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册1.1声音是什么讲义苏科版
2022-2023学年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声现象章节训练练习题(解析版)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声现象章节训练考试时间:90分钟;命题人:物理教研组考生注意:1、本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填写在试卷规定位置上3、答案必须写在试卷各个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第I卷(选择题 15分)一、单选题(5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15分)1、2019年10月1日,小洋欣赏了建国70周年主题为《我的祖国》的专场音乐会。
其中关于音乐的物理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男高音的音调比男低音的音调低B.小洋主要是根据响度来区分不同乐器的声音C.当长笛演奏时,是长笛内的空气振动发声D.欣赏音乐期间,大家把手机调至静音是在阻断噪声的传播2、在复习声现象时,同学们举出了一些实例:①放在钟罩内的闹钟正在响铃,在抽取钟罩内空气的过程中,铃声逐渐减小②正在发声的音叉插入水里,看到水花四溅③用手按住正在发声的琴弦时,琴声会消失④吹笛子时,手按住不同的孔便会发出不同的声音;其中能说明声音产生原因的是()A.①B.②③C.③④D.①②④3、每年高考和中考期间,社会各界都努力为考生创设良好的环境,防止噪声的危害是一项重要工作。
下列关于考试期间控制噪声的说法和做法正确的是()A.考场周围可以大声播放音乐,因为音乐不属于噪声B.考场附近禁止车辆行驶和鸣笛,是从声源处防止噪声的产生C.关闭门窗可以完全消除噪声,因为固体不能传声D.干扰的声音不可能完全杜绝,若在考场内听到80dB的噪声应属于较为理想的安静环境4、如图所示的声现象中,分析正确的是()A.甲图:拨动伸出桌面的钢尺,钢尺振动得越快,音调就越高B.乙图:将扬声器对准烛焰,播放音乐,烛焰会跳动,说明声波能传递信息C.丙图:逐渐抽出玻璃罩内的空气,闹钟的声音变小,说明声音的传播不是需要介质D.丁图:工厂车间工人佩戴耳罩,是为了在声源处减弱噪声5、控制噪声的几种措施如下图,其中属于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的是()A.摩托车的消声器B.公路两旁的透明板墙C.学校附近静止鸣笛D.工厂员工戴防噪声耳罩第Ⅱ卷(非选择题 85分)二、填空题(5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20分)1、家用轿车上的倒车雷达是利用_____(选填“电磁波”或“超声波”)工作的.核能属于_____(选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能源,核电站是利用_____(选填“核裂变”或“核聚变”)来获得核能的.2、在花样游泳比赛中,运动员在水中也能听到音乐,这是因为______能传播声音;小华向着远处的山崖大喊一声,约3s后听到回声,则小华距山崖大约______ m。
2019-2020学年【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机械运动1.1长度和时间的测量单元练习试卷(wo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机械运动1.1长度和时间的测量单元练习试卷(word可编辑)(考试时间:90分钟,总分100分)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一、单选题(每小题2分,共计40分)1、以下估计数据中合理的是()A .一块普通橡皮的质量约为1kgB .一个鸡蛋的质量大约是50gC .一个成年人正常步行的速度10m/sD .一个普通中学生的身高约20dm2、某同学用分度值为1cm的刻度尺测量了一物体长度,共测量了8次,记录的结果如下:5.24dm、5.23dm、5.2dm、5.245dm、5.86dm、5.25dm、5.22dm、5.24dm.则该物体长度是()A .5.233dmB .5.31dmC .5.24dmD .5.2325dm3、在学习、生活中所涉及到的下列数值,最接近实际情况的是()A .初中生跑200m所需的时间约为10sB .我们所用的物理课本长度约为26dmC .一个中学生的正常体温约为39℃D .一只鸡蛋的质量约为50g4、关于实验器材的使用,说法正确的是()A .刻度尺的零刻度线磨损后仍可使用B .称取质量时,可以通过增减砝码或调节平衡螺母来使天平平衡C .将装水的量筒放上天平左盘,能同时称取质量和水的体积D .用弹簧测力计测沿斜面向上的拉力时,应使测力计水平放置A .2.355cmB .2.36cmC .2.35cmD .2.45cm6、我国1元硬币的直径最接近于()A .2微米B .2毫米C .2厘米D .2分米7、小明5次测量物理课本的宽度,结果分别为18.52cm、18.52cm、18.10cm、18.50cm、18.51cm,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5次的测量数据都是正确的B .最后结果应记作18.43cmC .18.50cm中最后一位“0”可以去掉D .此刻度尺的分度值是1mm8、下列数据不符合实际的是()A .成年人走两步的距离大约是1.5 mB .课桌的高度大约是0.75 mC .一张纸厚度约10-3mD .自行车骑行速度约5m/s9、以下描述与实际不符的是()A .15℃时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B .人的正常体温是38.5℃C .初中物理课本宽度约为18cmD .一节干电池的电压大约是1.5V10、在学习和生活中,我们要善于发现,善于思考。
2018-2019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册第1章声现象单元综合测试卷(苏科版)含答案
第1章声现象单元综合测试卷考试范围:第1章;考试时间:40分钟;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一、单选题1.如图所示,其中利用了超声波的是()A.小孩对着山壁喊话B.蝙蝠探测飞行中的障碍物C.工人用电钻钻墙D.敲击编钟发声2.用钢琴和和小提琴同时合奏一首乐曲,常常能明显区别出小提琴声和钢琴声,这是因为钢琴和小提琴的(A)音调不同(B)响度不同(C)音色不同(D)音调和响度都不同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引吭高歌”中的“高”是指响度大B.“尖声细嗓”指的是音调高C."起音太高唱不上去"中的"高"指的是音调高D."轻声慢语"指的是音调低4.拿一张硬纸片,让它在木梳齿上划过,一次快些,一次慢些,是为了研究( )A. 音调B. 响度C. 音色D. 声音的大小5.市政府为了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全面推进文明城市建设,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对下列措施的解释错误..的是A.增加城市水面面积——可以调节气温 B.城市种植花草树木——可以减弱噪声C.城区禁止机动车鸣笛——可以消除噪声 D.倡导“无车日”——可以缓解“温室效应”6.下列现象或事例能够说明声音产生条件的是()A.渔民利用声呐探测鱼群B.电影院放映厅的墙壁上都被装修成坑坑凹凹的C.风吹树叶能看到树叶摇摆,同时听树叶沙沙响D.雷雨天时,先看到闪电后听见雷声7.下列有关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A. 甲实验说明发声的物体在振动B. 乙实验探究声音的响度与频率的关系C. 丙实验探究声音的音调与振幅的关系D. 丁实验说明声音的传播不需要介质8.人耳能分清前后两次声音的时间间隔应大于1/15秒,据此,要想听到自己的回声,人离障碍物的距离应()大于11.3米小于22.6米小于11.3米大于22.6米9.下列最能说明液体可以传播声音的现象是( )A. 潜水员能听到岸上的讲话声B. 古代枕着牛皮箭筒睡在地上的士兵,能听到敌人的马蹄声C. 我们能听到波浪拍击礁石的声音D. 在岸上的人听到河水流动的声音10.如图所示为声波的波形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甲、乙、丙三者的音色不同B. 甲、乙、丙三者的响度不同C. 甲、乙、丙三者的音调不同D. 甲、乙、丙三者的音调、响度、音色都不同二、填空题12.医生通过听珍了解病人的心、肺的工作情况是利用声传递_____,用超声波除去人体结石是利用声传递______。
苏科版物理第1章声现象第1节 声音是什么 讲义
【课前思考题】小声同学买了新手机要试试录音功能,录音后播放,听到自己的声音很生气:“我的声音哪有这么奇怪!一定手机不好”边上的小音同学说:“这就是你的声音啊!手机录音功能挺好的啊!”小声和小音同学为什么有不同的看法呢?【解析】声音不能以远近区分,应根据传到区分,小声听到自己声音主要是由脸上的骨头传递给耳朵,而小音听到小声的声音是通过空气传递过来的,是有区别的。
所以录音录小声的声音是通过空气传递的和小声听到自己的声音是有所区别的,但是小音听到小声的声音和录音机放出来的声音是一样的,都是由空气传递的。
第1节声音是什么一.声音的产生【生活现象】实验一:探究声音的产生【实验目的】探究声音的产生【实验器材】音叉、乒乓球、细线、铁架台、水盆【实验过程】请观看视频【实验现象】音叉振动发声时,可以看到塑料小球被弹开【实验结论】声音由物体振动产生【说明】①“振动”中“振”不要写错了②“物体”可以是固体、液体和气体③在研究物体振动发声时用到了转换法:将不容易观察到的细微现象,形象直观地显现出来如在桌面上撒一些细沙,敲击桌面发声时,可以看到细沙在桌面上跳动认识一些新奇的发生现象(1)笑树:经常莫名其妙哈哈大笑【原因】果实的外壳上有许多小孔,经风一吹,壳里籽撞击壳壁发出声音(2)蝉【原因】蝉是通过腹部的发生器官发声。
只有雄蝉才会鸣叫,因为雄蝉腹部有发音器,而雌蝉没有发音器,在腹部只有接收声音的器官(3)长颈鹿为什么这么安静【原因】长颈鹿没有发声器官1.声音的产生:由物体的振动产生【说明】①“物体”可以是固体、液体或气体②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物体的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③“物体的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不能说成“物体的振动停止,声音消失”:因为振动停止,只是不再发声,但原来发出的声音仍然存在且会继续在介质中传播④物体只要振动就一定会产生声音,但产生的声音不一定会被人听到2.声源:正在振动发声......的物体3.常见物体的振动(1)人说话时的发声是靠声带的振动(2)婉转的鸟鸣声靠气管和支气管交界处鸣膜的振动(3)弦乐器发声靠弦的振动,如二胡、京胡、吉他、琵琶、提琴等(4)管乐器发声靠管中空气柱的振动,如笛子、箫、黑管、号等(5)打击乐器发声靠锣面、鼓面的振动,如锣、鼓等【判断鼓面发声时是否振动】在鼓面上放一些小纸屑,敲击鼓面,鼓面发声,小纸片在振动,说明鼓面发声时也在振动二.声音的传播1.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固体、液体、气体(1)通过气体传播:人与人交流时,声音通过空气传播(2)通过固体传播:①耳朵贴在桌面上,用手轻轻敲击,会听到桌面传来的敲击声,说明固体可以传声②耳朵贴在铁轨上,判断对面是否有火车过来或有多远,说明固体可以传声(3)通过液体传播:钓鱼时说话,会被鱼听到将鱼吓跑,说明声音可以在液体中传播实验二:探究声音的传播【实验目的】空气可以传递声音【实验器材】音叉2个、乒乓球、铁架台【实验过程】敲打乙,与甲接触的球会弹起【实验结论】空气可以传递声音【说明】①实验成功的前提是两个音叉振动的频率必须相同;②频率相同才会引起共振2.声音在真空中不能传播月球上没有空气,宇航员通过无线电(电磁波)交流,而电磁波可在真空中传播用真空泵抽出玻璃罩内的空气,当空气被逐渐抽出时,闹钟声会减弱。
苏科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 第一章 声现象 复习说课稿
苏科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一章声现象复习说课稿一、教学目标1.了解声波的基本概念和特性;2.掌握声音的传播特点和速度计算方法;3.理解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和传递规律;4.能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与声学有关的问题。
二、教学内容1.什么是声波;2.声波的特性;3.声音的传播和传递规律;4.声音的速度计算;5.声波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
三、教学重点1.理解声波的基本概念和特性;2.掌握声音的传播特点和速度计算方法;3.理解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和传递规律。
四、教学难点1.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和传递规律;2.掌握声音速度计算的方法。
五、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2.声音传播的实验器材:音叉和空气、固体、液体容器;3.学生手册。
六、教学步骤与内容安排第一步:导入(5分钟)1.进行一个简短的导入,引起学生对声音的兴趣;2.出示一张声音传播的图片,并简单介绍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现象。
第二步:概念解释(15分钟)1.介绍声波的概念,并与电磁波进行对比;2.解释声波的特性,包括振动源、介质和传播媒质;3.带着学生一起观察、感受不同声音产生的原因和特点。
第三步:讲解声音传播规律(10分钟)1.解释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规律,例如声音的传播是靠空气分子的振动传递的;2.介绍声音在固体和液体中的传播规律,例如声音在固体中传播速度比在空气中快,声音在液体中传播速度又比在固体中快。
第四步:声音速度的计算(10分钟)1.讲解声音速度的计算公式:速度 = 频率× 波长;2.指导学生根据已知条件进行声音速度的计算。
第五步:实验探究(15分钟)1.进行声音传播实验,分别使用音叉和空气、固体、液体容器进行实验;2.学生进行实验记录和思考,探究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和传递规律。
第六步:巩固与拓展(10分钟)1.布置相关的习题进行巩固训练;2.引导学生思考声音在其他介质中的传播规律。
第七步:总结(5分钟)1.总结本节课学习到的知识点和方法;2.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主动思考问题。
2019—2020年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声现象》单元检测与简析
2019—2020学年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声现象》单元检测与简析一.选择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1.把头埋在水缸中说话,听到声音是“嗡嗡”的这是因为()A.水缸振动发声B.耳朵振动发声C.听到了回声D.听清了回声2.电影院放映厅的墙壁上都被装修成坑坑洼洼的,俗称“燕子泥”,其目的是为了()A.防止声音发生振动B.减弱回声C.增强回声D.为了装饰剧场3.根据图中所给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蝙蝠可以发出频率为1000Hz的声音B.人能听到蝙蝠发出的所有频率的声音C.人的听觉频率范围比人发声频率范围大D.15Hz的声音只要响度足够大,人耳是能听到的4.下列事实中应用了次声的是()A.用声呐装置测潜水艇的位置B.蝙蝠确定目标的方向和距离C.用探伤仪探测金属内部是否有缺陷D.监测地震、台风和核爆炸5.古代行军打仗,侦察兵经常将耳朵贴在地面上,通过声音可以判断视力不及的地方、敌军是步兵还是骑兵、军队规模等,以便提前做好防备。
这里判断是骑兵还是步兵,是利用了声音的()A.响度B.音色C.振幅D.音调6.春晚上,小沈阳模仿的刀郎的声音模仿得很像,他主要是模仿了刀郎的声音的()A.音色B.音调C.响度D.频率7.如图所示声波的波形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音调相同的只有图甲和图乙B.响度相同的有图甲、乙、丙C.图甲与图丁的声音可能是同一乐器发出的D.图甲与丙的音色相同8.学习了声音部分后老师指导同学们制作小乐器。
如图是小华制作的可以吹奏的水瓶琴。
以恰当的角度吹不同的瓶口会发出“do”“re”“mi”“fa”“so”的声音来。
关于水瓶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吹奏水瓶琴时发出的声音是由瓶子里的水产生的B.发出的“do”“re”“mi”“fa”“so”…的声音是声音的响度不同C.水瓶琴的声音是通过空气传入人耳的D.饶有兴趣演奏发出的声音对于上无声自习的同学不是噪声9.从环境保护的角度看,下列关于乐音和噪声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乐音悦耳动听,给人以享受,但有时也会成为噪声B.乐音是乐器发出的声音;噪声是机器发出的声音C.波形有规律的声音都是乐音D.乐音是指40dB以下的声音,噪声是指40dB以上的声音10.对“0dB”的理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0 dB说明物体不振动B.0 dB是人耳能听到的最弱音C.0 dB说明频率低于20 Hz D.0 dB说明频率高于20 000 Hz11.为了保证正常的工作和学习,应控制环境声音不超过()A.50dB B.70dB C.90dB D.110dB12.北岳恒山是我国著名的五岳之一,位于山西浑源县境内。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1.1、声音是什么 教学设计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1.1、声音是什么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了解声音的概念和特点;2.了解声音的产生和传播;3.掌握声音的基本性质和测量方法;4.培养学生观察、实验、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准备1.教材: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2.教具:音叉、响板、弹簧、音频设备等;3.实验器材:空瓶子、电吹风等;4.多媒体设备。
教学过程导入1.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一段自然界中不同声音的声音片段,让学生感受不同声音的特点,引导学生思考声音的产生和传播。
探究1.通过观察和实验,让学生探究声音的产生和传播过程。
•实验一:使用音叉和弹簧进行实验。
–步骤:a.学生手持音叉的一端,将其在响板上敲击;b.观察响板的震动和声音的产生;c.将音叉的另一端贴近耳朵,观察声音的传播。
•实验二:利用空瓶子和电吹风进行实验。
–步骤:a.将空瓶子的口部对准电吹风的出风口;b.打开电吹风,调节不同的风速;c.观察空瓶子的瓶口是否产生声音。
知识讲解1.根据学生的实验结果和观察,引导学生总结声音的产生和传播过程,并由此引入声音的概念和特征。
•什么是声音?–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机械波,在空气等介质中传播而能够使人听觉器官产生听觉感觉的物理现象。
•声音的特征:–高低音调:与声音振动的频率有关,频率高则声音高,频率低则声音低;–响度:声音的强弱程度,与声音振幅有关;–音色:声音的独特特征,由声音的谐波构成。
2.介绍声音的传播方式。
•机械振动传播:声音通过物体的振动传播,介质可以是固体、液体和气体;•空气中的声音传播:声音是通过空气分子的振动产生的,因此在真空中无法传播声音;•声音的传播速度: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不同,空气中的声音速度约为343米/秒。
实践应用1.针对声音的特性和传播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并讨论声音在生活中的应用。
•个人交流:声音是人与人之间交流的一种方式,如语言、电话等;•音乐及演出:声音是音乐和演出的基本元素,如乐器演奏、演唱会等;•震耳欲聋声音:如火车喇叭、汽车喇叭等警示声音;•音响系统:声音通过扩音器、喇叭等设备放大和传播;•声纳及雷达:声音传播的原理可应用于声纳和雷达等技术。
苏科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 物态变化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第二章物态变化单元测试卷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2小题,共24.0分)1.下列物体变化中,属于凝固的是()A. 炎热的夏天,冰棍周围冒出“白气”B. 寒冷的冬天,湖水结成冰C. 初冬的早晨,地面上出现霜D. 秋天的夜晚,草叶上出现露珠2.以下温度中,最接近25℃的是()A. 冰水混合物的温度B. 健康成年人的体温C. 让人感觉温暖而舒适的室内温度D. 蜡烛外焰的温度3.实验室使用温度计测量水的温度.下列操作中正确的是()A. B. C. D.4.下列物态变化需要吸热的是()A. 冰雪消融B. 露珠的形成C. 霜打枝头D. 冰的形成5.日常生活中常常要进行估测,下列估测最接近实际值的是()A. 某同学的身高约为160dmB. 某中学生的质量约为50kgC. 人正常呼吸一次所用的时间约为10sD. 洗澡水的温度约为℃6.水是大自然的精灵,瞬息万变中向我们展示了它神秘的特性.如图所示的四个场景中,因为水的凝固而形成的是()A. 草叶上的露珠B. 屋檐下的冰凌C. 树叶上的白霜D. 旷野上的白雾7.炎炎夏日,考场如火,细心的监考老师轻轻地在教室地面上洒了些水,不一会儿,考生们就有凉爽、舒适的感觉。
对于这一现象所蕴含的物理知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利用了水的蒸发、吸收热量B. 利用了水的沸腾、吸收热量C. 利用了水的汽化,放出热量D. 利用了水的液化,吸收热量8.下列关于温度计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 使用温度计前,要看清温度计的量程及分度值B. 测量时,应使温度计的感温泡跟被测物体充分接触C. 只有当温度计内液面停止上升时才能读数,且视线必须与液柱的上表面相平D. 虽然不能用温度计来测量超过它的最高刻度的温度,但对于低温,温度计都可以测量9.如图所示的物态变化的实例中,属于熔化的是()A. 冰化成水B. 露的形成C. 雾的形成D. 雪的形成10.下列四种生活现象中,其物态变化属于液化的是()A. 湿衣服晾干了B. 加冰块使饮料温度降低C. 放在衣柜中的樟脑片变小了D. 夏天从冰箱内取出瓶装饮料后,瓶外壁常附着一层小水珠11.下列措施中,能使蒸发减慢的是()A. 给湿头发吹热风B. 把湿衣服晾在通风向阳处C. 把盛有酒精的瓶口盖严D. 将玻璃板上的水滴向周围摊开12.如图是某物质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根据图象中的信息,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该物质为非晶体B. 该物质的熔点是℃C. 在第5min时物质已全部熔化D. 第10min时物质处于液态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2小题,共24.0分)13.如图所示是甲、乙两种固体的熔化实验图象,由图象可知固体乙是______选填“晶体”“非晶体”,固体甲第6分钟的状态是______选填“固态”“液态”“固液共存态”.14.如图所示高原边防哨所的战士用压力锅煮面条,这是因为高原地区气压______(选填“高”或“低”),水的沸点______(选填“升高”或“降低”)的缘故。
2019-2020学年八年级物理全册 3.1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精选练习(含解析)(新版)沪科版
3.1 科学探究声音的产生与传播精选练习一.选择题1。
(2018.呼伦贝尔)鱼儿在水中也能听到岸上的声音,当声音从空气传到水中时,它的传播速度将( )A。
不变 B.变大C。
变小D。
无法确定【答案】B【解析】声音在水中的传播速度大于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故当声音从空气传到水中时,它的传播速度将变大。
故ACD错误;B正确:故选:B。
2。
(2019。
无锡期中)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相同B。
人说话是靠舌头振动发声的C.真空可以传播声音D.一切发声物体都在振动【答案】D【解析A、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在固体中传播速度最快,在气体中传播速度最慢。
此选项错误;B、声音是物体振动产生的,人说话靠的是声带的振动。
此选页错误;C、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音不能在真空中进行传播。
此选项错误;D、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故发声的物体一定在振动.此选项正确。
故选D。
3。
(2019。
兴化)如图所示,将正在发出声音的音叉放入水中,能观察到音叉周围溅起许多水花。
关于这个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音叉周围溅起许多水花说明了声波具有能量B。
通过观察音叉周围溅起的水花,说明了发声的音叉在振动C。
人耳听到的音叉声音越来越小,由于声音的音调在不断降低D.将音叉放入水中的目的是为了说明液体能够传声【答案】B【解析】A、音叉直接和水接触,水花溅起是由音叉的振动引起的,不能说明了声波具有能量,故A错误;B、正在发声的音叉是否振动,不容易观察,把它放到水里后,能够激起水花,看到水花飞溅,就能够说明插入水中的发声音叉是在振动的;故B正确;C、声音的大小指的是声音的响度,人耳听到的音叉声音越来越小,由于声音的响度在不断减小,故C错误;D、将音叉放入水中的目的是为了说明插入水中的发声音叉是在振动的,故D错误。
故选: B4。
(2019。
双流区模拟)如图所示,在探究“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实验中,将正在发声的音叉紧靠悬线下的乒乓球,发现乒乓球被多次弹开。
2019-2020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第一学期第二章 声现象 单元练习卷 (解析版)
2019-2020学年度人教版物理八年级第一学期第二章声现象单元练习卷(解析版)一、选择题1、广场舞(俗称坝坝舞)风靡各地,广场上跳舞的人在音箱中传出的音乐声中翩翩起舞.对此以下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音乐声是由音箱中发声体振动产生的B.音乐声是通过空气传到人耳的C.音乐声对某些人来说可能是噪声D.将音量调大是提高声音的音调2、下列声现象中,能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的是( )3、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A.蝙蝠在飞行时发出超声波B.大象的语言对人类来说就是一种次声波C.地震、火山喷发、台风等都伴有次声波D.人们利用次声波来清洗钟表等精细的机械4、古代的侦察兵为了及早发现敌人骑兵的活动,常常把耳朵贴在地面上听,以下解释错误的是()A.马蹄踏在地面时,使土地振动而发声B.马蹄声可以沿土地传播C.马蹄声不能由空气传到人耳D.土地传播声音的速度比空气快5、用力敲铜锣,铜锣发出声音,停止敲击,铜锣“余音未止“,用手按住锣面,锣声消失了,手开始有点麻的感觉,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余音未止”是回声的现象B.有余音说明停止敲击,铜锣仍在振动C.手感到“麻“与锣振动无关D.锣声消失了,是手阻碍了声音的传播6、下列关于声音说法正确的是()A.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B.戴耳罩是为了在声源处减弱噪声C.根据音调的高低辨别不同乐器 D.声波能传递信息,但不具有能量7、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B、声音不可以在真空中传播C、声源振动的频率越高,音调越高D、音调越高,说明声源振动的幅度越大8、下列与声现象有关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宇航员之间在太空中不能直接对话,是因为真空不能传声B.汽车安装的倒车雷达是利用超声波工作的C.看电视时调节音量是为了改变声音的响度D.高速公路两旁的隔音板可防止噪声的产生9、下列四幅图片与其对应的说法,正确的是A.甲图摩托车的消音器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的B.乙图蝙蝠的导航系统在太空中依然可以发挥作用C.丙图正在发声的音叉把小球反复弹开,说明发声的音叉在振动D.丁图自制橡皮筋吉他的橡皮筋绷紧程度相同时,细的橡皮筋是低音弦10、关于声现象及声的利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超声波清洗机利用了声波传递信息B.地震时,声学仪器接收到的是超声波C.学习时,响亮的广场舞音乐声对同学们来说是噪声D.根据音调可以分辨出不同乐器发出的声音11、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声音是由于物体振动产生的B.声音传播的速度是340m/sC.“闻其声,不见其人”是根据音调来分辨人的D.戴上耳罩可以防止噪音的产生12、下列各图关于声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敲击编钟能发声说明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B.钢尺振动的越快、响度越大C.街头设置噪声监测仪可以控制噪声D.B型超声波诊断仪可以传递能量二、填空题13、考场内翻阅试卷的声音是由纸张的产生的。
2019-2020学年八年级物理新人教版声音的产生与传播-知识要点
2019-2020学年八年级物理新人教版声音的产生与传播知识要点学法指导1.怎样认识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观察课本所示的各实验,观察蟋蟀叫时左右翅的振动,触摸发声的扬声器的纸盆,聆听水滴溅落到水盆中发出的响声等等。
人们正是对这些实验及大量的现实经历的仔细观察,发现了发声的物体具有一个共同特征,即: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从而使人们认识到: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用手按住正在发声的鼓面、锣面或音叉,声音马上消失,这是因为它们停止了振动,于是认识到: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观察实验法是我们研究、学习物理知识常用的重要方法。
从上面的叙述中可以看出,观察时,除了用眼看之外,还可以借助于耳听、手触、脑想等多种手段,以使观察得更准确、更全面。
2.怎样认识声速。
《梦溪笔谈》中就已记载:行军宿营,士兵枕着牛皮制的箭筒睡在地上,能及早听到夜袭的敌人的马蹄声。
这说明声音在固体中传播的速度大于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
也就是说,在不同的介质中声音的传播速度不同。
本章出现了第一个物理常数表——“一些物质中的声速”。
读声速表时应做到:(1)知道表中数值(声速)使用的单位:m/s;(2)能从表中查出我们需要的声速;(3)能从表中看出声速的某些特点或规律。
如①不同物质中的声速不同,并且通过比较进而得出:声音在固体、液体中比在空气中传播得快。
②不同条件下同种物质中的声速也不同。
如,15℃、25℃时空气中的声速分别是340 m/s、346 m/s等。
记住15℃时空气中的声速:340 m/s。
学习方法导航1.声音的产生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而产生的,凡是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例如:触摸自己的喉头,(这也是实验)然后发声,感觉到声带在振动。
蟋蟀发声时复翅举起,与其背部约成45°角,左复翅上有音锉,右复翅上有刮器(发音镜),左右复翅迅速地开合,便使复翅振动发声,蝗虫也是靠音锉和刮器发声的,蝉是靠腹部第一节两侧的弹性薄膜——声鼓的振动发声的,蜂、蝇、蚊等是靠翅膀的振动发声的。
2019-2020学年八年级物理考点归类训练——声现象(带答案解析)
2019-2020学年八年级物理考点归类训练——声现象考点一:声音的特性1.“女高音歌唱家”和“男低音歌唱家”这里的“高”与“低”指的是()A. 音调B. 响度C. 音色D. 都有可能2.鲁迅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中有这样的描写:“鸣蝉在树叶里长吟…油蚙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昆虫发出的声音是通过________传入孩子们耳朵的,能分辨出不同昆虫发出的声音是根据声音的________不同,蟋蟀是依靠相互摩擦的双翅________产生声音的.3.各种管乐器在演奏时,乐音是通过________传到人耳的.在进行管乐器的演奏过程中,当用手指堵住管上不同位置的孔时,就改变了振动部分空气柱的长度,从而改变了所产生的乐音的________ 。
4.音乐厅正在开音乐会,男中音在放声高歌,女高音轻声伴唱,又有多种乐器伴奏,这时男中音的________ 比女高音的大,而女高音的________ 比男中音的高.音乐会的声音我们听起来有丰富的立体感,这主要是由于人的听觉具有________ 效应.5.小明自己制作了一个哨子,如图所示.在筷子上缠一些棉花,做成一个活塞,用水蘸湿棉花后插入两端开口的塑料管,吹管的上端,可以发出悦耳的哨声,这哨声是由________振动产生的;向上推活塞时,声音的音调会变________(选填“高”或“低”).6.如图所示,用手拨动塑料尺(1)发出的声音是由塑料尺________产生的;(2)如图a所示,用较小的力轻拨塑料尺;如图b所示,用较大的力重拨塑料尺。
从a到b,塑料尺发出声音的________变大;(3)如图c到图d,拨塑料尺的力不变,使塑料尺伸出桌面的长度变长,用仪器测得c图实验声音为1.3×102, d图实验声音为1.2×102,两个数据的单位是________;可见随着塑料尺伸出桌面的长度变长,发出声音的________变低;(4)如图c到图f,拨塑料尺的力不变,塑料尺伸出桌面的长度不变,在塑料尺右端开小孔,开孔前后、两次发声的波形图象如图所示。
2019_2020学年八年级物理全册第三章声的世界第一节科学探究:声音的产生与传播课时检测含解析新版
word第一节科学探究: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测试时间:15分钟一、选择题1.用嘴吹笔帽能够发出鸣叫声,这个声音的声源是( )A.嘴B.笔帽C.空气D.手2.(2018某某某某中考)为了探究声音产生的条件,小明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几个实验,你认为不能完成探究目的的是()3.(2018某某某某中考)关于声音的产生和传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声纹门锁”是依据声音的响度来识别的B.鼓手打鼓用的力越大,鼓声的音调就越高 C.二胡演奏的优美旋律,是由弦的振动产生的 D.航天员在太空与地面的人交流时的声音是通过声波传回地球的4.将一石子抛入水中,若距击水处相同距离的水中、空中、岸边分别有一条鱼、一只小鸟、一个人,则最先听到击水声的是( )A.鱼B.小鸟C.人D.无法确定5.一艘科考船在经过A、B、C、D、E五个位置时,向海底定向发射超声波,测得回收信号的时间分别为s、s、s、s、s,根据时间,就可以绘出海底的大致形状, 大致形状如图中的( )二、填空题6.15 ℃的空气中,声音的传播速度是m/s。
人在岸边走过时,会吓跑水中的鱼,说明声音能在中传播,月球上“死寂无声”是因为。
7.(2019某某某某石狮实验中学期末)南美洲热带雨林中有一种鸟能抓住一根木棍打击树干发出有节奏的声音,可谓是鸟界的“打击乐高手”。
这声音是由树干的产生的,人们听到这种“打击乐”是因为声音可以在中传播。
三、实验探究题8.现给你如下器材:音叉、乒乓球、细线、橡皮筋、鼓、纸X、小橡皮锤。
请你从中挑选器材,设计一个实验证明:发声的物体在振动。
要求:(1)写出实验器材;(2)写出实验步骤及现象。
9.如图所示,将正在发声的手机放在连通于抽气机的密闭玻璃瓶内。
(1)在用抽气机把玻璃瓶内的空气逐渐抽出的过程中,听到的声音将会逐渐。
(2)分析实验现象,运用(选填“推理”或“归纳”)的方法可得结论为。
四、计算题10.(2018某某浦东新区川沙中学月考)国庆节时站在高楼上看到礼花后,经3秒听到放炮的声音,则礼花距观察者约多少米?(声音在空气中的速度为 340 米/秒)11.(2018某某某某期中)一辆小汽车匀速沿直线公路向前方的隧道行驶,在距隧道口740m处鸣笛,司机经4 s听到隧道口处被山崖反射的回声。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一章 声现象 讲义练习(含答案)
一、声音的产生和传播1.声音的产生: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固体、液体、气体振动都可以发声。
自然界中凡是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2.声源:我们把正在发声的物体叫做声源。
3.声音的传播:声音可以在固体、液体和气体中传播,但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4.声波:随着音叉的不断振动,空气中就形成了疏密相间的波动,并向远处传播。
当这种波动传入人耳时,引起鼓膜振动,进而人就听到了声音。
由此可见,声音也是一种波,我们把它叫做声波。
5.回声:声波遇到障碍物会被反射回来,我们听到的回声,就是声波反射形成的。
6.声音的传播速度: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在水中传播比在空气中快,约为1500m/s;在钢铁中更快,速度可达5200m/s.注:(1)固体、液体、气体都能发声,都可以成为声源。
(2)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但是不能说振动停止,声音也消失。
因为振动停止,只是不再发声,但是原来所发出的声音还在继续向外传播并存在。
例3.一个人站在平行的两峡谷之间,当他击掌时,分别在0.3 s和0.7 s后听到回声。
若声音当时1s内传播330 m,则两峡谷之间的宽度为()A.165m B.198m C.221m D.330m【答案】A【解析】声音在峡谷间的传播如下图所示:声音从人的位置传播到左边的山峡,反射后回到人耳处的时间:10.3t s =声音从人的位置传播到右边的山峡,反射后回到人耳处的时间:20.7t s =所用总时间:120.30.71t t t s s s=+=+=因为听到的是回声所以声音走过的距离是两峡谷间距的2倍所以:2s vt=两峡谷间的距离是:330/1165 22vt m s ss m⨯===例4.有一山峡宽1200m,两旁都是竖直的陡壁,有一人在山峡内开了一枪,听到第一、第二两次回声间隔5s,则人到两壁的距离分别是(声速v=340m/s )()A.700m,500m B.860m,340m C.1000m,200m D.1025m,175m【答案】 D例5.弦乐器上要安装几根粗细不同的弦是因为弦的粗细会影响声音的()A.音调 B.响度 C.音色 D.速度【答案】A【解析】乐器发声是靠琴弦的振动,而弦的粗细、长短、松紧都会影响振动的频率,故弦粗细不同,在弹奏中主要影响的是其发出声音的频率,从而影响其音调的高低;故选A。
2019—2020学年度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一章 声现象 单元综合能力提升测试卷
第一章声现象单元综合能力提升测试卷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3分,共45分)1.如图所示,在探究“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实验中,将正在发声的音叉紧靠悬线下的轻质小球,发现小球被多次弹开.这样做是为了A.使音叉的振动尽快停下来B.把声音的振动时间延迟C.把音叉的微小振动放大,便于观察D.使声波被多次反射形成回声2.如图所示为北京天坛公园里堪称声学建筑奇观之一的圜丘.当游客站在圜丘顶层的天心石上说话时,会感到声音特别洪亮.下列关于声音变得特别洪亮的解释中正确的是A.声音变成了超声波B.圜丘上装有扩音器C.建筑师利用了声音的折射原理D.回声与原声混在一起,声音得到了加强3.如图所示,用一张硬卡片先后快拨和慢拨木梳的齿,可用来研究声音的A.响度B.音调C.音色D.声速4.如图所示,蝴蝶飞行时翅膀振动的频率为5~6 Hz,蜜蜂飞行时翅膀振动的频率为300~500 Hz.当它们从你的身后飞过时,你A.只能听到蝴蝶的声音B.只能听到蜜蜂的声音C.蝴蝶和蜜蜂的声音都能听到D.蝴蝶和蜜蜂的声音都听不到5.如图所示,将一把钢尺紧按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边,拨动钢尺,听它振动发出的声音。
改变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再次用力拨动,使钢尺两次振动的幅度大致相同,听它发出声音的变化。
这个实验用来探究A.声音能否在固体中传播B.响度与物体振幅的关系C.音调与物体振动频率的关系D.音色与发声体的哪些因素有关6.地下自来水管爆裂,检漏工人常用木棍或金属棒“听漏”(如图所示),用木棍或金属棒的目的是A.增大声源振动的频率B.使声音沿固体传播改变音色C.让声音沿固体传播,听到的声音更响D.使发声体振动的振幅增大,增大响度7.据报道,世界“吼王”杰米·温德拉曾“吼”出超过100分贝的声音,如图是他“吼”出声音将玻璃杯震碎的情景。
下列有关他“吼”出的声音的说法正确的是A.声音传递了能量B.声音只在玻璃杯中传播C.声音是玻璃杯振动产主的D.声音的分贝数越高其频率越大8.如图所示是蚊子和老牛的一段对话,下列对这段对话的描述正确的是A.蚊子飞行时发出的声音响度小,牛的叫声音调高B.蚊子飞行时发出的声音音调低,牛的叫声响度小C.蚊子飞行时发出的声音音调高,牛的叫声响度大D.蚊子飞行时发出的声音响度大,牛的叫声音调低9.如图所示,在两个完全相同的高脚玻璃杯内装有相同深度的水,当用筷子轻轻敲击杯子时,两个杯子就会发出相同的声音。
2019—2020年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声现象》培优试题与简析
2019—2020学年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声现象》培优试题与简析一.选择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1.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振动越快,发出声音的响度越大B.“引吭高歌”、“低声细语”中“高”、“低”是指声音的响度C.演奏二胡时,手指不停地在弦上不同位置按下或松升,这是在改变声音的音色D.敲鼓时,时重时轻地敲击鼓面,是为了改变鼓声的音调2.站在百米赛跑终点的记时员,他听到起跑的枪声后立即开始记时,测得李明同学的百米赛跑时间为14s,当时气温约15℃,则李明百米赛跑的真实成绩应该是()A.14s B.大于14s C.小于14s D.无法确定3.如图是童谣“小蜜蜂”的歌词与乐谱,在小萍唱到“大家一齐”这四个字的期间,声波的音调逐渐升高。
此期间声波音调逐渐升高,主要是因为下列何种变化?()A.声波的振幅逐渐增加B.声波的频率逐渐变高C.小萍声带来回振动一次的时间逐渐增加D.小萍声带每秒来回振动的次数逐渐减少4.如图所示,在筷子上捆一些棉花,做一个活塞,用水蘸湿棉花后插入两端开口的竹管中,用嘴吹管的上端,可以发出悦耳的哨音。
上下推拉活塞,并用相同的力吹管的上端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哨音是由管内空气振动产生的B.哨音是通过空气传到别人耳朵的C.向上推活塞时,吹出的哨音响度会变大D.向下拉活塞时,吹出的哨音音调会变低5.如图所示,小红改变了尺子伸出桌面的长度,用大小相同的力拨动尺子,尺子振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声音只能在空气中传播B.实验说明音色与声源振动的幅度有关C.实验说明响度跟声源振动的幅度有关D.这个实验探究的是音调与频率之间的关系6.我国航天员王亚平在“天宫一号”上为全国中小学生授课,成为中国首位“太空教师”,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王亚平说话发出声音是由于声带振动发生的B.王亚平讲课声音很大是因为她的音调很高C.王亚平讲课的声音是靠声波传回地球的D.天宫一号里声音传播的速度为3.0×108m/s7.在学校、医院和科学研究部门附近,有如图所示禁鸣喇叭的标志。
2019—2020学年度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一章 声现象 单元综合能力提升测试卷
第一章声现象单元综合能力提升测试卷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3分,共45分)1.如图所示,在探究“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实验中,将正在发声的音叉紧靠悬线下的轻质小球,发现小球被多次弹开.这样做是为了A.使音叉的振动尽快停下来B.把声音的振动时间延迟C.把音叉的微小振动放大,便于观察D.使声波被多次反射形成回声2.如图所示为北京天坛公园里堪称声学建筑奇观之一的圜丘.当游客站在圜丘顶层的天心石上说话时,会感到声音特别洪亮.下列关于声音变得特别洪亮的解释中正确的是A.声音变成了超声波B.圜丘上装有扩音器C.建筑师利用了声音的折射原理D.回声与原声混在一起,声音得到了加强3.如图所示,用一张硬卡片先后快拨和慢拨木梳的齿,可用来研究声音的A.响度B.音调C.音色D.声速4.如图所示,蝴蝶飞行时翅膀振动的频率为5~6 Hz,蜜蜂飞行时翅膀振动的频率为300~500 Hz.当它们从你的身后飞过时,你A.只能听到蝴蝶的声音B.只能听到蜜蜂的声音C.蝴蝶和蜜蜂的声音都能听到D.蝴蝶和蜜蜂的声音都听不到5.如图所示,将一把钢尺紧按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边,拨动钢尺,听它振动发出的声音。
改变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再次用力拨动,使钢尺两次振动的幅度大致相同,听它发出声音的变化。
这个实验用来探究A.声音能否在固体中传播B.响度与物体振幅的关系C.音调与物体振动频率的关系D.音色与发声体的哪些因素有关6.地下自来水管爆裂,检漏工人常用木棍或金属棒“听漏”(如图所示),用木棍或金属棒的目的是A.增大声源振动的频率B.使声音沿固体传播改变音色C.让声音沿固体传播,听到的声音更响D.使发声体振动的振幅增大,增大响度7.据报道,世界“吼王”杰米·温德拉曾“吼”出超过100分贝的声音,如图是他“吼”出声音将玻璃杯震碎的情景。
下列有关他“吼”出的声音的说法正确的是A.声音传递了能量B.声音只在玻璃杯中传播C.声音是玻璃杯振动产主的D.声音的分贝数越高其频率越大8.如图所示是蚊子和老牛的一段对话,下列对这段对话的描述正确的是A.蚊子飞行时发出的声音响度小,牛的叫声音调高B.蚊子飞行时发出的声音音调低,牛的叫声响度小C.蚊子飞行时发出的声音音调高,牛的叫声响度大D.蚊子飞行时发出的声音响度大,牛的叫声音调低9.如图所示,在两个完全相同的高脚玻璃杯内装有相同深度的水,当用筷子轻轻敲击杯子时,两个杯子就会发出相同的声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声音的传播
过程
现象
结论
固体 一位同学轻敲桌子一端,另一 位同学将耳朵贴在另一端,并 堵住另一侧的耳朵
声音能 能听到明显的
在桌子 敲桌子的声音
中传播
液体 轻轻敲鱼缸,观察鱼的反应
会看到金鱼因 声音能 受到惊吓而在 在水中 水里游来游去 传播
过程
现象
结论
会看到手机 屏幕上显示 用细线将手机挂 有人呼叫,但 空气能够 气体 在玻璃瓶内,拨打 听到的声音 传声,真空 该手机,手机发声;越来越小,最 不能传声 逐渐抽掉瓶内的 后几乎听不 空气,观察手机屏 到手机发声 幕的变化
动,不能发 都在振动
声
(1)关于发声与振动关系的理解 ①一切发声体都在振动,但是振动不一定都能被看到.尽 管科技如此发达,但依然没有任何一种不振动就能发声的现 象.敲击音叉或敲桌面发声时的振动都看不到,需要通过转换 法来体现. ②一切振动都能发声,但是发出的声音不一定能被人们 听到.振动发出的声音,有的是超声或次声,其不在人耳的听觉 范围内,所以人耳听不到;有的声音响度很小,人耳也听不到.
方法技巧:在研究真空不能传声的实验时,由于实验操作 过程中不可能把玻璃罩内的空气完全抽出,所以只能通过 声音的逐渐减小推断真空不能传声,这种研究物理问题的 方法叫实验推理法.
(1)正确判断传声介质的种类,例如隔墙有耳、土电话 传声,说明固体可以传声;电子捕鱼、说话声吓跑鱼,说明液 体可以传声;人面对面交谈,说明气体可以传声.
第一章 声现象
一、声音是什么
声音的产生
物理现象
体验发现
用手指按住自己的 咽喉处声带振动
咽喉后,大声说话
打开水龙头,水流 水振动产生声音 “哗哗”响
吹响葫芦丝
空气柱振动发声
静止放置的锣、鼓 锣、鼓没有振动
不响
分析
结论
固体、液
体和气体
振动都能 声音是由
产生声音. 静止的锣、
物体振动 产生的,一
鼓没有振 切发声体
t 程,单位是m;t表示时间,单 位是s
例4 (河北秦皇岛期中)表中记录了几种物质中的声速. 几种物质中的声速(m/s)
请对表中数据进行分析,总结出三个关于声音传播 的规律:
水波、声波都是波的形式,但不能说水波就是声波.水波 是通过介质水传递能量的,声波是通过固体、液体、气体等 介质传递能量的,真空中没有介质,所以无法传递声波.
声速
概念
声音在介质中每秒传播的 距离,用符号v表示
影响因素 介质种类和介质温度
常数
公式和 单位
15 ℃空气中声速是340 m/s v= s ,单位是m/s;s表示路
B.有声音产生,就一定有物体在振动 C.振动停止后,物体停止发声 D.有时候物体不振动也可以发声 解析: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 都在振动,振动停止,发声停止,故A、C正确;有声音产生,就 一定有物体在振动,故B正确;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物 体不振动就不会发出声音,故D错误.
能够振动的物体就能够产生声音,但是能够振动的物体 不一定正在振动,所以物体是否发出声音还要看它是否正在 振动.
(2)声音可以传递能量,也可以传递信息.如听到铃声知 道上下课,是传递信息;利用声波碎石和清洗眼镜等是传递 能量.
(3)声波是声音的传播形式.声波是一种机械期中)下列关于声波和水波的产生与传 播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
A.都是由振动产生的 B.声波是由振动产生的,水波不是由振动产生的 C.都是以波的形式向某一方向传播 D.水波的传播需要介质,而声波的传播不需要介质 解析:声波和水波都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故A正确,B 错误;声波和水波都是以波的形式向四面八方传播的,故C错 误;水波的传播需要介质,声波的传播也需要介质,故D错误.
(2)声音在越硬越致密的介质中传播得越快,在越软越 稀松的介质中传播得越慢.
例2 (山东济宁期中)下列几种现象中,不能说明声音可 以在水中传播的是( B )
A.鱼被岸上人的说话声音吓走 B.在岸上听见河水流动的声音 C.水中的潜水艇接到敌方潜水艇发出的声音 D.轮船探测到水中的暗礁
解析:人在岸上说话,声源在空气中,鱼在水中,两者之 间既有空气又有液体(水),这种情况既能说明液体可以传声, 又能说明声音可以在气体中传播,故A不符合题意;人耳与 振动的河水之间只有空气,这种情况说明气体可以传播声音, 不能说明液体可以传播声音,故B符合题意;潜水艇都在水 中,可以互相接到对方发出的声音,说明液体能传播声音,故C 不符合题意;轮船发出声波来探测水中的暗礁,说明液体能 传播声音,故D不符合题意.
声音是一种波 声音是怎样通过周围的物体向外传播的
实验 步骤
(1)高低不同的4组蜡烛围在音箱周围. (2)观察到当音箱不发声时,蜡烛的火焰是静止、直 立的. (3)当音箱发声时,看到音箱周围蜡烛的火焰随着声 音在不断地振动
声音是怎样通过周围的物体向外传播的
(1)当物体振动发声时会引起周围的空气跟着振动,发 声物体周围的空气就会形成一种不断振动着的声波 浪, 我们把这种声音的波浪叫作“声波”. 分 (2)声波可以通过周围的物体向上、下、前、后、左、 析 右各个方向传播.“声波”实际上是一种由声音引起的物 体的振动.当音箱发声引起的声波通过空气向四周传播 时,就会使火焰跟着振动,当声波传到我们的耳朵里时, 我们就听到了声音
(2)声源是指具体的发声部位,比如人说话时的声源不 能说是人,应该说是声带.记住几个易混的声源:蝉鸣的声源 是腹膜;笛子等管乐器的声源是空气柱;向暖瓶中灌水的 声源是空气柱;气球爆炸的声源是气球周围的空气.
例1 (内蒙古呼伦贝尔期末)关于声音的产生,下列说法 错误的是( D )
A.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 在振动
声音是怎样通过周围的物体向外传播的 声波与水波
方法技巧:本知识点用到了对比法,对比法是通过对不同 或有联系的两个对象或物理现象进行对比,从中找到它们 的相同点或不同点,从而进一步提示事物本质属性的研究 方法.
(1)声波能使物体振动,表明其具有能量.声音在介质中 传播的过程,其实质就是将声源产生的振动形式向远处传递 的过程,同时将声源振动的能量向远处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