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药物合理用药的定义与原则
基本药品使用管理的规定
基本药品使用管理的规定1. 引言本文档旨在规范和管理基本药品的使用,以确保其合理、安全、有效地应用于医疗实践中。
基本药品是指对于公众的健康具有重要意义、必需的、常用的药品,对于维护人民群众的基本药物需求具有重要作用。
2. 基本药品的定义基本药品是由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确定的一批药品,其选用应遵循以下原则:- 药品的临床疗效确切,并已得到相关权威机构的认可;- 药品的安全性高,不会对患者造成严重的不良反应;- 药品的价格相对较低,以保障公众的用药需求。
3. 基本药品的使用原则基本药品的使用应遵循以下原则:- 合理用药:医务人员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宜的基本药品进行治疗,避免滥用和过度使用药物。
- 安全用药:医务人员应详细了解基本药品的禁忌症、注意事项和不良反应,避免使用可能对患者造成危害的药物。
- 有效用药:医务人员应根据患者的病情和需要,合理使用基本药品,确保治疗效果的达到预期。
4. 基本药品的管理措施为了规范基本药品的使用管理,以下措施应得到严格执行:- 药品目录管理:制定基本药品目录,并定期更新和调整,确保基本药品的范围和种类符合实际需要。
- 药品采购管理:建立药品采购制度,确保基本药品的质量和价格合理,避免不必要的浪费和滥用。
- 药品配送管理:建立健全的药品配送网络,保证基本药品的供应和分发顺畅,满足各级医疗机构的需求。
- 药品使用监督:加强对基本药品使用情况的监督和评估,发现并及时纠正不规范使用行为,确保基本药品的正常使用。
5. 结论基本药品使用管理的规定旨在保障公众的健康需求,加强对基本药品的合理、安全、有效使用的管理。
只有通过科学规范的管理措施,才能更好地发挥基本药品的作用,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促进人民群众的健康幸福。
基本药物合理用药的定义与原则
基本药物合理用药的定义与原则
基本药物合理用药的定义是指根据疾病的诊断、治疗需求以及患者的个体差异,合理选择和使用药物,以实现最佳的治疗效果,最大限度地减少药物的不良反应和药物的经济负担。
基本药物合理用药的原则包括以下几点:
1.个体化原则:根据每个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合他们病情和身体状况的药物。
考虑到患者的年龄、性别、体重、肝肾功能等因素,调整药物的剂量和用法。
2.科学性原则:在合理用药的基础上,根据药物的作用机制、药代动力学和药物相互作用等科学原理,制定用药方案。
确保药物的选择和使用是符合医学知识和实践的。
3.安全性原则:选择药物时要考虑药物的安全性,尽量选择副作用小、毒性低的药物。
监测患者用药期间的不良反应,及时调整剂量或更换药物,确保用药过程的安全性。
4.经济性原则:在保证治疗效果的前提下,尽量选择经济实惠的药物。
考虑到患者的经济状况和药物的价格差异,选择性价比高的药物,避免患者因药物费用过高而影响用药效果。
5.知情同意原则:医生应该向患者详细解释药物的使用目的、效果、副作用、注意事项等信息,取得患者的知情同意。
患者有权利知道自己所使用的药物和治疗方案的相关信息,以便做出自主决策。
基本药物合理用药的目标是在确保治疗效果的前提下,尽量减少药物的不良反应和经济负担,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基本药物制度与合理用药
基本药物制度与合理用药基本药物制度与合理用药是现代医疗体系中非常重要的两个组成部分。
基本药物制度是指将适应病情需要、安全有效、价格合理的药物列入国家或地方医保目录,并通过医保支付予以保障的制度。
而合理用药,是指医务人员在为患者开具药物处方时,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在遵循临床最佳实践的基础上,尽量选择对患者来说最合适的药物和最合理的用法,以达到安全有效治疗的目的。
基本药物制度与合理用药密切相关。
基本药物制度的实施,可以确保患者在医疗保障范围内得到必需的药物治疗。
同时,基本药物的价格也相对较低,可以缓解患者的经济负担,使患者能够获得经济实惠的治疗。
但基本药物制度仅仅是一种药物保障机制,而没有规定如何使用这些药物。
因此,合理用药就成为了基本药物制度落地生根的关键。
合理用药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选择合适的药物。
医务人员在诊断和治疗患者疾病时,应根据临床指南、药物使用指南等权威指南的建议,选择对患者来说最合适的药物。
合适的药物应满足治疗需要,同时考虑患者的个体差异,如年龄、性别、体质等,以及与其它药物的相互作用等因素。
其次是合理的用药剂量。
医务人员在开具药物处方时,应根据患者的体重、年龄、肝肾功能等因素,确定合适的药物剂量。
过高的药物剂量可能造成毒副作用,而过低的剂量又无法达到治疗效果。
因此,医务人员需要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和最新研究结果,制定个性化的用药方案。
再次是合理的给药途径和时间。
不同药物有不同的给药途径和时间,医务人员应了解不同药物的特点,选择合适的给药途径和时间。
例如,一些药物需要空腹服用,一些药物需要随餐服用,还有一些药物需要通过注射或静脉给药。
选择合适的给药途径和时间,能够提高药物的吸收和利用效果。
最后是合理的药物联合应用。
当患者需要同时使用多种药物治疗时,医务人员需要考虑不同药物的相互作用和药物代谢途径,避免药物的不良相互作用。
医务人员还需要关注患者的肝肾功能,以及潜在的药物过敏史,避免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
基本药物使用管理制度
基本药物使用管理制度基本药物使用管理制度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为确保基本药物的合理、安全、有效使用而建立的一系列规章制度和管理措施。
它旨在保障人民的基本医疗需求,提高药物的使用效益,维护公众的健康利益。
下面是对基本药物使用管理制度的详细介绍:一、基本药物的定义基本药物是指政府根据国情、疾病谱和分布、人口需求等因素确定的满足公众基本医疗需求、价格合理、易于获得的药物。
基本药物的选择原则包括临床需求、临床证据、经济性、可行性和可及性等。
二、基本药物使用管理制度的核心原则1.合理用药:确保基本药物的使用符合临床指南、临床路径等科学依据,减少药物滥用、滥用和过度使用。
2.安全用药:防范药物的不良反应和药物相互作用,保证患者使用药物时的安全。
3.有效用药:提升基本药物的疗效和治愈率,避免浪费和不必要的医疗费用。
4.适宜用药:结合患者的个体差异和特殊情况,选择最合适的药物和剂量。
三、基本药物使用管理的主要措施1.基本药物目录的制定:政府根据医疗需求、疾病谱、分级诊疗等因素,制定基本药物目录。
基本药物目录作为基层医疗机构的必备药物,且其价格应在可承受范围之内。
2.临床指南的推广:为引导医务人员临床操作,指导合理用药,制定并推广临床指南。
临床指南明确了治疗的标准和流程,提高了医疗质量,规范了医务人员的行为。
3.禁用和限用药品的管理:针对具有潜在危害或风险较大的药物,政府可以禁止或限制其使用。
对于禁用和限用药品,需进行严格的审批和监管。
4.药物配备和供应的保障:确保基本药物在医疗机构的供应和配备。
政府可以通过集中采购、招标等方式,为医疗机构提供优质且价格合理的基本药物。
5.药物信息和使用监测的建立:建立药物信息平台,记录和分析药物使用情况,监测和预警不良反应的发生,并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处置,提高药物安全性和有效性。
6.教育培训的开展:加强对医务人员的培训,提高其合理用药和临床技能。
同时,开展患者教育,提高患者对药物的正确使用和风险认知。
基本药物的合理用药指导
基本药物的合理用药指导在医学领域中,药物的合理使用一直以来都是非常重要的话题。
合理的药物使用不仅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治疗效果,还能减少药物的不良反应和药物耐药性的产生。
作为医疗工作者和患者,我们都应该了解和遵循基本药物的合理用药指导,以确保我们的治疗能够产生最佳的效果。
一、合理用药的重要性合理用药是指在临床实践中,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药物,以正确的剂量、给药途径和用药频率进行治疗。
合理用药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最大化治疗效果:合理用药可以确保患者获得最佳的治疗效果,缩短疾病的持续时间,减少患者的痛苦。
2. 避免不良反应:合理用药可以减少药物的不良反应发生,降低药物对患者身体的伤害。
3. 防止药物耐药性:合理用药还可以减少药物耐药性的发生,保护药物对抗疾病的有效性。
二、基本药物的选择与使用基本药物是指在医疗保健体系中必不可少的药物,是适用于绝大多数常见疾病的首选治疗方法。
基本药物的选择与使用应遵循以下原则:1. 根据疾病特点选择合适的药物:基本药物应该根据不同疾病的特点来选择,不同的疾病可能需要使用不同的基本药物。
2. 考虑药物的疗效和安全性:基本药物应具备良好的疗效,并尽可能减少不良反应和毒副作用。
3. 制定合理用药方案:基本药物的使用应制定合理的用药方案,包括剂量、给药途径和用药频率等。
4. 严格控制用药数量:基本药物的使用应尽量控制用药数量,避免滥用药物和浪费资源。
三、合理用药的指导原则在实际临床操作中,可以遵循以下原则来实现合理用药:1. 个体化治疗: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如年龄、性别、病情严重程度等,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2. 综合考虑:在选择药物时,需综合考虑药物的疗效、安全性、用药方便性等因素。
3. 注意不良反应:合理用药时应关注药物的不良反应,尽可能选择副作用小的药物。
4. 遵循用药规范:使用基本药物时,要遵循用药规范,严格按照剂量和时长进行用药。
5. 注意药物相互作用:一些药物可能会相互作用,导致疗效减弱或产生不良反应,要注意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
基本药物的合理使用
基本药物的合理使用基本药物的合理使用是指按照医学指导原则,正确选用、正确用药、正确用量、正确用法、正确用时的过程,以达到最佳治疗效果,最大限度地降低药物的不良反应和减少药物滥用与浪费。
合理使用基本药物对于医疗卫生工作的开展和社会的发展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首先,合理使用基本药物能够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基本药物是指满足公众最基本临床需要的安全有效的药物。
合理使用基本药物能够确保患者接受到恰当的治疗,从而减轻症状、缩短病程、提高生活质量。
合理用药可以避免不必要的药物使用,减少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降低治疗的复杂性,有助于药物的快速有效作用。
其次,合理使用基本药物能够减少不良反应和药物滥用。
合理用药可以根据病情和患者个体差异选择最适合的药物,减少不必要的药物使用,从而降低患者出现不良反应的风险。
合理用药还能够减少因滥用药物而导致的耐药性产生,防止药物滥用和误用,维护患者的健康和生命安全。
此外,合理使用基本药物还能够降低医疗费用和社会负担。
合理使用基本药物可以避免过度治疗和不必要的药物开销,减轻患者的治疗负担。
合理用药还可以减少药物浪费,避免因药物过期或存储不当而导致的资源浪费,节约医疗资源,降低社会负担。
为了实现基本药物的合理使用,我们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根据病情选择合适的药物。
根据患者的病情、病史、生活习惯和药物过敏史等因素,选择最适合的药物。
同时需要遵循临床指南和药物使用的最新技术标准,确保药物选择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2.注重药物的正确用量和用法。
在开药时,要根据患者的体重、年龄、性别等因素确定正确的用药剂量,并按规定的用法进行用药。
遵循药物的说明书和医生的嘱咐,不随意更改用药剂量和用法。
3.注意药物的合理用时。
不同的药物有不同的用药时间和用药频率,要根据药物的药代动力学特点进行合理的用药时间安排。
严格按照给药时间进行用药,并注意用药间隔时间,避免过度用药或用药不足。
4.注意药物的合理禁忌和警示。
一些药物存在禁忌症或潜在的不良反应,需要在用药前提前了解,并与医生沟通,避免使用对自身健康有潜在危害的药物。
基本药物合理用药培训内容
基本药物合理用药培训内容一、药物的基本知识1. 药物的定义药物是指用于预防、治疗、诊断疾病或调节生理功能的物质。
### 2. 药物分类按照作用机制、是否需要处方等多方面进行分类。
### 3. 药物的作用药物通过特定的作用靶点对生物体产生一定的效应,包括治疗疾病、缓解症状等。
二、合理用药的原则1. 个体化用药根据患者的年龄、性别、生理状况等因素,选择适合的药物。
### 2. 综合评估考虑药物的疗效、安全性、费用等因素,综合评估选择最合适的药物。
### 3. 避免滥用药物不滥用抗生素、镇痛药等药物,避免药物滥用导致抗药性。
### 4. 合理用药在合理情况下使用药物,不盲目迷信药物治疗。
三、药物的不良反应与药物相互作用1. 不良反应药物可能引起不良反应,包括过敏反应、药物中毒等。
### 2. 药物相互作用不同药物之间可能发生相互作用,影响药物的疗效或产生毒副作用。
四、常用药物的使用指导1. 药物的用量及用法根据医嘱正确使用药物,不随意更改药物用量。
### 2. 药物的注意事项避免饮酒、避免暴晒等与药物相悖的行为。
### 3. 药物的储存储存药物时要注意温度、湿度等环境因素。
五、合理用药的重要性1. 促进治疗效果合理用药可以促进疾病的治疗效果,加快康复过程。
### 2. 降低药物风险合理用药可以降低药物不良反应和药物相互作用的风险。
结语基本药物合理用药培训内容应该包括药物的基本知识、合理用药的原则、药物的不良反应与药物相互作用、常用药物的使用指导和合理用药的重要性等方面,帮助人们正确、科学地使用药物,提高药物治疗效果,减少药物的不良反应和药物相互作用的风险。
愿大家能够树立正确的用药观念,健康生活。
优先配备和合理使用国 家基本药物的管理规定
优先配备和合理使用国家基本药物的管理规定为了保障公众的基本医疗需求,提高医疗卫生服务的公平性和可及性,加强国家基本药物的配备和使用管理,特制定本规定。
一、基本药物的定义和范围国家基本药物是适应基本医疗卫生需求,剂型适宜,价格合理,能够保障供应,公众可公平获得的药品。
基本药物目录由国家有关部门制定并定期更新,包括预防、治疗、诊断各类疾病的药物。
二、优先配备国家基本药物的原则1、医疗机构应根据自身的功能定位和服务范围,优先配备国家基本药物。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应将基本药物作为首选药物,二级及以上医疗机构应按照规定的比例配备基本药物。
2、优先配备临床必需、疗效确切、安全可靠的基本药物,确保患者能够获得基本的治疗药物。
3、结合疾病谱和本地区的疾病特点,有针对性地配备基本药物,满足当地居民的常见病、多发病的治疗需求。
三、合理使用国家基本药物的要求1、医务人员应严格按照药品说明书和临床诊疗规范使用基本药物,遵循合理用药原则,优先选用基本药物进行治疗。
2、加强对医务人员的培训,提高其对基本药物的认识和合理使用能力,掌握基本药物的适应证、禁忌证、不良反应等知识。
3、建立处方点评制度,对基本药物的使用情况进行监测和评估,及时发现和纠正不合理用药行为。
四、采购与供应管理1、医疗机构应按照规定的渠道和程序采购国家基本药物,确保药品的质量和供应。
2、建立基本药物储备制度,保障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紧急情况下基本药物的供应。
3、加强与药品生产企业和配送企业的沟通协调,及时解决基本药物采购和供应中出现的问题。
五、绩效考核与监督管理1、将国家基本药物的配备和使用情况纳入医疗机构的绩效考核指标体系,对未达到规定要求的医疗机构进行通报批评,并责令整改。
2、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应加强对医疗机构基本药物配备和使用的监督检查,定期公布检查结果。
3、建立社会监督机制,鼓励公众对医疗机构基本药物的配备和使用情况进行监督,对违规行为进行举报。
六、宣传与教育1、加强对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宣传,提高公众对基本药物的认知度和信任度,引导公众合理用药。
基本药物使用管理制度
基本药物使用管理制度旨在规范和管理医疗机构基本药物的合理使用,保障患者用药安全、有效和经济合理。
下面是对基本药物使用管理制度的详细阐述。
一、基本药物的定义根据卫生部发布的《国家基本药物目录(2009年版)》的规定,基本药物是指能够满足人民群众常见病、多发病和慢性病需求的安全、有效、质量可靠、价格相对较低、疗效确切的药物。
二、基本药物管理的原则1.科学合理原则:基本药物的使用应基于临床需求,遵循科学、合理的原则。
2.优先选择原则:医疗机构应在国家基本药物目录范围内,优先选择基本药物进行治疗。
3.定点配送原则:医疗机构需经过药品集中采购平台定点购买基本药物,确保其价格的合理和供应的稳定。
4.规范用药原则:医疗机构需加强用药管理,制定合理的用药规范和标准,遵循基本药物的适应症、用量、使用方法等标准化要求。
5.合理用药原则:在确保疗效的前提下,应选择相对较低价位的基本药物,降低患者的负担。
三、基本药物使用管理的内容1.基本药物目录的制定和修订:医疗机构根据卫生部发布的基本药物目录,制定本机构的基本药物目录,并及时修订。
2.基本药物的采购和配送:医疗机构应通过药品集中采购平台,按照需求定期采购基本药物,并确保其按时配送到位。
3.用药指导和培训:医疗机构应加强对医务人员的基本药物使用培训,提高用药水平,推广基本药物的标准化应用。
4.用药管理和监测:医疗机构应建立健全的用药管理制度,包括基本药物的库存和使用情况监测、药品不良反应的监测和上报等。
5.用药经济适用性评价:医疗机构应按照基本药物目录要求,进行用药经济适用性评价,推动合理用药,降低患者用药费用。
四、基本药物使用管理的重点工作1.加强基本药物目录的宣传:医疗机构应向医务人员和患者宣传国家基本药物目录,让患者了解和认可基本药物。
2.加强基本药物的药学评价:医疗机构应加强对基本药物的质量控制和疗效评价,确保基本药物的安全和有效性。
3.规范基本药物的使用:医疗机构应建立基本药物使用的规范和标准,加强对医务人员的培训和指导,推动基本药物的规范应用。
国家基本药物与合理用药
心血管疾病
根据病情选择降压药、抗 血小板聚集药、调脂药等 。
胃肠道疾病
根据症状选择抑酸药、抗 酸药、胃肠动力药等。
根据患者情况选择药物
年龄
不同年龄段的人群对药物 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 泄特点不同,需选择适合 的药物。
性别
女性在某些疾病上的发病 风险高于男性,需考虑性 别因素。
推进社会共治
发挥行业协会、媒体和公众的监督作用,鼓励企业自我管理、自我约束,形成政府、企业 、社会共同参与的药品监管格局。
药品政策的制定与实施
制定国家基本药物政策
根据国家卫生健康战略和国民健康需求,遴选和发布国家基本药 物目录,并建立动态调整机制。
推进药品价格改革
完善药品价格形成机制,探索政府与市场相结合的药品价格管理模 式,鼓励企业研发创新,降低患者药费负担。
加强对药品广告的监督检查,对违法广告进行严 厉打击,维护市场秩序和社会稳定。
06
合理用药的科技支持
临床路径与电子病历的应用
临床路径
临床路径是一种针对特定疾病或病症的 标准化治疗流程,有助于规范医生的治 疗行为,提高治疗效果。
VS
电子病历
电子病历是一种基于计算机系统的患者病 历记录和管理系统,能够实现病历信息的 共享、分析和利用,提高医疗质量和效率 。
药品疗效评价与质量监管的科技手段
药品疗效评价
利用临床试验和大数据分析等手段,对药品 的治疗效果进行科学评估,为药品的选择和 使用提供依据。
质量监管
通过建立药品质量标准和检测方法,对药品 的生产、流通和使用等环节进行监管,确保 药品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智能医疗与远程医疗的发展趋势
国家基本药物与合理用药
国家基本药物与合理用药1. 引言国家基本药物与合理用药是指国家为满足公民基本用药需求,保障人民健康的一项重要举措。
国家基本药物是指由政府指定的符合本国国情、疾病谱和药物供应能力的药物清单。
合理用药是指在医学、经济、社会和个人等方面综合考虑的用药行为。
2. 国家基本药物清单的制定与调整2.1 制定原则国家基本药物清单的制定必须遵循以下原则:•包含各个临床领域的常用药物•药物价格应相对低廉•药物应具有较高的药效和安全性•药物应便于供应和使用2.2 制定程序国家基本药物清单的制定程序主要包括以下步骤:1.选取候选药物:根据临床使用频率、疗效、安全性和经济性等因素,初步选取候选药物。
2.评价药物价值:通过临床试验、药物评价和专家咨询等方法,对药物进行价值评价。
3.组成工作组:由专家组成工作组,负责对候选药物进行分析和评估。
4.最终确定:工作组完成评估后,将评估结果提交给国家政府,最终确定国家基本药物清单。
2.3 调整机制国家基本药物清单的调整应该根据医疗需求和药物供应情况进行,具体调整机制如下:•新药纳入:根据新的医疗需求和药物研发进展,适时将新药纳入国家基本药物清单。
•药物退出:根据药物的疗效、安全性和经济性等综合因素,适时将药物从清单中退出。
•药物替代:在调整清单时,应该考虑到相似药物的替代方案,以保证患者的治疗需要。
3. 合理用药的原则和措施3.1 合理用药原则合理用药的原则主要包括以下几点:•适应症使用:药物应根据病情和药物适应症进行合理使用。
•个体化用药:根据患者的生理特点、病情和年龄等因素,进行个体化用药。
•用药周期控制:控制用药周期,避免长期滥用药物。
•合理用量:根据患者的体重、肝肾功能等特点,调整药物的剂量。
•防范药物相互作用:避免不合理的药物组合,防范药物相互作用的发生。
3.2 合理用药的措施为了促进合理用药,需要采取以下措施:•加强医生培训:提高医生的用药知识和判断能力,培养医生的合理用药意识。
合理用药的原则
合理用药的原则合理用药不仅能保证用药治疗效果,还能降低用药不良反应发生率,从而能保障用药的安全性,然而,很多人并不了解合理用药的原则,易出现不合理用药现象,从而会给其自身的用药疗效和安全性造成很大的不良影响,下面小编就来说说合理用药的原则。
一、优先使用基本药物基本药物是从临床应用的各类药物中选出的能保障药物供应、疗效良好、价格合理以及能适应基本医疗卫生需求的药物,目前,我国基本药物种类高达520种,这些基本药物名称在《国家基本药物目录》中均可查询。
二、遵循循序渐进原则用药用药时需遵循循序渐进原则,也即能不用药尽量不用,能少用药就尽可能能少用,同时在用药途径选择中也需遵循这一原则,常见的用药途径有输液、肌内注射、口服三种,其中,输液用药见效较快,很多患者倾向于选择这种用药方式,但是,其引发的用药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高于肌内注射、口服用药。
肌内注射后药物吸收速度也较快,但是,其会引发局部疼痛。
口服用药疗效相对较慢,但是,其是最方便、安全和经济的给药方法,因此,在用药方式方面,应遵循能口服不肌注、能肌注不输液的原则。
三、关注用药适应症和禁忌症用药前,需仔细阅读药品说明书,了解用药注意事项、适应症、禁忌症、不良反应及药物间的相互作用等,重点关注用药适应症和禁忌症,并明确自身情况是否属于用药适应症或有无用药禁忌症,若有,需避免用药。
四、合理使用处方药和非处方药所有的抗生素、激素、注射剂、毒麻药品等均属于处方药,处方药需凭执业医师的处方进行购买。
使用处方药时,需严格遵医嘱按时、按量规范服药,不可随意增减用药剂量或停药,尤其是对于抗生素药物更需严格遵医嘱使用,因为抗生素抑制或完全杀灭细菌需一定的时间,若不按疗程服用,易导致细菌产生耐药性,从而难以治愈疾病。
另外,长期使用激素药物也需严格遵医嘱对用药剂量进行控制,并定期复诊,待病情稳定后,可在医生指导下合理对用药剂量进行调整,不可骤然停药,以免加重病情。
非处方药药效明确且不良反应较少,可以自行购买,但是,购买时应选择正确的药店或医疗机构,长期、大量地使用处方药会引发不良反应,因此,需严格按照说明书使用非处方药。
基本药物合理用药的定义及原则
基本药物合理用药的定义及原则1、什么是合理用药?所谓合理用药就是以医药理论为基础,安全、有效、经济、适当地使用药物。
它强调不仅要发挥药物的最大有效性,又要考虑群众的经济承受能力.2、世界卫生组织提出合理用药的标准是什么 ?1987年世界卫生组织提出合理用药标准有5条:(1)开具处方的药物应适宜;(2)在适宜的时间,以公众能支付的价格保证药物供应;(3)正确地调剂处方;(4)以准确的计量,正确的用法和用药时间服用药物;(5)确保药物质量安全有效.3、合理用药应包括哪几方面?因病情和病因是多变的,所以绝对的合理用药是难以达到的,一般指的合理用药是相对的,它包括1、安全性,它是合理用药的首要条件;2、有效性;3、经济性,是指尽可能降低用药成本,而不是少用药或使用廉价药品;4、适当性,适当性强调尊重客观现实,立足当前医药科学技术和社会的发展水平,避免不切实际地追求高水平的药物治疗。
4、合理用药原则有那些?由于药物的局限性,即品种有限及疗效有限,疾病的无限性,即疾病种类无限及严重度无限,因此不能简单以疾病是否治愈作为判断用药是否合理的标准。
从理论上说合理用药是要求充分发挥药物的疗效而避免或减少可能发生的不良反应.当然这也不够具体,因此只能提出几条原则供临床用药参考。
(1)明确诊断:选药不仅要针对适应症还要排除禁忌症.(2)根据药理学特点选药:尽量少用所谓的“撒网疗法”,即多种药物合用以防漏诊或误诊,这样不仅浪费而且容易相互产生作用。
(3)了解并掌握各种影响药效的因素:用药必须个体化,不能单纯公式化.(4)祛邪扶正并举:在采用对因治疗的同时要采用对症支持疗法.(5)对病人始终负责:开出处方仅是治疗的开始,必需严密观察病情反应,及时调整剂量或更换治疗药物.要认真分析每一病例的成因及失败的关键因素,总结经验教训,不断提高医疗质量,使医药技术更趋合理化。
5、不合理用药有哪几种表现?(1)有病症未得到治疗;(2)选用药物不当,以滥用抗生素最为严重;(3)用药剂量不足、用药过量或疗程过长;(4)不适当的合并用药;(5)无适应症用药;6、不合理用药的后果有几种?(1)延误疾病的治疗;(2)浪费医药资源;(3)产生药物不良反应甚至药源性疾病;(4)酿成药疗事故.合理用药知识100问1、什么是药品分类管理?答:药品分类管理是国际通行的管理办法。
基本药物制度与合理用药
本演示文稿介绍基本药物制度和合理用药的重要性、目的、原则、方法以及 对药学实践和医疗卫生管理的影响。
什么是基本药物制度?
定义
基本药物制度是指一个国 家或地区认定的满足基本 医疗保健需求的必需药物 清单,并制定相关政策和 措施来保障其供应和使用。
历史与现状
基本药物制度的起源可以 追溯到20世纪70年代,目 前已被广泛应用于许多国 家和地区。
临床用药
医生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需 求,选择合理的药物和治疗方 案。
个人用药
患者在遵医嘱的前提下,按照 正确的方式和剂量使用药物。
安全用药的重要性和注意事项
不良反应
安全用药要注意药物的不良反应,及时调整用药方案以避免不必要的危害。
药物相互作用
合理用药要注意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以避免副作用或药物失效。
合理用药应根据患者的病情和病因选择适合的药物。
2 用药剂量
合理用药考虑药物的适当剂量,以确保药物疗效最大化并减少不良反应。
3 用药时机
合理用药要考虑用药的最佳时机,以提高治疗效果并保证患者的安全。
合理用药在药学实践中的应用
药师指导
药师在患者用药过程中提供合 理用药建议和监测,以确保用 药安全有效。
意义
基本药物制度有助于提供 合理、安全、经济的药物, 同时促进公众的健康和医 疗制度的可持续发展。
基本药物制度的涵盖范围
儿科药物
基本药物制度涵盖了适用于儿 童和青少年的专门药物,以满 足其特定的医疗需求。
心脏病学药物
基本药物制度包括用于治疗心 脏病和心血管疾病的药物,以 改善心脏健康。
糖尿病药物
基本药物制度涵盖了治疗糖尿 病和血糖控制的药物,以帮助 患者维持健康的血糖水平。
合理用药原则是什么
合理用药原则是什么导读:我根据大家的需要整理了一份关于《合理用药原则是什么》的内容,具体内容:你知道吗?下面我给你整理了合理用药原则,一起来了解吧!合理用药原则:一、合理用药是指安全、有效、经济地使用药物。
优先使用基本药物是合理用药的重要措施。
不合理用药会影响健...你知道吗?下面我给你整理了合理用药原则,一起来了解吧!合理用药原则:一、合理用药是指安全、有效、经济地使用药物。
优先使用基本药物是合理用药的重要措施。
不合理用药会影响健康,甚至危及生命。
药品是能用来预防、治疗、诊断人的疾病,或者能有目的地调节人的生理功能的物质。
合理用药包括安全、有效、经济三个方面。
用药首先是安全,安全的意义在于使患者承受最小的治疗风险,获得最大的治疗效果。
其次是有效,这是合理用药的关键。
药物的有效性表现在不同的方面,如根除病源治愈疾病、延缓疾病进程、缓解临床症状、预防疾病发生、调节人体生理机能等。
第三是经济,经济是指以尽可能低的医疗费用达到尽可能大的治疗效益,降低社保和病人的经济支出,但不能简单地理解为价格越低的药品越经济。
基本药物是指由国家制定的《国家基本药物目录》中的药品,是从我国目前临床应用的各类药物中遴选出的适应基本医疗卫生需求,剂型适宜,价格合理,能保障供应,公众可公平获得的药品。
优先使用基本药物是合理用药的重要措施。
药品是一把双刃剑,药物用得合理,可以防治疾病;反之,不但不能治病,还会影响身体健康。
轻则可增加病人痛苦、提高医疗费用,重则可能使病人致残甚至死亡。
只有正确合理地使用药物,才能避免和减少这些情况的发生。
二、用药要遵循能不用就不用、能少用就不多用,能口服不肌注、能肌注不输液的原则。
任何药物都有不良反应,所以要谨慎用药。
有些疾病并不需要服用药物,例如普通感冒,只要注意休息、戒烟、多饮开水、保持口腔和鼻腔清洁、进食易消化食物,同时经常开窗,保持室内空气清新,一般5—7天即可自愈。
服药时应避免同时服用多种药物,药物的不同成分之间有可能会发生相互作用,有些药物也许会因此而失效,不仅影响原有的疗效,而且可能会危害身体健康。
合理用药的概念及原则
合理用药的概念及原则介绍如下:
1.能不用就不用,能少用就不多用。
2.能口服不肌注,能肌注不输液。
3.必须注射或输液时,应做到“一人一针一管”。
4.任何药物都有不良反应,用药过程中如有不适要及时咨询医生
或药师。
5.购买药品要到合法的医疗机构和药店,处方药必须凭执业医师
处方购买。
6.服药前要检查药品有效期,禁止使用过期药品;要妥善存放药
品,防止药物变质或失效,防止儿童及精神异常者接触。
7.一旦误服、误用药物,要及时携带药品及包装就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本药物合理用药的定义及原则
1、什么是合理用药?
所谓合理用药就是以医药理论为基础,安全、有效、经济、适当地使用药物。
它强调不仅要发挥药物的最大有效性,又要考虑群众的经济承受能力。
2、世界卫生组织提出合理用药的标准是什么?
1987 年世界卫生组织提出合理用药标准有 5 条:( 1)开具处方的药物应适宜;(2)在适宜的时间,以公众能支付的价格保证药物供应;( 3)正确地调剂处方;( 4)以准确的计量,正确的用法和用药时间服用药物;( 5)确保药物质量安全有效。
3、合理用药应包括哪几方面?
因病情和病因是多变的,所以绝对的合理用药是难以达到的,一般指的合理
用药是相对的,它包括 1、安全性,它是合理用药的首要条件; 2、有效性; 3、经济性,是指尽可能降低用药成本,而不是少用药或使用廉价药品; 4、适当性 , 适当性强调尊重客观现实,立足当前医药科学技术和社会的发展水平,避免不切实际地追求高水平的药物治疗。
4、合理用药原则有那些?
由于药物的局限性,即品种有限及疗效有限,疾病的无限性,即疾病种类无限及严重
度无限,因此不能简单以疾病是否治愈作为判断用药是否合理的标准。
从理论上说合理用药是要求充分发挥药物的疗效而避免或减少可能发生的不良反应。
当然这也不够具体,因此只能提出几条原则供临床用药参考。
(1)明确诊断:选药不仅要针对适应症还要排除禁忌症。
(2)根据药理学特点选药:尽量少用所谓的“撒网疗法”,即多种药物合用以防漏
诊或误诊,这样不仅浪费而且容易相互产生作用。
(3)了解并掌握各种影响药效的因素: 用药必须个体化,不能单纯公式化。
(4)祛邪扶正并举:在采用对因治疗的同时要采用对症支持疗法。
(5)对病人始终负责:开出处方仅是治疗的开始,必需严密观察病情反应,及时调整剂量或更换治疗药物。
要认真分析每一病例的成因及失败的关键因素,总结经验教训,不断提高医疗质量,使医药技术更趋合理化。
5、不合理用药有哪几种表现?
(1)有病症未得到治疗;(2)选用药物不当,以滥用抗生素最为严重;(3)用药剂量不足、用药过量或疗程过长;( 4)不适当的合并用药;( 5)无适应症用药;
6、不合理用药的后果有几种?
(1)延误疾病的治疗;( 2)浪费医药资源;( 3)产生药物不良反应甚至药源性疾
病;
(4)酿成药疗事故。
合理用药知识 100 问
1、什么是药品分类管理?
答:药品分类管理是国际通行的管理办法。
它是根据药品的安全性、有效性原则,依
其品种、规格、适应证、剂量及给药途径等的不同,将药品分为处方药和非处方药并做出
相应的管理规定。
建国以来,我国已先后实行了麻醉药品、精神药品、医疗用毒性药品、放射
性药品和戒毒药品的分类管理,目前正在进行的处方药与非处方药分类管理,其核心是加强处方药的管理,规范非处方药的管理,减少不合理用药的发生,切实保证人民用药的安全有效。
2、什么是处方药与非处方药?
答:处方药是必须凭执业医师或执业助理医师处方才可调配、购买和使用的药品。
非处方药是指不需要凭执业医师或执业助理医师处方即可自行判断、购买及使用的药品。
处方药英语称 Prescription Drug 或 Ethical Drug, 非处方药英
语称 Nonprescription Drug, 在美国又称之为“可在柜台上买到的药品( Over The Counter )”简称 OTC。
此已成为全球通用的俗称。
3、怎样识别非处方药?
答:( 1)《处方药与非处方药分类管理办法》(试行)第七条规定:非处
方药的包装必须印有国家指定的非处方药专有标识( OTC)。
(2)《处方药与非处方药流通管理暂行规定》(试行)第七条指出:进入药品流通领域的非处方药,
其相应的忠告语应由生产企业醒目地印制在药品包装或药品使用说明书上。
具体内容为:请仔细阅读药品使用说明书并按说明书使用或在药师指导下购买和使用!
4、什么叫安全合理用药?
答:安全合理用药就是应该做到:根据病情、病人体质和药物的全面情况适当选择药物、真正做到“对病下药”,同时以适当的方法、适当的剂量、适当的时间准确用药。
注
意该药物的禁忌、不良反应、相互作用等。
并且还要注意尽量少花钱。
这样就可以做到安全、合理、有效、经济地用药了。
5、如何安全合理选择药物?
答:首先应当确诊自己是什么病,然后对症下药,不能只凭自我感觉或某一个症状就随便用药。
比如发烧、头痛,是许多疾病共有的症状,不能简单地服一些止痛退烧药完事;又如
腹痛,也是一些疾病的共有症状,如果不分青红皂白地使用止痛药,就会掩盖一些急腹症的症状,贻误病情而造成严重后果。
其次是了解药物的性质、特点、适应证、不良反应等,要选用疗效好,毒性低的药物,医生常常说的“首选药”和“二线药”就是这个道理。
比如止痛药就有许多种类,对于一般感冒、头痛、关节痛、神经性疼痛以及妇女的经期腹痛,可选用对乙酰氨基酚(扑热息痛)、芬必得、散利痛、阿司匹林等其中的任何一种;对于胃肠痉挛引起的腹痛可选用颠茄、阿托品等其中的任何一种。
但如果将前一类止痛药用于治疗腹痛,不但无效,反而有害。
反之,用后一类药治疗头痛、关节痛、月经期腹痛同样无效。
另外,有人认为价钱贵的药就是好药,其实不然,因为药物的价格是由其本身的来源、
成
本、生产的产量以及生产的厂家来决定的,合资药厂生产的药就比国内的药厂生产的
贵,进口药就更贵了。
贵不等于好,关键在于是否对症。
6、怎样准确阅读药品说明书?
答:药品说明书是指导怎样用药的根据之一,具有法律效力。
用药前准确阅读和理解
说明书是安全用药的前提。
首先应了解药品的名称。
正规的药品说明书都有药品的通用名、商品名、英文名、化
学名(其中非处方药无化学名)。
使用者一般只要能清楚药品的正名即
通用名,就能避免重复用药。
因为一种药只有一个通用名(即国家规定的法定名),不像商品名有若干个。
其中适应证一栏,对于使用非处方药的患者能够自我判断自己的疾病是否与适应证相符、对症下药,可在药师的帮助下选择购买。
其次,要了解药物的用法,如饭前、饭后、睡前服用,一天一次或三次,是口服、外
用还是注射都必须仔细看清楚。
第三,注意药物的用量,必须按说明书的规定应用。
一般说明书用量都为成人剂量,
老人、小孩必须准确折算后再服用。
特别重要的是,在阅读说明书时,对禁忌症、不良反应、药物相互作用、注意事项等
要重视。
如有不明之处,应向药师或医师咨询。
7、为什么非处方药还要分甲类和乙类?其标识是什么?
答:实施药品分类管理的原因之一是方便广大群众,一些小伤小病可以就近
购药,及时用药,免去请假、误工费时、费钱、费力之苦,为了使公众更为方便、又将非处方药中安全性更高的一些药品划为乙类,此类可在药店出售,还可以在超市、宾馆、百货商店销售,甲类的 OTC标识是红色,乙类为绿色。
8、药品的有效期如何识别?
答:有效期是指药品被批准的使用期限,其含义为药品在一定贮存条件下,
能够保证质量的期限。
药品有效期的表示方法,按年月顺序,一般可用有效期至
某年某月,如有效期至 2003 年 6 月,说明该药品到 2003 年 7 月 1 日即开始失效。
《药品管理法》还规定,在药品的包装盒或说明书上都应标明生产批号、生产日期和有效期。
进口药品也必须按上述表示方法用中文写明,便于大众阅读。
9、何谓药物的常用量、极量、中毒量和安全范围?
答:常用量是指临床常用的有效剂量范围,既可获得良好的疗效而又较安全的量;常
用量一般大于最小有效量,小于极量,有些书籍称为治疗量。
极量是指药物治疗的剂量限制,即安全用药极限,超过极量就有发生中毒的
危险。
规定了极量的药物主要是那些作用强烈、毒性较大的药物,药物一般不得超过极量使用。
最小中毒量是指产生中毒症状的最小剂量。
安全范围表明药物的安全性大小。
一般以药
物产生疗效的最小有效量至最小中毒量这一段距离表示,这段距离越宽、药物的安全范围就大,反之就小。
不过,以药物的治疗指数表示
药物的安全性更准确些。
治疗指数是引起半数动物死亡的剂量( LD50)与产生50%有效反映
量( ED50)之比值。
治疗指数大的药物相对较治疗指数小的药物安全,以 LD50/ED50表示。
10、何谓药源性疾病?
答:药源性疾病又称药物的诱发性疾病是由某种药物或数种药物之间互相作
用而引起的与治疗作用无关的药物不良反应。
这种不良反应所发生的持续时间较
长,反应程度较严重,造成某种疾病状态或器官局部组织发生功能性、器质性损
害时,就称药源性疾病。
如庆大霉素引起的神经性耳聋,肼屈嗪引起的红斑狼疮
等。
药源性疾病比药物不良反应要严重些,如果发现得早,及时治疗,绝大多数
可以减轻症状或者痊愈。
但若不能发现,耽误了治疗和抢救,则可能引起不可逆
转的损害,甚至终身致残直至死亡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