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数学上册说教材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说课稿3篇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说课稿3篇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说课稿3篇作为一位人民教师,往往需要进行说课稿编写工作,说课稿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
那末问题来了,说课稿应该怎么写?以下是我精心整理的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说课稿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说课稿 篇1 说教材分析: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是渗透罗列组合的数学思想,为便于学生理解,把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通过学生日常生活最简单的事例呈现出来,使学生对罗列的有序性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并能依据一定规律来处理罗列问题,做到不重不漏,为以后探索其他有关的数学知识奠定良好的基础。
说学情分析:在日常生活中,有不少问题都需要用罗列的知识来解决,如数字组成数、照像时的位置安排等等。
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生活经验,有时也可能运用到罗列知识解决问题,但对于小学二年级的学生来说,“罗列”的数学思想只需感知,而不需教给他们“罗列”的有关概念术语。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依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心理特点,注意安排生动有趣的活动,让学生通过这些活动来自主尝试学习解决问题,经历简单的罗列规律的探索过程,让学生在活动中探索新知,发现规律,逐步培养有顺序地、全面地思量解决问题的意识。
说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猜测、操作等活动,找出最简单的事物的罗列数。
2、使学生经历探索简单事物罗列规律的过程,初步培养学生有顺序地、全面地思量问题的意识。
3、在自主尝试学习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在数学活动中养成与他人合作的良好习惯。
说教学重点:经历探索简单事物罗列的过程,渗透“罗列”的数学思想。
说教学难点:初步理解简单事物的罗列规律。
说教学准备:数字卡片、课件、作业纸。
说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构建知识坡度。
1、都说咱们二(2)(或者1)班特殊喜欢学数学,今天老师带你们去数学广角闯一闯,有没有信心?(课件出示:数学广角)可是,大门被一把密码锁锁住了。
小朋友们有信心解开吗?(有)2、(课件出示)密码是1和2组成的两位数。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说课标说教材
让学生通过各种自主探究 的学习活动,理解使用统 一的长度单位进行测量的 必要性,建立1厘米和1米 的长度观念,初步学会用
尺量物体的长度。
量的计量
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初 步认识线段、角和直角,能 辨认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简 单物体的形状,形成初步的
空间观念。
空间与图 形
使计算教学与解决问 题有机结合,让学生 了解数学知识与现实 生活的联系,培养学 生应用所学数学知识 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承前启后
是以后学习万以内的加减法 多位数乘法的重要基础,也 是小学生需要掌握的基本技 能之一。
纵向整合
已学知识 认识平面图形,
立体图形
空间与图形
本册知识
认识角,直角 观察物体
建立表象
后续知识 认识锐角,钝角 学习位置方向
形成了初步的空间观 念,为以后学习其他 几何图形建立的基础。
横向整合
纵向整合
说教材
1.编排体例 2.内容结构
整册教材编排体例 单元编排体例
说教材
——编排体例
整体编排体例
封面
前言
目录
正文
附录
后记
说教材 ——编排体例 整册教材编排体例
教材内容极具 过程性
习题设计有 弹性
素材选用新 颖丰富
教材编写充分 体现科学性
体现知识与技 能同步发展
教材编写充分 体现科学性
人教版
北师大版
8.数学广 角—搭配
9.总复习
实践与综合应用 整理与复习
目的:重视学生 基本计算能力的 培养与训练;注 重学生解决问题 的能力培养,让 学生在操作、实 践中积累数学活 动经验。
数学活动
总复习
目的:通过形式多 样的练习,促进学 生理解和掌握基本 的数学知识与技能, 体会和运用数学思 想和方法,获得基 本的数学活动经验, 提高数学能力。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不退位减》说课稿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不退位减》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不退位减》这一节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加减法基本运算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本节课通过引入不退位减的概念,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不退位减的运算方法,进一步巩固和提高学生的减法运算能力。
教材通过丰富的情境图片和生动的例题,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感受和理解不退位减的运算规律,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运算基础,对于减法运算也有了一定的认识。
但是,学生在进行减法运算时,往往会因为不退位而导致计算错误。
因此,在本节课的学习中,学生需要通过实际的操作和练习,掌握不退位减的运算方法,提高自己的减法运算能力。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理解不退位减的概念,掌握不退位减的运算方法,能够正确地进行不退位减的计算。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操作、交流和思考,学生能够发现和总结不退位减的运算规律,提高自己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生能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增强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信心,培养自己的耐心和细心。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理解不退位减的概念,掌握不退位减的运算方法,能够正确地进行不退位减的计算。
2.教学难点:学生能够发现和总结不退位减的运算规律,提高自己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将采用启发式教学法和情境教学法,通过观察、操作、交流和思考,让学生在实际的情境中感受和理解不退位减的运算规律。
同时,我还将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通过生动的动画和形象的图示,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不退位减的运算方法。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情境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引出不退位减的概念。
2.讲解演示:通过讲解和演示,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不退位减的运算方法。
3.练习巩固:通过练习题,让学生进行实际的计算操作,巩固所学的不退位减的运算方法。
4.总结提高:通过总结和交流,让学生发现和总结不退位减的运算规律,提高自己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年级上册数学说课课件7.《认识时间》人教版共24张
说教学过程
活动四:认识时、分的关系
理解1时=60分的含义是本节课的难点根据前面 掌握的时针走1大格是1时,和分针走一圈是60 分,以及采用动画的情势,演示时针走一大格 分针正好走一圈,能清楚明白的理解1时=60分。 这里没有让学生动手拨钟表,并非削弱了学生 的动手操作能力,而是考虑到学生在缭乱的针 与格中视察时分的关系,其效果不如多媒体演 示更加生动,直观。在学习中寻求最佳的学习 方式,以期待最优的学习效果。
感谢观看
06 说学法
说学法
根据新课程理念所倡导的学习方 法,独立思考,合作交流,探究反 思,我选取的学习方法是:通过师生 问答的方式,让学生探究思考,通 过动手操作,充分利用钟表模型, 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让学生在想 一想、认一认、拨一拨、试一试中 完成对新知的探究。
07 说教学过程
说教学过程
让学生在玩中学,动中思,做中悟,亲历 “做数学”的过程,是学生学习数学,构建知识, 形成能力,塑造品质的最佳方式,基于以上理 解,我设计了以下环节: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2.组织活动,探索新知;
3.动手实践,巩固新知;
4.总结反思,深化认识
说教学过程
活动一:复习旧知,认识钟面
让学生说出钟面上的时间(8时),说说你是怎么知道 的。通过认读已经学过的时间,让学生们在复习旧 知的基础上,获得成功的体验。让学生仔细视察钟 面上都有什么?通过学生视察和交流可以说出:钟面上 有12个大格,每个大格有5 个小格。你知道钟面上一 共有多少个小格吗?这一问题是本课重点部分的第一 个突破口,学生可以通过加法、刚学过的乘法等各 种方法来计算出12个大格里有60个小格,给接下来
知识小结
让学生自己总结,不但使学生学会了认识 时间,而且懂得了操作实践,合作交流, 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同时渗透珍惜时 间的思想教育。
小学数学说课标说教材知识树模板(案例:二年级数学上册)
小学数学讲课标说教材知识树模板(事例:二年级数学上册)小学数学讲课标说教材知识树模板(事例:二年级数学上册)敬爱的领导、老师们大家好!今日,我研说的教材是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北师大版数学实验教材依靠内容丰富多彩、情境风趣生动、形式开朗多样等诸多特色,在实践中显现出它的价值和生命力。
本套教材以数学活动为主线,以解决问题为框架,以数学知识的学习为载体,以研究合作为主要学习方式,实现了数学教育的多重价值。
下边就让我们一块走进北师大版数学教材,来感觉教材的魅力,领会编者的企图,发挥教材的优势,引领孩子走进数学的乐园。
今日我主要从讲课标、说教材、说建议三个方面来进行研说。
讲课标是讲课程目标和内容标准;说教材是说教材的特色、内容构造和知识与技术的立体整合;说建议是说教课建议、评论建议、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一、讲课标1、新课标对本册教材的要求此中这些部分是二年级上册波及到的内容。
二年级上册数与代数领域波及到数的运算,包含看魔术、看杂技、凯蒂学艺、丛林里的故事、制作标本、休闲假日六个单元,联合详细情境,理解乘除法的含义,知道乘除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能正确运用乘法口诀求积、求商,学习简单的含有两级的混淆运算。
经历乘除法产生及发展的过程,发展初步的抽象归纳能力,成立初步的符号感;经历乘法口诀的编制、应用过程,发展初步的归纳、归纳能力。
能应用表内乘除法、四则混淆运算的有关知识解决简单的实质问题。
本册空间与图形波及到图形的认识和图形与地点,包含小制作、小桥流水人家两个单元,初步认识角,能辨识直角、锐角和钝角,会依据给定的一个方向判断其余方向,会看简单的路线图,学习从不一样的方向察看物体。
在活动中形成初步的空间观点和方向感,能运用有关方向知识解决有关问题。
本册统计与概率波及到数据统计活动初步和不确立现象,包括亲密海洋单元,初步学会分类统计的方法,,体验事件发生确实定性和不确立性。
经历分类统计的过程,体验统计在平时生活中的作用,形成初步的统计意识。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说课稿三篇
【导语】数学是⼀切科学的基础,⼀切重⼤科技进展⽆不以数学息息相关。
没有了数学就没有电脑、电视、航天飞机,就没有今天这么丰富多彩的⽣活。
以下是整理的相关资料,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篇⼀】⼀.教材分析:1.教材的地位和作⽤:《7的乘法⼝诀》是⼈教课标版⼩学数学⼆年级上册第72页的内容。
本节课是在2~6的乘法⼝诀的基础上学习的,乘法⼝诀是数学最基础的知识之⼀,对今后的计算具有重要的作⽤。
针对⼩学⽣好动、好奇的特点,课堂上通过多媒体资源进⾏教学,激发学⽣的求知欲。
⼆.教学⽬标:根据本节课内容在教材中的地位与作⽤,依据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和⼩学⽣的认知⽔平,我确定本节课的教学⽬标为:1.在情境中引导学⽣通过⾃主探索,合作交流,理解乘法意义,编制7的乘法⼝诀。
2.在活动中引导学⽣熟记7的乘法⼝诀,会⽤7的乘法⼝诀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在编⼝诀、⽤⼝诀中的过程中,提⾼学⽣⾃主学习能⼒,积累学习情感,享受成功喜悦教学重点:经历编制⼝诀的过程,感悟⼝诀编制⽅法,掌握7的乘法⼝诀并熟记。
教学难点:熟记7的乘法⼝诀,应⽤乘法⼝诀解决⽣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具准备:多媒体教学课件。
三.教学策略及⽅法:针对本节课知识教学的特点、教学内容及⼩学⽣的思维特点,我预设采⽤创设情境法、类推教学法、引导教学法、观察法进⾏教学,并运⽤多媒体教学课件来辅助教学。
四.教学过程:本节课我预设按照创设情境,激发兴趣——⾃主探索,合作交流——联系⽣活,拓展延伸——总结收获,回顾提⾼的模式进⾏教学。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半,⼀节课的导⼊如何激发学⽣的学习兴趣,对于新知的学习来说尤为重要,本节课的导⼊抓住学⽣感兴趣的⼼理特征进⾏,利⽤答题⽐赛来激发学⽣的学习兴趣,这样即是对学⽣已掌握的2——6的乘法⼝诀的再次温习,⼜能唤起学⽣强烈的求知欲望。
2.⾃主探索,合作交流。
这个环节主要通过整体猜想——编⼝诀——验证⼝诀——记忆⼝诀这⼏个步骤来完成的。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说课稿3篇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说课稿3篇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说课稿篇1一、说教材说课的内容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观察物体及对称图形。
这些内容是学习空间与图形知识的必要基础,对于帮助学生建立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教材是从学生已有生活经验出发以及已学习了位置及左右等知识的基础上,借助于生活中的实物和学生的操作活动进行教学的。
基于以上认识,我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为:1.知识目标:通过实际操作初步体会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学会根据看到的形状正确判断观察者的位置。
初步认识轴对称现象,能正确找、画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实践操作的能力,发展学生初步的空间观念,渗透数学________于生活,并用于生活的辨证唯物主义思想。
3.情感目标:通过探究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培养主动探究的能力;让学生感受对称图形的美,学会欣赏数学美。
重点、难点:本节课的重点是:学会根据看到的形状正确判断观察者的位置。
认识对称现象,能正确找、画对称轴。
本课难点是:认识对称现象及找对称轴。
二、说教法1.情景教学法课标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
因此情景的创设要立足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
新课开始,通过观察玩具小狗,用游戏猜一猜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既复习旧知识,又为新知学习做准备。
接着设计一个画小狗的情景,让学生动手画小狗初步感知位置不同,所画出的小狗的形状不同。
然后通过设计分礼物的生活情景,又激起学生探索对称图形的学习高潮。
2.演示法充分借助形象直观,促使学生从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
教学对称图形时,通过电脑动态演示对称图形对折后两边完全重合的画面,使学生得到感性认识。
接着利用电脑演示生活中的对称事物,使学生感受对称美,学会欣赏数学美,渗透数学________于生活,用于生活的思想。
3.发现法教学对称图形时,教师发给学习小组一组图片,引导同学仔细观察、动手折一折、比一比、画一画,在观察发现的基础上进行分类。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说课稿4篇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说课稿4篇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说课稿篇1一、说教材认识分米和毫米这一课的教学内容,是苏教二年级的一个知识。
本课学习是建立在学生学习过米和厘米的基础上。
通过学习,学生已经认识了学生尺和米尺,会数学生尺上的大格和小格,知道1厘米是10小格,1米=100厘米。
因此,本课的教学目标定为下面3点:1、认识新的长度单位分米和毫米,会用打手势的方法比划1分米和1毫米。
2、掌握1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
3、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并能利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教学重点:认识新的长度单位分米和毫米。
教学难点:理解1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
二、教法和学法1、直观演示通过形象生动的课件演示,学生在观察和对比中体会新的长度单位分米和毫米,领悟1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
2、教师主导,学生主体在教师的引导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逐步认识1分米、1厘米。
三、教学过程1、复习引新(1)实物展示平台展示一把学生尺提问:同学们,老师这里现在有一把学生尺,你能来介绍一下有关这把学生尺的知识吗?设计目标:让学生产生回忆,联想曾经学过的知识米和厘米,知道学生尺分大格和小格,1大格是10小格。
每1大格就是1厘米。
(2)画一条长10厘米的线段提问:你能猜一猜老师准备用怎样的一句话介绍这条线段有多长吗?设计目标:设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今天,我们一起来继续学习长度单位。
2、新授(1)出示情景(课件演示)教学分米提问:从小男孩的介绍中,你发现新的长度单位是谁了吗?(学生:分米)活动一:要求:1、从你的直尺中找出1分米有多长。
2、用手比划一下1分米有多长。
设计目标:初步认识新的长度单位分米。
感受1分米有多长。
活动二:要求:用直尺在自备本上画一条长1分米的线段。
提问:你是怎样来画1分米的线段的?练一练:判断下面的画法是1分米吗。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说课稿-2.1不进位加法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说课稿-2.1 不进位加法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第二单元的第一节《不进位加法》是本册教材中的重要内容。
这一节主要让学生掌握不进位加法的计算法则,学会如何进行不进位加法的计算。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和具体的生活实例,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不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
本节课的内容为学生以后学习进位加法和其他数学知识打下基础。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他们能够认识数字和进行简单的加减法计算。
但是,对于不进位加法的计算法则,他们可能还不太理解。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和具体的生活实例,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不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不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能够熟练地进行不进位加法的计算。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操作、交流和思考,学生能够培养自己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生能够体验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增强对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不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
2.教学难点:学生能够灵活运用不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和手段:1.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不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
2.游戏教学法:通过数学游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参与度。
3.合作学习法:引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4.教学媒体辅助:利用多媒体课件和教具,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不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引出本节课的不进位加法。
2.讲解新课: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和具体的生活实例,讲解不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
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乘法的初步认识说课稿(通用8篇)
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乘法的初步认识说课稿(通用8篇)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乘法的初步认识说课稿1一、教材简析本节课是乘法部分的起始课,是学生进一步学习乘法口诀的基础,也是对今后学习表内乘除法及多位数乘除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乘法对二年级的学生来说是一个新认知的内容,如果将抽象的概念意义湛透到形象、直观、简单的操作活动中,那就能帮助学生体会乘法的意义,理解同数连加与乘法的关系了。
在这种情况下,教材十分重视结合学生生活实际中具体活动情景,教学乘法的初步认识。
教材首先展示了一个热闹欢快的游乐园的主题图,通过这一学生熟悉而又特别喜爱的场景,揭示出生活中有许多这样的相同数量。
这样设计使数学贴近了学生熟悉的现实生活,拉近了生活与数学的联系。
学生用所学的加法算出每种游乐项目的人数,从学生认识相同数相加开始,结合具体的事例,通过动手操作、观察、探究等学习活动,逐步体会乘法运算的意义,掌握乘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这样在学生活动中由相同加数相加的'计算引出乘法,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乘法”产生亲切感,从而进一步领会乘法的意义。
二、教学目标:1、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初步体会乘法的意义,掌握乘法算式的写法和读法。
2、通过动手操作,帮助学生理解同数连加与乘法的关系.3、让学生经历观察、操作、比较、归纳等学习数学的过程。
初步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提出数学问题,理解问题,并能解决问题。
4、让学生在自主学习、合作交流、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初步体验乘法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三、教学重、难点重点:初步理解乘法的含义,能根据要求正确写出乘法算式。
难点:理解乘号前、后两个数所表示的不同意义,识别相同加数。
四、教法和学法深刻体会教材编排意图,一方面充分运用了教材所呈现的教学资源,另一方面又根据《新课程标准》新理念,对教材资源做了适当的补充与调整。
力图为学生创设一个轻松、和谐的学习氛围,使学生自主探索,自主实践,相互质疑,相互评价,最后获取成功。
人教新课标二年级数学上册2.1.1《不进位加》说课稿3
人教新课标二年级数学上册2.1.1《不进位加》说课稿3一. 教材分析《人教新课标二年级数学上册2.1.1不进位加》这一节内容,主要讲述了不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
本节内容是学生学习了加法运算的基础知识后,进一步加深对加法运算的理解和掌握。
教材通过具体的例子,引导学生掌握不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运算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基本的加法运算知识,能够进行简单的加法计算。
但是,对于不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学生可能还不太理解,需要通过具体的例子和实践活动,让学生加深对不进位加法的理解。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理解不进位加法的概念,掌握不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能够正确进行不进位加法计算。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学生能够培养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运算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生能够积极参与数学学习,对数学产生兴趣,培养自己的团队合作意识和交流能力。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掌握不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能够正确进行不进位加法计算。
2.教学难点:学生能够理解不进位加法的原理,能够灵活运用不进位加法进行计算。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直观演示法、引导发现法、实践操作法、合作交流法等,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发现不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运算能力。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计算器等教学辅助工具,帮助学生形象直观地理解不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复习加法运算的基础知识,引导学生回顾加法的计算方法,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基本概念:讲解不进位加法的概念,通过具体的例子,让学生理解不进位加法的含义。
3.计算方法:引导学生观察、分析不进位加法的例子,让学生通过实践活动,发现不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
4.巩固练习:设计一些不进位加法的练习题,让学生进行巩固练习,加深对不进位加法的理解和掌握。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说课稿
关于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说课稿四篇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说课稿篇1一、说教材知识与技能:1、通过亲自操作数数,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经历1000以内数的数数过程。
2、在稳固“个”“十”“百”等计数数位的根底上,进一步理解相邻计数单位间的十进关系,认识计数单位“千”,感受大数的意义。
3、准确认读写千以内的数。
过程方法:1、让学生经历观察、猜测、操作、验证等数学活动过程,结合现实材料感受大数的意义,逐渐开展学生的数感。
情感与态度:1、初步培养学生的数学猜测意识和估计能力,开展学生的数感。
教学重点难点:正确数1000以内的数,体会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十进关系既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也是难点。
二、说教法在本课设计中,我主要采用实践探究法、问题情境法。
本课要在100以内数的认识根底上设计教学,努力促进学生把新知识纳入原有的认知结构。
教学过程中重视学生的动手实践操作,通过一根一根的数,十根十根的数,明确十个一是十,十个十是一百,为学习一千做好了铺垫。
在实践探究过程中,学生在因猜测、产生问题的根底上展开质疑、探索。
通过合作探究,相互交流,一步一步解决问题。
在整个学习过程中,老师给学生想、做、说的时机,让他们讨论、交流、质疑、互动,逐步开展学生的数感,让学生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和成功体验。
三、说学法1、学情分析在现有根底方面:学生通过以前的学习以及生活经验的积累,局部学生对1000以内的数也有所熟悉。
在学习动力方面:二年级学生处于智力开发的初级阶段,自觉性很差,动力明显缺乏,需要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在学习能力方面:二年级的学生学习时间不长,他们思考、观察、表达、练习、概括的能力尚未形成,需要在教师的引导下逐步培养。
2、学法指导教师的任务不仅要使学生学会,更重要的是要学生会学。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应掌握以下学习方法: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学会发现规律、掌握规律;学生通过观察、比拟学会分析、综合、整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材分析
沙市青莲巷小学汤红艳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共9个单元,安排了60课时的教学内容。
按四个领域来分就是: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实践与综合应用。
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要达成的总体目标是:
1.获得适应未来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重要数学知识以及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和必要的应用技能;
2.初步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日常生活中和其它学科学习中的问题,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
3.体会数学与自然及人类社会的密切联系,了解数学的价值,增进对数学的理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
4.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情感态度和一般能力方面都能得到充分发展。
本册教材的编排内容丰富,关注学生的经验与体验,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鼓励算法多样化,意在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体现开放性的教学方法等特点。
下面我们一起来看数与代数这一内容标准在本册的安排有:
第二单元的100以内的加减法(二),第四单元和第六单元的表内乘法(一)(二)。
本册要达成的目标是让学生掌握100以内的笔算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能够正确地进行计算。
初步掌握100以内的笔算加减法的估算方法,体会估算方法的多样性。
知道乘法的含义和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熟记全部乘法口决,熟练地口算两个一位数相乘,到学期末绝大多数学生在口算乘法时要达到1分钟做10题。
100以内的加减法笔算是小学数学教学中要求掌握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以往的教学重点放在使学生理解笔算的算理,掌握计算法则和方法上,并通过一定的训练达到计算的熟练。
此次教材的编排,突出的变化是不再孤立的教学笔算,而是将笔算放在解决实际问题的现实背景中,使学习笔算与学习用笔算解决问题有机地结合起来,书中是以某校二年级各班搭配乘车为问题背景。
而我采用的是我们青小二年级各班新学期入学的人数来乘车的方案来导入,让学生自已安排乘车方案,采用操作,合作交流等学习方式来完成教学。
这不仅让学生经历了笔算知识的形成过程,也让学生经历了应用笔算解决问题的全过程。
我是开学就上的第二单元,因为这与一年级下册的20以内的进位加退位减联系紧密,用学生己有的知识经验来开课可让学生获得用数学的成功经验,逐步形成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数学应用的意识。
以往的小学数学教学内容中,对于估算能力的培养涉及得很少,加强估算是当前计算教学改革的重要理念之一。
本册教材不仅在计算教学中安排相应的估算教学内容,而且将估计作为一种重要的思想方法,结合其他数学知识的教学进行渗透与培养。
本册教材在职100以内加减法笔算教学中,安排了“加减法估算”一小节,这是估算正式教学的开始。
由于学生生活背景和思考角度不同,那所估算的方法必然是多样的,我会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多问:你是怎样想的?如果这样估会出现什么错误?你认为哪个方法更好些?以此来引导并交流解决问题的方法,逐步发展学生的估算意识和策略。
如在第一单元长度单位教学中有一些观察某物大约有多长,不需要精确结果,只粗略估计就可以了。
表内乘法、除法是第一学段的学生需要掌握和形成的最基础的知识和技能。
与现行教材比这部分内容的编排变化较大。
首先就是爱本册教材里集中安排表内乘法的教学,乘法口诀仍采用小九九,本学期是让学生在理解乘法的含义的基础上掌握乘法口诀,在下册教材中安排了表内除法的教学内容。
苏教版的是在上册中安排表内乘法教学完后还有口诀求商的内容。
与之相比,人教板的教材是适当降低了难度的。
其次是在乘法的初步认识的教学中提供了学生熟悉的游乐场的集体情景,让学生感受到在现实生活中是存在着计算“相同加数的和”的问题,以帮助学生理解乘法的含义。
在让学生进行操作活动的基础上,从直观到抽象引导学生更好的理解乘法的含义,知道各部分的名称和读、写法。
对于这部分的教学我会采用形式多样、生动有趣的记忆乘法口诀的活动和练习来完成教学。
如:对口令、数螃蟹的腿、数青蛙的嘴眼腿。
同时渗透用乘法解决问题的教学,这不仅加深学生对乘法含义的理解,也有更多的机会来练习乘法计算,更重要的是让学生了解所学的知识有什么用处,如何用,从而逐步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发展解决问题的能力。
这也正是《小学数学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之一:让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
在空间与图形这一领域本册的内容有:第一单元的长度单位,第三单元的角的初步认识和第五单元的观察物体。
这里要达到的目标是:初步认识长度单位米和厘米,学会用制度量物体的长度,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会用三角板判断一个角是不是直角,会画线段角和直角。
能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简单物体和形状,初步认识轴对称现象和镜面对称现象。
在这里教材注意从学生的己有知识和经验出发,利用各种学习内容为学生提供充分的数学探究活动以及交流的机会,让学生在获得丰富的数学活动经验的同时,逐步形成探索数学问题的兴趣和创新的意识,例如:在教学长度单位米和
厘米认识之前。
先组织学生进行探究性活动,通过实际操作,小组讨论,纳推理等活动,得出要用统一长度单位进行测量才能得到一致的结果。
在统计与概率这一内容中,本册要让学生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一格表示2格单位的)和统计表,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来自己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
学生对数据统计过程有所体验,利用学生己有知识导入,尝试着让学生感受到原有的知识解决不了现在的问题时,产生思维冲突,诱发学生求新知的欲望。
从而引出1格还可以代表2个单位。
本册还安排了两个数学实践活动,一个是“我长高了”,另一个是“看一看:摆一摆”都是开放式的对周围事物或对操作材料的教学内容进行探究的活动。
通过观察、猜测、实验等,培养学生分析及推理能力,初步形成有顺序地、全面思考问题的意识,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我准备充分利用学生现有的操作材料,生活中的素材开展生动有趣的活动,使学生经历观察、操作、推理、交流等过程,从而发展能力。
在第八单元数学广角中,安排了简单的排列组合思想和逻辑推理方法,把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通过学生可以理解的简单形式,采用生动有趣的事例呈现出来,从而达到《标准》第一学段的要求: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能进行简单的、有条理的思考。
最后我们在教学实施中要注意的是:
1.在生动有趣的情境中学习
由于二年级学生年龄小,思维多数是形象思维,教师应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设计生动有趣,直观形象的数学教学活动。
2.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
教师要对教材进行再加工,让学生在具体的操作活动中进行独立思考,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并与同伴交流,如在《观察物体》一课中,就可设计为:让4名同学分别坐在4个方向,观察同一物体,再画自己看到的,然后组织学生交流逐步发展空间观念。
在评价方面教师应积极面对,特别对于那种算法多样化和开放性的问题,教师更应及时鼓励,特别注重对学习过程的评价,评价的言语要丰富,要适合学生的年龄特点,从而培养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让人人都有不同程度的发展。
在课程资源利用方面,我们应尽量用好学生可操作的材料,网络,校园设施等等,总之就是为教学高效而想方设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