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语文 我们对香港问题的基本立场培优教案
北师大版语文高一上册我们对香港问题的基本立场说课稿模板:必修一
北师大版语文高一上册我们对香港问题的基本立场说
课稿模板:必修一
为大家带来了北师大版语文高一上册我们对香港问题的基本立场说课稿模板,提前做好规划对于做好一件事情可以较高的提高效率,下文为大家带来了北师大版语文高一上册我爱这土地说课稿模板,欢迎大家阅读。
一,说教材:诗歌是文学女神桂冠上璀璨的明珠本单元所选的这几首现代诗,它们的创业背景不同,风格情景不同,但都属于抒情诗其中有抒发对历经磨难而又经历磨难而又充满希望的祖国的挚爱之情,有表达了孤身居住孤岛的游子对家乡的思念以及对祖国统一的期盼;有讴歌了青春,讴歌了希望,倾诉童年的梦想作者艾青,现代诗人,原名蒋海澄,浙江金华人曾赴法国学画,后开始诗歌创作,回国后参加中国左翼作家联盟,被捕入狱,在狱中写了诗作《大堰河我的保姆》一举成名这首《我爱这土地》写于风雨飘摇的1938 年,那时日寇的铁蹄正肆虐着祖国诗人面对山河破碎,无法抑制内心的拳拳爱国之情,报国之心,于是拿起笔,毅然投身抗战洪流,写下这首诗
二,说目标:(教学目标)
1,苏霍姆林斯基:我一千次地确信,没有一条富有诗意的感情和美的清泉,就不可能有学生的全面智力的发展所以我们不能忽视诗歌的审美作用可以借诗歌来濡染心灵,陶冶情操,培养纯正的趣味,提高学生的文学综合素养,特别在这首诗中培养学生的爱国热情。
北师大版必修1高中语文《家国情怀 阅读与鉴赏 1 我们对香港问题的基本立场》优质课教学设计_0
《人生的境界》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主要内容,探究文中重点语句的含义;学习课文言简浅深的写作手法,了解哲理论文思辨性强、逻辑性强的特点。
2、过程和方法:采用自读、质疑、探究的方法。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提升学生对人生的深层理解,引导学生树立远大、健康的人生奋斗目标。
教学重点:联系生活实际解读人生的四种境界,能够熟悉并理解文中语句的含义,并实行深入探究,深化并丰富对人生的理解。
教学难点:对一些关键词、关键句的理解。
教学方法:自读、质疑、探究的方法。
教学手段:多媒体技术。
教学时间:两课时。
第一课时一、新课导入教师讲述一个真实的故事:一个山区放羊娃的人生!有一个记者前往某山区,碰到一个放羊娃,记者便和放羊娃有了一段对话。
记者问:“你放羊为的是什么?”放羊娃答:“卖钱。
”记者问:“卖了钱干什么?”放羊娃答:“娶媳妇。
”记者问:“娶了媳妇呢?”放羊娃答:“生孩子。
”记者问:“有了孩子呢?”放羊娃答:“放羊。
”二、作者简介冯友兰(1895——1990),哲学家,哲学史家。
字芝生。
河南唐河人。
著有《中国哲学史》,把中国哲学史分为“子学时代”和“经学时代”,肯定了传统儒家的价值。
建国后著有《中国哲学史新编》等。
三、探究新课1、学生阅读课文,思考回答:(1)全文阐述了什么问题?论述了哲学的任务。
(2)冯友兰认为哲学的具体任务是什么?提升人的精神境界。
协助人达到道德。
境界和天地境界,特别是达到天地境界。
2、冯友兰将人生境界分成几个等级?是根据什么来划分的?请用自己的话说说四境界的具体内涵。
自然境界:被动顺应自然和社会规则,懵懂无知,纯人。
功利境界:主动追求对自己有利的事,俗人。
道德境界:主动做对社会有利的事,事事讲道德,贤人。
天地境界:主动顺应宇宙自然的法则,与宇宙同一,圣人。
3、讨论以上问题。
4、理清全文思路结构:第一部分(第1-6段):阐述了四种不同的人生境界。
第二部分(第7-10段):阐明中国哲学是如何协助人提升人生境界的。
我们对香港问题的基本立场
高一语文5.我们对香港问题的基本立场学习内容1.了解邓小平同志在外交斗争中坚定的原则性与充分的灵活性完美结合的特点,体会小平同志高度的语言艺术。
2.了解我们对香港问题的基本立场和一国两制的政策。
学习指导一、关于香港地区和香港问题香港地区包括香港岛、九龙和新界,总面积为1076平方公里,其中香港岛面积79.77平方公里,九龙面积11.7平方公里,新界面积984.53平方公里。
据1992年底统计,香港总人口为590万。
1840年英国发动鸦片战争,强迫清政府于1842年签订《南京条约》,永久割让香港岛。
1856年英法联军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1860年英国迫使清政府缔结《北京条约》,永久割让九龙半岛尖端。
1898年英国又逼迫清政府签订《展拓香港界址专条》,强行租借九龙半岛大片土地以及附近二百多个岛屿(后统称新界),租期99年,1997年6月30日期满。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政府的一贯立场是:香港是中国领土,中国不承认帝国主义强加的三个不中等条约,主张在适当时机通过谈判解决这一问题。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人民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祖国统一和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三大任务而奋斗。
邓小平同志提出按照“一个国家,两种制度”解决台湾和香港问题的构想。
1982年9月24日,邓小平会见来访的撒切尔夫人,谈了“我们对香港问题的基本立场”。
二、阅读课文,把握全文整体结构,了解我们对香港问题的基本立场,体会邓小平同志高度的语言艺术。
全文可分成三个部分,图示如下:(2、3)关于主权问题(1)香港问题包括三个问(4、5)关于管理方式问题(7)建议达成双方同意磋商的协议(6)关于平稳过渡问题三、赏试评点邓小平同志的讲话,对照下面的评点,看看自己理解得怎么样。
(一)关于主权问题(课文2、3段)(1)关于主权问题,中国在这个问题上没有回旋余地。
(2)坦率地讲,主权问题不是一个可以讨论的问题。
(3)现在时机已经成熟了,应该明确肯定:一九九七年中国将收回香港。
1我们对香港问题的基本立场
四、教学重难点和信息技术融合突破重难点、支持学与教模式变革分析(依据教学内容进行重难点分析,确定教学模式变革方法)
1.选择几处细节,体会其精练生动,绘声绘色,寥寥几笔则人物个性毕现的语言特点;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人物各自性格特点。
《鸿门宴》节选自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第一册第二单元,本单元主要学习古代记叙散文。(本单元的重点,应是阅读优秀作品,品味语言,感受其思想、艺术魅力,发展想像力和审美力;以及通过阅读和鉴赏,陶冶情性,体会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追求高尚情趣,提高道德修养。)
课文在人物形象的塑造上有着很高的艺术成就,学生通过本文的学习,既可以领略古人的才华和品德,又可以欣赏和借鉴叙事的艺术;学生在反复朗诵中体会古代叙事散文特有的简洁美,在抓住关键词语概括叙事脉络中,提高概括能力和表达能力。对提高文言文的阅读能力,有着及其重要的意义。
2.参照注释,借助工具书,翻译樊哙闯帐一段,做到翻译准确。
3.结合课文内容,观看《史记》中项羽的相关史料,以项羽在鸿门宴上不杀刘邦为切入点,以“一步与一生”为话题,写一篇读后感在课上交流。
五、教学过程设计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信息技术创新运用
一、导入
1.比较阅读下面两首诗,简要讲解。(课件展示)
【《垓下歌》·项羽】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
二、学生特征分析
高一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历史文化积淀,能读懂浅近的白话文言文;对文学作品以及影视作品也多少有些了解,可以此为切入点,引入对精彩片段的学习。
三、教学目标定位和信息技术融合目标定位
(教学资料)(我们对香港问题的基本立场)
结构分析
总 分 总
基本立场 三个问题 中方建议
主权问题 不平等条约有效论 繁荣问题 英国管辖繁荣论 波动问题 香港灾难论
文本探究
为什么把主权问题放在首要的位置上去讲? 国家主权问题必须旗帜鲜明,毫不含糊。
作者简介
邓 小 平 ( 1904-1997 ) , 伟 大 的 马 克 思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 家、外交家、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国人民共 和国的主要领导人之一,中国社会主义改革 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理论 的创立者,主要著作收入《邓小平文选》。
课文背景
课文选自《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这是 1982年9月24日邓小平同志回见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时谈话的记录。 这篇谈话表达了中国捍卫国家主权完整的坚强信念及妥善解决香港问 题的坚定信心,是一篇光辉的历史文献。
①第三个问题,是中国 和英国两国政府要妥善 商谈如何使香港从现在 到一九九七年的十五年 中部出现大的波动。
②我们希望中英两国
政府就此进行友好的
磋商。
3.决策、政策
①中国宣布整个决策, 从大的方面来讲对英国 是有利的。
②只要我们的政策 适当,走了还会回 来的。
课堂练习
比较下列各句中红色词的含义或用法上的差别:
第一单元 · 第一课
《我们对香港问题的基本立场》
新课导入
播放歌曲: 《七子之歌》
背景简介
割让史
1842年:英国 第一次鸦片战争 《南京条约》 永久割让香港岛 。 1860年:英法 第二次鸦片战争 《北京条约》 永久割让九龙半岛 。 1898年:英国 《展拓香港界址专条》 强行租借九龙半岛大片土地及 附近。 二百多个岛屿(新界),租期99年(1997.6.30到期)。
我们对香港问题的基本立场 优秀教案
我们对香港问题的基本立场【教学目标】1.汲取伟人邓小平的卓越智慧,提高学生的思想素质。
2.透过语言的表层意思,深刻体会刚柔相济的语言特点。
3.使学生得到一次深入浅出的爱国主义教育。
【教学重难点】透过语言表层意思,深入领会邓小平博大精深的思想与高超的智慧。
【教学过程】第一步,导语设计(略)第二步,介绍历史背景可以通过课件页面,介绍有关图片和文字内容。
第三步,快速默读课文,理清段落层次,从整体上把握文意本文首段即明确提出我们对香港问题基本立场的三个问题,这是全文的总纲。
然后,文章从三个方面分别阐述了我们的基本立场。
第2.3两段阐述第一个问题,明确提出:“一九九七年中国将收回香港。
”第4.5两段阐述第二个问题,即中国政府对香港的方针政策,明确提出:“香港仍将实行资本主义,现行的许多适合的制度要保持。
”第六段阐述第三个问题,明确提出不要在十五年过渡时期人为地制造混乱,“不要做妨碍香港繁荣的事”。
文章最后一段明确提出“通过外交途径开始进行香港问题的磋商”的建议。
第四步,讨论:为什么把主权问题放在首要位置来讲?目的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要求:结合有关历史,明确主权对于一个国家的重要意义,答案对即可。
第五步,众所周知,外交斗争最需要坚定的原则性与充分的灵活性相结合。
请同学们再读课文,把表现“坚定的原则性”的内容找出来,看看它们是怎样与“充分的灵活性”相结合的。
要求结合“三个问题”,从具体内容上探究。
第六步,探讨本文的语言特点。
要求结合课文中具体的句子。
第七步,总结与拓展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先对这篇谈话的历史背景作了简单的了解,接着,理清了文章的段落层次,从整体上领会把握住了文意,然后对邓小平高超的外交语言技巧进行了一定的探讨,深刻领会了一代伟人博大精深的思想与智慧。
最后对文章的语言艺术进行了分析归纳。
香港回归转眼已有四年多,如今香港的稳定与繁荣,充分证明了他老人家创立的“一国两制”科学性与正确性。
钱其琛同志有一段话,对小平同志在香港回归上做出的杰出的历史性贡献给予了高度评价。
《我们对香港问题的基本立场》教案
《我们对香港问题的基本立场》教案教学目标1.整体把握、研究探讨、深入领会课文内容;2.分析申明立场的措辞,学习的语言特点;3.培养学生爱国意识,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使命感。
教学步骤一、导入新课香港地区位于我国南部珠江口东侧,总面积1084平方千米,人口约614.9万人,其中97.5%是华人。
香港地区包括香港岛、九龙和“新界”三部分,统称香港。
香港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
1842年8月至9月这一期间,英国强迫清政府与之签订了《南京条约》、《北京条约》,缔结了中英《展拓香港界址专条》,使香港(包括香港岛、九龙、“新界”)沦为英国的殖民地。
这就是后来所说的“三个条约”。
1982年9月,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应邀来我国进行访问,与邓小平等中国领导人就香港问题进行了讨论。
双方领导人就此问题阐述了各自的立场,并同意通过外交途径继续进行商谈,从此揭开了中英两国政府关于香港问题外交谈判的序幕。
英国政府错误地估计形势,过高估计了香港对中国的经济作用,过低估计了中国政府对主权问题的原则性和立场的坚定性,以为中国可以容许英国以某种方式在1997后继续管治香港。
因此,1982年9月22日,以撒切尔夫人为首的英国谈判代表团提出了“三个条约继续有效论”,无理地认为香港岛和九龙半岛的割让是有法律依据的,中国不能收回,谈判的内容仅应限于所谓“租借”的“新界”。
这当然是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绝对不能接受的。
在这一背景之下,9月24日,邓小平同志会见了撒切尔夫人,向其表明了中国政府对香港问题的基本立场。
二、课文分析1.学生浏览全文后,请学生为课文划分层次。
明确:课文从总体上可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第1段。
开门见山,指出要从三个问题来谈“我们对香港问题的基本立场”,是总说。
第二部分,2至7段。
分别就三个问题进行分析,阐明观点和主张,是分说。
这一部分可再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第2、3段。
关于“主权问题”。
第二层:第4、5段。
关于“1997年后中国采取什么方式来管理香港,继续保持香港繁荣”的问题。
【2019-2020】我们对香港问题的基本立场-实用word文档 (3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我们对香港问题的基本立场教学目的一、通过阅读,体会邓小平同志在外交工作中,在大是大非中的所表现出的高度的政治责任感,深遽的政治洞察力、高超的政治艺术和内含丰富的外交语言,从中汲取智慧,增长才干。
二、在初步掌握研究探讨阅读方法基础上,进一步尝试研究阅读实践,形成阅读技能,进而深入领会文章内容。
三、学习领袖的高超的语言艺术,探讨语言的深层含义。
教学设想本文是自读课文,按照自读教学的要求,注重学生的自读实践,突出学生能力形成过程中的“定形”训练。
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步骤一、明确目标,温故知新,导入新课。
教师提问:1、发现疑问有两个层面的含义,具体指什么?2、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祖国的那个动人的夜晚,凝视着电视中那激动人心的场面,你感受到了什么?学生回答问题,畅谈感受。
教师归纳总结:发现问题有两个层面:一在疑问繁多的文章中发现疑问;二在平易浅显的文章中,或表面疑问已经解决的阅读过程中间发现疑问。
第二层面中的发现更可是否想到领袖们为此付出了多少心血?二、提供相关材料,引导学生发现疑问。
电脑显示如下资料:英国政府强迫清政府缔结的三个不平等条约:《北京条约》(永久割让九龙半岛尖端)、《展拓香港界址专条》(强行租界“新界”)、《南京条约》(永久割让香港岛)。
文章采用总分形式,阐明了关于香港的三个问题:一是主权问题,二是1997年后中国采取什么方式来管理香港,继续保持香港繁荣,三是中国和英国两国政府要妥善商谈如何使香港从现在到1997年的15年中不出现大的波动。
本篇课文研讨重点是“高超的语言艺术”。
研究层次是:明确言语字在面意思——理解言语的深层含义——揣摩言语的相关含义——总结语言表述的技巧。
三、学生尝试“研究探讨”阅读实践。
教师相机点拨。
(一)学生分组研究,交换疑问,教师点拨,提示重点研究对象。
高一语文 我们对香港问题的基本立场培优教案
江西省乐安一中高一语文我们对香港问题的基本立场培优教案一、网上课堂1.本讲主要内容(1)词语回旋管辖磋商届时绥靖(2)理清文章思路,理解文章结构的合理性。
(3)学习本文外交谈话的艺术性,做到刚柔相济,既讲原则,又灵活自由。
2.学习指导(1)本文的写作背景①香港(包括香港岛、九龙和新界)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
1840年英国发动鸦片战争,强迫清政府于1842年签订《南京条约》,永远割让香港岛。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政府的一贯立场是:香港是中国的领土,中国不承认帝国主义强加的三个不平等条约,主张在适当时机通过谈判解决这一问题,未解决前暂时维持现状。
②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邓小平提出按照“一个国家,两种制度”解决台湾和香港问题的构想。
③1982年4月,英国前首相希思作为特使访华,为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的正式访问作准备。
9月22日,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抵达北京,中英两国政府开始就解决香港问题举行谈判。
撒切尔夫人在会谈中坚持三个不平等条约仍然有效,提出如果中国同意英国1997年后继续管治香港,英国可以考虑中国提出的立权要求。
9月24日,邓小平会见了撒切尔夫人,发表了谈话,表明了中国政府在香港问题上的原则立场。
(2)本文的思路和主要内容课文是邓小平同志代表中国政府向英方阐明我对香港问题的基本立场,明确提出了用“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方针继续保持香港繁荣,从而揭开了中英两国政府关于香港问题外交谈判的序幕。
全文分成三个部分:第一部分(第1段):明确阐述了我国政府在香港问题上的基本立场。
第二部分(第2,3,4,5,6段):具体阐明我们在香港问题上的基本立场,本部分可以分为三层:第一层(第2,3段):明确肯定香港的主权必须收回。
第二层(第4,5段):宣布中国政府将采取“一国两制”的方式继续保持香港的繁荣。
第三层(第6段):中英商谈如何使香港政府平稳交接。
第三部分(第7段):建议中英双方达成协议,使香港顺利过渡。
(3)本文的结构分析分文结构是“总——分——总”的。
北师大高一必修1《1 我们对香港问题的基》徐珺PPT课件教案 一等奖新名师优质课获奖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方案教学内容《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教学设计姓名工作单位学科年级教材版本一、教学内容分析(说明所属教材章节、课程标准相关要求、内容特点)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被收入高中语文课本第一册的第三单元,这一单元主要学习三篇记叙散文(另有鲁迅《纪念刘和珍君》、巴金《小狗包弟》)。
它们都是写人记事的佳作。
本单元的学习目标是透过对人与事的描写,仔细揣摩人物的言行、心理,体察人物的个性、情操,看作者如何在人物描写中体现对人物品性的评价,如何在叙事中表现或隐或显的情感倾向。
二、学生特征分析(学生对教学内容及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学习风格、对信息技术应用的兴趣)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搜集信息、整理信息的能力。
知识目标:学习演讲的一些技能技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从课外搜集梁启超事迹,让学生讲述,学习梁启超先生的优秀的性格、气质和修养,以全面了解他的人格魅力。
三、教学目标定位和信息技术融合目标定位(依据课程标准和学情分析,确定教学目标)高一的学生对梁启超已相当熟悉,文章所表现的生活中的梁任公形象以及风趣的语言无疑会引起他们极大地阅读兴趣。
与之前的《纪念刘和珍君》、《小狗包弟》相比,文章篇幅短小、线索清晰,也更易于学生把握和理解。
但是学生可能存在的问题是,对文章开掘不深,浅尝辄止。
四、教学重难点和信息技术融合突破重难点、支持学与教模式变革分析(依据教学内容进行重难点分析,确定教学模式变革方法)运用多媒体出示答案,体现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的融合 |播放多媒体,学生小结一、导入: 二、作者简介1、成就:散文家文学评论家翻译家作品集:《雅舍小品》(散文集) 文学评论集《浪漫的与古典的》《文学的纪律》《秋室杂文》翻译《莎士比亚全集》《远东英汉大辞典》风格:风趣幽默朴实隽永三、速读整体感知四、探究思考 1、文章记叙了梁启超的演讲给听众留下怎样的印象?从哪里可以看出来? 2、到清华大学演讲的人不计其数,但他们却没有给作者留下什么印象,为什么梁启超却能留下深刻的印象,使之常常想起,并笔而记之? 3、作者都是通过哪些描写手法来表现人物形象的?语言描写,肖像描写,外貌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
高一语文教案-公开课教案小 精品
如何在语文课堂上讲活政治题材课文——《我们对香港问题的基本立场》教案一、背景语文新教材中有部分政治题材的课文,如《在北大建校一百周年上的讲话》、《改造我们的学习》、《我们对香港问题的基本立场》等,由于政治题材的文章毕竟没有文学题材课文的生动形象,在语文学科偏重文学性的当前,不论是学生,对于这一部分课文,兴趣不足,甚至不愿完整的看一遍;而语文教师,在这种课文面前,往往束手无策。
于是,有的在读本上选其他课文代替讲;有的干脆不讲,让学生自己课余读;即使讲,也用一节课敷衍了事,但教学效果也不好。
政治题材的课文,也是生活语言,也是语文学科必须学习和掌握的内容;政治题材的课文中也包含语言的巧妙和智慧,也有学生兴趣的激发点,因此,盘活政治题材课文是一个大有可为的事情。
基于这种思考,我精心设计了《我们对香港问题的基本立场》的教学方案,课堂操作中,气氛活跃,学生既理解了课文,又得到了知识的积累和语言艺术的陶冶,收到了意想不到的良好效果。
二、案例描述:1、导入:雨果说:语言就是力量。
战国时期,谋臣策士摇唇动舌,历史翻江倒浪;即使是在上个世纪,语言也曾经对一些重大事件产生过决定性的影响。
1982年邓小平与英国撒切尔夫人的一次对话,就为香港回归祖国产生了决定性的影响。
今天我们就来共同学习这篇重要文献--《我们对香港问题的基本立场》。
文章是一篇谈话稿,谈话的对象是有“铁娘子”和“八十年代的丘吉尔”之称英国女首相撒切尔夫人,就让我们来看看,我们的世纪伟人邓小平在历史紧要关头,是怎样运用外交语言,使这位以“强硬”著称于世的女强人在香港问题上作出妥协让步的。
2、交代课堂目标和重点现在翻开课本,关于课文的内容、结构、思路,我们在早自习的时候了解了,这一节课我们的重点在于分析、鉴赏语言。
关于邓小平的语言,美国前总统布什曾评价:“邓小平有一种关于把握强硬和灵活间最佳比例的高超才能。
”为什么对邓小平评价这么高,从这篇文章中,我们或许可以获得一些体会。
我们对香港问题的基本立场(篇四)
我们对香港问题的基本立场学习目标1、整体把握、研究探讨、深入领会课文内容;2、分析申明立场的措辞,学习文章的语言特点;3、感悟、体会文中所蕴含的浓厚的爱国主义情感。
 学习重点1、深入领会课文内容;2、体会刚柔相济的语言特点。
 课  型            自读指导教学过程一.简介课文涉及的部分背景知识;     A、割让史:     1842年:英国  第一次鸦片战争  《南京条约》  永久割让香港岛     1860年:英法  第二次鸦片战争  《北京条约》  永久割让九龙半岛     1898年:英国      《展拓香港界址专条》 强行租借九龙半岛大片土地及附近     二百多个岛屿(新界),租期99年(1997、6、30到期)     B、回归史: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政府的一贯立场是:香港是中国的领土,中国不承认帝国主义强加的三个不平等条约,主张在适当时机通过谈判解决这一问题,未解决前暂时维持现状。
北师大版高中语文必修一我们对香港问题的基本立场教案(1)
我们对香港问题的基本立场教学目标:1.训练迅速筛选文章信息的能力2.研究探讨、深入领会文中重要的语句3.体会邓小平同志举重若轻、刚柔相济的言语技巧4.培养学生的爱国激情教学重点:深入领会文中具有深层含义的重要语句教学难点:培养学生主动探究文章深层含义的意识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设想:本课在深入领会文中具有深层含义的重要语句是,拟用学生探讨的方式来解决,以培养学生主动探究文章深层含义的意识。
教学过程:一、预习作业二、导入香港闻一多我好比凤阙阶前守夜的黄豹,母亲啊!我身分虽微,地位险要。
如今狞恶的海狮扑在我身上,啖着我骨肉,咽着我的脂膏;母亲啊!我哭泣号啕,呼你不应。
母亲啊!快让我躲入你的怀抱!母亲,我要回来,母亲!选自闻一多先生诗歌《七子之歌》1.香港割让历史1842年,第一次鸦片战争后,签订《南京条约》,永久割让香港岛1860年,第二次鸦片战争后,签订《北京条约》,永久割让九龙半岛尖端1898年,签订《民拓香港界址专条。
,强行租借新界,租期99年,1997年6月30日到期2.香港归还历史A. 1982年9月——1983年6月,双方主要就原则和程序问题进行会谈。
B. 1983年7月——1984年9月,丙国政府代表团就具体实质性问题进行了22轮会谈。
C. 1984年9月26日草签了中英《联合声明》和三个附件,谈判圆满结束D. 1985年5月27日,中英两国政府在北京互换批准书,中英联合声明正式生效。
三、析结构——筛选文章的主要信息1.上个单元,我们重点学习了“整体把握,筛选信息”的方法,本文共有7个自然段,从结构上讲,哪个段落是文章的重点段呢?2.我们可以看出,全文是总分总结构,第二部分重点谈了三个问题。
三个问题的主要观点是:A.关于主权问题,“不是一个可以讨论的问题”。
B.关于香港回归后的管理方式问题,邓小平宣布“香港现行的政治、经济制度,甚至大部分法律都可以保留,当然,有些要加以改革。
香港仍将衽资本主义,现行的许多适当的制度要保持”(这个观点,后来概括为“一国两制”)C.关于香港回归前的平衡过渡问题,邓小平说:“小的波动不可避免,如果中英两国抱着合作的态度来解决这个总是就能避免大的波动”。
北师大版必修1高中语文《家国情怀 阅读与鉴赏 1 我们对香港问题的基本立场》优质课教学设计_2
我们对香港问题的基本立场●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引导学生理清文章思路,学习掌握文章谨严的结构特点。
3.理解并积累“回旋、坦率、下野、磋商、管辖”等词语;辨析四组近义词“管辖、管理”,“商讨、磋商”,“保留、保持”,“决策、政策”的意义,并学会使用。
水平目标1.培养学生根据关键语句,理清文章思路,整体把握全文内容的水平。
2.培养根据语境表达得体语言的水平。
德育目标对学生实行一次爱国主义教育,理解“发展才是硬道理”“弱国无外交”的道理。
激发学生热爱祖国,树立为祖国和平统一大业做贡献的远大理想。
●教学重点1.理清本文的谈话思路,掌握严密的逻辑顺序。
2.揣摩文中准确而严密的词句,学习文章的语言技巧,领会其博大精深的思想及高超的谈话技巧。
●教学难点补充大量的课外阅读资料,协助学生清楚会谈的背景及意义,明白国家的强大才是会谈成功的关键因素。
●教学方法整体感知(理解感受文章谨严的结构特点)——讨论分析(与结构内容相关的问题,如:三个问题针对英国的什么错误观点来说)——揣摩赏析(探讨文中含义丰富的句子)——迁移使用(课堂练习语言的严密性和得体性)●教具准备1.多媒体投影。
2.课文录音带;录音机。
3.香港回归盛典的录像带或VCD片。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步骤★第一课时[教学要点]整体把握全文,理清文章思路,梳理文章结构。
[教学过程]一、导语设计播放1997年7月1日,中英政府关于香港政权交接仪式的电视实况录像。
同学们,你们一定还记得香港回归盛典的情景吧!1997年7月1日,是每一个炎黄子孙终生难忘的日子。
因为那一天,香港上空飘扬了一百年的“米”字旗终于降落了,鲜艳的五星红旗从此冉冉升起。
漂泊百年的“小龙”回到了龙的故乡。
从那天起,“华人与狗不得入内”的耻辱永远被洗刷干净,百年别愁离恨化成醉人的欢笑和激动的泪水。
不过回顾香港风风雨雨的回归历程,我们永远不会忘记一位老人——邓小平,香港回归这个千秋功业的奠基者和开拓者。
北师大版高中语文必修一 1《我们对香港问题的基本立场》导学案
《我们对香港问题的基本立场》导学案【课文背景知识】本文是1982年9月24日邓小平同志会见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时的谈话。
【字词综合运用】回旋:可进退,可商量。
届时:到时。
管辖:管理,统辖。
含有行使主权的意思。
磋(cuō)商:反复商量;仔细讨论。
磋,商量讨论。
【重点难点讲解】如何领会本文举重若轻,刚柔相济的语言技巧是本文的难点。
本文在谈到原则问题时,态度坚决毫不妥协退让,体现了“刚”的一面,但用语委婉,表现出相当的灵活性,又体现了“柔”的一面;例如,在谈到香港的主权问题时,作者说,“中国在这个问题上没有回旋余地”,“主权问题不是一个可以讨论的问题”。
态度之坚决,丝毫没有妥协的余地,但用语很客气委婉。
在谈到重大问题时,往往讲清双方的利害关系,和最终的解决办法,例如,保持香港的繁荣稳定的问题,作者先讲清我们的原则立场,然后,摆明双方的利害关系以及最终的解决办法,举重若轻,从容镇定,体现了我们解决香港问题的宏大气魄。
【课文阅读指导】会谈发生在1982年,正当改革开放初蓬勃生机之时,作为解决香港问题的纲领性文件,邓小平以坚定有力的原则立场,举重若轻、明白晓畅、严谨周密而又刚柔相济,富有感染力、说服力的语言,向世界人民表达了中国人民捍卫国家主权完整的坚定信念,展示了中国人民维护主权完整、妥善解决香港问题的坚强信念。
作为一篇谈话,要体会谈话中三个环环相扣的中心,体会作者思维的严密,通过关键语句的揣摩、挖掘,体会作者强烈的爱国情绪和现实主义的外交智慧。
课后还应了解关于香港回归前后发生的一系列事件,体会本篇作为纲领性文件的历史指导意义。
【课文结构分析】1.课文思路全文共7段,可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即开篇第1段,作者开门见山,概括本次谈话的内容要点,语言简洁、态度鲜明。
第二部分中间5段,分别阐明我国政府对香港问题的基本看法,这部分分为三层。
第一层(2~3)阐明收回香港是个中国主权问题。
邓小平同志指出,“关于主权问题,中国在这个问题上没有回旋余地”,并明确表示“一九九七年中国将收回香港”,“不仅是新界,而且包括香港岛、九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江西省乐安一中高一语文我们对香港问题的基本立场培优教案一、网上课堂1.本讲主要内容(1)词语回旋管辖磋商届时绥靖(2)理清文章思路,理解文章结构的合理性。
(3)学习本文外交谈话的艺术性,做到刚柔相济,既讲原则,又灵活自由。
2.学习指导(1)本文的写作背景①香港(包括香港岛、九龙和新界)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
1840年英国发动鸦片战争,强迫清政府于1842年签订《南京条约》,永远割让香港岛。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政府的一贯立场是:香港是中国的领土,中国不承认帝国主义强加的三个不平等条约,主张在适当时机通过谈判解决这一问题,未解决前暂时维持现状。
②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邓小平提出按照“一个国家,两种制度”解决台湾和香港问题的构想。
③1982年4月,英国前首相希思作为特使访华,为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的正式访问作准备。
9月22日,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抵达北京,中英两国政府开始就解决香港问题举行谈判。
撒切尔夫人在会谈中坚持三个不平等条约仍然有效,提出如果中国同意英国1997年后继续管治香港,英国可以考虑中国提出的立权要求。
9月24日,邓小平会见了撒切尔夫人,发表了谈话,表明了中国政府在香港问题上的原则立场。
(2)本文的思路和主要内容课文是邓小平同志代表中国政府向英方阐明我对香港问题的基本立场,明确提出了用“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方针继续保持香港繁荣,从而揭开了中英两国政府关于香港问题外交谈判的序幕。
全文分成三个部分:第一部分(第1段):明确阐述了我国政府在香港问题上的基本立场。
第二部分(第2,3,4,5,6段):具体阐明我们在香港问题上的基本立场,本部分可以分为三层:第一层(第2,3段):明确肯定香港的主权必须收回。
第二层(第4,5段):宣布中国政府将采取“一国两制”的方式继续保持香港的繁荣。
第三层(第6段):中英商谈如何使香港政府平稳交接。
第三部分(第7段):建议中英双方达成协议,使香港顺利过渡。
(3)本文的结构分析分文结构是“总——分——总”的。
文章第2——6段为主体部分,这部分不是并列关系,而是主次关系,因为第一个问题是主权问题,这是解决香港问题的前提条件,最重要。
在此基础上接管香港,发展繁荣香港,逻辑性强,原则性更强,所以主体部分三个方面不能调换次序,第1段是申明我们对香港问题的三个基本立场;第7段回应首段,小结全篇。
(4)本文语言技巧本文语言技巧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①刚柔相济,灵活自由,有政治原则性。
②针对谈话对象,做到“心有灵犀一点通”多处留下“潜台词”,但明白晓畅,耐人寻味。
如:“我们还考虑了我们不原意考虑的一个问题。
就是如果在十五年的过渡时期内香港发生严重的波动,怎么办?那时,中国政府将被迫不得不对收回的时间和方式另作考虑”。
其潜台词撒切尔夫人自然清楚,我们的读者也清楚:我们不排除武力收回香港,我们不排除提前收回香港。
③用词贴切,周密。
如使用一些修饰限制词语。
例如“第三个问题,是中国和英国政府要妥善商谈如何使香港从现在到一九九七年的十五年中不出现大的波动”。
句中用“大的”限制,说明出现小波动是正常的,如果出现大波动就异常,应引起中英双方高度重视。
再例如:“如果中国把四化建设能否实现放在香港是否繁荣上,那么这个决策本身就是不正确的。
”句中在“香港”与“繁荣”之间加上“是否”与前面的“能否”对应。
邓小平同志的这篇谈话柔中带刚,绵里藏针,既体现了原则的坚定性,又体现了政策的灵活性,表现了外交家的风范。
3.例题精讲:“中国和英国就是在这个前提下进行谈判,商讨解决香港问题的方式和办法”中的“这个前提”具体内容指的是什么?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题及分析“这个前提”的具体内容指的是一九九七年中国将收回包括香港岛、九龙和新界的全香港。
(因为这是一个国家的主权问题,主权问题是不可以讨论的,筛选信息时要充分注意这一点。
)二、网上能力训练1.能力训练部分(1)基础性训练题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磋.商(cuō)紫荆.花(jīng)裨.益(bì)摈.弃(bìn)B.坦率.(shài)狙.击(zū)豁.免(huò)喟.然(kuì)C.怯懦.(nuò)挟.制(xiá)龃.龉(jǔ)掮.客(qián)D.刚愎.(fù)自用濒.危(bīn)整饬.(shāng)鞭笞.(chī)(2)提高性训练题①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是()A.以美国为首的“北约”,悍然对我驻南使馆进行轰炸,使邵云环等三位烈士无辜遇难。
B.我们能不能培养出“四有”新人,是关系到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大事,也是教育战线的根本任务。
C.台湾当局逆潮流而动,大肆鼓噪“两个中国”、“一中一台”,直接破坏两岸关系发展的基础。
D.香港回归意味着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生命力、感召力空前提高和壮大。
②填入空白处最恰当的词语是()______说一旦中国宣布1997年要收回香港,香港______可能发生波动,我的看法是小波动不可避免,______中英两国抱着合作的态度来解决这个问题,______能避免大的波动。
A.至于就只要一定B.如果就只要就C.至于就如果就D.要是就要是可③下列句中加点的词,使用正确的项()A.保持香港的繁荣,我们希望取得英国的合作,但这不是说,香港继续保持繁荣必需..在英国的管理之下才能实现。
B.这些方针政策应该不仅是香港人民可以接收..的,而且在香港的其他投资者首先是英国也能够接收..,因为对他们也有好处。
C.希望从夫人这次访问开始,两国政府官员通过外交途径进行很好的切磋..,讨论如何避免这种灾难。
D.不单单是两国政府,而且包括政府要约束厂商及各行各业,不要做妨碍..香港繁荣的事。
④在下面空白处填上一句话,借助时令天气,一语双关,“因境设辞”,表达对客人到来的喜悦和欢迎之情。
一年春天,他去拜访一位久未见面的老同学。
那天,天气特别好,连绵的阴雨过后,艳阳高照,春光融融。
老同学打开门,看见是他,高兴地说:“___________________”⑤用“宝库”、“迷S宫”、“钥匙”作喻体,写几句话表现“知识”或“书籍”的重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⑥用一个单句概括第三部分(最后一个自然段)的内容。
(不超过60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研习性习题阅读下面一段课文,完成文后问题。
至于说一旦中国宣布1997年要收回香港,香港就可能发生波动,我的看法是小波动不可避免,如果中英两国抱着合作的态度来解决这个问题,就能避免大的波动,我还要告诉夫人,中国政府在做出这个决策的时候,各种可能都估计到了。
我们还考虑了我们不愿意考虑的一个问题,就是如果在15年的过渡时期内香港发生严重的波动,怎么办?那时,中国政府将被迫不得不对收回的时间和方式另作考虑。
如果说宣布要收回香港就会像夫人说的“带来灾难性的影响”。
那我们要勇敢面对这个灾难,做出决策。
希望从夫人这次访问开始,两国政府官员通过外交途径进行很好的磋商,讨论如何避免这种灾难。
我相信我们会制定出收回香港后应该实行的、能为各方面所接受的政策。
我不担心这一点。
我担心的是今后十五年过渡时期如何过渡好,担心在这个时期中会出现很大的混乱,而且这些混乱是人为的。
这当中不光有外国人,也有中国人,而主要的是英国人。
制造混乱是很容易的。
我们进行磋商就是要解决这个问题。
_________是两国政府,_________包括政府要约束厂商及各行各业,不要做妨碍香港繁荣的事。
_________在这十五年的过渡时期内香港不要发生大的波动,1997年中国接管以后________要管理得更好。
我们建议达成这样一个协议,即双方同意通过外交开始进行香港问题的磋商。
前提是1997年中国收回香港,在这个基础上磋商解决今后十五年怎样过渡得好以及15年以后香港怎么办的问题。
①“我不担心这一点”,“这一点”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不超过15字)②空白地方应填入的一组词语是_______。
A.不但而且不单还B.不单单而且不仅还C.不只还只要而且D.只要而且如果一定③撒切尔夫人认为中国收回香港会带来“灾难性的影响”,你认为她的这种说法() A.是正确的,中国的管理方式不适应香港。
B.是错误的,她过低地估计了中国的实力。
C.是错误的,这种说法,只不过是英方想拖延归还的一个借口,或者说是一种威胁性言论。
D.是错误的,这是英方故意在夸大其辞,其实中方收回香港主权不会给香港带来任何不良影响。
④中英双方开始进行香港问题的磋商的前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能力训练题点拨与解答(1)基础性训练题:A(B项“狙”应为“阻”音为“zǔ”;“率”音为“shuài”;C项“挟”的音应为“xié”;D项“愎”的音应为“bì”)(2)提高性训练题①C(“三位烈士”与“遇难”矛盾;B项去掉“不能”;D项去掉“”和壮大)②C③D④嗬,老朋友,你给我们带来了温暖的阳光。
⑤这里是知识的宝库,如果你拥有开启知识宝库的钥匙,那么这些知识就是你的。
⑥我们(中国政府)提出以一九九七年中国收回香港为前提通过外交途径磋商就十五年怎样过渡得好和十五年后怎么办的问题达成协议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