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高中地理必修一(鲁教版)单元综合测评3 Word版含解析
高中地理鲁教版必修1综合学习与测试(WORD版含答案,共5份)综合学习与测试(二)
综合学习与测试(二)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第Ⅰ卷1-6页,第Ⅱ卷7-9页。
2.答第Ⅰ卷之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试号、考试科目、试卷类型写清楚,用2B铅笔涂写在答题卡上。
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
第Ⅱ卷共3页,用蓝黑色钢笔或圆珠笔直接答在试卷上,答卷前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写清楚。
3.试题分值: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考试结束,监考人将第Ⅱ卷和答题卡一并收回。
第Ⅰ卷选择题(共30题,共6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个小题,每小题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2007年10月24日18时05分,中国第一颗探月卫星“嫦娥一号”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升空,开始了它的探月之旅。
据此回答1~2题。
1、“嫦娥一号”将在哪一个天体系统中运行()A、太阳系B、地月系C、银河系D、河外星系2、“嫦娥一号”成功发射时,国际标准时间(格林尼治时间)为()A、10月25日2:05B、10月24日11:05C、10月25日22:05D、10月24日10:05近年来,人类探索太空热情空前高涨,研究的新成果与新进展令人振奋。
据此回答3~4题。
3.2007 年4月,美国宇航局发表了太空探测器拍摄到的太阳三维图像。
这是人类首次从三维视角观测太阳活动。
目前,人们对太阳活动的正确认识之一是()A.黑子增多增大时耀斑也频繁爆发 B.太阳活动会引发极光、流星雨、磁暴C.太阳风是太阳活动的主要标志 D.光球层到日冕层依次出现黑子、太阳风、耀斑4.2007 年4月,欧洲天文学家首次发现一颗有生命迹象的太阳系外行星。
该行星可能适宜生命存在的主要依据是()A.行星上有岩石与土壤 B.行星上有液态水与适宜的温度C.行星的表面比较平坦 D.行星接受来自恒星的辐射能量下图中,横坐标为地球自转线速度,纵坐标为不同纬度四点某日的正午太阳高度。
2019-2020版新教材地理鲁教版必修第一册练习题:第三单元测评+Word版含解析
第三单元测评(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下图为我国某地喀斯特地貌景观示意图。
读图,完成1~2题。
1.形成图示喀斯特地貌的主要外力作用是()A.海浪侵蚀B.风力侵蚀C.冰川侵蚀D.流水溶蚀2.关于图中甲、乙两岸及其形成的外力作用,说法正确的是()A.甲——凸岸——侵蚀B.甲——凹岸——沉积C.乙——凸岸——沉积D.乙——凹岸——侵蚀1题,形成图示喀斯特地貌的主要外力作用是流水溶蚀,D对;海浪侵蚀形成海蚀崖等海蚀地貌,A错;风力侵蚀形成风蚀蘑菇等风蚀地貌,B错;冰川侵蚀形成“U”形谷等,C错。
故选D。
第2题,根据凹岸、凸岸理论,图中甲位于河流凸岸,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是流水沉积作用,A、B错。
乙位于河流凹岸,形成的外力作用是流水的侵蚀作用,D对,C错。
故选D。
2.D喀斯特地貌是水对可溶性岩石(大多为石灰岩)进行化学溶蚀作用形成的一种典型地貌。
中国房山世界地质公园是我国北方典型喀斯特地貌的分布区。
读中国房山世界地质公园景观图,完成3~4题。
3.图示地貌的主要特点是()A.奇峰林立,地表崎岖B.冰川广布,河流众多C.千沟万壑,支离破碎D.地势平坦,土壤肥沃4.与房山喀斯特地貌形成及特点密切相关的自然因素是()A.气候、植被B.植被、土壤C.土壤、地形D.岩石、水文3题,从图中可以看出,喀斯特地貌主要特点是奇峰林立,地表崎岖。
第4题,喀斯特地貌是石灰岩经流水的溶蚀作用而成,故D正确;与土壤、地形、植被等因素关系小,可排除A、B、C。
4.D右图是某摄影爱好者拍摄的新月形流动沙丘照片。
读图,完成5~6题。
5.根据沙丘形态判断,该地盛行()A.东南风B.西北风C.东北风D.西南风6.该沙丘可能位于()A.内蒙古高原B.鄂尔多斯高原C.准噶尔盆地D.塔里木盆地5题,流动沙丘的迎风一侧坡度缓,背风一侧坡度陡。
结合图示指向标,根据沙丘形态判断,该地盛行东北风。
故选C。
高中地理鲁教版必修1综合学习与测试(WORD版含答案,共5份)综合学习与测试(五)
综合学习与测试(五)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1-20题共40分)和第Ⅱ卷(综合题21-23题共20分)两部分。
第Ⅰ卷(选择题共4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宇宙中最基本的天体是:A.行星、卫星 B.恒星、星云 C.卫星、彗星 D.太阳、月球2、我们所见的满天繁星绝大多数是:A.行星 B.恒星 C.卫星 D.彗星3、地球是太阳系一颗特殊的行星,其特殊性体现在:A.是太阳系中体积、质量最大的行星 B.是九大行星中质量最小的行星C.既有自转运动,又有绕日公转运动 D.是太阳系中惟一存在生命的行星4、太阳系中小行星带位于:A.地球和火星之间 B.金星和地球之间C.木星和土星之间 D.火星和木星之间5、太阳系模式图中,与地球毗邻的行星是:A.水星、金星 B.木星、火星 C.水星、木星 D.火星、金星6、下列行星按距离太阳由近到远的正确排序是:A.水星、地球、金星 B.火星、小行星带、木星C.木星、土星、火星 D.海王星、冥王星、天王星7、太阳能量来源于:A.核聚变反应 B.核裂变反应C.铀元素核的聚变反应 D.铀等元素裂变的连锁反应8、有关地球自转的叙述,错误的是:A.自转是指地球围绕地心的运动B.地球自转是地球运动的基本形式之一C.地轴的空间位置基本上是稳定不动的,北极始终指向北极星附近D.地球自西向东旋转,自转方向始终不变9、当英国伦敦(经度0度)是深夜1点时,涟城镇(东经120度)为几点:A.12点 B.6点 C.8点 D.9点10、在下列城市中,地球自转线速度最大的是:A.哈尔滨 B.北京 C.上海 D.广州11、关于地球自转速度的叙述,正确的是:A.任何地点角速度都相等,线速度则是低纬度大、高纬度小B.任何地点角速度都相等,线速度因纬度而不同C.除南北极点外,各地线速度相等,角速度则是低纬度大于高纬度D.除南北极点外,各地角速度相等,线速度则是高纬度小于低纬度12、与诗句“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最吻合的地点是:A.40°N,120°E B.90°N,180° C.1°N,120°W D.50°N,0°13、卫星发射与地球自转线速度有关,不考虑地形等其它因素,最有利于卫星发射的是:A.拜科努尔(46°N) B.肯尼迪(28°N) C.酒泉(40°N) D.库鲁(5°N)14、在图1中,正确表示地球自转方向的是:A.AB B.AC C.AD D.BD15、从南极上空向下看,飞机甲沿南纬60°逆时针方向飞行,从北极上空向下看,飞机乙沿北纬60°N顺时针方向飞行,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都是自东向西飞行 B.都是自西向东飞行C.是向低纬飞行 D.都是既不向高纬也不向低纬飞16、太阳大气外部结构从外到里的顺序是:A.光球层、色球层、日冕层 B.色球层、光球层、日冕层C.日冕层、色球层、光球层 D.日冕层、光球层、色球层17、图2中,能正确表示南半球水平运动物体的偏向是:18、关于晨昏线的正确叙述是:A.是昼半球与夜半球的分界线 B.过地心且与地平面垂直C.过地心且与地轴垂直 D.与经线重合19、如图3,四个平行箭头中指向东方的是:A.①B.② 图3C.③D.④20、在地转偏向力的长期作用下长江入海口的河道(图4):A、向左偏离B、向北偏离C、北岸被冲刷后退,南岸淤塞D、河道右偏,北岸淤塞图4注意事项:请将第Ⅰ卷选择题部分的正确答案的代号填在下面表格内。
高中地理 模块综合测评(含解析)鲁教版必修1-鲁教版高一必修1地理试题
模块综合测评(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单项选择题(共25题,每小题2分,共50分)下图示意某时昼半球状况。
该日,太阳直射点正向南移动。
读图,完成第1~2题。
1.此时一架飞机从①地起飞,10小时后到达④地。
到达时④地的区时为( )A.18:00B.22:00C.21:40D.22:202.若不考虑天气的影响,此时下列四地中相同物体日影最长的是( )A.①B.②C.③D.④1题,读图,图示为昼半球,④地所在经线位于昼半球中间,是正午12时。
图中显示,该地经度是40°W,所以该地使用西三区的区时,即45°W经线的时间,此时区时是11:40。
根据图中经度判断,经度差是20°,所以①地经度为100°W,起飞10小时后到达,④地也经过了10小时,所以区时是21:40,C项正确。
第2题,图示昼半球是以太阳直射点为圆心的大圆,离圆心越远,离大圆越近,即离晨昏线越近的点,太阳高度就越小,影子越长。
读图,此时四地中相同物体日影最长的是距离太阳直射点最远、离晨昏线最近的点,四地中①离晨昏线最近,A项正确。
2.A(2016·高考)2016年8月21—25日,第33届国际地理学大会在举办。
往届大会曾在华盛顿、首尔等地举办。
读图,完成第3题。
3.本届大会期间,( )A.适逢中国农历处暑节气B.八达岭长城漫山红叶C.比首尔正午太阳高度大D.比华盛顿日出时间晚,一个节气时间间隔一般为15天,秋分为每年的9月23日左右,所以8月23日左右为处暑,A选项正确。
八达岭长城漫山红叶出现在秋季;和首尔均在北回归线以北地区,且首尔纬度低于的纬度,任何时候首尔的正午太阳高度都大于;大会期间北半球昼长夜短,位于华盛顿东边,日出时间早于华盛顿。
读图,完成第4~5题。
4.若图中曲线为等高线,b地海拔小于d地,则( )A.该区域属于向斜构造B. a地可以看到c地C. b地可能发育溪流D. d地土壤水分条件较差5.若图中曲线为北半球的某段纬线,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 a地在d的正东方向B. b、d两地元旦同时日出C.元旦白昼最短的是c地D.元旦白昼最短的是d地4题,若图中曲线为等高线,b<d时,等高线向海拔低处突出,该地为山脊,为分水岭,因而b地不可能发育溪流。
鲁教版高中地理必修1单元综合测评3从圈层作用看地理环境内在规律从人地关系看资源与环境
鲁教版高中地理必修1单元综合测评3从圈层作用看地理环境内在规律从人地关系看资源与环境从人地关系看资源与环境(时间:90分钟总分值:100分)一、选择题(此题共25个小题,每题2分,共50分)自然天文环境是经过临时的演化才构成的,据此回答1~2题。
1.有关天文环境的正确说法有()A.天文环境是指自然环境B.农田、牧场不是天文环境C.自然天文要素是独立存在的D.气候、水文、生物、土壤、地貌等天文要素共同组成了天文环境【答案】D2.以下关于自然环境的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自然环境的演化具有可逆性B.地貌的变化是招致自然环境演化的主要要素C.自然环境的演化是由复杂到复杂D.如今的自然环境,是经过几十亿年的演化才构成的【答案】D3.地质历史上两次最重要的全球性生物大规模灭绝的时期是()A.中生代和重生代B.古生代寒武纪和中生代末期C.古生代和重生代第三纪D.古生代末期和中生代末期【答案】D人类从降生之日起即成为天文环境的要素之一。
据此回答4~5题。
4.以下人类活动尊重和顺应了自然规律的是()A.内蒙古草原退牧还林B.黄土高原上植树种草C.撒哈拉沙漠南部草原区开垦成耕地D.亚马孙平原的少量热带森林遭砍伐【答案】B5.三峡工程对生态环境的有利影响是()A.改善长江中下游平原湖区人们的生活环境B.减轻鄱阳湖等湖泊的泥沙淤积C.有利于珍稀水生生物的繁衍D.改善中下游长江洪水期水质【答案】B6.生物在天文环境中的特殊作用是()A.绿色植物的光协作用B.生物是人类赖以生活的天文环境的组成要素C.生物制约着天文环境D.植物的迁移作用【答案】A我国的森林掩盖率较低,但人工林面积居世界第一位。
据此回答7~8题。
7.国度鼎力推行〝退耕还林〞政策的直接目的是()①添加木材产量②调整农业结构③提高生态质量④提高农民支出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8.近年来,树立防护林倡议多树种搭配的基本目的是()A.追求森林产品多样化B.美化林区环境C.降低植树本钱D.增强林区生态系统的动摇性【答案】7.C8.D9.有关气候与土壤关系的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冰冷的气候条件下,土壤中的无机质含量少B.暖和湿润的气候条件下,化学分解和微生物分解都较快C.暖和湿润的气候条件下,土壤中无机质含量较多D.高温多雨的气候条件下,土壤多呈碱性【答案】B10.峻峭的山坡上难以发育成深沉土壤的缘由是()A.地表疏松物质的迁移速度快B.地表疏松物质的腐蚀速度较慢C.光热条件太差D.水分条件太差【答案】A11.近年来,在我国南方地域出现了严重的沙尘暴天气,这主要是天文环境中哪个要素发作变化形成的()A.土壤B.植被C.地貌D.水文【答案】B12.寒潮是我国罕见的天气,它可以直接形成()①西北地域的终年干旱②西南地域的春涝③黄淮地域的风雪交集④江南地域的雨雪冰冻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C[寒潮是冷空气快速南下,招致大幅度降温的一种自然灾祸,主要表现为微风、霜冻、雨雪天气,③④对。
2018-2019学年高中地理必修一(鲁教版)模块综合测评 Word版含解析
模块综合测评(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4分)(2018·湖北孝感期末)2018年6月22日20时,李明给3个朋友分别发电子邮件,顺便问他们当地当天昼夜长短情况,结果甲朋友说他那里昼比夜长6小时,乙朋友说他那里昼比夜长4小时,丙朋友说他那里昼比夜短8小时。
据此回答1~2题。
1.甲、乙、丙朋友所处的纬度,从低到高依次是( )A.甲、乙、丙B.乙、丙、甲C.丙、甲、乙D.乙、甲、丙2.与乙朋友所在经纬度数值相同而南北纬度、东西经度相反的地点,其昼长与夜长的差值为( )A.-4小时B.4小时C.-10小时D.-14小时【解析】第1题,纬度越高,昼夜长短差值越大,故D项正确。
第2题,经纬度数值相同而南北纬度、东西经度相反的点昼夜长短相反,但差值相等,即该地与乙朋友所在地相比,昼比夜短4小时。
【答案】 1.D 2.A读图,回答3~4题。
3.与M地相比,N地( )A.气温高、气压低B.气温低、气压高C.气温高、气压高D.气温低、气压低4.若图示地区位于北半球,则M、N两地间的风向是( )A.东南风B.西北风C.西南风D.东北风【解析】N处近地面等压线上凸,为高气压,气温低,M处向下凹为低气压,气温高,空气由N流向M,北半球向右偏,偏转为东南风。
【答案】 3.B 4.A(2018·兰州期末)我国内蒙古高原的自然带,自西向东呈现出荒漠-草原-森林的更替。
据此回答5~6题。
5.其自然带的地域分异规律是( )A.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B.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C.垂直分异规律D.地方性分异规律6.其自然带地域分异规律产生的主要原因是( )A.热量差异B.水分差异C.水热差异D.太阳辐射差异【解析】第5题,自西向东呈现的荒漠-草原-森林的更替,体现的是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
第6题,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产生的主要原因是水分差异。
【答案】 5.B 6.B生物入侵是指某个地区的外来生物物种打破了当地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高中地理鲁教版必修1综合学习与测试(WORD版含答案,共5份)综合学习与测试(三)
综合学习与测试(三)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计40分)1.一架飞机由北极向赤道飞行,保持万米高度,它穿过的大气层是:A、始终在对流层B、由平流层进入对流层C、始终在平流层D、由对流层进入平流层2.大气垂直分层中形成航空最佳飞行层的主要原因是该层:A、气温相对下高上低,大气稳定B、水汽含量较多,但尘埃少,水汽不易成云致雨C、大气易电离,有利于保持与地面的短波通讯D、大气以平流为主,大气的能见度好3.大气各组成成分分别有以下作用:A、氧是生物体的基本成分B、臭氧大量吸收红外线,对地面起保温作用C、二氧化碳大量吸收紫外线,是地球生命的保护伞D、水汽和固体杂质是成云致雨的必要条件4.有关低层大气增温的叙述正确的是:A、主要是地面的长波辐射被大气中的水汽和二氧化碳吸收的结果B、主要是太阳晒热地面,地面又将热量传导给空气的结果C、主要是太阳辐射被大气中的水汽和二氧化碳吸收的结果D、主要是受太阳光热照射的结果5.有关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正确的叙述是:A、大气通过反射、散射方式,削弱了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B、大气逆辐射削弱了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C、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具有纬度差异D、吸收、反射、散射作用都具有选择性6.下面关于大气运动的说法正确的是:A、在水平气压梯度力作用下空气并不能产生运动B、实际上空气不可能沿着等压线运动C、地转偏向力只改变风的方向,不能改变风的速度D、摩擦力可以改变风的速度,不能改变风的方向7.大气环流:A、是大气运动的最简单的形式B、是大气运动的最经常的形式C、是区域性有规律的大气运动D、使高低纬度之间、海陆之间的热量和水汽得到交换8.下图中正确的大气运动为(箭头表示空气运动方向)A B C DA、A B、B C、C D、D9.有关气压带的叙述,正确的是:A、低气压带均盛行下沉气流B、高气压带均是由空气遇冷收缩下沉而形成C、气压带分布是具有高低相间的规律D、高气压带均易成云致雨10.关于天气系统的说法,正确的是:A、不同天气系统控制下天气不同,同一天气系统控制下天气相同B、天气系统形成的直接原因是地面冷热不均C、冷锋锋面是冷空气在锋面上方,暖锋锋面是暖空气在锋面的上方D、天气系统处在不断地生长、移动和消亡中,使同一地点不同时间的天气不同11.锋面系统的特点有:A、是狭窄的过渡地带,水平范围约几米到十几米B、锋面两侧的温度、湿度、气压有明显的差别C、锋面的移动方向与冷气团的移动方向一致D、锋面与气旋相伴而生,只有在温带地区能形成12.有关风带的叙述,正确的是:A、同一半球的信风与极地东风的风向基本相同B、盛行西风与信风在南北纬30度附近辐合C、盛行西风在北半球是西北风,在南半球是西南风D、信风由高纬吹向低纬,容易成云致雨13.目前人类影响局部地区气候的着眼点主要在于:A、改变大气环流B、改变太阳辐射C、改变大洋环流D、改变地面状况14.关于气候资源的叙述,正确的是:A、气候资源是可再生资源,因而可以随意使用B、气候为农业提供了光、热、水、空气等能量和物质C、气候资源对商业的发展没有影响D、气候资源与交通关系不大15.关于气象灾害特点的说法,正确的是:A、种类多,主要有台风、暴雨、洪涝、干旱、季风等B、范围广,在陆地、海洋、空中都会发生C、频率高,夏半年都会出现D、灾情重,由气象灾害造成的损失在各类自然灾害中居第二位16.有关酸雨的叙述,正确的是:A、雨水PH值小于4.5的地区为酸雨区B、我国酸雨主要是碳酸型酸雨C、酸雨会使水、土酸化,危害生物,腐蚀建筑,并危及人体健康D、防治酸雨的根本途径是减少二氧化碳和氮氧化物的排放17、干洁空气中含量居第一位的气体成分是:A、氧气B、臭氧C、二氧化碳D、氮气18、整个大气质量的3/4和几乎全部水汽、固体杂质都集中在:A、对流层B、平流层C、高层D、电离层19、地球大气垂直分层中,有利于高空飞行的是:A、对流层B、平流层C、电离层D、高层20、风云雨雪等天气现象都发生在:A、对流层B、高层C、平流层D、电离层21、地球大气能大量吸收太阳紫外线的是:A、高层B、电离层C、平流层D、对流层22、下列自然现象与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无关的是:A、阴天的白昼天空仍然明亮B、白天的气温晴天比阴天高C、夜间的气温晴天比阴天低D、晴朗的天空呈现蔚蓝色23、多云的夜晚比晴天的夜晚气温高是因为:A、大气辐射增强B、大气逆辐射增强C、地面辐射增强D、大气辐射和地面辐射都增强24、对流层大气的主要直接热源是:A、地面辐射B、太阳辐射C、大气辐射D、大气逆辐射25、形成风的直接原因是:A、高低纬度间的热量差异B、空气的上升与下沉C、地球自转偏向力D、水平气压梯度力26、大气运动最简单的形式是:A、气旋B、反气旋C、热力环流D、大气环流27、晚秋或寒冬,霜冻多出现在晴朗的夜晚是因为:A、晴天地面辐射强B、晴天大气辐射强C、晴天大气逆辐射强D、晴天大气逆辐射弱28、气旋控制地区,天气常呈现:A、寒冷干燥B、温和多雨C、炎热干燥D、高温多雨29、地面起保温作用的主要成分是:A、氧B、氮C、氦D、二氧化碳30、7月份世界最热的地方是:A、南纬20度~30度的大陆内部B、北纬20度~30度的沙漠地区C、赤道地区的大陆内部D、亚欧大陆内部的沙漠地区31、下列有关锋面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A、冷暖气团的交界面叫锋面,又叫锋区B、冷气团主动向暖气团移动的锋叫暖锋C暖气团主动向冷气团移动的锋叫冷锋 D、我国北方夏季的暴雨多是由暖锋形成32、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主要是因为:A、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吸收作用吸收作用B、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反射作用C、大气对太阳辐射的散射作用D、大气逆辐射作用33、有关台风的叙述,正确的是:A、台风是一种强烈发展的热带气旋B、台风是一种强烈发展的热带的反气旋B、热带风暴风力超过10级就称为台风 D、台风中心是狂风暴雨最大区域34、全球台风发生频率最高、强度最大的海域是:A、北大西洋B、南大西洋C、西北太平洋D、西南太平洋35、“南极臭氧洞”出现的时间大约在:A、3~-5月B、6~8月C、9~11月D、12月~次年2月36、据研究,大气中的臭氧总量减少1%,到达地面的太阳紫外线辐射就会增加:A、0.1%B、1%C、0.2% D、2%37.由于大量排放氯氟烃,可能将对大气圈造成的危害是:A.臭氧层空洞 B.温室效应 C.酸雨 D.中毒事件38.关于大气辐射和地面辐射的叙述,正确的是:A.水气和二氧化碳对地面辐射吸收能力很强B.大气辐射和地面辐射同为长波辐射C.大气辐射的大部分射向宇宙空间D.地面只吸收太阳短波辐射39.关于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叙述正确的是:A.云层越厚,对太阳辐射的反射越强B.大气对可见光的吸收最为强烈C.太阳辐射经过大气层时,大部分被吸收D.波长较短的蓝光最易被散射40.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南半球气旋东部吹偏南风,西部吹偏北风B.南半球反气旋东部吹偏北风,西部吹偏南风C.北半球气旋东部吹偏南风,西部吹偏北风D.北半球反气旋东部吹偏北风,西部吹偏南风二、综合题41.读气温日变化曲线图,回答:(7分)(1)AB两条曲线中,表示阴天的曲线是_______(2)白天阴天,气温比晴天时_____,这是由于_______________。
高中地理鲁教版必修1综合学习与测试(WORD版含答案,共5
综合学习与测试(四)第Ⅰ卷 (选择题共7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未包括地球在内的天体系统是( )A.太阳系B.河外星系C.银河系D.总星系2.地球最重要的能源是( )A.地热能B.生物能C.太阳能D.矿物能源3.从广州开往北京的列车对铁轨的磨损程度( )A.对西边铁轨磨损较重B.对东边铁轨磨损较重C.两边铁轨磨损一样重D.对两边铁轨都无磨损4.当北京时间12点整时,在北京看太阳的方向是( )A.正南方B.南偏西C.在天顶D.南偏东5.地球形成适宜生物生存的环境,最主要原因是( )A.地球运动的宇宙环境比较安全而稳定B.地球的质量和体积适中C.地日距离适中D.地球运动的周期包括自转周期和公转周期6.关于月相的说法,正确的是( )A.月相变化是月球形状在变化B.“月有阴晴圆缺”,是由于周围气候在变化才产生月相变化C.月相的变化与月球、地球运动无关D.月相是地球上看到的视形状7.北京位于116°E、40°N,达累斯萨姆位于39°E、7°S,则( )A.两分日两地间的太阳高度差等于两地的纬度差B.夏至日两地间的太阳高度差等于两地的纬度差C.冬至日两地间的太阳高度差等于两地的纬度差D.上述三种说法都不正确8.地球上太阳直射点正在向南移动,北极圈内极夜范围占不到1/10,这一天是( )A.7月1日B.元月1日C.10月1日D.4月1日9.我国传统的四季是从“立春”、“立夏”……开始划分的,最短的季节是( )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10.下列天体系统等级由低级到高级排列的是( )A.地月系——太阳系——银河系——河外星系B.地月系——太阳系——银河系——总星系C.地月系——河外星系——银河系——太阳系D.地月系——银河系——河外星系——总星系11.如下图,四个平行箭头中指向东方的是( )A.①B.②C.③D.④12.北半球冬至日当航行中的海轮上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大值时,从收音机里听到北京时间是15点整。
高中地理鲁教版高一必修1单元综合测评3_word版含解析
单元综合测评(三)(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4分)(2016·郑州高一检测)将植物地上部分全部剪下,并将根系完整挖出,除去黏附的土壤,烘干(80℃)至恒重,称量样品烘干重量,可以分别计算地上、地下生物量。
读新疆某地荒漠与农田地上、地下生物量比较图,回答1~2题。
1.该地荒漠地下生物量大的主要原因是()【导学号:63380145】A.土质疏松B.水分充足C.根系发达D.植物繁茂2.增大该地农田地下生物量的有效做法是()A.种植水稻B.减少耕地C.秸秆还田D.植树造林【解析】第1题,新疆荒漠地区水分条件差,植物根系发达是为吸收满足生长需要的水分。
第2题,秸秆还田可以增加土壤肥力,利于农作物生长,根系发达,地下生物量增加。
【答案】 1.C 2.C(2016·漳州高一检测)下图所示均为我国著名林木景观示意图。
读图完成3~4题。
甲大漠胡杨乙兴安林海丙海南椰树丁黄山迎客松3.关于图中各景观所在地区自然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A.甲——冬冷夏热,光照充足B.乙——雪域高原,冻土广布C.丙——土壤肥沃,水源充足D.丁——风力侵蚀,千沟万壑4.关于图中各地林木主要特征及成因的叙述,正确的是()A.甲地根系发达——常年太阳辐射强B.乙地叶呈针状——常年降水丰富C.丙地四季常青——常年温度较高D.丁地生长较快——常年高温多雨【解析】第3题,甲分布在西北内陆,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冷夏热,降水少,光照充足。
乙位于我国东北地区,地形是山地和平原,冻土广布。
丙位于热带季风气候区,淋溶作用强,土壤肥力差,水源充足。
丁位于长江流域,以流水侵蚀为主。
第4题,甲地植被根系发达,是由于气候干旱,缺水造成的。
乙地叶呈针状,是为了防止叶片受冻害。
丙地四季常青,是由于常年温度较高。
丁地树木生长较快,是因为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夏季高温多雨。
【答案】 3.A 4.C(2016·湖南长沙4月模拟)读某区域和该区域乙地垂直自然带分布示意图,完成5~6题。
鲁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第三单元测试试卷含答-案答案在前2
第三单元测试答案解析一、1.【答案】B【解析】游记中描述的景观属于喀斯特地貌,①是雅丹地貌,②是峰林,③是沙丘地貌,④是黄土地貌,故②符合。
2.【答案】C【解析】图中沙丘地貌和雅丹地貌主要分布在干旱地区且由风力作用形成,沙丘是风力堆积地貌,雅丹地貌是风力侵蚀地貌。
3.【答案】C【解析】⑥是石钟乳,⑦是石笋,它们在温暖湿润的年份发育得比较快,比较粗大;在这样的年份降水较多,植物生长茂盛,土壤发育较好。
4.【答案】B【解析】该景观图片所示为天坑,天坑是流水溶蚀作用形成的,多形成于②(落水洞)部位。
5.【答案】A【解析】落水洞的形成,在开始阶段,是以沿垂直裂隙溶蚀为主。
当孔洞扩大后,下大雨时,地表大量流水集中于落水洞,流入地下河。
洪水携带着大量的泥沙石砾,向下倾泻,对洞壁四周进行磨蚀,使落水洞迅速扩大。
岩体崩塌,也可使落水洞扩大。
因此落水洞是流水沿垂直裂隙进行溶蚀、冲蚀并伴随部分崩塌作用的产物。
6.【答案】C【解析】图甲是峡谷地貌,是流水侵蚀形成的。
图乙是河口三角洲,是流水沉积形成的。
图丙上大下小,呈蘑菇状,为风力侵蚀形成的风蚀蘑菇。
7.【答案】D【解析】图丁为沙丘,是风力沉积形成的。
8.【答案】A【解析】沙丘的迎风坡缓,等高线稀疏,该地盛行风为西北风,故西北坡等高线稀疏,结合各选项中方向可判断A 正确。
9.【答案】D【解析】图中为荒漠景观,地貌为风蚀地貌,主要发育在我国西北地区,结合选项可知准噶尔盆地符合题意。
10.【答案】C【解析】我国西北地区深居内陆,全年降水较少,且冬冷夏热,气温年较差大。
11.【答案】C【解析】图中地貌为风力侵蚀形成的风蚀蘑菇。
12.【答案】D【解析】图中表示河谷的发育过程,由初期的“V”型发展到成熟期的“U”形。
13.【答案】C【解析】河谷的发育是流水侵蚀的结果。
14.【答案】B【解析】地形平坦,下切侵蚀减弱,侧蚀增强,凹岸侵蚀、凸岸堆积,凸岸处泥沙堆积形成河漫滩。
15.【答案】D【解析】沙子粒径越小,被搬运的越远,越远离河中心,根据河流流向可知,粒径最小的部位是④。
2018-2019学年高中地理 单元综合测评3 区域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鲁教版必修3
单元综合测评(三) 区域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读图,完成1~2题。
【导学号:17952113】1.图示地区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叙述正确的是( )A.该地区降水丰沛,属于湿润气候区B.该地区夏季降水集中,土质疏松,流水侵蚀严重C.该地区地形平坦,水流缓慢D.该地区气候寒冷,冰川作用强烈2.从图中水库分布看,修建水库的主要意义是( )A.防洪B.发电C.养殖D.防治水土流失1.B 2.D[第1题,图示地区为渭河平原,位于黄土高原南部,夏季降水集中,多暴雨,土质疏松,水土流失严重。
第2题,图中水库主要分布在河流的上游支流,而河流干流很少有水库,说明水库的主要作用不是防洪和发电等,结合图示地区水库多位于黄土高原,以打坝建库的防治水土流失措施,可推断水库的主要意义。
]有一种方式,它能够拦截地面径流,起到保持水土的作用,因俯视形状看起来像鱼的鳞片一样,所以叫鱼鳞坑。
读图,回答3~4题。
3.左图中适宜植树的地点为( )A.①B.②C.③D.④4.鱼鳞坑有利于物质的( )A.风化B.侵蚀C.搬运D.沉积3.C 4.D[第3题,在③地点植树更有利于涵养水源,减少坡面径流,保持水土。
第4题,这种交错排列的半圆形或月牙形土坑有利于物质的沉积,从而起到保持水土的作用。
] 读我国七省区某种自然植被面积占全国该种植被面积比例图,回答5~6题。
【导学号:17952114】5.该种植被区适宜发展的农业类型为( )A.种植业B.畜牧业C.林业D.渔业6.该种植被区最普遍的生态环境问题是( )A.酸雨B.水土流失C.土地沙化D.森林破坏5.B 6.C[第5题,读图可知,该种植被主要分布在西藏、内蒙古、新疆、青海等省区,因此它最可能是草原,该种植被区最适宜发展的农业类型为畜牧业。
第6题,该植被一般分布在降水较少的干旱、半干旱地区,该区最普遍的生态环境问题是土地沙化。
(鲁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第三单元测试试卷(含答案)03
加油!有志者事竟成答卷时应注意事项1、拿到试卷,要认真仔细的先填好自己的考生信息。
2、拿到试卷不要提笔就写,先大致的浏览一遍,有多少大题,每个大题里有几个小题,有什么题型,哪些容易,哪些难,做到心里有底;3、审题,每个题目都要多读几遍,不仅要读大题,还要读小题,不放过每一个字,遇到暂时弄不懂题意的题目,手指点读,多读几遍题目,就能理解题意了;容易混乱的地方也应该多读几遍,比如从小到大,从左到右这样的题;4、每个题目做完了以后,把自己的手从试卷上完全移开,好好的看看有没有被自己的手臂挡住而遗漏的题;试卷第1页和第2页上下衔接的地方一定要注意,仔细看看有没有遗漏的小题;5、中途遇到真的解决不了的难题,注意安排好时间,先把后面会做的做完,再来重新读题,结合平时课堂上所学的知识,解答难题;一定要镇定,不能因此慌了手脚,影响下面的答题;6、卷面要清洁,字迹要清工整,非常重要;7、做完的试卷要检查,这样可以发现刚才可能留下的错误或是可以检查是否有漏题,检查的时候,用手指点读题目,不要管自己的答案,重新分析题意,所有计算题重新计算,判断题重新判断,填空题重新填空,之后把检查的结果与先前做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
亲爱的小朋友,你们好! 经过两个月的学习,你们一定有不小的收获吧,用你的自信和智慧,认真答题,相信你一定会闯关成功。
相信你是最棒的!第三单元测试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徐霞客游记》中记载,“此处山小而峭,或孤峙,或两或三,连珠骈笋,皆石骨嶙峋,草木摇飏飘舞,升降宛转,如在乱云叠浪中”。
下面为我国不同地区地貌景观图。
读图,完成1~2题。
①②③④1.图中四幅景观图中最能反映《徐霞客游记》所记载的地貌类型是()A.①B.②C.③D.④2.图中地貌景观主要分布在干旱地区且由风力作用形成的是()A.①②B.②③C.①③D.③④读图和景观图片,完成3~5题。
3.图中⑥和⑦像年轮一样成为环境变化的记录器,环境要素的变化会形成粗细不等的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粗大的节往往代表低温少雨的年份②细小的节代表降水较少的年份③粗大的节代表植物茂盛的年份④细小的节代表土壤发育良好的年份A.①②B.②④C.②③D.①④4.上图中的数字与下图景观照片相对应的部位是()A.①B.②C.③D.④5.与落水洞的形成无关的作用是()A.沉积作用B.冲蚀作用C.崩塌作用D.溶蚀作用读下面四幅地貌图,回答6~7题。
鲁教版高一地理必修1第三单元练习题及答案
高一地理第三单元课时练(三)第一节地理环境的差异性下图是30o N附近的我国的五座名山的垂直自然带比较图,读图回答1~2题。
1、上图中1、2、3、4、5所代表的植被类型的名称是()A.常绿阔叶林、常绿阔叶林、温带落叶阔叶林、针阔叶混交林、针叶林B.常绿阔叶林、常绿阔叶林、常绿阔叶林、常绿阔叶林、常绿阔叶林C.热带雨林、亚热带常绿硬叶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温带落叶阔叶林D.热带雨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温带落叶阔叶林、针阔叶混交林、针叶林2、贡嘎山的垂直带谱与下列哪一座山的垂直带谱最相似()A.乞力马扎罗马 B.阿尔卑斯山 C.珠穆朗玛峰 D.安第斯山3.下列高山中,山地的垂直分异最复杂的是()A.天山B.祁连山C.乞力马拉罗山D.长白山古诗云:“才从塞北踏冰雪,又向江南看杏花。
”据此回答28—30题。
4.从地理学角度看,它描述的是()A.从低纬到高纬的地域分异 B.从山麓到山顶的地域分异C.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 D.从平原到高原的地域分异5.从塞北到江南的景观差异,产生的基础是()A.水分B.光照C.土壤D.热量6.陆地环境地域差异,产生的原因是()A.土壤不同B.纬度和海陆位置不同 C.植被不同 D.气压不同7. 看下面自然景观地域分异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6分)(1) ②的气候类型是 ,自然景观从①→②→③→④的变化产生的根本原因是 。
(2)③为温带落叶阔叶林,而同纬度的⑥为温带荒漠带,这种差异产生的原因是 。
(3)请写出②、⑤分别是什么自然带 ②、 ⑤ (4)镇江市丹阳可能在上图的 (代号)的自然带范围内。
8.形成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的基础是A .光照B .热量C .水分D .土壤 9.一般说来,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差异表现最明显的地区是A .高纬度地区B .赤道地区划C .中纬度地区D .两极地区 10.读“自然要素关系图”,回答:气候水文土壤生物地貌ABCD(1)此图反映出陆地环境具有 的特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单元综合测评(三)
(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4分)
(2018·郑州高一检测)将植物地上部分全部剪下,并将根系完整挖出,除去黏附的土壤,烘干(80℃)至恒重,称量样品烘干重量,可以分别计算地上、地下生物量。
读新疆某地荒漠与农田地上、地下生物量比较图,回答1~2题。
1.该地荒漠地下生物量大的主要原因是( )
【导学号:63380145】A.土质疏松B.水分充足
C.根系发达D.植物繁茂
2.增大该地农田地下生物量的有效做法是( )
A.种植水稻B.减少耕地
C.秸秆还田D.植树造林
【解析】第1题,新疆荒漠地区水分条件差,植物根系发达是为吸收满足生长需要的水分。
第2题,秸秆还田可以增加土壤肥力,利于农作物生长,根系发达,地下生物量增加。
【答案】 1.C 2.C
(2018·漳州高一检测)下图所示均为我国著名林木景观示意图。
读图完成3~4题。
甲大漠胡杨乙兴安林海丙海南椰树丁黄山迎客松3.关于图中各景观所在地区自然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冬冷夏热,光照充足
B.乙——雪域高原,冻土广布
C.丙——土壤肥沃,水源充足
D.丁——风力侵蚀,千沟万壑
4.关于图中各地林木主要特征及成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地根系发达——常年太阳辐射强
B.乙地叶呈针状——常年降水丰富
C.丙地四季常青——常年温度较高
D.丁地生长较快——常年高温多雨
【解析】第3题,甲分布在西北内陆,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冷夏热,降水少,光照充足。
乙位于我国东北地区,地形是山地和平原,冻土广布。
丙位于热带季风气候区,淋溶作用强,土壤肥力差,水源充足。
丁位于长江流域,以流水侵蚀为主。
第4题,甲地植被根系发达,是由于气候干旱,缺水造成的。
乙地叶呈针状,是为了防止叶片受冻害。
丙地四季常青,是由于常年温度较高。
丁地树木生长较快,是因为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夏季高温多雨。
【答案】 3.A 4.C
(2018·湖南长沙4月模拟)读某区域和该区域乙地垂直自然带分布示意图,完成5~6题。
5.丙区域的气候类型及其对应自然带( )
A.地中海气候—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B.温带海洋性气候—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C.温带季风气候—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D.温带大陆性气候—温带草原带
6.左图中甲、乙两区域相同的是( )
A.气候类型B.大气环流
C.自然带D.盛行风
【解析】第5题,结合乙地垂直自然带分布知,同一自然带南坡较北坡高,说明该地位于北半球。
据此推知丙位于30°~40°N大陆西岸,为地中海气候,在该气候条件下发育常绿硬叶林。
第6题,结合上题分析,甲、乙两地分别为温带海洋性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在两气候条件下都发育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答案】 5.A 6.C
读四川省某山地垂直自然带分布示意图,回答7~8题。
7.甲表示的植被最可能是( )
【导学号:63380146】A.针阔叶混交林B.常绿阔叶林
C.热带雨林D.荒漠
8.造成该山地东西两坡植被类型差异的主导因素是( )
A.水分B.热量
C.海拔D.土壤
【解析】第7题,四川省位于亚热带,山地基带的植被类型应与该纬度地区的水平自然带一致,故甲表示的植被最可能是常绿阔叶林。
第8题,图中可以直观看出,该山地东坡受夏季风影响,降水较多,而西坡处于背风坡,降水少,所以造成该山地东西两坡植被类型差异的主导因素是水分。
【答案】7.B 8.A
(2018·绍兴高一检测)读我国南方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回答9~11题。
图1
9.图中所示各河流中,绘制错误的是( )
A.a B.b
C.c D.d
10.关于图中陡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陡崖位于A地西南
B.陡崖最小高差为20米
C.陡崖处有瀑布景观
D.陡崖由冰川侵蚀而成
11.图2所示两幅剖面图中的数字,能正确反映图1中A点地形的是( )
图2
A.①③B.②③
C.①④D.②④
【解析】第9题,c处等高线向低处弯曲,为山脊,是分水岭,不可能发育成河流。
第10题,根据指向标,可以断定陡崖位于A处东南;陡崖最小高差为20米,最大高差小于40米;陡崖处无河流,不能形成瀑布;陡崖多是断层形成的。
第11题,A处为鞍部,南北两侧为山顶,东西两侧为山谷。
【答案】9.C 10.B 11.D
二、综合题(共56分)
12.读“世界部分地区自然带分布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28分)
(1)填写自然带名称:(10分)
A__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__,
C________________,D________________,
E________________,F________________,
G________________,H________________,
I________________,J________________。
(2)A→B→C→D的自然带更替现象,体现了陆地自然带由________到________的地域分异,这种地域分异规律是以________为基础的。
(6分)
(3)F→G→H的自然带更替现象,体现了陆地自然带从________到________的地域分异,这种地域分异规律是以________为基础的,这种变化在________地区表现较为明显。
(12分) 【解析】第(1)题,结合图中的位置和气候类型分布可知各字母代表的自然带类型。
第(2)(3)题,体现水平地域分异规律。
【答案】(1)热带雨林带热带草原带热带荒漠带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温带落叶阔叶林带温带落叶阔叶林带温带草原带温带荒漠带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亚寒带针叶林带
(2)赤道两极热量
(3)沿海内陆水分中纬度
13.图1为自然景观地域分异示意图,图2为珠穆朗玛峰自然带分布图。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28分)
图1
图2
(1)自然景观①→②→③→④的变化体现了________的地域分异规律,是以________为基础产生的。
(4分)
(2)自然景观③→⑤→⑥的变化体现了________的地域分异规律,是以________为基础产生的。
(4分)
(3)图2自然带的分布反映了地理环境的________地域分异规律,此规律同________的地域分异规律有些相似。
(4分)
(4)珠穆朗玛峰北坡没有森林植被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分)
(5)说出⑥地气候类型并分析该地区气候对其他自然地理环境要素的影响。
(8分)
【解析】第(1)题,①→②→③→④自然景观的变化受纬度因素的影响,东西方向延伸,南北方向更替,体现了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以热量为基础。
第(2)题,自然带南北延伸,东西更替,体现了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以水分为基础。
第(3)题,自然带在垂直方向上变化,属于垂直地域分异规律,从山麓到山顶类似于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
第(4)题,珠穆朗玛峰北坡基带海拔高,气温低。
第(5)题,⑥地地处温带,深居大陆内部,为温带大陆性气候,气候、地貌、水文、土壤、生物等自然环境要素总保持协调一致。
【答案】(1)从赤道到两极热量
(2)从沿海到内陆水分
(3)垂直从赤道到两极
(4)北坡的基带处于4 000多米的高度,热量不足以生长森林
(5)⑥地为温带大陆性气候(终年干燥);影响:河流稀少,流量小;荒漠植被,沙漠广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