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五地市2018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联考语文试题 扫描版含答案

合集下载

山西吕梁市2018届高三上学期语文一模试题含答案

山西吕梁市2018届高三上学期语文一模试题含答案

山西吕梁市2018届高三上学期语文一模试题(含答案)吕梁市2017~2018学年度高三年级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本试题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答案一律写在答题卡上。

)注章事项:1.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

2.答题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3.考试作答时,请将答案正确地填写在答题卡上,答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曲艺是演员以本色身份采用口头语言‘说唱’叙述的表演艺术。

作为一门表演艺术,和其它一切文艺形式一样,它具有娱乐、审美、认识、教化等多重社会功用。

但是,从历史上曲艺扮演的不同角色及所发挥的特殊作用看,由艺又不仅仅是一门艺术,而是在自身娱乐大众和化育世风等“本体”功能之外,同时兼有传承历史文化和传播知识观念的“载体”功能,更有孕育文学体裁与戏曲剧种的“母体”功能。

比如,许多只有语言而没有文字的少数民族,其历史与文化传统,包括生产和生活知识,都是借助曲艺“说唱”的表演方式,传承下来或传播开来的;当今仅有几千人的赫哲族民族,基本上不再使用本民族的语言进行生产和生活,唯可学习和使用本民族语言的动因与理由,就是继承和保护伊玛堪的“说唱”表演。

再如,古人吟诵的诗歌和俗赋、演唱的宋词与元散曲,均是古代曲艺与文学一体发展的特殊产物;近代以来诸如评剧、越剧、吉剧和北京曲剧等等剧种的形成或创立,无不是在莲花落、嵊州落地唱书、二人转和单弦牌子曲等曲艺形式的基础上,脱胎发展而成的。

凡此种种,均使曲艺功用远远超出了自身作为舞台表演艺术的娱乐与审美范畴。

从而与其他的艺术门类,形成鲜明对照。

可谓出类拔萃,卓尔不凡。

从中国曲艺的自身发展来看,当今内地曲艺的曲本创作与表演实践,存在着太多的问题与遗憾,其解决途径,有赖对自身艺术独有特征和多样功能的正确理解与准确把握。

2018年山西省高三期末联考语文 (3)

2018年山西省高三期末联考语文 (3)

山西省2018年高三期末联考语文试卷第I卷(选择题)一、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忧乡土文学的发展文化的发展与社会的近代化是紧密相关的。

从世界文学发展历史看,乡土文学的兴起是与社会转型相切合的。

首先,在本国农耕经济下,中国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下农民男耕女织进行生产劳作,久而久之,心中便多了几分乡土情思,他们怀着对家乡故土的爱而“不远游”于别地。

其次,随着清王朝的腐朽以及西方列强的侵略,封建社会过渡成两半社会,无数百姓为了生存不得不背井离乡,远走他方。

身在他乡,心却扎根于故乡,他们不免会有“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的感怀。

在此方面,近代文人谭嗣同在《有感一章》中写到:世间万物抵春愁,今向苍冥一哭休。

四万万人齐下泪,天涯何处是神州。

“春愁”愁的是什么?愁的是故土难离而不得不离,词中足以流露出诗人忧思故土悲愤难抑的爱国之情。

再次,乡土文学的发展与变化离不开城市化进程的快速推进。

大批农民离开土地进入城市。

村庄不断萎缩,平川的人向城市流动,不少山村正在逐步消失。

许多年过后,他们深感心中的缺失,多年未回故土,他们只好写点文章作品来追忆农土生活,缅怀过去。

从这方面看,现代都市文明和进步思想进一步促进了乡土文学的发展。

乡土文学的出现溯源于鲁迅的短篇小说《故乡》。

在小说《故乡》中,“我”回到故乡,在故乡,离开故乡的情节安排着重描写了闰土和杨二嫂的人物形象,从而反映了农民生活现实及人性的变化。

在《中国新文学·小说二集导言》中鲁迅对乡土文学作出了简略阐述,虽未明确提出“乡土文学”这一概念,但也隐露了以描写农村生活来抒发淡淡的乡愁的写作目的。

欧美自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发展以来,一些思想家和文学家提倡人生自由,面对现实,正视人生。

他们在文学作品上以“现实主义”真实反映社会状况,对人民大众的不幸遭遇表现了人道主义同情,由此衍生“为人生”的主张,而在中国五四运动以后,沈雁冰、叶绍钧等人组织并提倡文学应该反映社会与服务人生。

2018最新试题资料-2018届高三语文上学期学业质量监测试题(太原市有答案)

2018最新试题资料-2018届高三语文上学期学业质量监测试题(太原市有答案)

2018届高三语文上学期学业质量监测试题(太原市有答案)5 c 西省太原市2018届高三上学期学业质量监测语试一、现代阅读(一)论述类本阅读阅读下面的字,完成下列小题。

中国神话不是一个独立的化形态,而是一种依附于历史化思潮而存在的叙事形态和思维形态,是以神性思维方式为内核、叙事性表述为手段的表现艺术。

就中国神话史而言,它曾有过三次创作高潮,而三次高潮又分别体现着神话内涵的三次变迁。

首先是“五帝”“三王”时代历史的神话化。

中国神话的第一个高潮,使出现在历史上神性思维最为高扬、神权思想最为膨胀的“五帝”、“三王”时代。

上古史非但不是神话的历史化,恰恰相反,上古神话更多却是历史的神话化,在历史记叙不发达的时代,它承载着传承历史的功能。

例如夸父神话。

无论是夸父追赶太阳的伟大举措,还是饮干河渭的巨大威力,都是在现实中不可能见到的。

但从历史的角度分析,这个神话最少披露了三个方面的信息。

第一是夸父的身份。

夸父当是炎帝一族的人。

第二是黄帝、蚩尤之战的反映。

第三是关于当时气候恶化的反映。

尽管神话中也有先民对于自然、社会、人生的哲学认识,但其主体则是历史的。

其次是秦汉魏晋时代哲学的神话化。

战国时代人们对人类生存所遇到的或涉及的种种问题,都作了理性的思考,阴阳五行学说成了解释宇宙间一切事物的基础理论。

秦汉人则把这种理论广泛地用于实践,并用神话对这种理论最大限度地进行图解,使神话具有了哲学的内涵。

一个显著的例子,在先秦,诸神多为独立存在的个体,而秦汉人则根据“一阴一阳之谓道”的理论,将许多神话人物配成了夫妻。

如以伏羲配女娲,以嫦娥配后羿,以东王配西王母。

这反映了汉魏神话与上古神话迥然不同的意义内涵,标志着神话性质的一次重大变迁。

山西省太原市2018届高三年级模拟试题(一)(语文参考答案)

山西省太原市2018届高三年级模拟试题(一)(语文参考答案)

山西省太原市2018届高三年级模拟试题(一)语文参考答案1.(3分)B (A.原文是“明代以前”。

C.改变模式、标志自觉的不是前七子,而是以前七子为代表的文士的集合。

D.应该是得到王世贞的肯定)2.(3分)B (不是“文学表现”,而是不同时期、不同文学集团的结合模式)3.(3分)D (“文人们会越来越对立,纷争会越来越激烈”没有依据)4.(3分)D (原文并未说明老寿山过去是懒汉,因而这个主题的概括也没有依据)5.(5分)①热爱传统文化。

能讲古今事,崇敬传统文化。

②有民族自尊心。

因长城名扬四海而倍感自豪,为他人毁长城盖私屋气愤不已。

③负有担当精神。

匿名捐钱修长城,写对联表明心志。

(每点2分,答出三点给5分)6.(6分)①“长城砖”是修造长城普通而又重要的材料,“长城砖”是老寿山的象征,他如长城砖一样平凡,但又有着勇于担当的精神。

②“长城砖”是人民群众的象征,平凡的人民群众是民族精神的深厚根基。

(每点3分,只要有道理可以酌情给分)7.(3分)B(从三方面介绍的是全市城区机动车斑马线不礼让行人事故的分布情况,不是涉及行人交通事故的分布情况)8.(5分)AB (C下折线显示未超过;D不能简单合并时间和年龄两方面信息得出这一结论;E材料二侧重从长沙全市城区机动车斑马线不礼让行人事故的数据分析得出斑马线上的安全很重要的结论,而材料三则侧重说明对不礼让斑马线行为严管重罚的效果)9.(4分)交管部门:创新管理举措,加大普法宣传力度。

司机行人:了解政策,遵守交规。

(每点2分)10.(3分)C11.(3分)D (免丧为守孝期满,除去丧服。

)12.(3分)D (没有“宽容了原来的仇人”的意思)13.(10分)(1)在此之前,被召试的人大多很早就到学士院打听题目,唯独吕祖谦不这样做,但他写的文章特别典雅优美。

(“先是”“率”“典美”各1分,大意2分)(2)祖谦学习把关洛之学作为尊崇师法的对象,能多方查考典籍,其学问广博无边(不见边际)。

山西省45校2018届高三第一次联考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

山西省45校2018届高三第一次联考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

山西省45校2018届高三第一次联考语文试题1.本试题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本试题相应的位置。

3.全部答案在答题卡上完成,答在本试题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题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现在我国的法学教育出现了法学院专业设置越来越细的新情况,把原来一个法学院拆分为民商法学院、经济法学院、法律学院、行政法学院、国际法学院、刑事侦查学院等等。

这样的设置所培养的学生很难避免知识领域不够广泛的弊端,教师长期在这样的专业分工下从事教学和研究,也很难避免学术视野愈来愈狭窄的缺陷。

著名法学家杨兆龙教授,在《新法学》月刊1948年第1期上发表了《法学界的贫乏》一文,他在文章中指出:中国学法律的人最容易犯两种毛病。

一是对于与法学有关的非法学科目缺乏必要的了解。

经济学、社会学、心理学、政治学、历史学、哲学、伦理学等与法学都有密切的关系,由于时间与精力的限制,我们当然不能希望各个学法之士对于这些科目都有相当研究,但一个专业的法学家至少应该对与他的法律专业有关的几种科目有适度的认识。

二是对于法学科目仅有局部的研究。

法律的分门别类,本为研究之方便,并不是彼此间有何严格的界限存在而各自独立。

学法之人应该对于整套法律有全面的认识。

杨兆龙先生对上个世纪40年代法学界的批评,至今仍有借鉴意义。

由于目前法学教育分工过细,杨先生过去批评的“法学界的贫乏”更有可能愈来愈严重。

20世纪以来的社会发展变化已要求在学科分工基础上培养法学通家,即古今通、中外通、交叉通、名实通等。

所谓“古今通”,就是要打通中华法系到今日中国依法治国的隧道,寻求中国法治的历史脉络。

所谓“中外通”,就是要进行中国和西欧法治的比较研究,通过比较,试图弄清楚中国和西欧的法治究竟是一种文明类型的差异,还是一种发展阶段的差异。

山西省太原市2018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

山西省太原市2018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

太原市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高三年级期末考试语文试卷一、现代文阅读(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汉成帝建始元年夏四月,出现了异常的天象。

《汉书·成帝纪》记载:“夏四月,黄雾四塞。

”皇帝为之惊心,慌忙召见各行政部门的高级长官,征询对于国家政策的批评,要求他们无所讳言。

有朝臣果然大胆直言,发表了批评外戚当权的政见。

太后兄长、大司马大将军王凤惶恐不安,竟然上书谢罪辞职。

虽然汉成帝予以挽留,王凤集团专权跋扈的地位已经动摇。

对于所谓“黄雾四塞”,颜师古解释说:“塞,满也。

言四方皆满。

”现在看来,这其实是指强风夹带大量沙尘、使能见度极度恶化的灾难性的沙尘暴天气。

通过对近年沙尘暴的过程纪实的分析,可以知道沙尘暴发生季节的特征是春季3~5月最为频繁,尤以5月为多,而发生时间,则多在下午。

汉成帝建始元年四月辛丑发生的这次沙尘暴,也体现了同样的特征。

对于沙尘暴起因的分析,《五行志》归结于外戚专权的政治因素,而京房从政治神学的视角出发,以为“有黄浊气四塞天下”是严重的灾异,其原因在于政坛的“蔽贤绝道”。

汉成帝建始元年夏季的“黄雾四塞”,在历史上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

100年之后,汉章帝建初元年,有封爵外戚的动议,遭到太后的拒绝。

次年夏季,大旱,有人以为是不封外戚的缘故。

太后诏书中再次申明不允许封爵诸舅的原则立场,同时又说到汉成帝时“黄雾四塞”事,以为历史鉴诫。

如果进行不同历史阶段的比较,从现有的资料看,两汉400年间,沙尘暴的记录相对来说是比较少的。

这可能存在沙尘暴虽然发生然而却未曾在史书上留下记载的情形。

但是在神秘主义观念弥漫社会上下的文化背景下,严重的灾异是受到特别的重视的,执政集团因此承受沉重的压力,甚至往往因此引起政治争斗,因而这种异象在记载中遗漏的可能性非常小。

应当说,沙尘暴在当时确实是较为罕见的天气现象,这也是这一天象一旦发生则往往受到当政者重视的原因之一。

最新-太原市2018学年第一学期高三年级测评试卷语文 精品

最新-太原市2018学年第一学期高三年级测评试卷语文 精品

太原市2018~2018学年第一学期高三年级测评试卷语文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做题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

第Ⅰ卷(选择题共42分)一、(18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舂.(chōng)米缱绻..(qiǎn quǎn)溘.然长逝(kè)稗.官野史(bài)B.趑趄.(jū)荆杞.(qǐ)嗟.(jiē)来之食天崩地坼.(chāi)C.伉.俪(kàng)崔嵬.(wěi)扪.(mén)心自问妍媸.(chī)毕露D.僭.(jiàn)称羞赧.(nǎn)宵衣旰.(gān)食疾首蹙.(cù)额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峨眉峨冠博带钟鼓馔玉口慧而实不至B.赝品义愤填膺形影相随敏于事而纳于言C.揣测惴惴不安振聋发匮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D.沽取怙恶不俊耿耿于怀名不正则言不顺3.下列句子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新华字典》是我国第一部现代汉语规范字典,由我国著名的语言学家魏建功主持编纂。

正因为是“大家编小书”,才使得一本小小的工具书历经数十年而不衰。

B.《诗经·斯干》那首诗里就是拿舞的姿势来赞美周宣王的宫室,说它“如斯翼,如矢斯棘,如鸟斯革,如斯飞。

”C.在《理想国》中,柏拉图说,哲学家必须从感觉世界的“洞穴”上升到理智世界。

D.中国的绘画、戏剧和中国另一种特殊的艺术—书法,具有共同的特点,这就是它们里面都是贯穿着舞蹈精神(也就是音乐精神),由舞蹈动作显示虚灵的空间。

4.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①据阿Q说,他是在举人老爷家里帮忙。

这一节,听的人都了。

②什么假洋鬼子,只要放在城里的十几岁的小乌龟子的手里,也就立刻是“小鬼见阎王”。

这一节,听的人都了。

③“你们可看见过杀头么?”阿Q说,“咳,好看。

杀革命党。

唉,好看好看,……”他摇摇头,将唾沫飞在正对面的赵司晨的脸上。

2018年山西省运城市高三第一学期期末调研测试语文试题

2018年山西省运城市高三第一学期期末调研测试语文试题

山西省运城市2018年高三第一学期期末调研测试语文试题第1卷(选择题共30分)一.(每小题3分,共12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贻误亲合力霄壤之别慷他人之慨B.逸事节骨眼青面獠牙邦以民为本C.过分满堂彩开源截流盲人骑瞎马D.惆怅大杂脍身败名裂弃之如敝屣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熟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A.听说这位气功大师能发功治病,今天我拜会了他一下,果不其然....,他没有那么大的能耐。

B.当奥运会开幕式上那铿锵有力.整齐戈一的鼓声响起时,一向沉稳的父亲拍案..而起..,兴奋得叫起来。

C.打开张韶涵《潘多拉》专辑,一如打开了潘多拉盒子.....,童趣的.魔幻的.绚丽的.惊奇的音乐世界将会让大家的视听尽情畅游。

D.八面玲珑....的王熙风不仅是脂粉堆里的英雄,须眉男子在她面前也相形见绌。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句是A.中央电视台“感动中国,2008年年度人物”评选继续通过网络投票和邮寄,在候选人当中,推选出观众心目中的2008年“感动中国”的代表人物。

B.现在我才想到,当年我总是独自跑到地坛去,曾经怎样的给母亲出了一个难题。

C.大家对护林员揭发林业局局长带头偷运木料的问题,普遍感到非常气愤。

D.中央财政将逐年扩大向义务教育阶段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的范围,地方政府也将设立助学专项资金。

4.把下面几个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排序正确的一项是①“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去郭轩楹敞,无村眺望赊”“只欲栏边安枕席,夜深闲共说相思”。

②当我们看到建筑中的回廊.栏杆.台阶.屋檐.门窗等等,都会触景生惰,这些形象本身就是诗一般的语言。

③反过来说,由于文学的积淀,中国古代的建筑也变得含情脉脉。

④这些建筑形象,都诗化了,情态化了,所以都是那么感人。

⑤这种形象,却多与建筑有关。

⑥唐诗的一个显著的艺术特征,在于其形象化。

以形感人。

A.⑥⑤①④③②B.⑥⑤①②④③C.①②④③⑥⑤D.②①③④⑥⑤二.(每小题3分,共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

山西省五地市2018届高三年级联考语文试卷[答案]

山西省五地市2018届高三年级联考语文试卷[答案]

山西省五地市2018届高三年级联考语文试卷[答案]山西省长治、运城、大同、朔州、阳泉五地市2018届高三年级联考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在中国古代,“家”的功能经历了一个从祭祀、生产再到住所的过程。

换言之,“家”是人与神灵对话、人与自然对话以及人与人对话之所。

祭祀对中国古人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不仅是对神灵和超自然对象的臣服,也是人与神灵交流的一种方式。

祭祀对象分为三类:天神、地祇、人鬼。

天神称祀,地祇称祭,宗庙称享。

天神地祇由天子祭,诸侯大夫祭山川,士庶只能祭祀祖先和灶神。

普通的老百姓只是“寝祭”。

寝祭在古代是一种普遍的对祖先的祭祀方式。

贵族统治者的庙祭,是在寝祭基础上形成的。

有意思的是,宗庙的主室是庙,王宫的主室是朝,而庶人住屋的主室则是寝,三者其实具有相同的功能。

庶人的主室既称为寝,又可以称为家,寝祭就是家祭。

通过这种对话,人们既可以表达对鬼神的敬畏,也可以表达对美好未来的期盼。

家也是人与自然进行对话的载体,这种对话首先以生产的方式实现。

夏商周时期,中国最基本的社会制度就是宗族制度。

此时的个体家庭,则是组成宗族的最基本的单元。

《周礼》记载,西周时期,庶人的具体家庭已经成为一个生产经营单位,只不过土地仍然为宗族所有。

每个家庭的人口在2—7人,每家有一个成年男性作为家长,家庭要按照人口服徭役。

当时的个体家庭尚未从宗族中独立出来,在生产上实行的是“耦耕俱耘”的方式。

按照《诗·周颂·良耜》的记载,在宗族内部,个体家庭之间相互形成劳动协作的关系,也就是“一族同时纳谷”,“出必共洫间而耕,入必族中而居”。

以家为单位,人才实现了与自然之间有效的对话,而不是听任自然的摆布。

《周易·序卦传》说“伤于外者,必返其家”。

意思是受伤之后,一定会返回其家。

之所以要返回其家,一是“亲亲之谊”可恃,二是“休戚之情”可同,不必与人争仇,不必与人争利。

语文---山西省太原市2018届高三期末考试试题(解析版)

语文---山西省太原市2018届高三期末考试试题(解析版)

山西省太原市2018届高三期末考试语文试题第Ⅰ卷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汉成帝建始元年夏四月,出现了异常的天象。

《汉书·成帝纪》记载:“夏四月,黄雾四塞。

”皇帝为之惊心,慌忙召见各行政部门的高级长官,征询对于国家政策的批评,要求他们无所讳言。

有朝臣果然大胆直言,发表了批评外戚当权的政见。

太后兄长、大司马大将军王凤惶恐不安,竟然上书谢罪辞职。

虽然汉成帝予以挽留,王凤集团专权跋扈的地位已经动摇。

对于所谓“黄雾四塞”,颜师古解释说:“塞,满也。

言四方皆满。

”现在看来,这其实是指强风夹带大量沙尘、使能见度极度恶化的灾难性的沙尘暴天气。

通过对近年沙尘暴的过程纪实的分析,可以知道沙尘暴发生季节的特征是春季3~5月最为频繁,尤以5月为多,而发生时间,则多在下午。

汉成帝建始元年四月辛丑发生的这次沙尘暴,也体现了同样的特征。

对于沙尘暴起因的分析,《五行志》归结于外戚专权的政治因素,而京房从政治神学的视角出发,以为“有黄浊气四塞天下”是严重的灾异,其原因在于政坛的“蔽贤绝道”。

汉成帝建始元年夏季的“黄雾四塞”,在历史上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

100年之后,汉章帝建初元年,有封爵外戚的动议,遭到太后的拒绝。

次年夏季,大旱,有人以为是不封外戚的缘故。

太后诏书中再次申明不允许封爵诸舅的原则立场,同时又说到汉成帝时“黄雾四塞”事,以为历史鉴诫。

如果进行不同历史阶段的比较,从现有的资料看,两汉400年间,沙尘暴的记录相对来说是比较少的。

这可能存在沙尘暴虽然发生然而却未曾在史书上留下记载的情形。

但是在神秘主义观念弥漫社会上下的文化背景下,严重的灾异是受到特别的重视的,执政集团因此承受沉重的压力,甚至往往因此引起政治争斗,因而这种异象在记载中遗漏的可能性非常小。

应当说,沙尘暴在当时确实是较为罕见的天气现象,这也是这一天象一旦发生则往往受到当政者重视的原因之一。

山西省大同市、阳泉市2018届高三5月联考语文试卷

山西省大同市、阳泉市2018届高三5月联考语文试卷

2018年高三第二次教学质量监测试题语文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本试题相应的位置。

2.全部答案在答题卡上完成,答在本试题上无效。

3.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用0.5mm黑色笔迹签字笔写在答题卡上。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题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艺术有“形式”的结构,如数量的比例(建筑)色彩的和谐(绘画)音律的节奏(音乐,)使平凡的现实超入美境。

但这“形式”里面也同时深深地启示了精神的意义、生命的境界、心灵的幽韵。

艺术家往往倾向以“形式”为艺术的基本,因为他们的使命是将生命表现于形式之中。

而哲学家则往往静观领略艺术品里心灵的启示,以精神与生命的表现为艺术的价值。

希腊艺术理论的开始就分这两派不同的倾向。

克山罗风(Xenophon)在他的回忆录中记述苏格拉底(Socrate)曾经一次与大雕刻家哀菜东(Kleiton)的谈话,后人推测就是指波里克勒(Polycrate)。

当这位大艺术家说出“美”是基于数与量的比例时,这位哲学家就很怀疑地问道:“艺术的任务恐怕还是在表现出心灵的内容吧?”苏格拉底又希望从画家拔哈希和斯知道艺术家用何手段能将这有趣的、窈窕的、温柔的,可爱的心灵神韵表现出来。

苏格拉底所重视的是艺术的精神内涵。

但希腊的哲学家未尝没有以艺术家的观点来看这宇宙的。

宇宙这个名词(Cosmos)在希腊就包含着“和谐、数量、秩序”等意义。

毕达哥拉斯以“数”为宇宙的原理。

当他发现音之高度与弦之长度成为整齐的比例时,他将何等地惊奇感动,觉着宇宙的秘密已在他面前呈露:一面是“数”的永久定律,一面即是至美和谐的音乐。

弦上的节奏即是那横贯全部宇宙之和谐的象征!美即是数,数即是宇宙的中心结构,艺术家是探手于宇宙的秘密的!但音乐不只是数的形式的构造,也同时深深地表现了人类心灵最深最秘处的情调与律动。

安徽省安庆一中、山西省太原五中等五省六校(K12联盟)2018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联考语文试题

安徽省安庆一中、山西省太原五中等五省六校(K12联盟)2018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联考语文试题

【题文】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1)最近一期《国家宝藏》推介了春秋时代青铜器“云纹铜禁”,它既无范痕又无垫片痕迹,精关绝伦,其工艺就是以铸造精密著称的“失蜡法”,主要用于铸造祭祀等礼器。

(2)抗战时驻昆明的美国飞虎队机械师奥斯汀偶然发现,附近村里工匠用失蜡法铸造出精美的庙宇大钟,他了解原理后研制出了新的发动机涡轮叶片,解决了叶片易损的难题。

回国后奥斯汀对失蜡法的原料、工艺方法等加以改进,名为“奥斯汀熔模铸造法”,1955年注册了国际专利,并成为了现代精密铸造工业的标准。

(3)大型客机“C919”发动机的关键部分涡轮叶片,便是中国航空发动机研发公司以现代技术结合“失蜡法”研制成功的。

读了上面的三则材料,你有怎样的感触与思考?请结合材料中的任意两则或者三则,确定立意,写一篇文章。

要求自选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答案】继承与创新继承与创新是相辅相成的,二者缺一不可,但更为重要是必须立足于继承着力于创新。

创新在于别人不敢想我敢想,别人不敢做我敢做,别人不能解决我能解决。

在日新月异的网络化时代,随着科技的进步,各种智能设备进入人们的生活。

马云的一个创新思想让实体店受到了一定的冲击--网上购物。

马云的这种敢想敢做敢解决的魄力创造了一种全新的购物方式,展示了一种崭新的商业模式,并且在年轻人中也树立了榜样。

实体店和网络联系起来商业范围必将扩大,实体店进入网络这一胆大的创新让人们可以不用逛购物商城,进入一款购物软件利用网络便可以进行选择商品、付款到最后快递售后便可以了。

这一创新让人们购物变得更加方便、快捷。

虽然现代社会网络购物成为潮流,但不会成为主流。

因为网络购物必须借助于实体店的知名度、信任度以及货物的质量问题……。

正如老鹰必须借助强有力的翅膀才能飞翔、建造高楼必须借助于坚固的地基。

基础与创新往往是相互依赖、协同发展。

继承并不是闭门造车,创新也并不代表“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山西省长治等五地市2018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联考语文试卷(附答案)

山西省长治等五地市2018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联考语文试卷(附答案)

山西省高三年级五地市联考试卷语文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相应的位置。

2.全部答案在答题卡上完成,答在本试题上无效。

3.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用0.5mm黑色笔迹签字笔写在答题卡上。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在中国古代,“家”的功能经历了一个从祭祀、生产再到住所的过程。

换言之,“家”是人与神灵对话、人与自然对话以及人与人对话之所。

祭祀对中国古人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不仅是对神灵和超自然对象的臣服,也是人与神灵交流的一种方式。

祭祀对象分为三类:天神、地祇、人鬼。

天神称祀,地祇称祭,宗庙称享。

天神地祇由天子祭,诸侯大夫祭山川,士庶只能祭祀祖先和灶神。

普通的老百姓只是“寝祭”。

寝祭在古代是一种普遍的对祖先的祭祀方式。

贵族统治者的庙祭,是在寝祭基础上形成的。

有意思的是,宗庙的主室是庙,王宫的主室是朝,而庶人住屋的主室则是寝,三者其实具有相同的功能。

庶人的主室既称为寝,又可以称为家,寝祭就是家祭。

通过这种对话,人们既可以表达对鬼神的敬畏,也可以表达对美好未来的期盼。

家也是人与自然进行对话的载体,这种对话首先以生产的方式实现。

夏商周时期,中国最基本的社会制度就是宗族制度。

此时的个体家庭,则是组成宗族的最基本的单元。

《周礼》记载,西周时期,庶人的具体家庭已经成为一个生产经营单位,只不过土地仍然为宗族所有。

每个家庭的人口在2—7人,每家有一个成年男性作为家长,家庭要按照人口服徭役。

当时的个体家庭尚未从宗族中独立出来,在生产上实行的是“耦耕俱耘”的方式。

按照《诗·周颂·良耜》的记载,在宗族内部,个体家庭之间相互形成劳动协作的关系,也就是“一族同时纳谷”,“出必共洫间而耕,入必族中而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