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宝玉与光源氏比较研究
贾宝玉和光源氏人物对比
殊途同归——比较贾宝玉和光源氏两个人物的异同摘要贾宝玉和光源氏两个人物在文学史上有着重要的意义。
两个人物出于《红楼梦》和《源氏物语》之中,两书的创作相隔八百多年,但内容却很相似,同是写一个家族的衰落和一个贵族公子的一生,两个人物殊途同归,最终以悲剧结尾。
因此两个人物的性格、命运等都具有重要的可比性。
关键词:贾宝玉;光源氏;《红楼梦》;《源氏物语》;人物性格;贾宝玉是《红楼梦》里的一个十分重要的人物,他出生于贵族名门,被全家人保护宠溺。
他讨厌封建礼教的所有事情,他厌恶官僚的虚伪,反感当时社会的不公平;他尊重女性,贾府的丫鬟们都受到过他的关心和爱护;他追求自由的爱情,钟情于黛玉。
而光源氏是日本最早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小说《源氏物语》里的主人公,他和贾宝玉一样,出生贵族,受到世人的瞩目,在世人心中他就是一个完美的人,因而他的身上凸显出一个贵族花花公子的种种特征:好色、圆滑、周到、滥情等等。
两个人物虽然不出生于同一个时代,但却拥有着许多可比较的侧面。
一、光源氏和贾宝玉其不同的人生轨迹源氏和贾宝玉同是出生于贵族,但却两个人所受到的待遇却不尽相同。
贾宝玉的出生受到了所有人的关注,他被贾府视为“命根”,而且也得到了很多人的宠爱,所以从小就养成了他“顽劣”的个性。
而源氏虽然生在皇家,可是却因为他母亲出身低下的原因,他不得不降为臣籍。
源氏出生时光华万丈,所有人都羡慕着。
因为美丽的外表,长大后的源氏更是受人喜爱,他流连情场,四处沾花惹草,就连自己的继母都也受不了他的诱惑。
他喜欢女人,钟情于在女人之间满足自己的欲望,他圆滑世故,懂得官场交往的原则。
这便跟贾宝玉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贾宝玉的一生经历了贾府从繁盛转向衰落的过程,所以其间他的性格也受其影响。
在贾府还繁盛的时候,贾宝玉是“混世魔王”很多事都以自己的喜好处理,如他第一次见到林黛玉的时候,因为黛玉没有通灵宝玉,他大大发火,“登时发作起狂疯病来,摘下那玉,就狠命摔去,骂道:‘什么罕物,连人之高低不择,还说通灵不通灵呢!我也不要这劳什子了!’”不管不顾贾母及其他人的劝阻,愣是不要这通灵宝玉了。
贾宝玉和光源氏悲剧命运之比较
贾宝玉和光源氏悲剧命运之比较贾宝玉和光源氏是中国古典文学中两个备受推崇的人物,他们的命运都充满了悲剧色彩。
《红楼梦》和《源氏物语》分别代表了中国和日本古典文学的巅峰之作,两位主人公的悲剧命运也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本文将通过比较贾宝玉和光源氏的命运,探讨其中的相似之处和不同之处。
贾宝玉和光源氏的家境和身世都十分优越。
贾宝玉是贾府的公子,出生在一个富贵世家,从小受到了宠爱和呵护。
而光源氏则是日本平安时代的贵族女子,出身于权势显赫的光源氏家族。
两人都因为出身的高贵而受到了极大的关注和期待,然而这也为他们的悲剧命运埋下了伏笔。
贾宝玉和光源氏都身陷纷争之中。
贾宝玉在贾府中的纷争和争斗让他备受困扰,尤其是与林黛玉之间的情感纠葛更是让他备受煎熬。
而光源氏身处宫廷之中,周围充斥着权谋和勾心斗角,她也无法摆脱这些纷争的影响。
两人都在这些纷争中受到了伤害,最终导致了自己的命运的不可逆转的改变。
贾宝玉和光源氏都陷入了情感的困扰之中。
贾宝玉倾心于林黛玉,却又无法与她携手走向幸福,而光源氏也深爱着夜叉,却因为阻碍和纷争而无法与他共度美好时光。
两人都深陷于痴情之中,却最终都无法得到自己所爱的人的真心相待,这也成为了他们悲剧命运的一个主要原因。
贾宝玉和光源氏都经历了命运的无情摧残。
贾宝玉在贾府的兴衰和纷争之中,最终遭遇了家族的灭亡和自己的离世,而光源氏也在身处宫廷的挞伐和荒诞中,最终无法逃脱命运的摧残。
两人的悲剧结局让人唏嘘不已,也让人深思命运的无常和人生的无常。
贾宝玉和光源氏的悲剧命运有着诸多相似之处,都是因为出身贵族而备受期待,都深陷纷争和情感的困扰之中,最终都经历了命运的无情摧残。
两人的命运也有着一些不同之处,比如身处的时代和地域不同,以及所面对的困境和磨难也有所不同。
但不管怎样,贾宝玉和光源氏都是古典文学中永恒的形象,他们的悲剧命运也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和启示。
希望我们可以从他们的命运中吸取教训,珍惜眼前的时光,活出自己的精彩人生。
贾宝玉和光源氏悲剧命运之比较
贾宝玉和光源氏悲剧命运之比较1. 引言1.1 背景介绍贾宝玉和光源氏是中国古典文学中两位备受关注的虚构人物,他们的命运悲剧引人深思。
背景介绍贾宝玉是《红楼梦》中的主要男主角,是贾府的胎儿,与贾政与王夫人所生的儿子,后来父母又死,因为孤独太久,骨子里有天然的阴柔。
光源氏是《源氏物语》中的主要男主角,是日本平安时代朝廷邸的出生,被封为侏儒,因为光源氏是贵族家庭的孤儿,所以独特的性格和方面,主要反映在对爱情的处理上,这两个悲剧人物的成长背景有着许多相似之处,切磋对梦想和理想冲突的真实面。
1.2 贾宝玉和光源氏简介贾宝玉是《红楼梦》中的主人翁,他是贾府的后代,出生在一个富贵世家。
贾宝玉是贾母的宠儿,被众人称作“宝玉”。
他与林黛玉、薛宝钗等女子之间发生了复杂的爱情纠葛,最终以悲剧收场。
光源氏是《源氏物语》中的主人公,出生于贵族家庭,是一位才貌双全的美男子。
光源氏与多位女子之间纠缠不清,其中与紫和凉之女等女子之间的情感纠葛尤为复杂,最终导致了悲剧的结局。
贾宝玉和光源氏都是具有复杂命运的角色,在各自的作品中承受了沉重的压力和磨难。
他们的爱情故事和悲剧结局深深触动了读者的情感,成为经典中的经典,永远流传下去。
2. 正文2.1 家族背景的影响家族背景对贾宝玉和光源氏的命运产生了重大影响。
贾宝玉作为贾府的少爷,身世高贵,但却受到贾府家族的衰败和腐朽的影响。
贾府的奢华和荒唐造成了贾宝玉内心的困惑和矛盾,同时也让他陷入了无法自拔的境地。
贾宝玉在这种家族环境下生活,无法摆脱家族的命运,最终走向了悲剧。
光源氏则是来自于源氏家族,同样也受到了家族背景的影响。
源氏家族虽然是高贵的武士家族,但却存在着复杂的家庭关系和纷争。
光源氏在这种家族环境中长大,受到了父母的宠爱和压力,造成了他复杂的性格和内心矛盾。
源氏家族的命运也逐渐影响了光源氏的人生轨迹,最终导致了他的悲剧命运。
可以看出,家族背景的影响对于贾宝玉和光源氏的命运有着重要的意义。
贾宝玉和光源氏悲剧命运之比较
贾宝玉和光源氏悲剧命运之比较感谢《红楼梦》和《源氏物语》,这两部文学作品都是中国和日本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
它们中的主人公们都是历史上最著名的文学史上最著名的人物之一,他们的悲剧命运也成为了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
《红楼梦》是由清代作家曹雪芹所撰写的一部经典文学作品,其中的贾宝玉正是其最为重要的主人公之一。
而《源氏物语》则是由日本著名文学家紫式部所撰写的一部关于平安时代日本贵族生活的文学作品,主人公光源氏也是其中最为重要的人物之一。
贾宝玉和光源氏这两位主人公在各自的文学作品中都遭遇了悲剧的命运,他们的故事也被后人传颂不衰。
我们来看一下贾宝玉和光源氏这两位主人公的命运相似之处。
他们都是出身显赫的家族,尊贵的身份造就了他们一生的奢华和纷扰。
贾宝玉作为贾府的公子,自小就生活在显赫的家族之中,享受着尊贵的待遇。
而光源氏则是日本贵族的千金,她的出身自然也是非同寻常的。
这样的贵族出身不仅给予了他们尊贵的地位,也给他们带来了无尽的纷扰和烦恼。
他们不得不面对家族的矛盾和争斗,不得不为了自己的地位和荣耀而奋斗。
这种身份和地位带来的压力和挑战也成为了他们悲剧命运的主要因素之一。
贾宝玉和光源氏在情感生活上也有着相似之处。
他们都曾经历过动人的爱情故事,但最终都未能如愿以偿。
贾宝玉对林黛玉一往情深,他们之间的爱情故事也成为了《红楼梦》中最为经典的情节之一。
而光源氏则是爱上了紫上的玉兔,他们之间的爱情故事也成为了《源氏物语》中最为动人的一段故事。
无论是贾宝玉还是光源氏,最终都无法与自己的爱人在一起,他们的爱情故事最终也只能成为悲剧的一部分。
这样的情感经历也成为了他们悲剧命运的一个重要构成部分。
贾宝玉和光源氏在命运的最后阶段也有着相似之处。
他们都曾经历了身世的变幻和身心的煎熬,最终都不得不面对自己的命运。
在《红楼梦》的结尾部分,贾宝玉也因为琐事而感到身外的疏离,他最终也只能带着无尽的愁绪和遗憾离开这个世界。
而在《源氏物语》的结尾部分,光源氏也因为家族的矛盾而无法继续享受昔日的荣华富贵,她也只能面对自己的悲剧命运。
贾宝玉和光源氏悲剧命运之比较
贾宝玉和光源氏悲剧命运之比较在中国文学史上,贾宝玉和光源氏是两个备受关注的文学人物。
《红楼梦》中的贾宝玉和《源氏物语》中的光源氏都是文学作品中的主要人物,他们的悲剧命运备受人们关注。
本文将对贾宝玉和光源氏的悲剧命运进行比较,从不同角度审视两位文学人物的相似之处和不同之处。
我们可以从两位主人公的身世和家庭背景入手进行比较。
贾宝玉是《红楼梦》中的主要人物,他出生在一个权贵世家,家境富裕,受到了极其宠爱。
而光源氏则是《源氏物语》中的主角,她出生在一个显赫家族,拥有贵族身份,享受着贵族的待遇。
从这一点来看,贾宝玉和光源氏的家庭背景都是富贵权势,他们都是家族的宠儿,但也正是因为家族的宠爱和压力,导致了他们的悲剧命运。
我们可以比较两位主人公在感情生活上的经历。
贾宝玉在《红楼梦》中有着纠缠不清的爱情经历,他与林黛玉、薛宝钗之间纠缠不清,最终以错爱之姐林黛玉为挚爱。
而光源氏在《源氏物语》中也有着类似的情感纠葛,她与紫之内母、明石等人之间发生情感纠葛,最终也以紫之内母为终身挚爱。
两位主人公在感情生活上都经历了曲折的爱恨纠葛,最终都以心爱的人为终身伴侣,但这种爱情的曲折和悲剧结局也是两位主人公悲剧命运的一个重要方面。
我们还可以比较两位主人公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贾宝玉和光源氏都是在一个虚无虚妄的世界中生活和成长的,他们都深受封建礼教的影响,对现实世界和人生都有着自己的理解和看法。
在《红楼梦》中,贾宝玉对人生的看法趋向于悲观和悲怆,他对家族的兴衰和人生的无奈感到深深的忧虑和痛苦。
而在《源氏物语》中,光源氏对人生也有着深刻的理解和反思,她对爱情和生命的看法也有着自己独特的见解。
两位主人公在人生观和价值观上都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和认识,但无论是贾宝玉还是光源氏,都未能逃脱悲剧的命运。
我们可以从两位主人公的悲剧结局入手进行比较。
在《红楼梦》中,贾宝玉最终因为家族的兴衰和爱情的纠葛,导致了自己的悲剧结局。
在《源氏物语》中,光源氏也因为家族的兴衰和爱情的纠葛,最终以悲剧结局告终。
贾宝玉与光源氏的人物形象分析比较
封建传统下“善”的走向——贾宝玉与光源氏的人物形象比较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陈馥珺指导教师:陈明华摘要中国古典名著《红楼梦》与日本著名古典小说《源氏物语》同为现实主义杰作,这两部作品都将本国古典小说艺术推向了新的高峰。
通过对两部著作中的男主人公贾宝玉、光源氏进行比较,可以发现:相同的文化渊源、文化熏陶及作者相同的人生体验等使贾宝玉和光源氏这两个艺术形象极为相似;而民族、时代及作者的阅历等方面的差异决定了两者之间本质上的不同。
关键词《红楼梦》,《源氏物语》,贾宝玉,光源氏Under feuda l tradition “friendly” trend——Jia Baoyu and the Hikaru Genji character image comparesAbstract: The Chinese classical famous work " A Dream of Red Mansions " with the Japanese well-known classical novel " GENJ IMONOGA TARI " with for the realism masterpiece, these two works all has pushed to our country classical novel art the new peak.In this article,the author compares Jia Baoyu with Hikaru Genji in the research way of comparative literature,and has found that Jia Baoyu is very similar to Hikaru Genji as art cultural in fluence and the irsame life experience,but the difference of the irnations,times and experience becides the difference in essence.Key words: 《A Dream of Red Mansions》,《GENJ IMONOGATARI》,Jia Baoyu,Hikaru Genji一、引言《红楼梦》是中国最伟大的一部小说,它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至今无人能及。
贾宝玉和光源氏之比较
心 营修 六 条 院 , 他 所 爱 过 的 女 子 接纳 进 去 , 这 将 与 些 女 子 共 享 荣 华 富 贵 。 [ ( S因 此 他 赢 得 了紫 氏 ” JI P) 部 的 青 睐 。然 而 作 者 对 源 氏 的粉 饰 无 疑 更 昭 彰 了
女性 有 情 有义 , 宝玉 对 于女 性 的情 意 是一 种将 女性 尤 其是 美 丽 的青 年女 性 作为 完整 意 义上 的尊重 , 氏对女 性 的“ ” 但 源 爱 在很 大 程度 上 是 一种 渔 色 的满 足 。他 们最 终都 遁 入空 门 , 不 过 宝玉 是 因 了理 想 的破 灭 , 氏是 为 了逃避 良心 的谴 责 , 只 源
玉 对 于 女性 的情 意 是 一 种 将 女 性 尤 其 是 美 丽 的青 年 女 性 作 为 完 整 意 义 上 的 人 的 尊 重 。 他 企 图破 坏 所 谓 “ 者 伏 也 ” 传 统 女 性 定 义 , 是 要 在 污 浊 妇 的 而
他 的罪 恶 。从 他 对 使 女 的 “ 就 ” 看 , 氏对 女 将 来 源
性 的 “ ” 在 很 大 程 度 上 是 一 种 渔 色 的 满 足 , 有 爱 , 大
公 。二 者 都 是 作 者 大 力 肯 定 的 理 想 人 物 , 因 是 原
他 们 对 女 性 有 情 有 义 。贾 宝 玉 从 小 由于 老 祖 宗 的 娇 纵 而 “ 内 帷 厮 混 ” 和 “ 姐 ” 妹 妹 ” 的 笑 声 在 , 姐 “ 们 交 织 在 一 起 , 水 流 在 一 起 , 以说 是 同 悲 同 喜 。 泪 可 在 他 的 心 目中 他 和 那 些 美 丽 的青 年 女 性 几 乎 没有 区分 。无 论 是 黛 玉 还 是 宝 钗 , 论 是 袭 人 还 是 晴 无
《源氏物语》与《红楼梦》人物形象的对比性研究
《源氏物语》与《红楼梦》人物形象的对比性研究“物语”这个词语的意思就是杂谈,物语文学则是日本文学的早期形式。
《源氏物语》是日本十一世纪初期的作品,在日本乃至世界的文学史上都占据着极其重要的位置。
从时间的角度来讲,世界上的第一部长篇写实性小说作品就是《源氏物语》。
它很好的反映了日本社会女性的困难生活,被人们传颂至今。
而《红楼梦》在世界文学史上同样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包罗万象,将人情世俗囊括在内。
从某种角度上来讲,《源氏物语》与《红楼梦》异曲同工,下文就对此进行深入探讨。
一、作者生平的比对《源氏物语》的作者与《红楼梦》的作者都出身于贵族世家,他们生活在贵族家庭之中,对贵族的生活感受颇深,这就促进了他们后期的文学作品创作。
两部作者的作者都比较了解贵族的生活特点,对贵族的生活以及妇女的生活十分明了。
又为一致的是,两位作者的人生都经历了变故,这使得他们对现实的社会生活拥有更为清晰的认识,而因此产生了宿命论与悲观主义的思想。
不仅如此,他们又将自己所经历的一切以文学作品的形式展现出来。
二、《源氏物语》与《红楼梦》主题思想的比对纵观对于《源氏物语》与《红楼梦》主题思想的研究,学者们大体都是从政治、文化、历史以及阶级的角度出发进行比对研究的,他们的研究入手点几乎是一致的,即这两部书籍的作者都是通过描写贵族的腐朽荒淫生活,进而去揭露女性们的苦难生活和悲惨命运,反映出盛极必衰的规律,饱含了作者的哀叹。
从悲剧的角度出发去比对《源氏物语》与《红楼梦》的主题思想,这两部作者都反映了贵族世家盛极必衰的没落、一夫多妻制度下妇女们的悲剧人生等,这两部作者的主题思想大体是一致的,在表现内容与悲剧内涵方面存在着一定的差异。
这与西方的悲剧是完全不同的,是东方文学特有的悲剧,是反映东方贵族生活的悲剧巨着。
《源氏物语》在日本本国传统审美的基础之上,吸收了儒佛的思想,并与其很好的交融在一起。
而《红楼梦》的创作历程则受到了本国儒学与外来佛学的影响,并将本国的儒学成分与外国的佛学成分很好的融合于一体。
贾宝玉和光源氏悲剧命运之比较
贾宝玉和光源氏悲剧命运之比较贾宝玉和光源氏是中国古典文学中的两个著名人物。
他们的命运坎坷,互有相似之处,下面我们来比较一下他们的悲剧命运。
首先,两人都是家族的后代。
贾宝玉是贾家的独子,光源氏是朝廷的官宦家族。
由于家族背景,两人的出生就注定了他们不能像一般人那样自由自在地选择自己的生活方式,而是要遵从家族的规定和期望。
这就给他们的人生留下了不少的遗憾。
其次,两人都在早年失去了母亲。
贾宝玉的母亲王夫人早逝,他一直思念她,对她深怀感情;光源氏也在童年时期失去了母亲,造成了她内心的阴影。
两人的母亲去世,给他们的童年和成长带来了不小的影响,导致他们在情感和人际关系上都比较敏感和脆弱。
第三,两人都身在红楼美女之中。
贾宝玉生活在贾府之中,周围被美人环绕,其中有他的表妹林黛玉,也有他的心上人薛宝钗。
而光源氏则是生活在武家府邸中,周围也有众多的美女,其中包括她的亲姐姐高麗姬和心上人藤壶。
这些美女的存在让他们沉浸在情感的追求和争夺之中,但最终却都化为了泡影。
最后,两人的结局也是相似的。
贾宝玉最终回到了尘世之中,变成了一块石头,永远不能再回到他曾经所爱的人和事物之中;光源氏也最终被贬为平民,过着平凡的日子,无法再回到她曾经的荣华富贵和美好生活之中。
两人都是在自己所爱的人和事物面前无力改变自己的命运,最终注定要走向悲剧。
综上所述,贾宝玉和光源氏的命运有着很多相似之处。
虽然他们生活的时代和环境不同,但他们的经历与命运其实是连续的。
他们都是被时代和环境所束缚的人,无法真正地追求自己的人生价值和意义。
他们的命运让人深思,也让人感叹人生的无常和脆弱。
《源氏物语》中光源氏与《红楼梦》中贾宝玉之比较
《源氏物语》中光源氏与《红楼梦》中贾宝玉之比较《源氏物语》的成书时间一般认为是在公元1001~1008年之间,是十一世纪初日本平安时代著名女作家紫式部一生的巅峰之作,比中国清代世情小说《红楼梦》的成书时间早了约七百年,是世界文学史上第一部长篇写实小说,在日本文学史乃至世界文学舞台上均具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和重大的历史意义。
作品通过主人公光源氏的生活经历与爱情故事,描写了当时贵族社会腐败政治和淫逸生活,以典型的艺术形象,真实地反映了一定历史时期的社会面貌与特征。
从这个意义角度上看,《源氏物语》与《红楼梦》的确有着异曲同工之妙,难怪有人称《源氏物语》为“日本的《红楼梦》”。
也正因如此,《源氏物语》中的男主人公光源氏与《红楼梦》中男主人公贾宝玉,在人物塑造的多个层面上,就具有了相当的可比性。
一、光源氏与贾宝玉形象的相似点。
1、人物形象的理想化;《源氏物语》与《红楼梦》在人物形象的塑造方面,均带有作者的唯美主义创作倾向。
著名的画家齐白石曾说过:“作画妙在似与不似之间,不似为欺世,太似为媚俗。
”紫氏部与曹雪芹,无疑都是为文的个中高手。
前者直接将更多的政治、道德、人格理想赋予光源氏,以寄托自己对理想贵族社会的向往。
后者则采用了反语的形式,间接地表明了自己的人生态度——“无故寻愁觅恨,有时似傻如狂”,“潦倒不通事务”,“行为偏僻乖张”,“天下无能第一,古今不肖无双”,“可怜辜负好韶光,于家于国无望”。
这些诗句从相反的角度赋予了贾宝玉最富有反抗性的进步形象,使人物塑造趋于理想化。
光源氏的形象,从总体上来讲,几乎是一个十全十美的男人形象。
他符合了作者紫氏部一切的审美观念与理想。
光源氏是桐壶帝天皇与一个地位低下的更衣所生的小皇子。
他从小就色艺双全,光彩照人。
书中写道,“这小皇子长得异常可爱,即使是赳赳武夫或仇人,一看见他的姿态,也不得不面露笑容。
”小皇子的容貌之秀美,于此可初见端倪。
接着,似乎作者并没有花费太多的笔墨,就赋予了他绝世的才华与生性浪漫的情愫。
贾宝玉和光源氏悲剧命运之比较
贾宝玉和光源氏悲剧命运之比较贾宝玉和光源氏是中国和日本两个文化圈的文学经典,他们都是文学中的悲剧人物。
虽然他们存在于不同的时间和文化环境中,但是他们的命运却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
本文将从三个方面比较贾宝玉和光源氏的悲剧命运。
一、家族压力和政治环境贾宝玉和光源氏都生长在一个自幼已经处于权力斗争中的家族。
贾宝玉是贾府的少爷,而光源氏则是紫式部所写《源氏物语》中的主角。
在家族中,他们承受着巨大的家族压力,必须要顺应家族的规矩,维护家族的利益。
同时,他们也身处于一个复杂的政治环境中。
贾府和光源氏所处的平安时代,政治斗争和阴谋诡计层出不穷,大多数人都必须要学会政治手腕和阴谋诡计才能生存下去。
这种压力给他们带来了巨大的心理压力和精神负担。
二、爱情的悲剧贾宝玉和光源氏的爱情都是悲剧。
贾宝玉的心中只有林黛玉,但他却被迫与元春结婚。
他一直拒绝接受这个安排,但最终还是不得不妥协,这让他的心中只有黛玉的信念受到了重创。
而光源氏因为自己的出身太高,爱上了下层世家的女子春道列,但最终却因为身份不符而无法与她在一起。
悲剧的是,这个无法实现的爱情让光源氏的人生不再有任何意义。
三、道德价值观的冲突贾宝玉和光源氏的命运也受到道德价值观的冲突所影响。
贾宝玉被教育成一个有才华、有品味的绅士,但他却无法逃脱封建的私欲和享乐主义。
他对待美色的追求虽然符合他那个时代的潮流,但却与他所受的教育相冲突。
而光源氏则在自己与春道列的爱情中发现了与传统道德观念的冲突。
传统的封建礼教禁止上层人物与下层人物的通婚,而光源氏在自己选择爱情和封建礼教之间选择了前者,这也导致了他的悲惨命运。
综上所述,贾宝玉和光源氏都在自己的时代和文化环境中承受着巨大的压力,他们的爱情和道德价值观都受到了限制。
虽然他们存在于不同的时间和文化背景中,但他们的命运却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
他们的悲剧命运让我们深刻认识到,时代和文化环境对人的影响有多么深远,同时也提醒我们珍惜当下的幸福和自由。
贾宝玉和光源氏悲剧命运之比较
贾宝玉和光源氏悲剧命运之比较贾宝玉和光源氏是两个不同时代的人,他们的悲剧命运却有很多相似之处。
他们都是有贵族身份的人,都有着良好的家庭背景和优越的物质条件。
但是,无论是贾宝玉还是光源氏,他们在一定程度上都身陷繁琐的宫廷之中,无法自由地追求自己的心灵需要和真正的爱情。
首先,贾宝玉和光源氏的悲剧命运都源于无法得到自由的人生。
贾宝玉出生在一个显赫家族,但是由于官司和家族的内部斗争,他失去了自由。
即使他最后继承了家业,成为了一个有名有姓的人,但是他的命运仍然被家族和宫廷掌控着。
光源氏出生在一个有钱的武士家族,但是她也无法拥有自由的人生。
她被出嫁到了一家安排好一切、兵不血刃的家族,但她的命运被堵在了古老的宫廷里,其中充满了琐碎和虚伪。
这样的环境,不允许他们展现自己的天赋和才华,难以自由地追求自己的梦想和热爱。
其次,贾宝玉和光源氏的悲剧命运都源于无法实现自己的爱情。
贾宝玉深深地爱着林黛玉,但是他们最终没有在一起。
他们受到了父母和宫廷的反对,而林黛玉也身心俱疲、最终离去了。
这就让贾宝玉感到失去了他生命中重要的部分。
光源氏也深深地爱着他的舅舅夜叉王,但是他们不得不被迫分开。
此后她也始终无法忘记他,直到她死前日夜想念。
不得不说,对于他们这样的人,爱是必不可少的,但是他们却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而无法得到正确的爱情。
最后,贾宝玉和光源氏的悲剧命运都源于内心的脆弱和痛苦。
贾宝玉是一个非常敏感、脆弱的人,他对于伤害、悲痛和不公正永远无法逃避。
他面对自己的命运,感到极度的痛苦和无能为力。
而光源氏的生命也始终在内心痛苦和深深的悲伤中度过,特别是当她遭受在宫廷里身份的打压、爱情的创伤之后,更是无法再度回到自己的内心世界中。
贾宝玉和光源氏悲剧命运之比较
贾宝玉和光源氏悲剧命运之比较贾宝玉和光源氏是两位中国文学史上备受赞誉的虚构人物,分别出自《红楼梦》和《源氏物语》这两部经典文学作品。
他们的悲剧命运在文艺界广为人知,吸引了无数读者对其命运的关注和思考。
本文将就贾宝玉和光源氏的悲剧命运进行比较分析,探讨两位人物之间的异同之处。
贾宝玉和光源氏都是贵族家庭的子弟,拥有优越的家庭背景和丰厚的家族财富。
他们所处的社会环境和家族关系却对他们的命运产生了重大影响。
贾宝玉出生在贾府这样一个庞大的贵族家族之中,家族内部的权力斗争和纷争成为了他成长过程中的阴影。
而光源氏则出生在平安时代朝廷中的贵族家族,她所处的社会环境同样充满了政治和宫廷斗争的阴影。
他们的命运开始就注定了不平凡。
贾宝玉和光源氏都是在早年时就失去了母亲的爱和呵护。
贾宝玉的母亲黛玉早逝,而光源氏的母亲玉八亦早逝,这让两位主人公在成长过程中缺乏母爱的滋润和关怀。
这种心灵的缺憾在后来的生活中对他们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使得他们对爱情和人生产生了一定的迷茫和无力感。
贾宝玉和光源氏在成长过程中都受到了家族内部的权力斗争和亲情纠葛的困扰。
贾宝玉的命运注定了要面对贾府内外的官员权力和扭曲的人际关系,而光源氏则要克服宫廷政治的阴暗和家族内部的勾心斗角。
这些复杂的人际关系和家族争斗动摇了他们对爱情和人生的信念,使得他们经历了种种痛苦和挣扎。
贾宝玉和光源氏在爱情的道路上也都遭遇了种种挫折和磨难。
贾宝玉深爱着林黛玉,然而却无法与她完美地相守,最终与林黛玉无法共度一生;光源氏则爱上了夜叉,却在宫廷政治和宗法传统的重压下,最终与夜叉无法圆满相会。
爱情的挫折和磨难使得他们的人生之路更加坎坷和曲折,最终导致了他们的悲剧命运。
结语,贾宝玉和光源氏是中国文学中两位备受关注的虚构人物,他们的悲剧命运给了我们很多思考和启示。
他们共同经历的家族斗争、母亲的失落、人际关系的复杂和爱情的磨难,都成为了他们命运中的注脚和印记。
通过对他们悲剧命运的比较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和命运轨迹,也可以更好地认识到人生中的无奈和挣扎。
大纲-贾宝玉与光源氏的人物形象比较
大纲-贾宝玉与光源氏的人物形象比较题目:封建传统下“善”的走向——贾宝玉与光源氏的人物形象比较出处:湖南文理学院作者:陈馥珺摘要:中国古典名著《红楼梦》与日本著名古典小说《源氏物语》同为现实主义杰作,这两部作品都将本国古典小说艺术推向了新的高峰。
通过对两部著作中的男主人公贾宝玉、光源氏进行比较,可以发现:相同的文化渊源、文化熏陶及作者相同的人生体验等使贾宝玉和光源氏这两个艺术形象极为相似;而民族、时代及作者的阅历等方面的差异决定了两者之间本质上的不同。
提纲:一、引言《源氏物语》和《红楼梦》两者主人公贾宝玉与光源氏具有相似性,值得探究。
二、相同点:(一)都生于高贵之家,且外貌风流,又极具才华。
(二)、都具有“多情泛爱”的情感态度。
(三)身上都有浓重的宿命色彩,都具有遁入空门的相同的结局(四)诞生的时代环境类似,人物形象都诞生在一个盛极而衰的时代三、不同点:(一)、对待功名利禄的态度不同1、贾宝玉不慕功名,厌恶“经济仕途”。
2、光源氏一生追求功名,只是不得已才退出官场。
(二)、在对待女性的看法和态度上,尽管两者都是温情脉脉,但有着本质上的区别。
1宝玉对于女性的情意是一种将女性尤其是美丽的青年女性作为完整意义上的尊重。
2.源氏对女性的“爱”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欲色的满足。
(三)、他们最终都遁入空门,但他们的出家是同形异质,在出家的同一种解脱中射映着不同的内涵,1宝玉是因为理想的破灭。
2源氏是为了逃避良心的谴责。
(四)、两人对生活的态度和追求不同。
1、而贾宝玉追求的是“情”,是自由自在的生活方式,希望按自己的个性充分发展。
2、光源氏追求的是“欲”。
(五)、二者内心深处的矛盾不同。
1.宝玉的内心矛盾是双重的。
其一因强烈思念恋慕异性而不能与之结合产生的心理矛盾,其二是与因巨大的社会压力而产生的社会不适症。
这两种病症在当时都无法医治,最后他不得不“出家为僧”2、光源氏的内心矛盾是对乱伦的恐惧。
最后他对杂乱性关系带来的后果产生了某种自省,使他陷入极大的痛苦之中,走上“遁入空门”⑷之路,。
《红楼梦》与《源氏物语》女性悲剧比较研究
《红楼梦》与《源氏物语》女性悲剧比较研究一、本文概述《红楼梦》与《源氏物语》分别是中日文学史上两部璀璨的明珠,它们以其深刻的人性描绘和丰富的艺术表现,赢得了世界文学的赞誉。
两部作品都以女性角色为中心,展现了丰富的女性悲剧,这使得它们成为比较文学研究中不可忽视的课题。
本文旨在通过对这两部文学经典中的女性悲剧进行细致的比较研究,揭示它们在不同文化背景和社会环境下对女性悲剧的不同理解和表现。
《红楼梦》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刻的社会批判,展示了封建社会的种种弊端,尤其是对女性命运的无情摧残。
而《源氏物语》则以其优美的文笔和丰富的情节,展现了平安时代宫廷生活的风貌,其中也包含了对女性悲剧的深刻描绘。
两部作品的女性悲剧,既有相似之处,也有各自独特的艺术魅力。
本文将从社会背景、文化语境、文本分析等多个角度,对两部作品中的女性悲剧进行比较研究。
我们将深入探讨女性在封建社会和宫廷生活中的地位与命运,分析她们如何被社会规范所束缚,如何在挣扎与抗争中展现出人性的光辉。
我们也将关注两部作品在描绘女性悲剧时所采用的艺术手法和文学技巧,以此来揭示它们对女性悲剧的不同理解和表现。
通过对《红楼梦》与《源氏物语》中女性悲剧的比较研究,我们希望能够深化对这两部文学经典的理解,同时也能够借此反思现代社会中女性的地位和命运,以期在未来的社会发展中,为女性的权益和地位的提升提供有益的启示。
二、《红楼梦》中的女性悲剧《红楼梦》作为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其深刻的文学价值在于对女性悲剧的描绘和探讨。
曹雪芹笔下的女性形象丰富多彩,她们不仅美丽聪慧,而且个性鲜明,命运多舛。
在《红楼梦》中,女性悲剧不仅仅是个人命运的坎坷,更是对整个封建社会的深刻批判。
林黛玉是《红楼梦》中最具代表性的女性悲剧人物之一。
她身世悲惨,自幼失去母亲,寄人篱下,饱受欺凌。
她聪慧敏感,才华横溢,却因爱情受挫而身心俱疲,最终病逝。
林黛玉的悲剧命运,既是个人的悲剧,也是封建礼教对女性的压迫和束缚的象征。
《红楼梦》与《源氏物语》时空叙事比较研究
《红楼梦》与《源氏物语》时空叙事比较研究红楼梦和源氏物语同属日本古典小说的巅峰之作,可以相互借鉴。
本文将就其时空叙事进行分析。
一、红楼梦与源氏物语的主题概念比较《红楼梦》和《源氏物语》都是日本平安朝物语文学的代表作品。
二者均具有强烈的浪漫主义色彩,都对当时的社会现实进行了讽刺。
从二者对自然风光的描写来看,《红楼梦》偏重于大观园的设计,追求超然物外的仙境;而《源氏物语》则偏重于园中的细节,旨在把理想中的宫廷环境淋漓尽致地展示给读者。
二、红楼梦与源氏物语的叙事方式比较1.场景设置上的差异一般来说,日本物语文学的叙事模式是单线型结构,因为物语文学是以大自然的日常生活为素材,反映生活中的种种情况。
但也有很多非常优秀的作品不满足于此,选择将故事置于不同的空间中,通过这种方式进一步刻画人物性格。
《红楼梦》中的大观园作为一个世外桃源,既没有体现出“高处不胜寒”的疏离感,又表达出作者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
在第五十六回中,作者特意选取“秋爽斋”这样一个带有独立空间的居所,将贾宝玉和薛宝钗作为整个故事的男女主角,表现出他们在梦幻的“太虚幻境”中展开的情感故事。
在《源氏物语》中,宫廷生活同样作为故事的发生背景,它的存在暗合了整部书的基调:奢华和孤寂。
例如在源氏物语中,源氏由小公主的王子成长为一位出色的皇帝,并最终失去爱人,这些内容均与王室贵族的宫廷生活有着密切关系。
2.角色塑造上的差异《红楼梦》与《源氏物语》在时间叙述方面也有所不同。
《红楼梦》的第三回中,便介绍了秦可卿和王熙凤两个人物。
作者极力想要在第一章便用寥寥几笔勾勒出人物的全貌,以凸显曹雪芹对这两位人物性格的精心塑造。
相较于《红楼梦》,《源氏物语》的情节要平淡得多,人物关系也更加简单。
通常情况下,源氏由早期天真烂漫的形象逐渐演变成为后期的阴险狡诈的权臣。
在《源氏物语》中,武士的形象受到重视,其人物性格更加复杂,其对国家的贡献也更大。
二者在整体人物设定上存在较大的差异,也从侧面反映出二者创作时间的先后顺序。
《源氏物语》和《红楼梦》中的“好色”对比
《源氏物语》和《红楼梦》中的“好色”对比一、关于“好色”首先要明确的是,这里所说的“好色”,是仅就男性而言的。
谈《源氏物语》或《红楼梦》,首先绕不开的便是里面的“好色”成分,然而由于文化的影响及理解的偏差,人们似乎不太愿意去正视这个问题。
若单说这部分,或许《金瓶梅》更有资格被拿出来谈论,但不免单调甚至走偏。
就整体的文学艺术价值以及其背后所蕴含的文化价值来看,《红楼梦》显然更胜一筹,人们也可以从这里看出中国人对“好色”观念的理解,并探究所谓“好色”背后的内容。
下面先来大体分析两部作品的异同。
(一)相似点《源氏物语》和《红楼梦》都描写了“多情泛爱”的公子哥形象,还有他们周围众多的女性形象以及她们的命运悲剧。
《源氏物语》描写的是华美的皇族光源氏和各种女性之间发生的故事,同样《红楼梦》也是讲述一位美男子(贾宝玉)和众多美女之间的故事。
因此,《源氏物语》也被称为日本版的《红楼梦》。
两部作品的男主人公都始终有一个自己挚爱的女性(紫上和林黛玉),而两位女性也都是在抑郁下抱病而终。
繁华的背后潜藏着衰败的影子。
曹雪芹在《红楼梦》中直接说道:“擅风情,秉月貌,便是败家的根本。
”两位公子哥最终都选择出家,借助佛教来逃避俗世的缠累。
此外,这两部作品中都插入了大量的诗歌,从这里可以看出作者的文学涵养之深。
所不同的是《红楼梦》中的诗歌多是作者自创的,而《源氏物语》中大量引用了汉诗,特别是白居易的诗,可见当时白诗在日本的流行。
(二)不同点两者虽然有不少相似之处,但毕竟作者来自不同的国家,文化背景不同,创作的时代也有很大差异。
作为较早期的文学作品,《源氏物语》采用纯粹的现实主义手法写成,而出现较晚的《红楼梦》则在现实主义的基础上,又混杂了浪漫主义和象征主义。
《源氏物语》的着眼点是光源氏,几乎是围绕光源氏的行踪来写的。
与此不同,除了贾宝玉,《红楼梦》也详细描写了贾府众人的姿态,可以说是一部封建家族的兴衰史。
《源氏物语》中出现的女子大都较为柔顺,而《红楼梦》中则出现了大胆的反叛者(黛玉、晴雯).因此,比起《源氏物语》,《红楼梦》的社会批判性更为深刻。
《红楼梦》与《源氏物语》时空叙事对比的分析
《红楼梦》与《源氏物语》时空叙事对比的分析《红楼梦》和《源氏物语》是中国古典文学和日本古典文学中最著名的两部作品。
它们分别代表了中国和日本古典文学的巅峰,是各自文学史上不可或缺的重要代表作品。
本文将从时空叙事的角度对这两部作品进行对比分析,探讨它们在叙事结构、时空设置、人物塑造等方面的差异和联系。
我们来看看这两部作品的叙事结构。
《红楼梦》的叙事结构非常复杂,包含了大量的人物关系和情节,主要分为前四十回和后六十回两部分。
前四十回主要是描写贾宝玉等主要人物的成长和家族内部的纷争,后六十回则是贾宝玉的离世和家族的没落。
整个故事通过大量的对话和情节展开,呈现了一个庞大的家族画卷。
而《源氏物语》则是以紫式部为原型的日本女性作家撰写的作品,其叙事结构非常清晰,按照《续后曲》、《末摘花》、《初音》等三部分分为五十四个回目。
每一个回目都明确地描写了某个特定情节或事件,通过对源氏和其他角色的内心感受和情感变化的刻画,将一个关于爱情和人性的细腻画卷呈现在读者面前。
我们来比较一下这两部作品的时空设置。
《红楼梦》的时空背景是康熙年间的封建社会,主要发生在大观园和贾府这两个庄园内。
作品中大量描写了庄园内的建筑、园林、宴会和生活细节,展现了封建社会的富丽堂皇和生活习俗。
而《源氏物语》则发生在日本平安时代的贵族社会,通过对宫廷礼仪、歌舞、画艺等细致描写,展现了平安时代贵族社会的奢华和繁荣。
两部作品的时空背景都非常有特色,都展现了作者对当时社会生活的深刻理解和描绘。
我们来谈谈这两部作品的人物塑造。
《红楼梦》的人物塑造非常丰富多彩,每一个角色都有着鲜明的个性和特点,比如贾宝玉的多愁善感、林黛玉的聪明伶俐、王熙凤的机智勇敢等等。
这些人物形象都非常立体丰满,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而《源氏物语》的人物形象虽然少了一些,但每一个角色的性格和命运都被描写得非常细腻。
源氏的风流倜傥、光源氏的温柔善良、昭君的坚贞独立,这些形象都是作者用心描绘而成,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和感动。
《红楼梦》与《源氏物语》时空叙事对比的分析
《红楼梦》与《源氏物语》时空叙事对比的分析【摘要】《红楼梦》与《源氏物语》是两部具有重要影响的文学作品,它们都涉及到时空叙事的呈现。
本文分析了两部作品中时空叙事的特点,探讨了它们在叙事结构、时空跳跃运用和角色关系呈现方面的异同。
通过对比分析,发现《红楼梦》更注重描绘人物内心情感,而《源氏物语》更注重描绘外部环境;《红楼梦》善于运用梦境、回忆和幻想来实现时空跳跃,而《源氏物语》则更加注重自然景色和季节变化的描绘;两部作品都通过细致的人物刻画展现了不同的角色关系。
这种时空叙事风格的异同为文学创作提供了启示,不同的呈现方式可以带来不同的阅读体验。
通过对这两部作品的分析,可以更好地理解时空叙事在文学作品中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红楼梦》、《源氏物语》、时空叙事、叙事结构、时空跳跃、角色关系、风格异同、文学创作、启示、总结1. 引言1.1 介绍《红楼梦》与《源氏物语》《红楼梦》与《源氏物语》是中国古典文学和日本古典文学中的经典作品,分别被认为是两国文学史上的巅峰之作。
《红楼梦》是清代作家曹雪芹创作的长篇小说,描绘了贾宝玉、林黛玉等人物在贾家的生活经历和爱恨情仇。
该作品以其丰富的人物形象、细腻的情感描写和精妙的叙事结构而闻名于世。
相比之下,《源氏物语》则是日本平安时代女性作家紫式部所著的小说,讲述了光源氏和他周围人物的爱情故事。
这部作品以其细腻的描写、深刻的心理分析和独特的叙事手法吸引着读者。
两部作品都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精湛的文学表达,被誉为东亚文学史上的瑰宝。
在时空叙事的概念中,《红楼梦》和《源氏物语》都展现了时间和空间的交错与重叠,使得故事情节更加丰富多变,引人入胜。
它们通过对时间和空间的巧妙处理,让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体验到时光流转和空间变幻的奇妙感受,给人以超越现实的审美享受。
在接下来的正文中,我们将探讨《红楼梦》和《源氏物语》中时空叙事的特点,以及它们在叙事结构、时空跳跃和角色关系等方面的异同。
1.2 时空叙事的概念时空叙事是文学作品中常见的一种叙事方式,通过对时间和空间的处理,展现出故事情节和人物关系的发展。
论《源氏物语》与《红楼梦》中男主人公的泛爱
论《源氏物语》与《红楼梦》中男主人公的泛爱《源氏物语》和《红楼梦》同为东方文坛上两部现实主义杰作,自诞生以来,便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博得了是人的喜爱。
作者紫式部和曹雪芹出生在不同时期,光源氏和贾宝玉是两位作者着墨最多、情感倾注最深的中心人物,,通过比较阅读,发现二者有着极大的重合之出。
他们不仅同出身于“诗礼簪缨之族,钟鸣鼎食之家”,整日过着“温柔富贵,养尊处优”的贵族生活,被亲人视为掌上明珠,备受宠爱。
而且,都是自幼英俊聪明、能诗善文、琴棋书画无一不精,举止风流潇洒,姿态优美动人,多情善感,典雅温柔。
可谓集众美于一身。
两位作家在塑造人物时取得了如此共识,无非是为二人在生活中充满浓脂墨粉、花娇月媚提供了优越的条件。
光源氏和贾宝玉都属世间少有的多情种,共同的追求便是对女性的迷恋,当时及更早的社会,好色、荒淫是贵族们追求享受的一个重要方面,混迹闺阁、追慕女子是封建贵公子共同具有的劣根性。
这种劣根性在光源氏和贾宝玉身上都有明显体现:对周围女子,大凡稍有姿色、才华的便一个也不放过,去尽所有的“心意”,泛爱无边,多有用心,但是贾宝玉对女性的倾慕和光源氏对女性的追求和占有是有本质差别的。
《源氏物语》第二回源氏借口回避中神去地方官伊豫介家避凶,当他私闯伊豫介之妻空蝉卧室,欲行非礼时,惊恐万状的空蝉喘着气绝望地说道:“你认错人了吧?”光源氏不但不放过她,反而一边虚情假意的说着情话,一边把空蝉抱起来,径直往自己的房间里去了;被侍女撞见了,他却无事一般的对侍女说“天亮时来迎接她吧!”更为卑劣的是当他再次私闯空蝉的卧房时,见只有一个人熟睡着,他满心欢喜的挨近身去,却发现不是空蝉而是另外一个女子,竟也不顾一切的做下了风流事,临走,还厚颜无耻的对这女子轻许诺言道“洞房花烛风光好,不及私通兴味浓-------请你不要忘记我。
而类似的情形,宝玉又是怎么做的呢?《红楼梦》第十九回写一日黛玉独自在床上歇午,丫鬟们皆出去自便,宝玉进入里间,见黛玉睡着,心里想的是“怕才吃了饭睡出病来”,行动上做的是“忙上来推她”,口里唤的是“好妹妹,才吃了饭,又睡觉!”这里,宝玉的心想、手推、口唤,显现的是他对女儿用心的纯洁与真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们进行贾 宝玉与光源氏两者之间的比较 , 既要寻求其异中的同, 也要注意其 同中的异 , 而且后者更 重要 , 因为只有这样才能比较出各 自鲜明的特性 。无论是 E本平安时代的藤原盛世, l 还是中国清代的乾隆 盛世 , 都存在不可克服的内在矛盾 , 已经到了盛极而衰 的转折点 , 作者根据各 自丰富的生活体验 , 敏捷地捕 捉 到这一 社会 发展 趋 向 , 深刻地 反 映 了各 自时代 的基 本特 征 。 尽管在曹雪芹和紫式部笔下 , 他们的主人公都是封建贵族 圈里 ” 善 的化身, 有许多相似之处 , 但毕竟 贾宝玉和光源氏是生活在不同时代的不同国度 , 他们表面的相似并不等于本质的相同和思想 内涵的一致。 光源氏的“ 使他向着封建规范越靠越近, 善” 贾宝玉的“ 则使他在叛离封建传统的道路上越走越远。我 善” 们深入一步 , 把贾宝玉和光源氏放在各 自的文化背景 中去考察 , 就会发掘 出他们 的精神境界有本 质的差 异 , 们 的性格 和行 为有 着完全 不 同 的意义 。 他 两个人的泛爱行为在两个社会 中受到的评价是不 同的。光源氏的泛爱是以当时盛行的一夫多妻制和 “ 访婚制” 为大前提的。E本平安朝时代贵族社会没有建立起稳固的男女关系的道德观念, l 实行 的是“ 访妻 婚”这实际是一种多夫多妻的形态 , , 带有不少的母 系制残余。男性找到了女性配偶后 , 不住在女方家 , 没 有抚养妻子和儿 女的义务。男女双方离台 自由, 没有家庭这种形式来束缚男女双方的关系 , 不少贵族子弟 在多个地方和多个女子同居 , 这种男女关系在当时是正常现象 。这种婚姻习俗助长了男贵族朝三暮四、 恣 情纵欲、 寻芳猎艳 的可能性 。在这种前提下, 光源氏念念不忘每一个有过恋情的女子, 其不管美丑 只要看 过一次都不想抛弃的行为, 在当时的 E l 本可以说是一种“ 睛” 深 的表现, 光源氏也很可能是一种理想 的男性 形象 。他的行为在当时被认为是正常的, 因为那个时代 的 E l 本人既缺乏 中国人由礼教训练 出来 的道德观
维普资讯
第2 3卷 第 5期 20 年 1 月 01 O
湖 州 师 范 学 院 学 报
㈣ Jf Hm} 1 h n Hl ' ∞ 舶c C! ̄ ol e e
V 12 N o .3 o5 0c. 2 0 t .0 1
贾宝玉 与光源 氏比较研 究
他的麦情重色的心中 , 又觉得不能就此抹杀了她, 因此 , 他的情人更多。他有正妻葵姬 , 却热恋继母藤壶妃
子 并与其 发生 关 系 ; 同 比 自己大七岁 的六 条妃 子私通 , 钟情 于藤壶 的侄 女紫 上 ; 他 又 既追 逐有 夫之妇空 蝉 ,
又染指空蝉的义女端狄 : 同夕颜、 末摘花等都有腰昧关 系。光源氏的多情还表现在“ 凡是与他有过往来 的 女人 , 即使经过多年, 他还是不能忘怀” “2 正如光源氏自己所说 的“ LP 2 , 世间女子个个可爱 , 我难于 舍 教 弃” u ) 。即使像花散里、 末摘花之类 才貌均不出众 的人 , 他也悉心照顾她们 的衣食起居 , 并建造二条 院 东院 、 六条院等豪华宅第使所有情人安居乐业。可以说他们都是从女子身上去寻求思想和精神的寄托 , 并 由此对女子的遭遇和命运深表同情。但我们也必须看到 , 他们在封建贵族意识的影响下 , 都存在着对女子 用情不专 、 朝秦暮楚的毛病 。光源氏不用说了, 宝玉开始时何尝不是如此 , 也常常是“ 了‘ 见 姐姐’就把 ‘ , 妹 妹’ 忘了”1P2 l(1 。他与袭人云雨偷试及撵茜雪 , ]2) 都体现了纨绔子弟的轻薄 , 后来 又徘徊于黛钗之间 , 在他 了解 到黛玉在思想上也是他 的知暖识热者后 , 才对她的爱情变得坚决起来 , 光源 氏也是到了后来, 爱情才
潘 新 华
( 期州师范学院 中文系 , 江 湖州 330 ) 浙 100
摘
要 :红楼 梦》 《 是我国文学中的奇 葩 ,源氏物语》 日 《 是 本文学 中的瑰宝。通过 对贾宝玉 和光 源 氏在 诸方 面
的同异进行 比较 , 以发现 : 同的文化嚣 源 可 相 I 文化熏 陶及 作者相 同的人生体 验使 贾宝玉和光 源 氏这 两个 艺术形 { 象极 为相 似 ; 民族 、 而 时代 及作 者的阅历等方面 的差异决定 了两 者之同本质上 的不 同。 关键 词 :红楼 梦》 《 氏物语》 贾宝玉 ; 《 ;源 ; 光源氏 ; 比较
薯 羿潘 华11,浙 湖 人 州 范 院文 讲 。 品 007 ) , 州 , 师 学 中 系师 2 -9一女 江 瑚 0 (2 新 31 1 -
维普资讯
第 5 期
潘 新华 : 贾宝玉与光源氏比较 研究
2l
的暴力管辖之下 , 一半又生活在祖母和别人的“ 溺爱” 尊宠” 和“ 之中, 感到没有一点 自由。于是他们都力 图 在压抑中寻找一 条出路。光源氏主张“ 以学问为本 , 再具备大和智慧而见用于世 , 便是强者 ” ”; 宝玉 不喜欢儒学 , 便整 日“ 杂学旁搜”甚至跑到中国古典哲学中去探求人生的“ , 解悟 ”但都毫无结果 , , 于是在贵 族生活环境的熏染下 , 他们便把精力转移到“ 内帏厮棍 ” 和外遇上。 贾宝玉和光源氏在情感上的最大特征是泛爱。他们对待女子都是温情脉脉的, 有怜香惜玉的思想 , 都 是以绝代情痴的面目出现的。他们多情善感, 典雅温柔 , 围的贵族妇女 、 对周 随身奴婢 , 大凡稍有姿色才华 的, 便一个也不放过 , 去尽他们的心意。在群芳之 中, 他们又 都有心灵深处终生不可磨灭 的“ 对女性 ” 绝 。 宝玉的“ 绝对女性” 是黛玉 , 光源氏的“ 绝对女性” 是容貌酷似他生母而身为他后母的藤壶女御 ( 藤壶死后 是 容貌酷似藤壶的紫姬 ) 。宝玉整 日 厮混于大观园姐妹之中, 人称“ 混世魔王” 。他 与黛玉心心相印, 产生 了 纯真的爱情 , 但贾府里其他天真话泼、 美丽动人的女孩子 , 也使他柔情 四溢。宝钗 白藕似的胳膊就使他 浮 想翩翩 , 女儿家的风情万种使他 目不暇接 ; 他与丫环袭人和其他无数女子有腰昧关系 , 甚至连画上的美人 也会恐她寂寞 , 须去“ 望慰他一 回” “ 。他儿时的痴话历来为人所传 :我见 了女儿 , l 1 “ 便觉清爽”LP) ] L。 (3 光源氏则认为“ 女子个个可爱”并认为女子生性柔弱 , 自己也是 , 而 生性柔弱 , 没有决断, 所以喜欢柔弱 的 人” ] 9 把怜香惜玉当作义不容辞的责任 , [( ) 玮 , 他一见轩端狄便看出“ 这是一个轻狂 的女子” , l【 然而在 2 J J
贾宝玉和光源 氏分别是曹雪芹和紫式部着笔最多的中心人物 , 都是作者理想化的男主人公 , 多相 有许
似之处 , 如孪生 兄弟 。 宛
出身相同。他们都是出身于“ 诗礼簪缨之族” … )“ ,钟鸣鼎食之家” “ , _ )是娇养在膏梁 锦绣 中的贵 2 公予, 日 整 过着“ 温柔富贵, 养尊处优” 的贵族生括 。如宝玉每 日 不外是“ 或读书 、 或写字、 或弹琴下棋 、 作画 吟诗 , 以至描鸾刺凤 、 斗草簪花 、 低吟悄唱、 拆字猜枚 、 无所不至……。_ 删论出身 、 ”J 地位 、 教养 , 他们都离
人一 筹 , 而且容 颜 漂亮 。光源 氏生 而似玉 , 俊俏无 比,光华 照人 “所 以又 叫 “ “ , 光君 而且 年 龄 越大 越 有 光 ,
彩, 直到老年毫不衰减 ; 宝玉含玉而生 , 生得“ 面若 中秋之月, 色如春 晓之花”1 。他们从小聪明颖 悟 , _ j “ 善诗能文 , 风流倜傥 , 似乎集众美于一身 , 而非一般酒囊饭袋的公予哥儿可比。光源氏还精通诸艺 , 歌声悠 扬, 犹如佛国的妙音 ; 舞姿优美, 达到世无可比的程度 ; 弹琴首屈一指, 横笛、 琵琶无不擅长; 戏笔作画 , 竞使 古今名家退避三舍 ……。两位作家极力把 自己的作品主人公塑造得姣好完美 , 为他们充满粉腻脂浓、 花娇 月媚的贵族生活作好充分的铺垫。 无论是宝玉还是光源氏, 都是翩翩浊世佳公予 . 虽然周 日周旋于富贵场, 但都表现出“ 富贵不知乐业” 的浪子特点。宝玉 “ 爱惜东西 , 连个线头儿都是好的 ; 糟蹋起来 , 那怕值千值万的都不管 了”】 l “ 。光 源氏热衷于为一切风雅之事一掷千金 , 力求十全十美 , 以至六条院几乎可成“ 奢侈” 的代名词。他们虽 然生 长在豪门贵户, 但都感到精神压抑。光源氏原是好端端 的一个王予, 却被降为臣下 , 娶了个妻子葵姬 , 义是 他不乐意的, 不能给他 以精神上的慰藉。因此 , 当他十七岁时, 由于情场失意 , 他便感 到“ 人世之痛苦 产 , 生 了“ 想再 活下 去 了” 不 的思想 。贾宝 玉则 抱怨 自己不该 生 长 在 “ 门公 府 之 家 , 半生 活在 父 亲 侯 一
维普资讯
期 州 师 范 学 院 学 报
第 2 卷 3
灶” 的境遇 中写成 《 红楼梦》 这部 巨著, 作家通过小说 , 深刻地描述了封建社会的现实 , 他把 自己对社会 、 生 活的感受体验都写 了进去, 并通过宝玉这个形象来揭示封建家族必然衰亡崩溃 的历史趋 势。紫式部 出身 中层 贵族 , 从小 过 着无 忧无虑 的 “ 奢 服侈” 穿 的生 活 , 不幸 家道 中落 , 给与他 相差 二 十多岁 的藤 原 宣孝 , 嫁 婚 后不久丈夫去世 , 过着孤苦的孀居生活。后应召人宫 当一条彰子皇后 的女官 , 机会直接接触宫廷生活, 有 对妇女的不幸和宫廷 内幕有了全面的了解 , 对贵族阶级的没落趋势也 有所感受 。紫式部 的这种生活经历 和体验 , 使她在寡居期间写成了小说 的前半部 , 到宫中做女官时完成 了后半部作 品。通过光源 氏这个形 象, 揭示了 E l 本王朝封建贵族社会的没落与衰亡 。
逐 渐趋 向对 紫姬 的专一 。
两人 的结局 也是一 样 。贾 宝玉和光 源 氏均逢爱侣 早 丧 的痛苦 , 神 变得 一 蹶 不振 , 精 最终 悲 观厌 世 , 遁
入空门, 这也是两人在尝尽了人阃的酸甜苦辣 , 阅尽 了人 间的世态炎凉之后作 出的选择。宝玉常常 自叹 “ 不如出家做 了和尚”这是他厌世的一种 自然流露。 自志趣相投 、 , 心心相印的黛玉病逝后 , 玉变得精神 宝 萎靡 、 疯疯癫癫, 感到荣枯无定、 世事无常 , 于是万念俱 寂。终于脱离污浊尘世 , 离家出走, 隐遁佛 门。同 样, 光源氏在中年之后 , 年轻时的荒唐 已成过去, 而仕途也 已达鼎盛之期 , 他好似看透了人间的一切。在最 宠爱的紫姬病逝后 , 精神颓废不堪 , 感到“ 世间一切都 可厌”使得他贪恋女色的癖好也像朝霞一样消散得 , 无影无踪 , 最终隐居嵯峨佛堂 , 悄逝而终。 曹雪芹和紫式部把 自己的主人公刻画得如此相似 , 决不是一种巧合。首先是相同的文化渊源 、 文化熏 陶的结果。这两位作家都受到中国古典文学的影响, 同的文学爱好、 共 情趣和审美理想 , 造就 了两位作家 在小说 的创作方法、 艺术风格以及人物形象塑造方面的相似。紫式部幼年失母 , 随兄承父教 , 学习中国诸 子学说 、 史记、 秦汉文 、 唐诗 , 她聪明强记, 精通中国古籍 , 特别喜欢唐朝诗人 白居易的诗 , 并模仿写作 , 所以 在《 源氏物语》 中有大量的诗歌, 如光源氏与一些女子的通信等都以诗作赋, 诗中表现出作者高超的诗才以 及受 中国文化影响的痕迹 。在中国古典文化的影响熏陶下进行创作的两位作家, 在共 同的文化渊源 、 文化 氟围的影响下 , 在审美心理、 情趣等方面产生相似是可能的。其次是基于他们对现实人生的观察 , 有着相 同体验 的结果。两人都出生于贵族家庭, 都与皇族有着密切的关系 , 且他们 同遭家道 中衰之变 、 同尝爱侣 早丧之苦 , 晚景凄凉之感。曹雪芹的一生经历 了整个家族的巨大变化。出身于倍受皇上恩宠的百年 同· 望族 , 但后来 由于受到康熙和雍正政权交替期间斗争 的牵连而导致抄家之祸, 年仅 l 3岁的他 便由钟鸣鼎 食的贵公子一变而为罪囚的后代 , 后半生过的是政治上受排斥歧视 、 经济上穷困无保 障的生话 , 又经历 了 人生三悲( 早年丧母 , 中年丧妻, 晚年丧子) 。这种大起大落、 困苦交加 的生活. 促使他在“ 蓬牖茅橡 、 绳床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