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作者到读者——兼论20世纪西方文学研究的范式转型
以文学史的视角论述西方20世纪现实主义文学发展流变
以文学史的视角论述西方20世纪现实主义文学发展流变20世纪现实主义文学时期发展概况:20世纪的现实主义文学与19世纪批判现实主义和无产阶级文学一脉相承而又有所创新。
现实主义文学:1、继承19世纪现实主义文学反映现实、张扬人道主义、反映复杂的阶级和经济关系,呼吁和平、支持弱小民族,在国际政治舞台上发挥了重要作用;2、更注重人的精神和个性探索,注意挖掘物质对精神的重压,注重写敏感的知识分子复杂的内心世界;3、坚持文学反映时代的现实主义原则,但也吸收了许多现代主义的表现手法,如象征、荒诞、意识流、多层次立体交叉结构等,并从其它艺术形式如电影、电视、新闻报道中借鉴一些有益的方法。
0世纪现代主义文学时期发展概况:20世纪的现实主义文学与19世纪批判现实主义和无产阶级文学一脉相承而又有所创新。
1、现代主义是对19世纪80年代出现的、20世纪20-70年代在欧美繁荣的、遍及全球的众多文艺流派思潮的总称。
现代主义以反传统和反理性为主要标志,是现代世界文学中的重要文学现象。
二战以后的现代主义亦称后现代主义。
2、现代主义文学产生的内外因素:-外在因素:①经济与政治的变化。
第三次工业革命彻底改变了资本主义传统的经营方式;②科学技术的双刃剑;③现代哲学、心理学。
从文化思想角度看,现代主义文学是西方现代哲学和心理学结合的产物。
-内在因素:文学自身的继承性和超越性。
现代主义继承了浪漫主义的精神实质,如主观性、内在性、情感性等;浪漫主义的许多艺术手法也都被现代主义所接受。
但真实观发生了变化,认为只有“无意识”才是真实的,其次,以丑为美、反向诗学成了现代主义文学的美学理想。
3、现代主义包括:19世纪末的前期象征主义、唯美主义、印象主义;20世纪前期的后期象征主义、意识流小说、未来主义、表现主义、超现实主义和达达主义;二战以后的存在主义、黑色幽默、垮掉的一代、荒诞派戏剧、新小说、魔幻现实主义等流派。
20世纪后现代主义文学时期发展概况:1、继承和发展了前半期现代主义的反传统、反理性精神,并把它推向极端,体现了超越现代主义的一系列企图;2、后现代主义文学不仅反对19世纪以前的传统,而且反对现代主义的传统,是当代西方社会危机、精神危机的形象反映,同时也体现了西方文学在新的社会历史条件下求生存、求发展的艰难历程。
20世纪西方文论述评
20世纪西方文论述评20世纪是西方文学发展中一个极其重要而又多变的时期,它见证了文学的多元化和开放化。
在这个时期,许多重大的文学派别和运动出现,作家们的写作风格也变得更加多样和复杂。
本文将从现代主义、新现实主义、后现代主义等多个角度来评述20世纪西方文学的发展。
从20世纪初的现代主义文学运动来看,它对传统文学观念进行了彻底的颠覆。
现代主义作家们试图打破文学的传统结构和形式,将个人的心理体验和意识流引入到作品中。
他们追求“艺术的自由”,超越了现实和表面现象,试图探索更深层次的精神性和真实性。
例如,爱尔兰作家詹姆斯·乔伊斯的《尤利西斯》以其复杂的结构和内心独白体的写作风格成为现代主义文学的代表作之一。
同时,美国作家欧内斯特·海明威的作品也是现代主义文学的典范,他通过简练的语言和象征主义的手法,描绘了战争的残酷和人性的脆弱。
然而,现代主义的复杂性和内向性也引发了一些作家和评论家的批判。
因此,在20世纪50年代后期,新现实主义文学迅速兴起。
新现实主义作家们试图与现代主义的自我追寻和实验性创作相对立,回归到对现实世界的真实描写。
他们将重心放在社会问题、人际关系和人性探索上,通过写实主义的手法反映社会上的冲突和人类的困境。
美国作家约翰·斯坦贝克的《愤怒的葡萄》和英国作家乔治·奥威尔的《1984》都是新现实主义文学的经典之作。
这些作品塑造了真实而有血有肉的人物形象,反映出现代社会的不公正和人类命运的困境。
然而,后现代主义文学的出现再次打破了新现实主义的观念和写作方式。
后现代主义作家们试图将世界的复杂性和多维性呈现出来,以非线性的故事结构和破碎的叙事手法来揭示混乱和不确定性。
他们通过文本的自我反思和互文性的构建,打破了作品和现实之间的边界,并引发了读者对意义和真实性的思考。
美国作家托马斯·品钦的《重要性》和英国作家萨尔曼·拉什迪的《午夜的孩子》都是后现代主义文学的代表作。
[历史,视域,西方,其他论文文档]历史视域下西方语言学研究范式的转变
历史视域下西方语言学研究范式的转变历史视域下西方语言学研究范式的转变1 语言学发展至今,是多学科交互发展使人们对语言及其本质取得深入认识的结果。
最近三十年,在全球方兴未艾的认知语言学就是借助现代认知科学知识,把人类极其复杂的大脑机制与语言联系起来,从生物学角度让我们了解了传统单一专门知识已远远不够解释复杂的语言现象。
随之而来的是乔姆斯基生成学派与莱考夫新锐理论学说之间的一场“语言学战争”。
以莱考夫为代表的认知语言学派坚持认为他们在哲学观、方法论和认识论上与乔姆斯基的普遍语法观存在差异甚至对立。
莱考夫说,乔姆斯基的理论不属于认知语言学,尽管他自己以及其他人这样认为。
他近年来不断向生成学派发起攻击,意在发动一场对乔姆斯基革命的革命。
国内外乔姆斯基的支持者则认为乔姆斯基是当之无愧的、公认的第一代认知革命的领袖人物。
从乔姆斯基的唯理主义和先天语言能力构成的语言理论体系到对斯金纳等人的行为主义语言理论批评,乔姆斯基建立了心理主义语言学,导致了语言学界一场革命,而这场革命又最终导致心理学和认知科学的革命。
乔姆斯基的语言理论,从句法结构的分析深入到对心理理论和心智的分析,再到对人类认知的分析,这一发展路线也是认知科学的发展路线。
语言学界的争论一时很难盖棺定论,但争论必定推动学科的前行,也昭示着语言学研究的转折点已经到来。
因为一切知识都注定会发生变化,语言学也不例外。
这些变化被科学家们称为“范式转变”。
2 沿着历史发展的轨迹,西方语言学大致可分成四个阶段:传统语言学、索绪尔结构主义语言学、乔姆斯基生成语法语言学和莱考夫认知语言学。
传统语言学是指从古希腊、罗马到20世纪初,语言学还不是一门独立的学科。
现代西方学术文化的各个方面几乎都可以溯源到希腊文化。
古希腊一批哲学家,如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把语言问题当做哲学问题的一部分看待,从哲学角度分析语言现象,常常争论语言与客观世界的关系问题。
公元前4世纪,柏拉图的对话录《克拉底洛篇》记录了一场发生在哲学家苏格拉底周围关于名称与事物的关系的争论。
二十世纪西方文学理论
读书笔记
01 思维导图
03 精彩摘录 05 目录分析
目录
02 内容摘要 04 阅读感受 06 作者简介
思维导图
本书关键字分析思维导图
文学理论
二十世纪
语言
发展
批评
西方
分析
西方
文学理论
文学 普通
读者
二十世纪
认为
结构主义
理论Βιβλιοθήκη 梳理方式暴力内容摘要
内容摘要
《二十世纪西方文学理论》是伊格尔顿于1983年为英国普通读者撰写的一本专著。该书旨在系统 介绍和评论二十世纪西方文学理论的发展和变革。伊格尔顿将纷繁复杂的文学理论革命梳理为三 条主要的发展脉络,即从形式主义、结构主义到后结构主义,从现象学、诠释学到接受美学以及 精神分析理论。 在讨论文学的定义时,伊格尔顿认为文学是一种写作方式,它代表着一种“对普通语言所施加的 有组织的暴力”。然而,这种以“偏离”或“暴力”来定义文学的方式会产生新的问题,因为界 定什么是“普通语言”是一个动态的过程。 在书中,伊格尔顿不仅梳理了二十世纪文学理论的发展脉络,而且对各种文学理论进行了深入的 分析。他提倡一种融会贯通的批评模式,认为这种批评的对象最终落脚在更宏观的“话语”而非 所谓“文学”之上。他还解构了那些看起来似乎坚不可摧的理论神话,以促进文学理论的发展。
目录分析
现象学的是读者在阅读过程中如何形成对文本的主观理解,而诠释学则更进一步探讨了理解和解 释文本的方法论问题。 从接受美学到精神分析的发展。这一脉络的是文学作品在读者心中的反映以及这种反映对读者的 影响。接受美学主要研究读者对文本的反应以及文本对读者的塑造,而精神分析则更深入地探讨 了文学作品与无意识心理之间的以及文学作品如何揭示出人性的潜意识层面。 伊格尔顿不仅对这三个发展脉络进行了详细的梳理,还对其产生和流变、问题和局限进行了深入 分析。 对于想要深入了解20世纪西方文学理论的读者来说,《二十世纪西方文学理论》无疑是一本极好 的参考书籍。它不仅提供了全面的理论知识,还展示了这些理论如何在实际中应用。伊格尔顿的 清晰、生动的行文风格使得这本书非常适合普通读者阅读和理解。
简析西方文学理论的发展历程与形态转变
简析西方文学理论的发展历程与形态转变作者:李慧欣来源:《文存阅刊》2019年第23期摘要:文学理论是文学方面的实践性概括、总结,是对文学文化发展的前进动力,又是对文学实践活动的指导方向。
西方文学理论随文学研究影响颇深,不同时代的西方理论家运用发展多视角形式,对发展文学实践,不断深化,从片面走向全面。
在西方文学理论发展历程上,有助于了解西方文学艺术理论,通过重要发展的简单叙述,本文将对西方文学理论发展历程与形态的转变进行简要分析。
关键词:西方文学理论;发展历程;形态转变一、西方文学理论的发展源头——古代文学理论古希腊文艺理论是西方文学理论的源头根基,但是其中真正的思想体系是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文艺理论。
柏拉图主要是从奴隶主贵族派政治立场和唯心哲学角度出发,对现实的文学艺术进行否定,片面认为文学艺术来源于神的灵感,亚里士多德是柏拉图文艺理论的否定者,他自小的奴隶主的人生态度和唯物主义的、哲学角度,对文学艺术模仿活动理论,模仿现实艺术价值作用,提出艺术分类理论,西方文学理论的主要思想观念就是古希腊艺术的古典观念,在中世纪后,西方文化的特点就发生变化,转变为基督教的统治,西方文化理论受基督教影响,但是在一些思想家的观念上大多数需要借助古代思想证明完善基督教义。
借助神秘主义,形成哲学理念,不仅为民族文学发展奠定夯实基础,也为文艺理论发展奠定基础,在文学理论发展道路上,有着重要的作用[1]。
二、西方文学理论的进化发展——近代文学理论为了维护封建王权,封建统治者在意识形态方面,时刻强调理性,在文艺理论上强化理论体系,便出现新古典主义。
法国倡导的是理性原则和自然原则以及古典与道德原则,全面概括创作经验,艺术创作问题上也体现出现实主义见解问题,但是,两者矛盾的是在艺术上又存在封建贵族阶级的审美观念。
英国是以新古典文论问体系,将应用在文学创作和文学理念汇总,对整个西方文学理论的思想有深远的影响某一方面是维护传统的古典主义,另一方是挖掘新古典主义现实因素,但总体来说,无论是传统古典文学理论还是新古典现实因素,都淡化了色彩,呈现出现实内涵。
20世纪西方文学理论变迁史研究
20世纪西方文学理论变迁史研究作者:李慧欣来源:《文存阅刊》2019年第22期摘要:近代以来,西方文学理论的发展可谓纷繁复杂,要对20世纪以来西方文学所包含的文学理论变迁做出研究,则必然要从时间的角度对其进行划分。
而从宏观以及时间纵向的角度对西方上个世纪文学理论的发展脉络和变迁进行划分的话,则可以大致的将其分为现代主义阶段和后现代主义阶段。
关键词:20世纪;西方文学理论;变迁史二十世纪的西方文学理论包含了广泛的人文倾向和政治运动影响,这种人文与政治对文学理论的影响传统,源自十九世纪的作家,如马修阿诺德,并通过欧文巴比特和FR.李维斯等人物继续进入二十世纪。
在Frank Kermode和John Carey这样的学者中,西方文学理论从19世纪过渡到了20世纪。
一、20世纪西方文学理论发展脉络在20世纪20年代,在DH.劳伦斯、威尔逊奈特和其他人的作品中开始表达一种新浪漫主义倾向:新批评。
这种文学理论自20世纪20年代开始出现,并在之后被西方文学理论界和批评界正式确定,新批评开启了20世纪早期的西方文学理论现代主义阶段。
随后,在1940年普及的西方马克思主义,可追溯到马克思和恩格斯自己的著作。
在之后的精神分析批评,其基础则由弗洛伊德和荣格奠定。
而起源自俄国革命后出现的俄国文学形式主义:结构主义,则始于20世纪50年代,建立在索绪尔和列维斯特劳斯于二十世纪初建立的基础之上。
这一阶段一直持续到20世纪60年代,在文学界,将这一阶段的西方文学理论称之为“现代主义”。
随后则是从20世纪60年代到20世纪末的“后现代主义”阶段,有时候各界文学理论人士或批评界人士也将这一阶段称之为“当代阶段”。
在这一阶段,各种形式的理论通常被归入“后结构主义”的标签。
如拉康精神分析理论,它改写了弗洛伊德的概念;20世纪60年代出现的解构主义,女权主义也是如此;读者反应理论,其根源可追溯到胡塞尔和海德格尔;以及20世纪80年代出现的新历史主义。
二十世纪西方文学理论导言读后感
二十世纪西方文学理论导言读后感导言一开篇,就给我一种感觉:这二十世纪的西方文学理论啊,就像一群调皮捣蛋又各有神通的小鬼。
它们可不像以前的文学理论那样规规矩矩地坐在那里等你去研究,而是像一阵旋风,席卷而来,还带着各种各样让人眼花缭乱的新花样。
我特别佩服作者那种能把复杂事儿简单说的本事。
就像在介绍这些理论的发展脉络时,他不是干巴巴地列个时间表,而是像在讲一个超级精彩的故事。
从这个理论怎么冒头,到它怎么和其他理论互相掐架或者互相拉手,都讲得活灵活现。
我感觉自己就像个在旁边吃瓜的群众,看着这些理论你争我斗,一会儿觉得这个理论说得好有道理,一会儿又被那个理论的新奇想法惊到。
而且啊,导言里还透着一种对传统文学观念的挑战劲儿。
就好像在说:“以前你们觉得文学就是这样那样的,现在可不一样喽!”这让我意识到,文学这个东西,真不是个死的、固定的玩意儿。
二十世纪西方的这些文学理论,就像是一群探险家,在文学的大地图上到处乱闯,发现了好多以前没人注意到的角落。
比如说,有些理论把目光投向了那些被主流文学忽视的群体,像女性、少数族裔之类的,这就好像在文学的大花园里发现了好多被杂草掩盖的奇花异草。
不过呢,读的时候也有点小头疼。
因为这些理论实在是太多太杂了,就像一堆乱麻缠在一起。
有时候刚搞懂一个理论的大概,下一个又冒出来,感觉自己的脑子就像个小抽屉,都快装不下了。
但是这种头疼又有点像吃了超级辣的火锅,虽然辣得嘴巴疼,却又忍不住一口接一口,就想知道下一个理论又会有什么新奇的想法。
总之呢,这篇导言就像是一把神奇的钥匙,打开了二十世纪西方文学理论这个神秘宝库的大门。
虽然我现在只是在门口张望了一下,但已经被里面的景象深深吸引住了,迫不及待想跟着作者的脚步,进一步走进这个宝库,去好好探索那些让人又爱又头疼的文学理论呢!。
俄国形式主义与20世纪西方文论的转向
俄国形式主义与20世纪西方文论的转向作者:韩斌育来源:《文学教育》2010年第08期内容摘要:俄国形式主义是现代文论的先驱,它对20世纪西方现代文论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它掀起了一场革命,激起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由此确立了一种崭新的文学观念,深刻改变了西方文论界的面貌,使西方传统文论在20世纪初获得了涅磐重生,具有划时代的革命意义。
关键词:形式主义现代文论转向20世纪西方文论可谓新论迭出,从形式主义、存在主义、英美新批评、结构主义到解构主义、读者反应批评、女权主义、新历史主义到后殖民主义等等不一而足,蔚为大观。
一般认为20世纪西方文论在发展过程中呈现两种倾向:一是文学理论研究焦点由作者经作品到读者,即从作者到作品的创作过程与从作品到读者的欣赏过程组合而成的全过程;另外则是由外在研究转变到以内在研究为重心。
而此前的传统文学研究多注意揭示具体作品的背景、意义及其来源和产生的经过上,这明显是受到泰纳为代表的实证主义理论的影响。
不过,这一传统开始在20世纪初开始向现代文学理论转变,这一转变过程首先是以俄国形式主义文学理论的兴起为开端的,它引导西方文论向另外一个方向发展,使之经历了“语言学转向”,重视艺术语言形式的重要性,更倾向于文学内部、文本自身的研究。
它的探索深深影响了现代西方文论的发展倾向,使之得以浴火重生。
俄国形式主义的崛起缘自文学理论自身不断推陈出新的发展,一些批评家质疑当时文学研究以寻找实证,或是讨论故事条件和背景为主题的传统,而主张把焦点放在文学文本自身,把注意放在其语言和结构上,把兴趣从诗人转移到诗本身上来。
“形式主义者特别在这一点上与前人有所区别:形式主义者认为,不能根据作家生平、也不能根据对当时社会生活的分析来解释一部作品。
”[1]他们明确表示:诗就是诗,不是哲学、历史、社会学、心理学。
因而他们把文学作品看作是一个独立的自足体,认为作品与作品以外的社会无关,所以研究文学不能从社会学、心理学的角度来介入。
二十世纪西方文学理论读后感
二十世纪西方文学理论读后感刚开始接触这本书的时候,我心里是有点打鼓的。
毕竟“二十世纪西方文学理论”这几个字看起来就很有学问、很严肃的样子。
但真正读进去之后,发现它就像一个特别会讲故事的老朋友,把那些高深的文学理论都讲得绘声绘色。
书里讲的那些理论啊,就像是文学世界里的不同门派。
有结构主义这个门派,他们就像是一群特别严谨的建筑师,把文学作品当成建筑来分析,每一个结构、每一块“砖瓦”都不放过。
我感觉他们就像拿着放大镜在看作品,能找到那些隐藏在文字背后的框架。
这让我意识到原来文学作品不仅仅是故事和情感的堆砌,还有这么精巧的结构在支撑着。
然后就是后结构主义,这个门派就有点像一群调皮的孩子,他们把结构主义建立起来的那些规则呀、框架呀,都给打乱了。
就好像是说,你们觉得文学是这样规规矩矩的建筑,哼,我偏要让它变成一个随心所欲、充满无限可能的游乐园。
这种感觉很新奇,就像是给了我一把新的钥匙,去重新解读那些已经熟悉的文学作品。
还有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这个就像是文学界的社会观察家。
它让我看到文学作品和社会之间千丝万缕的联系。
以前读小说,可能就只是关注故事本身,但是从这个理论的角度看,文学作品简直就是社会的一面镜子,反映着阶级斗争、经济关系还有各种社会现象。
比如说那些描写底层人民生活的小说,其实背后都有着深刻的社会意义,是对社会不公平的一种呐喊。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在文学里的应用也特别有趣。
这就好比是给文学人物做心理医生,去挖掘他们那些潜意识里的想法和欲望。
我读一些作品的时候就会想,这个人物这么做是不是因为他童年有什么阴影啊,或者是他内心深处隐藏着什么不可告人的欲望呢?这就像给阅读增添了一个新的维度,让我对文学人物的理解更加深入。
这本书让我对文学的理解变得更加立体了。
以前看文学作品就像是在看一幅平面的画,现在就像是走进了一个多维的艺术空间。
有时候这些理论也会让我有点晕头转向的。
就像一下子被拉进了一个满是岔路的迷宫,每个理论都像是一条不同的路,都很有吸引力,但又不知道该完全沿着哪条路走。
二十世纪西方文学理论读后感
二十世纪西方文学理论读后感在阅读了关于二十世纪西方文学理论的相关著作后,我仿佛打开了一扇通往文学思考全新领域的大门。
二十世纪,是一个文学理论蓬勃发展、流派纷呈的时代,每一种理论都像是一颗璀璨的星辰,在文学的浩瀚宇宙中闪耀着独特的光芒。
结构主义文学理论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它强调对文本的结构进行分析,试图找出隐藏在作品背后的普遍规律和模式。
这种理论认为,文学作品并非是作者个人情感的随意表达,而是受到一定的结构规则所制约。
通过对文本的深入剖析,结构主义试图揭示出那些深层的、稳定的结构关系。
这让我思考,我们在阅读文学作品时,是否常常只关注表面的情节和人物,而忽略了背后潜在的结构框架?结构主义提醒我们,文学作品的意义不仅仅在于其表面的呈现,更在于其内在的结构组织。
而在众多理论中,精神分析批评理论则为理解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心理和作者创作动机提供了全新的视角。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认为,人类的潜意识和本能欲望对行为和思想有着巨大的影响。
在文学作品中,人物的行为和心理往往可以通过精神分析的方法得到更深入的解读。
例如,一些人物的梦境、无意识的言语和行为,可能反映出他们内心深处被压抑的欲望和冲突。
这使我意识到,文学不仅仅是对现实的反映,更是对人类内心世界的探索和揭示。
读者反应批评理论则将关注的焦点从作者和文本转移到了读者身上。
它认为读者在阅读过程中的参与和反应对于作品的意义生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不同的读者由于其背景、经历和阅读期待的不同,对同一作品可能会有截然不同的理解。
这让我反思,我们在阅读时,其实是在与作品进行一场独特的对话,我们的理解和感受共同构建了作品的意义。
后结构主义对传统的结构主义进行了批判和超越。
它质疑了那种认为存在固定的、普遍的结构和意义的观点,强调了意义的不确定性和多元性。
后结构主义认为语言本身是不稳定的,文本的意义是在不断的阅读和解释中生成的。
这使我深刻认识到,文学作品并非是一个封闭的、具有确定意义的实体,而是一个开放的、充满可能性的领域。
西方文论的三种形态和两次转型
西方文论的三种形态和两次转型梁工内容提要:西方文论发展和嬗变的历史上交织着纷繁复杂的文学观念和理论学说,粗略划分,可分出三个主要阶段,依次是从古典时代到16世纪、从17世纪到19世纪,以及20世纪。
这三个阶段各有其主导性的文论形态,分别是本体论文论、认识论文论和语言学文论。
从本体论文论过渡到认识论文论,以及从认识论文论过渡到语言学文论,构成西方文论形态的两次重大转型。
关键词:西方文论本体论认识论语言学转型作者简介:梁工,河南大学比较文学与比较文化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圣经文学、比较文学。
本文是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0世纪多元文论与圣经批评的关系研究”(编号07 BZW004)的阶段性成果。
Title:Three Patterns and Two Transforms of Western Literary TheoryAbstract: There are complicated literary ideas and theories in the developing and changing history of westem literary theory. Generally speaking, they can be divided into three stages successively: classical times to the 16th century, the 17th t0 19th century, and the 20th century. The three stages have their dominant literary theories which are separately concemed with ontology, epistemology, and linguistics. Two great transforms in the history of western literary theory are the change from ontology to epistemology, and the change from episte- mology to linguistics.Key words: westem literary theory ontology epistemology linguistics transform Athor: Liang Gong is professor at Institute of Comparative Literature and Comparative Culture, Henan Uni- vercity. His research area is Bible literature and comparative literature. Email: hdlianggong@ 263. net.一、本体论文论西方文论发端于古希腊,以古希腊哲学为根基。
欧美文学在20世纪的发展趋势
欧美文学在20世纪的发展趋势随着20世纪的发展,欧美文学经历了许多重要的变革和发展趋势。
本文将探讨其中一些显著的趋势。
1. 现代主义文学的崛起20世纪初,现代主义文学迅速崛起,成为当时的主要文学运动之一。
现代主义文学主张摆脱传统的叙事结构和语言形式,追求新的表达方式和意义的探索。
著名的现代主义作家如詹姆斯·乔伊斯和弗吉尼亚·伍尔夫通过使用流变的叙述结构和内心独白等手法,挑战读者的审美和思维方式。
2. 后现代主义的兴起随着20世纪的推进,后现代主义成为文学界的新潮流。
后现代主义文学特点是对现实的怀疑和对语言的批评,它试图打破传统的叙事框架和固定的意义。
著名的后现代主义作家如托马斯·品钦和多纳德·巴斯金通过使用异质的语言和结构,挑战读者的理解和预期。
3. 多元文化文学的兴起20世纪是文化多元化的时代,多元文化文学随之兴起。
这一文学趋势关注移民、种族和性别等议题,试图呈现不同文化背景下的生活经验和观点。
著名的多元文化作家如塔妮娅·莫雷斯和朱莉娅·阿尔瓦雷兹通过他们的作品探索了种族和性别身份认同的复杂性。
4. 后殖民主义文学的发展在20世纪,后殖民主义文学成为欧美文学中重要的一支。
后殖民主义文学关注殖民主义对被殖民地的影响,并试图对此进行批判和解构。
著名的后殖民主义作家如切查·榮格和诺尔斯·曼德拉尔通过他们的作品,呈现出被殖民地经历的复杂性和痛苦。
总之,在20世纪,欧美文学经历了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多元文化和后殖民主义等重要的发展趋势。
这些趋势使欧美文学更加多样化和开放,丰富了人们对世界的理解和体验。
同时,这些文学趋势也反映了当时社会、文化和政治变革的影响。
二十世纪西方文学理论读后感
二十世纪西方文学理论读后感这本书一开头就给我一种感觉,就像是有人把文学理论这个平时看着有点严肃古板的老学究,拉到了一个疯狂的派对上,然后让他跟着各种新潮的音乐扭动起来。
以前我觉得文学理论嘛,就是那种干巴巴地分析作品结构、人物形象之类的东西,可这本书告诉我,二十世纪的西方文学理论那可是个超级大杂烩,各种奇奇怪怪又特别有趣的想法都在里面搅和着。
作者带着我从俄国形式主义开始看起,那些家伙就像是一群对文字的形式着了魔的魔法师。
他们不怎么关心故事讲了啥,反而是对怎么讲故事特别上心,就像他们觉得文学就像是一场精心编排的舞蹈,舞步(形式)比舞者(内容)还重要。
这观点刚一冒出来的时候,我就像脑袋被人敲了一下,心想:“还能这么玩?”接着又到了新批评派,这帮人就像是一群特别挑剔的美食家,拿着放大镜在文学作品这个大餐上找各种小细节。
他们把一首诗或者一篇小说拆得七零八落,分析每个词语、每个意象的作用,就像在研究每一道菜里的调料配比一样。
我在想,要是文学作品是个有生命的东西,被他们这么折腾,估计得大喊:“饶了我吧,我就是想简单地给读者讲个故事而已!”然后到了结构主义,哇塞,这简直就是把文学当成了一个巨大的拼图游戏。
他们觉得所有的文学作品背后都有一个隐藏的结构,就像所有的拼图碎片都得按照某个特定的图案才能拼好一样。
我当时就在想,那按照这个说法,作家们是不是都像是在按照一个神秘的蓝图在创作呢?不过这也挺酷的,感觉文学像是一个充满秘密代码的神秘世界,只有掌握了结构主义这把钥匙,才能揭开其中的奥秘。
再往后看,到了解构主义的时候,我感觉前面那些理论都像是被解构主义这个调皮鬼给搅乱了。
他们就像是一群捣蛋的小鬼,对着那些精心构建起来的理论大厦喊着:“我们要把它推倒,重新玩!”解构主义就像是在说,所有的意义都是不确定的,没有什么固定的规则。
这就有点像你以为你已经搞清楚了一个魔术的把戏,结果人家告诉你,其实这个魔术根本就没有固定的玩法,全看魔术师的心情。
重心迁移:从作者到读者——20世纪文学理论范式的转型
作者: 周宪[1]
作者机构: [1]南京大学文学院
出版物刊名: 文艺研究
页码: 5-16页
年卷期: 2010年 第1期
主题词: 现代文学理论;作者意图;读者;迁移;重心;后现代主义;后现代理论;浪漫主义
摘要:20世纪文学理论发生了几次重心迁移。
本文着重讨论了浪漫主义以来,经过现代主义再到后现代主义,文学理论所发生的三次转向,并指出,从作者中心范式到作品中心范式,现代文学理论范式的建构得以完成,形成了以作者意图和页面词语为根据的意义解释模式;而60年代以来的“读者转向”,即从作者中心和作品中心的范式转向读者中心范式,明显呈现出后现代理论范式的基本特征。
“读者转向”亦即从一元到多元、从确定性向不确定性的意义阐释模式的转变,是文学研究追问“是什么”向“做什么”的观念的转变。
“作品一读者”:文学中心范式的迁移
纵 观 西 方 文 学 理 论 研 究 的历 史 , 过 了“ 者 一 作 品 ” 所 谓 “ 学 性 ” 即罗 曼 ・ 各 布 逊 所 说 “ 一 部 作 品 成 其 为 经 作 、 文 , 雅 使 “ 品一 读 者 ” 次 重 心 迁 移 。“ 者 中心 论 ” 于 1 作 两 作 始 8世 纪 末 文 学 作 品 的 东 西 ” 它 是 文 学 科 学 的研 究 对 象 , 文 学 区 别 , 是 的浪 漫 主 义 , 由于 浪 漫 主 义 强 烈 要 求 文 学 情 感 的 表 现 , 文 于 其 他 事 物 的本 质 所 在 , 文 学 自身 活 动 才 是 文 学 研 究 的 以 而 学 情 感 表 现 见 长 的 诗 人 成 为 了 文 学 研 究 的 中 心 , 有 至 高 题 中 之 义 , 本 以 外 的 生 活 环 境 、 者 等 因 素 应 被 抛 弃 不 拥 文 作 无 上 的地 位 , 如 浪 漫 主 义 诗 人 雪 莱 说 : 人 是 世 间未 经 公 论 。什 克 洛 夫 斯 基 就 曾 说 过 , 艺 术 总 是 独 立 于 生 活 , 它 正 诗 “ 在 认 的立 法 者 。没 有 诗 人 就 没 有 文 学 作 品 , 有 文 学 作 品 就 的 颜 色 里 永 远 不 会 反 映 出 飘 扬 在 城 堡 上 那 面 旗 帜 的 颜 没 没 有 读 者 、 评 、 论 及 一 切 文 学 活 动 , 此 诗 人 是 文 学 存 色 。_ 布 里 克 也 曾戏 言 :倘 若 没 有 普 希 金 , 叶 甫 根 尼 ・ 批 理 因 ”1 “ 《 奥 在 的根 源 和意 义 , 由此 “ 者 中心 范 式 ” 到 了 确 立 。 作 得 涅 金 》 究 也 会 有 人 写 出 来 。没 有 哥 伦 布 , 洲 也 照 样 会 有 终 美
西方文学批评中诠释范式转移.docx
西方文学批评中诠释范式转移一、关于范式(一)范式的概念托马斯•库恩在1962年出版的《科学结构的革命》一书中提出了范式的概念,改变了科学史研究的方法。
范式的运用很快超出了自然科学领域,被用于许多学科的研究,到后来甚至库恩自己都觉得难以解释其具体含义,没有给出一个固定的定义。
库恩认为,一个范式是一个科学共同体的成员所共有的东西,而反过来,一个科学共同体是由共有一个范式的人所组成的。
人对事物的认知是处在一定历史语境中的,是受制于他所处的共同体所接受的共同而且公认的概念和价值体系。
这些先于个人而存在的思想和信念,这些公认的并被大家都接受为“常规”的科学观念、传统、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就是那个时代的科学范式。
库恩用读亚里士多德的《物理学》为例,来说明范式的存在并在人的认知领域起到的决定性作用。
刚开始读《物理学》,库恩怎么都不明白亚里士多德在说什么,或者说认为亚里士多德对于物理学的表述很多都是错误的,因为从当时的视角和范式去看亚里士多德,觉得他甚至是个物理学的门外汉。
但为什么他在很多领域都被认为是开创者或者有重大影响力的人物呢?转念一想,库恩认识到也许亚里士多德所论述的事物或者使用的词汇在他那个时代可以很容易被理解或者至少被一部分人理解。
这说明那个时代科学的公认的原理、理论和论述物理的方法与现当代的表述是有很大不同的,即库恩和亚里士多德所处的科学范式是不同的[1]。
既然范式之间很难相互理解,科学是怎么发展的?库恩认为这是范式转移的结果。
(二)范式的转移库恩认为科学不是连续性的、积累性的进步过程,而是范式的间断性转换的结果。
以自然科学领域为例,在一个范式中,科学家已经接受了这个范式里常规科学的权威,在研究过程中,突然发现那些非常规的数据或者事物,即“反常”,这与他们在进行研究之前的心理预期是相反的,所以有一部分敏感性较强的科学家会立刻发现这是个“危机”。
这个危机引起科学家的思考和进一步的研究,如果要战胜这个危机,必然要引进新的理论模式,这就与原先的理论不同,甚至相违背。
西方文论语境中史诗观念和研究范式的演进与转换
西方文论语境中史诗观念和研究范式的演进与转换自亚里士多德起,史诗便是文学理论里一个占有绝对主导地位的文类,荷马史诗成为诗歌,乃至文学创作、接受和批评的典范。
至20世纪口头诗学理论兴起,一个不同于书面文学理论的史诗诗学领域开始出现,它的研究既继承了古典诗学的史诗观念和研究范式,又突破古典诗学的藩篱把世界各地的口传史诗样式都纳入考察范围,学界也开始以文化多样性的观念看待史诗和史诗传统。
自亚里士多德起,史诗便是文学理论里一个占有绝对主导地位的文类,荷马史诗成为诗歌,乃至文学创作、接受和批评的典范。
至20世纪口头诗学理论兴起,一个不同于书面文学理论的史诗诗学领域开始出现,它的研究既继承了古典诗学的史诗观念和研究范式,又突破古典诗学的藩篱把世界各地的口传史诗样式都纳入考察范围,抛弃把荷马史诗视为唯一的范例和把史诗看成古典诗学代名词的观念,打破了把史诗定位在英雄史诗这一概念上的西方古典诗学传统,兼顾了世界各地史诗传统的多样性和史诗的美学品质。
一、西方古典诗学的史诗观念和研究范式“史诗”一词源自古希腊语epos,原意是“说话”、“故事”,把史诗作为一种文类进行科学系统的阐述始于亚里士多德。
他在《诗学》中开宗明义地指出自己的诗学以阐述作诗的技艺为宗旨[1](P27),他从艺术是对生活的模仿这一论断出发,依据各自模仿的媒介、对象和方式的不同在西方文论史上第一次把文学分为史诗、抒情诗和戏剧三大类,同时亚里士多德又依据韵文和实用性目的的有无第一次把非文学性的实用性的散体文章排斥在诗的艺术的三大文类之外。
《诗学》以荷马史诗为范例,从荷马史诗中提取诗学法则,对史诗的格律、情节、结构、类型等诸多方面做了专门的阐述,这些言论成为后世学者评价世界性的、区域的、地方性的史诗的参照框架。
贺拉斯的《诗艺》承袭亚里士多德《诗学》中的观点,把史诗规定为一种讲述帝王将相的业绩、悲惨战争的文类,指出荷马已在这方面做出了最好的示范。
贺拉斯对史诗、戏剧和抒情诗有着严格的门户之见,过度强调文类的封闭性和主张各种文类要恪守各自的门户和规则,相对忽视了文学作品的独特性和文类之间的互通性。
张铁夫、季水河主编新编比较文学教程习题答案湘潭大学文新考研必备
绪论1.中西方文学理论学科生成的标志是什么?亚里士多德的《诗学》,不仅是西方第一部自成体系的文学理论专著,而且是西方文学理论学科诞生的标志。
刘勰的《文心雕龙》,是中国文学理论发展史上第一部具有“严密的理论体系”和“丰富的具体内容”的规模宏大的文学理论专著,也是中国文学理论学科诞生的标志。
2.西方现代文学理论的研究重点有什么变化?一是内容向形式转移:西方古典文学理论偏重于对文学内容的研究,重点是文学的真实性问题,结论是内容决定形式;西方现代文学理论注重文学形式的探讨,重点是文学的语言问题,结论是形式即内容。
二是外界向心灵转移:西方古典文学理论偏重于文学与外部世界的研究,重点是文学与生活的关系,结论为文学是生活的反映;西方现代文学理论偏重于对文学作品中人物内心世界的探讨,重点是无疑是心理,结论是文学即表现,甚至是人的本能欲望的升华。
三是由作者向读者的转移:西方古典文学理论偏重于作家研究,重点研究作家与作品的关系,结论为作品是作家所创造,文学的风格即作家的人格;西方现代文学理论转向了读者研究,重点研究读者在文学活动中的地位,结论为读者是文学活动的参与者、文学价值的体现者、文学意义的生产者。
3.中国现代文学理论转型的原因是什么?首先,中国现代文学的变革促进了中国现代文学理论的转型;其次,中国现代对科学思想的引进促进了中国现代文学理论的转型;再次,中国现代社会的变革推动了中国现代文学理论的转型。
4.文学理论研究的对象包括哪些方面?文学理论的研究对象是文学活动构成整体与文学活动动态过程。
从构成论的角度看,艾布拉姆斯的四要素论,可以解释为文学活动是由“世界、艺术家、作品、欣赏者构成的”整体,文学的研究对象就是由这四要素构成的文学活动整体。
从过程论的角度看,艾氏的“四要素”说,可以解释为文学活动是由世界、作家、作品、读者所构成的动态过程。
第一章文学本质1.在文学理论发展史上有哪几种类型的文学本质观?它们各自包括哪些具体内容?大致有以下下种文学本质观:一、生活反映论文学本质观生活反映文学本质观,主要指从文学与生活关系的角度去观察问题,以反映论为其基础理论,认为文学是社会生活的反映的文学本质观。
20世纪西方文论讲义 第二章英美新批评文论
第二章英美新批评文论一、发展概述新批评(TheNewCriticism)是关注文学文本主体的形式主义批评,认为文学的本体即作品,文学研究应以作品为中心,对作品的语言、构成、意象等进行认真细致的分析。
新批评20世纪在英美流行,一度在文学研究中占统治地位。
大致讲,新批评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20年代,英国的T. S. 艾略特、I. A. 理查兹和威廉·燕卜荪以及美国的约翰·克罗·兰瑟姆和艾伦·泰特等人,开始提出一些新批评的基本观点并付诸实践。
30年代和40年代为第二阶段,这一时期认同并支持新批评这种形式主义的人大量增加,新批评的观点迅速扩展,直接影响到文学期刊、大学教学和课程设置。
主要代表人物除上述五人外,还有R. P. 布莱克默、科林斯·布鲁克斯、雷内·韦勒克和W. K.韦姆萨特等。
第三个阶段从40年代末延续到50年代后期,这一时期新批评占据了主流地位,形成了制度化的批评模式,失去了“革命的”气息,批评家的著作大多阐述新批评的原则而缺乏创新。
到50年代末,新批评失去了它的生命力,虽然在大学教学中仍被应用,但许多人认为它已经过时,开始以新的理论观念对它进行批判和超越。
新批评与俄国形式主义有许多相似之处,主要目的都是探讨独特的文学性所在,都否认后期浪漫主义诗学中“软弱的”精神性,一味主张经验主义阅读方式。
但新批评与俄国形式主义又有许多不同,它有自身的特性。
布鲁克斯把新批评的特征概括为五点:(1)把文学批评从渊源研究中分离出来,使其脱离社会背景、思想史、政治和社会效果,寻求不考虑“外在”因素的纯文学批评,只集中注意文学客体本身;(2)集中探讨作品的结构,不考虑作者的思想或读者的反应;(3)主张一种“有机统一”的文学理论,不赞成形式和内容划分的二元论观念,强调探讨作品中词语与整个作品语境的关系,认为每个词对独特的语境都有其作用,并由它在语境中的地位产生意义;(4)强调对单个作品的细读,特别注意词的细微差别、修辞方式以及意义的微小差异,力图具体说明语境的统一性和作品的意义;(5)把文学与宗教和道德区分开来——这主要是因为新批评的许多支持者具有确定的宗教观而又不想把它放弃,也不想以它取代道德或文学。
外国文学史的范式转型及反思
外国文学史的范式转型及反思作者:聂兰来源:《文艺生活·中旬刊》2017年第02期摘要:文学在某个历史节点或是历史时期有着其自身的特殊性,其在某种程度上符合时代发展需求,满足当时的文化理想及目标。
近些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不断与世界接轨,诸多外国文学作品对中国文学有着极其深刻的影响,而且在引入过程中经历范式转型,并且在撰写原则、思路等方面发生了极大的变化。
本文中深入探究了外国文学史的范式转型具体发展过程,阐述相应的实施策略。
关键词:外国文学史;范式转型;反思中图分类号:I10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7)05-0075-01所谓范式,其实质上是指基于自然学前提下,引申至人文领域,本质上接近图式,或是模式,而范式转型则体现在学术研究宗旨、目标,还有相应的规范及方法。
根据研究显示,范式具体分为两个方面,广义的范式主要是指全套的信仰,还有价值及技术的转变,而狭义的范式则是较为具体研究成果,其能够发挥示范作用。
文中针对外国文学史的范式转型进行了深入的剖析,谨以此为之后的研究给予参考依据。
一、外国文学史范式研究在我国发展史外国文学史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逐步融入我国文学史,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属于中西方文学的融合,从而促使西方文学史对我国文学的发展起到触动作用,创新中国文学的发展,很多学者对对于西方文学有了比较全面且深刻的研究,而且对其内在逻辑有全新的认知,无论是在文学的分类,还是在诠释历史术语及方法上都进行了创新,由此可见,科学精神的影响,进化观念的推进,还有系统方法引进,学术在传统进行了变革,而从另一个角度分析,是中国对西方教育体制的接受,同时对研究范式的接纳,改变自身固有的学术,进一步促使外国文学史的范式转型初步形成,在构建过程中,比较有名的代表作品是《文学大纲》,从文学观念方面来看,该书呈现出较为前卫的思想,即将中国文学带入世界舞台,而且在范式研究上层出不穷,为之后的研究不断拓宽领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Junl f uzo om l nvri Sca S i c ) ora o i uN r a i sy( oi ce e G h U e t l n
20 09年 第 6期
( 总第 1 1 ) 6期
从 作 者 到 读者
— —
兼论 2 0世 纪 西方 文 学研 究 的 范式 转 型
Ab ta t I e a t i e f i rt r ,A t o n e d rh v h a mp r n e sr c :n t ci t s o t au e h vi le u h ra d R a e a e t e s me i o t c .Ho e e ,t e p e iu t d e fl e ay a w v r h r vo ssu i so tr r i
—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On S ito he2 也 Ce ur e tr t r t r h f ft 0 nt y W se n Lie a u e The r r d g o y Pa a i m
LICh n .h n a gz o g
( o eeo i rt e F y gT ahr o ee F yn 30 1 C ia C l g f t a r , ua eee ̄C lg , uag2 64 , hn ) l Le u n l
李长 中
( 阜阳师范学院 文学院 , 安徽 阜 阳 26 4 ) 3 0 1
摘
要: 在文学活动 中, 作者和读者具有 同样重要 的地位 。但在 以前 的文学研究 中, 始终围绕作者 而建构 出文学本质论 、
文学创作论、 文学接 受论等 , 者始终处于被遮蔽、 读 被边缘化 状 态, 成为文本意 义的被 动 消费者。 自语 言论 转向 以来, 作
t e r sawa sfc s o h au e,c n tu t h o y e e t n te r fl e au e t .T e Re d rawa s h s b e b c rd h o e l y o u n t e n tr i o s c e r ,r c p i h o o tr t ,e c h a e r t o y i r l y a e n o s u e a d ma gn ie tt s s h x a i go a s e c n u r .Sn et es e c r e i ef h t o r d a y fd s n r i a z d sau ,a te t t l e me n n f s i o s me s i c p e ht n d t h ms l,t eAu h r a u l e p v h u o g l a o to e tx ,u t ed ah o e a t o ,t e Re d r a e o ce sn l rmie t oe a a n r i h x a ig, u ft e t n i t e t f h u h r h a e sb c me i r a igy p o n n l p r es n t e t t n n h lh t h n r s t e me o v n c e t r ,r s l n n l e a h o a a im hf.On t e o e h n re e r aos e u t g i i r r t e r p r dg s i i t y y t n a d,atc mp r n et e d ra d s h lro ut a h ta h i o a c o ra e n c oa f l u l t c r fr f u n a t i ai n i o i , d oo i a ssa c u p e s te a p rt n f f h i nf a c p u aim ,c l o ms o h ma p r cp t s c a i e lgc r i n e t s p r s h i i s o i o t e s i c n eo l l i o n l l e t O s ao f t g i f r s u— t rl ie s y oi c e c r t ai n n t e oh r a d,s e s te sg i c c f h e d ri tr t r r s ne h oe u a v ri ,p l i a d mo ai t ;o h t e n d t tl z o h t s h inf a e o er a e l e au e p e e td i t er l r in t n i n ta o s tr p a e t e a t o st e ma n r a e ,b trt e te st e i o t c fd ao I n x h g u l i g d mo r t h td e n e lc h u h ra h i e d r u ah rsr s h mp ra e o il g e a d e c a e b i n e c ai n l n d c s cey,r b id t e f u d t n o u n xse c . o it e ul h o n ai f ma e i n e o h t
关 键 词 : 者 ; 者 ;范 式 转 型 ; 作 读 中图 分 类 号 :16 10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 编 号 :0 1— 3 X( 09 0 0 8 0 10 7 3 2 0 )6— 0 7— 9
Fr m t o o Re d r o Au h r t a e
者逐渐淡 出文本 , 直至作者死亡 , 读者作用 日益 凸显 , 成为 文本 意义的合作 者、 创造 者。 由此 带来 了文 学研 究的 范式转
型 。一方面, 重视 读者是人文 学者 以文化形式参与社会 、 反抗 压制 的意识 形态诉 求, 契合 了意义 多元 化、 文化 多样化 、 政
治民主化的时代语境 ; 另一方 面, 强调读者在 文学意义呈现 中的作 用并 不是 以读者代 替作 者成为主体 , 而是强调通过 对 话与交流建构民主化社会 , 重树人类生存 根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