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4 空间的平面与直线
2023年新高考数学一轮复习8-4 直线、平面平行的判定及性质(知识点讲解)含详解
专题8.4 直线、平面平行的判定及性质(知识点讲解)【知识框架】【核心素养】以立体几何的定义、公理和定理为出发点,认识和理解空间中线面平行的有关性质与判定定理,运用公理、定理和已获得的结论证明一些有关空间图形的平行关系的简单命题,凸显逻辑推理、直观想象、数学运算的核心素养.【知识点展示】(一)空间平行关系1.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与性质a∥α,a⊂β,2.利用线面平行的定义,一般用反证法;利用线面平行的判定定理(a ⊄α,b ⊂α,a ∥b ⇒a ∥α),其关键是在平面内找(或作)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证明时注意用符号语言的叙述;)利用面面平行的性质定理(α∥β,a ⊂α⇒a ∥β); 利用面面平行的性质(α∥β,a ⊄β,a ∥α⇒a ∥β). (二)平行关系中的三个重要结论(1)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个平面平行,即若a ⊥α,a ⊥β,则α∥β. (2)垂直于同一个平面的两条直线平行,即若a ⊥α,b ⊥α,则a ∥b. (3)平行于同一个平面的两个平面平行,即若α∥β,β∥γ,则α∥γ.【常考题型剖析】题型一:与线、面平行相关命题的判定例1. (2023·全国·高三专题练习)已知m ,n 为两条不同的直线,α,β为两个不同的平面,则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 A .若m //α,m //n ,则n //α B .若m //α,n //α,则m //n C .若m //α,n ⊂α,则m //nD .若m //α,m ⊂β,αβ=n ,则m //n例2.(2022·上海静安·二模)在下列判断两个平面α与β平行的4个命题中,真命题的个数是( ). (1)α、β都垂直于平面r ,那么α∥β. (2)α、β都平行于平面r ,那么α∥β. (3)α、β都垂直于直线l ,那么α∥β.(4)如果l 、m 是两条异面直线,且l ∥α,m ∥α,l ∥β,m ∥β,那么α∥β A .0B .1C .2D .3例3.(四川·高考真题(文))下列命题正确的是( ) A .若两条直线和同一个平面所成的角相等,则这两条直线平行 B .若一个平面内有三个点到另一个平面的距离相等,则这两个平面平行 C .若一条直线平行于两个相交平面,则这条直线与这两个平面的交线平行D .若两个平面都垂直于第三个平面,则这两个平面平行例4. (2022·云南师大附中模拟预测(理))若α,β是两个不同平面,m ,n 是两条不同直线,则下列4个推断中正确的是( )A .m α∥,m β∥,n ⊂α,n m n β⊂⇒∥B .m α⊂,n β⊂,m n αβ⇒∥∥C .m α∥,n α∥,m β⊂,n βαβ⊂⇒∥D .m α⊂,n β⊂,m n αβ⇒∥∥ 【方法技巧】直线、平面间平行的判定方法(1)关注是否符合判定定理与性质定理,并注意定理中易忽视的条件. (2)结合题意构造或绘制图形,结合图形作出判断. (3)利用实物进行空间想象,比较判断.(4)熟记一些常见结论,如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个平面平行等. 题型二: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例5.(2023·全国·高三专题练习)在直三棱柱111ABC A B C -中,D 、E 、F 、M 、N 分别是BC 、11B C 、1AA 、1CC 、1A C 的中点,给出下列四个判断:①//EF 平面1ADB ;②//EM 平面1ADB ; ③//EN 平面1ADB ; ④1//A M 平面1ADB , 错误的序号为___________.例6.【多选题】(2017·全国·高考真题(文))如图,在下列四个正方体中,A ,B 为正方体的两个顶点,M ,N ,Q 为所在棱的中点,则在这四个正方体中,直线AB 与平面MNQ 平行的是( )A.B.C.D.例7.(2023·全国·高三专题练习)如图,AB是圆O的直径,点C是圆O上异于,A B的点,直线PC 平面ABC,,E F分别是PA,PC的中点.记平面BEF与平面ABC的交线为l,求证:直线l//平面PAC【总结提升】证明直线与平面平行的方法(1)线面平行的定义:一条直线与一个平面无公共点(不相交).(2)线面平行的判定定理:关键是找到平面内与已知直线平行的直线.常利用三角形的中位线、平行四边形的对边、成比例线段出现平行线或过已知直线作一平面找其交线.注意内外平行三条件,缺一不可.题型三:线面平行性质定理的应用例8.(福建·高考真题(文))如图,在正方体ABCD-A1B1C1D1中,AB=2,点E为AD的中点,点F在CD 上.若EF∥平面AB1C,则线段EF的长度等于________.例9.(2019·全国卷Ⅰ改编)如图,直四棱柱ABCD A 1B 1C 1D 1的底面是菱形,AA 1=4,AB =2,∠BAD =60°,E ,M ,N 分别是BC ,BB 1,A 1D 的中点.证明:MN ∥平面C 1DE .例10.如图,在直四棱柱ABCD A 1B 1C 1D 1中,E 为线段AD 上的任意一点(不包括A ,D 两点),平面CEC 1∩平面BB 1D =FG .证明:FG ∥平面AA 1B 1B .【总结提升】 1.思路方法:(1)通过线面平行可得到线线平行,其中一条线应是两平面的交线,要树立这种应用意识. (2)利用线面平行性质必须先找出交线. 2.易错提醒(1)在推证线面平行时,一定要强调直线不在平面内,否则,会出现错误.(2)线面平行关系证明的难点在于辅助面和辅助线的添加,在添加辅助线、辅助面时一定要以某一性质定理为依据,绝不能主观臆断.(3)解题中注意符号语言的规范应用. 题型四:平面与平面平行的判定与性质例11.(2023·全国·高三专题练习)已知长方体1111ABCD A B C D -中,4AB AD ==,12AA =,E ,F 分别为棱11A B 和11A D 的中点,M 为长方体表面上任意一点.若BM ∥平面AEF ,则BM 的最大值为( )A.B .C .D .6例12.(2020·全国·高三专题练习(文))如图,平面//α平面β,PAB △所在的平面与α,β分别交于CD 和AB ,若2PC =,3CA =,1CD =,则AB =______.例13.(2023·全国·高三专题练习)如图,在正方体1111ABCD A B C D -中,E ,F分别为棱11,DD CC 的中点.求证:平面1//AEC 平面BDF例14.(陕西·高考真题(文))如图,四棱柱ABCD -A 1B 1C 1D 1的底面ABCD 是正方形, O 为底面中心, A 1O∥平面ABCD, 12AB AA ==.(1)证明: 平面A 1BD // 平面CD 1B 1;(2)求三棱柱ABD -A 1B 1D 1的体积.【规律方法】 1.证明面面平行的常用方法 (1)利用面面平行的定义.(2)利用面面平行的判定定理:如果一个平面内有两条相交直线都平行于另一个平面,那么这两个平面平行. (3)利用“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个平面平行”.(4)利用“如果两个平面同时平行于第三个平面,那么这两个平面平行”. (5)利用“线线平行”“线面平行”“面面平行”的相互转化.2.面面平行的应用(1)两平面平行,构造与之相交的第三个平面,可得交线平行.(2)两平面平行,其中一个平面内的任意一条直线与另一个平面平行,可用于证明线面平行.3.三种平行关系之间的转化其中线面平行是核心,线线平行是基础,要注意它们之间的灵活转化.专题8.4 直线、平面平行的判定及性质(知识点讲解)【知识框架】【核心素养】以立体几何的定义、公理和定理为出发点,认识和理解空间中线面平行的有关性质与判定定理,运用公理、定理和已获得的结论证明一些有关空间图形的平行关系的简单命题,凸显逻辑推理、直观想象、数学运算的核心素养.【知识点展示】(一)空间平行关系1.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与性质a∥α,a⊂β,2.利用线面平行的定义,一般用反证法;利用线面平行的判定定理(a ⊄α,b ⊂α,a ∥b ⇒a ∥α),其关键是在平面内找(或作)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证明时注意用符号语言的叙述;)利用面面平行的性质定理(α∥β,a ⊂α⇒a ∥β); 利用面面平行的性质(α∥β,a ⊄β,a ∥α⇒a ∥β). (二)平行关系中的三个重要结论(1)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个平面平行,即若a ⊥α,a ⊥β,则α∥β. (2)垂直于同一个平面的两条直线平行,即若a ⊥α,b ⊥α,则a ∥b. (3)平行于同一个平面的两个平面平行,即若α∥β,β∥γ,则α∥γ.【常考题型剖析】题型一:与线、面平行相关命题的判定例1. (2023·全国·高三专题练习)已知m ,n 为两条不同的直线,α,β为两个不同的平面,则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 A .若m //α,m //n ,则n //α B .若m //α,n //α,则m //n C .若m //α,n ⊂α,则m //n D .若m //α,m ⊂β,αβ=n ,则m //n【答案】D 【解析】 【分析】举例说明判断A ,B ,C ;利用线面平行的性质判断D 作答. 【详解】如图,长方体1111ABCD A B C D -中,平面1111D C B A 视为平面α,对于A ,直线AB 视为m ,直线11A B 视为n ,满足m //α,m //n ,而n ⊂α,A 不正确;对于B,直线AB视为m,直线BC视为n,满足m//α,n//α,而m与n相交,B不正确;A D视为n,满足m//α,n⊂α,显然m与n是异面直线,C不正确;对于C,直线AB视为m,直线11对于D,由直线与平面平行的性质定理知,D正确.故选:D例2.(2022·上海静安·二模)在下列判断两个平面α与β平行的4个命题中,真命题的个数是().(1)α、β都垂直于平面r,那么α∥β.(2)α、β都平行于平面r,那么α∥β.(3)α、β都垂直于直线l,那么α∥β.(4)如果l、m是两条异面直线,且l∥α,m∥α,l∥β,m∥β,那么α∥βA.0B.1C.2D.3【答案】D【解析】【分析】由面面平行的判定定理及其相关结论分析可得结果.【详解】由面面平行的判定定理分析可知(1)错,(2),(3),(4)正确.故选:D例3.(四川·高考真题(文))下列命题正确的是()A.若两条直线和同一个平面所成的角相等,则这两条直线平行B.若一个平面内有三个点到另一个平面的距离相等,则这两个平面平行C.若一条直线平行于两个相交平面,则这条直线与这两个平面的交线平行D.若两个平面都垂直于第三个平面,则这两个平面平行【答案】C【解析】【详解】若两条直线和同一平面所成角相等,这两条直线可能平行,也可能为异面直线,也可能相交,所以A错;一个平面不在同一条直线的三点到另一个平面的距离相等,则这两个平面平行,故B错;若两个平面垂直同一个平面两平面可以平行,也可以垂直;故D错;故选项C正确.例4. (2022·云南师大附中模拟预测(理))若α,β是两个不同平面,m ,n 是两条不同直线,则下列4个推断中正确的是( )A .m α∥,m β∥,n ⊂α,n m n β⊂⇒∥B .m α⊂,n β⊂,m n αβ⇒∥∥C .m α∥,n α∥,m β⊂,n βαβ⊂⇒∥D .m α⊂,n β⊂,m n αβ⇒∥∥【答案】A【解析】【分析】利用线面,面面位置关系逐项分析即得.【详解】对于A ,如图,n ⊂α,n n βαβ⊂⇒⋂=,结合m α,m β,可知m n ∥,故A 正确;对于B ,如图,m ,n 可能异面,故B 错误;对于C ,如图,α,β可能相交,故C 错误;对于D ,如图,αβ,可能相交,故D 错误.故选:A .【方法技巧】直线、平面间平行的判定方法(1)关注是否符合判定定理与性质定理,并注意定理中易忽视的条件.(2)结合题意构造或绘制图形,结合图形作出判断.(3)利用实物进行空间想象,比较判断.(4)熟记一些常见结论,如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个平面平行等.题型二: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例5.(2023·全国·高三专题练习)在直三棱柱111ABC A B C -中,D 、E 、F 、M 、N 分别是BC 、11B C 、1AA 、1CC 、1A C 的中点,给出下列四个判断:①//EF 平面1ADB ;②//EM 平面1ADB ;③//EN 平面1ADB ;④1//A M 平面1ADB ,错误的序号为___________.【答案】①②④【解析】【分析】连接DE 、1A E 、CE 、EF 、EM 、EN 、1A M 、FM ,证明出平面1//A CE 平面1AD B ,利用面面平行的性质结合假设法可判断①②③④的正误.【详解】连接DE 、1A E 、CE 、EF 、EM 、EN 、1A M 、FM ,在三棱柱111ABC A B C -中,因为11//BB CC 且11BB CC =,所以,四边形11BB C C 为平行四边形,则11//BC B C 且11BC B C =,D 、E 分别为BC 、11B C 的中点,则1//CD B E 且1CD B E =,故四边形1CDB E 为平行四边形,则1//CE B D ,CE ⊄平面1ADB ,1B D ⊂平面1ADB ,故//CE 平面1ADB ,同理可证四边形1BB ED 为平行四边形,则11////DE BB AA ,11DE BB AA ==,则四边形1AA ED 为平行四边形,所以,1//A E AD ,1A E ⊄平面1ADB ,AD ⊂平面1ADB ,则1//A E 平面1ADB ,1CE A E E =,故平面1//A CE 平面1AD B ,EN ⊂平面1A CE ,则//EN 平面1ADB ,③对;对于①,若//EF 平面1ADB ,EF EN E =,则平面//EFN 平面1ADB ,因为过点E 且与平面1ADB 平行的平面只有一个,矛盾,故①错,同理可知,②④均错.故答案为:①②④.例6.【多选题】(2017·全国·高考真题(文))如图,在下列四个正方体中,A ,B 为正方体的两个顶点,M ,N ,Q 为所在棱的中点,则在这四个正方体中,直线AB 与平面MNQ 平行的是( )A .B .C .D .【答案】BCD【解析】【分析】利用线面平行判定定理逐项判断可得答案.【详解】对于选项A,OQ∥AB,OQ与平面MNQ是相交的位置关系,故AB和平面MNQ不平行,故A错误;对于选项B,由于AB∥CD∥MQ,结合线面平行判定定理可知AB∥平面MNQ,故B正确;对于选项C,由于AB∥CD∥MQ,结合线面平行判定定理可知AB∥平面MNQ:故C正确;对于选项D,由于AB∥CD∥NQ,结合线面平行判定定理可知AB∥平面MNQ:故D正确;故选:BCD例7.(2023·全国·高三专题练习)如图,AB 是圆O 的直径,点C 是圆O 上异于,A B 的点,直线PC ⊥平面ABC ,,E F 分别是PA ,PC 的中点.记平面BEF 与平面ABC 的交线为l ,求证:直线l //平面PAC【答案】证明见解析【解析】【分析】先通过//EF AC 可得出//EF 平面ABC ,再利用线面平行的性质即可证明.【详解】因为,E F 分别是,PA PC 的中点,所以//EF AC ,又因为AC ⊂平面ABC ,EF ⊄平面ABC ,所以//EF 平面ABC ,又EF ⊂平面BEF ,平面BEF 与平面ABC 的交线为l ,所以//EF l ,而l ⊄平面PAC ,EF ⊂平面PAC ,所以//l 平面P AC .【总结提升】证明直线与平面平行的方法(1)线面平行的定义:一条直线与一个平面无公共点(不相交).(2)线面平行的判定定理:关键是找到平面内与已知直线平行的直线.常利用三角形的中位线、平行四边形的对边、成比例线段出现平行线或过已知直线作一平面找其交线.注意内外平行三条件,缺一不可. 题型三:线面平行性质定理的应用例8.(福建·高考真题(文))如图,在正方体ABCD -A 1B 1C 1D 1中,AB =2,点E 为AD 的中点,点F 在CD 上.若EF ∥平面AB 1C ,则线段EF 的长度等于________.【解析】【分析】根据直线与平面平行的性质定理可得//EF AC ,再根据E 为AD 的中点可得F 为CD 的中点,从而根据三角形的中位线可得.【详解】如图:因为//EF 平面1AB C ,EF ⊂平面DABC ,且平面1A C B 平面ABCD AC =,所以//EF AC ,又因为E 为AD 的中点,所以F 为CD 的中点, 所以12EF AC =,因为正方体的棱长为2.所以AC =所以EF =故答案为.例9.(2019·全国卷Ⅰ改编)如图,直四棱柱ABCD A 1B 1C 1D 1的底面是菱形,AA 1=4,AB =2,∠BAD =60°,E ,M,N分别是BC,BB1,A1D的中点.证明:MN∥平面C1DE.【答案】见解析【解析】证明:连接B1C,ME.因为M,E分别为BB1,BC的中点,所以ME∥B1C,且ME=12B1C.又因为N为A1D的中点,所以ND=12A1D.由题设知A1B1//=DC,可得B1C//=A1D,故ME//=ND,因此四边形MNDE为平行四边形,所以MN∥ED.又MN⊄平面C1DE,ED⊂平面C1DE,所以MN∥平面C1DE.例10.如图,在直四棱柱ABCDA1B1C1D1中,E为线段AD上的任意一点(不包括A,D两点),平面CEC1∩平面BB1D=FG.证明:FG∥平面AA1B1B.【答案】见解析【解析】证明:在直四棱柱ABCDA1B1C1D1中,BB1∥CC1,BB1⊂平面BB1D,CC1⊄平面BB1D,所以CC1∥平面BB1D.又CC1⊂平面CEC1,平面CEC1∩平面BB1D=FG,所以CC1∥FG.因为BB1∥CC1,所以BB1∥FG.而BB1⊂平面AA1B1B,FG⊄平面AA1B1B,所以FG∥平面AA1B1B.【总结提升】1.思路方法:(1)通过线面平行可得到线线平行,其中一条线应是两平面的交线,要树立这种应用意识.(2)利用线面平行性质必须先找出交线.(1)在推证线面平行时,一定要强调直线不在平面内,否则,会出现错误.(2)线面平行关系证明的难点在于辅助面和辅助线的添加,在添加辅助线、辅助面时一定要以某一性质定理为依据,绝不能主观臆断.(3)解题中注意符号语言的规范应用.题型四:平面与平面平行的判定与性质例11.(2023·全国·高三专题练习)已知长方体1111ABCD A B C D -中,4AB AD ==,12AA =,E ,F 分别为棱11A B 和11A D 的中点,M 为长方体表面上任意一点.若BM ∥平面AEF ,则BM 的最大值为( )A.B .C .D .6【答案】C【解析】【分析】由面面平行的性质结合题意可确定点M 所在的平面,再由平面几何的性质即可确定BM 的值为最大值时的位置,即可求解【详解】如图所示,取G ,H 分别为棱11B C 和11D C 的中点,连接11,,,BG DH BD B D ,由题意易知1111,BF B D GH B D ∥∥,所以BF GH ∥;又易知AF BG ∥,故可以证明平面BGHD ∥平面AEF ;又BM ∥平面AEF ,由面面平行的性质可知M ∈平面BGHD ,所以由题意可知M 在等腰梯形BGHD 四条边上运动,过点H 作HQ BD ⊥,交BD 于点Q ,由题意可知BD GH DH BG DQ ====所以HQ BQ BD DQ =-=所以BH又BD BH ==,所以故当M 与D 点重合时,BM 的值为最大值,此时BM BD ==例12.(2020·全国·高三专题练习(文))如图,平面//α平面β,PAB △所在的平面与α,β分别交于CD 和AB ,若2PC =,3CA =,1CD =,则AB =______. 【答案】52【解析】【分析】根据面面平行的性质,证得//CD AB ,结合CD PC AB PA =,即可求解. 【详解】由题意,平面//α平面β,PAB △所在的平面与α,β分别交于CD 和AB , 根据面面平行的性质,可得//CD AB ,所以CD PC AB PA =, 因为2PC =,3CA =,1CD =,所以15522CD PA AB PC ⋅⨯===.故答案为:52. 例13.(2023·全国·高三专题练习)如图,在正方体1111ABCD A B C D -中,E ,F 分别为棱11,DD CC 的中点.求证:平面1//AEC 平面BDF【答案】证明见解析【解析】【分析】根据1//DF EC ,可证明1//EC 平面BDF ;又//BF AE ,可得//AE 平面BDF .进而根据线面平行证明面面平行.【详解】证明:在正方体1111ABCD A B C D -中,E ,F 分别为棱11,DD CC 的中点, 所以11111,22DE DD C F CC ==. 因为11CC DD =,且11//CC DD ,所以1DE C F =,且1//DE C F ,所以四边形1DEC F 是平行四边形,所以1//DF EC 又DF ⊂平面BDF ,1EC ⊄平面BDF ,所以1//EC 平面BDF .同理,//BF AE ,又BF ⊂平面BDF ,AE ⊄平面BDF , 所以//AE 平面BDF .又1AE EC E ⋂=,1,AE EC ⊂平面1AEC ,所以平面1//AEC 平面BDF 例14.(陕西·高考真题(文))如图,四棱柱ABCD -A 1B 1C 1D 1的底面ABCD 是正方形, O 为底面中心, A 1O∥平面ABCD, 1AB AA =(1)证明: 平面A 1BD // 平面CD 1B 1;(2)求三棱柱ABD -A 1B 1D 1的体积.【答案】(1)证明见解析;(2)1.【解析】【详解】试题分析:(1)要证明1A C ⊥平面11BB D D ,只要证明1A C 垂直于平面11BB D D 内的两条相交直线即可,由已知可证出1A C ⊥BD ,取11B D 的中点为1E ,通过证明四边形11A OCE 为正方形可证1A C ⊥1E O .由线面垂直的判定定理问题得证;(2)由已知1A O 是三棱柱ABD ﹣A 1B 1D 1的高,由此能求出三棱柱ABD ﹣A 1B 1D 1的体积 试题解析:(Ⅰ)∵四棱柱ABCD ﹣A 1B 1C 1D 1的底面ABCD 是正方形,O 为底面中心,A 1O ⊥平面ABCD ,AB=AA 1=,由棱柱的性质可得BB 1和DD 1平行且相等,故四边形BB 1D 1D 为平行四边形,故有BD 和B 1D 1平行且相等.而BD 不在平面CB 1D 1内,而B 1D 1在平面CB 1D 1内,∴BD ∥平面CB 1D 1.同理可证,A 1BCD 1为平行四边形,A 1B ∥平面CB 1D 1.而BD 和A 1B 是平面A 1BD 内的两条相交直线,故有平面A 1BD ∥平面CD 1B 1 .(Ⅱ)由题意可得A 1O 为三棱柱ABD ﹣A 1B 1D 1的高.三角形A 1AO 中,由勾股定理可得A 1O===1,∴三棱柱ABD ﹣A 1B 1D 1的体积V=S △ABD •A 1O=•A 1O=×1=1.【规律方法】1.证明面面平行的常用方法 (1)利用面面平行的定义.(2)利用面面平行的判定定理:如果一个平面内有两条相交直线都平行于另一个平面,那么这两个平面平行.(3)利用“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个平面平行”.(4)利用“如果两个平面同时平行于第三个平面,那么这两个平面平行”.(5)利用“线线平行”“线面平行”“面面平行”的相互转化.2.面面平行的应用(1)两平面平行,构造与之相交的第三个平面,可得交线平行.(2)两平面平行,其中一个平面内的任意一条直线与另一个平面平行,可用于证明线面平行.3.三种平行关系之间的转化其中线面平行是核心,线线平行是基础,要注意它们之间的灵活转化.。
高中数学必修二8.4《空间点、直线、平面位置关系》课件
A.1 条
B.2 条
C.3 条
D.4 条
解析:D [如图,连接体对角线 AC1,显然 AC1 与棱 AB,AD, AA1 所成的角都相等,所成角的正切值都为 2.联想正方体的其他体 对角线,如连接 BD1,则 BD1 与棱 BC,BA,BB1 所成的角都相等, ∵BB1∥AA1,BC∥AD,∴体对角线 BD1 与棱 AB,AD,AA1 所成的 角都相等,同理,体对角线 A1C,DB1 也与棱 AB,AD,AA1 所成的 角都相等,过 A 点分别作 BD1,A1C,DB1 的平行线都满足题意,故 这样的直线 l 可以作 4 条.]
的中点,则异面直线 AE 与 CD 所成角的正切值为( )
A.
2 2
B.
3 2
5 C. 2
7 D. 2
解析:C [如图,因为 AB∥CD,所以 AE 与 CD 所成的角为∠ EAB.在 Rt△ABE 中,设 AB=2,
则 BE= 5,则 tan∠EAB=BAEB= 25,所以异面直线 AE 与 CD 所 成角的正切值为 25,故选 C.]
[典例] (1)若直线 l1 和 l2 是异面直线,l1 在平面 α 内,l2 在平面
β 内,l 是平面 α 与平面 β 的交线,则下列命题正确的是(
)
A.l 与 l1,l2 都不相交 B.l 与 l1,l2 都相交 C.l 至多与 l1,l2 中的一条相交 D.l 至少与 l1,l2 中的一条相交
解析:B [本题为立体几何中的问题,考查垂直关系,线面、线 线位置关系.∵△BDE 中,N 为 BD 中点,M 为 DE 中点,∴BM, EN 共面相交,选项 C,D 为错.作 EO⊥CD 于 O,连接 ON,过 M 作 MF⊥OD 于 F.
教学设计2:8.4.2 空间点、直线、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
8.4.2空间点、直线、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1.空间中点与直线有两种关系:点在线上,点在线外如图中A在线AB上在线A’B’外.点与平面位置关系有两种:点在面上,点在面外如图A在平面ABCD上A不在BB’C’C’上.2.空间中直线与直线的位置关系不同在任何一个平面内的两条直线叫异面直线平行直线(无交点).共面直线:相交直线(一个交点);异面直线(无交点).3.异面直线的画法:4.异面直线所成的角如图,已知两条异面直线a,b,经过空间任一点O 作直线a'∥a,b'∥b,我们把a'与b'所成的锐角(或直角)叫做异面直线a,b所成的角(或夹角).为了简便,点O通常取在两条异面直线中的一条上,例如,取在直线b上,然后经过点O作直线a'∥a,a'和b所成的锐角(或直角)就是异面直线a与b所成的角.5.练习一、已知M、N分别是长方体的棱C1D1与CC1上的点,那么MN与AB所在的直线是异面直线吗?解:是,因为两条直线既不相交也不平行.练习二、如图,已知正方体ABCD-A'B'C'D'中.(1)哪些棱所在直线与直线BA'是异面直线?(2)直线BA'和CC'的夹角是多少?6.空间中直线与平面的位置关系:直线在平面内(无数个公共点);直线与平面相交(一个公共点);直线与平面平行(没有公共点).7.空间中平面与平面的位置关系:两个平面平行(没有公共点);两个平面相交(有一条公共直线).8.探究:如图,在长方体ABCD-A'B'C'D'中,连接A'B,D'C,请你举出一些图中直线与平面的位置关系.平面ABCD//平面A'B'C'D',平面AA'DD'//平面BB'CC',AA '//平面BB'CC',A'B//平面CC'DD'等.9.例一:如图用符号表示下列图形中的直线、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解:在(1)中α∩β=l,a∩α=A,a∩β=B在(2)α∩β=l,.a⊂α,b⊂β,a∩l=P,b∩l=P,a∩b=P10.例二:如图,AB∩α=B,A∉α,a⊂α,B∉a.直线AB 与a具有怎样的位置关系?为什么?解:直线AB与a是异面直线.理由如下:若直线AB 与a不是异面直线,则它们相交或平行,设它们确定的平面为β,则B∈β,αβ⊂由于经过点B与直线a有且仅有一个平面α,因此平面平面α与β重合,从而ABα⊂, 进而A∈α,这与A∉α矛盾.所以直线AB与a是异面直线.补充说明:例二告诉我们一种判断异面直线的方法:与一个平面相交的直线和这个平面内不经过交点的直线是异面直线.11.例3:已知a,b,c是三条直线,如果a与b是异面直线,b与c是异面直线,那么a与c有怎样学生思考例三学生独立思考例5并回答段炼学生立体感段炼学生独立解决问题能力的位置关系?并画图说明.解:直线a与直线c的位置关系可以是平行、相交、异面.如图(1)(2)(3).总结:判定两条直线是异面直线的方法(1)定义法:由定义判断两条直线不可能在同一平面内.(2)重要结论:连接平面内一点与平面外一点的直线,和这个平面内不经过此点的直线是异面直线.用符号语言可表示为A∉α,B∈α,l⊂α,B∉l⇒AB 与l是异面直线(如图).12.例4:如图所示,在正方体ABCD-A1B1C1D1中,M,N分别是A1B1,BB1的中点,则下列直线与平面、平面与平面的位置关系是什么?(1)AM所在的直线与平面ABCD的位置关系;(2)CN所在的直线与平面ABCD的位置关系;(3)AM所在的直线与平面CDD1C1的位置关系;(4)平面AMD1与平面BNC的位置关系.解:(1)AM所在的直线与平面ABCD相交.(2)CN所在的直线与平面ABCD相交.(3)AM所在的直线与平面CDD1C1平行.(4)平面AMD1与平面BNC相交.12.例5:在直三棱柱(侧棱垂直于底面)ABC-A1B1C1中,E,F分别为A1B1,B1C1的中点.求证:平面ACC1A1与平面BEF相交.证明:∵在矩形AA1B1B中,E为A1B1的中点,∴AA1与BE不平行,则AA1,BE的延长线相交于一点,设此点为G,∴G∈AA1,G∈BE.又AA1⊂平面ACC1A1,BE⊂平面BEF,∴G∈平面ACC1A1,G∈平面BEF,∴平面ACC1A1与平面BEF相交.总结:判断或证明平面与平面的位置关系时主要考虑平面与平面有无公共点,如果没有公共点,则两平面平行;如果可以找到一个公共点,则两平面相交.1.空间中直线与直线位置关系.。
新教材 人教A版高中数学必修第二册 8.4 空间点、直线、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 精品教学课件
探究一
探究二
探究三
素养形成
当堂检测
变式训练2如图所示,在空间四边形ABCD中,E,F 分别是AB和CB上的点,G,H分别是CD和AD上的
点,HG∥EF,HG∶EF=1∶3.
求证:EH,BD,FG三条直线相交于同一点.
证明:延长EH,FG,不妨设EH∩FG=O,
∵HG∥EF,HG∶EF=1∶3,且EF≠GH,
∵A∈l2,l2⊂α,∴A∈α.∵A∈l2,l2⊂β,∴A∈β. 同理可证B∈α,B∈β,C∈α,C∈β.∴不共线的三个点A,B,C既在平面α
内,又在平面β内.
∴平面α和β重合,即直线l1,l2,l3在同一平面内.
探究一
探究二
探究三
素养形成
当堂检测
反思感悟 证明点、线共面问题常用方法有: (1)先由部分点、线确定一个面,再证其余的点、线都在这个平面内, 即用“纳入平面法”; (2)先由其中一部分点、线确定一个平面α,其余点、线确定另一个 平面β,再证平面α与β重合,即用“辅助平面法”; (3)假设不共面,结合题设推出矛盾,用“反证法”. 注意:在遇到文字叙述的结论时,一定要先根据题意画出图形,结合 图形写出已知与求证,再证明.
探究一
探究二
探究三
素养形成
当堂检测
证明:(方法一)∵AB∩α=P,∴P∈AB,P∈平面α. 又AB⊂平面ABC,∴P∈平面ABC. ∴由基本事实3可知点P在平面ABC与平面α的交线上,同理可证Q,R 也在平面ABC与平面α的交线上, ∴P,Q,R三点共线. (方法二)∵AP∩AR=A, ∴直线AP与直线AR确定平面APR. 又AB∩α=P,AC∩α=R, ∴平面APR∩平面α=PR. ∵B∈平面APR,C∈平面APR,∴BC⊂平面APR. ∵Q∈BC,∴Q∈平面APR.又Q∈α, ∴Q∈PR,∴P,Q,R三点共线.
课件6:8.4.2 空间点、直线、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
(2)符号表示:平面 α 与平面 β 平行,记作___α_∥__β___.
【思考】 如果一条直线与两个平行平面中的一个平行,那么这条 直线与另一个平面也平行吗? 提示:不一定,这条直线与另一个平面平行或在 另一个平面内.
——预习导学 思维启动——
一、空间中直线与直线的位置关系 [知识梳理] 1.异面直线:不同在任何一个 平面内的两条直线.
2.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
相交直线:在同一平面内,有且只有一个
共面直线
公共点;
平行直线:在同一平面内,没有公共点.
异面直线:不同在任何一个平面内,没有公共点.
3.异面直线的表示法:衬托平面法,如图①、②所示.
[基础测试]
3.正方体的六个面中互相平行的平面有 ( )
A.1 对
B.2 对
C.3 对
D.4 对
答案:C
4.如果在两个平面内分别有一条直线,这两条直线互相平 行,那么这两个平面的位置关系是 平行或相交 .
——重点探究 认知发展——
探索点一 直线与直线的位置关系的判断 【例 1】 如图所示,在长方体 ABCD-A1B1C1D1 中, 判断下列直线的位置关系: ①直线 A1B 与直线 D1C 的位置关系是 平行 ; ②直线 A1B 与直线 B1C 的位置关系是 异面 ; ③直线 D1D 与直线 D1C 的位置关系是 相交 ; ④直线 AB 与直线 B1C 的位置关系是 异面 .
【思考】
“直线与平面不相交”与“直线与平面没有公共点”的意义相同吗? 提示:不同.前者包括直线与平面平行及直线在平面内这两种
第八章8.4.2空间点、直线、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
第 1 页 共 10 页 2020-2021学年高一数学必修二第8章《立体几何初步》
8.4.2 空间点、直线、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 学习目标 1.了解空间两直线间的位置关系.2.理解空间直线与平面的位置关系.3.掌握空间平面与平面的位置关系
.
知识点一 空间两直线的位置关系
1.异面直线
(1)
定义:不同在任何一个平面内的两条直线. (2)异面直线的画法(衬托平面法)
如图①②③所示,为了表示异面直线不共面的特点,作图时,通常用一个或两个平面来衬托.
(3)判断两直线为异面直线的方法
①定义法;②两直线既不平行也不相交.
2.空间两条直线的三种位置关系
⎩⎨⎧ 共面直线⎩⎪⎨⎪⎧ 相交直线:在同一平面内,有且只有一个公共点平行直线:在同一平面内,没有公共点异面直线:不同在任何一个平面内,没有公共点
知识点二 直线与平面的位置关系
位置关系
直线a 在平面α内 直线a 在平面α外
直线a 与平面α相交 直线a 与平面α平行 公共点
有无数个公共点 只有1个公共点 没有公共点 符合表示
a ⊂α a ∩α=A a ∥α 图形表示
知识点三 平面与平面的位置关系
位置关系 两平面平行 两平面相交。
新教材高中数学第八章立体几何初步8.4.2空间点、直线、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课件新人教A版必修第二册
位置关系
直线 a 外
直线 a 与平
直线 a 与
面 α 相交
平面 α 平行
公共点
有且只有 _无__数___个__公共点 __一___个___公共点 _没__有___公共点
符号表示
a⊂α
a∩α=A
a∥α
图形表示
■名师点拨 一般地,直线 a 在平面 α 内时,应把直线 a 画在表示平面 α 的平行 四边形内;直线 a 与平面 α 相交时,应画成直线 a 与平面 α 有且只 有一个公共点,被平面 α 遮住的部分画成虚线或不画;直线 a 与平 面 α 平行时,应画成直线 a 与表示平面 α 的平行四边形的一条边平 行,并画在表示平面α 的平行四边形外.
【解析】 经探究可知直线 A1B 与直线 D1C 在平面 A1BCD1 中,且 没有交点,则两直线平行,所以①应该填“平行”;点 A1、B、B1 在平面 A1BB1 内,而 C 不在平面 A1BB1 内,则直线 A1B 与直线 B1C 异面.同理,直线 AB 与直线 B1C 异面.所以②④应该填“异面”; 直线 D1D 与直线 D1C 相交于 D1 点,所以③应该填“相交”. 【答案】 ①平行 ②异面 ③相交 ④异面
③若直线 a∥b,直线 b⊂α,则 a∥α;
④若直线 a∥b,b⊂α,那么直线 a 就平行于平面 α 内的无数条
直线.
其中真命题的个数为( )
A.1
B.2
C.3
D.4
【解析】 因为直线 l 虽与平面 α 内无数条直线平行,但 l 有可 能在平面 α 内,所以 l 不一定平行于 α,所以①是假命题. 因为直线 a 在平面 α 外包括两种情况:a∥α 和 a 与 α 相交,所 以 a 和 α 不一定平行,所以②是假命题. 因为直线 a∥b,b⊂α,则只能说明 a 和 b 无公共点,但 a 可能 在平面 α 内,所以 a 不一定平行于 α,所以③是假命题. 因为 a∥b,b⊂α,所以 a⊂α 或 a∥α,所以 a 可以与平面 α 内 的无数条直线平行,所以④是真命题. 综上,真命题的个数为 1. 【答案】 A
空间中的平面与直线
空间中的平面与直线在几何学中,平面和直线是两个基本的概念。
它们是空间中的两种最简单和最常见的几何元素。
本文将探讨空间中的平面与直线的性质、特点以及它们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一、平面的性质与特点平面是由无穷多个点组成的一个无限的二维表面。
它没有起点和终点,具有无限延伸性。
平面可以由三个点确定,称为非共线点,且这三个点不能在一条直线上。
如果平面上任意两点的连线都在这个平面上,那么这个平面是平面上的平面。
平面有许多特点。
首先,任何一个平面都可以被无限扩展,形成无穷多的平面。
其次,平面是完全平滑的,没有任何凸起或凹陷。
此外,两个不同的平面要么是平行的,要么有一个唯一的交点。
平面也可以与其他几何元素如直线、曲线、球体等相交。
平面在现实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建筑设计、城市规划、地图绘制等领域都需要运用到平面的概念和性质。
例如,建筑师需要将三维的建筑物投影到平面上进行设计和展示。
此外,平面几何在计算机图形学、计算机辅助设计等领域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二、直线的性质与特点直线是由无限多个连续点组成的一维几何元素。
它具有无限延伸性,没有起点和终点。
直线可以由两个点确定,并且这两个点不重合。
直线上的任意两点都可以用线段连接起来,形成直线上的线段。
直线有着独特的性质。
首先,任意两个不同的点都可以确定一条直线。
其次,直线上的任意一段都可以延伸,形成更长的直线。
此外,两条不同的直线要么是相交的,要么是平行的。
直线在生活中也有着广泛的应用。
在交通运输中,我们常常使用直线来表示道路、航线等。
在工程测量中,直线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用来确定地平线、建筑物的垂直度等。
此外,在数学和物理学中,直线是很多理论和公式的基础。
三、平面与直线的关系平面和直线是几何学中最基本的两个概念,它们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
首先,任意一个直线都可以在一个平面内。
反过来,平面上的两点可以确定一条直线。
因此,平面和直线是密不可分的。
平面和直线还可以进行一些特殊的相交关系。
8.4空间中的平行关系
1.平行直线平行公理: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和已知直线平行.基本性质4: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等角定理:如果一个角的两边与另一个角的两边分别对应平行,并且方向相同,那么这两个角相等.2.直线与平面平行判定性质定义定理图形条件a∩α=∅a⊂α,b⊄α,a∥b a∥αa∥α,a⊂β,α∩β=b结论a∥αb∥αa∩α=∅a∥b3.平面与平面平行判定性质定义定理图形条件α∩β=∅a⊂β,b⊂β,a∩b=P,a∥α,b∥αα∥β,α∩γ=a,β∩γ=b α∥β,a⊂β结论α∥βα∥βa∥b a∥α【思考辨析】判断下面结论是否正确(请在括号中打“√”或“×”)(1)若一条直线平行于一个平面内的一条直线,则这条直线平行于这个平面.(×)(2)若一条直线平行于一个平面,则这条直线平行于这个平面内的任一条直线.(×)(3)如果一个平面内的两条直线平行于另一个平面,那么这两个平面平行.(×)(4)如果两个平面平行,那么分别在这两个平面内的两条直线平行或异面.(√)(5)若直线a与平面α内无数条直线平行,则a∥α.(×)(6)若α∥β,直线a∥α,则a∥β.(×)1.一条直线l上有相异三个点A、B、C到平面α的距离相等,那么直线l与平面α的位置关系是()A.l∥αB.l⊥αC.l与α相交但不垂直D.l∥α或l⊂α答案 D解析当距离不为零时,l∥α,当距离为零时,l⊂α.2.设α,β,γ为三个不同的平面,m,n是两条不同的直线,在命题“α∩β=m,n⊂γ,且________,则m∥n”中的横线处填入下列三组条件中的一组,使该命题为真命题.①α∥γ,n⊂β;②m∥γ,n∥β;③n∥β,m⊂γ.可以填入的条件有()A.①或②B.②或③C.①或③D.①或②或③答案 C解析由面面平行的性质定理可知,①正确;当n∥β,m⊂γ时,n和m在同一平面内,且没有公共点,所以平行,③正确.故选C.3.(教材改编)下列命题中正确的是()A.若a,b是两条直线,且a∥b,那么a平行于经过b的任何平面B.若直线a和平面α满足a∥α,那么a与α内的任何直线平行C.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个平面平行D.若直线a,b和平面α满足a∥b,a∥α,b⊄α,则b∥α答案 D解析A中,a可以在过b的平面内;B中,a与α内的直线可能异面;C中,两平面可相交;D中,由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知,b∥α,正确.4.(教材改编)如图,正方体ABCD-A1B1C1D1中,E为DD1的中点,则BD1与平面AEC的位置关系为________.答案平行解析连接BD,设BD∩AC=O,连接EO,在△BDD1中,O为BD的中点,所以EO为△BDD1的中位线,则BD 1∥EO ,而BD 1⊄平面ACE ,EO ⊂平面ACE , 所以BD 1∥平面ACE .5.过三棱柱ABC -A 1B 1C 1任意两条棱的中点作直线,其中与平面ABB 1A 1平行的直线共有________条. 答案 6解析 各中点连线如图,只有面EFGH 与面ABB 1A 1平行,在四边形EFGH 中有6条符合题意.题型一 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与性质 命题点1 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例1 如图,四棱锥P -ABCD 中,AD ∥BC ,AB =BC =12AD ,E ,F ,H 分别为线段AD ,PC ,CD 的中点,AC 与BE 交于O 点,G 是线段OF 上一点. (1)求证:AP ∥平面BEF ; (2)求证:GH ∥平面P AD . 证明 (1)连接EC , ∵AD ∥BC ,BC =12AD ,∴BC 綊AE ,∴四边形ABCE 是平行四边形, ∴O 为AC 的中点.又∵F 是PC 的中点,∴FO ∥AP , FO ⊂平面BEF ,AP ⊄平面BEF , ∴AP ∥平面BEF . (2)连接FH ,OH ,∵F ,H 分别是PC ,CD 的中点, ∴FH ∥PD ,∴FH ∥平面P AD .又∵O 是BE 的中点,H 是CD 的中点, ∴OH ∥AD ,∴OH ∥平面P AD .又FH ∩OH =H ,∴平面OHF ∥平面P AD .又∵GH ⊂平面OHF ,∴GH ∥平面P AD . 命题点2 直线与平面平行性质定理的应用例2 (2014·安徽)如图,四棱锥P -ABCD 的底面是边长为8的正方形,四条侧棱长均为217.点G ,E ,F ,H 分别是棱PB ,AB ,CD ,PC 上共面的四点,平面GEFH ⊥平面ABCD ,BC ∥平面GEFH . (1)证明:GH ∥EF ;(2)若EB =2,求四边形GEFH 的面积.(1)证明 因为BC ∥平面GEFH ,BC ⊂平面PBC , 且平面PBC ∩平面GEFH =GH , 所以GH ∥BC .同理可证EF ∥BC ,因此GH ∥EF .(2)解 如图,连接AC ,BD 交于点O ,BD 交EF 于点K ,连接OP ,GK . 因为P A =PC ,O 是AC 的中点,所以PO ⊥AC , 同理可得PO ⊥BD .又BD ∩AC =O ,且AC ,BD 都在底面内, 所以PO ⊥底面ABCD .又因为平面GEFH ⊥平面ABCD , 且PO ⊄平面GEFH ,所以PO ∥平面GEFH . 因为平面PBD ∩平面GEFH =GK ,所以PO ∥GK ,且GK ⊥底面ABCD ,从而GK ⊥EF . 所以GK 是梯形GEFH 的高.由AB =8,EB =2得EB ∶AB =KB ∶DB =1∶4, 从而KB =14DB =12OB ,即K 为OB 的中点.再由PO ∥GK 得GK =12PO ,即G 是PB 的中点,且GH =12BC =4.由已知可得OB =42,PO =PB 2-OB 2=68-32=6, 所以GK =3.故四边形GEFH 的面积 S =GH +EF 2·GK =4+82×3=18.如图所示,在四棱锥P -ABCD 中,∠ABC =∠ACD =90°,∠BAC=∠CAD =60°,E 为PD 的中点,AB =1,求证:CE ∥平面P AB .证明由已知条件有AC=2AB=2,AD=2AC=4,CD=2 3.如图所示,延长DC,AB,设其交于点N,连接PN,因为∠NAC=∠DAC=60°,AC⊥CD,所以C为ND的中点,又因为E为PD的中点,所以EC∥PN,因为EC⊄平面P AB,PN⊂平面P AB,所以CE∥平面P AB.思维升华判断或证明线面平行的常用方法:(1)利用线面平行的定义(无公共点);(2)利用线面平行的判定定理(a⊄α,b⊂α,a∥b⇒a∥α);(3)利用面面平行的性质定理(α∥β,a⊂α⇒a∥β);(4)利用面面平行的性质(α∥β,a⊄β,a∥α⇒a∥β).题型二平面与平面平行的判定与性质例3如图所示,在三棱柱ABC-A1B1C1中,E,F,G,H分别是AB,AC,A1B1,A1C1的中点,求证:(1)B,C,H,G四点共面;(2)平面EF A1∥平面BCHG.证明(1)∵G,H分别是A1B1,A1C1的中点,∴GH是△A1B1C1的中位线,∴GH∥B1C1.又∵B1C1∥BC,∴GH∥BC,∴B,C,H,G四点共面.(2)∵E,F分别是AB,AC的中点,∴EF∥BC.∵EF⊄平面BCHG,BC⊂平面BCHG,∴EF∥平面BCHG.∵A1G綊EB,∴四边形A1EBG是平行四边形,∴A1E∥GB.∵A1E⊄平面BCHG,GB⊂平面BCHG,∴A1E∥平面BCHG.∵A1E∩EF=E,∴平面EF A1∥平面BCHG.引申探究1.在本例条件下,若D为BC1的中点,求证:HD∥平面A1B1BA.证明如图所示,连接HD,A1B,∵D为BC1的中点,H为A1C1的中点,∴HD∥A1B,又HD⊄平面A1B1BA,A1B⊂平面A1B1BA,∴HD∥平面A1B1BA.2.在本例条件下,若D1,D分别为B1C1,BC的中点,求证:平面A1BD1∥平面AC1D.证明如图所示,连接A1C交AC1于点M,∵四边形A1ACC1是平行四边形,∴M是A1C的中点,连接MD,∵D为BC的中点,∴A1B∥DM.∵A1B⊂平面A1BD1,DM⊄平面A1BD1,∴DM∥平面A1BD1.又由三棱柱的性质知,D1C1綊BD,∴四边形BDC1D1为平行四边形,∴DC1∥BD1.又DC1⊄平面A1BD1,BD1⊂平面A1BD1,∴DC1∥平面A1BD1,又∵DC1∩DM=D,DC1,DM⊂平面AC1D,∴平面A1BD1∥平面AC1D.思维升华证明面面平行的方法:(1)面面平行的定义;(2)面面平行的判定定理:如果一个平面内有两条相交直线都平行于另一个平面,那么这两个平面平行;(3)利用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个平面平行;(4)两个平面同时平行于第三个平面,那么这两个平面平行;(5)利用“线线平行”“线面平行”“面面平行”的相互转化.如图,在正方体ABCD—A1B1C1D1中,S是B1D1的中点,E、F、G分别是BC、DC、SC的中点,求证:(1)直线EG∥平面BDD1B1;(2)平面EFG∥平面BDD1B1.证明(1)如图,连接SB,∵E,G分别是BC,SC的中点,∴EG∥SB.又∵SB⊂平面BDD1B1,EG⊄平面BDD1B1,∴直线EG∥平面BDD1B1.(2)连接SD,∵F,G分别是DC,SC的中点,∴FG∥SD.又∵SD⊂平面BDD1B1,FG⊄平面BDD1B1,∴FG∥平面BDD1B1,又EG⊂平面EFG,FG⊂平面EFG,EG∩FG=G,∴平面EFG∥平面BDD1B1.题型三平行关系的综合应用例4在正方体ABCD—A1B1C1D1中,如图.(1)求证:平面AB1D1∥平面C1BD;(2)试找出体对角线A1C与平面AB1D1和平面C1BD的交点E,F,并证明A1E=EF=FC.(1)证明因为在正方体ABCD—A1B1C1D1中,AD綊B1C1,所以四边形AB1C1D是平行四边形,所以AB1∥C1D.又因为C1D⊂平面C1BD,AB1⊄平面C1BD,所以AB1∥平面C1BD.同理,B1D1∥平面C1BD.又因为AB1∩B1D1=B1,AB1⊂平面AB1D1,B1D1⊂平面AB1D1,所以平面AB1D1∥平面C1BD.(2)解如图,连接A1C1交B1D1于点O1,连接AO1,与A1C交于点E.因为AO1⊂平面AB1D1,所以点E也在平面AB1D1内,所以点E就是A1C与平面AB1D1的交点.连接AC交BD于点O,连接C1O,与A1C交于点F,则点F就是A1C与平面C1BD的交点.下面证明A1E=EF=FC.因为平面A1C1C∩平面AB1D1=EO1,平面A1C1C∩平面C1BD=C1F,平面AB1D1∥平面C1BD,所以EO 1∥C 1F ,在△A 1C 1F 中,O 1是A 1C 1的中点, 所以E 是A 1F 的中点,即A 1E =EF .同理可证OF ∥AE ,所以F 是CE 的中点,即FC =EF , 所以A 1E =EF =FC .思维升华 (1)线面平行和面面平行的性质都体现了转化思想.(2)对较复杂的综合结论问题往往需要反复运用线面平行的判定定理和性质定理来进行证明,有如下方法: 线线平行―――――→在平面内找或作一直线线面平行 ―――――――――→经过直线找或作平面与已知平面的交线线线平行 如图所示,四棱锥P -ABCD 的底面是边长为a 的正方形,侧棱P A ⊥底面ABCD ,在侧面PBC 内,有BE ⊥PC 于E ,且BE =63a ,试在AB 上找一点F ,使EF ∥平面P AD .解 如图所示,在平面PCD 内,过E 作EG ∥CD 交PD 于G , 连接AG ,在AB 上取点F ,使AF =EG , ∵EG ∥CD ∥AF ,EG =AF , ∴四边形FEGA 为平行四边形, ∴FE ∥AG .又AG ⊂平面P AD ,FE ⊄平面P AD , ∴EF ∥平面P AD . ∴F 即为所求的点.又P A ⊥面ABCD ,∴P A ⊥BC , 又BC ⊥AB ,∴BC ⊥面P AB . ∴PB ⊥BC .∴PC 2=BC 2+PB 2=BC 2+AB 2+P A 2. 设P A =x 则PC =2a 2+x 2, 由PB ·BC =BE ·PC 得: a 2+x 2·a =2a 2+x 2·63a ,∴x =a ,即P A =a ,∴PC =3a . 又CE =a 2-(63a )2=33a ,∴PE PC =23,∴GE CD =PE PC =23, 即GE =23CD =23a ,∴AF =23a .即AF =23AB .故点F 是AB 上靠近B 点的一个三等分点.5.立体几何中的探索性问题典例 (12分)如图,在四棱锥S -ABCD 中,已知底面ABCD 为直角梯形,其中AD ∥BC ,∠BAD =90°,SA ⊥底面ABCD ,SA =AB =BC =2.tan ∠SDA =23.(1)求四棱锥S -ABCD 的体积;(2)在棱SD 上找一点E ,使CE ∥平面SAB ,并证明. 规范解答解 (1)∵SA ⊥底面ABCD ,tan ∠SDA =23,SA =2,∴AD =3.[2分]由题意知四棱锥S -ABCD 的底面为直角梯形,且SA =AB =BC =2,[4分] V S -ABCD =13×SA ×12×(BC +AD )×AB=13×2×12×(2+3)×2=103.[6分] (2)当点E 位于棱SD 上靠近D 的三等分点处时,可使CE ∥平面SAB .[8分] 证明如下:取SD 上靠近D 的三等分点为E ,取SA 上靠近A 的三等分点为F ,连接CE ,EF ,BF , 则EF 綊23AD ,BC 綊23AD ,∴BC 綊EF ,∴CE ∥BF .[10分] 又∵BF ⊂平面SAB ,CE ⊄平面SAB , ∴CE ∥平面SAB .[12分]解决立体几何中的探索性问题的步骤 第一步:写出探求的最后结论. 第二步:证明探求结论的正确性. 第三步:给出明确答案.第四步:反思回顾,查看关键点、易错点和答题规范.温馨提醒(1)立体几何中的探索性问题主要是对平行、垂直关系的探究,对条件和结论不完备的开放性问题的探究,解决这类问题一般根据探索性问题的设问,假设其存在并探索出结论,然后在这个假设下进行推理论证,若得到合乎情理的结论就肯定假设,若得到矛盾的结论就否定假设.(2)这类问题也可以按类似于分析法的格式书写步骤:从结论出发“要使……成立”,“只需使……成立”.[方法与技巧]1.平行问题的转化关系2.直线与平面平行的主要判定方法(1)定义法;(2)判定定理;(3)面与面平行的性质.3.平面与平面平行的主要判定方法(1)定义法;(2)判定定理;(3)推论;(4)a⊥α,a⊥β⇒α∥β.[失误与防范]1.在推证线面平行时,一定要强调直线不在平面内,否则会出现错误.2.在解决线面、面面平行的判定时,一般遵循从“低维”到“高维”的转化,即从“线线平行”到“线面平行”,再到“面面平行”;而在应用性质定理时,其顺序恰好相反,但也要注意,转化的方向总是由题目的具体条件而定,决不可过于“模式化”.3.解题中注意符号语言的规范应用.A组专项基础训练(时间:35分钟)1.平面α∥平面β,点A,C∈α,B,D∈β,则直线AC∥直线BD的充要条件是()A.AB∥CDB.AD∥CBC.AB与CD相交D.A,B,C,D四点共面答案 D解析充分性:A,B,C,D四点共面,由平面与平面平行的性质知AC∥BD.必要性显然成立.2.(2015·安徽)已知m,n是两条不同直线,α,β是两个不同平面,则下列命题正确的是()A.若α,β垂直于同一平面,则α与β平行B.若m,n平行于同一平面,则m与n平行C.若α,β不平行,则在α内不存在与β平行的直线D.若m,n不平行,则m与n不可能垂直于同一平面解析 对于A ,α,β垂直于同一平面,α,β关系不确定,故A 错;对于B ,m ,n 平行于同一平面,m ,n 关系不确定,可平行、相交、异面,故B 错;对于C ,α,β不平行,但α内能找出平行于β的直线,如α中平行于α,β交线的直线平行于β,故C 错;对于D ,若假设m ,n 垂直于同一平面,则m ∥n ,其逆否命题即为D 选项,故D 正确.3.设l 为直线,α,β是两个不同的平面.下列命题中正确的是( )A.若l ∥α,l ∥β,则α∥βB.若l ⊥α,l ⊥β,则α∥βC.若l ⊥α,l ∥β,则α∥βD.若α⊥β,l ∥α,则l ⊥β答案 B解析 l ∥α,l ∥β,则α与β可能平行,也可能相交,故A 项错;由“同垂直于一条直线的两个平面平行”可知B 项正确;由l ⊥α,l ∥β可知α⊥β,故C 项错;由α⊥β,l ∥α可知l 与β可能平行,也可能l ⊂β,也可能相交,故D 项错.故选B.4.给出下列关于互不相同的直线l 、m 、n 和平面α、β、γ的三个命题:①若l 与m 为异面直线,l ⊂α,m ⊂β,则α∥β;②若α∥β,l ⊂α,m ⊂β,则l ∥m ;③若α∩β=l ,β∩γ=m ,γ∩α=n ,l ∥γ,则m ∥n .其中真命题的个数为( )A.3B.2C.1D.0答案 C解析 ①中当α与β不平行时,也可能存在符合题意的l 、m ;②中l 与m 也可能异面;③中⎩⎪⎨⎪⎧ l ∥γl ⊂αα∩γ=n⇒l ∥n ,同理,l ∥m ,则m ∥n ,正确.5.下列四个正方体图形中,A ,B 为正方体的两个顶点,M ,N ,P 分别为其所在棱的中点,能得出AB ∥平面MNP 的图形的序号是(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解析①中易知NP∥AA′,MN∥A′B,∴平面MNP∥平面AA′B可得出AB∥平面MNP(如图).④中,NP∥AB,能得出AB∥平面MNP.6.在四面体A-BCD中,M,N分别是△ACD,△BCD的重心,则四面体的四个面中与MN平行的是________. 答案平面ABD与平面ABC解析如图,取CD的中点E,连接AE,BE.则EM∶MA=1∶2,EN∶BN=1∶2,所以MN∥AB.所以MN∥平面ABD,MN∥平面ABC.7.将一个真命题中的“平面”换成“直线”、“直线”换成“平面”后仍是真命题,则该命题称为“可换命题”.给出下列四个命题:①垂直于同一平面的两直线平行;②垂直于同一平面的两平面平行;③平行于同一直线的两直线平行;④平行于同一平面的两直线平行.其中是“可换命题”的是________.(填命题的序号)答案①③解析由线面垂直的性质定理可知①是真命题,且垂直于同一直线的两平面平行也是真命题,故①是“可换命题”;因为垂直于同一平面的两平面可能平行或相交,所以②是假命题,不是“可换命题”;由基本性质4可知③是真命题,且平行于同一平面的两平面平行也是真命题,故③是“可换命题”;因为平行于同一平面的两条直线可能平行、相交或异面,故④是假命题,故④不是“可换命题”.8.如图,在正四棱柱ABCD-A1B1C1D1中,E、F、G、H分别是棱CC1、C1D1、D1D、CD的中点,N是BC的中点,动点M在四边形EFGH上及其内部运动,则M满足条件________时,有MN∥平面B1BDD1.答案M∈线段FH解析因为HN∥BD,HF∥DD1,所以平面NHF∥平面B1BDD1,故线段FH上任意点M与N相连,都有MN∥平面B1BDD1.(答案不唯一)9.如图,ABCD与ADEF为平行四边形,M,N,G分别是AB,AD,EF的中点. 求证:(1)BE∥平面DMF;(2)平面BDE∥平面MNG.证明(1)如图,连接AE,则AE必过DF与GN的交点O,连接MO,则MO为△ABE的中位线,所以BE∥MO,又BE⊄平面DMF,MO⊂平面DMF,所以BE∥平面DMF.(2)因为N,G分别为平行四边形ADEF的边AD,EF的中点,所以DE∥GN,又DE⊄平面MNG,GN⊂平面MNG,所以DE∥平面MNG.又M为AB中点,所以MN为△ABD的中位线,所以BD∥MN,又BD⊄平面MNG,MN⊂平面MNG,所以BD∥平面MNG,又DE与BD为平面BDE内的两条相交直线,所以平面BDE∥平面MNG.10.如图,E、F、G、H分别是正方体ABCD-A1B1C1D1的棱BC、CC1、C1D1、AA1的中点.求证:(1)EG∥平面BB1D1D;(2)平面BDF∥平面B1D1H.证明(1)取B1D1的中点O,连接GO,OB,易证四边形BEGO为平行四边形,故OB∥GE,由线面平行的判定定理即可证EG∥平面BB1D1D.(2)由题意可知BD∥B1D1.如图,连接HB、D1F,易证四边形HBFD1是平行四边形,故HD1∥BF.又B1D1∩HD1=D1,BD∩BF=B,所以平面BDF∥平面B1D1H.B组专项能力提升(时间:20分钟)11.设m,n是两条不同的直线,α,β是两个不同的平面,下列命题中正确的是()A.若α⊥β,m⊂α,n⊂β,则m⊥nB.若α∥β,m⊂α,n⊂β,则m∥nC.若m⊥n,m⊂α,n⊂β,则α⊥βD.若m⊥α,m∥n,n∥β,则α⊥β答案 D解析A中,m与n可垂直、可异面、可平行;B中m与n可平行、可异面;C中若α∥β,仍然满足m⊥n,m⊂α,n⊂β,故C错误;故D正确.12.空间四边形ABCD的两条对棱AC、BD的长分别为5和4,则平行于两条对棱的截面四边形EFGH在平移过程中,周长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答案(8,10)解析 设DH DA =GH AC =k ,∴AH DA =EH BD=1-k , ∴GH =5k ,EH =4(1-k ),∴周长=8+2k .又∵0<k <1,∴周长的范围为(8,10).13.在三棱锥S -ABC 中,△ABC 是边长为6的正三角形,SA =SB =SC =15,平面DEFH 分别与AB ,BC ,SC ,SA 交于D ,E ,F ,H .D ,E 分别是AB ,BC 的中点,如果直线SB ∥平面DEFH ,那么四边形DEFH 的面积为________.答案 452解析 取AC 的中点G ,连接SG ,BG .易知SG ⊥AC ,BG ⊥AC ,SG ∩BG =G ,故AC ⊥平面SGB ,所以AC ⊥SB .因为SB ∥平面DEFH ,SB ⊂平面SAB ,平面SAB ∩平面DEFH =HD ,则SB ∥HD .同理SB ∥FE .又D ,E 分别为AB ,BC 的中点,则H ,F 也为AS ,SC 的中点,从而得HF 綊12AC 綊DE ,所以四边形DEFH 为平行四边形.又AC ⊥SB ,SB ∥HD ,DE ∥AC ,所以DE ⊥HD ,所以四边形DEFH 为矩形,其面积S =HF ·HD =(12AC )·(12SB )=452.14.(2015·四川改编)一个正方体的平面展开图及该正方体的直观图的示意图如图所示.(1)请将字母F ,G ,H 标记在正方体相应的顶点处(不需说明理由);(2)判断平面BEG 与平面ACH 的位置关系.并证明你的结论.解 (1)点F ,G ,H 的位置如图所示.(2)平面BEG ∥平面ACH ,证明如下:因为ABCD-EFGH 为正方体,所以BC ∥FG ,BC =FG ,又FG ∥EH ,FG =EH ,所以BC ∥EH ,BC =EH ,于是BCHE 为平行四边形,所以BE ∥CH ,又CH ⊂平面ACH ,BE ⊄平面ACH ,所以BE ∥平面ACH ,同理BG ∥平面ACH ,又BE ∩BG =B ,所以平面BEG ∥平面ACH .15.如图,已知正方形ABCD 的边长为6,点E ,F 分别在边AB ,AD 上,AE =AF=4,现将△AEF 沿线段EF 折起到△A ′EF 位置,使得A ′C =2 6. (1)求五棱锥A ′-BCDFE 的体积; (2)在线段A ′C 上是否存在一点M ,使得BM ∥平面A ′EF ?若存在,求A ′M 的长;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解 (1)如图所示,连接AC ,设AC ∩EF =H ,连接A ′H .因为四边形ABCD 是正方形,AE =AF =4,所以H 是EF 的中点,且EF ⊥AH ,EF ⊥CH ,从而有A ′H ⊥EF ,CH ⊥EF ,又A ′H ∩CH =H ,所以EF ⊥平面A ′HC ,且EF ⊂平面ABCD ,从而平面A ′HC ⊥平面ABCD ,过点A ′作A ′O 垂直HC 且与HC 相交于点O ,则A ′O ⊥平面ABCD ,因为正方形ABCD 的边长为6,AE =AF =4,故A ′H =22,CH =42,所以cos ∠A ′HC =A ′H 2+CH 2-A ′C 22A ′H ·CH =8+32-242×22×42=12, 所以HO =A ′H ·cos ∠A ′HC =2,则A ′O =6,所以五棱锥A ′-BCDFE 的体积V =13×(62-12×4×4)×6=2863.(2)线段A′C上存在点M,使得BM∥平面A′EF,此时A′M=6 2.证明如下:连接OM,BD,BM,DM,且易知BD过O点.A′M=62=14A′C,HO=14HC,所以OM∥A′H,又OM⊄平面A′EF,A′H⊂平面A′EF,所以OM∥平面A′EF,又BD∥EF,BD⊄平面A′EF,EF⊂平面A′EF,所以BD∥平面A′EF,又BD∩OM=O,所以平面MBD∥平面A′EF,因为BM⊂平面MBD,所以BM∥平面A′EF.。
高一数学讲义 第八章 空间直线与平面
高一数学讲义 第八章 空间直线与平面8.1平面及其基本性质几何里的平面与直线一样,是无限延伸的,我们不能把一个无限延伸的平面在纸上表现出来,通常用平面的一部分表示平面.例如,我们常用平行四边形表示平面(图8-1).但我们要把它想象成无限延展的.通常我们用一个希腊字母如:αβγ、、…来表示平面,也可以用表示平面的平行四边形的对角顶点的字母来表示,如平面AC .DCBAβα图81平面的基本性质公理l 如果一条直线上有两个点在同一个平面上,那么这条直线上所有的点都在这个平面上(即直线在平面上).公理2 如果两个平面存在一个公共点,那么它们所有公共点的集合是一条直线.公理3 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点确定一个平面(即经过不在同一直线上三点有且仅有一个平面). 在上述公理的基础上,可以得到以下三个推论: 推论1 一条直线和直线外一点确定一个平面.证明:如图8-2,在直线l 上任取两个点A B 、,则A B C 、、是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点,由公理3可知,经过此三点的平面有且仅有1个,设为平面α,则A B ∈、平面α,又A B 、在直线l 上,由公理1可知直线l 在平面α上.即经过直线l 和直线外一点的平面有且仅有一个.图82推论2 两条相交直线确定一个平面. 推论3 两条平行直线确定一个平面.例1.如图8-3,在正方体1111ABCD A B C D -中,点E F 、分别是棱1AA 、1CC 的中点.试画出过点1D E F 、、三点的截面.B 1C 1D 1A 1EHF GDCB A 图83解:连1D F 并延长1D F 与DC 的延长线交于点H ,联结1D E 并延长与DA 的延长线交于点G ,联结GH 与AB BC 、两条棱交于点B ,联结BE BF 、,则1BED F 就是过点1D E F 、、三点的截面.例2.如图8-4,在正方体1111ABCD A B C D -中,E F 、分别为1CC 和1AA 上的中点,画出平面1BED F 与平面ABCD 的交线.PF C E A DB A 1B 1D 1C 1图84解:在平面11AA D D 内,延长1D F ,1D F 与DA 不平行,因此1D F 与DA 必相交于一点,设为P ,则1P FD P DA ∈∈,. 又1FD ⊂平面1BED F ,AD ⊂平面ABCD 内,P ∴∈平面1BED F P ∈,平面ABCD .又B 为平面ABCD 与平面1BED F 的公共点,∴联结PB PB ,即为平面1BFD F 与平面ABCD 的交线.例3.已知E F G H 、、、分别是空间四边形ABCD (四条线段首尾相接,且联结点不在同一平面内,所组成的空间图形叫空间四边形).各边AB AD CB CD 、、、上的点,且直线EF 和HG 交于点P ,如图8-5,求证:点B D P 、、在同一条直线上.G DPF ECBA图85证明:如图直线EF 直线HG P =.P ∴∈直线EF .而EF ⊂平面ABD , P ∴∈平面ABD .同理,P ∈平面CBD ,即点P 是平面ABD 和平面CBD 的公共点.显然,点B D 、也是平面ABD 和平面CBD 的公共点,由公理2知,点B D P 、、都在平面ABD 和平面CBD 的交线上,即点B D P 、、在同一条直线上. 基础练习1.用符号语言表示下列语句(1)点A 在平面α内,但在平面β外;(2)直线a 经过平面α外一点M ;(3)直线a 在平面α内,又在平面β内,即平面α和β相交于直线a . 2.已知a b c 、、空间三条直线,且a b ∥与a b 、都相交,求证直线a b c 、、在同一个平面上. 3.怎样用两根细绳检查一张桌子的四条腿的下端是否在一个平面内?4.如图8-6所示,ABC △与111A B C △不在同一个平面内,如果三直线1AA 、1BB 、1CC 两两相交,证明:三直线111AA BB CC 、、交于一点.PC 1B 1A 1C BA图865.已知ABC △在平面α外,它的三边所在的直线分别交平面α于P Q R ,,三点,证明P Q R ,,三点在同一条直线上.6.画水平放置的正五边形的直观图. 8.2空间直线与直线之间的位置关系公理4 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平行(即平行线的传递性). 例1.如图8-7所示,设E F G H ,,,分别是空间四边形ABCD 的边AB BC CD DA ,,,上的点,且AE AH CF CGAB AD CB CDλμ====,,求证:F GH EDCBA图87(1)当λμ=时,四边形EFGH 是平行四边形; (2)当λμ≠时,四边形EFGH 是梯形. 证明:联结BD , 在ABD △中,AE AHAB ADλ==,EH BD ∴,∥且EH BD λ=. 在CBD △中,CF CGCB CDμ==,FG BD ∴,∥且FG BD μ=. EH FG ∴∥,∴顶点E F G H ,,,在由EH 和FG 确定的平面内. (1)当λμ=时,EH FG =,故四边形EFGH 为平行四边形; (2)当λμ≠时,EH FG ≠,故四边形EFGH 是梯形.等角定理 如果两条相交直线与另两条相交直线分别平行,那么这两组相交直线所成的锐角(或直角)相等.证明:当两组平行直线在同一平面内,即为初中几何中的等角定理. 当它们不在同一平面时,如图8-8所示.a 1O 1B 1A 1BA Oba 图88设直线a b 、相交于点O ,直线11a b 、相交于点1O ,且11a a b b ,∥∥,在直线a b 、上分别任取点A B 、(异于点O ),在直线11a b 、上分别任取点11A B 、(异于点1O ),使得11OA O A =,11OB O B =,111AOB AO B ∠∠,分别是a b 、,与11a b 、所成的角. 1111OA O A OA O A =,∥ ∴四边形11OO A A 为平行四边形. 1111OO AA OO AA ∴=,∥.同理1111OO BB OO BB =,∥.1111BB AA BB AA ∴=,∥.四边形11BB A A 为平行四边形. 11AB A B ∴=,因此111AOB AO B △△≌. 111AOB AO B ∴∠=∠.在平面中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可以根据交点个数来判断:当两条直线仅有1个交点时.它们是相交的;当没有交点时它们是平行的.但在空间中两条直线没有交点却未必是平行的,如图8-9直线a 在平面α上,直线b 与平面α交于点P ,且P 不在直线b 上,那么直线a 与直线b 即不平行也不相交.此时直线a 与直线b 不能在同一平面内,我们称直线a 、b 是异面直线.baP图89在空间任取一点Q 过Q 分别作a b 、的平行线11a b 、,我们把11a b 、所成的锐角或直角称为异面直线a b 、所成的角.当所成的角为90︒时称异面直线a b 、相互垂直.此外,我们把和两条异面直线都垂直相交的直线叫做两条异面直线的公垂线.两条异面直线的公垂线在这两条异面直线间的线段长度,叫做两条异面直线的距离.例2.如图8-10,在正方体1111ABCD A B C D -中,判断下列直线之间的位置父系,并求出它们所成角的大小.A 2D 2B 2C 2D 1C 1B 1A 1D CBA图810(1)AC 与1BC ;(2)1B D 与1BC . 解:(1)AC 与1BC 是异面直线. 11AA CC ∥且11AA CC =,∴四边形11AA C C 为平行四边形,即11AC AC ∥.11AC B ∴∠为所求AC 与1BC 所成的角.易知11A C B △为等边三角形,即11π3AC B ∠=(2)1B C 与1BC 是异面直线如图8-10:在原正方体下方补一个相同大小的正方体11112222A B C D A B C D -中121B C BC ∥,12DB C ∴∠为所求1B D 与1BC 所成的角.设正方体的棱长为a ,在12DB C △中,112212π2DB B C DC DB C ==∴∠=,,,. 例3.空间四边形ABCD中,2AB BD AD BC CD =====,32AC =,延长BC 到E ,使BC CE =,取BD 中点F ,求异面直线AF 与DE 的距离和他们所成的角.F ED BA图811解:(1)2AB AD BD === ∴三角形ABD 为等边三角形 F 为BD 中点,AF BD ∴⊥,即AF FD ⊥90BC CD CE BDE DF DE ===∴∠=︒∴⊥, DF 长即为异面直线AF DE ,的距离,又112DF BD ==,AF ∴与DE 的距离为1.(2)联结CF F C ,,分别是BD ,BF 的中点, FC ∴平行且等于12DE ,AFC ∴∠即为异面直线AF 与DE 所成的角. 在等边三角形ABD中,AF == 在直角三角形BDE中,12CF DE ==. 三角形AFC 中,由余弦定理得2221cos 22AF FC AC AFC AF FC +-∠==⨯⨯.60AFC ∴∠=︒,即异面直线AF 与DF 成60︒角. 基础练习 1.从止方体的12条棱和12条面对角线中选出n 条,使得其中任意两条线段所在的直线都是异面直线,则n 的最大值为__________.2.如图8-12,已知三棱锥S ABC -中,90ABC ∠=︒,侧棱SA ⊥底面ABC ,点A 在棱SB 和SC 上的射影分别是点E F 、,求证:EF SC ⊥.SGF E CBA 图8123.已知a b 、是两条异面直线,直线a 上的两点A B 、的距离为6.直线b 上的两点C D 、的距离为8,AC BD 、的中点分别为M N 、且5MN =,见图8-13.求异面直线a b 、所成的角.图813bMNO aDCBA4.已知四面体S ABC -的所有棱长均为a .求: (1)异面直线SC 、AB 的公垂线段EF 及EF 的长; (2)异面直线EF 和SA 所成的角.5.如图8-14,等腰直角三角形ABC中,90A BC DA AC DA AB ∠=︒=⊥⊥,,,若1DA =,且E 为DA 的中点.求异面直线BE 与CD 所成角的余弦值.图814FE D CBA6.如图8-15,在正三角形ABC 中,D E F ,,分别为各边的中点,G H I J ,,,分别为AF AD BE DE ,,,的中点.将ABC △沿DE EF DF ,,折成三棱锥以后,求GH 与IJ 所成角的度数.I JH GFEDCB A 图8157.长方体1111ABCD A B C D -中,143AB AA AD ===,,则异面直线1A D 与11B D 间的距离为__________.8.空间两条异面直线a b 、所成角α,过空间一定点O 与a b ,所成角都是θ的直线l 有多少条? 8.3空间直线与平面空间中直线l 与平面α的位置关系,按照它们交点的个数分成以下三种情况:若直线l 与平面α没有公共点,那么称直线l 与平面α平行,记作l α∥;若直线l 与平面α仅有一个公共点,那么直线l 与平面α是相交的;若直线l 与平面α有1个以上的公共点,由公理1可知直线l 在平面α上.我们将直线与平面平行和相交统称为直线在平面外.直线和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 如果平面外一条直线和这个平面内的一条直线平行,那么这条直线和这个平面平行.直线和平面平行的性质定理 如果一条直线和一个平面平行,经过这条直线的平面和这个平面相交,那么这条直线就和交线平行. 例1.已知:ABCD 是平行四边形,点P 是平面ABCD 外一点,M 是PC 的中点,在DM 上任取一点G ,过G 和AP 作平面交平面BDM 于GH .求征:AP GH ∥. 证明:如图8-16.联结AC 交BD 于O ,联结MO ,G HPOMD CBA图816ABCD 是平行四边形O ∴是AC 中点,又M 是PC 中点, AP OM ∴∥,又OM ⊂面BM DPA ∴∥平面BM D (线面平行判定定理)又PA ⊂平面PAHG ,且面PAHG 平面BMD GH =, PA GH ∴∥(线面平行的性质定理)例2.正方体1111ABCD A B C D -中,E G 、分别是BC 、11C D 的中点如图8-17.求证:EG ∥平面11BB D D .D C 1A 1C图817证明:取BD 的中点F ,联结FF 、1D F .E 为BC 的中点,EF ∴为BCD △的中位线,则EF DC ∥,且12EF CD =.G 为11C D 的中点,1D G CD ∴∥且112D G CD =,1EF D G ∴∥且1EF D G =, ∴四边形1EFD G 为平行四边形,∴1D F EG ∥,而1D F ⊂平面11BDD B ,EG ⊄平面11BDD B , ∴EG ∥平面11BDD B .直线l 与平面α相交,且与平面内所有直线都垂直,称直线l 垂直于平面α,记作l α⊥.直线l 称为平面α的垂线,l 与平向α的交点称为垂足.直线和平面垂直判定定理 如果直线l 与平面α内两条相交直线a b 、都垂直,那么直线与平面垂直. 证明:设直线a b O =,直线c 为平面α上任意一条直线 (1)当直线l 与直线c 都经过点O 时在直线l 上点O 的两侧分别取点P Q 、使得OP OQ =,在平面α上作一条直线,使它与a b c 、、分别交于点A B C 、、联结PA PB PC QA QB QC 、、、、、(见图8-18). acb αO QB A P图818OA 垂直平分PQ ,PQ QA ∴=. 同理PB QB =. PA QA PB QB AB AB ===,,, PAB QAB PC QC ∴∴=,△△≌.PQ c ∴⊥,即l c ⊥.(2)若直线l 与直线c 不都经过点O ,则过O 引l 与直线c 的平行线1l 与直线1c ,由(1)可知11l c ⊥.由等角定理可知l c ⊥.综上所述,l α⊥.直线和平面垂直性质定理 如果两条直线同垂直于一个平面,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过空间一点P 有且仅有一条直线l 和一个平面α垂直,反之过一点P 有且仅有一个平面α与直线l 垂直,垂足Q 称为点P 在平面α上的射影,线段PQ 的大小称为点P 到平面α的距离.若一条直线与一个平面平行,则这条直线上任意一点到平面的距离,叫做这条直线到平面的距离. 若一条直线与一个平面α相交且不垂直,称直线l 与平面α斜交,直线l 为平面α的斜线,交点称为斜足.平面的斜线与其在平面上的射影所成的角称为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最小角定理 斜线和平面所成的角是这条斜线和平面内经过斜足的直线所成的一切角中最小的角. 例3.已知:一条直线l 和一个平面α平行.求证:直线l 上各点到平面α的距离相等. 证明:过直线l 上任意两点A B ,分别引平面α的垂线AA ,′BB ′,垂足分别为A B ,′′(见图8-19).βαB'A'B A图819AA BB αα⊥⊥,′′ AA BB ∴∥′′设经过直线AA ′和BB ′的平面为A B ββα=,′′l l A B α∴∴,∥∥′′AA BB ∴′′是平行四边形 AA BB ∴=′′即直线l 上各点到平面的距离相等例4.如图8-20,已知正方形ABCD 的边长为4,E F ,分别是边AB AD ,的中点,GC 垂直于ABCD 所在的平面,且2GC =,求点B 到平面EFG 的距离.OSGH F E DCBA图820证明:联结DB AC ,,设DB AC O = E F ,分别为AB AD ,中点DB EF ∴∥;又DB ⊄平面EFG , BD ∴∥平面EFG .∴点B 到平面EFG 的距离就是DB 到平面EFG 的距离. ∴即点O 到平面X O 的距离.设EF AC H =,在平面CHG 中,作OS GH ⊥ DB AC ⊥,又EF BD ∥ EF AC ∴⊥又GC ⊥面ABCD ,GC EF ∴⊥ EF ∴⊥面CHG EF OS ∴⊥,又OS GH ⊥ OS ∴⊥面EFG ∴OS 即为O 点到平面EFG 的距离,即为所求 直角三角形HSO 与直角三角形HGC 相似 SO HOGC GH∴=,又124GC HO AC GH =====,2SO ∴= ∴B 到平面EFG的距离为11. 例5.相交成60︒的两条直线AB AC ,和平面α所成的角分别为30︒和45︒,求这两条斜线在平面α内的射影所成的角.解:如图8-21,作平面AO ⊥平面A ,垂足为O ,O CBA图821则30ABO ∠=︒,45ACO ∠=︒,设AO h =,则2AB h =,AC =,BO =,CO h =, 在三角形ABC 中,根据余弦定理有22222(2))cos606BC h h h =+-⨯⨯︒=-.同理,在三角形BOC 中,令BOC θ∠=,则有22222)cos 4cos BC h h h θθ=+-⨯⨯=-.222264cos h h θ∴-=-.cos θ∴=,θ∴=. 三垂线定理 在平面内的一条直线,如果和平面的一条斜线的射影垂直,那么它也和这条斜线垂直.如图8-22,直线PM 为平面α的斜线,M 为斜足,Q 为P 在平面α内的射影,a 为平面α内一条直线,且a MQ ⊥.求证:a PM ⊥.图822ab a PQM证明:过点M 作的a 平行线b ,则b MQ b PQ ⊥⊥, 即b ⊥平面PMQ ,MQ ⊆平面PMQ 所以b PM a b ⊥,∥,即a PM ⊥.类似地,我们也可以证明:三垂线的逆定理 在平面内的一条直线,如果和平面的一条斜线垂直,那么它也和这条斜线的射影垂直. 基础练习1.如果三个平面αβγ、、两两相交于三条交线a b c 、、,讨论三条交线的位置关系,并证明你的结论. 2.在正方体1111ABCD A B C D -中,P 为棱AB 上一点,过点P 在空间作直线l ,使l 与平面ABCD 和平面11ABC D 均成30︒角,求这样的直线条数3.已知空间四边形ABCD P Q ,、分别是ABC △和BCD △的重心,求证:PQ ∥平面ACD .4.在棱长为a 正方体1111ABCD A B C D -中, (1)求证:11B D CD ⊥; (2)求证:1B D ⊥平面1ACD ; (3)求点D 到平面1ACD 的距离.5.正方体1111ABCD A B C D -中,求1B D 与平面11ABC D 所成角的大小.6.正方体ABCD A B C D -′′′′的棱长为a ,则异面直线CD ′与BD 间的距离等于__________. 7.正方形ABCD 与正方形ABEF 所在平面相交于AB ,在AE BD 、上各取一点P Q 、.且AP DQ =.求证:PQ ∥面BCE .8.如图8-23,已知AOB ∠在平面M 上,P 为平面外一点,满足POA ∠POB =∠θ=(θ为锐角),点P 在平面上的射影为Q .P OQFE AM 图823(1)求证点Q 在AOB ∠的平分线OT 上;(2)讨论POA ∠、POQ ∠、QOA ∠之间的关系.9.若直线l 与平面α成角π3,直线a 在平面α内,且和直线l 异面,则l 与a 所成角的取值范围是多少? 10.如图8-24,AB 为平面α的斜线,B 为斜足,AH 垂直平面α于H 点,BC 为平面α内的直线,,,ABH HBC ABC θαβ∠=∠=∠=,求证:cos cos cos βαθ=⋅. αθβH D CB Aα图82411.如图8-25,平面α内有一半圆,直径AB ,过A 作SA ⊥平面α,在半圆上任取一点M .连SM 、SB ,且N 、H 分别是A 在SM 、SB 上的射影.N MBA HSα图825(1)求证:NH SB ⊥;(2)这个图形中有多少个线面垂直关系? (3)这个图形中有多少个直角三角形? (4)这个图形中有多少对相互垂直的直线?12.如图8-26,在正方体1111ABCD A B C D -中,EF 为异面直线1A D 与AC 的公垂线,求证:1EF BD ∥.FE D CBAD 1C 1B 1A 1图82613.如图8-27所示,90BAC ∠=︒.在平面α内,PA 是α的斜线,60PAB PAC ∠=∠=︒.求PA 与平面α所成的角.B αA CMO NP图8278.4空间平面与平面的位置关系空间两个平面根据交点的个数可以分为:若两个平面没有交点则称两个平面互相平行;若两个平面有交点则称两个平面是相交的.平行于同一平面的两个平面互相平行,分别在两个平行平面上的直线是异面或平行的.两个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 如果一个平面内有两条相交直线都平行于另一个平面,那么这两个平面平行.推论 如果一个平面内的两条相交直线,分别平行于另一个平面内的两条相交直线,那么这两个平面平行.两个平面平行的性质定理 如果两个平行平面同时和第三个平面相交,那么它们的交线平行. 例1.平行四边形ABCD 和平行四边形ABEF 不在同一平面内,M ,N 分别为对角线AC ,BF 上的点,且AM ACFN FB=.求证:MN ∥平面BEC .证明:如图8-28,在平行四边形ABCD 中,过M 作MP BC ∥交BC 于P ,联结PN .FP MNEDCBA图828AM AP AC AB =,又AM AC FN BF =,即AM FNAC BF=. ,AP FN PN AF BE AB BF∴=∴∥∥. 又MP BC ∥,∴平面MPN ∥平面CBE . 又MN ⊂平面MPN , MN ∴∥平面BEC .例2.如图8-29所示,平面α平面β,点A C α∈、,点B D β∈、,AB a =是α、β的公垂线,CD 是斜线.若AC BD b ==,CD c =,M 、N 分别是AB 和CD 的中点.图829(1)求证:MN β∥;(2)求MN 的长. 证明:(1)联结AD ,设P 是AD的中点,分别联结PM 、PN . M 是AB 的中点,PM BD ∴∥.又,PM ββ⊂∴∥. 同理N 是CD 的中点,PN AC ∴∥. AC α⊂,PN α∴∥.,,PN PM P αβ=∥PMN β∴∥. MN ⊂平面PMN ,MN β∴∥. (2)分别联结MC MD 、.1,,2AC BD b AM BM a ====又AB 是αβ、的公垂线,90CAM DBM ∴∠=∠=︒,Rt Rt ACM BDM ∴≌△△,CM DM ∴=,DMC ∴△是等腰三角形. 又N 是CD 的中点,MN CD ∴⊥.在Rt CMN △中,MN =一般地,当两个平面相交时,它们的交线l 将各平面分割为两个半平面,由两个半平面αβ、及其交线l 组成的空间图形叫做二面角(dihedral angle ),记作l αβ--.交线l 称之为二面角的棱,两个半平面αβ、叫做二面角的面.如果αβ、上分别有点P Q 、,那么二面角l αβ--也可以记作P l Q --.为了刻画二面角的大小,我们在棱l 上任取一点O ,在面αβ、上分别作棱l 的垂线OM 、ON ,则[](0,π)MON θ∠=∈称为二面角l αβ--的平面角.若π2α=,则称平面αβ⊥. 两个平面垂直的判定定理 如果一个平面经过另一个平面的一条垂线,那么这两个平面互相垂直. 两个平面垂直的性质定理 如果两个平面垂直,那么在一个平面内垂直于它们交线的直线垂直于另一个平面.例3.如图8-30,在空间四边形SABC 中,SA ⊥平面ABC ,AB BC ⊥,DE 在平面SAC 内,DE 垂直平分SC ,且分别交AC ,SC 于D ,E ,又SA AB =,SB BC =,求以BD 为棱,以BDE 和BDC 为面的二面角的大小.E DCBAS图830解:SB SC =,且E 为SC 的中点,BE SC ∴⊥. 又DE 垂直平分SC ,SC ∴⊥面,BDE SC BD ∴⊥. 又BD ⊥平面SAC ,,,BD DE BD DC ∴⊥⊥EDC ∴∠即为E BD C --的平面角.设SA a =,则,,AB a SB ==SA ⊥面ABC ,BC AB ⊥.,SB BC SC ∴⊥∴为等腰直角三角形SBC的斜边,又BC =,2,,cos ,30SC a AC SCA SCA ∴==∠=∴∠=︒. DE SC ⊥,∴在直角三角形EDC 中,60EDC ∠=︒,即为所求.例4.已知:如图8-31所示,平行四边形ABCD中,AB =AD BD ==,沿BD 将其折成一个二面角A BD C --,若折后AB CD ⊥.63223DCBA图831(1)求二面角A BD C --的大小;(2)求折后点C C 到平面ABD 的距离.解:(1)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AB =AD BD ==.222AB AD BD ∴=+ ,AD BD BC BD ∴⊥⊥. 作AH ⊥平面BDC ,联结DH (见图8-32).HEDCB A图832AD BD ⊥,由三垂线定理逆定理得DH BD ⊥, ∴ADH ∠是二面角A BD C --的平面角.联结BH,AB DC ⊥,由三垂线定理逆定理, 得BH DC ⊥,设垂足为E ,在直角三角形ABC中,2BD BC BE DC ⋅===,DE ∴ 三角形DHB 与三角形DBE 相似,DH DEDB BE∴=,即DE BD DH BE ⋅=在直角三角形ADH中,1cos 2DH ADH AD ∠===,π3ADH ∴∠=. 即二面角--A BD C 的大小为π3. (2)由对称性,C 到平面ABD 的距离等于A 到平面ABD 的距离. AH ⊥平面BCD ,∴点A 到平面BCD 的距离即是线段AH 的长, 直角三角形ADH中,sin 3AH AD ADH =⋅∠==, ∴点C 到平面ABD 的距离为3. 例5.如图8-33,已知A B 、在平面α上,点C 是平面外一点,且在平面α上的射影为D ,且A B D、、三点不共线,二面角C AB D --的大小为θ,求证:cos DABCABS S θ=.αM DCBA图833证明:过点D 作DM 垂直AB ,垂足为M ,联结CM . 因为,CD AB αα⊥⊆,所以CD AB ⊥,又AB DM ⊥,因此AB ⊥平面CDM ,即AB CM ⊥. 所以CMD ∠为二面角--C AB D 的平面角. 在直角三角形CDM △中有cos cos ABDCBDS DM CMD CM S θ=∠==. 例6.如图8-34,已知两异面直线,a b 所成的角为θ,它们的公垂线段AA ′的长度为d .在直线,a b 上分别取点,E F ,设,A E m AF n ==′,求EF .A'βnb a m F G A图834解:设经过b 且与AA ′垂直的平面为α,经过a 和AA ′的平面为β,c αβ=;则c a ∥,因而b ,c 所成角为θ,且AA c ⊥′;又,AA b AA a ⊥∴⊥′′, 根据两个平面垂直的判定定理,βα⊥. 在平面β内作EG c ⊥,则EG AA =′. 并且根据两个平面垂直的性质定理,EG α⊥ 联结FG ,则EG FG ⊥.在直角三角形EFG 中,222EF EG FG =+AG m =,三角形AFG 中,2222cos FG m n mn θ=+-;又22ED d =,22222cos EF d m n mn θ∴=++-,因此EF =1.已知平面αβ∥,AB ,CD 为夹在,αβ间的异面线段,E 、F 分别为AB CD 、的中点. 求证:,EF EF αβ∥∥.2.如果αβ∥,AB 和AC 是夹在平面α与β之间的两条线段,AB AC ⊥,且2AB =,直线AB 与平面α所成的角为30︒,求线段AC 长的取值范围.3.如图8-35,已知正方体1111ABCD A B C D -中,E F 、分别为1AB AA 、的中点.求平面1CEB 与平面11D FB 所成二面角的平面角的正弦值.CB E AF D 1C 1B 1A 1图8354.如图8-36,点A 在锐二面角MN αβ--的棱MN 上,在面α内引射线AP ,使AP 与MN 所成的角PAM ∠为45︒,与面β所成的角大小为30︒,求二面角MN αβ--的大小.NM APβα图8365.正方形ABCD 边长为4,点E 是边CD 上的一点,将AED △沿AE 折起到1AED 的位置时,有平面1ACD ⊥平面ABCE ,并且11BD CD ⊥.(1)判断并证明E 点的具体位置; (2)求点D ′到平面ABCE 的距离.6.在正三角形ABC 中,E F P 、、分别是AB AC BC 、、边上的点,满足12AE EB CF FA CP PB ===∶∶∶∶,如图8-37.将AEF △沿EF 折起到1A EF △的位置,使二面角1A EF B --成直二面角,联结1A B 、1A P ,如图8-38.A BP FEC图837CEF P BA 图838(1)求证:1A E ⊥平面BEP ;(2)求直线1A E 与平面1A BP 所成角的大小;(3)求二面角1B A P F --的大小(用反三角函数表示).7.如图8-39,将边长为a 的正三角形ABC 以它的高AD 为折痕折成一个二面角C AD C --′.C'DCB A图839(1)指出这个二面角的面、棱、平面角; (2)若二面角C AD C --′是直二面角,求C C ′的长; (3)求AC ′与平面C CD ′所成的角; (4)若二面角C AD C --′的平面角为120︒,求二面角A C C D --′的平面角的正切值. 8.在棱长为a 的正方体中.求异面直线BD 和1B C 之间的距离.9.设由一点S 发出三条射线,,,,SA SB SC ASB BSC ASC αβθαβθ∠=∠=∠=、、、、均为锐角,且cos cos cos θβθ⋅=.求证:平面ASB ⊥平面BSC .10.如图8-40,矩形ABCD ,PD ⊥平面ABCD ,若2PB =,PB 与平面PCD 所成的角为45︒,PB 与平面ABD 成30︒角,求:PF EDCBA图840(1)CD 的长;(2)求PB 与CD 所在的角;(3)求二面角C PB D --的余弦值. 11.如图8-41,线段PQ 分别交两个平行平面αβ、于A B 、两点,线段PD 分别交αβ、于C D 、两点,线段QF 分别交αβ、于F E 、两点,若9PA =,12AB =,12BQ =,ACF △的面积为72.求BDE △的面积.βαAB Q ED CPF图84112.如图8-42,已知正方形ABCD .E F 、分别是AB CD 、的中点.将ADE △沿DE 折起,如图8-43所示,记二面角A DE C --的大小为θ(0πθ<<).FEDCBA图842F EDCBA 图843(1)证明BF ∥平面ADE ;(2)若ACD △为正三角形,试判断点A 在平面BCDE 内的射影G 是否在直线EF 上,证明你的结论,并求角θ的余弦值.13.在矩形ABCD 中,已知1,AB BC a ==,PA ⊥平面ABCD ,且1PA =. (1)在BC 边上是否存在点Q ,使得PQ QD ⊥,说明理由;(2)若BC 边上有且仅有一个点Q ,使PQ QD ⊥,求AD 与平面PDQ 所成角的弦值; (3)在(2)的条件下,求出平面PQD 与平面PAB 所成角的大小.14.两个平行平面α和β将四面体ABCD 截成三部分.已知中间一部分的体积小于两端中任一部分的体积,点A 和B 到平面α的距离分别为30和20.而点A 和C 到平面β的距离分别为20和16,两个截面中有一个是梯形,点D 到平面α的距离小于24.求平面α和β截四面体所得的截面面积之比. 8.5空间向量及其坐标表示我们把具有大小和方向的量叫做向量.同向且大小相等的两个向量是同一个向量或相等的向量,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两个向量是互为负向量,大小为0的向量称为零向量.对空间任意两个向量a b 、.作OA a OC AB b ===,,则O A B 、、三点共面,见图8-44.因此,空间任意两个向量都可以用在同一平面内的两条有向线段表示.与平面向量运算一样,我们可以定义空间向量的加法、减法与数乘运算如下:a图844OB OA AB a b =+=+; CA OA OC a b =-=-;0000a a a λλλλλλ⎧>⎪⎪>⎨⎪<⎪⎩方向相同,大小,,方向相同,大小,为为- 与平面向量类似,在空间两个向量的方向相同或相反,则称他们为共线向量或平行向量,共线向量所在直线平行或重合.类似我们可以验证空间向量的加法与数乘运算满足如下规律: (1)加法交换律:a b b a +=+(2)加法结合律:()()a b c a b c ++=++ (3)数乘分配律:()a b a b λλλ+=+类似地,可以定义两个向量的夹角和向量的数量积:cos a b a b θ⋅=,其中θ为两个向量的夹角,[]0πa b θ∈,,、表示向量a b 、的大小 当π2θ=时称两个向量垂直记作a b ⊥. 与平向向量类似有下列性质成立: (1)0a b a b ⊥⇔⋅=. (2)2a a a =⋅. (3)()()ab a b λλ⋅=⋅.(4)a b b a ⋅=⋅. (5)()()()a b c a b a c ⋅+=⋅+⋅.例1.A B C D 、、、为空间不共面的四点,以A B C D 、、、四点为顶点的线段围成一个空间四面体,若AC BD BC BD ==,,求证AB CD ⊥.图845DBA解:BC AC AB BD AD AB =-=-,, BC BD =, 22BC BD ∴=.2()()BC BC BC AC AB AC AB =⋅=-⋅- 222AC AC AB AB =-⋅+.同理2222BD AD AD AB AB AD AC =-⋅+=,, AD AB AC AB ∴⋅=⋅即()AD AC AB -⋅=0.即CD AB ⋅=0,AB CD ∴⊥.通常我们将可以平移到同一个平面的向量,叫做共面向量.对空间任意两个向量,它们总是共面的,但空间任意三个向量就不一定是共面向量.如上例中a b c 、、中任意两个共面,但a b c 、、却不共面.下面讨论三个向量共面的条件.已知a b 、为不共线的向量,而a b c 、、三个向量共面,则表示可以将它们平移到同一个平面上.由平面向量唯一分解定理.存在实数()λμ,满足c a b λμ=+.反之,若存在实数对()λμ,满足c a b λμ=+,对空间任意一点O 作111OA a OB b OA a A B b λμ====,,,,则1111OB OA A B a b c λμ=+=+=即c 可以平移到O A B 、、三点所在平面上,因此a b c 、、共面.由此可得a b c 、、共面的充要条件是:存在实数对()λμ,满足c a b λμ=+.例2.求证:任意三点不共线的四点A B C D 、、、共面的充要条件是:对空间任意点O 有:OD xOA yOB zOC =++(其中1x y z ++=).证明:A B C D 、、、共面的充要条件是存在实数对()λμ,满足AD AB AC λμ=+(见图8-46).图846()()OD OA AD OB OA OC OA μμ∴-==-+-, (1)OD OA OB OC λμλμ∴=--++.令1x λμ=--,y z λμ==,,则OD xOA yOB zOC =++(其中1x y z ++=).定理 如果三个向量a b c 、、不共面,那么对于空间任意向量P ,存在唯一的实数对()x y z ,,满足:P xa yb zc =++证明:如图8-47,过空间任意点O 作OA a OB b OC c OP P ====,,,, 图847P过点P 作1PP OC ,∥交平面OAB 于点1P ;则11P OP OP PP ==+. 11PP OC PP zc z ∴=∈R ,,∥. 在平面AOB 中存在z ,y ∈R ,满足1OP xOA yOB =+, 因此有11P OP OP PP xOA yOB zOC ==+=++. 若存在111()()x y z x y z ≠,,,,也满足:111P x a y b z c =++, 则有111P xa yb zc x a y b z c =++=++. 111()()x y z x y z ≠,,,,,不妨设1x x ≠,1111y y z za b c x x x x --∴=+--.a b c ∴、、共面,矛盾.由此定理可知,如果三个向量a b c 、、,那么所有空间向量均可以由a b c 、、唯一表示,此时我们称(a b c 、、)为空间向量的一个基底,a b c 、、都叫做基本向量.如果空间的一个基底的三个基向量互相垂直,且大小为1,则称这个基底为单位正交基底,常用(i j k 、、)表示.在空间选定一点O 和一个单位正交基底(i j k 、、),以O 点为坐标原点,分别以i j k 、、的方向为正方向建立三条数轴:x 轴、y 轴、z 轴,它们都叫做坐标轴.这时我们就建立了一个空间直角坐标系O xyz -,那么对于任意向量P ,存在唯一的实数对(x y z ,,)满足:P OP xi y j zk ==++,简记为()P x y z =,,,此时称点P 的坐标为()x y z ,,,见图8-48.图848若111()OA a x y z ==,,,222()OB b x y z ==,,,则 121212()a b x x y y z z +=+++,,,121212()BA OA OB a b x x y y z z =-=-=---,,,111()a x y z λλλλ=,,.例3.在直三棱柱111A B C ABC -中,π2BAC ∠=,11AB AC AA ===.已知G 与E 分别为11A B 和1CC 的中点,D 与F 分别为线段AC 和AB 上的动点(不包括端点).若GD EF ⊥,求线段DF 的长度的取值范围解:建立直角坐标系,以A 为坐标原点,AB 为x 轴,AC 为y 轴,1AA 为z 轴,则112211(00)(01)0101(00)(01)22F t t E G D t t ⎛⎫⎛⎫<<<< ⎪ ⎪⎝⎭⎝⎭,,,,,,,,,,,.所以12111122EF t GD t ⎛⎫⎛⎫=--=-- ⎪ ⎪⎝⎭⎝⎭,,,,,.因为GD EF ⊥,所以1221t t +=,由此推出2102t <<.又12(0)DF t t =-,,,21DF t =1DF <.例4.已知四边形ABCD 和ABEF 是两个正方形,它们所在的平面互相垂直,M AC ∈,N BF ∈,且AM FN =,见图8-49.求证:不论M 在AC 上何处,直线MN 不可能同时垂直AC 和BF .MNFEDCBA图849证明:设BA a BE b BC c BN t BF ====⋅,,,, 则()(1)()BN t a b AM t c a =⋅+=--, 于是()(1)()(1)MN BN BM t a b t c a a tb t c ⎡⎤⎡⎤=-=+---+=--⎣⎦⎣⎦, 假设MN 同时垂直AC 和BF ,则00.MN AC MN BF ⎧⋅=⎪⎨⋅=⎪⎩,由题设,知00a b b c ⋅=⋅=,, 由2(1)()(1)MN AC tb t c c a t c ⎡⎤⋅=--⋅-=-⋅⎣⎦,得10t -=即1t =.由2(1)()0MN BF tb t c a b t b ⎡⎤⋅=--⋅+=⋅=⎣⎦得0t =,矛盾!所以,MN 不可能同时垂直AC 和BF .基础练习1.如图8-50,OA a OB b OC c ===,,,M N P 、、分别为AB 、BC 、CA 的中点,试用a b c 、、表示下列向量:OM MN AN ,,.图8502.已知空间三点(202)A -,,,(212)B -,,,(303)C -,,.设a AB b AC ==,,是否存在实数k ,使向量ka b +与2ka b -互相垂直,若存在,求k 的值;若不存在,说明理由.。
新教材人教A版高中数学必修第二册8.4 空间点、直线、
【知识巩固】
1.下列说法正确的画“√”,错误的画“×”.
(1)两个不重合的平面只能把空间分成四个部分.( × ) (2)两个平面α,β有一个公共点A,就说α,β相交于A点,记作α∩β=A.( × ) (3)已知a,b是异面直线,直线c平行于直线a,则c与b不可能平行.( √ ) (4)如果两个不重合的平面α,β有一条公共直线a,那么平面α,β相交,并记作 α∩β=a.( √ ) (5)若a,b是两条直线,α,β是两个平面,且a⊂α,b⊂β,则a,b是异面B1C1D1中,E,F分别为BC,BB1的中点,则下列直线 中与直线EF相交的是( D )
A.直线AA1
B.直线A1B1
C.直线A1D1
D.直线B1C1
只有B1C1与EF在同一平面内,且相交,选项A,B,C中直线与EF都是异面直线,
故选D.
4.设P表示一个点,a,b表示两条直线,α,β表示两个平面,给出下列四个结论: ①P∈a,P∈α⇒a⊂α;②a∩b=P,b⊂β⇒a⊂β;③a∥b,a⊂α,P∈b,P∈α⇒b⊂α;④ α∩β=b,P∈α,P∈β⇒P∈b. 其中正确的结论是 ③④ .(填序号)
符号表示 a⊂α
a∩α=A
直线 a 与平面 α 平行 没有公共点 a∥α
图形 表示
5.空间中平面与平面的位置关系
位置关系 公共点 符号表示
两个平面平行 没有公共点 α∥β
两个平面相交 有无数个公共点(在一条直线上) α∩β=l
图形 表示
温馨提示平面与平面之间无特别说明,一般不讲“重合”.
6.基本事实4与等角定理
8.4 空间点、直线、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
课标要求 1.借助长方体,在直观认识空间点、直线、平面的位置关系的基础上,抽象 出空间点、直线、平面的位置关系的定义. 2.了解基本事实1—4和等角定理.
48第八章 立体几何与空间向量 8.4 直线、平面平行的判定与性质
§8.4直线、平面平行的判定与性质最新考纲考情考向分析1.以立体几何的定义、公理和定理为出发点,认识和理解空间中线面平行的有关性质与判定定理.2.能运用公理、定理和已获得的结论证明一些有关空间图形的平行关系的简单命题. 直线、平面平行的判定及其性质是高考中的重点考查内容,涉及线线平行、线面平行、面面平行的判定及其应用等内容.题型主要以解答题的形式出现,解题要求有较强的推理论证能力,广泛应用转化与化归的思想.1.线面平行的判定定理和性质定理文字语言图形语言符号语言判定定理平面外一条直线与此平面内的一条直线平行,则该直线与此平面平行(简记为“线线平行⇒线面平行”)⎭⎪⎬⎪⎫⇒l∥α性质定理一条直线与一个平面平行,则过这条直线的任一平面与此平面的交线与该直线平行(简记为“线面平行⇒线线平行”)⎭⎪⎬⎪⎫⇒l∥b2.面面平行的判定定理和性质定理文字语言图形语言符号语言判定定理一个平面内的两条相交直线与另一个平面平行,则这两个平面平行(简记为“线面平行⇒面面平行”)⎭⎪⎬⎪⎫⇒α∥β性质定理如果两个平行平面同时和第三个平面相交,那么它们的交线平行⎭⎪⎬⎪⎫⇒a∥b概念方法微思考1.一条直线与一个平面平行,那么它与平面内的所有直线都平行吗?2.一个平面内的两条相交直线与另一个平面内的两条相交直线分别对应平行,那么这两个平面平行吗?题组一思考辨析1.判断下列结论是否正确(请在括号中打“√”或“×”)(1)若一条直线平行于一个平面内的一条直线,则这条直线平行于这个平面.()(2)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个平面平行.()(3)如果一个平面内的两条直线平行于另一个平面,那么这两个平面平行.()(4)如果两个平面平行,那么分别在这两个平面内的两条直线平行或异面.()(5)若直线a与平面α内无数条直线平行,则a∥α.()(6)若α∥β,直线a∥α,则a∥β.()题组二教材改编2.[P58练习T3]平面α∥平面β的一个充分条件是()A.存在一条直线a,a∥α,a∥βB.存在一条直线a,a⊂α,a∥βC.存在两条平行直线a,b,a⊂α,b⊂β,a∥β,b∥αD.存在两条异面直线a,b,a⊂α,b⊂β,a∥β,b∥α3.[P62A组T3]如图,在正方体ABCD-A1B1C1D1中,E为DD1的中点,则BD1与平面AEC 的位置关系为________.题组三易错自纠4.(2019·荆州模拟)对于空间中的两条直线m,n和一个平面α,下列命题中的真命题是() A.若m∥α,n∥α,则m∥nB.若m∥α,n⊂α,则m∥nC.若m∥α,n⊥α,则m∥nD.若m⊥α,n⊥α,则m∥n5.若平面α∥平面β,直线a∥平面α,点B∈β,则在平面β内且过B点的所有直线中() A.不一定存在与a平行的直线B.只有两条与a平行的直线C.存在无数条与a平行的直线D.存在唯一与a平行的直线6.设α,β,γ为三个不同的平面,a,b为直线,给出下列条件:①a⊂α,b⊂β,a∥β,b∥α;②α∥γ,β∥γ;③α⊥γ,β⊥γ;④a⊥α,b⊥β,a∥b.其中能推出α∥β的条件是______.(填上所有正确的序号)题型一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与性质命题点1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例1 如图,在几何体ABCDE中,四边形ABCD是矩形,AB⊥平面BEC,BE⊥EC,AB=BE=EC=2,G,F分别是线段BE,DC的中点.求证:GF∥平面ADE.命题点2 直线与平面平行的性质例2 (2019·东三省四市教研联合体模拟)在如图所示的几何体中,四边形ABCD 是正方形,P A ⊥平面ABCD ,E ,F 分别是线段AD ,PB 的中点,P A =AB =1.(1)证明:EF ∥平面PDC ; (2)求点F 到平面PDC 的距离.思维升华 判断或证明线面平行的常用方法 (1)利用线面平行的定义(无公共点).(2)利用线面平行的判定定理(a ⊄α,b ⊂α,a ∥b ⇒a ∥α). (3)利用面面平行的性质(α∥β,a ⊂α⇒a ∥β). (4)利用面面平行的性质(α∥β,a ⊄β,a ∥α⇒a ∥β).跟踪训练1 (2019·崇左联考)如图,在四棱锥P -ABCD 中,平面P AC ⊥平面ABCD ,且P A ⊥AC ,P A =AD =2,四边形ABCD 满足BC ∥AD ,AB ⊥AD ,AB =BC =1.点E ,F 分别为侧棱PB ,PC 上的点,且PE PB =PFPC=λ(λ≠0).(1)求证:EF ∥平面P AD ;(2)当λ=12时,求点D 到平面AFB 的距离.题型二平面与平面平行的判定与性质例3 如图所示,在三棱柱ABC-A1B1C1中,E,F,G,H分别是AB,AC,A1B1,A1C1的中点,求证:(1)B,C,H,G四点共面;(2)平面EF A1∥平面BCHG.引申探究1.在本例中,若将条件“E,F,G,H分别是AB,AC,A1B1,A1C1的中点”变为“D1,D 分别为B1C1,BC的中点”,求证:平面A1BD1∥平面AC1D.2.在本例中,若将条件“E,F,G,H分别是AB,AC,A1B1,A1C1的中点”变为“点D,D1分别是AC,A1C1上的点,且平面BC1D∥平面AB1D1”,试求ADDC的值.跟踪训练2 (2018·合肥质检)如图,在多面体ABCDEF中,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BF⊥平面ABCD,DE⊥平面ABCD,BF=DE,M为棱AE的中点.(1)求证:平面BDM∥平面EFC;(2)若AB=1,BF=2,求三棱锥A-CEF的体积.题型三平行关系的综合应用例4 如图所示,四边形EFGH为空间四边形ABCD的一个截面,若截面为平行四边形.(1)求证:AB∥平面EFGH,CD∥平面EFGH;(2)若AB=4,CD=6,求四边形EFGH周长的取值范围.思维升华利用线面平行的性质,可以实现与线线平行的转化,尤其在截面图的画法中,常用来确定交线的位置,对于最值问题,常用函数思想来解决.跟踪训练3 如图,E是正方体ABCD-A1B1C1D1的棱DD1的中点,过A,C,E三点作平面α与正方体的面相交.(1)画出平面α与正方体ABCD-A1B1C1D1各面的交线;(2)求证:BD1∥平面α.1.下列命题中正确的是()A.若a,b是两条直线,且a∥b,那么a平行于经过b的任何平面B.若直线a和平面α满足a∥α,那么a与α内的任何直线平行C.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个平面平行D.若直线a,b和平面α满足a∥b,a∥α,b⊄α,则b∥α2.已知m,n是两条不同直线,α,β是两个不同平面,则下列命题正确的是()A.若α,β垂直于同一平面,则α与β平行B.若m,n平行于同一平面,则m与n平行C.若α,β不平行,则在α内不存在与β平行的直线D.若m,n不平行,则m与n不可能垂直于同一平面3.(2019·济南模拟)如图所示的三棱柱ABC-A1B1C1中,过A1B1的平面与平面ABC交于DE,则DE与AB的位置关系是()A.异面B.平行C.相交D.以上均有可能4.(2018·大同模拟)若平面α截三棱锥所得截面为平行四边形,则该三棱锥与平面α平行的棱有()A.0条B.1条C.2条D.0条或2条5.(2017·全国Ⅰ)如图,在下列四个正方体中,A,B为正方体的两个顶点,M,N,Q为所在棱的中点,则在这四个正方体中,直线AB与平面MNQ不平行的是()6.α,β是两个平面,m,n是两条直线,有下列四个命题:①如果m⊥n,m⊥α,n∥β,那么α⊥β;②如果m⊥α,n∥α,那么m⊥n;③如果α∥β,m⊂α,那么m∥β;④如果m∥n,α∥β,那么m与α所成的角和n与β所成的角相等.其中正确的命题有________.(填写所有正确命题的序号)7.(2018·贵阳模拟)设m,n是两条不同的直线,α,β,γ是三个不同的平面,给出下列四个命题:①若m⊂α,n∥α,则m∥n;②若α∥β,β∥γ,m⊥α,则m⊥γ;③若α∩β=n,m∥n,m∥α,则m∥β;④若m∥α,n∥β,m∥n,则α∥β.其中是真命题的是________.(填序号)8.棱长为2的正方体ABCD-A1B1C1D1中,M是棱AA1的中点,过C,M,D1作正方体的截面,则截面的面积是________.9.如图所示,正方体ABCD-A1B1C1D1中,AB=2,点E为AD的中点,点F在CD上.若EF∥平面AB1C,则线段EF的长度为________.10.如图所示,在正四棱柱ABCD—A1B1C1D1中,E,F,G,H分别是棱CC1,C1D1,D1D,DC的中点,N是BC的中点,点M在四边形EFGH及其内部运动,则M只需满足条件______时,就有MN∥平面B1BDD1.(注:请填上你认为正确的一个条件即可,不必考虑全部可能情况)11.(2019·南昌模拟)如图,在四棱锥P-ABCD中,∠ABC=∠ACD=90°,∠BAC=∠CAD =60°,P A⊥平面ABCD,P A=2,AB=1.设M,N分别为PD,AD的中点.(1)求证:平面CMN∥平面P AB;(2)求三棱锥P-ABM的体积.12.如图,四棱柱ABCD-A1B1C1D1的底面ABCD是正方形.(1)证明:平面A1BD∥平面CD1B1;(2)若平面ABCD∩平面B1D1C=直线l,证明:B1D1∥l.13.如图,正方体ABCD-A1B1C1D1的棱长为1,E,F是线段B1D1上的两个动点,且EF=2 2,则下列结论中错误的是()A.AC⊥BFB.三棱锥A-BEF的体积为定值C.EF∥平面ABCDD.异面直线AE,BF所成的角为定值14.如图所示,侧棱与底面垂直,且底面为正方形的四棱柱ABCD—A1B1C1D1中,AA1=2,AB=1,M,N分别在AD1,BC上移动,始终保持MN∥平面DCC1D1,设BN=x,MN=y,则函数y=f(x)的图象大致是()15.如图,在三棱锥S -ABC 中,△ABC 是边长为6的正三角形,SA =SB =SC =10,平面DEFH 分别与AB ,BC ,SC ,SA 交于D ,E ,F ,H ,且D ,E 分别是AB ,BC 的中点,如果直线SB ∥平面DEFH ,那么四边形DEFH 的面积为( )A.452B.4532 C .15 D .45 316.如图,在四棱锥P -ABCD 中,P A ⊥底面ABCD ,四边形ABCD 为直角梯形,AC 与BD 相交于点O ,AD ∥BC ,AD ⊥AB ,AB =BC =AP =3,三棱锥P -ACD 的体积为9.(1)求AD 的值;(2)过点O 的平面α平行于平面P AB ,平面α与棱BC ,AD ,PD ,PC 分别相交于点E ,F ,G ,H ,求截面EFGH 的周长.。
【新教材】高中数学 新人教A版必修第二册 第八章 8.4.2 空间点、直线、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 课件
(3)判断两直线为异面直线的方法 ①定义法;②两直线既不平行也不相交.
2.空间两条直线的三种位置关系 ①从是否有公共点的角度来分: 没有有且公仅共有点一个__平异__公__行面__共点——相___交_
②从是否共面的角度来分: 在同一平面内__平相______行交 不同在任何一个平面内——异___面_
_α__∩_β__=__l_
无__数__个__点___(共___线_ )
常考题型
一、两直线位置关系的判定
例 如图所示,在长方体ABCD-A1B1C1D1中,判断下列直线的位置关系: ①直线A1B与直线D1C的位置关系是_______; ②直线A1B与直线B1C的位置关系是_______; ③直线D1D与直线D1C的位置关系是_______; ④直线AB与直线B1C的位置关系是_________.
A.l至少与l1,l2中的一条相交 B.l与l1,l2都相交 C.l至多与l1,l2中的一条相交 D.l与l1,l2都不相交 (2)若a和b是异面直线,b和c是异面直线,则a和c的位置关系是( D )
A.异面或平行
B.异面或相交
C.异面
D.相交、平行或异面
11
2.[2019·安徽蚌埠高一检测]空间中有三条线段AB,BC,CD,且 ∠ABC=∠BCD,那么直线AB与CD的位置关系是( D ) A.平行 B.异面 C.相交或平行 D.平行或异面或相交
A.0
B.1
C.2
D.3
13
【解析】如图,借助长方体模型来判断说法是否正确, 说法①不正确,相交时也符合;说法②不正确,图中, A′B与平面DCC′D′平行,但它与CD不平行;说法③不 正确,另一条直线有可能在平面内,如AB∥CD,AB 与平面DCC′D′平行,但直线CD在平面DCC′D′内;说 法④正确,l与平面α平行,则l与平面α无公共点,l与 平面α内所有直线都没有公共点.
空间点、直线、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
2.空间中直线与平面的位置关系
直线CD与平面ABCD ——有无数个公共点; 直线AA1与平面ABCD ——有只且有一个公共点A; 直线D1C1与平面ABCD ——没有公共点.
D1 A1
D
A
C1
B1 C
B
直线在平面内 直线与平面相交 直线与平面平行
直线与平面的位置关系有且只有三种
直线在 平面外
(1)直线在平面内——有无数个公共点;
8.4.2 空间点、直线、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
数学
XXX
由上一小节“平面”的学习,我们认识了空 间中点、直线、平面之间的一些位置关系,如 点在平面内,直线在平面内,两个平面相交, 等等,空间中点、直线、平面之间还有其他位 置关系吗?
点线关系 线线关系 面面关系 点面关系 线面关系
在长方体ABCD-A1B1C1D1中:
观察:如图所示的长方体ABCD-A1B1C1D1中,直线与 直线之间有哪些不同的位置关系?
D1 A1
D
A
C1
B1 C
B
1.空间中直线与直线的位置关系
直线DC与AB在同一个平面ABCD内,它们 D1
没有公共点,它们是平行直线;
A1
直线DC与BC也是在同一个平面ABCD内, 它们只有一个公共点B,它们是相交直线;
CA
G DB
HE F
例题6 如图是一个正方体的展开图,如果将它还原
为正方体,那么,AB、CD、EF、GH这四条线段中,
哪些线段所在直线是异面直线?
CA
C G
A
E G
DB HE
F
H D
BF
例题6 如图是一个正方体的展开图,如果将它还原
为正方体,那么,AB、CD、EF、GH这四条线段中,
8.4空间点、直线、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
8.4空间点、直线、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教学目标:1.通过直观感知、操作确认,归纳出直线与平面平行、平面与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2.通过直观感知、操作确认,归纳出直线与平面平行、平面与平面平行的性质定理并加以证明.3.能运用平行的相关判定定理与性质证明一些空间中的平行关系.教学重点:空间中线、面之间的平行判定定理与性质教学难点:运用平行的相关判定定理与性质证明一些空间中的平行关系教学过程:一、基础梳理1.平面与平面的位置关系有相交、平行两种情况.2.直线和平面平行的判定(1)定义:直线和平面没有公共点,则称直线平行于平面;(2)判定定理:a⊄α,b⊂α,且a∥b⇒a∥α;(3)其他判定方法:α∥β;a⊂α⇒a∥β.3.直线和平面平行的性质定理:a∥α,a⊂β,α∩β=l⇒a∥l.4.两个平面平行的判定(1)定义:两个平面没有公共点,称这两个平面平行;(2)判定定理:a⊂α,b⊂α,a∩b=M,a∥β,b∥β⇒α∥β;(3)推论:a∩b=M,a,b⊂α,a′∩b′=M′,a′,b′⊂β,a∥a′,b∥b′⇒α∥β.5.两个平面平行的性质定理(1)α∥β,a⊂α⇒a∥β;(2)α∥β,γ∩α=a,γ∩β=b⇒a∥b.6.与垂直相关的平行的判定(1)a⊥α,b⊥α⇒a∥b;(2)a⊥α,a⊥β⇒α∥β.二、双基自测P106: 1—4三、例题讲解【训练1】P108 针对训练 2方法提炼:证明面面平行的方法:【训练2】P108 针对训练 3四、巩固提升考情分析:1.考查空间直线与平面平行,面面平行的判定及其性质.2.以解答题的形式考查线面的平行关系.3.考查空间中平行关系的探索性问题.针对训练:P108 1,4五、课堂小结空间中线、面之间的平行判定定理与性质以及证明六、作业布置限时作业38七、教学反思。
§8.4 直线、平面平行的判定与性质
§8.4直线、平面平行的判定与性质分析解读 1.理解空间直线和平面位置关系的概念;了解直线和平面的位置关系;掌握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和性质定理.2.会运用直线与平面及平面与平面的位置关系,和它们平行的判定定理和性质定理解决简单的应用问题与证明问题.3.推理和证明要严谨、合理、充分.4.高考对本节内容的考查,一般通过对图形或几何体的熟悉,考查线线平行、线面平行、面面平行之间的转化思想,题型以解答题为主,分值约为5分,属中档题.五年高考考点一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与性质1.(2021安徽,5,5分)已知m,n是两条不同直线,α,β是两个不同平面,则下列命题正确的是( )A.若α,β垂直于同一平面,则α与β平行B.若m,n平行于同一平面,则m与n平行C.若α,β,则在α内与β平行的直线D.若m,n,则m与n垂直于同一平面答案D2.(2021江苏,15,14分)如图,在三棱锥A-BCD中,AB⊥AD,BC⊥BD,平面ABD⊥平面BCD,点E,F(E与A,D不重合)别离在棱AD,BD上,且EF⊥AD.求证:(1)EF∥平面ABC;(2)AD⊥AC.证明(1)在平面ABD内,因为AB⊥AD,EF⊥AD,所以EF∥AB.又因为EF⊄平面ABC,AB⊂平面ABC,所以EF∥平面ABC.(2)因为平面ABD⊥平面BCD,平面ABD∩平面BCD=BD,BC⊂平面BCD,BC⊥BD,所以BC⊥平面ABD.因为AD⊂平面ABD,所以BC⊥AD.又AB⊥AD,BC∩AB=B,AB⊂平面ABC,BC⊂平面ABC,所以AD⊥平面ABC.又因为AC⊂平面ABC,所以AD⊥AC.3.(2021江苏,16,14分)如图,在直三棱柱ABC-A1B1C1中,D,E分别为AB,BC的中点,点F在侧棱B1B上,且B1D⊥A1F,A1C1⊥A1B1.求证:(1)直线DE∥平面A1C1F;(2)平面B1DE⊥平面A1C1F.证明(1)在直三棱柱ABC-A1B1C1中,A1C1∥AC.在△ABC中,因为D,E别离为AB,BC的中点,所以DE∥AC,于是DE∥A1C1.又因为DE⊄平面A1C1F,A1C1⊂平面A1C1F,所以直线DE∥平面A1C1F.(2)在直三棱柱ABC-A1B1C1中,A1A⊥平面A1B1C1.因为A1C1⊂平面A1B1C1,所以A1A⊥A1C1.又因为A1C1⊥A1B1,A1A⊂平面ABB1A1,A1B1⊂平面ABB1A1,A1A∩A1B1=A1,所以A1C1⊥平面ABB1A1.因为B1D⊂平面ABB1A1,所以A1C1⊥B1D.又因为B1D⊥A1F,A1C1⊂平面A1C1F,A1F⊂平面A1C1F,A1C1∩A1F=A1,所以B1D⊥平面A1C1F.因为直线B1D⊂平面B1DE,所以平面B1DE⊥平面A1C1F.4.(2021四川,18,12分)如图,在四棱锥P-ABCD中,AD∥BC,∠ADC=∠PAB=90°,BC=CD=AD,E为棱AD的中点,异面直线PA 与CD所成的角为90°.(1)在平面PAB内找一点M,使得直线CM∥平面PBE,并说明理由;(2)若二面角P-CD-A的大小为45°,求直线PA与平面PCE所成角的正弦值.解析(1)在梯形ABCD中,AB与CD不平行.延长AB,DC,相交于点M(M∈平面PAB),点M即为所求的一个点.理由如下:由已知,BC∥ED,且BC=ED.所以四边形BCDE是平行四边形.从而CM∥EB.又EB⊂平面PBE,CM⊄平面PBE,所以CM∥平面PBE.(说明:延长AP至点N,使得AP=PN,则所找的点可以是直线MN上任意一点)(2)解法一:由已知,CD⊥PA,CD⊥AD,PA∩AD=A,所以CD⊥平面PAD.从而CD⊥PD.所以∠PDA是二面角P-CD-A的平面角.所以∠PDA=45°.设BC=1,则在Rt△PAD中,PA=AD=2.过点A作AH⊥CE,交CE的延长线于点H,连接PH.易知PA⊥平面ABCD,又CE⊂平面ABCD,从而PA⊥CE.于是CE⊥平面PAH.所以平面PCE⊥平面PAH.过A作AQ⊥PH于Q,则AQ⊥平面PCE.所以∠APH是PA与平面PCE所成的角.在Rt△AEH中,∠AEH=45°,AE=1,所以AH=.在Rt△PAH中,PH==,所以sin∠AP H==.解法二:由已知,CD⊥PA,CD⊥AD,PA∩AD=A,所以CD⊥平面PAD.于是CD⊥PD.从而∠PDA是二面角P-CD-A的平面角.所以∠PDA=45°.由PA⊥AB,可得PA⊥平面ABCD.设BC=1,则在Rt△PAD中,PA=AD=2.作Ay⊥AD,以A为原点,以,的方向别离为x轴,z轴的正方向,成立如图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A-xyz,则A(0,0,0),P(0,0,2),C(2,1,0),E(1,0,0),所以=(1,0,-2),=(1,1,0),=(0,0,2).设平面PCE的法向量为n=(x,y,z),由得设x=2,解得n=(2,-2,1).设直线PA与平面PCE所成角为α,则sin α===.所以直线PA与平面PCE所成角的正弦值为.教师用书专用(5—13)5.(2021广东,6,5分)设m,n是两条不同的直线,α,β是两个不同的平面.下列命题中正确的是( )A.若α⊥β,m⊂α,n⊂β,则m⊥nB.若α∥β,m⊂α,n⊂β,则m∥nC.若m⊥n,m⊂α,n⊂β,则α⊥βD.若m⊥α,m∥n,n∥β,则α⊥β答案D6.(2021安徽,15,5分)如图,正方体ABCD-A1B1C1D1的棱长为1,P为BC的中点,Q为线段CC1上的动点,过点A,P,Q的平面截该正方体所得的截面记为S.则下列命题正确的是(写出所有正确命题的编号).①当0<CQ<时,S为四边形②当CQ=时,S为等腰梯形③当CQ=时,S与C1D1的交点R知足C1R=④当<CQ<1时,S为六边形⑤当CQ=1时,S的面积为答案①②③⑤7.(2021山东,17,12分)如图,在三棱台DEF-ABC中,AB=2DE,G,H别离为AC,BC的中点.(1)求证:BD∥平面FGH;(2)若CF⊥平面ABC,AB⊥BC,CF=DE,∠BAC=45°,求平面FGH与平面ACFD所成的角(锐角)的大小.解析(1)证法一:连接DG,CD,设CD∩GF=O,连接OH.在三棱台DEF-ABC中,AB=2DE,G为AC的中点,可得DF∥GC,DF=GC,所以四边形DFCG为平行四边形.则O为CD的中点,又H为BC的中点,所以OH∥BD,又OH⊂平面FGH,BD⊄平面FGH,所以BD∥平面FGH.证法二:在三棱台DEF-ABC中,由BC=2EF,H为BC的中点,可得BH∥EF,BH=EF,所以四边形BHFE为平行四边形,可得BE∥HF.在△ABC中,G为AC的中点,H为BC的中点,所以GH∥AB.又GH∩HF=H,所以平面FGH∥平面ABED.因为BD⊂平面ABED,所以BD∥平面FGH.(2)解法一:设AB=2,则CF=1.在三棱台DEF-ABC中,G为AC的中点,由DF=AC=GC,可得四边形DGCF为平行四边形,因此DG∥FC.又FC⊥平面ABC,所以DG⊥平面ABC.在△ABC中,由AB⊥BC,∠BAC=45°,G是AC中点,所以AB=BC,GB⊥GC,因此GB,GC,GD两两垂直.以G为坐标原点,成立如图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G-xyz.所以G(0,0,0),B(,0,0),C(0,,0),D(0,0,1).可得H,F(0,,1),故=,=(0,,1).设n=(x,y,z)是平面FGH的法向量,则由可得可得平面FGH的一个法向量n=(1,-1,).因为是平面ACFD的一个法向量,=(,0,0),所以cos<,n>===.所以平面FGH与平面ACFD所成角(锐角)的大小为60°.解法二:作HM⊥AC于点M,作MN⊥GF于点N,连接NH.由FC⊥平面ABC,得HM⊥FC,又FC∩AC=C,所以HM⊥平面ACFD.因此GF⊥NH,所以∠MNH即为所求的角.在△BGC中,MH∥BG,MH=BG=,由△GNM∽△GCF,可得=,从而MN=.由HM⊥平面ACFD,MN⊂平面ACFD,得HM⊥MN,因此tan∠MNH==,所以∠MNH=60°.所以平面FGH与平面ACFD所成角(锐角)的大小为60°.8.(2021安徽,19,13分)如图所示,在多面体A1B1D1DCBA中,四边形AA1B1B,ADD1A1,ABCD均为正方形,E为B1D1的中点,过A1,D,E的平面交CD1于F.(1)证明:EF∥B1C;(2)求二面角E-A1D-B1的余弦值.解析(1)证明:由正方形的性质可知A1B1∥AB∥DC,且A1B1=AB=DC,所以四边形A1B1CD为平行四边形,从而B1C∥A1D,又A1D⊂面A1DE,B1C⊄面A1DE,于是B1C∥面A1DE.又B1C⊂面B1CD1,面A1DE∩面B1CD1=EF,所以EF∥B1C.(2)因为四边形AA1B1B,ADD1A1,ABCD均为正方形,所以AA1⊥AB,AA1⊥AD,AB⊥AD且AA1=AB=AD,以A为原点,分别以,,为x轴,y轴和z轴单位正向量建立如图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可得点的坐标A(0,0,0),B(1,0,0),D(0,1,0),A1(0,0,1),B1(1,0,1),D1(0,1,1),而E点为B1D1的中点,所以E点的坐标为(0.5,0.5,1).设面A1DE的法向量n1=(r1,s1,t1),而该面上向量=(0.5,0.5,0),=(0,1,-1),由n1⊥,n1⊥得r1,s1,t1应知足的方程组(-1,1,1)为其一组解,所以可取n1=(-1,1,1).设面A1B1CD的法向量n2=(r2,s2,t2),而该面上向量=(1,0,0),=(0,1,-1),由此同理可得n2=(0,1,1).所以结合图形知二面角E-A1D-B1的余弦值为==.评析本题考查直线与直线的平行关系和二面角的求解,考查空间想象能力、逻辑推理能力以及运算求解能力.正确求解各点坐标以及平面法向量是解决问题的关键.9.(2021江苏,16,14分)如图,在直三棱柱ABC-A1B1C1中,已知AC⊥BC,BC=CC1,设AB1的中点为D,B1C∩BC1=E.求证:(1)DE∥平面AA1C1C;(2)BC1⊥AB1.证明(1)由题意知,E为B1C的中点,又D为AB1的中点,因此DE∥AC.又因为DE⊄平面AA1C1C,AC⊂平面AA1C1C,所以DE∥平面AA1C1C.(2)因为棱柱ABC-A1B1C1是直三棱柱,所以CC1⊥平面ABC.因为AC⊂平面ABC,所以AC⊥CC1.又因为AC⊥BC,CC1⊂平面BCC1B1,BC⊂平面BCC1B1,BC∩CC1=C,所以AC⊥平面BCC1B1.又因为BC1⊂平面BCC1B1,所以BC1⊥AC.因为BC=CC1,所以矩形BCC1B1是正方形,因此BC1⊥B1C.因为AC,B1C⊂平面B1AC,AC∩B1C=C,所以BC1⊥平面B1AC.又因为AB1⊂平面B1AC,所以BC1⊥AB1.10.(2021天津,17,13分)如图,在四棱柱ABCD-A1B1C1D1中,侧棱A1A⊥底面ABCD,AB⊥AC,AB=1,AC=AA1=2,AD=CD=,且点M和N分别为B1C和D1D的中点.(1)求证:MN∥平面ABCD;(2)求二面角D1-AC-B1的正弦值;(3)设E为棱A1B1上的点.若直线NE和平面ABCD所成角的正弦值为,求线段A1E的长.解析如图,以A为原点成立空间直角坐标系,依题意可得A(0,0,0),B(0,1,0),C(2,0,0),D(1,-2,0),A1(0,0,2),B1(0,1,2),C1(2,0,2),D1(1,-2,2).又因为M,N别离为B1C和D1D的中点,得M,N(1,-2,1).(1)证明:依题意,可得n=(0,0,1)为平面ABCD的一个法向量.=.由此可得·n=0,又因为直线MN⊄平面ABCD,所以MN∥平面ABCD.(2)=(1,-2,2),=(2,0,0).设n1=(x,y,z)为平面ACD1的法向量,则即不妨设z=1,可得n1=(0,1,1).设n2=(x,y,z)为平面ACB1的法向量,则又=(0,1,2),得不妨设z=1,可得n2=(0,-2,1).因此有cos<n1,n2>==-,于是sin<n1,n2>=.所以,二面角D1-AC-B1的正弦值为.(3)依题意,可设=λ,其中λ∈[0,1],则E(0,λ,2),从而=(-1,λ+2,1).又n=(0,0,1)为平面ABCD的一个法向量,由已知,得cos<,n>===,整理得λ2+4λ-3=0,又因为λ∈[0,1],解得λ=-2.所以,线段A1E的长为-2.11.(2021课标Ⅱ,18,12分)如图,四棱锥P-ABCD中,底面ABCD为矩形,PA⊥平面ABCD,E为PD的中点.(1)证明:PB∥平面AEC;(2)设二面角D-AE-C为60°,AP=1,AD=,求三棱锥E-ACD的体积.解析(1)证明:连接BD交AC于点O,连接EO.因为ABCD为矩形,所以O为BD的中点.又E为PD的中点,所以EO∥PB.又EO⊂平面AEC,PB⊄平面AEC,所以PB∥平面AEC.(2)因为PA⊥平面ABCD,ABCD为矩形,所以AB,AD,AP两两垂直.如图,以A为坐标原点,的方向为x轴的正方向,||为单位长,成立空间直角坐标系A-xyz,则D(0,,0),E,=.设B(m,0,0)(m>0),则C(m,,0),=(m,,0).设n1=(x,y,z)为平面ACE的法向量,则即可取n1=.又n2=(1,0,0)为平面DAE的法向量,由题设得|cos<n1,n2>|=,即=,解得m=.因为E为PD的中点,所以三棱锥E-ACD的高为.三棱锥E-ACD的体积V=××××=.12.(2021湖北,19,12分)如图,在棱长为2的正方体ABCD-A1B1C1D1中,E,F,M,N分别是棱AB,AD,A1B1,A1D1的中点,点P,Q 分别在棱DD1,BB1上移动,且DP=BQ=λ(0<λ<2).(1)当λ=1时,证明:直线BC1∥平面EFPQ;(2)是不是存在λ,使面EFPQ与面PQMN所成的二面角为直二面角?若存在,求出λ的值;若不存在,说明理由.解析解法一:(几何方式)(1)证明:如图1,连接AD1,由ABCD-A1B1C1D1是正方体,知BC1∥AD1.当λ=1时,P是DD1的中点,又F是AD的中点,所以FP∥AD1.所以BC1∥FP.而FP⊂平面EFPQ,且BC1⊄平面EFPQ,故直线BC1∥平面EFPQ.(2)如图2,连接BD.因为E,F别离是AB,AD的中点,所以EF∥BD,且EF=BD.又DP=BQ,DP∥BQ,所以四边形PQBD是平行四边形,故PQ∥BD,且PQ=BD,从而EF∥PQ,且EF=PQ.在Rt△EBQ和Rt△FDP中,因为BQ=DP=λ,BE=DF=1,于是EQ=FP=,所以四边形EFPQ是等腰梯形.同理可证四边形PQMN是等腰梯形.别离取EF,PQ,MN的中点,记为H,O,G,连接OH,OG,则GO⊥PQ,HO⊥PQ,而GO∩HO=O,故∠GOH是面EFPQ与面PQMN所成的二面角的平面角.若存在λ,使面EFPQ与面PQMN所成的二面角为直二面角,则∠GOH=90°.连接EM,FN,则由EF∥MN,且EF=MN,知四边形EFNM是平行四边形.连接GH,因为H,G是EF,MN的中点,所以GH=ME=2.在△GOH中,GH2=4,OH2=1+λ2-=λ2+,OG2=1+(2-λ)2-=(2-λ)2+,由OG2+OH2=GH2,得(2-λ)2++λ2+=4,解得λ=1±,故存在λ=1±,使面EFPQ与面PQMN所成的二面角为直二面角.解法二:(向量方式)以D为原点,射线DA,DC,DD1别离为x,y,z轴的正半轴成立如图3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D-xyz.由已知得B(2,2,0),C1(0,2,2),E(2,1,0),F(1,0,0),P(0,0,λ).=(-2,0,2),=(-1,0,λ),=(1,1,0).(1)证明:当λ=1时,=(-1,0,1),因为=(-2,0,2),所以=2,即BC1∥FP.而FP⊂平面EFPQ,且BC1⊄平面EFPQ,故直线BC1∥平面EFPQ.(2)设平面EFPQ的法向量为n=(x,y,z),则由可得于是可取n=(λ,-λ,1).同理可得平面MNPQ的法向量为m=(λ-2,2-λ,1).若存在λ,使面EFPQ与面PQMN所成的二面角为直二面角,则m·n=(λ-2,2-λ,1)·(λ,-λ,1)=0,即λ(λ-2)-λ(2-λ)+1=0,解得λ=1±.故存在λ=1±,使面EFPQ与面PQMN所成的二面角为直二面角.13.(2021山东,18,12分)如图所示,在三棱锥P-ABQ中,PB⊥平面ABQ,BA=BP=BQ,D,C,E,F别离是AQ,BQ,AP,BP的中点,AQ=2BD,PD与EQ交于点G,PC与FQ交于点H,连接GH.(1)求证:AB∥GH;(2)求二面角D-GH-E的余弦值.解析(1)证明:因为D,C,E,F别离是AQ,BQ,AP,BP的中点,所以EF∥AB,DC∥AB.所以EF∥DC.又EF⊄平面PCD,DC⊂平面PCD,所以EF∥平面PCD.又EF⊂平面EFQ,平面EFQ∩平面PCD=GH,所以EF∥GH.又EF∥AB,所以AB∥GH.(2)解法一:在△ABQ中,AQ=2BD,AD=DQ,所以∠ABQ=90°,即AB⊥BQ.因为PB⊥平面ABQ,所以AB⊥PB.又BP∩BQ=B,所以AB⊥平面PBQ.由(1)知,AB∥GH,所以GH⊥平面PBQ.又FH⊂平面PBQ,所以GH⊥FH.同理可得GH⊥HC,所以∠FHC为二面角D-GH-E的平面角.设BA=BQ=BP=2,连接FC,在Rt△FBC中,由勾股定理得FC=,在Rt△PBC中,由勾股定理得PC=.又H为△PBQ的重心,所以HC=PC=.同理,FH=.在△FHC中,由余弦定理得cos∠FHC==-.即二面角D-GH-E的余弦值为-.解法二:在△ABQ中,AQ=2BD,AD=DQ,所以∠ABQ=90°.又PB⊥平面ABQ,所以BA,BQ,BP两两垂直.以B为坐标原点,别离以BA,BQ,BP所在直线为x轴,y轴,z轴,成立如图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设BA=BQ=BP=2,则E(1,0,1),F(0,0,1),Q(0,2,0),D(1,1,0),C(0,1,0),P(0,0,2).所以=(-1,2,-1),=(0,2,-1),=(-1,-1,2),=(0,-1,2).设平面EFQ的法向量为m=(x1,y1,z1),由m·=0,m·=0,得取y1=1,得m=(0,1,2).设平面PDC的法向量为n=(x2,y2,z2),由n·=0,n·=0,得取z2=1,得n=(0,2,1),所以cos<m,n>==.因为二面角D-GH-E为钝角,所以二面角D-GH-E的余弦值为-.考点二平面与平面平行的判定与性质1.(2021课标全国Ⅱ,14,5分)α,β是两个平面,m,n是两条直线,有下列四个命题:①若是m⊥n,m⊥α,n∥β,那么α⊥β.②若是m⊥α,n∥α,那么m⊥n.③若是α∥β,m⊂α,那么m∥β.④若是m∥n,α∥β,那么m与α所成的角和n与β所成的角相等.其中正确的命题有.(填写所有正确命题的编号)答案②③④2.(2021江苏,16,14分)如图,在三棱锥S-ABC中,平面SAB⊥平面SBC,AB⊥BC,AS=AB.过A作AF⊥SB,垂足为F,点E,G别离是棱SA,SC的中点.求证:(1)平面EFG∥平面ABC;(2)BC⊥SA.证明(1)因为AS=AB,AF⊥SB,垂足为F,所以F是SB的中点.又因为E是SA的中点,所以EF∥AB.因为EF⊄平面ABC,AB⊂平面ABC,所以EF∥平面ABC.同理EG∥平面ABC.又EF∩EG=E,所以平面EFG∥平面ABC.(2)因为平面SAB⊥平面SBC,且交线为SB,又AF⊂平面SAB,AF⊥SB,所以AF⊥平面SBC,因为BC⊂平面SBC,所以AF⊥BC.又因为AB⊥BC,AF∩AB=A,AF,AB⊂平面SAB,所以BC⊥平面SAB.因为SA⊂平面SAB,所以BC⊥SA.三年模拟A组2021—2021年模拟·基础题组考点一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与性质1.(人教A必2,二,2-2A,3,变式)如图,在四面体ABCD中,若截面PQMN是正方形,则在下列命题中,错误的为( )A.AC⊥BDB.AC=BDC.AC∥截面PQMND.异面直线PM与BD所成的角为45°答案B2.(2021江苏无锡模拟,18)如图,在四面体PABC中,已知PA⊥平面ABC,PA=AC,∠ACB=90°,D为PC的中点.(1)求证:AD⊥BD;(2)若M为PB的中点,点N在直线AB上,且AN∶NB=1∶2,求证:直线AD∥平面CMN.证明(1)∵PA=AC,D为PC的中点,∴AD⊥PC.∵PA⊥平面ABC,BC⊂平面ABC,∴PA⊥BC.∵∠ACB=90°,∴BC⊥AC,又PA∩AC=A,PA,AC⊂平面PAC,∴BC⊥平面PAC.∵AD⊂平面PAC,∴BC⊥AD.又∵AD⊥PC,BC∩PC=C,PC,BC⊂平面PBC,∴AD⊥平面PBC.∵BD⊂平面PBC,∴AD⊥BD.(2)连接DM,设BD与CM交于点G,连接NG.∵D、M别离为PC和PB的中点,∴DM∥BC且DM=BC,∴DG∶GB=DM∶BC=1∶2.∵AN∶NB=1∶2,∴AN∶NB=DG∶GB.∴△BNG∽△BAD,∴AD∥NG.∵AD⊄平面CMN,NG⊂平面CMN,∴直线AD∥平面CMN.3.(2021广东六校联盟联考,19)如图,在三棱锥P-ABC中,PA⊥平面ABC,底面ABC是直角三角形,PA=AB=BC=4,O是棱AC 的中点,G是△AOB的重心,D是PA的中点.(1)求证:BC⊥平面PAB;(2)求证:DG∥平面PBC;(3)求二面角A-PC-B的大小.解析(1)证明:∵PA⊥平面ABC,∴PA⊥BC,∵底面ABC是直角三角形,AB=BC,∴BC⊥AB,又∵PA∩AB=A,∴BC⊥平面PAB.(2)证明:如图,连接OG并延长交AB于点E,连接DO,DE,∵G是△AOB的重心,∴OE为AB边上的中线,∴E为AB的中点,又D为PA的中点,∴DE∥PB,同理可得DO∥PC,又DE∩DO=D,PB∩PC=P,∴平面DOE∥平面PBC,又DG⊂平面DOE,∴DG∥平面PBC.(3)过点O作OQ⊥PC于点Q,连接BQ,∵AB=BC且O是棱AC的中点,∴BO⊥AC.∵PA⊥平面ABC,∴平面PAC⊥平面ABC.又平面PAC∩平面ABC=AC,且BO⊂平面ABC,∴BO⊥平面PAC,∴BO⊥PC,又OQ⊥PC,BO∩OQ=O,∴PC⊥平面BOQ,∴BQ⊥PC,∴∠OQB为二面角A-PC-B的平面角.由已知得OB=OC=2,PC==4,∵△PAC∽△OQC,∴=,即=,∴OQ=,∴tan∠OQB==,∴∠OQB=60°,即二面角A-PC-B的大小为60°.考点二平面与平面平行的判定与性质4.(2021豫西五校4月联考,6)已知m,n,l1,l2表示不同直线,α、β表示不同平面,若m⊂α,n⊂α,l1⊂β,l2⊂β,l1∩l2=M,则α∥β的一个充分条件是( )A.m∥β且l1∥αB.m∥β且n∥βC.m∥β且n∥l2D.m∥l1且n∥l2答案D5.(2021江西九江模拟,19)如图,在三棱柱ABC-A1B1C1中,AA1⊥底面ABC,AB⊥AC,AC=AA1,E、F分别是棱BC、CC1的中点.(1)若线段AC上的点D知足平面DEF∥平面ABC1,试肯定点D的位置,并说明理由;(2)证明:EF⊥A1C.解析(1)∵面DEF∥面ABC1,面ABC∩面DEF=DE,面ABC∩面ABC1=AB,∴AB∥DE,(4分)∵在△ABC中,E是BC的中点,∴D是线段AC的中点.(6分)(2)证明:∵在三棱柱ABC-A1B1C1中,AC=AA1,∴侧面A1ACC1是菱形,∴A1C⊥AC1,(7分)又易患AB⊥A1C,∵AB∩AC1=A,∴A1C⊥面ABC1,(9分)∴A1C⊥BC1.(10分)又∵E、F别离为棱BC、CC1的中点,∴EF∥BC1,(11分)∴EF⊥A1C.(12分)B组2021—2021年模拟·提升题组(满分:60分时间:60分钟)一、选择题(共5分)1.(2021浙江金华十校联考,8)如图,在四面体ABCD中,AB=CD=2,AD=BD=3,AC=BC=4,点E,F,G,H别离在棱AD,BD,BC,AC上,若直线AB,CD都平行于平面EFGH,则四边形EFGH面积的最大值是( )A. B. C.1 D.2答案C二、填空题(共5分)2.(2021山西太原五中月考,14)过三棱柱ABC-A1B1C1的任意两条棱的中点作直线,其中与平面ABB1A1平行的直线共有_____ 条.答案6三、解答题(共50分)3.(2021江苏无锡检测,18)如图,在四棱柱ABCD-A1B1C1D1中,底面ABCD为等腰梯形,AD∥BC,AD=2AB=2BC,M为AD的中点,CB1⊥底面ABCD.求证:(1)C1M∥平面A1ABB1;(2)平面B1BM⊥平面ACB1.证明(1)因为ABCD-A1B1C1D1为四棱柱,所以B1C1∥BC且B1C1=BC.又M为AD的中点,所以BC∥AM,所以B1C1∥AM,又AD=2BC,所以BC=AM,所以B1C1=AM,所以四边形B1C1MA为平行四边形,所以C1M∥B1A,又B1A⊂平面A1ABB1,C1M⊄平面A1ABB1,所以C1M∥平面A1ABB1.(2)连接CM.由(1)知四边形BCMA为平行四边形,又BC=AB,所以AM=AB,所以四边形BCMA为菱形,所以BM⊥AC,又CB1⊥底面ABCD,所以CB1⊥BM.因为AC∩CB1=C,所以BM⊥平面ACB1.又BM⊂平面B1BM,所以平面B1BM⊥平面ACB1.4.(2021安徽合肥一中模拟,18)如图,四棱锥P-ABCD中,E为AD的中点,PE⊥平面ABCD,底面ABCD为梯形,AB∥CD,AB=2DC=2,AC∩BD=F,且△PAD与△ABD均为正三角形,G为△PAD的重心.(1)求证:GF∥平面PDC;(2)求三棱锥G-PCD的体积.解析(1)证明:连接AG交PD于H,连接CH.在梯形ABCD中,AB∥CD,且AB=2DC,可得=.又正△PAD中,G为△PAD的重心,∴=.在△AHC中,==,故GF∥HC.又HC⊂平面PCD,GF⊄平面PCD,∴GF∥平面PDC.(2)∵PE⊥平面ABCD,且易求PE=3,又由(1)知GF∥平面PDC,∴V G-PCD=V F-PCD=V P-CDF=×PE×S△CDF.又由AB∥CD,且AB=2DC=2,△ABD为正三角形,知DF=BD=.又∠CDF=∠ABD=60°,∴S△CDF=×CD×DF×sin∠BDC=,∴V P-CDF=×PE×S△CDF=,∴三棱锥G-PCD的体积为.5.(2021山西太原质检,19)如图,四边形ABCD中,AB⊥AD,AD∥BC,AD=6,BC=2AB=4,E,F别离在BC,AD上,EF∥AB,现将四边形ABCD沿EF折起,使BE⊥EC.(1)若BE=1,在折叠后的线段AD上是不是存在一点P,使得CP∥平面ABEF?若存在,求出的值;若不存在,说明理由;(2)求三棱锥A-CDF的体积的最大值,并求出此时点F到平面ACD的距离.解析(1)AD上存在一点P,使得CP∥平面ABEF,此时=.理由如下:当=时,=,过点P作MP∥FD交AF于点M,连接EM,CP,则有==.∵BE=1,∴FD=5,故MP=3.又EC=3,MP∥FD∥EC,故有MP EC,故四边形MPCE为平行四边形,∴CP∥ME.又∵CP⊄平面ABEF,ME⊂平面ABEF,故CP∥平面ABEF.(2)设BE=x(0<x≤4),∴AF=x,FD=6-x,故V A-CDF=××2·(6-x)·x=(-x2+6x),∴当x=3时,V A-CDF有最大值,且最大值为3,此时EC=1,AF=3,FD=3,DC=2,由BE⊥EC,BE⊥EF,且EC∩EF=E,得BE⊥平面ECDF,又AF∥BE,故AF⊥平面ECDF.∴AF⊥FD,∴AD==3,同理可求AC=.在△ACD中,由余弦定理得cos∠ADC===,∴sin∠ADC=,∴S△ADC=·DC·DA·sin∠ADC=3.设点F到平面ADC的距离为h,∵V A-CDF=V F-ACD,即3=·h·S△ADC,∴h=,即三棱锥A-CDF的体积最大时,点F到平面ADC的距离为.6.(2021河北石家庄二模,18)如图,在三棱柱ABC-DEF中,侧面ABED是边长为2的菱形,且∠ABE=,BC=.四棱锥F-ABED的体积为2,点F在平面ABED内的正投影为点G,且点G在AE上,点M在线段CF上,且CM=CF.(1)证明:直线GM∥平面DEF;(2)求二面角M-AB-F的余弦值.解析(1)证明:因为四棱锥F-ABED的体积为2,所以V F-ABED=××2×2×FG=2,所以FG=.又BC=EF=,所以EG=,易知AE=2,则点G是AE的靠近点A的四等分点.(2分)过点G作GK∥AD交DE于点K,连接FK,则GK=AD=CF.又MF=CF,所以MF=GK,又MF∥GK,所以四边形MFKG为平行四边形,(4分)所以GM∥FK,又FK⊂平面DEF,GM⊄平面DEF,所以直线GM∥平面DEF.(6分)(2)连接BD,设AE,BD的交点为O,以OB所在直线为x轴,OE所在直线为y轴,过点O的平面ABED的垂线为z轴成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如图所示,则A(0,-1,0),B(,0,0),F,M,=(-,-1,0),=,=.(8分)设平面ABM,平面ABF的法向量别离为m=(x1,y1,z1),n=(x2,y2,z2),则得不妨取x1=x2=1,则m=(1,-,-1),n=,(10分)所以cos<m,n>==,易知二面角M-AB-F是锐二面角,故二面角M-AB-F的余弦值为.(12分)C组2021—2021年模拟·方式题组方式1 证明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常常利用方法1.(2021湖北武汉汉阳一中模拟,19)如图,在三棱柱ABC-A1B1C1中,底面△ABC是等边三角形,且AA1⊥平面ABC,D为AB的中点.(1)求证:直线BC1∥平面A1CD;(2)若AB=BB1=2,E是BB1的中点,求三棱锥A1-CDE的体积.解析(1)证明:连接AC1,交A1C于点F,连接DF,则F为AC1的中点,又D为AB的中点,所以BC1∥DF.又BC1⊄平面A1CD,DF⊂平面A1CD,所以BC1∥平面A1CD.(2)三棱锥A1-CDE的体积==·h.其中三棱锥C-A1DE的高h等于点C到平面ABB1A1的距离,可知h=CD=.又=2×2-×1×2-×1×1-×1×2=,所以==·h=××=.2.(2021河南新乡调研,19)如图①所示,四边形ABCD为等腰梯形,AD∥BC,且AD=BC=a,∠BAD=135°,AE⊥BC于点E,F为BE的中点.将△ABE沿AE折起至△AB'E的位置,取得如图②所示的四棱锥B'-ADCE.(1)求证:AF∥平面B'CD;(2)若平面AB'E⊥平面AECD,求二面角B'-CD-E的余弦值.解析(1)证明:如图,取B'C的中点G,连接FG,DG.∵F为B'E的中点,∴FG∥EC,且FG=EC,(2分)∵题图①中四边形ABCD为等腰梯形,AD∥BC,且AD=BC=a,AE⊥BC,∠BAD=135°,∴BC=3a,AD∥EC,AD=EC.∴AD∥FG,AD=FG,∴四边形ADGF为平行四边形,∴AF∥DG,(5分)∵AF⊄平面B'CD,DG⊂平面B'CD,∴AF∥平面B'CD.(6分)(2)易证EA,EB',EC两两垂直,故以点E为原点,直线EB'为x轴,直线EC为y轴,直线EA为z轴,成立如图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则B'(a,0,0),D(0,a,a),C(0,2a,0),所以=(-a,2a,0),=(0,-a,a),设平面B'CD的法向量为n=(x,y,z),则令z=1,得n=(2,1,1),(10分)显然=(a,0,0)为平面AECD的一个法向量,所以cos<,n>==,(11分)由图知平面B'CD与平面AECD所成的二面角为锐角,所以所求的余弦值为.(12分)方式2 证明平面与平面平行的常常利用方法3.(2021安徽合肥一中模拟,18)如图,四边形ABCD与ADEF均为平行四边形,M,N,G别离是AB,AD,EF的中点.(1)求证:BE∥平面DMF;(2)求证:平面BDE∥平面MNG.证明(1)如图,连接AE,则AE必过DF与GN的交点O,连接MO,则MO为△ABE的中位线,所以BE∥MO,又BE⊄平面DMF,MO⊂平面DMF,所以BE∥平面DMF.(2)因为N,G别离为平行四边形ADEF的边AD,EF的中点,所以DE∥GN.又DE⊄平面MNG,GN⊂平面MNG,所以DE∥平面MNG.又M为AB的中点,所以MN为△ABD的中位线,所以BD∥MN,又BD⊄平面MNG,MN⊂平面MNG,所以BD∥平面MNG,又DE与BD为平面BDE内的两条相交直线,所以平面BDE∥平面MNG.4.(2021河南中原名校联考,20)如图,在矩形ABCD中,AB=1,AD=a,PA⊥平面ABCD,且PA=1,E,F别离为AD,PA的中点,在BC上有且只有一个点Q,使得PQ⊥QD.(1)求证:平面BEF∥平面PDQ;(2)求二面角E-BF-Q的余弦值.解析(1)证明:如图,以点A为原点,别离以,,的方向为x轴,y轴,z轴的正方向,成立空间直角坐标系A-xyz,则A(0,0,0),B(1,0,0),D(0,a,0),P(0,0,1),设Q(1,x,0),则=(1,x,-1),=(-1,a-x,0),(2分)若PQ⊥QD,则·=-1+x(a-x)=0,即x2-ax+1=0,Δ=(-a)2-4,∵在BC上有且只有一个点Q,使得PQ⊥QD,∴Δ=0,∴a=2,x=1.(4分)∴Q(1,1,0),=(-1,1,0),又E是AD的中点,∴E(0,1,0),=(-1,1,0),∴=,∴BE∥DQ,又BE⊄平面PDQ,DQ⊂平面PDQ,∴BE∥平面PDQ,又F是PA的中点,∴EF∥PD,∵EF⊄平面PDQ,PD⊂平面PDQ,∴EF∥平面PDQ,∵BE∩EF=E,BE,EF⊄平面PDQ,∴平面BEF∥平面PDQ.(6分) (2)设平面BFQ的法向量n1=(x,y,z),则n1·=0,n1·=0,易知=,=(0,1,0),∴-x+z=0,y=0,取z=2,得n1=(1,0,2),同理,可得平面BEF的一个法向量n2=(1,1,2),∴cos<n1,n2>==,又易知二面角E-BF-Q为锐角,∴二面角E-BF-Q的余弦值为.(12分)。
8.4.2 空间点、直线、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课件ppt
答案 B 解析 如图甲,平面α内有无数条直线与β平行,但α与β相交;如图乙,△ABC的 三个顶点到β的距离相等,但α与β相交.故①②③均错. 不重合的两个平面,若它们有公共点,则它们有无数个公共点,都在它们的 交线上,故④正确.
反思感悟 平面与平面的位置关系的判断方法 判断两个平面相交,只需找到两个平面的一个公共点,就可根据基本事实3 知,两个不重合的平面是相交的. 判断两个平面平行,可根据定义判断两个平面没有公共点,也可以排除两个 平面相交,从而判断两平面平行.
提示三种.直线A1B在平面ABB1A1内,与平面CDD1C1平行,与其余四个面相 交.
知识点三、空间中平面与平面的位置关系
位置关系 图形表示
符号表示 公共点
两个平面 平行
α∥β
没有公共点
两个平面 相交
α∩β=l
有一条公共直线, 所以有无数个公共点
微练习
(1)正方体的六个面中互相平行的平面有( )
面相交于三条直线时,且三条交线交于同一点时,将空间分成八部分;当三
个平面相交于三条直线,且三条交线互相平行时,将空间分成七部分.即不
重合的三个平面可以将空间分成四部分或六部分或七部分或八部分.所以
最多将空间分成八部分.
方法点睛平面划分空间问题,应根据平面的位置关系进行讨论分析,必要时 可以借助空间模型来求解.
A.1对 B.2对 C.3对 D.4对
(2)如果在两个平面内分别有一条直线,这两条直线互相平行,那么这两个
平面的位置关系是
.
答案 (1)C (2)平行或相交
解析 (1)如图,在正方体ABCD-A1B1C1D1中,平面ABCD∥平 面A1B1C1D1,平面ABB1A1∥平面CDD1C1,平面ADD1A1∥平 面BCC1B1,故六个面中互相平行的平面有3对.
新人教A版必修二 8.4.2 空间点、直线、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 课件(17张)
B.相交
C.平行或相交
D.以上都不正确
解析:如图,在正方体ABCD-A1B1C1D1中,AB⊂平 面ABCD,C1D1⊂平面A1B1C1D1,C1D1⊂平面CDD1C1, AB∥C1D1,但平面ABCD∥平面A1B1C1D1,平面ABCD 与平面CDD1C1相交.
答案:C
4.正方体ABCD-A1B1C1D1的各个面中与直线A1B1 平行的平面有________个.
[典例1] 有下列命题:
(1)若直线l平行于平面α内的无数条直线,则l∥α;
(2)若直线a在平面α外,则a∥α;
(3)若直线a∥b,直线b⊂α,则a∥α;
(4)若直线a∥b,直线b⊂α,则直线a平行于平面α内
的无数条直线.
其中真命题的个数为( )
A.1
B.2
C.3
D.4
解析:对于(1),因为当直线l与平面α内的无数条直线 平行时,l也有可能在平面α内,所以l不一定平行于α,
解析:由正方体图形特点,知直线A1B1与平面 CC1D1D和平面ABCD平行.
答案:2 5.已知平面α∥平面β,直线a⊂α,则直线a与平面 β的位置关系为________. 解析:因为α∥β,所以α与β无公共点, 因为a⊂α,所以a与β无公共点,所以a∥β. 答案:平行
类型1 直线与平面的位置关系(自主研析)
所以(1)是假命题. 对于(2),因为直线a在平面α外包括两种情况:a∥α和 a与α相交,所以a和α不一定平行,所以(2)是假命题. 对于(3),直线a∥b,直线b⊂α,只能说明a和b无公共 点,a可能在平面α内,所以a不一定平行于α,所以(3)是假 命题.
对于(4),因为a∥b,b⊂α,所以a⊂α或a∥α,所以a 可与平面α内的无数条直线平行,所以(4)是真命题.
高中数学8-4空间点直线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8-4-1平面课后提能训练新人教A版必修第二册
第八章 8.4 8.4.1A级——基础过关练1.已知点A,直线a,平面α,以下命题表述正确的个数是( )①A∈a,a⊄α⇒A∉α;②A∈a,a∈α⇒A∈α;③A∉a,a⊂α⇒A∉α;④A∈a,a⊂α⇒A⊂α.A.0 B.1C.2 D.3【答案】A【解析】①不正确,如a∩α=A;②不正确,∵“a∈α”表述错误;③不正确,如图所示,A∉a,a⊂α,但A∈α;④不正确,“A⊂α”表述错误.故选A.2.(2021年郑州模拟)(多选)下列命题中正确的是( )A.三角形是平面图形B.四边形是平面图形C.四边相等的四边形是平面图形D.圆是平面图形【答案】AD【解析】根据基本事实1可知AD正确,BC错误.故选AD.3.若两个平面有三个公共点,则这两个平面( )A.相交B.重合C.相交或重合D.以上都不对【答案】C【解析】若三点在同一条直线上,则这两个平面相交或重合;若三点不共线,则这两个平面重合.4.(多选)以下命题中错误的是( )A.不共面的四点中,其中任意三点不共线B.若点A,B,C,D共面,点A,B,C,E共面,则点A,B,C,D,E共面C.若直线a,b共面,直线a,c共面,则直线b,c共面D.依次首尾相接的四条线段必共面【答案】BCD【解析】对A,假设其中有三点共线,则该直线和直线外的另一点确定一个平面,这与四点不共面矛盾,故其中任意三点不共线,所以A正确;对B,如图,两个相交平面有三个公共点A,B,C,但A,B,C,D,E不共面;C显然不正确;D不正确,因为此时所得的四边形的四条边可以不在一个平面上,如空间四边形.故选BCD.5.三条两两平行的直线可以确定平面的个数为( )A.0 B.1C.0或1 D.1或3【答案】D【解析】当三条直线是同一平面内的平行直线时,确定一个平面.当三条直线是三棱柱侧棱所在的直线时,确定三个平面.故选D.6.设平面α与平面β相交于l,直线a⊂α,直线b⊂β,a∩b=M,则M________l.【答案】∈【解析】因为a∩b=M,a⊂α,b⊂β,所以M∈α,M∈β.又因为α∩β=l,所以M ∈l.7.如图,在长方体ABCD-A1B1C1D1的所有棱中,既与AB共面,又与CC1共面的棱有________条.【答案】5【解析】由题图可知,既与AB共面又与CC1共面的棱有CD,BC,BB1,AA1,C1D1共5条.8.已知平面α与平面β、平面γ都相交,则这三个平面可能的交线有________条.【答案】1或2或3【解析】当β与γ相交时,若α过β与γ的交线,有1条交线;若α不过β与γ的交线,有3条交线.当β与γ平行时,有2条交线.9.已知:A∈l,B∈l,C∈l,D∉l,如图所示.求证:直线AD,BD,CD共面.证明:因为D∉l,所以l与D可以确定平面α.因为A∈l,所以A∈α.又D∈α,所以AD⊂α.同理,BD⊂α,CD⊂α.所以AD,BD,CD在同一平面α内,即它们共面.10.求证:三棱台A1B1C1-ABC三条侧棱延长后相交于一点.证明:如图,延长AA1,BB1.设AA1∩BB1=P,又BB1⊂平面BC1,∴P∈平面BC1,AA1⊂平面AC1.∴P∈平面AC1.∴P为平面BC1和面AC1的公共点.又∵平面BC1∩平面AC1=CC1,∴P∈CC1,即AA1,BB1,CC1延长后交于一点P.B级——能力提升练11.空间四点A,B,C,D共面但不共线,那么这四点中( )A.必有三点共线B.必有三点不共线C.至少有三点共线D.不可能有三点共线【答案】B【解析】若AB∥CD,则AB,CD共面,但A,B,C,D任何三点都不共线,故排除A,C;若直线l与直线外一点A在同一平面内,且B,C,D三点在直线l上,则可排除D.故选B.12.(2021年郴州月考)设P1,P2,P3,P4为空间中的四个不同点,则“P1,P2,P3,P4中有三点在同一条直线上”是“P1,P2,P3,P4在同一个平面内”的( ) A.充分不必要条件B.必要不充分条件C.充要条件D.既不充分又不必要条件【答案】A【解析】由过一条直线和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个平面,可得P1,P2,P3,P4在同一个平面内,故充分条件成立.由过两条平行直线有且只有一个平面可得,当P1∈l1,P2∈l1,P3∈l2,P4∈l2,l1∥l2时,P1,P2,P3,P4在同一个平面内,但P1,P2,P3,P4中无三点共线,故必要条件不成立.故选A.13.(2021年焦作模拟)(多选)如图,ABCD-A1B1C1D1是长方体,O是B1D1的中点,直线A1C交平面AB1D1于点M,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A,M,O三点共线B.A,M,O,A1四点共面C.A,O,C,M四点共面D.B,B1,O,M四点共面【答案】ABC【解析】因为A,M,O三点既在平面AB1D1内,又在平面AA1C内,故A,M,O三点共线,从而易知ABC均正确.14.如图,若直线l与平面α相交于点O,且A∈l,B∈l,C∈α,D∈α,AC∥BD,则O,C,D三点的位置关系是________.【答案】共线【解析】∵AC∥BD,∴AC与BD确定一个平面,记作平面β,则α∩β=CD.∵l∩α=O,∴O∈α.又∵O∈AB⊂β,∴O∈直线CD.∴O,C,D三点共线.15.如图,在正方体ABCD-A1B1C1D1中,平面A1CC1与平面BDC1的交线是________.【答案】C1M【解析】因为C1∈平面A1CC1,且C1∈平面BDC1,同时M∈平面A1CC1,且M∈平面BDC1,所以平面A1CC1与平面BDC1的交线是C1M.16.如图,已知直线a∥b∥c,l∩a=A,l∩b=B,l∩c=C.求证:直线a,b,c和l 共面.证明:∵a∥b,∴a,b确定一个平面α.∵A∈a,B∈b,∴A∈α,B∈α.∴a,b,l都在平面α内,即b在a,l确定的平面内.同理可证c在a,l确定的平面内.∵过a与l只能确定一个平面,∴a,b,c,l共面于a,l确定的平面.17.已知正方体ABCD-A1B1C1D1中,E,F分别为D1C1,C1B1的中点,AC∩BD=P,A1C1∩EF=Q.求证:(1)D,B,E,F四点共面;(2)若A1C交平面DBFE于R点,则P,Q,R三点共线.证明:(1)易知EF是△D1B1C1的中位线,∴EF∥B1D1.在正方体AC1中,B1D1∥BD,∴EF∥BD.∴EF,BD确定一个平面,即D,B,E,F四点共面.(2)正方体AC1中,设平面A1ACC1确定的平面为α,平面BDEF为β.∵Q∈A1C1,∴Q∈α.又Q∈EF,∴Q∈β.则Q是α与β的公共点.同理P是α与β的公共点,∴α∩β=PQ.又A1C∩β=R,∴R∈A1C.∴R∈α,且R∈β,则R∈PQ.故P,Q,R三点共线.C级——探索创新练18.在四面体ABCD中,作截面PQR.若PQ,CB的延长线交于点M,RQ,DB的延长线交于点N,RP,DC的延长线交于点K.求证:M,N,K三点共线.证明:∵M∈PQ,PQ⊂面PQR,M∈BC,BC⊂面BCD,∴M是平面PQR与平面BCD的一个公共点.即M在平面PQR与平面BCD的交线上.同理可证N,K也在该交线上.∴M,N,K三点共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x0 By0 Cz0 ( Ax1 By1 Cz1 ) , 2 2 2 A B C
Ax1 By1 Cz1 D 0
x x0 mt y y0 nt z z pt 0
直线的参数方程
直线的一组方向数 方向向量的余弦称为 直线的方向余弦.
8.4 空间的平面与直线 2.直线的一般式方程 直线可视为两平面交线,因此其一般式方程
A1 x B 1 y C 1 z D1 0
( P1 )
Ax0 By0 Cz0 D , Pr jn P1 P0 2 2 2 A B C
d
| Ax0 By0 Cz0 D | A2 B 2 C 2
.
点到平面距离公式
8.4 空间的平面与直线 二、两平面的夹角 设平面∏1的法向量为 n1 ( A1 , B1 , C1 )
类似地可讨论 A C 0, B C 0 情形.
8.4 空间的平面与直线
例3 求通过 x 轴和点(4,–3,–1)的平面方程.
, A D0 解 因平面通过 x 轴 故 设所求平面方程为
By Cz 0
代入已知点 (4 , 3 , 1) 得
化简,得所求平面方程
8.4 空间的平面与直线
当直线与平面不垂直时, 直线和它在平面上的投影直
n s
L
则直线与平面夹角 满足
sin cos( s , n ) A m Bn C p sn s n m 2 n 2 p 2 A2 B 2 C 2
︿
8.4 空间的平面与直线 特别有:
(1) L (2) L //
A1 B1 C1 A2 B2 C2
2
n1
n2
2 1
n1
8.4 空间的平面与直线 例6 求两平面x-y-2z+3=0和x+2y+z-1=0的夹角.
解 两平面的法向量分别为
n1 (1, 1, 2)
cos n1 n2 n1 n2
n2 (1,2,1)
A1 A2 B1 B2 C1C2 A12 B12 C12 A2 2 B2 2 C2 2 1 2 2 2 2 1 2 1
解
设平面为 Ax By Cz D 0, 由平面过原点知 D 0,
由平面过点( 6,3, 2) 知 6 A 3 B 2C 0
n (4, 1, 2), 4 A B 2C 0
2 A B C, 3 2 x 2 y 3 z 0. 所求平面方程为
8.4 空间的平面与直线 2.平面的一般式方程
由平面的点法式方程
A( x x0 ) B( y y0 ) C ( z z0 ) 0
Ax By Cz ( Ax0 By0 Cz0 ) 0 D
Ax By Cz D 0 平面的一般方程 法向量 n ( A, B, C ).
8.4 空间的平面与直线 特别有:
(1) L1 L2
s1 s2
L1
s1 s2
m1m2 n1n2 p1 p2 0 (2) L1 // L2 s1 // s2
m1 n1 p1 m2 n2 p2
s1 s2
L2
L1 L2
8.4 空间的平面与直线 例9 求以下两直线的夹角
解 直线L1的方向向量为
则两平面夹角 的余弦为
11 (1) 2 (2) 1 12 (1)2 (2) 2
所以两平面夹角 为
3。8.4来自空间的平面与直线三、空间的直线及其方程
1.直线的点向式方程 方向向量:如果一非零向量平行于一条已知直线, 这个向量称为这条直线的方向向量.
M 0 ( x0 , y0 , z0 ),
直线L2的方向向量为 s2 (2, 2, 1)
二直线夹角 的余弦为
cos
从而
1 2 (4) (2) 1 (1)
2 2 (2) 2 (1) 2
12 (4) 2 12 π 4
8.4 空间的平面与直线 五、直线与平面的夹角 线所夹锐角 称为直线与平面间的夹角; 当直线与平面垂直时,规定其夹角为 设直线 L 的方向向量为 s (m , n , p) 平面 的法向量为 n ( A , B , C )
M L,
M ( x , y , z ),
z
s (m, n, p),
0
M 0 M //s
o
s
M0
L
M
y
M M (x x , y y ,z z ) x
0 0 0
8.4 空间的平面与直线
x x0 y y0 z z0 故有 m p n 此式称为直线的对称式方程(也称为点向式方程) x x 0 y y0 z z 0 t 令 m n p
M0
必有 M 0 M n M0 M n 0
x
M
o
y
8.4 空间的平面与直线
M 0 M ( x x0 , y y0 , z z0 )
A( x x0 ) B( y y0 ) C ( z z0 ) 0
平面的点法式方程
其中法向量 n ( A, B, C ), 已知点 ( x0 , y0 , z0 ).
8.4 空间的平面与直线 3.点到平面的距离
设 P0 ( x0 , y0 , z0 )是平面 Ax By Cz D 0 外一点,求 P0 到平面的距离.
n
P1 ( x1 , y1 , z1 )
Pr jn P1 P0 P1 P0 n 0
d | Pr jn P1 P0 | P1
例 4 设平面与 x , y, z 三轴分别交于 P (a ,0,0) 、
Q(0, b,0) 、 R(0,0, c )(其中a 0 ,b 0,c 0) ,
求此平面方程.
解
设平面为 Ax By Cz D 0,
aA D 0, 将三点坐标代入得 bB D 0, cC D 0, D D D A , B , C . a c b
P0
N
PP 1 0 ( x0 x1 , y0 y1 , z0 z1 )
A B C 0 n A2 B2 C 2 , A2 B2 C 2 , A2 B2 C 2
8.4 空间的平面与直线
Pr jn P1 P0 P1 P0 n0
化简得
x y 3 z 2 0.
8.4 空间的平面与直线
例 2 求过三点 A( 2,1,4)、 B( 1,3,2) 和
C (0,2,3)的平面方程.
解
AB (3, 4, 6)
AC (2, 3, 1)
取 n AB AC (14, 9, 1),
所求平面方程为 14( x 2) 9( y 1) ( z 4) 0, 化简得 14 x 9 y z 15 0.
(不唯一)
z
1
L
y
x
O
2
8.4 空间的平面与直线
例7 用对称式及参数式表示直线
解 先在直线上找一点. 令 x = 1, 解方程组 ,得 y 0 , z 2 是直线上一点 . s. 再求直线的方向向量
y z 2 y 3z 6
8.4 空间的平面与直线 交已知直线的两平面的法向量为
过直线
A1 x B1 y C1 z D1 0 L: A2 x B2 y C2 z D2 0
的平面束方程
1 A1 x B1 y C1 z D1 2 A2 x B2 y C 2 z D2 0
8.4 空间的平面与直线 四、两直线的夹角 两直线的夹角指其方向向量间的夹角(通常取锐角) 设直线 L1, L2 的方向向量分别为
L1
则两直线夹角 满足
s1
L2
s2
s1 s2 cos s1 s2
m1m2 n1n2 p1 p2
m12 n12 p12 m2 2 n2 2 p2 2
s n1 n2 k 1 (4 , 1, 3) 3 x 1 y 故所给直线的对称式方程为 4 1 s n1 , s n2
参数式方程为
i j s n1 n2 1 1 2 1
t
8.4 空间的平面与直线
例 8 求过点 ( 3, 2, 5) 且与两平面 x 4z 3 和
两平面法向量的夹角(常指锐角)称为两平面的夹角.
平面∏2的法向量为 n2 ( A2 , B2 , C2 ) 则两平面夹角 的余弦为 n1
cos
即
n1 n2 n1 n2
n2
2
cos
A1 A2 B1B2 C1C2
2 2 2 A1 B1 C1
A2 2 B2 2 C2 2
平面上的点都满足上方程,不在平面上的 点都不满足上方程,上方程称为平面的方程, 平面称为方程的图形.
8.4 空间的平面与直线
例 1 求过点 (1,3, 0) 且以 n (1,1,3) 为法向量的平
面方程.
解
根据平面的点法式方程,得所求平面方程为
x 1 ( y 3) 3z 0
8.4 空间的平面与直线 平面一般方程的几种特殊情况:
(1) D 0, 平面通过坐标原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