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建史 第四讲 宋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改建的成果和特点:
通过改建缓和了城市的矛盾,也取得了四大成果。这次改 建由于重视解决实际问题,不求宏大,不拘形式而自由灵活, 如坊里内自由建设,官署不强调集中,主要力量不在大修宫 殿等,是一次成功的改建范例。
东京汴梁的规划布局




平面布局:汴梁有三重方城(皇城、里城、罗城) 三重护城河组成,城市平面城不规则方形。 道路系统:城市干道系统以宫城为中心,正对各城 门,形成井字型方格网,道路安需要划分等级,道路 走向不求绝对工整。 水系:汴梁“四水贯都”,水系是汴梁的生命线,金 水河供应城市生活用水,其余为漕运,三条护城河 将其沟通串联。 市肆与商业街:城市的商业功能不在限定在市内, 而是分布在全城,在宣德门的潘楼街、土市子一带, 州桥东的相国寺一带,东南角门、扬州门内外形成 了繁华的商业街和市场,并有晓市、夜市和瓦子。 居住区与居住生活:汴梁城人口密度较大,居住区 主要分布在外城,共有八十余坊,设八厢管理,但是 坊不再设坊墙和坊门,各户都直接向街道开门,古 典的坊制瓦解,城市居住组织演变为按街巷、分 地段、各阶层聚居生活的新型坊巷制。 北宋开封平面

城市道路系统


临安城的道路系统与城市自然地形和水系相结 合,主要城市干道为五纵四横,道路多曲折错接,呈不 规则方格网状,道路间距不均匀。 为加强城市消防,一方面放宽街巷路幅,一方 面在重要的建筑物前和人流较为集中的行市所在留 出空地,辟作广场,对丰富城市文化生活具有积极 意义。
城市水系和绿化:
元大都的布局
城制上继承宋东京,城市形制为三套方城:外城、 皇城、宫城,外城呈长方形,东西6635米,南北7400米, 共设十一个城门。 皇城位于全城南部中央地区,平则门内建社祭 坛,齐化门内建太庙,商市集中于城北,符合“左 祖右社,前朝后市”的传统规划制度。 元大都有一条城市中轴线,南起丽正门,穿皇 城灵星门、宫城崇天门和厚载门,经万宁桥,直达 万宁宫的中心阁。 在坊市制度上,大都采用市坊有机结合的规划 体制及城市新的商业网与坊巷制,具体布局是:共 设50坊,坊以城市干道划分,入口设坊表,坊内不 设商店,各街坊沿街干道设商店,城市交通要冲设 三个集中商业区,即积水潭东北岸的斜街市、名照 坊的枢密院市、咸宜坊的羊角市。 城市道路为方格网式,但由于城内水面较大, 道路多不通,丁字交叉较多,南北干道两侧,等距 平列许多东西向胡同。中轴线大街宽28米,其他干 道宽25米,胡同宽5--6米。 大都内河湖水系可分为两个系统:一为高粱河、 海子、通汇河构成的漕运水系,一为金水河、太液 池构成的宫苑用水系统。
南宋临安城的规划建设
历史沿革:

秦汉时设县治,隋代已有城池,是大运河的南终点,物产 丰富,商业发达,交通便利,五代时修筑罗城,城周70里,北宋 时成为重要的外贸港口,为当时四大商港之一。
1.城市形态与总体布局:由于自然地形特征,临安城的平面形态 呈南北长、东西狭的形制,城市主要干道与主要河流平行,御街是 临安城的主轴线,从南至北贯穿全城,皇城在主轴线南端,市坊居皇 城之北,共分八厢,68坊。沿主轴线布置城市主要的行政区和商业 区。 2.城市功能分区:临安城的城市分区按其功能可分为:宫廷区、 行政区、商业区、手工业区、码头仓库区、文教区、居住区、城 防区以及风景区。


平江城的布局:

城市平面为南北较长,东西略短的长方形,城周15里,城墙 因河道而略有屈曲,设水路两用城门五座,双层护城河。 府治所称子城(牙城),处城中央略偏东南,周围还以城墙。 主要建筑置于城市主轴线上,轴线在子城外向南延伸一段。 子城后部为居住和园林。 城市交通分水陆两系统,并且有机结合,形成富有水乡特 色的城市交通网。陆路交通的道路采用方格网形式,以通 向城门的道路为主干道,多用“井”字或“丁”子交叉, 干道间穿插小巷,多东西走向。城市较大的水系为三横四 纵,且垂直交叉形成网格,网格间又有许多小河相联系。 水网为整个城市的基本骨架,形成“人家尽枕河”的特色 风貌。 城市的居住组织形式仍为坊里制,但不设坊墙和坊门,入 口处有标列坊名和作为装饰的牌坊,这里的坊里只是一种 管理制度。 城市在一定地段设有市行,呈商业街的布局形式,也在交 通便利的地点集中设置集市。 苏州的江南园林独树一帜,宋代时已开始大规模的建设, 其小巧玲珑的体量,优雅的风格,使人 “不出城市而获 得山水之怡,身居闹市而享有林泉之致”。苏州园林是我 国古代文化中的绮丽瑰宝。 宋代宗教盛行,平江城内寺观很多,而且宗教建筑与园林 有机结合,却有超凡脱俗的意味。
平江(苏州)历史悠久,春秋时是吴国都城,秦始皇统一中国时 以火攻毁城。自春秋至宋几经毁城,但每次毁城之后都在原地很 快恢复。 平江城地处长江中下游,太湖三角洲的中心,这里气候温湿, 物产丰富,水网纵横,适合耕种,商业发达,素有天堂之美称。 大运河开通以后,又使他成为物资集散的航运中心,使平江城成 为东南地区一座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城市。 南宋时期,北方汉民大量南迁,平江又近临安,发展更为迅 速,他可作为宋代地区性中心城市的代表,也是江南水乡城市的 典型代表。


二.社会与城市发展概况




自唐代“安史之乱”之后,长期战乱使关中和中原地区以及 黄淮流域经济受到极大的摧残。五代十国的五十年间,战火 纷纷,烽火连日,民不聊生。 宋朝建立统一政权以后,经济得到了很快的恢复,城市经济 进一步繁荣,城市数量快速增加,城市的建设格局和结构随 之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商品经济给城市的发展注入了新的血 液和活力,也是我国古代封建城市发展的一个新起点。 商业的发展开始突破城垣的限制,在城内沿江沿河地区形成 商业街。另外手工业出现行业组织,城市中同一行业在同 一地区集中。 宋元时代宗教非常发达,城市中宗教建筑很多,而且儒家学 说在吸收了佛道思想后逐渐形成了新的儒学思想--理学 北方先后形成了几个少数民族国家与宋朝相抗衡,最终元朝 统一了全国,在政治上他实行等级制,在文化上却兼容并蓄, 不仅发展了中国的传统文化,而且吸收和融汇了西亚和欧洲 的先进文化。




平江城的建设总结

1. 水系是平江城的命脉,综合了航运、给排水、防御等 多种功能,也是平江城城市格局两千年基本不变的主要 因素。 2.由于商品经济的高度发达,使平江城在城市平面形式、 市坊制度等方面不同于北方的统治中心城市。 3.城市道路与水系有机结合,构成城市水路交通网,极为 便利。 4.前街后河小桥流水人家极富情致的居住形式,成为江 南水乡城市的特色风貌。 5.众多的宗教建筑,丰富了城市的空间和面貌,构成了良 好的城市景观。 6.小巧优雅的江南私家园林是平江城的主要构成要素, 成为城市生活的一项重要内容。



1.驻堤防潮是临安城市建设的头等大事,也是城 市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2.疏浚西湖、美化西湖是杭州城市建设的一贯措 施 3.城内河湖纵横,构成了城市水上交通体系 4.城内皇家园林和私家园林密布,与优美的自然 环境浑为一体, “浓妆淡抹总相宜”

宋代平江府城介绍


一.历史沿革与环境特点:
元大都的规划特点:
1. 继承发展了唐宋以来中国城市规划的优秀传统和手法---三 套方城、宫城居中、中轴对称的布局,结合具体情况,革新 了城市市坊制度。 2. 宫与苑有机结合,取得了高度的城市建设艺术效果。 3. 城市水系发达,满足了城市运输和生活用水的需要,水面 与绿化结合丰富了城市景观,并且城市排水系统完善,施 工考究。 4. 规划建设过程中,组织严密,计划细致,统一指挥,使规 划设计意图得到执行和贯彻,使元大都成为当时世界上规 模最大、最宏丽壮观的城市之一。
北宋东京汴梁的改建与发展
一.历史沿革和环境特点:


开封地处中原,是我国古代文明发达较早的地区之一,春 秋时郑庄公在此筑城,并取开拓封疆之意,因名开封。战国时 是魏国都城---大梁,秦灭魏时水灌大梁,城毁。隋唐时期, 开封位于大运河与黄河交汇处,很快发展成为工商业和交通 中心,成为一个大都会城市。五代时有四国在此建都。 金灭宋时城毁,后因黄河泛滥,城市日趋衰落,成为地 区中心城市。 开封城址地处平原,军事上无险可守,紧靠黄河,冬结 冰,夏水灌,城毁几次。
城市布局:


临安城主要功能区的分布

☆宫廷区: 城市南部的皇城及德寿宫,城市西北 隅的景灵宫,沿御街南端的太庙和北端的社稷区。 ☆行政区: 中央行政区位于御街南端,地方行政 区位于城西清波门到丰豫门之间城垣地带。 ☆商业区: 主要商业区位于御街中段和北段,一 般商业区分布于城市各居住区中 ☆文教区: 城北纪家桥和地方行政区内 ☆居住区: 府邸区位于清河坊沿清湖河西北直 抵武林坊和御街东,德寿宫北、丰乐桥南,东 达丰乐坊一带。一般居民区位于御街东、新门 以北、白洋湖以南,介于市河与盐桥河之间地 带,以及御街西、钱塘门以南、丰豫门以北地 带。 ☆城防区: 环城有军寨,东城外沿江一带驻军多。
宋元时期的城市建设
社会概况
一.朝代更迭

唐朝灭亡后,全国又一次陷入分裂状态,史称五代十国时期, 持续长达半个多世纪

公元960年,后周大将赵匡胤陈桥兵变,建立宋朝,以汴梁为
都城,史称北宋 北方几个游牧民族建立起几个奴隶制国家,对北宋构成严 重威胁,而北宋采取“守内虚外”的消极政策,最终导致北宋 灭亡 公元1127年赵构临安称帝,建立南宋,与金国对峙 公元十三世纪初,北方游牧民族蒙古族强盛起来,并于1271 年建立元朝,1279年灭南宋,元朝疆域几乎包括整个欧亚大陆
后周世宗柴荣对开封的改扩建


1.改建的原因:
由于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急剧增加,城市内部的各种矛盾 日趋激化,诸如居住拥挤、设施不全、道路狭窄、卫生安全条 件差以及火灾频发等。
ຫໍສະໝຸດ Baidu



2.改建的措施:
☆ 划定廓城区域,设廓城标志,控制建设范围为七里之外。 ☆ 先规划后建设,冬末春初施工,不误农时。 ☆ 建外城以容纳官署、禁军、仓库,另建居住的坊里。

元大都的规划建设
元大都的地理位置和建设过程:
元大都位于现在北京小平原上,三面环山,西南接近太行山,地势高 亢,向北出古北口可通往蒙古高原和松辽平原,向南是通往华北大平原 的门户。地势险要是兵家必争之地。 早在殷商时期就有古燕国,春秋时燕国曾以蓟为都城,秦代设广阳 郡,筑万里长城后,设居庸关,驰道所至设为郡治,隋以后称之为幽州、 蓟郡、范阳郡,一直是封建社会的地方统治中心。 五代时战乱频繁,后晋王石敬唐割燕、云等地于辽,辽在幽州建 南京,金灭辽和北宋以后,以之为中都,公元十三世纪元破金中都, 在此筑城,为元大都 忽必烈利用金中都的离宫万宁宫和琼华岛一代为核心,建造新的 宫殿,随后建成元大都。元大都是在详细的考察和规划的基础上有计 划地进行建设的,并且注意了先地下后地上的建设程序。
汴梁城的规划建设特点



1.由州府城市通过改扩建而成都城,不同于完全按政治 军事要求而新建的都城。 2.按规划逐步建设,并以注重实际效果为主,追求形式 严谨为辅。 3.城市商品经济发展迅速,市民生活日趋丰富,对城市的 功能结构、形态面貌都带来了深远的影响。 4.在继承前人传统的基础上,结合城市自身条件,创立了 一套较完整的城市建设新形制,为封建社会后期的城市 建设提供了依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