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学易错题解题方法大全(3)——元素及其化合物
高中化学高考元素化合物重点知识及例题分析讲解
元素化合物元素化合物这部分知识在中考试题中,占的比重最大,这部分知识具有易懂、好学、难记、难用等特点。
这部分主要是从物质的结构、性质、制法、用途、检验等方面来介绍每一种物质和每一类物质,相互间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因此复习思路如下:主要抓住“性质”这个核心,把握内在的联系,就可以更全面、深入、清晰地认识物质。
复习这部分知识首先最好是找出分散在各章节中的重要代表物及其重要知识点(见下),跳出章节的限制,将他们的知识点尽可能连成串,让知识系统化(重点要落实物质的名称、俗名、化学式、物质的性质和用途),可以采用列表对比法(如CO和CO2,H2、CO和CH4)、口诀记忆法(如酸碱盐的溶解性规律)、归类记忆法(常见物质的颜色、状态)、知识网络图等。
另外,要注意总结和归纳物质化学反应的规律,并运用这些规律解决综合性的问题。
这部分重要的知识有:1.熟练掌握元素符号2.熟记元素及原子团的化合价口诀3.熟记酸、碱、盐的溶解性表4.熟记有特征颜色的物质5.熟记在同一溶液中不能共存的离子6.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应用7.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8.单质、氧化物、酸、碱、盐的相互反应关系图(六圈图)9.连续反应关系(1)Ca系列:Ca→CaO→Ca(OH)2→CaCO3→CaO(2)C系列:C→CO2→H2CO3→Na2CO3→CO2(3)Cu系列:Cu→CuO→CuCl2→Cu(OH)2→CuSO4→Cu (4)Fe系列:考试层次要求和考试内容(据中考考试说明)1.初步了解的知识①空气、水的污染与防治;②灭火器简介;③水的物理性质;④铁的物理性质;⑤浓硫酸的性质;⑥甲醇、醋酸、煤和石油、能源;⑦生铁和钢;⑧硝酸。
2.了解的知识①空气的成分与水的物理性质和组成;②O2、CO2的物理性质及用途;③O2的工业制法;④C、CO的化学性质;⑤石灰和石灰石的用途;⑥甲烷、酒精的性质和用途;⑦酸、碱的通性;⑧常见盐的性质和用途;⑨化学肥料的特性和种类。
元素化合物解题方法和技巧
碳族方面试题的解题方法与技巧金点子:碳族元素,作为元素化合物部分的重点内容,在近几年的高考试卷中,巳波及到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及锗、锡、铅三种元素的内容。
此类试题中的常规题,其解法有过量分析、守恒分析、方程式的合并分析等。
此类试题中的信息题,其解法有迁移类比、现象剖析、效用比较等。
经典题:例题1 :(1996年上海高考)某二价金属碳酸盐和碳酸氢盐的混合物跟足量盐酸反应,消耗H+和产生CO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6:5, 该混合物中碳酸盐和碳酸氢盐的物质的量之比为()A.1:1 B.1:2 C.1:3 D.1:4方法:利用假想法。
将消耗H+和产生CO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6:5 假想成消耗6molH+和产生5molCO2,然后再行分析求算。
捷径:设二价金属碳酸盐为RCO3,碳酸氢盐为R(HCO3)2,其物质的量分别为x和y。
根据题意有:2x + 2y = 6mol ,x + 2y = 5mol 。
解得x = 1mol ,y = 2mol 。
混合物中碳酸盐和碳酸氢盐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选B。
总结:部分考生在解题时,将混合物中碳酸盐和碳酸氢盐的物质的量之比理解成CO32-和HCO3-,而出现错选D选项的较多。
例题2 :(1996年全国高考)将1体积选项中的一种气体与10体积O2混和后,依次通过盛有足量浓NaOH溶液的洗气瓶和盛有足量灼热铜屑的管子(假设反应都进行完全,最后得到的尾气可以是() A.Cl2B.CO C.CO2D.N2方法:找对气体来源,分析好气体去路。
通过剖析来龙去脉求解。
捷径:A.Cl2与O2混合后,通过NaOH,Cl2全部被吸收,再通过热铜屑,O2被全部吸收,最后得不到尾气。
B.CO与O2混合后,通过NaOH溶液,都不能被吸收,再通过热铜屑,发生反应:2Cu+O2 2CuO,CuO+CO Cu+CO2最后得到的尾气是CO2,故C选项为最后得到的尾气。
C.CO2与O2混合后,通过NaOH溶液,CO2被吸收,再通过热铜屑,O2被全部吸收,最后得不到尾气。
总结高考化学元素化合物常见错误
总结高考化学元素化合物常见错误近年来,高考化学中,元素化合物是必考内容。
然而,许多考生在考试中容易出错,阻碍了他们在化学领域的发展。
下面是对高考化学元素化合物常见错误进行总结。
一、化学式写错1.元素符号大小写错误,如写成Ni而非Ni;2.元素符号顺序错误,如写成ClNa而非NaCl;3.离子符号顺序错误,如写成NiS而非Ni2S3;4.离子式简写写错,如写成O2-而非O2-;5.过多忽略或使用括号。
二、离子共存在离子共存的情况下,考生常常忽略其中的离子类型和数量,导致错误。
例如,当有CO32-和NO3-共存时,考生往往忽略其中的离子数量,并写成CO2N。
三、离子核心在元素化合物的离子式中,核心离子往往被忽略,导致错误。
例如,在BaCl2中,Ba2+是核心离子,而不是Cl-。
四、化合价在元素化合物的离子式中,考生时常将离子的化合价错误地标记为“+2”或“-2”,而不是真正的化合价。
例如,在MgCl2中,Mg的化合价为“+2”,而不是“2”。
五、助记符号在元素化合物的需记忆符号中,考生常常将它们错误地标记为完全不同的元素,例如,将SOCS写作成金属,而不是Sulfuroid。
六、遗漏名词解释在关于特定元素的问题回答中,考生往往遗漏了名词解释,使得回答的内容缺乏深度并难以获得高分。
七、离子半径在关于元素的问题回答中,考生会忽略离子半径的重要性,并错误地将较小的离子放到较大的离子的乘积中。
八、熔点和沸点在涉及元素属性的问题中,考生时常忽略熔点和沸点等属性,导致回答的内容缺乏完整性。
以上是对高考化学元素化合物常见错误的总结,考生应对这些错误进行认识和纠正,方能在高考化学中更好地发挥自己的潜力。
在实践中,考生可以多进行练习并注重细节,以此提高自己的化学素养和得分能力。
易错点25 氮元素及其化合物-备战2022年高考化学考试易错题(原卷版)
易错点25 氮元素及其化合物易错题【01】氮的固定易错题【02】氮的氧化物(1)氮有多种价态的氧化物,如N 2O 、NO 、N 2O 3、NO 2(或N 2O 4)、N 2O 5,其中属于酸性氧化物的是N 2O 3、N 2O 5。
(2)氮的氧化物都有毒,其中NO 2与N 2O 4之间存在平衡:2NO2O 4,在阿伏加德罗常数问题中要考虑该平衡的存在;(3)NO 、CO 均能与血红蛋白结合而使人中毒。
易错题【03】硝酸的强氧化性与金属反应 稀硝酸与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Cu +8HNO 3(稀)===3Cu(NO 3)2+2NO↑+4H 2O浓硝酸与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Cu +4HNO 3(浓)===Cu(NO 3)2+2NO 2↑+2H 2O与非金属反应浓硝酸与C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C +4HNO 3(浓)=====△CO 2↑+4NO 2↑+2H 2O 与还原性化合物反应 硝酸可氧化Fe 2+、H 2S 、SO 2、Na 2SO 3、HI 等还原性物质。
如稀硝酸与FeSO 4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3Fe 2++4H ++NO -3===3Fe 3++NO↑+2H 2O 3大,氧化性越强,其还原产物的价态越高。
②反应过程中,HNO 3的还原产物一般为HNO 3(浓)―→NO 2,HNO 3(稀)―→NO 。
③浓硝酸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先变红,后褪色,该反应过程中浓硝酸表现出强酸性和强氧化性。
④常温下,铁、铝遇浓硝酸能发生“钝化”,表面生成致密的氧化膜,并非不发生反应,故浓硝酸可以用铁桶盛放。
易错题【04】实验室制取氨的其他方法方法 化学方程式(或原理) 气体发生装置加热浓氨水 化学方程式为NH 3·H 2O=====△NH 3↑+H 2O浓氨水+NaOH 固体NaOH 溶于水放热,促使氨水分解。
且OH -浓度的增大有利于NH 3的生成浓氨水+CaO 固体 CaO 与水反应,使溶剂(水)减少;反应放热,促使氨水分解,化学方程式为NH 3·H 2O +CaO==NH 3↑+Ca(OH)2(1)牢记一条转化主线,侧重物质之间转化的条件及产物: N 2――→H 2NH 3――→O 2NO――→O 2NO 2――→H 2O HNO 3――→NH 3NH 4NO 3(2)结合氧化还原反应中“价态转化规律”,认识不同价态含氮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 NH 3――→O 2NO――→O 2NO 2――→H 2O HNO 3(3)明确含氮物质的连续氧化关系:N 2――→O 2NO――→O 2NO 2――→H 2O HNO 3典例分析例1、氮及其化合物的“价-类”二维图如下所示。
高中化学常见元素及其化合物解题技巧
目给出的反应,可以 明 确 这 个 题 目 主 要 考 查 氢 氧 化 钠 与 铝、
盐酸与铝的反应.根据已掌握的知识 点,写 出 两 者 的 反 应 方
程式,并以此为根 据 完 成 解 题. 如 果 铝 粉 充 足,那 么 两 个 烧
高考化学选择题常见易错点避免常见错误的方法与技巧
高考化学选择题常见易错点避免常见错误的方法与技巧高考化学选择题作为高考中的一大考点,对于考生来说是一个很重要的环节。
然而,由于化学知识点繁杂,常常会出现一些常见的易错点。
本文将针对这些易错点,介绍一些方法和技巧,帮助考生避免犯错,提高答题准确性。
一、化学方程式的写法化学方程式是化学选择题中经常出现的题型。
在解答这类题目时,往往需要正确写出化学方程式,然后进行计算分析。
然而,有时候考生并不熟悉正确的方程式写法,导致答案错误。
为了避免这个常见错误,考生可以通过以下方法进行复习和记忆:1. 理解离子方程式:学会识别物质的离子状态,例如具有正离子的镁离子(Mg2+),负离子的氯离子(Cl-)。
2. 确定化学反应类型:包括酸碱反应、氧化还原反应、沉淀反应等。
对于不同类型的反应,需要掌握相应的反应规律和反应方程式的写法。
3. 学会平衡化学方程式:在写化学方程式时,要保持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物质的数量平衡,不出现物质的损失或增加。
通常需要调整方程式中的系数来平衡方程式。
二、阅读题干与选项的技巧在高考化学选择题中,题目的难度和复杂程度各异。
有时候,考生可能会在阅读题干和选项时出现理解不清、漏看关键信息等问题,导致答案错误。
为了避免这些常见错误,考生可以采取以下方法:1. 仔细阅读题干:注意题目中的关键词汇和条件,例如“在酸性溶液中”、“通过电解质溶液”等。
这样可以明确所给出的实验条件和反应类型,然后进行合理推断。
2. 分析选项:当阅读题干不清晰或存在歧义时,可以通过分析选项来推断正确答案。
通常来说,选项中往往包含了题目中给出的重要信息。
三、注意常见数据的记忆与应用化学选择题中经常涉及到常见的物质性质、元素周期表、摩尔质量等数据。
如果考生没有熟记这些数据或没有正确应用,就容易出现错误。
为了避免这个常见错误,考生可以通过以下方法进行复习和记忆:1. 熟记常见的物质性质:例如,溴在常温下呈现液体状态,铜是一种良导电体等。
高考化学易错考点剖析与解题方法
高考化学易错考点剖析与解题方法高考化学作为理科必考科目之一,对于很多考生来说都是一个难点。
尤其是其中的易错考点,更是让考生头疼。
本文将对高考化学的易错考点进行剖析,并提供相应的解题方法,希望能够帮助考生提高化学成绩。
一、离子反应方程式的书写在高考化学中,离子反应方程式的书写是一个经常出现的考点,也是考生易错的地方之一。
为了准确地书写离子反应方程式,考生首先要熟悉常见的离子的式量、价数和离子方程式的平衡。
钙离子(Ca2+)、铝离子(Al3+)、铜离子(Cu2+)、氢离子(H+)、氧离子(O2-)、氯离子(Cl-)等常见的离子式量和价数需要考生掌握正确。
另外,平衡离子反应方程式时要注意阳离子和阴离子的配对形成化合物。
解题方法:(1)正确识别各个反应物和生成物中的离子,注意伴随反应的生成或消失。
(2)根据离子的价数相互配对,写出正确的离子反应方程式。
(3)平衡离子反应方程式时,注意配平每个离子和化合物的个数,并保持电荷平衡。
二、电解质的性质和电离度电解质的性质和电离度是高考化学中的另一个重点考点。
考生需要掌握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的区别,以及电离度的计算方法。
电解质是能够在溶液中电离出离子的化合物,而非电解质则是不能电离出离子的化合物。
在考试中,考生经常需要判断给定物质的性质,尤其是在酸碱中的表现。
解题方法:(1)对于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的判断,考生可以根据物质的分子式进行判断。
一般来说,含有阳离子或阴离子的物质很可能是电解质,而只含有非金属元素的物质则很可能是非电解质。
(2)电离度的计算可以通过化学方程式来进行推导,公式为:电离度=溶液中浓度/理论溶液浓度。
考生可以根据题目中给定的数据和求解的目标灵活应用公式。
三、化学反应速率与表观活化能化学反应速率与表观活化能也是高考化学中的一个重要考点。
考生需要理解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掌握表观活化能的计算方法。
化学反应速率指的是化学反应在单位时间内物质消耗或生成的量。
表观活化能是指在一定的温度下,化学反应发生的速率。
高考化学 专题07 元素及其化合物推断热点题型和提分秘籍含解析
专题07 元素及其化合物推断热点题型和提分秘籍【高频考点解读】无机框图推断题,既能检查学生元素化合物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又能检查学生灵活应用知识的能力,更能考查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难度较大,是近年来高考重要题型之一。
解答无机框图推断题,应认真分析题干,找出明显条件和隐蔽条件。
通过结构特征、反应特征、现象特征或其他的一些特征,找出突破口,也就是所谓的“题眼”,通过正推法、逆推法、假设法、猜测法等得出结论。
【热点题型】题型一由物质特征结构推断无机物例1、A、B、C、D、E 为五种常见的短周期元素,常温下 A、B 可形成 BA 和 BA 两种液态化合物,222B 与 D 可形成分子 X,也可形成阳离子 Y,X、Y 在水溶液中酸、碱性恰好相反,C 元素的焰色反应呈黄色,E 与 C 同周期,且 E 的阳离子在其所在周期元素形成的简单离子中半径最小,试回答:(1)D元素处于周期表的位置____________。
(2)BA 对应化合物的结构式为__________,Y 的电子式为____________。
22(3)液态 X 类似 BA,也能微弱电离且产生电子数相同的两种离子,则液态 X 的电离方程式为2______________。
(4)A、D、E 三种元素形成的盐(化学式为 ADE)的水溶液呈________性,用离子方程式解释其原因39________。
(5)W、Q是由 A、B、C、D 四种元素中任意三种组成的不同类型的强电解质,W的水溶液呈碱性,Q的水溶液呈酸性,且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W、Q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前者小于后者,则W为________,Q为________(填化学式)。
(6)用A单质和B单质可制取气体燃料电池,该电池用多孔的惰性电极浸入浓KOH溶液,两极分别通入A单质和B单质。
写出该电池的电极反应方程式:负极:_______;正极: ________。
1【提分秘籍】物质结构是中学化学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物质特征结构是解答无机推断题的第一突破口,尤其是短周期元素及其化合物的特征结构。
高考化学备考冲刺之易错点点睛系列专题十 元素及其化合物(教师版)
专题十元素及期化合物【高考预测】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是中学化学的核心和基础,它几乎贯穿在中学化学的各部分内容之中。
元素化合物推断题是一类综合性很强的试题,是高考必考内容之一,其中不仅包含元素及化合物性质和社会生活、环境保护、化学计算等知识,有时还可引入学科间综合。
它不仅可考察学生对化学知识的理解程度,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和思维方法。
1、传统题型是考查元素化合物的重要题型元素化合物知识跟化学基本理论、基本概念、化学实验和化学计算是无法割离的一个整体。
学习化学基本理论是为了更好地理解元素化合物知识,学习化学实验和化学计算也是为了更好地研究元素化合物知识。
分析高考试题,单独考查某一部分知识的试题并不多,大多数试题都是几大块内容中多个知识点的综合体。
历年高考试题中都会出现离子方程式正误判断题、离子能否共存判断题、氧化还原反应规律的应用题等传统试题,这类试题是考查元素化合物知识的重要题型。
(1)用“离子能否共存判断题”考查元素化合物知识(2)用“离子方程式正误判断题”考查元素化合物知识(3)用计算型选择题考查元素化合物知识2、检验题成为综合考查元素化合物的主力题型各省市的高考试题中,几乎都出现了物质检验题。
物质检验过程实质是元素化合物知识的综合应用过程。
要正确解答一道物质检验试题,解题者必须熟悉有关各种物质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还会正确预测实验操作过程可能产生的颜色、状态和气味等各种实验现象的变化特征。
若是一道物质检验的选择题,就可考查多种(甚至是十多种)物质。
所以,物质检验题是综合考查元素化合物、化学实验等最佳题型之一。
(1)用指定试剂检验(2)限定一种试剂检验(3)不用任何试剂检别物质(4)从非常规角度寻找检别物质的方法3、物质推断题仍为考查推理能力保留题型推理能力是高考测试的五项能力之一。
从近几年的高考试题看,物质推断题成了每年高考中考查推理能力的保留题型。
《考试大纲》中对推理能力是这样界定的:“通常根据已知的知识和题目给定的事实和条件,抽象、归纳相关信息,对自然科学问题进行逻辑推理和论证,得出正确的结论或做出正确的判断,并能把推理过程正确地表达出来”。
易错点12 硅元素及其化合物-备战2023年高考化学考试易错题(解析版)
易错点12 硅元素及其化合物易错题【01】硅及其化合物的性质(1)自然界中无游离态的硅,通常原子晶体不导电,但硅是很好的半导体材料,是制作光电池的材料。
SiO2不导电,是制作光导纤维的材料。
(2)工业上制备粗硅,是用过量的C和SiO2在高温下反应,由于C过量,生成的是CO而不是CO2,该反应必须在隔绝空气的条件下进行。
(3)氢氟酸不能用玻璃容器盛放;NaOH溶液能用玻璃试剂瓶,但不能用玻璃塞。
(4)酸性氧化物一般能与水反应生成酸,但SiO2不溶于水;酸性氧化物一般不与酸作用,但SiO2能与HF反应。
(5)硅酸盐大多难溶于水,常见可溶性硅酸盐是硅酸钠,其水溶液称为泡花碱或水玻璃,但却是盐溶液。
硅胶(m SiO2·n H2O)是一种很好的无毒干燥剂。
(6)H2CO3的酸性大于H2SiO3的,所以有Na2SiO3+CO2(少量)+H2O===H2SiO3↓+Na2CO3,但高温下Na2CO3+SiO2Na2SiO3+CO2↑也能发生,原因可从两方面解释:①硅酸盐比碳酸盐稳定;②从化学平衡角度,由高沸点难挥发固体SiO2制得低沸点易挥发的CO2气体。
(7)水泥、玻璃与陶瓷是三大传统无机非金属材料;碳化硅、氮化硅等是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
易错题【02】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材料类型主要特性示例用途高温结构陶瓷能承受高温,强度高氮化硅陶瓷汽轮机叶片、轴承、永久性模具等半导体陶瓷具有电学特性二氧化锡陶瓷集成电路中的半导体光学材料具有光学特性光导纤维光缆通讯、医疗、照明等生物陶瓷具有生物功能氧化铝陶瓷人造骨骼、人造关节、接骨螺钉易错题【03】常考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的性质与用途的对应关系重要性质主要用途①硅是常用半导体材料用于制造芯片、硅太阳能电池②SiO2导光性能强、抗干扰性能好用于生产光导纤维③二氧化硫与O2反应用作葡萄酒中食品添加剂④液氨汽化时吸收大量的热用作制冷剂⑤氢氟酸与玻璃中SiO2反应用氢氟酸刻蚀玻璃工艺用于漂白棉、麻、纸张等⑥次氯酸盐(如NaClO等)具有强氧化性⑦硫酸钡难溶于水和盐酸医疗上用作“钡餐”(1)硅元素的原子序数为14,基态原子的简化电子排布式为[Ne] 3s23p2,核外电子的空间运动状态有7种,不成对电子数有2种;单晶硅为原子晶体,晶体中每个Si原子以sp3杂化,分别与4个相邻的Si 原子形成4个σ键,Si原子的配位数为4,晶体中最小的环是6元环,1个环中平均含有2Si原子,含Si-Si键数为3。
高考化学易错点总结
高考化学易错点总结高考化学易错点是指在高考化学考试中,大部分学生容易犯错或易于混淆的知识点。
通过总结易错点,希望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复习和备考,提高化学成绩。
下面将从化学的基本概念、化学计算、元素周期表、化学反应、化学键和有机化学等方面总结高考化学易错点。
一、化学基本概念1. 化学元素和化合物的区别:化学元素是由相同类型的原子组成,不能被分解成其他物质;而化合物是由不同类型的原子组合形成的,可以通过化学反应分解。
2. 化学式和分子式的区别:化学式是用元素符号表示化合物中元素的种类和数量;分子式则是在化学式的基础上,用阿拉伯数字表示每种元素的原子数目。
3. 离子和分子的区别:离子是带电粒子,可以是正离子(如金属离子)或负离子(如非金属离子);而分子是中性粒子,由共价键连接的非金属原子组成。
二、化学计算1. 基本单位和换算:常见的化学计算中需要涉及到物质的质量、容量、摩尔等,学生需要熟练掌握基本单位和换算公式,如质量的换算、摩尔的计算、浓度的计算等。
2. 摩尔质量和相对原子质量:摩尔质量是物质的摩尔数与质量之间的关系,单位为g/mol;相对原子质量是一个元素原子质量相对于碳-12的质量。
三、元素周期表1. 元素周期表的排列规律:学生应熟练掌握元素周期表的基本排列规律,如元素周期数、主、副、内外壳层电子数目等。
2. 元素的周期性规律:学生需要了解元素周期表中周期性规律的明确表述,如原子半径、电离能、电子亲和能、电负性等。
四、化学反应1. 化学方程式的编写:学生需要熟悉化学方程式的编写规则,包括化学式的写法、离子方程式的平衡方法等。
2. 酸碱反应:学生要掌握酸碱反应的基本原理、离子方程式的平衡、酸碱溶液的中和等。
五、化学键1. 离子键和共价键:学生要理解离子键是通过正负电离子间的电荷相互吸引形成的,而共价键是通过原子间电子的共享形成的。
2. 极性键和非极性键:学生需要了解极性键和非极性键的区别,极性键中电子密度分布不均匀,而非极性键中电子密度均匀。
新最高考高中化学必考易错知识点详解总结
新最高考高中化学必考易错知识点详解总结高考化学作为一门综合性学科,考查的内容十分丰富多样。
在备考过程中,我们需要对知识点进行全面的梳理和总结,特别是必考易错的知识点。
下面是一些必考易错的高中化学知识点的详细解析和总结。
1.元素周期表元素周期表是化学知识的基础,也是高考化学的重点和难点。
要掌握元素周期表中的元素符号、原子序数、原子量和周期表的排列规律。
尤其需要注意的是周期表中的分类、周期和族。
易错点: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的分类以及周期和族的划分。
有些学生容易混淆元素的周期和族,造成答题的错误。
2.有机化学有机化学是高考化学中的关键和难点。
需要熟悉有机化合物的命名、结构、性质和反应。
重点是认识和掌握醇、醚、酚、醛、酮、酸、酯、脂肪酸等有机化合物的结构和性质。
易错点:有机化学的反应类型和逻辑。
有机反应涉及到的类型很多,有些学生往往弄混或记忆不牢固,导致答题错误。
3.酸碱中和反应酸碱中和反应是高考化学中的一个常见考点。
需要掌握酸碱中和反应的定义、特点和计算方法。
重点是理解酸碱滴定和中和反应的原理和条件。
易错点:酸碱指示剂的选择和使用。
酸碱滴定的结果往往依赖于指示剂的选择和使用,所以要注意选择正确的指示剂,否则会导致结果的不准确。
4.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反应速率是高考化学中非常重要的一个考点。
需要掌握化学反应速率的定义、计算方法和影响因素。
重点是理解活化能的概念和它与反应速率的关系。
易错点:化学反应速率与浓度、温度、催化剂的关系。
有些学生容易混淆化学反应速率与浓度、温度、催化剂之间的关系,造成答题的错误。
5.化学平衡化学平衡是高考化学中的一个难点。
需要掌握化学平衡的条件、表达式和计算方法。
重点是理解平衡常数和平衡移动原理。
易错点:化学平衡与浓度、温度、压力之间的关系。
有些学生容易忽视浓度、温度、压力对化学平衡的影响,造成答题的错误。
总结起来,高中化学的必考易错知识点主要包括元素周期表、有机化学、酸碱中和反应、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
高中化学知识易错
高中化学知识易错在学习高中化学的过程中,有些知识点往往容易让学生产生混淆或错误。
本文将结合常见的易错知识点进行详细探讨,以便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些内容。
一、物质的分类在高中化学中,物质的分类是一个基础而重要的知识点。
常见的易错情况包括对元素、化合物和混合物的辨别不清。
元素是由同一种原子组成的物质,化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元素按照一定的比例结合而成的物质,混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混合在一起而没有形成新的物质。
学生在区分这三种物质时,往往容易混淆,需要通过课堂练习和实践来加深理解。
二、氧化还原反应氧化还原反应是高中化学中的重要内容,但也是容易让学生感到困惑的知识点之一。
学生往往会混淆氧化剂和还原剂的概念,以及氧化数的计算方法。
在进行氧化还原反应题目时,学生需要仔细分析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电子转移情况,正确识别氧化还原剂和被氧化剂,并准确计算氧化数的变化。
三、化学键与分子结构化学键是分子中原子之间的联系,其种类包括离子键、共价键和金属键等。
学生在学习化学键时,往往会将不同类型的键混淆,难以准确描述分子的结构。
此外,Lewis 结构、分子式、空间结构等概念也容易让学生产生困惑。
为了避免出错,学生需要认真学习每种化学键的特点和形成规律,通过大量练习来提高分子结构的描绘能力。
四、化学方程式化学方程式是化学反应过程的象征,能清晰地展现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的关系。
在书写化学方程式时,学生常常存在符号安排不当、化学平衡概念模糊等问题。
为了避免易错,学生应该熟练掌握化学方程式的书写规范,理解化学平衡的概念和原理,并能够正确应用。
五、酸碱中和反应酸碱中和反应是高中化学中一个重要的内容,也是学生容易出错的知识点之一。
在酸碱中和反应中,学生需要正确区分酸、碱、盐的概念,理解 pH 值和酸碱指示剂的作用,了解中和反应的过程和特点。
通过实验和练习,加深对酸碱中和反应的理解和掌握,避免在考试中出现错误。
综上所述,高中化学知识中存在许多易错点,学生需要通过反复练习和理论学习来加深理解,避免出现错误。
元素及其化合物易错题分析及应对策略
元素及其化合物易错题分析及应对策略《元素及其化合物》是高中化学教学和各类考试的一个重要内容.“会而不对,对而不全”一直以来成为制约学生水平提高的重要因素,成为学生挥之不去的痛,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对决定学生的高考成败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挑选学生在考试中常见的易错、易混、易忘典型题目,一方面让你明确这样的问题在高考中确实存在,另一方面通过作针对性练习帮你识破命题者精心设计的陷阱,以到达授人以渔的目的.易错点1对概念的理解不到位例1从以下事实所得出的相应结论正确的选项是易错点分析此题的易错点主要集中在对电解质概念和SO2的漂白原理的认识不清楚.解析①中对电解质的理解应该是在水中或者熔融条件下能够有自身电离出的离子引起导电的化合物,而Cl2本身不是化合物,其次溶液的导电是由于与水反响生成酸之后电离出离子而导电,因此Cl2不是电解质;②、③反响依据强酸制弱酸即可得出;④中实际发生反响为:SO2 + KMnO4(H+)SO24+ Mn2+,为一氧化复原反响,而SO2的漂白属于化合型漂白,与反响不符;⑤能与碱反响生成唯一碱性气体的离子只有NH+4.答案:B知识点归类点拔(1)解决组合题可以首先从选项入手,利用排除法节约时间.(2)在具体判断时确保对概念和原理的准确理解,当然这必须在学习中多积累.易错点2无视物质构造对性质的影响引起的错误例2最近科学家合成了一种构造与SiO2相同的物质CO2,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气体CO2与新合成的CO2互为同分异构体B.在新合成的CO2 中能找到单个的CO2分子C.SiO2和CO2中,Si和O、C和O之间都是共价键D.气体CO2与新合成的CO2之间的转化是物理变化易错点分析不能随着物质构造的变化分析物质物理、化学性质的变化解析新合成的CO2与SiO2的构造相同,说明该CO2与SiO2同为原子晶体,其中已经不再存在单个的分子,原子间均已共价键连接成物质;该CO2不在是物质的分子式,自然也就没有同分异构体的存在;化学键的改变也导致两种CO2的转化变成了化学变化.答案:C 知识点归类点拔老构造、新物质的分析,直接利用与之构造相同的物质进展理论分析即可.易错点3以偏概全引起的错误例3等物质的量的SO2和Cl2混合后的气体溶解于适量的蒸馏水中,再滴入含有品红和Ba(NO3)2的混合溶液,那么发生的实验现象是①红色溶液很快褪色②红色溶液不褪色③有白色沉淀生成④溶液仍然透明A.仅①和④B.仅①和③C.仅②和③D.仅②和④易错点分析该题学生很容易利用效果叠加错选红色溶液很快褪色.解析SO2+Cl2+2H2O2HCl+H2SO4,两气体等量通入后恰好反响生成两不具漂白性的酸溶液,无沉淀生成的溶液仍透明.答案:C 知识点归类点拔(1)SO2具有漂白性,同时S(+4)原子具有复原性,在强氧化剂下被氧化;Cl2具有的漂白性是与水生成HClO的强氧化型漂白,也就具有强氧化性,能将SO2氧化.(2)具有多重性质的物质在解题时需注意性质之间的关系,如H2SO4有酸性、吸水性、脱水性、强氧化性等,利用吸水性枯燥气体时注意排除碱性气体(酸性)和能氧化的复原性气体(强氧化性).易错点4思维不严密引起的错误例4某单质能与足量浓硝酸反响,假设参加反响的单质与硝酸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4,那么该元素在反响中所显示的化合价可能为A.+1B. +2C. +3D. +4易错点分析该题容易只考虑其中金属或非金属一种而忽略另一种可能.解析设化合价为x.1mol单质R参加反响.(1)如果单质是金属,那么生成的硝酸盐的化学式为R(NO3)x,这需要硝酸的物质的量为x mol.被复原的硝酸可以用得失电子数相等来求出为x mol,即4=x+x=2x,x=4/2=2,B正确.(2)如果R是非金属.那么没有硝酸盐生成.被复原的硝酸为x mol,即x=4,D正确.答案: B、D知识点归类点拔浓硝酸具有强氧化性,能将金属、非金属单质氧化到最高价态,金属得到高价金属的盐,非金属得到最高价氧化物,自身被复原成NO2.易错点5无视特殊性引起的错误例5在元素周期表中的某些元素之间存在着特殊的“对角线关系”,例如:LiMgBeAlBSi具有对角线关系的元素的单质、化合物的性质相似.以下关于锂及其化合物的性质的表达中正确的选项是A.Li在N2中燃烧生成Li3NB.Li在空气中燃烧生成Li2OC.Li2CO3一定极易溶于水D.LiOH受热难发生分解反响易错点分析受元素周期律的影响,没有明白“对角线规那么”的含义造成错误.解析由对角线规律知Li单质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应该是和Mg的单质及其化合物的性质相同或相似,而与其他的碱金属元素的性质有很大的差异即可解题.答案:A知识点归类点拔(1)学习新规律,首先得熟悉运用已有的各种规律和定律.(2)能快速的依据新规律对已有的知识进展修正和改进,能熟练的应用新知识进展解题.易错点6对化学反响原理的分析不清引发的错误例6往含0.2 mol KOH和0.1 mol Ca (OH)2的溶液中持续地通入CO2气体,当通入气体的体积为6.72L (标准状况)时立即停顿,那么在这一过程中,溶液中离子的物质的量n和通入CO2的体积V的关系示意图正确的选项是(气体的溶解忽略不计)易错点分析不能准确的对反响原理进展分析,不能将反响与图像对应.解析在刚通入CO2时,气体首先与碱反响生成水和CO23, CO23会结合溶液中的Ca2+,因此可认为反响为:①Ca(OH)2+CO2CaCO3+ H2O;②2K OH+ CO2K2CO3+H2O;由此再结合两碱的物质的量,①消耗2.24L气体时溶液减少0.3mol离子,②消耗2.24 L气体时溶液减少0.2 mol离子.继续通入CO2,CaCO3沉淀开场溶解,③CaCO3+H2O +CO2Ca(HCO3)2,结合物质的量知消耗2.24 L气体、增加离子0.2 mol.答案:D知识点归类点拔(1)熟悉各类反响的反响原理.(2)熟知各类反响的先后顺序,如酸碱反响很快完成,其余反响相对较慢.(3)熟知各类反响的现象,并据此与化学图像对应.易错点7化学图像认识不清引起的错误例7某一固体物质可能由NaOH、AlCl3、MgCl2中的几种组成,将其一定量溶于水,有沉淀产生,在所得悬浊液中逐滴参加5 mol/L 的盐酸,以以以下图表示盐酸参加量与沉淀量的变化关系,图中M点表示已参加的盐酸体积,那么M点的体积是A.70 mLB.100 mLC.120 mLD.130 mL易错点分析识图不准确,导致化学反响的原理不明.解析由图,HCl体积在0~10 mL,沉淀量无变化,可知之前混合固体溶于水生成0.1 mol Mg(OH)2沉淀,同时OH过量Al3+全部转化成AlO2;10~30 mL,AlO2+H++H2OAl(OH)3知生成Al(OH)3沉淀量与参加H+量相等为(3010)×103×5=0.1mol;30 mL之后即为过量的H+将前面Mg(OH)2、Al(OH)3沉淀溶解,需V(H+)为[(0.1×2+0.1×3)/5]×103即100 mL,加上原消耗的30 mL共130 mL .答案:D知识点归类点拔熟悉化学图像,并依据图像得出各阶段图像对应的化学反响原理.(2)能熟悉金属类的化学反响,并能据原理进展计算,注意单位的转换.易错点8不重视实验与理论之间的联系与区别例8要证明某溶液中不含Fe3+而可能含有Fe2+进展如下实验操作时,最正确顺序为①参加足量溴水②参加足量KMnO4(H+)③参加足量H2O2④参加少量KSCN溶液A.①②③B.②④C.④②D. ④③易错点分析没有注意到某些颜色不能用肉眼将他们完全的区分而产生错误.解析由题及选项知,欲检验Fe3+的存在应该使用KSCN溶液,没有应该无明显现象,与检验Fe2+的存在只需要再检验Fe元素的存在即可,因此可以选择一个氧化剂将他氧化.但此氧化剂最好无色,否那么与Fe(SCN)3颜色容易混淆难辨.答案:D知识点归类点拔(1)会理论的实验检验设计,清楚实验中的现象变化.(2)知道颜色本具有相似性,同时颜色还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理论与实际联系时应周全考虑.。
高中化学《元素化合物》知识模块的易错易混题分析与总结
高中化学《元素化合物》知识模块的易错易混题分析与总结1. 碱金属元素原子半径越大,熔点越高,单质的活泼性越大错误,熔点随着原子半径增大而递减2. 硫与白磷皆易溶于二硫化碳、四氯化碳等有机溶剂,有机酸则较难溶于水3. 在硫酸铜饱和溶液中加入足量浓硫酸产生蓝色固体正确,浓硫酸吸水后有胆矾析出4. 能与冷水反应放出气体单质的只有是活泼的金属单质或活泼的非金属单质错误,比如2Na2O2+2H2O→O2↑+4NaOH5. 将空气液化,然后逐渐升温,先制得氧气,余下氮气错误,N2的沸点低于O2,会先得到N2,留下液氧6. 把生铁冶炼成碳素钢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除去生铁中除Fe以外各种元素,把生铁提纯错误,是降低生铁中C的百分比而不是提纯7. 虽然自然界含钾的物质均易溶于水,但土壤中K%不高,故需施钾肥满足植物生长需要错误,自然界钾元素含量不低,但以复杂硅酸盐形式存在难溶于水8. 制取漂白粉、配制波尔多液以及改良酸性土壤时,都要用到熟石灰正确,制取漂白粉为熟石灰和Cl2反应,波尔多液为熟石灰和硫酸铜的混合物9. 二氧化硅是酸性氧化物,它不溶于酸溶液错误,SiO2能溶于氢氟酸10. 铁屑溶于过量盐酸,再加入氯水或溴水或碘水或硝酸锌,皆会产生Fe3+错误,加入碘水会得到FeI2,因为Fe3+的氧化性虽然不如Cl2,Br2,但是强于I2,在溶液中FeI3是不存在的11. 常温下,浓硝酸可以用铝罐贮存,说明铝与浓硝酸不反应错误,钝化是化学性质,实质上是生成了致密的Al2O3氧化膜保护着铝罐12. NaAlO2、Na2SiO3、Na2CO3、Ca(ClO)2、NaOH、C17H35COONa、C6H5ONa等饱和溶液中通入CO2出现白色沉淀,继续通入CO2至过量,白色沉淀仍不消失错误,Ca(ClO)2中继续通入CO2至过量,白色沉淀消失,最后得到的是Ca(HCO3)213. 大气中大量二氧化硫来源于煤和石油的燃烧以及金属矿石的冶炼正确14. 某澄清溶液由NH4Cl、AgNO3、NaOH三种物质混合而成,若加入足量硝酸必产生白色沉淀正确,NH4Cl、AgNO3、NaOH混合后发生反应生成[Ag(NH3)2]+加入足量硝酸后生成AgCl和NH4NO315. 为了充分利用原料,硫酸工业中的尾气必须经净化、回收处理错误,是为了防止大气污染16. 用1molAl与足量NaOH溶液反应,共有3mol电子发生转移正确17. 硫化钠既不能与烧碱溶液反应,也不能与氢硫酸反应错误,硫化钠可以和氢硫酸反应: Na2S+H2S=2NaHS18. 在含有较高浓度的Fe3+的溶液中,SCN-、I-、AlO-、S2-、CO32-、HCO3-等不能大量共存正确,Fe3+可以于SCN-配合,与I-和S2-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与CO32-,HCO3-和AlO2-发生双水解反应19. 活性炭、二氧化硫、氯水等都能使品红褪色,但反应本质有所不同正确,活性炭是吸附品红,为物理变化,SO2是生成不稳定的化合物且可逆,氯水是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且不可逆20. 乙酸乙酯、三溴苯酚、乙酸钠、液溴、玻璃、重晶石、重钙等都能与烧碱反应错误,重晶石(主要成分BaSO4)不与烧碱反应21. 在FeBr2溶液中通入一定量Cl2可得FeBr3、FeCl2、Br2错误,Fe2+和Br2不共存22. 由于Fe3+和S2-可以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所以Fe2S3不存在错误,在PH=4左右的Fe3+溶液中加入Na2S可得到Fe2S3,溶度积极小23. 在次氯酸钠溶液中通入少量二氧化硫可得亚硫酸钠与次氯酸错误,次氯酸可以氧化亚硫酸钠,会得到NaCl和H2SO424. 有5.6g铁与足量酸反应转移电子数目为0.2NA错误,如果和硝酸等强氧化性酸反应转移0.3NA25. 含有最高价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具有强氧化性正确,如较稀的HClO4,H2SO4等26. 单质的还原性越弱,则其阳离子的氧化性越强错误,比如Cu的还原性弱于铁的,而Cu2+的氧化性同样弱于Fe3+27. CuCO3可由Cu2+溶液中加入CO32-制得错误,无法制的纯净的CuCO3,Cu2+溶液中加入CO32-会马上有Cu2(OH)2CO3生成28. 单质X能从盐的溶液中置换出单质Y,则单质X与Y的物质属性可以是:(1)金属和金属;(2)非金属和非金属;(3)金属和非金属;(4)非金属和金属;错误,(4)非金属和金属不可能发生这个反应29. H2S、HI、FeCl2、浓H2SO4、Na2SO3、苯酚等溶液在空气中久置因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变质错误,H2SO4是因为吸水且放出SO3而变质30. 浓硝酸、浓硫酸在常温下都能与铜、铁等发生反应错误,浓硫酸常温与铜不反应1. 与水反应可生成酸的氧化物都是酸性氧化物错误,是"只生成酸的氧化物"才能定义为酸性氧化物2. 分子中键能越大,分子化学性质越稳定。
元素及其化合物的复习思路和复习策略完整版
元素及其化合物的复习思路和复习策略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元素及其化合物的复习思路和复习策略江苏省大港中学程薇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是高中化学的重要内容,约占整个高中化学内容的四分之一左右。
在高考中占15%左右。
知识零碎,化学反应多,学生已学易忘,老师在引导学生复习时也往往是将课本内容简单重复,认为无啥可讲,这样造成的结果是复习效率低。
如何有效地引导学生复习并落实好元素化合物知识,下面谈谈我个人的一些不成熟做法:一、复习思路以“元素→单质→氧化物(氢化物)→存在”为线索;学习具体的单质、化合物时既可以“结构→性质→用途→制法”为思路,又可从该单质到各类化合物之间的横向联系形成知识网进行复习,抓住知识的点、线、面进行学习,由具体到一般,化繁为简,有计划的使之系统化、规律化,抓元素知识与理论知识的结合点,发挥理论的指导作用。
并注意新旧知识的的联系和对比,注意相似物质的对比,如:氧化钠、过氧化钠,二氧化硫和二氧化碳,浓硫酸和稀硫酸等,将元素化合物知识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网络。
即总复习全面抓,普遍的知识规律化,零碎的知识系统化二、复习策略(一)把握重点,突出主干知识考试说明对常见元素的单质及其重要化合物的基本要求是:了解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周期性与元素性质的递变关系.掌握典型金属和典型非金属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及与其性质的关系.了解其他常见金属和非金属元素的单质及其化合物.1.ⅠA和ⅡA族元素--典型的金属(1)了解钠的物理性质,掌握钠和镁的化学性质.(2)从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理解ⅠA、ⅡA族元素(单质、化合物)的相似性和递变性.(3)以氢氧化钠为例,了解重要的碱的性质和用途。
了解钠的重要化合物。
2.卤族元素--典型的非金属(1)以氯为例,了解卤族元素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2)从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理解卤族元素(单质、化合物)的相似性和递变性.(3) 掌握氯气的化学性质,了解几种重要的含卤化合物的性质和用途3.其他常见的非金属元素(如:H、O、S、N、P、C、Si)(1)了解这些元素的单质及某些氧化物、氢化物的性质。
高三化学易错知识点整合一 元素
高三化学易错知识点整合一元素·化合物1、碳酸钠俗名是纯碱、苏打,显碱性但不是碱,是盐。
(稳定)2、小苏打是碳酸氢钠,加热分解成碳酸钠、二氧化碳和水。
(不稳定)3、锂与氧气反应只生成氧化锂,钠在常温生产氧化钠,加热或完全燃烧生成过氧化钠。
4、碱金属的特殊性:锂的密度比煤油小,不能保存在煤油中,通常密封在石蜡里,钠的密度比水小,比煤油大。
5、碱金属的密度由锂到铯逐渐增大的趋势,但是有反常的钠密度比钾的大。
6、酸式盐的溶解度一般比相应的正盐大,但是碳酸钠比碳酸氢钠的溶解度大。
7、碱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属氧化物,金属氧化物不一定是碱性氧化物。
Mn2O7是金属氧化物,但它是酸氧化物,其对应的酸是高锰酸,即HMnO4。
8、酸性氧化物不一定是非金属氧化物(如Mn2O7),非金属氧化物也不一定是酸性氧化物(如H2O、CO、NO)。
9、氧化性:Cl2>Br2>Fe3+>I2>S;还原性:硫离子>碘离子>亚铁离子>溴离子>氯离子10、22.4L/mol,不一定在标况下。
四氯化碳、苯、水、酒精、三氧化硫、碳原子数大于4的烃(新戊烷在标况下是气体)都不是气体,且记得混合时是否反应比如NO和O2。
11、次氯酸是弱电解质,离子方程式不拆开。
12、水玻璃为硅酸钠等易溶性硅酸盐的混合物。
13、泡沫灭火器的反应原理:双水解的应用:Al2(SO4)3+6NaHCO3==3Na2SO4+2Al(OH)3↓+6CO2↑14、苯酚钠与二氧化碳,无论二氧化碳通过多少,只生产碳酸氢钠,C6H5ONa+CO2+H2O==C6H5OH+NaHCO3。
15、磷与氯气反应,氯气充足生成五氯化磷,氯气不足生成三氯化磷。
16、 Al3++ 3 AlO2- + 6 H2O =4 Al(OH)3↓,双水解反应17、C是形成化合物最多的元素、单质是自然界中硬度最大的物质元素或气态氢化物中氢的质量分数最高的元素。
【备战2014】高考化学 易错题分类解析 元素及化合物(含解析)(教师版)
备战2014·高考化学分类错题本(教师版)元素及其化合物☞易错题查找A.图①表示向AlCl3溶液中滴入NaOH溶液,沉淀质量变化B.图②表示250C时,用0.01mol·L-1盐酸滴定20ml0.01 mol·L-1NaOH溶液,溶液的PH随加人酸体积的变化C.图③表示向Na2CO3稀溶液中滴入稀HCl,产生气体的量随加人盐酸量的变化关系D.图④中曲线表示合成氨反应组分浓度随时间的变化关系☞查缺行动【知识补缺】1、元素及化合物与基本概念、理论结合方式在解题过程中,元素及化合物类试题如遇到困难,多从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的角度去思考,最终得到答案。
2、解题过程中突破口(1)特殊颜色①焰色反应:Na +(黄色)、K +(紫色)②浅黄色固体:S 或Na 2O 2或AgBr③使品红溶液褪色的气体:SO 2(加热后又恢复红色)、Cl 2(加热后不恢复红色)④有色溶液:Fe 2+(浅绿色)、Fe 3+(黄色)、Cu 2+(蓝色)、MnO 4-(紫色)有色固体:红色(Cu 、Cu 2O 、Fe 2O 3)、红褐色[Fe(OH)3]蓝色[Cu(OH)2] 黑色(CuO 、FeO 、FeS 、CuS 、Ag 2S 、PbS ) 黄色(AgI 、Ag 3PO 4) 白色[Fe(0H)2、CaCO 3、BaSO 4、AgCl 、BaSO 3] 有色气体:Cl 2(黄绿色)、NO 2与溴蒸气(红棕色)⑤特征反应现象:白色沉淀[Fe(OH)2] ——→空气红褐色[Fe(OH)3](2)特殊性质很多物质表现出特殊的物理或化学性质,具有一些特征反应,或在反应中能产生特殊现象,①受热分解产生2种或3种气体的反应:铵盐:NH 4HCO 3、(NH 4)2CO 3、NH 4HSO 3、(NH 4)2SO 3、NH 4HS 、(NH 4)2S 等NH 4HCO 3————→ΔNH 3↑+CO 2↑+H 2O硝酸盐:Cu(NO 3)2、AgNO 32Cu(NO 3)2————→Δ2CuO+4NO 2↑+O 2↑②与水反应产生气体单质:Na 、F 2等化合物:Na 2O 2、Mg 3N 2、Al 2S 3、CaC 2等强烈双水解的物质:Al 3+与CO 2-3 (HCO -3 )、S 2-(HS -)、AlO -2等 元素及化合物物质结构 电解质 化学平衡 离子反应 氧化还原制备 性质 用途实验设计(3)特殊转化个关系:无机物之间有一些重要的衍变关系,在物质之间按照一定规律反应时,会形成一定的特征的转化关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考化学易错题解题方法大全(3)——元素及其化合物【范例31】甲、乙两烧杯中各盛有100mL3mol/L的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向两烧杯中分别加入等质量的铝粉,反应结束后测得生成的气体体积比为甲:乙=1:2,则加入铝粉的质量为A.5.4gB.3.6gC.2.7gD.1.6g【错解分析】此题的关键是学生将铝与盐酸、氢氧化钠反应到底哪一个不足,哪一个过量判断失误。
部分学生认为与盐酸反应的铝就是加入的铝,从而选C【解题指导】根据铝与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方程式判断,若在含等物质的量的HCl和NaOH溶液中分别加入足量的铝粉,产生的H2之比为1:3。
而题中为1:2,说明铝粉的量相对盐酸是过量的,而对NaOH是不足的。
与前者反应的铝粉是2.7g,则与后者反应的铝粉应为5.4g。
【练习31】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硫酸、氢氧化钠溶液分别放在甲、乙两烧杯中,各加等质量的铝,生成氢气的体积比为5:6,则甲、乙两烧杯中的反应情况可能分别是A.甲、乙中都是铝过量B.甲中铝过量、乙中碱过量C.甲中酸过量、乙中铝过量D.甲中酸过量、乙中碱过量【范例32】不论以何种比例混合,将甲和乙两种混合气体同时通入过量的丙溶液中,一定能序号甲乙丙①CO2SO2石灰水②HCl CO2石灰水③CO2SO2Ba(N03)2④NO2S02BaCl2⑤CO2NH3CaCl2A.②③④B.②③④⑤C.④③④D.①②③④【错题分析】审题不细未注意到丙过量。
对相应物质的化学性质掌握不到位。
解题时要认真审题、一一排查,同时要掌握NO2的氧化性,SO2具有还原性,SO2具有酸性氧化物的性质、SO2气体通入Ba(NO3)2溶液后,由于溶液酸性增强,SO2将被NO3-氧化生成SO42-,此时有BaSO4沉淀生成。
【解题指导】对于①,由于石灰水过量,因此必有CaCO3和CaSO3沉淀生成。
对于②,同样由于石灰水过量,因此必有CaCO3沉淀生成。
对于③,CO2气体与Ba(N03)2不反应,SO2气体通入Ba(NO3)2溶液后,由于溶液酸性增强,SO2将被NO3-氧化生成SO42-,因此有BaSO4沉淀生成。
对于④,NO2和SO2混合后,SO2将被NO2氧化成SO3,通入BaCl2溶液后有BaSO4沉淀生成。
对于⑤,当NH3过量时溶液中CaCO3沉淀生成,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H3+CO2+CaCl2+H2O===CaCO3 ↓+2NH4C1;当NH3不足时,最终无沉淀生成,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H3+2CO2+CaCl2+2H2O===Ca(HCO3)2+2NH4C1。
【答案】D【练习32】把少量CO2分别通入浓度相同的①Ba(NO3)2溶液;②Ba(OH)2溶液;③溶有氨的BaCl2溶液中。
预计能观察到白色沉淀的溶液是A.①和②B.只有②C.②和③D.只有③【范例33】把铜粉和过量的铁粉加入到热的浓硝酸中,充分反应后,溶液中大量存在的金属阳离子是()A.只有Fe2+B.只有Fe3+C.有Fe2+和Cu2+D.有Fe3+和Cu2+【错解分析】忽略过量的铁还将Cu2+置换出来从而错选C。
明确:氧化性:Fe3+> Cu2+> Fe2+铁过量时一次发生:Fe+2Fe3+==3Fe2十,Cu2++Fe==Cu+Fe2+【解题指导】浓硝酸具有强氧化性,热的浓硝酸可将Fe和Cu分别氧化成Fe3+和Cu2+,过量的铁又与Fe2+和Cu2+反应生成Fe2+和Cu,所以充分后,溶液中大量存在的金属阳离子为Fe2+,【答案】A【练习33】在硫酸铁溶液中,加入a g 铜,完全溶解后,又加入b g铁,充分反应后得到c g 残余固体,且b<c,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最后得到的溶液中不含有Fe3+B.残余固体一定全部是铜C.最后得到的溶液中只含Cu2+D.残余固体可能为铁、铜混合物【范例34】一定量的Fe和Fe2O3的混合物投入250 ml 2 mol/L硝酸溶液中,反应完全后,生成1.12 L NO(标况),再向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1mol/LNaOH溶液,要使铁元素完全沉淀下来,所加入的NaOH溶液体积最少是()A.450 mlB.500 mlC.400 mlD.不能确定【错解分析】未能掌握解题的技巧。
忽略NO的释放、溶液中硝酸根要减少。
解题时:利用元素守恒往往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此题中最终溶液是硝酸钠溶液,故存在硝酸钠溶液。
【解题指导】本题涉及到的反应较多,况且铁最终是以Fe(OH)3还是Fe(OH)2形式沉淀,难以确定;硝酸是否过量也不能确定,看来计算很困难。
但若从NaOH考虑,加入的NaOH恰好使铁元素沉淀,溶液为硝酸钠溶液。
不难得出:n(NaoH)=n(NO3-)=n(HNO3)-n(NO)= 0.25LΧ2 mol/L—0.5 mol=0.45molV(NaoH)=0.45L=450 ml【答案】A【练习34】将一定质量的镁、铜合金加入到稀硝酸溶液中,两者恰好完全反应,假设反应过程中还原产生全是NO,向所得溶液中加入物质的量浓度为3mol/LNaOH溶液至沉淀完全,测得生成沉淀的质量比原合金的质量增加5.1g,则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A.开始加入合金的质量可能为6.4gB.参加反应的硝酸的物质的量为0.1molC.生成沉淀完全时消耗NaOH溶液的体积为100mLD.溶解合金时收集到NO气体的体积为2.24L【范例35】某学生用NaHCO3和KHCO3组成的某混合物进行实验,测得如下数据(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相等).则下列分析推理中不正确的是( )50ml盐酸50mL盐酸50mL盐酸m(混合物) 9.2g 15.7g 27.6g V(CO2)(标准状况) 2.24L 3.36L 3.36LA.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3.0mol/LB.根据表中数据能计算出混合物中NaHCO3的质量分数C.加入混合物9.2g时盐酸过量D.15.7g混合物恰好与盐酸完全反应【错题分析】出错原因关键是对题目所给的数据中不能提取有效的信息。
解题时要注意数据的变化规律,判断反应中反应物的量的关系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解题指导】由表中数据得出第l组中盐酸过量.第2、3组中盐酸不足,全部与HCO3—反应放出CO2:c(HCl)==3.36L/22.4L/mol/0.05L==3 mol/L。
A选项正确;由第l组数据列方程式可求出NaHCO3的质量分数。
B选项正确;加入混合物9.2 g时盐酸过量,C选项正确;13.8 g 混合物恰好与盐酸完全反应.D选项不正确.【答案】D【练习35】把一定量的Na2O2的NaHCO3的混合粉末分为两等份,将其中一份加入100mL稀盐酸中恰好完全反应,生成的气体干燥后体积为 2.24L(标准状况下);再将此气体通入另一份混合物中,充分反应后,得到O2 2.016L(标准状况下),则原混合粉末中Na2O2和NaHCO3的物质的量之比及稀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是()A B C DNa2O2和NaHCO3的物质的量之比8:1 9:2 8:1 2:9原稀盐酸的物质的量的浓度(mol·L-1) 3.4 1.1 1.8 1.3【范例36】某无色溶液中可能含有I一、NH4+、Cu2+、SO32-,向该溶液中加入少量溴水,溶液呈无色。
则下列关于溶液组成的判断正确的是( )①肯定不含I一②肯定不含Cu2+③肯定含有S032-④可能含有I—A.①③B.①②③C.③④D.②③④【错题分析】此题的综合性较强,离子之间相互干扰,学生注意不到这些隐含条件而造成错误。
解题时一定要先寻找隐含条件、离子间的的相互影响及离子间氧化性还原性的能力大小关系。
【解题指导】当向原溶液中加入少量溴水时,溶液仍呈无色.说明原溶液中肯定不合Cu2+。
由于亚硫酸根离子的还原性强于碘离子。
因此加入的少量溴水先和亚硫酸根离子反应。
离子方程式为SO32-+Br2+ H2O== SO42- +2Br一+2H+,反应后溶液呈无色,因此③和④也正确.【答案】D【练习36】在一种酸性溶液中存在NO3-、I一、Cl_、Fe3+中的一种或几种,向该溶液中加入溴水,溴单质被还原,由此可推断该溶液中( )A.一定含有I一,不能确定是否有Cl—B.一定含有NO3-C.不含有Fe3+ D.一定含有I一、NO3-和Cl—【范例37】高温下硫酸亚铁发生如下反应:2FeSO4高温Fe2O3+SO2↑+SO3↑若将生成的气体通入氯化钡溶液中,得到的沉淀是( )A.BaSO3和BaSO4B.BaS C.BaSO3D.BaSO4【错解分析】学生误认为SO2会与氯化钡溶液反应生成BaSO3,没有把握好BaSO3的性质。
学生应明确:BaSO3是一种弱酸盐可溶于强酸溶液中,可与强酸反应生成亚硫酸。
但遇到硝酸时会被硝酸氧化为BaSO4,仍有沉淀。
【解题指导】SO2和SO3通入氯化钡溶液,只有硫酸钡沉淀,因为亚硫酸钡溶于稀硫酸。
但遇到硝酸时亚硫酸钡将转化为硫酸钡沉淀。
【答案】D【练习37】下列褪色过程不是因为氧化还原反应而褪色的是()A.SO2气体通入到溴水中使溴水褪色B.氯水使滴有酚酞的NaOH溶液褪色,再加入NaOH后不变红C.SO2气体能使品红溶液褪色D.在含有碘单质的淀粉溶液中,加入KOH溶液后蓝色褪去【范例38】溴化碘(IBr)的化学性质与卤素单质相似,能与大多数金属反应生成金属卤化物,和某些非金属单质反应生成相应的卤化物,跟水反应的方程式IBr+H2O=HBr+HIO,下列有关IBr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 IBr是双原子分子B.在很多反应中IBr是强氧化剂C.和NaOH溶液反应生成NaBr和NaIOD.和水反应时,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错解分析】误认为是氧化还原反应,此类问题分析化合价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借用氧化还原反应的规律来解决问题。
【解题指导】A. IBr是有两种元素组成的故应为双原子分子B.在IBr中I元素的化合价为+1,是不稳定的易得电子变为-1,所以是强氧化剂。
同理IBr和NaOH溶液反应生成NaBr和NaIO。
D项和水反应时,水既不是氧化剂又不是还原剂【答案】D【练习38】“XY n”表示不同卤素之间靠共用电子对形成的卤素互化物(非金属性:X<Y),其化学性质和卤素单质相似。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ICl与水反应可生成HCl 和HIO,则1mol ICI 参加反应转移电子为1molB.某温度,液态IF5电离:2IF5≒ IF4++IF6-,则c (IF4+)×c (IF6-) 是一个常数C.BrCl与Zn 反应生成ZnCl2 和ZnBr2D.XY n 与卤素单质一样都是非极性分子【范例39】向某稀HNO3和Fe(NO3)3的混合溶液中逐渐加入铁粉,产生无色气体.该气体遇空气变红棕色,溶液中Fe2+浓度和加入Fe粉的物质的量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则稀溶液中HNO3和Fe(NO3)3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 )A.2:1 B.1:1 C.4:1 D.3:1【错题分析】学生未掌握解决图像题目的要领,不能从图像中提取出有效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