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学 (1)

合集下载

南岳道教简1

南岳道教简1

南岳道教概述一、南岳道教历史源流南岳衡山,自古为著名道教圣地,道教素有“三十六洞天,七十二福地”,南岳就独占了四处。

史载,南岳衡山有道教宫观四十五座,高道一百零九人。

先秦太上老君两降于衡山,授祝融火神《人皇内文》和《按摩通精经》九十卷,教修纲,齐七政;西汉有茅盈祖师拜师访道;东汉,张道陵天师自天目山游南岳衡山,礼祝融君祠;东晋,魏华存夫人来南岳集贤峰紫虚阁潜心修炼,著《黄庭经》,开创上清派,宋徽宗赐黄庭观名;魏晋,南岳道教上清派快速发展,自晋代到南朝的宋、齐、梁、陈约三百年间,有九位著名高道在南岳修道归真,世称“南岳九仙”,后人建“九仙观”崇祀之。

九位真人是陈兴明、施存、尹道全、、陈慧度、张昙要、张如珍、王灵舆、邓郁之;隋唐五代,更是南岳道教发展的鼎盛时期,道教宫阁遍布,道众云集,许多名人高道会聚南岳,或谈玄论道,或著书立说,阐教弘法。

其中,轩辕弥明、司马承祯、王仙峤、刘元靖、李冲昭等名重朝野,司马承祯创建南岳真君祠(今南岳大庙前身);徐灵期著《衡山记》,为南岳最早一部地方志书;宋代,陈田夫寻幽探胜,编《南岳总胜集》,是继《衡山记》后的又一部南岳志书专著;元、明之际,一代宗师张三丰炼丹于九仙观。

著名正一派高道吴全节,曾二次奉诏祀南岳,成宗制授“冲素崇道法师、南岳提点”;清代,李皓白集奇人、奇侠于一身,振兴九仙古观;民国期间,李缘真创办了南岳道教有史以来的第一所宏道小学。

三元宫主持刘光斗任南岳佛道救难协会副会长,率领南岳道教徒,积极开展抗日救亡运动。

二、当代南岳道教建国以来,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的宗教政策得到了全面贯彻落实 , 南岳道教在各级领导和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帮助下,经过全山道众的共同努力,在短短的数十多年时间,发生了巨大变化。

南岳目前现有8座宫观,即玄都观、祖师殿、紫竹林道院、朱陵宫、大庙东八观、道教博物馆、黄庭观、南岳衡山道院、天符殿等。

十多年来,南岳道教号召全山道众勤俭节约,积累资金,广开门路,在社会各界大德贤士的大力支持下,共筹集资金达1亿多万元,用于修建、维护、改造南岳这些宫观。

万物齐一——以道学角度解析庄子的平等观念

万物齐一——以道学角度解析庄子的平等观念
前人认为庄子就是在无尽黑夜中守候着月亮的那一棵树, 或者说可以将其比喻为沙漠中的绿洲、污浊里面的清水。毫无 疑问,在楚文化背景下,庄子是悲士,更是勇士。在当时时代 背景下,有人怨天尤人,有人听天由命,但只有庄子愿意突破 尘世,追求自己心中所求的自由与平等。我们研读《庄子》,除 了要丰富知识外,更要学习庄子身上那种绝对自由的思想,由 内而外所迸发、追求的自由。在当代这个人心躁动、问题层出 的社会中,每个人都想去追求真正的快乐,但是每个人都不得 不被困在多种多样的羁绊中,被一些现实问题层层锁死。其实 从本质上来看,心灵的枷锁是我们自己为自己加上的,不能走 出虚荣,注定不会真正开心,注定会在茫茫人海中丢失自我。 我们不如尝试下,偶尔放下心中枷锁,给自己一个忘却现实、 解脱自己的机会,将自身真正放置于自己想要的那个美好世界 中,感受“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的空无,真正体会 到庄子所说的“无功名而治,无江海而闲;不道引而寿,无不 忘也,无不有也。”“其生若浮,其死若休,淡然与神明居。”
站在历史角度来看,庄周与其理念并非是一成不变的,庄 周在不同时期的身份也各不相同:魏晋时期援桩入玄,此时的 庄子颇具魏晋风度,是诸多隐士的精神支撑,其主要表达思想 为逍遥与豁达;宋明理学家以为庄子与释老是大致相同的,以 为“空无”便是庄子的宗旨;而后来出现的近代思想家为庄子 的个人思想注入了新的价值观念,“自由、平等”便成为了庄子 思想的代名词。时光荏苒,几千年时光的流逝,但是庄子特有 的哲学思想仍然启迪着一代又一代的年轻人,特别是超脱外物 的自由、平等理念,更是我们借鉴、学习的范本。
29
神州文化
万物齐一——以道学角度解析庄子的平等观念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李若凡
南京外国语学校仙林分校
摘要:“庄子之学无所不窥,然其要本归于老子之言”庄 子学派的思想是老子思想的又一传承与发展。庄子学派中“自 然无为”理论与老子的“天道自然无为”学说极为相似,但与 老子理论相比,庄子学派是以老子学说为基础加入了自身特有 的自由思想与文艺思想,使其发展成为自身特有的理论体系。 细读全书不难发现,书中多处细节或多或少都透露了一些平等 气息,这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是极为可贵的。本文站在道学角 度对庄子所提出的平等观念进行了解析,并以此为基础阐述了 自己的一些认知。

白云观公益道学大讲堂(第一期)-李信军道长-道学养生(上篇)

白云观公益道学大讲堂(第一期)-李信军道长-道学养生(上篇)

白云观公益道学大讲堂“道学养生”李信军道长(上篇)2015-11-22 太极家园北京白云观管理委员会主任李信军道长2015年11月22日小雪节气,瑞雪如期而至、普降京城。

银装素裹的北京白云观喜迎一批特殊客人,他们就是踏雪而来参加由监院李信军主持讲授的“白云观公益道学大讲堂“第一期的嘉宾。

本次课堂设于白云观西客堂,公益讲堂第一期主要讲授中国传统养生精髓。

我们会分成上、下2集在太极家园微信平台上播放。

上集里,李道长将围绕道家养生核心之“法于阴阳,和于术数”而由浅入深进行阐释。

为方便大家阅读,我们特别将李道长讲话录音整理成文字,供大家参考:[注:文字为白云观鹤鸣班3期学员魏久烈、张晨悦整理.]只要一谈到养生,应该说在各界只要一谈到养生,首先我们会想到的是什么呐?想到的是道教。

因为道教从古至今,就是一直是致力于养生文化的发展,就是怎么样锻炼,怎么样能够健康,怎么样能够长寿,这是道教他的核心文化,就是健康长寿的文化。

那么也有人说,教养生最好的时候是冬天讲最好。

为什么是冬天讲最好呢?因为冬天,从这个阴阳的角度来说。

在天呢,它形成了什么气候呢?风寒湿热燥火,为之什么呢?为之六运。

前边这个风寒湿,这三样对人体的伤害是极大的。

如果说你夏天讲养生,你讲到风寒湿,很多人就会说,刮点风非常好、非常凉爽,下点儿雨非常凉爽。

可能有的人会说,在夏天下点雪会更凉爽。

他认识不到这种气候的变化,对身体的伤害有多么巨大。

在这个季节我们谈养生,讲养生,应该说是更深刻的一种体会。

首先,我们先看一看养生。

什么是养生,在古代称为什么呢?称为摄生。

摄是什么?摄取五谷杂粮的营养,以及摄取天地日月精华之意,所以养生又称为摄生。

所以在《道德经》中就说,“善摄生者,陆行不遇兕虎,入军不被甲兵”。

这个摄生之道,一个就是摄取营养,一个就是趋吉避凶。

所以“陆行不遇兕虎,入军不被甲兵”。

趋吉避凶之道,知道什么时候该做,什么能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对身体好,什么对身体有害。

文言文《宋史道学一》阅读练习及答案

文言文《宋史道学一》阅读练习及答案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4题“道学”之名,古无是也。

三代盛时,天子以是道为政教,大臣百官有司以是道为职业,庠序师弟子以是道为讲习,四方百姓日用是道而不知。

是故盈覆载之间,无一民一物不被是道之泽,以遂其性。

于斯时也,道学之名,何自而立哉?文王既没,孔子有德无位,既不能使是道之用渐被斯世,退而与其徒定礼乐,明宪章,删《诗》,修《春秋》,赞《易象》,讨论《坟》、《典》,期使五三圣人之道昭明于无穷。

孔子没,曾子独得其传,传之子思,以及孟子孟子没而无传两汉而下儒者之论大道察焉而弗精语焉而弗详异端邪说起而乘之几至大坏。

至宋中叶,周敦颐乃得圣贤不传之学,推明阴阳五行之理。

仁宗明道初年,程颜与弟颐慨然有求道之志,泛滥于诸家,出入于老、释者几十年,返求诸六经而后得之。

及长,受业周氏,已乃扩大其所闻,表章《大学》《中庸》二篇,与《语》《孟》并行,于是上自帝王傅心之奥,下至初学入德之门。

融会贯通,无复余蕴。

程颢教人从致知至于知止,循循有序。

病学者厌卑近而鹜高远,卒无成焉。

程颐以为后人不达,以谓圣本生知,非学可至,而为学之道遂失。

其不求诸己,而求诸外,以博闻强记、巧文丽辞为工,荣华其言,鲜有至于道者。

迄宋南渡,新安朱熹得程氏正传,其学加亲切焉。

凡《诗》《书》,六艺之文,与夫孔孟之遗言,颠错于秦火,支离于汉儒,幽沉于魏、晋六朝者,至是皆焕然而大明,秩然而各得其所。

此宋儒之学所以度越诸子,而上接孟氏者欤。

(节选自《宋史•道学一》)10、下列对文中划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 以及孟子/孟子没而无传/两汉而下/儒者之论/大道察焉/而弗精语焉/而弗详异端邪说/起而乘之/几至大坏/B. 以及孟子/孟子没而无传/两汉而下/儒者之论/大道察焉而弗精/语焉而弗详/异端邪说起而乘之/几至大坏/C. 以及孟子/孟子没而无传/两汉而下/儒者之论大道/察焉而弗精语焉/而弗详异端邪说/起而乘之/几至大坏/D. 以及孟子/孟子没而无传/两汉而下/儒者之论大道/察焉而弗精/语焉而弗详/异端邪说起而乘之/几至大坏/11、下列对文中加横线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 有司:古代朝廷中分职设官,各有专司,所以可用“有司”来指称朝廷中的各级官员。

道学与儒学

道学与儒学

道学与儒学?無風即風历史作家首先要纠正一个长期以来都广泛存在的误区道学与儒学,即老子与孔子之间,有传他们是敌对的——这个观点是错误的!其实,两者所治之学都是经世之道,目标上是一致的,都是为了治国理政安民,只是各自的主张不同而已。

首先要承认这一点,要不然就跳不过这个坎,总是要么老道,要么孔儒,这样就争论无休无止,永远得不出答案。

其次,要了解他们的起源,才会知道为何他们的观点会不同,会产生对立的原因。

无论是道学还是儒学,本质上,其实老子与孔子两人都不是原创者,比如老子的学问又称“黄老道学”一样,其中的“黄”就是黄帝。

众所周知,老子曾经是周王室的守藏史,掌管天下书籍,其中就有黄帝之学,如“黄帝四经”——1973年湖南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中出土《经法》、《十大经》、《称经》、《道原经》一共四篇,经《汉书·艺文志》考对,确认为《黄帝四经》。

清人魏源在《老子本义》中考据说:“有黄、老之学,有老、庄之学。

黄、老之学出于上古,故五千言中动称经言及太上有言………”。

又:“老子道太古道,书太古书也……国史掌三皇、五帝之书”。

此外,《史记·外戚世家》也记载汉景帝之母窦太后“好黄帝、老子言,帝及太子诸窦不得不读《黄帝》、《老子》,尊其术”云云——可见,黄帝先于老子,应无疑义。

至于孔儒,就不必多说了,孔子就是周公的铁粉,言必称尧舜,故孔学之根起自周道,早为定论。

两者有什么不同了?若翻书就难免冗繁,故简要如下(一家之言,不代表他人):道学,是以自然界的自然规则与法则,跟人之间的联系为出发点的,它首先是以自然与环境,以及事物为立论之主体,在这个法则中“人”为副体——人为法则服务。

而儒家则刚好相反,它是以人为主体,讲人与这些规则、法则以及环境的联系,主张“道(法则)为我(人)用”。

两者基本上就是一个硬币的两面,有些人总是用老子与孔子谈话中老子批评孔子为由,言之凿凿称道家认为儒家无用,比如老子说孔子研读的《周易》《诗》《书》《礼》《乐》这些是陈旧没用的东西云云。

1,宋明理学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1,宋明理学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1.宋明理学的主要内容是什么?首先先解释一下宋明理学的概念:宋明理学亦称“道学”。

指宋明(包括元及清)时代,占主导地位的儒家哲学思想体系。

理学有广义狭义之分。

广义理学就是指宋明以来形成的占主导地位的儒家哲学思想体系,包括:(1)在宋代占统治地位的以洛学为主干的道学,至南宋朱熹达顶峰的以“理”为最高范畴的思想体系,后来习惯用“理学”指称其思想体系。

(2)在宋代产生而在明代中后期占主导地位的以“心”为最高范畴的思想体系。

以陆九渊、王守仁为代表的“心学”。

狭义理学则专指程朱学派。

其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主要派别:按现代学术界的通常做法,可以把宋明理学体系区分为四派:气学(张载为代表)、数学(邵雍为代表)、“理学”(程朱为代表)、心学(陆王为代表)。

高二必修三教材中主要讲的是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

他们形成的背景是三教合一。

我就按必修3的内容来说了。

2、代表人物及其主张:程朱理学即二程兄弟(程颢,程颐),南宋朱熹集大成。

建立了一个比较完整的客观唯心主义体系(性质)。

提出“理”先于天地而存在,将上的地位。

其为学主张“即物而穷理”。

与朱熹对立的为陆九渊的主观唯心主义,提出“宇宙便是吾心”的命题。

朱熹继承并发展了二程的思想,提出“存天理,灭人欲”。

这里面的“理”即儒家伦理道德思想。

方法论是“格物致知”。

陆王心学代表人物是陆九渊和王阳明(字守仁,也称王守仁)明代,王守仁进一步发展陆九渊的学说,认为“心外无物”、“心外无理”,断言心之“灵明”为宇宙万物的根源。

为学主“明体心”、“致良知”。

“致良知”就是其方法论。

而性质是主观唯心主义。

此外,北宋张载提出的气一元论,与二程截然不同。

明代王廷相以及清初的王夫之、颜元等,对程朱、陆王皆持反对态度。

至戴震著《孟子字义疏征》,得出“理存于欲”,指出“后儒以理杀人”,则更给予了“理学以有力的批判。

这些必修3教材上并未做过多解释。

宋明理学这一章主要把握这俩学派的代表人物主张以及它的影响跟评价。

一问题的提出

一问题的提出

一问题的提出中国哲学产生以来,其基本建构方式就是用哲学解释道学,[1]由此产生的基本言说方式是:中国的A是西方的B(简作中A是西B);或者:中国的A象西方的B(简作中A象西B)。

譬如:道是规律;道是理性;道是绝对观念;道是存在;道是物质本体;(朱子的)理和气是(亚里士多德的)形式和质料;《论语》是政治哲学;《论语》是伦理学;《齐物论》是相对主义;佛教思想是唯心主义……诸如此类的说法俯拾即是。

虽然已有许多人意识到这种言说方式潜藏着很大问题,并且意识到它威胁着中国文化,但是这种言说方式存在的问题究竟在哪里,仍然晦暗不明。

本文通过对中国哲学的基本言说方式的初步解析,力图回答:中A是西B这种言说方式的问题究竟在哪里?它和与之相反的西B是中A这种言说方式有无不同?有何不同?这种言说方式是否能够帮助我们理解中A?进一步的问题是:对中国文化而言,这种言说方式具有正当性吗?它对中国学术和文化意味着什么?我们究竟应该如何言说?在此,本文先行抛出论断:中A是西B这种言说方式是“我川他海”的言说方式,是以西解中的西化的言说方式(即时人或称之为“汉话胡说”)。

站在民族文化本位的立场,在对道学和哲学作关联时,如果一定要在中A是西B和西B是中A两种言说之间选择,我们应该采取西B是中A这种“我海他川”的方式,因为它是基于民族文化本位的以中解西的本土化的言说方式(可以称为“胡话汉说”)。

中A是西B和中A象西B,两种言说方式的思路是一致的,其区别在于前者因“是”而表现得比较确定,中A可以与西B相匹配;后者则因“象”而表现得比较模糊,中A与西B的对应关系似是而非。

“是”表示判断与“象”表示类比的差别,本文不予讨论。

本文主要讨论中A是西B这种言说方式所存在的问题。

二 A是B,呈现的是B中A是西B是一个判断,中A是主词,西B是宾词。

去掉限制成分,它可以简化成:A是B。

(这里把中A是西B简化成A是B,只是为了讨论的方便。

中A是西B,只是在A 是B的基础上的延展而已。

论李渔“道学”与“风流”合而为一的情爱理想及其文化选择

论李渔“道学”与“风流”合而为一的情爱理想及其文化选择

论李渔“道学”与“风流”合而为一的情爱理想及其文化选择钟明奇(一)“道学”与“风流”的合而为一,是李渔努力追求的一种情爱理想,体现在他不同时期创作的许多小说戏曲作品中,表明李渔对此问题之思考所持观点的坚定与一致。

李渔思考此问题,乃是从男性视觉去体察,即他所推崇的“道学”与“风流”的合而为一,主要是针对男性而言。

李渔对何谓“道学”未有解释,然而对何谓“风流”实有自己独特的体悟。

《连城璧》第九回《妒妇设计赘新郎,众美齐心夺才子》中李渔对此有专门的解释:若还有才有貌,又能循规蹈矩,不做妨伦背理之事,方才叫做真正风流。

风者,有关风化之意;流者,可以流传之意,原是两个正经字眼,为甚么不加在道学先生身上,常用在才人韵士身上?只因道学先生做来的事板腐处多,活动处少,与风流的字义不甚相合,所以不敢加他;才人韵士做出事来,如风之行,如水之流,一毫沾滞也没有,一毫形迹也不着,又能不伤风化,可以流传,与这两个字眼切而且当,所以拿来称赞他。

如今世上的人不解字义,竟把偷香窃玉之事做了“风流”二字的注解,岂不可笑!在李渔那里,“风流”具备的条件是,第一,须有才有貌,这当然是就男子而言的,如上所说,乃是从男性的角度来思考问题;第二,“风流”决不是偷香窃玉,而是循规蹈矩、不做“妨伦背理”之事前提下的男女风雅韵事。

所谓“风者,有关风化之意”,这种对“风”的解释,显然本之于儒家文化传统。

《毛诗序》云:“风,风也,教也;风以动之,教以化之。

”照李渔此种解释,“风流”两字本身也蕴涵“教化”、“劝惩”的旨意,与“道学”对儒家传统伦理道德的皈依有本质相契合之处。

李渔对“道学”与“风流”合而为一情爱理想之追求,实包孕在他对“风流”一词的独特诠释之中。

李渔的真意是,“道学”的本质即对儒家传统伦理道德的恪守不可弃置,所可抛却的乃是道学先生处世行事的拘执、沾滞与板腐;“风流”只要不违背儒家传统的伦理道德,则尽可在情场、爱河中任意纵横,“如风之行,如水之流”,无有定式,无所不可。

儒学道学佛学的区别

儒学道学佛学的区别

儒学、道学、佛学区别和联系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其中儒、道、释三家是华夏显学,统贯着学术与文化的命脉;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三家思想犹如三枝奇葩,故有所谓“以佛治心、以道治身、以儒治世”的说法;儒家提倡“仁礼安邦”,道家提倡“无为而治”,佛家提倡“万法皆空”的人生哲学,我们可以从中修炼正确的行为,良好的哲学,健康的心态。

简单地说区别儒学:以教化为核心;道学:以治理为核心;佛学:以大爱为核心。

一、文化主旨儒家文化——进取文化;道家文化——规律文化;佛家文化——奉献文化。

二、做人标准儒家文化——仁、义、礼、智、信;道家文化——领悟道、修养德、求自然、守本分、淡名利;佛家文化——诸恶莫做、众善奉行、遵守十戒、心灵安定、运用智慧。

三、人生观儒家文化——积极进取、建功立业;道家文化——顺其自然、自我完善;佛家文化——慈爱众生、无私奉献。

四、世界观儒家文化——世界是展现才华的舞台;道家文化——大自然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天人合一境界;佛家文化——相由心生,世界就在自己心中;一念之差,便可创造地狱、极乐。

五、价值观儒家文化——在创造物质财富的过程中实现自我价值;道家文化——以完善的自我带动和谐的社会;佛家文化——在为他人献爱心、为社会作贡献的过程中实现个人价值最大化。

六、哲学倾向儒家文化——入世哲学;道家文化——出世哲学;佛家文化——以出世的思想,做入世的事业。

七、物质食粮对精神食粮的比喻儒家文化——主食(如米饭、馒头等),不吃就会饿;道家文化——副食(如各种炒菜、汤羹等),不吃没滋味;佛家文化——水果(如:苹果、香蕉等),不吃不甜蜜。

三家显学的相互关系儒、道、佛学说为中国文化之国粹命脉,其根本核心是:倡导善良,尊重天体自然,传播改造世界,增进人类文明的理论,让人们在社会实践生活中,遵守规律,平等进取,使世间生活更和谐美好。

儒、道、佛学说各成体系,博大精深;三家学说并不对立,好学者如能融会贯通,兼容并取,就更能在实际社会生活中,得舍有度,成全自己。

Q2+1道家道教核心词汇训诂

Q2+1道家道教核心词汇训诂

• 阴阳:本义指山丘的北面和南面。 《诗· 大雅· 公刘》:“相其阴阳, 观其流泉。” • 用以指宇宙间贯通物质与人事的 两大对立面,即天地间化生万物 的二气。 • 《易· 系辞上》:“阴阳不测之谓神。” • 陰,闇也。山之北,水之南也。 从阜、从侌。《说文》 • 陽,高、明也。从阜、昜声。
• • • • • • •
• 簪缨之士,常不 及孤寒之子可以 抗节致忠;庙堂 之士,常不及山 野之夫可以料事 烛理。何也?彼 以浓艳损志,此 以淡泊全真也。
• 荣宠旁边辱等待, 不必扬扬; 困穷背后福跟随, 何须戚戚。 • 蛾扑火,火焦蛾, 莫谓祸生无本; 果种花,花结果, 须知福至有因。
• 遇大事矜持者,小事必纵弛;处明庭检饰者,暗 室必放逸。君子只是一个念头持到底,自然临小 事如临大敌,坐密室若坐通衢。 • 善启迪人心者,当因其所明而渐通之,毋强开其 所闭;善移风化者,当因其所易而渐及之,毋轻 矫其所难。
• 一、太一 • 元、生、反、命 • 天、道、理、则、气、质、物
• 道教以道名教,对老子之道要学习、 信仰、继承、发扬。或言老庄学说, 或言内外修炼,教义就是以“道” 及“道德”为核心,认为天地万物 都有“道”而生,即“一生二,二 生三,三生万物”。社会人生应法 “道”而行,最后回归自然。
• • • • • • •

阴阳、五行 宇宙、有无 自然、精神、太极 无极、无穷、虚、太虚 神化、变化、易、动静 几、象、势、理势 体用、两端、两一、同异、一体、合一、 和、泰和
• 【阴阳】古代哲学概念。内容是研核阴阳。 古代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家把矛盾运动中 的万事万物概括为“阴”、“阳”两个对 立的范畴,并以双方变化的原理来说明天 气的变化、物质世界的运动。 • 阴阳之变。《吕氏春秋· 察今》 • 阴阳易位。《楚辞· 屈原· 涉江》 • 阴阳历算。《后汉书· 张衡传》

专题一第3节宋明理学(必修)

专题一第3节宋明理学(必修)

专题一第3节宋明理学(必修)【测试要求】1.了解宋明理学的主要代表人物;2.了解宋明理学家的基本主张。

【知识梳理】理学:宋明时期以儒家思想为基础,吸收佛教、道教思想,将儒家的忠、孝、节、义等伦理纲常上升到“天理”的高度,形成的新儒学体系。

宋明理学的核心是“理”、“天理”,天理的核心是“仁”。

它包括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

一、程朱理学1.北宋二程:理学创立者(1)主张是万物的本原,先有理而有物。

(理学的核心思想)(2)把天理和伦理道德直接联系,认为:“父子君臣,天下之定理”。

(3)发挥孔子“仁”学说,提出“仁”与万物俱生,天理的核心是仁。

2.南宋朱熹:理学集大成者(1)“理气论”:理气一体,不可分割,理先于气,把天理视为万物的本源。

(2)“心性论”:把“人欲”和“天理”对立起来,提出“”,天理是指以三纲五常为核心的儒家伦理道德,实际上是为封建统治秩序辩护。

(3)“修养论”:强调“”,即通过接触天下万事万物,去体会对先天存在的“理”的感悟。

朱熹编注的《四书章句集注》成为南宋以后科举考试的教科书,朱熹被誉为一代儒学宗师,地位仅次于孔孟。

二、陆王心学1.南宋陆九渊:心学创立者(1)是万物本原,“心即理也”、“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真理”。

(2)认为穷理不必向外探求,只要进行内心反省就可得到天理。

2.明朝王阳明:心学集大成者(1)世界观:宣扬“宇宙便是吾心”等主观唯心主义的宇宙观,提出“心外无物、心外无事、心外无理”。

认为人心是世界万物的本源,离开了人的思想意识,任何事物便不存在。

(2)方法论:提倡,认为良知是人所固有的善性,往往被私欲所侵蚀,所以要加强道德修养,恢复良知的本性。

(3)实践论:强调。

◆拓展延伸:程朱理学认为“理”是世界本源,陆王心学认为“心”是世界的本源,但二者没有本质区别,二者都属于唯心主义,只是“理”的表现有外在的“理”和内在的“心”的区别。

三、宋明理学的影响1.积极:重视主观意志力量,注重气节、品德,讲究以理统情、自我节制、发奋立志,强调人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又凸显人性的庄严,对塑造中华民族性格起到积极作用。

三年级(上)道德与法治11.在学校里工作的人们第一课时教科版

三年级(上)道德与法治11.在学校里工作的人们第一课时教科版
三 【年 名级 师上 课册 堂】道部德编与版法-治三课年件级-1(1上.在 )道学德校与里法工治作精的讲人课们件-11第. 一 在课 学时 校 里教工科作版的(共人1们8张第P一PT课) 时教科 版标准 课件推 荐
三 【年 名级 师上 课册 堂】道部德编与版法-治三课年件级-1(1上.在 )道学德校与里法工治作精的讲人课们件-11第. 一 在课 学时 校 里教工科作版的(共人1们8张第P一PT课) 时教科 版标准 课件推 荐 三 【年 名级 师上 课册 堂】道部德编与版法-治三课年件级-1(1上.在 )道学德校与里法工治作精的讲人课们件-11第. 一 在课 学时 校 里教工科作版的(共人1们8张第P一PT课) 时教科 版标准 课件推 荐
请你和同学们分享一下你的 调查结果吧,看你能不能让 其他同学也像你一样,喜欢 你所介绍的人物。
三 【年 名级 师上 课册 堂】道部德编与版法-治三课年件级-1(1上.在 )道学德校与里法工治作精的讲人课们件-11第. 一 在课 学时 校 里教工科作版的(共人1们8张第P一PT课) 时教科 版标准 课件推 荐
三 【年 名级 师上 课册 堂】道部德编与版法-治三课年件级-1(1上.在 )道学德校与里法工治作精的讲人课们件-11第. 一 在课 学时 校 里教工科作版的(共人1们8张第P一PT课) 时教科 版标准 课件推 荐
三 【年 名级 师上 课册 堂】道部德编与版法-治三课年件级-1(1上.在 )道学德校与里法工治作精的讲人课们件-11第. 一 在课 学时 校 里教工科作版的(共人1们8张第P一PT课) 时教科 版标准 课件推 荐
➢ 班主任 ➢ 门卫 ➢ 大队辅导员 ➢ 体育老师 ➢ 图书管理员 ➢ 清洁阿姨 ➢ 食堂工作人员 ➢ ……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课件-11.在学 校里工 作的人 们 第一课时 教科版(共18张PPT)

高中历史必修第1册 中外历史纲要上 第三单元 第12课 辽宋夏金元的文化

高中历史必修第1册 中外历史纲要上 第三单元 第12课 辽宋夏金元的文化

判断正误,正确的画“ √” ,错误的画“ ✕” 。 1.在理学成为官方哲学及儒学学子积极投身实践的时代背景下,北宋儒学复兴运动 兴起了。( ✕ ) 提示:南宋以后理学逐渐发展为官方哲学。北宋儒学复兴运动兴起主要得益于宋 代较为宽松的文化思想氛围,儒学学子积极投身实践以及符合统治者的需要。 2.古代中国人将指南针广泛用于航海活动,后来指南针辗转传入欧洲,在欧洲的航 海活动和地理大发现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 )
第12课 辽宋夏金元的文化
课程标准 认识辽宋夏金元时期的文化发展和成就。 学法指导 1.纵向把握这一时期儒学发展历程,理解程朱理学对后世的深远影响。 2.运用列表法,梳理宋元时期文学艺术和科技的发展和成就。 3.辨识辽夏金元所创制的本民族文字的功用和价值。
1 | 儒学的复兴
兴起
背景
目的
代表

(1)从三国到五代,儒家学说日益僵化,社会影响总体来说不及佛教和 道教 (2)北宋中期起,一批学者掀起儒学复兴运动
(3)雅俗共存与以俗为雅。一方面,在士大夫手中,作为正统文艺样式的诗文、书画 十分兴盛,而且依然保持着高雅、严正的姿态,牢牢地占据着大雅之堂的主要地位; 另一方面,宋朝城市繁荣,经济发达,市民阶层兴起,繁华的都市生活滋生了各类以娱 乐为目的的文艺形式。
朱熹从③《 礼记 》中抽出《大学》《中庸》两篇文章,加上《论语》 《孟子》二书,合编为“四书”并注释,作为先于“五经”的儒学基础 读物
从南宋后期起,程朱理学受到官方尊崇,影响深远
2 | 文学艺术
宋词 元曲
宋元话本 宋元绘画
(1)特点:句子长短不等,用来配乐歌唱,不同的词牌各有固定格式 (2)代表人物:豪放派的苏轼、辛弃疾;婉约派的柳永、李清照
散曲

1道教有五门学问

1道教有五门学问

1道教有五门学问:山、卜、()、相、医。

1.0 分A、炼丹B、修炼C、调养D、命正确答案: D 我的答案:D2从《尧典》开始记录的是?0.0 分A、《周易》B、《诗经》C、《尚书》D、《礼义》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A3“道法自然”的“自然”指的是()。

0.0 分A、自然界B、生物界C、世界D、自然而然的状态正确答案: D 我的答案:A4《庄子》不是在说理,而是用大量的物象、形象、故事、()等作为说理的凭据。

1.0 分A、神话B、寓言C、比拟D、排比正确答案: A 我的答案:A5孟子所指的君子三乐不包括()。

1.0 分1/14页父母俱存,兄弟无故金榜题名C、仰不愧于天,俯不愧于人D、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正确答案: B 我的答案:B6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1.0 分A、《国语》讲的是“谋”B、孟子游说过齐威王C、孟子在晚年与弟子万章、公孙丑编订典籍D、《战国策》讲的是“仁”正确答案: D 我的答案:D7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1.0 分A、季札观乐中季札出使的是鲁国B、季札观乐是鲁国人为季札表演周王室的乐舞C、孔子对诗经进行了分类D、孔子修改了诗经的篇章正确答案: D 我的答案:D8《周易》具有培养人的含蓄万物,()的胸怀。

1.0 分A、包容万物B、万物一体C、兼容并包D、同胞物与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C9庄子认为治理天下,首先要()天下,然后才能治。

1.0 分A、了解B、安抚2/14页顺应恩惠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C10老子所说的“道”是指()。

1.0 分A、道路B、道德C、手段D、宇宙的根本规律正确答案: D 我的答案:D11要想成为君子,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1.0 分A、修己B、务本C、乐他D、自弃正确答案: D 我的答案:D12“明德”指的是像日月一样的德行,给人以()和温暖。

1.0 分A、光明B、光辉C、阳光D、柔美正确答案: A 我的答案:A13“治国”就是管理一个(),把他治理好。

道士道号大全100个

道士道号大全100个

道士道号大全100个1.平阳子:即沈静圆,明朝著名道士,全真龙门派第五代宗师2.清阳子:3.不虚子:即李真果,又名李正果、彭泽风。

是全国闻名的高道,也是一个极富神秘色彩的传奇人物4.青霞子:即苏元朗,魏晋时期道士5.玉阳子:王处一(道教全真七子:之一)6.玉真子:刘玉(1257~1308)为元初净明道的革新者7.潇云子:即刘宗占,道家学派,8.空林子:即林燕兰,文怀沙关门女弟子:,著名诗人、作家9.菩真子:道士10.翠玄子:即石泰,全真派南五祖之一11.涵虚子:即朱权,明朝宁献王,明太祖朱元璋第十七子:12.玄玑子:13.复阳子:即赵真嵩,明朝著名道士,全真龙门派第六代宗师14.碧虚子:即陈景元,著名道教学者,道教隐宗妙真道宗师15.鑫元子:道士16.守中子:即李哲玄,唐朝著名道士17.洞阳子:即刘道明,元代武当山道士18.云莱子:即叶云莱,元代武当派道士19.碧虚子:即陈景元,北宋道士,道教重玄哲学流派的重要人物20.邱明子:即李跃冉,道家学派。

21.天宁子:22.陵源子:即伍止渊,近代道教全真派道士23.冲虚子:即张正常,正一派第四十二代天师24.飘涯子:即黄世真,全真教龙门派第31代玄裔弟子:25.东樵子:即岳崇岱,沈阳太清宫方丈,第一届中国道教协会会长26.莫平子:道士。

27.幽云子:祖姓林师赐道名信玄为全真邱祖龙门正宗25代玄裔弟子:28.灵武子:29.惠车子:《列仙传》中人物30.云龙子:著名隐士,风水大师,著名风水讲师31.天仙子:32.药沫子:即王云锁,道家学派。

33.广微子:即张与材:(?-1316)道教正一派第三十八代天师34.栖真子:华阳真人35.玄青子:36.天阳子:俗姓许,道名诚辉,全真龙门24代玄裔弟子:;安徽寿县人,现为中国丹道网主编,陕西天竺山清修道长37.长生子:刘处玄(道教全真七子:之一)38.虚玄子:即孙碧云,道教名人39.真一子:即彭晓,唐末五代著名道士40.顾云子:41.禅灵子:42.青峰子:43.东瀛子:即杜光庭,唐末五代著名道教学者44.云中子:云中子:是元始天尊门下,古代传说中的神仙。

中国文化概论试题(第一段)

中国文化概论试题(第一段)

一、单项选择1.下列果蔬中除( B )外都是华夏大地古已有之的。

A.桃B.葡萄C.李 D.菲2.一般宗教关注“人死后如何”,而( A )的侧重点则在于“人如何不死”。

A.道教B.摩尼教C.基督教D.佛教3.佛教中国化之后,( D )成为中国佛教最为流行的宗派,它充分体现了华夏文化的特征。

A.华严宗B.天台宗C.法相宗D.禅宗4.下列现象不属于广义的文化范围的是( C )。

A.原始人的石斧B.奔腾型微机C.自然涌出的原油D.楼兰古城5.明清两代严厉的文化专制突出表现在(A )。

A. 文字狱盛行B.焚书坑儒C.独尊儒术D.文人属于第九等人6.中国古代社会经济的主体是(D )。

A.商品经济B.城市经济C.海洋贸易 D.农耕自然经济1.中国诗歌的主要功能是((2))。

(1)叙事(2)抒情(3)说明(4)论说2、周代的代表文字是((2))。

(1)甲骨文(2)金文(3)小篆(4)隶书3.中国古代寺庙建筑的主要特色是讲究((3))。

(1)情趣(2)高大(3)对称(4)宏伟4.我国自汉代至清代占统治地位的学问是((3))。

(1)儒学(2)道学(3)经学(4)理学(5)佛学5.以下人物与道教无关的是((5))。

(1)老子(2)庄子(3)张陵(4)张角(5)屈原6.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绘画的((2))。

(1)萌芽期(2)形成期(3)鼎盛期(4)变革期7.世界上最早最大的百科全书是((1))。

(1)《永乐大典》(2)《四库全书》(3)《大英百科全书》(4)《古今图书集成》8.中国古代最著名的琵琶曲是((3))。

(1)《高山流水》(2)《潇湘水云》(3)《十面埋伏》(4)《小白菜》9.中国古代哲学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即:((4))(1)儒学→道学→儒道合一(2)原始哲学→儒道合一→百家争鸣(3)原始哲学→百家争鸣→玄佛合一(4)原始哲学→百家争鸣→儒佛道相结合形成程朱理学10.(1)是中国第一部药物学专著。

(1)《黄帝内经》(2)《本草纲目》(3)《神农本草经》(4)《伤寒论》1.中国现存最早的文字是(3)。

“基本能力”高考专题一——中国古代思想史专题

“基本能力”高考专题一——中国古代思想史专题

“基本能力”高考专题一——中国古代思想史专题1.道教思想(1)老子:春秋晚期,老子是道家的创始人。

他认为世界万物的本源为“道”,道是没有形状、超时空的永久存在,这是一种唯心论思想。

老子的学说含有朴素的辩证法思想,认为世界万物和人类社会总在不停的运动着,有无、难易、高低、贵贱、刚柔,说明对立的东西是相互转化的,是相互依存不断变化的。

老子在政治上主张“无为”,反对采用严刑峻法,对后代的政治有很大的影响。

老子思想的实质:维护行将崩溃的奴隶制度,阻止新兴封建政治、经济的发展。

(2)庄子:战国时道家的代表人物,继承并发展了老子的道家学说和唯心哲学,认为世界就是“我”的主观产物。

庄子鄙视富贵利禄,痛恨“窃钩者诛,窃国者诸侯”的不公平社会现象。

2.墨家思想墨家创始人墨翟,战国初期鲁国人。

他的思想代表了平民的利益。

墨子主张“兼爱”“非攻”和“尚贤”。

兼爱就是爱一切人,不分“王公大人”和“万民”的阶级差别,都要同等地爱。

“非攻”反对战争,在当时主要是反对不义战争,反映了小生产者渴望安定生活的愿望。

“尚贤”主张任人唯贤,反对王公贵族的任人唯亲。

3.法家思想战国时期法家的集大成者是韩非子(商鞅的严刑峻法主张比韩非子更早)。

韩非子认为历史是向前发展的,当代必然胜过古代。

人们应该按照现实需要进行政治改革,不必遵循古代的传统。

韩非子主张“以法治国”,法治的对象是广大臣民,除国君意外,不论贵贱,一律要受法的约束,“法不阿贵”。

这种思想在战国的大变革时期对打击奴隶主贵族特权,是有积极意义的。

韩非子主张建立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这种主张符合当时社会发展的潮流。

秦朝立国以法家思想为统治思想,以法为教。

汉武帝尊儒的同时还崇尚法治,尊儒尚法是他实行统治的根本思想。

4.儒家思想的发展历程(1)春秋时期: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是我国历史上影响最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

其思想主张包括:①仁,是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

主张“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主张以爱人之心调解与和谐社会人际关系。

黄邃之说近代道教派别(外两则)

黄邃之说近代道教派别(外两则)

黄邃之说近代道教派别(外两则)黄邃之说近代道教派别(外两则)按:本文所收几则材料,皆为道家人士论道教宗派,与通常学者所考,大为不同。

细审之,当有所获。

黄邃之说近代道教派别黄益斋(受谦,近改名黄邃,字邃之。

)说近代道家派别四:曰、清净派,即紫阳派,所谓南宗者,属太清部。

曰、全真派,即金莲宗,所谓北宗者,属太玄部。

曰、服食派,疑亦当属太玄。

曰、南宫派,则属正一。

而上溯钟、吕,品为最高。

近有俞长腿,亲得法于钟离,顶绾变髻,从师法也。

——沈曾植《月爱老人客话》博主按:黄邃之是近代道家两位巨擘郑观应与陈撄宁之道友,乃承前启后之高士。

周全彬先生作《黄邃之事迹考略》,对其事迹考征甚详。

然对黄益斋与黄邃之两名关系则系推论,此则材料为明证,可补不足。

文中所谓俞长腿者,即余教海真人,也为近代道教之奇人,法嗣有杜帷宏、伍止渊、蔡自然等道长。

附:北宋徽宗朝审定道教五宗:第一天尊之教,以道德为宗,元始天尊为宗师;第二真人之教,以清净为宗,太上玉晨天尊为宗师;第三神仙之教,以变化为宗,太上老君为宗师;第四正一之教,以诚感为宗,三天法师静应真君为宗师;第五道家之教,以性命为宗,南华真人为宗师。

——《皇宋通鉴长编纪事本末》卷第一百二十七再附:易心莹论道教宗派易心莹大师将古今道教分为十正宗、十三支宗,以三乘九品及最上乘共十等分之:“(黄帝之世),道法播传人间,宗玄崇道,统摄三洞,列以十家。

……(老子之后),下分派别,盖十有三焉,其中又有岔派。

”正宗十家:仙宗(下分超世门、修为门)、金液宗、聚玄宗、长淮宗、葆和宗、调神宗、南宫宗、苍益宗、健利宗、科醮宗。

支宗十三家:犹龙派、道学派、儒学派、治道派、玄学派、方仙派、豫章派、茅山派、太平宗、正一派、南宗、北宗、律宗。

(见易心莹《论道教宗派》、《道教分宗表》、《道学系统表》、《道教三字经》等。

关于此廿三派,容日后详述。

)。

2018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一章(分享版)

2018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一章(分享版)

人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 ——克鲁底诺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2、时间和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 四方上下曰宇(空间) 往古今来曰宙(时间)
时间和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 时间:指物质运动的持续性和顺序性。 特点: 一维性。(一个数量、一个方向) 空间:是指物质运动的广延性、伸张性。 特点:三维性。三维空间是唯一真实的空间。
运动是物质的运动。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 相对静止是标志事物在一定条件下、一
定范围内暂时处于稳定状态的哲学范畴。 两种情况: 一是指一事物对于其他事物来说没有发
生位置的变化。 二是指事物的性质没有发生根本变化。
承认相对静止的意义 相对静止是运动的量度,只有承认相对静
止的存在,才能坚持物质世界永恒运动的观点。 相对静止是物质分化的根本条件,只有承
从无生命物质的反应特性到生物的刺激感应性
从低等生物的刺激感应性到高等动物的感觉和心理
从高等动物的感觉和心理到人类意识的产生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意识更是社会历史发展的产物。社会实 践,特别是劳动,在意识的产生和发展中起 着决定性作用。
劳动奠定动丰富了意识的内容。
马克思主义关于物质统一性原理的意义: 理论意义:表明马克思主义是彻底的唯物主义一元论, 是反对宗教神学、唯心主义的锐利思想武器。 实践意义:世界的物质统一性要求在认识问题和解决问 题时必须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原则。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第一节 世界多样性与物质统一性 第二节 事物的联系和发展 第三节 唯物辩证法是认识世界和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唯物辩证法的基本内容
三个基本规律:对立统一规律、量变质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 五对基本范畴:内容与形式、原因与结果、现象与本质、必然与 偶然、可能与现实 四种思维方法:归纳与演绎、分析与综合、抽象与具体、逻辑与 历史相统一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道学评议收录一直想要写一篇文字,对时下一些极为误导人的谬论进行下批驳,但是一则本性慵懒,文字这种东西又极费神思,不利修炼功夫;二则本身人微言轻,说点东西出来,人不以为你是有劝世的立意,还要说你是标新立异,故意弄些骇人听闻的论点来哗众取宠,就显得不达时务了;三呢,眼下举世浮躁,这样那样的观点晃得人心已经够混乱了,实在没有必要再把一些祖宗的老古董拿出来给人糟蹋了。

因此呢,也无非就是过着“草堂春睡足,醒来日迟迟”,所谓混吃等死的日子罢了。

但是最近读到几篇文章,却再也沉不住气,盖因如任由此种文字传世,则其害人之深,误世之狠,比之洪水猛兽,尤为过之!故择其极为荒谬者予以批驳一二。

现代人对于“性学”的研究,可以说得上是登峰造极了,以前东方人还对性多少保留了一点传统的羞涩性和保守性,而近些年来,随着东西方经济文化的融合,东方人的这一点点人性中的优势也渐渐荡然无存了,随之而来的就是整个传统道德价值观的崩溃!而其实当东方人开始向着西方看齐,把传统的性道德践踏的一无是处的时候,西方人却已经开始了性道德的回归!而一些不良“文人”,却从西方早年的一些所谓的“性学研究”中捡些垃圾来,冠于一些子虚乌有的研究院的名称,大发谬论,实在害人不浅!前一阵子看到一篇文章说,西方一个什么机构通过研究发现,性生活越多的人挣钱也越多,一个所谓的古文化研究者也发文说,性生活越完美,性高潮越美妙的人,生活中就越容易成功,诸如此类的观点现在几乎充斥了整个社会,这个呢主要是为了迎合人们的普遍心理,同时也给一些大肆宣淫的人找到了一些心理安慰和借口,但其实呢,善良的人们啊,你如果真的听信了这种论点并且照着去实行的话,你离运势衰败,疾病缠身,最后变成一个未老先衰,时运不济的人,并且从此潦倒终身的日子就不远了啊!为什么要这样说呢?我们先从人体自身存在的生命里的深层奥秘来说起吧!我们的祖先从远古时候开始,就渴望着能了解我们自己这个身体到底是怎么回事,生命里到底隐藏着什么样的神奇密码,而他们中的一些佼佼者,不知道是由于独特的天资聪颖,还是真的是有传说中的神仙教给他们了修仙炼气之法,他们就依法修炼,最后终于证悟了生命里所隐藏着的真正奥秘,并且就把这种修证的方法一代代的传了下来,而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演变,这个修炼群体的人逐渐将这种方法系统化,形成了中国独有的道家思想,后来进一步演变,发展成了宗教形式,并且其文化的聚大成者老子通过五千字的《道德经》而把道家思想归纳的淋漓尽致,从此道家思想深深的印入中国社会的方方面面,而其中一些专门从事修证工作的人群也就慢慢组成了中国独有的本土宗教:道教!但是,在道家修炼文化和道教本身的发展中(这里要注意区分“道家”和“道教”的差别,我们通常说道家一般指的是一种思想,而道教则是一个宗教派别),由于修证的方法一般都是以师徒传承的方式来得以流传,这就导致逐渐的形成了众多的派别,其中大多数都还是保留了修证的主要目的,但也有的却完全失去了其修证的本来面目,只是成了一种形式,甚至是一种敛财的手段。

当然,这些不在本文讨论的范畴,就略过不提。

言归正传,我在这里试图把古人修炼中体会到的生命中隐藏着的奥秘阐述明白,但是我知道那是多么庞大的一个完整的生命体系的理论啊,如果要完全阐述清楚的话,我估计我得写成一部超大规模的书集吧,所以这里我只能就本文提到的部分做一个粗略的描述。

古人最觉得神奇的是:为什么我们的心脏会不停的跳动?肺又为什么能不停的呼吸,其他包括胃肠道的蠕动,肝胆脾肾膀胱等脏腑各自有序的工作等,这些身体内部器官的各种功能都不受人的意识思维的控制,无论你怎么想要改变它们的运作规律都是不可能的,它们只会按照它们自身固有的规律来运行。

那么,到底是什么样神秘的力量在推动着它们有条不紊的工作呢?它又为什么能不听我们自己意识的使唤呢?这个身体难道不是我自己的吗?但是我连我自己身体内部运作的脏腑都左右不了,那我真的能认为这个身体确实是完完整整的“是我的”吗?而事实上,这个问题就连医学已经发展到了今天的地步,也还在没有能真正解答得了,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医学上对于心脏为什么能不停的跳动,它只是笼统的说了一句:那是因为心肌具有节律性!其他脏腑以此类推。

但是,为什么心肌就有自动跳动的节律性,肺细胞就有自动伸缩的节律性,而不是反过来心肌会自动伸缩,肺细胞会自动跳动?还有一个最根本点是:到底是什么样的能量在推动着它们的运行,即使你解释为“节律性”,但是维持这个“节律性”的能量到底从何而来!为了说明这个问题,我在这里举个例子:我们大家都知道,一部车,只要它是好着的,那么我们加满油就可以开着在路上跑动了,如果我们来分析这个车为什么会跑,我们就知道了:首先是电门开启了以后,油泵转动然后把油从输油管送到发动机里面,油在发动机里面通过燃烧就变成了能量,然后通过一些传动系统把这个能量传输到轮子上,由轮子的转动从而推动着车子就在路上跑了。

这个原理一般上了初中的人就都差不多知道了,但是,如果我们把这部车时光倒流到五百年前,让五百年前的人来研究下这部车为什么会跑,他们最终会得出什么样的结论呢?首先,他们看到轮子的转动带着这部车在走,这个没什么奇怪的;跟下去,他们发现轮子的转动是由一些传动系统传输过来的,这个也不奇怪;进而追踪,他们发现这个能量来源于一个封闭燃烧的空间,是因为一些油在这里燃烧了然后产生了能量,虽然他们可能不了解发动机工作的真正方式,因为对于他们来说那个构造毕竟复杂了点,但是这个原理他们是可以理解的;好,跟下去他们就发现这个油是由一些输油管给输送到这里的,顺着这些油管,他们找到了油箱,终于发现原来推动这部车跑动的真正能源是来自于这里,然后他们发现这里有一个不停旋转的东西,正是这个东西在不停的把油从油箱输送到发动机里,然后通过燃烧产生动能,再通过一些传动系统的传输,这部车就在路上不停的跑动了。

但是,这个我们现代人称之为“油泵”的东西,它为什么能不停的旋转呢?五百年前的人们对于这个问题绝对是百思不得其解,因为他们只能看到有一些线路连接着这个东西,线路的另一头呢是连着另外一个盒子,而到底这些线路连接当中存在着怎样的奥秘,他们就不可能得知了,而对于这部车的探索只能是到此为止了,因为他们不知道有“电”这种东西的存在,不知道在那些线路中一刻不停地通行着一种现代人称之为“电能”的能量,正是这种看不见摸不着的“电能”才一直维持了整个系统的运作,一旦电能耗尽了,你就是把整部车都放在油里面燃烧,它也是不会动弹分毫的!但是因为他们的知识根本达不到认识“电能”这种东西,所以他们最后得出结论说:这个油泵为什么能不停的转动,是因为它有一种“节律性”,它天生来就是会转动的,一旦它停止转动了,这部车也就“死了”,以他们自己的科学水平,他们是根本不可能让这个停止转动的东西重新动起来的。

说到这里,我们就很明白了:原来我们的身体其实跟一部机器的运行原理是一样的,我们的心脏就相当于汽车上的油泵,血管就等同于输油管,肾脏就相当于发动机,肝脏就相当于过滤器,脾脏就相当于各种复杂的传动系统,肺呢就相当于风门,这些脏器亲密无间的共同运作,推动着我们的生命一直往前走,直到最后能量耗尽,停止运行为止!五百年前的人们不知道的东西,在我们看来呢只是个常识:就是电门开启了之后,蓄电瓶开始放电,然后就带动着油泵旋转,从而把油泵到发动机里。

那么我们就可以知道,其实人体的心脏为什么会不停的跳动,实在是因为有一种我们现在还并不了解的神秘的能量在驱动着它啊!包括其他一些脏腑的自动化功能,都是受这种能量的推动而不停的工作着,直到有一天这种我们现在还不知道的能量用尽了,整个人体也就停止工作了。

那么,到底是怎么样的一种能量在充当着类似于汽车上“电能”的这种功能呢?如果确实有这样的一种能量存在,它又是储存在人体的什么部位呢?人体是不是也存在一个类似于汽车上蓄电瓶一样的一个器官呢?这种能量在人体内又是怎么传输的呢?如果我们知道并掌握了这种神秘能量的运行规律,我们是不是可以做到像开启一个汽车电门那样可以随意关闭和开启生命之门呢?而事实上,古代修炼的人们早就通过艰苦的修证,已经解开了这个生命的密码了,只不过,由于这是涉及“天机”的东西,那些修证成功的人从来也没有把它公之于世,只是借用一些隐晦难懂的暗语或是比喻来描述他们所修证到的生命的真正奥妙所在是,因为他们通过修证已经掌握了这道开启生命之门的钥匙,所以他们就真正做到了可以随意左右生命的存灭自由,其实也就是如我上面所说的他们就如同我们拿着一个汽车钥匙,我们想让车走就走,想让它停就停,那些修证成功的人们,他们就具有了这种对于生命的自主权,也就是传说中的仙人的境界。

好了,再次言归正传。

人身上驱动各脏腑运作的神秘能量到底是什么呢?人体的“蓄电瓶”又在哪里呢?这种能量又是如何从“蓄电瓶”传送到各脏腑去的呢?让我们来揭开这个千古之谜吧!我们知道,人体有非常精密的神经传输系统和血液传输系统,此外还有消化传输系统,呼吸传输系统,排泄传输系统等,而除此之外,中国古代的修证者们发现人体还有另外一套更重要也更精密的传输系统,就是经络系统,后来修炼者们把经络系统中的一些比较粗浅的部分透露了出来,被医家所采纳,又经过很长时间的演变,就逐渐形成了中医基础,应该说,经络系统是中医学当中的精髓,如果离开了经络来谈中医,那就只剩个空壳了。

但是,医学发展到了现代,逐渐由西方传过来的医学概念占了主导地位,而西医呢讲究的是实验科学,也就是我能在实验室得到确实的证据来证明一个东西是存在的呢‘,我就承认它的存在,而你不能提供明确证据来说明这个事物呢,我就否认它的存在或是否认它的正确性。

而经络系统其实是通过修证到了一定层次后在慧观下才能观察到的一个体系,它根本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当然就不可能用实验的手段来证明它的存在,而因为这个缘故呢,西医就一直不承认经络系统的存在,认为那是巫法时代的一种产物,从事经络这方面的医务工作者,也极容易被冠于“巫医”,“神医”(这里是贬义的说法)等称号,而被主流正统所不容。

近年来这种情况得到了一定的改观,听说西方一些什么机构已经通过一些实验手段证实了经络系统的存在了,而越来越多的人们也开始接受经络系统的存在了,这个应该跟西方那个发现暗物质的霍金有很大的关系吧,经络系统其实就是一种暗物质形式的存在,它确实存在,只不过现在的科学手段还不能真正的证明而已。

其实,从一个修真者的眼光来看,霍金无非就是一个具有“慧识”的人,如此而已,没有什么神奇的,宇宙暗物质的大量存在,并且影响和左右着这个我们看得见的世界,这种理论我们的祖先早在几千年前就通过修证知道了,他们早就知道除了我们眼睛看得见的这个地球之外,还有另外一个我们看不见的地球存在,并且是那个看不见的地球在左右着这个世界上所发生的事,包括我们人类本身,除了我们看得见的这个身体外,其实还有另外一个我们看不见的自己在生存着,这个看不见的自己,西方叫做灵魂,中国称为魂魄的就是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