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大型企业信息化现状与问题综述
管理会计信息化国内研究综述
管理会计信息化国内研究综述一、概述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管理会计作为企业内部管理的重要工具,其信息化转型已成为当代会计学领域的研究热点。
管理会计信息化不仅提升了企业内部管理的效率和准确性,还有助于企业实现战略目标、优化资源配置、提升竞争力。
近年来,国内学者对管理会计信息化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涉及理论探讨、技术应用、实践案例分析等多个方面。
本文旨在对国内管理会计信息化研究的成果进行综述,以期为我国管理会计的信息化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在理论探讨方面,国内学者对管理会计信息化的内涵、特征、发展历程等进行了深入研究。
他们认为,管理会计信息化是将信息技术与管理会计理论相结合,通过数据处理和分析技术,实现管理会计活动的自动化、智能化。
这一过程不仅提高了管理会计的效率和准确性,还推动了企业管理的创新。
在技术应用方面,国内学者关注于如何将先进的信息技术应用于管理会计实践中。
他们研究了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在管理会计中的应用,探讨了这些技术如何提升管理会计的决策支持能力、风险管理水平等方面。
同时,学者们还关注于信息技术在管理会计中的实施问题,如信息系统建设、数据质量控制等。
在实践案例分析方面,国内学者通过对具体企业的管理会计信息化实践进行案例研究,总结了成功的经验和教训。
这些案例涵盖了不同行业、不同规模的企业,有助于我们全面了解管理会计信息化的实际应用情况和发展趋势。
国内学者在管理会计信息化领域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丰富的成果。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更新换代和企业管理环境的不断变化,管理会计信息化仍面临着诸多挑战和机遇。
未来研究需要继续关注管理会计信息化的发展趋势、技术应用创新以及实践中的新问题,为我国企业的管理会计信息化发展提供持续的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1. 管理会计信息化的定义与重要性管理会计信息化是会计领域的重要分支,其定义为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将管理会计的工作内容进行信息化处理,包括财务管理、成本管理、质量管理、市场营销等方面的工作流程。
企业信息化建设的现状与趋势
企业信息化建设的现状与趋势随着时代的变迁,信息化已成为企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企业信息化建设包括企业内部信息化建设、企业对外信息化建设等多个方面。
在这些方面的建设中,随着信息化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创新,企业信息化建设也在不断地向前推进。
然而,目前企业信息化建设仍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本文将对企业信息化建设的现状和趋势进行简要探讨。
一、企业信息化建设现状目前,我国企业信息化建设已进入成熟期。
伴随疫情的发生,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重视信息化建设。
许多企业开始开展电子商务、数字营销、网络营销等相关方案,逐步实现产品、服务及器各项业务的在线化。
同时,也由于各种生产、管理、销售流程的信息化,使得企业管理效率大幅提升。
信息化手段在企业数据处理、分析、决策当中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大大提高了企业的竞争力。
例如,在电子商务方面,信息化建设为企业提高销量、降低成本、增加利润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但是在信息化建设的实际操作过程中,还存在诸多问题。
一个重要的问题是信息化建设的高成本。
一些企业由于缺乏资金,放弃或者骗过了信息化建设,另一些则选择了部分信息化,不敢一下子实现全面信息化,进而达到真正的信息化的目的。
因此,对于小企业而言,启动信息化建设的资源成本、人力成本、技术成本都难以承受。
比如,其中技术成本就包括购买、维护、更新信息化设备所需的费用。
与此同时,软件定制、信息化模型构建等方面的技术也极为重要,这些方面需要企业具备高超的技术能力。
另外,不少企业信息化建设还存在区域化的问题。
因为企业之间的信息互通所需的技术标准不一致,信息传递常常会出现问题,导致整个信息流程出现障碍。
同时,一些建造驱动信息化的进行缓慢因素,如用户对数字化世界所了解的程度少,导致了信息化虚假信息、网络暴力事件增加等问题。
二、企业信息化建设趋势在信息化建设的趋势发展方面,未来企业将进一步加速信息化的过程。
这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1. 云计算方面越发重要作为核心技术之一的云计算,在未来的企业信息化建设中将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我国BIM应用情况综述
2、建筑施工阶段
在建筑施工阶段,BIM技术可以帮助施工单位进行施工进度的规划、施工组织 的优化以及施工质量的控制。通过BIM技术与施工管理的结合,可以实现施工 过程的可视化模拟,对施工过程中的难点和问题进行提前预警和应对,提高施 工效率和质量。
3、建筑运营维护阶段
在建筑运营维护阶段,BIM技术可以为物业管理、设备维护、能耗管理等方面 提供可靠的信息支持。通过BIM技术,可以实现对建筑设备的实时监控和预警, 提高物业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同时,BIM技术还可以为建筑节能减排提供数 据支持和在建筑设计阶段,BIM技术可以帮助设计师进行建筑模型的建立、修改和优化。 通过三维模型,设计师可以更直观地感受建筑的空间感和造型特点,从而提高 设计效率和设计质量。同时,BIM技术还可以进行能耗分析、日照分析、人流 分析等方面的模拟,为设计方案提供更加全面的评估依据。
一、BIM技术概述
BIM,即建筑信息模型,是一种数字化工具,用于表示建筑、基础设施和设备 的物理和功能特性。BIM技术通过建立三维模型,实现对建筑全生命周期的集 成管理,提高了建筑行业的协同效率和信息流动性。BIM技术的应用范围涵盖 了建筑设计、施工、运维等各个环节。
二、我国BIM应用现状
1、政策推动:我国政府高度重视BIM技术的发展,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推动 BIM技术的普及和应用。例如,住建部发布的《建筑业信息化发展纲要》明确 提出,到2020年,集成应用BIM的项目要占到90%以上。
3、提高物业管理水平与服务质 量
BIM技术可以为物业管理提供实时监控和预警,使物业管理人员能够及时发现 并解决问题,提高物业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
四、BIM技术的应用前景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数字化技术的不断发展,BIM技术在未来将会有更加广泛的 应用前景。未来,BIM技术将与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等新兴技术进一步融 合,实现更加智能化和高效化的建筑工程管理。随着政策支持和市场需求的不 断加大,BIM技术的应用将会在建筑全生命周期管理领域得到更加深入的应用 和发展。
我国企业信息化进程的现状与挑战
我国企业信息化进程的现状与挑战近年来,我国的经济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企业规模和数量不断扩大。
作为信息时代的企业,信息技术的运用应当成为企业蓬勃发展的重要途径。
然而,与先进国家相比,我国企业在信息化方面的进程却仍然落后。
本文将就此问题进行探讨,从现状和挑战两方面,逐一分析我国企业信息化的问题。
现状1.企业所面临的信息化问题在信息化时代,企业应该充分认识到信息化的必要性,把握信息化技术的发展机遇,积极推进信息化战略与实施。
然而,我国企业面临的信息化难题仍然十分严重。
大多数企业还停留在传统技术的水平上,无法有效整合各类信息资源。
此外,企业信息化团队建设基础十分薄弱,技术水平难以满足企业高效运作的需求。
2.信息化运用的瓶颈当前,我国企业在运用信息化技术时仍面临着诸多瓶颈。
首先是传统管理模式过于陈旧,无法适应快速变化的市场需求;其次是信息化所需的资金和人力成本较高;最后是企业缺乏一定的战略规划,导致信息系统的开发过程缺乏有效的目标导向。
挑战1.我国企业信息化亟待转型当前,随着企业发展的不断加快,信息化已经成为了企业的重要发展方向。
然而,我国企业在信息化方面的整体水平还较低,远远无法与先进国家相媲美。
在这样的情况下,企业必须升级现有的信息技术,进行全面的信息化转型,才能更好地适应市场需求,推动企业快速发展。
2.信息化技术应实质性用于企业管理以往,我国企业在进行信息化改造时,往往将重心放在对技术的追求上,而忽略了信息化在企业管理中的实际应用。
事实上,信息化技术如果不能真正地使用在企业管理之中,就难以发挥其实质性作用。
因此,企业应该重视信息化在管理方面的应用,引导信息化技术向更加实际的应用场景拓展。
3.提升信息化技术人才水平企业在进行信息化推进时,必须建立起专业的信息技术人才队伍,以满足企业在信息技术方面的需求。
同时,对现有人员进行培训,提高其信息技术水平也是必要的。
结语总之,我国企业在信息化方面尚有不足之处。
我国企业信息化建设现状、问题及政策建议
我国企业信息化建设现状、问题及政策建议[摘要]企业信息化是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的重要方面。
全面掌握企业信息化发展状况,是研究和推进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的基础。
目前我国企业信息化建设和应用已经起步,但仍处于发展的初期,且各行业之间发展不平衡。
相信随着改革的深入,我国企业信息化必将会继续向纵深发展。
[关键词]企业信息化;现状;问题;建议[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0194(2006)12-0016-04一、对我国企业信息化水平的基本评价近年来我国企业信息化的建设和应用均取得一定进展,企业信息化的应用正向纵深发展。
但总体上我国企业信息化仍处于发展的初期,不同行业和不同企业之间发展也不平衡,特别是一些行业的发展还非常缓慢。
企业信息化进程中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我国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基本情况目前,我国企业信息化的基础设施建设、网络系统建设和人员培训、企业信息化投入等方面都达到一定水平,为企业信息化的发展奠定了一定的基础,但不同行业的差距较大。
1.企业基础设施建设情况2005年我国企业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已达到一定规模。
为企业信息化的发展奠定了一定的物质基础。
其中一些行业如制造业等发展迅猛,反映出近年来国家和大部分行业的企业对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的高度重视:但不同行业的企业差距较大。
(1)2005年全国企业每百人固定电话数平均为12,7部,比2004年增长了9.3%。
从行业看,2005年在14个分类行业中,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拥有量遥遥领先,为46,3部/百人:住宿和餐饮业等其他11个行业每百人固定电话数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为13,7~41,6部/百人。
低于全国水平的有两个行业,占总数的14,3%,其中建筑业拥有量最低,只有3,0部/百人;制造业也较低,为9,1部/百人。
从增长情况看,有13个行业呈现增长的趋势。
其中制造业增长速度最快,为12,3%;而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则呈下降的趋势。
企业财务信息化国内外文献综述范文
企业财务信息化国内外文献综述近年来,随着科技的发展和全球化的趋势,企业财务信息化在国内外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研究。
本文将就企业财务信息化的国内外文献进行综述,以期对该领域的研究有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
一、企业财务信息化的概念和发展1.1 企业财务信息化的概念企业财务信息化是指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对企业内部和外部的财务管理进行自动化和信息化处理,以提高管理效率和决策能力的过程。
企业财务信息化包括财务数据的采集、存储、处理和分析等方面,是企业管理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1.2 企业财务信息化的发展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企业财务信息化逐渐成为企业管理的重要趋势。
在国内外,越来越多的企业意识到财务信息化对企业管理和竞争力的重要性,纷纷进行相关的应用和研究。
一些学者和专家也对企业财务信息化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探讨,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观点和方法。
二、国外企业财务信息化的研究与应用2.1 美国企业财务信息化的研究美国作为全球经济的引领者,其企业财务信息化方面的研究和应用处于领先地位。
美国的一些知名企业如IBM、思科等早在80年代就开始了财务信息化的探索和实践,其经验和成果对全球范围内的企业财务信息化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2.2 德国企业财务信息化的应用作为欧洲的经济强国,德国企业财务信息化的研究和应用也非常活跃。
德国的一些大型企业如戴姆勒、西门子等在财务信息化方面拥有丰富的经验,其在企业管理和风险控制方面的成功案例为国内企业提供了许多借鉴和启示。
三、国内企业财务信息化的研究与实践3.1 我国企业财务信息化的现状近年来,我国企业财务信息化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随着信息技术的普及和应用,越来越多的我国企业意识到财务信息化对企业管理的重要性,并开始进行相关的研究和实践。
国内的一些大企业如阿里巴巴、腾讯等在财务信息化方面展现出了较高的水平,其成功经验值得其他企业借鉴和学习。
3.2 我国企业财务信息化的研究成果在我国,许多学者和专家也对企业财务信息化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探讨,并取得了不少研究成果。
《公司会计信息化建设研究国内外文献综述2000字》
公司会计信息化建设研究国内外文献综述1国内研究现状欧阳健(2020)提出了在大数据迅速发展的同时,也使得我国会计行业信息化建设的发展面临一些挑战,虽然它能够使得人们日常生活更加方便,但是大数据的到来和发展也对于企业信息化的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主要是集中在信息平台的建设、信息安全防护以及法规体系的建设等几个方面。
针对目前我国经济发展大数据时代背景下我国企业会计管理系统信息化工程建设中普遍存在的一些突出问题,提出了加快我国会计管理系统的安全性、提高信息系统准入资格和加快制度规范三个重要方面的意见和建议,目的主要是为了促进和保持我国会计管理系统信息化工程建设稳定和健康发展。
周嘉丽(2020)指出了云时代的出现,使企业会计信息化系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传统的会计信息化系统过渡到现在的电子计算机会计系统,虽然原则上发生了一定的改变但本质上是为了促进会计信息化建设的发展,同时她分析了我国企业目前会计信息化体系的现状以及所存在的问题。
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从提高会计人员技术水平、建立完善统一的会计信息平台、注重会计信息化人才培养等建议来让会计人员快速适应大数据时代的发展以及新的工作方式。
王鑫(2020)通过深入分析了企业会计信息化的意义和功能,指出了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的会计信息化建设将对一个企业长远和可持续发展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健全的会计信息化体系建设不仅可以有效地提高企业会计人员的财务和工作效率,而且还将加速企业会计信息化的推进和改革,优化企业传统的会计工作方法和模式。
其次针对了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我国企业会计信息化所存在和面临的挑战,提出了企业应该通过增强和提高自身对于企业会计信息化建设的认识和重视水平、加强企业会计信息风险防范、加强员工培训等措施来有效保证我国企业会计信息化建设顺利推进。
2国外研究现状Xiao Zhang(2020)提出随着会计行业的不断完善,企业发展速度越来越快,很多企业发生了改革,在改革的过程中,最重要的就是做好会计部门工作建设,一个企业会计信息化建设直接关乎到企业的发展,传统的会计信息系统已经满足不了企业基本需求,企业需要进一步加快推进会计信息化建设,从根本上推动企业的发展,充分把会计信息化的作用体现出来。
第五组--企业信息管理研究综述
企业信息管理研究综述信管1202第五组2012306202512张琳艾 2012306202525汤倩 2012306202526喻贝2012306202527巩进凤 2012306202528杨环摘要(2012306202512张琳艾)在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对当今企业的信息管理做出一些总结,主要关于现存的一些问题的阐述,以及针对问题的一些解决办法。
信息化的时代,对企业进行信息化管理变得尤为重要,信息管理将企业的活动变得更加规范,更加高效。
关键词:企业信息管理现状与问题对策一.企业信息管理的含义与意义企业信息管理是指利用信息化的手段对企业的相关事宜进行管理,对企业的财务、供应、人力资源等方面实现信息规范化,对相关信息进行整合。
企业的管理者为了实现企业目标,对企业信息和企业的信息管理进行管理的过程,对企业的信息活动过程进行战略规划,力求资源的有效配置、共享管理、协调运行、以最少的耗费创造最大的效益。
企业的信息管理是信息管理的一种形式,将信息作为资源,把信息活动作为企业的财富和核心。
在企业的运行中,企业所有活动的情况都以“信息流”的形式在企业的信息系统中运作,使管理者通过对信息活动的管理对企业结构进行进一步的创新,以及对企业相关活动的策划。
随着社会分工的不断进步,企业信息管理的模式正在由数据向知识进行转变,而数据管理分为三个阶段:手工处理,机械处理和电子处理,其中电子处理有相对的一些局限性,因为只有对数据的处理,无法对企业的未来进行预测和规划。
而当下,信息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促使企业信息管理模式从数据管理模式走向信息管理模式。
新型的信息管理模式即为知识管理模式,这是一个以人为本发展的现代企业信息管理的一种模式,随着ERP系统的不断发展,许多企业建立了人力资源管理系统,使得管理者对企业有着更加高效的管理系统。
企业的信息管理促进了管理模式的变革,我国现在的信息管理模式正在现代化,科学化,信息化进行着转变。
我国企业的信息化现状
1、管理模式落后,信息化意识淡薄企业信息系统是以人为核心的综合性人机系统,它的运行基础是科学的管理模式,我国大多数企业还停留在传统的经验管理、人情管理模式上,没有完整的科学管理办法。
事实上企业的信息化建设能否取得成功,除了相关的技术因素之外,更主要的因素将取决于能不能将先进的管理理念同企业的具体实际相结合,企业信息化建设与其说是技术问题还不如说是管理问题。
管理的不科学、流程的随意性、“人治”与“法制”的混淆,是国内企业的通病,如何运用良好的机制,整合企业的管理,不是某一个或几个信息集成商所能解决的,而是取决于企业领导如何更新观念。
到目前为止,中国的企业界,无论是企业的最高领导,还是销售、财务等业务部门,只是片面地认识到信息系统是他们改变策略、改变管理模式的一种重要手段,仅仅是把信息系统当成节省时间、节约劳动成本的自动化工具。
因此不能从企业全局和长远发展出发,进行统筹规划,合理建设,由此也给信息化建设带来一系列的问题。
2、需求不明确,求全求大目前企业信息化建设存在着一哄而上的混乱局面,许多企业建设目的不明确,对通过信息化到底能给企业带来什么样的经济和社会效益的目标不明确,只是为了信息化而进行信息化,以企业信息化门户网站为例,很多企业都在积极兴建本企业的门户网站,但却不知道目标客户是谁,通过网站的建立能给企业或客户带来什么样的价值增值? 网站也不能反映出企业的形象,且功能简陋,用户找不到自己需要的信息,用户的咨询也常常得不到回复,甚至有些网站自成立之后相当长的时间都没有更新,始终只提供主页,没有什么实际内容,形同虚设。
另外由于企业信息化是由软件公司或设备供应商推动的,而这些公司对行业的管理运做知识匮乏,只擅长提供通用平台;企业本身对信息化的需求不明确,对信息化的实施手段和方法、信息技术等知识又缺乏足够的了解,难以清晰地描述企业需求,由此产生双方的配合难以默契,势必造成需求界定不清晰,开发盲目。
也正因为企业对信息化没有明确的认识,导致很多企业盲目夸大信息化的作用,将经营管理变革的全部希望都寄托在建设MIS、办公自动化、ERP、CRM、SCM 等系统上,认为只要建设起了这些先进的业务处理系统,就可以大大提高经营管理水平,而不考虑自身情况,盲目追求一步到位,希望一次就建设起涵盖公司一切经营业务的管理系统,在选型过程中也一味追求先进,而不考虑其实用性、可靠性以及局限性等问题。
我国企业信息化现状及其面临的主要问题
( 孝感学院 经济与管理学院, 湖北 孝感 43200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摘 要: 在全球信息化和经济全 球 化 的 背 景 下 , 党 和 国 家 已 把 信 息 化 作 为 谋 求 国 民 经 济 跨 越 式 发 展 、加 快 工 业 化和现代化进程的一个战略选择, 企业信息化则是其中重要的一环。虽然与过去相比, 我国企业信息化建设现在已 由局部推进转变为整体推进, 由战术地位转变为战略地位, 但还是存在着对信息化认识不足、缺乏整体规划、信息人 才短缺等一系列问题。
第三层次的企业管理水平较高, 企业信息化管理延伸到 企业之外。这些企业中 ERP 系统已经扩展到了企业内部管理 的各个层次和各个环节, 成为跨国经营的利器, 也成为企业大 规模经营的基础设施; 利用互联网络实现企业与外部环境之 间的信息交流和信息集成, 广泛开展电子商务, 实现与客户、 供货商、合作伙伴等整条供应链的管理协作, 实现整个供应链 的价值最大化, 有学者将这个企业信息化层次称之为全球供 应链协作阶段 ( Collaboration) [6]。处于第三层次 的 企 业 主 要 是 一些跨国大型企业, 如世界 500 强。我国目前能够运用 CRM/ SCM 进行电子供应链管理, 全 面 实 现 电 子 商 务 应 用 的 企 业 还 很少, 大多数企业还停留在利用互联网进行网上查询、发布信 息的阶段。可见我国企业大多数还处于第一、二层次, 但是已 经有些企业开始尝试走向第三层次。
( 三) 信息化人才严重匮乏 从《中国 CIO 领 导 力 调 查 白 皮 书 》的 调 查 统 计 来 看 , 企 业 信息技术人员只占企业员工总数的 0.72%, 每百人中信息技 术人员还不到一人, 其中既懂 IT 技术又懂业务流程和企业管 理的复合型骨干人才更加稀缺, 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企业信 息化建设的质量和速度。在现有的企业信息化人员中, 没有太 多的人懂得必须与企业的工作实际相互结合, 许多人埋头于 数 据 库 技 术 、 网 络 技 术 、JAVA 技 术 、SAP 技 术 、 网 页 编 程 技 术, 这样造成了技术与业务的脱节。企业的信息化人员要想真 正 做 好 企 业 的 信 息 化 必 须 要 下 到 车 间 、下 到 销 售 部 门 、下 到 采 购部门、下 到 财 务 部 门 去 虚 心 请 教 , 了 解 业 务 流 程 、了 解 管 理 结构、了解一些与管理相关的知识, 还要锻炼自己在工作中的 管理能力, 只有这样才能够为企业信息化出谋划策, 否则只是 一个普通的工程技术人员而已。我国应加强宣传企业信息化 的战略意义, 提高企业管理者对实施企业信息化的认识, 同时 加快对信息化人才的培养, 产生一批既有技术又懂管理的复 合型人才。
大中型企业信息化现状分析
n -IT项目的目标存在不确定性,而工程项目的 目标相对明确。
n -IT项目的质量难以度量,工程项目的质量通 常是可检验、可度量的。
大中型企业信息化现状分析
4、IT项目风险管理概念
丹.雷曼伊将IT项目未能成功实施的主要现象 归纳为六方面:
大中型企业信息化现状分析
2、企业信息化现状总体评价
4)IT项目的开发和服务市场正在逐渐走向成熟, 主要体现在项目的规划设计、招标投标、监理 服务等正为人们接受;
5)企业对信息化的投入明显增加,信息化基础 设施明显改善;
6)一些企业IT项目启动后难以进行下去,中途 夭折;有的运行后因企业环境变化等原因导致 系统难以继续运行,等等。
大中型企业信息化现状分析
6、产生原因
1)IT项目开发时机不当,开发条件不成熟; 2)缺乏总体规划,需求不完整; 3)设计开发人员或应用软件系统选择不当; 4) 新技术与新设备的倍出,系统要不断升级; 5)IT项目的实施过程管理不当; 6)外部环境和管理组织的不断变革,要求IT项
目适应其需求,因而维护工作永无止境,维护 费用亦不断上升,等等。
n 该公司在1998年的报告中显示,28%的没有成 功案例大约花费750万美元,超出经费预算近 220亿美元;只有26%的IT项目成功地实现了系 统功能、开发时间和成本目标;有约46%的IT 项目超出费用预算和最后期限。
大中型企业信息化现状分析
4、我国2001年IT方面投入最大的100家企业情况
n 97%的企业已经部分或者全部实现了基本 的管理信息系统(MIS、OA)的应用;
n 有较明确的目标
大中型企业信息化现状分析
信息化发展背景下L物业公司员工流失问题及对策研究
信息化发展背景下L物业公司员工流失问题及对策研究一、研究背景和意义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企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竞争压力。
在这个背景下,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显得尤为重要。
L物业公司作为一家典型的服务型企业,其员工流失问题一直困扰着公司的发展。
员工流失不仅会导致企业人力资源的浪费,还会降低企业的竞争力和创新能力。
研究L物业公司在信息化发展背景下的员工流失问题及对策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研究L物业公司的员工流失问题有助于揭示企业在信息化发展过程中面临的挑战。
在信息化时代,企业需要不断适应新的技术和业务模式,以保持竞争优势。
这也给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带来了很大的压力,员工流失问题正是这种压力的一个体现,通过研究这一问题,可以为企业提供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
研究L物业公司的员工流失问题有助于为企业提供有效的人才管理策略。
在信息化发展背景下,企业的人才管理需要更加注重员工的个性化需求和发展空间。
通过对员工流失问题的深入研究,可以为企业提供更加科学、合理的人才管理策略,从而提高员工的满意度和忠诚度,降低员工流失率。
研究L物业公司的员工流失问题有助于促进企业与社会的和谐发展。
员工是企业发展的重要资源,员工的流失不仅会对企业造成损失,还会影响到社会稳定。
研究员工流失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有助于企业实现与社会的共赢发展。
研究L物业公司在信息化发展背景下的员工流失问题及对策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通过对这一问题的深入研究,可以为企业提供有针对性的管理建议,帮助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1.1 研究背景随着信息化的快速发展,各行各业都在不断地进行数字化转型。
在这个过程中,物业公司作为城市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也需要紧跟时代的步伐,提高自身的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
在信息化发展的过程中,物业公司面临着诸多挑战,其中最为突出的问题之一就是员工流失问题。
L物业公司作为一家具有一定规模和实力的物业公司,近年来也面临着员工流失的问题。
企业信息化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分析
企业信息化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分析第一篇:企业信息化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分析一、企业信息化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分析1.企业信息化现状分析我们对一些企业的信息化建设情况进行摸底调查后,发现:近半层的企业实施了办公自动化;近半层的企业信息安全手段主要用在使用防火墙上;近半层的企业拥有自学成材的企业信息主管;….。
而半层以上的企业使用财务管理软件;半层以上的企业使用互联网,并拥有自己的网站,但更新不够及时;半层以上的企业认为电子商务势在必行,其中一些企业已开展电子商务;半层以上的企业使用病毒防护措施,全面考虑安全的较少……。
目前,企业的信息化建设中,能真正实实在在地进行整体规划,有计划分步实施与推进企业信息化建设,并已利用信息化的手段为企业做大做强产生实际效果的成功企业为数不多,大多数企业在推进企业信息化建设过程中面临相当大的困难,存在着很多棘手问题有待解决。
2.企业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存在问题(1)企业信息化建设缺乏整体规划企业信息化建设整体规划包括两层含义:一是从每一个企业角度来看整体规划,规划应与企业中长期发展战略相结合,在企业的每个层面上识别信息资源和获利机会,并借以构建新的竞争优势。
由于我们企业正处在工业化进程中,尚未掌握完善的现代企业管理方法,企业对自身的发展战略缺乏考虑,因此很难在推进本企业信息化建设方面做好总体规划,这就直接影响到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成功实施。
其次,从企业外部看整体规划。
企业信息化规划应与整个城市信息化发展规划相一致。
在企业外部应构建一个通过公用信息资源,提高企业间的有效沟通与资源共享,提高企业经营运作效率和提升企业核心竞争能力的公共信息网络平台;以企业信息化作为纽带,把政务信息化和社会服务信息化连接起来。
由于政府在构建信息化社会方面的工作也刚刚起步,对构建公共信息网络平台方面的规划还较欠缺。
这也制约了企业信息化建设进程的顺利发展。
(2)未能充分认识清楚企业信息化建设与企业自身业务运作之间的关系从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发展历程不难发现,在以往企业信息化建设过程中,不少企业没有充分认识到:信息技术只是手段,企业需求才是根本,在企业信息化建设过程中盲目迷信洋货、系统功能求大求全,使所建造的企业信息化系统与自身业务流程、管理流程大相径庭,以至于实施以后成效甚微。
企业的信息及管理系统现状的分析与对策
企业的信息及管理系统现状的分析与对策摘要:通过对我国企业信息化工程现状的分析,指出先进的信息系统与企业管理基础之间存在较大的差距是项目成功率不高的主要原因;提出企业管理系统与信息系统相容理论,包括战略相容、功能模型相容、实施过程相容、接口相容、技术提升等内容,以及平衡互动发展、适度超越、技术衔接、个性化的相容原则;围绕相容度测算问题,建立了映射模型,定义了映射函数和映射法则;最后进行了实证研究。
关键词:管理系统信息系统相容理论映射模型ERP(Enterprise Resources Pla nning)“企业资源计划”系统是由不同功能模块组成的软件包,它采用计算机和网络通讯技术的最新成就,是旨在对企业的多种资源进行计划和实现物流、资金流、信息流(“三流”)统一的操作平台和管理信息系统。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信息化工程以科技部、机械部和电子部主导的两条路线发展。
信息化工程投资上百亿,但是应用效果并不理想,以4CP(CAD/CAPP/CAE/CAM/PDM)为代表的软件系统在企业应用中反应良好,而以ERP为代表的管理系统软件的应用效果不佳,真正达到预期目标的不足10%。
分析原因[1],可以概括为以下三点:(1)4CP软件系统面向技术,涉及人的因素较少,实施可控,容易成功;ERP等软件系统面向管理,涉及管理思想、管理模式、管理假设、实施环境、企业文化等因素,实施复杂,成功率低。
(2)因我国是由半封建半殖民地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自然经济时期过长,现代企业管理累积时间短、管理基础薄弱,大量管理系统软件与我国企业管理均不相容的,它们普遍基于欧美企业的管理模式、理念与实践,集西方企业管理经验于一体,往往与我国企业管理模式差别很大。
(3)在目前信息化工程项目中,企业管理系统与先进的信息系统不相容,很难成功对接,缺乏有效测度手段,不易准确掌握相容差距,未能进行企业管理改善。
大量研究与实践表明,在我国信息化工程中,决定项目成败的关键是企业管理系统与信息系统是否能够相容。
我国企业信息化现状调查与分析
我国企业信息化现状调查与分析(一)(霍国庆王能元)企业信息化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它既呈现出企业个体之间的差异,也体现出信息化的共性。
我国企业信息化有哪些特征?存在哪些问题与不足?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管理学院“企业信息资源集成管理”课题组(以下简称本课题组)从企业信息资源集成管理的角度出发,深入调查并详细分析了我国企业信息化规划、信息机构、信息结构重组、信息成本、业务流程重组以及企业信息系统的基本情况,希望能为我国企业CIO提供有用的决策数据与理论参考。
1 样本企业基本信息本次问卷调查(见附件一)采用随机抽样方式,共获得有效问卷27份。
以下是样本企业的基本信息,主要包括企业属性与企业规模。
表1 样本企业的属性表2 样本企业的规模2 信息化规划根据本课题组的问卷分析结果(见附件二),24家企业的战略规划中包含信息战略规划,占样本总数的88.9%;20家企业制定了专门的信息化规划,占样本总数的74%;被调查企业信息化规划的容则主要包括信息化目标、信息技术管理、信息化愿景、信息资源管理、信息化战略、信息化预算、知识管理、信息化组织和信息化环境等(见图1)。
这些数据说明我国企业信息化建设已经步入战略管理阶段,多数企业已经确立了信息战略意识,但从信息化规划的容来看,我国企业的信息化规划还远不成熟,应付的思维还比较严重。
图1 企业信息化规划的容3 信息机构为了适应不同历史阶段的发展需要和响应不同信息部门的要求,我国企业(特别是大中型国有企业)在发展的过程多陆续建立了一系列信息组织,诸如隶属于董事会的战略咨询委员会和行业政策研究室、隶属于企业总部的战略规划部门(或企划部门)和竞争情报部门、隶属于宣传部门的信息传播组织、隶属于R&D部门的技术图书馆和科技情报室、隶属于办公室的文书/记录管理部门、隶属于工会组织的工会图书馆、隶属于人事部门的档案馆、隶属于总部或单独建制的IT中心和(或)电子商务部门以及隶属于各类分支机构、事业部、子公司乃至基层企业的信息组织等。
我国数字经济发展综述
我国数字经济发展综述汇报人:日期:•我国数字经济发展概述•我国数字经济发展的现状与问题•我国数字经济发展的重点领域与产业目•我国数字经济发展的政策与措施•我国数字经济发展的未来展望与建议录我国数字经济发展概述01数字经济是指通过数字技术和信息网络推动的经济活动,包括电子商务、电子支付、数字广告、软件开发、数据分析等领域。
数字经济是基于数字技术和信息网络的经济活动,具有高创新性、高渗透性、高融合性等特点,对传统经济产生巨大的溢出效应和带动效应。
内涵定义特征数字化。
创新性:数字经济具有高创新性,不断推动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的创新发展。
数字经济具有高渗透性,能够渗透到传统经济的各个领域,提高生产效率和资源配置效率。
渗透性数字经济具有高融合性,能够将不同领域的技术和产业融合起来,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融合性01效率提升:数字经济能够提高生产效率和资源配置效率,降低成本,提高效益。
创新驱动:数字经济能够推动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的创新发展,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
产业升级:数字经济能够推动传统产业升级和新兴产业发展,提高产业附加值和竞争力。
优势020304发展趋势效率。
提供新的动力。
•跨界融合加深:不同领域的技术和产业正在加速融合,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前景数字经济将成为未来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和前景。
济增长和社会发展带来更多的机遇和挑战。
我国数字经济发展的现状与问题0203数字化治理能力不断提升我国数字化治理体系不断完善,为数字经济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01数字产业化稳步发展我国数字产业化规模不断扩大,信息通信产业在全球范围内领先,为数字经济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02产业数字化加速推进我国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持续深化,新模式新业态不断涌现,为数字经济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我国数字经济发展的主要成就1 2 3我国数字经济发展存在区域不平衡现象,东部地区发展水平较高,中西部地区相对滞后。
区域发展不平衡我国数字产业结构有待优化,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占比偏低,高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不够充分。
我国企业信息化建设现状调查报告
我国企业信息化建设现状调查报告全国企业信息化建设现状调查报告-03-22 14:54中国国家企业网为了系统、全面地了解中国企业信息化建设现状和”十五”规划情况,以指导和推动全国企业信息化工作,国家经贸委经济信息中心于对520户国家重点企业和地方骨干企业的信息化状况进行了问卷调查,共回收638份有效问卷(以下简称638户)。
这些企业户数在全部企业中所占比重虽然不高,但其资产、销售、利润却占有相当比重,这些企业的信息化建设状况,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国企业信息化建设和”十五”趋势。
现将本次调查结果和我们所做的分析报告如下:一、638户企业基本情况在所调查的企业中,分别有国家重点企业231户,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510户。
1.企业行业分布被调查企业分布在机械、化工、纺织、电子、煤炭、汽车等33个行业(包括”未知”行业,凡未填报”隶属行业”一栏的企业归入此类,下同。
)2.企业地区分布被调查企业覆盖除西藏、海南、新疆建设兵团以外的34个省、直辖市、自治区和计划单列市,如表1-2所示:3.企业经济类型分布被调查企业经济类型分布情况如表1-3所示:4.企业规模分布被调查企业规模分布情况如表1-4所示:二、企业信息化建设状况1.大多数企业设有信息机构和信息主管据调查统计:有488户企业建立了专门的信息机构,占调查企业总数的76.5%;443户企业设有主管信息化工作的副经理、副厂长,占69.4%。
在231户国家重点企业中,85.7%的企业建立了专门信息管理机构,81%的企业设有信息主管。
由此可见,大多数企业特别是国家重点企业对信息化工作是比较重视的,是有组织保证的。
2.企业信息化人才队伍情况据调查统计:638户企业信息技术人员达到39290人,其中高级工程师4666人,占11.9%;工程师17235人,占43.9%。
在231户国家重点企业中,信息技术人员达到25917人,占638户企业信息技术人员总数的66%,高级工程师2970人,占638户企业高工总数的63.7%。
企业信息化发展的现状
我国的企业信息化建设从七十年代开始起步,八十年代进行铺垫,九十年代中、后期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
随着体制转轨,市场化压力的逐渐增大,企业深切体味到了信息的重要性,对信息化可以促进企业发展也基本达成共识。
总体上看,认识在不断提高,但在实际操作上的重视程度各个企业却相差很大。
企业竞争环境的变化促使企业向信息化寻求出路,信息技术的成熟及成本下降也使企业提高信息化水平的积极性进一步提高。
许多大中型企业在制定中长期发展规划中都把信息化建设作为今后几年要抓好的重点任务。
与此同时,网络化发展为中小企业利用信息,迅速崛起创造了极其有利的条件,其信息化建设的热情与大中型企业相比并不逊色。
1 ) 成长企业信息化建设起点高,老企业信息化基础相对薄弱。
改革开放后新成长起来的企业由于技术装备智能化水平高、市场观念和现代管理意识强,其信息化建设基础较好,不少企业在创建时就把信息化建设考虑在内。
这些企业无论在信息化水平还是在信息化应用效果方面都比传统老企业具有明显优势。
2 )企业效益好、外向型企业、具有国际市场开辟能力的大中型企业信息化需求较为强烈,效益不好、竞争领域相对狭窄以及小型企业信息化的需求相对不旺。
企业竞争环境越复杂、竞争压力越大,越要求企业信息化达到较高水平,但企业经济效益的好坏往往决定了企业在信息化建设方面的投入保证程度及其实施效果。
1 )基础应用的普及面较宽,重大信息工程建设相对滞后。
目前我国各种规模企业绝大部份都用上了微机,利用计算机技术进行信息处理和辅助管理。
许多大中型企业拥有相当多的信息技术设备,也培养和储备了一些自己的信息化人材队伍。
但重大信息工程建设如 MIS、MRPⅡ、 ERP、CIMS 等普及率低、水平也相对落后,有些企业应用效果不好。
2 )信息化建设浮现"分层"目前企业的信息化投入和运用的分布很不均衡。
企业的中间技术层,特别是设计部门和财务部门已经初步实现计算机管理;但企业的决策部门的信息化建设依旧很薄弱,基本停留在"形象工程"上,相关的报表满天飞;另一方面企业的末梢,如供应、生产、销售等环节的计算机基本上是空白,整个企业的信息化建设呈现出中间大,两头小的格局,也即是目前的企业信息化建设还处于"战术层"的居多,而企业的"决策层"和"战略层"是相当薄弱的,也是下一步企业信息化建设中的一个重点。
我国大型企业信息化现状与问题综述
经 从简 单 应 用 发 展 到 复杂 应 用 ,从 战 术层 面 发 展 到 战 略层 面 .从 管理 驱 动 发 展 到 市 场 驱 动 ,从 技 术 推动 发 展 到 变 革 推 动 。
大 企 业 已经 普 遍 发 展 到 把 ” 息 化 ”作 为企 业 生 存 、发 展 的 信 化通 常 水平 最 高 ,应 用 范 围最 广 .是 一 个 国 家 中 的企 业 信 息 化 水 重 要 的资 源 予 以经 营 的阶 段 。 在 前 1 0强企 业 中 .首 次 有超 过 一 0 半 ( % ) 业的 核心 业 务 流程 信 息 化达 到 高级 水 平 ,优 秀企 业 5 1 企 5 大型 企 业 主 业 信 息 化 水平 提 高 .有 效提 高 了供 应 链 信 息 化 龙头 的 实 力 ,显 著 增 强 了对 中 小 企 业信 息 化 普 及 的 带 动 作 用 。 计 世 资讯 (C R sac )预 测 :0 5 ~2 0 C W eerh 20 年 0 9年大 型企 业 且 对 其他 中小 企 业 起 着重 要 的示 范 和 带头 作 用 。如 以大 型企 业 的 信 息 化 正迅 速 从 中级 水 平 向高 级 水平 迈 进 ,开 始 向 国际 水平 靠 拢 。
阶 段 全 国 1 万个 国营 大 中型企 业信息 技术 应用 基本 普及 8 % ~ 5 0
系 统 建 设 将 成 为 大 多数 企 业 的信 息 化 建 设 重 点 。
国性 专项 调查 结果 :20 0 6中国企 业信 息化 50 ” (0 7 2月 ) 0强 20 年 CE ( NT 中国 )市 场研 究 中心 对全 国工 业企 业 t0 强 民营企 业 50 00 0 资讯 (C R sa h C W ee )的 2 0 年 中国 大型 企 业信 息 化建 设及 f r c 05 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大型企业信息化现状与问题综述作者:刘辉来源:《商场现代化》2008年第01期[摘要] 综合分析几项国内权威调查情况,对近年全国大型企业信息化发展现状进行了归纳总结,指出多数正在进入信息化的深度应用阶段,信息化开始引领企业变革;信息化构成大型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支柱。
同时分析了这些企业当前信息化所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发现中国大型企业信息化建设还没有整体上达到成熟阶段,信息化建设还有待于进一步加强。
[关键词] 大型企业信息化信息资源工业化一、概述随着信息化日益深化,信息技术应用越来越复杂,企业对信息化的需求和依赖也越来越强。
而在所有企业中,大型企业信息化通常水平最高、应用范围最广,是一个国家中的企业信息化水平最高水准的代表群体,是国家信息化进程中的重要推动力,而且对其他中小企业起着重要的示范和带头作用。
如以大型企业的信息化平台为依托,可建立大企业内部ERP系统和众多中小企业之间的供应链系统,从而再带动上下游的厂商走上企业信息化之路,不仅实现大企业内部的信息化流程,而且提升经济信息化的整合效益。
因此,大型企业信息化问题是中国企业信息化和经济信息化进程中的核心问题,值得进行深入研究。
本文对中国大型企业信息化的研究主要资料依据于,几项全国性专项调查结果:2006中国企业信息化500强”(2007年2月);CNET(中国)市场研究中心对全国工业企业1000强、民营企业500 强企业和部分知名三资企业信息化专题调查。
另外还参考了计世资讯(CCW Research)的“2005年中国大型企业信息化建设及IT应用趋势报告”等相关结果,试图对中国大型企业信息化的现状和趋势进行较全面的总结分析,了解我国大型企业信息化建设的阶段特点、重点领域,考虑信息化对塑造企业竞争力所起的作用、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方式等问题。
二、当前中国大型企业信息化建设的进展对多项调查结果的初步分析,显示当前中国大型企业信息化建设具有如下特点:1.中国大型企业基本网络设施建设已经基本完成我国大型企业基本网络设施建设已经基本完成,企业业务系统基本搭建在网络基础上,网络化改变了大型企业在经济中的竞争环境,带来新的竞争法则。
调查显示,2007年我国大中型企业大部分已实现中级信息化,部分大中型企业集团已进入高级信息化阶段。
全国1.5万个国营大中型企业信息技术应用基本普及80%~90%大中型企业建立了不同规模的计算机辅助管理系统MIS/OA系统,几千家引进MRP,ERP软件,约三分之一取得了较好效果。
机械、电子、航空、造船、石油、化工等行业80%~90%的大中型企业主要产品采用CAD设计,主要生产过程采用CNC、PLC、DCS进行控制。
2.优秀企业主业信息化水平达到高级水平,开始向国际水平靠拢分析显示,我国主要的大型企业的多数进入了信息化的深度应用阶段。
调查发现,董事会和执行决策层成为信息化决策的主角。
信息化决策主要集中在企业的最高管理层,特别是70%以上的企业集中在企业的经营管理层。
说明中国的企业信息化建设已经从简单应用发展到复杂应用,从战术层面发展到战略层面、从管理驱动发展到市场驱动,从技术推动发展到变革推动。
大企业已经普遍发展到把“信息化”作为企业生存、发展的重要的资源予以经营的阶段。
在前100强企业中,首次有超过一半(55.1%)企业的核心业务流程信息化达到高级水平,优秀企业信息化正迅速从中级水平向高级水平迈进,开始向国际水平靠拢。
大型企业主业信息化水平提高,有效提高了供应链信息化龙头的实力,显著增强了对中小企业信息化普及的带动作用。
计世资讯(CCW Research)预测:2005年~2009年大型企业的信息化投入将继续保持15%的复合增长率。
在经历了系统建设和系统整合两个阶段后,大型企业的信息化建设将向成熟阶段发展。
大型企业内部各分支机构之间以及与上下游企业之间的业务系统建设将成为大多数企业的信息化建设重点。
3.加强对信息化的领导管理能力,注重制度建设和体制创新, 完善信息化管理部门的职能,是信息化取得成功的有力保证领导力是信息化的关键因素。
企业信息化的发展正在提出一个重要挑战。
在未来,企业家必须是具有杰出的信息化领导力的人。
未来杰出的企业领导者,将从杰出的信息化领导者中产生。
在调查和访谈中,发现不少企业开始认识到,对信息化的领导能力,就是未来企业能力。
领导力不光是领导重视,不光是领导拍板。
第一,是领导者能力,即以具有远见的的领导人为核心的领导集体的全面领导能力,包括要有好的CIO,CTO,好的技术队伍;第二,领导者对信息化的认识能力,对信息化地位、作用,技术发展方向和行业经验的认识能力;对本企业核心战略的判断能力;第三,信息化实施力,如计划的能力,执行的能力和管理风险的能力。
第四,持续改进能力,包括创新能力和敏锐的环境感知力。
分析500强企业和500强前100名企业的信息化管理部门职能的统计数据,在信息化管理部门的职能设置上有明显不同,以信息化资金的落实为例,前100家中50%企业信息化管理部门负责信息化资金的落实,而对500强总的统计表明,只有19.2%的企业赋予了信息化管理部门这项职能。
同样,前100名中,选择“信息化项目实施管理”的企业占75%,而在500强中,这个比例为42.4%。
根据对全部样本企业的进一步分析,管理部门职能设置的差异非常显著,信息化做得好的企业,在制度改革和创新上力度大,职能设计符合现代企业管理的需求,改革极大地解放了生产力。
创新已经成为中国企业信息化取得成功的重要保证。
4.业务导向、市场导向是信息化建设取得成功的企业的典型特征正确判断业务重心,确定信息化重点,使信息化构成大型企业核心价值的支柱。
一批大型企业正在通过信息化建造新一代核心业务系统。
通过信息化,把钱直接花在核心业务上。
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在公司信息化实施过程中,最深刻的体会便是信息化对公司业务发展与管理决策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发挥了日益明显的作用。
公司的信息系统直接服务于4000多家营业部,支持着种类繁多的业务。
他们明显感觉到,信息化已经不仅提高了经营效率,而且深刻地改变着产品、服务和业务流程的性质。
它可以使公司业务经营更加有效,管理决策更加科学合理,从而提高公司核心竞争力,为客户提供个性化服务,为股东创造更大的价值。
500强中,业务部门对信息化支出具有100%决定权的企业在12%以上,参与程度80%以上的企业达30.5%以上,参与程度50%以上的企业达到65%以上,前100名参与程度50%以上的企业则高达80%,而参与程度低于20%的企业数量只占到11%左右。
对参与调查的样本的研究表明,排名靠前的群体,总体上业务部门的参与力度比排名靠后的群体大,说明了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有效程度与业务部门的参与有很大的关系,业务部门的参与使得信息化建设与企业的发展战略,与企业的目标更加紧密的结合。
5.大型企业财务管理信息系统和办公自动化系统建设告一段落调查显示,大型企业应用系统建设中,财务管理信息系统和办公自动化系统特别普及。
调查显示,有72.1%的大型企业完成了财务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这说明大部分企业财务管理信息系统和办公自动化系统已经基本建成,已经投入使用,进入成熟阶段。
6.大型企业信息系统安全从被动进入主动阶段大型企业信息系统建设正在发生三个变化,从被动防御转入主动防御,从产品孤立向集中管理转变,从单一防御向整体防御深入。
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随着业务系统的建设,信息系统和企业生存、发展息息相关,所以系统安全性显得更为重要。
通过调查我们看到,大型企业为了保证业务系统安全、稳定、可靠运行,采用了异地备份、防火墙、杀毒软件等多种方式,保证系统的安全运行。
大型企业信息安全系统建设已经从被动进入主动阶段。
三、当前中国大型企业信息化建设的需要改进之处1.部分优秀企业的核心业务信息化建设达到了较高的水平,但企业间存在较大差异,且主流业务还没有进入国际业务建设阶段从“核心业务流程信息化水平”的角度看: 前50强的企业都达到了中级或者高级水平,这些企业反映了中国企业信息化取得的突出成就。
但是,对调查数据的进一步深入分析表明,就企业核心业务流程的信息化水平而言,大部分企业的发展现状不容乐观,个体之间的差距很大,更多的企业处于内部集成阶段,即处于整合各子信息系统、刚开始着手进行数据综合分析的阶段。
较多的大型企业主流业务还没有进入国际业务建设阶段。
2.信息资源的挖掘和利用取得了一定成绩,但离理想水平还有较大差距,故信息资源利用依然是下一步工作的重点之一信息技术实现了跨越地域的同步信息交换,尤其是随着互联网络的发展以及各种决策工具如专家系统(ES)、决策支持系统(DSS)、群体决策支持系统(GDSS)、电子会议系统(EMS)等的应用,使企业在获取、传递、利用信息资源方面更加灵活、快捷、广域和开放,人的行为与经营流程组成了一个整体的人机系统,形成信息决策行为三者高度集成化,从而极大地增强了决策者的信息处理能力和方案评价选择能力,拓展了决策者的思维空间,延伸了决策者的智力,最大限度地减少了决策过程中的不确定性、随意性和主观性,增强了决策的合理性、科学性及快速反应,提高了决策的效益和效率。
500强企业总体上,依靠企业凭借自身的力量整合复杂信息系统,优化集团集成应用的能力明显不足。
信息化的风险在加大。
需要加强领导,统一规划,分层推进。
3.大企业的主要领导全面驾驭信息化的能力不平衡信息化战略是企业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制造业企业提高核心竞争力的有力武器,是企业发展的必由之路。
同时,信息化建设是一项投资大、实施周期长、涉及范围广的风险投资,稍有不慎,就会导致企业的信息化工程失败,甚至危及企业的生存。
但是,还有一些大型、特大型企业的领导人,尚未充分适应经济全球化、全球信息化的环境。
在部分企业,出现了用传统工业化的认识来管理新型工业化工作的情况,亟需具有全球化视角,能够驾驭新型信息化企业的领导者。
4.对在信息化建设中接受第三方咨询服务和IT外包服务还不太适应企业应用系统的实施,请第三方咨询机构进行业务重组,实施方案评估等方面的咨询,似乎比中国大多数企业来比较遥远,即使是大企业也很少请第三方咨询机构。
大型企业很少采用IT外包服务的模式。
服务外包一直是很多IT厂商和学者们认为非常有潜力的业务发展方向,认为会给企业带来很高的价值,可以通过外包推动企业注重自己的核心业务,专注核心竞争力,企业价值链中每个环节都由知道企业情况的专业咨询机购负责,获得最先进的技术和解决的支持。
表明目前中国大型企业对IT外包还没有完全认同。
四、结束语综合几项调查显示,信息化正在引起我国大型企业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变化。
大型企业正走上新型工业化道路,信息化开始引领企业变革;信息化构成大型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支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