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暴力与攻击性..共31页文档
媒体暴力与攻击性
网络成瘾者
攻击性网络游戏者
攻击性网络游戏成瘾者
媒体暴力与攻击性研究:生态化设计
生态化设计思路。 媒体暴力材料的选择,游戏情景的选择,研究
程序的设定。 真实攻击行为的测量。
研究一:网络暴力视频游戏对玩家攻击性的影响
被试:有一定游戏历史,和稳定游戏频率和时 间的CF玩家,排除网络游戏成瘾者。
结论:“网络游戏使用者接触攻击性游戏内容30分钟 到一个小时 ,与非网络游戏者相比 ,网络游戏接触者的 内隐攻击性显著提高 ,表明网络游戏攻击性内容可以 即刻影响个体内隐攻击性。”
媒体暴力与攻击性:国内研究的问题
崔丽娟,胡海龙,吴明证等. 网络游戏成瘾者的内隐 攻击性研究. 心理科学,2019,29(3):570-573
攻击性测量指标:特质攻击问卷,对攻击的态度,同 伴评定的攻击性,自我报告的敌意情绪,自我报告的 攻击性过失行为(如打人),教师评定的攻击行为, 内隐联想测验。
暴力游戏与攻击性:其它变量的影响
游戏者的特质攻击性也会对暴力视频游戏的效 果产生影响,暴力视频游戏对高特质愤怒的个 体比低特质愤怒的个体影响更大。 (Anderson,Dill,2000;Giumetti,Markey, 2019)
Anderson和 Morrow(2019)的研究发现:竞争 情景中的个体比合作情景中的个体实施更多攻 击行为,他们会消灭更多的没有必要被杀掉的 游戏角色。
暴力视频游戏与攻击性研究发展
暴力视频游戏
攻击性
人格,情景
暴力视频游戏
攻击性
问题提出
研究测量的攻击性与真实世界的攻击行为。 Buss攻击性问卷:朋友提名与自我主效应显著:立即测量组的攻 击性显著高于其他两组。
H2:性别的主效应显著:男性的攻击性高于 女性。
媒体暴力与攻击性课件
守职业道德规范,不制作和传播暴力、攻击性内容。
建立自律机制
02
鼓励媒体机构建立自律机制,制定内部规范和标准,对从业人
员进行约束和管理。
倡导健康传播理念
03
倡导媒体传播积极、健康、有益的内容,引导公众树立正确的
价值观和道德观。
建立投诉机制
设立投诉渠道
建立专门的投诉渠道,方便公众对媒体暴力和攻击性内容进行投 诉和举报。
及时处理投诉
对收到的投诉进行及时处理和回复,对投诉属实的内容采取相应 的措施进行纠正和改进。
公开处理结果
将投诉处理结果向公众公开,让公众了解投诉的处理情况和结果 ,增强公众的信任感和满意度。
媒体暴力与攻击性
05
的社会影响
对青少年的影响
行为模仿
青少年处于模仿阶段,容易受到媒体暴力的影响,模仿攻击性行 为。
媒体暴力的影响
短期影响
引发观众的愤怒、恐惧、紧张等情绪反应,影响身心健康。
长期影响
可能导致社会暴力和攻击行为的增加,影响社会稳定和和谐 。
媒体暴力的原因
01
02
03
市场需求
部分观众对暴力内容有需 求,媒体为了迎合市场需 求而增加暴力内容。
文化背景
某些文化中,暴力被视为 解决问题的有效手段,因 此媒体中的暴力内容可能 与文化背景有关。
。
THANKS.
法律监管
对于媒体暴力的监管存在 一定的难度,部分媒体可 能会利用这一点来增加暴 力内容的传播。
媒体暴力的表现形
02
式
暴力场景描绘
描绘暴力场面
渲染暴力氛围
媒体在报道或描述事件时,可能会使 用过于血腥、暴力或恐怖的场景描绘 ,给观众带来强烈的视觉冲击。
暴力与攻击性
1、媒体暴力对攻击性的影响
第一,从总体情况来看,除了常规学习生活之外,青少年的大部分时间都花在 看电影/电视节目以及玩视频/电子游戏上,而进行休闲性阅读的时间却相对 较少。 第二,中小学生玩视频/电子游戏的比例较高。 第三,对于电视节目、电影和视频/电子游戏三类媒体,青少年普遍存在低到 中等程度的暴力偏好,尤其是视频/电子游戏的暴力偏好程度最高。 第四,接触暴力媒体量与攻击行为之间存在正相关。
实验流程
给每组呈现相应的启动刺激材料
给被试呈现内隐测试问卷,测试言语、攻击图片和控制组对被试内隐攻击性的启动作用。
数据分析
内隐言语攻击的三因素方差分析 内隐身体攻击的三因素方差分析
.
结果
身体攻击和言语攻击刺激材料对青少年的内隐言语攻击性和内隐身体攻击性的 启动效应差异显著。在接受攻击性材料的启动后,青少年的内隐攻击性显著提高。
3、暴力游戏对攻击倾向的影响
Huesmann (2010)发现暴力视频游戏能够增加个体的攻击性认知;
Saleem, Anderson和 Gentile (2012)发现暴力游戏对被试敌意情感的影响超过中性游戏 和亲社会游戏;
Anderson 等人(2010)的元分析研究表明暴力视频游戏助长了个体的攻击行为、攻击性认 知和攻击性情感, 并抑制其同情与亲社会行为;
张学民,李茂,宋艳,李永娜,魏柳青.(2009).暴力游戏中射杀动作和血腥成分对玩家和观看者攻击 倾向的影响.心理学报.41(12),1228-1236.
THANKS
谢 谢 聆 听
暴力与攻击性
小组成员:葛妙双、郑圣阳、何涛、陈伊苒
浅析媒介暴力与行为暴力
浅析媒体暴力对儿童侵犯性行为的影响【内容摘要】:近年来,媒介暴力充斥市场,对未成年人,尤其是儿童的行为产生巨大的负面影响。
本文就媒体暴力如何影响儿童行为,以及如何应对这种影响进行分析讨论。
【关键字】:媒体暴力、儿童侵犯性、反暴力策略【正文】:在信息时代,人们每天都会有意无意地从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接受大量的信息。
这些信息对人们形成新的价值观念、学习社会规范、掌握生存技能都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而其中,儿童特定的年龄阶段决定了其思维以直观形象性为主,而电视、互联网等媒体明显的可视性十分适合他们的年龄特点,因此这些媒体作为社会教育中生动活跃的一部分,以其较强的直观性、渗透力和冲击力,迅速、快捷而丰富的信息,使儿童的知识得到了补充、学习兴趣得到了延伸。
然而,大众传媒中的暴力信息也不可避免地介入到受众的日常生活中,并影响着人生的行为和态度。
儿童作为一群特殊的受众,所受影响尤为巨大。
(一)何为媒体暴力和儿童侵犯性1)媒介暴力指“电影、电视、电子游戏、报刊等媒体含有或刊载暴力内容,并对人们正常生活造成某种不良影响的暴力现象”。
对少年儿童影响最深的是电视媒介和电子游戏。
电视通运用先进的电子传播技术使其可以覆盖很广的范围,并通过其声象结合的符号系统,运用语言、音乐、音响、图文、影象等方式对渲染展示暴力行为,人的感觉造成全方位的冲击;电子游戏则通过青少年的儿童参与方式实施暴力行为。
2)儿童的攻击性行为也称儿童的侵犯性行为,是指欲望得不到满足,采取有害他人、毁坏物品的行为。
儿童侵犯性是儿童心理发展中一个常见的现象,对儿童的社会性发展有着显著的负面影响,作为影响儿童攻击性行为因素之一的大众媒体,对儿童的影响不言而喻。
电视,网络,印刷媒体等大众媒体携带的暴力信息对儿童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交往等方面均有负面影响,增加儿童攻击性行为产生的可能。
(二)媒体暴力如何影响行为暴力根据国内外许多专家的研究结果表明,观众的暴力行为与媒体暴力存在一定的关系,这种关系在少年儿童中表现得尤为突出。
大众媒体暴力呈现对青少年攻击性行为的影响研究
大众媒体暴力呈现对青少年攻击性行为的影响研究在当今数字时代,大众媒体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然而,由于大众媒体的普及,我们必须意识到媒体对青少年心理以及行为的深远影响。
特别是媒体中所展示的暴力内容,它们带给青少年的潜在影响是我们不能忽视的。
因此,本文将探讨大众媒体暴力呈现对青少年攻击性行为的影响,并提出相关研究。
大众媒体在传播信息的过程中,常常夸大和夸张人们所关心的暴力事件。
这种影响力在青少年尤为明显,因为他们更容易受到外界信息的影响,同时也还未完全发展出较为成熟的思维方式。
心理学研究发现,长期暴力呈现的媒体内容对青少年的情绪和行为产生了负面影响。
一方面,这些暴力内容可能引起青少年的焦虑、愤怒和恐惧;另一方面,它们还可能导致青少年之间的攻击性行为增加。
在研究中,心理学家利用实验和观察等方法,探究大众媒体暴力呈现的影响。
实验中,研究者将被试分成观看暴力内容和非暴力内容两组,并测试他们的攻击倾向和情绪状态。
结果显示,在观看暴力内容后,被试的攻击倾向明显增加,同时他们的愤怒和恐惧情绪也有所提升。
类似的实证研究还发现,在暴力游戏中的虚拟暴力体验也会增加青少年的攻击性行为。
此外,长期观看暴力内容的青少年往往对暴力事件产生麻木感,这使得他们对于真实生活中的暴力事件变得麻木和冷漠。
心理学家称之为麻木效应。
一项研究发现,当青少年频繁接触到暴力行为后,他们对于他人的痛苦和受伤变得无感,甚至对于祭奠暴力受害者的活动也没有兴趣。
这种麻木效应的存在,对于青少年的道德发展和同理心产生了不可忽视的负面影响。
然而,并非所有观看大众媒体暴力的青少年都会表现出攻击性行为。
研究表明,个体因素和家庭环境同样重要。
个体因素包括青少年的性格特点、思维方式和社交能力等;而家庭环境则包括父母的监督和指导、家庭内部冲突和暴力行为的存在等。
这些因素都会影响青少年对大众媒体暴力呈现的反应和心理行为。
在减少大众媒体暴力对青少年攻击性行为的影响上,政府、媒体以及家庭都需要共同努力。
媒体暴力对儿童攻击性行为的影响研究
媒体暴力对儿童攻击性行为的影响研究媒体暴力是指在电视、电影、电脑游戏和互联网等媒体形式中展示的激烈、暴力和攻击性内容。
随着媒体的不断发展和普及,儿童接触媒体暴力的机会也随之增多。
这引发了人们对儿童攻击性行为是否与媒体暴力有关的关注。
本文旨在通过对媒体暴力对儿童攻击性行为的影响进行研究,探究二者之间的关系。
儿童时期是一个重要的成长阶段,他们的行为和观念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很大。
媒体暴力作为一种与现实生活有着密切关联的内容,在儿童的心理和行为发展中扮演着一定的角色。
研究表明,暴力媒体对儿童的攻击性行为有着积极的预测作用。
当儿童频繁接触到媒体暴力时,他们容易模仿并内化这些暴力行为,从而表现出攻击性的行为。
首先,媒体暴力可以激发儿童的攻击性行为。
儿童在观看媒体暴力后,往往会将所见所闻视为行为模式,尤其是当这些暴力行为未受到明确的道德评判和谴责时。
他们可能通过模仿和学习这些媒体暴力行为,并将其应用到现实生活中。
随着暴力行为的增加,儿童对于解决问题的态度也可能变得更暴力和侵略性。
其次,媒体暴力可加剧儿童的攻击性心理。
暴力场景的频繁出现会使儿童处在一种紧张、充满敌意和恐惧的心理状态中。
他们对于身边的人和事物可能会产生更多的攻击性和暴力倾向。
同时,暴力媒体的呈现也增加了儿童的冲动性,使他们更难抵制攻击欲望,从而导致攻击性行为的发生。
第三,媒体暴力可能对儿童社交能力的发展产生负面影响。
研究发现,儿童较多接触媒体暴力的孩子更容易产生社交问题,例如与同伴发生冲突、无法有效地解决问题以及在集体活动中表现出攻击性行为。
这种行为与媒体暴力对于儿童认知和情感发展的干扰有关。
长期处在暴力氛围中,儿童可能难以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审美观,进而影响他们的社交行为。
此外,媒体暴力可能对儿童身心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过量暴力内容的接触可能导致儿童的焦虑、抑郁和暴力倾向的增加。
一些研究表明,儿童暴力行为与抑郁情绪呈正相关。
这种情况可能进一步影响他们的学习和生活质量,甚至损害他们的身心健康。
媒体暴力和攻击行为-2019年文档
媒体暴力和攻击行为[编者按]传媒尤其是现代传媒对青少年越轨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这不仅表现为传媒所传播的内容与青少年越轨之间具有很强的相关性,而且滥用传媒本身也可能被视为一种越轨。
本期选取的三篇文章,既有媒体暴力对攻击行为模型的理论梳理与总结,又有以暴力电子游戏引发青少年攻击行为的例证,以探究传媒与攻击等越轨行为的相关性。
同时以青少年网瘾是否构成越轨为话题,界定滥用网络传媒导致网络成瘾与越轨的界限。
一、引言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大众媒体已经成为影响个体社会化进程的重要因素。
媒体(电视、电影、音乐、视频游戏)中的暴力内容对儿童、青少年的心理和生理影响已经成为全世界普遍关注的问题,Anderson等人对之展开研究,并积累了丰富的研究成果。
Anderson等人最初研究暴力电影、电视、音乐对个体的影响,后来随着暴力视频游戏的出现,又把研究重点集中在暴力视频游戏对个体攻击行为、敌意认知和负性情绪情感状态的影响上,并在研究过程中先后提出一般情感攻击模型和一般攻击模型。
二、攻击模型(一)一般情感攻击性模型(GAAM)Anderson等人提出的一般情感攻击性模型(Anderson CA,Deuser WE,DeNeve KM,1995;Anderson cA,Anderson KB,DeuserWE,1996a)是对以往情感攻击理论的整合,包括Berkowitz的认知一联结模型(1993),Green的情感攻击模型(1990),zillmann 的兴奋传输模型(1983),Baron的消极情绪逃跑模型(1979)等。
一般情感攻击模型包括四个部分:输入变量、当前内部状态、评估过程和行为结果。
输入变量是在当前情形下影响个体当前状态的任何变量,包括个体变量和情境变量。
个体变量指个人在当前情境中的某些人格特征,如攻击型人格、蛮不讲理的态度。
情境变量即情境中的各种重要特征,如拥挤、高温、挫折事件、暴力媒体、攻击线索等。
例如,如果你在高温、拥挤的场合下遇见一个蛮不讲理的人就很有可能发生争吵,这时如果情境中有攻击线索(如刀、枪)就可能导致严重的攻击行为。
媒体暴力对青少年攻击性行为的影响
媒体暴力对青少年攻击性行为的影响近年来,社会普遍关注媒体暴力对青少年攻击性行为的影响。
随着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电视、互联网、游戏等媒体形式中的暴力内容日益增多,已经成为青少年日常生活中不可回避的一部分。
然而,媒体暴力对青少年攻击性行为的影响是一个复杂而且有争议的问题,涉及不同学科的研究领域。
首先,媒体对青少年攻击性行为的影响是多方面的。
首先,过于暴力的媒体内容可能导致青少年模仿暴力行为。
年轻人处于模仿学习的阶段,他们容易受到所见所闻的影响而模仿一些不良行为。
暴力电影、暴力游戏以及网络上的暴力内容不断刺激着青少年的视觉和听觉感受,使他们认为暴力是一种解决问题的方式,从而可能导致他们在现实生活中展现出更多的攻击性行为。
其次,媒体对青少年的思考方式和价值观产生影响。
暴力媒体内容的频繁接触会影响并改变青少年的思考方式,使他们更加倾向于以暴力解决问题。
不良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念也可能被灌输给他们,导致他们对暴力行为产生误导性认知。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并非所有的青少年都会受到媒体暴力的影响,个体差异和其他因素如家庭、教育环境等也需要考虑。
此外,媒体暴力对青少年的影响在实际生活中并不是单一、直接的。
研究表明,家庭环境和教育对青少年行为的影响同样重要。
家庭是青少年成长的重要环境,父母和其他家庭成员的教育方式和价值观对青少年的塑造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如果家庭环境关注暴力问题并严格限制青少年接触不良媒体,可能会减缓媒体暴力对其攻击性行为的影响。
此外,学校和社会各界也应共同努力,加强青少年的心理辅导和道德教育,帮助他们正确看待媒体暴力,并培养健康的行为习惯。
然而,有关媒体暴力对青少年攻击性行为的影响研究并没有达成完全一致的结论。
有些研究认为媒体暴力是导致青少年攻击性行为增加的原因之一,而其他研究则认为媒体暴力只是一个相对较弱的因素,影响被其他因素所主导。
研究者们指出,个体的心理和个性特质、社会支持以及家庭教育等多方面因素都会对青少年的攻击性行为产生影响,因此无法简单地将媒体暴力作为唯一的影响因素来解释。
暴力与媒体
对内容分析的说明
暴力是电视节目所表现的生活的最主要特征。正 与电视所描绘的那样,暴力是解决争端和促使个 人目标得以实现的一种有用手段——尤其是扮演 好人角色时,此时的暴力行为通常不会受到惩罚, 另一方面,解决争端的其他办法——诸如合作、 辩论和妥协——在电视中被明显的忽略了,即使 出现了,这些办法也显得软弱无力。
返回
电视暴力世界与现实暴力世界对比
1. 2.
3.
4.
5. 6.
电视夸大了直接卷入暴力时间的可能性 在现实生活中赞成暴力行为的条件是必须合法 现实生活中大部分暴力事件发生在家庭朋友之间, 而在电视中则一般发生在陌生人之间 电视暴力世界对武器的使用是现实暴力世界难以相 比的 两个世界的角色普遍性有着天壤之别 两个世界的时空条件一般不为相同
21 27 48
65.6 77.1 71.6
26 24 50
89.7 80.0 84.7
返回
电视暴力的本质特征
暴力行为通常是近距离的,且使用武器。 暴力行为通常发生在陌生人之间。 暴力的痛苦性没有变现而不是为其他原因服务。 没有一个好人因为自己的暴力行为自食恶果而被杀。 种族和民族特性在暴力行为的表现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没有表现出对于暴力的审判。 电视中的暴力犯罪很少见到目击者,而现实恰恰相反。 历史背景因素。 返回
《媒体与暴力》
第六组
内容分析
电视暴力的程度或数量 电视暴力的质化特征
1.
2.
3.
特派小组对内容的分析
节目中的暴力内容
所有电视网 ABC CBS NBC
数量 百分比
数量 百分比 数量 百分比 数量 百分比
1967 1968 总计
78 71 149
青少年社交媒体上的暴力内容观看与攻击性行为关联研究
青少年社交媒体上的暴力内容观看与攻击性行为关联研究随着社交媒体的普及和使用的普遍化,青少年们越来越频繁地接触到各种各样的信息和内容。
然而,其中不乏一些暴力内容,这给他们的心理健康和社交行为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因此,对于青少年社交媒体上的暴力内容观看与攻击性行为之间的关联进行研究,对于我们了解青少年的心理发展和社会行为有着重要的意义。
首先,青少年在社交媒体上观看暴力内容可能导致攻击性行为的增加。
研究发现,暴力内容的观看会激发人们的攻击性情绪和行为倾向。
青少年正处于心理和社会发展的关键时期,他们对于外界的影响尤为敏感。
当他们在社交媒体上频繁接触到暴力内容时,很容易受到其负面影响,进而表现出更多的攻击性行为。
这种行为可能表现为言语上的攻击、欺凌行为,甚至可能演变为身体上的暴力行为。
其次,青少年观看暴力内容后可能对他人产生冷漠和麻木的情绪。
暴力内容往往充斥着血腥和残酷的场景,这样的画面对于青少年来说是一种巨大的冲击。
长期暴力内容的观看可能导致他们对于他人遭受暴力的感受力下降,对于他人的苦难产生麻木和冷漠的情绪。
这种情绪的变化不仅会影响到他们的同理心和情感表达能力,还可能使他们对于社会问题的关注度下降,进而导致他们对于暴力行为的容忍度增加。
此外,青少年社交媒体上的暴力内容观看还可能对其心理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青少年正处于自我认同和自我价值感形成的阶段,他们对于自己的形象和社交关系非常敏感。
然而,社交媒体上的暴力内容往往会给他们带来负面的情绪体验,如恐惧、愤怒等。
这些情绪的积累可能导致他们的自尊心下降,产生自卑感和焦虑感。
有研究表明,暴力内容观看与青少年的抑郁和自杀倾向之间存在一定的关联。
因此,我们需要关注青少年在社交媒体上的暴力内容观看对于其心理健康的潜在风险。
针对这一问题,我们可以采取一些措施来减少青少年社交媒体上的暴力内容观看和攻击性行为的关联。
首先,学校和家庭应该加强对于青少年的媒体素养教育,培养他们对于暴力内容的辨识能力和批判思维。
媒体暴力对大学生攻击性的长时效应和短时效应
媒体暴力对大学生攻击性的长时效应和短时效应
媒体暴力是指通过电影、电视、游戏等媒介所呈现的暴力情节和行为。
一些研究表明,媒体暴力对于大学生攻击性的长时效应和短时效应都会产生影响。
长时效应方面,长期接触媒体暴力会使得大学生对暴力事件的成见加深,他们会更容易出现侵犯他人的行为。
这主要是因为当我们看到电影或玩游戏时,我们往往会把自己的情感投射到角色身上,这种心理上的共感使得我们容易受到媒体暴力的影响。
而且,观看暴力场景的时间越长,产生的效应越大,也就是说接触媒体暴力的时间越长,大学生的攻击性就可能越高。
短时效应方面,即使是短暂接触媒体暴力也可能会对大学生的攻击性产生瞬时的影响。
比如,一些研究表明,玩过暴力游戏后,大学生的攻击性会增加,他们会更容易出现暴力行为。
这种短时效应主要是因为观看媒体暴力会引起人的心理反应,例如心率、血压等都会增加,这种生理反应进一步影响了大学生的情绪和行为。
因此,为了降低媒体暴力对大学生攻击性的影响,我们可以采取一些措施。
首先,大学生应该控制观看暴力场景的时间,尽可能减少接触媒体暴力的时间,这样可以减少长时效应的产生。
其次,学校和家长应该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以便更好地掌控自己的情绪和行为。
最后,加强对媒体暴力的监管和管控,减少暴力场景的呈现,避免暴力内容的无节制传播。
总之,媒体暴力对于大学生攻击性的长时效应和短时效应都可能产生影响。
在现代社会,我们需要更加重视媒体暴力对我们的影响,采取有效的措施来减少媒体暴力对大学生的负面影响。
大学生如何应对社交媒体上的网络暴力和仇恨?
培养积极心态和乐观精神
保持积极心态:面对困难时,保持积极乐观的态度,相信自己有能力克服困难。
培养乐观精神:面对挫折时,保持乐观精神,相信自己能够从挫折中吸取教训,不断进 步。
学会自我调节:学会自我调节情绪,保持心态平和,避免情绪波动过大。
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与朋友、家人、同事等保持良好的沟通和 交流,获得支持和鼓励。
增强个人心理素 质和应对能力
学习情绪管理和压力调节技巧
认识情绪:了 解情绪的产生 和影响,学会 识别和管理自
己的情绪
压力管理:学 会识别和应对 压力,掌握压 力调节技巧, 如深呼吸、冥
想等
社交技巧:学 会与人沟通, 建立良好的人 际关系,提高
社交能力
自我激励:学 会自我激励, 保持积极乐观 的心态,增强 自信心和自尊
加入反网络暴力和仇恨言论的社交媒体群组或社区 参与社交媒体上的正面倡导活动,如分享正能量、宣传正面价值观等 举报和抵制网络暴力和仇恨言论,维护网络环境的和谐与稳定 提高自身素质,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避免成为网络暴力和仇恨言论的传播者
倡导网络文明和道德自律
遵守网络道德规范,不传播虚假信息、恶意攻击他人 提高自身素质,增强辨别是非的能力 积极举报网络暴力和仇恨言论,维护网络环境 加强网络监管,打击网络暴力和仇恨言论
群体效应:社交媒体上的群体行为容易引发网络暴力和仇恨 信息传播:社交媒体上的信息传播速度快,范围广,容易引发网络暴力和 仇恨 社会压力:社交媒体上的网络暴力和仇恨可能是社会压力的一种宣泄方式
对个人的影响
心理压力:网络暴力和仇恨可能导致个人产生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 社交障碍:网络暴力和仇恨可能导致个人在现实生活中难以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应对网络言论暴力和仇恨言论的措施
应对网络言论暴力和仇恨言论的措施网络言论暴力和仇恨言论的存在给社会和个人带来了很大的负面影响。
面对这个问题,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来应对,并维护一个和谐、友好的网络环境。
首先,教育是解决网络言论暴力问题的重要途径。
学校和家庭应该加强对学生的教育,培养他们正确的网络价值观和言论意识。
学生需要明白,在网络空间中,每个人都应该要尊重他人的权益和尊严,不以伤害和恶意言辞来表达自己的观点。
此外,学校可以加强对网络言论暴力和仇恨言论的课程设置,探讨相关法律法规和伦理道德的问题,提高学生的法制观念和道德意识。
其次,社交媒体平台和网络服务提供商也承担着责任。
他们应该建立起严格的审核制度,针对暴力和仇恨言论设立明确的标准,加强对用户的监测和管理。
执法机关和相关部门也应该采取行动,加大对网络暴力和仇恨言论的打击力度,必要时采取法律手段追究责任。
这样一来,不仅能够减少网络言论暴力的发生,更能够借此提醒用户,让他们意识到违法行为的后果。
此外,个人也要有自律意识和责任心。
每个上网用户都应该自觉遵守网络道德规范,文明上网、理性发言。
在争论和冲突中保持冷静,不向他人发泄负面情绪或攻击性言辞。
如果有意见分歧,可以采用友好的沟通方式,进行理性的讨论,并尊重不同观点。
在发表言论时,要认真考虑自己的行为对他人的影响,避免使用恶意、歧视和侮辱性的语言。
另外,媒体也可以发挥积极的作用。
媒体界可以通过宣传故事、实例和报道,向公众普及网络言论暴力和仇恨言论的危害,引起更多人的重视。
同时,媒体也应该认真履行社会责任,确保自身发布的言论不会引发任何冲突和仇恨,传递正能量。
最后,强化人们的法律意识也是非常重要的一步。
保护网络安全和人身权益的法律法规必须得到切实的执行。
政府应该制定完善的法律体系和法规,明确网络言论暴力和仇恨言论的界定和处罚标准。
执法机关要加大力度,对违法行为进行打击和惩罚。
同时,公众也应该加强法律意识,自觉守法,监督他人的行为,如有必要,主动举报违法行为。
新媒体时代“网络暴力”的成因及应对策略
新媒体时代“网络暴力”的成因及应对策略在新媒体时代,信息传播的速度和范围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与此同时,“网络暴力”也成为了一个日益严重的社会问题。
网络暴力是指在网络上发表的具有诽谤、污蔑、侵犯名誉和煽动性的言论、图片、视频等,对他人造成名誉、权益或精神上的损害。
这种现象不仅对受害者造成了极大的伤害,也影响了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因此,深入探讨网络暴力的成因及应对策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网络暴力的成因1、匿名性带来的责任缺失在网络环境中,用户往往可以以匿名的方式发表言论。
这种匿名性使得一些人觉得无需为自己的言行负责,从而放纵自己的行为,发表攻击性、侮辱性的言论。
他们认为自己可以隐藏在虚拟的身份背后,逃避现实中的法律和道德约束。
2、信息传播的快速与失真新媒体时代,信息传播速度极快。
一条未经证实的消息可能在短时间内传遍网络。
在传播过程中,信息可能被误读、夸大或歪曲,从而引发公众的愤怒和不满,导致网络暴力的产生。
3、群体效应和从众心理当一部分人的言论形成一种主流观点时,其他人往往会受到影响而跟随。
在网络上,这种群体效应更为明显。
一些人可能原本没有明确的立场,但看到多数人的言论后,为了获得认同和归属感,加入到攻击的行列中,从而使网络暴力的规模不断扩大。
4、现实压力的宣泄现代社会中,人们面临着各种各样的压力,如工作压力、生活压力等。
网络成为了一些人宣泄压力的渠道。
他们将现实中的不满和愤怒转移到网络上,对他人进行攻击,以寻求心理上的平衡和释放。
5、法律监管的不足目前,针对网络暴力的法律法规还不够完善,对网络暴力行为的界定和处罚标准不够明确。
这使得一些实施网络暴力的人认为自己可以逃脱法律的制裁,从而更加肆无忌惮。
6、媒体的不当引导部分媒体为了追求点击率和关注度,对一些事件进行过度炒作和片面报道,误导公众的判断和情绪,从而引发网络暴力。
二、网络暴力的危害1、对受害者的身心健康造成严重伤害网络暴力往往会使受害者遭受巨大的精神压力,导致焦虑、抑郁、自卑等心理问题,甚至可能影响其正常的生活和工作。
国内社交自媒体网络暴力现象的成因及对策研究
国内社交自媒体网络暴力现象的成因及对策研究近年来,随着社交自媒体的兴起,网络暴力现象也日益严重。
在社交自媒体平台上,经常有人在网络上发表攻击性言论、发布不实信息、散布谣言、恶意谩骂他人等行为,这些行为给互联网社会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那么,造成这种现象的成因是什么?有哪些对策可以有效地减少网络暴力现象的发生?本文将从成因和对策两个方面展开研究探讨。
一、成因分析1. 匿名性引发网络暴力在社交自媒体上,一些用户受到匿名性的保护,导致他们可以肆意发表攻击性言论,而不用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在匿名状态下,一些用户的恶意心理得到了放大,导致他们更容易进行网络暴力行为。
社交自媒体的信息传播速度快,一条消息可以在瞬间传遍全国。
一些不实信息、谣言在社交自媒体上扩散开来,造成恶劣影响。
一些不明真相的网友看到这些信息,会情绪激动,产生攻击性言论,从而加剧了网络暴力现象的发生。
社交自媒体平台对用户发布的言论监管不力,一些侵害他人利益的言论可以长时间存在于社交自媒体上。
缺乏有效的监管措施导致了一些人可以不受约束地在网络上发布攻击性、恶意言论,进一步培养了网络暴力的现象。
4. 社会心态松弛引发网络暴力现代社会中,一些人的心态相对松弛,对于网络暴力行为的态度也较为淡漠。
一些网友认为在网络上的言论都是言论自由,不受道德、法律约束,因此很容易发表攻击性言论,导致网络暴力现象屡见不鲜。
二、对策探讨1. 提高社交自媒体用户素质社交自媒体平台可以加强对用户素质的要求,例如增加注册信息真实性审核,推行实名制,提高用户言论发布的门槛。
这些措施可以有效地减少网络暴力现象的发生。
2. 加强社交自媒体平台监管3. 加强网络暴力教育宣传社交自媒体平台可以加强网络暴力教育宣传,提高用户的网络素质和道德水平。
通过为用户提供网络暴力教育,使用户了解到网络暴力的危害性,增强自我约束,减少网络暴力现象的发生。
4. 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政府应该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明确网络暴力行为的违法性质,对发布网络暴力言论的用户进行法律制裁,提高违法成本。
最新-浅议媒体使用习惯与暴力行为 精品
浅议媒体使用习惯与暴力行为研究对象与方法本研究采用媒体暴力程度问卷[10]大学生、中学生和小学生版,调查青少年对电视节目、电影、视频电子游戏三类媒体的使用习惯包括接触频次、接触时间、暴力偏好及其攻击倾向。
接触频次通过5点量表进行评分,由低到高分别为一月一次或更少、一月2—3次、一周一次、一周2—4次以及一周5次或更多。
接触时间要求青少年回答在一个有代表性的上课日和周末的四个时间段早上6点—中午、中午—下午6点、下午6点—午夜以及午夜—早上六点接触媒体的小时数。
暴力偏好由对青少年最频繁接触的媒体暴力程度进行5点量表评分得到,1表示无暴力,5表示非常暴力。
攻击倾向采用和编制的攻击问卷进行评估。
问卷包括5个维度躯体攻击、言语攻击、愤怒、敌意性和非直接攻击[11]。
为方便比较不同年龄群体,对所有青少年的攻击性采用总体攻击倾向问卷总分、躯体攻击和言语攻击分量表得分3个指标。
问卷总分越高,表示总体攻击倾向越高。
躯体攻击是指使用攻击性行为意图对他人身体造成伤害或表达愤怒和敌意;言语攻击指使用言语如诽谤、争吵等试图对他人造成伤害。
在2009—2011年年间,课题组采取方便取样的原则选取调查学校,然后在各校中以班级为单位进行整群抽样的方式,在北京、深圳、成都、福州、德阳5个城市中抽取大学生、高中生、初中生和小学生为调查对象。
共发放问卷2259份,回收问卷2259份,其中有效问卷2116份,有效率为94。
调查结果与分析一媒体使用习惯青少年接触媒体情况将从三个方面进行说明接触电视节目、电影、视频电子游戏三类媒体的人群分布,接触频率,接触时间小时每周。
1接触电视节目、电影或视频电子游戏三类媒体的人群分布总的来说,电视节目和电影是青少年普遍接触的两类媒体,其次为视频电子游戏。
其中,有974和946的青少年看电视节目和电影,有708的青少年玩视频电子游戏。
有近30的青少年不玩视频电子游戏。
接触视频电子游戏的人群分布具有典型的学段和性别特点。
浅析媒介暴力与行为暴力
浅析媒介暴力与行为暴力【内容摘要】:在全球信息化的过程中,传媒暴力已经渗透到社会的各个角落,本文从传媒暴力与实际的行为暴力之间关系的角度出发,研究媒介暴力对与受众行为和态度的影响;传媒的暴力宣传所产生的“小既是大的效应”对人的社会化产生的负面效应,以及控制传媒暴力对行为产生影响的对策。
【关键字】:媒介暴力、行为暴力、反暴力策略【正文】:大众传播是指专业化的媒介组织运用先进的传播技术和产业化手段,以社会上一般大众为对象而进行的大规模的信息生产和传播活动。
通过这种活动所传递的暴力信息,我们称之为传媒暴力。
在信息时代,人们每天都会有意无意地从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接受大量的信息。
这些信息对人们形成新的价值观念、学习社会规范、掌握生存技能都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所以,大众传媒中的暴力信息也不可避免地介入到受众的日常生活中,并影响着人生的行为和态度。
一、传媒暴力如何影响行为暴力根据国内外许多专家的研究结果表明,观众的暴力行为与媒体暴力存在一定的关系,这种关系在青少年中表现得尤为突出。
最早的媒体暴力影响行为的研究是20世纪20年代心理学家布鲁默和社会学家豪赛对电影与儿童犯罪行为的研究。
其结论为:电影直接影响到青少年犯罪倾向和行为【1】。
1982年美国全国精神健康研究所提供了这样的结论:在经过十多年的研究后,大部分研究团体认为,电视暴力的确导致了青少年儿童的侵犯行为。
据我国有关部门抽样调查显示,65%以上的工读学生,50%以上青少年犯罪,其违法犯罪行为均直接接触并受过各种不良信息的影响,主要媒介是录像、书刊、电影、电视、广播、游戏机和多媒体等【2】。
显然,传媒暴力影响受众的行为,特别是涉世未深的青少年群体。
1992年,美国心理学会发表其经历6年研究媒介暴力内容的成果中认为:暴力内容,增长对他人的暴力和攻击,会引发模仿的行为,以为暴力能解决问题。
如果仅仅是认为模仿暴力行为,还不是最致命的。
如今,暴力新闻对犯罪暴力行为的细节化“曝光”有一种强示范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