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香蕉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分香蕉》(教学设计)-2022-2023学年数学二年级上册

《分香蕉》(教学设计)-2022-2023学年数学二年级上册

分香蕉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理解除法的意义,掌握简单除法的运算方法;2.学生能够将除法运算应用于实际问题;3.学生能够培养学习中的观察力、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掌握简单除法的运算方法。

难点:将除法运算应用于实际问题。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知识教师提问:“小朋友们,你们喜欢吃香蕉吗?如果你们家里有一些香蕉,你们想要把香蕉平分给你们班上的同学,该怎么办呢?”引入到学习除法的话题。

2. 示范演示教师通过示范演示,让学生了解什么是除法,以及使用除法进行运算。

演示内容如下:教师说:“我们刚刚提到了,如果你们家里有一些香蕉,你们想把香蕉平分给整个班级的同学,该怎么办呢?”教师将5个香蕉分成了3份,问学生:“这里有5个香蕉,我们想要把它们平分成3份,请问每份应该分配多少个香蕉呢?”学生有各自的猜测,教师逐一询问,引导学生用除法来计算,教师展示如何使用除法进行计算:5 ÷ 3 = 1余2。

3. 小组活动教师提供5个香蕉和若干个空碗给学生,带领学生完成以下小组活动:任务一:将5个香蕉平均分配给小组同学,计算每个同学可以分到几个香蕉。

任务二:有3个同学过来,每个同学要拿到2个香蕉,你们需要拿几个碗来分香蕉?在小组活动中,学生通过自主操作来体验除法的应用过程。

4. 讲解知识点教师针对小组活动中遇到的问题进行讲解,如计算过程中出现的余数该怎么处理。

5. 练习巩固练习题目:1.26 ÷ 4 = ?2.39 ÷ 6 = ?3.50 ÷ 7 = ?4.18 ÷ 3 = ?5.29 ÷ 5 = ?6. 总结提高教师进行知识的总结,强化学生对于除法的理解和应用。

四、教学评价1.教师根据学生在小组活动和练习中的表现,及时反馈并给予指导;2.对于掌握不够扎实的学生,教师进行差异化学习,针对其问题实施个别辅导;3.教师引导学生自我评价,加强对知识点的自我理解和掌握。

小班社会活动教案《分香蕉》5篇

小班社会活动教案《分香蕉》5篇

小班社会活动教案《分香蕉》小班社会活动教案《分香蕉》精选5篇(一)教案主题:分香蕉班级:小班(3-4岁)活动目标: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和团队合作能力,提高他们的观察力和注意力,锻炼他们的身体协调性。

活动准备:- 多个香蕉(每位幼儿一个)- 多个小筐或盒子(数量与香蕉相同)- 音乐播放设备(如音响)- 活动区域(教室或室外区域)活动步骤:1. 说明活动规则:- 将多个小筐或盒子放在活动区域一侧,每个筐或盒子里放一个香蕉。

- 幼儿按照老师的指示携带一个筐或盒子,同时跑向另一侧的终点,并把香蕉放入终点筐或盒子中。

- 活动开始时播放音乐,结束时停止音乐。

2. 练习示范:- 老师先示范一遍。

拿一个香蕉放入一个筐或盒子中,然后跑向终点,把香蕉放入终点筐或盒子中。

- 强调动作的准确性和迅速性。

3. 实施活动:- 让每位幼儿依次携带一个筐或盒子,跑向终点,并将香蕉放入终点筐或盒子中。

- 鼓励幼儿们在跑动中互相帮助和鼓励,增强合作和团队意识。

4. 观察评价:- 在活动过程中观察幼儿的表现和动作是否准确,能否与其他幼儿进行合作和交流。

- 大声表扬幼儿的努力和表现。

5. 活动结束:- 结束时停止音乐,感谢幼儿的参与和表现。

- 回顾活动的目标,并提醒幼儿们合作和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活动延伸:- 可以在活动结束后展开一次小组讨论,询问幼儿他们是如何协作完成任务的,鼓励他们分享彼此的经验和感受。

- 进一步延伸活动,将幼儿分成小组,每个小组中的幼儿携带一个筐或盒子,通过互相合作和交流,将香蕉运输到指定的终点。

- 将活动场景变换成室外环境,增加幼儿在不同环境下的适应性和合作能力。

小班社会活动教案《分香蕉》精选5篇(二)活动名称:垃圾活动目标:1. 培养学生对垃圾分类和环保的意识;2.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3. 启发学生关于垃圾利用和再利用方法的创新思维。

活动准备:1. 标签纸和笔;2. 不同种类的垃圾(可准备废纸张、塑料瓶、玻璃瓶等);3. 垃圾箱。

《分香蕉》教学设计

《分香蕉》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分香蕉》教学设计【学习目标】1. 结合“分香蕉”的具体情境与经验,理解平均分的两种情况,会用除法算式记录等分的过程,初步理解除法的意义。

2. 知道除法算式的读法、写法,认识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3. 会用除法算式表示解释平均分的具体过程,初步感受除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用除法算式记录等分的过程,初步理解除法的含义。

【教学难点】:能准确地用除法算式表示并解释平均分的具体过程。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小棒、一、创设情境引入问题师:孩子们,爱吃香蕉的小猴欢欢今天摘了许多香蕉,快帮它数一数有多少根吧?你们数的真好,一共有12 根香蕉,欢欢要把香蕉平均分给它的伙伴们,可以怎样分呢?今天这节课我们就和小猴一起来分香蕉(师板书:分香蕉)二、直观操作数学表达(一)分物活动提供模型支撑1. 师:孩子们,你们每个人手里都有12 根小棒,那如果1根小棒代表一根香蕉,现在请你动手试一试,使每份同样多,想想可以怎样分?(学生动手分小棒)后指生演示汇报:学生出现了如下分法:1. 把12根香蕉平均分成2 份,每份有6 根2. 把12根香蕉平均分成3 份,每份有4根。

3. 把12根香蕉平均分成4 份,每份有3根。

4. 把12根香蕉平均分成12 份,每份有1根。

5. 把12根香蕉平均分成6 份,每份有2 根。

2. 师:“如果我们换一种角度观察这幅图,也可以看成每6根1份,平均分成2 份”接着,让学生对着其他分法的图模仿说一说,还可以怎样分?引导学生用“每几根1 份,可以分成几份”的句式自己说一说)(二)抽象除法算式建立数学模型重点理解12吃=6 (根)师:同学们把12 根香蕉平均分的方法有这么多种,像这样的问题(师用手指着板图),我们都可以用一种新的算式来表示,那就是除法算式,现在我们就一起来认识除法。

(师边叙述边放动态课件边板书12^2=6(根))12根香蕉,平均分给2只小侯,可以用12吃来表示,每只猴子分到几根香蕉呢,结果是多少呢?用等号连接,每只猴子分得6根香蕉,在等号后写6.这样就是说= 号前表示平均分的过程,=号后表示分得的2.说出算式中每个数的意思。

《分香蕉》教案

《分香蕉》教案

分香蕉教案一、教案背景•课程名称:分香蕉•适用年级:小学一年级•课时安排:1课时(40分钟)•教学目标:–知识目标:掌握分香蕉的方法和步骤。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分享精神。

二、教学准备1.教学材料:–香蕉–刀具(刀或剪刀)–盘子–筷子2.教学环境:–教室内桌椅3.教学方法:–指导教学:教师指导学生观察和动手操作。

–合作学习:学生分组合作完成任务。

三、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视觉资料或实物让学生对香蕉感兴趣,并引导他们思考如何将香蕉分成几段。

2.操作展示(10分钟)–老师将香蕉放在桌子上,展示如何将香蕉切割成两段。

–老师解释切割的方法和步骤,并请学生观察老师的操作。

3.学生操作(15分钟)–将学生分组,每组3-4人。

–每组给一段香蕉和一把筷子。

–学生根据老师的指导,分别拿起香蕉和筷子,尝试将香蕉切割成几段。

4.分享总结(10分钟)–老师让每组学生将切割好的香蕉放在盘子上,并让他们展示自己的成果。

–老师鼓励学生积极分享自己的经验和方法,并进行总结归纳。

四、教学评价1.学生观察力:观察老师的操作并理解切割方法和步骤。

2.学生动手能力:能够使用筷子将香蕉切割成几段。

3.学生合作意识:能够分组合作完成任务,并与组员分享自己的成果。

五、教学拓展学生可以尝试将香蕉切割成更多的段,或者将香蕉用刀切割成不同的形状,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六、教学反思通过这个教案的设计,学生在观察、动手和合作中提高了自己的能力,同时也培养了他们的分享精神。

但是在实施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学生切割香蕉不够准确或操作不规范的情况,需要教师进行及时的指导和纠正。

另外,为了确保学生的安全,教师要提前做好相关的安全提示工作。

分香蕉教学设计

分香蕉教学设计

《分香蕉》教学设计授课人周平一、教学目标:1、理解用除法表示并解释等分的过程;掌握除法算式的读法、写法以及各部分的名称。

2、经历“分一分”、“说一说”的过程,抽象出除法算式,建立除法算式与等分活动之间的联系,体会除法运算的意义。

3、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理解用除法表示等分的过程,掌握除法算式的读法以及各部分的名称。

难点:理解除法算式的意义。

三、教学方法:本节课,我主要采用创设情境、引导探究的教法,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学习。

四、教学过程:(一)温故铺垫,复习导入(3分钟)师:同学们,这几天我们一直在学习些什么内容?(平均分)师:怎样分才是“平均分”?(每份分得一样多、分得公平)师:说得好!那下面老师想考考你们,你敢接受挑战吗?请看题: 1、我会填(抢答题):二六()()十二三六()()十八3×()=12 ()×5=15 6×()=30 ()×4=16师:同学们的乘法口诀学得这么好,老师为你们感到骄傲。

但平均分的知识你掌握得如何呢?请看第二题: 2、☆☆☆☆☆☆ (1)平均分给了三个人,每人分得()个。

(生:每人分2个。

) (2)每人分三个,可以分给()人。

(生:可以分给2个人。

) 设计意图:由练习入手,既复习了平均分,又为新知的学习找到了知识的生长点,为新课的顺利进行奠定了基础。

(二)情境创设,引入课题(2分钟)师:同学们,你们知道小猴子最喜欢吃什么吗?(香蕉)师:猴子兄弟在学校的学习表现非常棒,所以,猴子妈妈买了它们最喜欢的香蕉回来奖励给它俩。

可猴妈妈想:要是把这些香蕉分给猴兄弟分得不公平,这两个调皮鬼准会闹翻天了。

所以,猴妈妈想请我们班的小朋友来帮帮忙,你愿意吗?师:好,今天我们来学习“分香蕉”。

(板书课题)设计意图:通过创设情境,使学生产生对新知的求知欲望,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数学导学案:分香蕉

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数学导学案:分香蕉

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数学导学案:分香蕉一、教学目标1.认识数字0~20及其大小关系。

2.理解“分”这一数学概念。

3.能够通过操作实物或纸牌等进行简单的分组操作,并掌握“分”这一概念的基本应用。

二、教学内容本节课程主要围绕“分香蕉”这一活动展开。

通过对香蕉数量的分组操作,让学生掌握“分”的基本概念与应用。

三、教学步骤1. 热身游戏首先,老师可以通过一些热身游戏来帮助学生进入状态,如数数游戏、缩影游戏等。

让学生通过游戏来感受数学的乐趣。

2. 引入活动在做“分香蕉”这一活动前,老师可以通过讲故事或看图片等方式来引导学生了解香蕉,并先让学生进行简单的估算,猜测香蕉的数量。

3. 进行分组操作首先,老师将香蕉放在课桌上,让学生观察香蕉的数量,并根据老师的指示,进行分组操作。

如老师可以要求将香蕉分成两份、三份等等。

完成分组操作后,老师可以要求学生以不同的方式进行组合,如将两份各自相加、将三份两两相加等等,来加深学生对于“分”这一概念的理解。

4. 进行推理思考老师可以给学生一些情景,让学生进行推理思考。

如:如果有6个同学,每人分到1个香蕉,一共需要几个香蕉?通过这样的推理思考,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自己探究“分”这一数学概念,并理解其基本应用。

5. 总结归纳在活动完成后,老师可以让学生总结归纳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并共同探究其中的不足和需要深化的地方。

让学生在小组内交流讨论,并将个人的看法与他人进行碰撞,从而更好地理解“分”这一数学概念。

四、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程,学生能够通过对香蕉数量的分组操作,理解“分”这一数学概念,并掌握其基本应用。

通过游戏、分组、推理等环节的设计,让学生在课堂中不再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在与老师和同学的互动中,积极地投入学习中,这也为下一步的数学学习打下了基础。

《分香蕉》教学设计

《分香蕉》教学设计

7.4分香蕉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学习目标描述:结合“分香蕉”的具体情境与经验,抽象出除法算式,初步理解除法的意义。

知道除法算式的读法、写法,认识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2.学习内容分析:本课主要是在前面丰富体验的基础上,经历“平均分”具体操作的数学化过程,体会除法的意义与应用价值。

教材从学生熟悉的“分香蕉”的具体情境,抽象出除法算式,从而理解除法与平均分的联系,体会除法运算的意义。

同时,介绍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进一步用除法算式表示并解释平均分的具体过程。

3.学科核心素养分析:会用除法算式表示并理解平均分的具体过程,抽象出除法算式,建立除法算式与等分活动之间的联系,体会除法运算的意义,初步感受除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理解用除法表示等分的过程,掌握除法算式的读法以及各部分的名称。

2.难点:会用除法算式表示并解释平均分的具体过程。

三、教学过程教学目标教学活动设计意图效果评价导入新课1.复习旧知(1)哪种分法公平?在()里画“√”。

(2)分一分,填一填。

(1)把10只小鸟,平均分成2份,每份有()只。

(2)把10只小鸟,每5只分成一份,可以分成()份。

2.导入新课师:大家喜欢吃水果吗?学生:喜欢。

师:猜猜下面是什么水果?课件出示:通过复习旧知,检查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同时为学习新知做准备。

通过猜谜语,引教师观察学生的参与程度,给予及时的鼓励与表扬。

我像小船绿又黄,人人都爱把我尝,肉儿白白软又甜,外皮进了垃圾箱。

(打一水果)学生独自猜一猜:是香蕉。

师:谁最喜欢吃香蕉?学生:小猴。

师:小猴毛毛今天摘了许多香蕉,它想分给其他的伙伴吃,你能帮帮它吗?板书课题:分香蕉起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探究新知的欲望和积极性。

探究新知任务一:可以怎样分课件出示:师:从图中你了解到了什么?学生独自数一数,然后回答:一共有12根香蕉。

师:分12根香蕉,每份同样多,可以怎么分?用小棒代替香蕉分一分。

学生独自分一分,师巡视指导。

小班社会活动教案《分香蕉》

小班社会活动教案《分香蕉》

一、活动目标1. 了解香蕉的外形特征,学习用动词“分”来描述分香蕉的动作。

2. 通过观察、操作、分享等环节,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动手能力和表达能力。

3. 学会分享,体验与同伴合作完成任务的乐趣。

二、活动准备1. 香蕉若干,切的香蕉片要大小一致。

2. 盘子、小刀、夹子等工具。

3. 音乐CD、挂图等教学资源。

三、活动过程1. 引入:教师出示香蕉,引导幼儿观察香蕉的外形特征,如颜色、形状等。

2. 讲解:教师演示如何分香蕉,边分边说“分香蕉”的动词,让幼儿模仿。

3. 操作:幼儿分成小组,每组用小刀将香蕉切开,用夹子将香蕉片夹到盘子里面。

4. 分享:每组派代表分享分香蕉的过程,其他幼儿倾听并给予评价。

5. 总结:教师引导幼儿总结分香蕉的方法,以及在这个过程中学到的动词。

四、活动延伸1. 家园共育:教师与家长沟通,让家长了解孩子在园的学习内容,鼓励家长在家与孩子一起完成类似的分水果活动。

2. 环境创设:在班级环境中布置“水果店”,让幼儿扮演店员和顾客,进行分水果的游戏。

五、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参与程度,了解他们对香蕉外形特征的认知。

2. 关注幼儿在操作过程中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3. 搜集家长反馈意见,了解幼儿在家庭中的表现。

4. 通过课后访谈,了解幼儿对本次活动内容的掌握程度。

六、活动注意事项1. 确保幼儿在使用小刀时能在成人的监督下进行,以防安全事故的发生。

2. 在分香蕉的过程中,教师应关注每个幼儿的操作情况,及时给予指导和鼓励。

3. 活动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培养幼儿的团队合作意识,让每个幼儿都能积极参与。

七、活动难点1. 幼儿学会使用小刀正确地分香蕉。

2. 幼儿能够表达清楚分香蕉的过程。

八、活动步骤1. 引入:教师出示香蕉,引导幼儿观察香蕉的外形特征。

2. 讲解:教师演示如何分香蕉,边分边说“分香蕉”的动词。

3. 操作:幼儿分成小组,每组用小刀将香蕉切开,用夹子将香蕉片夹到盘子里面。

4. 分享:每组派代表分享分香蕉的过程。

《分香蕉》教案(精选14篇)

《分香蕉》教案(精选14篇)

《分香蕉》教案(精选14篇)《分香蕉》篇1教学内容:“北师大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上册)p38知识技能目标:结合具体情境让学生体会除法的意义。

过程性目标: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

情感态度目标:培养学生解决问题与数学思考的能力。

教学准备:多媒体教学仪器及自制(author ware)。

学具准备:香蕉图片12张,小棒1袋。

教学过程:一、新课前交流。

(1分钟)教师:今天呀,老师要和大家一块儿来逛逛,快乐的数学乐园。

里边有好玩的、好看的、当然还有好吃的。

有很多水果,你能告诉老师,你最喜爱吃什么呀?学生:(3名学生回答)二、新授课。

“把12根香蕉平均分成2份,每份几根?”(1分钟)1、分2份。

(重点:认识除号及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会用除法算式表示“把一些物体平均分成几份,求每份是几”,会读除法算式。

)教师:有没有谁喜爱吃香蕉啊?你为什么那么喜欢吃香蕉啊?这儿就有许多好吃的香蕉,一共有12根,你知道吗?小猴子也很喜爱吃香蕉,这可怎么办?怎么分呀?学生:把12根香蕉平均分成2份。

两只猴子都高兴地吃上了6根香蕉。

教师:把12根香蕉平均分成2份,每份6根。

两只猴子都高兴。

那我们就来帮小猴分香蕉吧,我们用12根小棒代替香蕉,把12根香蕉平均分成2份,看看每份是不是6根?(屏显:把12根香蕉平均分成2份)学生操作:把12根香蕉平均分成2份,每份6根。

(1分钟)教师:(“大眼睛,看老师。

”)告诉大家,你分香蕉的结果。

学生口答:每份6根香蕉。

(屏显:每份6根香蕉)(1分钟)教师:大家摆得快,分得好,小手灵巧极了。

老师特别要表扬刚才的那们同学,他真了不起,不用摆小棒就知道把12根香蕉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6根,真能干,我们要向你学习,你能给我们说说,没有摆小棒,你又是怎样知道的?学生:口答。

加法、减法等。

2、认识除号。

(1分钟)教师:真是好想法。

同学们,如果我们都没有了小棒可怎么办?大家还有没有别的方法,能知道把12根香蕉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6根的?学生:口答。

小班社会活动教案《分香蕉》

小班社会活动教案《分香蕉》

小班社会活动教案《分香蕉》一、活动目标:1. 了解香蕉的外形特征,学习用动词“分”来表述香蕉的分配过程。

2. 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 培养幼儿学会分享,体验与同伴合作游戏的乐趣。

二、活动准备:1. 香蕉若干,切成小段;2. 盘子若干;3. 音乐CD《香蕉歌》。

三、活动过程:1. 导入:教师出示香蕉,引导幼儿观察香蕉的外形特征,激发幼儿的兴趣。

2. 分配香蕉:教师将香蕉分成若干份,邀请幼儿帮忙将香蕉分到盘子中。

3. 品尝香蕉:教师引导幼儿品尝自己分到的香蕉,感受香蕉的口感。

4. 香蕉歌:教师播放音乐CD《香蕉歌》,引导幼儿跟着音乐节奏一起唱香蕉歌。

5. 总结:教师引导幼儿分享自己在活动中的感受,总结活动中的经验。

四、活动延伸:1. 家园共育:教师鼓励幼儿回家后,与家人一起分享香蕉,感受分享的乐趣。

2. 环境创设:教师将本次活动中的照片和作品展示在主题墙上,供幼儿和家长观赏。

五、教学反思:1. 教师在活动中是否关注到每个幼儿的学习情况,给予个别化的指导;2. 活动过程中,教师是否有效地引导幼儿观察、表达和分享;3. 活动设计是否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发展需求;4. 活动延伸是否具有针对性和实用性,能够帮助幼儿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准备:教具准备:1. 香蕉模型或真实香蕉;2. 分香蕉的道具,如小刀、篮子等;3. 记录表格;4. 教学PPT或黑板;5. 贴纸或彩笔。

环境准备:1. 干净整洁的活动室;2. 适合幼儿身高的小桌椅;3. 明显的香蕉主题装饰。

七、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香蕉模型或真实香蕉,引导幼儿观察香蕉的特征,并提出问题,如“香蕉是什么颜色的?”,“香蕉是什么形状的?”等,激发幼儿的兴趣。

2. 分香蕉游戏:教师演示如何将香蕉分成几份,并邀请幼儿一起参与分香蕉的游戏。

在游戏中,教师讲解分香蕉的步骤和注意事项。

3. 记录香蕉分配:教师提供记录表格,让幼儿记录自己分香蕉的过程和结果。

《分香蕉》教案

《分香蕉》教案

《分香蕉》教案分香蕉教案教案内容:教学目标:1.了解分香蕉的概念和原理;2.掌握分香蕉的基本步骤;3.培养学生的合作与沟通能力;4.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教学准备:香蕉、刀具、保鲜膜、盘子、纸巾教学过程:引入:1.教师将一根完整的香蕉放在桌上,向学生们展示,并向学生们提问:“你们有没有想过如何将香蕉分成几段?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种非常特殊的方法,叫做分香蕉。

”2.教师简要介绍分香蕉的概念和分香蕉的原理,引发学生的兴趣。

步骤一:选择合适的香蕉1.教师告诉学生,在分香蕉之前,首先要选择一根合适的香蕉。

2.学生观察一根完整的香蕉,寻找形状饱满、没有破损的香蕉。

步骤二:准备工作1.教师将每个学生分成小组,每组准备一把刀具、保鲜膜和一个盘子。

2.学生将刀具和保鲜膜放在桌子上,备用。

步骤三:分香蕉1.给学生一定时间,让他们与小组成员交流讨论,商议如何分香蕉。

2.学生按照自己的想法,将香蕉切割成数段。

步骤四:观察与总结1.学生将切割好的香蕉放在盘子上,并观察香蕉的形状。

2.教师带领学生进行讨论,总结不同形状的香蕉段出现的原因。

步骤五:清理与分享1.学生将刀具和盘子上的香蕉残渣清理干净。

2.教师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分香蕉的经验和感受。

步骤六:课后延伸1.鼓励学生在家中尝试分香蕉,并记录下自己的观察结果。

2.下节课时,学生可以互相交流并比较自己的观察结果。

教学反思:通过本次课程设计,学生们在实践中了解了分香蕉的概念和原理,并掌握了分香蕉的基本步骤。

此外,小组合作和分享环节培养了学生的合作与沟通能力。

通过课后延伸,学生们能够进一步观察和总结,提高他们的动手实践能力和观察思维能力。

通过这样的实践体验,学生们能够在快乐中学到知识,提高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幼儿园小班社会教案《分香蕉》

幼儿园小班社会教案《分香蕉》

幼儿园小班社会教案《分香蕉》一、教学目标1.让幼儿了解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2.提高幼儿的社会交往能力和合作意识。

3.培养幼儿的分享、公平和公正的个性品质。

二、教学重点1.指导幼儿学会如何分享和合作。

2.培养幼儿的思考能力和谈判技能。

三、教学准备1.6个香蕉。

(每个香蕉都可以剥开,分成几个小块)2.6个小篮子。

3.黑板、彩色粉笔、擦子。

四、教学过程1. 热身活动(5分钟)教师在黑板之上画上许多形状不一的果实,然后,学生随意选择,搭配成自己喜欢的水果,并自我介绍是哪种水果。

2. 香蕉分享(15分钟)1.将6个香蕉随机分成若干份,让学生抽取一份香蕉,并将香蕉放入他们的小篮子里。

2.让学生自主组队,每个组拥有两个学生。

3.让每个组把香蕉集中在一起,并让他们自己商量该如何平均地分配香蕉。

4.当组员们商量结束,教师会检查他们的分配方案是否合理(是否平均分配)。

5.如果分配方案不合理,教师会让学生们再次回去商量并重新分配香蕉,直到所有的组都达成了有效的分配方案。

3. 思考讨论(15分钟)1.请让学生们思考,为什么需要分享,为什么需要合作?2.让学生们谈论分享与合作的重要性以及为什么要遵守规则。

3.教师引导幼儿明确分配资源对于维持正常的人际关系有多么重要。

4. 回顾总结(5分钟)教师以互动的形式总结本节课的知识要点,并追问学生们这节课学到了什么,思考分享和合作所带来的益处是什么。

五、教学反思这节课让宝宝们在分享和合作中渐渐体会到了幸福和快乐,尤其是在向小朋友们公平地分配每个香蕉的过程中。

同时,也进一步激发了幼儿将互帮互助融入生活中的意识,使他们习惯于与人交往,同时提高了幼儿的社交能力和爱心,这对其今后的成长将起到很好的帮助。

分香蕉教案

分香蕉教案

分香蕉教案分香蕉教案分香蕉教案篇1一、教学目标:1、让幼儿通过观察实物和图片,感知香蕉的颜色,形状,味道,科学的食用方法等。

2、让幼儿知道吃香蕉有利健康,吃时要适量。

培养幼儿不吃独食,愿意与他人分享。

二、教学准备:一串香蕉(实物),图片:结香蕉的树(香蕉园)请一个大班的不朋友扮演小不点,请两位老师分别扮演奶奶和妈妈。

三、教学过程:(一)导入活动:1、出示香蕉园图片,引起幼儿注意。

2、问:这些叫什么树?(香蕉树)3、香蕉是结在哪里的?(香蕉树上)4、它和桔子长得一样吗?(不一样,桔子是一个一个长在树枝上。

)5、看看香蕉是怎么长的?(一串串,一把把地,许多香蕉长在一个把子上。

)(1和许多)(二)认识并感知香蕉:(1)出示香蕉,这是从香蕉树上摘下来的,让幼儿看一看,摸一摸,闻一闻。

(2)提问:香蕉是什么颜色的?(3)形状是什么样子的?象什么?(弯弯的象月亮。

)(4)用手摸起来感觉怎么样?(很光滑。

)(5)老师小结:香蕉是结在香蕉树上的,它们是一串串结在一起的。

它是黄颜色的,样子象弯弯的月亮,用手摸起来很光滑,闻起来没什么特别的味道。

(三)情景表演:小不点分香蕉1、香蕉是一串一串结在一起的,那妈妈买香蕉的.时候就会买很多。

那么,小朋友,妈妈买那么多香蕉回家,是不是我一个吃呢?(不是)。

那我们该怎么分来吃呢?(让小朋友自由回答)。

2、有些小朋友真棒!今天啊,有一个名叫小不点的哥哥,他也在分香蕉哦,我们去看看他是怎么分的,好不好?(好)!3、情景表演:(1)老师介绍这是小不点的家,小不点在干什么?(在看书)。

这是小不点的奶奶,在干什么?(织毛衣)。

小不点的爸爸妈妈上班去了。

(2)这时候门铃响了,小不点赶紧去开门,原来是妈妈回来了。

小不点说:"妈妈好!"妈妈说:"小不点好!"妈妈从包里拿出一把香蕉给小不点说:"这是你最喜欢吃的香蕉。

"小不点谢谢妈妈。

《分香蕉》教学设计(精选5篇)

《分香蕉》教学设计(精选5篇)

《分香蕉》教学设计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总归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一个系统化规划教学系统的过程。

写教学设计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分香蕉》教学设计(精选5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分香蕉》教学设计1教学内容: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38页分香蕉除法的认识教学目标:1.进一步体验除法的意义,建立除法算式与等分活动之间的联系。

2.认识除法各部分的名称,能正确读写除法算式。

理解除法算式所表示的意义。

3.通过分一分和活动,培养学生思考与初步抽象概括的能力。

情感目标:1.培养学生认真倾听别人的发言,尊重他人。

2.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端正学习态度。

教学重、难点:建立除法算式与等分活动之间的联系。

教学准备:课件20根小棒教学过程:一、故事引入两只可爱的小猴今天又来请同学帮忙了,它们带来了12个香蕉,想请同学们帮忙分一分,同学们你们愿意帮忙吗?(出示:分香蕉)二、新授课1.分一分:用小棒代替香蕉,请你分一分。

独立分一分。

指名说一说分的过程。

师引导:象这样把12根香蕉平均分成2份,每份6根。

我们把这个分的过程也用一种方法来表示,那就是除法,今天我们就来学习除法的认识。

(出示课题:除法的认识)2.学习除法算式的书写师:这个除法算式怎么写呢?师边讲解边板书出除法算式。

12÷2=6(根)把12根香蕉平均分成2份,每份6根。

1)认识除号2)读一读除法算式。

3.学习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师:那把12根香蕉平均分成3份怎么分呢?先用小棒分一分,再想一想用除法算式怎样表示?出示12÷3=4(根)说一说这个算式表示的意思。

师:我们前面学的加、减、乘每个部分都有自己的名称,除法各部分也有自己的名称。

讲解:除号前面的数叫被除数,除号后面的数叫除数,等号后面的数叫商。

同桌互相说一说:被除数、除数、商在算式中的什么位置?l结合除法算式说一说各部分的名称。

三、巩固练习1、分一分,算一算师:我们把12根香蕉平均分成了2份、3份,还可以怎样分?同桌互相分一分,列出算式,并说出算式表示的意思。

分香蕉 教学设计_教案教学设计

分香蕉 教学设计_教案教学设计

分香蕉教学设计_教案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教学工作中非常重要的一环,而分香蕉作为小学生生活中的一项基本技能,也是我们教学的重点之一。

在教学设计过程中,我们需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及学生的认知能力和个人特点,从而制定出一份针对性强、实用性高的教案,帮助学生掌握分香蕉的技巧。

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学生能够正确分别香蕉的上下两端;(2)学生能够掌握分香蕉的基本分法;(3)学生能够用合理的方法分享好处。

2、能力目标(1)学生能够自主探究分香蕉的技巧和方法;(2)学生能够利用所学的技能将其运用到实际生活中;(3)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共同分享。

3、情感目标(1)激发学生对健康食品的认识和兴趣;(2)培养学生自信心和实践能力;(3)在学习中让学生享受乐趣。

二、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一些不同长度的香蕉,让学生观察和思考,问学生有哪些不同的地方,是否可以将香蕉分成几段来吃。

2、探究(1)通过老师全班演示的方式,向学生展示分香蕉的基本技巧。

(2)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5人左右,让他们自主探究分香蕉的方法。

(3)小组内互相分享,交流各自的收获,整理记录他们发现的有效方法。

3、合作分享(1)让每个小组派出一名代表,向全课程展示小组内探究结果。

(2)让学生对各组分享的方法进行讨论,评出最佳方法。

(3)组织学生集体练习最佳分法,互相检查,纠正错误。

4、实践运用(1)教师引导学生以分香蕉为例,探究如何分享好处的问题。

(2)让学生在生活中找到并实践将分享好处的方法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5、总结通过小组报告,全课讨论分享,让学生对分香蕉的技巧得到了更加深刻的理解,也掌握了分享好处的方法,对加强友谊、培养集体意识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三、教学反思1、在教学设计上,应该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和个人特点,让教学更加贴近实际。

2、在探究环节中,让学生自主探究的方式能够更好的激发学生的兴趣。

3、在实践过程中,应该让学生更多的实践,以更好地巩固所学技能。

《分香蕉》教学设计

《分香蕉》教学设计

《分香蕉》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的
1. 让学生了解香蕉的特点和分香蕉的方法。

2.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合作能力。

二、教学准备
1. 教师准备:香蕉、刀、盘子、盐、蜂蜜、巧克力酱、奶油、果酱等多种调料。

2. 学生准备:擦手巾、实验报告纸、笔。

三、教学过程
1. 导入
教师拿出一些香蕉,让学生观察香蕉的外观、形状和颜色,让学生自由发言,了解香蕉的特点。

2. 学习分香蕉的方法
让学生分成若干组,每组一根香蕉和一把刀。

首先教师示范如何分香蕉,剥开香蕉皮,并将香蕉切成若干片。

然后,让学生按照示范的方法分香蕉,观察和尝试不同的切法和分香蕉的技巧。

3. 制作不同口味的香蕉
教师将各种调料摆放在桌上,如盐、蜂蜜、巧克力酱、奶油、果酱等。

让学生自
由选择不同口味的调料,将切好的香蕉放在盘子上,并添加调料,做出各种口味的香蕉。

4. 品尝和总结
学生将制作好的香蕉品尝,品尝后让学生写下自己最喜欢的口味,并在实验报告纸上记录制作香蕉的过程和不同口味的品尝感受。

之后,让学生分享自己的实验报告。

教师将引导学生总结分香蕉的方法和制作不同口味香蕉的经验。

四、教学反思
本次实验通过分香蕉的方法和制作不同口味的香蕉,让学生亲身体验了分香蕉的乐趣,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合作能力。

同时,通过品尝和总结,让学生学会总结归纳实验结果,提高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这样的教学设计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还增强了学生对实验和科学的兴趣,是一次富有成效的教学活动。

《分香蕉》教案

《分香蕉》教案

《分香蕉》教案一、教学目标1、结合“分香蕉”的具体情境,经历平均分的活动,抽象出除法算式,体会除法运算的意义。

2、掌握除法算式的读法、写法,并认识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3、会用除法算式表示并解释平均分的具体过程。

4、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初步的抽象概括能力,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除法算式的意义,掌握除法算式的读法、写法和各部分名称。

2、教学难点理解除法算式的意义,能够用除法算式表示平均分的过程。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直观演示法、讨论法、实践操作法四、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香蕉图片、小棒五、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师: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有趣的故事。

森林里的猴子妈妈摘了一些香蕉,准备分给她的猴宝宝们。

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她是怎么分的吧!(出示课件:猴子妈妈分香蕉的场景)(二)探索新知1、平均分的操作活动(1)师:猴子妈妈拿来了 12 根香蕉,要平均分给 2 只小猴子,每只小猴子能分到几根香蕉呢?(2)请同学们用手中的香蕉图片或小棒分一分,然后说一说你是怎么分的。

(3)学生操作,教师巡视指导。

(4)请学生上台展示分的过程,并说一说自己的想法。

生 1:我是 1 根 1 根地分,先给每只小猴子分 1 根,再给每只小猴子分 1 根,一直分到分完为止,每只小猴子分到 6 根香蕉。

生 2:我是 2 根 2 根地分,先给每只小猴子分 2 根,再给每只小猴子分2 根,再给每只小猴子分2 根,这样每只小猴子也分到6 根香蕉。

生 3:我是先把 12 根香蕉平均分成 2 份,每份是 6 根,所以每只小猴子分到 6 根香蕉。

2、用除法算式表示平均分(1)师:同学们,刚才我们通过分香蕉,知道了把 12 根香蕉平均分给 2 只小猴子,每只小猴子分到 6 根香蕉。

这个平均分的过程可以用一个算式来表示,你们知道是什么算式吗?(2)引出除法算式:12 ÷ 2 = 6(3)介绍除法算式的读法:12 除以 2 等于 6(4)讲解除法算式的意义:12 表示要分的香蕉总数,2 表示平均分的份数,6 表示每份的数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分香蕉》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上册)P38
知识与技能:
1、结合具体情境抽象出除法算式,让学生体会除法的意义,
2、掌握除法算式的读、写法,并认识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3、会用除法算式表示并解释平均分的具体过程。

过程与方法:
使学生在“分香蕉”的具体环境中,建立除法算式与等分活动之间的联系,并加深体会。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解决问题与数学思考的能力。

教学重点:除法算式的读写法和各部分的名称及除法的意义。

教学难点:在具体情境中理解除法算式的意义。

教学准备:图片、小黑板。

学具准备:小棒1袋。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今天,智慧老爷爷家来了两位特殊的客人(出示两只可爱的小猴子图片),爷爷拿出12根香蕉招待它们,该怎么分才会让两只小猴都满意呢?智慧老爷爷想请我们二年三班的小朋友来帮忙分香蕉,大家愿意吗?好,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分香蕉】。

(板书课题)
二、探究新知
活动一:用小棒代替香蕉分一分
1、(1)动手操作:请你们用小棒代替香蕉分一分,和同桌同学合作一边分一边互相说说是怎样分的?
(2)汇报交流:怎样分的? 谁能用一句简单的话把刚才分的过程和结果说一说?(把12根香蕉平均分成2份,每份6根)
2、除法算式的读、写法和各部分的名称。

(1)抽象除法算式:把12根香蕉平均分成2份,每份6根,可以用除法算式来表示:【12÷2=6(根)】(认识除号,它表示平均分,写法:先写横线,再写两点横线要写平直,上下两点要对齐。

)
(2)尝试读:这个算式你会读吗?谁来试一试?【读作:12除以2等于6】。

说一说:你知道它表示什么意思吗?具体说每部分表示的意义。

(12表示一共有12根香蕉,除号表示平均分,2表示平均分给2只小猴,6表示每只小猴分到6根。


(3)每个小朋友都有自己的名字,除法算式中各部分也有自己的名字。

在这个算式里,12叫【被除数】,2叫【除数】,6叫【商】。

÷叫【除号】(板书)
师生多种形式练习说名称。

3、孩子们你们的表现太棒了!智慧老爷爷还想请你们帮忙解决一个问题。

活动二:12根香蕉,每4根装一盘,需要几个盘子?(小黑板出示)
1、请你先用小棒分一分或者画一画图,再用一道除法算式表示出你分的过程和结果。

2、板书:【12÷4=3(个)】。

指名读一读算式,再说一说各部分名称及算式表示什么?
活动三:小组交流其他分法。

12根香蕉还可以怎样平均分?你能写出除法算式吗?我们分四人小组合作,可以摆一摆画一画,也可以直接写出除法算式,看哪个小组写得快、写得多?(草稿纸)
如:①把12根香蕉平均分成3份,每份几根?算式:12÷4=3(根)
②12根香蕉每6个一份,可以分成几份?算式:12÷6=2(份)(分组汇报板演,读一读算式并说说各部分名称、意义。

)……
三、体验感悟
师:智慧老爷爷见我们班上有这么多聪明的孩子,高兴地邀请大家参加闯关游戏。

1、基本练习:看图列算式。

(1)完成P38试一试。

(2)分扣子。

A仔细观察图,提数学问题。

(一件上衣钉5粒扣子,10粒扣子可以给几件上衣钉上扣子?)
B变式:如果有20粒扣子呢?
2、变式练习:听写下列的除法算式。

(1)、把 12 平均分成6份,每份是2。

(2)、40除以8等于5。

(3)、有8个苹果,每4个放一盘,可以放2盘。

(4)、被除数是30 ,除数是5,商是6。

四、实践应用:
小组活动:看算式说一句话。

20÷4=5 (结合今天学的有关除法的知识和生活中可以用除法计算的问题想和说。


五、拓展延伸
课后请大家找找生活中还有哪些问题可以用除法算式来表示,回家说给爸爸妈妈听。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