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就业案例研究分析
大学生就业问题典型案例分析
大学生就业案例分析
目录:
1.分析目的
2.马克思主义原理知识点
3.案例内容简介
4.案例分析过程
5.总结与启示
一、分析目的
近几年大学生就业难的现象已成为当前政府重点关切的民生问题。每年都有上百万的毕业生迟迟找不到工作,但大学生的过剩并不是表明中国不需要这些高素质的人才,恰恰相反中国正需要这些人才实现国家的经济和科技的飞速发展。本案例分析通过个案分析当前大学生就业出现问题的原因。
二、马克思主义原理知识点
1、人拥有自己的精神世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其中的灵魂。
2、人生观是做人的向导,是选择人生道路的指南,它从根本上决定着一个人对社会进步所起作用的性质和大小。
3、社会意识是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是社会存在的反映,社会意识具有复杂的结构,社会意识的能动作用是通过指导人们的实践活动来实现的。
4、矛盾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动力
5、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既是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也是认识和改造主观世界。
6、人类主体总是受目的性和能动性的驱使,要求客观世界满足自身的需要。
7、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使得认识得以产生和发展,通过实践
使自己的感觉器官直接的同对象接触,才能使对象的各种现象反映到头脑中来,形成一定的直接经验,并进而上升到理性的认识。
8、时间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
三、案例内容简介
杨雪在校期间表现出色,学习成绩优秀,曾获得校二等奖学金,同时,她还是学生干部,参加多个社团,人际交往能力和组织能力都不错。因此人们普遍认为,她想找到工作不是件太难的事情,可是她就业也一样多次遭遇波折。
大学生就业法律案例分析
大学生就业法律案例分析
学院:
姓名:
学号:
大学生就业案例分析
(一)公司扣除实习档案
2008年7月,汪某从某大学毕业就职于一家网络公司做软件开发工作,他是天津的一个大学生,经北京市局批准并经学校派遣留北京工作,2008年3月,汪某与网络公司学校三方签定了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协议书,协议约定汪某在规定时间到用人单位报到,用人单位做好接收工作,学校申请列入建议就业计划并负责办理派遣手续,同时约定第一年为见习期,工作期三年,未按规定完成服务期的,每相差一年支付一万元违约金,不满一年按一年计算,双方权利义务从报到后签定的劳动合同为准,2008年7月10日公司与汪某签了一份劳动合同,期限4年并规定了三个月的试用期,不久汪某发现公司在管理和经营方面都不理想,认为自己不适宜在该公司上班,于是在2008年8月中旬,根据劳动法和劳支规定向公司提出了解除实习申请,公司扣除了他的实习档案,不与办理解除劳动的手续并要求汪苛支付4万元的违约金。
分析:公司的做法不合法。理由如下:
1、首先关于三方协议。不管三方协议是如何约定的,汪某与单位签署劳动合同之后,三方协议就已经履行完毕。之后,汪某与单位的关系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履行。因此,三方协议中关于服务期限、违约金等约定,只适用与三方协议。而三方协议已经履行完毕。对此,三方协议也有规定:“双方权利义务从报到后签定的劳动合同为准”,因此应按劳动合同执行。
2、关于劳动合同中约定违约金。按照《劳动合同法》的规定:只有以下两种情况,用人单位才可以和劳动者约定违约金:(1)因用人单位为劳动者提供专项培训费用而约定服务期,劳动者违反服务期约定。(2)劳动者违反竞业限制约定。其余的情况,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约定违约金均无效。
大学生就业案例分析
大学生就业指导案例分析案例一:期望值过高
08 届毕业生小王来自云南罗平,直到当年3月份他还未落实工作单位。笔者去参加国家医药管理局的供需见面协调会,顺便将他的应聘材料带去帮他落实单位。刚好罗平有一家制药厂要他,专业对口,又是家乡,然而他本人的择业意向却是:单位地点必须在昆明市,至于到昆明的什么单位、具体做什么工作都无关紧要,除此以外,什么单位都不考虑。在这种心态下,结果自然难以如愿。
分析:小王的思想在当前毕业生的择业过程中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不少毕业生过于向往经济发达地区,尤其是沿海地区的中心城市,最低的期望也是回自己家乡所在地的中心城市。他们只注重经济文化发达、工作环境优越的一面,而忽视了人才济济、相对过剩的一面,择业期望值居高不下,甚至还有逐年上升的趋势,从而导致主观愿望与现实需求之间的巨大落差。象小王这样过分看重单位所在地的毕业生不在少数。根据笔者对本校98 届毕业生的抽样问卷调查,在衡量单位是否符合自己的标准时,有92%的毕业生要选择效益好、工资高的单位,超过85%的毕业生要求单位地处大中城市,愿意到急需人才的边远地区和艰苦行业的毕业生仅占2%。
案例二:自主择业能力差
在学校今年3 月份举办的小型招聘会上,毕业生小李的父母亲在招聘会尚未开始时,就早早地到会场打听单位的情况。招聘会开始很久以后,小B才姗姗来迟,并由家长陪同前往用人单位摊位前面谈。面谈过程中,小李发言的
时间还没有其父母多,结果谈了一家又一家,最终仍一无所获。
分析:小李的问题出在择业过程中过分依赖他人,其实,依赖他人是难以选择到一
大学生典型案例分析
大学生典型案例分析
1. 案例背景
本文旨在分析大学生典型案例,揭示其中的问题和挑战,并提
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2. 案例分析
2.1 案例一:学业压力过大
该案例涉及一名大学生在学业上承受巨大压力导致身心健康问
题的情况。造成学业压力的原因可能包括课业负担过重、激烈的竞
争环境等。对于此案例,我们可以从以下角度进行分析:
- 学校支持体系不完善:学校应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和咨询服务,提供必要的帮助和支持。
- 教育方式不合理:学校和教师应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
避免单纯追求成绩。
2.2 案例二:职业选择困难
该案例涉及一名大学生在面临职业选择时遇到困难的情况。这可能是因为大学生缺乏职业规划和就业指导,对未来的职业环境充满不确定性。针对此案例,我们可以提出以下解决方案:
- 强化职业指导:学校应加强对学生的职业规划指导,提供适时的职业咨询与培训。
- 拓宽实践机会:学校和社会企业应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让学生更好地了解不同职业领域。
3. 结论
大学生面临的问题和挑战是多样化的。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学校应提供全方位的支持和了解学生需求的机制。同时,学生也应积极与学校合作,主动寻求帮助与解决方案。
以上是对大学生典型案例的分析,希望通过此文档提供一些建议,促进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发展。
---
> 注意: 文档中提到的案例是虚构的,仅用于说明目的,不得引用无法证实的内容。
大学毕业生就业维权案例解析
大学毕业生就业维权案例解析在当今社会,大学毕业生就业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话题之一。随着
就业压力的增大和竞争的激烈,大学生在找工作过程中往往会遇到各
种就业歧视、合同纠纷等问题。下面,我们通过具体案例来解析一些
大学毕业生就业维权问题。
案例一:张同学因合同纠纷与公司发生争执
张同学是某高校毕业生,毕业后通过网络投递简历成功进入某公司
工作。然而,入职后发现公司未按照之前签订的劳动合同支付工资、
提供相应的福利待遇。由于公司未履行合同约定,张同学便产生了维
权的想法。
针对此案例,张同学可以采取以下维权措施:
1. 与公司协商解决:首先,张同学可以和公司HR部门进行沟通,
阐明自己的诉求,要求公司履行合同,支付工资。
2. 寻求法律援助:如果公司不配合解决,张同学可以寻求法律援助,通过法律途径维护自身权益。
3. 社会舆论监督:通过社交媒体、网络平台曝光公司的不法行为,
引起社会广泛关注,促使公司主动解决问题。
案例二:李同学遭遇就业歧视事件
李同学是一名女性大学毕业生,就业过程中遭遇到性别歧视。她在
一家公司应聘销售职位,但遭到招聘人员的明显性别歧视,导致李同
学无法顺利获得工作机会。
对于遭遇就业歧视的情况,李同学可以采取以下维权措施:
1. 保留证据:李同学可以保存招聘人员明显性别歧视的证据,包括
面试记录、录音等,为后续维权提供依据。
2. 寻求法律救援:可以向劳动仲裁部门或律师寻求帮助,探讨维权
方案,维护自身权益。
3. 维权诉求:李同学可以通过书面形式向公司提出维权诉求,要求
赔偿、公开道歉等。
通过以上案例分析,我们看到大学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可能会遇到
大学生专业就业的成功案例分享
大学生专业就业的成功案例分享在现代社会中,大学生的专业就业成为越来越重要的话题。每年毕
业的大学生数量逐渐增加,但是能从自己专业领域中找到工作的并不
一定多。本文将分享几个成功的大学生专业就业案例,引导更多的大
学生找到自己理想的职业。
案例一:林晨同学
林晨同学是一名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毕业生。他在大学期间专
注于学习计算机技术,积极参加社团活动并做过多个项目。毕业后,
他进入一家互联网公司工作,成为一名工程师。他在职场上表现出色,在本公司中获得升职机会。他的秘诀是合理规划并全身心地投入到专
业领域中,不断学习与突破自己的极限。
案例二:王静同学
王静同学是一名金融学专业的毕业生。她通过在大学期间实习,开
拓了对金融行业的认识。毕业后,她进入一家银行作为一个业务员。
由于他的努力工作,她很快获得了升职的机会,成为团队的管理人员。王静同学的成功秘诀是在专业领域中认真工作,不断学新知识,逐渐
获得加薪和升职的机会。
案例三:李华同学
李华同学是一名化学工程专业的毕业生。他在大学期间实习并担任
过项目负责人,在实际工作中积累了丰富的工作经验。毕业后,他到
一家化工公司工作,成为一名需求工程师。他通过了多项工程师认证
考试,后来成为了公司的技术总监。李华同学的成功秘诀是专注于自己的专业工作,并通过认证考试提升自己的职业能力。
结论:
以上大学生的成功案例证明“锲而不舍”、“持续学习”、“积极投入”等态度和行为是获得专业就业成功的关键。通过选择并投入到自己热爱和擅长的工作领域,并付出真正的努力来不断创造成绩,大学生们一定能在职场上取得成功。
大学生就业案例分析
大学生就业案例分析
大学生就业案例:
某大学生小明毕业后找不到理想的工作,遂选择了一家大型互联网公司的运营助理职位。由于公司战略调整,小明经常需要加班加点,工作压力巨大,健康状况开始下滑。并且,小明所在的团队老板对他不上心,未能给予他应有的培养和关注。
首先,在这个案例中,小明选择了一个并非自己理想的职位,这直接导致他对工作的热情和投入度不高。对于大学生来说,选择一个符合自己兴趣和专业的职位非常重要,这样才能发挥自身优势,更好地适应工作环境。
其次,小明所在的公司工作压力过大,长时间加班和高强度工作对他的身体和精神健康造成了负面影响。大学生刚刚步入社会,往往没有经验和能力应对高压工作,容易造成身心俱疲的情况。因此,适当调整工作强度和提供必要的休假制度对大学生们的健康非常重要。
第三,小明的老板对他没有太多关注和培养。在公司内部,领导对下属的关注和指导至关重要,尤其对于大学生这样缺乏经验的员工来说,领导的悉心培养能够让他们更好地适应工作,提高工作效率。因此,公司的领导层应该给予大学生更多关注和指导,提供良好的成长环境。
综上所述,大学生就业案例中的问题主要集中在选择职位不对、工作压力过大和缺乏领导层关注等方面。对于大学生们来说,选择一个符合自己兴趣和专业的职位非常重要,获得适当的工
作压力和必要的关注和培养也是至关重要的。只有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并且获得良好的工作环境和领导层的支持,大学生们才能更好地适应工作,实现职业发展。
大学生就业创业调查报告案例7篇
大学生就业创业调查报告案例7篇
大学生就业创业调查报告案例7篇
我们对某件事或某项工作进行细致深入的调查后,都需要撰写好一份调查报告,那如何撰写大学生就业创业调查报告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大学生就业创业调查报告案例,欢迎大家来阅读。
大学生就业创业调查报告案例(篇1)
调查目的:近年来,大学生就业形势日益严峻,就业压力逐渐增大,就业难度日益突出,大学生就业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逐步增多,大学生就业问题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热点和焦点。为了解我校毕业生的就业期望,自身素质的评价,学校就业指导,对就业形势的看法,旨在了解当前的就业形势对大学生的影响;经过对影响大学生就业因素的调查,更好地调节用人单位与毕业生之间的供需关系;为当代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发展作一个新的描述;帮忙大学生尽快认识自我,学校为学生供给就业引导,使学生能谋取梦想职业。为同学们在今后的求职就业过程中供给参考。
调查时间:20__年10月20日~20__年11月25日
调查对象:广州大学学生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观调适对策
一、数据分析(在附录中已附上调查问卷及调查原始数据)
此次的调查对象主要是面向广州大学的学生,共计100名,男生46名,女生54名。经过调查数据显示这次调查主要以广州大学大三学生为主,一方面了解他们的就业观念,另一方面期望能经过对广州大学学生的调查,帮忙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心态,正确的择业观。
在被调查的对象中,100%的人认为当前社会的就业形势严峻,就业困难,可见此刻的大学生对自我未来的就业还是一片迷茫的,大学生对就业蒙上了一层迷雾,自我感觉就业困难重重。随着中国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在短短几年内,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时代。高等教育大众化已成为一种必然,但一些问题
大学生就业案例
大学生就业案例
大学生就业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热点话题,随着社会的发展,大学生就业形势也
在不断发生变化。在这个竞争激烈的时代,大学生们面临着各种就业困难和挑战。下面,我们就来看一些大学生就业的案例,探讨一下他们是如何应对就业压力的。
小明,一名应届毕业生,专业是市场营销。在大学期间,他积极参加各种实践
活动,拥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和较高的综合素质。毕业后,他开始了自己的求职之路。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小明并没有放弃,他不断完善自己的简历,积极参加各种招聘会和面试。最终,他通过了一家知名企业的面试,成功获得了一份理想的工作。
小红,一名应届毕业生,专业是金融管理。在大学期间,她努力学习专业知识,取得了优异的学业成绩。毕业后,她开始了自己的求职之路。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小红并没有气馁,她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和实习经验,成功地进入了一家知名金融机构工作。
以上两个案例告诉我们,大学生就业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但只要我们努力
不懈,不断完善自己,就一定能够找到一份理想的工作。同时,也需要我们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增强自己的竞争力,这样才能在激烈的就业市场中脱颖而出。
总的来说,大学生就业是一个需要付出很多努力和汗水的过程,但只要我们坚
持不懈,不断提高自己,就一定能够实现自己的就业目标。希望广大大学生能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不断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为自己的就业之路打下坚实的基础。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大学生就业形势一定会有所好转。
大学生就业发展 案例分析 简答论述题
一、案例分析题:博文:“事,就这样成了——范特西公司游记” 2008-03-20
“新油不到一年的白墙,没挂窗帘的老窗,两张耗时一小时四十分钟靠纯人力搬到15层的办公桌,一个来自山西的微波炉,一台乘坐时速4km板车远道而来的冰箱,若干个公司赞助的若干把各具特色的椅子,两张简易床,一堆差不多够用的办公用具,和一间半个月未曾开火的厨房,这就是即将布置满老潘进校园牌墙纸的范特西公司.”“今儿的老潘面对面,一环扣一环,看着每次争相提问的场面,就觉得个给劲,这种互动就是对范特西的肯定.来帮忙捧场的有很多是01\02的同志们.忽然间,仿佛回到了我的大学时代,大家意气风发,说干就干,一副兵来将挡,水来土淹的豪情.真想从新来过~~~当然,可行性不高,除了我还守着首师大的老窝,其他人都已战斗在各自的岗位上~~~~”“三个小伙,一个姑娘,外加一群熟悉或半熟不生的校友兼弟兄.大家就这样你帮我帮你的,支持\支撑着彼此小小的人生理想,已经在“北洼soho”里力挺四百余天了~~~~不易,但满足着;坚持,并坚信着......梦想...... 有梦,敢想,去做...... 于是,事儿,就这样成了!”
备注:范特西(北京)文化发展有限公司,主营创意文化活动。主要负责人小二、安子、东子都是资环人,他们创立范特西公司已一年有余,目前主要启动潘石屹进校园项目,为老潘的基金找到最需要最适合的人群,从事校企间文化交流活动。创业的初期无疑是充满了艰辛、变数和各种压力的,但是创业和就业一样,所遵循的规律是相似的。
试分析:能够成功的开始就业之旅的主要因素都有什么,相互关系是怎样的?
大学生就业案例分析
大学生就业案例分析
Company Document number:WUUT-WUUY-WBBGB-BWYTT-1982GT
大学生就业指导案例分析
案例一:期望值过高
08届毕业生小王来自云南罗平,直到当年3月份他还未落实工作单位。笔者去参加国家医药管理局的供需见面协调会,顺便将他的应聘材料带去帮他落实单位。刚好罗平有一家制药厂要他,专业对口,又是家乡,然而他本人的择业意向却是:单位地点必须在昆明市,至于到昆明的什么单位、具体做什么工作都无关紧要,除此以外,什么单位都不考虑。在这种心态下,结果自然难以如愿。
分析:小王的思想在当前毕业生的择业过程中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不少毕业生过于向往经济发达地区,尤其是沿海地区的中心城市,最低的期望也是回自己家乡所在地的中心城市。他们只注重经济文化发达、工作环境优越的一面,而忽视了人才济济、相对过剩的一面,择业期望值居高不下,甚至还有逐年上升的趋势,从而导致主观愿望与现实需求之间的巨大落差。
象小王这样过分看重单位所在地的毕业生不在少数。根据笔者对本校98届毕业生的抽样问卷调查,在衡量单位是否符合自己的标准时,有92%的毕业生要选择效益好、工资高的单位,超过85%的毕业生要求单位地处大中城市,愿意到急需人才的边远地区和艰苦行业的毕业生仅占2%。
案例二:自主择业能力差
在学校今年3月份举办的小型招聘会上,毕业生小李的父母亲在招聘会尚未开始时,就早早地到会场打听单位的情况。招聘会开始很久以后,小B才姗姗来迟,并由家长陪同前往用人单位摊位前面谈。面谈过程中,小李发言的时间还没有其父母多,结果谈了一家又一家,最终仍一无所获。
大学生就业难案例分析介绍.doc
大学生就业难案例分析介绍
随着高校的扩招,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日益凸现,结构不平衡、政策性障碍、供需信息不畅、就业观念陈旧等。以下是我分享给大家的大学生就业难的案例,欢迎大家前来阅读!
大学生就业难案例分析篇1
安阳工学院文法学院孙梦涛是一名准毕业生,大学四年狂揽65个证书,可如今凭借着这么多的优势,却找不到一份称心工作。
眼看着还有20天就要毕业了,孙梦涛数了数大学四年所获得的证书,这65个证书摊开一地,足足占了5平方米,摞起来也有1.3米高。
这些证书都是怎么得到的,孙梦涛坦言,自己每天都很努力,在这个过程中,"证书"水到渠成就来了。在这些证书中,国家职业资格类证书6个、国家级荣誉证书5个、省级荣誉证书15个、市级荣誉证书8个,校级荣誉证书27个,坐拥4次奖学金,并且连续两年综合成绩全专业年级第一。孙梦涛望着这些证书,有说不出的成就感,他觉得证书能证明他的能力。
经过三个月的创业摸索,孙梦涛发现自己在创业方面还欠缺经营经验,便重新有了去企业工作的念头。从今年3月份至今,他投的简历有50余份,却没有收到过一回面试通知。他纠结了,自己获得了那么多有含金量的证书和荣誉,自己的本科学历也符
合企业的招工要求,为何会这样?
大学生就业难案例分析篇2
戴佳佳是西南大学大四学生,自我评价成绩中等。"同学们去年就开始找工作,我顶着压力考研。"戴佳佳说,"结果我连面试都没进。"为此,戴佳佳不得不加入求职大军,但奔走一段时间下来,依然无果。
戴佳佳的遭遇,只是众多高校毕业生求职遭遇的缩影。
在考研失败后,3月底,戴佳佳找同学要了简历模板,花580元买了套正装,加入求职大军。"前后跑了17场招聘会,简历只投出去5份。"她说,不管是校内还是校外,她只要得到消息,就要跑去碰碰运气,"可能是自身能力和专业受限,感觉连人家的应聘门槛都够不上"。
大学生就业成功案例分享成功就业者的经验启示
大学生就业成功案例分享成功就业者的经验
启示
毕业季,大学生们纷纷走向社会,开始他们的职业生涯。然而,如何成功就业,成为了许多大学生关注的焦点。本文将分享一些成功就业者的经验,并从中汲取启示。
一、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
刘海涛是某知名企业的年轻员工,他在大学期间参加了多项实习经历。他告诉我,他之所以能够成功就业,关键在于树立了正确的就业观念。他认为,大学生不仅要注重学习专业知识,还要培养实际工作所需的技能和能力。通过多次实习,他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并在求职过程中展现了自己的实力,最终成功地获得了心仪的工作机会。
启示: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要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不仅要注重理论学习,还要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通过实习等机会积累一定的工作经验,提升自身竞争力。
二、主动拓宽就业渠道
张佳是一位大学刚毕业的应届生,他就职于一家外贸企业。在他求职时,他不仅选择了传统的招聘渠道,还主动拓宽了就业渠道。他通过与社会各界人士的交流,建立了广泛的人脉关系。同时,他积极参加各类招聘会、校企合作洽谈等活动,并在社交媒体上发布了自己的求职信息。这一系列的努力让他获得了丰富的求职机会,并最终成功就业。
启示:大学生要主动拓宽就业渠道,不仅要利用传统的招聘平台,还要通过社交媒体、人脉关系等渠道寻求机会,提高自己的求职成功率。
三、重视个人形象与自我品牌建设
王思雨是一位毕业于985高校的大学生,他在准备求职之前就开始重视个人形象与自我品牌的建设。他从穿着、言谈举止、简历撰写等方面着手,力求让自己在招聘过程中留下深刻印象。此外,他还充分利用互联网和社交媒体,展示自己的学术成果和社会实践经验,建立了一个良好的个人品牌。这些努力使他在众多应聘者中脱颖而出,获得了心仪的工作机会。
大学生就业案例
大学生就业案例
大学生就业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之一。在当前经济形势下,大学生就业形势
依然严峻。然而,仍有许多大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和智慧,成功地找到了理想的工作岗位,他们的就业案例为其他即将毕业的大学生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启示。
小王是一名应届毕业生,他在大学期间积极参加各种实践活动,拥有丰富的实
习经验。在大四时,他通过校园招聘会成功找到了一家知名企业的实习岗位,他在实习期间表现出色,得到了企业的认可和赞赏。毕业后,该企业为他提供了一份优厚的工作机会。小王的就业案例告诉我们,积极参加实践活动,提前积累工作经验,对于大学生就业至关重要。
李小姐是一名外语专业的大学生,她在大学期间就参加了各种英语角、口语比
赛等活动,锻炼了自己的口语表达能力。毕业后,她顺利地进入了一家外企担任市场营销岗位。她的就业案例告诉我们,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和语言能力,对于外语专业的大学生来说至关重要。
张先生是一名计算机专业的大学生,他在大学期间自学了很多编程技能,积极
参加各种编程比赛和项目实践,积累了丰富的项目经验。毕业后,他顺利地进入了一家知名互联网公司担任软件工程师。他的就业案例告诉我们,提升自己的技术能力,多参加项目实践,对于计算机专业的大学生来说至关重要。
通过以上案例可以看出,大学生就业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但只要我们在大
学期间努力学习,积极参加各种实践活动,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和语言能力,多参加项目实践,就一定能够找到理想的工作岗位。希望所有即将毕业的大学生都能够在就业道路上取得成功,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大学生就业案例分析
大学生就业案例分析
在当前社会背景下,大学生就业问题一直备受关注。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
会需求的不断增加,大学生就业形势也日益严峻。就业案例分析成为了大学生们关注的焦点之一。通过对一些成功就业的大学生的案例分析,可以为广大大学生提供一些有益的启示和借鉴,帮助他们更好地应对就业挑战。
首先,大学生就业案例分析中,我们可以关注一些成功就业的典型案例,比如
某位大学生如何通过自身努力和不懈的探索,最终找到了一份理想的工作。这样的案例可以让其他大学生们看到成功的希望,激励他们不断努力,不断探索,不断提升自己,最终实现自己的就业目标。
其次,我们也可以分析一些失败就业案例,探讨失败的原因和教训。通过这些
案例的分析,可以让大学生们认识到就业市场的竞争是激烈的,需要做好充分的准备,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和素质,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
此外,还可以对一些特殊群体的就业案例进行深入分析,比如残疾大学生、农
村大学生等。他们在就业过程中面临的困难和挑战是与众不同的,但是他们也有着自己的成功经验和故事,这些案例的分析可以为更多的特殊群体提供帮助和指导。
总的来说,大学生就业案例分析是一项重要的工作,通过对成功和失败案例的
分析,可以让大学生们更好地认识就业市场的现状和规律,提高他们的就业竞争力,为他们的就业之路指明方向。希望广大大学生能够不断学习,不断进步,勇敢面对就业挑战,最终实现自己的就业目标。
大学生就业难案例分析介绍等3篇成功励志
大学生就业难案例分析介绍
随着高校的扩招, 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日益凸现, 结构不平衡、政策性障碍、供需信息不畅、就业观念陈旧等. 以下是小编分享给大家的大学生就业难的案例, 欢迎大家前来阅读!
大学生就业难案例分析篇1安阳工学院文法学院孙梦涛是一名准毕业生, 大学四年狂揽65个证书, 可如今凭借着这么多的优势, 却找不到一份称心工作.
眼看着还有20天就要毕业了, 孙梦涛数了数大学四年所获得的证书, 这65个证书摊开一地, 足足占了5平方米, 摞起来也有1.3米高.
这些证书都是怎么得到的, 孙梦涛坦言, 自己每天都很努力, 在这个过程中, 证书水到渠成就来了. 在这些证书中, 国家职业资格类证书6个、国家级荣誉证书5个、省级荣誉证书15个、市级荣誉证书8个, 校级荣誉证书27个, 坐拥4次奖学金, 并且连续两年综合成绩全专业年级第一. 孙梦涛望着这些证书, 有说不出的成就感, 他觉得证书能证明他的能力.
经过三个月的创业摸索, 孙梦涛发现自己在创业方面还欠缺经营经验, 便重新有了去企业工作的念头. 从今年3月份至今, 他投的简历有50余份, 却没有收到过一回面试通知. 他
纠结了, 自己获得了那么多有含金量的证书和荣誉, 自己的本科学历也符合企业的招工要求, 为何会这样?
大学生就业难案例分析篇2戴佳佳是西南大学大四学生, 自我评价成绩中等. 同学们去年就开始找工作, 我顶着压力考研. 戴佳佳说, 结果我连面试都没进. 为此, 戴佳佳不得不加入求职大军, 但奔走一段时间下来, 依然无果.
戴佳佳的遭遇, 只是众多高校毕业生求职遭遇的缩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学生就业案例分析
————————————————————————————————作者:————————————————————————————————日期:
大学生就业问题案例分析
我比较关注大学生就业的问题,根据我收集到的资料,结合所学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分析当前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并提出相应对策。
一、就业现状
纵观当前大学生的就业现状,主要是就业结构性矛盾比较突出,主要表现在:
1、存在就业难现象。每年都有一定数量的高校毕业生未能就业,或者处于低就业状态。“十二五”期间,高校毕业生总量将以3%的速度增长,年均规模达到700万人,2012年全国高校毕业生达到680万人。近日,数据研究机构麦可思发布的《2012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中显示,目前国内大学生毕业半年内的平均就业率只有90.2%,而且在就业人群中还有14.0%的毕业生处于低就业状态,也就是说,我国每年将有150万左右大学毕业生陷于就业难的困境当中。从我省情况上看,福建省高校毕业生数量也持续增长,达23.6万人,加上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大中专毕业生总量达40多万人,占全省城镇计划新增就业人员总数三分之二。截至2011年12月31日,省内院校非师范类高校毕业生167820人,实现就业153713人,年度就业率为91.6%,其中,硕士毕业生就业率为83%,本科毕业生就业率为90%,
高职高专毕业生就业率为93.5%。
2、存在企业招工难现象。与大学生找不到工作形成强烈反差的是,近年来“用工荒”问题愈演愈烈,特别是我国东南沿海的一些劳动密集型企业和技能型岗位,用工紧缺甚是突出。比如地处厦漳泉中心结合部的某县,近年来,大力发展工业,企业用工规模不断扩大,全县人口20万人,外来工5.5万人,每年新增就业岗位4000个以上,而新增劳动力只有1000人,净增缺工3000人以上。据某县人力部门统计,2012年底用工总量需求新增2000人,2013年春季用工需求新增6000人,合计缺工8000人。某县每年都由政府牵头,组织企业赴山西、贵州等招聘员工。用工企业也大幅提高薪资待遇,据调查,目前长泰县普工的薪资标准,在扣除食宿费后,月薪在2300元以上。
二、原因分析
大学生就业难的现象是我国社会经济转型时期出现的阶段性问题,造成大学生就业结构矛盾的原因主要有:一是高校专业设置与快速变化的市场需求错位,人才结构失衡,部分工科类专业、技术类专业毕业生供不应求,而一些文科类专业、部分师范类专业供过于求。二是就业理念存在误区,缺乏对自我客观、系统、科学的认识,不愿承担艰苦的工作,不愿到经济欠发达地区和基层去工作。三是知识能力结构与市场需求不相适应,部分毕业生专业知识不够扎实,综合技
能水平不高,实践动手能力较弱。四是就业服务体系不完善,大学生毕业生总量每年都在递增,而人才市场的服务手段、服务方式以及社会各中介服务部门为大学生就业的服务还处于初级阶段,与日趋增长的总量配置需求和个性化服务需要还有差距。
三、应对策略
十八大报告提出,就业是民生之本。大学生就业是我国就业问题中带有战略性的核心问题,要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和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鼓励多渠道多形式就业,促进创业带动就业。
1、深化高校教育改革。要紧密联系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从宏观经济走势、中观经济变化、微观经济需求为着眼点和落脚点,合理配置教育资源,整合师资资源,提升高校专业设置的科学预测和规划能力,调整教材,创新教学方法,用就业率、学生综合适应能力衡量高校的运行质量, 培养适销对路的人才。
2、努力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当代大学生要树立正确就业理念,积极面对现实,根据自身实际状况,到最适合自己的岗位上工作。要注重能力的培养,包括处理信息的能力、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系统看待事物的能力、处理好人与资源的能力、运用技术的能力等。要加强社会实践,积累工作经验。在大学期间应主动参加校内外的各项活动,锻炼自己
实际处理事物性工作的能力,学会与人沟通的技巧。
3、完善大学生就业服务体系。要尽快建立和完善集教育、管理、指导和服务等功能于一体的毕业生就业指导和服务体系,为毕业生和用人单位提供信息咨询、指导培训服务等全方位、多层次的服务,为大学生确立正确的职业理想和择业观,掌握竞争技巧,积极参与人才市场的竞争创造有利条件。同时,要完善有关人才及劳动法规,使用人单位、高校、大学毕业生都能得到有效的法律保障。
4、支持和鼓励大学生以创业带动就业。要鼓励大学生积极转变观念,发挥自身才能,以创业带动就业。政府相关部门要安排专项经费,重点扶持一批高校毕业生创业项目,根据项目规模、效益、科技含量和市场前景,从工商注册、税收、资金扶持、解决创业场所、完善服务等方面进一步完善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