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初中语文课程标准必背古诗词34篇《春望》原文、赏析与阅读训练
初中语文必背古诗词34篇
初中语文必背古诗词34篇观沧海次北固山下钱塘湖春行天净沙·秋思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夜雨寄北泊秦淮浣溪沙望岳春望使至塞上游山西村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赤壁过零丁洋水调歌头山坡羊·潼关怀古饮酒行路难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己亥杂诗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无题相见欢登飞来峰渔家傲江城子·密州出猎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观刈麦关雎蒹葭雁门太守行1《观沧海》曹操(汉末)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描绘了祖国河山的雄伟壮丽,表达了诗人豪迈乐观的进取精神,更表现诗人博大的胸怀和一统中国的雄心壮志。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互文的手法,虚景,诗人借丰富的想象,描绘了大海吞吐日月、包蕴星汉的宏伟气魄和博大胸怀。
最能表达诗人博大的胸怀和一统中国的雄心壮志。
2《次北固山下》王湾(唐)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①“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最能表达思乡之情。
②“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生”和“入”将“海日”和“江春”拟人化,夜将近未尽,太阳已经升起;旧年还没过完,江上的春天已经到来。
“日”和“春”作为新生的美好事物。
蕴含着时序变迁、新旧交替的哲理;也表现时光匆匆身在他乡的游子的思乡之情。
③“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对偶,潮水涨满时,两岸间江面开阔;风平浪静,一片白帆高高悬挂。
是以小景来衬托大景的波平宽阔。
3《钱塘湖春行》(唐)白居易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①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早”和“新”从动物的角度写出了早春的特点。
“争”和“啄”写出了春光的宝贵和鸟儿们忙碌的动态。
《春望》原文及赏析
《春望》原文及赏析《春望》原文及赏析《春望》原文及赏析1【诗句】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出处】唐·杜甫《春望》。
【译注1】国家残破,人事全非,只有山河依然如故,春天又来到长安城,但见草木幽深,人迹稀少。
国破:指安禄山起兵反叛,攻破长安城,也兼指国家遭战火破坏。
山河在:极言战争破坏的严重,除山河之外更无余物。
草木深:是说人烟稀少而致草木横生,形容荒凉。
【译注2】“国破”表明物是人非,盛唐王朝时辉煌的景象都已消失,“山河在”指自然景物依旧,“城春”指长安的春天本是绿草如茵,鸟语花香,生机盎然。
但“草木深”显示出杂草丛生,树木苍苍,一片凋敝荒凉的景象,与“春”形成鲜明的对比,痛切地传达了诗人忧国伤时、关心国家命运的感情。
【用法例释】一、用以形容战乱后城池残破,人迹稀少的荒凉萧条景象。
[例]“炼狱火花”是“孤岛”写生,当时日寇侵华,上海沦陷,“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生”,孤城落日,敌忾同仇,表达的多是激楚苍凉的兴亡之感。
(柯灵《〈柯灵散文选〉序》)二、后一句用以形容春天城里草木茂盛的景色。
[例]我没有“感时花溅泪”的多情,但有“城春草木深”的感慨。
这城,肯定是带城墙的。
不带城墙的城,即使春天深了,草木未必就深。
(车前子《带城墙的家园》)【全诗】《春望》[唐].杜甫.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注释】1.国破:国家残破,指安禄山叛军蹂躏黄河南北,潼关东西,并占领长安。
草木深:草木横生,喻人迹稀少,景色荒凉。
2.感时:感慨时局。
恨别:深恨离别。
花溅泪:对花溅泪。
一说:花似有知,亦感时而溅泪。
下“鸟惊”句同。
3.烽火:战火。
至德二年的正月到三月,潼关、睢阳一线,太原、河东一带,官兵与叛军反复激战。
抵万金:值万金,极言家信珍贵难得。
4.搔:《诗·邶风·静女》:“搔首踟蹰。
”搔头,显示了惶急无奈之情。
浑:简直。
簪:古人用以束发于冠的饰具。
初中语文必背古诗词34篇及赏析
初中语文必背古诗词34篇1《观沧海》曹操(汉末)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描绘了祖国河山的雄伟壮丽,表达了诗人豪迈乐观的进取精神,更表现诗人博大的胸怀和一统中国的雄心壮志。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互文的手法,虚景,诗人借丰富的想象,描绘了大海吞吐日月、包蕴星汉的宏伟气魄和博大胸怀。
最能表达诗人博大的胸怀和一统中国的雄心壮志。
2《次北固山下》王湾(唐)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①“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最能表达思乡之情。
②“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生”和“入”将“海日”和“江春”拟人化,夜将近未尽,太阳已经升起;旧年还没过完,江上的春天已经到来。
“日”和“春”作为新生的美好事物。
蕴含着时序变迁、新旧交替的哲理;也表现时光匆匆身在他乡的游子的思乡之情。
③“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对偶,潮水涨满时,两岸间江面开阔;风平浪静,一片白帆高高悬挂。
是以小景来衬托大景的波平宽阔。
3《钱塘湖春行》(唐)白居易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①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早”和“新”从动物的角度写出了早春的特点。
“争”和“啄”写出了春光的宝贵和鸟儿们忙碌的动态。
莺歌燕舞的场景富有活力和生机。
表现诗人对早春的热爱和喜悦之情。
②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渐”运用想象从植物角度写出了早春的花逐渐繁茂的景象。
“没”写出了草刚刚遮盖马蹄的情景,表达诗人对早春的热爱和喜悦之情。
③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直抒胸臆,最能表达诗人对早春的热爱和喜悦之情。
4 《天净沙秋思》[元]·马致远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初中必背古诗文27《春望》朗读+课文+译文
作者:杜甫朗诵:方明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译文:
长安沦陷,国家破碎,只有山河依旧;春天来了,人烟稀少的长安城里草木茂密。
感于战败的时局,看到花开而潸然泪下,内心惆怅怨恨,听到鸟鸣而心惊胆战。
连绵的战火已经延续了半年多,家书难得,一封抵得上万两黄金。
愁绪缠绕,搔头思考,白发越搔越短,简直要不能插簪了。
注解:
国:国都,指长安(今陕西西安)。
破:陷落。
山河在:旧日的山河仍然存在。
城:长安城。
草木深:指人烟稀少。
感时:为国家的时局而感伤。
溅泪:流泪。
恨别:怅恨离别。
烽火:古时边防报警的烟火,这里指安史之乱的战火。
三月:正月、二月、三月。
抵:值,相当。
白头:这里指白头发。
搔:用手指轻轻的抓。
浑:简直。
欲:想,要,就要。
胜:经受,承受。
簪:一种束发的首饰。
古代男子蓄长发,成年后束发于头顶,用簪子横插住,以免散开。
《春望》原文及赏析
《春望》原文及赏析2篇《春望》原文及赏析(一)《春望》是唐代文学家杜甫创作的一首诗歌,描绘了他对当前社会困境的深度思考和对人生苦难的感叹。
以下是《春望》的原文及赏析。
原文: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赏析:这首诗以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开头,表达了杜甫对当代社会的无奈和失落之情。
他感慨时光荏苒,世情如此动荡,使得山河都已破碎,城市却依然春意盎然,草木繁茂。
这种对社会现实和人生遭遇的反差,使他感叹时光的残酷和命运的无常。
接下来的两句“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通过描绘自然景物,展现了杜甫深深的忧伤之情。
他看到花开时节,却不禁泪水涟涟,似乎在为国家的遭难而悲伤。
同时,他也感叹难舍的离别之苦,即使是鸟儿的离去,都让他感到痛心。
接着的两句“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揭示了战乱频繁带来的疾苦。
战争冲击,使得烽烟常年不断,家书寄托亲情之情却是无价之宝。
杜甫之所以说“家书抵万金”,是因为他身处乱世,每一封家书都可能成为最后的依靠和心灵支撑。
最后两句“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表达了杜甫对命运的无奈和生活的艰辛。
他忧心忡忡,白发日渐沧桑,搔头已经不会再长,生活的艰辛对他来说几近难以忍受。
这里的“簪”意味着生活的负重和压力,杜甫几乎快要承受不住了。
整首诗以平易的语言和生动的形象勾勒出了杜甫内心的痛苦和社会的困境。
他对国家的破败和命运的艰难感到非常无奈,但他并没有放弃,而是通过诗歌表达了自己的思考和愤慨。
这首《春望》体现了杜甫对时代的关怀和对生活的深切思考,展现了他作为一位伟大诗人的独特气质和情感表达能力。
《春望》原文及赏析(二)《春望》是唐代文学家杜甫创作的一首诗歌,通过描绘社会动荡和个人遭遇的悲凉景象,表达了他对时代和人生的深刻思考。
以下是《春望》的原文及赏析。
原文: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初中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必背34首古诗词
《初中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必背古诗词高智维整理34首篇目简记歌诀必背古诗三十四,关雎蒹葭观沧海。
饮酒送杜任蜀州,次北固山使塞上。
闻王昌龄有此寄,春望望岳行路难。
早春送武判归京,茅屋所破秋风歌。
酬乐天扬州见赠,观刈麦钱塘春行。
雁门太守行赤壁,夜雨寄北泊秦淮。
无题相见欢渔傲,登飞来峰浣溪沙。
密州出猎江城子,水调歌头游山西。
为赋壮词破阵子,过零丁洋天净沙。
潼关怀古山坡羊,己亥杂诗龚自珍。
诗词原文一、关雎《诗经》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优哉游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
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二、蒹葭《诗经》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
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
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三、观沧海三国曹操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四、饮酒东晋陶渊明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五、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唐王勃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六、次北固山下唐王湾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七、使至塞上唐王维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八、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唐李白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九、行路难唐李白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新课标初中语文古诗词佳作欣赏(34首)
新课标初中语文古诗词佳作欣赏(34首)内容预览:34首古诗词1、观沧海(东临碣石) 曹操(七上)2.次北固山下(客路青山外) 王湾(七上)3.钱塘湖春行(孤山寺北贾亭西) 白居易(七上)4.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 马致远(七上)5.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杨花落尽子规啼)李白(七上附)6.泊秦淮(烟笼寒水月笼沙) 杜牧(七上附)7.夜雨寄北(君问归期未有期) 李商隐(七上附)8.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 晏殊(七上附)9.春望(国破山河在) 杜甫(八上)10.使至塞上(单车欲问边) 王维(八上附)11.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巴山楚水凄凉地刘禹锡(八下)12.赤壁(折戟沉沙铁未销) 杜牧(八下)13.过零丁洋(辛劳遭逢起一经) 文天祥(八下)14.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苏轼(八下)15.山坡羊·潼关怀古(峰峦如聚) 张养浩(八下)16.饮酒(结庐在人境) 陶潜(八下)17.行路难(金樽清酒斗十千) 李白(八下)18.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八月秋高风怒号) 杜甫(八下)19.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北风卷地白草折) 岑参(八下)20.己亥杂诗(浩荡离愁白日斜) 龚自珍(八下)21.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城阙辅三秦) 王勃(八下附)22.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天街小雨润如酥) 韩愈(八下附)23.登飞来峰(飞来峰上千寻塔) 王安石(八下附)24.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 李煜(八下附)25.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 李商隐(八下附)26.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 范仲淹(九上)27.江城子(老夫聊发青年狂) 苏轼(九上)28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 辛弃疾(九上)29.观刈麦(田家少闲月) 白居易(九上附)30.望岳(岱宗夫如何) 杜甫(八上)31.关雎(关关雎鸠) 诗经(九下)32.蒹葭(蒹葭苍苍) 诗经(九下)33.雁门太守行(黑云压城城欲摧) 李贺(九下附)34.游山西村(莫笑农家腊酒浑) 陆游(老教材)七年级上册1、《观沧海》(东临碣石)曹操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春望古诗词原文赏析
春望古诗词原文赏析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许多人都接触过一些比较经典的古诗吧,广义的古诗,泛指鸦片战争以前中国所有的诗歌,与近代从西方传来的现代新诗相对应。
那么问题来了,到底什么样的古诗才经典呢?以下是整理的春望古诗词原文赏析,欢迎大家分享。
春望杜甫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1)五言律诗。
安史之乱爆发后诗人逃离长安前一个月,睹物神伤。
诗人将自己的所见所感,高度凝练地熔铸在40个字里,这就是有名的《春望》诗。
这首诗是写的,它集中地表达了诗人忧国伤时、念家悲己的感情,感人至深。
前四句写目睹春城败象,饱含感叹;后四句写心想亲人愁苦,充溢离情。
(2)品读赏析首联:这是写望中所见:国都在沦陷后已经变得残破不堪,然而山河依旧是原来那个样子;春天降临到长安城,然而眼前却是乱草丛生。
如此强烈的反差怎能不使人怵目惊心呢!这一联虽是写景,却也痛切地传达了诗人忧国伤时的感情。
一个“深”字写尽山河破碎,人民离散。
颔联:通过花和鸟两种事物写春天。
此联向来有两种解释:一种是以诗人为“感”“恨”的主体。
花、鸟在春景中是最有代表性的事物,能使人赏心悦耳,但诗人此刻面对残破的都城,不知官***何时才能平定叛乱,不知妻儿在兵荒马乱中如何度日……种种念头困扰着他,他怎能不见花而落泪,闻鸟而惊心呢?另一种以花、鸟为“感”“恨”的主体。
这自然是诗人移情于物的结果。
这两种解释实质上并无区别,都表达了感时伤世的感情。
本联以“感时”一语承上,以“恨别”一语启下,章法分明。
颈联:“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意思是自开春以来战火愈烧愈炽,因而跟家人难通音信。
他用“抵万金”来形容家书的珍贵,表达了他对妻子儿女的强烈思念。
尾联:总写忧国思家的感情,刻画了一个典型的艺术形象。
诗人这一年刚45岁,但“白头”是写实。
“白头”而又稀疏到“不胜簪”的地步,其苍老之态可以想见。
他苍老得这么快,完全是忧国、伤时、思家所致。
春望的原文和翻译
春望的原文和翻译(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职场文书、合同协议、总结报告、演讲致辞、规章制度、自我鉴定、应急预案、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for everyone, such as workplace documents, contract agreements, summary reports, speeches, rules and regulations, self-assessment, emergency plans, teaching materials, essay summarie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essay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春望的原文和翻译春望的原文和翻译《春望》是唐代大诗人杜甫创作的一首诗。
《春望》原文翻译及赏析
《春望》原文翻译及赏析《春望》原文翻译及赏析《春望》原文翻译及赏析1原文:春望词四首·其三唐代:薛涛风花日将老,佳期犹渺渺。
不结同心人,空结同心草。
译文:风花日将老,佳期犹渺渺。
花儿随着春风的吹拂,一天天的衰败下去,约会的佳期也是渺茫无期。
不结同心人,空结同心草。
不能与心中的如意郎君结合在一起,岂不白白结下相爱的同心草。
注释:风花日将老,佳期犹渺(miǎo)渺。
渺渺:形容悠远、久远。
不结同心人,空结同心草。
赏析:这首诗仍然是写无穷无尽的相思。
有人类就有爱情,有爱情就有相思。
其意是,花儿随着春风的吹拂,一天天地衰败下去,结婚的佳期也是渺茫无期。
结识不到如意的郎君,编结再多的相思草,也只能是空欢喜一场更使人愁上加愁,让人心碎这里的“不结同心人,空结同心草”是作者在佳期渺渺,没有同心人的情况下,对自己以草结同心的行动表现出自怨自艾的无比痛苦心情。
这首诗与第二首诗一样,都是刻意伤春之词,春望,在这里意味着春天里的盼望,其中包含首着一个妙龄少女渴求自己爱情而最终归于失望的故事。
女主人公兴致勃勃地揽摘芳草来打同心结,要将它赠给自已的“知音”。
打同心结,是表达爱情的方式,把全部希望放在“同心结”上,然而,春鸟发出哀吟,昔日的同心结,今日成了断肠草。
人世间留下了一颗破碎的心,情天恨海平添了几行血泪。
女主人公仍在编结“同心草”,不过此时是“不结同心人,空结同心草”,不是不愿结同心人,而是无法结同心人,故而,也只有“空结”同心草了。
一个“空”字,写尽了她伤心欲绝的情味,与尽了她无法诉说失恋和绝望的痛苦……也只好木讷地用双手编结“同心草”来打发失去了人生意义的时光。
用结同心草的细节,写出女主人公的悲剧命运,而为我们创造了一种动人心弦的悲剧美。
可见,薛涛是写爱情诗的高手,这恐怕也与她自己的命运有关吧女诗人写爱情诗,自然有她得天独厚的条件:真切深刻细腻,易于感人至深。
这正如胡云翼先生所说:“婉约而温柔的文学,总得女性来做才能更像样…无论文人怎样肆力去体会女子的心情,总不如妇女自己所了解得真切;无论文人怎样描写阔怨的传神,总不如妇女自己表现自已的恰称。
九年级古诗文赏析《春望》
九年级古诗词复习(八上)(一)《春望》---------杜甫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译文:故国沦亡,空对着山河依旧,春光寂寞,荒城中草木丛深。
感伤时局,见花开常常洒泪,怅恨别离,闻鸟鸣每每惊心。
愁看这漫天烽火,早又阳春三月,珍重那远方家信,漫道片纸万金。
独立苍茫,无言搔首,白发稀疏,简直要插不上头簪。
1.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忧国伤时,念家悲己。
2.你认为“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中那个字用得好?请简要赏析。
①“破”字用得好,写出了国都沦陷,城池残破的景象,使人触目惊心。
②“深”字用得好,写出了乱草遍地,林木苍苍的景象,使人满目凄然。
3.细读一二句,说说杜甫望见了那些景像?这是一种什么抒情手法?京城的荒凉和春天的绚丽景象。
4.“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一句中“抵万金”的含义是什么?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家书的珍贵;表达了他对妻子儿女的强烈思念之情。
5.首联中“城春草木深”的景象有什么用意?融情于景,表现沦陷后的国都残破不堪,乱草丛生的景象,与昔日繁华形成巨大的反差,突出战乱对国家和人民带来的深重的灾难。
6.从全诗来看“白头搔更短”的原因是什么?国家残破(忧国),惦念远方亲人的安危(思家)7.欣赏“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溅”“惊”都是使动用法,作者通过花鸟触景生情,以乐景写哀情,表达了忧国忧民的情怀。
(二)《泊秦淮》―――――杜牧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译文:像烟雾一样,朦朦胧胧的水汽笼罩在秦淮河上,月光映照着江边的沙岸。
宁静的夜里把船停在岸边,靠在酒家。
歌女不知道亡国的遗恨,在秦淮河对岸的酒店还唱着亡国的《玉树后庭花》。
1.前两句写了那些景象?诗的首句写了轻轻的暮霭、淡淡的月光、笼罩着寒意可感的河水,笼罩着两岸沉寂的沙滩。
2.两个“笼”字有什么样的表达效果?两个“笼”字勾画出秦淮河两岸朦胧、冷寂、迷茫的景象。
初中古诗词34篇翻译与解析
高考背诵:初中古代诗词(34篇)1、《关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
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译文:关关和鸣的雎鸠,相伴在河中的小洲。
那美丽贤淑的女子,是君子的好配偶。
参差不齐的荇菜,从左到右去捞它。
那美丽贤淑的女子,醒来睡去都想追求她。
追求却没法得到,白天黑夜便总思念她。
长长的思念哟,叫人翻来覆去难睡下。
参差不齐的荇菜,从左到右去采它。
那美丽贤淑的女子,奏起琴瑟来亲近她。
参差不齐的荇菜,从左到右去拔它。
那美丽贤淑的女子,敲起钟鼓来取悦她。
解析:《关雎》:通篇诗是写一个男子对女子的思念和追求过程,写求而不得的焦虑和求而得之的喜悦。
2、《蒹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凄凄,白露未晞。
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译文大片的芦苇青苍苍,清晨的露水变成霜。
我所怀念的心上人啊。
就站在对岸河边上。
逆流而上去追寻她(他),追随她(他)的道路险阻又漫长。
顺流而下寻寻觅觅,她(他)仿佛在河水中央。
芦苇凄清一大片,清晨露水尚未晒干。
我那魂牵梦绕的人啊,她(他)就在河水对岸。
逆流而上去追寻她(他),那道路坎坷又艰难。
顺流而下寻寻觅觅,她(他)仿佛在水中小洲。
河畔芦苇繁茂连绵,清晨露滴尚未被蒸发完毕。
我那苦苦追求的人啊,她(他)就在河岸一边。
逆流而上去追寻她(他),那道路弯曲又艰险。
顺流而下寻寻觅觅,她(他)仿佛在水中的沙滩。
▪蒹葭》是《诗经》中历来备受赞赏的一首抒情诗。
全诗洋溢着抒情主人公对“伊人”的真诚向往和执着追求的爱恋之情。
主人公面对苍苍芦荡、茫茫秋水,上下求索,苦苦寻觅。
虽历经千辛万苦,但“伊人”始终让人隔河企望,飘忽不定,可望而不可即。
春望原文及赏析
春望原文及赏析唐代文学家杜甫的《春望》是一首写景抒怀的长篇叙事诗。
整首诗通篇洋溢着诗人对于国家命运的忧思和对于现实困境的感慨,以及对于人民疾苦的关切,是一首反映社会动荡和政治腐败的悲愤之作。
下面是《春望》的原文及赏析。
春望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薄倖人间倖,萧条竟日侵。
酒旗江上慢,船拍岸边沉。
闻道宁家有,不如早还金。
男儿事长往,参差多故人。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春望》是杜甫中期创作的一部长篇叙事诗。
整首诗通过写春天的景色和诗人自身的感受,寓意国家风雨飘摇、社会动荡、民不聊生的局面,诗人沉痛地表达出自己的忧患和对国家前途的担忧。
诗的开篇“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以破败景象描绘了国家的颓势,但山河依然在的情景。
这个以倒装启示的句子表达了诗人对于国家的忧患和坚定,同时以对比手法突出了国家和城市的破败景象。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这两句通过描绘诗人的感触,把自然景色与人的情感紧密结合起来。
花溅泪、鸟惊心,表现出诗人内心的动荡和痛苦。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这两句描绘了长期战乱不断的景象,烽火不熄、家书络绎不绝。
表达了人们在战乱时期的困苦和风雨飘摇的现状。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这两句描写了诗人自己的衰老和忧愁。
白头搔短,意味着诗人年老体衰;浑欲不胜簪,形容诗人头发稀疏,几乎不够拈起簪子。
这些描写不仅反映了诗人自身的悲愁,也折射出整个时代的凄凉。
“薄倖人间倖,萧条竟日侵。
”这两句写出了在动荡年代里生活的艰难。
薄倖人间倖,意思是现世之外已经无法再有幸福;萧条竟日侵,表示社会动荡带来的困苦、贫穷和衰落。
“酒旗江上慢,船拍岸边沉。
”这两句生动地展现了江上景色的萧条和沧桑。
酒旗江上慢,指的是江上行船的慢悠悠,几近停顿;船拍岸边沉,描绘了行船艰难和岸边灾损。
2020初中语文课程标准必背古诗词34篇《钱塘湖春行》原文、赏析与阅读训练
钱塘湖春行白居易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dī)。
【注】①加粗标红字是易错字。
②画线句是高考高频考查句。
诗的首联紧扣题目总写湖水。
前一句点出钱塘湖的方位和四周“楼观参差”景象,两个地名连用,显示出一种动感,说明诗人是在一边走,一边观赏。
后一句正面写湖光水色:春水初涨,水面与堤岸齐平,空中舒卷的白云和湖面荡漾的波澜连成一片,正是典型的江南春湖的水态天容。
颔联写仰视所见禽鸟。
莺在歌,燕在舞,显示出春天的勃勃生机。
黄莺和燕子都是春天的使者,黄莺用它婉转流利的歌喉向人间传播春回大地的喜讯;燕子穿花贴水,衔泥筑巢,又启迪人们开始春日的劳作。
“几处”二字,勾画出莺歌的此呼彼应和诗人左右寻声的情态。
“谁家”二字的疑问,又表现出诗人细腻的心理活动,并使读者由此产生丰富的联想。
颈联写俯察所见花草。
因为是早春,还未到百花盛开季节,所以能见到的尚不是姹紫嫣红开遍,而是东一团,西一簇,用一个“乱”字来形容。
而春草也还没有长得丰茂,仅只有没过马蹄那么长,所以用一个“浅”字来形容。
这一联中的“渐欲”和“才能”又是诗人观察、欣赏的感受和判断,这就使客观的自然景物化为带有诗人主观感情色彩的眼中景物,使读者受到感染。
这两联细致地描绘了西湖春行所见景物,以“早”“新”“争”“啄”表现莺燕新来的动态;以“乱”“浅”“渐欲”“才能”,状写花草向荣的趋势。
这就准确而生动地把诗人边行边赏的早春气象透露出来,给人以清新之感。
前代诗人谢灵运“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登池上楼》)二句之所以妙绝古今,受到激赏,正是由于他写出了季节更换时这种乍见的喜悦。
《钱塘湖春行》以上两联在意境上颇与之相类,只是白诗铺展得更开些。
尾联略写诗人最爱的湖东沙堤。
白堤中贯钱塘湖,在湖东一带,可以总揽全湖之胜。
只见绿杨荫里,平坦而修长的白沙堤静卧碧波之中,堤上骑马游春的人来往如织,尽情享受春日美景。
精选初中语文必背古诗词34篇鉴赏
初中语文34首必背古诗词赏析题汇总1《观沧海》曹操(汉末)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描绘了祖国河山的雄伟壮丽,表达了诗人豪迈乐观的进取精神,更表现诗人博大的胸怀和一统中国的雄心壮志。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互文的手法,虚景,诗人借丰富的想象,描绘了大海吞吐日月、包蕴星汉的宏伟气魄和博大胸怀。
最能表达诗人博大的胸怀和一统中国的雄心壮志。
2《次北固山下》王湾(唐)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①“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最能表达思乡之情。
②“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生”和“入”将“海日”和“江春”拟人化,夜将近未尽,太阳已经升起;旧年还没过完,江上的春天已经到来。
“日”和“春”作为新生的美好事物。
蕴含着时序变迁、新旧交替的哲理;也表现时光匆匆身在他乡的游子的思乡之情。
③“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对偶,潮水涨满时,两岸间江面开阔;风平浪静,一片白帆高高悬挂。
是以小景来衬托大景的波平宽阔。
3《钱塘湖春行》(唐)白居易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①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早”和“新”从动物的角度写出了早春的特点。
“争”和“啄”写出了春光的宝贵和鸟儿们忙碌的动态。
莺歌燕舞的场景富有活力和生机。
表现诗人对早春的热爱和喜悦之情。
②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渐”运用想象从植物角度写出了早春的花逐渐繁茂的景象。
“没”写出了草刚刚遮盖马蹄的情景,表达诗人对早春的热爱和喜悦之情。
③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直抒胸臆,最能表达诗人对早春的热爱和喜悦之情。
4 《天净沙秋思》马致远[元]·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杜甫《春望》全诗翻译与赏析
杜甫《春望》全诗翻译与赏析杜甫《春望》全诗翻译与赏析《春望》是唐朝诗人杜甫的一首五言律诗。
这首诗的前四句写春日长安凄惨破败的景象,饱含着兴衰感慨;后四句写诗人挂念亲人、心系国事的情怀,充溢着凄苦哀思。
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杜甫《春望》全诗翻译与赏析,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春望杜甫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诗文解释】故国沦亡,空留下山河依旧,春天来临,长安城中荒草深深。
感叹时局,看到花开也不由得流下眼泪,怨恨别离,听到鸟鸣也禁不住心中惊悸。
战火连绵,如今已是暮春三月,家书珍贵,足抵得上万两黄金。
痛苦中我的白发越搔越短,简直要插不上头簪。
【词语解释】国:指京城长安。
感时:感叹时事。
花溅泪:看见花就泪水飞溅。
鸟惊心:听到鸟的叫声使人心惊。
烽火:这里指战争。
抵:值。
短:短少。
浑:简直。
簪:古代男子成年后把头发绾在头顶上,用一根簪别住。
【现代文译文】国都已被攻破,只有山河依旧存在,春天的长安城满目凄凉,到处草木丛生。
繁花也伤感国事,难禁涕泪四溅,亲人离散鸟鸣惊心,反增离恨。
三个月战火连续不断,长久不息,家书珍贵,一信难得,足矣抵得上万两黄金。
愁白了头发,越搔越稀少,少得连簪子都插不上了。
【解读】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这一句历来有两种解释一般解释是,花鸟本为娱人之物,但因感时恨别,却使诗人见了反而堕泪惊心。
另一种解释为,以花鸟拟人,感时伤别,花也溅泪,鸟亦惊心。
两说虽则有别,其精神却能相通,一则触景生情,一则移情于物,正见好诗含蕴之丰富。
一个“溅"字,运用了拟人的巧妙手法,把作者当时面对国家衰亡的无奈感慨和绵绵愁绪借用花的溅泪表现出来。
背景:安禄山起兵反唐,由于唐玄宗宠妃杨贵妃的哥哥杨国忠,误导唐玄宗,把守潼关的哥舒翰派到关外攻打叛军大本营,中途哥舒翰被俘。
安禄山没有了劲敌,一下子就攻下长安。
唐玄宗带领妃妾皇子,与大臣们逃往灵武。
《春望》的全诗及赏析
《春望》的全诗及赏析《春望》的全诗及赏析在日常学习、工作抑或是生活中,大家都对那些朗朗上口的古诗很是熟悉吧,古诗的格律限制较少。
古诗的类型有很多,你都知道吗?以下是店铺为大家收集的《春望》的全诗及赏析,欢迎大家分享。
【诗句】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出处】唐·杜甫《春望》。
【译注】长安沦陷了,只有山河依旧,春天的古城,只有荒草野树深深。
感慨时局,看到花儿也落泪,怅恨离别,听到鸟鸣也觉动魄惊心。
【全诗】《春望》[唐]杜甫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注释】①国破句:国破,指安史之乱起,长安沦陷。
山河在:山河依旧。
②草木深:人烟稀少,一到春天,更是杂草丛生。
③感时二句:交义互见,指由于感时恨别,而对花溅泪,听鸟惊心。
④烽火句:入春以来,三个月战火没有间断。
⑤短:少。
⑥浑:简直。
⑦胜:承受。
⑧簪:把头发聚总别在冠上的一种长针。
【鉴赏1】安史乱起,京城被陷,杜甫受俘,再入长安,感时伤世,思念亲人,遂作此诗。
开头二句扣题即写春望所见,皆是对立意象之间的对比。
面对京城三月的凄清景象,回思当年“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的盛况,自会起时世变易、物是人非的感叹。
三四两句亦是对比。
与首二句对立对比突出重点有所不同,此处是对照映衬,构成一组情感充盈的鲜明意象:诗人饱受离乱之苦、满怀忧愤之情,不但无心赏春,反而看见花开却落泪,听到鸟鸣亦惊心,甚至出现了幻视幻听:因感时伤别花也溅泪鸟且惊心。
三四句与一二句还有些区分:首二句视界开阔,大处着笔,三四句则视线收拢,小处落墨;首二句是写景,是客观物象的再现,意隐象现,情感潜藏,三四句则是即景即情,情景交融,物我浑一,象现意出,情感四溢。
笔路正是这样沿着由大及小、由外而内的方向前进。
最后四句就直接从诗人主体的角度写其内心情感了。
时逢战乱,烽火不断,家人离散,消息阻隔,亲人死活不知,令人焦心肠断,若得一家信,真是太宝贵了。
2020中考语文文言文翻译:《春望》
2020中考语文文言文翻译:《春望》
参考译文1】
国家已经破碎不堪,只有山河还在。
长安城里又是春天了,但是经过叛军的烧杀抢掠,早已满目荒凉,到处长着又深又密的草木。
虽然春花盛开,但看了不是使人愉快,而是让人流泪,觉得花好像也在流泪;虽然到处是春鸟和鸣,但心里由于和家人离别而忧伤,听了鸟鸣,不仅不高兴,还让人惊心。
战乱持续了很长时间了,家里已久无音讯,一封家信可以抵得上一万两黄金那么宝贵。
由于忧伤烦恼,头上的白发越来越稀少,简直连簪子也戴不了了。
参考译文2】
故国沦亡,空留下山河依旧,春天来临,长安城中荒草深深。
感叹时局,看到花开也不由得流下眼泪,怨恨别离,听到鸟鸣也禁不住心中惊悸。
战火连绵,如今已是暮春三月,家书珍贵,足抵得上万两黄金。
痛苦中我的白发越搔越短,简直要插不上头簪。
韵译】:
长安沦陷国家破碎,只有山河依旧,
春天来了城空人稀,草木茂密深沉。
感伤国事面对繁花,难禁涕泪四溅,
亲人离散鸟鸣惊心,反觉增加离恨。
立春以来战火频连,已经蔓延三月,
家在?州音讯难得,一信抵值万金。
愁绪缠绕搔头思考,白发越搔越短,。
初中语文杜甫的《春望》原文及翻译
初中语文杜甫的《春望》原文及翻译原文:《春望》杜甫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原文翻译:国家已经破碎,但山河依旧存在。
城市里的春天,草木长得茂盛。
感受到时光的流转,花儿都溅出了泪水;恨别的鸟儿惊动了心灵。
战火连续三个月不曾停歇,家书珍贵如同万金。
白发搔得更短了,简直快要承受不了这么沉重的簪子。
解析:这首诗表达了杜甫对国家分裂、战争频仍的忧国忧民之情。
诗中“国破山河在”展现了诗人的爱国主义精神,即便国家遭受破坏,但自然景观依旧,这可能是诗人在困境中对未来的隐隐希望。
而“城春草木深”则描绘了战乱后城市的荒凉景象,春天的生机与城市的破败形成鲜明对比。
诗人通过“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来表达自己对时光流逝、春天到来而国家未能恢复的感伤,以及与亲人别离的痛苦。
这两句也体现了杜甫的感性和细腻,用自然景物的变化来映射人的情感。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反映了战争对人们生活的影响,战火持续不断,家人之间的联系艰难,收到家书无比珍贵。
最后,“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描绘了诗人焦虑忧愁的形象,白发渐多,连搔发都感到烦恼,说明诗人对时局的担忧和个人命运的无奈。
提问:1.杜甫是唐代的著名诗人,他的诗作主题广泛,其中包括对战争的描写和反思。
除了《春望》,他还创作了哪些反映战争和时局动荡的诗作?2.杜甫的诗歌在历史上被怎样评价?他对后世的文学创作有哪些影响?3.结合杜甫的生平,你认为《春望》中的哪些情感和思想与他个人经历有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春望
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注】①加粗标红字是易错字。
②画线句是高考高频考查句。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诗篇一开头描写了春望所见:山河依旧,可是国都已经沦陷,城池也在战火中残破不堪了,乱草丛生,林木荒芜。
诗人记忆中昔日长安的春天是何等的繁华,鸟语花香,飞絮弥漫,烟柳明媚,游人迤逦,可是那种景象今日已经荡然无存了。
一个“破”字使人触目惊心,继而一个“深”字又令人满目凄然。
诗人写今日景物,实为抒发人去物非的历史感,将感情寄寓于物,借助景物反托情感,为全诗创造了一片荒凉凄惨的气氛。
“国破”和“城春”两个截然相反的意象,同时存在并形成强烈的反差。
“城春”当指春天花草树木繁盛茂密,烟景明丽的季节,可是由于“国破”,国家衰败,国都沦陷而失去了春天的光彩,留下的只是颓垣残壁,只是“草木深”。
“草木深”三字意味深沉,表示长安城里已不是市容整洁、井然有序,而是荒芜破败,人烟稀少,草木杂生。
这里,诗人睹物伤感,表现了强烈的黍离之悲。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花无情而有泪,鸟无恨而惊心,花鸟是因人而具有了怨恨之情。
春天的花儿原本娇艳明媚,香气迷人;春天的鸟儿应该欢呼雀跃,唱着委婉悦耳的歌声,给人以愉悦。
“感时”“恨别”都浓聚着杜甫因时伤怀,苦闷沉痛的忧愁。
这两句的含意可以这样理解:我感于战败的时局,看到花开而泪落潸然;我内心惆怅怨恨,听到鸟鸣而心惊胆战。
人内心痛苦,遇到乐景,反而引发更多的痛苦,就如“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那样。
杜甫继承了这种以乐景表现哀情的艺术手法,并赋予更深厚的情感,获得更为浓郁的艺术效果。
诗人痛感国破家亡的苦恨,越是美好的景象,越会增添内心的伤痛。
这联通过景物描写,借景生情,移情于物。
表现了诗人忧伤国事,思念家人的深沉感情。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诗人想到:战火已经连续不断地进行了一个春天,仍然没有结束。
唐玄宗都被迫逃亡蜀地,唐肃宗刚刚继位,但是官军暂时还没有获得有利形势,至今还未能收复西京,看来这场战争还不知道要持续多久。
又想起自己流落被俘,扣留在敌军营,好久没有妻子儿女的音信,他们生死未卜,也不知道怎么样了。
要能得到封家信多好啊。
“家书抵万金”,含有多少辛酸、多少期盼,反映了诗人在消息隔绝、久盼音讯不至时的迫切心情。
战争是一封家信胜过“万金”的真正原因,这也是所有受战争追害的人民的共同心理,反映出广大人民反对战争,期望和平安定的美好愿望,很自然地使人产生共鸣。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烽火连月,家信不至,国愁家忧齐上心头,内忧外患纠缠难解。
眼前一片惨戚景象,内心焦虑至极,不觉于极无聊赖之时刻,搔首徘徊,意志踌躇,青丝变成白发。
自离家以来一直在战乱中奔波流浪,而又身陷于长安数月,头发更为稀疏,用手搔发,顿觉稀少短浅,简直连发簪也插不住了。
诗人由国破家亡、战乱分离写到自己的衰老。
“白发”是愁出来的,“搔”欲解愁而愁更愁。
头发白了、疏了,从头发的变化,使读者感到诗人内心的痛苦和愁怨,读者更加体会到诗人伤时忧国、思念家人的真切形象,这是一个感人至深、完整丰满的艺术形象。
这首诗全篇情景交融,感情深沉,而又含蓄凝练,言简意赅,充分体现了“沉郁顿挫”的艺术风格。
且这首诗结构紧凑,围绕“望”字展开,前四句借景抒情,情景结合。
诗人由登高远望到焦点式的透视,由远及近,感情由弱到强,就在这感情和景色的交叉转换中含蓄地传达出诗人的感叹忧愤。
由开篇描绘国都萧索的景色,到眼观春花而泪流,耳闻鸟鸣而怨恨;再写战事持续很久,以致家里音信全无,最后写到自己的哀怨和衰老,环环相生、层层递进,创造了一个能够引发人们共鸣、深思的境界。
表现了在典型的时代背景下所生成的典型感受,反映了同时代的人们热爱国家、期待和平的美好愿望,表达了大家一致的内在心声。
也展示出诗人忧国忧民、感时伤怀的高尚情感。
、此诗的艺术特色主要表现为三方面:
情景交融:前四句重在绘景(山河、草木、花鸟),但景中有情(破、深、溅泪、惊心),而且景中有意(感时、恨别)。
后四句重在抒情,是借事抒情(断“家书”,搔“白头”),情中有景。
意境深沉:“国破”然而“山河在”,“城春”可是“草木深”;花鸟本娱人之物,反而“溅泪”,“惊心”,语意的强烈反差,语势的节节逆转,使诗人郁勃而顿挫的忧思情感获得艺术的表现。
一字传神:“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中“破”字使人触目惊心,“深”字令人满目凄凉。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中“溅”、“惊”体现了诗歌语言的动态美,寄托了诗人强烈的情感。
①《春望》一诗中写国都沦陷、山河依旧、春天来临却杂草丛生,且表现长安春日满目凄凉,传达
出诗人忧国伤时之情的诗句是“,”。
②《春望》一诗中运用拟人手法,寓情于物,表现诗人对战乱不断、烽烟四起的时局忧心不已的两
句是“,”。
③杜甫在《春望》中抒发了国破家离之悲、感伤离乱之痛,表现了他爱国、念家的美好情操,诗中
表现他因忧愁而日益衰老的句子是“,”。
理解默写
①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②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③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