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音乐_电声和鸣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音和鸣说课稿
音和鸣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音和鸣》。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与学法、教学过程、教学反思这几个方面来展开我的说课。
一、教材分析《音和鸣》是教材版本年级学期的一节音乐课程。
这部分内容在整个音乐教材体系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首先,从音乐知识的角度来看,它涵盖了音符、节拍、旋律等基本音乐要素的讲解,为学生后续学习更复杂的音乐理论打下坚实的基础。
其次,在音乐欣赏方面,通过对不同风格、体裁的音乐作品的聆听与分析,能够培养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和审美情趣。
再者,在实践活动中,如合唱、演奏等,能够锻炼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音乐表现力。
二、学情分析授课对象是具体年级的学生,他们正处于音乐学习的重要阶段。
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具有较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对于新鲜事物充满兴趣。
在音乐方面,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音乐基础知识和感知能力,但对于音乐理论的深入理解和应用还需要进一步的引导和训练。
同时,学生的个体差异较大,有的学生具有较好的音乐天赋和表现能力,而有的学生则相对较弱。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让每个学生都能在音乐学习中有所收获。
三、教学目标基于对教材和学情的分析,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音符、节拍、旋律等基本音乐要素的概念和特点;能够准确识读简单的乐谱;能够用正确的方法演唱歌曲。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聆听、模仿、实践等活动,培养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表现能力和创新能力;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热爱,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文化素养;让学生在音乐学习中体验到快乐和成就感,增强自信心。
四、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音符、节拍、旋律等基本音乐要素的理解和掌握;歌曲的演唱技巧和情感表达。
2、教学难点准确把握音乐作品的节奏和旋律特点;能够将音乐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的演唱和演奏中。
初中音乐_初中音乐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难忘今宵》教学设计教学内容:1、学唱歌曲《难忘今宵》:(1)歌词寓意。
(2)视唱旋律。
(3)歌曲处理。
2、了解词作家乔羽、曲作家王酩。
教学目标:1、通过学唱《难忘今宵》这首歌曲进一步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同时感受真挚的友谊。
2、能够用圆润、流畅的声音演唱《难忘今宵》。
3、通过本堂的教学能够激发学生对抒情性歌曲的喜爱,增强对词曲作家的兴趣,课后愿意主动了解与其相关的音乐作品,积累音乐素材。
教学重点:用自然圆润的声音演唱歌曲。
教学难点:理解歌曲的文化情感内涵,对其进行创作与表演。
教学准备:钢琴、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一、开门见山、激情导入(课件播放《难忘今宵》的纯音乐,让学生伴随着优美的音乐走进教室。
)师:同学们好,伴随着优美的音乐欢迎大家走进今天的音乐天地。
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首好听的歌曲,想不想听老师给同学们演唱?但是老师有几个问题需要同学们在聆听之后回答。
师:课件播放《难忘今宵》的伴奏,老师为同学们演唱,同时出示问题。
1、歌曲的名字?2、你曾在哪里听过这首歌曲?3、你对这首歌曲还有哪些了解?生:聆听后回答。
师:恩,同学们知道的还真不少。
《难忘今宵》这首歌曲以它悦耳的曲调,丰富的内涵,深的广大群众的喜爱,并且在许多大型电视文艺晚会中作为终曲而演,借以突出晚会的主题。
【设计意图:这是一首大家耳熟能详的老歌,三个简单的问题把学生直接带入歌曲情景之中。
采用教师亲自为学生演唱的方式导入一是让学生开门见山的直接接触到作品,二是教师的亲自演唱会带给学生一种震撼和感染,同时还增加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为后面的歌曲学唱打好基础。
】二、《难忘今宵》歌曲新授1、整体欣赏、初步感受师:刚才同学们在聆听的时候有没有注意到歌曲的哪一部分是比较轻柔、抒情的而哪一部分是感情的迸发、高潮的所在呢?下面就让我们带着这个问题再次聆听一遍。
生:听后讨论并回答。
师:同学们的感受和老师的一样,下面让我们再次聆听体会这两部分。
(课件分别出示两部分的曲谱和每部分的音乐。
初中音乐_初中音乐《音乐之声》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音乐之声》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是带有承上启下性质的学习阶段,学生经过一个学期的学习,有了初步的审美能力,浅显的音乐知识与基本技能,对周围的事物也有一定的认识,对音乐的作品也有了初步的感性认识,进入中学,首先是巩固,然后是提高拓宽学生的音乐视野,加强对生活的感受和理解能力。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要让学生能主动积极地学习,选择方法是很重要的。
根据教材的内容和学生年龄特点,我在学法的指导时紧紧围绕教学目标,以多媒体课件资源为主,采用听唱法、讲解法,启发式、引导式教学。
从歌曲的整体到各个细节的教唱处理,老师适当示范,并组织学生分组讨论。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音乐之声》效果分析人教版七年级下册《音乐之声》教学反思《音乐之声》是义务教育教科书人民教育出版社七年级下册第六单元《银屏之歌》第一课时唱歌课。
美国电影《音乐之声》是电影史上一部经典音乐故事片,是根据1959年百老汇上演四年而盛况不衰的一部音乐剧改编而成的,1965年班上荧屏后,获得五项奥斯卡奖,成为当时最火热的一部影片,影片中的《雪绒花》《do re mi》《孤独的牧羊人》等曲目,优美动听、脍炙人口,深受人们喜爱,在世界广为流传。
影片生动地塑造了热爱歌唱、活泼欢乐的女主人公玛丽亚的形象,并表现了奥地利人民热爱祖国的民族感情。
这首与片名同名的歌曲《音乐之声》是影片的序曲,同时也是全剧的主题曲,由女主人公演唱。
整首歌曲在情绪上的表达很丰富饱满,需要演唱者运用自如的呼吸和精准的节奏来掌握每个音的长短控制,并将情感一并带入演唱中。
在音乐教学中,我深深地发现,音乐教学来自于学生的兴趣, 要培养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就不能忽视培养学生对音乐本身的兴趣。
著名音乐家卡巴列夫斯基说道:“激发孩子对音乐的兴趣,是把音乐美的魅力传递给他们的先决条件,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必然成为他们热爱生活、陶冶情操的助长剂。
”让孩子们在兴趣中学习音乐,在音乐中找到兴趣,让学生能够全方面发展!在本课教学中,1、以审美为核心,突出了以学生发展为主要目标的教学理念。
初中音乐_美洲乐声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教学设计一、导入1.请同学们聆听一段音乐,说说音乐描绘的是什么场景?2.教师出示音乐场景,学生跟着表演3.教师出示画面。
学生根据音乐选择相应的画面4.节奏热身,感受多声部节奏。
(设计意图:活跃课堂氛围,引导学生感受音乐中的音乐要素,体验节奏的多声部,为后面二声部合唱做铺垫)二.聆听范唱,初步感受1、请同学们聆听一首优美的加拿大民歌《红河谷》并感受歌曲的旋律特点,体验歌曲的情绪。
(设计意图:这样的旋律走向适合表达忧伤的情绪,引出歌曲的创作背景及描述内容)2.用前面做过的节奏为歌曲伴奏,再次体验音乐情绪和旋律特点(设计意图:这样的旋律走向适合表达忧伤的情绪,引出歌曲的创作背景及描述内容)3、学唱歌曲1.复听音乐,感受乐句的划分2.提炼旋律的音阶,出示字母谱,学生唱高声部旋律3.首先利用柯尔文手势随后跟琴视唱歌谱,注意呼吸及声音位置的问题。
4.加入歌词,提示学生注意吐字咬字、换气等问题,最后处理歌曲的情感表达问题,引导学生有感情的演唱歌曲5.低声部用“LU”演唱旋律及简谱6.高低声部合唱,三角铁伴奏设计意图:(带学生体验二声部合唱,引领学生学会听唱以及表演,增强孩子的合作意识)三、艺术处理1、聆听不同版本的《红河谷》,老师范唱,学生感受。
听完后让学生总结音乐中的哪些要素发生了变化?学生回答:速度和节奏(设计意图:音乐要素的变化可以引起歌曲情绪的变化,也说明美洲音乐可以表达不同风格的音乐作品,同时也反应出美洲人民苦中作乐、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2、带领学生感受并体验不同风格的《红河谷》,老师加入节奏体验探戈版本的《红河谷》。
3、学生分组,一组唱主旋律,一组伴唱,体验不同的音乐情绪。
4.欣赏墨西哥民歌《拉库卡拉查》并体验音乐特点(设计意图:体验多民族多元素的民歌特点,丰富学生的音乐知识)四、总结体会合唱艺术之美,体验多元华音乐,培养学生之间的协调能力,希望同学们能主动聆听和发现不同风格的音乐美,为我们的生活增添色彩。
音和鸣说课稿
音和鸣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音和鸣”。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与学法、教学过程以及教学反思这几个方面来展开我的说课。
一、教材分析“音和鸣”这一课题选自_____出版社出版的_____教材。
本节课是该教材中_____单元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对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对声音的产生、传播、特性等有初步的认识和理解,为后续深入学习声学知识奠定基础。
教材内容紧密联系生活实际,通过丰富多样的实验和实例,引导学生积极探究声音的奥秘,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求知欲。
二、学情分析授课对象为_____年级的学生,他们在生活中对声音已经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但对于声音的科学原理还缺乏系统的了解。
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好奇心强,思维活跃,喜欢动手实践,但抽象思维能力相对较弱。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将注重从生活现象入手,通过实验和直观演示,帮助学生建立起对声音的科学概念。
三、教学目标基于对教材和学情的分析,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知道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
理解声音的音调、响度和音色的概念,并能区分它们。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实验探究,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分析归纳能力。
经历探究声音产生和传播的过程,体会科学探究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让学生在探究活动中,养成善于交流、合作的良好学习习惯。
四、教学重难点根据教学目标,我确定了以下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声音的产生和传播条件。
声音的特性及其影响因素。
2、教学难点探究声音的产生和传播实验的设计与操作。
理解音调、响度和音色的概念及它们之间的区别。
五、教法与学法为了实现教学目标,突破教学重难点,我将采用以下教法和学法:1、教法实验探究法:通过设计一系列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声音的产生和传播过程,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初中音乐_欣赏 八音和鸣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教材:湘教版七年级下册第六单元课题:《八音和鸣》课型:欣赏课课时:第1课时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课的欣赏教学,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树立民族的就是世界的价值观。
过程与方法:通过欣赏、讲解、讨论、交流等方法,让学生识别骨笛、编钟、编磬,听辩其声音。
知识与技能:1、了解八音的分类,知晓骨笛、编钟、编磬在八音中的类别。
2、能识别骨笛、编钟、编磬,并分辨其音色。
3、欣赏古乐器演奏的乐曲,感受乐曲所表现的音乐情绪,并能大胆发表自己的听赏感受,与同学一起分享。
教学重点:了解八音的音色,知晓八音的分类。
教学难点:感受中国古代音乐厚重的人文内涵。
学法指导:欣赏、讲解、讨论、交流课前准备:多媒体辅助教学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导入新课师:众所周知,我们的祖国是世界文明的发源地之一,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在很多领域都有惊人的创造发明,同学们能举例说明吗?生:举例(略)师:同学们说的非常好!这些创造发明充分显示了我们祖先的智慧。
那么,在我们的音乐园地里,我们的祖先又有哪些惊人的创造呢?我们先来欣赏一段视频。
(播放视频,师生共同欣赏钟磬古乐——《荆楚雄风》)师:同学们,视频中的整个画面,演奏的乐器以及你所聆听到的声音让你想到了什么?生:自由回答师:整个视听画面仿佛把我们带到了遥远的古代。
师:这些古乐器中你印象最深的、能给你带来视觉震撼的是哪一件乐器?生:编钟(出示曾侯乙编钟图片)师:确切地说它叫曾侯乙编钟,1978年出土于湖北随州的战国时期的曾侯乙墓,同时出土的还有曾侯乙编磬(出示曾侯乙编磬图片),同学们,视频中出现这件乐器了吗?生:答师:曾侯乙编钟是我国古代最庞大的乐器,这件雄伟壮观的曾侯乙编钟,是中国古代人民高度智慧的结晶,也是中国“文明古国”的历史辉煌,它的出现改写了世界音乐史,被中外专家、学者称之为“稀世珍宝”。
今天我们就一起沿着历史的长河,来了解中华古代音乐,感受古乐的魅力。
(二)新课教学1、介绍八音师:现代的乐器按演奏方式分为拉弦乐器、弹拨乐器、吹管乐器、打击乐器这四类。
初中音乐_音乐之声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学生学情分析:学生的音乐识谱能力很低,基本上是以教唱为主,所以要以教唱为主要手段。
另外,这一时期的他们的自我意识开始觉醒,喜欢流行音乐。
所以,培养学生对音乐浓厚的兴趣,并能坚持学习,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
为此,我力求音乐课新鲜、奇特、活泼。
根据教学的内容和学生年龄特点,主要通过"听"、"唱"、"演"、"创"等手段,让学生感受歌曲的情绪,体会歌曲的思想内涵,通过图像资料和作品内容来了解作品。
效果分析:作为唱歌综合课,学生学唱效果很好,准确、有感情的学会了歌曲,并体会到了歌曲传达的热爱生活、喜爱音乐的宗旨。
欣赏的乐曲同学通过音画结合深刻的触摸到了作品的灵魂,引起了学生的共鸣。
总体来说,学生深刻体会了影视音乐的魅力。
教学分析:通过学唱歌曲《音乐之声》,不仅能拓宽学生的音乐欣赏面,还能让学生了解这部优秀的电影,从而激发学生欣赏兴趣,引导学生树立健康向上的人生观.2、欣赏《辛德勒的名单》主题音乐能在感受、体验影视音乐中,乐于参与演唱和欣赏活动,并对其产生继续学习和了解的愿望,知道影视主题音乐在影片中的基本特点及作用。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聆听,欣赏电影《音乐之声》,体会歌声所传达的情感信息,思考音乐在电影中的重要作用。
2、能力目标:提高学生的欣赏水平,熟悉四三拍的节奏,了解多种演唱形式。
3、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大自然、对生活的热爱,树立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
评测练习:熟练演唱《音乐之声》,《音乐之声》体会其中对于音乐的喜爱之情,培养学生对音乐的热爱。
欣赏《辛德勒的名单》主题音乐,知道影视主题音乐在影片中的基本特点及作用。
课后反思:这节课整体来说实现了教学目标,完成教学任务。
唱歌部分整个来说还不错,学生歌曲学唱的很准确,在感情的处理的很到位。
欣赏部分通过音画结合,学生体会的很深刻,只是在学生讨论这方面学生不够活跃,这与教师的启发不到位有关,教师应该多花心思。
初中音乐_DoReMi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do re mi》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认识并唱准音阶中的七个唱名。
指导学生用活泼的情绪和优美的声音演唱《do re mi》。
2、通过创设生动的意境,利用丰富的教学资源,采取合作学习等教学方式,帮助学生多角度的感受音乐、自主创新。
3、通过歌曲《do re mi》的学唱及欣赏,加深对歌曲内涵的理解,激发学生对音乐的热爱,树立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引导对所学歌曲及相关电影《音乐之声》产生兴趣,扩大音乐视野。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感受、体验音乐的情绪。
难点:对歌曲的感受、表现以及自主创新。
【教学用具和方法】用具:多媒体、教学课件、钢琴等。
方法:探究合作式学习。
【教学过程】一、导入:1、学习C自然大调音阶:导入语:很高兴能和同学们一起上这节音乐课,首先我们做一个小游戏,来考验一下你们的小耳朵是不是很灵敏。
老师弹一组音,你们听一听这组音是越来越高还是越来越低,如果越来越高你们就做一个“坐正“”的姿势,反之就做一个“趴下”的动作。
仔细听!C自然大调音阶: 1 2 3 4 5 6 7唱名:do re mi fa sol la si音名: C D E F G A B师:下面我们来唱一唱这几个音。
(连唱两遍)2、师:同学们把每个音都唱的很准确,其实我们还可以用手势来表示每个音。
(跟老师一起做柯尔文手势图)二:新课:1、教师范唱:同学们对基本音阶已经熟练的掌握了,下面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首关于音阶的歌曲,你们听一听对这首歌曲熟悉吗?(边听边随老师做柯尔文手势)师范唱歌曲《do re mi》2、简介歌曲这首歌曲选自美国电影《音乐之声》,这部电影讲述的是一个叫玛利亚的修女,来到一位军官上校家当家庭教师,上校的七个孩子很调皮,她用爱心与音乐让七个失去母亲的孩子与她成为了好朋友,并教会了孩子许多歌曲,使他们得到慈母般的温暖和良好的教育。
《DO RE MI》就是其中的一首插曲。
3、聆听歌曲感受歌曲的情绪、速度是怎样的?情绪:欢快活泼的速度:中速稍快4、再次聆听歌曲,进一步感受歌曲的拍子。
初中音乐_音乐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初中音乐_音乐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欣赏《飞来的花瓣》教学年级六年级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欣赏《飞来的花瓣》,引导学生感受、体验歌曲所表现的学生对老师充满感激的真挚情感。
2.过程与方法:通过听、诵、唱、等音乐活动,引导学生感受作品的音乐特点和合唱所带来的丰富的音乐表现力。
3.知识与技能:通过欣赏、体验,引导学生感受歌曲不同的表现和演唱形式以及混声合唱和谐的和声效果,激发学生对合唱艺术的喜爱之情。
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感受作品丰富的音乐表现力和合唱作品和谐的和声效果。
教学用具课件、课本教材分析《飞来的花瓣》全曲抒发了学生对老师的思念及感激之情。
歌曲为两段体结构。
第一乐段的旋律中,休止符起了很重要的作用。
生动地表现了学生对老师给予的谆谆教导的感激之情,形成了一种声断情不断的艺术效果。
第二乐段采用了混声合唱的形式,旋律更加舒展、开放,逐渐进入高潮,也表达了学生对老师深深的依恋之情。
最后把歌曲的情感进一步深化,令人感动,令人遐想。
这首歌曲在演唱上突出了力度记号在表现作品意境上的作用。
教学设计思路整堂课始终围绕"花瓣"展开,以情感体验和表现为主线,借用视、听、唱、等各种手段,全方位地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引导学生品味歌曲所表现的对恩师的感激之情。
通过对比欣赏,了解(混声)合唱歌曲丰富的音乐表现力,进而激发学生对合唱艺术的兴趣。
学生情况分析初一学生经过半年的初中学习,在思想上、行为上还不够成熟,尤其是对于我们农村中学的学生来说,音乐基础较弱,所以在上本课时首先应把情感教育放在首位,而歌曲情感的表达离不开音乐要素,因而在上欣赏课时要把音乐要素放在首位,体会在歌曲中节奏、力度、和声等对于表达音乐情感的重要性。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播放音乐,学生在《每当我走过老师窗前》那熟悉的旋律中走入音乐室,老师的形象历历在目。
2、师:还记得这首歌吧,你们会唱吗?可以试着唱一唱吗?这首歌曲运用了怎样的演唱方式?(生答)(出示声乐的演唱形式)(设计思路),引用学生熟悉的歌曲,引发对老师的怀念感激,从而引出本课题。
初中音乐_银屏之歌《音乐之声》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教学设计:教学重点1、准确演唱歌曲《音乐之声》的优美旋律及掌握歌曲情绪的变化。
教学难点准确把握歌曲的节奏及音乐情绪的变化学情分析初一的学生处于少年时期,他们具有对新鲜事物好奇的认知特点,在小学的基础上他们已经具有了一定的知识经验和感受水平,并且大多数学生都喜欢观看视频与音乐相结合的画面,所以本节课的教学可以大大的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提升学生对音乐的感知能力。
教学目标1、通过学唱歌曲《音乐之声》,让学生学会用连贯、优美的声音表现歌曲。
2、在聆听、欣赏、感受音乐作品的过程中,能根据特有的影视画面,选择合适的音乐进行配乐。
教学过程一、课前音乐课前播放《孤独的牧羊人》【设计意图】为学生营造一个轻松、欢快、诙谐的音乐气氛。
二、提问导入1)同学们大家喜欢看电影吗?2)大家在观看的过程中注意到其中的人物和故事情节中的音乐吗?3)电影音乐是指为电影创作、编配的音乐,是20世纪新出现的一种音乐艺术体裁,它是综合艺术——电影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4)电影音乐的功能主要有:第一,表达作者对影片内容的主观态度。
第二,抒情作用,抒发影片人物的感情,塑造与刻画人物的性格及心理变化。
第三,主要用音乐渲染烘托画面的情绪与气氛,或加强画面中的视觉形象的情绪与节奏;或用音色音响描绘画面中的自然景物。
第四,背景气氛作用,为影片的局部或整体创造特定的基调和背景气氛等。
5)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位新朋友,让我们来看她是谁?出示图片,显示电影中的主人公【设计意图】以观看电影的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影片简介1)介绍影片及玛丽亚2)欣赏视频老师着重介绍音乐的意境之美3)老师着重讲解音乐的美在于声音的和谐,旋律的流畅深情。
四、学习歌曲1)初听歌曲,感受音乐情绪2)调整状态,发声练习A 演唱c大调音阶B运用doremi这首歌曲中的旋律作为发声练习。
3)识谱练习老师逐句教唱歌曲的旋律,教唱的时候强度歌曲每一句的结束要放松自然。
4)学生完整演唱歌曲的旋律老师提示学生在演唱的过程中对情绪的把握5)老师范唱歌曲6)学生填词演唱7)师生歌曲接龙五、欣赏《doremi》1、播放《doremi》的音乐a、节拍是几拍子的?b、音乐情绪是怎样的?2、音乐对比六、课堂小结本节课,我们学习了有感情的演唱歌曲《音乐之声》,学习了在欣赏体验过程中对有关音乐作品的背景、情绪、特点进行简单的理解和分析。
初中音乐_第三单元 八音和鸣(一)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八音和鸣(一)》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了解民族乐器的编制和分组,能够准确辨别乐器音色。
2.小组合作探究,能用打击乐器演奏音乐秧歌锣鼓。
3.热爱民族音乐,感受民族器乐的韵味和魅力。
教学重点:能够准备区分民族乐器的编制和分组教学难点:如何准备听辨各种乐器音色教学策略:《八音和鸣(一)》在学习过程中,我们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通过随后的各种类型的组合的演奏视频,激发学生创作学习的兴趣,达到本节课理想的教学效果。
课型:综合课教学年级:七年级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准备:音乐课件音响资料竹笛、琵琶、二胡、锣、钹等常见的乐器教学过程:(一)导入欣赏由著名指挥家卡拉扬指挥的西洋管弦乐《拉德茨基进行曲》1.师:同学们,咱们在小学都接触过中国民族传统乐器,那刚才我们欣赏的是由什么乐器演奏的?什么曲子?同学们知道吗?生:西洋管弦乐师:对!《拉德茨基进行曲》想了解我们中国民族管弦乐演奏的效果吗?(二)学习过程1.什么是八音?“金、石、土、革、丝、木、匏、竹”是我国民族乐器制作的八种重要材料,人们常用“八音”概称我国传统的民族器乐.经过长期改造与完善,形成现在的乐器。
▪“金”类包括钟、铃、铜锣、铜鼓、钹等;▪“石”类包括玉磬、玉笛等;▪“土”类包括埙、缶等;▪“革”类包括军鼓、战鼓等;▪“丝”类包括琴、瑟、筝、二胡、琵琶等;▪“木”类包括板、木鱼、梆子等;▪“匏”类包括竽、笙、簧等;▪“竹”类包括箫、笛、管等。
2.民族乐团座位排列表【合作探究,碰撞心灵】内容:模打课本27页活动与练习,用手上的打击乐器演奏课堂锣鼓。
要求:1.小组长控制讨论时间和节奏。
2.尽量用音乐专业术语进行表达。
3.时间:5分钟【分享智慧,展示成果】1.分组展示,增加荣誉。
2.大胆展示,分享精彩。
【拓展视野】《春节序曲》是《春节组曲》的序曲部分,集中表现中国人过春节的热闹景象。
它是我国著名作曲家李焕之的一首脍炙人口的作品。
这首乐曲是采用我国民间的秧歌音调、节奏与陕北世歌为素材创作的管弦乐曲。
初中物理_声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教学设计板书设计34学情分析本节课是针对九年级学生的一节复习课,学生现在对声现象知识已经有所了解,但是也有部分遗忘。
因此在复习过程中应注重知识点的归纳与再现,更要重视知识的应用和升华。
相对于新授课,复习时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会有所降低,因此复习时应采取多种方法和手段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效果分析引入环节中通过一首同学们熟悉的歌曲《小苹果》,以轻松的心境进入学习状态;听声辩器,依据的知识点是音色,检查学生的学习效果,让学生一开始就体验到学有所用的自信,达到了预期的设计目的。
不足之处是时间有点短,没有进行深入的分析提出递进的问题组。
在复习的过程中,学生基本能独立地根据课本梳理全章知识,把以前零散的知识系统化、网络化,并内化为自己的知识体系。
在表达方式上有详略的差别,也个别同学知识点整理不周全。
在自我检测环节中学生基本能完成相关练习,正确率基本可以。
总之,学生学习基本达到了预期的目的。
教材分析本章内容属于课标中的第二个主题“运动和相互作用”中的一个二级主题。
主要包括声音的产生和传播、乐音和噪声以及现代技术中声学的应用。
通过对声现象的学习,了解声音是有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声的传播需要介质;声波是波的一种;乐音有音调、响度和音色三个特征;噪声的危害及控制方法。
其中重点是声音的产生和传播及乐音的三个特征。
难点是声波和声音在现代科技中的应用。
评测练习7、如图是真空铃实验装置,把正在响着的铃放在玻璃罩内,可以清楚地听到铃声。
(1)当用抽气机逐渐抽去玻璃罩内的空气,铃声将会______;停止抽气,并让空气重新进入玻璃罩内,铃声将会______ 。
(填“变大”或“变小”)(2)假如抽气机把罩内空气全部抽去,当你靠近玻璃罩时______(能/不能)听到铃声;我们可以由此推理得出。
课后反思本节是一节复习课,主要复习声相关知识。
从复习方法看,主要采取了问题引导法从效果来看学生反映并不强烈,比如例题一的引导分析,学生能从声音的产生方面分析出其原因,但语言表达并不准确。
初中音乐_电子空间站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电子空间站》教学设计电声乐队演奏的音乐体裁新颖,通俗易懂,节奏活泼,音响丰富,给人以轻松,愉快,热烈的感受,所以深受人们尤其是中学生的欢迎。
同时,对中学生的综合素质和音乐素养的提高具有很大的帮助。
本单元讲解出发点以电声乐队中常用的乐器为主,选用了一些平时很少涉及的材料,力图让学生通过欣赏用电子乐器演奏的音乐,以及用电子手段制作的音响片段,加深对电子音乐领域的了解,从而达到客观而全面地看待不同的音乐现象。
教学内容:1、认识电声乐器,了解发声乐理,并听辨音色。
2、欣赏《西班牙斗牛舞曲》、《丝绸之路》主题音乐。
教学目标:1.了解电声乐器,认识常见电声乐器,能够听辨它们的音色。
2.对《西班牙斗牛舞曲》、《丝绸之路》主题音乐有一个基本了解。
3.通过欣赏作品加深学生对电子音乐领域的了解,从而客观、全面地看待不同的音乐现象。
教学重点:通过各种音乐或者音响视频使学生初步了解和认识电子音乐,扩大学生的艺术视野,从而加深对不同音乐类别的了解。
教学难点:音乐材料比较新,如何以传统的教学模式较好的完成教学任务。
教学策略:以学生为主体,利用多媒体教学,更直观、形象地展示课程。
以听辨法、视觉图象法、欣赏法、讨论法为主。
教学过程:导入:观看视频是由我国著名电声乐队零点乐队演奏演唱的《相信自己》。
问题:在视频中我们不只看到了歌手还看到了?乐手。
每个乐手手里都有一到两样乐器。
导语:今天老师就带领大家了解一下电声乐队中常用的电子乐器。
希望今天同学们能像歌曲演唱的那样相信自己积极踊跃踊跃的回答问题。
认识了解乐器:一.电吉他:图片展示。
问题:哪一件是电吉他?怎样分辨木吉他和电吉他?答:木吉他有琴箱和音孔,电吉他没有。
从体积对比电吉他比木吉他小。
听音分辨:听音(1)木吉他。
听音(2)电吉他。
问:请学生分辨两种音色并回答哪一种是电吉它音色。
提问电吉他音色特点。
听音(3)电吉他多种音色合集。
问:仔细听电吉他的音色发生了多少次变化。
讲解:电吉他不只是有高亢嘹亮的声音,它可以模仿多种音色,也可以演奏出木吉他的清澈的声音,能弹奏出劲爆的摇滚风格,更可以演奏许多搞怪的电子音效。
初中信息技术_让音乐唤起听众共鸣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x
让音乐唤起听众共鸣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音乐在演讲中应发挥的作用,掌握插入背景音乐的方法。
2.掌握音量控制的方法,让音乐发挥更好的效果。
3.能对音乐进行适当的编辑,使情感的渲染更有针对性。
4.掌握给动画添加声音效果的方法,并能恰当地选择音效。
5.体验项目制作过程中分组探究学习的乐趣,感受到自身的价值,培养学生团结协作意识。
过程与方法通过为身残志坚的美国小男孩EZ的宣传ppt插入音乐,来探究获得音乐的插入、编辑、音量调节及对应的格式及格式转换,并在此过程中使学生们的心理获得洗礼和感染,体会音乐在ppt当中的作用,学习美国男孩EZ乐观向上,不断奋进的精神。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为讲述美国小男孩EZ事迹的ppt《生命没有不可能》添加音乐的操作过程中,感受音乐在ppt当中的强大感染力和EZ这位美国男孩身残志坚的精神;在小组合作探究中,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意识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让学生在自主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成就感,提高审美情趣和信息素养。
【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背景音乐的播放控制教学难点:选择与主题相关的音乐【评价设计】1、通过教师引导和点拨,使学生对音乐的播放控制有了更深入的探究和理解。
2、通过小组合作,组内互评和生生互评,使学生明确自身存在的问题并能及时解决和提高。
【教学设计理念】本课选自泰山出版社初中信息技术第二册上第2单元用多媒体打造视听盛宴之项目2让音乐唤起听众共鸣,通过视频美国男孩EZ的事迹视频导入对学生进行思想的冲击,通过PPT 有无背景音乐的播放对比,点出主题;课堂提出项目;小组讨论、问答解疑;分组探索、完成项目;各组分享、展示成果等活动,让学生在异质同组的合作中,学会使用根据PPT的应用对象和表现主题,灵活运用音乐或音效增强PPT在演讲中的表达效果,获得合作学习成就感的体验,实现个人审美与设计能力的提升。
【教学过程】一、课程导入通过播放美国男孩EZ身残志坚,乐观面对生活的事迹视频,对学生进行德育引导,让学生们明白,只要肯拼搏、努力,生命没有不可能,从而引出这节课的德育主题“生命没有不可能”。
初中音乐_音乐之声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音乐之声》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通过演唱歌曲《音乐之声》,学会用连贯、优美的声音表现歌曲。
2.引导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美好,树立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
3.感受音乐在电影艺术中的作用。
【教学重点】1.准确掌握歌曲《音乐之声》的优美旋律及演唱情绪的变化。
2.了解电影音乐在影视作品中的作用。
【教学难点】准确把握歌曲的节奏及变化音。
【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播放歌曲《小鸟小鸟》教师:在我们学过的歌曲中,有许多是专门为电影或电视剧创作的主题曲或插曲。
音乐与影像相结合所产生的美感和震撼力常常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请同学们欣赏一首歌曲,回忆一下歌曲的曲名是什么?是哪部电影的插曲?二、新课1、歌曲简介美国电影《音乐之声》是电影史上最成功的音乐电影之一。
影片中有许多脍炙人口的歌曲,至今仍在传唱,如《雪绒花》《DO RE MI》《孤独的牧羊人》等。
女主角玛丽亚是一个性格开朗、热情奔放、爱唱歌、爱跳舞的见习修女。
她来到前奥地利帝国退役军官特拉普上校的家里做家庭教师。
特拉普上校脾气古怪,他爱他的孩子但却不懂得教育孩子,他的七个孩子因为感受不到父亲的爱而变得异常顽劣,曾气走了11位家庭教师。
玛丽亚本人就具有孩子般的性格,她爱孩子、理解孩子,待他们以诚恳和真诚,很快赢得了孩子们由衷的喜爱。
2、初听歌曲教师:本节课让我们和电影的女主角玛丽亚共同歌唱这部电影的主题曲《音乐之声》。
请同学们欣赏只后总结出歌曲的音乐情绪旋律特点?3、节奏模打× | ×××× -- | o ×××× | × -- × -- |× -- o × || 教师:抽查学生的模打情况,提出注意弱起拍的进入要准确、强弱要突出。
4、发声练习:教师:第一乐句作哼鸣发声练习。
注意:声断气连、缓吸缓呼的换气方法。
5、学唱旋律学生分组交流讨论视唱歌曲的旋律。
初中音乐_第三单元 八音和鸣(一)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八音和鸣(一)》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了解民族乐器的编制和分组,能够准确辨别乐器音色。
2.小组合作探究,能用打击乐器演奏音乐秧歌锣鼓。
3.热爱民族音乐,感受民族器乐的韵味和魅力。
教学重点:能够准备区分民族乐器的编制和分组教学难点:如何准备听辨各种乐器音色教学策略:《八音和鸣(一)》在学习过程中,我们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通过随后的各种类型的组合的演奏视频,激发学生创作学习的兴趣,达到本节课理想的教学效果。
课型:综合课教学年级:七年级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准备:音乐课件音响资料竹笛、琵琶、二胡、锣、钹等常见的乐器教学过程:(一)导入欣赏由著名指挥家卡拉扬指挥的西洋管弦乐《拉德茨基进行曲》1.师:同学们,咱们在小学都接触过中国民族传统乐器,那刚才我们欣赏的是由什么乐器演奏的?什么曲子?同学们知道吗?生:西洋管弦乐师:对!《拉德茨基进行曲》想了解我们中国民族管弦乐演奏的效果吗?(二)学习过程1.什么是八音?“金、石、土、革、丝、木、匏、竹”是我国民族乐器制作的八种重要材料,人们常用“八音”概称我国传统的民族器乐.经过长期改造与完善,形成现在的乐器。
▪“金”类包括钟、铃、铜锣、铜鼓、钹等;▪“石”类包括玉磬、玉笛等;▪“土”类包括埙、缶等;▪“革”类包括军鼓、战鼓等;▪“丝”类包括琴、瑟、筝、二胡、琵琶等;▪“木”类包括板、木鱼、梆子等;▪“匏”类包括竽、笙、簧等;▪“竹”类包括箫、笛、管等。
2.民族乐团座位排列表【合作探究,碰撞心灵】内容:模打课本27页活动与练习,用手上的打击乐器演奏课堂锣鼓。
要求:1.小组长控制讨论时间和节奏。
2.尽量用音乐专业术语进行表达。
3.时间:5分钟【分享智慧,展示成果】1.分组展示,增加荣誉。
2.大胆展示,分享精彩。
【拓展视野】《春节序曲》是《春节组曲》的序曲部分,集中表现中国人过春节的热闹景象。
它是我国著名作曲家李焕之的一首脍炙人口的作品。
这首乐曲是采用我国民间的秧歌音调、节奏与陕北世歌为素材创作的管弦乐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音乐学科·课题《电声和鸣》【教学目标】1、激发对电声音乐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用积极的态度和开阔开放的视野去感受电声音乐的魅力。
2、通过欣赏与实践,加深对电声乐器、相关知识的了解。
进一步掌握电声乐队主要乐器的音色、功能及演奏特点。
3、能借助随身乐队的功能独立演奏旋律,并能在小组合作中完成配器创编并进行表现。
【教学重点】通过欣赏与实践,加深对电声乐器、相关知识的了解。
熟知电声乐队主要乐器的音色、功能及演奏特点。
【教学难点】能借助随身乐队的功能独立演奏旋律,并能在小组合作中完成配器创编并进行表现。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鉴赏两段音乐片段,引导学生辨别出曲名与作者。
(借助PAD进行抢答.)2. 感知两段音乐有什么联系。
(旋律相似、风格各异)3.了解交响音乐、电声音乐。
【设计意图】借助平台系统自主聆听音乐,感知相同旋律不同演奏乐队带给学生完全不同的听觉感受,从而调动起学生学习兴趣,为下一步深入学习做好铺垫。
二、讲授新课1. 电声乐队相关知识的学习反馈师:课前已经在微课中都学习了电声乐队的相关知识,现在推送三个选择问题,试看能否答对?(PAD推送)【设计意图】利用平台推送试卷,了解学生微课的学习情况,进一步夯实知识点的掌握。
2. 知道电声乐队的灵魂乐器-----架子鼓节奏感强,掌控乐曲的速度;可以渲染乐曲气氛,因此被予为电声乐队的灵魂乐器。
【设计意图】利用PAD随身乐队中的架子鼓,引导学生直观感受架子鼓的作用。
3. 了解架子鼓配置并尝试演示。
师:打开资源包观看架子鼓视频资料。
(A了解架子鼓中的各种打击乐器。
B 尝试敲击架子鼓(PAD随身乐队体验)4. 鉴赏音乐片段,听辨音色。
(PAD投票)5. 了解电子合成器(PAD推送百度百科网络资源)【设计意图】利用平台进行“PAD投票”以及向学生推送网络资源,极大的激发了学生自主参与的意识,不仅节省了时间、拓宽了学生视野,同时增大了课堂知识容量。
6. 欣赏雅尼《夜莺》引子部分。
了解电声乐队与非电声乐器合作演奏的音色特点。
7. 进入绿色应用浏览器,查询作品家有哪些经典作品、《夜莺》的创作背景。
(PAD查询、课堂投影展示、设置抢答)【设计意图】利用平台设置,创设自主学习环节,充分调动学习兴趣,培养学生深入探究的能力。
提高教学的效率同时大大提升了学生学习的参与面和参与度。
8. 欣赏《夜莺》主旋律,听辨几种乐器。
9. 体验乐队合奏。
(PAD随身乐队,演奏排练)【设计意图】启用随身乐队经典的“键盘学习模式”更好的关注了音乐学习基础的差异性,体现了分层教学过程。
学生借助模拟乐器进行大胆尝试中感受到乐队合作、协同演奏的快乐。
10.乐队合奏与人声师:古典音乐的乐圣贝多芬首创了在交响乐当中加入合唱,就是我们所熟知的第九交响曲《欢乐颂》,而雅尼的电声音乐中加入了乐队与人声,并让人声为乐器伴奏,怎能不说他是一种创举?11.合作创编《欢乐颂》(PAD随身乐队)【设计意图】通过乐曲创编,为学生提供了音乐实践、音乐创造以及小组合作探究的空间和平台。
三、课后拓展推荐:日本电声乐队“神思者”、日本初音未来、瑞典神秘园。
《电声和鸣》学情分析本课是7年级第二单元《电子空间站》内容的一个拓展和延伸。
本课教学通过翻转课堂、平台系统等手段,使学生进一步了解和体验电声乐队乐器的音色、功能及演奏特点。
电声音乐是学生非常感兴趣的内容,而我校的学生音乐素养较高,有一定的音乐理论基础及演奏识谱能力。
基于以上学情特点,本课还以音乐家雅尼的现代电声乐作品《夜莺》为载体,利用网络课堂,指导学生能借助PAD 里的APK随身乐队的功能独立演奏旋律,并能在小组合作中完成配器创编并进行表现。
基于初中音乐教学目标,立足初二学生已有的知识、能力,我设计了本课的教学目标。
本节课紧紧围绕电声音乐展开。
对比欣赏《命运》片段;了解电声乐队的构成、熟悉各组成乐器的音色及结构、音响特点。
初步认识和了解雅尼等中外著名电声乐队,重点鉴赏乐曲《夜莺》。
使学生通过聆听、欣赏、体验等音乐实践活动,增强学生对于音乐作品的感受能力、分析能力、表现能力。
通过谈话及问卷调查,七年级的学生处在对流行音乐有着浓厚的兴趣却没有理性认知的状态,通过对比欣赏《命运》,让学生了解古典与现代音乐的不同魅力,通过欣赏《夜莺》感受电声音乐的丰富多彩。
《夜莺》是雅尼音乐创作中的经典作品,他在电声乐队中加入了中国的笛子,使整个音乐作品充满中国古典音乐风格,充满着清新、浪漫、积极向上的精神。
因此,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会对流行音乐有一定理性的认知,理解民族音乐的独特魅力,从而增强对民族音乐的兴趣,丰富自己的音乐情感。
我的设计理念是:让教师尽量少的说教,给学生创造一个宽松和谐的音乐氛围,让他们用心聆听和感受音乐,让音乐在这节课引领和感动我们,借助自己已有的知识和对音乐的感受再获得新的知识和新的感受。
以激发学生对电声音乐产生浓厚的兴趣为目的,更是想让学生开阔音乐视野,让同学们一起用快乐徜徉在电声音乐瑰丽的殿堂里。
为此我运用了多种教学方法,如:讲授法,师范法、聆听法、讨论法等等。
以上是对学生学情的一些分析。
《电声和鸣》效果分析中学音乐教育是优化人才素质,向学生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
在音乐教学活动中,运用恰当的教学方法,使学生萌发对音乐的兴趣与爱好,从而达到美化学生心灵,陶冶情操,体验学习快乐之目的,是每个音乐教学工作者事在必行的责任。
爱因斯坦说过:“对一切来说,只有热爱才是最好的老师。
”学生的天性决定着他们对自己感兴趣的事物,更富有自觉性和主动性。
他们一旦对音乐学习产生了兴趣,便会全神贯注,积极主动地投入其中。
因此,在音乐教学中一改往日的常规教学,引用活动课形式,对学生进行兴趣的诱发和培养。
在学生与音乐之间架一座“兴趣之桥”。
我在本单元的教学实践中我是这样做的:一、围绕兴趣,打破常规每一个时代都有自己的歌,每一代青少年都有为之疯狂,为之倾倒的旋律与偶像。
流行音乐是现代社会的产物,现在孩子不可避免地会接触到大量流行音乐。
我们不应该脱离社会,害怕流行音乐会对学生产生负面影响,应该打破这一常规,用放开的意识进行教学。
本节课充分利用多媒体软件进行教学,以学生兴趣、爱好为出发点。
课件选材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喜爱,力争贴近时代,贴近学生。
将知识、技能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从而提高学生的欣赏能力;从而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
俗话说得好: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所以导课时特意选取了电声与非电声两个版本的《命运》从听觉上给了学生留下疑问,从而引起学生兴趣展开讨论。
为让学生整体感受电声乐队的震撼,我选择了具有代表性的英国皇后乐队的经典歌曲《WE WILL ROCK YOU》,当同学们听到这首歌曲时全班一起唱出了熟悉的旋律“WE WILL,WE WILL,ROCK YOU”我想那种歌声是学生内心的喜爱与课堂内容碰撞出来的火花,这种学习的快乐在课堂中淋漓尽致的表现出来。
架子鼓的学习中以学生喜欢的偶像歌手周杰伦演唱会中架子鼓的表演为引线。
当学生看到这段视频非常喜欢,不住自主的调动起了学生学习的热情,再学习架子鼓的敲击就迎刃而解学生也热情高涨。
这种打破选材常规,围绕学生兴趣的内容选材,极大的提高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使学生轻松掌握知识点,并且在愉快的状态下轻松接受知识。
二、“兴趣”教学,贯穿始终初中学生好奇心强,但持久性差。
要让学生在四十五分钟内,始终保持积极主动全神贯注的状态,难度很大。
所以,我们必须在教学中的每一个环节,时时注意对学生“兴趣”的诱发与培养。
1.多彩活动,引起兴趣为了让学生在本单元的学习中很好的体验丰富多彩的电声音乐,避免单调的教授过程,我精心设计了各种教学手段。
例如:聆听音乐,听辨音色。
图片观赏,以景带声。
音乐律动,体验节拍。
分组创编,体验快乐。
这样整个教学过程自然流畅。
学生参与积极性高涨,在快乐与笑声中参与了教学过程。
2.兴趣引领,以趣激学。
本单元教学活动设计,以学生的搜集、查阅资料、回答、实践等活动为主线,教师给予引导。
这种设计完全以学生的兴趣为引导。
一方面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
课堂上学生兴趣盎然,积极回答问题,内容的深度和广度出乎意料,让我吃惊不小,也让我感动了好久。
另一方面通过教师的引导,本节课达到了让学生初步认识常见电声乐器及感受和鉴赏音乐的教学目标,很好地完成了教学任务。
从这个角度说,这节课是成功的一节课。
同时也深深的感受到兴趣对于学生引领作用的重要性。
三、创造运用,发展兴趣要体现音乐内在美离不开能力的提高与知识的积累。
能力、知识、素质是统一的整体的教育,而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培养应该是循序渐进的、系统的。
在体验音乐,表现音乐的基础上,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运用已掌握的知识和技能进行创作,以巩固学过的音乐语言,音乐表现手段,发挥想象力,充分表达自我。
例如为《欢乐颂》创编。
请学生根据自己对音乐的理解进行编配,并在课堂即兴表演。
这样即培养了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灵活性,也锻炼了大家的协作能力,使学生真正成为学生的主人。
在编配中,激发学生的兴趣,打破音乐创作的神秘感,树立创新的自信心,当学生发现自己也像音乐家一样创编,才会对音乐学习兴趣盎然。
通过学生的创编练习,使学生主体意识得以发展。
本节课电声知识的学习得到了灵活的应用,并为学生进一步的发展、培养兴趣做好了铺垫。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应利用一切教学手段,培养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使学生获取音乐的美感和个人情感的体验。
通过对音乐真善美的追求与认识,教育他们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热爱音乐、体验快乐,我想这是每个音乐老师所追求的。
《电声和鸣》教材分析本课是七年级第二单元《电子空间站》内容的一个拓展和延伸。
本课教学借助电子书包通过翻转课堂、I school平台操作系统、随身乐队等软件,使学生进一步了解和体验电声乐队乐器的音色、功能及演奏特点。
电声音乐是学生非常感兴趣的内容,而我校的学生音乐素养较高,教学班级绝大多数同学具有一定的音乐理论基础及演奏识谱能力。
基于以上学情特点,我认为本课与信息技术相融合可以更好的辅助音乐教学,加深学生对电声乐队的认知。
本课借助了音乐家雅尼的现代电声乐作品《夜莺》为载体,利用网络课堂来辅助教学。
随身乐队是一款智能的乐器模拟器软件只要是安卓系统,无论手机或者IPAD皆可以通过APK下载使用。
它能模仿各种电声乐队里用到的各种乐器。
从键盘到吉他、架子鼓、电贝司等多种乐器。
并且带有多音轨录音功能,以及作品分享平台。
此软件最大的优点,可以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需求。
大大解决了目前学校乐器配置不完善的实际现状,让学生借助模拟乐器进行演奏以及乐曲创编。
并能在小组合作中完成配器创编并进行表现,很好的培养学了学生们的合作学习能力。
启用随身乐队经典的“键盘学习模式”(音符下落与五线谱两种模式选择),更好的关注了音乐学习基础的差异性,体现了分层教学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