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太极养生经
太极拳养生之道
![太极拳养生之道](https://img.taocdn.com/s3/m/3b7f020bfab069dc51220107.png)
太极拳养生之道太极拳乃动静结合、内外兼修之功法。
外动形活如龙虎,内养身安似云风。
龙无云、虎无风、则威风尽失。
只练拳、不养生,必损其根源。
缘此,太极拳爱好者不可不知养生之道。
中国古代道家养生方法众彩纷呈,大体上可分为三种。
一导引,即以俯仰屈伸。
抻筋拔骨为主的肢体运动。
二吐纳,是以借助呼吸来吐故纳新,从而调节体内真气运行。
三膳食,通过食用各种营养品来滋补脏腑器官而达到相互平衡。
上面三种方法虽然各有不同之处,但是它们的目的都是为了使气血通畅,预防疾病,提高体质。
从而达到祛病延年的功效。
溯源寻根,自伏羲画卦,阐明阴阳,即将太极之理寓于其中。
嗣后更命阴康作大舞,以宜导湮郁。
广成子传道于黄帝,黄帝作内经,其导引之诸法,均本于太极之理,为理念和无形之运动。
华佗本庄子吐故纳新,熊经鸟伸作五禽经,以授吴普,是时已开姿势运动之先河。
太极以阴阳互根为基础,抱阳而负阴,阴不离阳,阳不离阴,平衡和谐。
古人创太极拳法而不留个人之名,是因历代先师淡泊名利,没有偏见。
它是宇宙和谐运动之表象。
中国的医学基本理论,就是阴阳学说。
它认为人体内部不外阴阳两种因素,阴阳和调,就能维持健康:偏盛偏衰,就要致于疾病。
这种学说在古代医学经典著作《黄帝内经》里阐述很多,例如“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
“阴阳为万物之能始”,“人有形,不离阴阳”。
“自古通天者,生之本,本于阴阳”,“阴阳者血气之男女也”。
这些都是说明宇宙间的事物和人类的身体,都是由阴阳两种因素构成的。
内经认为,凡人身体内,必须阴阳和谐,才能健康无病。
它说:“阴平阳秘,精神乃治”。
“阴阳之气和,血脉调,居处安静”。
“阴阳平匀,以充其形,九侯若一,命日平人”。
“血气舍心,魂魄毕具,乃成为人。
”由于阴阳对人体非常重要,古代擅长养生之士都善于调理阴阳,祛病延年。
内经里称这些人为“至人”,“真人”,“贤人”,说他们能“把握阴阳”,“和于阴阳”,“逆从阴阳”。
中医养生太极八段锦修身养性的八个动作
![中医养生太极八段锦修身养性的八个动作](https://img.taocdn.com/s3/m/7980350f3868011ca300a6c30c2259010202f3be.png)
中医养生太极八段锦修身养性的八个动作太极八段锦是中国传统的养生健身体操之一,它结合了中医理论和太极拳的动作技巧,旨在通过舒缓柔和的动作来调养身心,增强体质。
以下将介绍太极八段锦的八个动作及其功效。
第一段:两手托天理三焦这个动作以挥手托举天地为意象,通过胸腹的扩张与收缩,促进气血运行,调整脏腑功能。
同时,托天理三焦的动作可以缓解肩颈的压力,改善肩周炎等症状。
第二段:两手云门独立开以腰椎为轴心,上下扭转腰背,左右回旋臂肘,这个动作可以消除腰背酸痛,并且有效改善腰椎间盘突出的问题。
同时,云门独立开的动作还能刺激经络,调节内分泌,对改善月经不调等妇科问题也有疗效。
第三段:左右搂膝拗步行两膝交替抬起,通过腿腹的活动来刺激脾胃功能,提高消化吸收能力。
这个动作可以帮助缓解便秘、腹胀等胃肠问题。
此外,左右搂膝拗步行还可以增强下肢力量,达到强身健体的目的。
第四段:五禽戏力量劲五禽戏是模仿虎、鹿、熊、猿、鸟等动物的动作健身,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虎式了。
通过模仿虎的奔跑、跃跃欲试的姿态,五禽戏力量劲可以提高人体的爆发力和灵活性。
这个动作对改善腰腿酸软、关节疼痛等问题有一定的效果。
第五段:退竹推浪手往前摆这个动作以竹子离地的动作为意象,通过身体的前倾来刺激腰背的经络,增强腰椎的稳定性。
退竹推浪手往前摆的动作还可以加强胸肺腔的呼吸功能,减少胸闷气短的症状。
第六段:勾卧野马踏九霄以骑马行走为基础动作,通过膝关节的上下运动,刺激腰、腿、髋部的经络,增强肌肉的力量和灵活性。
这个动作对改善腰腿酸软、关节疼痛等问题有一定的疗效。
第七段:双手攀足瑜珈弓这个动作以攀足维持平衡为基本动作,通过这个动作可以伸展腰背,锻炼柔韧性,增强腿部力量。
双手攀足瑜珈弓的动作还可以缓解肩颈的压力,改善颈椎病和头痛等症状。
第八段:两手攀天魁星走这个动作以两手向天高举为主要动作,通过上肢的伸展和躯干的扭转,可以调整气血的循环,增强肺活量。
两手攀天魁星走的动作还可以有效改善肩颈部位僵硬和脊柱前凸的问题。
我的太极缘:从养生到修心、健智
![我的太极缘:从养生到修心、健智](https://img.taocdn.com/s3/m/ca1bc4aef524ccbff1218409.png)
心态
太极 拳对我 最大的改 变 , 是对心 态的改变 。
生活 有 了边界 感 ,客观 的说 ,以前 生活没 有边 界 感 。现在懂得 了有所 为 , 有所不为 。因为人生精 力之有 限 ,因为 生命之有 限。懂得 善待 自己,所有的烦恼 都是
还有 酒量 没恢 复。原 来我 是单位 喝酒 的高 手 , “ 有 刘
神 秘莫测 ; 一方面也 觉得 内家拳很具 体 、 另 很真 实 ,
是形 而下的演练 , 身体 哪个部 分发生 了改变 , 与人 交
流 哪 里 出现 问题 , 清 楚 楚 ,童 叟 无 欺 。 清
的是很 明显 的 、有 的是 润 物细 无声 的渐 变 ,特 记录
之 以备忘 。
内家 拳让 身 体 发生 了 什么 ?我 简 单概 括 为 :强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铃 等。但都没能 坚持 。 练 太极拳之所 以能坚持 下来 ,
除了因为生病 后有动 力 , 与太极拳 本身的魅 力关系很 大, 越练兴 趣越高 。 兴趣 是克服懒惰 本性的关键 。
2 0 年 5 , 突然 不能 说话 , 脚无 力 , 点 06 月 我 手 有
类 似 电视 剧 《 过把 瘾 》里 王志文得 的那个 病 ,送去 医
次生病开始修炼太极拳, 系
陈氏太极拳第十二代 , 杨氏 太极拳第八代 传人。2 1 OO 年4 月和师傅刘厚 中一起出
健康
院 , 是格林 巴利综合征 , 万分之 三的得病 率被我 说 十
健康 是1 其他是0 有健康时 , 越多 , , , O 你的人生 越精 彩 ; 但当健康是0 , 时 其他添 多少0 也是 白搭 。 ,
时代 。 要你 是真 诚 、谦虚 、 只 好学 的 , 就不 会 碰到 你 敌人 。真正的敌 人是你 自己塑造的 。
太极养生功十二拍口诀
![太极养生功十二拍口诀](https://img.taocdn.com/s3/m/554470cdb90d6c85ed3ac657.png)
太极养生功十二拍口诀第一式乾元启运强调“逢动必旋”,两臂内旋、两掌左右分撑时拇指须稍用力,以助臂的旋转幅度。
有助于畅通手太阴肺经和手阳明大肠经脉,对伤风感冒、支气管炎等呼吸系统疾病有一定防治作用。
下蹲之深度因人而异,不宜强求一致。
默读“呼”音或意守丹田。
意守丹田,既便于排除杂念,净化大脑,又有助于补中益气,扶正培本,增强体质,提高身体抵抗力;呼吸六字诀云:“呼音与脾相配属。
”故默读“呼”音,有助于和胃健脾。
第二式双鱼悬阁此式第1、第2两拍,每拍宜吸、呼各1次,并宜做到深长徐缓;第2拍,功法要求上步时绷脚,落步时勾脚,其实是活动踝关节,而踝关节正是“原穴”所在处。
因此,功法中有规律的活动踝关节,既可以增强经络运行气血、协调阴阳的生理功能,又可以提高经络抗御病邪、反映症候的病理功能,还可以加强经络传导感应、调整虚实的防治功能,从而收到维护正气、内安五脏、强身健体的效果。
身体旋转以腰为轴带动两掌。
切脉时,无名指、中指、食指分别用指腹置于寸、关、尺部位(寸、关、尺三部指寸口而言。
以掌后高骨处为关部,关前为寸,关后为尺)。
呼吸不滞,动作连贯,上下肢协调一致。
默读“呼”音或意守丹田(指关元)。
本式功法有助于提高肺功能,缓解咳喘等呼吸系统疾病;有助于提高脾胃功能,缓解消化不良、胃腕痛等消化系统疾病;有助于提高肾功能,对生殖、泌尿系统疾病有一定作用。
第三式老骥伏枥此式第1、第2两拍,每拍宜吸、呼各1次,并宜做到深长徐缓;两掌握拳屈肘于胸前时,应以中指端点抠劳宫。
点抠劳宫有益于提高心功能,对高血压、冠心病亦有一定缓解效果。
马步姿势之高低,因人而异,但勾手屈腕宜充分,并做到“商商相接”,即五指中的小指、无名指和中指自然背屈,食指自然伸开,大拇指内侧的少商贴在食指的商阳穴处,但此时少商和商阳并没有接通,只有少商和商阳相互捏压时,我们才能说这种勾手为“商商相接”。
“商商相接”的主要目的就是要接通手太阴肺经与手阳明大肠经,使二经在手臂形成一个周天,我们称之为“臂周天”。
太极拳经原文及注释(转)
![太极拳经原文及注释(转)](https://img.taocdn.com/s3/m/f6d48b062e60ddccda38376baf1ffc4ffe47e2fa.png)
太极拳经原文及注释(转)原文:顺项贯顶两膀松,束肋下气把裆撑,背脊开劲两捶争,五趾抓地上弯弓。
举动轻灵神内敛,莫教断续一气研,左宜右有虚实处,意上寓下后天还。
拿住丹田炼内功,哼哈二气妙无穷,动分静合屈伸就,缓应急随理贯通。
忽隐忽现进则长,一羽不加至道藏,手慢手快皆非似,四两拨千运化良。
极柔即刚极虚灵,运若抽丝处处明。
开展紧凑乃缜密,待机而动如猫行。
掤捋挤按四方正,采挒肘靠斜角成。
乾坤震兑乃八卦,进退顾盼定五行。
注:本歌诀原为七首,后文《十三势歌》为第六首,据传为张三丰遗留。
注释:拳经一:顺项贯顶两膀松,束肋下气把裆撑。
背脊开劲两捶争,五指抓地上弯弓。
拳论:虚领顶劲,气沉丹田。
两膀松,然后空。
提顶吊裆,心中力量。
开合按势怀中抱,七星势视如车轮,柔而不刚。
彼不动,己不动,彼微动,而己已先动。
由脚而腿,由腿而身,如练一气。
如转鹘之鸟,如猫擒鼠。
发劲如弓发矢,正其四体,步履要轻随,步步要滑齐。
拳经二:举步轻灵神内敛,莫教断续一气研。
左宜右有虚实处,意上寓下后天还。
拳论:一举动,周身俱要轻灵,尤须贯串。
气宜鼓荡,神宜内敛。
无使有缺陷处,无使有凸凹处,无使有断续处。
其根在脚,发于腿,主宰于腰,形于手指。
由脚而腿而腰,总须完整一气。
向前退后,乃能得机得势。
有不得机得势处,身便散乱。
其病必于腰腿求之。
虚实宜分清楚。
一处自有一虚实,处处总此一虚实。
周身节节贯串,无令丝毫间断耳。
上下前后左右皆然。
凡此皆是意,不在外面。
有上即有下,有前即有后,有左即有右。
如意要向上,即寓下意。
譬如将物掀起而加以挫之力。
斯其根自断,必坏之速乃无疑。
注:本段亦独立成文,即《张三丰拳太极拳论》。
拳经三:拿住丹田练内功,哼哈二气妙无穷。
动分静合屈伸就,缓应急随理贯通。
拳论:拿住丹田之气,练住元形,能打哼哈二气。
气贴背后,敛入脊骨。
静动全身,意在蓄神,不在聚气。
在气则滞。
内三合,外三合。
太极者,无极而生,阴阳之母也。
动之则分,静之则合。
无过不及,随屈就伸。
太极拳养生之道.
![太极拳养生之道.](https://img.taocdn.com/s3/m/094cea483c1ec5da50e27060.png)
太极拳的医疗健身作用
• • 实践证明,太极拳具有十分有效的健身辅助医疗作用。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予以归纳: 锻炼神经系统,提高感官功能。练习太极拳要求心静用意。练拳时,大脑皮质运 动中枢和第二信号系统处于高度的兴奋集巾状态,而皮质的其他大部分地区则处于抑 制状态,这对桀些慢性病患者十分有益。因为打破了病理的兴奋灶,修复和改善了高 级神经中枢的功能,某些局部的病灶也就逐渐减轻或消失了。练习时的眼随手转和推 手中的推荡往来,有助于视神经和皮肤反应能力得到提高使之感觉灵敏。 有助心血管系统健康。练习太极拳要气沉丹田,腹式呼吸使膈肌和腹肌收缩与舒 张,促进血液循环。同时,肌肉活动使毛细血管充分开放,加速静脉和淋巴的回流速 度,改善微循环,从而减轻心脏负担。从整体上改善心脏营养过程,有助于保持心脏、 血管和淋巴系统的健康。 增强呼吸机能。深长细缓的呼吸特点,对提高肺脏的通气和换气功能有良好作用。 所以长期练习者,呼吸频率会减少,肺活量和呼吸差会增大,从而增强呼吸机能。 促进物质代谢。神经系统对内脏器官调节过程的改善,对肠胃也起到按摩作用。 促进肝内血液循环,增强肾上腺素的分泌功能,改善体内的物质代谢。长期练习太极 拳可以增进食欲,促进消化,降低胆固醇含量和软化动脉。
太极拳养生之道
太极拳辅助医疗
老少皆宜的运动——太极拳
• 太极拳是一种柔软缓和的运动,是以无论男女老幼无不适宜。以表面看来虽是无什 么精彩好看的地方,可是它对健康身体确有很好的效果。体育运动贵在上下相随,发 育平均,如果只图有局部的奇特好看,那就不能得到平均的运动,使发育不够全面。 太极拳在练习的身势方面,是周身俱要柔软松开,这种柔软松开的好处,可以使 呼吸自然地深长,气血流行自然地畅通,所以有祛病健身的功效。其动是在稳静上作 出发点,动是静中之动,虽动仍保持其静,所以每练之后感觉心身舒适,非常愉快。 这种运动能促进血液循环、强筋壮骨、并且有稳静神经、修养脑力、消除疲劳、增长 灵慧的效能。练后无面青气喘,血气闭塞之害,所以对身体有百益而无一害,殊非外 功专从事于筋肉的锻炼运动所可同日而语也。 其动作是一致的、是整个的,先由思想发动腰脊,由腰脊达于肩胯,带动四肢, 这样有系统有先后的整个的运动。每动时,一动全身没有不动,要静时全身没有不静。 全身各部位没有哪一部分自动,没有哪一部分不动,或者妄动、迟动、早动之敝。势 如长江大河滔滔不绝,又如抽丝挂线、行云流水绵绵不断。无凸凹处,无断续处,稳 静安舒、慢而无间、缓缓而行,故可使神经命脉各得其所,得着适合的修养,使身上 的细胞血球等自然发挥它的健身功能。
太极拳养生
![太极拳养生](https://img.taocdn.com/s3/m/1fe75d93ce2f0066f4332235.png)
太极拳养生太极拳养生一、练脑太极拳对脑的功能起着积极的调节和训练作用。
太极拳要求精神专一,全神贯注,意动身随,内外三合(内三合指意、气、力相合,即意与气合,气与力合;外三合指手与足合、肘与膝合、肩与胯合)。
连绵不断,一气呵成。
这些细微,复杂,独特的锻炼方法和要求融合在太极拳练习过程当中,是对大脑很好的锻炼。
进而调整身体,使其趋于正常,诸脏器达到坚强有力,从而起到防病,治病,强身,防身的目的。
太极拳是“以静制动,虽动犹静”,动与静结合的锻炼方法。
这有益于对大脑皮层兴奋,抑制的调节。
它对大脑皮层过度兴奋引起的神经衰弱、失眠、头晕等有显著疗效。
如果长期坚持下去,亦可逐渐消除疾病在大脑皮层引起的病理兴奋,从而达到治疗效果。
太极拳强调在周身放松条件下进行锻炼。
它不仅要求躯体放松,而且更要求大脑放松。
在大脑支配下,神经,肌肉放松又能反射性地使全身小动脉(高血压主要表现小动脉收所)得到舒张,同时缓解小动脉壁的硬化。
这样血压随之下降,并趋于正常,对高血压患者更为有利。
在脑力,体力劳动后进行全身放松,能使兴奋的神经,疲劳的肌肉恢复得比较快,这就是练拳比静止更能消除疲劳的原因。
太极拳养生二、练气太极拳练气是在大脑皮层统摄诸神经系统下,使全身处于松静状态,随着深长的呼吸,促使内脏器官和外部肌肉有节律地舒张,收缩,腰,脊,四肢螺旋缠绕将沉蓄与丹田(小腹)之气,运送到全身,此时末梢神经会产生酸、麻、胀、热的感觉,即通常所说的“气感”。
有此气血运行感的人皮肤红润,其体温可增高1度左右。
通过气的运行,肌肉每平方毫米约有200条毛细血管打开使用(在平时只有5条左右有血流过)。
而毛细血管是依照一定周期来开闭的。
因此它们的搏动,好像给身体增加了几百万个微小的“心脏”。
这些外围小心脏的大量开发,减轻了心脏的负担,对心脏病的防治极为有利。
通过肢体的顺逆缠绕运动,不仅锻炼了肌肉的弹性,而且提高了血液循环的速度,因而可防治因血行受阻而产生的心脑血管的病症。
“云手”中的养生经(下)
![“云手”中的养生经(下)](https://img.taocdn.com/s3/m/ed64b07b1fb91a37f111f18583d049649b660e6c.png)
养生(接上期)四、以腰为轴,培肾固本太极拳中讲究“下盘稳如磐石、中盘灵活如珠、上盘轻如杨柳”。
云手动作拆分开,就是左手逆时针画立圆、右手顺时针画立圆、腰部画平圆这样三个圆的运动轨迹。
运行过程中均需以腰为轴、以腰带手。
很多拳友忽视腰部旋转,只是单纯的两臂抡摆。
1.疏通“带脉”腰部的平圆运动可以疏通“带脉”。
带脉在哪里呢?人体的经络都是纵向走的,唯有带脉是围绕腰间一圈的横向的经脉。
带脉是人体的奇经八脉之一,它就像腰带一样把人体纵向的经络系在一起,故而得名。
人到中年,很多人出现了啤酒肚、将军肚、腰部的游泳圈,其实就是带脉“约束诸经”的能力减弱了,力量不足以再束缚腰腹部,从而产生赘肉。
所以,这种润物细无声的以腰带手、腰身合一的日久习练是打通带脉的绝佳方法。
2.刺激“命门穴”腰部做平圆运动,还可以刺激到命门穴。
云手时要求立身中正、松腰敛臀,这样命门就会微后撑,拉长脊柱,使腰椎更加灵活。
命门,字面上讲就是生命出入的门户。
《景岳全书》中说:命门为元气之根,为水火之宅,五脏之阴气非此不能滋,五脏之阳气非此不能发。
命门是督脉上的大穴,位于肚脐正后方、腰部的两肾之间。
中医讲:肾为先天之本,腰为肾之府。
如果命门之火不能推动肾水上行,会出现怕冷、手脚冰凉、甚至出现水肿等这些肾阳虚的状况;或者是肾水不足,肾阴虚弱,水不能制火,会出现口干舌燥、鼻燥咽干、夜间睡觉大汗淋漓盗汗、耳鸣、浑身燥热、辗转反侧不能入睡等这些肾阴虚的状况。
以上症状都可以按摩命门穴得到缓解。
因此,以腰带手的平圆运动可以直接作用于命门穴,加固肾气、培本固源。
五、腿部有力,增寿延年1.打通腿部6条经络人老腿先老,经常习练云手可以延缓腿部衰老。
云手的基本步伐是双腿“屈蹲”。
腿部有6条经络:膀胱经、胃经、胆经、脾经、肾经、肝经。
所以,屈蹲首先要疏通这6条经络的气血。
气血通了,身体自然就健康了。
美国《预防》杂志进行了长寿老人指标调研,“腿部肌肉有力”名列前茅。
我们也可以观察一下身边的长寿老人,都是腿脚扎实、步履矫健。
太极拳养生的六大方法
![太极拳养生的六大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01c5d0db844769eae009edeb.png)
太极拳养生的六大方法太极拳养生的方法1、无极静桩站稳左脚,右脚横向迈出。
平衡两脚重心,两脚相距肩宽。
头顶放松,身体下蹲一点;脸放松,身体再下蹲一点;颈放松,身体再下蹲一点;两肩放松,身体再下蹲一点。
胸膛放松,身体再下蹲一点;小肚放松,身体再下蹲一点;臀放松,身体再下蹲一点;大腿放松,身体再下蹲一点;小腿放松,身体再下蹲一点;脚底放松,身体再下蹲一点。
心静体松的站桩1至2分钟。
练习太极拳要静,练习之前要排空内心的杂念,静下心来慢慢练习,这样能提高大脑神经系统。
太极拳养生的方法2、太极起势身体慢慢下蹲,两脚相距与肩宽。
两脚慢慢蹬起来,两手往上抬。
手臂环状收回。
松肩,两手分别向外分开。
身体慢慢下蹲,两手往下落。
练12遍。
太极拳养生的方法3、推波助浪初式左或右半马步,后脚蹬,转成弓步,膝盖不能突出脚尖,两手向前推。
接着前脚蹬,后坐半马步,臀部不能突出脚跟,两手松臂舒指往外侧划开收回在肋旁。
左式、右式各练12遍。
太极拳养生的方法4、左右云手马步站立,左手抱圆。
腰胯左转完了,右手抱圆。
腰胯右转完了,左手抱圆。
左式、右式各练12遍。
太极拳讲究的是松,很多初学者练习太极拳顾虑的太多,导致什么都没练好,所以练习时先从放松练起。
太极拳养生的方法5、易筋甩手身体站直,两脚相距肩宽,两臂同方向前后摇甩,向后用点气力,向前不用力,脚跟抬起离地,脚趾用力抓住地下。
练36遍。
太极拳养生的方法6、左右撵猴初式左半马步,右手在上、左手在下的抱球。
滚球,重心向前一点。
后坐,左手推出去。
转为右半马步,左手在上、右手在下的抱球。
滚球,重心向前一点。
后坐,右手推出去。
左式、右式各练12遍。
太极拳的医疗保健功能太极拳在我国历代人民的长期实践中不断地演进和发展,使它无论在技术上、理论上都形成了完整而系统的内容,成为具有宝贵医疗价值的轻松柔和运动项目。
这是我国古代人民在体育事业上的巨大贡献之一。
太极拳有高深的技击艺术,有宝贵的医疗保健作用。
它是一种把我国源远流长的拳术、导引术、吐纳术三者结合,加以创新的治病强身、增强体质和延年益寿的体育运动。
太极拳的健身养生原理
![太极拳的健身养生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fe0ccb122cc58bd63086bd38.png)
太极拳的健身养生原理太极拳健身养生之练脑:太极拳对脑的功能起着积极的调节和训练作用。
太极拳要求精神专一,全神贯注,意动身随,内外三合内三合指意、气、力相合,即意与气合,气与力合;外三合指手与足合、肘与膝合、肩与胯合。
连绵不断,一气呵成。
这些细微,复杂,独特的锻炼方法和要求融合在太极拳练习过程当中,是对大脑很好的锻炼。
进而调整身体诸系统的功能,使其趋于正常,诸脏器达到坚强有力,从而起到防病,治病,强身,防身的目的。
太极拳是“以静制动,虽动犹静”,动与静结合的锻炼方法。
这有益于对大脑皮层兴奋,抑制的调节。
它对大脑皮层过度兴奋引起的神经衰弱、失眠、头晕等有显著疗效。
如果长期坚持下去,亦可逐渐消除疾病在大脑皮层引起的病理兴奋,从而达到治疗效果。
太极拳强调在周身放松条件下进行锻炼。
它不仅要求躯体放松,而且更要求大脑放松。
在大脑支配下,神经,肌肉放松又能反射性地使全身小动脉高血压主要表现小动脉收所得到舒张,同时缓解小动脉壁的硬化。
这样血压随之下降,并趋于正常,对高血压患者更为有利。
在脑力,体力劳动后进行全身放松,能使兴奋的神经,疲劳的肌肉恢复得比较快,这就是练拳比静止更能消除疲劳的原因。
太极拳健身养生之练气:太极拳练气是在大脑皮层统摄诸神经系统下,使全身处于松静状态,随着深长的呼吸,促使内脏器官和外部肌肉有节律地舒张,收缩,腰,脊,四肢螺旋缠绕将沉蓄与丹田小腹之气,运送到全身,此时末梢神经会产生酸、麻、胀、热的感觉,即通常所说的“气感”。
有此气血运行感的人皮肤红润,其体温可增高1度左右。
通过气的运行,肌肉每平方毫米约有200条毛细血管打开使用在平时只有5条左右有血流过。
而毛细血管是依照一定周期来开闭的。
因此它们的搏动,好像给身体增加了几百万个微小的“心脏”。
这些外围小心脏的大量开发,减轻了心脏的负担,对心脏病的防治极为有利。
通过肢体的顺逆缠绕运动,不仅锻炼了肌肉的弹性,而且提高了血液循环的速度,因而可防治因血行受阻而产生的心脑血管的病症。
补气血的传统养生方法太极气功
![补气血的传统养生方法太极气功](https://img.taocdn.com/s3/m/f9ba389ccf2f0066f5335a8102d276a2002960ad.png)
补气血的传统养生方法太极气功补气血的传统养生方法——太极气功太极气功,又称为太极拳,是中国传统的养生保健方法之一。
它融合了身体的运动、呼吸控制和内心的冥想,通过一系列轻柔的动作和呼吸法来调和气血,达到增强体质、平衡内外环境的目的。
下面将介绍太极气功的历史渊源、基本原理以及具体的练习方法,希望能帮助读者了解并尝试这项传统的养生技巧。
一、太极气功的历史渊源太极气功起源于中国古代,初期主要作为一种武术形式存在。
其创始人传说是明代杨露禅,他将武术的招式与内功修行相结合,形成了独特的太极拳理念。
太极拳演绎了宇宙间万物变化的哲学思想,追求力量与柔韧、阴与阳的平衡。
如今,太极气功已经不仅仅是一种武术,更是一种健身养生的方法,深受全世界人民喜爱。
二、太极气功的基本原理太极气功的基本原理是通过运动、呼吸和思维的结合,调和身心的能量,提升整体健康水平。
太极拳的动作缓慢而柔和,注重腹式呼吸,使人体吸收更多氧气,增加氧气供应量和血液循环,从而改善气血循环不畅的问题。
太极气功强调内外调和,通过调整呼吸节奏和身体动作的协调性,使气血流动更顺畅,提高人体免疫力和抵抗力。
三、太极气功的具体练习方法1. 准备:找一个安静的室内或户外场所,穿着宽松舒适的服装。
保持身体放松,并尽可能远离嘈杂的环境。
2. 热身:站直双脚,双手自然下垂。
缓慢地向前、向后、向左、向右转动腰部,让身体感受到热身运动的效果。
3. 基本功:太极拳有一系列基本的动作,如起势、云手、单鞭等。
初学者可以根据教学视频或教练的指导来学习这些基础动作,逐渐熟悉并运用它们。
4. 呼吸练习:太极气功注重腹式呼吸,即深吸气时腹部凸起,呼气时腹部收缩。
在练习太极拳过程中,要注意呼吸的节奏和深度,使呼吸与动作相协调。
5. 冥想:练习太极气功时,要保持内心的冥想状态,专注于身体的感觉和呼吸。
可以尝试闭上眼睛,用意念引导体内的气流运动,达到调和气血的效果。
四、太极气功的注意事项1. 初学者应从简单的动作开始,逐渐增加复杂度和难度。
太极养生功十二法口诀
![太极养生功十二法口诀](https://img.taocdn.com/s3/m/33caaeebb9f67c1cfad6195f312b3169a451ea74.png)
太极养生功十二法口诀太极养生功十二法口诀功法源流养生文化源远长,博大精深民间藏,劳动人民来创造,民族健康国富强。
功法特点养生理法源于易医,功走圆道天人合一,逢动必旋工于梢节,意形结合意如清溪。
动息相随动缓息长,健内助外命意腰际。
动作名称乾元启运好运伴,双鱼悬阁有撑按,老骥伏枥马步勾,纪昌贯虱练射箭。
躬身掸靴拂尘念,犀牛望月回身转,芙蓉出水淤不染,金鸡报晓独立站。
平沙落雁把根盘,云端白鹤德寿仙,凤凰来仪为瑞应,气息归元入丹田。
前有预备后收势,贵在坚持天天练。
技术要领、注意事项及功理作用预备势技术要领周身放松并步立,舌抵上腭眼轻闭,牙齿相合上下对,默念口诀调呼吸。
夜阑人静万虑抛,意守丹田封七窍,呼吸徐缓搭鹊桥,身轻如燕飘云霄。
注意事项两手相叠抚丹田,男女手均左里边,口诀心中默念毕,两手垂落目视前。
乾元启运名称内涵乾元启运三阳泰,万事开头好运在,斗柄回寅万户春,阳春三月百花开。
动作指南左脚开步略肩宽,两臂平举头左(右)转,两臂前摆头转正,微蹲两手按腹前。
起身平举向右(左)看,前摆落手并步站。
起吸提肛收小腹,落呼肛腹松自然。
做罢左势做右势,动作相同方向反。
注意事项两掌分撑臂内旋,拇指用力助旋转,下蹲深度因人异,默读呼音守丹田。
主要作用畅通肺经大肠经,防治感冒有作用,意守丹田扶正本,呼与脾胃相对应。
健身气功・导引养生功十二法口诀双鱼悬阁名称内涵太极图中两条鱼,阴阳消长挂墙壁,一手下按一手托,神圣庄严不可欺。
动作指南半左(右)转两臂侧摆,成丁步无名切脉,顺势摆至左(右)前方,虚变弓左(右)脚前迈。
后坐虚步脚跷起,合掌距胸二十厘,收脚摩掌阴阳鱼,下按落掌并步立。
注意事项呼吸深长徐缓,以腰为轴旋转,无名中食切脉,呼音意守关元。
主要作用有助提高肺功能,缓解咳嗽等疾病,利于消化缓胃病,强肾生殖有作用。
老骥伏枥名称内涵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壮志德荣,不称其力,年华虽老,仍是良驹。
动作指南开步摆臂平于肩,掌心向上同肩宽,目视两掌握成拳,两臂屈肘收胸前。
我的太极日常生活
![我的太极日常生活](https://img.taocdn.com/s3/m/7a5b3e62a22d7375a417866fb84ae45c3b35c29e.png)
刚柔太极少林与太极2023年11月第11期我的太极日常生活拳海无涯,学无止境,越学练太极拳越感到应该永远虔诚地去执着求之!一年四季,无论寒冬酷暑,我都在孜孜不倦地认真学练太极拳功夫,公园早已成了我太极人生的第二个家。
一天最少七个小时在公园,没有节假日,除了下雨天和很少有几天的特殊事情,我每天都在我的太极梦想而执着努力奋斗。
太极拳修练的最终目的是练好腿功夫和养好内气的充实和饱满!养身养气是最好的养生!人活一口气,拳练一口气,太极拳是最好的养生有氧运动。
俗话说人老先老腿,练拳不练功,到老一场空,所以近一年来我练拳更多的时间是花费在下盘功夫的修练和静桩功的修练。
每天早上6点半去公园,先是练近2个小时的太极拳后,我就去公园健身场地压腿拉筋练劈叉,已是近六十岁的人啦,所以要想练成功多么艰难不易,炎热的夏季,哪怕一连多天40多度的高温天气,天天像上班,准时开练,不到点不回家。
早上打完拳8点到10点,下午3点到6点半准时在公园和多个好姐妹一起练腿功夫,我感慨,团队力量的感染力是多么强大,而我始终走在队伍的最前列,能者为师,相互学习,勤学苦练,好多次因为天天过长时间拉伸,腿筋多次拉伤,可我从未休息过,因为我深深懂得学如逆行舟不进则退,勤能补拙!所以天天快马◎郭艳岺29刚柔太极少林与太极2023年11月第11期加鞭,勤学苦练,滴水穿石,终于苦尽甘来,看着自己一天天快速成长心里也很快乐。
这就是我的个性,一旦确定目标,只顾风雨兼程,愿望不达不罢休。
太极路上我永远在执着地奋进着,奔跑着!白天辛苦练功夫一天了,晚上我还要自律练太极拳的静桩功夫,独自享受着坚持给我带来的快乐和收获!以意行气,动静开合,节节贯穿,气走周天,气遍全身,越练气感越强大,手心足心热烫,浑身皮肤发热,静心聆听内气在体内的流动越来越顺随强大,深深体悟着太极拳的无穷魅力和无限价值!太极拳修练不仅可以给人带来身心健康,还可以使人生活充实!今年由于管住嘴迈开腿我的身材也变得愈来愈苗条了,人也变得更加有精气神了!每天的太极生活好开心快乐,每天与健身好友相伴,与太极知己相依,苦中有乐,收获满满!我深深感受到腿筋慢慢拉开,走路带风,身轻如燕,练拳身法也更加轻灵圆活。
顺口溜里的养生经——常打太极拳,益寿又延年
![顺口溜里的养生经——常打太极拳,益寿又延年](https://img.taocdn.com/s3/m/a08630e71ed9ad51f11df237.png)
顺口溜里的养生经——常打太极拳,益寿又延年作者:张研来源:《养生保健指南》2019年第06期太极拳是中国人特有的运动方式,它结合了易经的阴阳理论,结合中医经络穴位学说及传统的导引养生方法。
这句顺口溜说明了练太极拳的好处。
相传太极拳是武当山的道土张三丰所创,他在修道时看见地上的长蛇蜿蜒扭动身体跟天空的雀乌相斗,雀乌虽然灵敏异常,但总是被长蛇以四两拨千斤的方式轻松躲过,张三丰自此受到启发,创造了这种以静制动、以柔克刚的独特拳术。
小顺口溜,大学问太极拳是刚柔并济的拳术,运动起来宛若行云流水,一气呵成。
太极拳的运动较为舒缓,运动量较小,是适合各种人的运动方式,它对健康的益处主要有以下几点:舒缓精神,调节情绪太极拳的运动讲究形神合一,其动作连贯畅通,在运动时精神需要高度集中,随着运动的进行,全身肌肉逐渐放松,精神也会逐渐融入身法中,使紧张的情绪得以舒缓。
预防心脑血管疾病进行太极拳运动时,全身处于较为放松的状态,肌肉舒缓使血管的压力降低,进而促进身体的血液循环,强化心脏功能,使血流通畅。
长期打太极拳可以有效改善心血管功能,达到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目的。
疏通经络,促进气血运行太极拳的运动涉及头部、手部、腿部、足部、腰部等人体各主要部位,尤其是各个骨关节部位,这些部位正好是经络容易发生堵塞的位置。
太极拳可以有效疏通经络,促进气血运行,保持身体健康。
改善骨骼状况太极拳的运动量不大不小,练习太极拳时,全身的各个肌肉及关节组织都会被调动起来。
长期练习可以维持关节灵活性,增进关节活性,增强骨骼健康。
调理脾胃太极拳中有不少的腰部運动,可以间接地按摩胃部,促进肠胃蠕动,对于调理脾胃有较好的疗效。
太极拳养生--之“舌顶上颚”
![太极拳养生--之“舌顶上颚”](https://img.taocdn.com/s3/m/9236648984868762caaed554.png)
太极拳养生—之“舌顶上颚”很多人小看这个舌头,并且认为舌顶上颚是道家的迷信偶今天就来给大家讲一讲舌经,舌经是什么呢?就是用舌头打人的功夫不要小看这个舌头啊,下通地府,上通天柱,连心络肾,而且是脏与腑的桥梁,好好的练,慢慢的练,练好了再练五脏,五脏练好了再练身体,这要一身的气都通了,舌头前上顶,顶到齿后一处地方,点到了会酥痒的很爽,这是什么作用呢?就是接津,简单的说就是口水就会不停的流出来,然后顺势吞下去,吞的很爽,要是你反过一,往后顶,肯定就吞的不爽,堵的难受舌头卷起来往上后顶,这个作用又不一样了,是抱元的作用,又何以护脑,在练武功的时候可以这样搞,练内力的时候也可以这样搞,要是你反过来往前顶那就很难受了,嘿嘿大家都知道舌顶上颚,不知道舌头还可以向下塌的,如果你腹中或胸口,或者任脉一路有任何的不爽,你塌过几分钟就很爽了,气就全顺了全通了顶还有很多种,有轻轻顶,不轻不重的顶,见过打太极拳没有?没见过总看过吧?就跟那一样,舌头也是一个太极,太极还要放在心里,放在舌头上舌不但可以往下塌,还可以前吐后缩,见过蛇吐焰没有?见过吧?知道他为什么吐吗?哈哈,简单,因为他觉得自已吐的很爽,所以就吐,你也可以吐,当然不要张开嘴,偷偷在里面慢慢的试就可以了,这样就会吐的把丹田的力引出来没事把自已全身揉揉,见过别人揉面团没有,呵呵,因为越揉越有弹性,呵呵,人也一样,就是要把自已揉来揉去,越揉越有弹性,这样揉多了,舌力就与全身融合为一个整体,这样才好去打人,当然揉是有方法的,找个推拿师学学这些练好了,也差不多了,没事就找个沙袋,狂推狂扁,这样舌头上练出来的气就全部随了你的狂扁流行到四肢百节了,哈哈~最后找个人扁他几下,然后问他会不会很痛啊什么的,如果他说痛,那就是成功了,如果他说不痛(他骗你的 ^_^)个人以为顺其自然是最好的,不必太过于追求形式,可能你开始用舌尖气顺,用功一久不自然的就卷上去了,就好象我们握拳头,一握固因为气往内走不自然就紧了面有威严之相,头项要虚领顶劲,两目有神,灵光挂顶,腹如大渊,这几个做好了,舌顶上颚就会气顺起到作用,道家管舌叫钥匙,虽然解释不同,大抵就是储气皆达,然后舌一动气就通了,不然有钥匙打开了也是什么都没有。
太极拳的至上养生经
![太极拳的至上养生经](https://img.taocdn.com/s3/m/30aa653ff111f18583d05a1e.png)
/qyseo2013
太极拳的至上养生经
太极拳的至上养生经
发布:2012-04-06 09:59:00|来源:大众养生网|责编:奇迹
老年人养生的方式缤纷复杂,多种多样。
其中,太极拳是很多老年人首选的健身方式。
下面是一个老年人分享他的太极至上养生经,一起来看看吧!
提这个“松”字,我学太极拳数十年了,到了近年才悟到其中道理。
我老师杨澄甫先生一天到晚坐在那儿,不发一言,你不问他,他绝不讲话。
但这个松字,他每天总要讲个几百回,我甚至连耳朵都灌满了。
他还讲了一句话,更是奇怪,就是“不跟你讲这句话,你三辈子学不到的”,我就怀疑,难道讲一个松字,我就三辈子学不到吗?现在想起来,不但三辈子,也许六辈子还学不到。
但究竟什么叫做松?怎么才能松得干净呢?我们去佛殿,常会看到弥勒佛,很大一个肚子,笑笑的,拿着一个布袋,上头题着:坐也布袋,行也布袋;放下布袋,何等自在。
这是什么意思呢?这就是说:人不但自己是个布袋,甚至于一切———儿女妻子,功名利禄无一不是布袋,都要统统放下,这样才得自在。
练太极拳难,难就难在自己有意识挡住,障碍了自己,不能进步,这确实是太极拳最难过的关头。
因此,在练拳时,连自己的意识也要放空,放下,这才是真正的放松,也才能渐入佳境。
太极拳不仅动作优美,还是一种不错的健身养生方式,感兴趣的您不妨也去学习学习吧!。
太极养生八段锦方法
![太极养生八段锦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3c0f88ca5ef7ba0d4a733bc4.png)
太极养生八段锦方法
可能我们很多老年人朋友由于上了年纪,身体变得特别差,经常容易出现各种各样的疾病,我们可以采用一些运动的方法来帮助我们增强自身的身体素质,太极就是一种非常不错的运动方法,可以帮助我们达到很好的强身健体的功效,简述一下太极养生八段锦方法吧。
一、练理不练力
“理”就是太极拳的道理、原理。
太极拳练的是大道,即太极阴阳转换中阳极生阴、阴极生阳的原理。
太极拳刚中寓柔,柔中寓刚,刚柔相济;虚极生实,实极生虚,虚实转换。
通过精神集中、以意导气、以气运身、意到气到形随的练习,做到一动全动,周身相随,内外相合。
练功时循规蹈距,顺其自然,不
能急于求成。
练力指的是练习气力,这种练习虽然将局部力量练得很大,但这种力量是拙力、僵力,缺少灵性,为太极拳家所不取。
二、练本不练标
“本”是指本源、根本,即肾中元气和下盘功夫。
肾藏元阴元阳,为先天根本、发气之源。
肾气充足,则五脏得养,肝、心、脾、肺、肾各行其职,故能精力充沛、力量充足、反应灵敏、身体协调。
内气充盈为本源之一。
其二是指在周身放松的基础上,气纳丹田,沉入涌泉,达到上盘灵,中盘活,下盘稳固,落地生根。
“标”是指以练习身体各个部位的力量和硬度为主要目的的局部练习方法。
太极拳是内功拳,内外兼修,以练内培元为主,“培根润源”,“培其根则枝叶自茂,润其源则流脉自长”。
老年人都应该去学习一下太极养生八段锦方法,可以帮助我
们愉悦心情的同时就可以帮助我们达到很好的养生效果,可以大大的降低我们自身出现关节炎,风湿骨科疾病的几率,还可以帮助我们提高自身的心肺呼吸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么 呀 。 医 生 说 : 赶 紧 运 动 吧 , 们 全 民健 身 ,单 位 领 导 组 织 全 体 兴 奋 ,渐 渐 地 我 爱 上 了 太 极 拳 , ” “
否 则 一 些 疾 病 很 快 就 会 找 上 门 职 工 学 打 太极 拳 ,我 也 参 与 了。 来 的。 ”但 我 当 时却 不 以 为然 。 我们 初学 的是 2 4式 太 极
上班 后腰部 老 是隐 隐作痛 , 我就 掌握 了 2 4式 太 极 拳 的基 本 不 敢 拿 重 东 西 ,在 家 中 有 好 些 事 要 领 , 后 来 一 早 一 晚 我 又 去 街
拉 练 ,军 事 比赛 咱样 样 跑 在 前 。
步 入 中 年 之 后 , 身 体 状 况 情 还 需 要 夫 人 照 顾 ,这 令 我 很 是 心 公 园 随 一 些 中 老 年 人 一 起 练
; 如 牛 ,部 队 战 友 都 戏 称 我 是 右 ,才慢 慢 的 能下 地 走 路 了 ,一 碍 于 面 子 ,我 还 是 跟 他 一 招 一 士 『
“ 坦 克 ” 那 真 是 说 打 就 打 , 个 月后 才 上班 。 土 , 说 干就 干 , 习武就 习武 ,拉 练就
式 的 练 习起 来 ,大 约 学 了 1周 ,
后 来 我 又 学 习了 4 2式 、6 4式 。 目前 我 仍 操 练 在 运 动 场 上 ,
4年 前 的 一 天单 位 搬 家 ,我 拳 。 张 教 练 是 一 位 7 0多 岁 的 老 当 然 拳 打 得 也 有 模 有 样 了 。 不
和 一 位 同事 抬 桌 子 ,虽然 感 觉 不 人 ,他 精 神 矍 铄 , 身体 康 健 ,拳 少 初 学 者 还 拜 我 为 师 呢 。 更 重
太 沉 , 可 是 我 的 腰 却 吃 不 住 劲 打 得 也 非 常柔 美到 位 。 我 是 个 急 要 的 是 , 前 不 久 我 去 医 院 检 查 了 ,像 拉 断 了似 的疼 痛 难 忍 ,站 性 子 ,初 学 那 慢 慢 悠 悠 的一 招 一 了 一 下 身 体 ,血 压 、 血 脂 都 明
都站 不起 来 了 ,豆 大 的 汗珠 顺 着 式 ,感 觉 很 是 别 扭 。 什 么 “ 卷 显 地 下 降 了 , 练 习 太 极 拳 使 我 倒
额 角 向 下 滚 , 同 事 把 我 送 到 医 肱 ” 什 么 “ 底 针 ” 的 ,我 怎 受益 匪浅 。 、 海
保健跃苑 4 5
有点 不 佳 ,健 康 查体 时 医 生说 我 烦 恼 ,难 道 我 以 往 的 “ 坦 克 ” 习 , 坚 持 练 习 1个 多 月 后 , 我 土
不 仅 血 脂 高 、 血 压 高 还 有 轻 微 从 今 往 后 就 成 了 “ 病 秧 子 ” 了 老 不 仅 动 作 练 得 十 分 娴 熟 ,腰 腿 的 骨质 疏 松 。 我 说 : 我 除 了 有 吗? 我 有 些 不甘 心 ,那 年 正 赶 上 也 变 得 十 分 柔 韧 , 活 动 活 动 筋 “ 时 腰腿 感觉 不 太 舒 服 ,其 他 没 什 “ 非典 ” 闹 ,非 典 过后 政 府 号 召我 骨 哪 儿 也 不 疼 了 , 这 令 我 十 分
我的太极养生经
文 / 壮 毕
院 ,检 查 后 医 生 告 诉 我 是 腰 椎 问 么 比 划 也 不 像 那 么 回 事 。 我 想 盘 突 出。 我 听 了似 信 非 信 , 医生 打 退 堂 鼓 ,集体 练 时我 老 是 “ 偷
给 开 了一 大 包 膏 药 和 舒 筋 活 血 的 工 减 料 ” 不 认 真 学 ,谁 知 被 张 药 ,嘱 咐 我 回 家 尽 量 卧 硬 板 床 , 教 练 发 现 了 , 他 来 到 我 跟 前 手 慢 慢 休养 休 养 会 好 的 。你 别 看 医 把 手 地 教 , 并 且 一 边 教 一 边 给 生 说 得 轻松 ,这腰 椎 问盘 突 出症 我 讲 练 太 极 拳 的 好 处 , 并 告 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