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里馆》优课创新教学设计 (2)
课外古诗词诵读 竹里馆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课外古诗词诵读竹里馆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竹里馆》教学设计一、学情分析七年级学生正处于小学阶段向初中阶段过渡的关键时期,他们的语文学习兴趣、习惯和能力都在逐步形成和完善中。
在此之前,他们已经学习过一些简单的文言文,对文言文的基本结构和句式有了一定的了解。
然而,由于文言文的特殊性和难度,学生在理解诗意、鉴赏诗歌方面仍存在较大困难。
因此,在教学中,需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帮助学生逐步掌握文言文的阅读和理解能力,提高他们的文学鉴赏水平。
同时,也需要关注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因材施教,让每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上获得成长和进步。
二、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 掌握课文中的生字生词,理解并掌握文中的通假字、古今异义、一词多义等。
2. 背诵并默写《竹里馆》全诗。
(二)能力目标1. 提高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理解诗句的含义和深层意境。
2. 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审美能力,学会分析诗歌的表达技巧。
(三)情感目标1. 感受王维诗歌的清新自然和宁静淡泊的情怀。
2. 激发学生对古典诗词的兴趣和爱好,培养学生对祖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
三、教学重点1. 理解《竹里馆》的主旨和情感,感受诗人的闲适生活和超脱情怀。
2. 掌握课文中的生字生词和文言句式,理解诗歌中的意象和表现手法。
四、教学难点1. 深入体会诗人通过自然景物所表达的情感和哲理。
2. 理解诗歌中的意象和象征意义,感受其深邃的艺术魅力。
五、教学过程(一)精心设计导入,激发兴趣1.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播放与《竹里馆》相关的古典音乐,如《高山流水》,为学生营造一个宁静、悠远的课堂氛围。
展示竹林图片,让学生感受竹林的清幽与静谧,为进入诗歌的世界做好情感铺垫。
2. 提问互动,引出主题向学生提问:“你们知道王维吗?他的诗歌有什么特点?"引导学生回忆已学知识,激发对新课的兴趣。
根据学生回答,简要介绍王维及其诗歌风格,为学习《竹里馆》做好铺垫。
初中语文七下第三单元《竹里馆》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初中语文七下第三单元《竹里馆》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初中语文七下第三单元《竹里馆》教学设计1竹里馆1.作者简介王维(约701—761),字摩诘,号摩诘居士。
河东(治所在近山西永济西)人,祖籍太原祁县(今山西祁县),唐代诗人、画家。
官至尚书右丞,世称“王右丞”,外号“诗佛”。
其诗与孟浩然齐名,合称“王孟"。
2背景简介《竹里馆》作于王维晚年隐居长安东南蓝田县辋川时期。
王维一生仕途坎坷,早年也有过积极的政治抱负,后值政局变化无常而逐渐消沉下来。
加之他早年就信奉佛教,思想超脱,四十岁以后就过着半官半隐的生活。
正如他自己所说:“晚年惟好静,万事不关心。
”因而常常独自坐在幽深的竹林之中,弹着古琴以抒宁静、淡泊的情怀。
3.题目解读《竹里馆》:选自《王维集校注》卷。
王维曾在陕西蓝田的辋(w ǎng)川居住,有《辋川集》组诗二十首,这是其中的第十七首。
竹里馆,是辋川别墅二十景之一,应当是建在竹林里的屋舍。
4.朗读指导1.读准字音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 明月来相照。
重点字:篁(huáng)2.读准节奏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3.疏通诗意⑴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幽篁:幽深的竹林。
篁,竹林。
长啸:撮(cuō)口而呼,这里指吟咏、歌唱。
⑵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深林:幽深的树林,指幽篁。
相照:与“独坐"相应,意思是,独坐幽篁,无人相伴,唯有明月似解人意,来相映照。
4.诗歌大意我独自坐在幽深的竹林里,我弹着琴还不时地吹着口哨时而谈谈古琴,时而高歌长啸。
竹林里僻静幽深,无人知道我在这里,只有那天上的月亮将我映照。
5.考点梳理1、古人作诗讲究炼字,请赏析“独坐幽篁里”这句中的“独"字。
“独”是“独自"的意思,诗人独自坐在幽静的竹林里,时而弹琴,时而长啸,体现了作者的与众不同,传达出诗人宁静、淡泊、愉悦的心境。
2、这首诗具体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试用自己的语言加以描绘?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幽静雅致、悠然自得的月夜独坐图:诗人独自坐在茂密而幽深的竹林里,优雅的弹着琴,自在的长啸,周围静无一人,唯有月光心有领会的照耀着、陪伴着诗人。
竹里馆教学设计方案
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 了解《竹里馆》这首诗的作者王维及其创作背景。
- 掌握诗歌的基本内容,理解诗中的意象和意境。
- 熟悉诗歌的韵律和节奏,体会古典诗歌的音乐美。
2.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学会从文字中提取信息。
- 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学会欣赏古典诗歌的美。
- 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能够用自己的语言复述诗歌内容。
3. 情感目标:- 体会诗人王维的隐逸情怀,感受其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境。
- 培养学生热爱自然、追求宁静的生活态度。
- 激发学生对古典文化的兴趣,增强文化自信。
二、教学内容《竹里馆》作者:王维原文: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三、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展示图片:竹林、明月等自然景观图片,引导学生进入诗歌情境。
2. 提问:你们知道这些美景在哪里吗?它们有什么特别之处?3. 引出课题:《竹里馆》。
(二)自主学习1. 学生自读诗歌,圈画出不理解的词语或句子。
2. 学生分享自己理解的诗歌内容,教师引导学生纠正或补充。
(三)深入解读1. 诗歌赏析:- 解释“幽篁”、“长啸”、“明月”等关键词汇。
- 分析诗歌的意象和意境,引导学生体会诗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情感。
- 分析诗歌的韵律和节奏,感受古典诗歌的音乐美。
2. 课堂讨论:- 如果你是诗人王维,你会选择怎样的生活方式?- 你认为这首诗表达了怎样的生活态度?(四)拓展延伸1. 学生分享自己创作的诗歌,可以是仿写《竹里馆》,也可以是自由创作。
2. 教师点评,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创作出富有个人特色的诗歌。
(五)总结提升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诗歌的意象、意境和韵律美。
2. 引导学生思考:学习这首诗,对我们有什么启示?四、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表达能力。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的诗歌创作是否体现了对《竹里馆》的理解和感悟。
3. 课后反馈:收集学生对本节课的评价和建议。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欣赏《竹里馆》这首诗,旨在让学生了解古典诗歌的魅力,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和文化素养。
七年级语文下册《竹里馆王维》教案、教学设计
3.价值观目标:通过学习《竹里馆》,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认识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培养环保意识和责任感。
教学设计:
1.导入:通过图片展示竹林的美丽景色,引导学生进入《竹里馆》的学习氛围。
2.自主学习:让学生自行阅读《竹里馆》,理解诗意,标注生僻字词。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点
1.理解《竹里馆》的诗意,感受诗中所描绘的宁静、淡泊的意境。
2.掌握诗中的生僻字词,并能熟练背诵这首诗。
3.了解王维的山水田园诗风格,体会其诗歌的艺术特色。
(二)教学难点
1.诗中意象的深入理解,如何引导学生从诗人的视角去感悟自然之美。
2.王维诗歌创作背景的掌握,以及如何将其与诗歌意境相结合。
(四)课堂练习
在学生讨论结束后,我会布置以下课堂练习:
1.请同学们用自己的话复述《竹里馆》的诗意。
2.请举例说明诗中的“拟人”修辞手法。
3.课堂小练笔:请以“竹”为主题,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创作一首五言绝句。
(五)总结归纳
在课堂尾声,我会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归纳。强调王维山水田园诗的特点,以及诗中所表现出来的人与自然的和谐美。同时,肯定学生在讨论、练习中的积极表现,鼓励他们在课后继续阅读王维的诗作,深入感受古典文化的魅力。
作业要求:
1.认真对待每一项作业,保证作业质量。
2.字迹工整,卷面整洁,体现出良好的学习态度。
3.作业完成后,进行自我检查,确保无误。
五、作业布置
为了巩固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古诗文鉴赏能力和文学素养,特布置以下作业:
1.必做作业:
《竹里馆》精品教案
《竹里馆》精品教案一、导入新课师: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苏轼曾这样评价王维的诗歌:“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王维的《竹里馆》,领略其诗歌亦诗亦画的意境。
(板书文题)【设计意图】从王维的诗歌独具特色的角度简洁导入,引导学生快速进入诗歌的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了解作者及背景1.识作者。
(参见《状元大课堂》本课“作者简介”栏目)2.知背景。
(参见《状元大课堂》本课“背景链接”栏目)师小结:对作者及诗歌写作背景的详细了解,既有助于我们更进一步地了解王维诗歌“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特点,也有助于我们理解和把握王维诗歌中的情感。
【设计意图】了解了作者的基本情况后,再明确诗歌的写作背景,更有利于学生理解和把握诗歌。
三、朗读感知诗歌内容1.读顺字音节奏。
(1)师配古筝乐范读,生听读正音,划出节奏并自由朗读。
竹里馆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2)生自由朗读,师从节奏、感情基调等角度指导学生。
师指导:这首诗采用的是“二二一”和“二一二”拍。
整首诗感情基调有清冷、寂寞、空灵、淡泊、宁静、优美、平白、忧郁、伤感等,因此诵读时应有一种寂寞、伤感的意味。
(3)生齐声朗读后,师指名朗读。
2.读懂诗歌大意。
结合课本旁边的注释和工具书,以及这首诗下面的解读,尝试理解这首诗的大意。
预设(我)独自闲坐在幽静的竹林里,一边弹琴一边高歌长啸。
竹林里僻静幽深,无人相伴,只有一轮明月静静地与我相伴。
【设计意图】通过反复诵读,让学生与文本对话,感知诗歌的节奏和韵律,读出情味。
同时初步感知诗歌的内容,为后面理解诗歌的情感、志趣做铺垫。
四、品读揣摩诗歌情志1.读出意境画面。
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齐声朗读诗歌,然后合作交流,探究下面问题。
(1)作者写了哪些景?在这些景物衬托下,人做了哪些事?这景与人之间构成了怎样的画面?(2)整首诗描绘了怎样的意境?(生齐读后,小组交流、讨论问题,师指导明确)预设(1)作者写了幽篁、深林、明月这些景物。
《竹里馆》教案范文
《竹里馆》教案范文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竹里馆》;(2)理解《竹里馆》的诗意和艺术特色;(3)掌握一些文言文的基本词汇和句式。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解读《竹里馆》;(2)学会欣赏古典诗词,提高审美情趣;(3)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作者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向往;(2)体会诗中的意境美,提升自身的文化素养;(3)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培养热爱传统文化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1. 《竹里馆》的诗意和艺术特色;2. 文言文的基本词汇和句式;3. 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三、教学难点1. 《竹里馆》的诗意和艺术特色的深入理解;2. 文言文词汇和句式的运用;3. 学生文学鉴赏能力和批判性思维的培养。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简要介绍王维的生平和创作背景;(2)激发学生对《竹里馆》的兴趣,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朗读《竹里馆》,感受诗歌的节奏和韵律;(2)学生通过注释和工具书,自行解决生词和句式的问题。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深入解读《竹里馆》的诗意和艺术特色;(2)分享讨论成果,进行全班交流。
4. 课堂讲解:(1)讲解《竹里馆》的诗意和艺术特色,引导学生理解诗歌的意境美;(2)讲解文言文的基本词汇和句式,帮助学生提高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5. 课堂练习:(1)让学生进行朗读和背诵练习,巩固所学内容;(2)设计相关练习题,检测学生对《竹里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6. 总结与拓展:(1)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2)提出拓展性问题,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兴趣。
五、教学评价1. 学生朗读和背诵《竹里馆》的情况;2. 学生对《竹里馆》的诗意和艺术特色的理解程度;3. 学生在合作探讨中的表现和讨论成果;4. 学生对文言文词汇和句式的掌握情况;5. 学生对相关练习题的完成情况。
人教版初中七年级语文下《第三单元 竹里馆》公开课设计教案_2
竹里馆
一、学习目标
1.有感情地反复诵读,体会古诗的意境。
2.背诵古诗。
3.受到思想教育和熏陶。
二、重难点
1.有感情地反复诵读,体会古诗的意境。
2.背诵古诗。
四、教学流程:
(一)诗歌背诵导入:宋代大文豪苏东坡曾这样评价一个诗人: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请问这位诗人是谁呢?你们学过或了解的诗歌都有哪些?
(二)资料助读
1、关于作者
2、关于背景
(三)读诗歌。
我们先来读一读这首诗。
古典诗歌的学习第一步是读,按照古诗节奏教师范读一次,学生齐读。
1、生自由读。
2、指名读。
3、点评。
4、范读,明确节奏。
5、齐读、齐背。
(四)品诗歌。
你感觉这首诗的感情基调怎样?为什么?
学生自己揣摩,回答自己的感觉。
有清冷、寂寞、空灵、淡泊、宁静、优美、平白、忧郁、伤感等等。
言之有理即可。
(五)析诗歌。
这是夜深人静之时,竹里馆里寂静幽深,明月皎洁,王维一个人一时睡不着觉,于是起来弹琴,抒发自己的情感。
你们品一品,王维究竟是抒发宁静致远的淡泊心境呢,还是抒发个人抑郁不得志的情怀?
学生讨论完成。
(六)诵诗歌。
学生有了自己的阐释后一起诵读,或者用自己的体会和感情把这首诗昂扬顿挫地朗读给大家听,以加深理解的目的。
(七)作业布置
背诵并默写《竹里馆》。
(八)板书
竹里馆
景物:“幽篁”“深林”“明月”--宁静闲适
人物活动:“独坐”“弹琴”“长啸”--淡泊惬意。
竹里馆教学设计(精品4篇)
竹里馆教学设计(精品4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计划总结、合同协议、管理制度、演讲致辞、心得体会、条据书信、好词好句、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for everyone, such as plan summaries, contract agreements, management systems, speeches, insights, evidence letters, good words and sentences,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竹里馆教学设计(精品4篇)竹里馆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了解诗句的意思,理解诗中描述的情景。
人教版(部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 竹里馆 一等奖创新教案_2
人教版(部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竹里馆一等奖创新教案《竹里馆》教学设计教学目标:学习感受运用多种诗歌鉴赏策略(如听读朗读、情境想象、色彩通感、字词赏析、了解背景、联系生活等)走进诗歌情境、了解诗歌内容、理解诗人情感的方法,以便为学生将来的自主阅读赏析指引方向。
体悟诗歌清幽的意境、诗人高雅的情趣,理解诗人丰富的内心,包括从孤独转向淡然的思想情感以及对闲适生活的热爱与宁静淡泊的心境。
培养传统文化审美,由单首诗歌的阅读理解拓展到《辋川集》整本诗集的阅读推荐,让雅致诗意与宁静豁达延续到未来的生活中。
教学重难点:学习感受运用多种诗歌鉴赏策略(如听读朗读、情境想象、色彩通感、字词赏析、了解背景、联系生活等)走进诗歌情境、了解诗歌内容、理解诗人情感的方法,以便为学生将来的自主阅读赏析指引方向。
理解诗人丰富的内心,包括从孤独转向淡然的思想情感以及对闲适生活的热爱与宁静淡泊的心境。
教学方法:音乐渲染、听读朗读、想象通感、字词品析、知人论世、联系生活一.识句游戏,引入诗歌。
(调动积累,激趣导入。
)九宫格游戏——同学们,我们先来玩一个游戏,这里有四张卡片,每一张卡片都能识别出一句诗,请大家仔细识别抢答并说出下一句。
春绿间明松去枝月照举大对孤烟溪漠多直城晴朝浥渭轻尘花雨人红闲花桂书落山路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这四句诗有什么共同点呢?——作者都是王维,这些诗句都非常具有画意,很美。
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王维的另一首充满画意的诗歌——《竹里馆》,请大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这首诗,一会儿,我们请同学为我们朗读。
——学生自由朗读。
请一位学生朗读,请另一位学生评价。
读准确读流畅是读诗的第一步要求,我们一起来准确流畅地朗读一遍。
——学生齐读。
二.情境想象,初入诗境。
(一)聆听朗读,想象情境。
现在请大家关上书本,闭上眼睛,让自己的各种感官尽可能地变得敏锐,打开自己的听觉、嗅觉、触觉、味觉……展开想象的翅膀,在老师的朗读中,想象画面,尽可能地将诗句转化为图画与情境。
部编优质课一等奖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竹里馆》 (2)
七年级下册《竹里馆》教学设计教材解读:王维有“诗佛”之称。
苏轼评价其:“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竹里馆》同样体现了这个特点。
《竹里馆》作于王维晚年隐居蓝田辋川时期。
诗人是在意兴清幽、心灵澄净的状态下与竹林、明月本身所具有的清幽澄净的属性悠然相会,而命笔成篇的。
诗中描绘了诗人月下独坐、弹琴长啸的悠闲生活,遣词造句简朴清丽,传达出诗人宁静、淡泊的心情,表现了清幽宁静、高雅绝俗的境界。
全诗虽只有短短的二十个字,但有景有情、有声有色、有静有动、有实有虚,对立统一,相映成趣,是诗人生活态度以及作品特点的绝佳表述。
诗中写到景物,只用六个字组成三个词,就是:“幽篁”、“深林”、“明月”。
对普照大地的月亮,用一个“明”字来形容其皎洁。
第一句的“篁”与第三句的“林”,其实是一回事,是重复写诗人置身其间的竹林,而在竹林前加“幽”、“深”两字,说明是一片既幽且深的茂密的竹林。
这里,象是随意写出了眼前景物,没有费什么气力去刻画和涂饰。
诗中写人物活动,也只用六个字组成三个词,就是:“独坐、弹琴、长啸”。
对人物,既没有描绘其弹奏长啸之状,也没有表达其喜怒哀乐之情;对琴音与啸声,更没有花任何笔墨写出其音调与声情。
表面看来,四句诗的用字造语都是平平无奇的。
但四句诗合起来,却妙谛自成,境界自出,蕴含着一种特殊的艺术魅力。
它不以字句取胜,而从整体见美。
它的美在神不在貌,领略和欣赏它的美,也应当遗貌取神,而其神是包孕在意境之中的。
就意境而言,它不仅如施补华所说,给人以“清幽绝俗”(《岘佣说诗》)的感受,而且使人感到,这一月夜幽林之景是如此空明澄净,在其间弹琴长啸之人是如此安闲自得,尘虑皆空,外景与内情是融为一体的。
怎样教学这首诗呢?这首诗只有短短的四句,要想充分感受其中深厚的情感与丰富的旨意,需要反复的诵读。
在诵读中从情感、节奏等多层面拿捏作者创作时的体验。
然后,引领学生进行对诗歌所呈现的画面的想象中,产生具象的思维,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变得清晰起来。
《竹里馆》教案设计[优秀5篇]
《竹里馆》教案设计[优秀5篇]
【篇一】
一、教学内容:《竹里馆》
二、教学目标:
1.了解元代明清时期的社会风貌与文学艺术特点。
2.了解《竹里馆》中主人公崔护庵的品德,以及社会风气。
3.懂得鉴赏辞藻,修辞技巧。
三、教学重点:
1.品读极富韵律和意蕴的文学经典《竹里馆》。
2.准确理解和领悟课文意义,掌握基本的知识和技能。
四、教学难点:
1.把握好文学作品的深层次内涵和意义。
2.掌握好文学语言的鉴赏能力。
五、教学方法:
1.小组合作讲解法
2.多媒体辅助讲解
3.教师讲授
六、教学过程:
1.教师进入课堂,向学生介绍《竹里馆》的背景和作者。
2.学生听课,《竹里馆》第一遍阅读。
3.教师提问,学生思考回答。
4.小组合作,进行文学常识抢答。
5.多媒体辅助,课堂互动,学生演讲(模拟文学学术讲座)。
6.教师进行讲解,符合学生口味。
7.学生进行文学语言练习,诗歌鉴赏。
8.学生进行作品思辨与探究。
9.作业布置&检查,参考书与阅读材料推荐。
七、教学评价:
1.提高学生关注文学艺术的认识。
2.加深学生对文学作品内涵和意义的理解。
3.提高学生对文学语言的鉴赏能力和修辞技巧。
竹里馆教案
竹里馆教案竹里馆教案1. 教学目标本节课旨在让学生了解和掌握竹里馆的文化背景和历史由来,培养学生的艺术欣赏能力和创造能力,提高学生的历史文化素养和美学素质。
2. 教学准备竹里馆的图片、视频和相关资料、学生的课本、笔记本等。
3. 教学过程步骤一:导入1. 教师介绍竹里馆的背景和历史:竹里馆是中国传统园林建筑,位于浙江省绍兴市,始建于明代,是中国古典园林的典型代表之一。
2. 教师出示竹里馆的图片,让学生观察、欣赏,并引导学生谈谈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步骤二:学习1. 学生观看相关视频或阅读相关资料,了解更多关于竹里馆的历史和文化背景。
2. 学生分组讨论竹里馆的建筑特点和艺术价值,并总结出来。
3. 学生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与全班分享。
步骤三:创作1. 学生分组进行小组创作,设计自己的园林建筑,要求在设计中体现竹材的运用和中国传统园林的特点。
2. 学生用纸和铅笔进行手绘,然后用彩色纸剪贴等进行美化。
3. 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并互相评价。
步骤四:总结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竹里馆的历史和文化背景、建筑特点和艺术价值,以及学生的创作成果。
2.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教学要点,并与学生共同总结归纳。
4. 教学延伸1. 学生选取其他中国古典园林进行研究,了解其历史、特点和艺术欣赏点,并进行展示。
2. 学生利用手机或平板电脑进行虚拟参观竹里馆,体验真实的园林建筑。
5. 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发言和互动情况。
2. 学生作品:评价学生的园林设计作品的创意、美观程度和符合要求的程度。
3. 学生的口头表达:评价学生在展示和讨论环节的表达能力和理解程度。
6. 教学反思本节课采用了多样的教学方法,如观看图片、视频、阅读资料、小组讨论、小组创作、展示等,能够有效促进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培养学生的艺术欣赏能力和创造能力。
同时也能提高学生的历史文化素养和美学素质。
竹里馆教案设计 竹里馆教案及教学反思
竹里馆教案设计竹里馆教案及教学反思竹里馆教案设计教案一:地理知识教学教学目标:1. 了解竹里馆所在的地理位置和特点;2. 学习有关竹子的知识;3.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总结能力。
教学内容:1. 竹里馆的地理位置和特点;2. 竹子的外观、生长环境和用途。
教学步骤:1. 教师介绍竹里馆的地理位置和特点,引起学生的兴趣。
2. 学生观察竹子的外观特点,并组织他们总结。
3. 教师发放有关竹子的资料,要求学生从资料中获取有关竹子的信息。
4. 学生自主阅读资料,然后进行小组讨论,总结竹子的生长环境和用途。
5. 每个小组派代表向全班汇报小组的讨论结果。
6. 教师进行总结,强化学生对竹子的认识。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地理知识教学,学生对竹里馆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并学到了有关竹子的知识。
通过小组讨论和思维导图的练习,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了锻炼。
但是,有些学生在小组活动中表现得比较被动,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团队意识和合作能力的培养。
另外,在选择资料时,要尽量选取简单明了、学生易于理解的资料,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教案二:竹里馆文化教学教学目标:1. 了解竹里馆的文化背景和价值;2. 学习竹里馆的传统工艺和艺术表现形式;3. 培养学生的欣赏能力和创造力。
教学内容:1. 竹里馆的文化背景和价值;2. 竹子制作的传统工艺;3. 竹子艺术的表现形式。
教学步骤:1. 教师介绍竹里馆的文化背景和价值,引起学生对竹子文化的兴趣。
2. 学生欣赏竹子制作的传统工艺品,了解竹子工艺的独特之处。
3. 教师介绍竹子艺术的表现形式,如竹子雕刻、竹子编织等。
4. 学生观看竹子艺术作品的图片或视频,欣赏其中的美感和创造力。
5. 学生分组进行竹子艺术创作,可以选择雕刻、编织等形式。
6. 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互相欣赏和评价。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介绍竹里馆的文化背景和价值,让学生了解到竹子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地位。
学生通过观赏和创作竹子艺术,培养了对美感的欣赏能力和对创造力的培养。
竹里馆优秀教案(精选8篇)
竹里馆优秀教案竹里馆优秀教案《竹里馆》是唐代诗人王维的诗作。
此诗写隐者的闲适生活以及情趣,描绘了诗人月下独坐、弹琴长啸的悠闲生活,遣词造句简朴清丽,传达出诗人宁静、淡泊的心情,表现了清幽宁静、高雅绝俗的境界。
下面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竹里馆优秀教案(精选8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竹里馆优秀教案1一、谈话导入同学们从小学就开始学习诗歌了。
老师给一些诗歌开个头,你们能接着背下去吗?第一首:红豆生南国......;第二首:空山新雨后......同学们对小学的知识忘了一部分,希望能抽时间再回顾下。
那你们还记得是谁写的这两首诗吗?(生回答:王维)今天,我们来学习王维的另外一首诗《竹里馆》。
二、资料助读[设计意图] 让学生在阅读诗歌之前,了解作者、作品及创作背景,有利于学生快速背诵,加深对文本的印象。
【课件出示作者及作品的创作背景。
】1.关于作者:王维(701-761),河东(治所在今山西永济西)人,祖籍太原祁县,唐代著名诗人、画家,字摩诘,号摩诘居士。
开元十九年(731),王维状元及第。
历官右拾遗、监察御史、河西节度使。
唐玄宗天宝年间,王维拜吏部郎中、给事中。
安禄山攻陷长安时,王维被迫受伪职。
长安收复后,被责授太子中允。
唐肃宗乾元年间任尚书右丞,故世称“王右丞”。
2.关于背景:《竹里馆》作于王维晚年隐居蓝田辋川时期。
王维四十岁以后就过着半官半隐的生活。
正如他自己所说:“晚年惟好静,万事不关心。
”因而常常独自坐在幽深的竹林之中,弹着古琴以抒寂寞的情怀。
诗人是在意兴清幽、心灵澄净的状态下与竹林、明月本身所具有的清幽澄净的属性悠然相会,而命笔成篇的。
三、读诗歌[设计意图] 此环节通过指导学生朗读、训练学生朗读等内容,让学生对文本有一个整体认识,并较熟练地朗读全文,为下面的了解诗意奠定基础。
1.提出朗读要求。
(1)读准字音。
幽篁(huáng)长啸(xiào)辋川(wǎng)(2)读出节奏,注意停顿。
《竹里馆》优秀教学设计
《竹里馆》优秀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 了解《竹里馆》的背景和作者陆游的生平及其文学成就。
2. 分析《竹里馆》的主旨和情感,并理解其中的修辞手法。
3. 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文学素养,培养学生的文学审美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1. 教师引入话题,介绍《竹里馆》作者陆游的生平和文学代表作。
2. 引导学生回忆自己在家中生活的一些片段,从而引出情感与记忆的关系。
第二步:阅读、分析文本1.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阅读《竹里馆》全文,交流感受,总结主旨。
2. 教师带领全班分析文章的情感表达和修辞手法。
3. 学生单独阅读《竹里馆》内容,通过朗读、默读等方式加深理解。
第三步:情感教育1. 学生结合自己的家庭生活,分析文章中表达的亲情、友情、爱情等情感。
2. 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如何在现实生活中体现这些情感,让学生真正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和重要性。
第四步:阅读会和写作1. 学生根据课堂所学和主编审批,自由选择感兴趣的篇目进行朗读或表演,寻找个人的表达风格,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2. 学生完成小组或个人写作,以回忆家庭生活或表达对亲情的感悟为主题,采用《竹里馆》中的修辞手法进行写作。
第五步:课堂互动1. 分享写作成果,互相点评、提出建议,互动交流。
2. 总结整个阅读教学过程,让学生对自己的成长和学习体验有所反思。
教学效果:通过本次阅读教学,能够帮助学生深入了解文学作品《竹里馆》,对陆游的文学成就以及他对文学界和中国古代文学的影响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同时,从情感教育的角度,让学生认识家庭的温暖和重要性,发现生活中的美好与感动,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和语言表达能力,使其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都能有所收获。
《竹里馆》优课创新教学设计
《竹里馆》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能理解诗人在伤感愤慨之后转而澄净淡然的思想感情。
2.掌握通过意象鉴赏诗歌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1.诗人在伤感愤慨之后转而澄净淡然的思想感情。
2.通过意象鉴赏诗歌的方法。
【教学过程】一、导入我们最美好的阅读是从诗歌开始的,阅读一首唐诗,可以让我们在尘世中漂泊疑惑困苦的心慢慢平静下来,如何能把一首诗的味儿理解透彻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去阅读唐代诗人王维的一首诗歌——《竹里馆》,探寻其中的诗味儿吧。
一、初入诗歌——读味儿师:我们先齐读全诗,(生读),拿到一首诗歌,是免不了要读了,这就走进我们今天的第一个环节,初入诗歌——读味儿,读诗歌首先我们要读准节奏,我想找一个同学来为我们读诗,其他同学听一听看看节奏把握得如何。
(一生读,其他同学点评)师:你是通过什么来划分节奏的呢?(明确:可以通过音节和意思划分)师:那我们再来读诗,记住,读准节奏哦。
(生读)读诗歌第二部,我们要从诗歌中读出画面,接下来,请同学们闭上眼睛听老师读,听完后,请同学来说一说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没有固定答案,学生只要能说出诗歌提及的景物,用通顺的语言说出即可)师:哦,很不错,王维的诗歌让我们身临其境,看到了一幅幅画面,怪不得苏轼曾评价道:“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
”读出画面之后,第三步,我们要读出情感,这也是朗读一首诗歌的重难点,要想读出感情,就必须要深入诗人的内心世界,理解诗人的心境。
那么,下面,我们就深入本诗,去仔细品味诗歌的内涵吧。
二、深入诗歌——品味儿1、教师示范:析意象——幽篁师:首先,我们来看第一句,“独坐幽篁里”,开篇一个“独”字,给你什么感觉呢?生:(预设)孤独一个人师:对,只有诗人自己,坐在幽篁之中,幽篁是什么意思呢?生:竹林师:这里的幽篁真的只是简简单单的一片竹林吗?王国维说“一切景语皆情语”,郑板桥说“一枝一叶总关情”,诗人笔下的景物往往不是随意选择的,而是蕴含着诗人的情感,当自然景物染上了人的情感,我们就把这种景物称之为——生:意象师:透过意象我们能够窥探诗人的心境及情感,我们就来品味一下“幽篁”这一意象吧,竹给人什么感觉呢?生:又高又直师:我们把竹子作为花中四君子之一,竹子的高直象征着人身上怎样的品质呢?生:高洁正直师:不错,竹子是高洁正直的象征,我们还可以参考其他诗人的诗歌,老师这里有几句关于竹的诗歌,同学读完之后,思考一下,竹还给你什么感觉呢?(出示:“可以食无肉,不可居无竹。
《竹里馆》教学设计
《竹里馆》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王维及其诗歌创作风格。
2、学生能够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竹里馆》。
3、引导学生理解诗歌的意境和情感,体会诗人在诗中传达的宁静、淡泊的心境。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理解诗歌的大意,感受诗歌描绘的画面。
(2)品味诗歌语言,体会诗人的情感。
2、教学难点(1)理解“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中蕴含的深层情感。
(2)引导学生感受王维诗歌“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艺术特色。
三、教学方法1、诵读法:通过反复诵读,让学生感受诗歌的韵律和节奏,体会诗歌的情感。
2、想象法:引导学生发挥想象,描绘诗歌所展现的画面,深入理解诗歌的意境。
3、问题引导法:设置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促进学生对诗歌的理解和感悟。
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播放一段宁静的古典音乐,展示一幅幽静的竹林画面。
(2)提问学生:看到这样的画面,你们会想到什么?2、作者及背景介绍(1)简单介绍王维的生平,重点强调他在山水田园诗方面的成就。
(2)讲述《竹里馆》的创作背景,让学生了解诗人当时的心境。
3、初读诗歌(1)教师范读,要求学生注意字音、节奏和语调。
(2)学生自由朗读,教师巡视指导。
(3)指名学生朗读,其他学生评价。
4、理解诗意(1)学生结合注释,自行理解诗歌大意。
(2)小组讨论交流,解决疑难问题。
(3)教师提问,检查学生的理解情况,并进行重点词句的讲解。
5、赏析诗歌(1)引导学生想象诗歌描绘的画面,并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出来。
(2)提问:“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诗人独自一人在竹林里做了什么?体现了他怎样的心情?(3)探讨“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的深层含义,思考明月在这里有怎样的象征意义?6、体会情感(1)让学生思考:整首诗传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2)教师总结:诗人通过描绘在竹林中独自弹琴长啸的情景,表达了他内心的宁静、淡泊和孤独。
7、朗读背诵(1)学生再次朗读诗歌,要求读出情感。
(2)尝试背诵诗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竹里馆》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通过师范读、学生齐读等多种诵读方式,引导学生学习朗读诗歌的技巧;背诵诗歌。
【过程与方法】
在诵读的基础上,借助资料,理解诗歌的内容,品析语言,体会意境。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体味诗人热爱自然,淡泊、宁静的心境和情怀;培养学生热爱诗歌的兴趣。
【教学重点】诵读,赏析诗歌优美的语言,体会诗歌的意境美。
【教学难点】体味诗人热爱自然,淡泊、宁静的心境和情怀;
【教学方法】诵读法品析法合作探究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多媒体播放《竹里馆》经典吟唱,学生跟唱
【设计意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出示学习目标
三、聚焦文本
(一)走进作者(课件显示)
王维,字摩诘,蒲州(今山西永济县)人。
他九岁就负有才名,年十九,赴京城试,举解头(即第一名举子),二十一岁成进士。
曾一度奉使出塞,此外大部分时间在朝任职。
安史之乱,被拘禁于菩提寺中,他伪装病疾。
安史乱平,以谄贼官而论罪,因曾作诗寄慨,因而只受到降官的处分。
后官至尚书右丞。
王维在诗歌上的成就是多方面的,无论边塞、山水诗,无论律诗、绝句等都有流传人口的佳篇。
王维又是一位著名的绘画大师。
苏轼说他:「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王维确实在描写自然景物方面,有其独到的造诣。
无论是名山大川的壮丽宏伟,或者是边疆关塞的壮阔荒寒,小桥流水的恬静,都能准确、精炼地塑造出完美无比的鲜活形象,着墨无多,意境高远,诗情与画意完全融合成为一个整体,著有《王右丞集》二十八卷
【设计意图】不惜篇幅介绍王维的基本情况,让学生对其有一个初步认识,同时产生对人物的崇敬之情,由此引出课题,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歌内涵。
师:同学们,苏东坡曾这样评价王维的诗歌:“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
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诗人王维的《竹里馆》,看看这里面为我们呈现了一幅怎样的画?
(二)诵读诗歌
1.提出朗读要求。
(1)读准字音。
幽篁(huáng)长啸(xiào)
(2)读出节奏,注意停顿。
(按音节停顿或按意义停顿)
2.方法指导。
教师从韵律、词义、情感等角度指导学生朗读。
读出节奏,前提是读懂句子,理解句意,以“意义”划分停顿为主。
3.朗读诗歌。
(1) 范读、生跟读。
(2) 生自由读。
(3) 师友互读。
(4) 展示读,点评,齐读,齐背。
4、总结朗读诗歌的要领
【设计意图】此环节通过指导学生朗读、训练学生朗读等内容,让学生对文本有一个整体认识,并较熟练地朗读全文,提高学生朗读诗歌的能力,也为下面的了解诗意奠定基础。
(三)品析诗歌
1.疏通诗意,以小组为单位,合作探究翻译全诗,画出疑难语句,师生共同解决。
师强调做好记录,并记住重点词语,翻译诗句。
【设计意图】此环节培养学生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快速疏通文意,培养学生赏析品读诗歌的能力。
2、引导学生找出诗歌的意象,思索:这是一种怎样的境界?诗人在这样的情景下干什么?你能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这幅画吗?
明确:幽篁、深林、明月;清静安详;独坐、弹琴、长啸;
月夜,诗人独自坐在幽深静谧的竹林里,一边弹琴,一边高声长啸。
竹林深深,没有人知道诗人在这里,只有皎洁的明月透过茂密的竹子照射过来,洒在诗人的身上,也洒在诗人的琴上。
【设计意图】此环节引导学生理解诗人王维的诗歌:“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
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的特点。
3、赏析诗句“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
自己僻居深林之中,也并不为此感到孤独,因为那一轮皎洁的月亮还在时时照耀自己。
这里使用了拟人化的手法,把倾洒着银辉的一轮明月当成心心相印的知己朋友,显示出诗人新颖而独到的想象力。
师:全诗的格调幽静闲远,仿佛诗人的心境与自然的景致全部融为一体了。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赏析诗歌语言的能力,提高文化品味。
(四)感悟诗歌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境?从而看出诗人是一个怎样的人?
明确:表达出诗人宁静、淡泊的心境。
淡泊宁静志趣高雅课件显示背景资料
关于背景:《竹里馆》作于王维晚年隐居蓝田时期。
王维早年信奉佛教,思想超脱,加之仕途坎坷,四十岁以后就过着半官半隐的生活。
正如他自己所说:“晚年惟好静,万事不关心。
”因而常常独自坐在幽深的竹林之中,弹着古琴以抒寂寞的情怀。
【设计意图】此环节旨在通过引导学生感悟诗歌主旨,学会欣赏诗歌的能力。
四、总结提升
诗中描述了诗人在幽深的竹林中享受着安宁与自在的生活,时而独坐冥想,时而弹弹琴,时而长啸,无人来扰。
到了夜晚,自有明月相伴,展现出如诗如画的美景,表现了诗人淡泊的生活态度和高雅的生活情趣。
这首诗不仅画面美、音乐美、意境美,而且生活美、情感美。
五、当堂检测
1、背诵《竹里馆》
2、解释词语
幽篁:啸:
3、诗歌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能体现诗人思想感情的词语有哪些?
板书设计竹里馆
景物:“幽篁”“深林”“明月”—清静安详
人物活动:“独坐”“弹琴”“长啸”--淡泊宁静
画面美、音乐美、意境美、生活美、情感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