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40年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成就综述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改革开放40年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成就综述

40年前,在邓小平同志的亲自倡导下,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第一个重点林业生态工程——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与我国改革开放同步启动实施。这项工程从1978年开始到2050年结束,历时70多年,建设范围东起黑龙江、西至新疆,全长8000公里,宽400至700公里,占国土总面积的42.4%。其建设范围之广、规模之大、时间之长均创下了世界生态工程之最。

40年来,历经几代人、亿万人民群众的接力奋斗,三北工程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建设成就,在我国北疆筑起了一道抵御风沙、保持水土、护农促牧的绿色长城,为生态文明建设树立了成功典范。据今年中国科学院完成的《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40年综合评价报告》显示,三北工程40年累计完成造林保存面积3014万公顷,工程区森林覆盖率由1977年的5.05%提高到现在的13.57%。工程建设发挥出日益显著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推动三北地区生态状况发生了历史性、转折性变化。

绿撒大漠:实现了由“沙逼人退”到“绿进沙退”的转变

40年来,三北工程建设主攻防沙治沙,广大工程建设者采取“封、飞、造、改”相结合的办法,在东起黑龙江西至新疆的万里风沙线上,累计治理沙化土地30多万平方公里,保护和恢复沙化草原1000多万公顷,结束了“沙逼人退”的历史。毛乌素、科尔沁、呼伦贝尔三大沙地全部实现了土地沙化的逆转。工程区年均沙尘暴日数从6.8 天下降为2.4 天,其中京津冀地区由5.1天下降到不足1天。地处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的新疆阿克苏,经过各族干部群众32年的艰苦奋斗,在昔日亘古荒原上建起了一道由百万亩“林海”构筑的绿色长城。2017年,阿克苏全年空气优良天数159天,优良率达43.7%。陕西省榆林市林木覆盖率由建国初的0.9%提高到33%,境内860万亩流沙全部得到固定,昔日的“风沙王国”华丽转身变成绿树茵茵的“塞上江南”。

绿染高原:黄土高原实现了由“黄”到“绿”的转变

40年来,三北工程在以黄土高原为主的水土流失区,坚持以小流域为治理单元,实行山水田林路统一规划,按山系(流域)整体治理、规模推进,累计治理水土流失面积44.7万平方公里,工程区水土流失面积相对减少了67%。黄河、海河、松花江等流域森林覆盖率大幅提升,输沙量逐年下降。

重点治理的黄土高原林草覆盖度接近60%,约60%的水土流失面积得到不同程度的控制,年入黄河泥沙减少4亿吨左右,呈现出群山叠翠、层林尽染的喜人景象。陕西省延安市从荒山秃岭变为了满目青翠,2016年荣获“国家森林城市”称号,森林覆盖率达到46.35%,林草植被覆盖度达到81.3%,延安大地经历了由黄到绿、由绿变美的历史性转变。

绿荫田野:农业生产实现了由“三刮四种”到“林茂粮丰”的转变

40年来,在东北、华北、黄河河套等平原农区,大力营造农田防护林,初步建成了以农田防护林为框架,多林种、多树种并举,网带片、乔灌草结合,农林牧彼此镶嵌,互为补充、互为一体的区域性防护林体系,使工程区近一半的农田得到林网的有效庇护,彻底根除了危害农业生产的“三刮四种”现象,减轻了干热风、霜冻等灾害性气候对农业生产的危害。据科学测算,仅农田防护林的防护效应就使工程区年增产粮食1060万吨。东北地区农田防护林体系基本建成,成为保护东北“大粮仓”的绿色屏障。2017年全国十大产粮县全部是东北农田防护林建设的达标县。黑龙江“松嫩”、“三江”两大平原农田林网化程度高达75%以上,2017年全省粮食总产量与1977年相比增长了5倍多,成为我国“北粮南

运”的主要输出省。

绿兴民富:林产品实现了由“四料俱缺”到“相对丰富”的转变

40年来,三北工程坚持建设生态经济型防护林体系的指导思想,统筹生态治理与民生改善协调发展,建成了一批星罗棋布、各具特色的用材林、经济林、薪炭林、饲料林基地,有效改善了木料、饲料、燃料、肥料俱缺的状况。工程区森林资源面积由1978年的2060万公顷增加到2017年的5910万公顷;活立木蓄积量由1978年的7.2亿立方米增加到2017年的33.3亿立方米;木材储备量达到18.3亿立方米;营造薪炭林92.9万公顷,年产薪材近800万吨,解决了700多万户农民的烧柴问题;经济林面积达到406万公顷,年产干鲜果品4800万吨,与1978年相比增长了近30倍,其中苹果、红枣、梨、核桃等十大品种,年产量均超过全国总产量50%以上,有1500万人依靠特色林果业实现了稳定脱贫。

新疆特色林果面积已达2200万亩,年产量1000多万吨,其中南疆环塔里木盆地特色林果面积达1700多万亩,林果收入占农民人均收入的30%以上,主产区达到了40-50%。特色林果产业已成为南疆覆盖范围广、惠及人口多、发展潜力

大的富民产业。

绿色丰碑:引领林业生态建设实现了由行业行为向社会行为的转变

40年来,三北工程建设探索走出了一条国家补助、社会参与、群众投工投劳相结合的生态建设道路,广大人民群众担当了工程建设的主力军。据统计,群众投工投劳折资占工程建设总投资的53%。涌现出了一大批以王有德、石光银、牛玉琴等为代表的英雄模范人物,培育了陕西延安、山西右玉、新疆阿克苏等一大批先进治理典型,铸就了以“艰苦奋斗、顽强拼搏”为核心的“三北精神”,创造了全民植树造林种草,全社会植绿护绿的成功范例。地处毛乌素沙地边缘的山西右玉县,二十任县委书记坚持治沙造林一任接着一任干、一张蓝图绘到底,一干就是60多年,全县林木覆盖率由解放初期不到0.3%提高到现在的54%,近2000平方公里荒芜的塞上高原变成了绿色海洋,县域内年平均降水量较周边地区增多三四十毫米,年均气温已从解放初的3.6摄氏度上升至5.2摄氏度,无霜期从不足100天增长到123天,地表径流和河水含沙量较以前减少60%,走出了一条北方生态脆弱地区和贫困落后地区成功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伟大理念的发展之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