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泛区农场小麦生产及试验记载标准

合集下载

黄泛区农场小麦高产创建示范片综合配套栽培技术

黄泛区农场小麦高产创建示范片综合配套栽培技术

雾器对准父本雄穗吹风,促进其花粉长距离的传播,提高母本的授粉率。

7.2人工授粉用塑料盆、大口纸袋等容器作为采粉器,人工采集新鲜的父本花粉。

在上午露水干后父本散粉时,将采粉器放在雄穗下方,摇动父本雄穗,使其花粉散落于采粉器中,将采粉器中采集到的花粉倒入授粉器中﹙用小口塑料瓶或用硬纸壳做成喇叭状的容器作为授粉器,在其上口和底部罩上2层细纱布并用橡皮筋扎紧口子即可﹚,对准母本果穗的花丝逐一授粉即可。

授粉时,可将暂时采集不用的花粉放在阴凉干燥处,以免阳光直射影响花粉质量。

8铲除父本待父本雄穗花粉散完后,及时铲除全部父本,切不可留作它用。

铲除父本,田间可节水、节肥,减少养分消耗,为母本创造良好的生长环境,最主要的是防止收获时与母本果穗混杂,影响种子质量。

9收获贮藏果穗苞叶发白干枯、蓬松,80﹪以上植株籽粒变硬,乳线消失,此时为玉米完熟期,择日即可采收。

收获进场前应严格清场,对脱粒用的机械也需仔细检查,防止晒场及机械有其他玉米籽粒混杂。

种子脱粒晒干后贮藏在阴凉干燥处,并及时密闭用磷化铝熏蒸防治虫害。

黄泛区农场是河南省唯一的大型国有农垦企业,是河南省最大的小麦良种生产基地,是农业部确定的全国农垦现代农业示范区。

自2007年承担农业部、河南省农业厅“万亩小麦高产创建示范片”以来,至今已连续5年实现万亩连片单产超600kg/亩。

其中2008年三分场万亩方平均单产631.66kg/亩,创当年河南省万亩连片最高单产,2011年丰润示范场千亩方单产682kg/亩,超农业部下达的单产创建目标82kg/亩。

现将黄泛区农场小麦高产创建示范片综合配套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1选用良种选用良种有两方面含义。

一是选择适合当地自然条件和生产水平的高产、稳产、综合性状好的优良品种,如泛麦5号、泛麦8号、郑麦9023等。

二是选用优良品种的高质量种子,即育种家种子或经过提纯复壮的原种及一代种子。

据调查育种家种子、原种比一代种一般要增产5%,比二代以上的种子增产10%。

国审泛麦5号在黄泛区农场的种植及高产栽培

国审泛麦5号在黄泛区农场的种植及高产栽培
作者简价 : 刘桂云 ( 1 9 7 6 一 ) , 男, 农艺师 , 主要 从 事 农 技 推 广 工作 。 通联作者 : 张清 田 ( 1 9 7 4 一 ) , 男, 农艺师 , 主要 从 事 农 技 推 广 工作 。

1 4 2一
粮食 作物2 0 1 5 . 2
虐i }
产 量大 于6 0 0 k 亩 的 面 积 占 1 0 . 7 % ,平 均 产 量 为 将 所保 留系 进行 混 收 ,用 于第 3年 泛麦 5号原 种 圃
表 1 2 O O 4 — 2 0 1 4年 问 黄泛 区农 场 所 种 小 麦 情况
获 国家审 定 ( 审定 号 为 国审麦 2 0 0 5 0 0 7 ) , 并 列入 河 南
省“ 丰收 计划 ” —— 优 质 小麦 良种繁 育 及 推广 应 用 项 目( 项 目编 号 2 0 0 4 1 0 2 0 1 0 3 ) 的科技 攻关 课题 。 黄泛 区 农 场 是河 南 省 唯一 的 大型 国有 农 垦企 业 .是 河 南 省
平及 其产 量三要 素进 行分 析 ,为其进 一 步扩 大推 广 种植 泛麦 5号提 供 参 考依据 。并 总结 了泛 麦 5
号长 期 以来得 以推广 种植 的原 因及 高产 栽培 。 关 键词 : 泛 麦 5号 ; 历 年种植 ; 高产培
泛 麦 5号 是 河 南黄 泛 区地 神种 业 农 科所 培 育 的 高产 、 优质 、 多抗 、 广 适 小 麦 新 品种 , 该 品种 2 0 0 5年
大于 6 0 0 k g , 亩 的面 积 占 4 . 2 % ;平 均 产 量 粘 土 地 分 2 . 2 . 1 . 2 底 肥 在 秸 秆 还 田 的基 础 上 ,施 有 机 肥 别 比沙 土地 高 出 l 2 . 8 k g , 亩、 4 . 5 k g亩 、 4 . 2 k d亩 、 2 m f 亩、 尿素 2 0 k 亩 、 过 磷 酸钙 1 0 0 k g , 亩, 沙 土地

黄泛区农场夏收亮点多

黄泛区农场夏收亮点多

套技术 ,改 良了土壤 ,增加 了肥力 ,提高了农作物 的 产 量 及 品质 。 四 是 对 小 麦 生 产 实 行 标 准化 管理 。
农场 制 定 了 小 麦栽培 技 术操作 规 程 ,规 定 了小 麦 播 前 准备 、品种 利用 、播 种 、 田间管 理 、种子 田管 理 、收 割 、 晾晒 等 一 系列 生 产 管理 的操 作 规 范 。使
小 麦从 播 种 到 收割 ,从 晾 晒到 人 仓 ,基 本 上 实现 了 全程 机 械化 。 产 量 高 。 经 过 几 代 人 的 不 懈 奋 斗 , 昔 日黄 沙 飞舞 、盐 碱成 片 的黄 泛 区 ,今 天 已变 成 渠 成 网 、树 成行 、 田成方 的高 产 稳产 标 准 化 农 田 ,每 亩产 量 比 周边 地 区要 高 出一 二 百斤 。农 场今 年 平 均 亩产 超 过 5 5 0 公斤 ,个 别地 块超 过 6 0 0 公斤。 谈 到 小 麦 稳 产 高 产 的 原 因 ,场 长 谢 天 丁 总 结 到 :一 是 坚持 选 用 良种 。农 场地 神 公 司 近年 来 先 后 选育 出了 “ 神麦 1 号” 、“ 泛麦 5 号” 、“ 泛麦 8 号 ” 等 高产 、抗倒 、增 产潜 力 大 的 优质 品种 。二 是 不 断完 善 农 业 基 础设 施 ,基 本 建 成 了适 应 农 场 实 际 、设 施 配套 、功 能齐 全 的机 电排 灌 设施 及 农 田水利 工 程 体
亩 ,两天就收完了。一分场场 长刘东海说 ,收割进
度 加 快 的 主 要 原 因是 分 场 今 年 更 新 了4台机 车 ,并 购买 了一 些 大 中型农 业机 械 。 在 零 星的 小 块农 田 ,一 台收 割 机 一 天收 割 小 麦 不到 1 0 0 亩 , 而在 农 场 的 大 面积 麦 田里 ,则 可 以 达 到1 6 0 亩 。一 分 场 杨 俊 礼 家 的 耕地 3 2 亩 ,不 到 两 个 小 时就 收割 完 毕 。“ 这还 不算 最快 的 ,最 长 的地 块 长 2 . 2 公里 ,3 . 6 6 米 宽 的联 合 收割 机 ,跑一 趟需 障,抵御 自然

黄泛区农场河南省小麦春水组区域试验简报

黄泛区农场河南省小麦春水组区域试验简报

试验地于 2 0 1 5年 1 0月 1 3日人 工 撒 施 含 N P K 完全 覆盖 , 冻 害相对 较轻 , 但是 也高 于往年 初冬冻 害 。
为 1 8 — 1 8 — 1 8的复 合肥 4 0 k g , 亩 、 甲拌 磷 5 k g / 亩, 防 由于气 温 低 , 小麦 生 长受 阻 , 提 前进 入 越冬 期 。小 麦 治地 下 害虫 , 撒施 后 机 车整 地 , 耙 地 5遍 , 达 到 了地 还 没有 来 得及 抗 寒锻 炼 , 突 然遭 遇低 温 , 小 麦 冻 害较 面平 整 , 上 虚下 实 的播 种状 态 。 重, 达 到 3级 。叶子 有一 半受冻 , 因为受冻 严重 , 影 响 因 为墒情 不 好 。 为 了不 影 响 出苗 , 于 l 0月 1 8日 了幼苗 的生 长和分蘖 , 所以 2 0 1 5 年群体较历年偏少 。

8 3 —
2 0 1 6 . 1 1试验研 究 也 低于往 年 , 麦 苗受 冻后 . 恢 复缓 慢 。
于2 0 1 4年 。
由于 2 0 1 5年 进 入 越 冬 期 过 早 ,冷冬 且 降水 不 3 结果 与 分 析 足, 生长 量较 与 2 0 1 4年相 比小 , 基 部 节 间生 长延 缓 , 3 . 1 生 育期 、 茎 蘖动态及 抗逆 性分 析
顺 麦 6号 、 系选 3 6 9 、 赛 德 麦 6号 、 驻麦 3 0 5 、 才 智
1 4 1 、 豫圣 麦 2 1 、 先麦 l 7 , 以偃 展 4 1 1 0为对 照 。
1 . 2 试验 方法
势 较好 。出苗 后 , 从 1 1月 5日开始 . 遭遇 长时期 的低
试 验 地 前作 为 花 生 , 土质为沙壤 , 地 势平 坦 , 肥 温 寡 照 , 麦 苗 生 长孱 弱 , 由于 1 1月 下 旬 初 的 降雪 较 力均 匀 。区试 采 取完 全 随机 区组 设计 , 重 复 3次 , 小 小 , 又逢 极 端 初冬 冻 害 ( 1 1 月2 5 日最低 温度 一 9 . 5  ̄ C, 区长 9 m, 宽 1 . 8 m, 8行 区 , 基 本苗 1 9万 。 1 . 3 栽培 管理 措施 为 历 年所 罕见 ) , 导 致半 冬性 品种及 播 种 过早 品种 冻 害发 生严 重 , 本试 验 由于采 用 春水 品种 播 种 晚 . 积 雪

泛麦528播期、播量试验初探

泛麦528播期、播量试验初探

复,主区长 6 m、宽 4.8 m,30 行;副区长 6 m、宽 1.2 m, 6 行,行距 0.2 m,常规整地划区,定点 1 重复副区 1 m 双行,调查群体动态,成熟期调查田间株高及穗部性状, 全区收获计产。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播期播量对小麦苗期生长的影响 小麦越冬期与小麦返青拔节期两次取苗调查,由表
表 2 不同播期间性状及产量表
主处理
出苗期 冬前群体 最高群体 抽穗 成熟期 株高 倒伏 倒伏 穗长 结实 不育 千粒重 穗粒数 成穗数 (月 - 日)(万苗) (万苗)(月 - 日)(月 - 日)(cm)面积(%)程度(cm)(个)(个) (g) (粒)(万个 /667 m2)
产量 (kg/667 m2)
RESEARCH REPORT
研究报告
文章编号院 1005-2690渊2017冤11-0101-03 中图分类号院 S512.1 文献标志码院 B
泛麦 528 播期、播量试验初探
姜 金,宋明梅,安志伟,白利明,裴桂英,郑福祥,刘保才 ( 河南黄泛区地神种业农科所,河南 周口 466632 )
摘 要院泛麦 528 是近年来河南黄泛区地神种业农科所选育的一个优质小麦新品种。它是一个半冬性半硬质型品种,苗势壮、落黄 好,本试验旨在探索泛麦 528 的最佳播期、播量,为其以后在生产上大面积推广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泛麦 528;播期;播量
产量 位次
A1 平均值 10-14 68.2 88.3 4-15 5-31 81.8 14.1 1.9 8.8 18.7 3.4 50.9 41.3 36.9 671.63 aA 1
A2 平均值 10-19 83.4 83.9 4-16 5-31 78.2 25.9 2.5 8.9 18.2 3.3 49.1 42.9 33.6 650.04 aAB 2

黄泛区农场小麦生产又上新台阶

黄泛区农场小麦生产又上新台阶

黄泛区农场小麦生产又上新台阶
王西之
【期刊名称】《河南农业》
【年(卷),期】1993(000)005
【摘要】黄泛区农场今年83883亩小麦良种喜获丰收,平均单产358公斤,总产30050吨,分别比去年增长15.1%和15.6%。

使粮种生产又迈上一个新台阶。

该场是河南省最大的国营农场良种生产基地,1990年曾创单产348公斤,总产达28052吨,受到国务院的嘉奖。

几年来,该场注重科技投入,大力推广秸秆还田、配方施肥、化学除草以及飞防综合作业等农业现代新科技,使小麦良种生产一直稳产高产。

据统计每年为社会提供优良品种达900多万公斤,产生了较好的社会效益。

【总页数】1页(P6-6)
【作者】王西之
【作者单位】黄泛区农场党委宣传部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
【相关文献】
1.黄泛区农场小麦生产连年高产的原因——访黄泛区农场总农艺师彭润生 [J], 王西之
2.四川小麦国际合作又上新台阶——中国与澳大利亚合作的优质小麦项目取得显著成效 [J], 段晓明;邹裕春;张顒;杨武云
3.中国最大的单张多色胶印机落户胜达彩印生产能力及档次又上新台阶 [J], 邓显
椿
4.抓协会创佳绩大安市同权村大荛子生产又上新台阶 [J],
5.茂名市粮食生产又上新台阶——综述1990年粮食生产双超历史的主要措施 [J], 李建华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2011年黄泛区农场大豆品种比较试验

2011年黄泛区农场大豆品种比较试验

2011年黄泛区农场大豆品种比较试验摘要通过在黄泛区农场对不同大豆品种比较试验,根据其适应性和丰产性及可机械操作性筛选出适合当地种植的大豆品种泛豆5号,可大面积种植;并对各供试品种进行了总结,为大豆的高产、优质、高效栽培提供有力的依据。

关键词黄泛区农场;大豆;品种比较;2011年河南省位于黄淮海夏大豆产区的腹地,南北跨越近4个纬度,是我国夏大豆主产区之一[1]。

而素有“中原明珠”的河南省黄泛区农场位于豫东平原,地跨西华、扶沟两县,地势平坦,交通便利,水源充足,农田面积大,属暖温带季风气候,既是小麦、玉米的生产地,更是大豆的优良产区[2-4]。

鉴于大豆是黄泛区农场的主要经济作物,为了筛选出适合农场种植的高产优质大豆品种,2011年在黄泛区农场进行了大豆品种对比试验。

1 材料与方法1.1 试验地概况试验设在黄泛区农场四分厂试验田,土壤为砂土,地势平坦,通风向阳,中等肥力。

试验田基础土样(0~20 cm)理化性质测定结果为:有机质8.97 g/kg,碱解氮65.40 mg/kg,速效磷11.70 mg/kg,速效钾112.37 mg/kg,pH值8.40。

前茬为小麦,单产8 250 kg/hm2。

小麦收获后灭茬,再进行贴茬播种。

1.2 试验材料供试大豆品种:中黄42(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徐豆14(江苏徐淮地区徐州农科所)、郑59(河南省农业科学院棉花油料所)、邯豆5号(河北省邯郸市农业科学院)、泛豆5号(河南黄泛区地神种业农科所)。

1.3 试验设计试验采用随机区组设计,每个品种作为1个处理,以徐豆14作对照(CK)。

3次重复,小区面积333.5 m2,行距45 cm,株距10.5 cm,栽植密度为21.15万株/hm2,区间距0.3 m,小区四周设保护行(保护行种植徐豆14)。

1.4 试验实施试验于2011年6月12日播种,田间栽培管理与常规种植相同,6月25日进行中耕施肥,施尿素75 kg/hm2。

泛麦8号“3414”肥料试验初探

泛麦8号“3414”肥料试验初探
0 02 , .0, .5, .0, . 5 . 0,1 5,2 0 , . 5 05 0 7 10 12 ,15 . 7 . 0,2 2 .5,
由表 4可知 , 于 6 0k 大 0 g方 案共 有 6 7个 , 中 5 其
N 的平均 取值 l . k , 25 48 g P0 的平 均 取值 为 44k , 2 . gKO
9叶 期 追 穗 肥
A1 苗 肥 1 0 k /m : 5 g A : 肥 3 0 k /m2 h 2苗 0 gh
穗 肥 3 0 k /m。 0 gh 穗 肥 1 0k / m。 5 gh
A1 1 B
A B1 2
2 5叶 使 高 产栽 培 技 术 与之 配 套 ,我们 对 其 追施 氮 肥 的方 B : 期 追 苗 肥
因 然 土壤 供磷 能 力较 强 , 肥增 产 作用 很小 。缺钾相 对 产 是 某 个 范 围 。 此应 采用 建 立 回归方 程 , 后模 拟 寻 磷 按 1 、3 X X 3X 3x 、2 X X2 X X 、 量 为 9 .%, 8 7 减产 1 % , 明土 壤 供 钾 能 力 较 高 , . 说 3 钾 优 ,将试 验结 果 表 1 Xa2X、1 、l 、2 、1 x2
肥 , 1叶 期 重 追 穗 肥 ; 肥 与 穗 肥 适 宜 配 比 为 12 1 苗 :。
关键 词 : 玉米 ; 玉 1 ; 堰 8 追肥 方 法
堰玉 1 8是 十 堰 市 农 业 科 学 院 成 功 选 育 的 高 产 稳产 玉米 单 交种 .适 宜 湖北 省 低 山 丘 陵地 区广 泛 种 植 。其 于 2 0 0 8年通 过 湖北 省农 作 物 品种 审定委 员会 BI 3叶 期 追 苗 肥 : 审 定 , 2 1 获 得 十 堰市 科 技 进 步一 等 奖 。为 了 于 0 0年

泛麦8号650k夕667m2高产栽培技术

泛麦8号650k夕667m2高产栽培技术

泛麦8号是河南省黄泛区地神种业农科所选育的,具有高产、稳产、优质、抗倒、抗病、广适等特性的半冬性小麦新品种。

在黄泛区农场丰润农业示范场种植3年来,大面积产量稳定在600kg/667m 2以上,高产攻关田产量达682kg/667m 2,深受种植户的欢迎。

1 播前准备1.1 选地整地 选择地势较平坦、土层深厚、土壤肥沃、保水保肥能力强、质地疏松、排灌方便的壤土地块种植。

对所选的种植地块,秋作物要及时腾茬,保证在麦播前3~5d 完成整地作业;如进行秸秆还田,粉碎长度不大于10cm 、铺撒均匀;采用大马力拖拉机犁地、耙地,翻耕深度要达到25cm 以上,要求耕深一致、不重不漏;耙地要求土地平整,上虚下实,地表无坷垃、无秸秆,达到“深、净、细、实、平”的待播状态。

1.2 施足基肥 在进行秋作物秸秆还田的基础上,根据土壤化验结果,每667m 2底施有机肥2m 3、尿素17.5kg 、过磷酸钙100kg 、硫酸钾15kg 、硫酸锌1kg 、硫酸锰0.5kg 、硼砂0.5kg 。

以上肥料拌匀后于犁地前均匀施于地表并及时整地(尿素最好用播种机深播入土)。

2 选种播种2.1 精选良种 选择纯度大于99%、发芽率大于85%、净度大于99%、含水量小于12.5、颗粒饱满、大小均匀一致的种子,以提高出苗率和整齐度,并用适乐时种衣剂进行包衣。

2.2 精量播种 因泛麦8号分蘖力强,长势壮,宜采用精量播种。

适期播种范围内(10月10-15日)667m 2基本苗控制在10万~15万,一般播量5~7kg 。

如播种时土壤墒情较差需浇水,出苗或延误播期的地块,可适当增加播种量。

一般每晚播3d 每667m 2增加播量0.5kg ,但667m 2播量最多不能超过15kg 。

2.3 提高播种质量 播种作业要求做到下种均匀,不漏播、不重播,深浅一致,覆土严实,地头地边播种整齐,播种深度以3~4cm 为宜;播种时要用带镇压装 置的播种机随播随镇压,压实土壤,确保顺利出苗;播种时土壤水分不足的地块要及时浇出苗水,确保苗全、苗齐、苗壮。

河南省黄泛区农场小麦生产及试验记载标准

河南省黄泛区农场小麦生产及试验记载标准

黄泛区农场小麦生产及试验记载标准(参照国家小麦品种区域试验记载标准)说明:除穗型、芒、壳色、粒色、饱满度、粒质外,其余性状应有两个重复的数据,并以其平均值或综合评价填入汇总表内。

为便于应用计算机储存、分析试验资料,全部记载均需要数量化。

一般采用五级制(1、2、3、4、5),沿用三级制的一些性状,为了记载的标准化,以1、3、5级表示。

记载级别由小值到大值,表示幼苗习性由匐匍到直立;芒由短到长;抗逆、抗病性由强到弱;熟相由好到差;壳色、粒色由白到红;种子由饱到瘪。

生育期、株高、生育动态、每穗粒数、千粒重、容重以及病害的普遍率、严重度等已按数值或百分率记载的项目不予分级。

株高、有效分蘖和越冬百分率,统一略去小数点后的数字。

一、田间记载(一)物候期1、出苗期:全区的50%以上的植株幼芽鞘露出地面1厘米时为出苗期(以月/日表示,以下均同)。

2、抽穗期:全区有50%以上顶部小穗(不含芒)露出剑叶,或棍棒型在叶鞘中上部裂开见小穗即为抽穗期。

3、成熟期:大多数麦穗的籽粒变硬,大小及颜色接近本品种正常状态,用指甲不易划破时为成熟的日期。

4、全生育期:出苗至成熟的天数。

(二)形态特征1、幼苗习性:分蘖盛期观察,分三级。

(1)匍匐(3)半匍匐(5)直立2、株高:从地面至穗的顶端,不连芒,以厘米计算。

3、芒:分五级。

(1)无芒完全无芒或芒极短。

(2)顶芒穗项部有芒,芒长5毫米以下,下部无芒。

1(3)曲芒芒的基部膨大弯曲。

(4)短芒穗的上下均有芒,芒长40毫米以下。

(5)长芒芒长40毫米以上。

4、穗型:分五级。

(1)纺锤型穗子两头尖,中部销大。

(2)椭圆型穗短,中部宽,两头稍小,近似椭圆形。

(3)长方型穗子上、中、下正面与侧面基本一致,呈柱形。

(4)棍棒型穗子下小、上大,上部小穗着生紧密,呈大头状。

(5)圆锥型穗子下大,上小或分枝,呈圆锥状。

5、壳色分两级,分别1、5表示。

(1)白壳(包括淡黄色)。

(2)红壳(包括淡红色)。

2018-2019年度国家冬小麦品种试验黄淮南片水地组生产试验总结

2018-2019年度国家冬小麦品种试验黄淮南片水地组生产试验总结
周口市农科院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院 江苏徐淮地区淮阴农业科学研究所 安徽华成种业股份有限公司 豫西农作物品种展览中心(偃师市)
联系人 阎俊 张勇 刘冬冬
韩玉林 吉万全 孙苏阳 刘耀南 徐才智
(二)试点设置
本年度国家冬麦区黄淮南片水地组生产试验共设置冬水组试验点 23 个,其中陕西省 3 个、 河南省 11 个、安徽省 5 个、江苏省 4 个;春水组试验点 20 个,其中陕西省 3 个、河南省 10 个、 安徽省 5 个、江苏省 2 个。承试单位详情见附表 5。
抽穗扬花期普降中到大雨(4 月下旬和 5 月上旬),为小麦正常灌浆提供了充足的水份, 同时导致个别试点部分品种轻度倒伏。
灌浆期气温适宜,光照和水份充足,小麦灌浆较好,千粒重较高。5 月份气温适宜、日照 充足,土壤墒情好,有利小麦灌浆。5 月下旬和成熟前出现了几天高温逼熟天气,部分中晚熟品 种千粒重受到影响。大部分品种灌浆正常,千粒重较高。后期灌浆快,较早熟的品种和耐后期高 温的品种产量相对较高。小麦成熟期与常年相当,比去年推迟 3-5 天。
春季冻害轻,分蘖成穗多。春季小麦返青拔节期河南北部、陕西关中大部分试点仍然持续 干旱,多数试点浇返青拔节水,河南中南部、安徽北部、江苏北部试点降雨较多,土壤墒情好。 气温回升缓慢,小麦拔节正常,分蘖成穗数增加,株高比去年提高。3 月底 4 月上旬有两次寒流 侵袭,大部分试点有轻度倒春寒冻害,部分出现品种穗东部虚尖、缺粒现象,大部分品种冻害轻。 抽穗期与常年持平或略推迟,由于播期正常,穗分化时间较长,穗子较大,粒数有所增加。个别 对低温敏感品系穗粒数略有所减少。
根据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关于开展黄淮冬麦区国家小麦品种试验考察的通知》(农 技种便函〔2019〕166 号)的要求和安排,全国农技中心品种区试处组织了由部分第三届国家品 种审定委员会小麦专业委员会委员参加的考察组,于 2019 年 5 月 19~24 日对河南科技学院小麦 育种中心(新乡)、河南丰德康种业有限公司(郑州)、安徽亳州市农科院(涡阳)、安徽华成

农业标准-小麦标准化生产技术规程

农业标准-小麦标准化生产技术规程

农业标准-小麦标准化生产技术规程一、范围:本标准化生产技术规程规定了小麦生产的种子及种子处理、选茬及耕整地、施肥、田间管理、收获等技术要求。

在气候正常年份,按本标准实施,在小麦主产区,每公顷产量可达3370-3375公斤和优质的目的。

本标准适用于中、高筋粉类小麦生产。

对于生产绿色小麦应另遵绿色小麦生产标准。

二、种子及种子处理:1.品种选择。

根据市场要求,选择适应当地生态条件,经审定推广的优质、高产、抗逆性强、抗病性强的优质品种。

品种熟期应选7月中、下旬雨季来临之前正常成熟的品种,以防止芽麦。

优质品种品质指标为蛋白质含量15%以上,湿面筋35%以上,沉降值45毫升以上,稳定时间7秒以上。

2.种子清选。

播前要进行种子清选,质量要达到种子分级标准二级以上。

纯度不低于99.5%,净度不低于98%,发芽率不低于90%(出苗率不低于85%),种子含水量不高于14%。

3.种子处理。

(1)种衣剂包衣。

在小麦病害严重的地区,要进行种子包衣。

超微粉体种衣剂包衣,可有效地预防小麦腥、散黑穗病和根腐病等,燕促进种子萌发、幼苗生长和根系发育,提高植株抗逆力。

超微粉体种衣剂使用量与种子的质量比为1∶600,使用量小,可减少污染。

(2)药剂拌种。

用种子量0.2%的40%拌种双拌种,防治小麦腥、散黑穗病;或用种子量0.3%的50%福美双拌种,防治小麦腥黑穗病,兼防根腐病。

三、选茬、耕整地:1.选茬。

在合理轮作的基础上,最好选用大豆茬,避免甜菜茬。

提倡连片种植,提高机械作业效率。

2.耕整地。

要坚持伏、秋整地。

要求整平耙细,达到待播状态。

前茬全部深松25厘米-30厘米后耙茬作业,耙深12-15厘米。

采取对角线法,不漏耙、不拖耙,耙后地表平整,高低差不大于3厘米。

除土壤含水量过大的地块外,耙后应及时镇压,以防跑墒。

耕整地作业后,要达到上虚下实,地块平整,地表无大土块,耕层无暗坷垃,每平方米2-3厘米直径的土块不得超过1-2块。

3年深翻一次,提倡根茬还田。

2018-2019年度国家冬小麦品种试验黄淮冬麦区旱薄组区域试验总结

2018-2019年度国家冬小麦品种试验黄淮冬麦区旱薄组区域试验总结

2018-2019年度国家冬小麦品种试验黄淮冬麦区旱薄组区试总结(讨论稿)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洛阳农林科学院根据2018年8月(石家庄)区试年会精神和农技种函[2018]484号文件《全国农技中心关于印发2018-2019年度国家冬小麦品种试验及展示示范相关方案的通知》的要求,为客观、公正、科学的鉴定各地新育成小麦品种在黄淮旱薄麦区的耐旱性、丰产稳产性、适应性及利用价值,沟通并加速省际间优良小麦品种的示范推广,为国家小麦品种审定及合理利用提供科学依据,设置本组试验。

一、试验概况:1. 参试品种:本年度参试品种共14个,其中以晋麦47为统一对照种。

(详见表1)表1 2018-2019年度国家黄淮冬麦区旱薄组区试参试品种一览表序号 品种名称 组 合供育种单位联系人 1 邯115272* 邯02-6018/济麦22 邯郸市农业科学院 马永安 2 运旱1512* 运旱618/临优145 山西省农科院棉花研究所 李秀绒 3 渭麦9号* 烟D27/2000-168 渭南市农业科学研究所 张养利 4 临Y8167* 良星99 / 临优362山西省农业科学院小麦研究所姬虎太 5 中麦35* (鲁麦14/西峰20//鲁麦14)BC3F7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旱作农业研究所 昌小平 6 长5553* 邯00-5030/长4738 山西省农业科学院谷子研究所 张俊灵 7 长7080* 03-6838/核丰4号 山西省农业科学院谷子研究所 张俊灵 8 长9499* 邯00-5030/03-6564 山西省农业科学院谷子研究所 张俊灵 9 运旱139-2 运旱20404×临抗5025山西省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柴永峰 10 中麦41 (鲁麦14×长6878)/鲁麦14 BC3F10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 昌小平 11 品育8230 丰1718/烟农19 山西省农业科学院小麦研究所 姬虎太 12 秦农27B1001-1-2/豫农35宝鸡市农科院 杜运科 13 沧麦2015-19 新鉴2009-116/石B05-7388 沧州市农林科学院 王奉芝 14 晋麦47 CK12057//旱52/K37山西省农科院棉花所柴永峰2.试点设置:本年度黄淮旱薄组区试共布点14个,其中河南4点,山西4点,陕西4点,甘肃1点,河北1点。

小麦新品种泛育麦20高产栽培技术

小麦新品种泛育麦20高产栽培技术

农家参谋农业研究-48-NONG JIA CAN MOU小麦新品种泛育麦20高产栽培技术李建坡(河南省周口市扶沟县农业农村局,河南周口,461300)泛育麦20号小麦审定编号为:20190001,系河南黄泛区实业集团与地神种业有限公司培育的小麦新品种,品种来源为泛麦5号/PH-2-2/泛麦8号优4,该品种于2019年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1 品种介绍泛育麦20为半冬性品种,全生育期217.2~232.5天,平均熟期比对照品种周麦18早熟0.9天。

幼苗半直立,叶色青绿,苗势壮,分蘖力较强,成穗率一般。

春季起身拔节早,两极分化快,抽穗早,抗倒春寒一般。

株高74.8~81.0厘米,株型紧凑,抗倒性较好。

旗叶大,穗下节短,穗层较整齐,熟相好。

穗纺锤形、长芒,白壳,白粒,籽粒半角质,饱满度较好。

亩穗数36.7~38.9万,穗粒数33.7~37.3粒,千粒重41.4~42.7克。

2016~2017年度河南省冬水组区试,11点汇总,达标点率72.7%;平均亩产547.1公斤,比对照品种周麦18增产4.6%;2017~2018年度续试,13点汇总,达标点率86.7%,平均亩产443.9千克,比对照品种周麦18增产5.0%,适宜河南早中茬地种植。

2 栽培技术要点把握小麦高产稳产技术很关键,病虫害的危害越来越严重,单一增产技术作用不大。

实现小麦高产必须要把握小麦高产稳产阶段的生长规律、协调增产技术、集成优良品种、科学管理达到高产稳产。

2.1 播前准备清理过上茬农作物残留物,播种前底墒不足的麦田应该在施肥耕种前,浇好底墒水,或者在上茬作物收获前10~15天浇水代替底墒,以保证播种后苗齐、苗壮、一播全苗,不缺垄断垄。

2.2 施足基肥小麦要高产一定要施足底肥,中上等肥力地块亩施有机肥2-3方、尿素25公斤、磷酸二铵25公斤、氯化钾15公斤。

应用前氮后移延缓技术,可控制冬前旺长、后期倒伏。

2.3 整地播种打破犁底层,扩大根系,深耕耙透不漏耕,达到上虚下实,地面平整,起垄作畦,切实做到深耕25厘米,耕实耙透,塌实土壤,减少土壤过虚,确保幼苗根系的伸长。

不同播期和密度对泛麦8号的影响

不同播期和密度对泛麦8号的影响

农村·农业·农民2013.6B 讦泛麦8号是河南黄泛区地神种业有限公司选育的一个高产矮秆小麦新品种,为探讨其在不同播期下的最佳密度,为不同年份的高产栽培提供依据,特设今年的播期密度试验,现对本年度的结果进行分析。

一、材料与方法试验设在黄泛区农场农科所试验地,系沙壤土,前茬玉米,秸秆还田,肥力中上等,土壤有机质1.26%,碱解氮50.96mg/kg ,有效磷57.25mg/kg ,有效钾136.50mg/kg ,PH 值8.40。

2010年10月4日犁地前底施尿素15kg 、过磷酸钙50kg 、硫酸钾15kg/亩,蝎子王2.5kg/亩。

采用裂区设计,二次重复,主区播期,副区密度,主区5个:A1、10/5(月/日,下同);A2、10/12;A3、10/19;A4、10/26;A5、11/2。

副区5个:B1、5万,B2、12万,B3、19万,B4、26万,B5、33万。

主区长8.5米,宽6米,副区长8.5米,宽1.2米,0.2米的行距,小区精播耧播种。

定点调查群体动态,春季调查叶龄、苗高、次生根鲜重和干重,室内考种调查株高,穗长,结实小穗,穗粒数,千粒重等,其他管理同大田。

二、结果与分析1.播期的效应分析播期对返青幼苗各生长习性的影响。

2月19日,对各处理苗期取样调查,结果显示,随播期的推迟,苗高、叶龄、单株分蘖、次生根数、生物产量均呈下降趋势,且A2比A1下降明显,说明播种越早,气温越高,光合产物积累越多。

播期对群体及个体性状的影响。

随播期的推迟,返青群体先增后减,有效穗逐渐降低,成穗率先减后增,说明适期早播,能增加该品种成穗;推迟到10月19日左右播种,虽能增加该品种分蘖数,但多是无效分蘖,不能成穗;播期再推迟,成穗率上升,但由于分蘖少,成穗依然偏少。

随播期的推迟,株高逐次降低,穗长、结实小穗均呈增加趋势,不育小穗变化不大,穗粒数逐渐升高,说明随播期的推迟,群体减少,促进了个体的后期发育。

泛麦5号小麦品种好不好?

泛麦5号小麦品种好不好?

泛麦5小麦品种怎么样?泛麦5小麦品种有特点?泛麦5小麦品种适宜在哪里种植?泛麦5小麦品种亩产多少公斤?以下就作简单介绍供网友们参考。

一、品种名称:泛麦5二、品种类型:半冬性中熟小麦品种三、选育:河南黄泛区农场地种业农科所四、审定编:国审麦2005007五、适宜种植区域:适宜在黄淮冬麦区南片的河南中北部、安徽北部、江苏北部、陕西关中地区、山东菏泽中高产水肥地早中茬种植。

六、品种来源:冀5418/京泛309//周麦13。

七、亩产量:2003-2004年度参加黄淮冬麦区南片冬水组区域试验平均亩产公斤比对照豫麦49增产6.4〔极显著〕;2004-2005年度续试平均亩产公斤比对照豫麦49增产5.0〔极显著〕。

2004-2005年度参加消费试验平均亩产公斤比对照豫麦49增产%。

八、品种特点:泛麦5小麦品种成熟与对照豫麦49相当。

幼苗匍匐叶小窄细浓绿色分蘖力强。

株高80厘米左右株型松紧适中穗层整齐旗叶窄上冲穗下节长茎叶蜡质重前长相娟秀。

穗纺锤型长芒白壳白粒籽粒角质饱满度一般黑胚率低。

平均亩穗数万穗穗粒数33粒千粒重克。

苗势一般抗寒性较好抗倒春寒才能偏弱抗倒伏才能较强后不抗干热风有早衰现象。

接种抗病性鉴定:中抗秆锈病中感条锈病、白粉病和纹枯病高感叶锈病和赤霉病。

田间自然鉴定高感叶枯病。

2004年、2005年分别测定混合样:容重805克/升、796克/升蛋白质〔干基〕含量12.92、14.35湿面筋含量25.6、27沉降值毫升、毫升吸水率54.4、52.9面团形成时间分钟、分钟稳定时间分钟、分钟抗延阻力307E.U.、314E.U.拉伸面积48平方厘米、55平方厘米。

九、种植要点:泛麦5小麦品种适播10月10~25日每亩适宜根本苗12万~16万苗注意防治条锈病、叶锈病、叶枯病和赤霉病。

以上就是对泛麦5小麦品种的介绍。

作物田间实验记载项目及标准

作物田间实验记载项目及标准

作物田间实验记载项目及标准第一节玉米田间试验记载项目和标准一、生育期与生育时期1.播种期播种当天的日期,以月/日表示。

2.出苗期全区苗高2~3cm的幼苗达50%以上的日期。

3.拔节期全区50%以上植株基部茎节开始伸长,手摸茎秆基部能感到节的日期。

4.大喇叭口期全区50%以上的植株上部叶片(棒三叶)甩开呈现喇叭口形的日期。

5.抽雄期全区有50%以上植株雄穗尖端露出顶叶3~5cm的日期。

6.吐丝期全区有50%以上的植株雌穗花丝伸出苞叶2cm左右日期。

7.成熟期全区90%以上的植株籽粒硬化,在籽粒基部出现糊粉层,乳线消失,并呈现出品种固有的颜色和光泽的日期。

8.生育期从播种至成熟时所经历的天数,(或出苗至成熟所经历天数)。

二、生长发育状况1.植株高度选取有代表性的植株10~20株,抽雄前把叶拉直的最高点到地面的距离或量自然高度;抽雄后测定从地面至雄穗顶部的高度。

一般在乳熟期调查,以cm表示。

2.茎粗选有代表性植株10~20株,测定近地面第三节间扁圆一面的直径,以cm表示。

3.穗位高度从地面至成熟果穗着生节位的距离,以cm表示。

4.展开叶数露出叶环的叶片数。

5.可见叶数拔节前心叶露出1~2cm,拔节后露出5cm的叶片数。

6.单株叶片数一株玉米上叶片总数。

7.单叶叶面积A=LW×O.75式中:A为叶面积(cm 2);L为叶长(cm),即从叶环至叶尖的长度;W为叶宽(cm),即叶片最宽处;0.75为系数。

8.叶面积指数=平均单株绿叶面积(cm2) ×单位土地面积内株数/单位土地面积(cm2)三、测产及考种指标1.空秆率收获时计数全区空秆(果穗含子粒在30粒以下)株数占总株数的百分比(%)。

2.双穗率收获时计数全区结双穗的株数占总株数的百分比(%)。

3.籽粒产量将小区内全部果穗风干到恒重,脱粒称重,折算成每公顷产量(kg/ hm2)。

如果小区内缺株数不超过5%时,不算缺株;超过5%时,不收缺株穴的相邻植株,用实收平均单株产量补上缺株产量。

黄河滩区小麦—大豆双高产栽培技术

黄河滩区小麦—大豆双高产栽培技术

黄河滩区小麦—大豆双高产栽培技术摘要总结了黄河滩区小麦-大豆双高产栽培技术,包括播前准备、适期播种与合理密植、配方施肥、科学浇水、适时化控化防等内容,以期为黄河滩区小麦、大豆栽培提供技术参考。

关键词小麦;大豆;高产;栽培技术;黄河滩区小麦是东明县第一大粮食作物,常年种植面积8.2万hm2左右,大豆常年种植面积2.33万hm2左右,其中80%分布在黄河滩区,种植制度以小麦—大豆为主,多年来小麦、大豆产量一直分别在5 250 kg/hm2和2 250 kg/hm2左右徘徊。

东明县自古以来就是麦收后大豆采取贴茬播种,不施底肥,不能保证一播全苗,管理比较粗放,大豆产量也一直徘徊不前,小麦和大豆的产量亟待提高。

黄河滩区小麦、大豆双高产综合技术推广,实现了黄河滩区小麦、大豆高产高效种植,获得了显著的经济、社会、生态效益。

现将其总结如下。

1 播前准备一播全苗是获得高产的基础,播前底墒足是保证一播全苗的前提。

小麦播种期一般土壤墒情适宜,个别年份干旱时用黄河水造墒播种,有效保障播种质量[1];大豆既怕旱又怕渍,如逢干旱,及时造墒,待土壤利于播种时,抢时机播,为苗齐、苗全、苗壮、打好基础。

选用具有超高产潜力的优质小麦与大豆新品种,如小麦可选用济麦22、山农15和矮抗58等,大豆可选用中黄35、中黄41、渮豆13和豫豆25。

选好优质高产品种后使用杀虫剂和杀菌剂进行种子包衣处理。

2 适期播种,合理密植高产小麦品种济麦22号最适宜播期为10月8—15日,适宜播种量为112.5~150.0 kg/hm2;矮抗58最适宜的播期为10月15—22日,适宜播种量为187.5~225.0 kg/hm2;山农15最适宜播期为10月5—15日,适宜播种量为90~120 kg/hm2。

高产大豆品种渮豆13和中黄35在黄河滩区夏播适宜播期为6月上旬至6月25日前后,最佳播期为6月上旬末至6月15日,适期内播种越早越好。

适宜种植密度19.5万~28.5万株/hm2,适宜密度范围内产量随密度的增加而增加,最佳密度24.0万~28.5万株/hm2。

标准化助力黄泛区农场麦种俏销

标准化助力黄泛区农场麦种俏销

标准化助力黄泛区农场麦种俏销
宁志广
【期刊名称】《中国农垦》
【年(卷),期】2016(0)9
【摘要】近年来,河南省黄泛区农场加大种子管理力度,在建基地、保质量、优
服务上下功夫,经标准化程序生产的小麦种子俏销河南、湖北、安徽、陕西、江苏等地。

该场先后与河南省农科院、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中国农科院等科研单位联姻,成功培育出20多个小麦、玉米、大豆品种,严把种、管、收每个环节,依靠成熟的技术,领先的品种研发能力和机械化生产能力,严格按照标准规范进行全过程的生产和管理。

【总页数】1页(P80-80)
【关键词】黄泛区农场;标准化程序;小麦种子;河南省农科院;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生
产能力;管理力度;大豆品种
【作者】宁志广
【作者单位】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512.1
【相关文献】
1.黄泛区农场小麦生产连年高产的原因——访黄泛区农场总农艺师彭润生 [J], 王
西之
2.八方齐聚黄泛农场探讨小麦品种利用——首届河南农垦小麦品种利用学术研讨会在黄泛区农场隆重召开 [J], 于萍;刘秋梅
3.强化农场统筹功能完善农业经营体制——黄泛区农场统筹家庭农场经营的实践及思考 [J], 陈彦亮
4.建立健全标准体系抓好示范基地建设黄泛区农场农业标准化工作成效显著 [J], 翟国胜
5.从黄泛区复垦队到黄泛区农场 [J], 吴显明(口述);李郁(整理);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小麦国家标准

小麦国家标准

小麦国家标准GB1355-86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小麦的有关定义、分类、质量指标、检验方法及包装、运输、贮存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收购、贮存、运输、加工、销售的商品小麦。

2.引用标准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

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

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T5490-1985 粮食、油料及植物油脂检验一般规则GB 5491-1985 粮食、油料检验扦样、分样法GB/T5492-1985粮食、油料检验色泽、气味、口味鉴定法GB/T5493-1985 粮食、油料检验类型及互混检验法GB/T5494-1985 粮食、油料检验杂质、不完善粒检验法GB/T5497-1985 粮食、油料检验水分测定法GB/T5498-1985 粮食、油料检验容重测定法3.定义本标准采用下列定义3.1容重小麦籽粒在单位容积内的质量,以克/升(g/L)表示。

3.2不完善粒受到损伤但尚有使用价值的颗粒,包括下列几种:3.2.1病斑粒:粒面带有病斑,伤及胚或胚乳的颗粒。

其中:3.2.2.1 赤霉病粒:籽粒皱缩,呆白,有的粒面呈紫色,或有明显的粉红色霉状物,间有黑色子囊壳。

3.2.2.2黑胚粒:籽粒胚部呈深褐色或黑色的颗粒。

3.2.3 破损粒:压扁、破损,伤及胚或胚乳的颗粒。

3.2.4 生芽粒:芽或幼根实破种皮不超过本颗粒长度的颗粒,芽或幼根虽未突破种皮已有芽萌动的颗粒。

3.2.5霉变粒:粒面生霉或胚乳变色变质的颗粒。

3.3 杂质括下列几种:3.3.1 筛下物:通过直径1.5mm圆孔筛的物质。

3.3.2矿物质:砂石、煤渣、砖瓦块、混土及其他矿物质。

3.3.3其他杂质:无使用价值的小麦粒,生芽粒中芽超过本质粒长度的小麦粒,霉麦、麦角、小麦线虫病、小麦腥黑病等麦粒,异种粮粒及其他杂质。

3.4 色泽一批小麦的综合色泽。

3.5气味一批小麦的综合气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黄泛区农场小麦生产及试验记载标准
(参照国家小麦品种区域试验记载标准)
说明:除穗型、芒、壳色、粒色、饱满度、粒质外,其余性状应有两个重复的数据,并以其平均值或综合评价填入汇总表内。

为便于应用计算机储存、分析试验资料,全部记载均需要数量化。

一般采用五级制(1、2、3、4、5),沿用三级制的一些性状,为了记载的标准化,以1、3、5级表示。

记载级别由小值到大值,表示幼苗习性由匐匍到直立;芒由短到长;抗逆、抗病性由强到弱;熟相由好到差;壳色、粒色由白到红;种子由饱到瘪。

生育期、株高、生育动态、每穗粒数、千粒重、容重以及病害的普遍率、严重度等已按数值或百分率记载的项目不予分级。

株高、有效分蘖和越冬百分率,统一略去小数点后的数字。

一、田间记载
(一)物候期
1、出苗期:全区的50%以上的植株幼芽鞘露出地面1厘米时为出苗期(以月/日表示,以下均同)。

2、抽穗期:全区有50%以上顶部小穗(不含芒)露出剑叶,或棍棒型在叶鞘中上部裂开见小穗即为抽穗期。

3、成熟期:大多数麦穗的籽粒变硬,大小及颜色接近本品种正常状态,用指甲不易划破时为成熟的日期。

4、全生育期:出苗至成熟的天数。

(二)形态特征
1、幼苗习性:分蘖盛期观察,分三级。

(1)匍匐(3)半匍匐(5)直立
2、株高:从地面至穗的顶端,不连芒,以厘米计算。

3、芒:分五级。

(1)无芒完全无芒或芒极短。

(2)顶芒穗项部有芒,芒长5毫米以下,下部无芒。

(3)曲芒芒的基部膨大弯曲。

(4)短芒穗的上下均有芒,芒长40毫米以下。

(5)长芒芒长40毫米以上。

4、穗型:分五级。

(1)纺锤型穗子两头尖,中部销大。

(2)椭圆型穗短,中部宽,两头稍小,近似椭圆形。

(3)长方型穗子上、中、下正面与侧面基本一致,呈柱形。

(4)棍棒型穗子下小、上大,上部小穗着生紧密,呈大头状。

(5)圆锥型穗子下大,上小或分枝,呈圆锥状。

5、壳色分两级,分别1、5表示。

(1)白壳(包括淡黄色)。

(2)红壳(包括淡红色)。

(三)生育动态
选择有代表性的区段定点1米双行,调查生育动态。

1、基本苗数:三叶期前在所定样点内数其苗数,折算成万/亩表示。

2、冬前分蘖:于12月下旬小麦越冬后调查。

3、最高总茎数:拔节前分蘖数达到最高峰时调查,方法与基本苗同。

4、有效穗数:成熟前数有效穗数,方法与要求同基本苗。

5、有效分蘖率:即成穗率。

有效分蘖率(%)=(有效穗数/最高总茎数)х100
(四)抗逆性
1、耐寒性:地上部分冻寒,分越冬、春季两阶段记载,分五级。

(1)无冻寒。

(2)叶尖受冻发黄。

(3)叶片冻死一半。

(4)叶片全枯。

(5)植株或大部分蘖冻死。

2、耐旱性:发生旱情时,在午后日照最强、温度最高的高峰过后,根据叶片萎缩程度分五级记载。

(1)无受害症状。

(2)小部分叶片萎缩,并失去应有光泽。

(3)叶片萎缩,有较多的叶片卷成针状,并失去应有光泽。

(4)叶片明显卷缩,色泽显著深于该品种的正常颜色,下部叶片开始变黄。

(5)叶片明显萎缩严重,下部叶片变黄至变枯。

3、耐湿性:在多湿条件下于成熟前调查,分三级记载。

(1)茎杆呈黄熟且持续时间长,无枯死现象。

(3)有不正常成熟和早期枯死现象,程度中等。

(5)不能正常成熟,早期枯死严重。

4、耐青干能力:根据穗、叶、茎青枯程度,分无、轻、中、较重、重五级,分别以1、2、3、4、5表示之;同时记载青干的原因和时间。

5、抗倒伏性:按倒伏级别和面积百分率记载,倒伏级别分5级。

(1)不倒伏。

(2)倒伏轻微,植株倾斜角度小于30度。

(3)中等较重,倾斜角度30-45度。

(4)倒伏较重,倾斜角度45-60度。

(5)倒伏严重,倾斜角度60度以上。

6、落粒性:完熟期调查分三级。

(1)“口紧”,手用力搓方可落粒,机械脱粒较难。

(3)不易落粒,机械脱粒容易。

(5)“口松”,麦粒成熟后,稍加触动容易落粒。

7、穗发芽:在自然状态下目测,分无、轻、重三级,以1、3、5表示之。

(五)熟相
根据茎叶落黄情况分为好、中、差三级,以1、3、5表示之。

(六)病虫害
1、锈病:对最主要的锈病记载普遍率、严重度和反应型。

普遍率:目测估计病叶数(条锈病、叶锈病)占叶片的百分比或病秆数(秆锈病)占总数的百分比。

严重度:目测病斑分布占叶(鞘、茎)面积的百分比。

反应型:分五级。

(1)免疫完全无症状,或偶有极小淡色斑点。

(2)高抗叶片有黄白色枯斑,或有极小孢子堆,其周围有明显枯斑。

(3)中抗夏孢子堆少而分散,周围有退绿或死斑。

(4)中感夏孢子堆较多,周围有退绿现象。

(5)高感夏孢子堆很多,较大,周围无退绿现象。

对次要锈病,可将普遍率与严重度合并,分为轻、中、重三级分别以1、3、5表示。

2、赤霉病
病穗率:目测病穗占总穗数百分比。

严重度:目测小穗发病严重程度,分五级。

(1)无病穗。

(2)1/4以下小穗发病。

(3)1/4—2/4小穗发病。

(4)1/2—3/4小穗发病。

(5)3/4以上小穗发病。

3、白粉病:一般在小麦抽穗时记载分别记载普遍率和发病级别,普遍率:为发病株的百分率或发病面积百分率,发病级别分五级,标准如下:
(1)叶片无肉眼可见症状。

(2)基部叶片发病。

(3)病斑蔓延至中部叶片。

(4)病斑蔓延至剑叶。

(5)病斑蔓延至穗及芒。

4、叶枯病:按发病率和严重度记载,普遍率按5点取样调查发病株率。

严重度:目测病斑占叶片面积的百分率,分五级。

(1)免疫无症状。

(2)高抗病斑占1-10%。

(3)中抗病斑占11-25%。

(4)中感病斑占26-40%。

(5)高感病斑占40%以上。

5、根腐病:于5月中下旬调查,按普遍率记载,普遍率:5点取样,每点10平方米,调查发病株率。

6、纹枯病:按普遍率和白穗率记载。

普遍率:抽穗期,每地块随机定5点,每点1平方米,调查茎秆感病率。

白穗率:成熟前,每地块随机定5点,每点1平方米,调查白穗率。

7、其他病害:如发生散黑穗病、黑颖病等时,亦按5点取样,每点1平方米,调查发病率。

8、虫害:按百株虫量记载,每区随机选5点,计算平均值。

吸浆虫同时在3月下旬淘土调查每小方(20×20×20cm)虫数,每地块5点取样,计算平均数。

二、室内考种
(一)穗长、结实小穗、不孕小穗、穗粒数
每地块选有代表性的区域,随机连续取50穗进行调查,计算平均值。

(二)饱满度
分饱、较饱、中等、欠饱、瘪五级,分别以1、2、3、4、5表示。

(三)粒色
分白粒(淡黄)、红粒二级,分别以1、5表示。

(四)粒质
分硬质、半硬质、软(粉)质三级,分别以1、3、5表示之。

如不能确定,可切开鉴定。

以硬粒率超过70%为硬质,小于30%为软质,介于两者之间为半硬质。

(五)千粒重
做两次,如误差不超过0.5克,即以两次平均值作为千粒重。

(六)容重
以晒干扬净的籽粒用容重器称量两次(单位:克/升)取其平均值(误差应小于5克,超过时须再做)。

(七)黑胚率
随机取200粒,数黑胚粒数,作两次,取平均值,以百分率表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