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道路交叉口优化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城市道路交叉口的优化

【摘要】:交叉口设计是城市道路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提高城市道路交叉口通行能力和安全的前提下对城市道路交叉口优化设计提出了思路

【关键词】:城市道路;交叉口;优化设计

(一)现状

近20年来,我国城市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但是,一些城市所出现的交通拥挤堵塞问题也是空前严重的。随着现代化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张及机动车保有量的不断提高,交通堵塞、路口延误越来越成为城市发展的障碍。人们不断受到出行安全、交通拥堵等问题的困扰。为此,交通问题已经日益引发各城市政府的重视,并成为民众关心的焦点。

(二)现状的分析

道路交叉口是城市交通的咽喉,是道路网的重要组成部分, 各向道路在交叉口相互连接而构成路网,以沟通各向交通需要。一般情况下城市道路的车辆通行能力不是取决于道路区间段,而是道路交叉口,大部分城市道路交叉口还是平面交叉为主。在多数城市道路交叉口中,由于对道路路段、路口的几何设计、信号配置及路面构筑物等因素缺乏整体的考虑,交通工程设计不够协调,从而对交叉口交通产生不利影响,使之成为路网交通的瓶颈。从调查情况看,此类问题在城市道路交通阻塞点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而合理、迅速地解决这类问题,对于缓解路网压力、疏解地区交通具有重要意义。

(三)方案探索与解决

下面就城市新建道路和原有道路的交叉口问题谈谈近年来平面交叉口持

续改进,优化探索方面的新方法。

Ⅰ.城市新建道路平面交叉口优化设计

交叉口位置的选择是确定一个理想和最佳交叉门的首要条件。交叉口的位置一般根据交叉道路的等级、计算行车速度、转向车流的分布和交通量、自然条件和地形条件等因素选定,重点应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①平交口立面设计

平交口立面设计是平交口设计的一个很重要的部分。立面设计主要足依据纵

断面,道路横坡进行设计;设计时要使平交口路面等高线圆滑,没有菱角;各右转车道还应考虑车道横坡方向及大小。被交路是新建道路时,立面设计时应考虑与规划标高衔接;如被交路是旧路,立面设计时标高与横坡应与旧路接顺。如旧路设有超高,交叉口应在相接处渐变至同一方向大小的超高。设计时还应考虑整个交叉口的排水,排水不畅,形成积水的交叉口是失败的设计,因此排水设计对交叉口非常重要。排水设计时应考虑排水的方向、坡度及收水口位置,一般交叉口路面水应向四个转角方向汇聚,收水口设置在水汇聚的位置。

②平面线型

平面线型的选择对交叉口有较大的影响。一般选择在既有路为直线段的位置上最为合适,这对行车安全,减少交叉长度和占地均是较优的。如果必须在曲线上衔接,也应尽量在大半径曲线上(不设超高的曲线),避免和小半径曲线上,因为它对路面平顺衔接,行车安仝和占地都是小利的。衔接要尽量考虑正交或较大角度斜交,最小交角不宜小于45°。

③地形条件

衔接点应尽量选择地形平坦、视线开阔的地方,避免挖方地段与既有路相接,因其对于行车视线及路基排水均为不利。另外一般在交叉口的竖向布置上要符合行车舒适、排水通畅及视线开阔的要求,要使相交道路在交叉口内有一个平顺的共同面,使路面的水能及时的排泄。但是在与既有道路衔接的交叉,尤其是当既有路的等级较高,行车量较大时,则不能干扰既有路,新建路必须服从于既有路。在这种情况下,如何使设计能达到舒适、平顺、通畅的要求,是我们在设计中必须解决的问题。

Ⅱ.城市已建道路交叉口改善

通过合理布设交通岛、交通标志、地面标线,以引导车流按一定方向或路径行驶,也可达到减少和控制冲突点的效果。限制交叉口某些行驶方向。当相交道路等级差别较大,或各向交通流量和重要程度差别较大时,在设计中限制次要道路的交通流向,既保证主要道路的交通不受干扰,又提高交叉口的安全性和通行能力。

1.设置行人安全岛

在设有行人通道的交叉路口,渠化交通应与行人交通安全结合起来,尤其是设置位置恰当、形状合理的导流岛、中央隔离带,不仅能对渠化交通起到关键作用,而且能对行人的安全起到很好的保障作用。市区道路越建越宽。特别是新区

道路, 主要道路红线宽都在50m - 60m 左右。一方面道路宽度的加大, 使道路交叉口范围也增大; 另一方面, 机动车数量在迅速增加,川流不息机动车和非机动车使行人在交叉口穿越人行横道线时缺乏全感, 交叉口事故频发, 堵车现象时有发生。如何确保行人在穿越道路交叉口时的安全, 同时确保交叉口的畅通, 成为当时急待解决的热点问题。对此, 提出了全面设置行人安全岛的设想。即不但在有中央隔离带的交叉口设置了行人安全岛,而且在每个转角处设置安全岛, 因为这些转角一般都是机动车和非机动车不会行驶到的死角(如下图所示)。安全岛高出路面10cm 左右, 岛上除了供行人行走的人行道外, 还种些花木, 美化交叉口环境。这样,人行横道线大大缩短, 行人过交叉口增加了安全感, 而且使机动车和非机动车行驶更加有序。

2.非机动车停车线前移

一般情况下总有非机动车越过停车线等红灯, 当绿灯亮时, 汽车就和非机动车“打架”, 越线的非机动车挡了路, 汽车按喇叭催非机动车向前移, 结果大家都走得不顺畅, 你等我, 我等你, 走走停停, 速度极慢,路口的通行能力大打折口, 并且容易出现碰擦事故。解决机动车和非机动车在路口“打架”这一全国都面临的问题, 可以将非机动车停车线适度前移。将自行车停车线往路口前移几米。人行横道线也跟着往前移, 而机动车停车线还在原位不动。这样一来, 原先有四条人行横道线构成的路口方框小了一圈, 自行车和机动车在等候红灯时, 变得很有层次。虽然只作了很小的改动, 但却可以带来很好的效果。首先充分利用了路口空间。停车线往前移, 路口的喇叭形区域就被用上, 非机动车等候区域增大, 等候通过的非机动车不会排长队。非机动车区域也分成了左转弯、直行和

右转弯。其次, 非机动车通行能力也增加了。右转弯机动车和直行非机动车冲突减小。自行车停车线前移后, 自行车等在前面, 机动车等在后面, 路口象个阶梯一样, 绿灯一亮, 自行车笨鸟先飞, 先行启动, 迅速地通过路口, 机动车随后

通过, 相互干扰少了。自行车越线少了。自行车停车线前移后, 自行车已经比机动车停得更前面, 再往前就是来往的汽车, 非机动车不敢也没必要再越线。第五, 行人过街更安全, 交警指挥更方便。人行横道线前移后, 由人行横线组成的方框缩小, 边长也短了,行人过交叉口距离随之缩短。而且机动车停车线与人行横道线之间距离拉大, 行人过路口更安全。

3.设置左转弯待驶区

一般的交叉口, 左转弯机动车线与直行、右转弯机动车停车线是同一条直线。对于那些中央隔离带较宽的交叉口, 可以充分利用路口中心空闲区域, 提高通行能力。经实地考察发现, 可以在路口局部空闲区域设置成左转车待驶区。如果在直行绿灯时间启动后, 提前让左转车驶入左转待驶区, 这样在左转绿灯启

动后, 在同一个左转绿灯时间内, 每个路口可以多通过3 - 9 辆机动车(如下图所示)。此举无疑已成为提高交叉口通行能力的一大成功范例。

4.建设行人立体过街设施

立体过街没施的设置能彻底地实现人车分流,消除大部分的人车冲突,在很大程度上能够减少行人的违规行为,从而问接地减少车辆的不必要延误,增加通行能力,确保行人过街安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