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算子2

合集下载

陆游卜算子咏梅原文及赏析

陆游卜算子咏梅原文及赏析

陆游卜算子咏梅原文及赏析(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范文,如合同协议、演讲稿、策划方案、报告大全、条据文书、公文素材、教育资料、散文诗歌、作文大全、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sample texts for everyone, such as contract agreements, speech drafts, planning plans, report summaries, documentary documents, official document materials, educational materials, prose and poetry, essay summaries, and other material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陆游卜算子咏梅原文及赏析陆游卜算子·咏梅原文及赏析在平凡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收藏过令自己印象深刻的古诗吧,古诗是古代中国诗歌的泛称,在时间上指1840年鸦片战争以前中国的诗歌作品。

卜算子原文及赏析

卜算子原文及赏析

卜算子原文及赏析卜算子原文:卜算子,九岁瞻叱丹,十岁学究《周易》三易,究易日遍,日夜唱《易》,又问》筮数,两术参□,星忽烁烁如彗章。

痴子畸少适耽奋,遭难涧底在江边。

荆人泪尽马首断,儿童时腐蚀肠肺。

赏析:《卜算子》是唐代诗人杜牧创作的一首诗。

诗中通过描写主人公卜算子少年时期的求学经历和遭遇,表达出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和批判。

首先,诗中描绘了卜算子的求学过程。

他在九岁时受到家中长辈的严厉教诲,开始学习《周易》这部古代经典著作并掌握了其中的三易之法。

从此,卜算子沉迷于理解和研究《易经》,每天日夜阅读和吟诵。

此处展示了卜算子对知识的热爱和对学术的执着追求。

其次,诗中反映了卜算子的境遇。

卜算子年少时投入学问中,对周易和筮数深入探索,并将两种术法相互参照。

在这个过程中,他渐渐成长为一个有着卓越天赋的痴迷者,仿佛星辰闪烁,犹如彗星般耀眼。

然而,这种醉心于学术的努力却并没有给他带来尊重和认可。

他遭受了家庭的困难,被迫贫困潦倒地生活在江边的涧底。

这表明了社会对于知识分子的忽视和冷遇,以及知识和贫困之间的矛盾。

最后,诗中表达了杜牧对弱者遭遇的关注和同情。

当荆人泪尽,马首断时,诗人通过这个形象描绘了遭受困境的儿童,他们的生活如同腐蚀肠肺一般残酷。

这种描写凸显了社会的不公和对弱势群体的忽视,以及诗人对于社会议题的关切和批判。

综上所述,《卜算子》以其独特的题材和生动的描写展示了一位少年学者的求学征程和遭遇。

诗中通过对学者遭遇困境和追求知识的执着表达了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和批判,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于弱者的同情和呼吁。

这首诗以其独特的创作手法和丰富的内涵,对读者具有深远的思考意义。

八下语文必背古诗词卜算子

八下语文必背古诗词卜算子

八下语文必背古诗词卜算子
《卜算子》是宋代词人李之仪的作品,也是八年级下册语文课本中要
求学生必背的古诗词之一。

这首词通过描绘一位女子对远方爱人的思
念之情,表达了深深的相思之情和对爱情的忠贞不渝。

下面是《卜算子》的全文内容:
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

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

此水几时休,此恨何时已。

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

词中“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开篇即用长江的辽阔来比喻两人相
隔之远,而“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则表达了虽然相隔遥远,但心心相印的情感。

接着,“此水几时休,此恨何时已”用长江水的
不断流来比喻相思之情的绵绵不绝。

最后,“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
负相思意”表达了对爱人的深情厚意和对爱情的坚定信念。

这首词语言简洁,情感真挚,是学习古诗词时的佳作。

学生在背诵时,不仅要记住词句,更要理解词中所蕴含的深情和意境。

卜算子·咏梅(瞿秋白)(2)

卜算子·咏梅(瞿秋白)(2)

卜算子·咏梅(瞿秋白)(2)与毛泽东主席不同,秋白先生作《卜算子》一词时,已经身陷狱中了。

据载,关押秋白先生的长汀监所位于汀州试院的偏僻角落,那个小院的墙角倒是有一株石榴树(马卡丹《又到榴花似血时》)。

正是在这里,先生以近似残酷的方式剖析着自己的思想,拷问着自己的灵魂。

也许,正是在他仰望着云卷云舒之时,慨叹着花开花落之际,他完成了一个革命者与中国传统文人信念的完全交融,更为确切的说也许是完成了向具有*精神的文学家的回归。

至于个人的荣辱得失以及人生归宿在先生看来,已经不是那么重要了,重要的是他对一切美好事物的眷恋,重要的是他依然有着对于人类终极理想的憧憬。

于是,在69年前的今夜,他终于完成了引起无数争论,引出太多是非荣辱的《多余的话》。

同样,在最后的日子里,秋白先生也用诗词委婉的道出了自己的心声。

寂寞此人间,且喜身无主。

眼底云烟过尽时,正我逍遥处。

花落知春残,一任风和雨。

信是明年春再来,应有香如故此为秋白先生所作《卜算子》一词;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

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此为陆游的《卜算子咏梅》原词。

以两首词作比,很容易发现两位诗人相似的心境,而这种心境、旨趣与毛泽东主席乃至其他诗人是迥异的。

寂寞、无主、风和雨、花落(零落)、香如故是两位诗人共用的词语,这简单的几组词语恰恰概括了两位诗人相似的经历以及相似的情怀。

陆游诞生和成长的年代,正是宋王朝屡遭金国进犯之时。

年幼的陆游早早就经历了逃亡的的苦难与艰辛,可以说,饱经战乱的生活感受,给时代的陆游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影响。

成年后的陆游念念不忘的是国耻,他渴望着抗敌复国。

然而,他的一片丹心、他的爱国热忱却始终无法得以实现,于是忧国、爱民、誓死抗战成为了陆游诗词的主旋律。

当然,由于心情的抑郁,陆游也常常脱巾漉酒,拄笏看,他将他的一腔愁绪融入酒中,独自品饮。

纵然报国无望,纵然自号放翁,然而,他内心中追求的依然是如梅一般的高洁,梅一般的清芬。

卜算子·缺月挂疏桐(苏轼)(2)原文

卜算子·缺月挂疏桐(苏轼)(2)原文

卜算子·缺月挂疏桐(苏轼)(2)原文惠州有温都监女,颇有色。

年十六,不肯嫁人。

闻坡至,甚喜。

每夜闻坡讽咏,则徘徊窗下,坡觉而推窗,则其女逾墙而去。

坡从而物色之曰:当呼王郎,与之子为姻。

未几,而坡过海,女遂卒,葬于沙滩侧。

坡回惠,为赋此词。

前半段写的虚幻迷离,要不是前面有段引言:惠州有温都监女,颇有色。

年十六,不肯嫁人。

颇有点遇仙的感觉。

苏轼寓居定惠院,每到他深夜吟诗时,总有一位美女在窗外徘徊。

当推窗寻找时,她却已经翻墙而去。

此情此景岂非正是苏轼词上阕所写: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

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由此说来,句中的幽人该是指那位神秘美丽的女子,上阕则是记录此事了。

当时苏轼六十几岁,张先七十还纳妾,六十岁也不算什么的。

有人很愤慨他为什么不纳那个女子为妾,却物色王郎之子与她为姻,最终使她郁郁而亡。

这个女子好像是为苏轼而存在,在苏轼离开惠州后,女子就死去了,遗体埋葬在沙洲之畔。

当苏轼回到惠州,只见黄土一堆,个中幽愤之情可想而知。

于是,就赋了这篇著名的《卜算子》。

由此可见,此首词的下阕是为了纪念那女子而写: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

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这篇序言,短短的数十个字,就婉娩道出了一个感人肺腑,催人泪下的爱情故事,真是精彩绝伦,令人拍案叫绝。

吴曾《能改斋漫录》云:其属意盖为王氏女子也,读者不能解。

张右史文潜继贬黄州,访潘邠老,闻得其祥,题诗以志之云:空江月明鱼龙眠,月中孤鸿影翩翩。

有人清吟立江边,葛巾藜杖眼窥天。

夜冷月堕幽虫泣,鸿影翘沙衣露湿。

仙人采诗作步虚,玉皇饮之碧琳腴。

这个记载好像是为了证明那个序言的真实性而作,甚至还有诗为证。

且不论其可信度到底有多高,这个故事在当时深入人心是肯定了的。

现今一般以唐圭璋先生的注释为准,他认为此词上片写鸿见人,下片写人见鸿。

此词借物比兴。

人似飞鸿,飞鸿似人,非鸿非人,亦鸿亦人,人不掩鸿,鸿不掩人,人与鸿凝为一体,托鸿以见人。

东坡又有诗云:人似秋鸿来有信,去如春梦了无痕。

子字结尾词牌2【卜算子】

子字结尾词牌2【卜算子】

子字结尾词牌2【卜算子】子字结尾词牌2【卜算子】元高拭词注:仙吕调。

《词律》引毛氏云:“骆义乌诗,用数名,人谓为卜算子,故牌名取之。

”又云:“按山谷词‘似扶着卖卜算’,盖取义以今卖卜算命之人也。

”又因秦观词有:“极目烟中百尺楼”之句,故《图谱》删《卜算子》而名《百尺楼》;然《卜算子》之名,得知较早也。

相传是借用唐代诗人骆宾王的绰号。

骆宾王写诗好用数字取名,人称“卜算子”。

山谷词“似扶著,卖卜算”,取卖卜算命的意思。

苏轼词,有“缺月挂疏桐”句,名《缺月挂疏桐》。

僧皎词,有“目断楚天遥”句,名《楚天遥》;无名氏词,有“蹙破眉峰碧”句,名《眉峰碧》。

北宋时盛行此曲。

万树《词律》以为取义于“卖卜算命之人”。

双调,四十四字,上下片各两仄韵。

两结亦可酌增衬字,化五言句为六言句,于第三字豆。

宋教坊复演为慢曲,《乐章集》入“歇指调”。

八十九字,前片四仄韵,后片五仄韵。

⊙仄仄平平(句)⊙仄平平仄(韵)⊙仄平平仄仄平(句)⊙仄平平仄(韵)⊙仄仄平平(句)⊙仄平平仄(韵)⊙仄平平仄仄平(句)⊙仄平平仄(韵)宋苏轼(黄州定慧院寓居作)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

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

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宋王观(送鲍浩然之浙东)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

欲问行人去那边,眉眼盈盈处。

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

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

注:例一为东坡作品。

作者因作诗得罪朝廷,被捕入狱,于神宗元丰三年(1080)谪居黄州,初到时住在定慧院(僧寺),这首词即作于这个时候,前片首两句通过“疏桐”、“缺月”、“漏断”(夜深)、“人静”等字眼烘托环境的冷落气氛。

三四两句点出独自往来的“幽人”,有如忽隐忽现的孤雁一般,多么凄凉寂寞!后片进一步借孤鸿自喻。

“惊起”两句表现惊魂不定和满腔幽愤。

“无人省(xing)",是没人了解的意思。

“拣尽”两句则道出孤鸿在如此凄冷的环境里是怎么也不愿栖息的,鸿雁栖息芦塘,哪有栖宿在树枝上的道理呢?“拣尽”的“尽”字,语气强烈,充分体现了作者内心的苦闷彷徨和不肯随人俯仰的政治态度。

高中语文苏教版唐诗宋词:卜算子(缺月挂疏桐) (2)

高中语文苏教版唐诗宋词:卜算子(缺月挂疏桐) (2)
东坡词
学习目标
了解东坡词“新天下耳 目”“新”在何处。
达成途径
与北宋前期词比较
破阵子 春景 晏殊
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 清明。池上碧苔三四点,叶底 黄鹂一两声。日长飞絮轻。
巧笑东邻女伴,采桑径里 逢迎。疑怪昨宵春梦好,元是 今朝斗草赢。笑从双脸生。
踏莎行 欧阳修
候馆梅残,溪桥柳细,草 薰风暖摇征辔。离愁渐远渐无 穷,迢迢不断如春水。
内容和风格方面,它们有何特点?
内容 以闲情和离愁别恨为主旨(题材) 风格 以婉约为主流
苏轼之前,词的创作已是名家 迭出,名篇荟萃,但词人对于词的 认识总体偏低,大多仅把它当成 “娱宾遣兴”的“诗余”“小道”。
读:东坡词
思:“新天下耳目”
“新”在何处?
先“知人”,后“论诗” ① 1069年,父丧守制期满还朝。 时变法骤行,因与王安石政见不 合,自请外任。
想一想,说一说
与以“闲情”“离愁别恨 (离情别绪)”为主要内容的北 宋前期词比较,“新天下耳目” 的东坡词“新”在何处?
在苏轼之前,诗庄词媚,词多写男欢 女爱,离愁别恨,只宜写得缠绵婉媚, “香而软”,他打破了词为艳科的藩篱, 把凡是诗所能表现的题材和主题,都在词 里表现,正如刘熙载所说的,达到“颇似 老杜诗,以其无意不可入,无事不可言” 的程度,使词走出了樽前檀板、深闺小楼,
第一次在词中摄入农事桑麻的 泥土芳香,开辟了词的新区!
先“知人”,后“论 诗”10③79年,罹“乌台诗案”,历经
磨难后责授黄州。1080年,正月初一, 匆匆就道,二月抵贬所,初寓居定慧
院。
贬居黄州凡四年又二月,作词 《念奴娇•赤壁怀古》等约五十首。
卜算子
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 时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2卜算子咏梅课件

2卜算子咏梅课件
已诗余是、琴/黄趣等昏。/独自愁, 它阆始苑于里南,朝它梁是代一,座形芬成芳于绚唐 丽代的而园极圃盛。于它宋以代姹。紫宋嫣词红是、更中千着国姿古百/风代态文的和学神雨皇韵冠,。上与光唐辉诗夺争目奇的,明与珠元,曲在斗古艳代,中历国来文与学唐的诗
并称双绝,都代表一代文学之盛。后有同名书籍《宋词》。
宋词的代表人物主要有苏轼、辛弃疾(豪放派无代意表词/苦人)争、春柳永,、李清照(婉约派代表词人)。 一任/群芳妒。
它始于南朝梁代,形成于唐代而极盛于宋代。宋词是中国古代文学皇冠上光辉夺目的明珠,在古代中国文学的
阆苑里,的它是打一击座芬,芳绚从丽此的园陷圃入。它了以孤姹紫立嫣。红、通千姿过百咏态的梅神这韵,首与词唐诗来争寄奇,托与元他曲孤斗艳芳,历来与唐诗 并称双绝,都代表一代文学之盛。后有同名书籍《宋词》。 宋自词的赏代、表人凄物主凉要抑有苏郁轼的、辛思弃想疾(感豪情放派。代表词人)、柳永、李清照(婉约派代表词人)。
诗余、琴趣等。
它阆始苑于里南,朝它梁是的代一意,座境形芬成芳。于绚这唐 丽样代的而园孤极圃苦盛。无于它宋以依代姹的。紫梅宋嫣词红花是、无中千人国姿古百欣代态赏文的,学神皇韵正冠,值上与黄光唐辉诗昏夺争时目奇分的,明与,珠元,曲在斗古艳代,中历国来文与学唐的诗 宋词的夕代阳表西人物下主,要并一有称苏双种轼绝萧、,瑟辛都弃代凄疾表凉(一的豪代放文意派学境代之展表盛词。现人后了)有出、同柳名来永书,、籍在李《清宋这照词种(》情婉。约况派代表词人)。 下,竟然还要受到暴雨狂风的打击,这是多么凄惨阴沉的 画面。
宋词的代表人物主要有苏轼、辛弃疾(豪放派代表词人)、柳永、李清照(婉约派代表词人)。
情。
咏物诗(意象的形象)
• 1、抓住作者对“物”的描写。
宋代盛行的一种中国文学体• 裁2、,宋体词是味一作种相者对在于古“体物诗的”新体中诗寄歌之托一的,为情宋感代儒和客理文人想智慧。精华,标志宋

高中语文-《卜算子咏梅》2-苏教版选修《唐诗宋词选读》

高中语文-《卜算子咏梅》2-苏教版选修《唐诗宋词选读》

• 词作量不如诗篇巨大, 但和诗同样贯穿了气 吞残虏的爱国主义精神。陆游的著作有 《放翁词》一卷, 《渭南词》二卷。 他一 生创作了大量作品。今存诗, 将近万首, 题 材广泛, 内容丰富。还有词一百三十首和大 量的散文。其中, 诗的成就最为显著。
• 后期多为田园诗,风格清丽、平淡自然。他的诗 最鲜明的特色是洋溢着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他 的词,多数是飘逸婉丽的作品,但也有不少慷慨 激昂的作品,充满悲壮的爱国激情。毛晋《放翁 词跋》说: “杨用修(慎)云: ‘放翁词纤丽处似 淮海(秦观),雄慨处似东坡。’予谓超爽处更 似稼轩耳。”的他的散文成就也很高,被前人推 为南宋宗匠。所写的政论、史记、游记、序、跋 等,大都语言洗炼,结构整饬。
卜算子·咏梅——陆游
——周天玮
选自《宋词鉴赏 》
Hale Waihona Puke 词人介绍陆游(1125—1210), 字务观, 自号 放翁, 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 28岁试礼部, 名在前列, 因触怒秦桧, 被黜免。后赐进士出身。历官隆兴、夔州通判, 并参王炎、范成大幕府, 提举福建及江南西路常 平茶盐公事, 权知严州。光宗时, 除朝议大夫、 礼部郎中。后被劾去职, 归老故里。1210年12月 29日辞世。 “扫胡尘”、“靖国难”是其平生志事所在。 他是伟大的爱国诗人, 他的作品, 跟辛弃疾的一 样, 是那个时代的最强音。他的诗作近万首, 是 我国历史上是丰产的诗人。
对国家: 耿耿忠心 一片赤诚 对爱情: 忠贞不渝 一往情深
* 请说一说上下阕的意思:
上阕:
写梅花孤独开放的恶劣环境
下阕:
写梅花坚贞而高洁的优秀品质
* 想一想,梅花在词中象征着什么?
名句赏析
无意苦争春, 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 只有香如故。

卜算子_苏轼 (2)

卜算子_苏轼 (2)
卜算子 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苏轼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 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 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写作背景
这首词是元丰五年(1082)十二月苏轼 被贬黄州的抒怀之作。苏轼因所谓的“乌台 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自元丰三年 二月至黄州,至元丰七年六月移汝州,在黄 州贬所居住四年多。定慧院:一作定惠院, 在今湖北省黄岗县东南。苏轼初贬黄州,寓
居于此。
语译
残月,桐树梢头稀疏, 万籁俱静。此刻,有谁看见 那幽处寂寞的人独自往来? 如高远隐忽的孤鸿,形单影 只。。。。。
赏析
“漏”指古人计时用的漏壶:“漏断”即指深夜。在 漏壶水尽,更深人静的时候,苏轼步出庭院,抬头望月, 又是一个多么孤寂的夜晚呀!月儿似乎也知趣,从稀疏的 桐树间透出清晖,像是挂在枝桠间。
“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周围是那么宁静幽寂 ,在万物入梦的此刻,又有谁像自己这样在月光下孤寂地徘徊 ,就像是一只孤单飞过天穹的凄清的大雁呢? “幽人”那孤 高的心境,不正像缥缈若仙的孤鸿之影吗?
寂无 寞人 沙省 惊 洲。 起 冷拣 却 。尽回
寒头 枝, 不有 肯恨 栖 ,
不惊
肯 栖 息 , 只 得 归 宿 于 荒 冷 的 沙 洲 。
问题一:
“谁见幽人独往来?”反问句子表达怎 样的意思?“缥缈孤鸿影”,孤鸿与幽 人有何关系?
将古佷
心 事 付 瑶 琴 , 弦 断 无 人 听 。
不 变 的 寂 寞 和 忧 愁 穿 越 时 空 迎 面 袭 来 , 欲
又 怎 样 , 无 人 理 睬 , 人 未 走 , 茶 已 凉 , 万
Hale Waihona Puke 惊 起 却 回 头 , 有 恨 无 人 省 。 此 时 此 刻 ,

卜算子 咏梅2

卜算子 咏梅2

• 赏析“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 陆游以梅花自喻,在梅花那种虽凋犹香的 神韵中寄托了生则高洁、死亦留芳的人生 追求;而梅花那种寂寞凄凉,屡受摧残的 遭遇,也正是陆游政治上备受排挤的写照。 作者在此诗中抒发了自己报国无门的他苦 闷和强烈的爱国•
本诗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 抒发了作者孤傲清高之情。 分析本诗中梅花的形象。 陆游笔下的梅花是寂寞凄凉、饱受摧残的形象。 毛泽东、陆游的这两首同名词都写出了梅花的哪些共同特 征? (1)梅花不畏严寒的特点。(2)不与群芳争春的特点。 (3)赞颂了梅花崇高的品格。 (3)作者以梅花自比。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 情? 表现陆游标格孤高,决不与争宠邀媚、阿谀逢迎之徒为伍 的品格和不畏谗毁、坚贞自守的崚嶒傲骨。

2 卜算子·咏梅 毛泽东

2 卜算子·咏梅 毛泽东

相同点
(1)都写出了梅花不畏严寒 的特点。
(2)都表现梅花不与群芳争春的特点。
(3)都赞颂了梅花高洁的品格。
(4)都以梅花自比,抒发某种特定的情怀。
不同点
(1)梅花的形象不同
陆 游:寂寞凄凉、饱受摧残。 象征屡受排挤的主战派。 毛泽东:傲寒俊俏、积极乐观。 象征革命者坚贞不屈的斗争精神。
(2)情基调不同
卜算子· 咏梅
文学常识
“卜算子”,是词牌名。
“咏梅”,是词的题目。 词前的两句话,是“小序”。
小序交代了写作的缘起,并说明这 首词是运用陆游词的原题了:“反其意” 的意思是立意和陆游的原词不同。

毛泽东,字润之,笔名子任。 1893年12月26日生于湖南湘潭韶山冲 一个农民家庭。
1976年9月9日在北京逝世。中国人 民的领袖,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 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中 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 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诗 人,书法家。
已是悬崖百丈冰
• 已是:正是。 • 百丈冰:形容非常 寒冷。
• 正是悬崖 结下百丈 冰柱的极 寒时节。
犹有花枝俏

犹:仍然; 俏:俊俏,美好而挺 拔;

• 仍然有梅 花俏丽竞 放。
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

俏:俊俏,美好而挺 拔。
报:传达,报告。

• 梅花虽然美丽 ,但并不炫耀 自己,只是向 人们传达春天 到来的消息。

游:低沉孤高。
毛泽东:积极乐观,充满信心。
梅 花 欣 赏
梅花喜欢漫天雪
梅花香自苦寒来
竹 篱不 茅受 舍尘 自埃 甘半 心点 。侵 ,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忽然一夜清香发, 散作乾坤万里春。

陆游 卜算子 咏梅 (2)

陆游 卜算子 咏梅 (2)

6.词中还运用了哪些艺术手法来写梅花 的?作简要分析。
①拟人。“寂寞”,表现梅的寂寞开放,孑然一 身、孤苦无依、无人陪护、无人理会、无人欣赏。梅 花与诗人的心境融合无间,灵犀相通。“愁”,是上 句“寂寞”的承接和深化。在如此衰败肃杀、寒气袭 人的暗淡黄昏,这枝独自开放的梅花怎能不愁情满怀。 下片的“争”、“妒”大大超脱了草木无情的自然属 性,完全赋予了人是思想情感,显示了不同人的不同 的精神状态。写花写人,浑然一体,水到渠成、天衣 无缝。而“苦”和“一任”更强化了品质的深度,增 强了感人的力量,自然贴切,妙笔生花。
被认同的心境 同时,对眼光短浅的“时人” 进行批判
①主要手法:托物言志、借物抒情 托物言志:就是诗人把自己的某种理想、 人格或感情融于某种具体事物,就是物与志 的结合。 所借之物既是作者的理想、旨趣、节操的 化身,更是作品主旨和形象的载体。 ②其它手法:比喻、象征、拟人、对比等

思想内容
①表达不愿媚俗、不愿同流合污,
坚持个性、保持清白的高尚情操。 ②表达报国无门、怀才不遇的伤感。 ③通过某种事物或事情的触动,进 而引发自己的某种人生感悟、生活 哲理。
鉴赏思路

写了什么物

有什么特点(物人契合点) (表现手法)

寄托的情感
墨 梅 王冕 我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①、这首诗表现了画中梅花的__ 的特点②、写出了作者怎样的品质?

①、高洁、淡雅、朴素。②、写出了王 冕不向世俗献媚的坚贞、纯洁的操守。
白梅 王冕 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 忽然一夜清风起,散作乾坤万里春。 1、在这首诗中,作者塑造的主要形象是 什么?突出了它的哪些特征? 2、作者运用了哪些写作手法?表达了怎 样的思想感情?

卜算子(苏轼)(2)

卜算子(苏轼)(2)

卜算子(苏轼)(2)下阕,更是把鸿与人同写,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

这是直写自己孤寂的心境。

人孤独的时候,总会四顾,回头的寻觅,找到的是更多的孤独,有恨无人省,有谁能理解自己孤独的心呢?世无知音,孤苦难耐,情何以堪?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写孤鸿遭遇不幸,心怀幽恨,惊恐不已,在寒枝间飞来飞去,拣尽寒枝不肯栖息,只好落宿于寂寞荒冷的沙洲,度过这样寒冷的夜晚。

这里,词人以象征手法,匠心独运地通过鸿的孤独缥缈,惊起回头、怀抱幽恨和选求宿处,表达了作者贬谪黄州时期的孤寂处境和高洁自许、不愿随波逐流的心境。

作者与孤鸿惺惺相惜,以拟人化的手法表现孤鸿的心理活动,把自己的主观感情加以对象化,显示了高超的艺术技巧。

这首词的境界,确如黄庭坚所说:语意高妙,似非吃烟火食人语,非胸中有万卷书,笔下无一点尘俗气,孰能至此!这种高旷洒脱、绝去尘俗的境界,得益于高妙的艺术技巧。

作者以性灵咏物语,取神题外,意中设境,托物寓人;对孤鸿和月夜环境背景的描写中,选景叙事均简约凝练,空灵飞动,含蓄蕴藉,生动传神,具有高度的典型性。

[6]冷寒的,也不止是沙洲和桐枝。

有恨的,究竟是孤鸿还是幽人?静夜如此寂寞,又何须漏壶提醒辰次?月儿依然残缺。

不见有清满的佳期!疏淡的笑墨,似写凄淡的夜色;清美的词境,难歇哀愤的心。

作为刚到黄州时的词作,可以看出作者心内的紊乱。

可正是在黄州,作者完成了自己处世哲学的形成。

《赤壁怀古》、《赤壁赋》等篇章,才是作者对人生乐观冷静的态度。

而写作此词时,应该还没有完成这种成熟。

所以,从词中,读者看到的是一种冷清与寂寞的情怀。

即使如此,此词还是很受后人推崇,如《谷题跋》有云:语意高妙,似非吃人间烟火语。

而非胸中有数万卷书,笔下无一点俗气则不能到。

但是,正因为此词的仙骨气质,历来对这首词的主旨说法不一,有人认为是为王姓女子而作,有人认为是为温都监女作,即这是一首词;但也有人认为是作者对现实不满,抒发愤懑之情的,也就是说这是一首影射、刺时之作;还有人认为这首词是写作者的寂寞之情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卜算子·咏梅毛泽东》教学实录
课前,李晓老师先向学生介绍自己的名字。

他的介绍方式很特别。

他是用一幅嵌名联介绍自己的:“丹心育桃李桃红李白,妙手耕昏晓昏雨晓风。

”还说:“老师平时喜欢读书,写东西,还喜欢上网。

老师给自己建立了一个博客,博客的名字叫法泉酒仙。

在我的家乡,有一处风景胜地叫法泉寺。

老师呢,平时又喜欢喝点小酒,所以就给自己的博客起了个‘法泉酒仙’的名字。

同学们如果喜欢上网,可以和老师在博客上交流。

”接着就让学生猜一个谜语:“万花敢向雪中出,一树独先天下春”(打本校一教师名),学生很快地猜出了谜底是自己的语文老师田咏梅。

这种别开生面的开头方式一下子把学生的兴趣调动起来了。

这节课就以这样的方式开始了。

一、忆梅(8:10——14)4分钟
师:以前学过哪些描写梅花的诗?
生1:一树寒梅白玉条,迥临村路傍溪桥。

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销。


生2:“墙角数枝梅,临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师:今天我们学习毛泽东的《卜算子·咏梅》。

通过这首词的学习,我们要知道梅花在毛泽东的笔下有何品质特征,这首词寄托了作者怎样的情思。

在学习过程中,自己能做的老师决不替你们做,听到了吗?下面大家推荐一位同学把课文题目写在黑板上。

(学生齐声推荐张哲。

张哲上前写下课文题目)
师:“一般来说,课文只有一个题目,你为什么写了两个?”
张哲:“卜算子”是词牌名,“咏梅”是词的题目。

师:好!那么这个词牌有什么规律,找到了没有?
生(众):分上下两片。

师:对!还有,上下片四句都是5/5/7/5的字数。

同学们如果喜欢词,可以按照这个规律去学习填词。

二、读梅:(8:14——8:19)5分钟
生3:(读)……
师:下面谁来点评一下他读得怎样?
生4:读得比较好,只是节奏不统一。

生5:读得很流畅,有点味道。

生6:(读)……
生7:读得太快了。

师:我也认为是这样。

朗读最基本的要求是准确流畅有感情,那么这首词这首生(众):乐观的……
师:嗯。

谁能把这种乐观的感情读出来?(大家又推荐张哲)
张哲(读)……
师:大家说他读得好不好?
生(齐声):好!
师:下面老师为大家读一下。

(师读。

受方言影响,有的字音读得并不准,但声音洪亮,很有感情。

)下面大家一起读一遍。

(生读)
师:课文就读到这里,下去之后要多读,还要背诵。

8:19
三、说梅(8:19——8:23)4分钟
师:好,现在我们来做一道填空题。

这是一树梅花?
生8:不畏严寒,傲雪盛开。

生9:娇艳。

生10:淡泊。

师:淡泊。

掌声送给他!
生11:坚强。

师:这是梅的文化密码之一。

生12:顽强。

四、问梅(8:23——8:35)12分钟
师:读诗词要抓诗眼,抓最传神的句子。

这首词最精彩的一句是——
生13:待到山花烂漫时,他在丛中笑。

生14: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师:下面大家两两结合,假设你是梅花,他是山花或冰雪,那么梅花和山花或冰雪之间会有怎样的对话?给2分钟时间。

(2分钟时间过后,有四对学生给大家演示,说得都很好,老师提示大家给予他们掌声鼓励。


生15(扮冰雪):梅花啊,寒风凛冽冰天雪地,你就不怕冷吗?
生16(扮梅花)只要能唤回东风,迎来满园春色,我受点冷又有什么关系呢?
生17(扮冰雪)可怜的梅花,你为什么偏偏在寒冬季节才开放呢?
生18(扮梅花)不经一番寒彻骨,哪得梅花香扑鼻(掌声)
生19(扮山花):正是我们灿烂盛开的时候,你却凋零了。

你还笑什么呢?
生20(扮梅花)我开心啊!作为“报春者”看到你们开放了,春天来到人间了。

我的使命已经完成了。

我为什么不高兴呢?
生21(扮山花)梅花姐姐,你为什么不和我们同时开放呢?
生22(扮梅花)如果和你们一同开放,哪我还是傲雪的梅花吗?(掌声)
师:同学们的对话真是太精彩了!那么想一想,毛泽东同志的《咏梅》词仅仅是咏梅吗?
(顺势转入词的背景介绍略)
词抒写了怎样的感情?
师:1961年,我国连续三年遭受严重自然灾害,国家很困难;美国大肆反华,苏联也背信弃义,撤走援助中国的专家,逼中国还债。

毛主席写这首词来鼓励全党同志和全国人民增强自信心,奋发图强,战胜一切困难。

毛泽东同志从来都是这种喜欢挑战,迎难而上的人。

所以他写这首词是——
生23:借物抒情!
师:对,是借物抒情,换句话说就是“托梅书怀”。

五、评梅(8:35——8:52)17分钟
师:读陆游咏梅词,反其意用之。

这是毛泽东咏梅词的小序。

900多年前南宋的陆游写了一首《卜算子·咏梅》。

下面大家分组来读一读这两首词。

男生读毛泽东的词,女生读陆游的词。

(学生分组读)
师:女生读得好一点。

男生没精神!男子汉的精神呢?男生再读一次!(男生再读,读得好了点。

)女生划出陆游词中的关键词语:“寂寞”“无主”“独自愁”“零落成泥碾做尘”。

师:毛泽东读了陆游的咏梅词后,也写了卜算子咏梅,但他说“反其意用之”,“反”在哪里?陆游的示儿诗学过吗?
生(齐背):死去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师:陆游是南宋爱国词人,他一生写了9300多首诗歌,其中一首是《示儿》。

他生活的时期,金兵南侵,占据了中原的地区的土地,南宋小朝庭偏安一方,百姓处在金兵铁骑的蹂躏之中,陆游盼望有一天国家能统一,所以他力主抗金,但却时时遭到投降派的排挤和打击。

在这种情况下,他写了咏梅词,抒发自己的情感。

下面大家对这两首词从内容和写法上进行比较,四人一组,讨论找出相同点和不同点,重点是不同点。

以下(8:40-8:52)
师:先说相同点。

生(齐):托物抒情……
师:对,这是写法上的相同点。

再说不同点。

(学生边说,老师边往黑板上写)
生24:毛泽东的词是乐观、积极、向上的。

生25:还有高昂。

师:这是词的格调或者风格,那么毛词笔下的梅有什么特点呢?
生26:坚强不屈。

师: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生26: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生27:还有谦逊。

师:谦逊?你从那里知道?
生28:俏也不争春。

师:那么陆游的词呢?
生29:陆游词里的梅有些孤芳自赏。

师:孤芳自赏。

说得好,请大家把掌声送给他。

生30:还有寂寞愁苦。

师:对,大家说得非常好。

评这两首词,要注意从词的格调以及两位词人笔下梅花的品格、气度、精神上去说。

这两首词我们暂且比较到这里。

下面我们分男女生再齐读一遍这两首词。

六、写梅(8:52——8:55)3分钟
师:老师读了这两首词之后,也忍不住写了三首咏梅诗,就是上课前发给大家的那三首。

现在我们重点看一下第一首。

咏梅和秋风独立(法泉酒仙)
(一)
鲜艳不须绿叶伴,淡泊何必蜜蜂喧.
芳心已许晶莹雪,浩荡东风叹无缘.
(二)
梅花佳丽两相欢,常得诗人带笑观
梅花多在画中见,佳丽依稀梦里眠.
(三)
丹心铁骨傲严寒,雪压冰凌更媚妍.
众香国里独怜此,一朵梅花一酒仙.
师:时间关系,我们只欣赏第一首。

你从第一首读到了什么?
生31:淡泊。

生32:娇艳。

生33:忠贞。

师:课后同学们也可以练习写一写梅花,或者其他你熟悉的花,学习托物抒怀的写法,写成200~300字的小短文也行,写成诗歌也行。

下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