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Buck-Boost变换器
buck-boost变换器工作原理
![buck-boost变换器工作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e73b03060812a21614791711cc7931b765ce7bc6.png)
buck-boost变换器工作原理
Buck-boost变换器是一种电力转换装置,它可以将直流电压转换为不同的电压水平,从而实现电源的调整和控制。
它工作的原理基于开关电源的工作原理和能量储存原理。
Buck-boost变换器的基本结构包括开关管、电感、电容和控制电路。
工作原理如下:
1. 当输入电压高于输出电压时,开关管K1关闭,开关管K2打开。
此时,电感L和电容C组成的LC滤波回路开始储存能量。
电感L的磁场储存了电流的能量,电容C储存了电压的能量。
2. 在上述状态下,当开关管K1关闭时,由于电感的特性,电流不会突变。
电感L会释放储存的能量,电流会从电感流向负载。
3. 当电感释放能量时,负载上的电压会高于输入电压。
这样就实现了电压升高的功能。
4. 当输入电压低于输出电压时,开关管K1打开,开关管K2关闭。
此时,电容C充满了能量,而电感L则储存能量。
5. 在上述状态下,当开关管K1打开时,电感的磁场会继续储存能量。
电感释放能量,电流从电感流向负载。
6. 当电感释放能量时,负载上的电压会低于输入电压。
这样就实现了电压降低的功能。
通过不断地开关开关管K1和K2,Buck-boost变换器可以实现输入电压到输出电压的转换。
控制电路会根据输出电压的变化来控制开关管的状态,以实现稳定的输出电压。
总结起来,Buck-boost变换器通过周期性地储存和释放能量来实现对输入电压的调节,从而实现对输出电压的升高或降低。
这种转换过程是通过改变开关管的状态来控制的,通过控制电路实现对输出电压的稳定性控制。
简析BOOST-BUCK变换器
![简析BOOST-BUCK变换器](https://img.taocdn.com/s3/m/08fcb51db7360b4c2e3f640e.png)
Ⅰ引言目前,功率因数校正问题是许多电器设备都需要解决的问题。
对此,人们提出了许多的电路拓扑和控制方案来解决它。
其中运用较为广泛的是利用BOOST型变换器来做功率因数校正。
这是因为BOOST变换器具有许多其他电路拓扑所不具有的优点,例如输入电流连续,控制简单等。
但是BOOST变换器的输出电压必须要比输入电压高,这使得在许多场合中需要再增加一级直流变换器来调整其输出电压,例如BUCK变换器。
电路如图1所示,造成了电路成本高,驱动复杂等缺点。
对此本文提出了一种新型的BOOST-BUCK电路拓扑,其电路结构如图2所示。
该变换器具有BOOST型变换器的大多数的优点,同时还具有输出电压可调范围大,输出电流连续等优点。
比较图1和图2,我们可以看出BOOST-BUCK变换器是由BOOST变换器加BUCK变换器集成而成的,通过共用功率MOS管Ms来实现功率因数校正和输出电压的调节的。
文献「2」指出,当利用BOOST变换器做功率因数校正时存在两种主要方法,利用乘法器方法和电压跟随方法。
相对于前一种方法,后一种方法仅需要一个开环控制来保持恒定的占空比。
当BOOST电路工作在恒占空比的DCM状态就可以实现很高的功率因数。
输入电流连续并且近似为正弦波,而且输入电流连续可以进一步减小输入的EMI滤波器。
本文采用恒占空比方法来实现功率因数校正。
在稳定状态,功率MOS管工作在固定的频率和固定的脉宽。
相对于BOOST变换器,其工作于DCM状态来实现输入的高功率因数;而BUCK变换器则随着负载的变化或工作在CCM或DCM状态。
在一个开关周期内,输入电源相当于一个直流电源,为了分析的方便,我们把图2简化一下,如图3所示。
假设该变换器已工作在稳定状态。
对应与图4,该变换器的一个开关周期内的各个工作模式分析如下:∙模式(a)t0-t1:在t0时刻,功率MOS管导通。
相对于BOOST变换器而言,二极管D1反向截止;电感电流iL1 流经Vs,L1,D3,Ms返回Vs.而对于BUCK变换器,二极管D1反向截止;电感电流iL2 流经C1,L2,C2&R2,D2,Ms返回C1.两电感均存储能量。
Buck_Boost变换器的设计及仿真
![Buck_Boost变换器的设计及仿真](https://img.taocdn.com/s3/m/69a7f3fc27fff705cc1755270722192e453658e3.png)
Buck_Boost变换器的设计及仿真Buck-Boost变换器是一种可以在同一电路内同时实现升压和降压的变换器。
这种变换器可以用于多种不同的应用,主要用于对电压进行放大和缩小,以达到正确的电压水平。
它总是能够将输入电压提高到所需的输出电压。
在本文中,将介绍Buck-Boost变换器的设计及其功能仿真工作。
Buck-Boost变换器的主要部件包括电感器,可变阻器,开关,振荡器和控制器。
电感器的设计是为了提供电流,形成负反馈环。
可变阻器的设计可以改变电路的过载,从而实现电流的调整。
开关的设计是为了实现升压和降压,允许电感器和可变阻器之间的能量交换。
振荡器的设计是为了控制电路内部的电流,以保证开关的实时响应。
通过控制器,可以实现输入和输出电压之间的转换,从而达到预期的电压水平。
为了对Buck-Boost变换器进行仿真,先进行输入,输出和负载之间的建模。
输入模型包括输入电压和要求的输出电压,其中输入电压可以在建模中任意调整。
负载建模通常是一个电阻和一个电容的组合。
输出模型则定义了电路的输出功率和输出电压水平。
接下来,可以对电感器和可变阻器进行建模。
由于电感器是一个电流源,故其建模需要考虑电流大小和电压偏移。
可变阻器建模则需要考虑其阻值和电压偏移。
最后,可以利用仿真软件进行仿真,探究Buck-Boost变换器的性能。
可以仿真该电路的输入和输出电压以及电流,从而分析改变输入电压对系统的影响。
此外,还可以分析负载的影响,比如负载变大时电路的输出能力会怎样受到影响。
这些仿真结果都能为设计者提供宝贵的启发,为确保电路的正常工作奠定基础。
Buck-Boost变化器是一种功能强大的电路,可以改变输入电压并生成预期的输出电压水平。
本文介绍了其设计原理和仿真过程,为设计者提供了宝贵的参考。
未来的研究将会探究更多的变换器类型,继续提高电路的性能和功效。
四开关buck-boost变换器的控制电路及控制方法与流程
![四开关buck-boost变换器的控制电路及控制方法与流程](https://img.taocdn.com/s3/m/9b19389e7e192279168884868762caaedd33ba1b.png)
四开关buck-boost变换器的控制电路及控制方法与流程1. 引言1.1 概述本文旨在探究四开关buck-boost变换器的控制电路及其相应的控制方法与流程。
随着能源需求的增加以及对能源转换效率的要求不断提高,四开关buck-boost变换器作为一种常用的电力转换装置,在工业和研究领域中得到广泛应用。
通过调整输入和输出电压,该变换器可以实现有效而精确的能量转移。
1.2 文章结构本文主要分为五个部分。
引言部分将介绍文章的目的、概述以及文章结构。
之后,第二部分将详细介绍四开关buck-boost变换器的原理,并讨论设计该变换器控制电路时需要考虑的要点。
接着,第三部分将说明控制电路的具体步骤与流程,包括输入电压检测与控制、输出电压调节与控制以及开关管导通和断开策略。
第四部分将描述实验装置并介绍控制电路实验过程,并对实验结果进行详细分析和讨论。
最后,在第五部分中我们将总结文章,并展望未来进一步研究这一领域所可能取得的成果。
1.3 目的本文的目的是为了深入研究四开关buck-boost变换器,探讨其控制电路的设计要点与方法,并提供一个完整的控制流程。
通过实验验证和结果分析,我们希望能够验证本文提出的控制方法在实际应用中的有效性,并为今后相似研究提供参考和指导。
同时,本文也对未来这一领域可进行的进一步研究做出展望,以推动相关技术和理论的发展。
以上是“1. 引言”部分内容,请核对。
2. 四开关buck-boost变换器的控制电路与方法:2.1 原理介绍:四开关buck-boost变换器是一种常用的DC-DC变换器拓扑结构,它具有较高的转换效率和宽范围的输入输出电压能力。
该变换器能够实现输入电压向输出电压的降压和升压功能,并且能够在负载或输入电压波动时保持相对稳定的输出。
2.2 控制电路设计要点:在设计四开关buck-boost变换器的控制电路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要点:首先是输入输出电压范围:根据应用需求确定所需的输入和输出电压范围,以此来选择合适的元件参数。
非隔离型三电平Buck-Boost双向变换器研究
![非隔离型三电平Buck-Boost双向变换器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b55d34a4afaad1f34693daef5ef7ba0d4a736d89.png)
非隔离型三电平Buck-Boost双向变换器研究近年来,随着电力电子技术的快速发展,双向变换器在新能源领域、电动车辆以及能量储存系统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而非隔离型三电平Buck/Boost双向变换器作为一种新型的变换器拓扑结构,因其高效率、高功率密度、低成本等优势,引起了学术界和工业界的广泛关注。
非隔离型三电平Buck/Boost双向变换器是一种结合了Buck 和Boost两种基本拓扑的变换器,能够实现电能的双向转换。
该变换器通过控制开关管的开关状态,实现对输入电压和输出电压的调节,从而实现电能的升降转换。
在应用中,它可以将高电压转换为低电压,也可以将低电压转换为高电压。
因此,非隔离型三电平Buck/Boost双向变换器在能量储存系统中的应用前景非常广阔。
非隔离型三电平Buck/Boost双向变换器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拓扑结构设计和控制策略优化。
在拓扑结构设计方面,研究人员通过改变开关管的连接方式和电感的布置,实现了多种不同的拓扑结构。
这些拓扑结构在转换效率、功率密度和成本等方面存在差异,因此需要根据具体应用场景选择最合适的拓扑结构。
在控制策略优化方面,研究人员通过改进传统的PWM(脉宽调制)控制策略,提高了变换器的动态响应性能和稳定性。
另外,一些研究还探索了基于模型预测控制(MPC)和直接功率控制(DPC)等新型控制策略在非隔离型三电平Buck/Boost双向变换器中的应用,进一步提高了变换器的控制精度和效率。
总的来说,非隔离型三电平Buck/Boost双向变换器作为一种新型的电能转换器,具有很大的应用潜力。
在未来的研究中,我们需要进一步探索拓扑结构设计和控制策略优化,以提高变换器的转换效率和稳定性。
同时,随着新能源技术的快速发展,非隔离型三电平Buck/Boost双向变换器在可再生能源领域的应用也将进一步扩大。
一种新型Buck_Boost变换器_高飞
![一种新型Buck_Boost变换器_高飞](https://img.taocdn.com/s3/m/eb70fe936529647d27285291.png)
16
2 新型变换器工作原理及模态分析
2.1 工作模态分析 新 型 Buck-Boost 变 换 器 基 本 拓 扑 结 构 如 图 1a
所 示 , 其 中 开 关 管 VS1 和 VS2 频 率 相 同 ,占 空 比 相 同。 电路中选取同样规格参数的二极管 VD1,VD2 与 电容 C1,C2,满足 C1=C2。
文 献 标 识 码 :A
文 章 编 号 :1000-100X(2010)05-0016-02
A Novel Buck-Boost Converter
GAO Fei, JIANG Ying, ZHAO Xiao-mei, PAN Jun-min
(Shanghai Jiao Tong University, Shanghai 200240, China) Abastract:A novel Buck-Boost converter is pared with traditional Buck-Boost converters,it can make use of switch-capacitor network to achieve better buck effect according to the same input voltage and duty ratio of the switches. The operation principle is analyzed,the simulation analysis and experiment are performed.The experiment demonstrates that the novel Buck-Boost converter can achieve better buck effect and has good output performance. Keywords:converter; diode; switch-capacitor network
新型Buck-Boost矩阵变换器的自抗扰控制策略
![新型Buck-Boost矩阵变换器的自抗扰控制策略](https://img.taocdn.com/s3/m/69307520ed630b1c59eeb5ec.png)
( 1 . 湘潭 大学信息工程学院 , 湖 南湘潭
鼎 , 张 小 平
4 1 1 1 0 5; 2 . 湖南科技大学先进矿 山装备教育部工程研究 中心 , 湖南湘潭 4 1 1 2 0 1 )
摘要 : 针对 一种 具有 高电压传输比的新型 B u c k — B o o s t 矩 阵变换 器( B B MC ) , 研 究采 用 自抗扰控 制策略进 行控制 。阐
述 了该控制策略的基本原理 , 根据 B B MC的电路结构并基 于局部 平均值 的概 念建立 了相 关数学模 型, 在此基础 上研 究 了 该控制策略的具体设计方 法, 并就其控 制特性与传统的双闭环控 制策略进行 了对比分析 , 最后通过仿 真对该控 制策略 的 效果进行 了验证 。结果表 明: 该控 制策略相对于双闭环控制策略 不仅 具有更好 的动 态性 能, 而且其 输 出波形 的谐波 失真 度更 小, 稳 态精 度更高 , 因而具有更好的应 用价值 。 关键词 : B u c k — B o o s t 矩阵 变换器 ; 自抗扰控 制 ; 对 比分析 ; 仿 真
c o n v e n t i o n a l d o u b l e — l o o p c o n t r o l s t r a t e g y w e r e c o mp re a d . F i n a l l y t h e v a l i d i t y o f t h e s e c o n t r o l s t r a t e g i e s wa s t e s t e d b y s i mu l a t i o n .
2 . En g i n e e r i n g Re s e a r c h Ce n t e r o f Ad v a n c e d Mi n i n g Eq u i p me n t , Mi n i s t r y o f Ed u c a t i o n, Hu n a n Un iv e r s i t y
一种四开关buck-boost变换器的控制电路及控制方法-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一种四开关buck-boost变换器的控制电路及控制方法-概述说明以及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6b1ac6c185868762caaedd3383c4bb4cf7ecb7fc.png)
一种四开关buck-boost变换器的控制电路及控制方法-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概述:四开关buck-boost变换器是一种常用的电力电子变换器,具有宽电压输入范围和高效率的特点。
本文旨在介绍一种针对四开关buck-boost 变换器的控制电路及控制方法,以优化其性能和稳定性。
通过对该变换器的介绍、控制电路设计和控制方法分析,我们将展示该变换器在电能转换和控制方面的重要性和潜力。
通过本文的阐述,读者将对四开关buck-boost变换器有更深入的了解,并对其在实际应用中具有的优势有更清晰的认识。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是对整篇文章的内容进行简要介绍,提供读者一个整体的框架和概念。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首先介绍了引言部分,其中包括概述、文章结构和目的。
接着我们将详细讲解正文部分,包括四开关buck-boost 变换器的介绍、控制电路设计和控制方法分析。
最后我们将总结这篇文章,展望其创新性,探讨其应用前景。
整篇文章将从理论到实践,全面介绍一种四开关buck-boost变换器的控制电路及控制方法。
1.3 目的:本文旨在研究一种四开关buck-boost变换器的控制电路及控制方法,通过对该变换器的性能进行分析和优化,提高其效率和稳定性。
通过对控制电路的设计和控制方法的分析,我们将深入探讨该变换器在不同工况下的工作原理,为其在实际应用中提供更好的指导和参考。
同时,通过这项研究,我们也希望能够为电力电子领域的技术发展和应用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启示,推动相关技术的进步和发展。
最终,我们的目的是通过这篇文章对四开关buck-boost变换器的控制进行深入研究,为相关领域的研究人员和工程师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启示,推动电力电子技术的不断创新和进步。
2.正文2.1 四开关buck-boost变换器介绍四开关buck-boost变换器是一种高效率、高性能的DC-DC变换器,可以实现输入电压向上或向下转换为稳定的输出电压。
一种新型的单级三相Buck-Boost功率因数校正整流电路研究
![一种新型的单级三相Buck-Boost功率因数校正整流电路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7ce9acf30242a8956bece4ca.png)
究 方 向 为 电力 电子
时控制 4个开关管 的通 断状 态 , 现升/ 实 降压调压 ; 于交流侧 的 L 基 C滤 波实 现 了功 率 因数校正 , 并解决 了传统 的 B c— os变换 器体积过 大和输 出 电压 反向的 问题 。介 绍 u kB ot 了变换器的工作原理并 分析 了稳态 时的工作状况 、 输入电流谐波状况 ; 设计 了电压闭环 控制系统 ; 利用 M T A / iuik建立仿真模 型 , A L B Sm l n 仿真结果验证 了变换器的性能。
to lr e a d te O p otg sr v r e xse n ta to a c — o tc n e tr M oe v r te e n e e g o ag n h Htutv la e wa e es d e it d i r di n lBu k Bo s o v re . i ro e , h o v r r t
w r r c pe,w r i g c n i o u ig se d —t t n h n u u r n a mo is c n i o r n lz d A okp i il n o k n o d t n d r ta y sae a d t e ip tc re th r n e o d t n wee a ay e . i n i v l g ls d lo o t ls s m sd s n d a d a smu ai n mo e w s e tb ih d u i g MAT AB S mu i k ot e co e —o p c n r y t wa e i e n i lt d l a s l e sn a o e g o a s L / i ln .
一种新型BUCK-BOOST切换电路[实用新型专利]
![一种新型BUCK-BOOST切换电路[实用新型专利]](https://img.taocdn.com/s3/m/d05c2f7ddd88d0d232d46aa5.png)
专利名称:一种新型BUCK-BOOST切换电路专利类型:实用新型专利
发明人:潘悟操,唐依兴
申请号:CN201922457271.0
申请日:20191231
公开号:CN211183923U
公开日:
20200804
专利内容由知识产权出版社提供
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BUCK‑BOOST切换电路,包括第一继电器开关和第二继电器开关,第一继电器开关的不动端连接正极输入端,第一继电器开关的第一动端和二极管的负极均与正极输出端连接,第一继电器开关的第二动端分别连接电感器的一端和第二继电器开关的第二动端,电感器的另一端分别连接二极管的正极和场效应管的漏极,场效应管的源极和第二继电器开关的第一动端均连接负极输入端,第二继电器开关的不动端连接负极输出端。
本实用新型利用继电器将升降压电路切换成常用的升压和降压电路,同一时刻只有一个变换器工作,在单位时间内Buck‑Boost变换器总开关次数少,减少开关损耗,提高效率。
申请人:深圳市核达中远通电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宝龙街道宝龙社区宝龙二路36号核达中远通A座厂房1层-9层、B座1-7层、C座1-9层
国籍:CN
代理机构:深圳市远航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更多信息请下载全文后查看。
一种新型Buck-Boost变换器
![一种新型Buck-Boost变换器](https://img.taocdn.com/s3/m/f4065350a36925c52cc58bd63186bceb19e8edb6.png)
第15卷第4期2020年12月电气工程学报Vol.15 No.4Dec. 2020DOI:10.11985/2020.04.005一种新型Buck-Boost变换器*房绪鹏綦中明王晴晴题晓东(山东科技大学电气与自动化工程学院青岛266590)摘要:针对传统Buck-Boost变换器的输出电压能力有限,输出稳定性较差以及可调占空比范围不足等问题,提出了一种新型Buck-Boost变换器拓扑,对该变换器的工作原理进行了分析,并推导了该变换器的输出和输入电压关系以及电容的电压应力表达式。
与传统Buck-Boost变换器相比,该变换器工作在更合理的占空比范围内,实现了更好的降压效果。
仿真的结果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
试验的结果表明,该新型Buck-Boost变换器是可行的。
关键词:DC-DC变换器;占空比;电路拓扑结构;电压应力中图分类号:TM464A New Buck-Boost ConverterFANG Xupeng QI Zhongming WANG Qingqing TI Xiaodong(College of Electrical Engineering and Automation,Shand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Qingdao 266590)Abstrac t:For the problems of traditional Buck-Boost converter including limited output voltage and poor stability, and the adjustable duty cycle range is insufficient, a new Buck-Boost converter topology is proposed. The working process of the converter is analyzed, the output-input voltage relationship of the converter and the voltage stress expression of the capacitor are derived. Compared with the traditional Buck-Boost converter, the new converter can achieve better voltage reduction effect when working in a more reasonable duty cycle range. The simulation results verify the correctness of theoretical analysis, and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new Buck-Boost converter is feasible.Key words:DC-DC converter;duty ratio;circuit topology;voltage stress1 引言目前,随着社会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直流电源系统不断优化改良,被广泛地应用于远程数据通讯、工农业生产的自动化设备、机械仪器仪表、交通运输、航空航天等领域,与我国经济各行各业相关联,应用的要求也愈发的严格[1]。
buckboost变换器工作原理
![buckboost变换器工作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87b202750a4e767f5acfa1c7aa00b52acec79c33.png)
buckboost变换器工作原理小伙伴们!今天咱们来唠唠buck - boost变换器这个超有趣的东西的工作原理呀。
你可以把buck - boost变换器想象成一个超级有魔法的小盒子。
这个小盒子呢,就像是一个能量的魔术师,能把输入的电压变来变去。
咱们先说说这个变换器的组成部分吧。
它有电感呀,就像是一个小小的能量储存库。
这个电感可神奇了呢,它就像一个很贪吃的小怪兽,当电流流过的时候,它就会把能量储存起来。
还有电容呢,电容就像是一个稳定器,它的作用就是让输出的电压变得平滑一些,不要像调皮的小孩子那样上蹿下跳的。
当然啦,还有开关管,这个开关管就像是一个小门卫,它决定什么时候让电流通过,什么时候把路给堵上。
那它到底是怎么工作的呢?当开关管导通的时候呀,就像是打开了一扇通往电感的大门。
电流就会欢快地流进电感,电感这个小贪吃鬼就开始储存能量啦。
这个时候呢,电容也在旁边静静地看着,它可能在想:“哼,你先储存着,等会儿还得我来让电压稳定呢。
”这个时候的输入电压就会给电感充电,同时呢,因为电容之前储存了一些能量,所以负载也能得到一部分能量供应。
然后呢,当开关管断开的时候,这可就有趣了。
电感这个储存了能量的小怪兽可不愿意就这么干等着呀。
它就会把自己储存的能量释放出来,这个时候电流就会改变方向,通过二极管流向电容和负载。
电容呢,就开始发挥它稳定电压的作用啦。
它把电感释放出来的能量变得更加平滑,这样输出的电压就不会突然变得很高或者很低啦。
你看,这个buck - boost变换器就这么在开关管的导通和断开之间,把输入电压变成了我们想要的输出电压。
如果我们想要降低电压,它就能像一个小工匠一样,精心地把电压给降下来;如果我们想要升高电压呢,它也能巧妙地把电压给升上去。
而且呀,这个buck - boost变换器在很多地方都超级有用呢。
比如说在那些需要不同电压等级的电子设备里。
就像你的手机充电器,它可能就用到了类似的原理哦。
手机电池需要一个合适的电压来充电,如果输入的电压不合适,这个变换器就能把它变成合适的电压,这样就能安全又快速地给手机充电啦。
(毕业论文)buckboost变换器(可编辑)
![(毕业论文)buckboost变换器(可编辑)](https://img.taocdn.com/s3/m/d529fb6fa0116c175e0e48d0.png)
(毕业论文)Buck-Boost变换器摘要在很多需要DC-DC变换的系统,往往需要研制一种宽电压输入范围的DC/DC变换器电源。
在充分考虑不同DC/DC变换器拓扑特点的基础上,本文选用了Buck-Boost作为系统的主电路拓扑。
本文介绍了Buck-Boost电路的工作原理,建立了理想Buck-Boost模型,对整个电路进行了主电路参数设计,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电压电流闭环参数设计的研究,实现了控制理论中零极点补偿法在电力电子中的应用,。
接着,本文在protel中进行了原理图和PCB图的设计,在设计的硬件电路上进行了测试实验。
为了使系统能够在宽电压输入范围内稳定正常工作,本文实现了提出的闭环参数设计方法,指出了该方法的优点,并通过实验验证了该方法的正确性。
关键词:Buck-Boost;DC/DC变换器目录摘要I目录II第1章绪论 1第2章 Buck-Boost变换器原理分析62.1电感电流连续时的工作原理和基本关系6理 6系72.2电感电流断续时的工作原理和基本关系:8理8系92.3电感电流连续时的稳态分析10第3章主电路参数设计123.1电感计算123.2输出滤波电容计算143.3主功率管选择143.4功率二极管选择163.5输入侧熔断器选择163.6压敏电阻选择16第4章控制电路设计 184.1电流型与电压型PWM 控制原理及性能比较 18PWM控制18PWM控制18PWM控制的优点194.2 UC3845原理与特性194.3 UC3845常用典型电路204.4 电压反馈电路 214.5 电压、电流闭环电路 21第5章硬件电路设计及实验 23 5.1主电路硬件电路设计245.2控制电路设计255.3 PCB印制板图255.4 Buck-boost电路实验测试26 结论29参考文献30第1章绪论因为电子设备中所用的集成电路的种类繁多,其电源电压也各不相同,在电子供电系统中,采用高功率密度的高频DC/DC隔离电源模块,从中间母线电压一般为48V直流变换成所需的各种直流电压,可以大大减小损耗、方便维护,且安装和增容非常方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4 4卷 第 5期 2 0年 5月 01
电 力 电 子 技 术
Po rEl cr n c we e to i s
Vo .4.No5 1 4 .
Ma 2 0 y, 01
一
种新 型 B c —o s变换 器 u kB ot
高 飞 ,蒋 赢 , 小妹 ,潘俊 民 赵
( 上海 交 通 大 学 , 海 上 20 4 ) 0 2 0
U V lv 4 gS, s g I nI Tf o f
2 新 型 变 换 器 工 作 原 理 及 模 态 分 析
21 工 作 模 态 分 析 .
新 型 B c — os 变 换 器 基 本 拓 扑 结 构 如 图 1 u kB ot a 所 示 ,其 中 开 关 管 V V : 率相 同 , S和 S频 占空 比相 同。电路 中选取 同样规 格 参数 的二极 管 V VD 与 D,
只 能 降到输入 电压 的 1 t /3 41 。经典 B c . o s 电路输 u kB ot 入 输 出反相 .而 C k电路和 Z pc电路需 要使 用 两 u ei 个 电感 。所 提 出 的新 型 B c — os 变 换 器 电路 , u kB ot 电 压 变 比为 k d[( 一 ), = / 1 d 1 电路结 构不 复 杂 , 2 还可 在 相
A v lBuc Bo s n e t r No e k. o tCo v r e
GAO F i I e ,JANG Yig,Z n HAO Xiome , AN u — hi ∞ S ag a
U i r t, hn h 0 2 0 C ia nv sy S ag a 20 4 , hn ) ei i
中 T = T,c ( - )  ̄ o d s r 1d T。u与 i n T= 均表 示 相应物 理量 的 暂态参 数 。U与 , 表示 相应物 理量 的稳态 平均 值 。 均
同开关管 的 占空 比和输入 电压 的情 况下 实现 更加 明 显 的 降压 效果 。
图 1 新 型 B c— os 电路 结构 及 工 作 模 态 u kB ot
K e wor s: o v re ;dide;s t h c pa io t r y d c n e tr o wic — a ctrnewo k
1 引 言 B c 和 B ot uk os 电路 是 D / C变换 中最 基本 的两 CD
种 电路l ] 它们 应 用广 泛 , 1 - 2 并且 可 衍 生 出其他 电路 拓 扑 。 u kB ot B c . os 电路 既 能够 实 现升压 , 能实 现 降 也 压, 且传 统 的升 降压 电路 的变 比为 k d (一 ) 有 效 = /1 d , 的 占空 比变化 范 围在 2 %~ 0 0 8 %之 间 , 降压效 果 一般
T e o e ain p i c pe i n l z d,h i lt n a ay i a d e p r n r ef r d T e e p r n e n t ts h p rt rn i l s a ay e t e smu a i n lss n x e i o o me t ae p r me . h x ei o me t d mo sr e a t a h o e u k B o tc n e trc n a h e e b t rb c f c n a o d o tu e o a c . h t e n v lB c — o s o v r a c iv e t u k e e ta d h sg o u p t r r n e t e e pfm
Aba t a t: n v lBuc — o tc nv  ̄e sdic s e Co p r d wi ta to a c Bo s o v re s,tca k e o s r c A o e k Bo s o e ri s u s d. m a e t r di n lBu k— o tc n e tr i n ma e us f h i
s t h c p c trn t o k t c i v etr b c f c c o d n o t e s me i p tv l g n uy r t ft e s t h s wi — a a i ew r o a h e e b t u k e f ta c r i g t h a n u ot e a d d t ai o wi e . c o e e a o h c
摘 要 : 出 了一 种 新 型 B c— os变 换 器 , 传 统 的 B c—os 变 换 器相 比 , 电路 利 用 开 关 电容 网络 , 提 ukB ot 与 ukB ot 该 能在 相 同 的 输 入 电压 和 开 关 管 占空 比情 况 下 具 有 更 好 的 降压 效果 。对 该 新 型 B c— os 变 换器 的工 作 原 理 进 行 了 分析 . 通过 u kB ot 并 仿 真 和 实 验 验 证 了 该 方案 的可 行 性 。实 验 表 明 , 新 型 B c—os 变换 器 能 够 实 现 较 好 的 降压 效 果 , 出效 果 良好 。 该 u kB ot 输 关键 词 : 变换 器 ;二 极 管 ;开 关 电容 网络 中 图分 类 号 :M4 T 6 文 献 标 识码 : A 文 章 编 号 :00 10 2 1 )5 0 1 — 2 10 — 0 X(0 0 0 — 0 6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