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人教版生物与名师对话一轮复习课时作业35
高考生物《与名师对话》一轮复习课时作业13
课时作业(十三)温馨提示对应课时作业25页(时间:3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1.(2010·怀化模拟)下列过程中不属于细胞分化的是()A.B淋巴细胞形成浆细胞B.胚胎干细胞形成神经细胞C.质壁分离植物细胞的复原D.蜥蜴断尾再生解析:植物细胞质壁分离的复原只是细胞内部形式发生了一些变化,没有形成新类型的组织细胞,不符合细胞分化定义。
答案:C2.(2010·抚顺一中月考)细胞分化是生物界普遍存在的一种生命现象,下列叙述正确的是()①细胞分化就是细胞在形态和结构上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②分化是基因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条件下选择性表达的结果③未离体的体细胞一般不会表现出全能性④分化过程中遗传物质会改变A.①②B.②③C.①②③D.①②③④答案:B3.(2010·华南师大附中综合测试)下列关于癌细胞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A.DNA含量是正常体细胞的2倍B.细胞呼吸速率显著减慢C.细胞膜上的糖蛋白较少D.以无丝分裂方式增殖解析:本题考查癌细胞的特征。
细胞发生癌变后,在适宜条件下可以无限增殖,代谢增强,但细胞DNA含量并未增加。
细胞的形态结构发生显著改变,细胞膜表面的糖蛋白减少,使细胞易于分散和转移。
答案:C4.(2010·长沙联考)人类寄希望于利用干细胞(人体中具有分裂、分化能力的细胞)的分离和体外培养,在体外培育出组织器官,并最终通过组织或器官移植实现对临床疾病的治疗。
能否用肌细胞代替干细胞()A.不能,因为肌细胞与干细胞含有的遗传物质不同B.不能,因为肌细胞是高度分化的细胞,一般没有分裂能力C.能,因为肌细胞虽然是分化的细胞,但在一定条件下也可脱分化,实现细胞全能性D.能,因为肌细胞与干细胞具有完全相同的遗传物质解析:干细胞具有分裂和分化能力,全能性较高。
肌细胞虽然具有与受精卵相同的遗传物质,但其全能性受到抑制,一般不具备分裂和分化能力。
答案:B5.(2010·福州质检)下列不属于细胞凋亡现象的是()①霜冻导致香蕉植株死亡②蝌蚪发育成为青蛙过程中尾部消失③寄主细胞因病毒的增殖释放而死亡④花瓣的自然凋落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解析:霜冻导致香蕉植株死亡和寄主细胞因病毒的增殖释放而死亡都是在不利的外界影响下,导致细胞坏死而引起的,不属于细胞凋亡。
高考生物《与名师对话》一轮复习课时作业40
课时作业(四十) 温馨提示对应课时作业79页(时间:3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1.使用凝胶色谱法分离蛋白质实验中,相对分子质量不同的蛋白质在凝胶中的行进过程,可表示为图中()答案:B2.洗涤红细胞时,离心所用方法为()A.低速长时间离心B.低速短时间离心C.高速长时间离心D.高速短时间离心[答案] B3.下列有关花药离体培养,说法错误的是()A.对材料的选择最常用的方法是焙花青—铬矾法,这种方法能将花粉细胞核染成蓝黑色B.材料消毒时需先用酒精浸泡,然后用氯化汞或次氯酸钙溶液浸泡,最后用无菌水冲洗C.接种花药后一段时间内不需要光照,但幼小植株形成后需要光照D.若接种的花药长出愈伤组织或形成胚状体后,要适时转换培养基,以便进一步分化成再生植株解析:确定花粉发育的时期最常用的方法是醋酸洋红法,有些植物细胞核不易着色时,需采用焙花青-铬矾法。
答案:A二、非选择题4.(2009·珠海模拟)2008年5月20日民政部等制订汶川大地震遇难人员遗体处理意见指出,无法确认遇难者身份的,由公安部门提取可供DNA检验的检材以便事后身份辨认。
事后的遗体辨认可借助于DNA杂交技术,即从遗体细胞与死者家属提供的死者生前生活用品中分别提取DNA,然后借助DNA杂交技术对遗体进行确认。
据此回答:(1)为了确保辨认的准确性,需要克隆出较多的DNA样品。
这需借助PCR技术。
使用PCR技术的具体实验操作顺序是:按配方准备好各组分→→离心使反应液集中在离心管底部→设计好PCR仪的循环程序→进行PCR反应。
请写出图中方框的步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步操作应特别注意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高考生物《与名师对话》一轮复习课时作业35
课时作业(三十五)温馨提示对应课时作业69页(时间:3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1.(2010·苏锡常镇调查)图甲、乙分别表示人体体液中物质交换、生态系统碳循环的模型图,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甲图中O2浓度最高的是BB.乙图中的D是生态系统的主要成分C.人体发生过敏反应时,甲图中的A增加导致组织水肿D.因捕食关系而建立的食物链中,能量最少的是乙图中的B所处的营养级解析:图乙中的A代表生产者,B代表分解者,C代表消费者,D代表大气中CO2库,生态系统的主要成分是生产者,A和C因捕食关系可建立食物链。
图甲中A代表组织液,B 代表淋巴,C代表血浆,D代表组织细胞,图甲中O2浓度最高的是血浆。
答案:C2.(2010·深圳质检)下列判断,错误的是()A.适当放牧,由于动物的植食作用,可增加草原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B.捕食者体型比被捕食者小,则生物数量关系肯定会构成倒金字塔形C.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向分解者之后,仍可能从分解者再流向消费者D.“桑基鱼塘”生态系统与普通的生态系统相比,实现了能量多级利用解析:动物的植食作用可以促进植物的分化,可增加草原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C正确,例如:草履虫以枯草杆菌为食。
答案:B3.(2010·南通调研)下图表示某草原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图解,①~④表示相关过程能量流动量。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①是流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B.分解者分解动植物遗体释放出来的能量,可供绿色植物再利用C.图中②/①的比值代表“草→兔”的能量传递效率D.③和④分别属于草和兔同化量的一部分解析:流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应该是生产者(草)所固定的太阳能的总量,而①仅是其中的一部分,所以A错。
分解者分解遗体,最终是以热能的形式释放,而热能是不能被绿色植物固定利用,所以B错。
图中①②分别是流向兔和狐的能量,二者之比不能代表“草—兔”的能量传递效率,所以C错。
③是兔排出的粪便中所含的能量,兔是初级消费者,初级消费者的粪便所含的能量不属于初级消费者所同化的,应该属于生产者(草)的;④是由兔流向分解者的能量,应属于兔同化量的一部分,所以D正确。
【与名师对话】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课时作业30
【与名师对话】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课时作业30(时间:3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1.(2010·全国Ⅱ)下列关于免疫细胞的叙述,错误的是( )A.效应T细胞可以释放淋巴因子B.T淋巴细胞可以产生多种抗体C.吞噬细胞和淋巴细胞均属于免疫细胞D.一个效应B淋巴细胞(浆细胞)只能产生一种抗体解析:免疫细胞有吞噬细胞和淋巴细胞,效应T细胞可使靶细胞裂解死亡,也可释放淋巴因子,抗体只能由效应B细胞产生,且一种效应B细胞只能产生一种抗体。
答案:B2.(2010·福建理综)结核杆菌感染人体并侵入细胞后会引起结核病,体内接触该靶细胞并导致其裂解的免疫细胞是( )A.浆细胞 B.T淋巴细胞C.B淋巴细胞D.效应T细胞解析:本题考查特异性免疫的有关知识。
细胞免疫中效应T细胞接触靶细胞使靶细胞裂解;浆细胞、B淋巴细胞参与体液免疫。
答案:D3.(2010·海淀模拟)如图表示人体某种免疫过程,下列根据此图的叙述正确的是( )A.图中细胞A是效应淋巴细胞B.该过程是人体免疫的第三道防线C.该过程属于特异性免疫D.该防线能防御多种病原体答案:D4.(2010·宁波模拟)正常血清蛋白用电泳的方法,可以看到四个主要部分:血清白蛋白和α、β、γ球蛋白(如下图)。
抗体主要属于( )A.血清白蛋白 B.α球蛋白C.β球蛋白D.γ球蛋白答案:D5.(2010·苏北十校联考)下列物质或细胞属于细胞免疫过程所特有的是( )A.抗原B.抗体C.浆细胞 D.效应T细胞解析:抗原是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都有的,抗体和浆细胞是体液免疫特有的,效应T细胞是细胞免疫所特有的。
答案:D6.(2010·烟台模块检测)下图中的曲线显示了两种使人体获得免疫力的方法。
据此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当一个人被疯狗咬伤时采用方法②进行免疫比较好B.采用方法①可以使人获得比方法②更持久的免疫力C.采用方法②使人体获得抗体的过程叫细胞免疫D.医学上一般采用方法②进行免疫预防解析:人被疯狗咬伤后,需要抗体尽快与抗原结合,方法②进行免疫产生抗体需要一段时间,用方法①较好。
高考生物《与名师对话》一轮复习课时作业1
2.(2010·汕头质检)地球上的生命千姿百态,从生物圈到细胞,生命系统层层相依又各有特定的组成、结构和功能。下列属于生命系统结构层次中细胞层面的是()
A.一个病毒
C.一个洋葱B.一个受精卵D.一个蜂巢
解析:病毒为非细胞结构的生物,洋葱为器官,蜂巢可看作是种群。一个受精卵就是一个细胞而且是生命的第一个细胞。
温馨提示课时作业(一)
对应课时作业1页
(时间:30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
1.(2010·大连质检)下列哪项不属于生命系统()
A.池塘中的一只青蛙
B.青蛙的表皮细胞
C.表皮细胞中的水和蛋白质分子
D.池塘中的水、阳光等环境因素以及生活在池塘中的青蛙等各种生物
解析:生命系统分为不同的层次,青蛙属于个体水平,表皮细胞属于细胞水平,池塘中的生物及其无机环境属于生态系统。细胞中的某些分子不能单独完成某项生命活动,不属于生命系统。
D.病毒是目前发现的最简单的生物
解析:生物进化的结果(或方向)一般为繁化或简化(特化)。从病毒与细胞的关系看,若病毒出现于细胞之前,则应具备独立生存(增殖)能力,而不可能是专性寄生。核酸结构的相似也只是说明两者存在着亲缘关系。
答案:A
4.(2010·青岛质检)有关病毒的起源及与细胞的关系,目前最能被接受的是:生物大分子→细胞→病毒。下列观点能支持病毒的起源是在细胞产生之后的是()
A.所有病毒都是寄生的,病毒离开细胞不能进行新陈代谢
B.有些病毒的核酸与哺乳动物细胞DNA某些片段的碱基序列十分相似
C.病毒的化学组成简单,只有核酸和蛋白质两类分子
答案:B
3.(2010·淮安模拟)下列有关细胞的叙述,错误的是()
高考生物《与名师对话》一轮复习课时作业4
温馨提示课时作业(四)
对应课时作业7页
(时间:30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
1.(2010·厦门质检)下列元素中核糖与核酸都含有的元素是()
A.N
C.PB.OD.S
解析:核糖和核酸共有的化学元素是C、H、O。
答案:B
2.(2010·南京调研)下列物质在元素组成上最相似的一组是()
A.ATP、DNA、RNA
B.生长素、生长激素、性激素
C.核糖、核糖核苷酸、核糖核酸
D.淀粉、淀粉酶、控制淀粉酶合成的基因
解析:ATP、DNA和RNA中都含有C、H、O、N、P五种元素。
答案:A
3.(2010·潍坊质检)下列关于细胞内物质的描述,正确的是()
A.不同生物细胞内各种分子的结构和功能都存在差异
B.转运RNA不是生物大分子,因为它只由3个碱基组成
C.生物体内参与信息传递的物质都是蛋白质
D.同一个体内不同的组织细胞中,DNA一般相同,RNA有差异
解析:同一个体的不同细胞是由同一受精卵分化产生的,其遗传组成(DNA)相同,只是转录出的mRNA有差异。
答案:D
4.(2010·苏州模拟)分析下表某种大肠杆菌细胞的分子组成,能够做出的推论是()
B.蛋白质是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
C.1种DNA转录出1种RNA
D.1种DNA分子可控制多种蛋白质的合成
答案:D
5.(2010·徐州模拟)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卡西尼”号传回的图片
高考生物《与名师对话》一轮复习课时作业43
B.试管苗有四种基因型,其体细胞含有一个染色体组
C.通过该过程培养出的试管苗还不能直接用于生产
D.这些试管苗自交,后代性状不发生分离
答案:D
3.如图为植物细胞融合及组织培养过程的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植物体细胞杂交的最大优点是可以克服远源杂交不亲和的障碍
4.下列是有关动物细胞培养的叙述,其中正确的是()
A.培养液通常含有葡萄糖、蛋白质、无机盐、维生素和动物血清
B.用胰蛋白酶或胶原蛋白酶处理老龄动物的器官或组织
C.动物细胞培养技术是其他动物细胞工程技术的基础
温馨提示课时作业(四十三)
对应课时作业85页
(时间:30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
1.对细胞全能性的表达正确的是()
A.离体的植物细胞均能够表现出全能性
B.动物细胞融合标志着动物细胞全能性的实现
C.花粉可培育成单倍体植株是细胞全能性的表现
D.单克隆抗体的制备依据的原理是细胞的全能性
B.杂种细胞经过④和⑤过程可以培育成杂种植株,说明杂种细胞具有全能性
C.尽管愈伤组织可以进行光合作用,.若A的基因型为Rr,B的基因型为Yy,则最终形成的杂种植株的基因型为RrYy解析:愈伤组织的细胞是一种高度液泡化的薄壁细胞,不能进行光合作用。答案:C
解析:离体的植物细胞要表现出全能性,需要提供合适的营养物质;动物细胞融合的结果是形成一个杂种细胞,并未形成一新个体;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利用的是细胞融合的原理。
答案:C
2.(2010·枣庄模拟)某优良品种水稻的基因型为AaBb,其花药通过组织培养形成了试管苗。下列对这一培养过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高考生物《与名师对话》一轮复习课时作业34
课时作业(三十四)温馨提示对应课时作业67页(时间:3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1.(2010·济南模拟)下列各项中,包含非生物因素的是()A.种群B.群落C.生态系统D.物种解析:生态系统是生物群落及其无机环境相互作用形成的统一整体,故包含有非生物因素,A、B、D中均指生物,不含非生物成分。
答案:C2.(2010·福州联考)以下关于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A.种群中的个体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B.亚热带生长的常绿阔叶林组成了一个种群C.马尾松林地中所有树木构成了生物群落D.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是食物链和食物网解析: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亚热带生长的常绿阔叶林包含多个物种;一定地域或空间内所有的生物构成群落,所以A、B、C项不正确。
答案:D3.(2010·惠州一调)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①生产者②分解者③消费者④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⑤食物链和食物网⑥物质循环⑦能量流动⑧信息传递A.①②③④B.⑥⑦⑧C.①②③④⑤D.①②③④⑤⑥⑦⑧解析: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生态系统的成分和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生态系统的成分指的是生产者、分解者、消费者、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指的是食物链和食物网。
物质循环、能量流动、信息传递属于生态系统的功能。
答案:C4.(2009·海南生物)假设将水稻田里的杂草全部清除掉,稻田生态系统中()A.水稻害虫密度将下降B.能量流动的营养级数减少C.水稻固定的太阳能增加D.物种多样性上升解析:本题考查生态系统中食物链之间的营养关系。
水稻与杂草之间是竞争关系,二者争夺水分、矿质营养和光照,除去杂草后,能使流入该生态系统的能量更多的流向水稻。
但由于该生态系统物种数量减少,营养结构简单,害虫数量可能升高。
答案:C5.(2010·青岛质检)下图所示系统为食物网的结构模式图,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在该食物网中,共有5条食物链存在B.在该食物网中,H处于三个不同的营养级C.若B种群中各年龄期的个体数目比例适中,则该种群的密度在一段时间内会明显变大D.在该食物网中,如果C种群的数量下降10%,则H的数量不会发生明显变化解析:在这个食物网中,从生产者到最高营养级的消费者,不重复的食物链有:①A→B→H;②A→C→D→H;③A→C→F→G→H;④A→E→D→H;⑤A→E→F→G→H,共5条。
高考生物《与名师对话》一轮复习课时作业
课时作业(六) 温馨提示对应课时作业11页(时间:3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1.(2010·唐山一中期中)下列各项生理活动中,需要高尔基体直接参与的是()A.葡萄糖的氧化分解B.胰岛素的加工与分泌C.DNA的复制与转录D.根瘤菌细胞壁的形成解析:胰岛素属于分泌蛋白,在分泌蛋白的形成过程中,需要高尔基体进行加工形成成熟的蛋白质,然后以小泡的形式将其运输到细胞膜,分泌到细胞外。
葡萄糖的氧化分解发生在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
DNA的复制和转录发生在细胞核、叶绿体和线粒体。
根瘤菌是原核生物,细胞中没有高尔基体。
答案:B2.(2010·安溪六中期中)用14C标记的葡萄糖培养去掉细胞壁的植物细胞,3小时后用放射自显影技术观察,在该植物细胞内14C最多的结构最可能是()A.核糖体B.高尔基体C.内质网D.细胞核解析:高尔基体与植物细胞壁的形成有关。
答案:B3.(2010·定远高三第一次调研)下列关于细胞共性的描述正确的是()A.所有细胞内都含有糖原B.细胞都能进行分裂和分化C.细胞都具有细胞质和细胞膜D.用健那绿给细胞染色都能观察到蓝绿色的棒状结构解析:糖原是动物细胞所特有的物质,原核细胞能分裂而不能分化,原核细胞无线粒体,用健那绿给细胞染色后不能观察到蓝绿色的棒状结构。
答案:C4.(2010·福州模拟)从成分、功能方面将细胞器进行归类,不合理的是()A.能产生水的细胞器有线粒体、核糖体等B.可以产生[H]和ATP的细胞器是线粒体和叶绿体C.能发生碱基互补配对的细胞器只有线粒体和叶绿体D.可能含有色素的细胞器有叶绿体和液泡等解析:能发生碱基配对的细胞器除线粒体和叶绿体外,还有核糖体。
5.(2010·泰安模拟)如图所示,图中功能多、联系广的细胞结构A是指()A.高尔基体膜B.叶绿体膜C.内质网膜D.液泡膜解析:内质网向内连接外层核膜,向外连接细胞膜,在需能旺盛的细胞中,还与线粒体膜相连,内质网膜与高尔基体膜间接相连。
高考生物《与名师对话》一轮复习课时作业2
课时作业(二) 温馨提示对应课时作业3页(时间:3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1.(2010·益阳一检)下图是由4个圆所构成的元素概念的关系图,其中4为最大圆,3、2、1依次减小。
试判断符合这种关系的是()A.1.大量元素、2.主要元素、3.基本元素、4.最基本元素B.1.基本元素、2.最基本元素、3.大量元素、4.主要元素C.1.最基本元素、2.基本元素、3.主要元素、4.大量元素D.1.主要元素、2.大量元素、3.最基本元素、4.基本元素解析:最基本元素为C,基本元素是C、H、O、N,主要元素是C、H、O、N、P、S,大量元素为C、H、O、N、P、K、S、Ca、Mg。
因此,C选项符合要求。
答案:C2.(2010·凤阳模拟)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种类大体相同B.不同种类的生物体内各种元素的含量相差很大C.微量元素含量不多,缺少它们对生命活动影响不大D.生物体内常见的化学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原子序数较低解析:微量元素含量虽少,但对生命活动同样不可缺少。
答案:C3.(2010·绍兴一检)生物大分子在生物体的生命活动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碳原子本身的化学性质使它能够通过化学键连接成链状或环状,从而形成生物大分子。
以上事实可以说明()①碳元素参与生物体内所有化合物的组成②地球上的生命是在碳元素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③碳元素是各种大分子化合物中含量最多的元素④碳元素是组成生物体内有机化合物的最基本元素A.①③④B.②③④C.②④D.③④解析:地球上的生命是在碳元素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碳元素参与自然界中有机物的组成,是有机物最基本的元素。
答案:C4.(2010·福州模拟)科学工作者研究了钙和硼对某种植物花粉粒萌发和花粉管生长的影响,结果如下图所示,下列结论与结果不相符的是()A.钙和硼对花粉粒萌发和花粉管生长都有同样的影响B.适宜浓度的硼或钙明显有利于花粉粒萌发或花粉管生长C.钙对花粉管生长有明显影响,而一定范围内几乎不影响花粉粒的萌发D.硼对于花粉粒萌发有明显影响,而一定范围内几乎不影响花粉管生长解析:本题考查获取信息的能力,从题图中可以看出,钙对花粉管生长有明显影响,而一定范围内几乎不影响花粉粒的萌发;硼对于花粉粒萌发有明显影响,而一定范围内几乎不影响花粉管生长;适宜浓度的硼或钙明显有利于花粉粒萌发或花粉管生长;钙、硼对花粉粒萌发和花粉管生长的影响情况不同。
高考生物与名师对话一轮复习课时作业
课时作业(二十三)温馨提示对应课时作业45页(时间:3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1.(2010·莆田质检)下列有关人类遗传病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抗维生素D佝偻病是由显性基因控制的遗传病B.冠心病可能是受两对以上的等位基因控制的遗传病C.猫叫综合征是人的第5号染色体部分缺失引起的遗传病D.21三体综合征患者的2l号染色体比正常人多出一对解析:21三体综合征患者的21号染色体比正常人多出一条。
冠心病是多基因控制的遗传病,具有在群体中发病率高,容易受环境影响的特点。
答案:D2.(2010·大连模拟)优生优育关系到国家人口的整体质量,也是每个家庭的自身需求,下列采取的优生措施正确的是()A.胎儿所有先天性疾病都可通过产前诊断来确定B.杜绝有先天性缺陷的病儿的根本措施是禁止近亲结婚C.产前诊断可以初步确定胎儿是否患有21三体综合征D.通过遗传咨询可以确定胎儿是否患有猫叫综合征解析:产前诊断只能确定某种遗传病或先天性疾病,而不是所有先天性疾病都可通过产前诊断来确定。
禁止近亲结婚只是降低遗传病的发病率,而不能杜绝。
遗传咨询只是推算发病风险,向咨询对象提出防治对策和建议,不能确定胎儿是否患有猫叫综合征。
猫叫综合征应通过产前诊断来确定。
答案:C3.(2010·惠州一检)某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在人群中的发病率为1%,色盲在男性中的发病率为7%。
现有一对表现正常的夫妇,妻子为该常染色体遗传病致病基因和色盲致病基因携带者。
那么他们所生小孩同时患上述两种遗传病的概率是()A.1/88B.1/22C.7/2200 D.3/800解析:设该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的基因为A、a。
由题知,该种遗传病发病率为1%,则a=10%,A=90%,AA=81%,Aa=18%,Aa/(AA+Aa)=2/11,正常的丈夫是携带者的概率为2/11。
就本病来说,生一个患病孩子的概率=2/11×1/4=1/22,色盲的患病率为1/4,所以两病皆患的可能性为1/88。
高考生物《与名师对话》一轮复习课时作业
课时作业(三十八)温馨提示对应课时作业75页(时间:3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1.(2010·黄山模拟)将配制好的培养基进行灭菌应采用()A.灼烧灭菌B.高压蒸汽灭菌C.干热灭菌D.煮沸灭菌解析:要将配制好的培养基中的所有微生物的细胞、芽孢和孢子杀死,实验室常采用高压蒸气灭菌法。
答案:B2.不同的微生物对营养物质的需要各不相同。
下列有关一种以CO2为惟一碳源的自养微生物营养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A.氮源物质为该微生物提供必要的氮素B.碳源物质也是该微生物的能源物质C.无机盐是该微生物不可缺少的营养物质D.水是该微生物的营养要素之一解析:CO2作为碳源,不能作为能源物质。
答案:B3.产生标准菌落的最初细菌数目和培养基分别是()A.同种少数细菌,液体培养基B.许多细菌,液体培养基C.同种少数细菌,固体培养基D.许多细菌,固体培养基解析:在液体培养基中生活的细菌,无论是一个还是许多,肉眼都是不可见的。
在固体培养基上的细菌,当数目较少时也是不可见的。
当固体培养基上有许多细菌并且集中在较小范围时,肉眼可见。
而菌落是一个细菌或几个细菌的子细胞群体,形成于固体培养基上,有一定的形态结构,所以肉眼可见。
同种细菌形成的菌落,形态结构是相同的。
如果有许多细菌形成的菌落,就不可能有比较标准的形态,因为这许多细菌第一不可能是同一种细菌,第二不可能在培养基的同一个点上。
答案:C4.(2010·合肥质检)如图是微生物平板划线示意图,划线的顺序为12345。
下列操作方法正确的是()A.操作前不用做任何处理B.划线操作须在火焰上进行C.在5区域中才可以得到所需菌落D.在12345区域中划线前后都要对接种环灭菌解析:第一次划线前灼烧是为了防止微生物污染培养基,从第二次划线操作起,每次划线前灼烧接种环是为了杀死上次划线结束后接种环上残留的菌种,使下一次划线时接种环上的菌种直接来源于上次划线的末端,从而通过划线次数的增加,使每次划线时菌种的数目减少,以便得到单个细菌繁殖形成的菌落。
高考生物《与名师对话》一轮复习课时作业36
)A.信息只能由A传递给B
B.信息只能由B传递给A
C.A与B之间可以相互传递信息
D.A与B之间不能相互传递信息
解析:由图可知,物种A与物种B之间形成捕食关系,二者相互依赖、相互制约,而
2.(2010·苏北十校联考)信息传递是生态系统的重要功能之一。下列各项中,与物理信息传递相关的是()
A.警犬嗅寻毒品
C.蝙蝠捕食B.蜜蜂跳舞D.花香引蝶
解析:蝙蝠捕食依赖于声波的回声定位,属于物理信息。
答案:C
3.(2010·福州质检)下列信息的传递中,与其他3种不属于同一类型的是()
A.小囊虫在发现榆、松寄生植物后,会发出聚积信息素,召唤同类来共同取食
B.榆树通过分泌一种化学物质,与栎树产生相互拮抗的现象
C.雄蚊能根据雌蚊飞行时所发出的低频声波而找到雌蚊
D.群居动物通过群体气味与其他群体相区别
解析:小囊虫在发现榆、松寄生植物后,会发出聚积信息素,召唤同类来共同取食,聚集信息素属于化学信息。榆树通过分泌一种化学物质,与栎树产生相互拮抗的现象,这种化学物质也属于化学信息。群居动物通过群体气味与其他群体相区别,气味属于化学信息。雄蚊能根据雌蚊飞行时所发出的低频声波而找到雌蚊,声波属于物理信息。
温馨提示课时作业(三十六)
对应课时作业71页(时间:30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
1.(2009·广东高考)下列不属于生态系统信息传递的是()
A.心猿意马
C.花香引蝶B.飞蛾扑火D.老马识途
解析:心猿意马是形容心思不专、变化无常,是一种心理现象,不属于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
答案:A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课时跟踪练35含答案
课时跟踪练35一、选择题1.神经电位及兴奋传导速度是评价神经功能的常用指标,实验人员多用直径为0.2 mm的钨电极作用于相应神经纤维来测定神经电位及兴奋的传导速度。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神经电位变化幅度与细胞外液离子浓度无关B.动作电位产生过程中神经细胞膜上相关蛋白质结构发生变化C.将两电极分别置于某神经元细胞膜外侧不同位置可测量静息电位D.将两电极置于突触两侧的神经元细胞膜上可测量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速度解析:选B。
神经纤维动作电位的形成是Na+内流导致的,当细胞外和细胞内Na+浓度差越大时,内流的Na+越多,动作电位的幅度越大,所以神经电位变化幅度与细胞外液离子浓度有关,A项错误;动作电位的形成是由Na+内流导致的,Na+内流的方式为协助扩散,需要神经细胞膜上相关蛋白质的协助,蛋白质在该过程中存在结构的变化(Na+通道由关闭状态变为开启状态),B项正确;测量静息电位应将两电极分别置于某神经元细胞膜外侧和内侧,C项错误;突触两侧的神经元细胞属于两个神经元,兴奋在神经元之间通过突触传递,所以将两电极置于突触两侧的神经元细胞膜上,不能测量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速度,D 项错误。
2.(2024·全国百强名校领军考试)下课铃声响起,声波进入正在上课的小明耳朵内,听觉感受器产生的信号通过下图所示的过程传至高级中枢,产生听觉。
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声波刺激要达到一定的强度,才能引起上图的反射B.上图过程发生K+外流和Na+内流,两个过程无ADP产生C.兴奋在小明的耳与高级中枢之间进行单向传递D.在上图突触处信号的变化是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解析:选A。
反射需要依靠完整的反射弧才能完成,题图中缺少传出神经及效应器,不属于反射,A项错误。
3.(2024·湛江一模)下图为神经元之间通过突触传递信息的示意图,5-羟色胺(5-HT)是一种能使人产生愉悦情绪的神经递质,SERT是转运5-HT的通道蛋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时作业(三十五)一、选择题1.(2011·皖南名校联考)根据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桑基鱼塘”生态系统与普通水稻生态系统相比实现了能量多级利用B.人工鱼塘生态系统中消费者同化的能量往往大于生产者所固定的太阳能C.水产养殖业,为充分利用生产者所固定的能量,应以食物链长的鱼类为养殖对象D.营养级越高的生物种群体内积累的有毒物质越多,所获得的能量越少【解析】食物链越长,营养级越高,生物量越小,产量越低。
【答案】 C2.(2011·巢湖模拟)如图所示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图解部分示意图,①②③④⑤⑥⑦各代表一定的能量值,下列各项不正确的是()A.从能量关系看②>③+④B.农业生态系统中能量是可以循环利用的C.次级消费者粪便中的能量去路包括在⑥途径中D.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一般不超过4~5个营养级【解析】能量流动是不循环的。
【答案】 B3.(2011·日照模拟)如图所示,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的表述正确的是()A.若图中A、B、C依次表示同一个种群中老、中、幼年龄段个体数量,则此种群为增长型种群B.若A、B、C为某生态系统中的三个营养级,则A、B、C构成该生态系统的生物群落C.若A、B、C为某生态系统中的三个种群,并且形成A→B→C的食物链,那么A、B、C不一定符合能量金字塔D.若A、B、C为某生态系统中的三个营养级,B、C中不会出现同一生物种群【解析】因在生态系统中,没有其它种群,因此A、B、C不一定符合能量金字塔。
【答案】 C4.(2012·河北高三质量监测(二))以下表示食物链中某营养级的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
正确的分析是()A.该动物食物中的能量直接来自光能B.食草哺乳动物③/②值一般高于食肉哺乳动物C.图中的⑤⑥分别是粪便中的能量、呼吸散失的热能D.哺乳动物的③/②值一般为10%~20%【解析】图中食物可以是动物也可以是植物,因此能量不一定直接来自光能;食草哺乳动物③/②值一般低于食肉哺乳动物;流入某营养级的能量是该营养级所同化的能量。
能量传递效率指的是两个相邻营养级同化固定的能量之比,一般为10%~20%,即③/上一营养级的同化量,因此③/②不能表示食物链中该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食入量中有一部分被同化,有一部分随粪便排出,同化量中有一部分积累在生物体内,有一部分经呼吸作用以热能形式散失。
【答案】 C5.如图是自然界碳循环的简图,图中甲、乙、丙各代表()A.甲为生产者、乙为分解者、丙为消费者B.甲为消费者、乙为分解者、丙为生产者C.甲为分解者、乙为生产者、丙为消费者D.甲为生产者、乙为消费者、丙为分解者【解析】碳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是以二氧化碳的形式进行循环的。
首先通过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被合成为有机物进入植物体内,再通过食物链流到各级消费者体内,其遗体残骸又流到分解者,被分解成二氧化碳再释放到大气中,同时各种生物的呼吸作用也产生二氧化碳,直接回到大气中。
【答案】 A6.(2011·日照)假若某生态系统有四种生物,并构成一条食物链a→b→c→d,在某一时间分别测得这四种生物a、b、c、d所含的有机物总量分别为m1、m2、m3、m4。
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A.四种生物中所含的能量归根到底来自于a通过光合作用固定的太阳能B.在一段时间内,若b种群数量增加,则a种群数量下降,d种群数量增加C.若m1<5m2,则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就会遭到破坏D.d个体所含的有机物的质量一定比c个体所含的有机物的质量小【解析】a是生产者,其固定的太阳能就是用于生态系统流动的能量;由于能量流动是逐级递减的,所以m 4<m 3<m 2<m 1,m 是某个营养级全部个体的有机物总量,而不是每个个体的有机物的质量;当m 1<5m 2时,说明能量传递效率高于20%,将影响生物和系统的可持续性发展,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就会遭到破坏;若b 种群数量增加,将捕食更多的a 生物,故a 种群数量下降,而c 和d 得到的物质和能量更多,种群数量增加。
【答案】 D7.(2011·苏州模拟)在“草→昆虫→食虫鸟→鹰”这条食物链中,鹰每增加1千克有机物体重,问草至少从土壤中吸收水分多少千克(设草吸收的水分只有1%参与光合作用)( )A .125B .75C .7500D .12500【解析】 在题中所述的食物链中鹰增加1千克,根据食物链中能量传递效率为10%~20%计算,至少需草1÷20%÷20%÷20%=125千克,根据光合作用的反应式的如下关系:6H 2O ~C 6H 12O 6,可计算出需要H 2O 的质量为(6×18×125180)÷1%=7500 kg 。
【答案】 C8.(2011·德州)下表为某河流生态系统从生产者开始的四个营养级的年能量流量。
其中属于次级消费者的是( ) 营养级a b c d 能量(×105 J·m -2) 141.10 15.91 871.27 0.88A.aB .bC .cD .d 【解析】 根据能量多少推断,构成的食物链为c →a →b →d ,所以b 为次级消费者。
【答案】 B 9.(2011·商城模拟)如图表示A 、B 两个特定生态系统的能量金字塔。
有关解释正确的是( )①一个吃玉米的人所获得的能量一定比一个吃牛肉的人获得的能量多 ②能量沿食物链单向流动,传递效率随营养级的升高而逐级递减 ③若A 和B 中玉米的数量相同,A 能养活10000人,则B 至少能养活500人 ④若土壤中含相同浓度的难降解污染物,则A 中的人比B 中的人体内污染物浓度低A .①③④B .①②③C .①②③④D .③④【解析】 人吃玉米获得的能量不一定比吃牛肉多,因为人对玉米不同部分的消化吸收(同化)能力不同,也就是说人对玉米的利用率低;沿食物链能量的传递效率不是越来越低,均在10~20%之间,只是能量越来越少;根据能量传递的最大效率。
如果A 能养活10000人,则B至少能养活10000×5×110×110=500人,不能分解的物质沿食物链可以积累,故选D。
【答案】 D10.(2011·南京调研)分析下面有关生态系统碳循环、人体体液中物质交换的示意图,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乙图中的D是生态系统中的主要成分B.人体O2浓度最高的是甲图中的BC.人体发生过敏反应时,甲图中的A增加导致组织水肿D.因捕食关系而建立的食物链中,能量最少的是乙图中B所处的营养级【解析】此题中甲图是人体体液中物质交换示意图,图乙表示生态系统的碳循环。
在图甲中A是组织液、C是血浆、B是淋巴、D为细胞内液,人体O2浓度最高的是C,当人体发生过敏反应时,组织液增多导致组织水肿。
图乙中A是生产者、B是分解者、C是消费者、D是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
生产者A是生态系统中的主要成分,分解者不参与构成捕食链。
【答案】 C11.(2011·宁波模拟)如图表示某生态系统的能量锥体图,P为生产者,Q1为初级消费者,Q2为次级消费者。
对图中的各营养级所含有的能量进行分类剖析。
其中分析不正确的是() (注:图中a、a1、a2表示上一年留下来的能量,e、e1、e2表示呼吸消耗量)A.b+c+d+e为本年度流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B.c1表示初级消费者中被次级消费者所同化的量C.b和d之一可代表生产者传递给分解者的能量D.初级消费者产生的粪便中所含的能量是包含在c中的【解析】结合题干及图示,可知:图中a、a1、a2表示上一年留下来的能量,e、e1、e2表示呼吸消耗量。
则c、c1分别是生产者流入初级消费者、初级消费者流入次级消费者的能量。
b和d(b1和d1、b2和d2)之一可代表粪便、残枝败叶、遗体等传递给分解者的能量,另一个表示未利用的会保留至下一年的能量。
因此b+c+d+e为本年度流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
c1代表初级消费者流入次级消费者的能量即被次级消费者所同化的量。
初级消费者产生的粪便中所含的能量属于生产者同化的能量,应在b或d中,所以D项不正确。
【答案】 D二、非选择题12.(2011·北京)某地开展以甜高粱种植为核心的生态农业建设,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由于甜高粱植株高大,田间湿度大,为套种食用菌创造了条件。
甜高粱叶片不仅含3%~5%的糖,而且蛋白质的含量也很高,是鱼和牛的优良饲料。
利用甜高粱茎秆发酵制酒,酒糟喂牛。
牛粪为沼气池提供原料,沼气池不仅对牲畜粪便进行无害化处理,沼渣肥田,产生的沼气还可在温室中用于点灯、燃烧,提高了蔬菜的产量。
(1)流入该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上述生物种群之间的相互关系类型是________和________。
写出该生态系统中的一条食物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沼气能用于提高温室产量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4)该生态系统取得良好效益的原因是能量多级利用和物质循环再生,请各举一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流入一个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生产者固定太阳能的总量,本题中的生产者是甜高粱、蔬菜等。
(2)本题生物种群之间的相互关系有竞争(如甜高粱和其他农作物)和捕食(如甜高粱和人)。
该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有蔬菜→人,甜高粱→人等。
(3)产生的沼气可在温室中用于点灯,增加了对作物的光照强度;燃烧提高了室内温度和CO2浓度。
(4)该生态系统能取得良好效益的原因是能量多级利用(如:利用牛粪生产沼气等)和物质循环再生(如:沼渣肥田等)。
【答案】(1)甜高粱、蔬菜等生产者固定的全部太阳能(2)竞争捕食如蔬菜→人(3)增加光照强度适当提高温度提高CO2浓度(4)能量多级利用如利用牛粪生产沼气等物质循环再生如沼渣肥田等13.(2011·全国卷Ⅰ)回答下列与生态学有关的问题。
(1)某人将未经检疫的外来鱼类和水草大量引进某水域生态系统后,导致生物多样性下降。
从种间关系的角度分析,引起这种不良后果的原因是本地原有物种和外来物种之间可能存在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关系。
(2)某相对稳定的水域生态系统中主要有甲、乙、丙、丁、戊5个种群,各种群生物体内某重金属的含量如下表。
已知水中的该重金属被生物体吸收后难以通过代谢排出体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