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2.1认识无理数 教案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数学 2.1 认识无理数 优秀教案
2.1认识无理数1.了解无理数的概念及意义,会判断一个数是有理数还是无理数;(重点)2.会对一个无理数进行估算.(难点)一、情境导入拼图发现新数——无理数请大家四个人为一组,拿出自己准备好的两个边长为1的正方形纸片和剪刀,按虚线剪开拼成一个大的正方形.因为两个小正方形面积之和等于大正方形的面积,所以根据正方形面积公式可知a2=2,那么a是整数吗?a是分数吗?二、合作探究探究点一:无理数的概念及认识下列各数中,哪些是有理数?哪些是无理数?3.14,-53,0.58··,-0.125,-5π,0.35,227,5.3131131113…(相邻两个3之间1的个数逐次加1).解析:准确理解有理数和无理数的概念是解答本题的关键.任何有限小数或无限循环小数都是有理数;无限不循环小数称为无理数,故-5π,5.3131131113…是无理数,其他都是有理数.解:有理数:3.14,-53,0.58··,-0.125,0.35,227;无理数:-5π,5.3131131113…(相邻两个3之间1的个数逐次加1).方法总结:有理数与无理数的主要区别.(1)无理数是无限不循环小数,而有理数可以用有限小数或无限循环小数表示.(2)任何一个有理数都可以化为分数形式,而无理数则不能.探究点二:借助计算器用“夹逼法”求无理数的近似值正数x满足x2=17,则x精确到十分位的值是________.解析:已知x2=17,所以4<x<5,4.12=16.81<17,4.22=17.64>17,所以4.1<x<4.2.又因为 4.122=16.9744<17,4.132=17.0569>17,所以4.12<x<4.13.故x精确到十分位是4.1.方法总结:估计x2=a(a>0)中的正数x各位上的数字的方法:(1)估计x的整数部分,看它在哪两个连续整数之间,较小数即为整数部分;(2)确定x的十分位上的数,同样寻找它在哪两个连续整数之间;(3)按照上述方法可以依次确定x的百分位、千分位、…上的数,从而确定x的值.三、板书设计无理数⎩⎪⎨⎪⎧定义:无限不循环小数识别让学生通过估计、借助计算器进行探索和讨论,体会数学学习的乐趣,体会无限逼近的数学思想,得到无理数的概念;同时引导学生回顾旧知、探索新知,形成一定的数学探究能力,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分类和归纳的思想,为今后的数学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北师大版初中数学八年级上册第二章《2.1认识无理数》 教案
北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上册《认识无理数(2)》教案一、学生起点分析学生在小学阶段已经学习了非负数,七年级又学习了有理数.本章第一课时的学习,学生感受到了生活中确实存在着不是有理数的数,让学生认识到所学的数又不够用了,从而激发他们学习的好奇心,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充分认识到学习无理数引入的必要性,发展学生的合情推理能力.二、教学任务分析《数不够用了》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北师大版实验教科书八年级(上)第二章《实数》的第一节,第一课时让学生感受数的发展,感知生活中确实存在着不同于有理数的数. 本课时为第二课时,内容是建立无理数的基本概念,借助计算器,感受无理数是无限不循环小数,会判断一个数是无理数,并能结合实际判别有理数和无理数.在活动中进一步发展学生独立思考的意识和合作交流的能力,在学习中领悟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体会数学知识与现实世界的联系,而且对今后学习数学也有着重要意义.为此,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 1.借助计算器探索无理数是无限不循环小数,借助计算器进行估算,培养学生的估算能力,发展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并从中体会无限逼近的思想.2.探索无理数的定义,比较无理数与有理数的区别,并能辨别出一个数是无理数还是有理数,训练学生的思维判断能力.3.能够准确地将目前所学习的数按不同角度进行分类,并说明理由,进一步体会分类思想,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4.充分调动学生参与数学问题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提高他们的辨识能力.三、教学过程设计本节课设计六个教学环节:第一环节:新课引入;第二环节:活动与探究;第三环节:知识分类整理;第四环节:知识运用与巩固;第五环节:课堂小结;第六环节:作业布置.第一环节:新课引入内容:想一想:1. 有理数是如何分类的?整数(如1-,0,2,3,…) 有理数 分数(如31,52-,119,0.5,… ) 2. 除上面的数以外,我们还学习过哪些不同的数? 如圆周率π,0.020020002…上节课又了解到一些数,如22=a ,25=b 中的a ,b 不是整数,能不能转化成分数呢?那么它们究竟是什么数呢?本节课我们就来揭示它们的真面目.意图:通过这些问题让学生发现有理数不够用了,存在既不是整数,也不是分数的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去揭示它的真面目.效果: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引出本节课题“数不够用了(2)”. 第二个环节:活动与探究1. 探索无理数的小数表示内容:借助计算器以小组讨论的形式对面积为2的正方形的边长a 和面积为5的正方形的边长b 进行估计.请看图,判断下面3个正方形的边长之间有怎样的大小关系?边长a 的取值范围大致是多少?如何估算的?是否存在一个小数的平方等于2?说说你的理由.边长a 面积s 1<a <21<s<4 1.4<a <1.5[来源:学+科+1.96<s<2.25 1.41<a <1.42 1.9881<s<2.0164 1.414<a <1.415 1.999396<s<2.002225 1.4142<a <1.41431.99996164<s<2.00024449归纳总结:a 是介于1和2之间的一个数,既不是整数,也不是分数,则a 一定不是有理数.如果写成小数形式,它们是无限不循环小数.请大家用上面的方法估计面积为5的正方形的边长b 的值.目的: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进行思考和交流,逐渐地缩小范围,借助计算器探索出a =1.41421356…,b =2.2360679…,是无限不循环小数的过程,体会无限逼近的思想.效果:学生感受到无理数确实是无限不循环的,为后续定义无理数打下基础. 2. 探索有理数的小数表示,明确无理数的概念内容:请同学们以学习小组的形式活动:一同学举出任意一分数,另一同学将此分数表示成小数,并总结此小数的形式.议一议:分数化成小数,最终此小数的形式有哪几种情况? 探究结论:分数只能化成有限小数或无限循环小数. 即任何有限小数或无限循环小数都是有理数.强调:像0.585885888588885…,1.41421356…,-2.2360679…等这些数的小数位数都是无限的,并且不是循环的,它们都是无限不循环小数.我们把无限不循环小数叫做无理数.(圆周率π=3.14159265…也是一个无限不循环小数,故π是无理数).[来源:学.科.网Z.X.X.K]目的:通过学生的活动与探究,得出无理数的概念.效果:通过师生互动的教学活动,既培养学生独立思考与小组合作讨论的能力,又感受到无理数存在的必然性,建立了无理数的概念. 第三个环节:知识分类整理内容:到目前为止我们所学过的数可以分为几类?(按小数的形式来分).强调“无限不循环小数”与“无限循环小数”的联系和区别.无理数还可以进行怎样的分类?目的:培养学生总结归纳的能力,把新学知识纳入已有的知识体系,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思维判断能力,加强学生对分类思想的理解.效果:通过师生的共同探究,形成对中学现阶段数的系统认识,提高了总结归纳能力. 第四个环节:知识运用与巩固内容:认识一个数是无理数还是有理数.有理数:有限小数或无限循环小数无理数:无限不循环小数数整数分数例1填空: 0.351, 4.96••-,32-, 3.14159, 6, -5.2323332…,3π,1234567891011…(由相继的正整数组成).例2 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1)有限小数是有理数; ( ) (2)无限小数都是无理数; ( ) (3)无理数都是无限小数; ( ) (4)有理数是有限数. ( )例3以下各正方形的边长是无理数的是( ) (A )面积为25的正方形; (B ) 面积为254的正方形; (C ) 面积为8的正方形; (D ) 面积为1.44的正方形. [来源:Z 。
北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上册:2.1《认识无理数》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上册:2.1《认识无理数》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认识无理数》是北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上册第二章的第一节内容。
本节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实数、有理数的基础上,引入无理数的概念,使学生了解无理数在生活中的应用和实际意义,培养学生运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材通过丰富的实例和探究活动,让学生感受无理数的存在,体验数的概念的扩展,培养学生的数感。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学习了实数和有理数,对数的概念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学生对无理数的理解可能还比较模糊,需要通过具体的实例和实践活动来加深对无理数概念的理解。
此外,学生可能对无理数的存在感到困惑,需要教师通过讲解和引导,让学生逐渐接受无理数的存在。
三. 教学目标1.了解无理数的概念,理解无理数的存在和实际意义。
2.能够识别常见的无理数,如π、√2等。
3.能够运用无理数解决实际问题,提高运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培养学生的数感,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无理数的概念和实际意义的理解。
2.难点:无理数的识别和运用。
五. 教学方法1.实例教学法:通过具体的实例,让学生感受无理数的存在和实际意义。
2.实践活动法: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加深对无理数概念的理解。
3.问题驱动法:通过提问和引导,让学生主动探索无理数的性质和运用。
六. 教学准备1.教材和教案。
2.投影仪和教学课件。
3.练习题和测试题。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投影仪展示生活中的实例,如圆的周长和面积的关系,引出无理数的概念。
2.呈现(10分钟)讲解无理数的定义,通过具体的实例,让学生感受无理数的存在。
如π、√2等。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进行练习,识别常见的无理数,加深对无理数概念的理解。
4.巩固(10分钟)讲解无理数的性质和运用,让学生通过实践活动,加深对无理数概念的理解。
5.拓展(10分钟)引导学生思考无理数在生活中的应用和实际意义,培养学生的数感。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2.1《认识无理数》教案
实践活动环节,我让学生分组讨论并实验操作,目的是让他们在实践中加深对无理数的理解。从成果展示来看,学生们的讨论和操作都比较顺利,但我认为在引导讨论过程中,还可以进一步拓宽话题,让学生从更多角度探讨无理数的应用。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2.1《认识无理数》教案
一、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2.1《认识无理数》教案:
1.了解无理数的概念及其与有理数的区别;
2.掌握无理数的表示方法,如根号表示、无限不循环小数表示等;
3.理解无理数在数轴上的位置,能正确比较两个无理数的大小;
4.掌握无理数的近似计算方法,如平方根的近似值计算;
3.在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中,要关注每个学生的参与度,鼓励他们提出自己的观点;
4.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根据今天的反思,不断调整和改进教学方法,以期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在学生小组讨论环节,我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并与其他同学进行交流。这个过程让我看到了学生们的积极性和创造力。但同时,我也注意到有些学生在讨论中较为沉默,可能需要我在以后的教学中更加关注这部分学生的参与度。
1.教学中要注重学生的生活实际,从他们熟悉的事物出发,引导他们感知数学概念;
2.针对难点内容,需要准备更多具体的例子和比较,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
5.通过实例分析,感受无理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本节课,我们将带领学生深入认识无理数,理解其内涵与外延,并能应用于实际问题中。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第二章实数第一节认识无理数教案
第二章实数第一节认识无理数教案一、教学目标1. 理解无理数的概念,掌握实数的概念及其性质。
2. 能够正确地进行无理数的运算,掌握实数大小的比较方法。
3. 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探究精神,提高逻辑思维能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1. 无理数的概念和实数的性质。
2. 无理数的运算和大小比较。
教学难点:1. 如何理解无理数的概念。
2. 如何正确进行无理数的运算。
三、教学过程1. 引入新知:通过问题导入,引导学生思考有理数无法表示的数,进而引出无理数的概念。
2. 概念讲解:详细讲解无理数的概念和实数的性质,让学生理解无理数的含义和特点。
3. 例题讲解:选取具有代表性的例题,引导学生进行无理数的运算和大小比较,掌握无理数的运算法则和实数大小的比较方法。
4. 练习与检测:让学生进行课堂练习和自我检测,加深对无理数的理解和掌握。
5. 巩固知识:通过提问、小组讨论等方式,让学生回顾所学知识,巩固记忆。
6. 拓展延伸:介绍无理数在其他数学领域的应用,引导学生了解数学的实际应用价值。
四、教学方法和手段1. 讲解与演示:教师通过讲解和演示,让学生理解无理数的概念和性质。
2. 练习与讨论:学生进行课堂练习和小组讨论,加深对无理数的理解和掌握。
3. 多媒体辅助:使用多媒体设备展示无理数和实数的图形关系,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概念。
五、课堂练习、作业与评价方式1. 课堂练习:选取适当的练习题,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无理数的运算和大小比较,检验学习效果。
2. 课后作业:布置适量的作业题,让学生在家中继续巩固无理数的知识和技能。
3. 互动评价:学生之间互相评价课堂练习和作业,互相学习和帮助,共同提高。
六、辅助教学资源与工具1. PPT讲解:提供详细的PPT讲解,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无理数的概念和性质。
2. 数学软件:使用数学软件展示无理数和实数的图形关系,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概念。
3. 参考资料:提供相关的数学参考资料,供学生自主学习和研究。
北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上册1《认识无理数》教案5
北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上册1《认识无理数》教案5一. 教材分析《认识无理数》是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的一章,本章主要让学生了解无理数的概念、性质和应用。
无理数是实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与有理数相比,无理数具有无限不循环的小数特点。
本章内容在数学系统中占有重要地位,为学生深入学习三角函数、复数等数学知识打下基础。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章内容前,已经掌握了有理数、实数等基础知识,对数的运算和性质有一定的了解。
但学生对无理数的概念、性质和应用可能较为陌生,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引导学生从已有知识出发,逐步理解和掌握无理数的相关概念。
三. 教学目标1.了解无理数的概念,掌握无理数的性质;2.能够对无理数进行简单的运算和估计;3.理解无理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提高数学素养。
四. 教学重难点1.无理数的概念及其与有理数的区别;2.无理数的性质,如无限不循环小数、不能表示为分数等;3.无理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五. 教学方法1.采用情境教学法,以生活实例引导学生认识无理数;2.采用探究教学法,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讨论,探索无理数的性质;3.采用实践教学法,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体会无理数在生活中的应用。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生活实例和图片,用于导入和巩固环节;2.准备无理数的性质和运算练习题,用于操练和家庭作业环节;3.准备PPT或黑板,用于呈现和板书。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生活实例,如测量物体长度、计算圆的周长等,引导学生认识无理数。
让学生感受无理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存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通过PPT或黑板,呈现无理数的概念和性质。
详细解释无理数的定义,阐述无理数与有理数的区别,展示无理数的性质,如无限不循环小数、不能表示为分数等。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进行无理数的运算练习,如求无理数的和、差、积、商等。
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加深对无理数的理解,巩固所学知识。
4.巩固(10分钟)通过小组合作、讨论,让学生探究无理数的性质。
北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上册:21认识无理数教学设计
3.引出无理数:告诉学生,像√2这样不能表示为两个整数之比的数,我们称之为无理数。从而导入新课——认识无理数。
(二)讲授新知
1.无理数的定义:详细讲解无理数的概念,强调无理数的不可度量性和无限不循环性。
-解释:无理数是无限不循环小数,不能精确地表示为分数形式。
6.分层教学,关注差异: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能力,设计不同难度的练习题和拓展任务,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
-对于基础较弱的学生,重点在于理解无理数的概念和基本性质;对于基础较好的学生,可以增加一些拓展性问题,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
7.持续评价,激励发展: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如课堂问答、小组讨论、作业反馈等,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和结果进行持续评价,激励学生不断进步。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无理数的探究,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能力。
2.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猜想、验证等环节,发现无理数的性质,提高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
3.运用数轴、几何图形等工具,将无理数与直观图形相结合,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数形结合思想。
4.通过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体会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提高学生的实际问题解决能力。
-解释无理数与有理数的区别和联系。
-计算√9-√16,并说明结果是有理数还是无理数。
2.实际应用题:
-一个正方形的对角线长度是边长的√2倍,求该正方形的对角线长度。
-估算圆的周长,已知半径为3cm,π取3.14。
-某同学在跑步时,以每秒√2米的速度匀速前进,求1分钟内跑过的距离。
3.拓展提升题:
-证明:如果一个数的平方是无理数,那么这个数本身也是无理数。
7.课后作业:布置适量的课后作业,巩固学生对无理数的认识,提高学生的实际问题解决能力。
北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上册2.1认识无理数优秀教学案例
1.分组讨论: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针对问题进行讨论、交流。
2.讨论内容:让学生结合所学知识,运用逼近法估算无理数的大小,如估算π的值。
3.讨论过程: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归纳等数学思维方法,探索无理数的性质,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四)总结归纳
1.学生总结: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体会,总结本节课所学的无理数的性质和估算方法。
3.小组评价:引导学生对其他小组的汇报进行评价,提高学生的评价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四)反思与评价
1.引导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行反思,总结学习方法和经验,提高学生的自我监控能力。
2.学生互评:学生之间相互评价,培养学生的评价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3.教师评价: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成果进行评价,及时反馈,指导学生的学习。
教学重点:无理数的概念和性质,逼近法估算无理数的大小。
教学难点:无理数的概念理解,逼近法的运用。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让学生理解无理数的概念,掌握无理数的性质,能正确识别和表示无理数。
2.让学生学会运用逼近法估算无理数的大小,提高学生的数学运算能力。
3.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5.教学内容的总结与作业的布置:教师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总结,强调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布置有关无理数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知识,独立完成作业,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同时,教师对学生的作业进行批改,及时反馈,指导学生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无理数的相关知识。
(二)讲授新知
1.无理数的概念:讲解无理数的定义,通过具体例子让学生理解无理数的特点。
2.无理数的性质:讲解无理数的性质,如无限不循环小数、不能精确表示等,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归纳等数学思维方法,探索无理数的性质。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2.1认识无理数教学设计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难点
1.无理数概念的理解:无理数对于学生来说是新的数学概念,理解无理数的本质和特点是一大难点。学生需要从具体的例子中抽象出无理数的定义,并理解其与有理数的区别。
2.无理数的运算:无理数的运算规则与有理数不同,如何进行无理数的近似计算、比较大小等是教学的另一个重点和难点。
2.自主探究,合作交流:鼓励学生在小组内或全班范围内进行讨论,通过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发现无理数的性质和规律。在此过程中,教师应适时引导,帮助学生突破难点。
3.利用多媒体,直观演示:运用多媒体教具和软件,如几何画板、计算器等,直观演示无理数在数轴上的位置、无理数的运算过程等,增强学生的直观体验。
4.分层教学,因材施教: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水平和能力,设计不同难度的例题和练习,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
(1)已知某正方形的对角线长为10cm,求该正方形的面积。
(2)计算圆的周长与直径的比值,并说明这个比值为什么是一个无理数。
4.探究题:小组合作,探究以下问题:
(1)无理数在数轴上的位置关系。
(2)如何用数轴上的点来表示一个无理数。
5.思考题:让学生思考以下问题,并用自己的语言总结:
(1)无理数与有理数的区别和联系。
(2)无理数在数学和其他学科中的应用。
作业要求:
1.学生需独立完成基础练习题和提高题,确保对无理数的概念、性质和运算有深刻的理解。
2.应用题和探究题要求学生在小组内合作完成,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思考题要求学生在完成作业后进行总结,提高自己的数学思维能力。
4.作业完成后,学生需认真检查,确保解答过程正确、清晰。
北师大版初中数学八年级上册第二章《 2.1认识无理数》教案
北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上册第二章《认识无理数》教案2.1 认识无理数(一)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通过拼图活动,让学生感受无理数产生的实际背景和引入的必要性.2.能判断给出的数是否为有理数;并能说出现由.(二)能力训练目标:1.让学生亲自动手做拼图活动,感受无理数存在的必要性和合理性,培养大家的动手能力和合作精神.2.通过回顾有理数的有关知识,能正确地进行推理和判断,识别某些数是否为有理数,训练他们的思维判断能力.(三)情感与价值观目标:1.激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提高大家学习数学的热情.2.引导学生充分进行交流,讨论与探索等教学活动,培养他们的合作与钻研精神.3.了解有关无理数发现的知识,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培养他们为真理而奋斗的精神.教学重点1.让学生经历无理数发现的过程.感知生活中确实存在着不同于有理数的数.2.会判断一个数是否为有理数.教学难点1.把两个边长为1的正方形拼成一个大正方形的动手操作过程.2.判断一个数是否为有理数.教学方法教师引导,主要由学生分组讨论得出结果.教学过程一、创设问题情境,引入新课[师]同学们,我们学过不计其数的数,概括起来我们都学过哪些数呢?[生]在小学我们学过自然数、小数、分数.[生]在初一我们还学过负数.[师]对,我们在小学学了非负数,在初一发现数不够用了,引入了负数,即把从小学学过的正数、零扩充到有理数范围,有理数包括整数和分数,那么有理数范围是否就能满足我们实际生活的需要呢?下面我们就来共同研究这个问题.二、讲授新课1.问题的提出[师]请大家四个人为一组,拿出自己准备好的两个边长为1的正方形和剪刀,认真讨论之后,动手剪一剪,拼一拼,设法得到一个大的正方形,好吗?[生]好.(学生非常高兴地投入活动中).[师]经过大家的共同努力,每个小组都完成了任务,请各组把拼的图展示一下.同学们非常踊跃地呈现自己的作品给老师.[师]现在我们一齐把大家的做法总结一下:下面请大家思考一个问题,假设拼成大正方形的边长为a ,则a 应满足什么条件呢? [生甲]a 是正方形的边长,所以a 肯定是正数.[生乙]因为两个小正方形面积之和等于大正方形面积,所以根据正方形面积公式可知a 2=2.[生丙]由a 2=2可判断a 应是1点几.[师]大家说得都有道理,前面我们已经总结了有理数包括整数和分数,那么a 是整数吗?a 是分数吗?请大家分组讨论后回答.[生甲]我们组的结论是:因为12=1,22=4,32=9,…整数的平方越来越大,所以a 应在1和2之间,故a 不可能是整数. [生乙]因为913131,943232,412121=⨯=⨯=⨯,…两个相同因数的乘积都为分数,所以a 不可能是分数.[师]经过大家的讨论可知,在等式a 2=2中,a 既不是整数,也不是分数,所以a 不是有理数,但在现实生活中确实存在像a 这样的数,由此看来,数又不够用了. 2.做一做投影片§2.1.1 A(1)在下图中,以直角三角形的斜边为边的正方形的面积是多少?(2)设该正方形的边长为b ,则b 应满足什么条件?b 是有理数吗? [师]请大家先回忆一下勾股定理的内容.[生]在直角三角形中,若两条直角边长为a ,b ,斜边为c ,则有a 2+b 2=c 2.[师]在这题中,两条直角边分别为1和2,斜边为b ,根据勾股定理得b 2=12+22,即b 2=5,则b 是有理数吗?请举手回答.[生甲]因为22=4,32=9,4<5<9,所以b 不可能是整数. [生乙]没有两个相同的分数相乘得5,故b 不可能是分数.[生丙]因为没有一个整数或分数的平方为5,所以5不是有理数.[师]大家分析得很准确,像上面讨论的数a ,b 都不是有理数,而是另一类数——无理数.关于无理数的发现是付出了昂贵的代价的.早在公元前,古希腊数学家毕达哥拉斯认为万物皆“数”,即“宇宙间的一切现象都能归结为整数或整数之比”,也就是一切现象都可用有理数去描述.后来,这个学派中的一个叫希伯索斯的成员发现边长为1的正方形的对角线的长不能用整数或整数之比来表示,这个发现动摇了毕达哥拉斯学派的信条,据说为此希伯索斯被投进了大海,他为真理而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但真理是不可战胜的,后来古希腊人终于正视了希伯索斯的发现.也就是我们前面谈过的a2=2中的a不是有理数.我们现在所学的知识都是前人给我们总结出来的,我们一方面应积极地学习这些经验,另一方面我们也不能死搬教条,要大胆质疑,如不这样科学就会永远停留在某处而不前进,要向古希腊的希伯索斯学习,学习他为捍卫真理而勇于献身的精神.三、课堂练习(一)课本P35随堂练习如图,正三角形ABC的边长为2,高为h,h可能是整数吗?可能是分数吗?解:由正三角形的性质可知BD=1,在Rt△ABD中,由勾股定理得h2=3.h不可能是整数,也不可能是分数.(二)补充练习为了加固一个高2米、宽1米的大门,需要在对角线位置加固一条木板,设木板长为a米,则由勾股定理得a2=12+22,即a2=5,a的值大约是多少?这个值可能是分数吗?解:a的值大约是2.2,这个值不可能是分数.四、课堂小结1.通过拼图活动,经历无理数产生的实际背景,让学生感受有理数又不够用了.2.能判断一个数是否为有理数.五、课后作业:见作业本。
北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上册:2.1《认识无理数》说课稿
北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上册:2.1《认识无理数》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认识无理数》是北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上册第2.1节的内容。
本节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有理数的概念和实数的概念的基础上进行的,是学生对实数系统的一次重要扩展。
无理数是实数的一个子集,它不能表示为两个整数的比例,其小数部分是无限不循环的。
这个概念的引入,不仅丰富了学生的数的概念,也为后续的三角函数、微积分等数学分支的学习打下了基础。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实数和有理数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无理数的概念和性质,他们可能是初次接触,理解起来可能会有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将会注意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和具体的数学问题,引导学生理解和接受无理数的概念。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理解无理数的概念,掌握无理数的性质,能够识别和估算无理数。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验、推理等方法,让学生体验发现和探究的过程,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耐心和细心,使学生体验到数学的乐趣。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无理数的概念和性质。
2.教学难点:无理数的理解和应用。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和数学软件辅助教学。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一个生活中的实例,如测量物体长度时遇到无法精确测量的情况,引出无理数的概念。
2.新课讲解:讲解无理数的概念,通过具体的例子和数学性质,使学生理解和掌握无理数。
3.案例分析:分析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无理数的概念和性质解决问题。
4.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探索无理数的性质,分享自己的发现。
5.总结提升:对无理数的概念和性质进行总结,引导学生思考无理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6.课后作业:布置一些有关无理数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包括无理数的概念、无理数的性质和无理数的应用等方面的内容。
034.北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上册2.1 第2课时 认识无理数(教案)
2.1认识无理数第2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掌握无理数的概念;能用所学定义正确判断所给数的属性.【过程与方法】借助计算器探索无理数是无限不循环小数,从中体会无限逼近的思想.【情感态度价值观】在掌握估算方法的过程中,发展学生的数感和估算能力.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能用所学定义正确判断所给数的属性.【教学难点】无理数概念的建立.教学准备计算器、立方体、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第一环节:情境引入导入:前面我们学习了有理数,有理数是如何分类的呢?1.有理数是如何分类的?【问题解决】有理数{整数(如−1,0,2,3,…)分数(如13,−25,911,0.5,…)2.除上面的数以外,我们还学习过哪些不同的数? 如圆周率π,0.020020002…上节课又了解到一些数,如a 2=2,b 2=5中的a ,b 不是整数,能不能转化成分数呢?那么它们究竟是什么数呢?本节课我们就来揭示它们的真面目.[设计意图] 通过这些问题让学生发现有理数不够用了,存在既不是整数,也不是分数的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去揭示它们的真面目.第二环节:新知构建面积为2的正方形的边长a 究竟是多少呢?(1)如图所示,三个正方形的边长之间有怎样的大小关系?说说你的理由.(2)边长a 的整数部分是几?十分位是几?百分位呢?千分位呢?……借助计算器进行探索.(3)【思考】 a ,哪个更接近正方形的实际边长?【归纳总结】 a 是介于1和2之间的一个数,既不是整数,也不是分数,则a 一定不是有理数.如果写成小数形式,它是有限小数吗?事实上,a =1.41421356…,它是一个无限不循环小数.【做一做】 (1)请大家用上面的方法估计面积为5的正方形的边长b 的值(结果精确到0.1),并用计算器验证你的估计.(2)如果结果精确到0.01呢?(提示:精确到0.1,b ≈2.2,精确到0.01,b ≈2.24)同样,对于体积为2的正方体,借用计算器,可以得到它的棱长c =1.25992105…,它也是一个无限不循环小数.[设计意图] 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进行思考和交流,逐渐缩小范围,借助计算器探索出a =1.41421356…,b =2.2360679…,c =1.25992105…是无限不循环小数的过程,体会无限逼近的思想.2.有理数的小数表示,明确无理数的概念思路一:请同学们以学习小组的形式活动.【议一议】 把下列各数表示成小数,你发现了什么?3,45,59,-845,211. 【答案】 3=3.0,45=0.8,59=0.5·,-845=-0.17·,211=0.1·8·.分数化成小数,最终此小数的形式有哪几种情况?思路二:回忆小学我们学过的计算圆的周长和面积的时候,用到的π取多少?(3.14)它是确切的值吗?(不是,是近似值)那π是有理数吗?(不是)并且,我们还知道,利用计算机,现在π已经算到几亿分位,但是还是没有算出来.当然,π也不能化为分数的形式,所以π不是有理数,那π是什么数呢?【探究结论】 分数只能化成有限小数或无限循环小数,即任何有限小数或无限循环小数都是有理数.【强调】 像0.585885888588885…,1.41421356…,-2.2360679…等这些数的小数位数都是无限的,并且不是循环的,它们都是无限不循环小数.我们把无限不循环小数称为无理数.(圆周率π=3.14159265…也是一个无限不循环小数,故π是无理数)【想一想】 你能找到其他的无理数吗?[设计意图] 通过学生的活动与探究,得出无理数的概念,通过师生互动的教学活动,既培养学生独立思考与小组合作讨论的能力,又感受到无理数存在的必要性,建立了无理数的概念.3.例题讲解下列各数中,哪些是有理数?哪些是无理数?3.14,-43, 0.5·7·,0.1010001000001…(相邻两个1之间0的个数逐次加2).解:有理数有:3.14,-43,0.5·7·;无理数有:0.1010001000001…(相邻两个1之间0的个数逐次加2).【强调】 1.无理数是无限不循环小数,有理数是有限小数或无限循环小数.2.任何一个有理数都可以化成分数p q 的形式(q ≠0,p ,q 为整数且互质),而无理数不能.[设计意图] 通过例题的讲解,让学生充分理解无理数、有理数的概念、区别,感受数的分类.[知识拓展] 确定x 2=a (a ≥0)中正数x 的近似值的方法:1.确定正数x 的整数部分.根据平方的定义,把x 夹在两个连续的正整数之间,确定其整数部分.例如:求x 2=5中的正数x 的整数部分,因为22<5<32,即22<x 2<32,所以2<x <3,因此x 的整数部分为2.2.确定x 的小数部分十分位上的数字.(1)将这两个整数平方和的平均数与a 比较,预测十分位上数字的取值范围,如两个整数2和3的平方和的平均数为22+322=6.5>5,所以x 的十分位上的数字一定比3小,不妨设x ≈2.2.(2)设误差为k (k 必为一个纯小数,且k 可能为负数),则x =2.2+k ,所以(2.2+k )2=5,所以4.84+4.4k +k 2=5,因为k 是小数,所以k 2很小,把它舍去,所以4.84+4.4k =5,所以k ≈0.036,所以x =2.2+k ≈2.2+0.036=2.236.实际估算中,整数部分的数字容易估计,十分位上的数字也可以采用试验的方法进行估计,即2.12=4.41,2.22=4.84,2.32=5.29,因为4.84<5<5.29,所以2.22<x 2<2.32,所以2.2<x <2.3,所以十分位上的数字为2.第三环节:课堂小结数{有理数:有限小数或无限循环小数{整数分数无理数:无限不循环小数第四环节:检测反馈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无限小数都是无理数B .有限小数是无理数C .无理数都是无限小数D .有理数是有限小数答案:C2.以下各正方形的边长是无理数的是 ( )A .面积为25的正方形B .面积为425的正方形C .面积为8的正方形D .面积为1.44的正方形解析:52=25,(25)2=425,(1.2)2=1.44.故选C . 3.一个直角三角形两条直角边的长分别是3和5,则斜边长a 是有理数吗?解:由勾股定理得: a 2=32+52,即a 2=34.因为不存在有理数的平方等于34,所以a 不是有理数. 4.已知-34,5,-1.4·2·,π,3.1416,23,0,42,(-1)2n ,-1.4242242224…(相邻两个4之间2的个数逐次加1).(1)写出所有有理数;(2)写出所有无理数.解:(1)有理数:-34,5,-1.4·2·,3.1416,23,0,42,(-1)2n . (2)无理数:π,-1.4242242224…(相邻两个4之间2的个数逐次加1).第五环节:布置作业1.教材作业【必做题】教材随堂练习.【选做题】教材习题2.2第2,4题.2.课后作业【基础巩固】1.面积为3的正方形的边长为x ,则x ( )A .1<x <2B .2<x <3C .3<x <4D .4<x <52.一个正三角形的边长是4,高为h ,则h 是 ( )A .整数B .分数C .有限小数D .无理数【能力提升】3.在直角三角形中,若两条直角边的长分别是2和3,则斜边长的平方是 ,则斜边长是 数.【拓展探究】4.设半径为a 的圆的面积为20 π.(1)a 是有理数吗?说说你的理由;(2)估计a 的值(精确到十分位,并利用计算器验证你的估计);(3)如果精确到百分位呢?5.在某项工程中,需要一块面积为3平方米的正方形钢板.应该如何划线、下料呢?要解决这个问题,必须首先求出正方形的边长,那么,请你算一算:(1)如果精确到十分位,正方形的边长是多少?(2)如果精确到百分位呢?【答案与解析】1.A(解析:12=1,22=4.)2.D(解析:由勾股定理,得h2=42-22=12,没有整数或分数的平方等于12,所以h为无理数.)3.13无理(解析:由勾股定理,可得斜边的平方为13,没有整数或分数的平方为13,所以是无理数.)4.解:(1)∵πa2=20π,∴a2=20.a不是有理数,因为a既不是整数,也不是分数,而是无限不循环小数.(2)a≈4.5.(3)a≈4.47.5.解析:1.72=2.89,1.73=2.9929.解:(1)1.7米.(2)1.73米.板书设计2.1.2认识无理数1.数的小数表示.2.有理数的小数表示,明确无理数的概念.3.例题讲解.教学设计反思成功之处本节课借助寻找正方形边长这一“现实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通过估算、借助计算器进行探索、讨论等途径,体会数学学习的乐趣,体会无限逼近的数学思想,得到无理数的概念.不足之处对基础较薄弱的学生和班级,这一探索过程所需时间较长,会影响后面环节的进行.再教设计知识分类整理环节,学生自主整理和接受会有一定困难,若学生学习例题后再进行知识分类整理可能会更好.感知过程是学生理解无理数这一抽象概念所必需的,所以绝对不能淡化.初中数学公式大全1过两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2两点之间线段最短3同角或等角的补角相等4同角或等角的余角相等5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和已知直线垂直6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连接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7平行公理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这条直线平行8如果两条直线都和第三条直线平行,这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9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10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11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12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13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14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15定理三角形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16推论三角形两边的差小于第三边17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和等于180 °18推论1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19推论2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和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20平行四边形判定定理1两组对角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21平行四边形判定定理2两组对边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22平行四边形判定定理3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23平行四边形判定定理4一组对边平行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24矩形性质定理1矩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25矩形性质定理2矩形的对角线相等26矩形判定定理1有三个角是直角的四边形是矩形27矩形判定定理2对角线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28菱形性质定理1菱形的四条边都相等29菱形性质定理2菱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并且每一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30菱形面积= 对角线乘积的一半,即S= (a×b )÷231菱形判定定理1四边都相等的四边形是菱形32菱形判定定理2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33正方形性质定理1正方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四条边都相等34正方形性质定理2 正方形的两条对角线相等,并且互相垂直平分,每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35定理1关于中心对称的两个图形是全等的36定理2关于中心对称的两个图形,对称点连线都经过对称中心,并且被对称中心平分37逆定理如果两个图形的对应点连线都经过某一点,并且被这一点平分,那么这两个图形关于这一点对称38等腰梯形性质定理等腰梯形在同一底上的两个角相等。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2.1.2认识无理数教案
1 / 1◎教学目标: 1.借助计算器探索无理数是无限不循环小数,并从中体会无限逼近的思想.2.会判断一个数是有理数还是无理数.◎重点难点:重点:借助计算器探索无理数是无限不循环小数,并从中体会无限逼近的思想...难点:会判断一个数是有理数还是无理数.◎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或“课堂回眸”)想一想:1. 有理数是如何分类的?整数(如1-,0,2,3,…) 有理数分数(如31,52-,119,0.5,… )2. 除上面的数以外,我们还学习过哪些不同的数? 如圆周率π,0.020020002…上节课又了解到一些数,如22=a ,25=b 中的a ,b 不是整数,能不能转化成分数呢?那么它们究竟是什么数呢?本节课我们就来揭示它们的真面目. 二.学生预习:(1)判断一下3个正方形的边长之间有怎样的大小关系?说说你的理由.(2)判断一下面积为2的正方形的边长a 的大致范围呢?写出你的探索过程。
(3)判断a 是有限小数吗?无理数的定义: . 三.展示探究:有理数与无理数的主要区别:(1)无理数是 ,有理数是 . (2)任何一个有理数都可以化为 的形式,而无理数则 . 四、作业布置:1.下列数中是无理数的是( ) A.0.12••32B.2πC.0D.722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不循环小数是无理数B.分数不是有理数C.有理数都是有限小数D.3.1415926是有理数 3.下列语句正确的是( )A.3.78788788878888是无理数B.无理数分正无理数、零、负无理数C.无限小数不能化成分数D.无限不循环小数是无理数4、以下各数:3.14,-34,-1,23,3.14,-π,••75.0,0,2,27,24,-0.2020020002……(相邻两个2之间0的个数逐次加1)其中,是有理数的是 ,是无理数的是 . 在上面的有理数中,分数有 ,整数有 .5、判断题(1)有理数与无理数的差都是有理数.(2)无限小数都是无理数. (3)无理数都是无限小数. (4)两个无理数的和不一定是无理数.备课留白:◎教学反思:◎安全提醒:。
北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上册1《认识无理数》教学设计5
北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上册1《认识无理数》教学设计5一. 教材分析《认识无理数》是北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上册的教学内容,本节课主要让学生了解无理数的概念,理解无理数与有理数的区别,通过实例感受无理数的存在,从而培养学生的数形结合思想,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七年级时已经学习了有理数,对数的概念有了初步的认识,但无理数作为一个新的概念,对学生来说比较抽象,难以理解。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通过具体实例,引导学生感受无理数的存在,理解无理数的概念。
三. 教学目标1.了解无理数的概念,理解无理数与有理数的区别。
2.能够识别常见的无理数,如π、√2等。
3.能够运用无理数的概念解决实际问题。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无理数的概念,无理数与有理数的区别。
2.难点:无理数的理解,无理数的存在感受。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具体实例,引导学生感受无理数的存在。
2.数形结合法:通过图形直观展示无理数的特点。
3.自主探究法: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共同探讨无理数的概念。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课件,展示无理数的实例和图形。
2.教学素材:准备一些具体的无理数实例,如π、√2等。
3.计算器:用于计算和展示无理数的值。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有理数的概念,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然后,教师提出问题:“同学们,你们知道除了有理数之外,还有其他的数吗?”从而引出无理数的概念。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课件展示一些无理数的实例,如π、√2等,并让学生尝试用计算器计算这些无理数的值。
同时,教师解释无理数的概念,即无限不循环小数。
3.操练(10分钟)教师布置一些练习题,让学生区分无理数和有理数。
学生独立完成后,教师选取部分学生的答案进行讲解。
4.巩固(10分钟)教师通过课件展示一些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无理数的概念解决问题。
例如,计算足球场地的周长和面积等。
北师大版 初中数学八年级上册第二章《2.1认识无理数》教案
北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上册《认识无理数》教案教学目标:1.借助计算器探索无理数是无限不循环小数,并从中体会无限逼近的思想.探索无理数与有理数的区别,并能辨别出一个数是无理数还是有理数.2.通过学生活动准确认识到有理数都可以划成有限小数和无限循环小数,发展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3.让学生理解估算的意义,掌握估算的方法,同时发展学生的估算能力,在数学活动发挥学生的积极作调学生参与数学问题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无理数概念的建立过程;了解无理数与有理数的区别,并能正确判断.难点:无理数概念的建立及估算;会判断一个数是无理数还是有理数,有理数与无理数的区别.教法与学法指导:本节课是在上一节课对无理数定性分析的基础上,借助于计算器,采用估算等方法,对无理数的产生进行定性的研究.在教学中要强调让学生探究概念形成的过程,鼓励学生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以学生自主探索为主,并强调小组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强化应用意识,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学生要借助工具多动手、动口、动脑,自主探究,提高学习的兴趣,进一步体会数学的地位和作用.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计算器.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教师:同学们还记得有理数是如何分类的吗?教师:很好!上节课我们了解到一些数,如a 2=2,b 2=5中的a ,b 既不是整数,也不是分数,那么它们究竟是什么数呢?本节课我们就来探究这些数的真面目.设计意图:通过这些问题让学生发现有理数不够用了,这些数既不是整数,也不是分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去揭示它的真面目.实际效果: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吸引学生注意力,引出本节课题“数怎么又不够用了”. 二、合作探究,发现新知探究一:计算器探索面积为2的正方形的边长a .(课件展示) 教师:大家还记的我们上节课是怎样得到面积为2的正方形的吗?学生:有理数 整数(如-1,0,2,3,…):都可看成有限小数.分数 (如-13,25,911,… ):可不可能都化成有限小数或无限小数?学生:把两个边长为1的小正方形,通过剪切、拼图拼成一个大的正方形,它的面积就是2.教师:面积为2的正方形的边长a究竟是多少呢?你能不能估计大正方形的边长a在什么范围内?学生:(观察课件后回答)通过图形可以看出1<a<2.因为12=1,22=4,而a的平方等于2,所以1<a<2.教师:非常好!既然1<a<2,那么a是1点几呢?为什么?学生:(探究后回答)1.4<a<1.5.因为1.42=1.96,1.52=2.25,而a的平方等于2,所以1.4<a<1.5.教师:你能精确到它的百分位吗?千分位呢?万分位呢?下面给大家几分钟的时间,借助计算器进行探索.(学生小组合作,探索交流)教师:谁能说一下小组探索的结果?学生:a=1.4142.教师:恰好是1.4142吗?学生:约等于1.4142,在1.4142与1.4143之间.教师:还有几位小数?学生:无数位.它是一个无限小数.教师:对,大家可以看一下小明同学的探索过程.(展示课件)边长a面积S1<a<2 1<S<41.4< a<1.5 1.96<S<2.251.41< a<1.42 1.9881<S<2.01641.414< a<1.415 1.999396<S<2.0022251.4142<a<1.4143 1.99996164<S<2.00024449教师:如果继续探索下去,你会有什么发现?学生:这个数是无限小数而且不循环.教师:对,事实上,它是一个无限不循环小数.探究二:计算器探索面积为5的正方形的边长b(课件展示)教师:模仿上一个探索过程,你能探索面积为5的正方形的边长b吗?如果能,把探究的结果填入下表.边长b面积S保留整数<b <<S <保留十分位< b <<S <学生:(小组合作,交流探索)把探究结果填入表格. 教师:谁能说一下你能得到什么结论?学生:b =2.23606…,它也是一个无限不循环小数.教师:同学们探索的非常好. 模仿刚才的探索方法,我们也可以探索体积为2的正方体的棱长.借助计算器,可以得到它的棱长为1.25992105…,它也是一个无限不循环小数.设计意图:借助计算器探索出a =1.41421356…,b =2.2360679…,是一个无限不循环小数,并从中感受无限逼近的数学思想.实际效果:通过探究让学生真切感受到无理数确实是无限不循环的,为无理数概念打下基础. 议一议(课件展示):把下列有理数表示成小数,你发现了什么? 3,45,59,845,211. 学生1:3=3.0,54=0.8,95=•5.0,•=71.0458,••=818.1112.学生2:我发现3,54是有限小数,112,458,95是无限循环小数.教师:好!上面这些数都是有理数,所以有理数总可以用有限小数或无限循环小数表示.反过来,任何有限小数或无限循环小数都是有理数.像1.41421356…,2.2360679…等这些数的小数位数都是无限的,但是又不是循环的,是无限不循环小数.你能给这类数取个名字吗?生:无理数.教师:很好,哪位同学给无理数下个定义? 学生:无理数就是无限不循环小数.教师:好,圆周率π=3,14159265…也是一个无限不循环小数,目前π值已精确计算到了将近65亿位,但是仍然不是一个精确的数值.故π是无理数.像上面研究过的a 2=2,b 2=5中的a ,b 是无限不循环小数都是无理数.教师:理解无理数的概念一定要抓住哪两方面? 学生:一是无限小数;二是不循环小数.教师:同学们一定要抓住这两点,只要有一点不符合,它就不是无理数.你能举出其他的无理数例子吗?保留百分位 < b < < S < 保留千分位 < b < < S < 保留万分位< b << S <学生:(学生踊跃的)1.2345678987…,2π等等. 教师:无理数多不多? 学生:多.教师:在我们生活中除了π以外,还有非常多的无理数.下面我们看例1,你能分清有理数和无理数吗?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的活动与探究,得出无理数的概念.教学效果:通过师生互动的教学活动,既培养学生独立思考与小组合作讨论的能力,又感受到无理数存在的必然性,建立了无理数的概念.三、例题示范,应用概念 (课件展示)例1 下列各数中,哪些是有理数?哪些是无理数?3.14,34-,••75.0,0.1010010001…(相邻两个1之间0的个数逐次加1),-π.学生:有理数有3.14,34-,••75.0;无理数有0.1010010001…(相邻两个1之间0的个数逐次加1), -π.教师:回答得很好,大家鼓励一下.只要你抓住了无理数的两个特征,你就能把它识别出来. 跟踪练习: 1.填空:0.351,π+1,.68.4,23-, 3.14159, -5.2323332…, -3π ,1.234567891011…(由相继的正整数组成).有理数有: ; 无理数有: . 2.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1)有限小数是有理数; ( ) (2)无限小数都是无理数; ( ) (3)无理数都是无限小数; ( ) (4)有理数是有限小数. ( ) 教师强调:1.无理数是无限不循环小数,有理数是有限小数或无限循环小数. 2.任何一个有理数都可以化成分数形式,而无理数则不能.例2 (1)设面积为10的正方形的边长为x ,x 是有理数吗?说说你的理由. (2)估计x 的值(结果精确到0.1),并用计算器验证你的估计. (3)如果结果精确到百分位呢?解:(1)由题意得x2=10,因为32=9,42=16,而 32 <x2<42.故3<x<4,所以x不是整数,没有一个分数的平方等于10,所以x不是分数.因为x即不是整数也不是分数,故x不是有理数.(2) 估计x≈3.2.(3) x≈3.16.设计意图:通过例1及练习的讲解,让学生充分理解无理数、有理数的概念、区别,感受数的分类,培养学生总结归纳的能力.而例2属于数的估算.,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思维判断能力.实际效果:通过师生的共同探究,形成对中学阶段数的系统认识,提高了总结归纳能力.四、课堂总结,盘点收获教师: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呢?你还存在疑问吗?学生:我的主要收获是认识了无理数,并且能把无理数与有理数区别开.有理数包括整数和分数,能够化成有限小数或者是无限循环小数,而无理数是无限不循环小数.教师:还有要补充的吗?学生:我还学会了π是无理数以及利用估算的方法探索无理数的范围.教师:大家总结的很全面.以后我们还会学到很多关于无理数的知识,希望同学们继续努力.设计意图:让学生学会及时对知识点、数学方法进行总结,并整理成经验,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思维判断能力。
北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上册第二章实数第1节认识无理数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无理数的概念,掌握无理数与有理数的区别,能够识别常见的无理数,例如π和√2等。
2.学会使用数轴比较无理数的大小,能够进行无理数的近似计算,提高数学运算能力。
3.能够运用无理数的性质进行简单的数学推导,为后续学习打下基础。
(四)课堂练习,500字
课堂练习是检验学生知识掌握情况的重要环节。我会设计一系列由浅入深的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这些题目将涵盖无理数的定义、性质、大小比较和近似计算等方面。
在学生完成练习后,我会组织他们进行互相批改和讨论,鼓励他们解释自己的解题过程,分享解题心得。我会及时给予反馈,指出学生的错误和不足,并提供正确的解题方法。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能够及时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解题能力。
3.生活实例分析:请同学们在生活中找到一个涉及无理数的实例,如建筑、艺术、科学等领域,分析无理数在这个实例中的应用,并说明其重要性。这将有助于同学们认识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提高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能力。
4.小组合作任务:以小组为单位,设计一道关于无理数的数学题目,要求题目具有一定的挑战性和趣味性。各小组之间可以互相交换题目进行解答,并在课堂上分享解题过程和心学生在情境中感知数学,提高学习的兴趣和参与度。
-及时反馈,针对学生的个别差异,给予个性化指导,帮助学生克服学习难点。
-培养学生的数学语言表达能力,让他们能够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思考和推理过程。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500字
在导入新课的环节,我将利用学生的已有知识作为切入点,激发他们对新知识的兴趣和好奇心。首先,我会通过一个简单的数轴活动开始本节课。让学生在数轴上标出他们已知的整数和分数,然后提问:“数轴上的点是否都已经被我们找到了对应的数?”这个问题将引导学生思考数轴上除了有理数之外,是否还有其他类型的数。
北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上册:2.1《认识无理数》教案
北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上册:2.1《认识无理数》教案一. 教材分析《认识无理数》是北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上册第二章的第一节内容。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了解无理数的概念,理解无理数与有理数的关系,以及掌握一些估算无理数大小方法。
教材通过引入π和√2等实际例子,帮助学生建立起无理数的直观印象,进而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探究,发现无理数的特点和性质。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学习了有理数的相关知识,对数的概念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学生对无理数的概念和性质可能感到陌生,理解起来有一定难度。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认知水平,通过生动具体的例子和实际操作,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无理数的概念。
三. 教学目标1.了解无理数的概念,理解无理数与有理数的关系。
2.能够运用逼近法估算无理数的大小。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动手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无理数的概念和性质。
2.难点:理解无理数与有理数的关系,以及运用逼近法估算无理数的大小。
五. 教学方法1.采用情境教学法,通过引入实际例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采用探究教学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动手操作,自主发现无理数的特点和性质。
3.采用讲解法,教师详细讲解无理数的概念和性质,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
4.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法,鼓励学生互相讨论、交流,共同解决问题。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课件和教学素材。
2.准备计算器、纸张等学习工具。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π和√2的实际应用场景,如圆的周长和物体尺寸的测量等,引发学生对无理数的兴趣。
同时,提出问题:“你们认为π和√2是什么类型的数?”让学生思考并发表观点。
2.呈现(15分钟)教师讲解无理数的概念,通过PPT展示无理数的定义和性质,让学生了解无理数的特点。
同时,举例说明无理数与有理数的关系,如π和√2都是无理数,而2和3是有理数。
3.操练(10分钟)教师提出问题:“如何估算无理数的大小?”引导学生运用逼近法估算无理数的大小。
北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上册1《认识无理数》教案7
北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上册1《认识无理数》教案7一. 教材分析《认识无理数》是北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第一课时,本节课的内容包括了解无理数的定义、性质和应用。
无理数是实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于学生来说是一个新的概念,难度较大。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无理数的概念,掌握无理数的性质,并能够运用无理数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学习了有理数的相关知识,对于实数的概念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无理数作为一个新的概念,学生可能难以理解。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用生动形象的例子和实际问题引入无理数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
三. 教学目标1.了解无理数的定义,能够正确地判断一个数是否为无理数。
2.掌握无理数的性质,能够运用无理数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数学素养,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水平。
四. 教学重难点1.无理数的定义和性质。
2.运用无理数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动的例子和实际问题,引导学生了解无理数的定义和性质。
2.探究教学法: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究和实践,让学生掌握无理数的性质和运用。
3.小组合作学习:通过小组讨论和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六. 教学准备1.PPT课件:制作与本节课内容相关的PPT课件,包括无理数的定义、性质和应用等方面的内容。
2.教学素材:准备一些实际问题,用于引导学生运用无理数解决。
3.黑板、粉笔:用于板书和标注重要内容。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PPT课件展示一些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如测量金字塔的高度、计算运动员的跳远距离等,引导学生思考这些问题是如何解决的。
通过这些问题,引出无理数的概念。
2.呈现(15分钟)利用PPT课件呈现无理数的定义和性质,让学生初步了解无理数的概念。
同时,通过例题和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无理数的定义和性质。
3.操练(15分钟)让学生分组进行讨论,每组选择一个实际问题,运用无理数进行解决。
2015年秋八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教案:2-1认识无理数
2015年秋八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教案: 2-1 认识无理数一、教学目标1.了解无理数的概念和基本性质;2.能够用数轴表示无理数并进行比较;3.能够进行无理数的加减运算。
二、教学重点1.无理数的概念和基本性质;2.数轴上的无理数的表示和比较;3.无理数的加减运算。
三、教学准备1.教材:2015年秋八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教材;2.教具:数轴、小白板、白板笔。
四、教学过程步骤一:导入课题1.引入问题:小明在度假时遇到了一个有趣的问题,他想知道根号2是一个有理数还是一个无理数。
这个问题引起了我们的兴趣,我们将在今天的课堂上一起来探究什么是无理数。
请同学们谈谈对无理数的认识。
步骤二:认识无理数1.通过导入问题和同学们对无理数的认识,引导出无理数的概念:无理数是指不能表示为两个整数之间的比例的数,也就是不能表示为有限小数或循环小数的数。
2.引导让同学们思考:根号2是否为无理数?请同学们自己尝试通过有理数的定义进行验证并讨论结果。
步骤三:数轴上的无理数1.通过引入数轴的概念,向同学们解释如何在数轴上表示有理数。
让同学们进行简单的练习,将几个有理数表示在数轴上。
2.引导让同学们思考:如何在数轴上表示无理数?请同学们自己尝试并讨论结果。
3.引导让同学们发现:无理数的表示在数轴上通常是通过近似的方式表示的,因为无理数无法精确表示为有限小数或循环小数。
步骤四:数轴上的比较1.引导让同学们思考:如何比较数轴上的无理数?请同学们自己尝试并讨论结果。
2.引导让同学们发现:可以通过数轴上的距离来比较无理数的大小,距离更远的无理数通常更大。
步骤五:无理数的加减运算1.通过简单的例子,引导让同学们思考:是否可以进行无理数的加减运算?如果可以,有什么规律?2.引导让同学们发现:无理数的加减运算通常是通过近似的方式进行的,结果也是一个无理数。
步骤六:总结归纳1.总结无理数的概念和基本性质;2.总结数轴上的无理数的表示和比较方法;3.总结无理数的加减运算规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阅读面积是2的正方形的边长 究竟是多少呢?
借助计算器算得a=1.4142####0488016887242……,它是一个无限不循环小数
2、把下列和数化成小数: =, =
我们发现分数可以化成有限小数或是无限循环小数。
3、概念:无限不循环小数叫做无理数.
总结:.所有的无理数都不能转化成分数,但所有的有理数都可以转化成分数。
2=2,这时他提出了一个问题: 等于多少呢?
通过这些问题,学生将发现,现实生活中存在不同于有理数的数,从而感受到需要学习新的数,激发学生的求知识欲望.
无限逼近的数学思想.
通过练习,巩固新知,同时也让学生感受到新数的运用。
课
程
讲
授
1、阅读课本第21页“做一做”上面的部分,思考并填空:
(1).把两个边长为1的正方形动手剪一剪,拼一拼,设法得到一个大的正方形,有哪些做法,请画出来。
无理数一般有以下几种类型:
(1)一般的无限不循环小数。例:0.1237486…
(2)看似循环实际不循环的小数。例:5.3040040004…
(3)具有特定意义的数。如:圆周率π=3.14159265…也是一个无限不循环小数,故π是无理数
【例题精析】
下列数哪些是有理数?哪些是无理数?
0.351,- , ,-0.202 002 0002···(相邻两个2之间0断题
(1)有限小数是有理数;()(2)无限小数都是无理数;()
(3)无理数都是无限小数;()(4)有理数是有限小数.()
(5)无限不循环小数是无理数. ( )(6)有理数与无理数的差都是有理数。()(7)两个无理数的和不一定是无理数()
4、在3.141 59,-1,-π,0,2, ,- ,1.234 567 891 011 12···(由相继的正整数组成), , ,0.458 3,3.7,18,5.411 010 010 001···(相邻两个1之间0的个数逐次加1)中,是有理数的有个,是无理数的有个。
-5.233 3, ,-1.42,π,42
课
堂
检
测
基础巩固:
1、面积是25的正方形的边长为,它是数。面积为4的正方形的边长有理数,对角线有理数(填“是”或“不是”)。
2、以下各正方形的边长是无理数的是()
(A)面积为25的正方形;(B)面积为 的正方形;
(C)面积为8的正方形;(D)面积为1.44的正方形.
(2).假设拼成大正方形的边长为 ,则 应满足什么条件呢?
(3). 12=,22=,32=, 可以是整数吗?
( )2=,( )2=。
分数的平方都是分数,a可以是分数吗?
(4). 既不是整数,也不是分数,所以 不是有理数。
练一练:
1、 2=8,则 分数,整数有理数。(填“是”或“不是”)
2、面积为3的正方形的边长有理数,面积为4的正方形的边长有理数(填“是”或“不是”)
难点
无理数概念的探索过程。
教学环节
说明
备注
教
学
内
容
复
习
回
顾
1、在小学、在七年级我们都学过哪些数呢?它们是如何分类的?
有理数可以分为整数和分数两部分,按大小可以分为正数、0和负数三部分。
2、你还记得勾股定理的内容吗?
新
课
导
入
公元前500年,数学各学派的学者都认为世界上的数只有整数和分数,大数学家毕达哥拉斯的一个名叫希伯索斯的学生,画了一边长为1的正方形,设对角线为 ,于是由勾股定理
2016-2017学年上学期
八年级数学备课组教案
教师
授课时间
201年月日
课时
1
课题
§2.1认识无理数
课型
新授
教学目的
1、通过拼图活动,感受无理数产生的实际背景和引人的必要性。
2、会判断一个数是有理数还是无理数。
3、引导学生充分进行交流,讨论与探索等教学活动,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与钻研精神,
重点
了解无理数与有理数的区别,并能正确地进行判断。
小结
1.谈谈本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哪些困难需要别人帮你解决?
2.感受数不够用了,会确定一个数是有理数或不是有理数.
作业布置
《优化设计》
课后
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