揿针疼痛 ppt课件

合集下载

揿针-疼痛PPT参考幻灯片

揿针-疼痛PPT参考幻灯片
——祝贺中国中医科学院成立60周年
2020/3/1
3
创新型皮内针 ——现代中医埋针治疗技术
2020/3/1
4
理论依据
是以中医理论为指导,研究经络、腧穴及刺灸方 法,探讨运用针灸防治疾病规律的一门学科。它是中医学 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容包括经络、腧穴、针灸技术及临 床治疗等部分。
2020/3/1
5
2020/3/1
11
揿针特点
1.适应症广,易于操作,无不良反应 凡体针适应症均可采用揿针治疗,操作简单,只需要掌握
要领,针入皮下,且针不达深层,不会伤及脏腑、神经干及大血 管,是针法中最安全之一。因皮内针针体短小,故少有痛感,而 且皮内针埋于皮内或皮下,能给特定腧穴以持久的刺激,晕针现 象也较传统针法更少发生,更不会出现传统针灸中断针、弯针及 滞针现象,不会给患者带来痛苦和不适感。
2020/3/1
14
3. 操作简便,节省时间 揿针疗法是一种较为简便的针刺方法,只需严格按照
操作规范,一般术者均可完成,其次是方便患者,不同于体 针需要长时间保持特定的留针姿势,揿针施术完成后患者即 可离去。这样不仅节约了患者就医时间,同时节省了医疗 空间,对缓解医疗资源紧缺状况大有裨益。
2020/3/1
15
4.刺法安全,易于接受 揿针疗法是一种比较安全的针刺方法,目前临床常用的揿针
规格:0.2mm×(0.6-1.5)mm;其直径和长度均比普通针灸针小, 刺入深度有限,极大的避免了一些针刺相关不良事件,其次, 揿针采用皮下浅刺,其针感较轻,对于一些害怕针刺的患者以 及儿童尤其适宜,易于接受
2020/3/1
2020/3/1
18
十二皮部是十二经脉功能活动反映于体表的部位,也是 络脉之气散布之所在,十二皮部居于人体最外层,又与经络 气血相通,故是机体的卫外屏障,起到保卫机体、抗御外邪、 反映病症的作用。

揿针疼痛 ppt课件

揿针疼痛 ppt课件
《山海经》记载有“高氏 之山,有石如玉,可以为箴。” 这是远古人类以砭石代针治病 的佐证。
理论依据
揿针属于皮内针的一种,皮内针法由《灵枢·官针》篇中 所记载的“十二刺”中的“浮刺”针法发展而来。
皮内针法,是将特制的小型针具固定于腧穴部位的皮内、 做较长时间留针的一种方法,又称“埋针法”
颗粒型(又称麦粒型)
揿钉型(又称图钉型)
清铃揿针
文献搜索
时 期:从不限日期到2016年5月 数 据 库:中国知网中国期刊全文、万方数据库 、维普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
据库 搜索标准:“皮内针”“耳穴埋针”“揿针”为主题 词进行文献精确检索 数 量:523篇。 文献纳入标准:采用皮内针治疗疾病的临床研究文献(病例数≥1例);
本法可以给穴位以持续刺激,解决惧针,减少反复针刺 的麻烦,病人还可以自己手压埋针以加强刺激。较之传统的毫 针刺法,皮内针在临床上有着其独特的优势
揿针特点
1.适应症广,易于操作,无不良反应 凡体针适应症均可采用揿针治疗,操作简单,只需要掌握
要领,针入皮下,且针不达深层,不会伤及脏腑、神经干及大血 管,是针法中最安全之一。因皮内针针体短小,故少有痛感,而 且皮内针埋于皮内或皮下,能给特定腧穴以持久的刺激,晕针现 象也较传统针法更少发生,更不会出现传统针灸中断针、弯针及 滞针现象,不会给患者带来痛苦和不适感。
操作规范,一般术者均可完成,其次是方便患者,不同于体 针需要长时间保持特定的留针姿势,揿针施术完成后患者即 可离去。这样不仅节约了患者就医时间,同时节省了医疗 空间,对缓解医疗资源紧缺状况大有裨益。
4.刺法安全,易于接受 揿针疗法是一种比较安全的针刺方法,目前临床常用的揿针
规格:0.2mm×(0.6-1.5)mm;其直径和长度均比普通针灸针小, 刺入深度有限,极大的避免了一些针刺相关不良事件,其次, 揿针采用皮下浅刺,其针感较轻,对于一些害怕针刺的患者以 及儿童尤其适宜,易于接受

医学清铃揿针医疗课件

医学清铃揿针医疗课件

三、临床应用
皮内针法适用于需要持续留针的慢性疾病以及经常发作的疼痛性疾病。临 床多用于以下病证。
1、慢性疾病,如高血压病、神经衰弱、面肌痉挛、支气管哮喘、月经不调 、软组织损伤、小儿遗尿等病证。
2、经常发作的疼痛性疾病,如偏头痛、三叉神经痛、胃脘痛、胆绞痛、关 节痛、痛经等病证。
3、其他病证,如用于戒烟、戒毒、减肥等。
注意事项:1、埋针宜选用较易固定且不妨碍肢体运动的部位。
2、埋针期间,针处要避免潮湿,以免感染。热天汗出较多,埋 针时间不宜过长。若发现埋针局部感染,应将针取出,并对症处理。
3、皮损、红肿、紫癜、瘢痕、体表大血管部位及孕妇下腹、腰 骶部和金属过敏者禁针。
LOREM IPSUM DOLOR
清铃揿针
规格:橙色 黄色 绿色 蓝色 粉色 针长:0.3mm 0.6mm 0.9mm 1.2mm 1.5mm
一、皮内针的中医理论基础源于《内经》中的浅刺理论,浅刺的发展历史为:
1、奠基于《内经》:其“浅刺”、“浮刺”法皆为通过刺激人体浅表部位而达到 治疗的目的,奠定了浅刺法(皮内针)的基础。
2、发展与唐宋《针灸甲乙经》:其对皮部、络脉、筋经、卫气相关理论及浅刺腧 穴进行归纳总结,使浅刺相关理论第一次由散在性论述转变为集中化、系统化的理论 体系。
腰部,疼痛很快就会缓解。
临床应用
1、脏腑病:
如失眠:心俞、脾俞、三阴交
心气不足:配神门、内关 心肾不交:配太溪、复溜 肝郁气滞:配太冲、外关 胆郁痰阻:配丰隆、阴陵泉
2、头面、五官疾病:如三叉神经痛: 可取阳白,四白、翳风、合谷
3、经络病: 如颈椎病:可取大椎,夹脊穴(阳性反应平面上、下两对)、肩中俞等穴。
肩周炎:肩髃、肩髎、肩贞、天宗、肩外俞等。 腰椎间盘突出症:腰阳关、肾俞双侧,秩边、阿是穴等

揿针-疼痛

揿针-疼痛
《山海经》记载有“高氏 之山,有石如玉,可以为箴。” 这是远古人类以砭石代针治病 的佐证。
精品PPT
精品PPT
精品PPT
理论依据
揿针属于皮内针的一种,皮内针法由《灵枢·官针》篇中 所记载的“十二刺”中的“浮刺”针法发展而来。
皮内针法,是将特制的小型针具固定于腧穴部位的皮内、 做较长时间留针的一种方法,又称“埋针法”
规格:0.2mm×(0.6-1.5)mm;其直径和长度均比普通针灸针小, 刺入深度有限,极大的避免了一些针刺相关不良事件,其次, 揿针采用皮下浅刺,其针感较轻,对于一些害怕针刺的患者以 及儿童尤其适宜,易于接受
精品PPT
5.针具特色 揿针是一种创新的针具,其突出特点就是针身较短,刺入深
度有限,但其针刺效应并未有降低。其次可以固定于身体特定 部位,并且患者可以自行摘除,节省就医时间和医疗空间。由 于其针刺深度有限,最大限度的避开了大的血管,神经等,所 以其安全性也是区别于普通毫针的特色
精品PPT
揿针机理
揿针源自于《灵枢·官针》中所记载的"十二刺"的"浮刺“ 《灵枢·官针》中"浮刺者,傍入而浮之,以治肌急而寒者也",并 以经络皮部理论为基础。《素问·皮部论》曰:欲知皮部,以经 脉为纪者,诸经皆然…凡十二经络脉者,皮之部也…皮者脉之部 也,邪客于皮则腠理开,开则邪客于络脉;络脉满则注于经脉; 经脉满则入舍于脏腑也。故皮者有分部,不与而生大病也。"
精品PPT
十二皮部是十二经脉功能活动反映于体表的部位,也是 络脉之气散布之所在,十二皮部居于人体最外层,又与经络 气血相通,故是机体的卫外屏障,起到保卫机体、抗御外邪、 反映病症的作用。
当人体正气不足时,皮部抵御外邪的作用不能正常发挥, 导致外邪侵入体内,而作为邪气入侵的途径,在皮部必然出 现相应的反映,这些反映通称为经络的病理变化,它是进行 经络辩证的重要依据,根据十二经脉循行规律,辨识皮部病 理变化的经络归属,从而确定治疗方案

清铃揿针-PPT课件

清铃揿针-PPT课件

此,对于一些惧针的患者来说比较容易接受,并且揿针对任何年龄、体质均适用,
易于推广。
3、操作简单:一贴一按即可,只要临床辨证、诊断正确,取穴精准,操作正确,一
般都能取得比较好的疗效。
4、不影响活动:因为揿针只及皮下,不会发生滞针、晕针、弯针等现象,所以不影
响患者运动,反而,有的疾病适当做一些活动反而会使经气疏通、气血流畅,痉挛
2021
4
一、针具
皮内针有两种类型:
1、麦粒型皮内针:也称颗粒型皮内针。针长长5-10mm,针柄呈圆形,针身与
针柄在同一平面。 2、图钉型皮内针:也称揿钉型皮内针。针身长2-2.5mm,针柄呈圆形,其直 径约4mm,针身与针柄垂直,形似图钉状。
LOREM IPSUM DOLOR
2021
5
• 二、皮内针的操作方法
内分泌 • 14、便秘:● 腹结(左)、天枢● 腹结(左)、大肠俞、支沟、上巨虚 ,直肠、大肠、肺
2021
12
• 15、肥胖症:● 内分泌、脾、肺、神门● 内分泌、饥点、三焦、脾、胃、大肠● 内分泌、三焦、 脾、胃、肝、神门
• 16.膝骨性关节炎:心俞、胆俞、肾俞 耳尖、肾、膝 • 17.麦粒肿:● 眼、肝、神门● 眼、目1、目2 • 18.抑郁:太冲、合谷、肝俞、心俞、神门● 神门、肝、心● 神门、肝、皮质下、内分泌 • 19.戒烟:神门、戒烟穴● 神门、肺● 肺、内分泌 • 20.慢性前列腺炎:关元、命门、双肾俞、双中髎前列腺、尿道、神门、外生殖器 • 21.泌尿系结石:● 肾、输尿管、膀胱、尿道口● 肾、膀胱、输尿管、交感 • 22.过敏性鼻炎:迎香、合谷、肺腧、阴陵泉肺、内鼻、外鼻、神门 • 23.慢性咽炎:廉泉、照海、血海、太溪咽喉、肾上腺、肺、扁桃体 • 24.三叉神经痛:阳白、四白、翳风、合谷神门、胃、面颊 • 25.泄泻:天枢、足三里、上巨虚 ● 脾、胃、大肠小肠、内分泌● 脾、胃、大肠、小肠、神门 • 26.粉刺:内分泌、皮质下 • 27.黄褐斑:● 内分泌、皮质下、肝、肾、交感● 内分泌、皮质下、卵巢、大肠、肺 • 28.神经性头痛:太阳、悬颅、太冲皮质下、脑干 • 29.高血压:肝俞、胆俞、三阴交双侧降压点、脑点、心、肝炎点

【揿针】揿针疗法

【揿针】揿针疗法

【揿针】揿针疗法揿针是一种形似图钉状的针,针柄扁平状,针体约一至二分长,直径0.3-0.9mm不等,用时可将针体揿入皮下,属于微型针灸针,一般多用于皮内针或耳针,供皮下埋藏用,可长久留针。

其实,揿针治疗是中医针灸治疗的分支,是传统皮内针治疗的发展和创新。

揿针疗法即皮内针治疗,属于传统针法里面的浮刺和浅刺,浅刺是通过调节卫气,激发机体卫外功能,达到治病的目的,留针的目的则在于候气或者调气,最终达到气血和调,阴阳平衡。

从现代医学角度来说,皮肤层散布着皮神经末梢。

揿针疗法通过刺激神经末梢,使其神经兴奋后沿着相应的神经传导通路到中枢神经系统-脊髓和大脑,从而激活神经系统调节,并能刺激释放组胺、前列腺素、细胞因子等化学物质,这些物质可影响血液循环,最终达到止痛的效果。

揿针长久留针可通过穴位刺激调整内源性物质、经神经-内分泌-免疫复杂网络调节功能整合后发挥对靶器官的调节治疗作用。

可见揿针有以下特点:•针体直径极细、针长极短的揿针不会刺及内脏和深部组织,故治疗时特别安全。

•因皮下的神经及毛细血管极其丰富,是针刺产生最佳电化学效应的部位,故皮下是针刺疗效最佳的部位。

•由于揿针埋针作用时间长,且在埋针时随着运动又增加了机体局部的自身协调、增加了血循修复,因此大大增加了针灸对穴位的治疗作用,从而使其能收到极佳的疗效。

由于多种原因的限制,现在很多疾病很难寻找到具有普遍规律的最佳针灸作用时效,也很难对具有病症变化规律的患者在最佳施治时间施以针灸以获得最佳疗效,而采用全天候持续的揿针埋针治疗可以很好地解决上述问题。

大量的研究表明,揿针应用范围广泛,可用于下列疾病:1.肌肉骨骼系统和结缔组织:颈椎病、肩周炎、腰椎间盘突出、膝骨性关节炎2.眼和附器:近视、麦粒肿。

3.皮肤和皮下组织:痤疮、扁平疣。

4.精神和行为障碍:失眠、抑郁。

5.妇科:痛经。

6.呼吸系统:呃逆、哮喘、过敏性鼻炎。

7.神经系统:面肌痉挛、眼睑痉挛、偏头痛、三叉神经痛。

清铃揿针医学知识专题讲座培训课件

清铃揿针医学知识专题讲座培训课件
3、成熟于元明《针灸大成》:各医家开始以辩证为核心行使浅刺,将浅刺法与补 泻理论相结合,对浅刺手法上描述更为细致,从理论和实践方面达到成熟。
二、皮内针中医理论基础
1、十二皮部理论:在十二皮部理论指导下通过治皮毛而起到抗病防病之功。
2、卫气理论:卫气行于人体肌肤体表,皮内针就是基于卫气理论,通过刺激人体 浅表部位,调节卫气,激发机体卫外能力,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3、皮内针和留针术:《素问•离合真邪论》记载:“吸则纳针,无令气忤,静以久留 ”。留针的目的在于候气或者调气,而其最终目的则是达到气血调和,阴阳平衡。
规格:橙色 黄色 绿色 蓝色 粉色 针长:0.3mm 0.6mm 0.9mm 1.2mm 1.5mm
直径:0.2mm
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操作
揿针的操作其L实OR很E简M单I,P就S是UM只需D要OL找O准R要用的腧穴,
将揿针贴在穴位上,快速用手按一下,就可以了,只需要 注意——需等消毒液体干了以后再贴揿针,在将一半的剥 离纸揭开后手指不要触碰到里面的胶布,如果手上有汗液
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一、针具 LOREM IPSUM DOLOR
皮内针有两种类型: 1、麦粒型皮内针:也称颗粒型皮内针。针长长5-10mm,针柄呈圆形,针身与
针柄在同一平面。 2、图钉型皮内针:也称揿钉型皮内针。针身长2-2.5mm,针柄呈圆形,其直 径约4mm,针身与针柄垂直,形似图钉状。
另一方面,皮内针针刺留于相应穴位后,可诱导肥大细胞脱 颗粒,使其释放蛋白酶、缓激肽、组胺、前列腺素、细胞因 子等化学物质,增强血管通透性,使血管内渗出物质,也可 进一步兴奋神经末梢;同时,表皮中的朗格汉斯细胞作为免 疫活性细胞参与免疫应答,参与集体免疫调控。长久的留针 产生持续的刺激,经神经-内分泌-免疫复杂网络传导整合后 ,发挥对靶器官的作用,产生皮内针针刺效应。

清铃揿针 PPT

清铃揿针 PPT



• • • •
临床应用
心气不足:配神门、内关 心肾不交:配太溪、复溜 肝郁气滞:配太冲、外关 胆郁痰阻:配丰隆、阴陵泉
1、脏腑病: • 如失眠:心俞、脾俞、三阴交
• •
2、头面、五官疾病:如三叉神经痛: 可取阳白,四白、翳风、合谷



3、经络病: 如颈椎病:可取大椎,夹脊穴(阳性反应平面上、下两对)、肩中俞等穴。


三、临床应用
皮内针法适用于需要持续留针的慢性疾病以及经常发作的疼痛性疾病。临 床多用于以下病证。 • 1、慢性疾病,如高血压病、神经衰弱、面肌痉挛、支气管哮喘、月经不 调、软组织损伤、小儿遗尿等病证。 • 2、经常发作的疼痛性疾病,如偏头痛、三叉神经痛、胃脘痛、胆绞痛、 关节痛、痛经等病证。 • 3、其他病证,如用于戒烟、戒毒、减肥等。 注意事项:1、埋针宜选用较易固定且不妨碍肢体运动的部位。 2、埋针期间,针处要避免潮湿,以免感染。热天汗出较多,埋 针时间不宜过长。若发现埋针局部感染,应将针取出,并对症处理。 3、皮损、红肿、紫癜、瘢痕、体表大血管部位及孕妇下腹、腰 骶部和金属过敏者禁针。
• • • • •

• • • • • • • •

15、肥胖症:● 内分泌、脾、肺、神门● 内分泌、饥点、三焦、脾、胃、大肠● 内分泌、三焦、 脾、胃、肝、神门 16.膝骨性关节炎:心俞、胆俞、肾俞 耳尖、肾、膝 17.麦粒肿:● 眼、肝、神门● 眼、目1、目2 18.抑郁:太冲、合谷、肝俞、心俞、神门● 神门、肝、心● 神门、肝、皮质下、内分泌 19.戒烟:神门、戒烟穴● 神门、肺● 肺、内分泌 20.慢性前列腺炎:关元、命门、双肾俞、双中髎前列腺、尿道、神门、外生殖器 21.泌尿系结石:● 肾、输尿管、膀胱、尿道口● 肾、膀胱、输尿管、交感 22.过敏性鼻炎:迎香、合谷、肺腧、阴陵泉肺、内鼻、外鼻、神门 23.慢性咽炎:廉泉、照海、血海、太溪咽喉、肾上腺、肺、扁桃体 24.三叉神经痛:阳白、四白、翳风、合谷神门、胃、面颊 25.泄泻:天枢、足三里、上巨虚 ● 脾、胃、大肠小肠、内分泌● 脾、胃、大肠、小肠、神门 26.粉刺:内分泌、皮质下 27.黄褐斑:● 内分泌、皮质下、肝、肾、交感● 内分泌、皮质下、卵巢、大肠、肺 28.神经性头痛:太阳、悬颅、太冲皮质下、脑干 29.高血压:肝俞、胆俞、三阴交双侧降压点、脑点、心、肝炎点

中医护理技术科普系列之揿针

中医护理技术科普系列之揿针

中医护理技术科普系列之揿针中医是我国的瑰宝,其中诸多中医护理技术经受了几千年的考验,有着非常广大的受众以及良好的疗效。

揿针其属于针灸的一种,但它属于一种新型的皮内针,它不仅有着常规针刺一样的效果,而且方便、安全、疼痛小,非常适合患者以及家属的自我保健护理,本文就简单的对揿针以及相关理论进行科普,为广大百姓养护提供借鉴意义。

各位读者朋友们,大家都知道,针灸是我国传统医学重要的组成部分,即将针具按照一定的角度刺入患者体表的相关穴位,运用捻转与提插等针刺手法来对人体特定部位进行刺激,从而达到预防和治疗疾病的目的,在我国几千年的传统医学中,针刺这一外用治疗技术运用非常广泛,所谓存在即是合理,针灸的有效性是经过了几千年的考验的,其运用在内科、外科、儿科、妇科等诸多疾病方面。

针灸它绿色健康、见效迅速,对很多病症都有良好的治疗和预防效果。

然而也有不少人对针灸存在误解和偏见。

其实我们可以把目光转向国外,针灸不仅得到了我国自己国民的认可,近年来也得到了国外诸多国家的认可,并且西方国家也用现代技术印证了针灸的有效性。

据《欧洲时报》报道,法国一个医学团队通过数千次的临床实验得出:诸多疼痛病症或恶心、呕吐等症状可以通过针灸得到有效的治疗。

还有很多国外医学专家认为,针灸确实可以作为辅助疗法治疗疾病,节约医疗资源,还能缓解癌症及其治疗引起的副作用,对避免化疗具有积极作用。

美国一项新法案首次将针灸疗法纳入其中,要求在一年内对针灸的镇痛效果进行评估;同时在美国的一项新研究也显示,美国的针灸师数量比20年前增长了257%。

目前,在全世界世界范围内有38万余名针灸工作者,接受过中医药、针灸、推拿或气功治疗的人数已达到世界总人口的1/3以上。

除中国外,其他国家中医医疗(针灸)机构已达10万多家。

可见,针灸无论在国内还是国外都被证明是合理有效的。

然而,一般情况来说,基本都是医疗机构来进行针刺治疗,原因在于一般的针刺都是采用毫针,有侵入性,同时也有晕针、滞针以及刺伤神经、动脉等其他风险,因此必须要专业人士来实施治疗。

华佗揿针幻灯

华佗揿针幻灯

再使用华佗揿针进行留针延伸治 疗,增加累积刺激量,以时效积累 量效,改变组织电位差,从而起到 持续治疗和强化治疗的作用。
揿针应用于耳穴埋针治疗
很多病症,通过体穴和耳穴埋针疗法的结 合治疗,才是最佳针刺治疗方案,达到快速 的治疗效果。耳穴疗法能够治疗多达200多 个病症。
华佗揿针和耳穴王不留行留行子相比,痛 感小、刺激量大。治疗效果明显。
另一方面可诱导肥大细胞脱颗粒,使其释放缓激肽、蛋白酶、组胺、前 列腺素、细胞因子等化学物质,这些物质可影响血液循环,增强血管通透性, 促进新陈代谢;也可进一步兴奋神经末梢;同时,表皮中的朗格汉斯细胞作 为免疫活性细胞参与机体的免疫应答和调控。
长久的留针产生持续的刺激,经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等传导整合后, 发挥对目标器官作用,产生皮内针针刺效应
近 闻 名 , 深 受 中 医 针 灸 界 的 欢 迎 。
精 工 细 作 、 讲 究 工 艺 、 美 观 耐 用 而 远
艺 悉 心 研 究 , 使 “ 华 二 房 ” 针 灸 针 以
来 他 二 儿 子 华 墨 青 继 承 父 业 对 制 针 工
琢 针 店 ” , 产 销 缝 衣 针 和 针 灸 针 。 后
揿针治疗
皮部埋针 病之初始时,通过皮部经络治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久病而入脏腑时,通过长时间聚气留针的刺 激。对于现代人群,长刺激,而不影响生活 美观、卫生安全、便利而调理治病的效果。
揿针治疗
皮部埋针 病之初始时,通过皮部经络治疗。 病以久深时,通过长时间留针的刺激。对于 现代人群。长刺激,而不影响生活美观、卫 生安全、便利而调理治病的效果。
州 古 城 中 心 , 是 我 国 针 灸 针 和 针 灸 器
( 苏 州 华 佗 针 灸 器 械 总 厂 ) 座 落 于 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十二皮部是十二经脉功能活动反映于体表的部位,也是 络脉之气散布之所在,十二皮部居于人体最外层,又与经络 气血相通,故是机体的卫外屏障,起到保卫机体、抗御外邪、 反映病症的作用。
当人体正气不足时,皮部抵御外邪的作用不能正常发挥, 导致外邪侵入体内,而作为邪气入侵的途径,在皮部必然出 现相应的反映,这些反映通称为经络的病理变化,它是进行 经络辩证的重要依据,根据十二经脉循行规律,辨识皮部病 理变化的经络归属,从而确定治疗方案
揿针应用范围
皮内针疗法常用于某些顽固性疾病以及一些经常发生 的疼痛性疾病,临床应用广泛,遍及内、妇、外、儿各科。
万方数据库: 截止到2017年 揿针(皮内针)在疼痛中的应用期刊文章2354篇,学
位论文970篇,会议论文229篇
颈椎病
颈椎病又称颈椎综合征,是颈椎骨关节炎、增生性颈椎炎、 颈神经根综合征、颈椎间盘脱出症的总称,是一种以退行性病 理改变为基础的疾患。主要由于颈椎长期劳损、骨质增生,或 椎间盘脱出、韧带增厚,致使颈椎脊髓、神经根或椎动脉受压, 出现一系列功能障碍的临床综合征
操作规范,一般术者均可完成,其次是方便患者,不同于体 针需要长时间保持特定的留针姿势,揿针施术完成后患者即 可离去。这样不仅节约了患者就医时间,同时节省了医疗 空间,对缓解医疗资源紧缺状况大有裨益。
4.刺法安全,易于接受 揿针疗法是一种比较安全的针刺方法,目前临床常用的揿针
规格:0.2mm×(0.6-1.5)mm;其直径和长度均比普通针灸针小, 刺入深度有限,极大的避免了一些针刺相关不良事件,其次, 揿针采用皮下浅刺,其针感较轻,对于一些害怕针刺的患者以 及儿童尤其适宜,易于接受
《山海经》记载有“高氏 之山,有石如玉,可以为箴。” 这是远古人类以砭石代针治病 的佐证。
理论依据
揿针属于皮内针的一种,皮内针法由《灵枢·官针》篇中 所记载的“十二刺”中的“浮刺”针法发展而来。
皮内针法,是将特制的小型针具固定于腧穴部位的皮内、 做较长时间留针的一种方法,又称“埋针法”
颗粒型(又称麦粒型)
对于一些慢性病症或者寒证,揿针通过长时间刺激产生 的累积效应可以起到治疗作用。并且根据“针刺手法量学” 的观点,提出针刺治疗两次施术间隔时间的最佳参数为3~6 小时。而皮内针则可持续刺激腧穴,蓄积有效作用时间从而 起到治疗作用。(郭义.《实验针灸学》[M].中国中医药出版 社,2008年)
3. 操作简便,节省时间 揿针疗法是一种较为简便的针刺方法,只需严格按照
主穴:颈百劳、外劳宫、列缺、压痛点 配穴:风池、后溪、肩中俞、肩外俞
腰椎间盘突出症
主要是因为腰椎间盘各部分(髓核、纤维环及软骨板), 尤其是髓核,有不同程度的退行性改变后,在外力因素的作用下, 椎间盘的纤维环破裂,髓核组织从破裂之处突出(或脱出)于后 方或椎管内,导致相邻脊神经根遭受刺激或压迫,从而产生腰部 疼痛,一侧下肢或双下肢麻木、疼痛等一系列临床症状
不区分医学类别,包括中医,西医,苗医、蒙医、藏 医、壮医等全部纳入。 文献排除标准:运用皮内针疗法的实验研究、理论探讨、经验总结病例数≤1 例、综述;②使用自制皮内针、毫针皮下留针或非传统皮内 针的治疗方法;③各数据库中重复的文献、重复发表的以及 重复使用数据的文献
揿针(皮内针)又称“埋针”,是古代针刺留针方法的 发展。具体来说,它是将针具刺入皮内,固定后留置一定时间, 利用其持续刺激作用,来治疗疾病的揿针
文献搜索
时 期:从不限日期到2016年5月 数 据 库:中国知网中国期刊全文、万方数据库 、维普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
据库 搜索标准:“皮内针”“耳穴埋针”“揿针”为主题 词进行文献精确检索 数 量:523篇。 文献纳入标准:采用皮内针治疗疾病的临床研究文献(病例数≥1例);
5.针具特色 揿针是一种创新的针具,其突出特点就是针身较短,刺入深
度有限,但其针刺效应并未有降低。其次可以固定于身体特定 部位,并且患者可以自行摘除,节省就医时间和医疗空间。由 于其针刺深度有限,最大限度的避开了大的血管,神经等,所 以其安全性也是区别于普通毫针的特色
揿针机理
揿针源自于《灵枢·官针》中所记载的"十二刺"的"浮刺“ 《灵枢·官针》中"浮刺者,傍入而浮之,以治肌急而寒者也",并 以经络皮部理论为基础。《素问·皮部论》曰:欲知皮部,以经 脉为纪者,诸经皆然…凡十二经络脉者,皮之部也…皮者脉之部 也,邪客于皮则腠理开,开则邪客于络脉;络脉满则注于经脉; 经脉满则入舍于脏腑也。故皮者有分部,不与而生大病也。"
2. 动态留针,效应累积 将静态留针变为动态留针。传统针刺留针时间一般为30
min左右,并且需要保持特定姿势,尤其对于小儿等不配合患 者,静态留针较难为之。但是揿针则一般可固定于腧穴2-3 天时间。其间不受患者运动影响,其可以通过较长的刺激作 用时间,效应得到累积从而起到治疗作用。
《内经》:“刺涩者,必中其脉,随其逆顺而久留之”。 《针灸大成》:“病滞则久留针”。 《灵枢·经脉》亦云:“热则疾之,寒则留之”。
本法可以给穴位以持续刺激,解决惧针,减少反复针刺 的麻烦,病人还可以自己手压埋针以加强刺激。较之传统的毫 针刺法,皮内针在临床上有着其独特的优势
揿针特点
1.适应症广,易于操作,无不良反应 凡体针适应症均可采用揿针治疗,操作简单,只需要掌握
要领,针入皮下,且针不达深层,不会伤及脏腑、神经干及大血 管,是针法中最安全之一。因皮内针针体短小,故少有痛感,而 且皮内针埋于皮内或皮下,能给特定腧穴以持久的刺激,晕针现 象也较传统针法更少发生,更不会出现传统针灸中断针、弯针及 滞针现象,不会给患者带来痛苦和不适感。
创新型皮内针
汇报人:罗磊 针灸学博士 四川唯高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1
理论依据
是以中医理论为指导,研究经络、腧穴及刺灸方 法,探讨运用针灸防治疾病规律的一门学科。它是中医学 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容包括经络、腧穴、针灸技术及临 床治疗等部分。
起源
山东省微山县两城出土。中层 是针灸图,一神医人面鸟身,手 执医针,正为病人选针刺治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