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力与攻击性
暴力现象的心理学解析
暴力现象的心理学解析暴力现象是人类社会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学者们对其进行了深入的研究,认为暴力现象的产生与人们的心理状态密切相关。
究竟是什么因素导致了暴力现象的产生呢?本文将从心理学的角度进行探讨。
一、亚当斯理论心理学家亚当斯提出了以平等和公正为基础的自我感觉理论。
该理论主要认为人们的自我感觉来源于他们所接受到的对待。
如果个体感受到了公正的对待,他们会感到有价值,从而会产生积极的情绪反应。
相反,如果个体感受到了不公正的对待,他们会感到愤怒和挫败,从而会产生消极的情绪反应。
在暴力行为中,个体往往感受到了不公正的对待,这种对待可能来自于社会或者家庭环境,导致了情绪的不稳定性和愤怒情绪,进而导致了暴力行为的出现。
二、敏感性与攻击性从个体心理角度来看,个体的敏感性和攻击性往往也是暴力行为的重要原因。
心理学中的“攻击性”是指倾向于对他人进行攻击和伤害的倾向。
敏感性则是指个体对于一些特定的触发因素会产生过度敏感的反应。
在暴力行为中,个体的攻击性往往被刺激,并且个体的敏感性也被刺激,导致了暴力行为的出现。
三、社会因素社会因素也是导致暴力现象产生的原因之一,社会环境中存在着很多对于个体产生影响的因素,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社会学习。
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会受到来自于社会和家庭环境中大量暴力行为的影响,这些暴力行为的模仿和学习,代表了孩子的一种行为模式,进而导致了暴力行为的出现。
四、心理调适除了上述的因素之外,个体的心理调适也是暴力行为产生的原因之一。
当个体处于压力或者失落的状态下,很容易失去自控能力,从而产生暴力行为。
这种失控状态在现实生活中很常见,许多犯罪行为都是在个体心理不稳定的情况下出现的。
五、心理治疗尽管暴力行为源于心理,但我们可以通过一些心理治疗的方法来控制暴力行为的发生。
例如:认知行为疗法和群体治疗等方法,可以有效地调节个体的情绪和行为,从而防止暴力行为的出现。
总之,暴力行为的形成是与人们的心理状态密切相关。
日常环境中的暴力暴露与攻击性行为的关系:一个有调节的中介模型
information to update their current location relative to the starting point of the travel. Path integration can rely on internal information such as vestibular and proprioceptive senses, external information such as optic flow, or a mixture of both. Here we report a study designed to investigate the influence of expectation on path integration using the head-mounted display (HMD) virtual reality system. In this study, information about translation was purely provided by optic flow, whereas information about rotation was provided via both body senses and optic flow. In the hallway mazes, the participants were asked to directly return to the origin or one of the landmark locations along the outbound path, after they had arrived at the end of the outbound path. Half of the participants were informed about whether they would be asked to return to the origin or the landmark location at the beginning of each trial (i.e., the high-expectation group), whereas the other half of the participants were not given such information at the beginning of their travel (i.e., the no-expectation group). The results revealed that the high-expectation group showed smaller position errors and direction errors than the no-expectation group, whereas no such effect was shown for the distance errors or RTs. These findings suggested that expectation might facilitate human path integration. The underlying mechanisms were discussed.Keywords:path integration; expectation; virtual reality; spatial cognition日常环境中的暴力暴露与攻击性行为的关系:一个有调节的中介模型刘燊1,2 张林1,21宁波大学心理学系暨研究所,宁波 3152112宁波大学社会认知与行为实验室,宁波 315211通讯作者E-mail:***************摘 要 以422名大学生为被试,考察日常环境暴力暴露与攻击性行为的关系以及攻击性信念、人际信任感在其中的中介和调节作用。
影视暴力与青少年攻击性行为的关系研究
影视暴力与青少年攻击性行为的关系研究近年来,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影视娱乐产业变得愈发普及。
电影和电视剧中,经常出现令人震惊的暴力场面。
许多人开始担心这对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和行为产生了负面影响。
本文将探讨影视暴力与青少年攻击性行为之间的关系,并讨论对策。
首先,我们需要认识到影视暴力对青少年可能产生的影响。
研究表明,观看大量暴力场景的影视作品可能导致青少年的攻击性行为增加。
这些暴力场面可能使他们对于暴力行为产生了对抗态度,并且会模仿影视中的角色行为。
青少年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阶段,易受外界影响,影视暴力可能成为不健康行为的激发元素。
然而,不是所有的青少年都会受到影视暴力的负面影响。
家庭教育、学校环境以及社交圈子等因素同样重要。
如果家庭和学校能够积极引导青少年正确对待影视暴力,提供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模式,可能减少其对影视暴力的模仿和认同。
此外,与父母、老师和朋友进行深入的心理沟通,也能帮助青少年辨别出正面和负面的行为,进而减少攻击性行为的展现。
那么,应该如何减少影视暴力对青少年的负面影响呢?政府、学校和娱乐产业需要共同合作。
政府可以通过制定相关法律和规定来限制影视暴力的呈现和观看年龄。
学校可以增设一些选修课程,教导学生如何正确看待影视暴力,培养正确的价值观。
娱乐产业也应该在创作过程中更加负责任地处理暴力场面,并配合政府的规定。
此外,父母则应该参与儿童和青少年的媒体选择,并与他们一起观看,加以解释和引导。
除了上述对策,我们还可以鼓励青少年积极参与体育运动、社团活动和义工等活动。
这样不仅能够减少他们对于影视暴力的依赖,还能够培养他们的社交能力和管理冲突的能力,从而减少攻击性行为的出现。
另一方面,我们也不能简单将所有责任归咎于影视暴力。
社会环境、家庭背景等多种因素同样会影响青少年的行为发展。
在研究与预防中,我们需要进行综合分析,从多个角度寻找解决办法。
综上所述,影视暴力对青少年的攻击性行为产生一定的影响。
然而,并非孤立的因素决定了一个人的行为,我们需要综合各种因素进行分析。
大众媒体暴力呈现对青少年攻击性行为的影响研究
大众媒体暴力呈现对青少年攻击性行为的影响研究在当今数字时代,大众媒体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然而,由于大众媒体的普及,我们必须意识到媒体对青少年心理以及行为的深远影响。
特别是媒体中所展示的暴力内容,它们带给青少年的潜在影响是我们不能忽视的。
因此,本文将探讨大众媒体暴力呈现对青少年攻击性行为的影响,并提出相关研究。
大众媒体在传播信息的过程中,常常夸大和夸张人们所关心的暴力事件。
这种影响力在青少年尤为明显,因为他们更容易受到外界信息的影响,同时也还未完全发展出较为成熟的思维方式。
心理学研究发现,长期暴力呈现的媒体内容对青少年的情绪和行为产生了负面影响。
一方面,这些暴力内容可能引起青少年的焦虑、愤怒和恐惧;另一方面,它们还可能导致青少年之间的攻击性行为增加。
在研究中,心理学家利用实验和观察等方法,探究大众媒体暴力呈现的影响。
实验中,研究者将被试分成观看暴力内容和非暴力内容两组,并测试他们的攻击倾向和情绪状态。
结果显示,在观看暴力内容后,被试的攻击倾向明显增加,同时他们的愤怒和恐惧情绪也有所提升。
类似的实证研究还发现,在暴力游戏中的虚拟暴力体验也会增加青少年的攻击性行为。
此外,长期观看暴力内容的青少年往往对暴力事件产生麻木感,这使得他们对于真实生活中的暴力事件变得麻木和冷漠。
心理学家称之为麻木效应。
一项研究发现,当青少年频繁接触到暴力行为后,他们对于他人的痛苦和受伤变得无感,甚至对于祭奠暴力受害者的活动也没有兴趣。
这种麻木效应的存在,对于青少年的道德发展和同理心产生了不可忽视的负面影响。
然而,并非所有观看大众媒体暴力的青少年都会表现出攻击性行为。
研究表明,个体因素和家庭环境同样重要。
个体因素包括青少年的性格特点、思维方式和社交能力等;而家庭环境则包括父母的监督和指导、家庭内部冲突和暴力行为的存在等。
这些因素都会影响青少年对大众媒体暴力呈现的反应和心理行为。
在减少大众媒体暴力对青少年攻击性行为的影响上,政府、媒体以及家庭都需要共同努力。
暴力电脑游戏对个体攻击性的影响
暴力电脑游戏对个体攻击性的影响
暴力电脑游戏在当今社会中非常普遍,人们在闲暇时间中花费大量的时间玩这种类型的游戏。
虽然有人认为暴力电脑游戏只是一种娱乐方式,但是研究表明,它的确会对个体的攻击性产生影响。
首先,暴力电脑游戏的长期玩家往往会变得更加暴躁易怒。
对于这种类型的游戏,玩家需要经常处于紧张状态下,因为游戏中需要一直面对敌人的威胁。
这种紧张状态会降低玩家的心理健康水平,从而导致其更容易被激怒。
长期的玩家可能会逐渐变得越来越暴躁易怒,导致其容易对身边的人产生攻击行为。
其次,暴力电脑游戏可以激发玩家的攻击冲动。
在游戏中,玩家经常需要进行暴力行为,比如杀死敌人。
这种暴力行为会成为其攻击冲动的出口,甚至会产生可持续的影响。
许多研究表明,长期玩家的攻击倾向性更高,而且他们更容易受到暴力行为的影响。
最后,暴力电脑游戏也可能导致玩家的堕落。
许多暴力游戏中都有行为不端的角色出现,这些角色会影响玩家的道德思想。
长期玩家可能会逐渐迷失在这些行为不端的角色中,导致其放任自己的欲望,从而做出一些不道德的事情。
此外,他们可能会逐渐接受游戏中暴力行为的价值观,从而逐渐失去对生命的尊重。
总之,暴力电脑游戏会对个体攻击性产生影响。
虽然不是所有的游戏都会对玩家造成负面影响,但通常来说,长期玩家的攻
击倾向性更高,容易受到暴力行为的影响,并逐渐失去对生命的尊重。
为了维护自己的心理健康和道德思想,我们应该选择正面影响的游戏,并适当限制游戏时间。
媒体暴力对儿童攻击性行为的影响研究
媒体暴力对儿童攻击性行为的影响研究媒体暴力是指在电视、电影、电脑游戏和互联网等媒体形式中展示的激烈、暴力和攻击性内容。
随着媒体的不断发展和普及,儿童接触媒体暴力的机会也随之增多。
这引发了人们对儿童攻击性行为是否与媒体暴力有关的关注。
本文旨在通过对媒体暴力对儿童攻击性行为的影响进行研究,探究二者之间的关系。
儿童时期是一个重要的成长阶段,他们的行为和观念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很大。
媒体暴力作为一种与现实生活有着密切关联的内容,在儿童的心理和行为发展中扮演着一定的角色。
研究表明,暴力媒体对儿童的攻击性行为有着积极的预测作用。
当儿童频繁接触到媒体暴力时,他们容易模仿并内化这些暴力行为,从而表现出攻击性的行为。
首先,媒体暴力可以激发儿童的攻击性行为。
儿童在观看媒体暴力后,往往会将所见所闻视为行为模式,尤其是当这些暴力行为未受到明确的道德评判和谴责时。
他们可能通过模仿和学习这些媒体暴力行为,并将其应用到现实生活中。
随着暴力行为的增加,儿童对于解决问题的态度也可能变得更暴力和侵略性。
其次,媒体暴力可加剧儿童的攻击性心理。
暴力场景的频繁出现会使儿童处在一种紧张、充满敌意和恐惧的心理状态中。
他们对于身边的人和事物可能会产生更多的攻击性和暴力倾向。
同时,暴力媒体的呈现也增加了儿童的冲动性,使他们更难抵制攻击欲望,从而导致攻击性行为的发生。
第三,媒体暴力可能对儿童社交能力的发展产生负面影响。
研究发现,儿童较多接触媒体暴力的孩子更容易产生社交问题,例如与同伴发生冲突、无法有效地解决问题以及在集体活动中表现出攻击性行为。
这种行为与媒体暴力对于儿童认知和情感发展的干扰有关。
长期处在暴力氛围中,儿童可能难以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审美观,进而影响他们的社交行为。
此外,媒体暴力可能对儿童身心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过量暴力内容的接触可能导致儿童的焦虑、抑郁和暴力倾向的增加。
一些研究表明,儿童暴力行为与抑郁情绪呈正相关。
这种情况可能进一步影响他们的学习和生活质量,甚至损害他们的身心健康。
浅析动画片中的暴力行为对学前儿童攻击性的影响——从班杜拉的观察学习理论看
浅析动画片中的暴力行为对学前儿童攻击性的影响——从班杜拉的观察学习理论看浅析动画片中的暴力行为对学前儿童攻击性的影响——从班杜拉的观察学习理论看导语:动画片作为学前儿童最常接触的媒介之一,其中常常融入了一些暴力元素。
这样的暴力行为对于学前儿童的心理和行为发展有何影响呢?本文将从班杜拉的观察学习理论出发,对这一问题进行探讨。
一、暴力行为在动画片中的呈现动画片作为一种受欢迎的媒介形式,经常将暴力行为作为故事情节的一部分。
这些暴力行为包括斗殴、枪战、砍杀等,这些行为常常以夸张的方式展现出来,有时还伴随着音效和视觉效果的强调。
学前儿童由于年龄较小,还处于认知发展的早期阶段,容易受动画片中的暴力行为的影响。
二、班杜拉的观察学习理论班杜拉认为,人类学习行为的过程是通过观察他人的行为,然后进行模仿和重现来完成的。
他提出了观察学习的几个重要过程,包括注意、记忆、模仿和激励。
这一理论给我们理解动画片暴力元素对学前儿童攻击性的影响提供了一种认知框架。
三、动画片暴力行为对学前儿童的影响1. 学习与模仿:学前儿童常常通过观察学习他人的行为,尤其是他们所尊重和崇拜的角色,如动画片中的主角。
当他们观察到动画片中的暴力行为时,会模仿这些行为。
2. 视角问题:学前儿童对于观察学习的对象可能没有足够的反思力和判断力。
他们倾向于将动画片中的行为视为现实,并没有清晰的认识到暴力行为和现实生活之间的区别。
3. 情感表达:学前儿童常常通过模仿暴力行为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尤其是情绪受到挫折时。
因此,暴力行为对于他们来说可能是一种情绪宣泄和表达的方式。
4. 视觉印象:动画片中的暴力行为常常伴随着视觉和音效的强调,给学前儿童留下触目惊心的印象。
这样的印象可能在他们的记忆中存留,并在后续情境中激发他们更易于采取暴力行为。
四、对策与建议1. 选择合适的动画片:学前儿童观看动画片是难以避免的,但可以选择一些没有暴力元素或者暴力元素较少的动画片。
同时,在观看前,家长应先进行筛选,确保内容适合孩子年龄,并与孩子进行互动,引导他们正确理解剧情中的暴力行为。
为什么有些人会有暴力和攻击性行为?如何预防和处理这些行为?
为什么有些人会有暴力和攻击性行为?如何预防和处理这些行为?现代社会中,暴力和攻击性行为已经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
这些行为的出现不仅对受害者造成了严重的伤害,同时也对社会造成了很大的威胁。
那么,为什么有些人会有暴力和攻击性行为?如何预防和处理这些行为呢?一、生理因素所致1. 遗传因素一些研究表明,暴力和攻击性行为的发生往往与遗传有关。
这是因为遗传基因中的一些突变会导致情绪不稳定,大脑皮层中的神经元过度兴奋,从而影响个体的行为。
2.神经生理因素大脑皮层中的神经元过度兴奋也是导致暴力和攻击性行为的另一个原因。
这些神经元会影响到个体的情绪和行为,并使个体处于一种易怒的状态。
二、心理因素所致1. 精神疾病精神疾病往往会导致个体情绪不稳定,行为异常。
例如,某些精神疾病的患者可能会出现妄想、幻觉等现象,这会使得他们产生暴力和攻击的行为。
2. 创伤经历遭受创伤经历的个体可能会产生攻击性行为。
这是因为他们对于外界存在一定的敌意和猜疑,因此容易对于外界产生攻击性。
三、预防和处理1. 睡眠充足保持充足的睡眠有助于缓解情绪,减少不必要的压力。
这对于预防暴力和攻击性行为有很大的帮助。
2. 温和的交流温和的交流有助于缓解矛盾,避免产生冲突和暴力的行为。
不要采用强硬的方式来解决问题,尽量以和谐的态度与他人交流。
3. 寻求专业帮助如果个体在生理或心理方面存在异常,需要及时寻求专业帮助。
这有助于及早发现和缓解问题,避免引发暴力和攻击性行为。
4. 接受心理治疗心理治疗是解决暴力和攻击性行为的有效手段之一。
通过逐步缓解个体的紧张情绪和敌意,从而达到减少暴力和攻击性行为的目的。
总结:无论是因为遗传因素还是心理因素所致,暴力和攻击性行为都需要我们高度重视和警惕。
预防和处理这些行为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我们从多个方面进行努力,帮助个体恢复健康和稳定的情绪和行为。
家庭暴力与儿童攻击性关系的个案分析
家庭暴力与儿童攻击性关系的个案分析芮玲芝苏州大学教育学院应用心理学硕士研究生【摘要】家庭暴力是指家庭成员之间的暴力行为。
本文着重讨论父母对孩子暴力与孩子攻击性的关系,父母对孩子从小的打骂方式的教育可能造成孩子具有攻击型人格,在学校生活中与同学老师相处困难,严重的会成为校园暴力来源。
本文通过一个个案,分析研究了该问题。
【关键词】家庭暴力攻击性一、引言家庭暴力指的是发生在家庭成员间或亲密关系中,口头上、身体上的攻击或恶意的疏忽行为,包括家庭成员间实施身体或精神上不法侵害的行为,对受暴者造成了精神上或生理上的伤害。
这里我们着重讨论父母对孩子的暴力。
在现代家庭里,有很夫妻对自己的孩子采取暴力的教育手段,究其原因可能有以下几种:1,孩子学习成绩不佳,恨铁不成钢。
2,觉得孩子顽劣成性,觉得只有棍棒之下才能出人才。
3,家长个人原因,如离异酗酒等。
在这种环境下成长的孩子,很容易缺少关爱和安全感,对父母以及周围人失去信任感。
他们习惯用暴力去解决问题,同时释放压抑,获取心理上的平衡感。
孩子因为在家受暴力却不敢反抗,只能在学校或社会去释放自己的攻击性,从而会导致校园暴力甚至青少年犯罪的事例。
浙江省针对中小学生校园暴力行为状况的调查显示,有49.2%的同学承认对其他同学有过不同程度的暴力行为,87.3%承认曾遭受过其他同学不同程度的暴力行为。
校园暴力事件中,遭受身体和言语攻击行为的受害者人数最多,均超过总调查人数的70%以上。
其中教师体罚行为的受害者占总调查人数的37%,性受害者人数占17%,欺负行为的受害者占18%,破坏行为的受害者占26%。
这一切的事实跟青少年的攻击型人格有着密切的联系,那家庭暴力在其中也有相当的责任。
二、个案分析1.个案基本情况。
小吴,男,十五岁,初中二年级,从小学习对没有兴趣,厌学,上课无法集中注意力,经常走神,做作业也无法静下心来。
从事以各种借口离开书本,因为从小顽皮不听话,学习成绩不佳所以经常受到母亲的“暴力教育”,同时在学校也常受到老师的批评,因此他极度的厌恶学习,讨厌看到书本,连课外书也不愿接触,同时由于母亲的教育方式就是单一的打骂,毫无沟通,导致他对母亲也极度反感,呈极大的反抗性,甚至只要一听到母亲的声音就会大发雷霆。
论电视暴力对青少年攻击性行为的影响及控制
・3 ・ 1 5
论 电视暴 力对青少年 攻击性 行 为的影 响及控制
刘 小 平
( 内江 师 范 学 院教 育科 学 学 院 , 川 内 江 6 11 ) 四 4 12 摘 要 : 当电视 成 为我 们 生活 中必 不 可 少的 一部 分 时 , 们 逐 渐 i i  ̄ 电视 中 的暴 力 成 分 已对今 天的 青 少年 社 会 性 发 展 构 成很 大 的 人 Z, 1 ..j - 威 胁 。从 班 杜 拉 的社 会 学 习论 出发 , 析 电视 暴 力 对 其 攻 击性 行 为 形成 的 影 响 , 分 冰针 对 青 少 年 心理 发 展 特 点 , 出相 应控 制 方 法 。 提 关键 词 : 电视 暴 力 ; 少年 ; 击 性 行 为 ; 青 攻 影响 及 控 制 攻 Zl a n l ae 对 最近 1 0年来 , 中国有线 电视发展迅速 。 电视的发展加快 了信息 性 认 知 、 击 性情 绪 。 im n 和 Wevr 连 续 四 天 观看 暴 力或 非 结果发 现 , 看 了暴力故事 片的被试 观 传递 , 促进 了社会 的发展 。但是电视的运作基本是 以商业利益 为 目 暴 力故事片 的被试 进行观察 , 与 不 的, 不可避 免地带有很多不 良信息。尤其是 电视 巾普遍存 在的暴力 随后 的行 为更 具 敌 意 , 早 期 的 实 验研 究 结 果 类 似 。 同 之 处 在 于 , 现 和对抗性因素 , 几乎 已经成了司空见惯 的现象 。许多有关 电视暴力 以往 研 究 中 的被 试 只对 事 先 激 惹 自 己 的人 显 示 敌 意 ; 在 则 无 论 事 对 青 少 年 影 响 的 研究 已发 现 , 电 视 暴 力 的 影 响 , 少 年 可 能 变 得 : 先 是否 被 激 怒 过 , 显 示 出 敌 意 。 长 期暴 露 于 暴 力 媒 体 和 攻 击 性 场 受 青 都 对暴力 “ 免疫 ”存暴 力场景前变得无 动于衷 ; , 逐渐认为暴 力是解决 景 中 的 青 少 年 , 仅 身 体 和 言 语 攻 击受 到 影 响 , 且 关 系攻 击 行 为 不 而 问题 的途 径 之 一 ; 仿 电视 节 目中 的暴 力 ; 可某 个 角 色 , 角 色 可 也 会 受 到 影 响 。 H es a 认 为 , 童 观 看 暴 力 电 视 越 多 , 变 得 越 模 认 该 u si n n 儿 将 富 于攻 击 性 , 因 在 于他 们 学 会 了各 种 攻 击 方 法并 记住 了攻 击 的 策 原 能 是 受 害 者 也 可 能足 侵 害 者 。 1电视 暴 力 与 青 少 年 攻 击性 行 为概 念 界 定 略 。 外 , 露 于大 量 的暴 力 电视 或 电影 之 后 , 此 暴 儿童 便 逐 渐 相 信 暴 力 电视 暴 力指 电视 节 目中 出现 的言 语 或 行 为 的 暴力 。 2 纪 3 是 正 当 的 , 击是 英 雄 恰 当 的策 略 ; 0世 0 攻 电视 暴 力使 观 察 者 降 低 敏 感 性 、 年 代 以来 以 美 国 为 主 的研 究 者 对 媒 介 暴 力 进 行 了 多 次 大 规 模 的研 减少 同情心 。 大众媒 体中的暴力情节还会助长本身具有强烈攻击倾 究 。美 国传播学 家葛伯纳将暴力定 义为“ 意伤害或杀害 的公然武 向的个体 的攻击行为 , 有 对那些攻击倾 向较 弱的个体 所施 加的影响则 力表现” 。这 是 相 对来 说 比较 严 格 的定 义 , 包 含 心 理 暴 力 , 不 口语 威 小得 多 ; 与没有 接触大众媒 体中暴力或攻击情 节的被试相 比 , 触 接 胁 , 财 务 的暴 力 等 。 对 较多 的被试表现 出更高程度的攻击 行为。 2 0世纪 7 0年代美 围科学 咨询委员会认为从受 害者角度看 , 只 2 青少 年 的心 理 特 征 . 2 要他们受到伤害就应该算暴力 。 青 少 年 的个 性 特 正 处 于 发展 、 成 阶段 , 很 大 的 可 塑 性 , 形 有 容 美 国加州大学洛杉矶 分校传播政策研 究 中心认 为任何 能导致 易 受 外 界 [素 的 影 响 。 少 年期 作 为个 体 心 理 迅 速 走 向 成 熟 而 又 尚 犬 J 青 身体伤害 的行为 , 无论是故 意的还是非故 意的 , 无论 是伤害 自己还 未 完 全 成 熟 的 一 个 过 渡 期 , 心 理 发 展 方 面 更 是 错 综 复 杂 , 主 要 存 其 是伤害他人 , 均在暴力范用之 内。 特征包括 : 攻击行 为是人类社会和动物世界巾普遍存在 的一种现象 , 对攻 2. . 1智力 发展 显著 : 2 青少年期 由于大脑机能 的不 断增 强 , 社会 击行为的父 注由来 已久 。最简单的定义是 “ 伤害他人 的任何行 为” 实践活动的不断增多 , 其认知能力获得 了长足 的发展 。他们 的感 知 (alre a ,0 4, T y ,t 1 20 )此定义强调 了行 为的结果 , o . 却忽 略 了行为 者的 觉 较 为 灵 敏 , 忆 力 、 维 能力 不 断 增 强 , 辑 思 维 能力 逐 步 占据 主 记 思 逻 意图。也有学者强调攻击的意图 , 认为攻击性是 指有 意识 地将伤害 导地位 , 逐渐开始 用批判 的眼光 来看待周 围事物 , 对现实社会他 面 施 加 于他 人 的行 为 (a n ihrsn 19 )B a ( 9) 整 合 多 种 们有时会感到迷茫 、 B r &Rc ado ,9 4。 ri 1 4在 o n9 无助甚至有时会感到孤立无援。 时, 此 如果没有 定 义 的 基 础 上 提 Ⅲ , 攻 击 性 的 界 定 必 须 符 合 四 个 条 件 : 在 的 伤 正确思想 的引导 , 对 潜 往往 会被不健康思 想和错误思想误 导 , 进而误入 害性 , 坏 性 ; 为 的有 意 性 ; 心 的唤 醒 性 ; 害 者 的厌 恶 性 。 毁 行 身 受 歧 途。 攻 击 行 为 是 一 个 人 发展 过 程 中表 现 出来 的一 种 社 会 性 行 为 。 青 2. . 2意志薄弱 : 2 青少年期 的意志特征表 现为意志薄弱 , 自制力 少 年的攻击性行为主要表 现在三个方 面 : 一是 言语 攻击 , 即指通 过 差 , 反复性大等特点。 他们具有很 大的可 塑性 , 极易接受外界客观条 取笑 、 讽刺 、 诽谤 、 谩骂 、 背后说别人 坏话等方式对他人进 行人格欺 件 的影 响, 即所 谓“ 近朱者赤 , 近墨者黑 ” 。 侮, 或者是 恶意造谣 中伤他 人 , 破坏 别人之 问 的关 系 ; 二是 身体攻 23 从 班 杜 拉 的 社 会 学 习 理 论 看 青 少年 的攻 击 性 行 为 的成 . 击, 即用身体 的某些部位或者是有 可能造成伤害 的] 具攻击他人 身 班 杜 拉 的社 会 学 习理 论 认 为 ,个 体 学 习 攻 击 行 为 的 方 式 有 两 体; 三是 损 害 他 人 财 物 , 比如 用 暴 力 抢 走 他 人 的 东 西 。 种: 直接学 习和观察学 习 , 个体 可以在实际操作 某一行为方式 基础 2 电视 暴 力 对 青 少 年 攻 击 性 行 为 的 影 响 上 形 成 攻 击 行 为 , 可 以通 过 观 察 榜 样 的行 为 及 其 结 果 基 础 上 形 成 也 21 电视 中暴 力 内 容 的影 响 的相 关 统 计 调 查 . 攻 击 行 为 。 一理 论 的 提 I 以及 他 做 的关 于 攻 击 性 榜 样 的 观 察 学 习 这 叶 J 自2 0世纪中叶以来 ,人们对媒体暴力 内容与青少年的行为之 实 验 , 更 多人 开 始 关 注 媒 体 暴 力 与 儿 童 攻 击 行 为 之 间 究 。 结 果 表 明 , 少 年 长期 暴露 在 含 有 暴 青 23】电视暴力为青少年提供攻击性榜样 . . 力 内 容 的环 境 中 , 身心 健 康 都 会 受 到 严 重 的不 良影 响 。 这 些 影 响 其 在 班 杜 拉 的 四 阶 段 模 型 中 , 先 要 注 意 榜 样 的攻 击 行 为 , 体 首 媒 包括攻击性思维方式 、 反社会价值观 、 对他人的敌意和敌对行 为, 对 的暴力镜头只有 强烈 引起 人的注意 ,才有 可能进入下面的环节 , 形 暴力产生 的过敏作用 、 恐惧 、 抑郁 以及 睡眠障碍等等 。在我 国, 年轻 成攻击行 为。 如果对媒体 巾的攻击行为不感兴趣 , 不去关注 , 它对人 人之间的暴力是造成身体伤害的最普遍原 因 , 比例达到 3%。尽 的 影 响 就 不 大 。其 次 , 要 记 忆 榜 样 的行 为 , 不住 就无 法 模 仿 。 其 3 需 记 青 管媒体暴力并非是造成 攻击性 、 十 反卒 会观念和少年儿童 问暴力 行为 少 年接 受 新 事 物 快 , 人 生 充 满 希 望 , 往 会 给 自己树 立一 个榜 样 , 对 往 的 唯一 因素 , 它 确 实 是 一 个 重 要 的 危 险 冈 素 。 但 “ 像 崇 拜 ” 这 一 年 龄 段 的突 出特 点 。 和学 校 教 育相 比 , 体 传 递 偶 是 媒 跨 文 化 研 究 、 验室 研 究 以及 自然 状 态 下 的 观 察 研 究 , 有 过 信息快 , 实 还 覆盖面, 能使青少年在短期 内获得新 的行为模式 , , 并且 当 去 十 年 来 的 长 期跟 踪 研 究都 揭 示 : 体 暴 力 内容 的接 触 和 攻 击 行 为 他们认 同媒体 中人物时 , 媒 这种 认同感会促 使他们 记忆 、 模仿其 风度 之 间存在着必然联 系.而且 两者之 间的相关程 度之高是毋 庸置疑 习惯 、 讲话 、 在 行 为 及 服 装 款 式 。 外 的。 此外 , 从近年来青 少年犯罪行 为趋势来看 , 团伙化 和模仿化 的趋 另外 , 有些研究者发现 , 对攻击性较强 的青 少年 来说 , 电视暴力 势 明显
人们普遍如何看待攻击性行为?
人们普遍如何看待攻击性行为?一、攻击性行为的定义与特点攻击性行为是指一种以造成身体或心理伤害为目的的言语、行为或动作。
这种行为常伴随着愤怒、敌意和冲动。
攻击性行为具有如下特点:一是具有激烈性,表现为行为的暴力程度高;二是目的性强,攻击行为往往是出于一种目的或意图;三是行为原因多样,攻击性行为既可以由个体内部的心理因素引发,也可以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
二、攻击性行为对个体的影响攻击性行为对个体的身心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身体层面,攻击性行为可能导致体力消耗过大、身体伤害甚至是死亡。
心理层面,攻击性行为会引发情绪紊乱、心理创伤等问题,影响个体的正常生活和工作。
此外,攻击性行为还可能对个体的人际关系、社会声誉等方面造成持久的负面影响。
三、攻击性行为的成因与类型攻击性行为的成因多种多样。
心理因素是主要的成因之一。
例如个体的性格特征、自尊心受挫、压力积聚等都可能成为攻击性行为的诱因。
外部环境也会对攻击性行为产生影响,例如暴力电视节目、虐待和忽视行为都可能促使个体产生攻击性行为。
攻击性行为的类型多样,包括言语攻击、身体攻击和心理攻击等。
四、社会对攻击性行为的态度社会对攻击性行为普遍持反对态度。
攻击性行为违背道德伦理,对他人造成伤害,因此遭到社会的一致谴责。
在法律层面,许多国家制定了相应的法律法规来打击攻击性行为,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共安全。
此外,社会也通过教育宣传等形式,提倡和促进人们树立和谐、友善的社会风尚,以减少攻击性行为的发生。
五、减少攻击性行为的方法与策略减少攻击性行为需要综合应用多种方法与策略。
首先,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帮助个体更好地管理自己的情绪与压力。
其次,完善法律法规,加大对攻击性行为的惩罚力度。
此外,改善社会环境也是减少攻击性行为的关键。
以友善和和谐为导向的宣传活动、倡导尊重他人权益的意识等,都有助于建立积极健康的社会氛围。
攻击性行为是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其对个体和社会的影响不容忽视。
通过了解攻击性行为的定义、特点、成因和类型,以及社会的态度和减少攻击性行为的方法与策略,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并应对攻击性行为,促进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大脑中的愤怒与暴力行为情绪与攻击性的关系
大脑中的愤怒与暴力行为情绪与攻击性的关系大脑中的愤怒与暴力行为:情绪与攻击性的关系愤怒是一种强烈的情绪,常常与暴力行为紧密相关。
人类在复杂的社交环境中,对愤怒和攻击行为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探讨大脑中愤怒的产生机制、暴力行为与攻击性的关系,以及对抑制暴力行为的策略。
1. 愤怒产生机制大脑中的愤怒情绪主要由下丘脑、杏仁核和前额叶等多个脑区共同调控。
当人们遇到威胁或挫折等刺激时,下丘脑释放儿茶酚胺类神经递质,如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使人产生强烈的愤怒情绪。
同时,杏仁核作为情绪中枢,可以迅速识别、加工和储存与愤怒相关的信息,从而引发身体的生理变化和行为反应。
2. 暴力行为与攻击性的关系暴力行为常常与攻击性紧密相连。
攻击性指的是一种主动寻求伤害他人的意图或行为,而暴力行为则是攻击性的最严重表现。
心理学研究发现,攻击行为与愤怒情绪之间存在密切的关联。
当个体感受到愤怒时,往往会倾向于以攻击的方式来解决问题。
然而,不同人对于愤怒的应对方式和控制能力有所不同,这也决定了他们是否转化为暴力行为。
3. 大脑中的暴力行为调控机制虽然愤怒情绪容易引发暴力行为,但大脑中也存在着一系列调控机制来抑制暴力行为的发生。
前额叶皮层是这一过程中最关键的脑区之一,它具有决策和情绪调控的功能。
通过前额叶皮层的参与,人们可以对愤怒情绪进行认知评估,并制定适当的应对策略,从而抑制暴力行为的发生。
4. 抑制暴力行为的策略为了有效抑制暴力行为,个体可以采取一些策略来提高自身情绪的控制能力。
首先,情绪调节训练能够帮助个体更好地认知和管理愤怒情绪,如通过深呼吸和积极思维调整来缓解负面情绪。
其次,社会支持和人际关系的建设也能够减少攻击性的表现。
建立良好的人际沟通和解决冲突的机制,有助于有效减少愤怒情绪的累积。
结论:大脑中的愤怒情绪与暴力行为和攻击性之间存在着紧密的关系。
愤怒情绪的产生主要受下丘脑和杏仁核等脑区的调控。
然而,大脑中也存在通过前额叶皮层等区域来抑制暴力行为的机制。
媒体暴力对青少年攻击性行为的影响
媒体暴力对青少年攻击性行为的影响近年来,社会普遍关注媒体暴力对青少年攻击性行为的影响。
随着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电视、互联网、游戏等媒体形式中的暴力内容日益增多,已经成为青少年日常生活中不可回避的一部分。
然而,媒体暴力对青少年攻击性行为的影响是一个复杂而且有争议的问题,涉及不同学科的研究领域。
首先,媒体对青少年攻击性行为的影响是多方面的。
首先,过于暴力的媒体内容可能导致青少年模仿暴力行为。
年轻人处于模仿学习的阶段,他们容易受到所见所闻的影响而模仿一些不良行为。
暴力电影、暴力游戏以及网络上的暴力内容不断刺激着青少年的视觉和听觉感受,使他们认为暴力是一种解决问题的方式,从而可能导致他们在现实生活中展现出更多的攻击性行为。
其次,媒体对青少年的思考方式和价值观产生影响。
暴力媒体内容的频繁接触会影响并改变青少年的思考方式,使他们更加倾向于以暴力解决问题。
不良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念也可能被灌输给他们,导致他们对暴力行为产生误导性认知。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并非所有的青少年都会受到媒体暴力的影响,个体差异和其他因素如家庭、教育环境等也需要考虑。
此外,媒体暴力对青少年的影响在实际生活中并不是单一、直接的。
研究表明,家庭环境和教育对青少年行为的影响同样重要。
家庭是青少年成长的重要环境,父母和其他家庭成员的教育方式和价值观对青少年的塑造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如果家庭环境关注暴力问题并严格限制青少年接触不良媒体,可能会减缓媒体暴力对其攻击性行为的影响。
此外,学校和社会各界也应共同努力,加强青少年的心理辅导和道德教育,帮助他们正确看待媒体暴力,并培养健康的行为习惯。
然而,有关媒体暴力对青少年攻击性行为的影响研究并没有达成完全一致的结论。
有些研究认为媒体暴力是导致青少年攻击性行为增加的原因之一,而其他研究则认为媒体暴力只是一个相对较弱的因素,影响被其他因素所主导。
研究者们指出,个体的心理和个性特质、社会支持以及家庭教育等多方面因素都会对青少年的攻击性行为产生影响,因此无法简单地将媒体暴力作为唯一的影响因素来解释。
暴力电子游戏与攻击性行为的关系研究综述
法制社会
暴力电子游戏 与攻击性行为的关系研究综述
郭 瑞
( 湖南师范大学,湖 南 长沙 4 1 0 0 8 1 )
【 摘
问题 。
要 】以往有许 多研 究对暴力 电子游戏与 攻击性行 为的 关系进行 了 探 讨。并对这类研 究进行 了一些 总结 与论 述 ,总
结 了三种不 同的研究结论 ,阐述 了三种不 同结论 的理论 解释 ,探 讨 了这 些研 究的研 究方 法,并提 出了以往研 究中可能 出现的
验法 中会安排 实验组 被试 先玩一段时间的暴力电子游戏 ,而 调查研究法是对被试平时玩暴力游戏的情况进行调查 ; 最后 , 对 被 试 的攻 击 性 进 行 测 量 。 ( 二 )攻 击 性行 为 的 测 量 方 法 1 . 量 表测 量法。测量 攻击 性 常用 的量 表有 B u s s& P e r r y 1 9 9 2年 编制 的攻 击性 问 卷 ( A g g r e s s i o n Q u e s t i o n n a i r e ) , 许 多学者还开发 出了评估 固定 的攻击性水平 的提 问量表 ,典 型代表是人格量 表 ( P e r s o n a l i t y S c a l s o 2 . 范式 测量法 。这些研 究 中测量攻击 性的范式 有l 一种 , 是T a y l o r 的竞争 反应 时范式 ( C R T) ,二是故 事主 角反应 评定 ,三是词汇 完成任 务 ( e w o r d c o m p l e t i o n t a s k) ,其 中 用得最多的是 T a y l o r 的竞 争反应 时范式 。 3 . 生理测量法 。攻 击性 的生理测 量主要有 心跳 、血压 、 皮肤 电和核磁共振三种 。在玩暴力 游戏 之后会使 被试 对暴力 行为有脱敏反应 ,核磁共振 可以观察 到暴力 电子游戏是否与 有进攻特性 的大脑活动之间存在一定联系。 四 、研 究 缺 陷 首先 ,由于关于暴力 电子游戏与攻击性行为关系 的理论 解 释各 有不 同 ,这些理论解释都用 自己的方式解释产生 自己 结论 的原因 ,他们互相之间没有形成统一的系统 ,相关研究 也 没有 一个统一 的理论基础 ,产生 的结论也就各有不 同。 其次 ,无论是实验室法还是调查研究法研究者都需要对 暴 力电子游戏进行评定和选择 ,但是对暴力 电子游戏 的评估 和选择没有一套标准化的评估 系统 ,无法排 除游戏 中一些其 他 因素对被试 的影响 ,被试在玩游戏之后产生 的变化无法确 定到底是游戏的暴力因素造成 的还 是其他 因素造成 的。 再 次 ,现在 对攻 击性 的测 量方 法不标准 ,不 可靠 ,缺少 对 中介 变量 的控 制 ( 如人格 ) ,测量 的工具也不 是直接测 量 攻击性 或攻击行 为 的。另外 ,很 多研究没 有控制性别 因素 , 女性 和男性在攻 击性和玩游 戏的种类 和频率上都存 在差异 , 这也会影响到研究结果 。 最后 ,短期研究 中,被试玩暴力游戏的时间太短 ,对被 试 的影 响和影 响持续 的时 间都不确定 , 这使得 实验很不稳定 。 而 长期研究 中 ,被试 在生活中的一些无关因素可力形象 的出现就会成 为个体观察模 仿 的对 象 , 从 而增 加人们的攻击性行为。依据这个理论 ,暴力 电子游戏 与攻击性行 为之 间就是 因果关系 。 A n d e r s o n &B u s h m a n提 出了一个综合性 的模型——G A M 模型, 它把几个不 同的攻击模型整合到 了一个统一的整体中 ,
攻击性行为名词解释
攻击性行为名词解释攻击性行为是指个体对他人或物体进行具有敌意或暴力倾向的行动。
这种行为可能包括肢体冲突、恐吓、欺凌、辱骂、破坏或伤害他人的财产等。
攻击性行为通常是出于某种内外因素的刺激或心理冲动,对周围环境和他人产生负面影响。
攻击性行为包含了一系列的名词解释,以下是其中一些常见的攻击性行为名词解释:1. 暴力:指直接的身体上的攻击行为,旨在伤害他人或造成破坏。
暴力可以是肢体冲突,如打斗、殴打、拳打脚踢,也可以是使用武器造成伤害,如刀、枪等。
2. 恐吓:指通过言语、肢体动作或其他方式来威胁、吓唬他人,以达到控制或胁迫对方的目的。
恐吓的方式可以是直接的威胁,如言语上的威胁,也可以是暗示性的威胁,如目光、姿态等。
3. 欺凌:指对他人进行反复的、有意识的虐待、嘲笑、侮辱或排挤行为,通常是在学校、工作场所等集体环境中发生。
欺凌行为使受害者感到困惑、孤立和羞辱,并可能导致长期的心理和情绪伤害。
4. 辱骂:指通过语言上的侮辱、羞辱或嘲笑来伤害他人的尊严和自尊心。
辱骂可以是直接的言语攻击,如恶言恶语,也可以是隐晦的挑衅,如讽刺、嘲笑等。
5. 破坏:指有意地损坏或摧毁他人的财物、环境或成果。
破坏行为可能是一种释放负面情绪或达到报复的手段,也可能是一种示威或展示自我力量的表现。
6. 侵犯:指非法或未经允许地侵入他人的私人领域、财产或身体,违反他人的个人权利和领土安全。
侵犯行为可能包括闯入他人的住宅、窃取他人的财物或触碰他人的身体等。
攻击性行为的表现形式和原因各不相同,可能由多种因素共同作用。
个体的个性特点、成长环境、家庭教育、社会影响等因素都可能对攻击性行为产生影响。
通过提供积极的心理支持、培养良好的道德价值观和倡导非暴力解决问题的方法,可以帮助个体学会控制和管理攻击性行为,并促进和谐的人际关系。
动漫暴力对初中女生攻击性行为影响的研究
动漫暴力对初中女生攻击性行为影响的研究1.引言1.1问题的提出现如今的动漫质量良莠不齐,一些在市场中大获成功的动漫于近些年频频引发悲剧后果。
如前段时间在网上曝出的“永新初中女上打人事件”、“初中女生打架扒光女同学事件”以及“7.15初中女生群殴事件”等,这些暴力行为的背后是否与初中女生观看动漫暴力视频有关?因此了解动漫暴力是否会提高初中女生攻击性水平成为了心理学学者以及社会人士非常关心的一个问题。
1.2概念界定本研究中所指的“动漫暴力”即为电视或者网络上的谩骂、拳打脚踢、枪杀、纵火以及恶劣的绑架事件等。
1.3相关理论目前与之相关的理论有Bandura(1978)的社会学习理论以及GAM模型。
社会学习理论认为一种行为可以通过观察示范者的行为而获得,从社会学习理论的角度解释动漫暴力对初中女生攻击性的影响可以解释为初中女生从视频中获得榜样资源而进行模仿尝试。
GAM模型,其指导思想是个体的知识结构决定攻击行为的多少与强弱,而认知结构通过社会学习累积而形成模型,初中女生通过对视频中攻击行为的学习进而模仿。
2、研究方法2.1被试从某校初中一年级选取五个班以及初中二年级选取四个班,通过填表调查出女生对动漫的喜好程度。
选取了53名较为喜欢观看动漫的女生,利用攻击型调查问卷对她们的攻击性水平进行测试,剔除攻击性水平较高和较低的23名被试,最终确定30名被试。
2.2材料本实验所采用的调查问卷为Buss-Perry的攻击性量表-青少年初步修订版。
实验材料为含有暴力色彩的两部动画片,《名侦探柯南》、《妖精的旋律》分别等距抽取六集。
另选取《地理.中国》系列风景片六期2.3程序本实验采取问卷调查法及实验法;实验方法为将30名被试随机分为3组,每10人一组,分别观看暴力视频,风景片以及不观看任何视频。
实验持续进行六天,每天一个小时。
试验结束后对其攻击性水平立即进行过后测。
3、实验结果及分析为考察三组被试是否攻击性水平一致,对三组被试的攻击性前测水平进行Kruskal-wallis H检验。
探索校园暴力的心理机制自尊与攻击性行为的关系
探索校园暴力的心理机制自尊与攻击性行为的关系校园暴力一直以来都是一个令人关注的社会问题。
在校园中,暴力行为不仅对受害者造成伤害,也对加害者自身的心理健康产生影响。
本文将探讨校园暴力的心理机制,特别关注自尊与攻击性行为之间的关系。
一、校园暴力的定义和形式校园暴力是指在学校环境中发生的一系列以暴力为特征的行为,包括身体暴力(如殴打、踢、推搡等)、言语暴力(侮辱、恶言恶语等)和心理暴力(恐吓、威胁等)。
校园暴力表现形式多样,包括同侪欺凌、师生冲突等。
二、自尊的概念和作用自尊是一个人对自我价值和自我意义的评价。
自尊水平高的个体更倾向于展现积极、合理的行为,而自尊水平低的个体则容易表现出攻击性行为。
自尊对个体的心理和行为产生重要影响。
三、自尊与校园暴力的关系1.自尊低与攻击性行为的关系自尊水平低的个体往往感到不受尊重、无助和自卑。
为了摆脱这种困境,他们倾向于通过攻击他人来维护自己的尊严。
这种攻击性行为往往表现为言语或身体上的暴力行为。
2.自尊高与攻击性行为的关系一些研究表明,自尊过高的个体也会表现出攻击性行为。
这些个体往往过分强调自己的优越性和权力,借此来攻击他人,以寻求自我满足和增强自尊。
四、探索校园暴力的心理机制校园暴力的心理机制涉及多个因素,其中自尊是一个重要的心理因素。
以下是可以进一步探讨的几个方面,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校园暴力的心理机制。
1.自尊与同伴关系的关系同伴关系对个体的自尊发展和暴力行为产生重要影响。
一方面,良好的同伴关系有助于个体建立积极的自尊,减少攻击性行为的发生。
另一方面,若个体与同伴的互动存在负面影响,例如被排斥、威胁等,个体的自尊可能受到损害,从而增加攻击性行为的概率。
2.自尊与教育环境的关系教育环境对个体的自尊和暴力行为产生重要影响。
培养积极、合理的自尊观有助于个体形成健康的心理建设,减少暴力行为的发生。
一些研究显示,关注个体的需求、提供支持和鼓励等正向教育方式能够提升个体的自尊,减少其攻击性行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媒体暴力对攻击性的影响
第一,从总体情况来看,除了常规学习生活之外,青少年的大部分时间都花在 看电影/电视节目以及玩视频/电子游戏上,而进行休闲性阅读的时间却相对 较少。 第二,中小学生玩视频/电子游戏的比例较高。 第三,对于电视节目、电影和视频/电子游戏三类媒体,青少年普遍存在低到 中等程度的暴力偏好,尤其是视频/电子游戏的暴力偏好程度最高。 第四,接触暴力媒体量与攻击行为之间存在正相关。
实验流程
给每组呈现相应的启动刺激材料
给被试呈现内隐测试问卷,测试言语、攻击图片和控制组对被试内隐攻击性的启动作用。
数据分析
内隐言语攻击的三因素方差分析 内隐身体攻击的三因素方差分析
.
结果
身体攻击和言语攻击刺激材料对青少年的内隐言语攻击性和内隐身体攻击性的 启动效应差异显著。在接受攻击性材料的启动后,青少年的内隐攻击性显著提高。
3、暴力游戏对攻击倾向的影响
Huesmann (2010)发现暴力视频游戏能够增加个体的攻击性认知;
Saleem, Anderson和 Gentile (2012)发现暴力游戏对被试敌意情感的影响超过中性游戏 和亲社会游戏;
Anderson 等人(2010)的元分析研究表明暴力视频游戏助长了个体的攻击行为、攻击性认 知和攻击性情感, 并抑制其同情与亲社会行为;
张学民,李茂,宋艳,李永娜,魏柳青.(2009).暴力游戏中射杀动作和血腥成分对玩家和观看者攻击 倾向的影响.心理学报.41(12),1228-1236.
THANKS
谢 谢 聆 听
暴力与攻击性
小组成员:葛妙双、郑圣阳、何涛、陈伊苒
班杜拉的四步骤模型
注意攻 击行为
记住攻 击信息
表现所 见行为
预期奖 励
1
媒体暴力对攻 击性的影响
2
网络暴力的 内隐攻击性
3
暴力游戏对攻
击倾向的影响
1、媒体暴力对攻击性的影响
研究表明青少年对暴力媒体的偏好能够有效预测其攻击行为,青少年通过媒体 接触暴力与生活在充满暴力的现实环境中具有相同的效果。
此处善意提醒。。。
小玩怡情,大玩伤身
参考文献
靳宇倡,李俊一 .(2014).暴力游戏对青少年攻击性认知影响的文化差异:基于元分析视角.心理科 学进展,22(8), 1226–1235 . 田媛,周宗奎,谷传华,范翠英, 魏 华.(2011).网络中暴力刺激对青少年内隐攻击性的影响.中国特殊 教育.7(133),74-81. 张学民,刘 畅,张丽娜,傅鑫媛,孙发伟,王浪浪.(2012).青少年媒体使用习惯与暴力行为倾向调查.当 代青年研究.320(11),21-26.
流程:
被试接受AQ(测量攻击性特质) 随机分为玩家VS观看者(射杀动作VS血 腥成分VS射杀动作和血腥成分) 进行实验 进行攻击性行为测试(竞 争反应时任务范式CRT) 完成攻击性内隐认知实验(EAST内隐认知测验 范式)
实验结果
(1) 暴力视频游戏对玩家的攻击性行为和攻击性内隐认知的影响总体 上大于对观看者的影响, 当游戏中存在射杀动作成分时, 观看者的游 戏卷入程度与玩家无差别, 表现出无差别的攻击性倾向; (2) 暴力视频游戏中的射杀动作成分和血腥成分均会影响被试的攻击 性行为和攻击性内隐认知,整体上血腥成分比射杀动作成分对被试的 影响更大。同时, 血腥成分唤起被试敌意倾向, 使被试倾向于将攻击 性进行他人归因, 且这种影响在观看者身上更为明显。
过多地观看电视暴力可能导致青少年攻击行为倾向的增加。 即使是媒体中的非直接攻击 (如在背后诋毁他人),也会使观看者产生直接的攻击 行为。 电视节目刻画暴力的方式会促使儿童习得攻击态度和攻击行为 ,如罪犯角色具有 吸引力、默认为暴力是合法的、施暴者不会得到惩罚等。
1、媒体暴力对攻击性的影响
本研究采用媒体暴力程度问卷大学生、中学生和小学生版,调查青 少年对电视节目、电影、视频/电子游戏三类媒体的使用习惯(包括 接触频次、接触时间、暴力偏好)及其攻击倾向。 攻击倾向问卷包括5个维度:躯体攻击、言语攻击、愤怒、敌意性和 非直接攻击。 在2009-2011年年间,在北京、深圳、成都、福州、德阳5个城市中 抽取大学生、高中生、初中生和小学生为调查对象。共发放问卷 2259 份,回收问卷 2259 份,其中有效问卷 2116 份,有效率为 94 %。
郭晓丽、江光荣和朱旭(2009)发现暴力视频游戏可以使被试对暴力情境产生短期的生理 脱敏 效应; 郑宏明和孙延军(2006)综合相关研究阐述了暴力视频游戏对攻击行为及相关变量的影响; 刘元、周宗奎、张从丽、魏华和陈 武(2011)从内隐认知的角度检验了暴力法
通过实验设计分离出来分别考察其对攻击倾向的影响, 且本对分离的暴力成分 及其与参与程度对攻击性内隐认知和攻击行为的影响分别进行考察。
不同启动材料对内隐攻击性的影响体现出性别差异。身体类攻击启动材料更容易启
动男生的内隐攻击性,而言语类启动材料则更容易启动女生的内隐攻击性。
青少年在接受不同阈值水平启动条件下的内隐攻击性受到性别影响。阈上启动材
料更容易启动男生的内隐攻击性;而女生的内隐攻击性更容易受阈下启动材料的影响。
3、暴力游戏对攻击性的影响
2、网络暴力的内隐攻击性
以往研究:
关于暴力视频游戏和攻击性的研究选用自陈量表作为研究材料,考察的是暴力视频游戏对个体 外显攻击性的影响。 研究重点在于考察游戏中暴力画面对攻击性的影响。
现研究:
主要采用内隐测量的方式来考察网络游戏中的暴力性刺激对个体内隐攻击性的影响。 通过分类考察的方法,分别考察暴力性身体攻击画面及言语暴力因素对不同性别个体内隐攻击 性的影响,并对两种效果进行比较。 通过阈下刺激和阈上刺激的实验范式来分别考察网络游戏中暴力性身体攻击画面对个体内隐攻 击性的影响。
3、暴力游戏对攻击倾向的影响
1999 年, Columbine 高中的两名学生枪杀了12名同学和1名老师, 社会媒体宣 称这两名学生沉迷于一款名为Doom的暴力游戏,公众便把其犯罪动机与暴力游 戏联系起来。
学者开始深入研究暴力游戏对人的影响。众多社会现象和研究都表明 , 暴力视 频游戏导致玩家在现实生活中表现出更强的攻击性(e.g.Funk, Baldacci, Pasold, & Baumgardner, 2004;Gentile, Lynch, Linder, & Walsh, 2004)玩暴力游戏 会增加个体的攻击性行为、攻击性认知、攻击性情感、生理唤醒和减少亲社会 行为。
3、暴力游戏对攻击认知影响(元分析)
暴力视频游戏对青少年攻击性认知的平均效应值为0.46;玩暴力视频游戏 是助长攻击性认知的危险因素。
西方文化的效应值显著大于东方文化的效应值(QB =4.40, pB < 0.05)
暴力视频游戏对小学生、大学生、中学生攻击性认知的影响效力依次递 减, 三者的平均效应值存在显著差异(QB = 10.37, pB<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