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自然灾害教学设计
道德与法治《应对自然灾害》教学设计+习题(附答案)教案
小学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下册教案+习题(附答案)5 应对自然灾害教学设计课题应对自然灾害课时安排 2 课时1.进一步养成保护环境的行为与习惯。
提高在自然灾害面前的自教、自护能力。
2.知道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以及造成这些自然灾害的缘由,了解自救自护知识,提高自教自护能力。
教学3.运用读图表分析、案例分析等方法来组织教学,增强防灾减灾的的意识,提高目标自数自护的能力。
4.感知保护地球对人类的重要性。
树立保护地球的责任感,加强防灾避险的意识。
1.感知防御自然灾害的重要意义,了解自然灾害及造成自然灾害的原因。
教学2.树立环保意识:学会应对自然灾害的招施。
重点3.学习不屈的抗灾精神,用行动共同保护地球,预防、减少自然灾害。
教学 1 学会应对自然灾害的措施,用行动共同保护地球,预防、减少自然灾害。
难点 2 培养收集资料整理资料、思辨探究等自主学习能力。
教学课件准备教学第一课时设计一、导入新课1.播放视频:汶川地震2.谈话引入,启发思考2008 年5 月12 日14 时28 分,中国四川汶川遭遇八级地震大家仍记忆犹新。
导入短短的三钟,无数家园瞬成废墟,无数亲人生离死别,无数孩子成为孤儿,直接经济损失8451 亿元人民币。
地震这种自然灾害威胁着人类的生命财产安全。
除了地震外,还有哪些自然灾害影响着人类的生产生活呢?会带来哪些影响呢?我们将如何应对呢?3.揭示课题:《5 应对自然灾害》二、活动一运用读图分析我国自然知识知多少1.出示中国自然灾害分布图这是一张我国自然灾害分布图。
从图中,你有什么发现?小结:1、种类多、分布广2、对我国影响最广的自然灾害是滑坡、泥石流、洪涝、旱灾和病虫害,主要分布在我国东部。
洪灾主要发生在南部,旱灾主要分布在北部。
3、在沿海地区都有台风发生,而地震主要发生在中西部活动二看统计图,分析自然灾害的危害性1.出示统计图新课认真阅读统计图,你有什么发现?我国哪些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比较大?教学小结:1、旱涝灾害和台风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是最大的。
《应对自然灾害》第1课时 教案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下第五课《应对自然灾
害》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请阅读书本36页的中国自然灾害分布图和37页活动园中的统计图, 据此, 小组合作探究以下问题。
小组合作探究:
1.从图中总结出我国自然灾害分布的特点?
2.哪些自然灾害对我国影响的范围最
广, 造成的损失比较大?
3.我国自然灾害频发的原因?
点拨: 1、自然灾害的分布广泛, 几乎遍布全国。
以黑河—腾冲一线为界, 此线东南部自然灾害不仅种类多而且面积广;该线的西北部, 自然灾害种类少, 分布比较稀疏。
在沿海地区多有台风发生, 而地震主要发生在中西部地区。
2、对我国影响最广的自然灾害是滑坡、泥石流、洪涝、早灾和病虫害, 主要分布在我国东部。
洪灾主要发生在南部, 早灾主要分布在北部。
造成的损失比较大的是洪涝、地质灾害和台风。
3.(1)、位于地质活动带上
我国台湾地区位于环太平洋地震带小组合作探
究
知道我国自然
灾害的分布特
点, 影响范围、
造成的损失情
况及自然灾害
频发的原因。
冀教版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下册《面对自然灾害1》教学设计
冀教版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下册《面对自然灾害1》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面对自然灾害1》是冀教版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下册的一课,主要让学生了解自然灾害的种类、特点以及如何保护自己和他人的安全。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树立正确的自然灾害防范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自然灾害认知,但对于如何正确应对各种自然灾害,以及如何保护自己和他人的安全,还需要进一步引导和培养。
学生应具备初步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能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实践活动。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自然灾害的种类、特点及危害,学会如何保护自己和他人的安全。
2.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讨论等方式,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树立正确的自然灾害防范意识,增强关爱生命、保护他人安全的责任感。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自然灾害的种类、特点及危害;如何保护自己和他人的安全。
2.教学难点:如何正确应对各种自然灾害,以及如何进行自我保护。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媒体资料,创设自然灾害情境,引发学生的共鸣。
2.小组合作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共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3.实践操作法:学生进行实地演练,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图片、视频等媒体资料:用于展示自然灾害的种类、特点及危害。
2.实地演练场地:用于学生进行实践操作。
3.学习任务单:用于引导学生分组讨论、解决问题。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视频等媒体资料,展示自然灾害的种类、特点及危害,引导学生关注自然灾害对人类生活的影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呈现学习任务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以下问题:a.我们身边可能遇到的自然灾害有哪些?b.遇到自然灾害时,如何保护自己和他人的安全?c.怎样才能做到在自然灾害中自我保护和互帮互助?3.操练(10分钟)学生进行实地演练,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掌握应对自然灾害的方法和技巧。
六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应对自然灾害》教案、教学设计
3.邀请学生分享自己了解的自然灾害经历,激发学生兴趣,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二)讲授新知
1.教师简要介绍自然灾害的种类、成因,引导学生了解自然灾害的基本概念。
2.讲解地震、洪水、台风等常见自然灾害的预防知识和方法,如:地震时如何逃生、洪水来临时如何避险、台风来临前要做好哪些准备等。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关爱生命的情感,尊重自然,珍惜生命。
2.增强学生的责任感,使他们明白预防自然灾害是每个人的责任。
3.培养学生面对自然灾害时的勇敢、冷静和团结互助精神。
4.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关心社会、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的情感。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导他们主动探究、合作学习。通过本章节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应对自然灾害的知识与技能,提高他们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同时培养他们关爱生命、团结互助的情感态度。
六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应对自然灾害》教案、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自然灾害的种类及成因,如地震、洪水、台风等,认识到自然灾害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2.掌握预防自然灾害的基本知识和方法,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3.学会查找和利用身边资源,了解我国应对自然灾害的政策和措施。
4.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自然灾害发生的原因,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教学重难点
1.知识与技能方面的重难点:
-理解自然灾害的种类、成因及其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掌握预防自然灾害的基本知识和方法,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学会查找和利用身边资源,了解我国应对自然灾害的政策和措施。
道德与法治《应对自然灾害》教学设计 习题(附答案)教案
道德与法治《应对自然灾害》教学设计习题(附答案)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自然灾害的种类及特点,提高防范意识。
2. 培养学生掌握应对自然灾害的基本方法和技能。
3.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生命观和价值观,增强社会责任感。
二、教学内容1. 自然灾害的种类及特点2. 应对自然灾害的基本方法和技能3. 我国主要的自然灾害及应对措施4. 如何在自然灾害中保护自己和他人5. 自然灾害后的心理调适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自然灾害的种类及特点,应对自然灾害的基本方法和技能,我国主要的自然灾害及应对措施。
2. 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在自然灾害中保护自己和他人,自然灾害后的心理调适。
四、教学方法1. 情景模拟:模拟自然灾害发生的情景,让学生亲身体验并学会应对。
2. 案例分析:分析典型的自然灾害案例,引导学生掌握应对方法。
3.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如何在自然灾害中保护自己和他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4. 视频教学:播放自然灾害应对的视频资料,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讲解或提问方式,引导学生了解自然灾害的种类及特点。
2. 新课内容:讲解我国主要的自然灾害及应对措施,让学生掌握应对方法。
3. 案例分析:分析典型的自然灾害案例,引导学生学会在自然灾害中保护自己和他人。
4.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如何在自然灾害中保护自己和他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5. 视频教学:播放自然灾害应对的视频资料,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
6. 总结与反思:让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总结应对自然灾害的方法和技巧。
7.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的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教案附答案:1. 自然灾害的种类及特点:自然灾害分为气象灾害、地质灾害、生物灾害等。
气象灾害包括洪水、干旱、台风、冰雹等;地质灾害包括山体滑坡、泥石流、地震等;生物灾害包括蝗虫、鼠灾等。
2. 应对自然灾害的基本方法和技能:了解所在地区的自然灾害类型,掌握预警信号的含义,学会紧急避险、急救知识和技能,如地震时的“三步走”原则(低头、蹲下、抓稳)、洪水时的“逃生三原则”(高处、干燥、安全)等。
应对自然灾害主题班会教案汇总3篇
应对自然灾害主题班会教案汇总3篇应对自然灾害主题班会教案精选篇1教学目标:1.了解有关地震的基本知识。
2.掌握避震要点,提高自救自护能力。
3.消出地震恐慌,知道地震不可怕,培养学生只要团结,就会战胜一切困难的信心。
教学过程:一宣布班会开始:同学们大家好!谁都知道“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
地震灾害属于自然灾害,它是世界上造成经济损失最严重和人员伤亡最多的自然灾害之一。
地震一个悲痛的话题!20_年5月12日14时28分,四川省汶川县发生里氏8.0级地震,并且还引发了大面积山体滑坡和泥石流等严重地质灾害。
这次大地震共造成人员死亡和失踪近八万人,伤几十万,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破坏性最强波及范围最大的一次地震,其破坏之严重人员伤亡之多救灾难度之大均为历史罕见。
20_年3月10日云南盈江县发生了5.8级地震,最近日本也发生了8.8级大地震。
可以说地震是人类无法抗拒的。
今天的班会我们来全面地了解地震有关知识,做好防震安全教育,并进行一次地震逃身演练。
1提问:你是否听到过地震的消息?讲给大家听一听。
2谈话:关于地震,你想知道哪些问题?二地震知识讲解(多媒体出示图片)(1)地震发生时,大的晃动时间约为1分钟左右。
我们要先考虑人身安全,无论如何,也要保护好头部。
(2)在家里地震时可暂躲在牢固的床桌子等坚固的家具下,或躲在楼房卫生间等小空间房内。
随手用物件护头以免砸伤或被泥沙烟尘呛住。
(3)父母如果正在用火用电时,要立即灭火和断电,防止烫伤触电和发生火情。
(4)住在高层楼房里时,不要向阳台跑,尤其不可跳楼。
(5)正在上课时,学生应躲在课桌和小床下,不要乱跑和擅自离开学校。
(6)在街道上的行人,不要躲避在电线变压器烟囱及高大建筑物附近。
三地震发生后,我们应该怎做呢?当你感到地面或建筑物晃动时,切记最大的危害是来自掉下来的碎片,此刻,要动作机灵的躲避。
1.在房屋里,则赶快到安全的地方,如躲到书桌床底下。
在家里,可选择空间小的卫生间墙角,依靠上下水管道的支撑,减少伤亡。
冀教版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下册《面对自然灾害》教学设计
冀教版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下册《面对自然灾害》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冀教版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下册《面对自然灾害》一课,旨在让学生了解自然灾害的种类、特点以及如何应对。
教材内容丰富,通过生动的案例,使学生认识到自然灾害对人类生活的影响,培养学生面对自然灾害时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本节课的内容包括地震、洪水、台风、泥石流等自然灾害的防范与应对措施,以及如何在自然灾害发生时保护自己和他人。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具有一定的认知能力,对自然灾害有一定的了解。
但在应对策略方面,部分学生可能还不够明确。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能掌握自然灾害的基本知识,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学会在自然灾害发生时采取正确的应对措施。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自然灾害的种类、特点及危害;学会在自然灾害发生时进行自我保护,减少伤害。
2.过程与方法:通过案例分析、讨论交流,提高学生面对自然灾害时的应对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关爱生命、敬畏自然的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自然灾害的种类、特点及危害;自我保护方法和技巧。
2.难点:如何在自然灾害发生时冷静应对,采取正确的行动。
五.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生动的案例,让学生了解自然灾害的严重后果,提高防范意识。
2.讨论交流法: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了解的自然灾害应对方法,互相学习,共同提高。
3.实地考察法:学生参观地震、洪水等自然灾害遗址,直观地了解自然灾害的危害。
4.情景模拟法:设置自然灾害情景,让学生模拟应对,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材:冀教版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下册。
2.课件:自然灾害图片、案例视频等。
3.道具:自然灾害应对工具模型(如地震逃生包、急救药品等)。
4.场地:教室、操场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自然灾害图片,引导学生关注自然灾害对人类生活的影响,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介绍自然灾害的种类、特点及危害,让学生了解自然灾害的基本知识。
地震教学设计一等奖3篇
地震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使学生初步了解地震成因,知道地震会给人类造成严重灾害。
(2)通过活动,培养学生掌握科学避震的方法,提高学生自我保护能力。
(3通过了解地震的发生和造成危害的原因,培养学生科学进取的精神。
(4)通过对学生进行地震灾害的国情教育,培养学生的防灾意识。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讲授新课(教师引导学生汇报)二、讲授新课(教师引导学生汇报)1、原因和危害(1)、学生汇报关于地震形成的原因相关资料。
原因:由于地球不断运动和变化,逐渐形成积累了巨大的能量,由于地球不断运动和变化,逐渐形成积累了巨大的能量,在地壳某些脆弱地带造成岩层突然发生破或者引发原有断层的错动,这就是地震。
烈,或者引发原有断层的错动,这就是地震。
(2)、学生汇报地震给人类造成的危害。
摧毁公路、铁路、桥梁、水坝、楼房、伤害人和动植物等。
如:摧毁公路、铁路、桥梁、水坝、楼房、伤害人和动植物等。
2、如何科学防护(1)、教师介绍大地震来临时是有些征兆的,如地面颠动,人站立不稳,出现地声、地光等。
从地震发生到房屋遭到破坏,一般约有十几秒钟时间,如何利用这十几秒钟来进行科学防护,震发生到房屋遭到破坏,一般约有十几秒钟时间,如何利用这十几秒钟来进行科学防护,是非常重要的。
要的。
(2)、以学校生活为例,学生分组讨论交流地震来临时如何进行科学防护。
(3)、学生讨论交流结果,汇报方法。
(4)、学生按照自己提出的方法进行演练。
根据实际情况相互评价找出不足。
根据实际情况相互评价找出不足,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互助精神。
和互助精神。
(三)教师总结,以演习结束活动。
(拉响警笛教师喊:地震啦。
学生立即做出反应。
)地震教学设计2活动目标:1、让幼儿了解地震的基本知识及地震的形成,在发生地震时,能够从容面对,采用正确的方法保护自己。
2、让幼儿感受地震灾区的严重灾情,鼓励幼儿为灾区献上一份爱心。
3、初步了解地震的小常识。
4、乐于探索、交流与分享。
自然灾害防御主题班会教学设计5篇
自然灾害防御主题班会教学设计5篇自然灾害防御主题班会教学设计5篇使一个人的有限的生命,更加有效,也即等于延长了人的生命。
人生不是一支短短的蜡烛,而是一支由我们暂时拿着的火炬,我们一定要把它燃得十分光明灿烂,然后交给下一代的人们。
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自然灾害防御主题班会教学设计,供大家参考学习。
自然灾害防御主题班会教学设计(篇1)【活动主题】自然灾害是无情的,很多人的生命都是丧生于自然灾害,其中异常是地震的破坏性最强,这次班会我们就来认识一下地震,也期望大家能在这节课中学到地震逃生的方法。
【活动目的】1、经过这次班会,让学生明白地震给人民带来的严重灾害。
2、让学生了解并掌握一些地震基本知识,教育学生发生地震时不慌张,到安全的地方躲避。
3、增强学生自我保护的意识,提高自我保护本事,有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
【活动准备】视频播放,ppt课件【活动过程】一、导入活动主题:让世界充满爱。
在漫长的人生路中,总要有许多难以预料的事情,我们是否注意到身边的危险。
“防险之心不可无”。
地震时有发生,我们是否明白注意安全、注意防震减灾的重要性恶魔总是来找无知的人。
今日,经过班会我们将更多的了解一些地震知识,让我们未雨绸缪,为我们的生命买一份保险,为我们的生命加一把锁。
二、地震知识知多少:让学生了解并掌握地震基本知识,感受地震给我们带来的巨大灾难。
1、展示地震后的相关图片。
2、了解唐山大地震(播放视频),汶川地震。
三、地震防护知多少:让防震深入到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有备无患。
1、地震发生时如何应对。
(播放地震逃生教育短片)2、补充:强震过后如何自救。
A、地震发生后,应积极参与救助工作,可将耳朵靠墙,听听是否有幸存者声音。
B、使伤者先暴露头部,坚持呼吸畅通,如有窒息,立即进行人工呼吸。
C、一旦被埋压,要设法避开身体上方不结实的倒塌物,并设法用砖石、木棍等支撑残垣断壁,加固环境。
D、先救易,后救难;先救近,后救远。
四、地震无情人有情:献出自我的一份爱心。
部编人教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5课《应对自然灾害》教学设计
部编人教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5课《应对自然灾害》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应对自然灾害》是部编人教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5课的一课。
本课主要让学生了解自然灾害的种类、特点以及应对方法,培养学生面对自然灾害时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教材内容主要包括自然灾害的定义、分类,以及如何在自然灾害发生时进行自我保护,还包括一些与自然灾害相关的实例和案例。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生活经验和认知能力,对于自然灾害有一定的了解,但可能缺乏系统性和深入的认识。
学生需要通过本课的学习,进一步了解自然灾害的种类和特点,掌握应对自然灾害的方法和技巧。
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可能对一些具体的自然灾害实例和案例感兴趣,希望积极参与讨论和分享自己的经验。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自然灾害的种类和特点,掌握应对自然灾害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2.培养学生面对自然灾害时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3.培养学生关心社会、关爱他人的情感态度。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自然灾害的种类、特点,应对自然灾害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2.教学难点:如何在自然灾害发生时进行自我保护,以及如何与他人合作共同应对自然灾害。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自然灾害的威胁,提高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
2.案例教学法:分析具体的自然灾害实例和案例,让学生了解自然灾害的特点,掌握应对方法。
3.讨论教学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分享自己的经验和看法,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4.实践教学法:学生进行模拟演练,提高学生应对自然灾害的实际操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多媒体课件,展示自然灾害的种类、特点和应对方法。
2.教学案例:收集一些具体的自然灾害实例和案例,用于分析和讨论。
3.模拟道具:准备一些模拟自然灾害的道具,如地震时的震动桌、火灾时的烟雾发生器等,用于实践教学。
4.安全器材:准备一些安全器材,如安全帽、防毒面具等,用于演示和练习。
冀教版品社五下《面对自然灾害》教学设计
冀教版品社五下《面对自然灾害》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冀教版品社五下《面对自然灾害》一课,主要让学生了解自然灾害的种类、特点以及如何进行自我保护。
教材内容丰富,通过图片、文字、活动等形式,让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本课时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地震、洪水、台风、山体滑坡等自然灾害的应对方法。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具备一定的认知能力,对于自然灾害有一定的了解。
但在实际应对方面,可能还存在不足。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此外,学生对于实践活动较为感兴趣,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利用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自然灾害的种类、特点,掌握地震、洪水、台风、山体滑坡等自然灾害的应对方法。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实践活动等方式,提高学生应对自然灾害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关爱生命、珍惜生命的意识,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自然灾害的种类、特点,地震、洪水、台风、山体滑坡等自然灾害的应对方法。
2.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所学知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自然灾害的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自主学习法: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3.合作交流法:鼓励学生与他人分享经验,提高学生的沟通能力。
4.实践活动法:学生参与实际操作,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课件、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
2.准备实践活动所需的道具和器材。
3.提前布置教室,营造有利于学习的氛围。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自然灾害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自然灾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通过课件介绍自然灾害的种类、特点,以及地震、洪水、台风、山体滑坡等自然灾害的应对方法。
3.操练(10分钟)学生进行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应对自然灾害的方法。
自然灾害安全教案5篇
自然灾害安全教案5篇自然灾害安全教案1教学目标:1、知道雷电形成的原理过程,明确雷雨天气的危害,树立防雷电的安全意识。
2、通过调查和收集资料,了解好掌握预防雷击的方法好技能。
3、初步掌握遭遇雷击之后的紧急治疗方法和应急措施。
教材分析:引言部分指出了雷电的危害,同时揭示了本课要了解的内容和重点的教学任务。
主体部分共设不友好的来访者和避开雷电防雷击两个主题。
教学重点:雷电形成的原理过程,明确雷雨天气的危害,树立防雷电的安全意识。
教学难点:遭遇雷击之后的紧急治疗方法和应急措施。
教学过程:一、认识雷电1、教师为学生播放一段雷雨季节电闪雷鸣的视频资料,提问:‘这是什么现象?经历过这种天气吗?当时有什么感受?”2、学生根据生活体验交流对雷电的认识。
3、教师引导:“雷电是生活中常见的自然现象,在我们生活中就经常会遇到雷雨天气。
你知道雷电是怎样形成的吗?”4、学生先就自己了解的相关知识介绍,然后教师结合教材介绍进行补充。
可以利用电发生器等科学试验器材为学生演示一下雷电产生的原理。
二、正确认识雷电的危害1、教师引言:“雷电发生时的温度高达2000℃,大家想象一下,这样的温度会产生怎的危险?2、学生根据自己的认识交流雷电的危害。
3、教师小结:“云层能积聚大量正电荷,而地球是导体,本身积聚负电荷,从而使得云层与云层之间、云层与地面之间形成很高的电势差,几百万伏到几亿伏,因而产生的电流就十分强大,达到几万安至十几万安,形成高热和强光,会造成巨大破坏,能使人立即死亡。
如果通过树木、建筑物,巨大的热量和空气的振动都会使它们受到严重的破坏。
”4、根据真实案例体会雷电的危害。
(1) 了解教材“真实再现”的案例,教师提问:“这样的严重后果你想到过吗?当我们遇到雷雨天气的时候,你想到会有这样的危险发生吗?”(2) 学生交流对这一事件的认识,并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谈谈对雷电灾害的了解和认识。
(3) 教师为学生提供更多雷击事件案例,帮助学生更全面、明确地认识雷电,重视雷电的危害。
下册第五课《应对自然灾害》教案教学设计含知识点归纳总结
下册第五课《应对自然灾害》教案教学设计含知识点归纳总结一、教学目标亲爱的同学们,当我们提及自然灾害,大家或许首先联想到狂风骤雨、雷电交加等画面。
今天我们将一同探讨如何面对这些生活中不可预测的挑战,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知识目标:了解常见的自然灾害类型及其特点,掌握基本预防与应对措施。
技能目标:培养学生观察天气变化的能力,提高应急自救和互救的技能。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自然灾害的关注与兴趣,培养团结合作和勇于面对困难的精神。
1. 知识与技能:首先了解常见的自然灾害类型及其特点,自然灾害包括地震、洪水、台风、龙卷风等,每种灾害都有其独特的特征和发生规律。
通过学习你们将能够识别这些灾害,并了解它们对人们生活和环境的影响。
其次学习预防自然灾害的基本措施,在面对自然灾害时,预防是非常重要的。
我们会介绍一些简单易行的预防措施,比如如何在家中准备应急物资,如何关注天气预报及时做好防范等。
这些都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可以做到的,帮助我们在灾害来临时减少损失。
接着掌握应对自然灾害的基本方法和逃生技巧,当灾害发生时,正确的应对和逃生非常重要。
我们会学习如何在不同灾害中的自救方法,比如地震时的躲避、洪水中的避险等。
这些知识和技能将帮助你们在紧急情况下保护自己。
了解灾后自救与互救的知识,灾害发生后,及时的自救和互救能够减少伤亡。
我们会讲解一些基本的救援知识和技能,让你们知道在灾后如何帮助自己和他人。
同时我们也会强调团队协作的重要性,在灾难面前,团结就是力量。
2. 过程与方法:亲爱的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题是《应对自然灾害》。
在开始学习之前,我们先来聊聊你们都经历过哪些自然灾害,你们有什么应对的经验和想法呢?希望通过大家的分享,我们能一起进入这个有趣而又重要的课题。
观看视频:首先,我们会观看一些关于自然灾害的视频片段,直观地了解自然灾害的破坏性和危险性。
同学们在观看的过程中,思考一下在面对这些灾害时我们应该怎么做。
小组讨论:观看视频后,我们会进行小组讨论。
冀教版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下册《面对自然灾害(1)》教学设计
冀教版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下册《面对自然灾害(1)》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冀教版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下册《面对自然灾害(1)》一课,主要让学生了解自然灾害的种类、特点以及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一些面对自然灾害的基本防护措施,增强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提高学生面对自然灾害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认知能力,对于自然灾害有一定的了解,但系统的知识和应对方法尚缺乏。
学生在生活经验方面,可能经历过一些自然灾害,但对于各种自然灾害的特点和应对方法还不够明确。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引导学生学习并掌握相关的知识和技能。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自然灾害的种类、特点以及对人类社会的影响,学会一些面对自然灾害的基本防护措施。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等方法,提高学生面对自然灾害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生命、关爱他人的情感,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了解自然灾害的种类、特点以及对人类社会的影响,学会一些面对自然灾害的基本防护措施。
2.难点:如何使学生真正理解并掌握面对自然灾害的应对方法,提高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各种自然灾害的情境,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学习并掌握应对方法。
2.自主学习法:引导学生通过查阅资料、小组讨论等方式,主动获取知识,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3.合作交流法:通过小组合作、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提前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准备好相关的教学材料和道具。
2.学生准备:预习相关知识,了解自然灾害的种类和特点。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视频等资料,展示各种自然灾害的场景,引发学生对自然灾害的思考,导入新课。
2.呈现(10分钟)呈现各种自然灾害的图片、数据等,让学生了解自然灾害的种类、特点以及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5应对自然灾害第一课时我国自然灾害知多少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下册统编版
1. 填空题:
(1)地震发生时,我们应该采取以下措施来保护自己:____、____、____、____。
答案:保持冷静、躲在桌子下面、用书包保护头部、不要乘坐电梯。
(2)泥石流发生时,我们应该避免前往哪些地方:____、____、____。
答案:山区、河岸、山谷。
(3)台风过境时,我们应该采取以下措施来保护自己:____、____、____、____。
5 应对自然灾害 第一课时 我国自然灾害知多少 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下册统编版
课题:
科目:
班级:
课时:计划1课时
教师:
单位:
一、教学内容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下册统编版,主要涉及我国自然灾害的认知。具体内容包括:地震、泥石流、台风、洪水等自然灾害的定义、特点及应对方法。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们了解我国自然灾害的种类及危害,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和应对能力。
四、教学资源准备
1. 教材:确保每位学生都有本节课所需的教材或学习资料。教材包括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下册统编版,以便学生能够跟随教学进度,积极参与课堂讨论。
2. 辅助材料: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自然灾害的种类及应对方法,准备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图片、图表、视频等多媒体资源。如地震发生时的逃生示意图、泥石流的形成原因示意图、台风和洪水的破坏力对比视频等。这些资源能够使学生更直观地了解自然灾害的特点和危害,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1. 学生层次:本节课面向的对象是六年级学生,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自然灾害认知基础,可以通过图片、视频等形式加深对自然灾害的了解。同时,他们具有较强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对于新知识有较高的探索欲望。
2. 知识、能力、素质方面:大部分学生在之前的学习过程中,已经掌握了基本的自然灾害知识,如地震、泥石流等。然而,对于一些复杂性的自然灾害,如台风、洪水等,学生的认知程度仍有待提高。在能力方面,学生具备一定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但在批判性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方面,还有待加强。在素质方面,学生普遍具备较高的公民责任感,但在法律意识方面较为薄弱。
面对自然灾害教学设计
面对自然灾害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了解自然灾害的概念和常见类型。
2.了解自然灾害对人类社会和环境的影响。
3.学习如何预防和减轻自然灾害的影响。
4.提高学生的自然灾害意识和应对能力。
教学步骤:一、导入(15分钟)1.引导学生回忆最近发生的自然灾害事件,并讨论关于该事件的问题,如:事件的原因、造成的影响等。
2.列出学生提到的自然灾害类型,如地震、洪水、台风、山火等,并通过图表或图片展示这些自然灾害的特点和影响。
二、知识整理(30分钟)1.分组讨论自然灾害的定义,以及它与人类日常生活和环境的关系。
2.学生展示小组讨论结果,并进行大讨论,引导学生形成对自然灾害的共识。
3.介绍常见的自然灾害类型及其特点,如地震的震源与震中、台风的形成和影响、洪水的成因和对人类生活的影响等。
并通过图片和视频展示,让学生对不同类型的自然灾害有更直观的了解。
三、案例分析(25分钟)1.选择一个具体的自然灾害案例,如2024年中国的台风“利奇马”,分析该自然灾害事件的原因,对人类社会和环境造成的影响,以及相关的应对措施。
2.学生分组合作,分析自己所在地区常见的自然灾害,以小组展示的形式分享分析结果,并与全班进行讨论和交流。
四、预防和应对(30分钟)1.引导学生思考自然灾害的预防和应对措施,如地震前的预警系统、水库的建设、城市防洪措施等,并结合具体案例进行讲解。
2.小组活动:每个小组选择一种自然灾害,设计预防和应对措施,并展示给全班。
全班同学可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和改进措施。
3.总结:总结各组的设计方案,并选择最佳设计进行宣传,以提高对自然灾害预防和应对的认识和重视。
五、拓展(20分钟)1.邀请专业人士或相关组织的代表来校园进行自然灾害预防和应对的讲座,或组织学生到当地的自然灾害防护中心进行参观和学习。
2.活动:学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模拟自然灾害事件发生时的应对情景,学生可以扮演灾民、救援人员、政府官员等不同的角色。
作业:1.要求学生独立完成一份关于其中一种自然灾害的调查报告,包括该自然灾害的发生频率、原因、对生活和社会的影响,以及相关的预防和应对措施。
自然灾害教学设计
自然灾害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了解常见自然灾害的类型,如地震、洪水、台风、干旱等。
掌握不同自然灾害的形成原因、特点和危害。
学会一些基本的自然灾害应对方法和自救技能。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图片、视频等资料,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组织小组讨论,提高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增强学生对自然灾害的防范意识和责任感。
培养学生在面对自然灾害时的冷静、勇敢和互助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常见自然灾害的类型、成因和危害。
应对自然灾害的方法和自救技能。
2、教学难点理解自然灾害的形成机制和复杂影响。
培养学生在实际情况中灵活运用应对策略的能力。
三、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自然灾害的基本概念、类型和相关知识。
2、直观演示法通过图片、视频等直观资料展示自然灾害的场景和危害。
3、小组讨论法组织学生针对特定的自然灾害案例进行讨论,共同探讨应对方法。
4、情境模拟法设置一些自然灾害的模拟情境,让学生进行演练,提高实践能力。
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展示一些自然灾害的震撼图片或视频片段,如地震后的废墟、洪水淹没的城市等,引起学生的关注和兴趣。
提问学生对自然灾害的了解程度,引导学生思考自然灾害对人类生活的影响,从而导入新课。
2、知识讲解介绍常见自然灾害的类型,如地震、洪水、台风、干旱、滑坡、泥石流等。
对于每种自然灾害,详细讲解其形成原因。
例如,地震是由于地壳运动引起的;洪水通常是由暴雨、河流决堤等因素导致;台风是由大气环流和海洋温度等共同作用形成。
分析不同自然灾害的特点和危害。
比如,地震具有突发性和破坏性强的特点,可能导致房屋倒塌、人员伤亡;洪水会淹没大片土地,造成财产损失和人员转移。
3、小组讨论给出一些具体的自然灾害案例,如某地区的地震或洪水灾害。
组织学生分组讨论以下问题:灾害发生前可能有哪些征兆?灾害发生时如何保护自己?灾害过后如何进行救援和重建?每组选派代表进行发言,分享小组讨论的结果,教师进行总结和补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面对自然灾害》教学设计北留中心校张立明教学科目:品德与社会教学内容:面对自然灾害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知道自然灾害对农业生产造成的巨大破坏,了解人们为了保证农业生产与自然灾害所作的斗争。
能力目标:2、在收集资料、调查中初步形成多角度分析问题的能力。
态度目标:3、体验人类与自然灾害作斗争的可贵品质。
教学重点:知道自然灾害对农业生产造成的巨大破坏,了解人们为了保证农业生产与自然灾害所作的斗争。
教学准备:学生准备:搜集关于各种自然灾害的材料,包括灾害发生时的损失,如何防治等方面。
教师准备:有关雪灾以及其他自然灾害的课件、搜集防治这些自然灾害的方法与措施。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人类和大自然是好朋友,大自然给我们带来了和风细雨、鲜花绿草、鸟语花香,可它有时也会给我们带来无尽的灾难,在刚刚过去的大地震大家一定不会忘记吧,我们一起回顾一段触目惊心的短片,(出示地震视频)师:从这幅图你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你还看到了什么生:汶川一震,举国同悲,看到这个场面我们的心情非常沉重,这就是地震给我们造成的灾难。
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面对自然灾害。
二、小小主播,讲述灾害1、教师:课前老师让同学们搜集了有关自然灾害的资料,下面就进入我们的“新闻会客厅”,由小主播们播报新闻。
2、学生交流资料。
3、教师出示新闻资料生谈感受。
三、话题一:农业灾害知多少下面就进入第一个话题“农业灾害知多少”(课件出示)请同学们阅读课本57-59页,结合自已收集到的资料,思考:农业遭受的自然灾害有哪些这些自然灾害有哪些破坏1、生阅读课本。
2、师生交流(教师提示可结合实例略)教师相机补充:雹灾的危害很大,每次降雹的范围都很小,一般宽度为几米到几千米,长度为20~30千米,所以民间有“雹打一条线”的说法。
猛烈的冰雹打毁庄稼,损坏房屋,人被砸伤、牲畜被打死的情况也常常发生。
因此,雹灾是我国严重灾害之一。
)3、师小结:同学们说的种种自然灾害,导致受灾地区单产不高,总产不稳,农民收入不稳定。
面对不可避免的自然灾害,广大农民是怎样做的呢四、话题二:七嘴八舌话抗灾1、请同学们再次阅读57-59页,思考:面对自然灾害,广大农民是怎样做的,请结合课前收集的抗灾资料,选择一种或几种在小组内交流,填写学习卡,推选一名代表全班交流。
(1)学生阅读课本。
(2)小组合作学习,填写学习卡。
自然灾害名称应对措施学习卡(3)全班交流。
教师出示补充“蝗灾”资料:面对新疆地区可能发生的大面积草原蝗灾,新疆各地治蝗部门已调集飞机和数千台机械参加灭蝗工作。
由于近年来新疆各牧区纷纷出台政策,扶持当地农牧民养鸡、养鸭,“生物部队”已逐渐成为灭蝗主力军,特别是边境地区通过人工招引的近百万只粉红椋鸟,与牧区的家禽一起“上岗”,构筑了空中和地面的“立体阻击网”,严防蝗虫成灾。
利用粉红椋鸟治理蝗灾在新疆取得了突出的成绩,“雹灾”资料:对于雹灾还可以用火箭、高炮或飞机直接把碘化银、碘化铅、干冰等催化剂送到云里去;使云形成降水;2、谈感受听了这么多抗灾保生产的办法,你一定有话要说,谁来说说你心中的感受(生谈感受)3、教师出示:98抗洪抢险视频4、教师小结:正如大家说的,面对自然灾害,国家和各级政府部门一方面积极监测和预报,加大对抗灾资金的投入,一方面对受灾群众在生产生活上给予服务,帮助他们进行生产自救。
面对自然灾害,广大农民没有被吓倒,他们想办法战胜灾害,保证了农业生产。
五、话题三:减灾防灾小建议师:对面自然灾害,人们都积极行动起了,老师发现不少同学也跃跃欲试,来,我们也加入到抗灾的行列中。
接下来,进入第三个话题。
课件出示:阅读课本60页,想一想:土地沙漠化现象在我国的一些地区呈蔓延之势。
你能为农民提出一些保护耕地、防止沙漠化的建议吗请把你的建议填写在建议框里。
然后,同桌交流。
1、学生完成“我的建议”2、小组相互交流。
评选出好的建议在全班交流。
3、全班交流同学们提出了这么多好的建议,老师替农民伯伯谢谢你们。
六、教师总结:1、面对自然灾害,有党的亲切关怀,有人民群众不曲不挠的斗争精神,胜利永远会属于我们,在2008年1月,一场百年不遇的雪灾,降临在我国的南方。
一时间断煤断电,交通中断,回家过年,成了梦想,但在异地更温暖。
因为我们是一家人。
让我们在歌声中重温那动人的场面。
2、课件出示:《一家人》3、总结:因为我们是一家人,相亲相爱的一家人,有福就该同享,有难必然同当,让我们携起手来,战胜自然灾害,共建美好家园。
板书:雪灾齐心协力蝗灾战胜灾害抗灾保生产:水灾雹灾……《面对自然灾害》教后反思北留中心校张立明《面对自然灾害》是五年级《品德与社会》第二单元的第三课,这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了解自然灾害的危害(主要了解对农业破坏性大的自然灾害),学习防治自然灾害的方法,并近一步了解有些自然灾害是人类的过度开发造成的,为了防治自然灾害,人们还要做的保护环境,从身边的一点一滴做起。
真正做的保护环境,预防自然灾害。
针对这节课主要涉及到自然科学,课前,我让学生首先在课下搜集有关有关自然灾害的资料,包括自然灾害的产生原因,对农业的破坏,以及预防方法。
在课上许多同学带来了搜集材料,从课上同学交流来看,同学们搜集的资料比较集中在旱灾,水灾,蝗灾,而对风灾,土地沙化搜集资料,比较少,从这个情况来看,应该在课前分组搜集,指定哪一组搜集某一种自然灾害,这样就不至于一种知识搜集过多,而其他知识有空缺,我在设计课时,也应该考虑到这一问题,根据学生交流情况及时补充,因为备课考虑不够全面,和课堂及时反映能力不佳,造成这一环节感觉学生交流不够充分,教师补充也不具体。
而第二个环节,学生通过自学讨论结合搜集的资料填写治理自然灾害的资料卡时,同学也出现上诉问题,不过在课前准备时我考虑到了这一点,及时补充知识。
在最后一个环节中,我采用填爱心卡的方式,把同学们提出的保护环境的建议写在爱心卡上,激发学生保护环境的热心。
通过这一课实践,我也学到了很多东西,首先,教师要充分备课,备教材,吃透这一节课要讲的内容,课中所学的内容教师本身一定要充分了解,知识丰富,这不仅要求教师对这一课知识熟悉,而且教师的文化底蕴一定要深,才不至于课堂上学生回答的问题教师解决不了。
这就要求教师不断的学习,增长各种知识,充实自己。
设计环节时,敲定每一个环节,达到一个什么目的,并设计出如果学生不按自己的思路走,改怎样引导,这要求教师在长期的教学中不断提高驾驭课堂的能力。
备学生,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设计学生能够回答上来的问题,并能够根据学生的回答有效引导,能引导到你设计的问道的答案中来。
这样在课堂上,才能按照自己所设计到的把每一个环节讲到位,并且环环相扣,达到教学目的。
《面对自然灾害》说课稿北留中心校张立明一、说教材1.教材分析《面对自然灾害》是五年级《品德与社会》第二单元的第三课,这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了解自然灾害的危害(主要了解对农业破坏性大的自然灾害),学习防治自然灾害的方法,并近一步了解有些自然灾害是人类的过度开发造成的,为了防治自然灾害,人们还要做的保护环境,从身边的一点一滴做起。
真正做的保护环境,预防自然灾害。
2.教学目标知识目标:知道自然灾害对农业生产造成的巨大破坏,了解人们为了保证农业生产与自然灾害所作的斗争。
能力目标:在收集资料、调查中初步形成多角度分析问题的能力。
态度目标:体验人类与自然灾害作斗争的可贵品质。
3.教学重点:知道自然灾害对农业生产造成的巨大破坏,了解人们为了保证农业生产与自然灾害所作的斗争。
4.教学难点:在收集资料、调查中初步形成多角度分析问题的能力。
体验人类与自然灾害作斗争的可贵品质。
二、说学生本课内容呈现了两方面的内容:自然灾害对农业生产的破坏;人们为了保护农业生产所作的斗争。
可是,自然灾害离学生的日常生活比较远,他们往往不能亲身感受。
教材中虽然出示了一些拟人化的组图,以及一些相关的材料引导学生思考自然灾害带来的破坏。
但单凭着书上的这些是不可能使学生在阅读文本的基础上从头脑中建立形象的画面,感受人们与农业灾害作斗争的,不足以使学生真正走进文本,达到教育目标。
三、说教法1.通过学生观察,搜集拓展学生的知识面,调动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了解到雪灾,地震的重大灾害。
2.借助音像手段,把死知识变活,增加学习内容感染力,让学生身临其境地体验去感受。
3.模拟实验活动中让学生感受灾难,并掌握逃生的技巧。
4.通过展示图片,用多媒体课件构筑丰富多彩的课件资源,帮助学生丰富视野,拉近距离,升华感情。
四、说学法《品德与社会》课是“学”的课程,不是“教”的课程,应立足于让学生在活动中获得经验,为此在本课中主要引导学生通过以下方法学习:1.搜集资料,了解灾害的形成,进而深入思考产生感悟。
2.交流、讨论、演示法,加深对灾难的理解,认识到灾害的不可抗拒性。
五、说设计理念1.新课程观念下的《品德与社会》课,是“学”的课程而非“教”的课程,应是师生经验的共享,视界的融合与灵魂的感召。
《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学越来越趋于常态、真实、自然,生活气息浓厚,充满人文关怀。
它立足于让学生在活动中获得经验和形成体验,把引导学生热爱生活,学会做人作为课程的核心。
2.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把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课前让学生通过各种渠道搜集的文字,图片等资料,课上进行交流,汇报了解自然灾害知识,通过合作探究找到自救方法,通过模拟演练让他们获得真实的体验。
六、说教学程序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开课伊始,我先播放学生熟悉的汶川大地震视频让学生观看,学生从具体的图像感受到地震自然灾害对人类生活的巨大破坏作用引出本课的学习,这样消除了学生的陌生感,又让学生明白领悟到灾害的不可抗拒性。
2.小小主播,讲述灾害3.话题一:农业灾害知多少请学生阅读课本57-59页,结合自已收集到的资料,思考:农业遭受的自然灾害有哪些这些自然灾害有哪些破坏老师设计了自然灾害调查表,分别发给各小组,小组内的同学自学课本讨论交流,整理资料,在组长的带领下完成调查表,并向大家展示汇报调查结果,老师补充说明雹灾、蝗灾的资料。
(设计意图:社会课是活动课,是师生经验的共享,学生通过合作交流整理资料的过程,丰富视野,接近了距离,了解了灾害的不可抗拒性,采用文字图片录像等多种形式缩短时空的距离,充分发挥多媒体技术的优势,把学生难以理解的内容,形象地展示在学生面前,把死知识变活,增强学习内容的感染力,让学生身临其境地去体验去感悟。
)4.话题二:七嘴八舌话抗灾请学生再次阅读57-59页,思考:面对自然灾害,广大农民是怎样做的,请结合课前收集的抗灾资料,选择一种或几种在小组内交流,填写学习卡,推选一名代表全班交流。
教师相机补充抗灾保生产资料,课件中所出示的治理措施是为了给学生以明确的指导,面对各种灾害时我们该怎样进行防治,明确再大的自然灾害只要有相应的措施都能将损失降到最低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