蝉噪,猿啼)
本文首段以“奇山异水, 天下独绝” 八字总领全篇,二、三段分别从 “异水” 和“奇山”两方面,围绕 "独绝"展开生发和描摹,结构上纲 举目张,脉络分明。在顺序上先"水 "后"山",由近及远,逐层展开,符 合"从流飘荡"的观景习惯,条理清 楚。而且全文详写“山”略写 “水”;写“水”的部分,详写静 态略写动态;写“山”的部分,详 写动态略写静态。这样既突出景物 主要特征,又显得详略得当。
(2)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湍急的江流比箭还要快,汹涌的波浪象飞奔的马。
(3)负势竞上,互相轩邈。
山凭借着高峻的地势向上发展,相互争着向高 处和远处伸展。
(4)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
为名利像鸢那样极力攀高的人,看到这些雄奇的 山峰也会平息他那功名利禄之心。
文言积累:
• 通假字: 窥谷忘反 千转不穷 • 词类活用:
理解背诵。按要求写出句子。 1、写登舟纵目总体感受的:(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2、写江上放舟自由情态的:(从流漂荡,任意东西) 3、总的概括赞叹富春江景的(总领全文的句子):(奇山异 水,天下独绝) 4、写富春江水清澈的:(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 直视无碍) 5、写江流气势磅礴的:(急湍甚箭,猛浪苦奔) 6、写听觉感受的:(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 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 则百叫不绝(对偶句) 7、写山“奇”的句子: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竟上,互 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8、文中“急湍甚箭,猛浪苦奔”一句是写水流湍急,《三峡》 一文中那句话与它有异曲同工之妙?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 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一百许里(左右/允许) 蝉则千转不穷(穷尽/贫穷) 经纶世务者(治理/政治规划)
总写 异 水 分写 奇 山
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清 (千丈见底) 急 (急湍甚箭) 静 动
喜爱
高山寒树 (视觉 泉鸟蝉猿 (听觉 人 (虚写)
静)
动)
赞美
横柯疏条 (视觉 由景生情 因情明志
静)
•流露出作者对功名利禄的蔑视和避 世隐退的高洁志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