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卢梭小说的浪漫主义
论卢梭“发现学习”理论中的浪漫主义情怀
这一 现代教 育模 式 的主 张 , 这一 系列 的教学 原则 而
所 遵循 的是其 师法 大 自然 、 尚人性 、 重实践 的宗 崇 注 旨。 同时卢 梭 把 人 对 事 物 的直 观感 觉 和 内部 感 觉
— —
的源头 , 他对 爱 弥儿 所 采 取 的 指 导操 作 、 引导 发 现 、
困境 的 时候 , 卢梭 “ 发现 学 习” 论 中的浪 漫主 义情 怀给我 们 带来 了启 示 。 理
关键词 : 卢梭 ; 发现 学 习; 漫主 义 浪 中 图分 类号 : 4 G 0—0 文献标 识码 : 文章 编 号 :0 5 2 2 2 1 )9 0 9 4 9 A 10 —2 3 ( 0 0 0 —0 1 —0
第 7卷
第 9期
础 赦 盲
Ju 1 fS h oigS u i o ma c o l tde o n s
21 0 0年 9月
V0 . No 9 17. . S p e e. 0 0 e tmb r 2 1
论 卢 梭 “ 现学 习" 发 理论 中 的浪漫 主义形成 于 1 纪 法 国启 蒙运 动 8世 时期 。在文 艺复 兴 的余 温 和 启 蒙 运 动 的影 响 下 , 他
开辟 了一个 怀疑 理性 、 反思 文 明 、 强调 情感 高于理 智
育 的接受 是 盲 目的 。l 因 此 , 将 学 生 看作 是 “ ”3 j 应 高 尚的野人 ” —— 虽 未 开化 , 其 本 性 却 是好 的 , 但 而成
出发 点 , 这样 的教育 才是成 功 的教育 。
( 卢梭“ 二) 发现学习” 理论中的浪漫主义特征 浪漫 ,是 指对 现实充 满感 情 的想象 , “ 换言 之 , 若
在对现 实 的想象 中赋 予 了 强烈 的情 感 的 , 可称 之 也 为浪 漫 。作 为 内在 的浪 漫 主义 , 于特 定 的个 体 而 对
论卢梭小说的浪漫主义
外国文学论卢梭小说的浪漫主义文/刘庆康 摘要:卢梭作为启蒙运动时期极富影响力的政治家、哲学家、思想家、文学家,开创了浪漫主义文学的先河。
本文以卢梭小说为研究对象,对其文学作品中的浪漫主义从讴歌自然、崇尚感情、强调自我等方面进行剖析,并就其将现实和理想的差距付诸于想象和梦幻的浪漫主义进行阐释。
关键词:卢梭;小说;浪漫主义歌德曾说:“卢梭开启了一个新的时代”,这个新的时代,不仅是哲学上的浪漫主义时代,还是文学上的浪漫主义先驱。
他的《新爱洛漪丝》、《忏悔录》、《孤独散步者的遐思》、《爱弥儿》等作品,不仅开启了浪漫主义文学的先河,同时也成为了浪漫主义运动的基础。
卢梭一生饱经沧桑,正是这坎坷艰辛的人生旅途,让他社会群像、天地自然、自我情感有了更加深刻的思虑和认知,这些认知构建起了他讴歌自然、崇尚感情、强调自我,将现实和理想的差距付诸于想象和梦幻的浪漫主义。
一、返回自然,讴歌自然的浪漫情怀“在自然的状态下,是存在着一种不可毁灭的真实的平等”卢梭曾在他的作品《爱弥儿》中如是说道,在他的这部作品中,他深刻的剖析了城市对于自然的迫害也是对于人类的一种坑陷,并指出人类应该在自然的环境中自由的生长。
这一选择,正是卢梭的“返回自然”浪漫主义思想的驱动。
这种返回自然,讴歌自然的浪漫主义情怀,在卢梭的作品中多有呈现,如在《忏悔录》中,将自己比作“自然之子”,能够感受到自然生命的律动,于是有了对于美丽的景色的“心弦震颤”。
同时,卢梭讴歌自然的浪漫情怀还体现在他作品中对于自然的刻画非常之细致,将自然景色与人物心理想融合,做到寓情于景,情景交融。
在《忏悔录》中卢梭将自然乡村和工业城市进行对比,指出自然乡村中的荆棘、谷仓、草地、带着乡土风的牧女之歌,远比城市的喷水池、人工树丛、花坛、钢琴、沙龙、晚宴等更加让人心生欢喜,并认为只有承载着自然的独特之美才更具有魅力。
在卢梭的小说作品之中,有着诸多的对于自然景物的书写,在这些书写中所展现的是他对于自然的赞颂和讴歌,也是他追求返回自然的浪漫主义情怀。
“回归自然”和浪漫主义——从卢梭到华兹华斯
淫逸 、 高谈 阔论难 道合 理 ? 明 , 文 主要 是科 学 和艺术 的
发展 , 是促 进 了 自由还是 推进 了平 等 ?他认 为 迄今 为 止 , 明 的进 化亵 渎 了人 类 善 良纯 朴 的天 性 . 成 了 文 造
灭社 会 ” “ 返 回森林 去和 熊一 起生 活 ” 他声 称 :我 ,再 , “
良知 和道 德风 尚的普遍 堕 落 。 卢梭 认 为 , 为 “ 明” 本标 志 的科 学和 艺术 的 作 文 根 发展 窒息 了人类 天 生 的 自由情 操 , 们 不 能遵循 自己 人 的天性 而 成 了虚伪 的 时 尚 、 习俗 和偏 见 的奴 隶 。在 文 明人 温 文尔 雅 的 礼仪 下 面 , 隐藏 着 怀 疑 、 忌 、 惧 、 猜 恐 冷酷 、 贪婪 、 戒备 、 恨 和背 叛 。科学 和 艺术 源 于人 的 仇 虚荣 、贪 婪和骄 傲 ,而它们 的发展 又助 长 了 闲逸 、 虚
“ 回归 自然 ” 和浪漫 主要 : 分析 卢梭 《 科 学 与 艺 术 》 蕴含 的 哲 学 思 想 , 为 其 哲 学 思 想 中最 本 质 的 特 点 之 一 就 是 “ 归 自然 ” 表 达 自然 的 论 中 认 回 , 感 情 。 一 思 想 对 后 来 的 文 学 家有 极 其 深 远 的 影 响 , 这 华兹 华斯 就 深 受其 影 响 。 为 1 作 9世 纪 英 国“ 湖畔 诗 人 ” 的优 秀代 表 . 华 兹 华 斯 的诗 歌 里 有 大 量讴 歌 和 赞 美 大 自然 的 佳 作 , 浪 漫 主 义 的华 美 乐章 是 关键 词 : 梭 ; 等 自由 ; 漫 主 义 ; 兹 华 斯 卢 平 浪 华 中 图分 类 号 : 0 .1 I 93 1 文 献 标 识 码 : 文 章 编 号 :63 19 (0 0 0 — 19 0 A 17 — 9 9 2 1 )2 0 0 — 3
卢梭《忏悔录》的赏析
卢梭《忏悔录》的赏析卢梭《忏悔录》的赏析卢梭是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为当时封建愚昧的人们在思想上打开一个全新的世界,但名人大多都是与众不同的,这也体现在他们的性上,卢梭就是典型的糜烂杂乱,而且癖好颇多,让人难以。
有人还曾提出卢梭同性恋的问题,其实在欧美地区的名人伟人中同性恋很常见,像达芬奇、米开朗琪罗、苏格拉底等等。
而且卢梭在忏悔录中写了自己三段被同性恋骚扰的遭遇。
卢梭雕塑其实如果仔细看《忏悔录》,字里行间可以看到卢梭对于同性恋的摒弃,卢梭是正常的异性恋,而非同性恋。
其中一段是在天主教堂,但那里更侧重与天主教对教徒的驯服,所以卢梭同性恋的事并不属实。
第二段卢梭则完全是处于一个被骚扰的状态,内心里非常厌恶这种行为。
包括第三次同样如此,所以卢梭并不是同性恋。
卢梭同性恋这个情况并不属实,可他作为异性恋的特殊癖好同样令人难以接受。
卢梭解放天性、解放思想以至于极端,卢梭喜欢赤裸着身体,喜欢在黑暗的地方露出私处,刺激。
还写过与华伦夫人以及一个管家共度三人世界,在性方面希望自己被虐待。
在那个年代,人们的思想封闭晦涩,卢梭行事不拘一格,独自成风。
无论是在与人接触还是文学创作上都是如此,也正是因为这样的风格,卢梭才对守旧的社会做出了深刻的剖析,并写下人类的启蒙教科书。
卢梭的情卢梭是法国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文学家,但其实卢梭出生瑞士日内瓦。
从小就开始孤苦无依的生活,再后来的漂泊中卢梭遇到了自己的爱情。
卢梭一生的女人很多,其中最为著名的几个便是华伦夫人、杜黛陶夫人和他的妻子黛莱斯瓦瑟。
卢梭的爱情故事与卢梭的一生起伏思想著作等都是息息相关的。
卢梭画像卢梭最开始是一个十七八岁的流浪儿,当遇到华伦夫人时,卢梭的爱情中第一段主要的经历便开始。
由于华伦夫人对于卢梭是一种教导的'姿态,所以卢梭对待华伦夫人总是毕恭毕敬,其中含有对师长的敬畏。
华伦夫人对卢梭的资助同样让卢梭心中感动,但是年龄与身份的不对等终于导致了二人爱情的失败。
《西方文化概论》自考
《西方文化概论》复习题(本部)练习题1、四年一届的(奥林匹亚竞技会)是全希腊最隆重的盛会。
2、(浪漫主义)主义的基本特点就是,用自由和美感来代替义务和功利,用情感的权威来代替理性的权威,用个人的立场来代替国家的立场。
3、卢梭的小说(新爱洛伊丝)是浪漫主义的典范,在这本书中,卢梭第一次把真挚炽热的情感凌驾于崇高典雅的荣誉和义务之上。
4、当“哲学之父”(泰勒斯)宣称万物是从水中产生时,他第一次以哲学的方式表达了本原的思想。
5、真正的爱琴文明主要是指(米诺斯文明),它在公元前17—前15世纪达到了鼎盛时期。
6、20世纪初期普朗克的量子论和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揭开了现代物理学革命的序幕。
7、分离主义的政治态度和自由主义的生活信念构成了希腊(城邦)社会的重要特征。
8、莫尔和闵采尔的乌托邦理想成为近代西方(共产主义)理论的思想根源。
9、公元前5世纪,(雅典)成为全希腊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中心,成为希腊各个城邦人们敬仰和向往的圣地。
10、人文主义的精神实质就是(人性的解放),它的目的是把人们从自然欲望的满足和感性享乐由教士阶层的偷偷摸摸的勾当转变为所有人理直气壮的行为。
11、“基督教的真正父亲”(保罗)构建了基督教的基本教义—“道成肉身”—理论的雏形。
12、基督教在哲学上对应一种(唯心主义)观点,即把精神看得比物质更加具有根本性。
13、从迈锡尼文明灭亡到希腊城邦文明诞生,中间经历了长达三个世纪的、所谓的(黑暗时代)或者“英雄时代”。
14、(哥特式)建筑以纤巧华丽的艺术风格和怪诞夸张的浪漫气质而著称于世,它构成了中世纪基督教文化的标志性成就。
15、(《尼西亚信经》)确立了“三位一体”和“基督神人二性联合而互不混淆”的正统教义,并且树立起教会在人间的绝对权威,成为后世基督教世界一致同意的普世宣言。
16、公元前8世纪,当新兴的希腊城邦文化逐渐从“黑暗时代”的文化废墟中生长出来时,与城邦的殖民化过程相互伴随的文化形式是(系统叙事诗)。
卢梭的资料简介
卢梭的资料简介让-雅克·卢梭法语:Jean-Jacques Rousseau,1712年6月28日出生于瑞士日内瓦,法国伟大的启蒙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文学家,是18世纪法国大革命的思想先驱,杰出的民主政论家和浪漫主义文学流派的开创者,启蒙运动最卓越的代表人物之一,1778年7月2日在巴黎东北面的阿蒙农维拉Ermenonville去世。
著有《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爱弥儿》、《忏悔录》、《新爱洛漪丝》、《植物学通信》等多部作品。
代表作品有《社会契约论》、《论科学与艺术》。
卢梭被称为“浪漫主义运动之父”,他发明了与传统君主专制对立的伪民主独裁的政治哲学,还开创了从人的情感角度出发推断人类范围以外事实的思想体系。
卢梭之后,自称改革家的人们分成了两派,一派追随洛克,另一派就一直追随卢梭。
生于日内瓦的卢梭,全名为让- 雅克·卢梭,父亲是一个钟表匠,母亲在他出生后不久便离开了人世。
之后,父亲也被放逐,离开了日内瓦。
孤苦伶仃的卢梭是跟着姑母长大的,从小受的是正统加尔文派教育。
12 岁时,卢梭停止了在学校的学习生活,开始在很多行业当学徒,但对于这些行业,他没有不憎恨的。
16 岁时,他离家出走,独自一人到了萨瓦。
当时,他没有经济来源,衣食无着,只好来到一个天主教神甫家里,撒谎说他要改宗。
后来,他在都灵的一个公教要理授讲所正式举行了改宗仪式。
其间,还发生了几段浪漫趣事。
卢梭曾受到一名美丽贵妇—德·华伦夫人的接济,他在她家中住了将近十年。
德·华伦夫人成为他情妇的同时,还是他的义母……1743 年,在另一位贵妇的帮助下,卢梭成为了当时法国驻威尼斯大使的秘书。
两年后他开始同旅馆中的佣人黛蕾丝·勒·瓦色同居。
两人一共育有5 个孩子,却一直到卢梭56 岁时才得以完婚。
1760 年,卢梭迎来了生命中的作品多产期,这一年他出版了小说《新爱洛绮斯》,两年后,出版了《爱弥儿》和《社会契约论》。
浅论卢梭与浪漫主义
浅论卢梭与浪漫主义卢梭对文艺持着否定的态度,在他的第一篇论文《论科学和艺术》里,他就提出了风俗败坏了艺术而艺术也败坏了风俗的论点。
他认为科学和艺术虽然在创造舒适生活中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正是有了它们,文明的民族才可以没有任何德行而又有着一切德行的外表。
它们能使风尚虚伪,灵魂堕落,趣味腐化。
与其他几位主要启蒙思想家不同的是,卢梭基本上是属于情感主义。
卢梭反对伏尔泰在日内瓦建立一家剧院的计划,指出剧院是所伤风败俗的学校,结果他同伏尔泰反目,成了终生的仇敌。
他的这种思想在《爱弥儿》和其他著作里也经常出现。
他的这种观点一方面认识到了近代西方文化和文艺的腐朽,另一方面却看不到出路,认为禁止戏剧就可以起到消除腐朽文艺的作用。
他的这种观点容易使人联想到柏拉图对希腊文艺的看法,柏拉图要将诗人逐出“理想国”,认为这样就可以消除文艺对城邦风化的负面影响。
而实际上,他们都否定了文艺的积极作用。
卢梭反对社会文化,就必将为自己寻找一条出路,他认为文明与自然的对立的,于是他的选择便是“回到自然”,即回到人的野蛮状态。
他鄙视当时所谓的文明社会,在他的成名著《论科学与艺术》中,“他认定人类最先曾有过人人幸福的‘自然状态’,随着科学、艺术极其它文明的出现,随着人类进入‘文明社会’,人类的苦难也就来临。
”在这种情况下,他向人类发出了“返归自然”的号召。
卢梭思考了人类的原始状态,认为原始人(即自然人)是自由和平等的,并没有互相奴役和剥削的行为。
这是因为人的本性是善的,原始人就是按照本性生活的。
虽然由于身体和智力条件的差异,原始人存在着生理上的不平等,但这是自然的,并不是人为的不平等,因而不具有道德意义。
随着文明的发展,却使人失去了原本就有的自由和平等。
于是,他便提出要“回到自然”。
他怀念人人平等的自然状态:“我们想到风化时,就不能不高兴地追怀着太古时代的纯朴景象。
那是一幅全然出于自然之手的美丽景色,我们不断地向它回顾,离开了它,我们是不能不感到遗憾的。
卢梭《爱弥尔》中的浪漫主义教育思想
卢梭《爱弥尔》中的浪漫主义教育思想作者:申雯婧来源:《学校教育研究》2018年第09期《爱弥尔》无疑是卢梭最具代表的经典教育理论专著,对其的关注和研究一直是教育理论研究中重要的一部分,但是对其独特的感情色彩与教育理论间联系的研究还是不如对其教育理论的研究那么丰富。
由于感情色彩和时代背景对阅读理解有一定的影响,因此,通过联系卢梭时代浪漫主义运动和浪漫主义的独特感情色彩,对作品进行更为深入的阅读和分析,通过这种深入阅读的方式,对《爱弥尔》一书中的部分教育思想、理论有了更为全面的理解,同时也培养了一种从文化背景着手多角度多层面思考教育理论问题的能力。
一、浪漫主义与《爱弥尔》卢梭是浪漫主义运动的创始人之一,可以说他的作品均带有大量的浪漫主义色彩,《爱弥尔》也不例外。
因此,对浪漫主义稍加研习,特别是浪漫主义运动的定义,浪漫一词的解释,对理解其作品内涵是大有裨益的。
(一)浪漫主义运动与浪漫在开始之初,实在有必要先明了何为浪漫主义,首先可以从罗素的描述中稍有体会:“从十八世纪后期到今天,艺术,文学和哲学,甚至于政治,都收到了广义上所谓浪漫主义运动独有的一种情感方式积极或消极的影响。
连那些对这种情感方式报反感的人对它也不得不考虑,而且他们受它的影响常常超过自知的程度以上。
”可以看出,“情感方式”和强大的“影响”是罗素想要传递出来关于浪漫主义的感觉。
(二)《爱弥尔》的浪漫色彩基于上述对浪漫主义的讨论,卢梭无疑是“几个著名人物”中首当其冲的。
通过卢梭,浪漫主义同政治和哲学联系在了一起,而通过《爱弥尔》,浪漫主义也与卢梭的教育思想如影随形,在这部作品中,不仅有作为一种情感方式的的浪漫,也有一种作为人类天性浪漫,同时也充满了一种作为时代气息的浪漫。
而在《爱弥尔》中最为突出的是浪漫主义最独特的两个特征,即浪漫主义的“善感性”和浪漫主义的审美标准。
二、“爱弥尔”的身份——卢梭“善感性”最佳的体现在整部作品中,卢梭所刻画的“爱弥尔”,其身份本身就带有强烈的浪漫主义色彩,充满了一种具有时代气息的浪漫,并且这种浪漫色彩与浪漫主义中的一大特点“善感性”极其吻合,从“爱弥尔”的具体身份入手,便能发现“善感性”的存在。
浪漫主义
浪漫主义浪漫创作方法盛行于18世纪后半期至19世纪上半期的欧洲,它反映客观现实往往主观出发,抒发对理想的热烈追求,用热情奔放的语言,瑰丽的想象和夸张的手法塑造形象。
浪漫主义的特点是:偏重于表现作家的主观理想抒发强烈的个人感情,崇尚自然,歌颂自然美,与资本主义城市文明相对照,鞭打了现实社会的丑陋,重视民间文学,喜用夸张手法,追求强烈的美丑对比,出奇制胜的艺术效果。
卢梭与美学的浪漫主义浪漫主义是一个意义庞杂、内涵宽泛的概念。
它的身上垒积着前人从不同立场、不同视野赋予它的东西,叠加着历史上不同时期、不同思潮的要求与使命。
以至于一些学者发出这样的慨叹:“什么是浪漫主义?这是一个无法解释的谜。
似乎很难用科学的方法来分析浪漫主义的现象。
这不仅仅因为人们无法给它那丰富多彩的内容下一个统一的定义,还因为它具有令人难以置信的矛盾性:浪漫主义既是革命的又是反革命的;是世界主义的又是民族主义的;是现实的又是虚构的;是复古的又是幻想的;是民众的又是贵族的。
这种矛盾性不仅贯穿整个浪漫主义运动,而也贯穿于一个作家的一生和他的全部著作,甚至在他的同一本著作里也能看到这种矛盾性。
正像对美的本质的追寻一样,在浪漫主义论题上,要想获得一个世上公众一致认可的、绝对精确的概念也是不可能的。
但不能由此而拒绝了相对性的界定,至少在学科域限上可以做出界分。
后者对于中国文学理论界来说显得尤其重要,因为,我们从未明确地在这一向度上做过辨析的工作,我们文学理论体系中的浪漫主义交织着政治学、社会学等多重内容,是政治学等和美学的混合体。
由此,导致了文学理论进入实践课题研究时的困境。
卢梭,罗素称之为“浪漫主义运动之父”,并予以这样的评判:“是从人的情感来推断人类范围以外的事实这派思想体系的创始者,还是那种与传统君主专制相反的伪民主独裁政治哲学的发明人。
”卢梭为绝对化的情感主体和伪民主独裁政治哲学的创始者,这就涉及到以情感为本体的浪漫美学方面和鲁迅在《文化偏至论》中所排斥的“托言众治,压制乃尤烈于暴君”的政治方面。
浪漫主义先驱者卢梭
浪漫主义先驱者卢梭
浪漫主义精神最先出现在⽂学中。
在法国,浪漫主义的先驱者是卢梭,他宣扬感情⾄上和⼈的本性善良。
⼀批作家响应他
的“回归⾃然”的⼝号,在创作中抒发对⼤⾃然的感受,描绘⼤⾃然的魅⼒,抒发对美好事物、⾃由理想和乡⼟的热爱追求和依恋。
法国早期浪漫主义的代表是夏多布⾥昂。
他的创作缅怀过去的理想,宣扬宗教的威⼒,表现出浓厚的消极思想与情绪。
1800年斯塔尔夫⼈发表了著作《论⽂学》,介绍了她对浪漫主义的观点。
在这部著作和另⼀部著作《论德国》中,她提出了浪漫主义民族主义的问题,奠定了法国浪漫主义的理论基础。
⾬果的《克伦威尔》序⾔和《爱尔那尼》⼀剧的上演成功,标志着浪漫主义对古典主义的胜利。
⾬果的作品⽓势恢宏,具有强烈的理想主义⾊彩,表现了对中下层⼈民群众的深厚同情,是法国也是欧洲浪漫主义⽂学的杰作。
乔治·桑表现空想社会主义理想,揭露⾦钱万能罪恶的⼩说在法国浪漫主义⽂学中也属优秀作品。
然⽽,严格地说,浪漫主义还是起源于德国和英国。
浪漫主义最早的主要表现是德国的狂飙突进时期。
施莱格尔兄弟在18世纪最后⼏⼗年中成为德国浪漫主义的领袖。
施莱格尔兄弟编辑的刊物《雅典娜神殿》,在推动浪漫主义运动的宣传和理论建设⽅⾯起了重要作⽤,被称为耶拿派浪漫主义。
他们要求个性解放,主张创作⾃由,提出打破各门艺术界限。
但他们的浪漫主义理论带有浓厚的主观唯⼼主义和宗教神秘主义⾊彩。
再论卢梭与浪漫主义
观点 。对于卢梭与浪漫主义的关系这个课题 ,我们还有加 以 探讨 的必要 。
切 。”1“ 【( l 自然 有其 自身 的美 , 它慑服我们 , 使我们沉醉其
中。但在浪漫主义诗人 眼中 , 自然并不是一个 自为的存在 , 它 的美有赖于主体心灵的投射。塞南库尔 的《 奥伯曼 》 中的一段
动 的标准是其独特 的 自然观 、想象观和象征观 。与 十七世纪 机械的 自然观不 同, 浪漫主义 主张一种泛神论 的、 有机 的、 象
征的 自然秩序 。这种 自然观与卢梭 的 自然观只有一定程度上
L OQU I S A JAN HE一3 5
再 论 卢梭 与浪 漫 主 义
力,在诗歌中打动他 的东西都是具有想 象力 即与无 限打交道 的东西 ; 柯勒律治在 《 文学传记》 中关 于想象力 的论述更是名 闻遐 迩 ,借助 想象诗 人得 以将 零散 的事物再 创造 为一个整
就是创 造性 想象的能力 ,一种洞察 、调和和结合 的力量抓住
旧有 的 东 西 , 过 其 表 面 , 放 沉 睡 在 那 里 的 真 理 , 过 重 新 透 解 经 组 织 ,又 化 作 一 个 重 新 创 造 的 、披 着 华 丽盛 装 和 充 满 艺术 力 和 美 的 大 干 世 界 。 ”21) 为 …个 才 华 横 溢 的思 想 家 和文 学 【(5 】7作 ・ 家 , 梭 并 不 缺 少 想 象 力 , 的 “ 思 ” 是 一种 感 性 化 的 、 卢 他 梦 便 自 由而 富 有 想 象 力 的 精 神 活 动 ,以此 卢 梭 重新 发 现 r 受 文 明 未 玷 污 的 纯 净 自然 以 及 蕴 涵 其 中 的 宗 教 和 道 德 意 义 。但 对 比卢
话对这种 自然观 做了生动而充分 的阐明 :“ 感到 自然就存在 于人的关系之中 ,万物的能言善辩只是人的能言善辩 。肥沃
论卢梭小说的浪漫主义
论卢梭小说的浪漫主义卢梭(Jean-Jacques Rousseau)是18世纪欧洲现代哲学史上最有影响力的思想家之一。
他的思想影响了法国大革命以及整个欧洲的政治和文化氛围。
同时,卢梭的哲学也深受浪漫主义思想的影响,他的小说《新赛尔叙事》(La Nouvelle Héloïse)是浪漫主义的代表作之一。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浪漫主义的定义和特征。
浪漫主义作为一种文化运动,产生于18世纪末19世纪初,在文学、艺术、哲学等方面都有显著的表现。
浪漫主义者强调感性与直觉的重要性,反对理性主义,倡导自然、狂热、直觉、幻想、自由、个性和热情。
浪漫主义文学具有感性、幻想、个性化、追求完美、批判现实等特征。
尽管卢梭生于18世纪,早于浪漫主义文学的形成,但他的思想和文学作品却深受浪漫主义思想和氛围的影响。
在《新赛尔叙事》中,卢梭刻画了爱情、自然和理想社会的理念,这与浪漫主义思想不谋而合。
卢梭通过描写朱利叶斯和圣普雷的爱情故事,强调了感性和情感的重要性。
他认为感情是人类存在的根基,人们应该保持朴素,引导感情的流露。
在小说中,朱利叶斯和圣普雷之间的爱情是情感丰富的,充满了热情、忠诚和牺牲。
他们之间的爱情不仅是个人感情的证明,也是一种社会和政治理想的体现。
相比于当时世俗的婚姻观念,卢梭的这种爱情观点体现了浪漫主义者对于感性和情感的尊重。
此外,卢梭在小说中对自然的描写也充满浪漫主义色彩。
在《新赛尔叙事》中,自然是朱利叶斯和圣普雷情感交流的场所,也是意见自由、心灵的栖息地。
卢梭强调自然的美、真、善,认为自然是一个平等的社会,而人类社会的不平等和不正义是由于离开自然造成的,倡导人类应该回归自然,生活在自然之中。
这表达了浪漫主义中对于自然和真实的追求。
最后,卢梭也对于当时社会的不公和不自由持有批判的态度,这就和浪漫主义批判现实的立场不谋而合。
在小说中,卢梭描写的社会阶层和人类之间的不公和不自由,体现了他对于这些现象的批判和反思。
浅析卢梭的浪漫主义江敏
浅析卢梭的浪漫主义江敏,一浪漫主义思潮浪漫主义作为欧洲文学中的一种文艺思潮,产生并风行于十八世纪末至十九世纪初的欧洲.其时正值资产阶级革命的时代,资产阶级处于上升时期,要求个性解放和感情自由,在政治上反抗封建主义的统治,在文学艺术上反对古典主义的束缚。
为适应这样的需要,浪漫主义思潮应运而生.欧洲的浪漫主义思潮,是在人们对启蒙运动“理性王国”失望,对资产阶级革命中的“自由、平等、博爱"口号的幻灭和对资本主义社会秩序不满的历史条件下产生的。
当时的现实,正如恩格斯所指出的:“和启蒙学者的华美约言比起来,由‘理性的胜利’建立起来的社会制度和政治制度竟是一幅令人极度失望的讽刺画.当时的作家都对现实不满,企图寻求解决社会矛盾的途径.但由于作家所持的阶级立场和政治态度不同,因而浪漫主义思潮中就形成两种对立的流派,即积极浪漫主义和消极浪漫主义。
前者是进步的潮流,它引导人们向前看,后者属反动的逆流,它引导人们往后看。
这种区别,实质上是对当时法国大革命和启蒙运动的两种截然不同的反响。
"法国的浪漫主义思潮,犹如大海的波涛,气势磅礴,蔚为壮观,来势迅猛,激烈异常。
它的产生与发展是与封建贵族的复辟和资产阶级的反复辟斗争分不开的。
浪漫主义首先从古典主义设置的种种障碍中冲杀出来,历经短兵相接的搏斗,一举获胜,继而在漫浪主义内部角逐相争,积极浪漫主义者组织了包括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在内的广泛的统一战线,打败了消极浪漫主义.在十九世纪二十年代以前,消极浪漫主义称王称霸,二十年代末到三十年代初,由于资产阶级在政治上的胜利,积极浪漫主义骤然兴起,并取得了主导的地位.二卢梭的浪漫主义思想被浪漫主义尊称为“浪漫主义之父”、“人类之友”的卢梭以其“返归自然”的呐喊震惊世界,并深刻影响了他身后的历史,成为在政治、哲学、艺术、教育等领域中诸多流派的鼻祖。
同时,他也因此受到了后人褒贬不一的评价。
他宣扬感情至上和人的本性善良。
一批作家响应他的“回归自然”的口号在创作中抒发对大自然的感受,描绘大自然的魅力,抒发对美好事物、自由理想和乡土的热爱追求和依恋.实际上,卢梭所谓的“自然”不仅包括山川草木的自然界,而且包含人类自然的生活状态,最终归结为纯真质朴的人性,这三者的结合才真正成为卢梭一生不懈追求的“理想自然".正因如此,卢梭的反文明也并非如伏尔泰等人认为的那样是要人回到衣不蔽体、食不果腹的原始人的状态。
卢梭对浪漫主义的影响
卢梭对浪漫主义的影响
卢梭是法国浪漫主义的重要思想家之一,他的思想对浪漫主义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卢梭主张人性本善,认为人在自然状态下是自由、平等和幸福的。
这一思想为浪漫主义强调个人自由、自我实现和反对社会压迫提供了理论基础。
浪漫主义者们渴望回归自然状态,追求真实的自我和自我表达。
他们反对任何形式的社会束缚和规范,强调追求个人情感体验和独立思考。
其次,卢梭强调感性和情感的重要性,认为感性是人类认知的基础。
这一思想与浪漫主义对感性和情感的崇拜密切相关。
浪漫主义强调感性和直觉的力量,尤其强调艺术家在情感和想象方面的能力。
浪漫主义者们把感性和情感视为超越理性和科学的东西,它们可以引导人类发现真理和美的本质。
最后,卢梭提出“社会契约论”,主张社会权力的合法性来源于人民的共同意志。
这一思想为浪漫主义强调个人自由、反对机械化的社会体制提供了支持。
浪漫主义者们强调每个人都有权利追求自己的幸福和真实情感,反对任何形式的集体生活和社会机械性。
总之,卢梭的思想对浪漫主义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的理论建构为浪漫主义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思想支持。
- 1 -。
卢梭浪漫主义的先驱
卢梭浪漫主义的先驱一、本文概述卢梭,这位十八世纪法国的伟大思想家、哲学家和作家,长久以来一直是学术界的重点研究对象。
他的一生充满传奇色彩,而他的思想则更是深远地影响了后世。
在众多的研究中,卢梭被誉为浪漫主义的先驱,这一观点逐渐为人们所接受。
本文旨在深入探讨卢梭如何成为浪漫主义的先驱,以及他的思想如何为浪漫主义运动奠定了基础。
文章将首先简要介绍卢梭的生平及其主要思想,包括他的社会契约论、自然状态理论等。
随后,将重点分析卢梭的思想与浪漫主义运动之间的关联,包括他对个人自由、情感表达、自然与社会的看法等。
通过对比卢梭的思想与浪漫主义运动的核心特征,我们可以发现二者在许多方面存在惊人的相似性。
本文将总结卢梭作为浪漫主义先驱的地位,并探讨他的思想对后世的影响。
卢梭的思想不仅为浪漫主义运动提供了理论支持,还激发了无数浪漫主义作家和艺术家的创作灵感。
因此,深入研究卢梭的思想及其与浪漫主义的关系,对于我们理解十八世纪法国的思想文化以及浪漫主义运动具有重要意义。
二、卢梭的主要思想卢梭是18世纪启蒙时代的一位重要思想家,他的思想主张深深影响了后世,尤其是他对浪漫主义思潮的推动,使他被誉为浪漫主义的先驱。
他的主要思想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卢梭提出了“天赋人权”的观念。
他认为,人生来就拥有自由、平等和财产权等基本权利,这些权利是天赋的,不可剥夺的。
这一观点直接冲击了封建社会的等级制度和特权思想,为后来的民主和自由思想奠定了基础。
卢梭主张“社会契约”。
他认为,人们为了维护自身的权益,通过自由意志的契约,形成了一个共同的社会。
在这个社会中,每个人都应该遵守契约,同时也享有契约带来的权利。
这一观点强调了个人与社会的互动关系,为后来的社会学理论提供了重要的启示。
再次,卢梭批判了现代文明和科技进步带来的负面影响。
他认为,科技的发展使人类变得越来越依赖物质,而忽视了精神世界的追求。
他提倡回归自然,追求内心的平静和真挚的感情,这一观点为后来的浪漫主义文学和艺术提供了重要的思想基础。
浅析卢梭浪漫主义生态思想的内涵
第 4期
琼 州学 院学 报
Ju a f in zo nv ri or l o gh uU ies y n oQ t
V0 . 1 . No 1 9 .4 Au u t 2 1 析卢梭浪 漫主义生态思想 的 内涵
石 颖
( 南 艺术 职 业 学 院 ,湖 南 湖 长沙 4 0 2 1 1)
思 想 的 最 大 认 可 和 赞 赏 。 “ 归 自然 ” “ 重 自然 ” 是 卢 返 尊
要 嘛为 自己存在 而辩 护 的权 利 。正 是这种所谓 的 “ 的理 人
性” ,与卢梭所倡 导的 回归 自然 、走 近 自然 ,所推崇 的 自然
之美 、人性 之善是 相抵触 的 ,所 以那 时的卢 梭极力反 对这 种所谓 的 “ 的理性 ”带来的所谓 “ 人 人类文 明” ,也就在情 理之 中了 ,并不 是像 伏尔泰 等人所 指责 的那 样要我们 人类
一
( 三)崇 尚 自然之 美+ 尚人 性 之善= 崇 卢梭 的生 态思想。 在那个 时代 ,曾有 这样 一种观 点 ,例 如代表 性人物——伏 尔泰等人 ,他们攻 击卢梭 的 “ 回归 自然 ”的浪漫 主义生态 思 想 ,是 一种反人类 文 明的思想 ,他 们误 以为卢 梭的 “ 回 归 自然” ,就是要 我们 人类重新 回到食 不果腹 、衣不蔽体 的 生产力水 平极其低 下的原始 社会状 态 ,真 是十 足的幼稚可 笑 。殊不 知 ,卢梭所 反对 的人类文 明 ,乃是 建 立在人与人 之 间不平等 的基础之上 的所 谓人类 文 明 ,从今 天来看 ,其
乃是无尽不 能的上帝 ,卢梭能倡 导这种 “ 亲近 自然” “ 、 回 归 自然” “ 尚 自然之 美” “ 尚人 性之善” 的浪漫 主 、 崇 、 崇 义 生态思想 ,实在是难 得可 贵的 ,尤其是 卢梭卓有 远 见地
卢梭的法律浪漫主义思想
浅谈卢梭的法律浪漫主义思想浪漫主义精神最先出现在文学中。
在法国,浪漫主义的先驱者是卢梭,他宣扬感情至上和人的本性善良。
似乎浪漫从来不属于法律,但是卢梭却将他的浪漫思想巧妙的融合进了法学的世界中。
卢梭的法律思想具有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浪漫主义的政治和法律是其根本特征。
具体表现为五个方面:自然状态的人文理想,自然法的情感内核,社会契约的善良行动,公意社会的美德统治,法治的道德支持。
道德价值的引入和张扬,使卢梭的法律思想卓尔不群。
一、卢梭思想的历史背景“每个人都是她那个时代的产儿。
”一切伟大的思想都是适应时代的需要而产生的,卢梭的政治法律思想正是适应法国大革命前阶级矛盾异常尖锐,一切都面临变革的需要而诞生的。
卢梭生于1712年,卒于1778年。
卢梭的时代是一个极端的、封建专制主义发展到了最高峰并开始转向没落的时代。
18世纪的法国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典型的封建专制国家。
当时,无论在政治上还是在经济上都要比英国落后。
革命前的法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封建势力和第三等级广大人民群众的矛盾:一方面,国家、僧侣和贵族力图维持专制势力的统治地位以及他们的一系列封建特权;另一方面,整个第三等级在资产阶级领导下要打破封建专制的束缚,在经济、政治上实行全面变革。
18世纪法国就是封建专制社会处在危机四伏、摇摇欲坠的政治大动荡的时代,是法国大革命的前夜。
卢梭的思想正是适应这一社会变革的需要而产生的。
时代需要像卢梭这样的思想家来揭露专制社会的虚伪,时代需要卢梭的思想作为变革的指针。
具有浪漫主义特质的法学家与法律流派在西方并非很多,流派如批判主义法学运动,后现代主义法学,女权主义法学运动;著名人物如萨维尼,昂格尔,弗兰克等。
法律浪漫主义长期处于主流法学话语之边缘,这主要是因为现代性法律与法学思想肇始于主流启蒙主义运动,追求形式理性,统一性与确定性,逻辑上的严密自恰,并且相对独立于道德伦理等因素。
从本质上讲,这是一种男性主义的法律,与女性主义的法律浪漫主义思想格格不入。
卢梭对中国现代浪漫主义思潮的影响
卢梭对中国现代浪漫主义思潮的影响在中国现代思想发展史上,“浪漫主义运动之父”卢梭的思想在中国的传播史一定程度上也是西学东渐之后浪漫主义在中国的接受史、发展史。
在近代中国的救亡背景下,浪漫主义思潮被赋予了浓烈的政治实用主义的功能指向,被改造为颠覆主义和理想主义;审美领域的浪漫主义缺少自足性和独立性,浪漫主义文艺只是途径,政治变革才是真正的旨归。
对于20世纪20年代梁实秋和鲁迅关于卢梭的论争,也应从这一文化视角进行重新审视。
20世纪20年代鲁迅与梁实秋关于卢梭的论争,就涉及到论争双方对于浪漫主义的不同理解。
梁实秋、鲁迅、郭沫若对于浪漫主义的理解处于不同的学理层面:梁实秋和新月派借用了白璧德的解读,把浪漫主义理解为站在古典主义对面位置的审美范式上的自然主义、原始主义;鲁迅、郁达夫等人把浪漫主义界定为人们在社会价值取向上的与保守性相对立的革命与自由;郭沫若把浪漫主义理解为与现实主义相对立的创作方法。
二、卢梭思想在近代中国的传播19世纪末,卢梭在西学东渐的热潮中被介绍到中国。
进入初期,对卢梭主要停留在的简单介绍的层面,介绍的内容也仅限于卢梭的《社会契约论》及民权思想,被当时中国知识界所介绍和推重的实际上仅仅是作为革命的政治理论家的卢梭。
我国近代最早接触卢梭思想的是黄遵宪。
1879年,黄遵宪出使日本,受当时日本民权之风的影响,读了卢梭的著作,“从此思想为之一变”(黄遵宪致梁启超函)。
1898年上海同文译书馆刻印由日本人中江兆民翻译的汉译本《民约通译》第一卷,这是我国最早的卢梭译著。
1902年《苏报》有《论黄梨洲》一文:“今者卢梭之《民约论》潮汹汹然,蓬蓬然,其东来矣!吾党爱国之士,列炬以烛之,张乐以导之,呼万岁以欢迎之。
”可见当时社会对卢梭思想的热情和认可。
蒋冠云发表于1903年的诗《卢梭》中有句:“民约倡新义,军威扫旧骄。
力填平等路,血灌自由苗。
文字收功日,余球革命潮。
”南社的创始人之一的柳亚子(1887-1958),本名慰高,字安如,因崇尚卢梭的民权思想,更名人权,字亚卢,又字亚子,即亚洲卢梭。
卢梭创作的艺术对浪漫主义的影响
个性自由的解放。
这是浪漫主义最重要的特征之一。
而卢梭一生却都在致力于此。
从他的第一篇论文《论科学与艺术》开始,他就吹起了解放人性与自由的号角。
其实他所控诉的这种被坏社会风气的科学、文学与艺术就是在他身处的那个时代的浮泛理性下的。
接下来,他更为直接的痛斥社会风尚对于人性的泯灭。
在《社会契约论》的开头,就提到了人性解放的迫在眉睫。
“人是生而自由的,但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
自以为是其他一切主人的人,反而比其他一切更是奴隶。
”这后来无论是思想界还是在政治学界,无论是在人类学还是文学中都成了伟大的名言。
而在剖析自己心灵的《忏悔录》、《卢梭评判让·雅克》、《孤独漫步者的遐想》著作中,更是直观的发出了对个性自由解放的呐喊。
卢梭的思想中的浓重的主观臆想的这种味道在他的开创了自然主义教育的《爱弥儿》以及罗曼蒂克式的《新爱洛伊丝》两部小说中体现的十分明显。
《爱弥儿》的自身结构——教育的五段式的分期就是一种理想化的模式。
我们是不可能把德育、智育、体育、美育以及情感教育截然分立开来的。
然后,就是卢梭为爱弥儿设定的理想主义的教育环境。
小说中的情节都是完全合理化的按照他的主观意愿有条不紊的发展下去的。
当然,这种主观精神最适合于对强烈感情的抒发,尤其是狂热的爱情。
再者,想象性——浪漫主义的符号象征。
正是卢梭把这种不仅代表着浪漫主义的象征而且更是作为文学与艺术最根本的特性——想象从浮泛理性的桎梏下解禁开来。
从他晚年的在隐居时写下的随笔《一个孤独漫步者的遐想》中我们可以很明显的看出他是多么的沉醉于隐居时孤独自由的田园生活。
他沉浸于孤独的幻想、遐想的世界。
他不仅解开了一直以来新古典主义压在人身上的镣铐,而且更是打破了接替而来的启蒙主义(狭义的,通常意义上的)浮泛理性与空洞自由的牢笼。
自然主义(卢梭意义上的,区别于19世纪后期以左拉为代表的强调人的科学性、生物性以实验小说为主要创作手法的一个世界性的文学流派)。
这是浪漫主义的另一个重要的特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卢梭小说的浪漫主义
作者:刘庆康
来源:《北方文学》2018年第02期
摘要:卢梭作为启蒙运动时期极富影响力的政治家、哲学家、思想家、文学家,开创了浪漫主义文学的先河。
本文以卢梭小说为研究对象,对其文学作品中的浪漫主义从讴歌自然、崇尚感情、强调自我等方面进行剖析,并就其将现实和理想的差距付诸于想象和梦幻的浪漫主义进行阐释。
关键词:卢梭;小说;浪漫主义
歌德曾说:“卢梭开启了一个新的时代”,这个新的时代,不仅是哲学上的浪漫主义时代,还是文学上的浪漫主义先驱。
他的《新爱洛漪丝》、《忏悔录》、《孤独散步者的遐思》、《爱弥儿》等作品,不仅开启了浪漫主义文学的先河,同时也成为了浪漫主义运动的基础。
卢梭一生饱经沧桑,正是这坎坷艰辛的人生旅途,让他社会群像、天地自然、自我情感有了更加深刻的思虑和认知,这些认知构建起了他讴歌自然、崇尚感情、强调自我,将现实和理想的差距付诸于想象和梦幻的浪漫主义。
一、返回自然,讴歌自然的浪漫情怀
“在自然的状态下,是存在着一种不可毁灭的真实的平等”卢梭曾在他的作品《爱弥儿》中如是说道,在他的这部作品中,他深刻的剖析了城市对于自然的迫害也是对于人类的一种坑陷,并指出人类应该在自然的环境中自由的生长。
这一选择,正是卢梭的“返回自然”浪漫主义思想的驱动。
这种返回自然,讴歌自然的浪漫主义情怀,在卢梭的作品中多有呈现,如在《忏悔录》中,将自己比作“自然之子”,能够感受到自然生命的律动,于是有了对于美丽的景色的“心弦震颤”。
同时,卢梭讴歌自然的浪漫情怀还体现在他作品中对于自然的刻画非常之细致,将自然景色与人物心理想融合,做到寓情于景,情景交融。
在《忏悔录》中卢梭将自然乡村和工业城市进行对比,指出自然乡村中的荆棘、谷仓、草地、带着乡土风的牧女之歌,远比城市的喷水池、人工树丛、花坛、钢琴、沙龙、晚宴等更加让人心生欢喜,并认为只有承载着自然的独特之美才更具有魅力。
在卢梭的小说作品之中,有着诸多的对于自然景物的书写,在这些书写中所展现的是他对于自然的赞颂和讴歌,也是他追求返回自然的浪漫主义情怀。
二、崇尚感情,强调自我的浪漫主张
黑格尔说:“浪漫型艺术的真正内容是绝对的内心生活”,所谓的“内心生活”,便是指的对自我的认知,以及对于精神自由的追寻。
卢梭是个极富激情的人,在他的作品中也有诸多的体现,无论是被称为浪漫主义开山之作的《新爱洛漪丝》,还是自传体小说的《忏悔录》,以及万年的《孤独散步者的遐思》,对于感情的书写都是浓墨重彩。
卢梭非常反对古典主义中对于情感的扼杀,以及过于追求理性而对自我的消减。
卢梭认为人类“因为有了感情,而显得伟
大”,这种崇尚感情的浪漫主张,在他的小说中表现的非常显著。
如在《新爱洛漪丝》中,卢梭刻画了一对被封建的等级和偏见而拆散的情人,他们追求纯洁而真诚的爱情,这种爱情被大自然所接受和赞美,但是却不被文明社会的秩序所接纳,他通过对这一爱情悲剧的书写,表达了其内心对于情感自由和个性解放渴求。
总体来说,在卢梭作品中对于自我意识的追逐和美好情感的书写,表达了他内心崇尚感情,强调自我的浪漫主张。
尤其是在自传式小说《忏悔录》中,卢梭从一个流落街头的人,成为一个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这一过程,有着强烈的自我意识作为支撑,也正如他自己所言“我们爱自己胜过爱其他一切东西”、“我一出现就可以囊括宇宙”,正是因为有这种强调自我的浪漫主义主张存在,让他的小说人物个性更为鲜明,也让他在年近半百之时,还创作了《新爱洛漪丝》这般极具激情和魅力的爱情悲歌。
三、付诸想象和梦幻的浪漫“乌托邦”
卢梭生活于十八世纪的法国,当时欧洲正面临着剧烈的变革,启蒙运动如火如荼地開展起来。
卢梭的返回自然、崇尚情感和追逐自我的思想,和不断进步的社会存在着相悖的关系,在这样的个人理想和现实互相矛盾的情况下,卢梭选择了将其通过梦幻和想象的“乌托邦”来加以实践,他认为要走出思想和现实之间的悖论,只能通过想象力和梦幻的力量。
因此,在他的作品中,有诸多的关于想象和梦幻的描述,在《新爱洛漪丝》中,对于圣·普乐、尤丽、德·伏勒玛的书写,有着诸多的梦幻式的描绘,在书写尤丽他们曾经幽会的地方之时,用“泉水”、“水晶”、“野生果树”、“奇花异草”等意象勾勒处了一幅充满了梦幻色彩的景象。
这些书写都是源自于他内心的想象,他认为大自然能够带给他更多的梦幻力量,这种力量便是他创作的源泉。
如他在《孤独散步者的遐思》中所说“我不做推理,不像哲学家那样思考”,哲学需要严密的逻辑和推理,需要以事实作为依据,而以想象和梦幻为基础的浪漫主义不需要,浪漫“乌托邦”是以感性为基底,在感性的基础上通过对自我和世界的认知,而构建起来的一种存在于精神深处的安抚。
因此,黑夜、密林、湖水、山川等都是他所赞颂和讴歌的物象,这些物象的背后是他保持着创作的精神动力,也是他浪漫主义思想本真的回归。
参考文献:
[1]高宣扬.卢梭:浪漫主义的先驱[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05):41-50.
[2]李敬巍,王新.启蒙理性维度下的情感革命——谈卢梭的浪漫主义文风[J].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05):128-130.
[3]赵立坤.卢梭浪漫主义思想根源的文化解读[J].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01):124-132.。