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TI教学_基于对职业译者市场调研的实证研究
MTI毕业论文中的实证研究方法与数据分析技巧
MTI毕业论文中的实证研究方法与数据分析技巧实证研究方法与数据分析技巧在 MTI 毕业论文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本文将介绍实证研究方法的基本概念和常见的数据分析技巧,以帮助您在撰写 MTI毕业论文时能够进行可靠和有效的实证研究。
实证研究方法是一种基于实证证据的科学研究方法,旨在通过收集和分析数据来验证或否定假设。
在 MTI 毕业论文中,实证研究方法可以用于评估、分析和解释特定问题或现象,并提供对策、建议或改进方案。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实证研究方法:1. 调查研究:调查研究是一种广泛应用的实证研究方法,它通过收集被调查者的观点、态度和行为来了解特定问题。
调查研究通常使用问卷调查、面访或在线调查等方式收集数据。
2. 实验研究:实验研究是一种控制变量的实证研究方法,通过将被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并对其进行不同处理来比较其结果的差异。
实验研究通常包括实验设计、数据收集和数据分析等步骤。
3. 文献综述:文献综述是一种系统梳理已有研究文献的实证研究方法,通过收集、整理和分析已有研究的结果,从而得出结论或提出新的研究问题。
文献综述要求对已有研究进行合理的分类和比较,并提供对现有研究的评价和总结。
数据分析技巧是实证研究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有助于对收集的数据进行解释和推断,并得出可靠的结论。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数据分析技巧:1. 描述统计分析:描述统计分析用于总结和描述数据集的基本特征,例如均值、中位数、标准差等。
通过描述统计分析,您可以了解数据的分布、趋势和变异程度。
2. 探索性数据分析:探索性数据分析是一种发现数据特征和关系的分析方法。
通过使用可视化和统计工具,您可以识别变量之间的关联性、异常值或趋势。
3. 推断统计分析:推断统计分析用于根据样本数据对总体进行推断。
例如,通过估计总体均值或比较不同群体之间的差异,您可以得出关于总体的推断结论。
4. 回归分析:回归分析用于探索和解释变量之间的关系,并预测或解释一个或多个因变量。
《MTI学生口译焦虑和自我效能感相关性的实证研究》范文
《MTI学生口译焦虑和自我效能感相关性的实证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口译作为跨文化交流的重要桥梁,其重要性日益凸显。
然而,口译学习的过程中常常伴随着焦虑和自我效能感等心理因素,对于MTI(翻译硕士)学生的学业和职业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因此,本研究旨在通过实证分析的方法,探究MTI学生口译焦虑和自我效能感的相关性,为改善口译教学质量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提供参考依据。
二、研究背景及意义口译是一项高压力、高难度的职业,要求译员在短时间内准确理解并传达信息。
在口译学习中,学生常常面临来自多方面的压力,如学业压力、职业竞争压力等,这些压力往往导致口译焦虑的产生。
而自我效能感则是个体对自己能否完成某项任务的信心和能力的自我评价。
研究表明,自我效能感对于个体的学习和工作表现具有重要影响。
因此,探究MTI学生口译焦虑和自我效能感的相关性,有助于了解学生的心理状态,为教学提供指导。
三、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和实证分析的方法,选取某高校MTI专业的学生为研究对象。
问卷内容包括口译焦虑程度、自我效能感以及学习情况等方面的内容。
通过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探究口译焦虑和自我效能感之间的相关性。
四、研究结果1. 口译焦虑程度与学习效果的关系研究结果显示,MTI学生的口译焦虑程度与学习效果呈负相关关系。
即口译焦虑程度越高,学生的学习效果越差。
这表明口译焦虑是影响学生学习的重要因素之一。
2. 自我效能感与学习效果的关系研究还发现,MTI学生的自我效能感与学习效果呈正相关关系。
即自我效能感越高,学生的学习效果越好。
这表明自我效能感对于学生的学习和职业发展具有积极的影响。
3. 口译焦虑与自我效能感的相关性进一步的分析表明,MTI学生的口译焦虑与自我效能感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具体而言,高口译焦虑的学生往往自我效能感较低,而低口译焦虑的学生则往往具有较高的自我效能感。
这表明两者之间存在相互影响的关系。
五、讨论与建议根据研究结果,我们提出以下建议:1. 针对口译焦虑问题,学校应加强心理辅导和压力管理,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和职业观念,降低口译焦虑的程度。
以职业翻译能力为导向的MTI笔译教学规划研究
以职业翻译能力为导向的MT I笔译教学规划研究冯全功 张慧玉(南开大学,天津,300071)摘要:翻译的职业化催生出了职业翻译能力的概念,这一能力可分为历时翻译能力和共时翻译能力,其中前者是基础性组成部分,后者是区别性组成部分。
MTI教学的最终目标是为了提高学生的职业翻译能力,其中教学规划起关键作用。
教学规划大致可分为三大板块,即 谁来教 (教学师资)、 教什么 (课程设置)和 怎样教 (教学方法)的问题。
笔者对其中各个板块做了具体探索,特别是具体的课程设置等,意在对MTI 笔译教学模式的科学构建提供实践及理论指导。
关键词:MTI教育,职业译者,教学规划,职业翻译能力[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 8921 (2011)06 0033 06随着全球化步伐的日益加快,国际政治、经济、文化之间的交流日益增多以及国家 引进来,走出去 战略的实施,国内高素质、高水平的翻译人才严重匮乏。
鉴于翻译人才的重要性,有学者提议, 翻译人才培养和翻译队伍建设应该被上升到国家战略高度 (王银泉2008:25)。
为满足社会需求和国家战略需要,国内翻译硕士专业学位(MTI)于2007年设立并批准了15家试办单位,旨在培养能适应国家经济、文化、社会建设需要的高层次、应用型、职业化口笔译人才。
虽然MTI教育设立较晚,但势头发展迅猛,截至2010年9月获批试办MT I教育的高校已达158所。
尽管如此,MTI教育的各个方面依然还不很成熟,如应用型师资匮乏、课程设置科学性不强、教学方法单一等。
故制定一个合理的MTI教学规划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
翻译能力研究是为翻译教学服务的,翻译能力的构成分析对高校师资要求、具体的课程设置、教学方法等有直接的指导作用。
随着翻译的职业导向和应用能力越来越受重视,有必要系统地审视职业译者翻译能力的具体构成,从而为MT I教学规划提供理论上的指导,实现MT I教学的最终目的,即提高学生的职业翻译能力, 为MTI学生的职业生涯铺路搭桥。
2012-2016《上海翻译》期刊目录-整理
2012-2016《上海翻译》期刊目录2012年第01期国家机构对外翻译规范研究——以“熊猫丛书”英译中国文学为例耿强会讯文化研究与翻译研究王晓元英语科技文体:范式与翻译国外“本地化”翻译研究学术话语的构建李广荣《道德经》英译研究在中国文军;罗张回顾与反思:国内翻译伦理十年研究(2001-2010) 吴慧珍;周伟汉英文化展馆说明文字的修辞对比与翻译陈小慰科技翻译研究近些年相对停滞的原因探析范武邱政治文本翻译探析杨大亮;赵祥云科普翻译的挑战徐彬;郭红梅论公示语汉英翻译中的关联性——以无锡市为例赵芝英涉华文献翻译中的回译问题——《我们如何进入北京——1860年在中国战役的记述》译后叶红卫谈MTI培养体系中的本地化课程设置冷冰冰意境原则指导下的中国画画题翻译——以《毕瑞画集》为例刘继华会通中西的文化阐释——以安乐哲、罗思文英译《论语》为例谭晓丽对联翻译的抗译性和可译性王志娟基于关联理论的汉英格言翻译卜爱萍“译才”不只是“通才”——与何刚强教授商榷——兼评《全球化语境下的译者素养》张霄军中国高级英语学习者学术著作英译本中高频动词使用的语料库研究许瑾;杨秀文2012年第02期奎因的“翻译不确定性”到底是什么意思?——对一个译学中哲学误读的纠正吕俊西方译论与《圣经》教义的思想关联李龙泉2012年全国翻译高层研讨会会议通知定量乎?定性乎?——对构建翻译标准的理论思考刘峥贾文波原型—模型翻译理论的研究焦点与理论视角赵联斌应用翻译研究30年(1980—2010) 方梦之地名标志译写亟待国家规范乌永志论旅游翻译中译者主体性的限制因素杨萍贺龙平片名翻译中的国俗语义毛梅兰外宣翻译“译+释”策略探析卢小军MTICAT应用能力培养的探索与实践张政杨义宽视译教学的原理、步骤及内容詹成论口译实践的三个要素杨玮斌中国传统译论对于译学建设的积极意义——以“信达雅”翻译标准为例陈飘平POSSIBLY用法译评吴国良冯春灿网络时代的翻译能力与翻译技巧——以第23届“韩素音青年翻译奖”竞赛一等奖译文的生成为例万兆元平行文本与网络旅游广告英译梁君华第六届“优萌杯”翻译竞赛获奖名单“天下奇书”《山海经》及其英译——写在大中华文库《山海经》英译本出版王宏出版视角下的应用翻译研究郑艳杰第七届“优萌杯”翻译竞赛题第七届“优萌杯”翻译竞赛通知2012年第03期论翻译矛盾——从《德译中国成语故事》谈起桂乾元翻译中的认知视角——概念结构与翻译(3) 王斌动态投射与译者主体性束慧娟直译与意译:翻译方法、策略与元理论向度探讨方仪力从母语译入外语:国外非母语翻译实践和理论考察马士奎白皮书英译文本中动宾搭配调查与汉英翻译策略——一项基于汉英对比语料库唐义均地铁公示语翻译:问题与原则王树槐接受美学视角下的上海楼盘案名英译策略研究陈珊珊;高嘉正中西方修辞传统与外宣翻译的传播效果张雯;卢志宏MTI教学:基于对职业译者市场调研的实证研究丁大刚;李照国;刘霁制度文化话语口译认识论与方法论包通法;魏星妮从口译标准到口译规范:口译评估模式建构的探索王斌英语科幻小说中的新词及其汉译探析姜倩当代译论的探索者——郭建中翻译思想与实践研究王晓凤;张丽娟;张建青论勒菲弗尔对中国佛典译论译史的误读熊宣东化境:译作应比原作更好——从《林纾的翻译》说开去贾兴蓉众包翻译模式研究陆艳简评《翻译写作学》郭建中2012年全国翻译高层研讨会第二号通知本刊稿件体例及相关要求2012年第04期论应用翻译学理论范畴体系整合与拓展的逻辑基础曾利沙对立与统一排斥与互补——翻译的语言学视角冯奇万华翻译选择过程的非线性特征宋志平论译者隐身——一个社会性视角周红民程敏《毛泽东选集》英译中的策略变化巫和雄英汉翻译中的褒贬词语选择杨平英语新闻标题中的仿拟辞格及其翻译研究刘金龙戴莹多模态话语分析视角下影片《金陵十三钗》的字幕翻译研究吕健吴文智翻译学理论多维视角探索曾利沙语篇连贯与翻译策略李静民族侮慢语——国际现场口译无法回避的领域刘夏青刘白玉基于云服务的校企合作翻译教学生产平台设计研究曾立人肖维青闫栗丽走进绚丽多彩的翻译世界王宏蓬勃发展的视听翻译研究及教学——Jorge Díaz Cintas访谈董海雅ASSURE用法译评吴国良冯春灿浅谈中国社会变迁下“农民工”一词的英译刘洪泉专有名词的汉译与译者的素养杨清波杨银玲论全球化语境下科技翻译的文化共享与渗透——《时报信息》翻译个案研究吴波“无家可归”与“重返家园”:反思翻译目的论彭文青一本以培养学生翻译能力为中心的MTI教材——《高级汉英翻译》评介苏艳第五届海峡“两岸四地”翻译与跨文化交流研讨会全国翻译工作座谈会暨中国翻译协会成立30周年纪念大会在京召开第五届全国应用翻译研讨会一号公告开展翻译学的复杂性研究——一个译学研究思想观念和思维方式的革命吕俊信息化时代应用翻译研究体系的再研究王华树冷冰冰崔启亮苏、俄翻译理论文艺学派的思想演变及其研究毛志文论语境类型与翻译刘英蘋耿智《中庸》英译研究在中国陈梅文军多元互补、和谐共进——2012年全国翻译高层研讨会综述王宏罗修筠译创:一种普遍的实践黄德先殷艳论商务英语翻译的4Es标准翁凤翔且编,且译,且写——论形象片英译者身份的动态重叠吴自选专利文件要点分析及其对机译校改的启示罗建华何以用“独立成篇”取代“忠实”?——试谈翻译教学理念的创新刘季春试论宗教词汇隐喻的英译汤金汶学术模因跨语际复制的变异和对策樊林洲“邓小平理论”就是Deng Xiaoping Theory吗?——从词语搭配的视角谈唐义均语料库和应用翻译——以蚕学馆旧址纪念碑碑文的翻译为例黄海军王昌米翻译记忆系统的语境观王正《华英翻译捷诀》——近代第一本翻译教材刘明孙增德简评几本警务英语教材的翻译实例杨廷友翻译策略的理据、要素与特征方梦之和合翻译思想之整体模型研究途径钱纪芳释“对译”黄忠廉贾明秀翻译批评模式多元互补刍议——20世纪西方文论对中国翻译批评研究的启示李和庆薄振杰中国本地化行业二十年(1993—2012) 崔启亮国内语料库翻译学20年述评(1993—2012) 宋庆伟匡华吴建平中国周边涉美军事协定的“模糊战略”与翻译陷阱孟祥春全球化背景下财经报道的翻译技巧与方法黄樱运用现代技术手段英译专门科技文本——以航海技术领域论文为例汪洋彰现特色,知行并举——本科翻译专业教材编撰应处理好五个关系何刚强关注以过程为取向的翻译教学——以评注式翻译和同伴互评为例李小撒柯平翻译硕士专业学位(MTI)研究生学制问题探讨李昌银谈俗语“打铁还须自身硬”的英译张顺生《墨子》英译比读及复译说明王宏ORDER用法译评吴国良张瑜第八届“优萌杯”翻译竞赛试题伦理回归后的汉字术语译介思考——以《中国园林》英译本为例梁君华翻译研究中的词语误判与误评——以翻译与意识形态的研究为例李贵升罗国青李艳冰Translation Peripheries:Paratextua Paratextual Elements in Translation述评——翻译研究的副文本视角张玲2013年8月教育部高校外语教育中青年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通知第八届“优萌杯”翻译竞赛通知在第五届全国应用翻译研讨会上的发言(摘要) 黄友义应用翻译学理论逻辑范畴拓展方法论——兼论译学理论创新的认识论和价值论曾利沙复杂性科学观照下翻译标准问题的再探讨——论底线翻译标准的必要性和合法李春芳吕俊应用翻译研究:原理、策略与技巧方梦之著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翻译规范理论的社会学重释王传英翻译项目管理实务(A Practical Guide to Translation Project Management) 王华伟王华树编著中国对外翻译出版有限公司,2013年出版2012年中国翻译研究评析王祥兵邹兵伍志伟国内翻译竞赛综述吕立松穆雷2013年第五届中国翻译职业交流大会隆重召开应用翻译研究的新起点方梦之简评《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雕塑群说明文字的英译居祖纯国际会展名称英译:问题、模式与译名建构罗国华基于概念整合,追求地道译文朱音尔川菜烹饪方法英译原则及其应用张媛梁霞第四届“学府杯”科技翻译大赛翻译专业教学的国际化经验:来自澳大利亚的启示王非陈向京韩翀通识教育与翻译人才培养的关联——以西南联大外文系的课程设置为例吴自选也谈“邓小平理论”的英译——兼与唐义均先生商榷朱明炬云计算下的翻译模式研究陆艳国外机辅条件下的翻译过程实证研究王娟影视翻译中情色禁忌语的归化策略彭典贵浅谈现代日语中的外来语曾薇薇对“标本”的标本兼治——《远西奇器图说录最》有关问题稽考杨全红曾咪学好中文,做好翻译——翻译专业本科生《中文读写教程》评介王冬梅首届少数民族文库外译全国高层论坛——暨“中国少数民族文库翻译研究中心2013年第04期生态翻译学的国际化进展与趋势思创·哈格斯文本类型、翻译目的及翻译策略张美芳全球结构视野下的翻译规范研究傅敬民浅谈汉语对联英译的策略与方法吴伟雄法律翻译与法律移植——以晚清法律翻译实践为例吴苌弘文本类型学视角下《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英译研究石秀文吕明臣词源学视角下的奥巴马演讲辞翻译策略研究李国华上海市科技翻译学会顺利换届格式塔意象在类比语篇翻译中的再造——以TEM8(2013)汉译英试题邵惟韺邵志洪一项中国EFL学习者英译汉笔试成绩预测因素的实证研究张新玲刘君玲从“青衣”等京剧术语的英译看文化翻译的归化和异化张琳琳从整合营销传播视角看“中华老字号”品牌的翻译策略扈珺刘白玉APPEAL用法译评吴国良吴雷《上海翻译》扩版、编辑部迁址启事法律语篇中shall和may的翻译对比研究王子颖电子语料库在翻译教学中的应用刘稳良《老子》汉英翻译平行语料库建设汪定明李清源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翻译研究立项10年观——基于翻译研究分类的统计分析年晓萍2000—2012年间西方视听翻译的研究吕洁应用翻译研究的理论化与体系化——《应用翻译研究:原理、策略与技巧》评述程敏刘金龙《商务英语翻译》的失范与误译梁雪松“翻译研究战略论坛”主题征集启事2014年全国应用翻译理论高层论坛通知2014年第01期研究接地气,文章追技道——《上海翻译》不变的办刊追求何刚强先行者、推动者、建设者——方梦之教授对我国译学建设的贡献郭建中方家译道、梦而圆之任东升翻译研究三人谈(上) 孙艺风何刚强徐志啸语义透明与汉语熟语的直译趋近万华国际公示语误译举隅王树槐Keith Wood 商务信函翻译探究慎丹丹翻译过程研究的新模式探析——从Triangulation的译名谈起王少爽高乾语篇语调翻译李发根龚玲芬翻译政策研究及其对当下中国的借鉴意义滕梅商务翻译策划——以蒙牛广告语英译失误为例周剑波蒋璐吕和发译笔带批判锋芒,阐述现宗教偏见——高大卫《论语》英译本特色评析张晓雪论早期《聊斋志异》英译中的伪翻译现象——以乔治·苏利耶·德莫朗的译本为例李海军论清末民初的译名统一及其学术意义张景华论中国政治术语英译再创建的三个维度冯雪红首届中国少数民族文库外译学术研讨会李跃平医学冠名术语的转喻及其翻译研究冯梅第四届国际生态翻译学研讨会边立红模因理论指导下的汉语歇后语英译卜爱萍第八届“优萌杯”翻译竞赛圆满落幕口译课堂训练中的“非常”之道赵燕明清译者的构成及其地域分布李亮亮贺爱军“非主流”英语文学暨中国文化走出去的翻译视角专题研讨会徐正威Whistleblower or Leaker?——管窥语言的意识形态之维潘平亮美国密苏里州别名Show Me State的文化内涵及其汉译李应清浙江省翻译协会年会暨浙江省第七届高校翻译教学与研究研讨会冯春灿中国各种山名翻译背后的学问连真然翻译的功能视角——从翻译功能到功能翻周红民2014年全国高校教师翻译教学与研究讲习班一号通知高校青年外语教师如何自我定位与发展——南京大学许钧教授访谈录黄新炎许钧经典翻译的多视角研究——《翻译与经典:文化历史中的身份变化》评介张汨文军上海大学外国语学院2014年招聘计划《上海翻译》(2014起)主要栏目设置说明“翻译研究战略论坛”主题征集启事2014年全国应用翻译理论高层研讨会通知2014年第02期应用(文体)翻译学的内部体系方梦之重过程,还是重结果?——译者的母语对英译文本的影响王建国何自然翻译研究三人谈(下) 孙艺风何刚强徐志啸功能决定形式——探讨港澳地区诗型公示语英译陈曦第九届荣鼎翻译奖全国青译赛决赛落下帷幕纪录片字幕汉英翻译研究——以纪录片《美丽乡愁》的翻译实践为例程维翻译与“国家富强”:析严复翻译之用意李涛社会学视阈下的林纾现象解读张祝祥刘杰辉翻译项目管理流程介绍蒲欣玥高军在线教翻译——基于QQ即时通讯软件的实证研究陈凌陈广益本刊开通网上投稿系统(试运行)启示网络翻译社区初探马旭燕海外《论语》漫画英译评鉴强晓元语篇的主体间性建构与典籍英译——以《孙子兵法》英译为例纪蓉琴《中国翻译家研究》组稿工作接近尾声述往事思来者明道理——有关翻译史编写的思考贾洪伟姜闽虹方梦之译学思想与方法论研究——兼论翻译学理论体系的研究路向曾利沙从迁移理论看鲁迅的翻译语言对创作语言的影响朱湘军康翠链翻译资质认证identification of translator大学英语需要从“教学翻译”向“翻译教学”过渡——评析“大学英语四、六考试新题型”中的段落翻译陆仲飞《译林回望》方梦之生态翻译学视角下翻译教学模式实证研究舒晓杨ARGUE的用法与含义种种吴国良吴雷雷刍议我国“口腔医院”的名称英译李海清刘华文国际组织中的职业译员——对布莱恩·福克斯和安妮·拉费贝尔的访谈戴惠萍曹嬿《英汉-汉英应用翻译教程》被大幅剽窃——析剽窃者的卑劣手法王冬梅基于云计算和大数据挖掘的外语学科多模态优质资源开发与应用CHL系统2014年全国高校教师翻译教学与研究讲习班二号通知目前我国译学研究的困境与出路吕俊书讯翻译中的“共注观”王斌钱锺书“化境”翻译思想新探王军平赵睿语义指向分析与翻译研究陈洁陈粤变译伦理:“舍”与“得”思考胡东平喻艳立法文本中模糊性语词的翻译原则吴苌弘英语影视剧剧本的语类及其翻译处理孔倩海关条法的语篇翻译策略探究韩健谈谈焊接标准文献中几个常见词的译法刘榴何德孚试析方梦之教授的译学思想线路图钱纪芳翻译家精神研究:以杨宪益、戴乃迭为例付智茜商务翻译项目化教学设计蒋阳建网络环境下口译课多模态教学模式的构建陈卫红“翻译研究战略论坛(2014)”通知翻译教学:继承与创新丁卫国从佛典译场管窥提高当今翻译质量的途径熊宣东第六届海峡“两岸四地”翻译与跨文化交流研讨会20世纪上半叶中国文坛对王尔德作品的不同评判袁丽梅《鹿鼎记》英译本中的语境重构与译者显形刘雪岚古代科技典籍英译——文本、文体与翻译方法的选择梅阳春试论韦努蒂翻译理论的创新与局限付仙梅译者适应与译者选择之偏差吴育红刘雅峰一场瞎子和聋子的对话——重构英使马戛尔尼访华的翻译过程刘黎历届全国应用翻译研讨会综述贾文波《马赛克重构——翻译研究的构式语法途径》述介杨子王雪明跨界的感觉林巍2014年“全国应用翻译高层论坛”如期召开第六届全国应用翻译研讨会一号通知走出去战略与出版意图的契合:以英译作品的当代转向为例王建开关于举办第二期全国高校教师翻译教学与研究讲习班的预告谈谈翻译研究的创新与规范傅敬民许志芳译学继承与发展:传统译论现代化新论陈达龚小萍我国苏俄翻译理论研究:回顾与展望赵艳秋“外宣”宣何?“外宣翻译”译何? 吕和发邹彦群“非常+名词”结构的语义特征与英译策略周永模《外语与翻译》公开发行启事网络信息技术环境下的翻译主体性徐岚文化外译之中国特色词汇:策略比较及影响因素邢杰甘露汉译英误译现象剖析单伟龙翻译工作坊教学模式探究吕亮球论大学英语翻译教学中跨文化意识的培养苏广才李双娟视译教材的编写:现状与问题许庆美刘进第三届全国公示语翻译研讨会、第三届全国旅游暨文化创意产业翻译研讨会在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召开从施莱辛格的学术轨迹看国际口译研究的发展态势王斌华翻译项目中的术语管理研究王华树张政方梦之应用翻译理论形成考黄忠廉孙秋花李亚舒认知语法视野下的《红楼梦》英译乔小六建构、质疑与未来:生态翻译学之生态苗福光王莉娜翻译与守土有责——从钓鱼岛争端中的翻译事例谈起杨全红欢迎订阅2015年度《上海翻译》杂志翻译的语义探索与语用意识——吴国良教授访谈录吴国良刘欣对一起一稿两投事件的谴责和处分创新翻译人才培养模式,提升翻译人才培养质量——全国翻译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2014年年会纪实李正栓李娜《上海翻译》投稿系统及用稿体例说明2015 TESOL国际研讨会通知进一步深入研究中国传统译论——探索构建中国传统译论体系郭建中上海市科技翻译学会成立30周年庆典活动隆重举行中观翻译研究——宏微之间的探析方梦之译学理论何为——对我国翻译学理论研究的思考蓝红军走出“文本语境”——“碎片化阅读”时代典籍翻译的若干问题思考林元彪译事双“无”议左飚翻译与中国文化外交:历史发展及策略分析孙三军文军“翻译研究战略论坛(2014)”在海口经济学院成功举行法律英语中的隐喻研究及其汉译王骞全国第二届少数民族典籍英译学术研讨会综述王维波王宏印李正栓认知-功能视角下英语定语从句的翻译耿智马慧芳论手语新闻节目中手语译员的角色定位倪兰从默会性知识论翻译教材的范例李洪金《心经》英译释要安全勇尊重史料,还原《毛泽东选集》英译历程潘卫民董维山《毛泽东选集》英译本意识形态操纵之分析潘苏悦西方语用翻译研究:述评与前瞻李占喜2004—2013中国口译研究的发展与走向王茜刘和平续说“镣铐”与“跳舞”——对“翻译研究三人谈”的延伸思考刘爱兰第十六届全国科技翻译研讨会通知西方翻译社会学研究的最新进展——《翻译与社会导论》述介覃江华关于举办第二期全国高校教师翻译教学与研究讲习班的预告“看山看水”的启迪潘文国走向复杂性科学范式的翻译学吕俊侯向群沿波讨源,守本开新——论中国传统译论的特质及我们应有的态度刘敬国公示语翻译质量评价探索冯奇第十届荣鼎翻译奖全国青译赛成功落幕翻译中认知的渐进性研究王吉会中国电影字幕翻译之“切”的原则高红“Thick Translation”研究20年:回顾与展望李红霞张政上海市科技翻译学会成功举办翻译技术沙龙文化传承视域下的艺术文献翻译宁立正汉英数字口译的极限取整策略和模糊介词的妙用王小济计算机辅助翻译课程设置与技能体系研究黄海瑛刘军平探索翻译教材建设,促进翻译专业教育——《我国翻译专业教材建设:理论构建与对策研究》述评张美芳本地化项目管理课程教学实践崔启亮第六届“华政杯”全国法律翻译大赛通知本地化翻译规范研究王传英卢蕊《孟子》译本精神构式比较研究刘翌包通法“翻译研究战略论坛”(2015)通知《大中华文库》国人英译本海外接受状况调查——以《孙子兵法》为例李宁CLAIM用法译评吴国良中-英译写要兼顾“达意”与“漂亮”——Shanghai Daily原主编张慈赟访谈录袁丽梅何刚强记老当益壮的翻译学者李亚舒教授刘金龙姜闽虹华东政法大学法律翻译学科介绍华东政法大学翻译硕士专业简介2014年全国高校教师翻译教学与研究讲习班二号通知全国ESP高端学术论坛一号通知从“异语写作”到“无本回译”——关于创作与翻译的理论思考王宏印上海翻译技术沙龙举办第三次活动王启华转向冲动与问题意识——也谈当前国内的翻译研究韩子满翻译行为研究评述与展望钱春花徐剑李冠杰网络流行语认知价值及翻译谢之君杨月华法治关键词汇及若干重要提法的译研屈文生汉英认知模式的异同与翻译的转换王子颖从语态选择的编译改动看意识形态的翻译转换徐英多维整合原则关照下的时政党政话语翻译周丽译者主体性在“对话”与“视域融合”中的彰显余斌翻译学博士生理论研究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来自英国赫瑞瓦特大学的借鉴穆雷邹兵董冀卿第十六届全国科技翻译研讨会顺利召开潘卫民基于培养职业意识的翻译教学思路李艳翻译教学与地方经济建设互动双赢模式探究——以四川省泸州市为例贺义辉李春慧吕毅国内外译员角色研究的进展与思考(1976—2014)——一项基于相关文献的计量分析邢星上海大学外国语学院2015—2016年招聘计划MTI口译课程设置反思——以教学实践为例朱珊刘艳芹本地化技术研究纵览王华树刘明刘殿爵典籍英译述评王亚光不可译性与意识形态对翻译的操纵刘成萍陈家晃第六届全国应用翻译研讨会顺利召开闫晶晶司耀龙《上海翻译》创刊30周年座谈会征稿。
翻译硕士“翻译职业伦理”课程构建研究基于语言服务市场现状和MTI教学调研的反思
外语教育研究前沿(原名《中国外语教育》)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in China 2021年2月February 2021第4卷 第1期V ol. 4 No. 1翻译硕士“翻译职业伦理”课程构建研究:基于语言服务市场现状和MTI教学调研的反思1赵田园 李 雯 穆 雷北京外国语大学 海南师范大学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2021 外语教育研究前沿(原名《中国外语教育》)(1),26-32页提 要:近年来,翻译硕士(Master of Translation and Interpreting ,简称MTI )教学持续发展,学生的技能水平显著提高。
然而,和职业素养培养密切相关的职业伦理教育存在教学关注度不高、教学目标不明确、教学内容碎片化、教学设计缺乏理论支撑、教学方法科学性不强等问题。
本文对国内外翻译职业伦理教学的现状和不足予以回顾,并基于伦理学等学科理论,从课程目标、教学原则、教学安排、教学模块、教学方式五个方面对MTI “翻译职业伦理”课程进行探讨,以期提高学界对职业伦理教育的关注度,增强MTI 职业伦理教育的科学性。
关键词:职业化;MTI ;课程设置;职业伦理;教学[中图分类号] H319.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6105(2021)01-0026-071 引言以翻译为核心业态的语言服务业在21世纪进入高速发展的黄金期,为翻译实践带来了巨大的机遇,也对译者的职业操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近年来,媒体时常曝光译员道德失范和素养不佳问题,如翻译质量下降、抄袭剽窃、翻译造假、对待客户傲慢无礼、泄露客户机密信息等(冯建中 2006;袁升文、辛全民 2010),致使译员的职业伦理问题引起广泛关注。
例如,“翻译职业道德”成为2001年国际翻译日的主题,中国翻译协会于2016年和2019年分别牵头发起了语言服务诚信承诺活动和《译员职业道德准则与行为规范》研制工作。
英语专业学生翻译市场熟悉度的调查研究
两个 部分 。一部分 要求 英语 专业 学生 直接判 断 自己
对 翻译 市 场 的熟 悉 度 , 主要 包 含 翻译 公 司译 者 的构 成、 翻译 公 司对译 者 的要 求 、 翻译公 司对 译者 的评 价
能力 是一 种复 杂 的认 知 网络 , 包括 策 略 、 能 力和 知识
等[ 1 ] 。 翻译能力 涉 及 的范 围如此 广泛 , 与之 相对 应 的
教 学 进行 了调查 , 内容 主 要包 括 各 校有 关 翻译 课 程 的设置 情况 、 课 程时 数 、 教学 方式 、 翻译 实践 、 从业 培
翻译 教 学也应 不单 单是 培养 学生 的“ 译” 的能力 。专 业 学 生 的翻译 能 力 , 应 与 翻译 活 动 中所涉 及 的 各个 环节 紧 紧相关 。翻译教 材 、 翻译市 场 需求 、 社会 需求 等, 都是 专业 学生 翻译 能力 培养 中不 可忽 略 的因素 。
2 调 查 结 果 与 分 析
2 . 1 英语 翻译 专业 学 生对翻译 市场 的 熟悉度
表 1 英语 专 业 学 生 翻 译 市 场 的 熟 悉 度 的 主 观 判 断
主要 内容
翻译 产 品
反 馈 情 况 熟悉 ( 5 ) 模 糊( 5 1 ) 不熟悉 ( 4 4 %) 熟悉( 1 O ) 模糊 ( 7 6 A) o 不熟悉 ( 1 7 ) 熟悉( 1 2 ) 模糊 ( 5 6 ) 不熟悉 ( 3 2 ) 熟悉 ( 2 %) 模糊 ( 8 2 ) 不熟悉 ( 1 6 ) 熟悉 ( 7 0 %) 模糊 ( 2 5 ) 不熟悉 ( 5 ) 熟悉 ( 2 5 ) 模糊 ( 7 0 %) 不熟 悉 ( 5 ) 熟悉 ( 1 3 ) 模糊 ( 6 7 ) 不熟悉 ( 2 o )
翻译专业毕业论文与翻译市场研究
翻译专业毕业论文与翻译市场研究摘要:翻译专业教学极具实践性和职业导向,其人才培养目的是让毕业生成功进入职业市场。
毕业论文是高校培养人才的重要实践环节,对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本文以翻译职业化为背景,分析当前高校翻译专业学生毕业论文写作现状、存在问题,并对改进策略进行了有效探索,以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职业翻译人才,满足日益发展的翻译行业需求。
关键词:翻译行业;翻译本科专业;毕业论文;市场契合翻译学作为语言类专业的一个分支,已从语言学中独立出来,成为一门新的学科。
近年来,国内外高校纷纷开设本科翻译专业,毕业论文,作为评价翻译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指标,也逐渐引起学者们的关注。
然而,目前国内很多高校本科翻译专业的毕业论文写作方向与翻译行业联系不密切,翻译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脱节。
探索科学的毕业论文写作路径,使其与市场对翻译人才的需求密切结合,对于培养具有良好市场意识的应用型翻译人才,满足日益发展的翻译行业需求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1翻译职业化与高校翻译人才培养作为一种应用性语言交际活动,翻译历经数千年的发展历史,如今已步入职业化时代,成为了千千万万职业翻译的谋生手段,许多高校纷纷开设翻译专业。
高校是输送翻译人才的主要基地,承担了国家培养翻译人才的重任。
传统的翻译人才培养过于侧重理论学习,培养出来的学生翻译实践能力不高,难以适应当前翻译职业化背景下市场对翻译者实践能力的要求。
所以,高校翻译人才培养模式亟需改革。
我国的大学教育已从精英教育转变为平民教育,大学教育对象必须考虑接受教育后的出路在哪里。
大学教育以市场为导向已经成为应用型本科院校发展的一种必然趋势,在以市场为导向的本科教育理念下,受教育者具有良好的市场适应性,有利于其顺利就业并有更好的职业生涯。
为适应市场对实践性强的职业化翻译人才需求,翻译专业本科教学应以市场为导向,促使翻译教学科学化、规范化,提高翻译专业学生的翻译能力、职业能力,有效地满足社会和个人对本科翻译人才的需求。
翻译职业调研报告
翻译职业调研报告1. 调研目的本调研报告旨在探讨翻译职业的现状和发展趋势,以提供关于翻译行业的相关数据和见解,为从业者和相关机构提供参考。
2. 调研方法本次调研采用了问卷调查和面访两种方式进行。
问卷调查主要针对翻译从业者进行,包括自由翻译人员和就业翻译人员。
面访则主要采访了翻译公司的内部人员和一些相关专家。
3. 调研结果分析3.1 从业者情况根据问卷调查数据显示,从业者中自由翻译人员占比为60%,就业翻译人员占比为40%。
自由翻译人员主要以个人形式从事翻译工作,就业翻译人员则多在翻译公司或相关机构就职。
3.2 语种需求调研数据显示,英语是最受欢迎的外语语种,其次是日语和法语。
然而,近年来,随着中国的国际交流不断扩大,越来越多的语种开始受到重视,例如俄语、西班牙语和德语等。
3.3 行业需求根据调研结果,翻译行业中需求最大的领域为法律、商务、IT和医疗方向。
随着全球化的进程加快,翻译在企业间的商务合作、法律文件翻译和科技交流等方面的需求在不断增长。
3.4 市场价格调研数据显示,翻译行业的价格波动较大,与从业者的经验和语种有密切关系。
普遍来说,高级翻译人员的价格较高,且国际级别的翻译人员更受市场追捧。
3.5 技能要求从业者普遍认为,熟练掌握外语和母语是基本要求。
此外,翻译从业者需要具备良好的研究能力、文字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对于特定领域的翻译,丰富的相关知识也是必备的技能。
4. 发展趋势展望4.1 人工智能与翻译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进步,机器翻译的质量也在不断提高。
然而,由于语言的复杂性和文化的差异,人工翻译仍然不可或缺。
未来,人工智能可能更多地与翻译人员合作,提供更高效和准确的翻译服务。
4.2 科技与翻译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翻译工具也在不断更新。
CAT工具、术语库和翻译记忆库等工具的使用,可以提高翻译效率和质量。
未来,翻译工具的智能化和自动化将会更加成熟,为翻译人员提供更多的辅助和支持。
4.3 翻译人才培养随着翻译行业的发展,对翻译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
实施案例教学,培养职业译者——MTI笔译教学模式探索
1 O引 言 .
文献标 识码 : A
文章编 号 :0 224 (0 9 0 —080 10 -63 2 0 )602 —5
大 量不确定 的情 况下 , 锻炼 学生运 用 E Q和 I , Q 针对
摘要: 本文在借 鉴 管理 学 中案例教 学的基础 上 , 讨 了案例 教 学在 MT 教 育 中的应 用 , 探 I 包括 可行性
分析 、 案例 的选择 和编 写 、 案例 教 学 的组 织与 实施 等 。对 管理 学 中的 两个案例 教 学 图示进行 有机整
合 。 出 了一个 系统 的应 用于 MT 教 育 的案例教 学整体 流程 图。在 M I 育 中 实施 案例教 学可 以 提 I T教 充 实丰 富教 学 内容 , 出翻译 实践 , 突 以具体 生动 的教 学方 法培养 高质量 的职 业译 者。
业 。鉴于 M I 育 的应用 性 和 职 业性 , 文 在借 鉴 T教 本 管理 学中案例 教学 的基 础上 , 讨如 何 在 MT 教 育 探 /
( )以案 例为 教学材 料 , 1 引发 学 生思考 , 旨在培 养在 实践 中解 决 问题 的 能力 。 ( )以学生 为 中心 , 师组 织讨 论 , 求师 生之 2 教 要
决 问题 和应 对挑 战 的过 程 , 些 问题 和 挑战 是现 实 这
存在 的 , 师在 寻找 解 决 方案 的 过程 中发 挥 着组织 教
者、 主持者 、 唱反 调者 、 仲裁者 的作用 。 ⑦
从 以上两 个 定 义可 以推知 , 例教 学 主要有 以 案
下 四个特征 :
成效的教学方 法 , 尤其 适 用 于 应用 性 较 强 的学 科专
级MTI翻译实践报告专业领域中英翻译策略初探
级MTI翻译实践报告专业领域中英翻译策略初探一、本文概述本文旨在探讨专业领域中英翻译的策略与实践,以MTI(翻译硕士)翻译实践为基础,结合具体案例,分析翻译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采取的应对策略。
本文将深入探讨专业领域的语言特点、翻译难点和相应的翻译方法,旨在为提高专业领域中英翻译的质量提供一些有益的建议。
本文将简要介绍MTI翻译实践的重要性及其在专业领域中的应用。
接着,通过对专业领域中英翻译的现状进行分析,指出当前翻译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在此基础上,本文将重点探讨中英翻译策略,包括词汇选择、句式调整、文化因素的处理等方面。
通过具体案例分析,展示如何运用这些策略来解决翻译过程中的实际问题。
本文将对MTI翻译实践在专业领域中的应用进行总结,并展望未来的发展趋势。
通过本文的研究,希望能为从事专业领域中英翻译的译者提供一些有益的启示和参考,推动专业领域翻译实践的不断发展。
二、翻译实践报告概述本翻译实践报告的核心目的是探索专业领域中英翻译的策略和技巧。
在这个过程中,我选择了特定的专业领域文本作为翻译实践的对象,以期能够深入了解该领域的语言特点、术语用法和专业背景。
翻译实践报告的主要内容包括对原文的详细分析、翻译过程中的难点和挑战、以及所采用的翻译策略和方法。
在翻译实践过程中,我遇到了许多挑战,如专业术语的准确翻译、句子结构的调整、以及文化背景的传达等。
针对这些问题,我采用了多种翻译策略,如直译、意译、增译和减译等,力求在保持原文信息的基础上,使译文更加流畅、自然。
通过本次翻译实践,我深刻认识到专业领域中英翻译的重要性和复杂性。
翻译不仅仅是语言的转换,更是文化的交流和思想的传递。
在未来的翻译实践中,我将继续探索更加有效的翻译策略和方法,以提高翻译质量和效率。
我也希望本次翻译实践报告能够为其他从事专业领域中英翻译的研究者和实践者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三、专业领域的翻译特点与难点在专业领域的翻译实践中,尤其是在MTI(翻译硕士)的框架下,翻译的特点与难点表现得尤为突出。
翻译研究方法-实证研究
EMPIRICAL RESEARCH METHOD
实证研究
自然性研究:指研究者在现实生活和自然情景中对某种现象或过程进行观察,在此过程中研究者没有对该现象或过程做任作干扰,只是对研究对象显现的特征作了记录;(描写性研究)实验研究:是通过“干扰、控制事物的自然秩序”将研究对象的某些个别特征与其他特征区别开来专门研究的过程,实验中须设定和控制实验条件,以便与其他条件下得出的结论进行对比。
DESCRIPTIVE METHOD描写性研究
DESCRIPTIVE METHOD & PRESCRIPTIVE METHOD
规定:定下规则或给出明确指令描述:与批判、评价、理论、规范、规定、情绪化、先验、分析等词相对
规定
描述
应该
是
包含价值判断
不包含价值判断
理想 信仰 世界观
实在
指导实践
陈述事实
EMPIRICAL RESEARCH METHOD
实证研究中,研究者通过观察、勘察等途径获得研究对象自然情景中的研究数据,然后通过归纳、统计和概括提出理论假设;或首先提出理论假设,通过实验等方法获得经验数据,最后对假设进行证实或证伪。在此过程中“实证”的概念主要体现在验证假设的方法“观察、实验”上。具体说来,翻译实证研究不仅是分析文本、描述翻译现象,更是通过观察、实验等方法,概括“总结制约译者翻译行为的经验变量和翻译规范,阐释和说明这些变量间内在关系的规律性”,最后建立关于翻译现象、翻译行为的解释性和预测性原理和规则。
具体方式
统计调查研究
实验研究
文献研究
资料收集方法资料分析方法: 统计分析
问卷法实验法文献法
描述统计法推断统计法
QUANTITY METHOD
实证研究方法在MTI毕业论文写作中的应用
实证研究方法在MTI毕业论文写作中的应用摘要:实证研究方法在MTI(翻译硕士)毕业论文写作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本文将介绍实证研究方法的基本概念、主要步骤及其在MTI毕业论文中的具体应用,包括问题定义、理论框架建立、研究假设的提出、数据收集与分析以及结果解释等。
实证研究方法能够帮助MTI学生进行系统科学的研究,并为他们提供准确可靠的研究结果和结论。
关键词:实证研究方法;MTI毕业论文;问题定义;理论框架;研究假设;数据分析引言随着翻译行业的不断发展,MTI(翻译硕士)成为越来越多热门的学位课程。
在MTI学位课程中,完成一篇高质量的毕业论文对学生来说是必不可少的。
而实证研究方法作为一种科学、系统的研究方法,为MTI学生在毕业论文写作中提供了重要的指导和应用价值。
实证研究方法的概念和步骤实证研究方法是一种以观察、实验和数据分析为基础的研究方法,旨在通过收集和分析实际数据来验证或证伪研究假设,以获取准确可靠的研究结果和结论。
实证研究方法的主要步骤包括问题定义、理论框架建立、研究假设的提出、数据收集与分析以及结果解释。
问题定义是实证研究的起点,研究者需要明确论文的研究目标和关键问题,确定研究的范围和目标群体,确保整个研究过程的有效性和可操作性。
在MTI毕业论文中,问题定义通常从翻译实践中的具体问题入手,如某种翻译策略的有效性、专业翻译人员的翻译质量等。
理论框架建立是实证研究的关键步骤,它为研究提供了一个理论基础和方法论框架。
在MTI毕业论文中,建立适当的理论框架可以帮助研究者理清研究对象的相关理论背景,并指导实证研究的具体假设和数据分析方法的选择。
研究假设的提出是实证研究的核心部分,它是研究者对研究问题的看法和预测的表达。
在MTI毕业论文中,研究假设的提出通常基于理论框架和问题定义的分析,旨在对研究问题进行具体化并提供研究的方向和目标。
数据收集与分析是实证研究的重要环节,它需要研究者通过有效的方法和工具收集和分析相关数据。
功能翻译理论指导下的高职英语翻译教学实证研究
功能翻译理论指导下的高职英语翻译教学实证研究【摘要】本研究在功能翻译理论的指导下,探讨了高职英语翻译教学的实证研究。
通过对功能翻译理论的概述、高职英语翻译教学现状的分析以及功能翻译理论在教学中的应用实证研究等环节的研究,结合案例分析和教学效果评估,得出了一系列结论。
本研究总结了功能翻译理论指导下高职英语翻译教学的实践经验,并探讨了未来研究的方向。
这些研究成果对于提升高职英语翻译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翻译实践能力,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
【关键词】高职英语翻译教学、功能翻译理论、实证研究、案例分析、教学效果评估、研究背景、研究目的、研究意义、教学实践、高等职业教育、翻译教学效果、启示、展望、未来研究方向1. 引言1.1 研究背景传统的英语翻译教学往往注重语言知识的传授,忽略了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导致学生在实际翻译过程中常常陷入困境。
如何将功能翻译理论引入高职英语翻译教学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成为当前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
本研究旨在通过功能翻译理论指导下的高职英语翻译教学实证研究,探讨如何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英语翻译能力,促进他们在实际工作中更好地运用所学知识。
通过对功能翻译理论在高职英语翻译教学中的应用实证研究,本研究旨在为高职院校英语翻译教学提供新思路和方法,以更好地适应职业发展的需求。
1.2 研究目的本研究的目的在于通过功能翻译理论指导下的高职英语翻译教学实证研究,探讨如何提高学生英语翻译水平,促进翻译教学的质量和效果。
具体目的包括:1. 分析功能翻译理论在高职英语翻译教学中的理论基础及实践意义;2. 调查高职院校英语翻译教学的现状,明确存在的问题和挑战;3. 探讨功能翻译理论在高职英语翻译教学中的应用方法和策略;4. 通过案例分析,具体展示功能翻译理论指导下的翻译教学实践;5. 评估功能翻译理论在高职英语翻译教学中的教学效果,验证其有效性。
通过实证研究,旨在为高职院校的英语翻译教学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借鉴,为提升学生翻译能力和培养高素质人才提供可行性建议和方法。
《2024年MTI学生口译焦虑和自我效能感相关性的实证研究》范文
《MTI学生口译焦虑和自我效能感相关性的实证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口译行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对翻译人才的培训需求也越来越高。
因此,针对翻译相关专业学生如MTI(Master of Translation and Interpretation)学生而言,如何更好地培养和解决其学习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成为了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
其中,口译焦虑和自我效能感是影响MTI学生口译学习效果的两个重要因素。
本文旨在通过实证研究的方式,探讨MTI学生口译焦虑和自我效能感之间的相关性,以期为口译教学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二、文献综述口译焦虑是指在进行口译活动时,由于对语言、文化、环境等因素的担忧而产生的心理压力和不安。
对于MTI学生来说,口译焦虑会直接影响其口译质量和信心。
而自我效能感则是指个体对自己能否成功完成某一任务或行为的自信程度。
对于MTI学生而言,高自我效能感会促进其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进而提高学习效果。
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于口译焦虑和自我效能感的研究日益增多,但是关于两者相关性的研究还较为少见。
目前,部分学者认为,高水平的自我效能感有助于缓解口译焦虑,提高口译效果;而口译焦虑也会影响个体的自我效能感。
因此,本研究将通过实证研究的方式,进一步探讨MTI学生口译焦虑和自我效能感之间的具体关系。
三、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和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进行。
首先,通过编制调查问卷收集MTI学生的口译焦虑和自我效能感等相关数据;其次,运用统计分析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最后,根据分析结果得出结论并提出建议。
四、研究结果1. 调查对象与数据收集本研究选取了某高校MTI专业的学生作为调查对象,共发放问卷XXX份,回收有效问卷XXX份。
问卷内容包括学生的基本信息、口译焦虑程度、自我效能感等方面的内容。
2. 数据分析与结果通过对调查数据的分析,我们得出以下结论:(1)MTI学生的口译焦虑程度普遍较高,其中对语言能力、文化差异和现场压力等方面的担忧最为突出。
功能翻译理论指导下的高职英语翻译教学实证研究
功能翻译理论指导下的高职英语翻译教学实证研究1. 引言1.1 研究背景英语翻译教学一直是高职院校英语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
传统的翻译教学往往注重语法、词汇和句法等基础知识,忽视了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国际化交流的增加,高职院校英语翻译教学亟需改革,以适应新形势下的需求。
本研究旨在通过实证研究的方式,探讨功能翻译理论在高职英语翻译教学中的应用,以验证其在提升学生翻译能力和应用能力方面的效果,为高职英语翻译教学改革提供参考和借鉴。
通过对功能翻译理论指导下的高职英语翻译教学进行实证研究,期望能够为高职院校英语翻译教学的改进和提高做出贡献。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首先在于探讨功能翻译理论在高职英语翻译教学中的实际应用效果,进一步完善高职英语翻译教学模式。
其次在于通过实证研究验证功能翻译理论对高职英语翻译教学的指导作用,为教学实践提供理论支持。
研究目的还在于挖掘功能翻译理论在高职英语翻译教学中的潜在优势,为教学改革和提高学生翻译能力提供深入思考和建议。
通过对功能翻译理论和高职英语翻译教学的结合研究,旨在为提升高职英语翻译教学质量和效果探索更为有效的路径和方法。
1.3 研究意义本研究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对于高职院校英语翻译教学的改进具有积极的实践意义。
通过借鉴功能翻译理论,可以提高学生的翻译实践能力,使他们更好地适应职业需要。
2. 有助于丰富翻译理论体系,拓展功能翻译理论在实践中的应用。
通过将功能翻译理论引入高职英语翻译教学,有助于深化对该理论的理解,并拓展其在教学实践中的应用范围。
3. 对于推动高职院校英语翻译课程的改革和完善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结合实证研究结果,可以为高职院校的英语翻译教学提供更具针对性和实效性的改革建议,提升教学质量和效果。
本研究旨在探讨功能翻译理论在高职英语翻译教学中的应用及其效果,为高职院校英语翻译教学改进和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具有一定的学术与实践价值。
翻译行业的职业趋向对翻译硕士专业教育的启示
翻译行业的职业趋向对翻译硕士专业教育的启示一、本文概述本文旨在探讨翻译行业的职业趋向对翻译硕士专业教育的启示。
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深入,翻译行业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
翻译硕士专业教育作为培养翻译人才的重要途径,必须紧密关注行业发展趋势,适时调整教育理念和教学模式,以培养出更符合市场需求的高素质翻译人才。
本文首先将对翻译行业的职业趋向进行深入分析,包括技术变革对翻译工作的影响、翻译需求的多元化以及翻译职业的国际化等趋势。
在此基础上,文章将探讨这些职业趋向对翻译硕士专业教育的启示,包括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师资培养以及实践教学等方面的改革与创新。
通过本文的研究,旨在为翻译硕士专业教育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推动翻译教育的持续发展和翻译行业的繁荣进步。
二、翻译行业的职业趋向分析翻译行业的职业趋向是随着全球化进程加速、科技进步以及社会需求的多元化而不断演变的。
当前,翻译行业的职业趋向呈现出以下几个显著特点:技术驱动的变革:随着人工智能、机器翻译等技术的发展,翻译行业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变革。
传统的翻译工作逐渐被自动化工具所替代,而翻译人员则需要掌握这些技术,以提高翻译效率和质量。
行业专业化趋势:随着全球贸易的深入发展,翻译行业逐渐细分,出现了众多专业领域,如法律翻译、医学翻译、金融翻译等。
翻译人员需要具备深厚的行业知识和背景,以满足特定领域的翻译需求。
跨文化沟通能力的重要性:在全球化的背景下,翻译人员不仅要具备扎实的语言基础,还需要具备良好的跨文化沟通能力,能够理解并传达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信息,确保翻译的准确性和地道性。
多元化服务需求:随着客户需求的多样化,翻译服务已经从单纯的文字翻译扩展到本地化、语音翻译、多语种网站维护等多元化服务。
翻译人员需要具备全面的能力,以提供一站式解决方案。
远程工作模式的兴起: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远程工作模式逐渐成为翻译行业的新常态。
翻译人员可以在家中或其他远程地点工作,通过在线协作工具与客户进行沟通和交流,提高工作效率和灵活性。
翻译技术视角下译者主体性研究与翻译教学
翻译技术视角下译者主体性研究与翻译教学1. 引言1.1 研究背景目前,翻译技术的发展为译者主体性的研究和翻译教学提供了更多可能性。
翻译技术的不断进步,如机器翻译、平行语料库等工具的应用,为译者提供了更多的翻译资源和辅助工具,同时也带来了新的挑战和机遇。
从翻译技术的视角来探讨译者主体性研究与翻译教学的关系,对于提高翻译质量,促进翻译教学的创新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翻译技术视角出发,探讨译者主体性在翻译教学中的应用,分析翻译技术与译者主体性的结合对翻译教学效果的影响,并提出提高翻译教学效果的策略。
也将深入探讨译者主体性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探讨译者主体性研究的启示及翻译教学未来发展方向。
1.2 研究意义翻译技术视角下的译者主体性研究与翻译教学是当今翻译领域的重要研究方向之一。
通过探究译者在翻译过程中的主观能动性和主体性表达,可以更好地理解翻译活动的本质和特点,从而提高翻译质量和效率。
译者主体性在翻译教学中的应用也是当前研究的热点之一,可以帮助培养学生的翻译能力和创造力,让他们更好地适应翻译市场的需求。
研究译者主体性对于提升翻译教学质量,推动翻译领域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深入探讨译者在翻译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和作用,不仅有助于揭示翻译活动的内在机理,还可以为翻译教学提供更科学的指导和方法。
通过研究译者在翻译中的主体性表达方式和影响因素,可以为提高翻译教学效果提供有效策略和路径。
深入开展译者主体性研究与翻译教学探索,对于促进翻译理论的创新和实践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2. 正文2.1 翻译技术视角下译者主体性研究翻译技术视角下译者主体性研究旨在探讨在翻译过程中译者个体的主观因素对翻译质量的影响。
通过分析译者的语言能力、文化背景、认知能力等方面的特点,可以更好地理解译者在翻译活动中的独特性。
研究表明,译者个体的主体性在翻译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影响着翻译的准确性和流畅性。
在翻译技术视角下,译者主体性研究还涉及到译者与翻译工具之间的互动。
MTI学生对国内翻译市场认知的调查分析
2252020年31期总第523期ENGLISH ON CAMPUSMTI 学生对国内翻译市场认知的调查分析文/陈佳鑫为深入了解当前我国翻译专业教育体系的构成与运作情况,以及相关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状况,我们也采取座谈的形式采访了该高校高翻学院的2名老师。
再次,为了解翻译公司基本运作流程、业务概况以及目前面对的问题,我们对国内某知名翻译公司的项目负责人进行了邮件采访。
本文调查的高校自创办MTI专业以来经历了十余年的发展,已经在招生和培养模式等方面形成了相对成熟的体系,是国内翻译硕士专业院校中较有代表性的一例。
同时,通过阅读相关文献,我们对国内翻译市场有了初步的宏观把握,发现目前翻译市场存在一些普遍问题,为对调查结果的深入分析进行理论和实践的知识积累。
2.调查目的。
主要目的是全面了解把握MTI学生对国内翻译市场的认知现状以及学生整体的职业预期和职业倾向,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三、调查结果分析1.对翻译市场认知不够全面。
从问卷调查的结果来看,绝大多数同学对翻译市场状况了解不够全面,相关信息较少来源于与相关翻译公司或机构的直接接触,68%的资讯来源是网络或其他媒体。
对于相关翻译机构或者公司的运作了解甚少,57%的同学只听说过一到两家翻译公司,但同时有68%的同学认为目前翻译市场较为混乱。
52%的学生不清楚计算机辅助翻译技术等翻译软件技术在翻译公司当中的使用频率,而在对翻译公司项目负责人的采访中可以得知,几乎所有大中型的翻译公司都会采用Trados 或其他辅助技术支持翻译流程中的各个环节。
造成上述状况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两点:一是目前MTI学制一般为两年,学生在完成日常学习任务后,到校外翻译公司从事兼职和实习的时间有限,许多同学甚至一、引言伴随全球化的深入发展,中国与世界各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联系日益密切,翻译产业也随之蓬勃发展,大批翻译服务企业应运而生。
据《2019中国语言服务行业发展报告》显示,2018年底,在我国369,935家营业范围含有语言服务的企业中,语言服务为主营业务的在营企业有9734家,有语言服务总产值为372.2亿元,企业平均营业收入为382.3万元,分别比2017年增加了12.9亿元和10万元。
英语翻译调研论文
英语翻译调研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发展,国际交往和合作日益频繁,我国越来越多的高校纷纷设立翻译系或翻译学院。
翻译专业已逐渐成为我国高校外语教育中的一门新兴专业和学科。
国内目前已有很多所高校获准设置了翻译本科专业。
我从翻译本科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课程设置与教材选用、师资配置与培训及实践教学环节等方面,对大学的翻译本科专业进行了调研。
同时,我也调研了翻译行业的制约因素。
摘要:翻译行业在不断扩大,同时,从事翻译服务的企事业单位和人员也在迅速增加,服务的种类和方式日益繁多,包括人工翻译、机械翻译、翻译软件以及网站的本地化等等。
服务人才梯队建设也日渐得到重视,由国家部委退休翻译、归国华侨、留学生及外语专业人才等组成的近50万人的翻译队伍活跃在中国翻译市场中。
然而,翻译行业却存在着很多问题。
关键词:英语翻译行业、人才培养、课程设置、师资、培训及实践教学翻译是一个历史悠久的传统行业,对于国民经济和对外开放的发展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时代,翻译已成为全世界最热门的产业之一。
尤其随着中国大陆加入WTO后国际国内市场交流与融合步伐的加快,翻译市场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迅猛发展。
据国家外事局统计,在2000年中国翻译市场规模为120亿人民币,2009年已上升到500亿人民币。
随着中国加入WTO和北京奥运会以及上海世博会的举办,我国国际化的程度越来越高,对高水平翻译人才的需求也将日益增大。
翻译行业在不断地扩大,繁荣和发展。
然而,与巨大的翻译需求不协调的是内地翻译能力严重不足,由于人才、技术的不足,大量的外文信息并无翻译。
由于无法消化来自国际的信息流,导致中国失去大量的商业机会。
业内专家指出,有以下多种因素制约着国内翻译市场的快速、持续发展。
1、由于认为翻译市场有暴利可图,大量不具备翻译能力和经验的人混入了翻译者之列,低的入行门槛使这个行业泥沙俱下,鱼龙混杂,翻译质量难以得到保障,译文质量低劣。
2、目前国内市场翻译小企业多、大企业少,年营业额超过500万元的翻译机构和企业寥寥无几,而且这其中没有知名的翻译品牌,无法对市场起到良好的引领和规范作用。
翻译市场调研报告
翻译市场调研报告
《翻译市场调研报告》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跨国交流日益频繁,对各种语言的翻译需求也越来越大。
因此,翻译市场的规模和潜力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
为了更好地了解翻译市场的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我们进行了一项市场调研,以期为相关从业者和投资者提供有用的信息和建议。
首先,我们调查了当前翻译市场的规模。
通过收集和分析相关数据,我们发现,全球翻译市场规模已达到数十亿美元,且呈逐年增长的趋势。
这表明翻译市场具有巨大的潜力,为相关从业者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
其次,我们对翻译市场的细分领域进行了调研。
我们发现,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包括文学翻译、商务翻译、法律翻译、医学翻译、科技翻译等在内的多个领域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市场需求。
此外,随着中国经济的蓬勃发展,英语到中文和中文到英语翻译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
最后,我们展望了翻译市场的未来发展趋势。
我们认为,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进程,翻译市场的规模和潜力将继续扩大。
同时,随着人工智能和机器翻译技术的不断进步,翻译行业也将面临新的挑战和机遇。
我们建议相关从业者密切关注技术发展的动态,及时调整自身发展战略,以把握市场发展的机遇。
在总结部分,我们强调了翻译市场的重要性和潜力,并提出了
发展的建议。
我们相信本次调研报告将对翻译市场的相关从业者和投资者提供有益的参考和指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上海翻译Shanghai Journal of Translators 2012No.3[基金项目]上海师范大学第六期重点学科建设项目(A-7031-12-001025);上海市教委科研创新项目“中国典籍英译译者话语调查研究”(12YS053)。
[收稿日期]2012-03-20[作者简介]丁大刚,上海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翻译理论与实践;李照国,上海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研究方向为中医典籍翻译;刘霁,上海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译介学。
MTI 教学:基于对职业译者市场调研的实证研究丁大刚李照国刘霁(上海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上海200234)[摘要]为了了解翻译市场的需要,并为翻译硕士(MTI )专业教学和课程设置的创新提供依据,采用问卷调查、访谈和田野调查对职业译者进行调研,并根据波格丹和比克伦的改良分析归纳法对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
研究发现,最有用的课程为语言文学课,最欠缺的是专业知识,最大的困难是选择正确的表达风格,最需要的翻译技能训练是摘译,翻译教学需要解决的矛盾是语境与团队、翻译过程与时间限制、全译与摘译。
这些发现为MTI 教学提供了一些有益的启示,包括课程设置的创新、教学方法的改进、教学材料的选择等。
[关键词]翻译教学;职业译者;MTI ;课程设置;课程创新[中图分类号]H315.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9358(2012)03-0041-04近年,随着翻译硕士专业招生院校的增加,学者对于MTI 教学的探索和研究方兴未艾。
研究涉及到MTI 教学的许多方面,包括培养模式(杨朝军,2012;葛林,2011;穆雷、王巍巍,2011)、课程设置(朱振武,2011;崔启亮,2012)、教学方法(杨晓华,2012;王爱琴,2011),以及翻译能力和译者素养(李瑞林,2011)。
但是,国内鲜有基于市场调研(尤其是对职业翻译人员的调研)及其对翻译教学启示的实证研究。
这也是导致目前各高校翻译本科专业和硕士专业课程设置较为盲目、缺乏创新,以及翻译教学脱离市场需求的重要原因。
教育学者有一个普遍认同的观点,即课程设置及创新应该基于学习者的需要(Pratt ,1994:35)。
因此,通过对职业翻译人员的调查,分析职业译者的需求,从而评估翻译专业学习者的需要,将会对现有MTI 专业的课程设置和创新提供有益的借鉴。
一、研究方法对职业译者的调查分三个部分:问卷调查、访谈和田野调查。
调查时间为2011年6-8月,共发放问卷85份,回收有效问卷68份,有效率80%。
继问卷调查之后,我们访谈了其中的17位调查对象,目的是进一步了解他们的背景,他们对翻译这一职业的理解,以及他们对翻译学习的看法。
为了辅助访谈,我们继而收听了5位译者的口译录音资料,阅读了12位译者的翻译作品,目的是确证访谈过程中这些译者所反映的问题和意见。
二、调查对象接受问卷调查的68人均为专职译员,分布于北京、上海和深圳;接受访谈的17人在上海工作。
68人当中,25人在政府机关就职,3人在法院工作,2人在商会工作,其余38人在企业工作,包括金融、制造、商贸、法律、旅游、出版等行业。
年龄在25-38岁之间,从事翻译工作最少1年(15人),最多12年(5人)。
多数具有本科学历,具有硕士学历者仅11人。
多数为英语专业,18人毕业于高级翻译学院,2人为国际贸易专业,3人为对外汉语专业。
三、数据分析对于数据整理和分析,本研究严格遵循波格丹和比克伦的改良分析归纳法。
(Bogdan and Biklen ,2007:63-66)在反复阅读有效问卷、访谈记录和翻译作品的过程中,我们发现了一些反复出现的问题和意见。
这将在以下的研究发现中呈现出来。
四、研究发现在对所得数据进行科学分析之后,我们发现了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最有用的课程·14·哪些课程对您帮助最大?选择“英语语言文学”的为58人(85%),选择“汉语语言文学”的为56人(82%),选择“专业翻译”(包括商务翻译、法律翻译、旅游翻译、新闻翻译、科技翻译等)的为47人(69%)。
2.准备最充分与最欠缺的方面从事翻译职业之前,您在哪些方面准备得最充分?选择“英语语言能力”的为37人(54%),选择“汉语语言能力”的为21人(31%),选择“翻译技能”的为22人(32%)。
从事翻译职业之前,您在哪些方面准备得最不充分?50人(74%)选择了“专业知识”。
后续访谈表明,这些专业知识包括科技、金融、法律、时事、医药等。
如一位被访者所说,“刚从事翻译那会儿,我们最缺乏的是专业知识,而不是语言表达能力或翻译技巧。
”3.工作中的困难实际翻译工作中面临的最大挑战是选择正确的表达方式。
对这些职业译者来说,所谓“正确的表达方式”,指针对某一特定类型的文本所应使用的正确格式、语体和术语。
48人(71%)认为“选择正确的表达方式”是工作中所面临的最大困难。
根据之后的访谈,这一挑战贯穿他们职业的始终。
翻译工作中的第二大困难是口译。
36人(53%)认为“口译”是翻译工作中最为困难的。
其中的原因包括不熟悉话题、怯场,以及突击性的口译任务。
第三大困难是时间限制。
31人(46%)认为“时间限制”是顺利完成翻译任务的最大困难。
通常情况下,他们都有太多的资料要翻译,但工作时间不够。
口译也是如此。
对于在政府机关工作的译员尤其如此,他们常常被要求完成“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例如,一位受访者称,一次他被要求在两周内完成近10万字的中医资料的翻译。
28人(41%)感觉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不足。
他们常常有一种“辞不达意”的感觉。
另外,在从事英汉翻译时,他们常常感觉难于理解英文原文。
如一位受访者所说,“有些科技文本的句子结构太过复杂,读了半天也搞不懂。
”另外,某些译者不知道如何查找资料来帮助自己解决翻译的困难。
24人(35%)认为“参考资料缺乏”是自己翻译工作中遇到的一大困难。
这里所说的“参考资料”包括所翻译主题的知识和目的语中的对应表达。
根据之后的田野调查,我们发现由于找不到合适的参考资料,某些译者的译文显得非常生硬。
根据访谈结果,许多译者反映他们没有接受过如何查找参考资料的训练。
这表明,许多从事翻译教学的老师想当然地认为翻译过程中查找资料是很容易的一件事,无需讲授。
但这不符合事实。
如一位受访者所说,“在真正从事翻译工作时,要找到恰当的参考资料,真的很不容易。
我们甚至不知道到哪里去找,也不知道怎么找。
”4.翻译市场的变化翻译市场在近些年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而且这些变化大大影响到了职业译者的工作。
根据被调查者的反馈,这些变化主要反映在三个方面:汉英翻译量的增加,摘译(或编译)量的增加,新术语量的增加。
52人(76%)反馈他们的汉英翻译工作量近年有明显增加。
无论是在政府机关还是在企业工作的翻译人员,都有这种反响。
这一变化需要他们提高英语写作能力,完成把英语从原来的被动语言向主动语言的转化。
一般认为,从事汉英翻译时,对汉语语言的理解应该不成问题,因此我国高校的英语专业很少开设汉语课。
但在真正从事翻译时,他们感觉很难理解某些汉语表达,“我们需要补汉语课!”39人(57%)反馈他们近年所做的摘译或编译工作有明显增加。
摘译或编译工作包括选择要点翻译、总结性翻译、删译等。
他们无需翻译全文,而是仅仅翻译其中的重要部分或主要观点。
这一变化要求译者具备较高的写作能力(包括汉语写作和英语写作)。
因为从工作性质上看,摘译(或编译)与写作都属于文本制作,目的都是为创作出适合特定读者阅读的文本资料;从所要求工作能力看,两者都需要写作能力、跨文化交际能力、信息处理能力等。
根据访谈,他们说自己在学习期间很少接受这方面的训练。
41人(60%)反馈他们近年翻译的资料中新术语量有明显增加。
根据访谈,他们感觉新术语的翻译是件很困难的工作,因为“我们根本找不到合适的对应表达”。
而且这些术语不仅表现在技术领域,在社会政治领域,有时更是难于处理,因为“我们有时根本不理解某些政治术语的含义”。
5.翻译学习与翻译现实的差距您认为您所接受的语言和翻译教育与翻译现实之间的关系如何?26人(38%)认为自己所接受的教育与工作实际之间“有一定差距”。
20人(29%)认为自己所接受的教育与工作实际之间“差距不·24·大”,其中多数为高级翻译学院的毕业生。
22人(41%)认为大学的翻译教学与工作实际之间“有较大差距”,其中多数已从大学毕业数年,从事翻译工作在5年以上。
根据访谈,翻译教学与翻译工作实际之间的矛盾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语境与团队、翻译过程与时间限制、全译与摘译。
在大学的翻译教学中,教师比较注重语境在翻译中的作用。
然而,在翻译工作实际中,对于一个较大的翻译项目,原文常常被切分为几个部分,由一个翻译团队协作完成。
有时候,一个译员只负责其中的几个句子,因此这样的翻译是完全去语境化的。
如一位受访者所说,“根本没有上下文帮助你理解。
此时我们所能做的就是猜测。
”翻译教师和研究人员常常谈论到翻译的正确过程。
例如,我们常说的“理解、表达和校核三个阶段”。
(张培基,1980:9)然而,由于时间限制,职业译员在实际工作中很少先通读原文。
为了按时完成任务,他们常常是在拿到翻译文本后就立即开始翻译。
而且在翻译完成之后也很少有校核,而是直接就交予客户。
接受访谈的职业译员许多都表示,他们必须学会接受“可接受的翻译,而不是完美的翻译。
”在翻译教学中,我们教授更多的是如何做全文翻译。
学生很少有机会学习如何做摘要、总结或删译,更不用说编译了。
然而,根据我们的访谈,在当今的翻译实际中,很多情况下译者需要做摘译的工作,尤其是在商业领域。
例如,他们有时需要对数百页的文件做总结翻译,删除冗杂无关的信息。
由于在学习的过程中缺乏这种职业训练,所以就为实际工作造成了很大的困难。
6.再教育当被问及是否愿意继续学习,以及学习什么课程时,37人(54%)选择学习英语语言文学和英美文化。
44人(65%)选择学习汉语语言文学和中国传统文化,这主要在于他们所做的翻译工作越来越多地涉及中国文化元素,而这是学习英语专业的学生所欠缺的。
31人(46%)选择学习其他专业课程。
五、讨论本研究的寓意非常明显。
从根本上来说,MTI 教学应该根据学习者的职业需要来设计课程,并且在教学方法上做出必要的调整,从而帮助学生完成从学习到工作的顺利迁移。
1.提升翻译实践教学本研究发现,高校翻译教学与译者职业需要之间存在很大差距,然而“MTI培养与职业岗位需求紧密相关”。
(黄忠廉,2010)因此,如何使MTI学生完成从学习到工作的顺利过渡,则是我们翻译教学的首要任务。
对于这个问题,其中一个解决方案就是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型训练。
实践型训练包括两个方面。
一是使用真实翻译材料,即在课堂教学和课下练习中使用来自真实翻译世界的材料,而非来自教科书上的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