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语文《新闻两则》教案设计

合集下载

《新闻两则》教案

《新闻两则》教案

《新闻两则》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新闻的定义和特点;2.学习如何分析和理解新闻报道;3.培养学生获取和解读新闻信息的能力;4.提高学生的写作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内容1.新闻的定义和特点;2.新闻报道的结构;3.新闻写作的要点。

三、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问答的方式引入新闻的概念,帮助学生了解什么是新闻以及新闻的特点。

引导学生思考新闻的来源、内容以及对社会的作用。

2.新闻的定义和特点(15分钟)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图片中的场景,然后让学生用自己的话描述图片内容。

接下来,教师通过讨论的方式引导学生发现这些图片中的信息是否具有新闻的特点,比如时效性、真实性、客观性等。

3.新闻报道的结构(20分钟)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不同类型的新闻报道,引导学生分析其结构特点。

教师讲解新闻报道的常用结构,包括标题、导语、正文和结尾,帮助学生理解新闻报道的组织方式和写作技巧。

4.新闻写作的要点(30分钟)教师通过示范和分组训练的方式,引导学生学习新闻写作的要点。

教师讲解新闻标题的撰写规范,包括简洁明了、能够概括新闻内容等。

接着,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新闻写作练习,让学生根据提供的新闻素材,撰写简短而准确的新闻报道。

5.小结(5分钟)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新闻的定义、特点和写作要点。

同时,鼓励学生多阅读、多了解各类新闻,提高自己的新闻理解和写作能力。

四、教学评估在课堂训练中,教师可以观察学生的参与度和表现,以及学生完成的新闻写作任务的质量。

教师还可以通过口头提问的形式,检查学生对课堂内容的掌握情况。

并及时给予指导和评价,帮助学生进一步提高。

五、教学延伸1.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实地采访和报道活动,让学生近距离体验新闻的制作过程,提高其新闻写作的实践能力。

2.鼓励学生参与校园媒体或新闻社团的活动,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拓宽学生的视野和能力。

六、教学资源1.多媒体设备;2.图片素材;3.新闻报道的样本。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教案《新闻两则》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教案《新闻两则》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教案《新闻两则》一、教学目标1.了解新闻的特点和结构,学习新闻写作的基本方法。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的历史背景和战略意义。

3.体会革命精神,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和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重点:理解课文内容,学习新闻写作的基本方法。

2.难点:体会革命精神,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和民族自豪感。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播放《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曲》等音乐和展示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的历史图片,引导学生进入学习情境。

2.背景介绍:介绍课文所涉及的历史背景,包括国民党军队的部署、我军战略计划以及战斗经过等。

3.阅读课文:让学生阅读课文,并思考以下问题:a.这则新闻的标题和导语是什么?有什么作用?b.课文中介绍了哪几个方面的内容?每个方面的内容有哪些关键词?c.这则新闻中使用了哪些表达方式?这些表达方式有什么作用?4.分析课文:通过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让学生分析课文中涉及的重点语句,体会革命精神,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和民族自豪感。

5.课堂练习: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进行课堂练习,包括填空、选择等题目,巩固所学内容。

6.作业布置:让学生课后朗读课文,并搜集有关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的历史资料,写一篇简短的新闻报道。

四、教学方法和手段1.情境导入法:通过音乐、图片等手段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2.问题引导法:通过问题引导的方式,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思考。

3.小组合作探究法:通过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引导学生深入分析课文内容,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探究能力。

4.多媒体辅助教学法: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工具,使教学内容更加生动形象,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五、课堂练习、作业与评价方式1.课堂练习:进行课堂练习,包括填空、选择等题目,巩固所学内容。

2.作业布置:让学生课后朗读课文,搜集有关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的历史资料,写一篇简短的新闻报道。

3.评价方式:采用教师评价、学生自评、生生互评等多种评价方式,对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业情况等进行客观评价,并针对学生的表现及时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新闻两则》教案(八年级必修)(5篇模版)

《新闻两则》教案(八年级必修)(5篇模版)

《新闻两则》教案(八年级必修)(5篇模版)第一篇:《新闻两则》教案(八年级必修)教学目的:知识与能力:1.学习新闻体裁的相关知识,了解新闻体裁的特点。

2.体会文中语言的准确精练、铿锵有力,提高语言的表达能力,积累生难字词。

过程与方法:1.通过收集相关资料了解新闻背景,掌握两则新闻的写作意义。

2.通过比较了解新闻的不同特点。

3.综合运用默读的方法和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情感与价值观增进学生对新中国创建历史的了解,引导学生接受革命传统教育,学习革命前辈英勇奋斗的精神,认识中国革命胜利来之不易,并从中获得有益启示。

教学重点:1.了解新闻的特点 2.抓住战争的主题教学难点:品味精练准确的语言。

课前准备:布置预习,熟悉课文内容,收集有关背景资料,绘制渡江示意图教学步骤:第一课时要点:学习《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介绍新闻背景,感知新闻内容,抓住新闻要素,理清新闻结构,分析新闻特点。

一、课文导入(有感情地朗诵毛泽东诗《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这首诗是为人民解放军解放南京而作,表现了人民解放军的英雄气概。

历史告诉我们,中国革命的胜利是经过长期革命战争战胜强大敌人取得的,今天,我们学习的是毛泽东为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亲自撰写的一篇新闻,题目是“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下面就让我们走进这宏大的战争场面,感受这场伟大的正义的战争。

二、检查预习1.请同学们将课前收集到的有关渡江战役的资料在课堂上展示、交流。

教师补充,明确渡江战役背景。

2.字词学习荻港溃退歼灭锐不可当三、感知课文内容,了解新闻要素1.默读课文,用简明的语言说说新闻报道了什么内容。

2.在文中的示意图上画出三路大军的渡江区域,并分别标明渡江时间、人数、地点。

3.复习记叙的六要素,并指出本文中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八年级语文上册 1《新闻两则》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新版)新人教版初中八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八年级语文上册 1《新闻两则》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新版)新人教版初中八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1、《新闻两则》
附:知识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1947年7月到9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在全国X围内转入战略进攻。

1948年秋天,人民解放军连续发起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给国民党反动派以致命的打击。

为了获得喘息的机会,以便卷土重来,1949年1月21日蒋介石宣布下野,由李宗仁代总统,支撑残局,并大搞和平谈判的阴谋。

在这历史的紧要关头,毛主席在1948年12月31日为新华社写了一篇新年献词《将革命进行到底》,表明不能让敌人有喘息之机,要将革命进行到底。

1949年4月15日,国共双方谈判,我方提出8条21款,限蒋介石20日前表态。

20日某某国民政府拒绝在和平协议上签字,谈判破裂。

4月21日,毛主席发布了“向全国进军的命令”,命令解放军“奋勇前进,坚决、彻底、干净、全部地歼灭中国境内一切敢于抵抗的国民党反动派,解放全中国人民,保卫中国人民领土主权的独立完整”。

21日清晨,人民解放军即执行最高统帅的进军令,在西起某某的湖口,东至江阴,长达一千华里的战线上,发动了渡江战役,国民党反动派惨淡经营了三个半月的长江防线,一触即溃。

23日晚人民解放军解放某某,宣告国民党反动派政权的覆灭。

《中原我军解放某某》
这则新闻发于1948年11月5日,辽沈战役业以胜利结束,电文说:“杜聿明刚从某某飞到东北,一战惨败,又逃到某某”,即指蒋军在辽沈战役的失败。

淮海战役是1948年11月6日发起的,这则新闻发电之日正是淮海战役前夜。

八年级语文《新闻两则》教学设计

八年级语文《新闻两则》教学设计

《新闻两则》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了解新闻的一般知识,重点掌握新闻的要素和结构特点;培养阅读,写作新闻的能力。

2.通过朗读体会本文语言准确、简洁的特点;通过分析两则新闻的结构层次把握住新闻的结构和要素;通过活动性教学培养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能力。

3.感受文章磅礴的气势和鲜明的感情色彩,学习人民解放军英勇无畏的革命精神,认识渡江胜利与解放南阳的历史意义和人民解放军为中国革命事业所建立的丰功伟绩。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通过欣赏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中的一则新闻导入。

(二)课文研读1.整体感知(1)渡江背景介绍。

(展示课件)(2)感受文本,自主学习。

学生自由阅读,解决生字词,初步感知。

(3)概括新闻内容。

第一种方式:用一句话说出这则新闻的内容。

明确:“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第二种方式:用一小段话说出这则新闻的内容。

明确:“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从一千余华里的战线上,冲破敌阵,横渡长江。

西起九江,东至江阴,均是人民解放军的渡江区域。

”第三种方式:用几段话说出这则新闻的内容。

明确:具体详细的介绍三路大军的渡江情况是从第三句“20日夜起”开始的。

第一、二句是简明概括地介绍,所以应从第三句读起。

(4)通过课件来进一步了解三路大军的渡江情况。

学生照图复述(5)师生讨论明确新闻的结构特点。

2.语言品读(1)探究性问题:把标题“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改成“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胜利渡江”行不行?引导学生结合课文说出自己的看法。

师总结,结合课文“至发电时止,该路35万人民解放军已渡过三分之二,余部23日可渡完”和“至发电时止,我东路军已大部渡过南岸,余部23日可以渡完。

”明确新闻具有真实性。

(板书)(2)揣摩、讨论“胜利”二字的作用,明确新闻必须具有及时性。

(板书)(3)探究、总结这则新闻在语言上的特点。

分组讨论,加以辨析。

(4)有感情地再读全文,边朗诵边体会课文中选用的词语的表现力,出示课件:找出下列三类词语,分别写在笔记本上:①描写我军强大攻势、英雄气概的词语;②描写敌军被动挨打、士气低落的词语;③带有文言色彩的词语。

新闻两则(人教版八年级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 _4

新闻两则(人教版八年级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 _4

新闻两则(人教版八年级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第1课、《新闻两则》●学习目标:1、了解新闻的有关知识,培养学生阅读新闻的能力。

2、阅读课文,把握新闻的特点、结构。

3、能根据新闻的结构理清内容、层次并体会语言的准确、简洁。

4、综合运用默读的方法和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5、感受人民解放军排山倒海、所向披靡的气势和一往无前、压倒敌人的大无畏精神。

●学习重点从文体上抓住新闻的特点,从题材上抓住战争的主题,从遣词造句上体会准确精练的语言。

●学习准备:预习生字词,查阅有关解放战争中三大战役的资料。

学生每人准备一份当天的报纸。

●教学设计:一、创设情景,走进新闻。

在社会生活中发生了一件重大的事情,或者出现了一个有意义的新事物,如果我们要尽快地把它告诉尽可能多的人,可以采用怎样的办法呢?(报纸上、电视上或者广播里发布消息。

)是啊,在现代社会里,新闻在传播信息方面起着巨大作用。

“新闻”这个名称,从广义来说,包括消息、通讯、报告文学等;从狭义来说,就是指消息。

消息(新闻)这种文体的主要特点,可以概括为四条。

一是事实说话。

正如陆定一同志所说的:“新闻的定义,就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

”(《我们对于新闻学的基本观点》)二是迅速及时。

迅速,是指它能很快地向读者(或听众、观众)传播;及时,是指快而得当,适合需要。

三是高潮在前。

写消息时,通常把最主要、最新鲜、人们最关心的事实写在前面,把比较次要的内容写在后面,形成所谓“倒金字塔”式的结构。

四是简明扼要。

简明,就是既简洁又明白;扼要,就是准确地把握住事物的主要之点。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这篇课文,就充分体现了上述特点。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这是人类战争史上空前的奇观,千里江面上万船齐发,人民解放军冒着炮火奋勇挺进,冲破敌阵,横渡长江。

这则新闻,给全军战士和全国人民以极大的鼓舞,今天读来依然令人回肠荡气。

下面让我们一起学习由毛泽东亲自撰写的《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这篇新闻。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新闻两则》教学设计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新闻两则》教学设计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新闻两则》教学设计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新闻两则》教学设计新闻就是及时快速、简要明了、真实准确地报道社会上最新发生的事件的实用文体。

今天呢,店铺就为大家推荐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新闻两则》教学设计,希望能帮到大家哦~〖教学内容〗《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知识目标〗1、解并掌握新闻的基本要素。

2、识记课文重点字词。

〖能力目标〗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评价新闻。

〖教育目标〗了解感悟人民解放军在战略决战阶段的伟大气势,分析评价战争的正义性与非正义性。

〖重点难点〗了解并且掌握新闻的基本结构。

〖教学媒体〗投影仪、录音机。

〖教学设计〗一、导语同学们,在现实生活中你们都是通过哪些方式来了解世界的风云变幻、国家的政治策略以及群众的街头巷议呢?新闻缩短了你、我、他之间的距离。

让我们寻常百姓足不出户,便可了解国内外时事,获取各种生活的信息。

好的新闻是可以穿越时空,供人们品读与回味的。

今天,并让我们来共同研读一篇来自于解放战争时期的新闻佳作,让我们重温那段荡气回肠、青春激扬的`硝烟岁月。

二、识记重点字词鄂(湖北)豫(湖南)绥靖阻遏锐不可当气势磅礴回肠荡气聿闱乡三、知识介绍新闻的要素,也是记叙要素,包括人物、时间、地点、事件发生的原因、经过、结果。

四、整体感知1、听录音,速读全文,理清新闻的六要素:人物: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时间:1949年4月20日夜起至4月22日22时地点:西起九江(不含),东至江阴一千华里长江战线事件发生的原因:国民dang反动派拒绝签订和平协定,人民解放军为打倒蒋介shi,解放全中国而发起渡江战役。

经过与结果:人民解放军兵分三路横渡长江,23日可全部渡完。

新闻的结构通常包括以下几个部分: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语。

2、速读全文,划分新闻内容要素:时间兵力渡过兵力中路军安庆──芜湖20日夜~22日夜30万30万西路军九江──安庆21日17时~22日22时35万2/3东路军南京──江阴21日17时~22日22时35万大部。

2024年八年级语文上册新闻两则教案

2024年八年级语文上册新闻两则教案

2024年八年级语文上册新闻两则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新闻的基本特点,理解两则新闻的主要内容,学会分析新闻的结构和语言特点。

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通过阅读、讨论、分析等多种方式,提高阅读理解和分析归纳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新闻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关注时事、关心社会的责任感。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新闻的结构特点,包括标题、导语、主体、背景和结语等部分的分析。

教学难点:新闻语言的准确性和客观性,以及如何通过新闻理解社会现象和事件。

三、教学过程导入新课:通过展示近期发生的重大新闻事件,激发学生兴趣,导入新课。

(1)展示新闻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讨论新闻事件的意义和影响。

(2)提问学生对新闻的认识和理解,为新课教学做铺垫。

(3)简要介绍新闻的定义和特点,为后续学习打下基础。

自主学习:学生独立阅读两则新闻,尝试总结新闻的基本结构和语言特点。

(1)分发新闻材料,要求学生认真阅读并思考新闻的结构和语言特点。

(2)提示学生注意新闻中的关键词和句子,如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

(3)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和困惑,为后续的讨论和解答做准备。

合作探究:学生分组讨论新闻内容,分析新闻的结构和语言特点,共同探讨新闻背后的深层含义。

(1)分组讨论新闻的结构,每组选取一名代表汇报讨论成果。

(2)针对新闻的语言特点,引导学生分析新闻的准确性和客观性。

(3)讨论新闻背后的社会现象和事件,探究新闻对社会的影响和启示。

展示交流:各组展示自己的讨论成果,相互学习、交流和评价。

(1)每组轮流展示自己的讨论成果,包括新闻结构分析和语言特点分析。

(2)鼓励其他组对展示内容进行评价和补充,促进交流和互动。

(3)教师总结评价,肯定学生的表现,指出需要改进的地方。

巩固拓展:通过课堂练习和作业,巩固所学知识,拓展学生的思维和能力。

(1)设计课堂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新的新闻材料。

(2)布置作业,要求学生选择一则自己感兴趣的新闻,进行深入分析和评价。

《新闻两则》教案

《新闻两则》教案

重点
重点一:新闻报道的基本要素
新闻报道的基本要素包括时间、地点 、人物、事件、原因和结果等。学生 需要掌握这些要素在新闻报道中的作 用和意义,以及如何运用这些要素构 建一篇完整的新闻报道。
重点
重点二:新闻结构和写作技巧
新闻报道的结构包括标题、导语、正文和结 尾等部分。学生需要了解这些结构的特点和 作用,学习如何运用合适的语言和表达方式 写出高质量的新闻报道。此外,学生还需要 学习如何运用引语、数据和事实等材料来支
拓展作业
阅读相关新闻报道,了解 新闻的时效性和重要性。
要求
掌握新闻的基本要素
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语。
理解新闻的写作特点
客观、准确、简明、生动。
06
教师自我反思
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是否得当
在教授《新闻两则》时,我采用了讲解、讨 论和小组合作的方式,旨在引导学生理解新 闻的特点和写作技巧。我反思后认为,这些 方法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 他们主动参与课堂活动。
难点
难点二:新闻背景的理解与分析
新闻报道往往涉及到复杂的背景信息,如政治、经济、文 化等因素。学生需要具备分析新闻背景的能力,理解新闻 事件背后的深层次原因,从而更好地理解新闻报道的意义 和价值。
难点
难点三:新闻评论的写作技巧
VS
新闻评论是新闻报道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写作要求较高,需要学生掌握如 何结合新闻事件进行深入分析,提出 自己的观点和见,并学会如何写出有说服力的 评论。
详细描述:设计相关练习题,如新闻改写、新闻评论等,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巩固所学知识,提高新闻写作和表达能力。
课堂小结
总结词:回顾总结
详细描述:对本课内容进行总结,强 调新闻写作的重要性和实际应用价值 ,同时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在实际生活 中运用所学知识。

最新整理人教版初二上册《新闻两则》教案

最新整理人教版初二上册《新闻两则》教案

最新整理人教版初二上册《新闻两则》教案导语:新闻两则是八年级上册第一课的内容,下面是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新闻两则》教案,欢迎参考!一、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解并掌握新闻的基本要素2、识记课文重点字词(二)能力目标: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评价新闻(三)教育目标:了解感悟人民解放军在战略决战阶段的伟大气势,分析评价战争的正义性与非正义性二、重点难点:从文体上抓住新闻的特点,从题材上抓住战争的主题,从遣词造句上体会准确精练的语言。

三、教学媒体:投影仪、录音机四、教学过程:(一)导语:同学们,在现实生活中你们都是通过哪些方式来了解世界的风云变幻、国家的政治策略以及群众的街头巷议呢?新闻缩短了你、我、他之间的距离。

让我们寻常百姓足不出户,便可了解国内外时事,获取各种生活的信息。

好的新闻是可以穿越时空,供人们品读与回味的。

今天,并让我们来共同研读一篇来自于解放战争时期的新闻佳作,让我们重温那段荡气回肠、青春激扬的硝烟岁月。

(二)揭题解题(三)学生自读课文(包括读“预习提示”,以了解背景知识)。

读书时,画出生字词(或自己查字典解决)。

识记重点字词:鄂(湖北) 豫(湖南) 绥靖阻遏锐不可当气势磅礴回肠荡气聿闱乡说明熟悉历史背景,学习字词,大致了解全文内容。

(四)朗读课文,或听朗读录音。

对照书上的示意图,进一步了解三路大军渡江战役的经过。

提出要求:对照示意图,能够复述渡江战役的大致过程。

(五)两位学生一组,彼此照着示意图复述渡江战役的经过。

教师巡视,注意发现复述较好的同学,准备请他(她)上黑板前面复述。

(六)教师出示一张较大些的渡江战役示意图(或对照教材也可),请刚才发现的复述较好的一位同学指图复述,其他同学静听。

然后,指出其复述的不确之处。

说明利用复述这一方法,引导学生理清三路大军渡江的情况,从而认清本则新闻主体的内容。

学生指图复述时,教师可随之板书如下,增强学生认识本文内容的条理性。

中路军西路军东路军(七)借助问题,传授新闻结构的知识。

八年级上册语文《新闻两则》教案【三篇】

八年级上册语文《新闻两则》教案【三篇】

八年级上册语文《新闻两则》教案【三篇】###小编整理了八年级上册语文《新闻两则》教案【三篇】,希望对你有协助!《新闻两则》1[教学设计] 体验阅读创意说明:《新闻两则》虽是实用性文体,但文中饱含着浓厚的个人感情因素和感情色彩,再加上写作时代虽是学生熟悉的解放战争时期,但与学生的生活相距较远,如果能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模拟经历,感受体验,课堂会别有洞天。

[教学步骤]序曲:电视,以其五彩缤纷的视频、极富渲染力的音响、精彩的制作、丰富的内容吸引着我们,而新闻,又是电视节目中的重头戏,今天,我们学习《新闻两则》,让我们试着走进电视——下面老师和大家一起先学习《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然后大家按照老师的方法学习《中原我军解放南阳》。

一.来当制片人将学生分成地图绘制、场景设置、镜头剪辑三个小组,要求:在阅读课文的基础上完成自己小组的任务。

地图绘制组:分别将西路军、中路军、东路军已占领的地方用红色标线,向前进发点用尖头标出。

能够将课本上的图扫描后放大,再根据课文内容标上记号,有条件的话能够实行flash制作。

场景设置组:如果电视台想在新闻播报之后还实行一次军事访谈,请你设计一下访谈时人物的背景、服装、道具等。

镜头剪辑组:如果这则新闻出现在电视上,与新闻播音相配的画面应是哪些?二.进入演播厅1.当当播音员如果你来当播音员,你在重音、语调、情感、节奏上应怎样读这则新闻?学生自渎、讨论、交流。

重点指导:①全文的朗读基调:慷慨激昂、豪情万丈。

②“冲破”“横渡”“均是”“英勇善战”“锐不可当”等应重读,读出一种胜利的喜悦。

“控制”“封锁”“切断”应干脆利落地重读,读出一种自豪与骄傲。

③“不料,正是汤恩伯到芜湖的那一天,东面防线又被我军突破了。

”应读出奚落、嘲讽的语气。

……2.当当军事家如果你来当军事家,你应该向观众介绍哪些方面的情况?讨论明确:背景:1949年4月20日,国民党政府拒绝签定国内和平协定。

解放军执行*向全国进军的命令,举行了规模空前的全面大进军。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课《新闻两则》教学设计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课《新闻两则》教学设计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课《新闻两则》教学设计五篇课文都是有关战争的优秀篇章。

阅读这些作品,可以了解历史一,可以看到正义战争的威力和非正义战争的罪恶,可以看到真善美与假丑恶的两个极端,可以看到人类意志力、智能、体能最大限度的表现,从而获得有益的启示。

二、教学目标:(一)知识和能力目标:1.把握课文中的人物、事件,认识中国革命胜利来之不易,并从中获得有益启示。

2.了解新闻特点,复习记叙文六要素知识。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综合运用默读的方法和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目标:体会作品的内容和作者的思想感情,激发学生热爱和平的感情。

三、教学方法:教读本单元应注意把握叙事性作品中的人物和事件,对作品中感人肺腑的形象、惊心动魄的情景和各具特色的语言,有自己的体验和评价,还要努力提高阅读的质量和速度。

四、课时安排:本单元教学拟用15课时,《新闻两篇》、《芦花荡》各用3课时;《蜡烛》、《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上尉的信》、《亲爱的爸爸妈妈》各用2课时,第五单元作文、复习、检测共用5课时,机动时间一课时。

1 新闻两则毛泽东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目标:1.把握课文中的人物、事件,认识中国革命胜利来之不易,并从中获得有益启示。

2.了解新闻特点,复习记叙文六要素知识。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1.培养学生阅读新闻的能力。

2.综合运用默读的方法和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了解战争中人民必胜、正义必将战胜邪恶的历史规律。

教学重点:从文体上抓住新闻的特点,从题材上抓住战争的主题,从遣词造句上体会准确精练的语言。

教学难点:理解新闻主体部分个层次间的关系。

课前准备:1.预习生字词,查阅有关解放战争中三大战役的资料。

2.学生每人准备一份报纸。

教学方法:1.讨论法和点拨法相结合。

2.延伸拓展法。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文字资料。

课时安排: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导入课文的方式可根据需要设定)(教师配乐朗诵毛主席所作的《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一诗,声情并茂地导入课文)这首诗是为人民解放军解放南京而作,表现了人民解放军的英雄气概。

八年级语文新闻两则_人教版八年级语文《新闻两则》教案设计

八年级语文新闻两则_人教版八年级语文《新闻两则》教案设计

《八年级语文新闻两则_人教版八年级语文《新闻两则》教案设计》摘要:②再课理清记叙六要素人物、、地、事件发生原因、、结,)教师导学(讨论了以上三问题教师引导学生得出结论,新闻特观鲜明、容真实、报道及、语言简明准确引导语《新闻两则》主要讲述两则新闻报道让学生从了新闻知识以下是编整理人教版八年级语《新闻两则》教案设计欢迎参考!教学目标①把握课人物、事件认识国革命胜利不易并从获得有益启示②了新闻特复习、记叙六要素知识③综合运用默方法和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教学重从体上抓住新闻特从题材上抓住战争主题从遣词造句上体会准确精练语言课前准备①预习生词有关放战争三战役.②学生每人准备份当天报纸教学容《人民放军万军横渡长江》报道了放战争渡江战役胜利战况这是人类战争史上空前奇观千里江面上万船齐发人民放军冒着炮火奋勇挺进冲破敌阵横渡长江毛泽东亲撰写了这则新闻给全军战士和全国人民以极鼓舞今天依然令人回肠荡气《原我军放南阳》由南阳放说到年多原地区军事形势重变化反映蒋军必败、我军必胜形势鼓舞了放区军民乘胜前进斗志(学习这两则新闻不仅要抓住战争主题也要抓住新闻特)教学设计导入(导入课方式可根据要设定)(教师配乐朗诵毛主席所作《人民放军占领南京》诗声情并茂地导入课)这首诗是人民放军放南京而作表现了人民放军英雄气概历史告诉我们国革命胜利是长期革命战争战胜强敌人取得今天我们学习是毛泽东人民放军万军横渡长江亲撰写新闻题目是“人民放军万军横渡长江”(或让学生拿出当天报纸浏览新闻版简要介绍几则新闻由新闻标题导入)整体感知教师板课题出示学习目标教师检预习词情况布置思考题①快速默课用简明语言说说新闻报道了什么容②再课理清记叙六要素人物、、地、事件发生原因、、结(指出记叙六要素也是新闻要素)③精课(可分、齐)具体说说新闻是从哪几方面报道渡江情况?按什么顺序报道什么?学生课分组讨论全班交流教师参与(三思考题分别针对新闻结构三部分标题、导语、主体)教师导学(讨论了以上三问题教师引导学生得出结论)要想迅速了新闻主要容就要看标题要比较详细地了新闻容就要看导吾要更细致地了新闻容就要看主体新闻要素也是记叙要素只要把记叙六要素变成六问题候这六养成留要素习惯再其他叙事性作品也就容易把握容了合作探究教师布置思考题这则新闻你以新闻具有怎样特?(教师引导学生多角思考)学生组讨论全班交流教师参与讨论明确新闻作用报道国外新发生重事件或新气象新闻结构般包括标题、导语、主体、结语和背景五部分新闻写法主要是叙述有兼有议论、描写新闻特观鲜明、容真实、报道及、语言简明准确。

人教版初二上册语文《新闻两则》教案

人教版初二上册语文《新闻两则》教案

人教版初二上册语文《新闻两则》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⑴积累“鄂、豫、绥靖、阻遏、锐不可当”等词语,掌握它们的读音和词义。

⑵了解新闻相关知识。

⑶了解两则新闻的历史背景。

⑷把握新闻的内容及结构特点。

2、能力目标:⑴培养学生阅读新闻的能力。

⑵培养速读课文,迅速筛选主要信息的能力。

3、德育目标:了解解放战争中我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力阻顽敌的精神以及人民必胜、正义必将战胜邪恶的历史规律。

【教学重点】1、理解新闻内容,把握战争的主题。

2、把握新闻的.特点,重点把握新闻的结构,了解导语的作用。

【教学难点】理解新闻主体部分各层次间的关系。

【教学方法】1、讨论法和点拨法相结合:整个教学以听和读为主要手段,从“新闻的内容”“新闻的结构”“新闻的特点”三个角度对课文作反复阅读,以学生讨论为主,教师相机诱导、点拨。

2、延伸拓展法:新闻是一种实用性很强的文体,为让学生切实把握这种文体,教学中宜选择几则新闻引导学生通过训练学会拟标题、导语,划分主体部分的层次。

【教具准备】多媒体、录音机、中央电视台新闻录音磁带、文字资料。

【教学过程】〖教学要点〗朗读新闻,要求学生听读,辨明字音及词义,积累词语;指导学生从六个方面把握新闻的主要内容,培养快速阅读叙事性作品的能力;把握两则新闻战争的主题;能力训练,学会正确听读。

〖教学步骤〗一、导语设计同学们,你喜欢读报吗?喜欢读报纸上的新闻吗?喜欢新闻,可以表现一个人敏锐的洞察力和关心时事动态的热忱。

新闻是我们了解时代生活的一个窗口,是社会变化的一个晴雨表。

今天我们学习的两则新闻,高屋建瓴,大气磅礴,是新闻作品中不可多得的瑰宝,它出自一代伟人之手。

播放《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歌曲,教师板书文题。

二、引导学生把握新闻的内容1、教师播放选自“中央电视台新闻30′”中的一则新闻录音,要求学生用“我听说……”的句式说出自己所听的内容。

2、选几位同学交流,其余同学评价。

教师顺势点明听新闻要抓住内容的六要素,也就是记叙六要素,即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等。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新闻两则》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新闻两则》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新闻两则》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和能力目标:了解新闻的有关知识。

2.过程和方法目标:培养阅读新闻的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感受人民解放军排山倒海、所向披靡的气势和一往无前、压倒敌人的大无畏精神二、教学重难点重点:了解新闻的有关知识;培养阅读新闻的能力。

难点:感受人民解放军排山倒海、所向披靡的气势和一往无前、压倒敌人的大无畏精神三、教学课时 1课时四、教学方法讲授法、探究法、自读法五、教学过程一).导入(教师配乐朗诵毛主席所作的《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一诗,声情并茂地导入课文)这首诗是为人民解放军解放南京而作,表现了人民解放军的英雄气概。

历史告诉我们,中国革命的胜利是经过长期革命战争战胜强大敌人取得的,今天,我们学习的是毛泽东为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亲自撰写的一篇新闻,题目是“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二).整体感知1.教师板书课题,出示学习目标。

2.教师检查预习字词情况,布置思考题:3.快速默读课文,用简明的语言说说新闻报道了什么内容。

4.再读课文,理清记叙的六要素:人物、时间、地点、事件发生的原因、经过、结果。

(指出记叙的六要素也是新闻的要素)5.精读课文(可分读、齐读),具体说说新闻是从哪几个方面来报道渡江情况的?按什么顺序报道,为什么?学生读课文后,分小组讨论,全班交流,教师参与。

(三个思考题分别针对新闻结构的三部分:标题、导语、主体) 教师导学(讨论了以上三个问题,教师引导学生得出结论)要想迅速了解新闻的主要内容,就要看标题。

要比较详细地了解新闻的内容,就要看导语。

要更为细致地了解新闻的内容,就要看主体。

新闻的要素也是记叙的要素,只要把记叙的六个要素变成六个问题,阅读的时候注意这六点,养成留意要素的习惯,再读其他叙事性作品也就容易把握内容了。

合作探究教师布置思考题:阅读这则新闻后,你以为新闻具有怎样的特点?(教师引导学生多角度思考)学生小组讨论,全班交流,教师参与。

新闻两则(人教版八年级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 _0

新闻两则(人教版八年级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 _0

新闻两则(人教版八年级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课题新闻两则(共三课时)一、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二、中原我军解放南阳探究目标 1、初步掌握新闻常识:定义、特点、结构、表达方式;2、学会分析新闻的结构,理解新闻报道的基本内容;3、对作品情感的认知。

提出问题《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和《中原我军解放南阳》这两则新闻是怎样体现新闻的基本特点的?两则新闻的六要素分别是什么?学了这两则新闻,自己的情感世界受到了怎样的影响?第一课时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学法指导借助于工具书突破生字新词,在熟练地朗读课文的基础上,划分课文的层次结构,把握新闻的六要素,从而理解课文内容,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积累与运用一、旧知识检测命题人答题人评价题目:解答:二、新知识积累1、收集生字,并注上拼音。

2、收集生词,并解释词语意思。

3、新闻常识填空。

A、新闻也叫,通常分为动态新闻、综合新闻、典型报道和新闻评述四类。

其中在媒体中最常见。

新闻报道具有、和三方面的特点。

是新闻的灵魂。

B、新闻一般包括、、、、五个部分,C、是新闻最常见的表达方式,新闻的六要素也就是()的六要素,即、、、、、和。

二、新知识运用1、填空新闻最前面通常有一句交代新闻来源及时间的话,叫电头。

这则消息的电头是。

从结构上来看,“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是这则新闻的,这则新闻的导语是这则新闻发生的时间是、地点在、人物是、事情的起因是。

经过是、结果是。

2、用“‖”划出导语部分和主体部分。

3、分析句子的表达方式。

二十日夜起,长江北岸人民解放军中路军首先突破安庆、芜湖线,渡至繁昌、铜陵、青阳、荻港、鲁港地区,二十四小时内即已渡过三十万人。

()此种情况,一方面由于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锐不可当;另一方面,这和国民党反动派拒绝签订和平协定,有很大关系。

()拓展与延伸一、知识延伸1、本文的导语交代了哪几方面的内容?在文章中具有怎样的作用?2、本文的主体部分的写作顺序是怎样的?是怎样安排详略的?为什么要这么安排?二、总结规律:新闻写作在材料的安排上既要有(),还要有()。

八年级上册语文新闻两则教案5篇.doc

八年级上册语文新闻两则教案5篇.doc

八年级上册语文新闻两则教案5篇八年级上册语文新闻两则教案11、了解新闻特点,把握记叙的六要素;2、综合运用默读的方法和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3、把握课文中的人物、事件,认识中国革命胜利来之不易,并从中获得有益启示。

[教学重点]抓住新闻的文体特点,抓住战争的主题,体会*准确精练的语言。

[课前准备]1、预习生字词;查阅有关解放战争中三大战役的资料。

2、学生每人准备一份当天的报纸。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8月13日至30日,第二十八届奥运会在希腊雅典刚刚结束,大家通过电视、报纸、网络等渠道,了解到许多有关的新闻,二十多块闪亮的金牌,让全世界的炎黄子孙扬眉吐气,意气风发。

现在,请同学们拿出准备的报纸,挑一篇你最喜欢的奥运新闻读给大家听听。

(学生朗读新闻)读后,大家能知道新闻的特点、要素、结构安排吗?今天,我们来学习毛泽东同志亲手撰写的《新闻两则》,想必你既能学到相关知识,更能真切感受人民解放军的英雄气概。

二、整体感知1、教师检查预习情况溃退(kui) 锐不可当(dang) 业已2、快速默读课文,用简明的语言说说新闻报道的内容。

3、再读课文,理清记叙的六要素:人物: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时间:1949年4月20日夜起至4月22日22时地点:西起九江(不含),东至江阴一千余华里的长江前线事件发生的原因:国民党政府拒绝签订和平协定,人民解放军为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而发起渡江战役经过:三路大军横渡长江结果:突破长江防线,占领南岸广大地区三、研读反思1、要想迅速了解新闻的主要内容,就要看什么? 看标题。

2、要比较详细地了解新闻的内容,要看什么? 看导语。

①内容:“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的渡江区域。

”②作用:从渡江作战的兵力、战线(即渡江区域)、战况三个方面总领全文。

3、要更为细致地了解新闻的内容,则要看什么? 看主体。

①划分层次a、分述中路军渡江情况;b、分述西路军渡江情况,并阐述取胜的原因;c、分述东路军渡江情况;②为什么要按这样的顺序进行报道?中路军首先发起渡江作战,所以先说;西路军和中路军所遇敌情一样,敌军抵抗甚为微弱,而东线敌军抵抗较为顽强,所以西路接着中路说,合在一起,可以议一议;最后说东路激战,文势也涌起高潮。

《新闻两则》教案

《新闻两则》教案

《新闻两则》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学生能够理解新闻的基本概念和特点;(2)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新闻消息的真实性和客观性。

2.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的新闻敏感性和分析思考能力;(2)提高学生对新闻报道的评判能力和判断力。

3.情感目标:(1)培养学生关注社会新闻、关心国家大事的意识;(2)引导学生正确对待新闻信息,塑造正确的价值观。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1)学习新闻报道的特点和结构;(2)培养学生的新闻敏感性和分析思考能力。

2.教学难点:(1)引导学生正确对待新闻信息,避免盲目追求热点新闻;(2)培养学生辨别新闻真实性的能力。

三、教学内容与教学过程1.导入(10分钟)教师通过给学生提问导入新闻报道的概念,例如:“你们了解什么是新闻?你们常看新闻吗?你们觉得新闻有什么特点?”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然后概括出新闻的定义和特点。

2.讲解(20分钟)(1)教师向学生讲解新闻报道的结构,包括新闻标题、导语、正文、附图、附录等。

并结合实例进行解释和展示。

(2)教师通过图表等形式向学生展示新闻报道中常用的图表形式,包括表格、统计图表、照片等,让学生了解并熟悉这些图表的基本信息。

3.分析(30分钟)(1)教师将两则新闻(可选用当天的热点新闻报道)分发给学生,让他们先独立阅读并理解新闻的内容。

(2)学生分小组进行讨论,通过提出问题和对话的方式,就新闻报道的真实性、客观性等方面进行分析和思考,并将自己的观点和分析结果进行汇报。

4.总结(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和思考方式,并对学生的发言进行点评和指导,澄清学生可能存在的思维误区。

5.动手实践(20分钟)教师布置作业:要求学生每天关注几条新闻,选择一条新闻进行分析和评价,写一篇300字左右的新闻评论,力求客观真实,并提出自己的观点和建议。

四、教学手段与学情分析1.教学手段:讲授、讨论、实践、点评等。

通过引导学生分析和思考,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新闻两则教案【三篇】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新闻两则教案【三篇】

新闻的六要素:⼈物、时间、地点、事件发⽣的原因、经过、结果;新闻结构的五部分: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语。

⽆忧考⼩编整理了⼈教版⼋年级上册语⽂新闻两则教案【三篇】,希望对你有帮助!新闻两则教案⼀教学⽬标1.了解新闻的相关知识,了解这两则新闻的有关历史背景。

2.培养速读课⽂,迅速筛选主要信息的能⼒。

3.把握课⽂中的⼈物、事件,认识中国⾰命胜利来之不易,从中获得有益启⽰。

重点 1通过分析两则新闻,把握住新闻要素,结构和特点。

2培养阅读写作消息的能⼒。

难点培养阅读写作消息的能⼒教学准备报纸教学⽅法讲读法教学程序教学补充第⼀课时⼈民解放军百万⼤军横渡长江(⼀)讲解关于新闻的⼀般知识(1)新闻⼜称消息,通常分为动态新闻综合新闻典型新闻和新闻述评四类,其中动态新闻是报纸⼴播最常⽤的⼀种,它报道的是国内外最新发⽣的重⼤事件或新⽓象新成就。

(2)新闻的六要素:时间地点⼈物事件发⽣的原因经过结果(3)新闻的结构五部分: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语其中标题导语主体是必有的背景结语可有可⽆。

(4)新闻的表达⽅式:主要是叙述有时兼有议论描写(5)新闻的特点真实性及时性准确性(⼆)分析课⽂学习阅读消息1 介绍背景1949年,淮海辽沈平津三⼤战役结束,⼈民解放军在全国取得胜利已成定局,但国民党反动政府依然负隅顽抗,对长江防线经过三个半⽉苦⼼经营后,于4⽉20⽇悍然拒绝签定和平协定。

4⽉21⽇⽑泽东主席和朱德总司令发布“向全国进军的命令”,⼈民解放军于凌晨发起渡江战役,彻底摧毁国民党的长江防线。

2 分析电头:交代了通讯社的名称发电的时间地点表明材料真实报道及时3 ⾃读课⽂,找出本篇新闻的六要素4 学⽣讨论分析新闻结构本⽂可分两部分:导语(1、2)总述渡江情况。

从作战兵⼒、战线长度、战况三个⽅⾯总领全⽂。

主体(3-17)具体细致的报道了三路⼤军渡江作战的情况。

根据中西东三路军的情况化分层次,并填表中路军西路军东路军时间地点兵⼒渡过兵⼒讨论下列问题(1)找出⽂中议论的句⼦并说说其作⽤从敌我两⽅⾯分析敌军纷纷溃退,毫⽆⽃志的原因,揭露了国民党*拒绝签定和平协定的反动本质,赞颂了我军英勇善战,所向披靡的英雄⽓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新闻两则》教案设计
导读:教学目标
①把握课文中的人物、事件,认识中国革命胜利来之不易,并从中获得有益启示。

②了解新闻特点,复习、记叙文六要素知识。

③综合运用默读的方法和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教学重点
从文体上抓住新闻的特点,从题材上抓住战争的主题,从遣词造句上体会准确精练的语言。

课前准备
①预习生字词,查阅有关解放战争中三大战役的资料.
②学生每人准备一份当天的报纸。

教学内容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报道了解放战争中渡江战役的胜利战况。

这是人类战争史上空前的奇观,千里江面上万船齐发,人民解放军冒着炮火奋勇挺进,冲破敌阵,横渡长江。

毛泽东亲自撰写了这则新闻,给全军战士和全国人民以极大的鼓舞,今天读来依然令人回肠荡气。

《中原我军解放南阳》由南阳的解放说到一年多来中原地区军事形势的重大变化,反映蒋军必败、我军必胜的大好形势,鼓舞了解放区军民乘胜前进的斗志。

(学习这两则新闻不仅要抓住战争的主题,也要抓住新闻的特点。

)教学设计
导入(导入课文的方式可根据需要设定)
(教师配乐朗诵毛主席所作的《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一诗,声情并茂地导入课文)这首诗是为人民解放军解放南京而作,表现了人民解放军的英雄气概。

历史告诉我们,中国革命的胜利是经过长期革命战争战胜强大敌人取得的,今天,我们学习的是毛泽东为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亲自撰写的一篇新闻,题目是“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或让学生拿出当天的报纸浏览新闻版,简要介绍几则新闻,由新闻的标题导入。


整体感知
教师板书课题,出示学习目标。

教师检查预习字词情况,布置思考题:
①快速默读课文,用简明的语言说说新闻报道了什么内容。

②再读课文,理清记叙的六要素:人物、时间、地点、事件发生的原因、经过、结果。

(指出记叙的六要素也是新闻的要素。


③精读课文(可分读、齐读),具体说说新闻是从哪几个方面来报道渡江情况的?按什么顺序报道,为什么?学生读课文后,分小组讨论,全班交流,教师参与。

(三个思考题分别针对新闻结构的三部分:标题、导语、主体。

)教师导学
(讨论了以上三个问题,教师引导学生得出结论。


要想迅速了解新闻的主要内容,就要看标题。

要比较详细地了解新闻的内容,就要看导吾。

要更为细致地了解新闻的内容,就要看主
体。

新闻的要素也是记叙文的要素,只要把记叙文的六个要素变成六个问题,阅读的时候注意这六点,养成留意要素的习惯,再读其他叙事性作品也就容易把握内容了。

合作探究
教师布置思考题:
阅读这则新闻后,你以为新闻具有怎样的特点?(教师引导学生多角度思考。


学生小组讨论,全班交流,教师参与。

讨论后明确:
新闻的作用,报道国内外最新发生的重大事件或新气象。

新闻的结构,一般包括标题、导语、主体、结语和背景五部分。

新闻的写法,主要是叙述,有时兼有议论、描写。

新闻的特点,观点鲜明、内容真实、报道及时、语言简明准确。

感谢您的阅读,本文如对您有帮助,可下载编辑,谢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